-
1 # 股壇馮生
-
2 # 理財中的霸主
電子貨幣(Electronic Money),是指用一定金額的現金或存款從發行處兌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資料或者透過銀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務,透過使用某些電子化途徑(例如現在的微信、支付寶等各種網路應用)將銀行中的餘額轉移,從而能夠進行交易。
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儲存或交易,我們經常聽到的比特幣就屬於這一種。
相同點:它們既然都叫“貨幣”,貨幣的核心屬性都相同,標準化、便利性是其相較於真實貨幣的優點。流通手段相同,價值尺度相同,即把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用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標明某個商品需要多少單位的貨幣來兌換,而貨幣形態的標準化也就是這個“單位”形成的過程。
不同點:最大的不同數字貨幣在設計的時候就是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由演算法產生,由於演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這從根本上消除了虛擬貨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的可能。而電子貨幣和普通貨幣一樣是由央行釋出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是國家或者政府的一種金融工具,是中心化的,必須依賴於第三方才能結算。如下圖所示上面是電子貨幣,下面是數字貨幣。
-
3 # 英雄讚歌688
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的替代貨幣,或說是表現形勢,可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
電子貨幣與虛擬貨幣統稱為數字貨幣。根據歐洲中央銀行的定義,虛擬貨幣是非央行,信用機構,電子貨幣機構發行的,在某些情況下可作為貨幣替代物們價值的數字表現。
舉個例子:我從銀行取回5000元工資是紙幣人民幣形式取回的這即不數字貨幣也不是電子貨幣。。如果銀行把我的5000元工資資料輸入我銀行卡里面,這時銀行卡里的資料稱電子貨幣。。如果我們銀行卡和手機邦定,拿著手機去購物,當收銀員刷我手機數值的時候這個數字就是數字貨幣
-
4 # 悅來悅嘉
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應用不同
數字貨幣:快捷、經濟和安全的支付結算;票據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抵押品物權數字化。
電子貨幣:賣方將買方的支付指令透過支付閘道器送往賣方的收單行;收單行透過銀行卡網路從髮卡行獲得授權許可,並將授權資訊再透過支付閘道器送回賣方;賣方取得授權後,向買方發出購物完成資訊。如果支付獲取與支付授權不能同時完成,賣方還要透過支付閘道器向收單行傳送支付獲取請求,把該筆交易的資金由買方轉賬到賣方的賬戶中。銀行與銀行之間透過支付系統完成最後的行間結算。
2、特點不同
數字貨幣特點是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高度匿名性。
電子貨幣特點是匿名性、節省交易費用、節省傳輸費用、持有風險小、支付靈活方便、防偽造及防重複性、不可跟蹤性。
3、種類不同
數字貨幣分為三類:完全封閉的、與實體經濟毫無關係且只能在特定虛擬社群內使用,如魔獸世界黃金;可以用真實貨幣購買但不能兌換回真實貨幣,可用於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如Facebook信貸;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與真實貨幣進行兌換、贖回,既可以購買虛擬的商品服務,也可以購買真實的商品服務,如比特幣。
電子貨幣:基於網際網路環境使用的且將代表貨幣價值的二進位制資料保管在微機終端硬碟內的電子現金;將貨幣價值儲存在IC卡內並可脫離銀行支付系統流通的電子錢包。
-
5 # 滴水談信用卡
電子貨幣是指可以透過電子裝置,行動網路,移動端進行轉賬或者交易的,它的發行途徑可以是銀行,商業銀行,大型商戶和各種俱樂部,都可以發行。它不再是實物,透過等值的人民幣或其他外幣去兌換一個字元,用來後期轉賬或者交易
數字貨幣是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的一種貨幣,同樣也可以用來轉賬和交易,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所謂的中心化中,就好像現在的銀行,他本行的所有資料都是牢牢存在本行電腦裡的,可以說不是公開的,也不是透明的,可以人為去改動的,了。去中心化就是把這些資料分為分散式的記賬本,所有參與的人都可以得到這些資料,是沒辦法去篡改的,再者就是數字貨幣可能會隨著市場的供需需求有漲有跌,電子貨幣一般是恆定的
-
6 # 雲中君侃保險
你好,我是雲中子兔
在應對現在支付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這種名詞。那麼我們首先要了解清楚,數字貨幣是不是就等同於電子貨幣呢?以下我就簡單的談談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的區別和意義。
第一、二者的概念。
1、數字貨幣的概念。其實,數字貨幣是指數字化人民幣(或者其他紙幣),是一種法定加密數字貨幣,它本身是貨幣而不僅僅是支付工具。我們平時所熟悉的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行支付等其實是電子貨幣,而非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貨幣。並且它跟Q幣、比特幣相比也是完全不一樣。平常所說的Q幣、比特幣,這些都屬於虛擬貨幣,與數字貨幣相比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發行者的不同。數字貨幣只有國家或者某些地區才能發行,並且是強制使用的一種價值符號。
2、電子貨幣:是指用一定金額的現金或存款從發行者處兌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資料,透過使用某些電子化方法將該資料直接轉移給支付物件,從而能夠清償債務。實際上電子貨幣是法幣的電子化,包括我們常見的銀行卡、網銀、電子現金等;還有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
第二、二者的區別
1、數字貨幣必須是貨幣;
2、而貨幣在當今社會制度下還必須是主權貨幣或者法定貨幣。
3、數字貨幣必須具備貨幣的基本屬性和主要職能。
第三、數字貨幣的意義
我們可以看到數字貨幣其實比現金支付更安全、更容易分發,降低個人的安全風險。同時,數字貨幣可以方便的監管貨幣的流通和使用。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數字貨幣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紙幣。
央行方面最新關於數字貨幣的訊息,央行稱目前還在研究數字貨幣,並未提及發行時間。
以上是個人一些看法,僅供參考,不作任何投資依據。內容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
7 # 皮皮股評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數字貨幣:
下載 APP
什麼是數字貨幣?
一口可樂
一口可樂
一、貨幣發展的五個階段
貨幣是人類文明史上極為重要的角色,是市場等價物,也就是錢。人類的貨幣,已經走過五個發展階段:
(1)實物貨幣:指遠古時期的以物換物,糧食、布匹、毛皮、工具、陶瓷器、家畜等都曾經充當過貨幣。
(2)稱量貨幣:歷史上有過金、銀、銅、鐵等貨幣,形態各異。
(3)紙幣:各國都正在使用,如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盧布、韓元、人民幣等等 。
(5)數字貨幣:這是貨幣發展的第五個階段而且已經來臨,基於公共區塊鏈和計算機加密運算等技術,依託網際網路由網民自行開發併發行,典型代表有比特幣、以太坊等。
二、數字貨幣的定義
國際清算銀行(BIS)將數字貨幣定義為以數字形式表示的資產。它為一個廣義術語可以包含以數字方式表示價值的任何東西,不像人民幣鈔票或硬幣那樣具有物理形式,而是以電子方式存在的。因此,數字貨幣可以使用手機、平板、計算機或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使用者或實體之間傳輸數字貨幣。最成功和最廣泛使用的數字貨幣形式是加密貨幣比特幣。
三、數字貨幣包含哪些?
(1)數字貨幣包含部分“電子貨幣”,這些貨幣只是政府發行或監督承認的法定貨幣的數字代表。比如巴克萊銀行新發布了一個名為Pingit,美國監管機構承認的1:1錨定美元的USDT\GUSD\PAX等。
(2)數字貨幣包含狹義的“虛擬貨幣”,由開發人員控制和建立,並在特定社群中獲得價值。比如騰訊的Q幣、任天堂的積分等,僅用於自己的生態圈,理論上不能用來購買真實商品和服務。
(3)數字貨幣包含“加密貨幣”,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去中心化,沒有任何監管者,可以在實體或使用者之間傳輸,可以進行真實貨品交易,且允許無國界轉讓所有權以及即時交易。比如比特幣、以太幣等。
四、數字貨幣的分類
(1)基礎型:首先是比特幣(BTC),它是區塊鏈中的基礎貨幣;其次是ZEC,也叫Zcash。它與比特幣極其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它利用了先進的新型加密技術來提供可選的和改進過的隱私和透明度,以及使用自己獨特的區塊鏈。並且透過零知識證明解決了比特幣沒有解決的問題(隱私),無法被跟蹤,同時只能顯示卡挖礦讓算力無法被集中化。
(2)比特幣衍生型:主要特指比特幣現金BCH。比特幣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2017年8月1日,在一個被稱為“硬叉”的事件中,誕生了一種被稱為“比特幣現金”的新數字貨幣。它是由一小部分比特幣開發者推出的配置不同的新版比特幣,是一種新型的區塊鏈資產。
(3)仿比特幣型:以萊特幣、達世幣為代表的幣,直接複製比特幣的原始碼,改一下引數,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最佳化。據不完全統計,已知的仿比特幣型的數字幣超過1500種,當然99%都已經成了歸零幣(價值=0),少數存活下來的市值排名也早已大不如前。
(4)平臺型:平臺幣是由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官方發行的平臺加密資產。一般平臺幣都在其交易或者作為獨立的交易區與其平臺其他部分或者所有數字資產交易,可被用於優惠抵扣平臺交易手續費以及作為去中心化交易“燃料”。
(5)應用型:根據產品的業務邏輯設定發行的資產,比如去中心化無伺服器的雲盤SIA發行的Siacoin(SC),以及遊戲競技平臺第一滴血發行的1ST(一血)等,這些資產需要從市場角度判斷該產品的可行性,應用能否成功是價值判斷的關鍵。
五、數字貨幣的投資
具體而言,數字貨幣投資主要有三大領域。
(1)和購買股票一樣購買優質數字貨幣,持幣待漲
目前,比特幣支付在全球支付已經廣泛被認可,但是它的總量只有2100萬,價格就會出現漲落的現象。
(2)投資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專案
直接投資於專案本身。很多區塊鏈公司發行的數字資產幣,實際上就相當於公司發行的股份,收益完全看其公司或專案的發展前景。對於這類投資,需要對專案本身的技術、團隊和市場等做一番研究方可決定是否投資、投資的金額及投資週期等,切莫盲目跟風。
(3)投資數字貨幣或區塊鏈的關聯專案
比如北京航天大學畢業生張楠賡透過生產比特幣“礦機”晶片,5年間把公司做到了30億元的市值。不過很多都是打著區塊鏈的旗號賣狗肉,真假還需要謹慎判別。
六、數字貨幣的原理
(1)防止貨幣偽造
(2)防止重複支付
為了防止同一個貨幣被同一個人重複花費,中本聰採用了工作量證明法。每個交易都要向網路進行廣播,重複花費多次就意味著多次廣播關於同一個比特幣的交易。其他網路節點將把其接收到的其中某一次交易放到一個區塊A內(一個區塊包含了多個近期的交易單)進行驗證,驗證方法是進行一次耗時的計算,如果計算成功,則向全網進行廣播。如果另一個節點在區塊A的基礎上完成了下一個區塊B的驗證,那麼它就會把B的區塊掛在A區塊之後,依此類推,形成一個區塊鏈。
對於同一比特幣的多次交易會形成多個區塊鏈,最終的結果就是哪個鏈條最長,哪個交易就被確認為有效,其他交易則被廢棄。這樣就確保了一個比特幣只能被一個人支付一次。
(3)無須第三方監管
透過工作量證明法,比特幣還基本杜絕了非法篡改歷史交易記錄的可能性,因為歷史記錄一旦被篡改,就意味著某個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出現了一個新分支,篡改者需要自行對新分支進行驗證;與此同時,其他所有網路節點仍在老分支上進行驗證,持續構造驗證鏈,除非篡改者擁有超越其他所有網路節點之和的計算能力,否則它的分支增長速度永遠無法追上老分支,結果是他的篡改行為必將被宣告無效。
七、數字貨幣的技術特點
(1)去中心化。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模型時,就將其設定成去中心化的,在結構上使用P2P網路模型。這種網路的特點是,不需要中央伺服器,每一臺聯網計算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透過協議連線到其他成百上千臺計算機,最後全球的計算機能夠連線成一個密密麻麻的網路。
(2)基於密碼學的安全通訊
密碼學技術保障,即使在匿名的P2P環境中,也無須擔心比特幣網路通訊的安全性,更不用擔心有人“冒領”比特幣。
(3)公開透明
比特幣的本質是一個互相驗證的公開記賬系統。這個系統所做的事情,就是記錄所有賬戶發生的所有交易。每個賬號的每筆數額變化都會記錄在全網總賬本(區塊鏈)中。而且每個人手上都有一份完整的賬本,每個人都可以獨立統計出比特幣有史以來每個賬號的所有賬目,也能計算出任意賬號的當前餘額。
(4)算力民主
就拿比特幣來說,幾乎一切都依賴於計算力投票。比特幣的發行靠計算力投票獲得,比特幣的安全傳輸靠計算力投票保障,比特幣交易的不可欺騙、不可撤銷也靠計算力投票達成,甚至比特幣規則的更改、客戶端的完善都靠計算力投票選擇。
透過以上了解,我們再來看下圖,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電子貨幣的對比: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央行為什麼發行數字貨幣
1、貨幣發行主體在發行貨幣的同時,必須履行一種公共管理職能,即保證計量標準的公正性和穩定性。
數字貨幣能夠取代紙幣的真正優勢在於它的不可複製性和可檢測性,而不是“去中心化”。
就在Facebook發行的加密貨幣libra在全球財經界甚至政治領域都引起劇烈反響時,華人民銀行傾力打造的數字貨幣DCEP(Digital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似乎也已箭在弦上、呼之欲出了。
2019年10月28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公開演講時說,華人民銀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
當數字貨幣時代正在加速向我們走來時,一些未解之謎似乎還需要解答:為什麼要實行數字貨幣?為什麼由央行來發行?數字貨幣與現行法定貨幣是什麼關係?
2、現代紙幣制度的癥結
當一箇舊事物被新事物取代的時候,一定是舊事物的內在缺陷已經導致系統無法維持正常運轉了。那麼,現有的信用紙幣制度究竟存在什麼問題,以至於非要用一種純粹的數字符號來取代它呢?
一提起紙幣制度,人們通常詬病的是貨幣“超發”。並且用M2急劇增長的資料來說明政府濫發貨幣的事實。不可否認,在紙幣財政式發行的制度下,貨幣超發是一個嚴重的痼疾。
但在紙幣債務式發行的制度下,央行基礎貨幣的投放存在著國家信用的約束,如果M2的大幅增長是基礎貨幣投放過多的結果,那麼,M2的增長應該與M0的增長大體保持同步才符合邏輯。
查閱了央行歷年公佈的資料,卻發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從有資料統計的1995年開始,到2018年底,除了1999年這一年之外,其他年份都是M2的增長快於M0的增長。
假定貨幣乘數保持不變,只有在存款準備金率降低的年份,才有可能出現M2的增長高於M0增長的情況。但是,統計資料顯示,即使在存款準備金率大幅提升的年份,M2的增速依然會高於M0的增速。
比如在2010年,央行分別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累計上調3個百分點,但2010年的M2餘額為72.6萬億元,同比增長19.7%,M0餘額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7%,依然是M2的增長高於M0的增長。
唯一一次M2增速低於M0增速的情況,出現在1999年,而這一年,央行並沒有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反而是將存款準備金率由8%下調至6%。而且這一年的M2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在減少。
只能說明在我們的貨幣發行機制中,還存在另一個長期被人們忽略的貨幣衍生機制,從而改變了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應。
在商業銀行的信貸機制中,存在著一個派生貨幣(即以本位貨幣作為兌換基礎的替代貨幣)的創造過程。
這樣一來,信貸擴張首先遇到的就是現金約束,如果銀行拿不出足夠數量的現金,這個信貸擴張過程就無法實現。
但在現代的金融體系內,情況並非如此。銀行在向客戶發放貸款的時候,並不是將現金兌現給客戶,而是由發放貸款的銀行用電子劃賬的方式打入客戶在本銀行內開立的資金賬戶。請不要忽略這個差別,這裡面隱藏著現代銀行系統創造信用的全部秘密。
由於商業銀行每天的存貸往來十分頻繁,並不需要每筆信貸資金都對應相當數量的存款,銀行是在當日結算時才會平衡總的資產負債表,這為商業銀行先貸後存提供了可能。
當某商業銀行將一個億的貸款資金以電子貨幣的方式打入甲客戶的賬戶後,因為資金賬戶開立在貸款銀行,相當於這筆貸款自動生成一筆新的存款。對於商業銀行來說,當一個億的新增存款和一個億的新增貸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實現平衡時,即使貸款客戶當天將貸款全部轉出(在當日結算時,假定其他存貸業務保持平衡),也只會產生一個存款準備金的缺口。
而商業銀行普遍採取的逐月還貸方式,也使這個缺口看起來沒有那麼誇張。有些銀行在貸款發放的同時就預扣了第一個月的還款額,假定貸款期為一年,存款準備金率為15%,等於直接回補了存款準備金一半的缺口,剩餘的部分可以透過同業拆借市場解決,在貸款存續期的第二個月,存款準備金率的缺口就可以自動回補。
貸款可以派生存款這個事實,加之央行清算系統的特點(商業銀行允許在每個交易日的當天出現赤字,這種同一天內的赤字被稱為白天透支),從而產生了這樣一種模式,即當A銀行給某個客戶提供貸款時,有可能並沒有足夠的超額準備金餘額,但銀行依然可以做出這筆貸款。即利用“白天透支”的方式,開出空頭支票。
當資金打入借款人在本銀行開立的資金賬戶時,透過自動生成的“存款”額度,對應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貸款金額,由於採用派生貨幣(即電子貨幣)的記賬方式,避開了教科書所假設的現金約束。這樣一來,在獨立的銀行內部就可以完成信貸的一級擴張。
銀行可以這樣做,是因為電子貨幣不具備加密特性,商業銀行可以逃過現金約束,對電子貨幣進行復制,而央行無法對其實施直接監控。不僅如此,這種在一級擴張中無中生有創造的貨幣,還可以在各個銀行之間形成二級擴張,信用的創造將遠超貨幣乘數所假設的規模。M2的增長率長期快於M0的增長率的秘密也就隱藏於此。
由於商業銀行製造派生貨幣的成本很低,又沒有貴金屬時代的兌現壓力,因而當出現債務違約時,可以透過製造更多的派生貨幣來拖延形成壞賬的期限,從而造成債務的增長大幅超越實體經濟的增長。
創造派生貨幣的低成本,在製造大量的貨幣供給的同時,會導致利率長期下降的趨勢,透過利率下降形成的套利空間,又會促使商業銀行產生進一步製造派生貨幣的衝動,對派生貨幣的忽略造成央行對貨幣供給的控制力逐漸減弱,貨幣政策的效果也呈現下降趨勢。
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信用紙幣制度的崩潰。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才產生了對數字貨幣的需求,這也是不可複製的加密貨幣最終要取代信用紙幣的根本原因。
3、為什麼不是比特幣
用加密數字貨幣避免派生貨幣的複製固然是一個不錯的思路,但由誰來承擔這個加密貨幣的發行責任呢?
當比特幣剛出現的時候,人們強調最多的就是它的“去中心化”特徵。那麼,目前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種數字貨幣真的可以取代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成為交換比率的計量基準嗎?
從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執行情況來看,這種發行機制存在著許多致命缺陷,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礦工”透過“挖礦”來尋找可匹配“雜湊值”的做法,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電力的損耗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成本,發行比特幣所使用的電量已經超過了當前159個國家的年度用量。而且,比特幣挖礦用電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電力消耗居高不下有可能成為比特幣這一類數字貨幣的最大發展瓶頸。
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既沒有與黃金等貴金屬完成價值錨定,也沒有與石油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形成結算關係,因而缺乏價格穩定機制,行情大起大落,很難履行記賬單位的貨幣職能,這也構成了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三、數字貨幣的挖礦模式,本質上是比拼礦機的算力,隨著挖礦難度的增加,計算量也會呈指數級上升,這極大地制約了數字貨幣的發行規模。總數只有2100萬枚的比特幣已經開始受到算力的困擾,如果在一個國家甚至世界範圍內推廣一種數字貨幣,目前的發行方式顯然存在設計缺陷。
四、雖然每一種數字貨幣的發行數量是已知的,但不斷增加的數字貨幣(目前已經有三千多種)在總量上依然無法控制,去中心化的貨幣依然不能解決貨幣總量控制的問題。
貨幣作為交換比率的計量基準,涉及所有交易當事人的利益,因而貨幣本質上應該屬於一種公共產品。這意味著,貨幣發行主體在發行貨幣的同時,必須履行一種公共管理職能,即保證計量標準的公正性和穩定性。
貨幣供給數量的不足或過度,意味著交換比率失衡,會給整個經濟體帶來負面影響,並對貨幣發行主體的合法性提出挑戰。
4、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式
現在看來,數字貨幣能夠取代紙幣的真正優勢在於它的不可複製性和可檢測性,而不是“去中心化”。
不可複製性保證了貨幣發行機構可以利用大資料、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對貨幣流透過程進行全樣本分析,杜絕商業銀行的派生貨幣複製行為,使有效的金融宏觀調控成為可能。
而數字貨幣的可檢測性(也稱透明性),可以透過分散式記賬方式進行全網路監控,杜絕貨幣當局的超發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才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即使由央行來主持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式,依然要解決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式和數字貨幣的賦值方式問題。目前,Facebook的Libra以及中國央行的加密數字貨幣,都透過錨定現有法定貨幣為數字貨幣做信用背書。
Libra採用的是與一攬子主權貨幣掛鉤的錨定方式。其中美元佔50%,剩餘部分雜湊在歐元、日元、英鎊和新加坡元,分別佔比為8%、14%、11%和7%。
中國央行即將發行的DCEP,則是與現行法定貨幣保持一比一的兌換比率。這等於是兩種本位貨幣的雙重疊加。
從設計思路上來說,這隻能算是一種過渡措施。因為這種雙重結構存在相互替代的內在矛盾,就像金銀複本位制一樣,最終會出現一種貨幣“驅逐”另一種貨幣的現象,同時,現行數字貨幣與可以複製派生貨幣的本位貨幣掛鉤,依然無法避免傳統紙幣制度產生的弊端
5、從戰略來說,現在世界金融秩序是建立在以美元為基礎的布林頓體系之上,央行在數字貨幣上如果先發制人,未來我們是否可以主導全球這一數字領域呢?
-
8 # 小財鼠
數字貨幣其實不是貨幣,而是以貨幣為名,以貨幣為衡量值為可兌換的通證(可以理解為私人制造的用作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支付寶的會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紅包,那麼他是貨幣嗎?顯然不是。而現在市面上的所謂數字貨幣其實都是這種型別,只不過比較特殊,這些通證被大多數人認可並且唯一的作用就是和現實貨幣進行兌換。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只以貨幣為價值兌換的商品,完全繞過銀行,你進行的數字貨幣交易通俗不嚴謹的說其實算是以物易物(還是虛擬的物品)。
-
9 # 烽火雄獅
伴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貨幣的形態也再次面臨革命性的變化,電子貨幣,數字貨幣的到來與普及已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那麼我們口中經常說起的數字貨幣、電子貨幣到底是啥?有何異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數字貨幣、電子貨幣到底是啥?1、數字貨幣—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
很明顯,數字貨幣就是指以數字形式存在的貨幣,那麼他跟虛擬貨幣是否一樣呢?或者說數字貨幣就是虛擬貨幣的另一種稱呼?
上世紀 80 年代,隨著網路社群的興起,市場上出現用於社群內各種虛擬商品交易的虛擬貨幣,如網路積分、遊戲幣、社交網站發行的各類代幣(如 Q 幣)。虛擬貨幣由私人部門發行。根據歐洲中央銀行定義,虛擬貨幣是一種未加監管,由其開發者發行和控制,被某一特定虛擬社群成員使用並接受的數字貨幣。根據中國現行規定,公眾用法幣購買的網路虛擬貨幣只能在某些特定平臺內流通,不可跨平臺使用、不可用網路遊戲虛擬貨幣兌換人民幣,也就是說虛擬貨幣不可贖回。自 2008 年比特幣出現以來,一般提到虛擬貨幣通常特指以比特幣、以太幣等為首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此類虛擬貨幣隨著近兩年比特幣價格暴漲後的財富效應引發許多人對各種虛擬貨幣狂熱追捧。截至 2017 年底,市場上共有 1400 多種私人部門發行的數字貨幣。由於私人數字貨幣缺乏內在價值,諸多國際組織和政府部門將其稱為虛擬貨幣。
再來說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又分為法定數字貨幣的私人數字貨幣兩種。
私人數字貨幣常被叫做民間數字貨幣、私營數字貨幣、非法定數字貨幣等;法定數字貨幣通常則被稱為央行數字貨幣、央行加密貨幣、央行電子現金等。那麼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的呢?
在內在價值上,法定數字貨幣以國家信用背書;私人數字貨幣則無信用背書。在使用範圍上,法定數字貨幣天然具有法償地位,在具備流通環境條件下任何人、任何機構不得拒收;而私人數字貨幣不具法償性與普償性。在價值尺度上,國家信用保證了法定數字貨幣計價的穩定;而私人數字貨幣價值不穩,公信力不強。在發行動機上,私人數字貨幣往往追求社會接受度最大化或利潤最大化,形成一定壟斷後可能會給社會帶來負面性和潛在風險或損失;法定數字貨幣代表國家信用及社會整體利益,能維持本經濟體範圍內整體利益最大化。法定貨幣除基礎三大功能外,承載了更多的貨幣政策傳導、測量、調節等功能,而私營貨幣專注於私人支付媒介作用,不考慮用於調節經濟的國家功能。在業務架構上,法定數字貨幣具有中心化特徵;而私人數字貨幣則採用以加密演算法為核心的區塊鏈技術,使用較大代價來處理雙花、交易確認等問題,無中心化機制保障,沒有執行責任兜底機構。
2、電子貨幣—電子化的法幣
再來說說電子貨幣,這就很容易理解了,我們現在出門只需要帶一證一手機就可走遍全中國,各位說是嗎?其實電子貨幣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透過手機裡的一些支付軟體來進行交易的貨幣。
二、數字貨幣、電子貨幣有何異同?我們從下面這張圖就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
最後,一句話總結:數字貨幣必須是貨幣;而貨幣在當今社會制度下還必須是主權貨幣或者法定貨幣。其次,數字貨幣必須具備貨幣的基本屬性和主要職能。 -
10 # 板哥的投資筆記
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應用不同
數字貨幣:快捷、經濟和安全的支付結算;票據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抵押品物權數字化。
電子貨幣:賣方將買方的支付指令透過支付閘道器送往賣方的收單行;收單行透過銀行卡網路從髮卡行獲得授權許可,並將授權資訊再透過支付閘道器送回賣方;賣方取得授權後,向買方發出購物完成資訊。如果支付獲取與支付授權不能同時完成,賣方還要透過支付閘道器向收單行傳送支付獲取請求,把該筆交易的資金由買方轉賬到賣方的賬戶中。銀行與銀行之間透過支付系統完成最後的行間結算。
2、特點不同
數字貨幣特點是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高度匿名性。
電子貨幣特點是匿名性、節省交易費用、節省傳輸費用、持有風險小、支付靈活方便、防偽造及防重複性、不可跟蹤性。
3、種類不同
數字貨幣分為三類:完全封閉的、與實體經濟毫無關係且只能在特定虛擬社群內使用,如魔獸世界黃金;可以用真實貨幣購買但不能兌換回真實貨幣,可用於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如Facebook信貸;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與真實貨幣進行兌換、贖回,既可以購買虛擬的商品服務,也可以購買真實的商品服務,如比特幣。
電子貨幣:基於網際網路環境使用的且將代表貨幣價值的二進位制資料保管在微機終端硬碟內的電子現金;將貨幣價值儲存在IC卡內並可脫離銀行支付系統流通的電子錢包。
相同點,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的流通方式都是雙向流通。
-
11 # Lizhao的日常觀察
通俗的解釋。
數字貨幣是經過央行認證,且被央行區塊鏈技術標識過的貨幣,具有法定意義,未來會取代當前紙幣。
有何異同?
電子貨幣在追蹤性,隱匿性上比央行數字貨幣更強,央行數字貨幣更Sunny,具有法定意義。
日常小眾投資者的數字貨幣是啥?
全都是泡沫,都一剎那花火。更多關注finnote
-
12 # 新聞大雜燴123
先說結論:
數字貨幣的錢類似優盤,可以兩臺電子裝置在不聯網的狀態下實現轉移;電子支付類似電子郵箱,必須有第三方中間伺服器系統來支援整個交易過程(記賬,資料儲存)。
使用電子支付等於選擇中心化的服務:如果你的手機丟失了(高機率),那麼你的錢還在。如果第三方中間伺服器遭遇天災人禍而集體毀滅而且沒有任何異地備份容災措施(機率極低),那麼上面記錄的資料就丟失了。
使用數字貨幣等於選擇分散式的服務:數字貨幣類似現金,如果你記錄你持有貨幣的手機丟失了(機率很高),那你的錢就沒了。不過,肯定隨著數字貨幣出現,會有相應的數字貨幣兌換服務,你可以把你手機上的數字貨幣兌換成銀行儲存的數字貨幣或者兌換成人民幣。如果你這麼做的話,你本質上又把數字貨幣轉換為電子支付手段了。
似乎掏出手機來結賬同銀行卡支付,都沒有出現所謂的“現鈔”或“現金”,兩者又都存在一個網路支援,就認為是一回事。事實上,有沒有後臺,有沒有記賬中心,有沒有出、入賬的另行安排,這些才是根本的區別,而這些都是交易時交易者肉眼所看不到的,但是它們是實實在在的,並決定兩類貨幣的不同使用流程和性質。
回覆列表
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應用不同
數字貨幣:快捷、經濟和安全的支付結算;票據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抵押品物權數字化。
電子貨幣:賣方將買方的支付指令透過支付閘道器送往賣方的收單行;收單行透過銀行卡網路從髮卡行獲得授權許可,並將授權資訊再透過支付閘道器送回賣方;賣方取得授權後,向買方發出購物完成資訊。如果支付獲取與支付授權不能同時完成,賣方還要透過支付閘道器向收單行傳送支付獲取請求,把該筆交易的資金由買方轉賬到賣方的賬戶中。銀行與銀行之間透過支付系統完成最後的行間結算。
2、特點不同
數字貨幣特點是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高度匿名性。
電子貨幣特點是匿名性、節省交易費用、節省傳輸費用、持有風險小、支付靈活方便、防偽造及防重複性、不可跟蹤性。
3、種類不同
數字貨幣分為三類:完全封閉的、與實體經濟毫無關係且只能在特定虛擬社群內使用,如魔獸世界黃金;可以用真實貨幣購買但不能兌換回真實貨幣,可用於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如Facebook信貸;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與真實貨幣進行兌換、贖回,既可以購買虛擬的商品服務,也可以購買真實的商品服務,如比特幣。
電子貨幣:基於網際網路環境使用的且將代表貨幣價值的二進位制資料保管在微機終端硬碟內的電子現金;將貨幣價值儲存在IC卡內並可脫離銀行支付系統流通的電子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