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平時釣魚的時候,有很多小雜魚咬鉤,比如棒花魚、麥穗魚、鰟鮍魚等等,大家都有什麼經歷,發點圖片分享一下子吧。
17
回覆列表
  • 1 # 橋筏堂主

    麥穗魚——木狼狗子

    鰟鮍——時光屁

    餐條——硬頭餐子

    小鯽魚——麻將鯽

    鯉魚——柺子,龍魚

    白鰱,花鰱——鰱子

    黑魚——烏魚

    黃鱔——長魚

    鯿魚——團頭魴

    草魚——草包,混子

    青魚——螺絲混

    黃辣丁——昂刺魚

    鯰魚——滑鰨子

    白條——翹嘴

    鱤魚——銅頭魚,鱤獅子

    我們這大概也就這些魚種了

  • 2 # 漁樂氵壽

    釣魚的朋友們,您們釣到野生小魚都有哪些?方言怎麼稱呼?

    釣魚的時候經常會被小雜魚鬧窩,釣起來讓人心煩,這邊最煩人的要說麥穗跟鰟鮍了,當然了其它小魚也鬧,但相對來說沒它倆來的煩人。

    麥穗魚這邊叫草生,鰟鮍因為身上有色彩這邊叫七彩魚,它倆鬧窩鬧起來那是從上到下全方位的,拋竿入水就開始,一路尾隨餌料到底,直至餌料被吃乾淨才作罷,只見浮漂在水中上來下去,左右搖擺······碰到這群傢伙想用面餌就很難了,一般這時候我會默默的掛上麥子,雖說口慢些,但是不會被騷擾的苦不堪言。

    餐條這邊叫白條,白條鬧窩還相對好些,它們只鬧水面,偶爾下底,所以只要讓餌料快速到底就成,大漂重墜就行了,不過遇見大些的白條釣起來也是不錯的,一紮長的釣著也是很過癮的,回家處理下油炸後口感酥脆,還挺香的,比起小鯽魚好多了。

    翹嘴這邊叫噘嘴鰱,因為嘴噘著,嘴夠大跟鰱鱅是的,就叫噘嘴鰱了,等它們長大了釣著還是不出的,但是被指頭長的鬧起來還是挺煩人的,它們一般在中層,釣鯽魚的時候會經常碰到它們在半路截口,也是用大墜快速到底就成,用行程漂經常會浮漂正在下落到一半然後開始上浮,這就是翹嘴截口了···

    昂刺這邊叫戈雅,身上的三條刺是它們明顯的標誌,取鉤時候還能聽到它們的聲音,野釣時候遇到的最多,一般夜釣時候,其它小魚不怎麼鬧,所以用餌會比較腥些,蟲餌啥的也會用到,這些就會招來它們了,大些的戈雅拿來燉湯還是不錯的,但是小的就有些煩人嘍,別看個子小,它能拉著餌料到處跑,小鉤釣到它們一般都被吞進口中,然後取起鉤來也很是煩人,還要小心被它們的刺扎到,扎到會難受好幾天的。

  • 3 # 漁樂小程

    這個根據每個地區的不同,我們那裡也有很多的小雜魚,下面就給大家搜尋最常見的幾種 一、麥穗魚

    野外地區的江河、湖泊、池塘的淺水區十分常見,食性較雜,主要以水裡的浮游生物作為食物。在我國大部分自然水域均有分佈,但具體來說,在靜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中的麥穗魚要多一點,而水流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麥穗魚。

    尤其是水中水草比較多池塘,麥穗魚是多不甚數,如果你用霧化性比較好的面餌在這些地方釣魚時,麥穗魚群一來,基本只剩一隻空鉤到底,當然也有可能鉤到一兩隻麥穗魚。

    二、餐條

    餐條,學名鰷魚的小型魚種,群居型小雜魚。體長一般不超過十六、七釐米,嘴微翹,鱗極細,全身銀白色。淡水中比較常見,一般多以藻類、高等植物的碎屑作為主要食物,當然也吃水下的小螺、小貝等甲殼動物和昆蟲。因此當你用蚯蚓、紅蟲在野外施釣的時候,腥味一散發出去,餐條魚群就呼啦一下圍了過來,想要釣大魚,等你鉤餌到底在說吧。

    三、鰟鮍

    鰟鮍,色澤鮮豔,模樣好看,是常見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一般體長40~50毫米。鰟鮍廣泛分佈於我國大部分淡水水域,尤其喜歡在水草叢密的淺水處扎堆群居。鰟鮍主要以矽藻及其他藻類、碎屑作為是食物,但也吃一些浮游生物和小型甲殼動物。在水草叢密水質良好的湖泊施釣時,經常會有鰟鮍鬧鉤,霧化性不錯的餌料一下水,便被鰟鮍啄的一乾二淨。

    四、馬口魚

    馬口魚也叫桃花魚,在我國的各大水系均有分佈,主要生活在山澗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較急的淺灘,底質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較為常見。馬口魚喜歡群居行動,性格兇猛,主要以小魚、水生昆蟲作為食物,如果你用蚯蚓和紅蟲裝鉤在這些地方施釣,沒等鉤餌沉底,直接被馬口魚吃的一乾二淨。不過野外水域的魚兒普遍偏小,所以在溪流、江河裡釣上一條50克以上的馬口魚也算不錯了。

    五、食蚊魚

    食蚊魚又稱柳條魚,是我國自北美引進本土的外來魚種。最初是為了治理本土蚊蟲災害大量放養,如今因為適應性強又缺乏敵人,對本土水域的小型魚種生存帶來極大的威脅性。食蚊魚的天性兇猛,尤其雄魚極具攻擊性,經常攻擊其他魚類,不僅撕扯它們的鰭,還會殺死體型相當的本地魚種。

    根據研究人員的觀察,食蚊魚不僅吃蚊蟲的幼蟲,還吃當魚卵、水生昆蟲和甲殼動物,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有很大的破壞性,並且最關鍵的是,食蚊魚吃蚊蟲幼蟲和本地一些魚吃蚊蟲幼蟲的效率是差不多的,因此目前食蚊魚已是廣受人詬病。

    當然對於我們釣魚人而言,食蚊魚的危害性主要是在我們用蚯蚓、紅蟲釣魚的時候,鉤餌一下水,食蚊魚便聞味而來,大朵快頤。

    六、銀飄魚

    銀飄魚是江河、湖泊中常見的小型魚類,不論靜水、流水都能生活,喜歡漂泊於淺水地區,行動迅速,經常成群地在水面上來往漂游,故有飄魚之稱。在我國的分佈極廣,遼河、長江、錢塘江、閩江、韓江、珠江、元江等水系均有分佈。它的特徵是一年生魚類,很少能夠活到第二年、第三年,一年體長可達10釐米左右。

    銀飄魚的主要食物是浮游生物、底棲生物、昆蟲等,也吃一些藻類和植物碎屑。在自然環境下的分佈資源是比較少的,但是由於繁殖力強大,產卵眾多,其實每一年都能見到。

    七、四川華鯿

    四川華鯿主要分佈在我國的長江中上游地區,是我國的特有物種,體型小,一般為6釐米-10釐米左右。在長江中上游地區釣魚的釣友們可能會經常遇到。

    八、泥鰍

    泥鰍,南方人都知道的小雜魚,夏天十分囂張,拿紅蟲、蚯蚓做餌往水裡一丟基本都能釣到這玩意。主要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適應性較強,可在含腐殖質很豐富的環境內生活。它和其他魚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可以用腸壁呼吸,哪怕是炎夏水中溶氧低的時候,依然有著不錯的食慾。喜歡釣泥鰍的可以在夏天天氣悶熱的時候,用紅蟲蚯蚓掛鉤浮釣。

  • 4 # 釣魚飛飛

    在野釣的時候,真的太多小魚鬧窩了,那我們釣起來的小魚有哪些呢?還有釣起來的小魚你拍照了嗎?其實每個區域都是差不多的,不過有些魚確實有些地方沒有,有些地方有,其實大多數都是有的,就是叫法不一樣而已,那我說說我本人野釣幾年釣到的小魚為例吧~

    第一:學名白條,我們英德叫藍刀,我們本地話也叫連刀皮,白條也分兩種,第一種本地藍刀,特徵:身體短短的,胖胖的,它們生活農村小溪裡,小時候在小溪裡只能釣到這種本地藍刀,第二種就是江河藍刀了,特徵:長長的,瘦瘦的,就是現在我們經常釣到的這種,這兩種藍刀很好區分的,一種短短的,胖胖的,一種是長長的,瘦瘦的,這樣一說大家應該就明白了。

    第二:學名鰟鮍魚,我們本地叫火鯿,它們身體五顏六色,確實很好看,用來養是很不錯的,它們原來也生活在小溪裡,很多很多,現在已經很少了,可能環境汙染導致的吧。

    第三:鯪魚的一種,具體學名我不大懂,我們本地叫它石鯪,它特徵:像鯽魚又像鯪魚,一開始我以為它們是鯽魚和鯪魚雜交的產品,它們生活在江河裡面,每年四月份到六月份經常可以釣到它們。

  • 5 # 大別山小農人

    釣友們都知道,在野外水域會存在物種的多樣性,各種生物競自由,所以小魚是肯定存在的,而且數量繁多,品種齊全。這也是我們釣魚人的一大心頭之患,下面就盤點一下我在野釣中遇到的一些小魚吧。

    (1),白條

    白條可以說是我們最常見的魚種,有時候釣不到鯽魚的時候就拿白條來出氣,大白條其實拉著也還行,但是如果個體過小就比較煩人了。一些掠食性魚類數量的減少導致了小白條比較氾濫,而且白條性情急躁,捕食兇猛,如果白條鬧鉤,會加快我們的上餌速度。我這邊白條就叫白條,或者叫餐八條。

    (2),麥穗

    麥穗也比較貪吃,屬於底棲魚類,由於它的嘴非常小,一般情況下我們比較難釣獲,與其說釣上來,不如說是車禍錨上來的。但是它吃鉤比較猛,經常性地拖著鉤跑,而且一來就一大群,鉤餌根本到不了底。

    (3),鰟鮍

    我這叫時光皮,或者叫使崗皮,有的身上帶顏色,有的不帶顏色,但是體積大點。鰟鮍跟其它小魚比起來其實力道是最大的,有時候會誤以為釣到大鯽魚了。它的嘴也很小,生活在底層,而且膽子特別大,不怕大魚,所以鬧起鉤來比較執著,要不然把餌料吃完,要不然就把它釣上來。

    (4),趴地虎

    我這叫馬個樓子,貼著地面生活的,嘴很大,只要能吃下去就直接吞了,而且膽子很大。吃食兇猛,所以我們在做釣時如果碰到它絕對能把它釣上來,有時候用蚯蚓釣,它直接咬住蚯蚓末端,不用鉤子都能釣上來,抖還抖不掉,非常煩人。

    好了,以上就簡單介紹四種常見的小魚,小魚鬧窩都成群結隊,所以避小魚是野釣的首要任務。其實沒事的時候看看小魚也挺可愛的。

  • 6 # 工作之漁

    麥穗魚—麻古愣子

    小時候看到這種魚我們這稱為麻古愣子(ma gu leng zi),其實是作為個體小且長不大的魚的總稱,但多用於麥穗魚身上。在夏季水邊有很多蚌殼、瓦礫,麥穗魚喜歡靜靜的躲在裡面,手拿木棍悄悄靠近猛地一棒子下去,它就被震暈了過去,成為我們的囊中之物。再後來學釣魚時,用蚯蚓做釣,浮漂慢慢閃動,沒有明顯的吃口訊號,就像是吃不進咽不下一樣,讓人看了非常著急,實在忍不住起竿發現上面居然掛著一條小麥穗魚,又好氣又好笑,實在避不開,只能收竿走人。

    趴地虎—土憨巴

    趴地虎是自然水域裡很常見的魚,它的生命力頑強,藏身於水中石塊、水草縫隙中,別看它小,它是典型的肉食類動物,以水中微生物、水深昆蟲、小魚小蝦為食,身體結構頭大嘴大,身體相對更小,其對危險的感知和反應都比較遲鈍,加上整體呈土黃色,因此被當地人稱為土憨巴。

    鰟鮍魚

    鰟鮍是江河湖裡面非常常見的小魚之一,也是屬於長不大的小個體魚,其繁殖能力強,個體數量龐大,前段時間還釣到過幾條,它的食性和鯽魚有些類似,偏重於腥味食物,吃餌兇猛,因為嘴小,魚鉤很難吞下,因此會出現浮漂急速下頓的情況。

    結束語

    野釣偶爾能碰到小魚,雖然煩不勝煩,想方設法避開,但是沒有很好的效果,這是不妨默默接受吧,如果按照魚類滅絕的速度,說不定哪天這些常見的小魚也會絕跡。每次釣到這些小魚我都會仔細欣賞一番,拍照然後放生。

  • 7 # 小娃愛野釣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基本都見過野生小魚。小時候村子附近的小河裡,田溝裡,到處都是野生小魚,經常星期天就找幾個小朋友去摸魚,不到半天功夫就有很大的收穫。農村的大河可以說陪伴了咱們整個童年,那時候的河水清的可以見底,小魚多的拿條毛巾就能撈上來幾條,下面這些咱們小時候經常能抓到的魚,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幾種?

    1、鰟鮍魚。鰟鮍魚是農村河裡的一種最普通不過的小魚,它沿河岸群居而生,故而得名。鰟鮍魚對河裡的水質的要求卻非常高,必須生活在清亮透明的水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油炸鰟鮍魚,非常美味下飯。

    2、白條魚。這種魚很容易死,基本上是出水就死的。農村人很喜歡吃的一種魚,這種魚夏天也是最好捕捉的,一般生活在河流池塘的中上水面。在農村一般幹完農活,很多大人都會相約一起去抓白條吃。一般是油炸白條炒辣椒,是絕配,也是我最喜歡吃的一種魚。也可以曬乾。

    3、麥穗魚。這種魚長不大,河裡特多,小時候曾經抓了一桶。去了內臟,油炸透,連刺也能吃掉。

    4、食蚊魚。如果各地都普遍養殖食蚊魚,對於消滅蚊子,有效控制和預防透過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將大有裨益,小時候曾經抓了一桶。去了內臟,油炸著吃,非常美味。

    5、柳根魚。柳根魚為冷水性魚類,喜歡群聚活動,喜流水口覓食,靜、淺水灣也樂意逗留,追餌比較兇猛,記憶差,非脫鉤否則不離窩。柳根魚最愛在河邊或者溪邊的柳樹根下棲息、藏身。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得名“柳根子”吧!

    6、小紅尾魚。此魚形如鯉魚苗,周身紅圈黃圈相間,個頭極小,大不過手指,小如筷嘴針尖。每逢旱季,河口變得又細又淺,小紅尾巴魚就只好集中在水塘河汊間遊弋產卵。人們就會用石頭和泥巴,築壩斷流,舀水捉魚,岔出來的河段被斷了來頭水,小紅尾巴魚只好在河床上束手就擒,深一些的水塘人工舀水,水乾魚難跳,只好成為囊中物,盤中餐。小紅尾巴魚雖小,但味道鮮美。

    7、船釘子。像釘船的釘子一樣,又細又長的一種魚,速度非常快,很難抓到!可是偏偏這種魚口味極佳,不論醬燜還是油炸,都是農村的一道特色菜!以上介紹的就是農村河裡的7種野生小魚。

  • 8 # 5798338805438

    我釣的小魚有: 泥鰍(泥巴狗),鯽魚(老闆子),鰟鮍(麻烏妮子),麥穗魚(老雜丁),黑魚(老烏魚)黃刺魚(傑亞),白條(穿條),另外有粘魚,胖頭魚,溪斑魚,黃尾,(黃尾鯝),馬口,青稍,扁魚,鯉魚,草魚,青魚,軍魚,淄魚,帶魚,烏頭魚,三凌,跳跳魚,青鑽,黃鑽,鱸魚,刀鰍,黑鯛。

  • 9 # 梅西阿建

    一般的應該叫法差不多,極個別可能會有不同吧。有蒼條、鰟鮍、麥穗、涅魚、白條、翹嘴、旺刺、花菇、趴地虎(肉鼓鼓)、馬口、石斑魚、鯉魚(鯉怪)、紅黃青尾、大眼鯿、青條絲、白浪絲、太陽魚、老虎魚、鯽魚(鯽殼兒)、鰱魚(鰱板頭)、鱅魚(包頭)等等。

  • 10 # 小紫北鼻

    我們這淡水魚種類很多:鯽魚、鯉魚、草魚、鰱魚、鱅魚、青魚、翹嘴、鱖魚、鯿魚、鯰魚、魺魚、黑魚、紅鮹、青鮹、白條、麥穗魚、吹火筒、石磙皮、澀魚皮。

    1、黑色魚我們當地叫澀魚皮,學名不知叫什麼。

    2扁平的我們叫石磙皮。好像聽到外地稱呼小鯿魚。

    3,獨刺的叫咯牙。

    4.泥鰍我們叫泥狗子

    5.鱔魚當地叫黃鱔

    6.白條大部分地區都叫餐條

  • 11 # CC椰子蟹

    鰟鮍,我們這邊一般叫刀片魚或者騸豬刀兒,蝦虎魚我們一般叫沙滾兒,長鰭鱲我們一般叫紅絲骨,馬口我們一般叫參(can)子,黃辣丁叫黃丫角,鯰魚統稱鬍子鯰。有沒有相同叫法的呀,

  • 12 # 釣友小z

    野外地區的江河、湖泊、池塘的淺水區十分常見,食性較雜,主要以水裡的浮游生物作為食物。在我國大部分自然水域均有分佈,但具體來說,在靜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中的麥穗魚要多一點,而水流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麥穗魚。

    尤其是水中水草比較多池塘,麥穗魚是多不甚數,如果你用霧化性比較好的面餌在這些地方釣魚時,麥穗魚群一來,基本只剩一隻空鉤到底,當然也有可能鉤到一兩隻麥穗魚。

    餐條,學名鰷魚的小型魚種,群居型小雜魚。體長一般不超過十六、七釐米,嘴微翹,鱗極細,全身銀白色。淡水中比較常見,一般多以藻類、高等植物的碎屑作為主要食物,當然也吃水下的小螺、小貝等甲殼動物和昆蟲。因此當你用蚯蚓、紅蟲在野外施釣的時候,腥味一散發出去,餐條魚群就呼啦一下圍了過來,想要釣大魚,等你鉤餌到底在說吧。

    鰟鮍,色澤鮮豔,模樣好看,是常見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一般體長40~50毫米。鰟鮍廣泛分佈於我國大部分淡水水域,尤其喜歡在水草叢密的淺水處扎堆群居。鰟鮍主要以矽藻及其他藻類、碎屑作為是食物,但也吃一些浮游生物和小型甲殼動物。在水草叢密水質良好的湖泊施釣時,經常會有鰟鮍鬧鉤,霧化性不錯的餌料一下水,便被鰟鮍啄的一乾二淨

    我們當地這三種魚分別叫:麻草魚 餐子 闆闆魚

  • 13 # 瘋瘋癲癲曾經

    記得小時候我們和朋友經常在小河裡面抓魚。所以翹嘴。狗頭魚。黑魚。泥鰍。河蝦。龍蝦。偶爾就去田裡面。拿個自己做的鉤子抓鱔魚。那時候真的很開心。還有很多魚用我們的方言叫不出來了。

  • 14 # 凌匯智慧漁具

    沙塘鱧:方言稱呼為四不象,呆子魚,土憨巴白條魚:方言稱呼有小白條,青鱗子

    小雜魚的種類還有很多,基本釣上來也是放生,畢竟野釣資源日益稀缺,應維護現有的釣魚環境。

  • 15 # 張-照鵬

    介紹幾種路亞釣到的小魚, 1、白條魚,上層魚,主要捕食小型昆蟲,通常只能長到20公分以內。 2、小黑魚,被稱為水老虎,水裡的一切活物都是它的獵物,最大可長到10斤以上。 3、馬口魚,被稱為水中精靈,一般水質比較好的河流和小溪才有,是好多路亞人很喜歡的一種魚。4、海鱸魚,海鱸魚經常群居活動,跟著潮汐來跟著潮汐走,拉力非常過癮,尤其是鱸魚洗塞躍出水面的時候最為刺激。 5、青稍魚,中上層魚,和翹嘴長的比較像,但是青稍的背是弓的,最大就能長到一斤左右,一般的水域都有。

  • 16 # 佛系釣魚人

    座標:北京密雲 比如 嘎魚 鯽瓜子 白條子也叫白票子 五彩魚也就是鰟鮍 花鰍叫車鏈子鏈發一聲 刀鰍叫秤鉤子 黑魚叫海魚棒 一種和白條差不多隻不過鱗片特別小的魚叫奶包子 還有老頭子 泥鰍叫泥鰍溝 還有馬口 五顏六色的那個我們叫紅翅 麥穗 這些都是小時候學著大人的叫法也是家旁邊那條河常見的魚種 配圖沒找 有的學名叫啥不知道 沒法找 然後照的照片都刪了……

  • 17 # 釣魚倌

    釣魚人垂釣時最頭疼的就是小雜魚鬧窩,特別是春、夏、秋季,小雜魚是無休止的鬧窩,大多時候是沒有辦法垂釣鯽魚、鯉魚等物件魚,為了應對小雜魚鬧窩,釣魚人可以說是神通各顯,但是效果甚微,很多時候只能選擇夜釣來防止雜魚鬧窩。

    西安最常見的野生小雜魚有麥穗魚、鰟鮍魚、白條魚、馬口魚以及蝦虎魚。

    麥穗魚:麻魚

    鰟鮍魚:五彩

    白條魚:白條

    馬口魚:馬口

    蝦虎魚:趴地虎

    麥穗魚

    麥穗魚好像全中國的任何水域都有其生存的影子,是最常見的小雜魚。麥穗魚如果被排名於小雜魚第二,那麼沒有任何小雜魚可以排名第一。麥穗魚是外來物種,雖然它是被引進消滅蚊子幼蟲的,但是它什麼都吃,包括魚卵。可以說麥穗魚是本地土種魚最大的天敵,因為麥穗魚瘋狂的吞噬任何魚的魚卵,特別是對本地土種魚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迄今為止,還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遏制麥穗魚在中國任何水域的肆虐。麥穗魚不但成了本地魚類的最大危害,而且也是釣魚人最為反感的小雜魚之首。

    鰟鮍魚

    鰟鮍魚也是釣魚人最反感的小雜魚之一。由於鰟鮍魚對於水質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並不像麥穗魚那樣存在於中國的任何水域。但是如果釣點中生存有鰟鮍魚,那麼它鬧窩的程度和麥穗魚一樣讓釣魚人頭疼不已。

    白條魚和馬口魚

    白條魚和馬口魚在西北的水域中並不是氾濫,是在特定的環境以及水域中才可生存。小白條魚和小馬口魚鬧窩確實讓釣魚人反感,但是大個體的白條魚和馬口魚還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為此有釣者專釣白條魚和馬口魚。

    蝦虎魚

    蝦虎魚是底棲魚類,釣魚人釣底是常常遇到蝦虎魚鬧鉤。蝦虎魚沒有什麼養殖和食用價值,因此也是釣魚人最為反感的小雜魚之一。

    防止小雜魚鬧鉤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夜釣和冬釣。小雜魚由於習性的原因在夜晚蟄伏不動,因此夜釣是防止雜魚鬧窩的最有效的辦法;天寒地凍水溫較低時,所有的小雜魚都冬眠過冬,期間不覓食,所以在整個冬季以及早春時節,小雜魚是不覓食的。

  • 18 # 是土土呀

    筆者河北人,老家不靠海,有時候興致來了去釣魚,去附近的河裡釣的,餌料用的是地裡挖上來的蚯蚓,挖不到蚯蚓的時候就用饅頭,弄一小塊,反覆在手裡揉搓,直至不再鬆散,變軟和黏,可以掛在魚鉤上;釣魚也從沒有打過窩。一開始用的裝備就是菜地架黃瓜呀豆角的竹竿,從紗窗上抽出一根線來當魚線,高粱或者玉米最上面的那節秸稈做漂,彎個縫衣針為鉤。釣具雖然簡單,然樂此不疲。後來買了套2.7米的手杆算是正式裝備了。

    和大家一樣,釣上來的魚種類也不少,有鯽魚,白條黃骨魚,鯉魚,草魚,鯰魚,地虎,泥鰍鱔魚也上過。

    鯽魚,我們這叫做澤片,是釣的最多的魚了,釣上來的最大的一條大概是半斤多,其餘都是小的了。最喜歡看漂往下一沉又頂上來了,那肯定是鯽魚沒錯了。

    白條魚,我們都叫做竄條,釣魚最煩它鬧了,還沒沉下去鉤,就被拉跑了。這種魚嘴大,感覺像翹嘴。氣性也大,一會就死了,活不了。

    黃骨魚,我們叫做蜇骨,咬了鉤就不鬆口,特別難摘鉤。

    鯉魚,我們這也叫鯉魚,我釣最大的一條也是半斤多,慚愧呀

  • 19 # 蔣孟可Vlog

    我是安徽省亳州市的,我們這邊叫鯽魚都是叫(zi魚),草魚是(混子),黑魚叫(火頭),黃牙子叫(格雅)。不知道你那都是叫什麼。

  • 20 # c野釣旅行者

    小鯽魚方言(靜兒)、趴地虎、鰟鮍、蘆花兒、餐條。我這邊方言比較特殊,一時半會兒讓我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還真不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如今肖戰怎樣才能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