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他們是差不多同時代的人。
17
回覆列表
  • 1 # Bilibonglong

    其他我不說了,蘇東坡很苦,灑脫闊達都是出於無奈,說白了就是:破罐子破摔,不能做治世能臣了,只能做一個散漫的居士。

    蘇軾和李白不一樣的。雖然世人評價他們一個是豪放灑脫,一個是瀟灑飄逸,聽著差不多。

    李白是:“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你們都是大傻逼,你們都不理解我,我是神仙誰敢攔我,我要月亮還我月亮。”

    蘇軾是:“行吧行吧,你們愛說說吧啊,什麼又有個貶官成吧,這有好吃的開心,我要發明新菜啦。”

    李白不屬於人間而蘇軾從始至終都在人間。

    不要羨慕了,唯一能羨慕的,是他即使理想破滅、仕途失敗、生活無奈,卻受到那麼多人愛戴。

  • 2 # 四月135020016

    蘇軾這個官二代確實貶到哪裡都不忘吃吃喝喝享受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顆,正是河豚欲上時,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很是注重生活品質,及時行樂[捂臉]

  • 3 # 北宋君甫書生

    司馬光也是不錯的,是個十足的君子,他和王安石只是政見不同,僅此而已,王安石死後,身居宰相的他沒有落井下石,反而要求朝廷給與厚葬。他一輩子不納妾,原配妻子不能生育,最後他就過繼了哥哥的孩子做養子。

    司馬光當時在民間的口碑非常好,其文學才華和道德修養都是頂尖的,如果僅僅因為政見原因就否定他,那太不公平了。

  • 4 # 宏石

    這幾個人都是不簡單的!基本上贊同這個說法。

    范仲淹出生寒門,隨母再嫁,勤奮好學,胸懷博大,憂國為民,文可安邦,武能定國,讓人敬重。

    歐陽修年少失父,母親執教,畫荻識字。一代文豪,繼唐韓愈之古文運動,開宋代文風,更是提攜後進,蘇家三父子是其門生,功不可沒,故言佩服佩服!

    司馬光宋代保守派代表人物,出生大地主家庭,是王安石改革的對頭。雖著有《資治通鑑》,但從他盡廢王安石的改革措施看來,可知此人只維護大地主大官僚本階級利益,全然不顧及北宋早已積貧積弱的現實,實在不以強國富民為己任,缺乏戰略眼光!故而厭惡之!

    王安石以天下為己任,為強國富民而奔走,是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只可惜他的改革良好措施卻毀在一群執行不力的人手上,雖然最後改革失敗,北宋王朝又打回原形。但他的改革經驗啟發了後來者。所以說同情他!

    至於蘇軾,出生書香門第,是中國歷史上藝術和文學少見的天才,也是全才,詩詞歌賦書畫樣樣拿得起,只可惜他在改革浪潮的獨立見解不受待見,才導致他的仕途坎坷,歷典八州,卻意外成就了他繼歐陽修之後的又一代文豪的地位。經歷雖坎坷,但他總能灑脫看待世間繁華,故羨慕也!

    以上所解,是否恰當?煩請多多指教!

  • 5 # 雪堂蕭聲

    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曾經的財政人,我最佩服王安石!

    基於以下兩點:

    其一,在文學造詣上,他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輸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東坡等文豪。

    其二,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東坡等人,沒有他治國理政的名氣大,這是他的獨到之處——改革家!社會只有改革,才能向前發展,儘管改革是要付出代價的。

    王安石變法,雖然最終失敗了,但變法總歸多少緩和了當時緊張的階級矛盾,使北宋政權獲得了暫時的穩定。王安石變法,史稱熙寧新法。變法從理財入手,其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王安石變法,不僅是宋代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給人們留下了極為光彩的一頁。列寧稱他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我國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把王安石列為“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與管仲、商鞅、諸葛亮、李德裕、張居正並列,可見對後世影響之深了。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四組:一 是救濟農村的,如青苗法、農田水利法;二是整治財政的,如方田均稅法、免役法;三是整頓市場的,如均輸法、市易法;四是整飭軍備的,如置將、保甲、保馬、軍器等待法。前三組即所謂“富國”,後一組則為“強兵”。

    王安石推行變法近十五年,然而,受制於時局和強權(包括蘇軾等人在內)土豪等的影響和極力反對,變法最終失敗。但他依然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治國理政的名人,他的財政思想,至今仍有人在研究,而這是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東坡等人所不具備的!

  • 6 # 易南人生

    我最喜歡的歷史朝代就是宋朝!雖然唐朝也是文學高峰時代,但沒有宋朝這麼豐富!宋朝是文化科技經濟大發展的時期。

    版主說的這幾人人,蘇東坡是我的男神,是我最喜歡的,也許是我天性比較樂觀開朗吧!但比起蘇子的灑脫還是遠遠不夠,他那是在塵世中隨緣修煉!

    歐陽修是北宋文壇領袖,是“唐宋八大家”宋代六人以及後來的文人的導師!他的思想和文風影響了北宋了散文體和後來的使北宋文風從五代十國那種“靡靡之音”走出來!

    范仲淹是我最敬重的,他的耿直坦蕩被人千古稱頌!上馬殺敵,下馬改革,是名符其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只是他思想的代言!

    司馬光其實是很聰明務實的政治家,在北宋代表了保守派,其實每個時代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司馬光和王安石雖然在政見上是對立的,但兩人的人品和才華都是人中龍鳳!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王安石的改革雖然失敗了,可是給後來明代的張居正變法起到了經驗作用!歷史不會抹殺!

    蘇東坡在政見上反對改革,但是私底下和王安石關係還是很好的,可以說,這些大家都是人品高潔之人

  • 7 # 秋水文瀾原創

    我最敬重范仲淹,最佩服歐陽修,最討厭司馬光,最同情王安石,最羨慕蘇東坡。您呢?

    這裡我最佩服的是蘇東坡才高,豁達處世態度,最敬重范仲淹,最同情司馬光,最討厭王安石,最羨慕歐陽修。

    最佩服的還是蘇東坡,

    先說下為什麼佩服蘇東坡一代文豪,以詩作詞可以說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他覺來什麼都可以入詩,而且刻畫栩栩如生。但是一生宦海沉浮,先貶謫到黃州後到杭州再到儋州。一生朋友眾多,有文人雅士,道士,僧人,妓女,上可以跟皇帝,下可以跟乞丐結交朋友。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於四川眉州,進京應試本來第一卻因歐陽修認為自己弟子曾鞏,為了避嫌屈居第二,一時名動京城。後來“烏臺詩案”蘇軾好有當朝駙馬王詵都受到牽連,宋朝御史天天就閒的沒事兒找蘇東坡的茬兒,然後彈劾。蘇軾不願意京城為官就是這個原因,太皇太后一直在保護蘇軾。可以說是蘇軾保護傘。蘇軾所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 好美食, 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遊山林。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

    最敬重范仲淹

    范仲淹窮苦出身,簡直是一部勵志史。母親改嫁山東朱姓人家,范仲淹取名朱說。後來知道身世,決心考取功名,光耀范家門戶。透過科舉中榜進士,接母親進京贍養,恢復範姓改名范仲淹。范仲淹正直無私,勤懇為公,後來官至宰相。《岳陽樓記》世代名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的兒子範純仁宋徽宗時期宰相,跟蘇軾也是至交。

    最同情司馬光

    司馬光就是砸缸那個聰明男孩,司馬光的博學來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學強識,另一方面他的父親也著意培養。他既誠實聰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親喜愛。同時,每逢出遊或和同僚密友交談,司馬池總好把他帶在身邊。耳濡目染,使司馬光不論在知識方面,還是見識方面,都"凜然如成人"。好多當時的大臣、名士,都很賞識司馬光。 尚書張存主動提出將女兒許配給司馬光。擔任過副宰相的龐籍在司馬池死後,把司馬光當成自己兒子一樣培養、教育。司馬池輾轉河南、陝西、四川各地為官,始終把司馬光帶在身邊。所以,司馬光在十五歲以前就跟隨父親走過好多地方,在這些地方訪古探奇,賦詩題壁,領略風土人情,極大地豐富了司馬光的社會知識。

    司馬光非常有能力,有才幹的一個人。而且喜歡搞學術研究,特別不喜歡當官。司馬光主要跟王安石不和,是王安石死對頭。六十六歲寫好了著名的《資治通鑑》。司馬光非常賢德的人,神宗死後,廢除新法,召回反對新法的蘇軾,蘇轍,範純仁等。一生也是幾經沉浮,因為是“元佑黨人”幾經磨難。

    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 ,司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歲,獲贈太師、溫國公,諡號文正,宋哲宗賜碑名為"忠清粹德"。死後,哲宗將他葬於高陵。靈柩送往夏縣時,京城的人們罷市前往憑弔,有的人甚至賣掉衣物去參加祭奠,街巷中的哭泣聲超過了車水馬龍的聲音。等到安葬的時候,哭的人非常真誠,彷彿是在哭自己的親人。嶺南封州的父老們,也都紛紛祭奠司馬光,京城及全國各地都畫他的像來祭祀他,吃飯前一定要先祭祀他。

    紹聖元年(1094年),章惇為相,議論司馬光更變熙豐法度,哲宗下詔削除司馬光的贈諡,毀壞所賜碑。

    最討厭王安石

    王安石要說也是非常有才的人,就是一根筋。要說也是好人也不貪財好色。就是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折騰老百姓。號稱“拗相公”

    王安石本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銳行變法,但因性格、運氣、舊黨及富豪反對和用人不當,導致變法失敗,其人亦被舊黨標上“變亂祖宗法度,禍國殃民”,所促成的黨爭更加速了北宋亡國。宋高宗為開脫父兄的歷史罪責,以靖康元年以來士大夫們的議論,把“國事失圖”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紹興四年五月宋高宗詔命重修《神宗實錄》以否定王安石變法為基調,這一定讞對於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王安石作為北宋亡國元兇的論調,經宋國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襲,成為中國皇權時代官方定論。

    圍繞變法,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鬥爭。

    御史中丞呂誨控訴王安石變法十大過失,神宗貶為地方官,王安石舉薦呂公著代替其職。韓琦上疏規勸神宗停止青苗法,在反對派的巨大壓力下,神宗打算同意,執政曾公亮、陳昇之等乘機附和,王安石雖多方辯駁,神宗仍然認為應聽取各方面的建議。隨後,王安石稱病在家,繼而請求辭官歸隱。韓絳等規勸,神宗挽留王安石,王安石遂陳數朝廷內外諸官互相依附勾結的情況,進言神宗要不畏流俗,心懷天下。

    御史劉述、劉琦、錢顗、孫昌齡、王子韶、程顥、張戩、陳襄、陳薦、謝景溫、楊繪、劉摯,諫官範純仁、李常、孫覺、胡宗愈都因為與王安石意見不合,相繼離開朝廷。王安石很快提升秀州推官李定任御史。知制誥宋敏求、李大臨,御史林旦、薛昌朝、範育彈劾李定違背孝道,皆被罷出朝廷。其後,呂惠卿因父親去世離開朝廷,王安石便對曾布委以重任,對他非常信任。

    熙寧三年(1070年),司馬光三次寫信給王安石(《與王介甫書》),列舉實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廢棄新法,恢復舊制。王安石回信(《答司馬諫議書》),對司馬光的指責逐一反駁,並批評士大夫階層的因循守舊,表明堅持變法的決心。隨後神宗欲起用司馬光任樞密副使,司馬光趁機複議廢止新法,神宗沒答應,司馬光遂辭職離京。

    熙寧四年(1071年),開封百姓為逃避保甲,出現自斷手腕現象,知府韓維報告朝廷,王安石認為施行新政,士大夫尚且爭議紛紛,百姓更容易受到蠱惑。神宗則認為應聽取百姓之言。

    高太后在神宗時就強烈反對變法,聽政後立即起用司馬光為相,司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廢除新法(史稱“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王安石病逝,享年六十六歲,獲贈太傅,葬於江寧半山園。

    最羨慕歐陽修

    歐陽修是蘇軾老師,也是一代文學巨匠。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創業光宗耀祖,他日必然聞名天下。”十歲時,歐陽修從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為日後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

    歐陽修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也算是“連中三元”。

    歐陽修在廣文館有個同學,叫王拱辰,才19歲,也獲得了殿試資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調皮地穿上歐陽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說:“我穿狀元袍子啦!”沒想到,殿試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狀元。歐陽修高中進士時所娶的胥氏夫人,新婚不久便去世了。被貶後不久,歐陽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兒。值得一提的是,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別人,就是跟歐陽修一起參加殿試而獲得了狀元的王拱辰。後來,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兒,繼續做薛家的女婿、歐陽修的連襟。歐陽修寫詩調侃他說:“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歐陽修寫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記》,古文藝術達到成熟。

    他依舊保持輕鬆慵懶的態度,為政“寬簡”,讓自己和百姓都過得輕鬆。但就是在這樣的執政方針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條。歐陽修喜好酒,他的詩文中亦有不少關於酒的描寫。一首《漁家傲》中採蓮姑娘用荷葉當杯,划船飲酒,寫盡了酒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美好。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每年夏天,都攜客到平山堂中,派人採來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傳,傳到誰,誰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後一片時,就飲酒一杯。晚年的歐陽修,自稱有藏書一萬卷,琴一張,棋一盤,酒一壺,陶醉其間,怡然自樂。可見歐陽修很愛飲酒。

    做太守時,歐陽修對飲酒遊山的愛好不減當年,經常帶著吏民出去遊玩,在山中野餐,然後喝醉了,迷迷糊糊地看著大家玩樂。

    熙寧五年閏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22日),歐陽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歲。八月,獲贈太子太師。

  • 8 # 瑞坤朋友圈

    北宋文化大家多,每一顆閃耀的巨星都會有其耀眼的地方。人的際遇及成就受諸多方西的影響,但作為處江湖之遠的草根,我最欣賞與羨慕的還是蘇東坡。

    蘇東坡在政治或文學上的成就或不是最高,但我想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而我心中的蘇東坡,不是因為他在政治或文學上傑出的成就,而是他用一顆詩意的心,活在當下,把詩與遠方過成生活的日常。

    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一生的成就或許在蘇東坡之上。但他們的一生肯定比不上蘇東坡過得快樂有趣,更不會像蘇東坡那樣的得到中國人那樣廣泛的喜愛。

    普通人的一生應該怎樣的去度過,我想在北宋幾個文化巨人當中,最親切最值得效仿的就是蘇東坡。人生有味是清歡,無論我們的一生始於怎樣的際遇,我們都可以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巜浣溪沙.細雨微風作曉寒》

    宋.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微晴灘。入唯清洛慚漫漫。

    雪落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每一天,讓我們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歡愉。像蘇東坡那樣,即使處江湖之遠,也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 9 # 坐古談今

    歷史人物都有敬佩者,這與每個人的閱讀興趣、知識面有著廣泛關係。例如題主所說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東坡各有各的問題。你可以都喜歡也可以都不喜歡,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誰都管不著。索性,這裡面沒有什麼秦檜。都是一些基本正面人物。但我基本對宋朝文人普遍有意見。

    你可以都不喜歡。例如歐陽修乃是逼死狄青的關鍵性人物;王安石變法中用人不當造成後世奸臣遍地,在南宋時被作為奸臣代表;蘇東坡作為文臣沒事兒青樓閒逛,對愛情不專一;司馬光心態守舊、排斥改革。

    你也可以都喜歡:歐陽修的文章、蘇東坡的詞、司馬光的史學、王安石的改革、范仲淹的文武兼備家國情懷,無不讓人佩服。

    宋朝是一個“文人最風光”的時代,因此,文豪眾多。宋真宗、仁宗時代文豪集中出現;南宋孝宗時代也是文豪輩出。在這兩個典型時期之外,宋朝每個時代都有非常厲害的文人出現,由此,被許多知識分子誇耀、讚美著。但對於宋朝文人,我除了“抵抗派詩人、文豪”外都不喜歡。

    例如范仲淹、辛棄疾、蘇東坡等人還是比較喜歡的。之所以喜歡“抵抗派”詩人,就在於文人風骨在宋朝顯露無疑:為了實現所謂的理想——聖人治國,可以放棄歷史責任,宋太宗拼命實現統一,宋真宗、宋仁宗時代的皇帝和文臣們說不收復就不收復了。

    為了實現聖人之國,防止武人受到重視,他們集體瘋狂。用謠言、造謠的方式逼死了狄青,從而製造了類似岳飛悲劇的悲劇,只不過,他們是在宋朝中期、宋遼之間都在失去“勇武精神”的時代,他麼沒有遇到“金國”“蒙古”“後金”。從而避免了被集體“靈魂拷問”的時機,這是他們的幸運之處。

    為了讓文人們幫助皇權制衡武將勢力,宋朝的皇帝給予了文臣史上最大的權力。但是,文人們空談誤國的毛病使宋朝,在成為中國文化與經濟最發達的時代的同時,也是最沒骨氣、從來沒有站著活的朝代。

  • 10 # 瑰谷清風

    范仲淹值得敬重,歐陽修不用佩服,司馬光也並不討厭,王安石更不值得同情,蘇東坡的遭遇還真不管羨慕!

    1

    范仲淹(989-1052年)出身貧寒,幼年喪父,但他劃粥充飢,自小苦讀,最終有所成就,改回自己的真姓,確實值得敬重、學習。

    公元1014年,真宗皇帝朝拜太清宮,路過南京(今商丘),引起當地人們的鬨動,全都跑上街去一睹龍顏,只有范仲淹仍是閉門讀書。

    有朋友來約他一起去見聖上,范仲淹不為所動,“有什麼好看的,考上功名後自然有機會朝見聖上。”

    范仲淹耿直敢言,是一個令人敬重的真漢子。他初入朝堂,便敢反對仁宗皇帝跪拜劉太后,建議撤除垂簾聽政、為了及時賑災,敢於質問仁宗皇帝:假如宮中停食半日如何?看到宰相亂用人,敢於畫圖諷刺……

    2

    歐陽修(1007-1072)為宋代文壇領袖,王安石、蘇東坡兄弟、曾鞏都是他的學生。

    歐陽修推崇杜甫,提倡新樂府運動,為宋代之文學功績斐然,確實值得稱頌。

    但他太過看惜自己的名譽,不沾鍋的性格,讓人難以接受。

    比如仁宗皇帝很看重蘇東坡的才能,想重用他,如是問眾大臣。司馬光因蘇支援變法,不想重用,王安石因蘇堅持慢慢變法,也不是很贊成,但歐陽修卻因為是自己的學生,不敢說半個字。

    後來神宗皇帝抱怨:古人講‘內舉不避親’,歐陽修卻因自己的學生而避嫌,可大半個朝臣都是他的學生,都要避嫌那還能用誰?

    3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因反對變法,被認為保守派而令人生厭。

    但其實撇開政見,司馬光並不令人討厭。

    首先,他低調淡泊。他府上有一老僕,一直叫他“君實秀才”。一天,蘇東坡來訪,聽見老僕如此呼叫,便對老人說:“你家主人都做宰相了,您怎麼還叫秀才?”僕人一聽:啊,真是老糊塗了,幸虧你告訴我。於是,老人見司馬光趕緊改口為“君實相公”。司馬光一聽,跌足而嘆“子瞻啊子瞻,我家老僕被你教壞了。”

    其次,他不貪很清貧。雖然他高居宰相之位,但為官正直,而且堅不納妾。他編《資治通鑑》時極為清貧,為了靜心編撰,只好掘地成室。當時洛陽人笑“王家鑽天,司馬入地。”

    他妻子過世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理喪,盡了丈夫的責任。

    4

    王安石(1021年-1086年),與蘇東坡同為歐陽修的學生,可是,因為他急功近利,變法過於粗糙,蘇東坡不贊成,便對蘇東打壓,一而再地阻擋神宗皇帝重用蘇軾(他兒王雱便是陷害蘇軾的主犯之一)。

    宋朝時的黨爭之盛,也與王安石有不可推洩之責。

    再說,王安石變法失敗,完全是由於他偏聽偏信,不注重實地調研造成的,不值得同情。

    5

    蘇東坡(1037年-1101年),才華橫溢,命途多舛而豪氣沖天,確實是世間少有的偉男子。

    仁宗皇帝稱他是子孫後代的宰輔,受曹皇后、高皇后保護,英宗、神宗對蘇軾也甚為讚賞。

    但蘇東坡太高人愈妒,一生患小人。王珪、王雱、張憲章等人一直視他為對頭,千方百計陷害蘇東坡。

    蘇東坡可謂沒過過幾天安穩日子,一生都在流放,偶爾調回朝庭也提心吊膽請求外任。

    在流放之地,更是有人暗中下毒、放冷箭、搜“罪”證……

    他的一生,何其辛酸,真不值得羨慕。

    END

    以上五人,瑰谷敬重范仲淹、佩服蘇東坡,對歐陽修無語、王安石不恥,司馬光嘛,編《資治通鑑》費心了,有可敬之處。

  • 11 # 秋在這裡

    請原諒我只挑出兩個人來回答:蘇東坡,我敬慕他;王安石,我敬佩他。

    在我的潛意識裡,對蘇東坡和王安石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覺,因為,這兩個人,都在咱們浙江省分別待過5年和3年,都為政一方,且都留下了令當地百姓難以忘記的政績。

    所以,今天我只寫寫他倆。

    一、敬慕蘇東坡

    > 敬慕他詩歌的神韻。

    蘇東坡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過的。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他初到杭州便寫出了上面這首詩。

    杭州有溫柔的詩歌和美女,有秀麗的山湖景色,這些,賦予他靈感,浸潤他心神。杭州人也喜歡這位年輕的大詩人,他的朝氣,他的瀟灑,他的不拘小節,贏取了杭州人的心。

    西湖的詩情畫意,讓蘇東坡的詩意妙不可言。他寫下了別的詩人寫不出的一首詩: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水光、山色、晴天、陰雨,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妨礙西湖的美,猶如西施嬌娘,素衣淡妝也好,盛服濃妝也好,都看不夠,美得不可方物。

    多彩多姿的杭州,引人入勝的西湖,使蘇東坡流連忘返。他寫出的詩句總是那麼飄逸自然。他和家人一起遊湖,能隨意吟出:

    船頭斫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

    他與下屬同遊,也會寫出清新的詩句:

    遊翁已妝吳榜穩,舞衫初試越羅新。

    他坐在船上,船行湖中,先遠處望去,白雲在山巒間飄忽出沒;然後向近處看去,十里湖水碧清見底;最後看向眼前,只見划船的船伕頭上戴著的黃頭巾,被山色湖光襯托著,隨著船舫的搖動,忽明忽暗忽動忽靜,頓時引出兩行詩來:

    映山黃帽螭頭舫,夾道青煙雀尾爐。

    杭州是蘇東坡可以躲避是非,可以浪漫的地方。西湖的水是柔軟的,蘇東坡此時的內心也是柔軟的。西湖的雨水沖淡了他仕途遇挫的憂傷,西湖的山色增添了他灑脫的天性。

    湖上四 時看不足,惟有人生飄若浮。

    像蘇東坡這樣的大詩人,湖上 的女子們都以能得到他的詩詞為榮耀。可 以想象,蘇東坡只要一到湖邊,頓時便被鶯鶯燕燕,花團錦簇所圍裹。

    多君貴公子,愛山如愛色。

    心隨葉舟去,夢繞千山碧。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瀲瀲搖空碧。

    在杭州,他就寫下了300多首詩,光是詠西湖的詩就有160餘首,可見他對杭州,對西湖的熱愛和眷戀。他在杭州寫的詩,多具有清新明麗、自然脫俗、從容自如的風格韻味。在北宋時期,江浙一帶,是離戰亂較遠的富饒地區,他也早已屬意這風光秀麗,人文薈萃的杭州,希望在這裡安頓下來。所以,在平靜如願的心態下來描繪西湖及周圍景色,詩情詩意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

    在他的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他現存的詩有3450餘首,超過了他現存的362首詞。詩論家葉燮在《原詩》中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說他是北宋第一詩人,絲毫不為過。

    > 敬慕他心境的豁達

    蘇東坡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是在神宗熙寧四年(1071)11月。由於他上書議論新法的弊病,得罪了王安石而被貶。

    在杭州,他寫了一些對王安石變法不滿的詩。但更多的是,他將心中的鬱悶散發到大自然中去,在城內,在西湖,在城外四周,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在靈隱寺和僧人對話;在虎跑品嚐泉茶;在葛嶺與山農閒談;在蜿蜒的山溪邊耍水。清晨出來,暮色歸家,悠然自在:

    睡眼忽驚矍,繁燈鬧河塘。

    市人拍手笑,狀如失林獐。

    始悟山野姿,異趣難自強。

    人生安為樂,吾策殊未良。

    蘇東坡曾經在西湖畔的望湖樓上和人喝酒,一連寫了五首詩,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中一首寫道: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詩人將夏天的西湖天氣瞬息萬變的壯觀景象,生動逼真地描摹出來,又何嘗不是詩人內心情感的洩露。他是詩人,是文學家,然後才是政治家,所以他是風流才子,可以在風花雪月中忘掉心中的一切不愉快,到可以干政治活的時候,他才會記起。

    > 敬慕他踏實的愛民。

    無論是在桃紅柳綠的春天,還是在橙黃橘綠的秋天,乃至玉樹銀花的冬天,現今遊人們只要去了杭州,總會在西湖的蘇堤上留下他們徜徉的腳印。長長的蘇堤和湖中的小瀛洲,會讓他們不由自主地談起:西湖是蘇東坡留給杭州民眾最美麗的禮物。

    18年後的元祐四年(1090),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任杭州知州。他對杭州建樹良多。任知州後第二年,就主持組織疏浚西湖,動用了20餘萬民工。民工們把挖出的淤泥堆集起來,築成一條南北走向的西湖長堤,後人稱之為“蘇公堤”。這一條堤岸,成為西湖十景之一,叫“蘇堤春曉”。他還在湖水深處建立三座塔作為標誌,從而形成著名的“三潭映月”景點。

    蘇東坡在《軾在穎州》一詩中有此記載:

    我來錢塘拓湖綠,大堤士女爭昌豐。

    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杭州人對蘇東坡有著割之不捨的感情,給予了他特殊的待遇。至今,西湖邊上有兩條路,一條叫“學士路”,一條叫“東坡路”。此外,還有“學士橋”、“學士巷”等。歷史上沒有任何官員能得到杭州人的如此敬愛!

    蘇東坡在杭州時,還做了賑災救民、動員組織郎中下災區治病等實實在在的事情。

    今天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東坡肉”,便是他送給疏浚西湖的民工吃的。

    那年適逢年節,百姓給他送來了豬肉和酒。蘇東坡自己不吃,寫了個條子,說將酒肉一起送給那些在湖裡勞作的民工。結果,做飯的師傅錯看成“酒肉一起燒”,把兩樣東西一塊下鍋煮起來,於是,色濃味香,酥糯可口,肥而不膩,瘦而不筋的東坡肉就出生了。

    一千多年來,蘇東坡並沒有離開杭州,“東坡原是西湖長”,人民沒有忘記過他!

    二、敬佩王安石

    >敬佩他矢志不渝的變法

    王安石變法之前,就有人進行過一次改革。慶曆三年(1043),范仲淹推行以吏治為主要內容的新政,可是不到一年便告失敗。

    在全國性變法前20多年,26歲的王安石就曾在慶曆七年(1047)開始以來的三年中,在浙江鄞縣(今寧波鄞州區)實踐過他的改革思路。後來變法推行中的“青苗法”、“保甲法”等,都在那裡試驗併成功過,因此,在他思想裡,一定認為變法也會在全國順利進行。

    神宗熙寧二年(1069)開始,王安石擔任參政知事,隨即開始長約八年的變法。

    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均輸法、農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等。這一系列改革措施中,中心環節是要透過發展農業以達到富國目的。

    王安石變法最終失敗,並不等於他的變法一無是處,一點沒有效果。

    比如,青苗法,減輕了農民對高利貸的依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收入和政府收入;方田均稅法,清丈出地主豪強隱瞞的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從免除賦稅得到了實惠;農田水利法,使水利工程有序進行,農田灌溉有了保證,耕地面積增加,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

    王安石改革的總目標,是為朝庭增加收入,徹底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變法的實施,使宋神宗年間的國庫充盈,在中央政府和各州縣的倉庫裡,所積存的錢粟“無不充衍”。

    最具說服力的一個例子,變法期間,河北的米價,“不過一百文糴一斗六七分粟米,不為貴”。10鬥為一石,一石約60公斤,1000文為一貫,計算一下,得出:一貫錢可以買到1.6石米。而在宋高宗期間,一石米價需要“二貫五百文”。這是變法後的顯著成果。

    但是,王安石改革措施遭到強力阻礙,變法最終還是失敗。其失敗原因多方面,如變法中操之過急,一下子全面鋪開;不善於團結人,將朝庭裡凡反對他的官員幾乎清除乾淨;在推行中執行不力,中下層官員,要末消極怠工,要末乘機中飽私囊......但是,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每項新法的實施,都不同程度地觸犯了豪紳大地主階層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反對和阻撓。說到底,社會的發展程序,還沒有給王安石創造成功變法的基礎和條件。

    我敬佩他對變法的鍥而不捨,那種“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巨大勇氣和豪氣。

    >敬佩他的清正廉潔

    王安石性格固執,敢作敢為,有“拗相公”之稱,但是他不貪腐,不好色,不排場,廉潔自律。人們可以反對他的變法,然而,人們不會非議他的這些美德。下面僅舉幾例。

    不受私賄。王安石患喘氣病,醫生說要服用紫團山人參,有人送了幾兩僅供人參,他拒絕了。他說:“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

    王安石連太后賜的禮物都敢拒絕。他女兒嫁人,曹太后賜珠褥,王夫人就用珠褥做了一頂帳子,因為昂貴,所以風聲傳出在外。當時王安石並不知道曹太后賜物的事,直到宋神宗問他,是否用錦帳作女兒嫁妝?王安石才知曉。回家後問清情況,他立即將錦帳捐給開寶寺做佛帳。

    不好色。王安石夫人買了一女,想給他做妾。當時此女已在王安石房間,他問她是何人?王夫人說,此女之夫是部隊的軍官,負責後勤運輸,不料一次運米中,船翻了,家產賠償還不夠,只得“賣妾以償”。王安石問夫人,化了多少錢買來這個女?王夫人回答化了九十萬。王安石就把這女子的丈夫叫來,將九十萬錢給了他們,“令為夫婦如初”。這件事說明王安石只有一個老婆,而且他能濟人之困。就連一貫反對他變法的邵伯溫,也稱讚他和司馬光一樣,“不好聲色,不愛官職,不殖貨利。”

    不排場。陳秀公罷相後,一次去探望王安石,所用排場很大,舳艫相接,旌旗招展,喝道不絕,好不氣派。可王安石只坐著二人抬的小轎在江邊迎接,令“秀公大慚”。他不喜歡官場送迎那一套。

    《宋史評》中贊他:”荊公廉潔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

  • 12 # 老李010109

    心大范仲淹,真硬歐陽修。無奈王安石,聰明司馬光,風流蘇東坡,為難屬岳飛,秦檜屈死了。孔丘最高的,修行李耳國。牛逼秦始皇,則天賴著說。中國多故事,想說盡可說。

  • 13 # 大江東去11

    蘇軾是中國古今才華橫溢的人的第一人,文的方面啥都能,啥都超群。李清照是才女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詞人,以前沒有以後更不會有。

  • 14 # 騎驢冒雪過小橋

    政治上最佩服王安石,文學上最佩服蘇大學士。人格上最佩服範大宰相,急中生智會砸缸是司馬光。其他雖算翹楚也不如這四位

  • 15 # 謝京依

    你的這種看法只是直觀的,為官之人,有的大公無私,有的討好主子,各有千秋,各盡其能,得以生活乃至揚名。本無可厚非,畢竟是歷史人物。但是做人還是正直的好。

  • 16 # 文化科學宗教探索者

    你確定,對這些中華先人有多少了解!

    你確定,讀過每人5篇以上的文章!

    你確定,對當時的北宋歷史,是瞭解的,並且能夠客觀評價!

    假如你確定了,說說理由吧!

  • 17 # 無人無尤

    如果以史書的記載為例,我們把推動歷史改革和前進方向的人稱為最敬重的人,因為他們所代表的是將皇權體系納入官權體系,而官權體系最終圍繞民權體系來運轉的新力量。他們所創造的是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的新時代,雖然也是為了天下君王的王朝化,但是同樣不可否定其改革業績功績。

  • 18 # 何處有云飛

    王安石真的好嗎?兒子王雱女婿蔡京弟子呂惠卿全是超級大貪官玩弄官場禍害一時!然後全部說王安石清正廉明!你長腦子嗎?

  • 19 # 慣於胡說八道

    只能說蘇胖子光耀中華乃至蠻夷一千年,這個絕倫。但是要說過的最好得善終,還是導演砸缸的人。所以這裡面最聰明的其實是司馬光。

  • 20 # 筆硯雜貨鋪

    範公幾無汙點,值得偶像一把!歐陽修和光哥有雷同品行,但光哥更耿直一點,談不上喜好!王安石,只能說現在的認知裡譭譽幾參半,當然名氣大於一切。皮兄,詞仙同學,除了毫無爭議的中國史上穩居十大文人之列之外,就是他豁達不羈的性格和人生秉性!題主還是挺有內涵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古時候妃子被打進冷宮時,有些太監會搶著去伺候,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