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去的救世主

    辛棄疾,

    辛棄疾活捉叛徒現在我們講的是南宋時一位叫辛棄疾的抗金英雄,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詩人。那時候,中國北部在金國的統治下,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山東有個農民叫耿京,他帶領了一支起義軍,經常打擊金兵。辛棄疾也是山東人,他非常敬佩耿京,就組織了兩千多人,加入了耿京的隊伍。起義軍在耿京和辛棄疾的領導下,常常打勝仗,參加的人也越來越多,不久有了二十幾萬人。耿京就派辛棄疾到南方去和南宋聯絡,好聯合起來把金兵趕走。誰知道起義軍裡面出了一個叛徒,叫張安國。他乘辛棄疾不在的時候,暗殺了耿京。起義軍沒有了領袖,就這樣散掉了。辛棄疾從南方回來,叛徒張安國已經逃到金國的兵營裡去了。辛棄疾心裡又悲痛又憤怒。他對同伴說:“我們一定要活捉張安國,為耿京報仇!”同伴中有人說:“張安國躲在敵人的兵營裡,那兒駐紮了五萬金兵。咱們只有幾十個人,怎麼去捉他呢?”辛棄疾叫道:“五萬!就是五十萬,我們也要闖進金營,殺了這個叛徒,為耿京報仇,為老百姓報仇!”當天晚上,辛棄疾挑選了五十名勇士,個個騎了快馬,帶著刀劍,向金營直奔而去。快到金營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他們都下了馬,把馬拴在樹上,然後乘黑悄悄地摸進了金營。金營裡燈火輝煌,張安國正在跟兩個金將喝酒猜拳。他們看見辛棄疾和勇士們拿著刀劍衝進來,嚇得魂都沒了。張安國趕緊鑽到桌子底下,兩個金將急忙舉起椅子來抵擋。勇士們一擁而上,把兩個金將連人帶椅子砍翻了。辛棄疾一個箭步上前,把張安國從桌子底下揪了出來。張安國抱著個腦袋,直喊饒命。辛棄疾用劍指著張安國罵道:“你這個叛徒!耿京哪點對不住你?”張安國嚇得渾身打顫,說:“我……我錯了!”辛棄疾冷笑一聲說:“錯了?來,綁起來,帶回去辦罪!”大夥兒一擁而上,把張安國綁得結結實實,拉出了營帳。營帳外面站了好些金兵,看辛棄疾他們威風凜凜,誰也不敢上前。辛棄疾把叛徒綁在馬後頭,不慌不忙地跨上了馬,喝道:“誰敢上來,就要他的狗命!告訴你們,我們的十萬大軍就要開到。想活命的就早點投降!”說完就帶著勇士們衝了出去。等金國將領派兵來追的時候,他們早就跑得沒影兒了。叛徒張安國終於得到了他應得的下場:給砍掉了腦袋。辛棄疾活捉叛徒張安國的時候,才二十三歲。酒交知己陳亮是辛棄疾的知交,是一位愛國詞人。淳熙十五年冬天,陳亮從他的故鄉浙江永康到江西拜訪辛棄疾。辛棄疾住在自建的“

  • 2 # 拉姆從文

    最喜南宋陸游!

    “心在天山 身老滄州” 八個字令人感慨萬千…

    紅酥手 黃滕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也很婉約…

    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也很不錯!

    宋詞的語言魅力翩翩風采象音樂象揚劍又象文字在跳舞~

  • 3 # 閒聊古今的兔小妹

    我從14歲第一次讀辛棄疾的詞,就深深愛上這個男人!辛棄疾文武雙全,鐵骨錚錚。他23歲前曾是個將軍,相當於抗日時期淪陷區的抗日遊擊團長,後來投奔南宋,南宋積貧積弱消極抗戰,辛棄疾愛國報負難以實現。詩詞源於生活,正因為他青年時的經歷使得別人寫一首他能寫十首寫百首豪放詞!他的詞多慷慨激昂,氣吞萬里如虎。但處於那樣的時代和朝廷,英雄壯志難酬心情鬱悶不免發發牢騷,所以除了“醉裡挑燈看劍”的帥氣開頭,又有了末句“可憐白髮生”的無奈。同時辛棄疾也寫得了婉約詞,譬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晚年的辛棄疾無奈只能強迫自己看淡,“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官家種樹書”。對宋詞的理解:宋詞很美,格調美詞藻美韻律美,能很好的表達詞人情感世界。最後忍不住放我偶像的幾首詞,致敬永遠的英雄—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4 # 遊遊蜉蝣

    南宋詞人很多。我最喜歡的是辛棄疾,陸游,李清照。辛棄疾號稱詞中之龍。他在蘇軾創作的體裁的基礎上,拓展創作視野。其內容涉及政治,生活,田園,社會的方方面面。只要他想寫,就可以融入他的詞中。雖與蘇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但他打破了蘇的侷限性,將宋詞的高度提升起來,對宋詞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清平樂》。陸游詩詞兼修,水平俱高。存詩詞近萬首。其代表作有《示兒》《釵頭鳳》等。李清照歷經兩宋時代。其詞大都在南宋時期完成的。是婉約派的代表。號稱千古第一詞女。其代表作有《聲慢慢尋尋迷迷》《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宋詞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成就能與唐詩並肩。是鑲嵌在中國歷史上的兩顆耀眼明珠。宋詞將唐朝以前所創的豔麗為主的花間派的侷限性,徹底解放出來。形成了豪放派,婉約派等諸多形式。北宋以寫人生遊歷情感為主。南來寫理想抱負家國情懷為主。兩宋經歷的戰亂較多,所以他們的詞既有對田園山河的讚美,也有情感的抒懷。更有對祖國的憂慮,忠心報國的偉大情懷。

  • 5 # 路人之殤

    可以喜歡蘇軾的淡泊豁達,辛棄疾的雄壯豪邁,李清照的細膩感傷。也可以是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可以是姜夔的念橋邊紅藥,還可以是大江東去,挑燈看劍。說詞為豔科,其實宋詞更多的是情感傳達。

  • 6 # 素袂薄衫

    你最喜歡的南宋詞人有哪些?能否說說你對宋詞的理解?

    如果一定要加個最喜歡的話,我最喜歡的是辛棄疾,但也有其他幾個我非常喜歡的詞人,如:陸游、李清照等。

    我對宋詞理解是:首先當然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了,宋詞是一種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為什麼說是相對於古體詩呢,因為它前面有《詩經》,漢賦、唐詩等體裁。

    宋詞最為興盛的時代是宋朝:

    其一,宋詞在當時可以說是“百家爭鳴”,出現了很多流派,傳統的區分宋詞風格,有“婉約”、“豪放”之說,蘇軾便是“豪放”詞風的開創者,以李清照、柳永為代表的婉約派。

    其二,除了一些詞作大家之外,連一些宋朝皇帝也都愛詞寫詞,也留下了很多詞作,它自然也標誌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其三,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也便於歌唱,當時的詞是可以唱的,也可以和著音樂,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等。

    人們常說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所以宋詞自然要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鄙人拙見,還請方家指正!

  • 7 # 冰潮

    我最喜歡的南宋詞人有:陸游、辛棄疾和李清照。

    陸游的人生經歷了北宋和南宋兩個

    朝代。是一著名的愛國將領,少數主戰派詞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這款詞集中反映了陸游迫切收拾破碎山河,復國興邦的豪邁志向和忠忠報國之心。

    讀之 令人感慨,頓生欽佩之情

    李清照乃 名門之秀,蔡京的小姨子,丈夫趙明誠被官場迫害致死。

    淪為寡婦後,對當朝官府不抵抗不作為甚是痛恨和無奈,作為一名女詞人,只有透過語言來表達對朝廷的不滿,詩詞淒厲又清婉,柔風中帶著鐵血鋼骨男兒之豪邁。

    諷刺隱喻和 一針見血的披露,彰顯了女詞人的才華與勇氣。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至今流傳而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更是表達了詞人崇高的思想品質和高貴的英雄氣概。讓後世之人敬仰之情 油然而生。

  • 8 # 彭宸霖

    宋分南北朝,要說南宋,那得劃分界線:北宋亡於徽、欽二帝,南宋始於高宗。

    南宋時期,因有外敵環伺,時局動盪,所以在詞中的有兩種體現:或哀怨愁苦或堅貞不屈。我喜歡後者。

    1. 李清照(出生於北宋,成就在南宋)

    最喜歡《夏日絕句》,只此一首,巾幗不讓鬚眉: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岳飛(生於北宋,死於南宋)他的軍事才能和民族氣節令我敬佩,《滿江紅》一出,光照千古!

    3. 辛棄疾 (我最喜歡的詞人)。他的詞,好多我都會背,喜歡《破陣子》和《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還有陸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文天祥《過零丁洋》。

  • 9 # 黃河號外

    辛棄疾: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有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後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後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不少作家從辛詞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辛棄疾作為南宋朝臣而寫的《議練民兵守淮疏》,表達了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對戰爭形勢的精闢入裡的深刻分析和鮮明而又具體的對策。辛棄疾就是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從不同方面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所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南宋志士陳亮及理學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礪氣節,切磋學問。抗金復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閒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村四時的田園風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創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於表達激盪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於內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他現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說,凡當時能寫入其他任何文學樣式的東西,他都寫入詞中,範圍比蘇詞還要廣泛得多。而隨著內容、題材的變化和感情基調的變化,辛詞的藝術風格也有各種變化。雖說他的詞主要以雄偉奔放、富有力度為長,但寫起傳統的婉媚風格的詞,卻也十分得心應手。如著名的《摸魚兒·淳熙亥己》,上闋寫惜春,下闋寫宮怨,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把一種落寞悵惘的心情一層層地寫得十分曲折委婉、迴腸蕩氣,用筆極為細膩。他的許多描述鄉村風光和農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樣樸素清麗、生機盎然。辛棄疾總是以熾熱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擁抱人生,表現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因此,主觀情感的濃烈、主觀理念的執著,構成了辛詞的一大特色。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這首先表現在他的詞中,他不斷重複對北方的懷念。另外,在《賀新郎》、《摸魚兒》等詞中,他用“剩水殘山”、“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詞句諷刺苟延殘喘的南宋小朝廷,表達他對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滿。胸懷壯志無處可用,表現在詞裡就是難以掩飾的不平之情。他擅長的懷古之作中《水龍吟》,面對如畫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的同時,他也大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為他的詞構成悲壯的基調。辛詞在蘇軾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題材範圍,他幾乎達到了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為“蘇辛”。《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

    在辛棄疾的詞中,如“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賀新郎》),“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簷間鐵。南共北,正分裂”(《賀新郎》),乃至“恨之極,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為碧”(《蘭陵王》),都是激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聲,如“天風海雨”,以極強烈的力度震撼著讀者的心靈。辛棄疾也信奉老莊,在詞中作曠達語,但他並不能把衝動的感情由此化為平靜,而是從低沉甚至絕望的方向上宣洩內心的悲憤,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水龍吟》),“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賀新郎》),“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浪淘沙》),這些表面看來似曠達又似頹廢的句子,卻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極高期望破滅成為絕望時無法銷磨的痛苦。

    而他的英雄的豪壯與絕望交織紐結,大起大落,反差強烈,更形成瀑布般的衝擊力量。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從開頭起,一路寫想象中練兵、殺敵的場景與氣氛,痛快淋漓,雄壯無比。但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之後,突然接上末句“可憐白髮生”,點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夢想,事實是白髮無情,壯志成空,猶如一瓢冰水潑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驚慄震動。

    在意象的使用上,辛棄疾也自有特點。他一般很少採用傳統詞作中常見的蘭柳花草及紅粉佳人為點綴:與所要表達的悲涼雄壯的情感基調相吻合,在他的筆下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種奔騰聳峙、不可一世的氣派。如“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水龍吟》),“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滿江紅》):他所採摭的歷史人物,也多屬於奇偉英豪、宕放不羈,或慷慨悲涼的型別,如“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的李廣(《八聲甘州》),“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永遇樂》),“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的孫權(《南鄉子》)等等。這種自然和歷史素材的選用,都與詞中的感情力量成為恰好的配合,令人為之感奮。

    辛棄疾以文為詞,到了辛棄疾手中,詞的語言更加自由解放,變化無端,不復有規矩存在。在辛詞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間語言,如“些底事,誤人那。不成真個不思家”(《鷓鴣天》),“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醜奴兒》),也有夾雜許多虛詞語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雲者為雨,雨者云乎”(《漢宮春》),“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賀新郎》):有語氣活躍的對話、自問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南鄉子》),“杯,汝來前!”(《沁園春》)也有相當嚴整的對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破陣子》)……。概括起來說,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鬆散,語義流動連貫,句子往往寫得比較長。文人詞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躍地連線句子構成整體意境的方式,在辛詞中完全被打破了。但並不是說,辛棄疾的所謂“以文為詞”不再有音樂性的節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動的語氣的同時,他仍然能夠用各種手段造成變化的節奏。如《水龍吟》中“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意義聯貫而下,在詞中是很長的句子,但卻是頓挫鮮明,鏗鏘有力,決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詞的形式中而已。

    此外,其描寫農村景物和反映農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樂》(茅簷低小)、《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等,都富有生活氣息,給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詞,如〈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等,寫得儲蓄蘊藉,言短意長。辛詞繼承了蘇軾豪放詞風和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戰鬥傳統,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又創造性地融匯了詩歌、散文、辭賦等各種文學形式的優點,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辛詞的獨特風格。

    辛詞以豪放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鬱、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他善於運用比興手法和奇特想象,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賦予情感和性格,並有所寄託。他還善於吸收民間口語入詞,尤其善於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別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議論過多而顯得晦澀、呆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突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

    辛詞現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如《水龍吟》 (渡江天馬南來)、《水調歌頭》(千里渥窪種)、《滿江紅》(鵬翼垂空)等,表現了恢復祖國統一的豪情壯志;《駕新郎》(細把君詩說)、《菩薩蠻》(鬱孤臺下清江水)、《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等,表現對北方地區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讚揚。《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賀新郎》(老大那堪說)、《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永遇樂》(千古江山)等,表現對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滿和壯志難酬的憂憤。這些作品大都基調昂揚,熱情奔放。詞之外,辛棄疾的文也值得稱道。他的政論文與詞一樣,筆勢磅礴,充滿豪情。他能用形象的比喻,有力的證據,嚴密的論證,和鞭闢入理的分析,使他的文章具有不容置疑的說服力。因此,後人視他為南宋時期政論文的大手筆,只是為詞名所掩,不為人熟知。

  • 10 # 老蔣9686667863

    我最喜歡的南宋詞人是辛棄疾。其人文武兼備。其情壯懷激烈。其志恢復江山。其詞沉雄豪放,潛氣內轉。千古第一詞人也。

  • 11 # 徐丶玉溪

    我特別喜歡辛棄疾。因為他寫的詩詞,題材非常廣闊,而且又善於化用典故入詞。用來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和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真是“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建議閱讀:1、《青玉案·元夕》2、《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5、《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7、《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8、《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 12 # 歲月靜好21118671

    可能是平生不喜束縛,故而雖然喜歡唐詩的工整和大氣,但我更喜歡宋詞瀟灑和唯美。

    南宋詞人他們擺脫了當時“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了一批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他們有大氣磅礴的辛棄疾,有縱情千里的楊萬里,有瀟灑風流的陸游,有婉約雋永的李清照………。

    宋詞婉約派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而豪放派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語詞宏博,不拘守音律。

    這一圓潤柔婉,動人心絃,那一豪放不拘,直入心脾,每讀宋詞,必燃香捧茶,常吟宋詞,皆登高憑欄,對宋詞的愛,數十年不變。

  • 13 # 燕銜泥

    陸游和唐婉那兩口子我最喜歡!想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不喜歡的小夥子,要麼就是個“二貨”哩。

  • 14 # 道D567

    南宋詞人之中 最喜歡辛棄疾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可謂名句 王國維先生稱其為古今成就大事業 大學問的最高境界

  • 15 # 圓融博愛

    蘇軾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文化修為,個人綜合素質與魅力是一般人不能逾越的。

    雖然蘇軾人生坎坷,一生窮困潦倒,大多不得志。但他對思想意境的追求,自己做人的思想意境,是常人不能超越的。

    人之一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在古代的官場,在古代的世俗名利上,一個人很難把控自己的命運。在古代的官場,走仕途者。大多都揹負著靈魂重壓和明著保身。或者小隱隱於林,或者以死報國。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而蘇軾和旁人不同。蘇軾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重要性。文學作品經典傳承隨著當今中國日後的發展,會越來越顯現給現代人。

    例如:今天華人國家民眾的空前團結,他不僅僅是富賈王侯將相團結,更多的是社會各階層的老百姓的愛國思想體現,他和蘇軾對國家的堅定信念是相同的。

    他曾經是帝王之師,也是階下之囚。多次被扁被流放。但他處處為人豁達處事天真有趣。他嫉惡如仇,博學多才,他痛恨天下邪惡不公之事,卻不怨恨治他於死地之人。先祖出身名門望族,一生坎坷顛沛流離,甚至貧困交加,卻依然自得生活於陋室,粗茶淡飯之中。他可能是歷代文人中最瀟灑的一個。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早年的蘇軾和年輕的學子一樣。勵志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但由於和官場政治對手的理念不同。遭到對手的陷害流放。

    蘇軾對佛學道法理解頗深。從他的詩詞作品中就可以看到。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胸懷豁達,修養睿智。一個人的意景觀念不同,所以他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路不近相同。

    蘇軾對酒文化的理解頗有造詣,在他創造的諸多的詩詞中和酒有不解之緣。

    但蘇軾對飲酒品酒只是點到即可

    中國酒文化——“千古一人”蘇東坡

    蘇軾嗜酒,史有明載,但他不是唐代酒中八仙那樣一飲便爛醉如泥,更不像是六朝之阮籍、劉伶那種“唯酒是務,焉知其餘”的荒湎者流。亦毋庸置疑,作為一個在特定歷史環境中,有著不平凡的生活經歷、有個性、有理想的知識分子,酷愛美酒,一方面催生詩文創作。

    在宋代政治蘇軾有云:酒能亂性,佛家忌之;酒能養性,仙家愛之;有酒學仙,無酒學佛。

    這就是蘇軾有何文化詩詞的理念。

    在宋代政治改革中,蘇軾是站在革新派一邊的。但他主張漸變,反對王安石的急變,對新法之弊多有批評,所以遭到新舊兩黨的夾擊,終生坎坷不遇。

    蘇軾思想是主儒而不為儒所拘,參佛老而不為佛老所溺,有明顯的“三教合一”的傾向。從他的酒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於無酒時為儒作佛,於有酒時為道成仙。常能隨遇而安,處變不驚,任憑風雲變幻,兀自巋然不動,下視現實,笑傲人生。豪邁奔放的感情,坦蕩灑脫的胸懷,豐富的人生內容,清新暢達的語言,造就了他的詩“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代表著有宋一代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詩詞藝術創作與中國酒文化關係密切。

    現存東坡詞三百餘首。竟有半數以上涉及到酒。其中關聯是一方面是東坡對傳統最美風尚的認同。

    另一方面在於他融會高尚的人格,修養,精深的學術見解和豐富的創作經驗。

    在把握傳統最美精神的基礎上最有趣的內涵。從內外兩個方面進行開拓。在鍾情美酒中蘇軾無疑堪稱典範。

    蘇軾愛酒有節,酣適有道,釀酒有經,解酒有方,飲酒有作,逞酒有才,可以說是文士與酒的集大成者,特別是他的“半醉酣適”飲酒哲學,綜合了儒家、道家、禪宗的人生觀點,是站在中國文化之巔的,是中國飲酒之魂。也是典型的道飲,哲人之飲,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腴”,堪稱酒文化“千古一人

    今天馬雲所說到的:一個人必須要有夢想,夢想需要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陶淵明,因為時代所迫無奈選擇辭官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蘇軾是個有抱負的人,就算被貶,就算他鬱悶。他的人生態度還是積極的,懲處逆境卻不甘沉淪,忘懷個人得失,立意有所作為。他的這種思想表現在《前赤壁賦》中可見一斑。

    宋朝雖然也面對北面政敵的威脅,但到宋代大族已經消失,人們更願意說自己是怎麼努力,而不是炫耀自己出生名門,價值觀改變了。

    蘇軾始終是個儒生,他對自己的現實仍然是執著的。蘇軾雖然遭貶,但從未忘記報國之心。這就是我們以前說的,人各有志。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一個人的人生觀,思想觀,價值觀不同產生的差異。

    而我們透過蘇軾筆下的詩詞,可以看到一個完完整整的東坡居士。

    詩詞中體現的佛道儒三家思想的結合,

    可以看到一個佛學智者,

    可以看到一個儒家思想大儒,

    可以看到一個道家天人合一的相守,

    可以看到一個悠閒自得的旅行者,

    可以看到一個田園生活的農人,

    可以看到一個鑑賞美食的名家,

    可以看到寫一手蘇字的書法名家,

    可以看到傳唱千古的詩詞名句。

    可以看到在不得志仕途,在苦難生活中掙扎,

    但不忘初心的那個始終如一,開始的那個儒生。

    說來真的很怪,當華人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到來時,就會想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

    當暢遊長江,看三國古戰場,想到的是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

    當我們暢遊西湖,站立在蘇堤上,想到的是蘇軾的著名的詩句。

    當我們品嚐起精美的菜品,也想到了蘇軾的東坡肘子。

    喜歡一個人的詩詞。當然學習他的詩詞意境出處於背景,品讀作者在人生的路上,不管經歷多少困苦失落苦難,他還是那個初心不改的蘇軾。

    蘇軾只是中國傳統文化,傳統詩詞文化傑出代表之一。在宋代,在南宋的文壇,我知道不僅僅只有一個蘇東坡,

    還有許許多多的文化名人大賢。但從蘇軾的個人經歷人生脈絡上來看,他已經涵蓋了從上層社會到底層社會的整個變化。

    個人理解蘇軾的為人,理解蘇軾詩詞的文化背景內涵。在蘇軾的詩詞裡有官場仕途的春風得意馬蹄疾,有世俗百姓的日常的點滴,有對設計家國情懷的抱負,有對現實無奈的哀嘆,瞭解了蘇軾也理解了當時宋代詩詞文化,文人治國的一個基本概況。

  • 16 # 詩魔獨孤求踹

    那當然是我的偶像——詞中之龍辛棄疾了。因為我和他一樣,都有一腔愛國熱血。

    醉裡挑燈看劍……氣吞萬里如虎……東風夜放花千樹……追往事、嘆今吾……我最憐君中宵舞……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稼軒詞,讀之如飲烈酒,令人熱血沸騰,心馳神往……睹詞思人,攜雷霆之威,以50騎直入5萬軍中,取敵將首級幾如探囊取物。此何等霹靂手段。若生逢其時,風雲際會,必成勒石燕然、封狼居胥之功。真丈夫當如是也!

    我獨愛壯詞,不爽婉約。愛屋及烏,因辛棄疾亦喜陳同甫。

    板橋願為青藤門下走狗,我亦願做幼安馬前細犬耳。

  • 17 # 夏亦有心

    南宋,首推辛棄疾。辛棄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詞人,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山東漢子)。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青年時參加抗金義軍,不久迴歸南宋。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官。一生致力於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列數陳述戰守之策。他的詞抒發國家統一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愛國情懷,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譴責當時執政者屈辱的一味求和;也寫了不少吟誦祖國大好河山景色的詞。題材廣愛引用典故,風格雄偉豪邁又不失細膩柔媚。由於辛棄疾的主張抗金,是主戰派,為當政的主和派所不容,被排擠彈劾落職,最後抱憾而終。

    辛棄疾的重大貢獻,就是題材那內容寬廣。但凡當時能寫的東西,他都可以寫入自己作品,只能說是人才啊,666。隨著內容、題材、感情基調的變化,辛詞的藝術風格也是多種變化。北宋蘇軾的詞豪放闊大、高曠開朗,沒有得到傳承發展。到了辛棄疾這裡他不僅繼承了蘇軾詞的風格,而且並發展出了自己風骨,作品雄放闊大的氣勢磅礴,有一種藐視一切的英雄豪傑氣概,辛棄疾學富五車,才華橫溢。真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雖然他的詞主要是雄偉奔放,氣勢磅礴,但是人家寫婉約風格的詞也是得心應手,信手拈來。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主要感嘆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主要抒發了殺敵報國、恢復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懷。末尾抒發壯志不酬的悲憤心情

    *************************************************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陸游。但是最為推崇辛棄疾(文武全才~愛國),他不僅僅文學成就高,還是一名勇將。在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後,帶著50名騎兵連夜衝進了5萬人的金軍大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擊敵軍,活捉張安國後,狂奔千里回臨安,交給南宋朝廷處置。

    帶著50人就敢衝50000人的敵軍大營,古往今來,試問有如此氣魄的又有幾人。衝進去抓個叛徒出來,還能安全的跑回臨安。就問牛皮不?除了臥槽,666,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1:1000)

  • 18 # 桃花塢裡桃花扇

    南宋詞人蔣捷,為南宋詞壇上的標杆式人物,他和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為“宋末四大家”,詞風近似姜夔,清代紀曉嵐曾贊之“洗練縝密,語多創穫”。其詞作題材均多描寫黍離之悲、亂世悽苦;且詞風清新、格調明快,又稍含悲涼縈俊,蕭廖疏爽之傾,故史評為宋詞“婉約詞”的繼往開來者,他曾寫的存世九十餘首的《竹山詞》,於南宋文壇晉獻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可謂之“棖觸深遠”!…✍…

    賞中最為映入眼簾的一首《梅花引》“荊溪阻雪”,確乎似有那種撩人與勾人心魄的如蘭之馨?!……

    詞為:≤“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溼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這首詞是說作者乘舟沿荊溪而行,元明文人尚以為作者或離家外出,或從外地返家的途中,為雪所阻,泊舟困於荒野,寂寞孤獨之際,才寫下此詞來略表自己的悽苦心情。“荊溪”在宋時,原指溪名,流經江蘇宜興縣之南,至大埔附近洩入太湖。後民間索性將宜興別稱為荊溪。“身留”是指途中遇雪,被雪所阻,不能航行,泊舟岸邊。“心留”則不然,是指樂意羈留。且更有“何事鎖眉頭?”句,此為白鷗之問,白鷗蓋是作者心情寄託的意象。他借白鷗的故作盤詞,又彼此雙向婉切地互動,這屬於託物言志的妙手之筆!說明因雪落而泊舟岸邊,並非是作者心頭之願!可表侂上,詞人答覆白鷗的僅是“鎖眉頭”。……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由舟內到舟外,詞人緩步徘徊,次第之況為,冷風拍擊簾幕、近暮疊厲,舟中燈火相合於作者的影子,統在搖曳。此番孤獨又冷清的場面,加上而今孤身一人,四處飄泊,雪夜流落艙舟中,懷舊之情,黯然而生!竟會惦掛起往昔的那些遊伴舊友來…‍‍‍…♋️

    詞的下闋為賡續上闋,抑或可稱為深度沉浸?…“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回憶總是美好的,當年結伴而遊的愉悅之境:如花叢近旁的小樓,柳蔭下的輕舟盪漾,勃興時還會於月下的舟中吟詩賦曲,好不舒爽又愜意……

    “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溼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夢也”重疊之後的筆墨,使詞人又被拉回到實篤篤地眼下,……這一切,如今做夢也夢不到,現實中的冷風、寒水、黃雲、白雪,又攪得自己不能獲得娛樂與安寧。如此嚴峻、酷烈的現實生活,不能不引起他對南宋時期那段睆俍、哿宜生活的懷惦!“木棉裘”指棉衣……

    “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詞人以梅花自喻,目的是想進一步烘托詞人自身心境的淒涼!這又是為何呢?因世間皆紛紜“寒梅傲雪”,但今如此徹寒之夜,料想梅花興許也難熬寒苦,也會與詞人一樣、滋生出無奈與愁苦,並與詞人一樣,(兩者)會一併跌入苦海的深淵。………

    這首詞以抒情為主,描景為輔,且景隨情設,情因景生。另外,詞中多用短句,避煩長句。表達詞意的節奏又樸實清麗,有些字詞雖屬重疊,但上下勾連,迴環跌宕,耐人尋味。尤其是上闋中、白鷗一連串的問話,然而他卻不作正面答應,而是走進舟艙內,他對蕩悠的燈光,只見自身竟然以身影為伴,不禁心情漸而萌生悲慟。想而今國亡家破孤身一人,前期元兵已攻陷臨安,憐己無處著落,四處飄零。他曾是宋度宗鹹淳年間進士,金人佔據南宋後,曾懇望他出任,他卻數次力拒金寇允諾的官職,並軌避繁聚,消遁鄉野,感慨蔣捷可奉為當年史上一種可貴的傲骨之楷模!須知凡人能堅守節操與品性,況又自始至終,乃是何等地不易!

    此篇想就此暫且擱筆,蔣捷登舟的妙作尚有《一剪梅》<舟過吳江>“一片春愁待酒澆”,以及《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接上”等,待以後有便再悉數續敘吧,草率收筆,不恭與不到之處誠望丟棄“念茲”,拂煦諒慰!謝謝!(“”)……………………♋️…

  • 19 # 散木虛舟

    讀了30年的唐詩宋詞,然而我對宋詞感觸頗深。如果論兩宋詞人,我還是比較喜歡南宋詞人尤其是 姜張 派詞人,比如姜夔,周密 ,張炎,王沂孫,史達祖,吳文英。宋詞與唐詩相比抒發的感情更為細膩更為動人,如果讀到深處彷彿是詞人就在你的面前述說他的心事。南宋詞相比較北宋詞而言,南宋詞多故國離黍之悲,北宋詞多風花雪月之情。

  • 20 # 桃花塢裡桃花扇

    南宋詞人蔣捷,為南宋詞壇上的標杆式人物,他和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為“宋末四大家”,詞風近似姜夔,清代紀曉嵐曾贊之“洗練縝密,語多創穫”。其詞作題材均多描寫黍離之悲、亂世悽苦;且詞風清新、格調明快,又稍含悲涼縈俊,蕭廖疏爽之傾,故史評為宋詞“婉約詞”的繼往開來者,他曾寫的存世九十餘首的《竹山詞》,於南宋文壇晉獻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可謂之“棖觸深遠”!…✍…

    賞中最為映入眼簾的一首《梅花引》“荊溪阻雪”,確乎似有那種撩人與勾人心魄的如蘭之馨?!……

    詞為:≤“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溼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這首詞是說作者乘舟沿荊溪而行,元明文人尚以為作者或離家外出,或從外地返家的途中,為雪所阻,泊舟困於荒野,寂寞孤獨之際,才寫下此詞來略表自己的悽苦心情。“荊溪”在宋時,原指溪名,流經江蘇宜興縣之南,至大埔附近洩入太湖。後民間索性將宜興別稱為荊溪。“身留”是指途中遇雪,被雪所阻,不能航行,泊舟岸邊。“心留”則不然,是指樂意羈留。且更有“何事鎖眉頭?”句,此為白鷗之問,白鷗蓋是作者心情寄託的意象。他借白鷗的故作盤詞,又彼此雙向婉切地互動,這屬於託物言志的妙手之筆!說明因雪落而泊舟岸邊,並非是作者心頭之願!可表侂上,詞人答覆白鷗的僅是“鎖眉頭”。……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由舟內到舟外,詞人緩步徘徊,次第之況為,冷風拍擊簾幕、近暮疊厲,舟中燈火相合於作者的影子,統在搖曳。此番孤獨又冷清的場面,加上而今孤身一人,四處飄泊,雪夜流落艙舟中,懷舊之情,黯然而生!竟會惦掛起往昔的那些遊伴舊友來…‍‍‍…♋️

    詞的下闋為賡續上闋,抑或可稱為深度沉浸?…“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回憶總是美好的,當年結伴而遊的愉悅之境:如花叢近旁的小樓,柳蔭下的輕舟盪漾,勃興時還會於月下的舟中吟詩賦曲,好不舒爽又愜意……

    “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溼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夢也”重疊之後的筆墨,使詞人又被拉回到實篤篤地眼下,……這一切,如今做夢也夢不到,現實中的冷風、寒水、黃雲、白雪,又攪得自己不能獲得娛樂與安寧。如此嚴峻、酷烈的現實生活,不能不引起他對南宋時期那段睆俍、哿宜生活的懷惦!“木棉裘”指棉衣……

    “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詞人以梅花自喻,目的是想進一步烘托詞人自身心境的淒涼!這又是為何呢?因世間皆紛紜“寒梅傲雪”,但今如此徹寒之夜,料想梅花興許也難熬寒苦,也會與詞人一樣、滋生出無奈與愁苦,並與詞人一樣,(兩者)會一併跌入苦海的深淵。………

    這首詞以抒情為主,描景為輔,且景隨情設,情因景生。另外,詞中多用短句,避煩長句。表達詞意的節奏又樸實清麗,有些字詞雖屬重疊,但上下勾連,迴環跌宕,耐人尋味。尤其是上闋中、白鷗一連串的問話,然而他卻不作正面答應,而是走進舟艙內,他對蕩悠的燈光,只見自身竟然以身影為伴,不禁心情漸而萌生悲慟。想而今國亡家破孤身一人,前期元兵已攻陷臨安,憐己無處著落,四處飄零。他曾是宋度宗鹹淳年間進士,金人佔據南宋後,曾懇望他出任,他卻數次力拒金寇允諾的官職,並軌避繁聚,消遁鄉野,感慨蔣捷可奉為當年史上一種可貴的傲骨之楷模!須知凡人能堅守節操與品性,況又自始至終,乃是何等地不易!

    此篇想就此暫且擱筆,蔣捷登舟的妙作尚有《一剪梅》<舟過吳江>“一片春愁待酒澆”,以及《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接上”等,待以後有便再悉數續敘吧,草率收筆,不恭與不到之處誠望丟棄“念茲”,拂煦諒慰!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中,王熙鳳欺侮趙姨娘時為什麼不看探春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