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白財
-
2 # 飛揚188
首先要肯定一點,當前醫生的待遇很不好,其中Sunny收入低的可憐,和醫學生培養週期長,節假日不休息,經常上夜班很難相符。其二剛畢業的醫學生就業難,進入醫院到經驗豐富得十年時間,好多人敖不起。其三當前的醫患關係讓很多醫學生望而卻步。說句其在的,一個熬到經驗豐富的醫生所付出的艱辛如果用到行政上,最起碼是縣處級幹部,可一個上了二十年學,又經歷十年的臨床學習能得到什麼?
-
3 # 快意人sheng
醫生是個慢熱的行業,四十歲之前過得實在清貧,他們的同學基本已經功成名就到達人生頂峰時,他們才剛剛走到山腳下。想想當年自己不比他們差,太不平衡了。
太累:辛辛苦苦讀了這麼多年書,本指望從事腦力勞動,誰知道醫生不僅僅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三班倒,苦髒累。
壓力大:手上攥的是人命,活到老學到老考到老。
來自病人的:理科生做了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本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靠的是技術活,但病人對你的要求是跟服務員比服務質量。老百姓缺乏醫學常識,偏偏愛信百度,有的藥到病不除就說你是庸醫。
醫院人際關係水太深:醫院這種單位水較深,情商低的不好混。
-
4 # 豆腐軍
跟幾個醫生都交流過,基本同意以下觀點:
為什麼醫生總數會增長緩慢?不是因為醫荒,反而是因為醫生太多了,醫療人力供過於求。
因為醫學生源太多,崗位卻寥寥無幾,很多人進不了醫院,只能無奈地改行去了,這恐怕才是事實真相。但媒體卻偏偏熱衷於塑造一大批反抗體制的青年英雄,因為抵制而不從醫。
很明白的說,人都是現實的動物,尤其是在中國。那麼多的青年人沒有從醫,不是因為有反骨,而僅僅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已。
真正的醫荒是有抗議聲的,但現在這些聲音只不過來自醫療內部人員而已,你自己說自己人手不足,那是以你的標準為主。至少從政府管理者到民眾,絕大多數人是沒有這種感受和抗議聲音的。
有人會拿三甲醫院就醫春運圖來做例子,證明醫荒的存在。但事實上,這隻能說明大醫院病深入骨髓,僅此而已。遍地都是門前冷清的診所、小醫院,那種人滿為患,只不過是一種挑肥撿瘦罷了。
媒體曾經報道,北京前些年兒科醫院超負荷運營。但記者調查卻發現, 北京專科兒童醫院和綜合醫院兒科可謂“冰火兩重天”。北京兒童醫院、首兒所人滿為患,而綜合醫院的兒科,尤其是三級以下醫院的兒科門庭冷落。北京市衛生局統計顯示,每天總有醫院兒科無人問診,還有近10家二級以上醫院兒科接診人數不超過10人。為分流集中在兒科專科醫院的患兒。當地要求16所應該開設但尚未開設兒科的綜合醫院開兒科門診,並要求29所只開設兒科門診,尚未設兒科病房的綜合醫院開放兒科病房,兒科病房床位數不得少於編制床位數的2%。
這個新聞傳遞的基本事實是——所謂的標準是有得“商量”的,你可以開兒科也可以不開兒科,你開兒科可以不發展兒科,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很多醫院是不喜歡“兒科”的,政府只能拿鞭子去抽打。所謂的兒科停診只不過是一個醫院對兒科沒興趣發展的訊號,打著因為醫生荒招不到人手這種流行而迷人的藉口,是最容易過關的。
柳葉刀還提出另一個結論,中國的醫學和護理畢業生的平均成本在全世界最低。文章認為,在醫學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中國未來衛生保健的重要影響因素。很委婉的意思是說——中國培養醫護人員是最容易的。
中國沒有醫荒,只有醫慌,醫生看起來很慌張。因為,這個行業的一切充滿著太多不確定因素,在這些諸多的不確定中,公平性是最大問題。把這個公平性問題解決了,醫生不慌了,所謂的醫荒就只不過是一張紙老虎。
-
5 # 路過圍觀人員
很簡單,紅包事件暴露後,醫生少了大量收入,醫生跟醫院領導間就成了一道機會不可逾越的堪,你沒錢你想做領導?還有這些年對醫院各方面的管制。再加上醫生工作性質。夜班上多了,那危害,不多說。現在就連普工都不願意倒班,寧願長白班。而且醫生晉升很多時候考慮的是從業年齡。經驗優先考慮,畢竟假如你看病,是選擇一個從業2年的教授還是30年的老醫生?多數人選擇30年的,為什麼?醫療科技還在發展,有待提高。況且學醫,很多人都是報名了,然後恰逢寒冬,學醫的人家庭一般不錯,出來後發現不理想,就另謀他算,說到底還是待遇問題。另外一個就是醫院分工越來越明確,如果哪天機器人輔助治療什麼的出臺,大量醫生被淘汰。剩下的也許是什麼研究生及以上了。當前不好,前景不靠譜。你有選擇你還會從醫嗎?
-
6 # 高考道德加分同盟
如今是經濟時代,人們的一切行為肯定由其所得利益決定。如果當醫生待遇好,工作順心,那麼大家趨之若鶩去做醫生。現實卻讓人心寒,工作太累,收入不算高(卻因回扣被人痛罵),社會地位日漸卑微,遇見醫鬧之事想死的心都有!請問還有哪個行業會悲慘至此?說真實的情況吧,如今醫生很難得讓自己的子女去學醫了,除非學習實在不好,弄個三本專科什麼,以後透過關係回當地醫院上班。反正據我所知,我沒有看見過成績好的醫生子女考醫學院的。
-
7 # 我心依舊134520336
醫生是一漫長的職業,基本上四十歲之前各種各樣考試盡力有限,有很多人都選擇改行,還有高風險職業過程中誤診和醫療事故個人家屬都帶來麻煩,長時間工作勞累常常亞健康,有的人實在不行就離開了,好一點醫生流動性大到私立醫院,醫院一時半會培養不出人才,出現短時間的醫“”
-
8 # 希望長壽
要想解決此矛盾,老夫能解決,首先教師必須高素質,俗話稱,強將手下無弱兵,老師無有高明技術,會有高明的徒弟嗎?2縮短學制,年青人的青春等不起,中醫須長時間臨床而加以總結方能成好材,這二點老夫能三年內教學生全辦到,可能人人都成為高素質高要求的徒弟,3,國家必須提高師生待遇,學生必須生活用費滿足,老夫一月只需二萬足夠,可當小全校大半教師,用語音授課。/
-
9 # 小鬼手記
我也打算不幹了,辛苦苦讀,其實卻是底層人員,對於真正的基層工作者而言衛計局,病人,醫保辦,單位領導,媒體都是你的上級,幾乎沒人是你的下級,各種壓迫和職業綁架下拿著普通的收入,承受著各類壓力,所以逃跑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大量研究生。
-
10 # 孟河醫派胡老中醫
因為醫生都是長週期的,中途跳槽的極少,醫院人員相對穩定,退休一個,才進一個醫生,導致醫院需求減少!二,醫療行業風險大,收入相對較低,一旦進入醫生行業,中途再離開,情感關過不了,所謂溫水煮青蛙,於是純粹開始就不進入醫療行業。三,醫生在目前中國整個環境下,越來越不受人待見,社會地位一落千丈,對即將成為醫生的醫學生是一個巨大的影響。四,比對效應,醫學生都有非醫學專業的同學,同學會一聚,往往都是醫生收入最低,而且同學會沒有到的同學,基本都是從醫的!難免對在職的醫生是一個大的衝擊。五,醫學生基本上都是高智商的人群,記憶力,理解力都是比較突出的,跳槽後適應能力強。一個同事的兒子,協和醫院碩博連讀後,學習三個月後直接考入中信證券北京總部當了證券分析師。醫學生不願當醫生是中國所有問題中的一部分,並不是醫療行業本身出了什麼問題,而是轉型變革中,中國社會的問題的一個區域性反應!
-
11 # 時間煮青蛙
不要只是抱怨,有些想法提出來,萬一決策者感覺有道理能改變點什麼,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怎麼辦?混混總有出頭日的。怎樣讓體質合理化,我覺得推向市場是一個辦法,把賣醫保跟賣車險一樣,去賣,去服務,總是可以選擇的。
-
12 # 一吃姐千醜
大學畢業生從醫少,不是畢業生不想當醫生,是醫院不聘用那麼,不給提供那麼多崗位,跟醫生待遇有一定關係,但不是絕對關係。我身邊就有孩子學醫的,畢業後託門子找人想進醫院,醫院不要,那就從事別的行業唄,現在的醫院崗位都有人,讓畢業生去哪啊?醫生待遇還得咋好叫好啊?一個畢業不幾年的護士都比公務員掙的多了,得掙多錢叫待遇好?什麼都能往待遇上扯,你醫院要是隨便進,你看看新畢業大學生從事醫療行業不?有些人就是故意整事,啥到他那裡都能給你往歪了整!
-
13 # 手機使用者52476710586
既然從事了醫療學習,我想大部分還是想從事醫療工作的。想想能從事一個挽救別人生命與健康的工作是多麼神聖,多麼有意義。學醫不從醫原因是多方面的,醫療環境變差是一個因素,我感覺找不到合適的醫療工作是重要因素。這個因素是由醫療待遇分佈不均,工作環境決定的。至於看病難,看病貴。病人是一個重要因素。疾病是一個因素。有看病方便,看病費用少的地方不去。其實大部分疾病基層醫院是可以解決的,有必要一有病就北京,上海的。其實各個地方的縣市級醫院就完全能夠對各類疾病作出初步的分診。需上轉的上轉,需下放的下放,本著方便群眾,利於群眾的原則。做不到這往往是利益的驅使。有這種行為的醫生不是一個純粹的醫生,當然有時與醫院的績效及領導有關。
-
14 # 犀利敞篷
很累,去年考試白天上班,晚上又得熬夜看書,一共去了5個月。今年又得考另外的,又要花3個月。小寶寶又剛出來,力不從心了。這兩年除了工作就是為考試去複習,中途還要管小孩,完全沒有其他娛樂。而且考試對於收入又沒有太大變化,目前收入只有呵呵,遠沒有說的那麼高,以後堅決不讓小孩從醫了!
-
15 # 花開花落127175111
掙的和付出的不成比例,學醫的太累了,不停的學習,不停的考試,晉級,沒有多少清閒的日子,身上壓著沉重重的擔子,就是偶爾休假,也會有不少諮詢的電話要應付,醫院有急診就不分休不休假了,就是休假手機也要24小時開機,重量級醫生基本都限制遠遊。
-
16 # 河東友
說的學醫好可憐吆?華人這麼多就業那麼難,在我們當地非常羨慕能進醫院上班,做個醫生找物件都相對容易。不是醫生待遇不好,也不是學醫的轉行不從醫,而是上了五年八年沒關係根本從不了醫!
-
17 # 楊胖胖胖1
為啥??待遇好不好咱們放在一邊說,另一方面說,學醫週期那麼長,出來了找工作競爭壓力那麼大,有多少醫院是公平公正招聘的,都是有門路,有錢的,偷門子進醫院,給那些其他的人那裡有機會,唉,太無語了,面試就是一個過場,早就內定了,院長一言堂,只能講適應就行了。
-
18 # 仁術V渡人
#10年流失400萬醫學生#現在報考醫學院校的學生在減少,高中優等生報考醫學院校的少之又少。畢業後還要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三年,出來後進入醫療行業工作,還得不斷學習,參加執業資格考試、職稱晉升考試、醫師考核等等。醫學生“學習週期長,投入成本高,就業收入低,醫療環境差,成才時間晚”等等導致畢業後寧願改行他行也不願從事醫療衛生工作。所以,10年來,國家儘管培養了400多萬醫學生,但是僅有70多萬從醫就不難理解了。
-
19 # 灰色空間1986
醫生待遇好,那是笑話,待遇好屬一部分,大多數公立醫院,只看職稱和年齡,職稱高的,專家類的,哪怕不幹活,都有很高的收入,剛入職,職稱低的醫生,幾乎什麼都沒有,活多,累到半死,技術再好,有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想收入高,放棄這些,去私立醫院,沒職稱,但,有錢,待遇確實好,我和老公都經歷了從公立醫院到私立醫院的狀態,從醫,太難,,
-
20 # 星的星星星
說真的,都是父母之命,醫院就是僧多粥少的例子,本來就錢不多,還高壓力,本人經歷過辦公室,住院部,門診藥房,其實我是臨床專業,還是門診藥房最累,一個月7個夜班,我來兩天瘦4斤。
回覆列表
近期,The Lancet 的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 2005 年至 2015 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佈的衛生年鑑,10 年中,中國有 470 萬醫學生畢業,而醫生總數只增加 75 萬。
進一步分析則發現,10 年中 ,中國 25 ~ 34 歲的醫生比例從 31.3% 降至 22.6%,而 60 歲以上的醫生比例從 2.5% 增加至 11.6%。
先不論這個研究是否準確無誤,但是醫療人才嚴重不足,醫科畢業生棄醫改行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學習累。本來懷揣著美麗的幻想來到大學,經過艱難的高考後可以在大學裡談戀愛,玩遊戲,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學醫才知道,其實是又要上5年高中!可能比高中更累,好幾十門學科,科科相連,門門都厚,從早學到晚,考試的時候要看多少書,背多少知識可想而知!關鍵是學醫比普通大學多學一年!
其次,成長慢。畢業後,要考執業醫師,要規培,要透過規培考試拿規培證,期間補貼特別低,估計夠生活費,要想進好的醫院你還得考研讀博,然後再輪轉科室,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好醫生,別以為這就完了,你還得接受無數的考試,職稱,論文的發表,經過數年的時間你才能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醫生。
再一個,近年來,醫患衝突頻發,傷了醫務人員的身,更傷了醫務人員的心。導致醫患衝突暴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有限的醫務人員難以應對就診需求的增長,「看病難」加劇,醫患矛盾必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