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臨風若愚

    在此介紹一位義大利當代畫家:桑德羅·特勞蒂(Sandro Trotti)。作為羅馬美術學院的終身教授,桑德羅·特勞蒂先生為中國美術帶來了諸多“非常不一樣”的東西,當然中國亦回饋給他“非常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動。特勞蒂先生是一位溝通中意,甚或中西方文化的重要使者。早在20世紀90年代他便受到吳作人先生的邀請來到中國……。2005年起,他在廣州美術學院開始了長達十五年之久的教學生涯。

    新中國的美術程序裡,也曾有不少西方畫家、藝術家來華授課,然而如桑德羅·特勞蒂先生這樣於中國、於一所美術學院,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中的,實沒有第二人。

    特勞蒂先生,其藝術生涯也折射出西方藝術潮流發展的軌跡變遷。從具象到抽象,又從抽象迴歸到具象,最後又在抽象與具象的結合中達到自由而蔚為大觀的境界。

    他不斷地“背叛”自己,每一步都在對自己的顛覆中獲得涅槃重生。這種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以及敢於推翻自己否定自己的膽魄,他常說要大膽否定自己,也提醒著我們作為藝術家所必須具備的自省與自覺。

    作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家以及教育家的同時,他依然一直秉承著如同年輕人般的好奇心以及學習心態。來中國執教以後,特勞蒂進入了新的階段,在自身興趣的驅動下對中國傳統的壁畫、水墨畫、書法等藝術樣式都進行過研究。

    他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唐代墓室壁畫那種震撼的視覺衝擊以及琳琅滿目的色彩深深打動了他。當晚他竟久久不能入睡陷入失眠,痴迷於這種跨越千年的古典藝術所帶來的震撼之中。

    在與中國文化藝術的交流與互動中,他也漸漸地將東方藝術的元素帶入到他的創作之中,甚至希望透過研究《紅樓夢》等古典文學來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他常說“如果不研究中國的藝術,我就是空虛地在學習中國了。”不止一次地他表示中國畫的精髓可以“拯救”西方繪畫,因為當一個系統已經發展到極致而後期無法再去超越的時候,另外一個文化系統可以為他們開闢一條新的出路。

    特老蒂先生的繪畫是地地道道的抽象藝術,他把文藝復興義大利的繪畫傳統帶到了中國,以他創造的融合了東方藝術的全新抽象藝術,教育培養了眾多的中國畫家,是中國藝術之幸!

  • 2 # 蘇蘇油畫

    抽象藝術是與具象藝術相對的名稱,也可稱為非具象藝術。它的特徵是缺乏描繪,用情緒的方法去表現概念和作畫,而這種方法基本上就是屬於表現現實主義的,最早見於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種反傳統的藝術影響融合而來,特別是由野獸派、立體派演變而來。

    蒙的裡安這位幾何抽象派代表畫家,在平面上把橫線和豎線加以結合,形成直角或長方形,並在其中安排紅、黃、藍三原色,但有時也用灰色,是荷蘭風格派的藝術家。

    他的畫的元素運用特別廣,比如家裡裝飾,衣服設計等等

  • 3 # 袁洪智詩畫

    我認為,抽象畫是用扭曲多變的圖形或色塊來繪製作者心靈圖景的藝術。

    一般的畫,是畫給大眾看的,而抽象畫是畫給少數具有抽象思維意識的人看或者作者孤芳自賞的,他們在用自己的繪畫語言符號和心靈密碼,塗抹著自己的某種思想、個性或情緒。

    例如畢加索的抽象畫,線條高度扭曲變形,不規則的色塊交錯疊加,無限的誇張,扭曲得不能再扭曲的形象,不仔細看,很難看出一個區域性或整體的形象。一般眼光和思維的人,也很難看出它有什麼美感。家裡如果掛一幅這種畫,晚上看一眼,也許會做噩夢的。這些抽象畫家,在思想和藝術方面,有自己另類的思維領域和心靈密碼,常人是很難理解的。一些高談闊論,把抽象畫無限吹捧的所謂評論家和附庸風雅的高聲喝彩者,如果你的思想意識不在這個領域或頻道,也未必真懂!

    儘管絕大多數人看不懂或不喜歡抽象畫!但作為一個畫種,一種藝術現象,我們還是應該給它自由發展的空間。在世界繪畫史的壯錦上,畢竟有過或將還會有它的一筆色彩。

  • 4 # 呂永亮

    你對繪畫中抽象藝術有哪些認識?

    抽象畫於作者本人來講都是具象的,只是我們理解不了而巳。比如看不見摸不著的音樂,明明更為抽象,偏偏沒有人認為音樂是抽象的。

    因為是“心”感受到了曲子的“虛空”存在,“心”又把這種抽象主觀武斷的轉化成了“實象”。

    再說前幾個月鬧的沸沸揚揚的狗血【當代繪畫藝術】抄襲案,身為教授的葉xx為什麼寧可用幾十年時間搞抄襲,也不願意自己動一下“腦筋”呢?

    答案很簡單,沒有“當代”思維邏輯概念的人,怎麼可能搞出【當代藝術】呢?

    而對於抽象國畫,萬變不離其宗的要看用筆所產生出的線條質量效果。假如沒有書寫基礎的線條,只能稱之為“塗鴉”。

    遇到撐死了非要說它是藝術怎麼辦?笑死總比氣死爽…………

  • 5 # 人物肖像畫師

    抽象藝術家有 康定斯基(抽象畫派創始人)、蒙德里安(冷抽象)、德·庫寧(熱抽象)、波洛克(無意識滴流抽象) 下面的是蒙德里安的插象作品 《百老漚爵士樂》

  • 6 # 王祥之

    象繪畫的發展趨勢,大致可分為:﹝一﹞幾何抽象﹝或稱冷的抽象﹞。這是以塞尚的理論為出發點,經立體主義、構成主義、新造形主義....,而發展出來。其特色為帶有幾何學的傾向。這個畫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為代表。﹝二﹞抒情抽象﹝或稱熱的抽象﹞。這是以高更的藝術理念為出發點,經野獸派、表現主義發展出來,帶有浪漫的傾向。這個畫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為代表.

    代表畫家

    康定斯基(W.Kandinsky,1866~94),抒情抽象派代表畫家,“抽象繪畫之父”,曾是德國表現主義團體「藍騎士」的領導者。

    代表作《構成第四號(戰爭)》(1911,杜塞爾夫萊茵河西發里亞藝品收藏室)、《構成第七號習作》(1913,莫斯科Tretyakov畫廊)、《光之間·第599號》。  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幾何抽象派代表畫家,在平面上把橫線和豎線加以結合,形成直角或長方形,並在其中安排紅、黃、藍三原色,但有時也用灰色,是荷蘭風格派(deStijl)的主將,代表作《黃與藍的構成》(1929)、《百老匯爵士樂》(1942~43,紐約現代美術館)。  馬列維奇(K.C.Malevich,1878~1935),俄國構成主義倡導者,也是幾何抽象派畫家,代表作《飛機起飛》(1915,紐約現代美術館)、《青色三角形與黑色長方形》(1915)。  庫波卡(F.Kupka1871~1957),捷克畫家。運用色彩理論和音樂式和諧造成獨特的幾何風格,例如《繪圖構成主題二》(1911~12,華盛頓國家畫廊)、《垂直線語系習作》(1911)。  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畫家。運用色彩調和及抽象的手法,創作了許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例如:《金魚》(1925,油彩加水彩,紙裱在卡紙板上,48.5×68.5cm,漢堡美術館)、《幹道與支道》(1929,油畫,布,83×76cm,科隆,裡伯爾茲美術館)、《死與火》(1940,油畫,83×67cm,科隆,裡伯爾茲美術館)

  • 7 # 熊叄

    誠復!

    什麼是抽象派?

    名詞解釋:

    我的比方:

    我的理解:

    當然,透過作品賞析講解後,大有一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抽象派的產生年代:

    19世紀末,20世紀初

    代表人物之一二:

    畢加索 *西班牙 (他對抽象派創立是一個過度作用,相對下面的蒙德里安,他的抽象畫絕對是可看的明白範圍)

    蒙德里安*荷蘭 (真的不在我自己能看的懂範圍內)

    抽象派創立背景:

    電影和相機的誕生,致使繪畫必須要另闢蹊徑,不能僅僅使作品只是畫的像而已。例如我們現在會質疑那些畫像的,明明一張照片和一段錄影能搞定的事,還費那事畫什麼。

    抽象派對現代藝術的貢獻和意義:

    現代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奠基石 (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造型基礎,蒙德里安後來任職於此)

    圖參考

    圖1 蒙德里安代表作(據說這顆樹他畫了10年)

    圖2 蒙德里安代表作(簡直是後面工業設計的雛形)

    圖3 畢加索《格爾尼卡》(這副畫打動我的是他它的創作背景,是他在法國期間為自己在戰爭中的家鄉格爾尼卡所畫,作品的創作背景網上有很詳細的資料)

    圖4 畢加索《亞威農少女》(畢加索的抽象畫相對於蒙德里安還是小巫見大巫的,還是在能看懂範圍內的)

    回覆參考:《西方美術史》蔣勳

    以上供參考,謝閱!

  • 8 # 墨魚小小

    說到抽象必然想到畢加索啊……他13歲畫的就可以像拉斐爾一樣好了,卻用了一輩子在向兒童學習畫畫。絕不浪費每一根線條,無論他畫的和平鴿子️還是牛抑或是他一輩子愛過的美麗女人,簡單幾個線條讓你知道他表現的什麼。賞析他作品那我最喜歡的是“格爾尼卡”抽象立體的體現戰亂的悲慘:中間頂部像眼睛️形狀的燈注視著這一切,喪子仰天痛哭的母親;殘刀斷臂計程車兵;被煙火炸飛的無辜百姓以及扭曲哀嚎的牛...所有所有無不體現畢加索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的渴望️他用自己的繪畫方式表達著他的內心❤️

  • 9 # 白彥濤72

    自塞尚開啟現代之門,繪畫就越來越多了抽象的因素。所謂抽象,無非是把繪畫簡之又簡之後,所剩下的最基本的元素。比如色彩,當色彩不附著於特定的物體,他就變成了抽象元素,一個紅蘋果,和一樣紅色的色塊之間,就是具象和抽象的關係。比如大小,一大塊紅布和一小塊紅布屬於具象,一大塊紅色和一小塊紅色就屬於抽象了。再比如強弱、高低......,除了色彩,還有繪畫中最基本的點、線、面,在平面構成裡,他們是最基本的構成元素,當只利用點線面完成一個畫面時,不再侷限於客觀物象,就是抽象的繪畫。比如圓的球,方的書本,三角形的圓筒冰激淋......。最著名的抽象畫家有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他們一個是熱抽象,一個是冷抽象,(附圖)一個用韻律、節奏、強弱.....完成一幅畫,一個用點線面完成一幅畫。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百度看他們更多作品做比較,就可以對抽象繪畫一目瞭然了。

  • 10 # 畫家劉劍波

    抽象是具象的對立概念,就是從客觀自然中抽出其共同點,加以綜合而成一個新概念,此一概念就叫做抽象。20世紀抽象繪畫以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並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它的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演進而來的。但無論其派別如何,其共同的特質都在於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隨著科學進步快速發展,數碼照相和機智慧手機應有盡有,複製自然物象變得隨意快速,這種模仿自然的繪畫藝術必將被科技代替,失去本身的存在意義和價值,那麼在這裡談抽象繪畫藝術就顯得更加具有創意和創新精神,比如說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超寫實主義繪畫都是美術歷史。曾經有人說過“具象是用眼看世界,而抽象是用心看世界”,我覺得這樣解釋抽象繪畫非常抽象直觀,不要再去研究什麼流派和主義,用心看世界就全概括,也教你明白什麼是抽象繪畫。

  • 11 # 一張白紫

    “不可理解”的抽象藝術

    對於大多數欣賞者而言,“看不懂”往往是對抽象藝術最基本的反應

    比起寫實等具象的表達方式來說,大多數抽象藝術家會用無規律的形狀和顏色以畫家的主觀表達方式表達出來,因此旁人是很難直觀感受到藝術家要表達的意思

    原因在於抽象藝術是缺乏內容的,因為它只有純粹的形式,純粹由顏色、點、線、面、肌理、構成、組合的視覺形式,抽象藝術沒有技法、沒有題材、沒有相對通用的標準,只有感覺和觀念

    蒙德里安的幾何抽象

    蒙德里安,荷蘭最具影響的藝術家,抽象風格派最核心人物,非具象繪畫的創始人之一,他用了一生來糾結畫直線。主張純抽象和純樸,外形縮減到幾何形狀,顏色只使用原色。蒙德里安的藝術幾乎純粹到極致,他崇拜直線美,主張透過直角靜觀萬物內部安寧

    他早年也畫過寫實的人物和風景,後來才逐漸簡化成水平與垂直線的純粹抽象構成。晚年移居紐約,對建築、工藝和設計產生很大影響,融合了過去不同時期作品風格加以延伸,色彩、線條呈現輕快的律動,畫面的音樂性也在此達到最高境界

    下面一起來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

    蒙德里安最早是在具象和自然中一步步摸索和探求

    在1909年時,蒙德里安接觸到了通神論,這使得他的藝術思考發生了轉變。宗教的力量賦予他對於神秘主義的好奇,他試圖透過自己的藝術創作去表達宇宙萬物內在潛藏的“純粹真理”。

    後來,蒙德里安逐漸把樹木的形態簡化成水平與垂直線的純粹抽象構成,他逐漸擺脫了自然的外形,直接觸及事物內在精神性的本質,將其外化成為抽象的形體。

    1912年,蒙德里安陷入立體主義的塊面結構之中。他在巴黎的最初幾年裡,受到畢加索、勃拉克的分析性立體主義影響,作品在色彩上喜愛使用灰、綠、赭石三種顏色。但是,蒙德里安雖然熱衷於立體主義,但他更重在超規。之後,他畫樹木或房屋幾乎只用線來構成,形成一種高度分析後呈現的畫面。

    蒙德里安終於意識到,藝術的終極目標在於將表象化的現實還原到最本質的結構,也就是平面、色彩、節奏和韻律。

    1917年,蒙德里安與杜斯伯格共同出版了《De Stijl》(風格雜誌),風格派藝術的理念從此正式公之於世。在雜誌上,蒙德里安發表了他著名的“新造型主義”理論,主張“抽象即藝術的目的。”

    1921年,蒙德里安終於實現了他多年以來的藝術追求,用最為純粹的三原色、直線、平面等元素,創作出簡化到極致的幾何抽象藝術。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他精心地安排與思考,傳遞出世間萬物的精神的內在模樣。

    《造型藝術與純粹造型藝術》那篇文章正標誌著他的抽象派藝術理論的確立,因為他已多次提到“抽象藝術的首要和基本的規律,是藝術的平衡”,他的抽象畫排除了任何曲線,畫面上的色塊都離不開直角。

    生命中最後四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國紐約市,在這五光十色的大都會,蒙德里安感受到沒有戰事紛擾的世界,在紐約創作的作品比過去更為明亮、更為抽像,反映了紐約的現代經驗,他融合了過去不同時期作品風格加以延伸,色彩、線條呈現輕快的律動。

    蒙德里安用一生的時間,將複雜的世界不斷地提純和淨化,用藝術的思考呈現出事物內部的秩序與純粹的精神。正如他所認為的:“繪畫的根本,是以色彩和線條將宇宙萬物提煉為可感知的造型

    蒙德里安與他完成的最後一幅作品

  • 12 # 裕品支支

    抽象藝術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藝術家對自然物象做的減法,或者是簡化,即把複雜的自然物象簡單化。它的美感內容在於藉助形體、線條、色彩等形式組合來表現。有時抽象藝術是真實存在的,但有些抽象藝術過分變形、扭曲、誇張、重疊覆蓋或分解至基本的形式,以至於難以辨認原貌。

    荷蘭畫家——蒙德里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他提出自己的藝術是“新造型主義”,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物象的外在形式,也就是今日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他的作品主要採用直線,使用最基本的繪畫語言——直線、直角、三原色組成抽象畫面。

    我們現在一些傢俱展,室內設計,服裝展等一些展覽中經常看到利用蒙德里安的作品!

  • 13 # 使用者李大勇

        抽象是相對於具象而言,一提到抽象藝術,人們的腦海中馬上就會浮現西方的一些畫家,如莫奈,畢加索,梵高等等。

         好像他們是抽象畫的鼻祖似的,這都是受西方教育的影響,以偏概全。

         其實,藝術無國界,西方國家有抽象藝術,東方也一樣的有,不僅僅體現在繪畫方面。而且在音樂,舞蹈,戲曲等方面。抽象藝術,也表達的淋漓盡致。

         我在一篇文章中也提到過。藝術的規律就是從具象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象。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週而復始,迴圈不已,遵循著一定的發展規律。

            任何的藝術形式都是如此,象我們畫陶瓷的,圖案裝飾就是一種抽象的藝術表達,還有一種是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半抽象的藝術裝飾。

          中國的大寫意山水,花鳥,人物等畫種,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抽象畫”嗎?

    就像齊白石先生說的那樣。”太像則媚俗,不像則欺世”。一幅好畫應該在似與不似之間。

       所以說,繪畫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就是抽象,繪畫總歸是人的一種情緒表達。當你的藝木修養到了最高境界,自然而然,就有畫抽象畫的衝動,並有所行動,只要有合適的載體,就會激發你的創作靈感及慾望。

       所以說,抽象藝術是繪畫的一種最高表達。是由意識形態領域所生髮。透過一系列的動作及媒介,再附著到一種物的載體裡面,抽象藝術,是物我合一的一種產物。

         我的一位好老師,好友林軍先生。就是在這一領域重要的探索者,實踐者。

          他所創新的”無標題陶瓷繪畫”。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他所創作的抽象畫,創作手法多樣,題村廣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能使觀者產生很多的聯想。使觀者在這最原始,最純粹的繪畫語言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塊欣賞和理解。

         就像林軍先生自己說的那樣:”我現在的繪畫理念主要是音樂帶給我的,受音樂的啟發,不需要借用具體的物和景來抒情,只需用點、線、面的組合和不同的色彩韻律,來宣洩情感,有時一幅作品出來,我自己也會很感動,甚至會有欣賞一首好音樂的感覺。”

          林軍先生的無標題陶瓷繪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不需要文字解釋,不需要標題或題詞。更不需要具體的景和物,也不署名。

          純粹為自己而畫。也沒有上、下、左、右之分。其思維空間相當自由,就是用純粹的繪畫語言,來表情達意。

       抽象藝術,屬於表情達意的一種繪畫形式,雖然曲高而合寡,但並不缺乏探索者,發現者,創造者。

         林軍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活躍在景德鎮,執著於藝術追求。具有開創精神。為創造而生的傑出畫家。

  • 14 # 敦之畫學

    你對繪畫中的抽象藝術有哪些認識?能否詳細分享一位畫家的作品?

    一、我對繪畫中的抽象藝術是這樣認識的:

    這段話的描述其實是我對如何來定義抽象藝術的一個詩意定義,我沒有用美化的手法,所以抽象藝術不僅僅是在畫面呈現的效果來定義的,或者說可以從畫面內容和畫面的呈現效果這兩個方面來定義和陳述何為抽象藝術。

    第一,畫面內容上的抽象

    一幅作品的開始,從構思到完成的過程中,會有“無限的想法”讓作品內容無法固定下來,這些“無限的想法”會無形的歸入到抽象的層面,而這樣的抽象是觀者無法體驗和感受到的,正因如此,往往就都被如風帶走而忽略了。另外,作者所繪製和表達的作品思想,因為價值觀的不同,所以作為創作者的“我”便留下了些許“餘白美”的抽象內容。

    所謂的餘白,對觀者來說,也給觀者帶來了如雨後春筍般無窮的抽象概念藝術,就像一個站在畫前的觀者說:“我不知道作者要表達什麼內容,但我就是很喜歡這個感覺,它讓我像是藝術家一樣,用我自己的生命體驗、旅程和感官去豐富和訴說我對一個畫的感覺”。這是一種觀者與藝術家作品“互動”而產生的抽象藝術,它們一起生長著。

    這樣的抽象“畫面內容”在具像的中國工筆畫裡和具像的西方油畫藝術裡,同樣也是能看到的,它就像“文化”一般沒有一個完整的邊界,永遠的在充實和生長中。

    第二,畫面效果上的抽象

    從這個層面來說的話,作畫的技法和載體的利用是看待作品是否是抽象藝術的兩個重要法門。

    作畫技法上有用線條雙勾內容的形象與顏色塊面的表達,如果要定義前者的話,它是具象的中國工筆畫作品或者西方的寫實油畫作品;後者,用顏色或者墨色的塊面化表達作品的效果,實者便是抽象藝術作品,還是正如觀者說:“我看不出來這幅作品畫的是什麼題材內容,但我就是覺得這樣抽象的感覺挺美的!”

    另外,在載體的利用上,作者會透過巧思妙想來把各個不同的載體,透過組合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作品,正如上所說和分析,這樣組合作品的內容上是可以“抽象”和“寫實”的,如果在載體上既運用了線條雙勾描繪物件,也運用了塊面顏色表達內容,又運用了組合載體的形式,這樣就無法也不能定義是“抽象藝術”還是“寫實藝術”了。

    二、詳細分享一位畫家的作品如下:

    誠如來自北京工筆重彩畫協會的藝術家鄭智敏的作品。

    他的藝術作品的形式是中國工筆花鳥畫,呈現的畫面效果是工細的寫實物件,可是在顏色的分析上,卻非常大膽做了“減法”之抽象畫法,僅施以清淡且自我理解的寫意顏色,更是把畫面宣紙這個載體的空間留有大片的“餘白”,恰似組合出了載體中“抽象藝術”與“寫實藝術”的交織效果。

    藝術家彷彿是在與中國古代的畫家“馬遠”和“夏卉”同在唱和著異曲的“馬一角,夏半邊”,卻有同工“餘白”之美,亦都有著難以一言明盡的生命思想。

    所以,透過以上的認知和分析,其實看待一個抽象藝術的層面一定是要全面的,單一視覺上的“表象”是不能絕對的定義事情的真相,更有可能表象的抽象藝術,實際上是寫實藝術,因為作者的內容和思想已經表達的非常的清晰和通明。

  • 15 # 得閒居主

    什麼是抽象藝術?一般人很難理解。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幫助學生理解的。具象,就是所描繪的事物像像現實生活中的某個具體事物。

    抽象,顧名思義 就是所表現的物件從具體的事物中抽離出來的,和現實生活找不到對應形象的。

    抽象主義分為兩種,一種是冷抽象,一種是表達主觀感情,或者抒發某種情緒熱抽象。我們就先來說說第一種吧。

    冷抽象,又叫理性抽象、幾何抽象。如下圖,《紅黃藍構圖》,作品是由大大小小的幾何型構成,作者,蒙德里安,就是冷抽象創作的領軍人物。

    但凡欣賞一件作品,都需要簡單探討一下這件作品的創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經歷、性格、藝術主張等。這樣有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

    蒙德里安自幼接受宗教思想 ,養成極為樸素自律的性格,沒有一般藝術家的狂熱、傲世、孤寂、偏執等,他以理性、極簡聞名於世。後來他又熱衷於通論,解除婚約羈絆後,又受數學家舒恩梅克提出“造型數學”哲學,的啟發,“造型”意味著呈現有條不紊的思想,是對精確嚴謹和簡明秩序的極致追求,一

    這一系列的經歷促蒙德里安,尋求一種“純粹實在的藝術” ,在藝術作品不停地拋棄自然物象的外在形式,追求某種深層的內在的無我的精神表達。他在一件又一件的作品中不停的做減法,舍卻明暗,舍卻結構,舍卻空間,舍卻複雜的構圖。

    這還不夠!

    直到一戰結束後,蒙德里安簽署了反戰,反個人主義 ,宣揚和平團結的“風格宣言”。這件事應該像最後一到閃電照亮了他的夜空。

    世界乃至宇宙,都是在一個統一的秩序之內,應該是相生相剋的。萬事萬物哪有那麼複雜,什麼最好,簡單最好!什麼最美?安寧和諧最美?

    所以他索性追求一種徹底的純粹,把極簡主義進行到底,以畫面極度的平衡感對戰爭造成的不和諧,以極為理性的視覺形象對人類不理性的發動戰爭造成滿目蒼痍做出的無聲反抗。

    我們現在來看看他的作品。

    感受:格子圖,很簡單,視覺平衡,有一定的舒適感

    看錶現手段:

    看構圖,不復雜,平面構成。

    看造型,全是幾形,沒有具體的形象,沒有明暗,體量,空間。所有的幾何形都是用水平線與垂直線交叉構成。

    在蒙德里安新造型主義的繪畫中沒有一根曲線。在現實生活中,曲線處處存在,沒有一根純粹的永恆的直線,經過歲月的摧殘,每一根直線經過蟲噬雨浸,都走了樣。在他心裡出直線是太陽散發的光芒,水平線是地球圍繞太陽行走的足跡。

    世間處處存在著矛盾衝突,就好像是橫豎兩道那麼對立。在他心裡出直線是太陽散發的光芒,水平線是地球圍繞太陽行走的足跡。而他偏要用著勢不兩立的線打破這種不和諧,重新構建一種新的宇宙大一統的新秩序,平和安寧純境簡單。

    他說“我一步一步地排除著曲線,直到我的作品最後只由豎線和橫線構成,形成諸十字形,各自互相分離地隔開,……豎線和橫線是兩相對立的力量的表現;這類對立物的平衡到處存在著,控制著一切。”

    色彩,在他的畫中,我們只看到紅黃藍三原色,沒有任何其他色彩(黑白灰是無色系),三原色是最基本的母色,是其他任何顏色都調和不來的。蒙德里安只要最簡,拋棄世間所有的浮華,抽取最本質,最初的的實質。這還不夠,他要把精簡進行到底。

    筆觸,筆觸最能看出畫家作畫時的狀態,它是畫家發洩情緒的發洩口。我們看他的畫,每一個色塊,都是用排刷橫向平塗,沒有厚薄不均,沒有情緒變化,很冷靜,很理性,沒有任何“我”的存在。

    他要最簡最省的語言重構宇宙包括人類世界的簡單平衡。

    我們看看他是在畫面中如何建構平衡的。(為了幫助理解,我把畫面做了黑白處理)

    重量平衡,畫面如果中分,左右份量勢均力敵,整幅畫下部重,上部輕。形成一種視覺習慣穩重與平衡。

    空間平衡,左中上是一大塊紅色,下面是一豎一橫兩塊黑色,重心在紅色下邊框中間,及中下,右邊黃色頂格,右下紅色頂角,力量向兩頭拉開,把人的視線拉出去,再收回來,重心向中心移動,形成整幅畫大的視覺平衡感。

    整幅畫,每一個格子的大小,形狀,疏密,位置都是精心調整,黑色線條的分割分佈,恰到好處,彷彿都用到了力學原理,讓每個方格每根線條互相牽制,力力相抵。

    動勢平衡的,這裡面,每根水平線,垂直線都是粗黑靜默的,與邊框保持這若即若離的距離,避免畫面的單調與呆板。

    色彩平衡,色塊之間的位置呼應 ,如右上角的與左下角的黃色呼應 ,左中上紅色與右下角的紅色呼應。灰色調穿插及互相呼應等,作者努力把我們的視線引出去,再拉回來,最後把重心放在畫面中心。

    另外,黑色線條,不僅分割了每個方格,還把每個方格,不同的色相、明度,純度統一起來,讓整幅畫更加協調統一。

    我們看,蒙德里安的抽象畫,沒有情感上的熱烈觸動,獲得的只是一種內心的安靜,他試圖拋棄人世間所有的繁雜與表象,以理性的思考代替感性的表達,用最簡單的繪畫語言表達宇宙萬物內部的安寧靜穆。所以他的抽象畫又叫理性抽象。這是不是和我們的古典哲學“陰陽相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異曲同工呢?

  • 16 # 長德490

    要看懂抽象藝術必須要有畫家認識卋界的意識。有人問梵高你的畫看不懂,梵高說樹林裡的鳥叫聲多麼美,你能聽懂嗎?

  • 17 # 白羊座的春天

    我認為抽象畫不同於寫實與臨摹,它承載著作者內心的抒發與情感。可能會有很多人看不懂,可能還會有牴觸心裡,這些都很正常。就如同唱歌,也會分通俗、名族、美聲等,各有它的追隨者,只要有人喜歡,就會有它的價值和市場。由於色彩對比的運用以及線條複雜的勾勒,抽象派畫作通常會給我們的視覺來帶一種衝擊感。所以生活中,往往很多普通人都不能接受這類繪畫流派,認為抽象畫就是亂塗亂畫出來的。其實不然,每一幅技術價值極高的抽象畫不僅蘊含著作畫者自己本身的思想表達,還往往能引起一些觀畫者的情感觸動。

    界外藝術家胡琪琪的作品

  • 18 # 一刻創意

    我很喜歡藝術家之一米羅

    米羅從小就很喜歡大自然,他早年接觸過畢加索,馬蒂斯,梵高等藝術家,也瞭解過立體派野獸派的創作方法,最後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超現實主義。

    他的繪畫應該稱之為符號抽象派。作品顏色簡單,常用色有紅、黃、藍、綠、黑、白等,用平塗的方法畫出了很多個色塊,作品看起來輕鬆,舒適,無拘無束,裝飾感很強,又很有童趣,像兒童的塗鴉。

    他的很多代表作作品都沒有具體的形態,而是把複雜的東西都幻化成了特殊的符號,把要表現的形體和結構都變成了圖形、點線和豐富的色彩、色塊,結合在一起卻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美感。一副副看起來很簡單、很容易創作的畫作,其實是藝術家充滿幻想和思考的結果。

    他的作品總能給人天真活潑,愉快輕鬆,無拘無束,和諧而富有裝飾性,活潑而又不失童趣的感覺,極其耐人尋味。

  • 19 # 墨紅

    抽象畫派的畫家也很多,比如我們熟知的畢加索、梵高,3我現在就說一說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繪畫。

    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生於俄國,後移居美國,曾在紐約藝術學生聯合學院學習,現代畫家。師從於馬克斯·韋伯。他最初的藝術是現實主義的,後嘗試過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的方法。以後,他逐漸拋棄具體的形式,於一九四零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繪畫風格。

    從早期的現實主義,到嘗試過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之後,這一段轉折時期。對於一個畫家來說,已經掌握了熟知的形成自己風格的成熟的畫派,在轉為另一種畫派時,是很不容易的。他在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繪畫風格。

    我們都知道,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必須得沉下心來,努力奮鬥,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枯燥的。孤獨的。他早年一直貧困交加,但是這種貧困沒有打倒他,反而更加激發了他的創作慾望。一個人作品,就是反映出他的內心世界。他的作品沉靜,有一股懸念含在裡面、寧靜的有點陰鬱,高尚中還帶著冷漠。......儘管再當時沒有人收藏。但是他依然畫著自己作品,畫著自己的內心世界。

    他的作品不是色塊的堆積。而是人類的思想感情!

    現在,他的作品聞名於世,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這都是他在自我修煉中一次次超越自我的結果。

  • 20 # 大墨蒲公英素質美育

    其實,在過去,一些抽象藝術家也達到了這樣的藝術高度

    比如20世紀50年代的波洛克和克拉斯納夫婦。

    在創作滿幅繪畫時,他們有意識地全面激發整個畫面上的繪畫動態結構,使得它們或者達到——或者超過——畫布的邊緣。

    然而,要覆蓋整個畫面的話,自然會出現重複內容,但是這並不等同於,透過最大限度地擴充套件內容的多樣性,最終充滿表達整個事件。

    在《果盤裡的蘋果靜物》中,一切都不一樣,但是不一眼過的一切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另一位和塞尚同時期的畫家,博納爾德偶爾能達到這樣的成就!

    erre Bonnard, “Chequered Tablecloth”, 1916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元和塗磊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