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邯鄲刀筆小吏

    這個說法並不公允,如果非要按照這個問題來回答,只好作出如下回答。

    一是張居正在位時間太短了,導致該打擊的舊勢力沒有徹底打掉,以至於自己死後,他們就瘋狂地反攻倒算。

    二是張居正改革還不夠徹底,導致該鼓勵萌生的新的社會基層尚未成熟,舊的落後勢力依然有雄厚實力來推倒自己的改革。

    三是張居正心還不夠厚黑,沒有扶植一個能夠按照自己路線走下去的年輕皇帝,更沒有找到一個能夠繼續推行自己改革的內閣首輔大臣。

    四是張居正制度建立還不夠完善,沒有為國家形成一個穩定的財源,以至於自己死後國力被損耗一空。

    等等。

  • 2 # 異點放映

    這個問題其實很獨特,因為長久以來,無論教科書還是一些歷史科普讀物比如《明朝那些事兒》都把張居正改革作為正面典型大書特書。

    而任何改革總有代價,偏偏這個改革,它的代價以及引起的弊端都莫名其妙“消失”了,那麼張居正改革到底弊端在哪呢?

    咱們先從兩份歷史記錄說起:

    一,“邑大旱,萍藻盡枯,明年,民大飢,有易子而食者,有以妻易數餅者,有飢不可忍牽手就溺者,有潛身義冢食新死胔者,有烹子罐中為邏卒擒報者。及有司設法賑濟,無及於事。”—《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

    注意這個事情發生年代不是崇禎時期喔,而是1587年,距張居正去世僅僅五年,而百姓遇到天災只能“易子而食”。

    二,崇禎五年(1632年),浙江、南直隸等較富裕的八省秋季竟只能交上稅銀總額的14%,這錢去哪了?

    看來這倆材料,什麼感覺?這張居正的偉大改革搞得國家沒錢,百姓沒糧,剩下的只能是“上山”了!

    那麼張居正改革問題在哪裡呢?

    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記載:神宗萬曆九年(1581年),張居正又在丈量土地的基礎上,把嘉靖初年已在福建、江浙等地施行的一條鞭法在全國範圍推廣和實施。實施一條鞭法的顯了均平賦役,它的主要內容是把原來按照戶、丁派役的辦法改為按照丁、糧派役,或丁六糧四,或糧六丁四,或丁糧各半,然後再與夏秋兩稅和其他雜稅合編為一條,無論稅糧、差役一律改為徵銀、差役俱由政府用銀僱人充當。

    這樣的作用,就把傳統以土地為中介的農民與國家的直接關係轉變為以貨幣為中介的國家農民的間接關係,國家和農民同時只對貨幣負責。

    乍一看,好像很先進,很資本主義呀,但問題是,那時候明朝資本主義工業資本根本沒形成,誰有大量貨幣呢?肯定是大地主,官僚,放高利貸的唄!

    這時候把本來就分散無組織的小農與國家分離,再加上中國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一旦天災到來,農民為了完成國家賦稅和自己生活就只能被迫借貸。

    當時借貸利息是多少呢?100%—500%,而且作為破產農民本來就是有求於人,利息只能隨放高利貸的定,最後賣房賣地甚至賣兒賣女是常態。(類似楊白勞)

    久而久之,推而廣之,張居正的改革實質上是將農民從國家人身依附中解放出來,但是卻轉交給了高利貸商人。高利貸商人把農民與國家聯絡斬斷,從而造成了農民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這就是明末農民戰爭的根源所在。

    同時,萬曆之後,西班牙銀幣每年輸入中國國數量增多,中國貨幣量的大規模增加,高利貸商人包括權貴,皇族也加大了屯積貨幣和土地的力度,這就是上面國家收不上稅的原因。

    電影《大明劫》有一個場景孫傳庭和地主,士紳們吃飯,土豪們用來賄賂孫的財產比交的賦稅還多就可以看出高利貸商人眼裡哪有什麼國家朝廷。

    綜上,張居正改革創造了一個獨立於農民和國家的高利貸商人階層,而這個階層透過利用自己權力和金融的優勢,割裂了明朝政府與農民的信用聯絡,造成了國家沒錢,農民捱餓的危機。

    這種潛伏的危機在風調雨順時候尚且還可以維持虛假繁榮,但是天不由人,明末小冰河時期不期而至,剩下的就是星火燎原了。

  • 3 # 老託一筆一劃

    這個說法不對,老張是非常合格的首輔,明朝的滅亡是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問題,其實明朝的制度相比其它封建朝代已經是很先進了,滿清12帝個個優秀也不及明朝歷史悠久,這是制度問題。

  • 4 # 頭疼388

    我覺得張居正本身作出的改革利弊都有,還不是最大的壞事。最重要的是,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求別人,自己亂來的主。要求皇帝的時候各種禮義廉恥,自己生活腐化到極致,最著名的就是他那個神奇的轎子了。最後把皇帝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帶崩了

  • 5 # 元守道

    源頭上,張居正所謂一條鞭法,等於把鑄幣權讓給民間資本,換取稅收,埋下的不僅僅是明朝滅亡的禍根,還是中國沉淪的禍根。白銀成為法定貨幣,江南資本獲得鑄幣權後,為了獲得最大利潤,他們推動技術、資本出海,尋找海外鑄幣地和製造地,恰好進入而白銀充足又如飢似渴的歐洲。

    明朝後期,大量購買外國軍火,是我們技術質量不行?根本不是,資本家和朝廷狗官勾結,聯手打壓國產軍工,進口才有高額利潤。左宗棠收復新疆,發現一批明末封存的軍火,居然比他的軍隊裝備的軍火還先進,不禁仰天長嘆。

    所以,張居正雖然給明朝帶來來稅收,但也為帝國的覆滅,中華沉淪埋下禍根。

  • 6 # 夢嘗君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1644年,大明王朝作為中原統一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留下了最後一道詔書:“任賊碎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就在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在煤山自縊身亡,千百年來,關於明朝的滅亡總會有人爆發無限的感慨,認為大明王朝滅亡的實在可惜,關於“大明滅亡的原因”,歷史學家提出了許多的學說,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明朝亡於張居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這種觀點。“萬曆首輔——張居正”,嘉靖年間,大明王朝內部國家混亂,奸臣當道,文恬武嬉,國庫空虛,北部蒙古部落磨刀霍霍,東南沿海地帶倭寇橫行霸道,此時的大明王朝可謂內憂外患,大明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重病纏身”的大明王朝急需進行一場“大手術”,而歷史選擇了張居正做為這場大變革的“主治醫生”。1572年,已經37歲的張居正成為大明王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成為大明王朝的實際掌門人,張居正在擔任內閣首輔的十年間,對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實行一系列改革,對於人才的選拔,不再論資排輩,而是選賢舉能,在軍事上大膽任用戚繼光等名將擊退來犯之敵,在政治上加強對官員的考核,淘汰消極怠工的官員,在經濟上推行“一條鞭法”,使得明朝府庫充盈,張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明朝的階級矛盾,為大明王朝續了幾十年的國運,對於大明王朝的前進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但是正是這樣一次看似十分“政治正確”的改革,為何會被史學家認為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條鞭法”是張居正的神來之筆,使得大明王朝在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是也正是“一條鞭法”嚴重打擊了明朝百姓的種糧積極性,又加上明朝末年糧食欠收,最終導致大明王朝淹沒在了歷史潮流之中。張居正上臺以後大力推行了“一條鞭法”,簡單來說,他的主要內容是:“將原本國家規定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稅種,統一合併為一條,不在徵收糧食,轉而變為徵收白銀”,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條鞭法”原本是為了讓農民擺脫日益貧困的局面,但是在接下來的實施過程卻逐漸變了味。自秦朝建立以來,中國的封建君主一直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但是“一條鞭法”的實施,改變了千百年來中央政府徵收糧食的慣例,使得白銀成為了國家的硬通貨,顛覆了了“士、農、工、商”的社會結構,使得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商業較為發達的南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對於並不富裕的農民而言,他們由於手中沒有充足的白銀,就只能夠去找富商或者政府兌換白銀,方便繳納賦稅,但是這就給了貪官或者奸商以可趁之機,農民的糧食往往被賤賣,農民往往損失慘重,嚴重打擊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使得許多人選擇了“棄農經商”,商人在明朝的地位大大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在明朝的萌芽,但是任何一個新事物的產生必然伴隨著腥風血雨,最終明王朝沒有抵擋住狂風暴雨的侵蝕。

    “張居正改革”與“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是中國封建歷史上三個里程碑式的變法圖強的經典案例,其中“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失敗,其中既有張居正僅僅擔任了10年明朝首相,改革時間過短的原因,也有“一條鞭法”沒有因地制宜,而是盲目的採取“一刀切”的策略也有很大關係,在張居正死後,張居正的改革措施被迅速廢除,張居正推薦的許多人才也遭到了迫害,“張居正改革”雖然失敗了,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朝的滅亡是明朝皇帝“作死”的結果,不能讓張居正來背這個鍋。

  • 7 # HuiNanHistory

    乾脆就指名道姓,說出是哪個“明史家”的觀點吧。

    你們明粉或者說是萬曆大帝粉,請不要自認是“明史家”。你們的這些腦殘觀點,請圈地自萌,不要跑出來噁心大家。

    先不說別的,根本就沒有“明朝亡於張居正”這種說法。正確說法是:

    明非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

    這也就是說,根本就沒人認為張居正是明朝滅亡的深層次原因,這個原因是萬曆締造的。

    所以,凡是甩鍋給張居正的人,都是什麼成分,大家也應該清楚,無非就是萬曆大帝的粉絲唄。

    張居正可以說是對明朝兢兢業業,而且改革頗具成效。

    你可以說他的改革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想要把明朝滅亡的鍋甩到張居正的頭上,我看還是省省吧。

    希望萬曆大帝的粉絲要點臉!

    明朝的滅亡,是因為皇帝們都太過荒唐無恥,大臣們太過顢頇無能,整個國家從根子上都出現了問題,張居正又如何能力挽狂瀾?

    總而言之,這種觀點你可以有,但是麻煩不要說出來噁心大家。

  • 8 # 綺夢悠思

    我覺得說大明亡於張居正的,簡直是一派胡言!張居正為大明王朝的富強嘔心瀝血、居功至偉!大明王朝的滅亡,有諸多複雜原因,但無論如何,這個屎盆子不該扣在張居正頭上!張居正惟一失策的是,他沒想到他去世後不到一年,他期待成為千古明君的萬曆,為了報復張居正對他的嚴格要求,居然推翻了張居正的大多治國之策,把張居正的得力助手一一貶謫,把張居正的對手重新啟用……萬曆的瘋狂,萬曆的小人之心,使得張居正苦心經營的朝政陷於混亂和不堪,而萬曆只顧享樂。明朝國運由此從盛轉衰。明朝的滅亡,首要原因是皇帝的昏庸!跟張居正沒任何關係!

  • 9 # 書中有路

    其實呢,圍繞這個問題,有一個類似的命題,就是怎麼看康熙皇帝的“永不加賦”詔書。為什麼要將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說呢,就是因為都針對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人口與賦稅問題。

    中國古代長期存在財政問題,也一直存在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稅收的主要組成是農業稅,而農業稅的主要組成是人頭稅,換句話說稅源就需要人口和人口相應的田土。朝廷開支總是越來越大,這裡有君王的驕奢淫逸,有貴族生活的糜爛,也有興修水利、賑濟災荒、對外征戰等正常用度,開支超過收入,就必須鼓勵人口、鼓勵開墾;而人口多的大都是農民,其所享有的土地資源並沒有多,當土地無法支撐人口時,則食物無法保障,農民自然就要起來造反,透過農民起義、改朝換代,大量人口死亡,土地荒廢,在急劇動盪中從而實現人口與土地的平衡,而在一個王朝的初期,所謂的聖君賢相往往輕徭薄賦、勸課農桑、與民休息,所以人口增加不如土地復墾的速度(人口可能15、20年增加一代人,而土地恢復生產只需要1、2年時間),所以又會有王朝的興盛,財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安寧。正因為有這樣的週期律,所以有歷史學家統計,認為中國傳統疆域(不包括東北、新疆、西藏等),人口承載極限在古代一直在1個億左右,人口的最少極限在1000萬人左右,每一次都是在千萬人口位置上有所謂英明君主出現,而又在1億人口附近出現王朝命運的轉折。

    回到一開始提出的,為什麼把張居正一條鞭法的改革和康熙的永不加賦詔聯絡在一起呢?因為他們都同時涉及到了人口和財政問題。

    一條鞭法的改革,就是一個核心目的,減輕額外攤派,增加核心財政收入。張居正將地方上的各種稅收,尤其是十分繁雜的各種收費(包括臨時的和地方官私收的),合併為一項統一的農業稅,農民明面上要繳納的農業稅增加了,但不再繳納其他稅費,官員中飽私囊、隨意攤派的難度大大增加,正因為此農民的實際負擔是下降的,一定程度也是在鼓勵生育。而康熙的永不加賦詔,核心目的是增加國家人口,鼓勵墾荒,與後來雍正朝的攤丁入畝一樣,國家收農業稅只按原先確定的人口來收,不再考核新增人口,這樣人口資料變得真實,且老百姓願意生育增加農業生產力。

    於是乎問題出現,一條鞭法之下,剛性的農業稅增加了,而一旦農業歉收(明朝晚期偏偏遇上了小冰河期,天氣偏冷,極不利於農業生產),農民繳納農業稅的難度會增加,而朝廷的實際攤派卻沒有遏制,比如說加派的對付關外清軍的遼餉,加派的對付農民起義軍的練餉(剿餉),農民的負擔越來越重,土地的收成支撐不住仍然發展的人口數量,晚明有近1.5億人,於是乎李自成的軍隊一直是越打越多,剿滅一時,卻很難徹底打敗。而同樣的問題在乾隆後期出現,國家人口從1.5億左右上升到2億、3億,國家的財政不見增收,開支卻越來越大,財政困難十分明顯。

    但是,萬幸的是,清代大面積推廣了土豆和玉米,這兩種半主食半菜蔬的食物,大大增加了口糧的保障;而廣大人民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也大大擴充套件了支撐人口的實際領土,等於是做了人口生存的供給側改革,所以清代雖然人口問題嚴峻,卻沒有真正爆發為國家災難。

    以上就是我對有歷史學家質疑張居正的問題回覆。但從內心來說,我認為不能把這個責任歸結於張居正,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張居正已經足夠偉大,不應把一些複雜的財政、人口、地理問題完全苛責於他。

  • 10 # 唐明93527539

    嗯對,美國實亡於林肯,蘇聯實亡於斯大林,英國實亡於維多利亞,在誰手裡滅的國就得誰背鍋,自己不行找老祖宗的錯。

  • 11 # 景東影業

    張居正改革有好有壞,不能說明朝滅亡跟他有關。但張居正改革對明朝有兩個負面影響,一個是一條鞭法改革加大貧富差距,加重老百姓負擔,打擊了糧食產量;另一個是重用遼東總兵李成梁,李成梁對女真部落分化、欺壓、挑撥,成了努爾哈赤造反導火索。關於張居正改革功過評說,可參考《大明權力場》。

  • 12 # 安平144796971

    提出明亡於張居正改革的史學家,是屎學家,臭爛得很。明亡於不斷壯大的駐蟲——宗室,使財政崩潰。張居正為明朝續命百年,因為他的改革,使朝廷的收入大幅增加,短期內避免了明朝財政的迅速崩潰。

  • 13 # 劉生髮說

    王朝更迭是人民的選擇。違背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脫離了人民群眾,自然化著歷史的塵埃。

    沒有什麼是亡於誰手的。沒有張居正,也許有李居正,王居正啥的。

  • 14 # 朝史暮想

    請問題主,是哪位“明史家”提出的“大明亡於張居正”的這個觀點?

    圖:張居正 塑像

    張居正用十年的時間教導神宗,推行自己的政治改革,其改革多有除弊之舉,雖然有些內容值得商榷,但其改革的積極作用是得到後世的一致認同的,並且對後世諸多制度的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

    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不但不會使明朝滅亡,相反,在萬曆執政的前期,國家行政速度高效,國庫豐盈,邊境穩定,社會商品市場發達,一派“中興”之勢,哪有滅亡之說?

    如果一定要說滅亡,那就要把矛頭指向神宗了。

    萬曆十年,張居正逝世,明神宗事實親政,便馬上發起了對張居正的清算,並且廢除了張居正諸多改革舉措。事實上,張居正用十年的時間,殫精竭慮的部分改革成果,神宗彈指間就摧毀了。

    圖:萬曆帝 像

    你就開神宗執政的中後期,國傢什麼樣子:

    大批作為神宗特使的礦監稅使充斥全國,為神宗粗暴地圈錢;

    因國本之爭,和文官集團鬥了近三十年,朝局混亂;

    長期怠政,不上朝,卻以權謀掌控朝局;

    邊軍糧餉連年匱乏;

    民變,兵變不斷;

    三大徵,動搖國本;

    潞王,福王就藩,賞賜之厚,國家財政及其困頓;

    大批官署編制空缺,卻不去填補;

    黨爭;

    ......

    明亡,實亡於萬曆。

    圖:故宮

  • 15 # 狐筆春秋

    明朝若無張居正,恐怕早已官逼民反、國破家亡了~但之所以又說明實亡於張居正,很可能是因為萬曆初年張居正的施政方略的緣故吧,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

    一:關於明亡於萬曆的說法

    關於明朝的滅亡,目前史學界公認的說法是“明亡於萬曆”。但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對“張居正變法”的另類說法而已。首先,自萬曆繼位以來,張居正即與太監馮保結成了政治聯盟,之後又受到太后的垂青,擔任年僅十歲的萬曆皇帝的老師。主持朝政大權,發起並推動“一條鞭法”的經濟改革。

    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隨後萬曆皇帝對其展開慘無人道了政治清算,但即便如此,萬曆年間甚至包括之後的泰昌、天啟、崇禎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所奉行的依然是張居正改革之後的一套政治經濟體制,最多不過是有所改動而已。

    換言之,所謂“明亡於萬曆”不過是“明實亡於張居正”的翻版說法而已。

    二:帝師張居正沒教好皇帝萬曆

    翻開《明實錄》我們會看到,張居正和萬曆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但少年英睿的萬曆卻掩飾的很好。因為有太后的全力支援,張居正對待萬曆就像對待尋常村塾的童蒙一樣嚴厲而苛刻,“一字之誤,即行呵斥,輒見折辱,直視天子若子侄”,這使年幼好動卻異常自尊的萬曆備受打擊,對張居正甚是恐懼。

    “身正為師,學高為範”身為帝師的張居正卻是“言行不一,私德有虧”。張居正一再要求萬曆要勤儉愛民、潔身自好。唯此,每逢皇室要求增加宮廷用度之際,張居正皆嚴詞拒絕,甚至還廢黜了宮中張燈的開銷。但自己卻鋪張浪費,貪情縱色,奢靡無度。譬如:

    1、張居正每次用餐,菜色結果百品,但卻還是有“不足於心,無處落箸”的感覺。2、父親去世時,張居正奉旨歸葬所乘坐的轎子竟由32人共同抬著,途徑之所,“州府列跪、恭迎奉送”形式煊赫,朝野震惕。

    如此言與行違的作風,無疑在萬曆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醜惡印象,對萬曆造成的影響自然是深刻而綿長的。之後萬曆對文官集團的針鋒相對、數十年的怠政無為,未嘗就沒有張居正的影響。

    二:“萬曆新政”開啟了明朝的“白銀時代”

    萬曆初年,因為“隆慶開海”所帶來的巨大商貿紅利,棄農從商、棄地逃亡的農民越來越多,國家財政也越來越艱難。有心謀國的張居正為此而深感憂心,在太后的支援下,毅然開始“一條鞭法”的財政改革,以此開源節流,開發財政渠道、增加財政收入。“不十年,而倉廩豐充,人民殷富”。

    但成功的改革策略卻嚴重侵犯了舊官僚地主豪富者的權益。而一條鞭法的施行,雖然減輕了農民的不合理賦役負擔,但在施行過程中也給胥吏留下了橫徵暴斂的機會。同時,以“賦役、賦稅一概徵銀,田賦和力役亦皆折銀納稅”的措施,雖然有效的簡化了賦役的專案和徵收手續。即改變了當時極混亂不均的稅賦制度。也達到了精簡人手,最佳化資源的目的。但也因此而造就白銀大量湧入,寶鈔日漸廢除的客觀現實,而“白銀代替寶鈔”的市場選擇。對大明朝而言,卻極為兇險而致命。

    首先,明朝國內是不產銀,但因為“開海運動”的持續展開,江浙地區百姓殷富,工業繁榮。頻繁的對外貿易導致大量白銀源源不斷的湧入國內,使社會上下對現行的大明寶鈔產生懷疑和牴觸的心理。而張居正的變法運動,無疑是從國家層面來應和社會需求,以官方檔案的形式直接在國內確立“銀本位”思想。

    其次,彼時世界又恰逢“大航海時代”,大量產銀的國家和地區被發現,作為當時世界主要的經濟貿易國的大明為白銀的湧入大開方便之道。所以大量的錢財聚集在部分商人和官員手中。而明朝本身商業稅又超乎想象的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此一來,市民階級和商人階級迅速崛起,開始有意識的染指國家政治。至此,明朝跨入君臣相爭的階段,並最終在這種“上下交相爭”的困境中走向滅亡。

    “銀本位”制度的確立無疑是把本國的經濟命脈交託給了境外的產銀國,再加上連年不絕的天災人禍,明朝國內“緊縮、通脹”的問題日益突出,士民矛盾日漸尖銳,再加上虎視眈眈於遼東之地的滿清的威脅,大明朝可謂是內外交困,國勢危亡迫在眉睫。

    三:謀國之忠,矜矜業業;隱患所在,當責之後來者

    總而言之,就張居正本人來說,雖然私德有憾,但他並沒有對不起大明朝,若無張居正的力挽狂瀾,頹勢已現的明王朝很可能早已日落西山了。

    所以說,無論大明之亡的潛在隱患是誰造成的。所有說“明實亡於張居正”的人大抵都有些亂扣黑鍋的意思,畢竟,張居正變法只踐行了短短十年,且這是使大明國力蒸蒸日上的十年,是使天下四海畏服納款的十年。而真正影響天下形勢、國家走向的人終究是萬曆及其後嗣之君以及的百官群僚。“以大有為之形勢竟成亡國滅種之現實”的滔天大罪怎能讓一個有功於國家社稷的能臣揹負?

  • 16 # 過去即歷史

    不敢認同這種看法;

    這種論調其實就是說,東林黨最初就是為了反對張居正改革出現的,認為東林黨是張居正改革改出來的,而東林黨又在明亡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所以藉此來否定張居正改革的意義。

    張居正改革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國家實際收上來的稅收的比例,張居正制定了內閣管理言官制度還有考成法,就是既要言官下放到地方督查地方官落實改革措施到不到位,有沒有陰奉陽違;又給每個官員制定任務,規定完成時限,年終進行績效考核,完成不了任務降級,一隻完成不了,擼到平民為止,回家抱老婆孩子。也正因為這兩條措施,張居正完全避免了王安石改革的漏洞,這兩條措施保證了地方官員還有地方大地主、大商人沒辦法作弊逃避稅收,也不容易把稅收轉移到平民頭上。張居正改革最大的成績就是國庫的錢增加了,而下層民眾的負擔沒有顯著加重。那國家新手上來的以前一直收不上來的這部分錢只能出自那些大商人、大地主以及權勢人物手裡。搶他們的利益比殺了他們爹媽都心疼,他們一直在伺機反撲,這些人首先在朝廷找到政治代言人,來遊說皇帝要減稅、減稅,再減稅,美其名曰:藏富於民。他們可不管國家有沒有錢搞國防、賑災,供養軍隊啥的,總之國家少收稅就對了。等張居正死後他們的反撲更厲害,張居正被抄家,還差點開棺鞭屍。可是東林黨作為其政治代言人,朝中不在話下;在社會中這群人龐大的能量,完全把自己打扮成正義的化身,看看把崇禎很洗腦成什麼樣子了;崇禎帝上臺兩年後,東林黨就把明朝玩殘了,其他的十五年只是苟延殘喘。

    其實沒有張居正一樣會出現東林黨,張居正的改革給明朝續命問題上意義重大。只要誰敢加稅,就想著法搞死你,甚至還要你遺臭萬年。

    東林黨連資本家都不如,不僅要你的命,還要你屍骨無存。

  • 17 # 三月樂雨

    知史知恥,鑑往知今,知往鑑今,吸收經驗,開闢新天地,中國人喜往後看,為的是走好當下的路。

    張居正,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名臣重臣,改革家。正面的形象意義應給予肯定,他的不足經驗也應知道。

    這裡戲說一下。《紅樓夢》一書中,作者是否隱寫了張居正?那麼隱寫的張居正,能和書中哪個人物能聯絡上呢?仙姑仙子秦可卿。有這麼一個設想和初步的感覺……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是指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史湘雲妙玉合而為一,陰陽合體。主要是指賈寶玉。

    一個是美玉無瑕,是指林黛玉賈寶玉玉妙玉合體。主要指妙玉。

    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要遇著他,是指史湘雲和賈寶玉白首雙星相遇。

    下面幾句總括賈寶玉和史湘雲相遇後白頭攜手走過春夏秋冬的無奈與悲涼……以及賈寶玉對四位奇女子的深情回望。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話

    一個枉自嗟呀(林黛玉)

    一個空勞牽掛(薛寶釵)

    一個是水中月(妙 玉)

    一個是鏡中花(史湘雲)

    以下兩句主要是賈寶玉在史湘雲逝後,想起過往,不禁悲傷滿懷……也是四位奇女子的深深回望。

    想眼中能有多少珠淚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金風送爽,秋天又引發悲緒。枉凝眉,你再怎麼愁苦悲傷,也是枉然啊!

    《枉凝眉》這支曲,是作者又一次的詠歎調。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妙玉,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和賈寶玉前前後後結緣的四位奇女子。

    縱覽全書,可以再一次體味《枉凝眉》的悽婉聲韻,也可醉魄銷魂。

    一曲《枉凝眉》唱盡了作者和賈寶玉的心事,四位青春好作伴的少女淚盡,賈寶玉的淚水也不盡奪眶,賈寶玉又何嘗不曾還淚……

    《關山月.秦觀懷古》

    晴雯吳雯吳玉峰

    勇補金衣似寫書

    香山詩證富家女

    綴成紅樓付人情

    手撕寶物桃花扇

    石呆子怕要心寒

    魂歸離恨口唸慈

    兩根指甲穿萬魂

    注:晴雯 吳雯

    桃花扇 桃花散

    《關山月.秦觀懷古》

    梅村觀復憶繁華

    鶴舞白沙芍藥花

    鹿樵生唱長生殿

    桃花扇底雪芹藏

    齋壇柔碎蕊萬朵

    脂硯齋傳墨流香

    寶琴仙緣迷津點

    滄海桑田落日圓

    注:《紅樓夢》一芹一脂

    注:緣起祭明(出則既明 緣起既明 出處既明)

  • 18 # 老威觀史

    我認為這樣說是在譁眾取寵,不明事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典型。明朝是亡於其體制,張居正只是明朝歷史上的一個宰相級人物,一個施行了改革的人,他的改革卓有成效,對明朝的延續來說好處非常多,怎麼會是張居正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呢?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的經營,明明所有的權力都在皇帝,也就是老闆手上,最後責任全部在於一個聘請的CEO?而且張居正是整個大明公司第十四代老闆(萬曆)時期的公司CEO,到了大明公司第十七代老闆的時候大明公司破產了,這個責任在第十四代老闆時期的CEO張居正?顯然是沒有邏輯。

    張居正的改革卓有成效

    要了解這段歷史,我們就要先看看張居正做了什麼。張局正主要做了以下幾個事情:

    一是實行了一條鞭法。從其內容來說,就是把一切的賦稅,如徭役、雜役、田賦等歸於一條,並且摺合成銀兩徵收,按田地的畝數繳納。在實行一條鞭法之前,農民除了要上繳田賦外,還要承擔各種徭役、雜役,這樣一來農民往往就沒有精力去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而是將大量的精力用在了各種差役上。實行一條鞭法後,農民可以專心農業生產,只要把生產出來的糧食換成銀兩上繳即可。對於官府來說如果缺乏人手,可以用銀兩在市場上僱傭人員從事勞動,這樣也可以增加社會的就業。這個法案的出臺,其實是活躍了社會經濟,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

    ▲張居正是明朝最偉大的政治家

    二是重新丈量了全國的土地。在當時萬曆初年,全國有很多土地都被大官僚、大地主兼併,許多農民無地可耕,甚至許多軍戶因為沒有田地,明朝初年創立的衛所制也名存實亡。重新丈量土地後,全國有多少土地一目瞭然,期間許多大官僚、大地主隱瞞的土地也浮出了水面,國家獲得了廣闊的財源,充實了國庫。張居正時期,明朝的國庫一直都非常充盈,直到崇禎時期。

    ▲一條鞭法的施行既增加了財政收入又提升了社會生產效率

    三是改革了吏治,實行“考成法”。其實就是對官員實行類似於現在的KPI考核,對於合格的繼續任用,不合格的直接開掉,由此就留下了大量有能力的官員,裁撤掉了大量無能官員,提升了行政效率。

    張居正時期,他還善於用人,如名將戚繼光和李成梁都是在他手上充分地發揮了其軍事才能,保住了明朝的北部邊疆。

    所以這樣的張居正又如何會讓明朝滅亡呢?明朝滅亡是他的錯麼?

    崇禎對明朝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明朝之所以滅亡,崇禎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他最大的責任就在於過於刻薄小氣,是個十足的守財奴。當時東北地區確實與關外的滿清戰爭緊張,需要大量的戰爭經費。這些戰爭經費都是建立在加徵百姓的賦稅的基礎上徵收的。

    這些賦稅能徵收多少呢?根據當時的情況,北方地區連年災荒,人們已經到了餓殍遍野,許多人易子而食的境地,就這樣的情況,崇禎竟然還在自己死前2個月的時候下詔書要求各地官員催繳賦稅。但問題是明朝真的沒錢麼?其實很有錢,崇禎本人就是個非常有錢的人,他有多少錢呢?3700萬兩白銀和價值大約150萬兩白銀的黃金,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後,從他的內廷裡抄出來的。其實當時只要他肯拿出其中的零頭,整個天下的百姓就可以2年不用繳納各種戰爭加稅,崇禎為了自己的私利加徵天下百姓,這不是自尋死路麼?

    ▲其實崇禎太不適合當皇帝了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崇禎本人如此小氣刻薄,他手下的官吏不也一起有樣學樣?自然是貪汙橫行,將國家利益不顧,只顧著個人私利了。

    其次在於急功近利,對下屬大臣過於苛刻。

    當時最要緊的一個是關外與滿清的作戰,一個是關內與農民軍的作戰。如果一個大臣要去作戰,崇禎一定會問多久能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大臣不回答不是,回答了崇禎肯定當真。比如大臣要回答一年,那麼崇禎就給這個大臣一年時間,但問題是這種事情誰又能預測呢?往往一年一到崇禎馬上就把這個人拿下,其實只要再多給一些時間,問題就解決了,可崇禎一刻也等不了。

    當洪承疇把李自成逼的只剩下18騎的時候,當李自成躲在深山中就要被捉的時候,崇禎把洪承疇調到了東北關外對付清軍去了,導致李自成之後又東山再起。而洪承疇在關外的作戰,只能慢慢推進,在崇禎的一再催促下不得不與強大的清軍作戰,結果十三萬明軍精銳幾乎喪失殆盡。

    ▲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這些能力出眾的大將崇禎一個都用不好

    孫傳庭作為崇禎最後一支能在關內與李自成作戰的方面軍統帥,也是在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被崇禎一再催促出了潼關與李自成決戰,結果戰敗身亡。

    可以說,崇禎就是明朝滅亡的催化劑,沒有崇禎哪怕是換了一個傻子當皇帝,也不至於會把這麼多名將和精銳部隊送到人家手上去給人家送人頭。

    再次,崇禎死要面子活受罪。

    其實就是到了1644年明朝最後一年,崇禎仍然有機會活下去,如關外的皇太極不止10次要求跟明朝和談,如果能夠和關外的清朝達成和平協議,那就可以全力對付關內的李自成。崇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陳新甲就派了代表去和皇太極談判,本來已經談好了,結果訊息洩露,崇禎毫不猶豫地把責任推給了陳新甲,還把陳新甲殺了。一般來說,一個皇帝需要有人給他幹髒活累活,但願意幹這個事情的人,前提在於你能保護好他,人家才會給你幹髒活累活,崇禎直接殺了陳新甲,所以到了最後就沒人給他幹髒活累活了。

    李自成打過來的時候,崇禎可以調山海關的吳三桂過來跟李自成打,他要內閣大臣陳演和魏藻德下詔書令吳三桂帶兵進京,結果這兩個人就是不寫,因為他們知道,要是吳三桂放棄了山海關,到時候北京保住了,山海關丟了,責任一定在他們,崇禎一定會殺了他們逃避責任,所以死也不寫。

    崇禎當時的第二個選擇是逃到南京,其實他在天津都已經準備好了人員和船隻,也找了個大臣演下雙簧,大臣提出遷都,崇禎推辭一下,然後同意。結果在朝堂上大臣是提出來了,他還沒說話,朝堂上一群憤青大臣就認為這是恥辱,不能遷都,這個時候崇禎又沒有決斷,只要他說心意已決之類的,還是能走的,但他怕丟面子,竟然沒走。

    ▲李自成都提出如此優厚的條件了,崇禎卻還是作死去了

    李自成後來包圍了北京,都快打進紫禁城了,向崇禎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條件,就是崇禎繼續當皇帝,李自成歸順明朝,崇禎只要封他做西北王,給他一百萬兩白銀就行了,今後他會為崇禎剿滅其他的農民軍。這樣的條件崇禎最後竟然因為面子問題沒有接受!

    所以崇禎確實是因為面子問題,總是作死,最後作死掉了明朝,能怪誰呢?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張居正導致明朝滅亡純屬無稽之談,明朝滅亡崇禎的責任最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丈夫私自個人給父母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