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怎樣改變他們認為“白米飯很有營養”?
15
回覆列表
  • 1 # 劍霖

      有人認為白米飯裡只有碳水化合物,實在沒營養,而且升血糖又快,會增加疾病風險,根本不值得吃。作為傳統主食之一的大米,真的沒必要吃了嗎?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有些人認為白米飯裡只有碳水化合物,容易讓人發胖,為了減肥不敢吃白米飯,卻吃大量肉類。其實,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過剩,而且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過剩。

      此外,碳水化合物作為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在體內釋放能量較快,是紅細胞唯一可利用的能量,也是神經系統、心臟和肌肉活動的主要能源,對構成機體組織、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的正常功能、增強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義。

      白米飯裡並非只有碳水化合物

      正常的穀粒由外向裡可分為穀皮、糊粉層、谷胚和胚乳四個部分:

      最外層的穀皮由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組成,穀皮中還含有礦物質;

      糊粉層緊靠著穀皮,含有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

      谷胚是穀粒發芽的地方,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此外還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

      胚乳是穀粒的中心部分,主要是澱粉和少量蛋白質。

      穀粒如果加工過細,糊粉層和穀皮被去掉太多,甚至被全部去掉,就成了精米,會導致大量營養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大量損失。

      所以,大米除了提供75%-80%的碳水化合物,還有部分蛋白質(8%-10%),少量脂肪、礦物質、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推薦每天吃250克-400克穀類食物,如果每天吃5兩(250克)大米,將可以攝取蛋白質20克左右,約佔成年人每天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的1/3。

      為什麼提倡穀類為主?

      以穀類為主的膳食模式既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及含脂肪較高的動物性食物,有利於預防相關慢性病的發生。

      白米飯存在升血糖比較快的問題

      營養學上通常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來衡量食物引起的餐後血糖反應。一般來說,GI大於75為高GI食物,小於55為低GI食物,55-75為中GI食物。

      大米飯的GI值為83.2,屬於高GI食物。相比粗糧或混合膳食,白米飯升血糖速度比較快。

      儘管有相關研究發現,吃太多白米飯會明顯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特別是對於亞洲(如中國和日本)人,但不代表每天吃白米飯就會引起糖尿病、肥胖等。

      健康吃白米飯的幾個建議

      1、粗細搭配

      白米飯屬於細糧,建議和粗糧(相對於大米、白麵這些細糧以外的穀類和雜豆,如糙米、小米、高粱、玉米、黑米、蕎麥、燕麥、薏米、紅小豆、綠豆、芸豆等)搭配一起吃。

      一方面可以提高營養價值。如穀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低,豆類蛋白質中富含賴氨酸,但蛋氨酸含量較低,穀類和豆類一起吃可以做到氨基酸互補,提高蛋白質的生理功效,而且,粗糧可以彌補白米飯在加工中損失的一些營養素,如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另一方面,適當多吃粗糧有利於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膳食寶塔建議我們每次吃50克-100克粗糧或全穀類製品,每週5-7次。

      具體做法,如大米和糙米,大米和紅小豆、大米和薏米、白扁豆、蓮子等多種食材一起做成雜糧飯。此外,也可以在大米中加入蔬菜菌藻類(如胡蘿蔔丁、南瓜丁、香菇丁等),甚至和豆漿等一起煮。

      2、避免軟爛

      有些人做飯喜歡提前浸泡大米,覺得這樣做出來的米飯口感柔軟,但是它的消化速度和升血糖速度卻提高了,對需要控制餐後血糖的人不利。

      有研究表明,不管是烹製前浸泡、還是增加水量、或延長蒸煮時間,都會導致較高的澱粉消化速度。另外,增加浸泡時間、淘米次數等,還會導致大米中B族維生素、礦物質的流失。

      所以,建議儘量減少大米淘洗次數,避免長時間浸泡大米、控制用水量和蒸煮時間,避免煮得太軟太爛。

      3、少油少鹽

      也有人做飯時喜歡加油加鹽,吃米飯時喜歡和多油多鹽的湯汁一起吃,米飯加油不但會增加米飯的熱量,而且還會因為口感順滑而不小心吃多,從而不利於體重的控制;米飯加鹽也可能會增加人體餐後血糖反應。

      建議做飯時儘量不加或少加油、鹽、香腸、醬油等,吃飯時儘量少選擇一些高油高鹽的炒飯、拌飯或蓋飯等。

      總而言之,白米飯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如何健康吃白米飯,關鍵要做到合理烹調和科學搭配,如儘量減少淘洗次數、避免長時間浸泡、控制用水量和蒸煮時間,少加油鹽,和粗糧、蔬菜、菌藻類、豆製品等搭配一起吃,以降低血糖上升速度和增強營養等。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 2 # 小企胖鵝

    米飯是有營養的。不然人類怎麼會把米飯當主食還持續了上千年。大米,是由稻子的子實脫殼而成的。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去餐館,米飯都是必不可少的。大米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但賴氨酸含量較少。糙米中的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含量都較精米中的高。 大米營養價值 大米蛋白質中,含賴氨酸高的鹼溶性谷蛋白佔80%,賴氨酸含量高於其它穀物,氨基酸組成配比合理,比較接近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蛋白質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 大米蛋白質的生物價(BV值)為77,蛋白質效用比率(PER值)為2.2(小麥為1.5,玉米為1.1),蛋白質的可消化性超過90%,均高於其它谷 物,因此大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高。 大米功效大米中各種營養素含量雖不是很高,但因人們食用量大,故其也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於嬰兒的發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鬆而又柔軟的小凝塊,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湯衝奶粉或給嬰兒作輔助飲食都是比較理想的。中醫認為大米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認為多食能令“強身好顏色”

  • 3 # 冰瑩de小貓咪2019

    個人認為白米飯真心相對來講營養低,這個低指的是相對於饅頭,吃米飯的地方大部分都離不開有油水的肉類,但是吃麵的地方,很少吃肉也沒有關係,

    再看北方人和南方人體型差別,不要噴,我說的是整體,不要拿個例說事

  • 4 # 千秋魚人

    米飯,在人類食物中屬於百吃不厭的主要穀類,主要也是它營養豐富與口感易被人接受與喜愛。在中國曾經以麥面為主食的地區,很多人也被米飯吸引,日常生活中,多有米飯的出現。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兩面。稻米也是這樣。稻米並非適合每一個人。比如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過多食用米飯,有可能導致血糖短時間內升高,導致生命危險。所以,這類人就要選擇多樣性的主食,減少米飯的攝入量。

    當然,米飯的營養並非全面。在人正常營養需求上,是透過多樣性食物來滿足的。所以,人的飲食需要透過不斷調整飲食結構來調整對營養的不同需求。所以在以穀類食物作為主食的情況下,需要避免在其他食物的單一性,不要挑食、偏食,保持人體營養的均衡。

    老人往往種種原因,飲食出現單一或偏食現象。作為子女的要注意觀察,並瞭解老人這種在常人眼中錢為怪異現象,並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如果粗暴或強行改變老人飲食結構,恐怕不僅不能保證其營養的均衡,反而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 5 # suger7777

    長輩都很固執,他們堅持了許久的事情都會認為是對的。而且還得讓小輩一起做“對的事”。有不同的想法就會被說成不聽話、不懂事,老頭們還會發脾氣。一般為了老人心情好,老人在家說什麼都答應著。比如有的老人迷信、有的長期保持不健康的習慣、有的觀念落後,不適合帶孩子。但是小輩都要遷就。我們為什麼要遷就?因為我們總會老去,我們也會跟不上時代,也會變得固執,這是自然規律。我們尊重老人也是尊重現實。白米飯有沒有營養並不重要,祖祖輩輩一直吃過來的,沒有營養也不會有毒。我認為沒有必要跟長輩較真,即使他們錯了,我們也要曲線運動,幫他們最大程度地彌補回來。

  • 6 # 冬日之時萬物潛藏

    不如你先提出依據,為什麼說白米飯沒有營養,然後網友再用科學道理教育你。熱量 (343.00千卡)

    維生素B6 (0.20毫克)

    蛋白質 (7.70克)

    維生素B12 (20.00微克)

    脂肪 (0.60克)

    泛酸 (0.60毫克)

    碳水化合物 (76.80克)

    葉酸 (3.80微克)

    膳食纖維 (0.60克)

    生物素 (220.00微克)

    硫胺素 (0.33毫克)

    核黃素 (0.08毫克)

    尼克酸 (1.50毫克)

    維生素C (8.00毫克)

    維生素E (1.01毫克)

    鈣 (11.00毫克)

    磷 (121.00毫克)

    鉀 (97.00毫克)

    鈉 (2.40毫克)

    碘 (2.30微克)

    鎂 (34.00毫克)

    鐵 (1.10毫克)

    鋅 (1.45毫克)

    硒 (2.50微克)

    銅 (0.19毫克)

    這叫沒營養?

  • 7 # 正在遇見更好的自己

    這哪是什麼難的問題,跟我媽問的比起來,簡直是小兒科。我兒子生下來眼睛下方就有兩個脂肪粒,三個月的時候回家過年,我媽問這是什麼疙瘩,也不給看看,還長在眼睛下面,我說是脂肪粒過一段時間就消了,沒事。然後我媽一臉好奇的問什麼事脂肪粒。我和妹妹當時就傻了,這個怎麼解釋?

  • 8 # 宇宙銀河系超級曲速噴子發動機研究協會會長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時,已經沒必要向長輩解釋了。白米飯是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必需品,第一消耗品。不是沒有營養,是營養成分單一。你的本意應該是想勸長輩多吃肉,是好的,長期只吃米飯只會營養不良,並不會沒有營養。肉類是高脂高醇食品,老人吃太多不好。老一輩生活條件艱苦,勤儉節約慣了,一時半會觀念轉不過來。得慢慢勸。我勸我爺爺吃肉,說白米飯“沒營養”,被我姥伯狠狠地批了一頓,說我生物課白上了。

  • 9 # 神仙張小凡

    白米飯沒什麼營養?說吃白米飯,其實重要的是白米飯裡面的澱粉。澱粉是一種多糖,也叫做碳水化合物。多糖在消化過程中會分解成單糖,也就是葡萄糖被人體吸收。葡萄糖是什麼呢?葡萄糖是人體供能的物質,或者說糖類是人體的直接供能物質。也就是你所做的一切,呼吸,運動,思考所需的能量都是直接來自糖類。蛋白質,脂肪之類的算做間接能源。你跟我說白米飯沒有營養,那什麼才是有營養的呢?提供人體能源的,都沒有營養,難道說補充人體微量元素的才是有營養?當然你也可以說不吃白米飯,吃麵食,吃玉米高粱,那我就只能呵呵了。最後,希望好好回高中學學生物知識,白米飯沒有營養,卻為你提供你這一天新陳代謝所需要的能量。到底什麼樣,自己去思考吧

  • 10 # 北漂老柴

    這是一個偽命題,白米飯是有營養的;

    但白米飯的主要問題是GI(血糖上升指數)過高,容易讓人的血糖出現大幅度波動!

    大幅度波動有什麼問題?

    想像一下,人是一部精密的化學機器,需要動力(糖)來開動,也需要一些材料不斷修補自身(蛋白質),還需要一些潤滑油來保持狀態(微量元素)。

    對於這部機器來講,實際上唯一可以直接使用的能量源,就是糖。理論上,所有帶有熱量的食物,人的消化系統都可以從中“榨出”糖來,並透過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榨出”糖的速度問題:

    如果一種食物的榨出速度很快,那麼它就會在食用後很短的時間裡,給血液裡提供很多的糖;如果你是一個腦力勞動者,或者年長的人,在單位時間裡你並不能消耗掉這麼多的糖,人就必須把這部分糖合成儲存起來。先存在肝臟,肝臟滿了就轉換成皮下脂肪。很不幸,去了殼的白米飯,就是這種食物。所以,對於運動量不大的人來說,米飯吃多的問題就是,不斷的會有多餘的糖被儲存起來,變成人的負擔,甚至慢慢侵蝕人的身體。

    而另一類食物,比如帶殼的粗糧(諸如燕麥),優質蛋白(諸如魚肉),則不會被迅速的“榨出”糖,反而會緩慢的向血液中釋放能量。理想狀態下,收入等於支出,不會有多餘的熱量被儲存,而且能夠持續不斷的輸出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不會很快又感覺到飢餓。

    因此,精製白米飯,本人是很不推薦多吃的,每天最多不要超過200克。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全穀物或者豆類,比如燕麥,玉米或者紅薯,並且也不能過量,或者燉的特別爛。

    所謂粗糧,必須是本身“夠粗”,而且加工業“夠粗”。這樣才能因為他們的的糖被一定量的人體很難消化的物質包裹住,才能體現出“緩慢榨出糖”,並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

  • 11 # 琳璐三口-

    你也是欠得慌閒的沒事幹吃飽了撐得。和同輩討論沒問題啊,和長輩說,尤其是爺爺奶奶輩的。人家都吃一輩子了也沒啥毛病,那一代窮的時候有米吃都是奢侈。這在人家心理是寶貝,供奉了一輩子,你一個後生晚輩偏偏要來打擾人家。你去說啥說,讓人心理不痛快。你和父母輩的說?是顯得你比較有文化嗎?開明的父母還好,教育程度和沒見過多少世面的父母呢?考慮他們感受了嗎?人都吃習慣了,以後也是要天天吃,畢竟是主食。說了這個對你有好處?

  • 12 # HermaeusMora

    想講清楚第一點就是一定要重複說。

    一定要把原因按照他們理解的方式說明白,一個最基本的切入點是說清楚現在的白米飯或者麵條已經不是我們吃了幾千年的主食了。

    他們應該還記得80年代以前那種加工工藝較少的米,口感較差但是更健康。一定要讓他們回憶起以前的主食和現在的區別,我這裡吃麵為主,只要講到這裡基本所有的長輩都能記起來麵粉這麼多年的變化。

    然後才是基本知識點,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現在的主食除了能量就毫無營養而且會對血糖造成很大影響。講清楚出於口感和儲存的原因食品工業在加工過程中把富含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素的表層全部扔掉這件事。

  • 13 # 依然執著5

    這種謬論什麼時候才能停止...白米飯沒有營養.你知道大米是什麼嗎?全球所有國家的基礎戰略儲備..中國13億人口的數量的保障..在非洲.有多少人吃不上大米而餓死.你覺得大米沒有營養.你經歷過3年自然災害嗎?就差沒有吃屎了..哦.你覺得你吃飽了..你覺得當沒有營養.你要知道.中國才剛剛脫離飢餓.才基本解決國民的溫飽問題.每年還要進口相當數量的大米.小麥..你的意思是說.袁隆平院士一輩子的科研成果.就是發明了沒有營養的雜交大米?

  • 14 # 呼叫火星使用者你已欠費

    真不知道你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還如何解釋?這樣的眼球讓人無聊啊。營養這個詞被用爛了,可能要很多年才能理解它,像好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健康心理環境,這也應該算的上營養,只不過你只覺得吃海參鮑魚才算營養吧。

  • 15 # B丫M

    吃麵,吃米,都有營養。只是作用不同。吃米,吃麵,都是給身體補陰,吃米補肺陰,吃麵補心陰,以達到人體的陰陽平衡。缺一不可。每天只吃面,肺陰會不足,只吃米,心陰不足,主張不能偏食身體健康第一。

  • 16 # 天使般羞射

    磚家叫獸誤國!前段時間有人把大米飯等同於美式快餐薯片,可樂,等油炸食品,說也是垃圾食品。………這些人連垃圾食品是什麼都不明白還自以為是大言不慚。碳水化合物不等同於垃圾食品。現在那麼多小胖墩有幾個是吃大米飯吃出來的???

  • 17 # 本能健康

    不是沒有營養,是吃的不得法比重過高了,可以新增粗糧,同時根據體能消耗調整飯量,米飯提供能量還是很好的,健身前很適合吃,不過晚上沒運動還是吃粗糧好些,同時米飯缺乏維生素B族,需要額外補充

  • 18 # 香蕉你個波納納zcf

    米飯有營養嗎?學術上來說是有!但是生活上呢?你捫心自問,吃米飯是為了什麼?是補充蛋白質?是補充微量元素?還不是補充能量去了。說到底是含量多少的問題,比如說你身體蛋白質匱乏,讓你吃肉和吃米飯,只要不是傻子都會選擇吃肉吧?碳水化合物算不算營養?當然算了,但是普通人只是把他當成只可以提供能量而已,況且沒有米飯,也還有饅頭這些,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糖類。所以按普通人理解來說,我更傾向於米飯沒營養。或者這樣說,你們一家子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各種蔬菜,魚啊肉啊,你媽讓你都吃點,說有營養,你會告訴你媽說,媽,不用了,米飯裡面什麼都有,蛋白質什麼的都不缺,我只吃米飯也沒事。會嗎?

  • 19 # 5號

    五穀雜糧是有營養的。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

    你想去掉米當主食可以啊!

    吃肉,吃菜都是可以的,吃窮你自己而已。

    米容易生產,中國人口多。必須以價低實惠的為主啊!所以米麵成了主食,不是米營養大才成為主食。

  • 20 # 裸猿的故事

      當專業詞彙進入大眾文化領域,常常因為過度簡化以及商業上的某種渲染或者健康上的某種恐嚇,而變得完全的面目全非,比如科學比如營養就屬於這樣被廣泛濫用的詞彙。要撥亂反正,首先要相信一個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能獨立生存的人,是完全有能力搞清楚這些專業詞彙的真實且具體的含義的。不需要像哄三歲孩子,動不動就使用大灰狼要來吃你了這樣的恐怖故事來校正行為,這是把大多數人赤裸裸的當弱智來哄騙,哪怕這種哄騙是出於善意,也是錯誤的。

      什麼是營養?

      營養一詞是指我們從食物中獲得並用以維持我們生存所需的物質成分,就統稱為營養。而要維持我們的生存,

    首先我們需要能夠釋放出能量的營養物質。

      因為每時每刻我們的身體都需要能量,一刻都不能停止,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時刻都在活動,總有些肌肉在收縮,同時腺體(如唾液等)也都在分泌,另外不要忘記我們是溫血動物,我們身體總是處於一個發熱和散熱的平衡狀態之中,那麼發熱的熱量從哪裡得到,歸根到底只能來自於食物提供。食物中的澱粉\脂肪\蛋白質都可以被我們的身體徹底“燃燒”從而釋放出大量能量。記住,這是生死攸關的大事,沒有能量就什麼都不會有。而白米飯的最基本價值就是能夠提供維持我們生存的能量,因為它富含澱粉,而這也是所有被稱為主糧的食物的基本特徵,富含澱粉,從而能提供足夠能量,維持我們的生存。近來,關於土豆成為新主糧的新聞成為人們調侃的口頭禪,但土豆富含澱粉並且產量足夠大,把它納入主糧至少在科學上並無不妥之處。至於主糧的變化,在歷史上早就發生過數次了。

    注意,這張圖片有問題,發芽的土豆有毒不能吃的。

      對於,身體時時刻刻在產熱這件事,可以看看下面這張紅外線照片,來加深印象,照片演示當我們處於不同情緒狀態的時候,我們的發熱量和發熱區域的差異。

      從左到右依次是:憤怒;恐懼;厭惡;快樂;悲傷;驚訝。有趣的是快樂的人真是全身都在發光啊,充滿了正能量。

    2.其次,我們需要蛋白質

      雖然,在上面已經提到蛋白質,但必須補充說明,蛋白質最重要的營養價值不是用來生產能量或者用於產熱,而是作為合成我們自身蛋白質的建築材料使用。這就像一顆紅木,是應該用來做成傢俱或者手工藝品,而不是用來燃燒取暖,雖然它當然可以燃燒,但這無異於暴殄天物。

      而食物中的蛋白質,猶如名貴木材,只要有可能就應該被利用起來,而不是簡單的燃燒它們。由於蛋白質在自然界屬於奢侈品而又對我們的身體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植物類食物中通常蛋白質含量不高,並且鑑於植物和動物之間的巨大差異,植物蛋白不是優質蛋白,並不太滿足我們身體的需要,從這個角度說,白米飯的營養價值不高是沒問題的,只能用來活命,但更多的東西就不能奢求了。但我們並不止吃白米飯呀,通常還有一些叫做菜的東西來下飯。

      另外,我們的身體對熱量的需求高,對蛋白質的需求則少。因此,適當的補充蛋\奶和肉,就足以彌補以澱粉類主糧為主食的民族的蛋白所需了。即便沒有足夠的蛋\奶和肉,只要有較為充足的豆類,也能在極大程度上彌補不足,讓家族\人群代代相傳了。而過量攝入肉類,並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過,在這裡就不展開介紹了。

    3.其它營養物質

      除了熱量和蛋白質之外,我們的身體還需要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啊等等,雜七雜八的東西。這些東西如果沒有一個非常合理的膳食,難免就會出現某些營養物質攝入不足這樣的問題。因此,這就是市場上會提供相應的膳食補充劑的根本理由。不過,膳食補充劑琳琅滿目,價格不菲,在購買時需要小心各種商業陷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Fboys成員中最不火的那個男孩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