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凱sunny
-
2 # 順水行舟任我遊
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名醫,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東漢桓帝時,宛城一帶瘟疫流行,男女老幼皆被殃及。一時間村村有白骨,戶戶聞哀啼。上仲景求醫者絡繹不絕。然問病者多為窮人百姓,身無醫資,良藥難求。仲景一邊竭力治療,一邊苦思,如果能從平常藥材中配製出良方,以解救百姓出危困。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醫聖在山野村落,田間地頭髮掘中,發現以蘆根、白茅根及蒲公英根,三根合煎後的藥汁,有清熱化毒、驅風健脾之功效。藥材雖賤,卻可解燃眉之急,亦無勞民傷財之憂。經仲景大力推廣,百姓依法炮製,果然藥到病除,疫情得解。眾人感激醫聖再生之德,將此湯藥命名為"醫聖湯",仲景力辭不受,只肯以"三根湯"稱之。如此謙德,無不為世人景仰。
-
3 # 執業中醫師董有剛
張仲景書中溫病,名為傷寒溫病,風溫,暑溫。太陽篇有傷寒溫病,陽明篇有傷寒溫病,厥陰篇有傷寒溫病,治法相同,脈證不同,病毒侵入髒府不同。
-
4 # 術追秦緩
傷寒論序: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醫聖庇佑的家族尚且如此,可見張仲景面對瘟疫也是束手無策。
-
5 # 龍瓊
張仲景是東漢時期著名的醫生,他的鉅著〈〈傷寒論〉〉是中醫必讀的經典。〈〈傷寒論〉〉雖然說是講傷寒病,但是也能治療瘟疫,因為有什麼時候是“”傷化熱‘(中醫理論,請不等西醫理論辯駁。)比如現在治療流行感冒的蓮花清瘟膠囊就是用張仲景的名方麻杏石甘湯方主製成的。
-
6 # 調侃歷史
全球和全國有文字記載的瘟疫太多了,沒有一次有人全部治癒。
張仲景是東漢著名醫學家,他的《傷寒論》雖然講的是傷寒病,但是也能治療瘟疫,因為很多時候都是“寒化熱”(中醫理論,不要拿西醫辯論)。比如現在治療感冒的“蓮花清瘟膠囊”就是用張仲景的藥方“麻杏石甘湯”為主方製成的,值得一提是,現在的感冒就相當於古代瘟疫的一種。
-
7 # 鴻福203239602
知青時拜讀過張仲景的傷寒七十二論,輕看感冒,重者冠毒。我認為人乃陰陽和體,陰與陽到了兩極定生重症,此冠毒陰極所致:屬重症傷寒…瘟病。
-
8 # 驗判斷
天地罩,星須地。
自然去,人間兇。
氣地球,永循中。
藏露視,開量衝。
生克競,百病且因中。
天下事,文心亂降沉。
空氧說,塵潤無。
植藐說清荒蕪病。
人心眾稱衡,
書地眾出聲。
邪在引和生,
氧淨吐出世。
-
9 # 李應年
說起醫祖張仲景,幾千年為之過遠,就近代中國溼疫抗擊中,我們渭北蒲城縣東門外的萬人坑不知扔了多少人,也不如搶救了多,生命,當時我家祖父親自組織抗溫疫治病救人,施捨飯鍋早在蒲城縣成為傳承美德,至今人們還提起交口稱讚,我家的霍香貫眾消毒敗毒寺功之大也,總之一句話在關點時刻做為人民服務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是光榮使命就太好,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
-
10 # 使用者地上神仙
疫情多為病毒引起的傳梁病。抑制病毒的傳播範圍丶傳播速度是防控的根本措施。中醫從冷熱角度講只能是清熱解毒且防毒速度較慢,當前疫情群防群治是主流,輔之以高效藥物配合方為上策!
-
11 # 不良文化鬥士
張仲景一個神化的郎中化身,是郎中們精心編造懸壺濟世的醫聖,但至今查不到張仲景在東漢的史記。就象扁鵲一樣,跨越了四百二十多年,最終於2017年被從歷史教課書中冊除。華佗的刮骨療傷不也是郎中編造的神話故事嗎。總把神話當成現實。
-
12 # 胡代泉
張仲景一代聖醫,他主要是治傷寒病。和治雜病為主,對溫病沒有多少研究,後來葉天土,吳菊通等創造了溫病學,以治溫病為主。治溫疫病有清溫敗毒散來療,有一定的療效。由於時代不同,現在都用科學來研究這些溫疫症,就很少用中藥來治了。
-
13 # 徐國華
現在我國的北方過年過節都會吃餃子,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餃子是誰發明的,是因何事而發明的呀?
其實餃子這種食品最早不是作為食物而存在的,而是以一種藥物存在的,最早的時候出現在東漢,我們都知道東漢有一位名醫叫做張仲景,當時政治動盪,戰亂連年不斷,百姓民不聊生,幾乎沒有人種地,老百姓到處躲避戰亂。然而災民聚集就容易誘發疾病和瘟疫,所以當時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當時老百姓的屍橫遍野,無人俺埋,空氣中充滿了屍臭味。就連當時有兩百多人的張家在短短的幾年裡,僅僅剩下五六十人,其中一百多人死於傷寒瘟疫。當時的瘟疫百分之七十是因為傷寒,為了能夠驅寒,張仲景在悲痛之餘發明了一種藥。
這種藥就是用羊肉和各種藥材一起煮,煮完之後包上面皮,然後再煮熟,為的就是給人們驅寒,因為這種食物有湯有水,所以其實對於人們能夠驅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些當時的張仲景就透過發放這種驅寒藥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其實我們誰也沒有想到餃子在,最早的時侯不是作為一種食物出現的,而是作為一種藥材。那麼到了後來人們一般把餃子成為餛飩,因為一直是和湯一起吃的,直到唐代才有把餃子單獨撈出來然後放在盤裡吃的習俗。
那麼其實在張仲景發明餃子的時候叫作嬌耳,因為當時的人們感染傷寒瘟疫了之後就容易凍耳朵,為了讓人們不凍耳朵所以就起了一個生動的名字。到了宋朝人們稱餃子為角子,這就是後來在生活中不斷演化最終成為餃子。
-
1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根據史書記載,漢桓帝二年,即公元156年,當時漢朝登記在冊家庭戶數1607萬,人口5006萬。而到了公元280年,三國後期,魏蜀吳合計家庭戶僅餘149萬,人口更是降到560萬之下。
從歷史資料上看,即使男人全部戰死沙場,人口也僅僅只會縮減一半左右。
為何東漢末年,人口斷崖式的減少至原來的十分之一呢?其實,這就是當時戰亂和瘟疫相互作用,造成的結果。
(古代感染瘟疫的百姓)
特別是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相互討伐,兵役賦稅沉重不堪,土地棄耕無人種植,逃荒的難民四處流浪。這樣的情況,為瘟疫的流動傳播爆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曹操控制下的洛陽、南陽、會稽等中原之地,疫情尤為嚴重。瘟疫反覆發作流傳,人們生活悲慘不堪。
史料記載,僅公元204年至219年,中國長江以北地區爆發瘟疫,死亡人數就多達2000多萬。赤壁之戰中曹操的失敗,除了周瑜火燒赤壁用兵如神,當時曹軍軍中瘟疫橫行,也是個重要原因。
對於當時的瘟疫慘狀,建安七子的王粲為了躲避瘟疫,逃離中原,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在當時,同為建安七子的徐幹、陳琳、應瑒、劉楨等人,也都死於瘟疫之中,更別提窮苦的底層民眾了。
(王粲)
面對身邊的人接二連三死去,像王粲這樣逃離疫區的百姓,也多不勝數。那時既沒有居委會幹部上門盯守隔離,也沒有道路交通管制,大批病菌攜帶者,湧入疫情較輕的地區,從而加速了瘟疫傳播。很快將逃入地變成死亡空城後,又繼續逃往下一座城市。
曹植的《說疫氣》中,對當時瘟疫的慘狀進行了描述:“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卒病論》中記載:“餘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
可以看出,這場建安元年發起的瘟疫,十年不到,已經致死整個中原民眾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連張醫聖的宗族至親,都因瘟疫死亡了二百多人,可見這場東漢大瘟疫的可怕之處。
張仲景正是在目睹了這場瘟疫流行的人間慘劇之後,立志向傷寒挑戰,做個拯救人民疾苦的醫者。
(張仲景)
在當時,他的宗族中有一個叫張伯祖的人,醫術非常高明,張仲景拜他為師,開始了學醫生涯。
張伯祖見他聰穎好學,刻苦鑽研。也毫無保留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治病經驗傳給了他。其後張仲景每逢名醫,必登門求教。久而久之,他的醫術越來越高明,連何顒在《襄陽府志》都讚歎:“仲景之醫術,已精於伯祖。”
經過對傷寒症狀數十年如一日的潛心研究後,張仲景終於寫出了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部影響深遠的醫學典籍——《傷害雜病論》。這部著作,對當時的疫情防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意義是重大的。在張仲景之前,人們對於瘟疫的防治,還只侷限於迷信的驅鬼階段。一有瘟疫,專業的驅鬼人“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連跳帶唱故弄玄虛,結果不僅耽誤了病人的治療。同時,還因民眾看熱鬧式的群聚,加速了瘟疫的傳播。
張仲景針對傷寒病人的症狀,發明了一種“驅寒嬌耳湯”,把辣椒和羊肉及發熱驅寒的藥物,用麵皮包起來,煮熟之後給病人吃下。這也開了“餃子”的先河,餃子也就從此流傳下來了。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食貨篇》《傷寒雜病論》等)
-
15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東漢末年的那一場瘟疫,死亡人數可能在2000萬到5000萬左右。而張仲景幾乎是憑藉一人之力阻止了這場瘟疫的蔓延。不久之後一本書橫空出世,成為了中醫的必備之作,那就是著名頂頂的傷寒論。
歷史上的人口之謎我們需要講兩個數字,這兩個數字大家一定要記住。
東漢時期進入了永元之隆時,人口出現到爆發呈現出遞增的狀態,總人數達到5000萬人。
不久之後永元之隆結束,人口呈現出緩慢遞增達到6000萬人。
100年之後人口只剩下了1000萬人。
100年的時間有將近5000萬人消失了,而且後續補給沒有跟上。
很多人把人口消失的主要因素看作是軍閥混戰,軍閥割據,黃巾起義等諸多方面。
但研究歷史的時候,我們發現沒有那麼簡單,黃巾起義他所能夠佔到的人口損失率僅僅是一小部分或者一小小部分。
這其中有一個重大事情的發生,是黃巾起義的導火索之一,也是漢帝國滅亡的導火索之一,沒錯就是瘟疫。
但是因為那一段歷史非常混亂,史觀的吊兒郎當也不幹正事,所以瘟疫究竟讓多少人死亡我們無從得知,上百年的時間裡面也沒有高等計算機進行運算,但是也能夠猜出個大概,約莫為2000萬人。
這個疫情在全世界都是能夠排到前50位的,而且它的慘重程度已經比歐洲的黑死病更勝一籌。
張仲景的橫空出世大家看過電視劇,看過一些小說,但凡是無辜的百姓遇到困難時,總會有人義正言辭的站出來為黎民蒼生討個說法。
這一次同樣是這個樣子,張仲景走了出來,並且把瘟疫的損害降到了最低。
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當時的這個瘟疫主要是腐爛的動物,它們汙染了地下水源,以水作為媒介所帶來的瘟疫。
這種情況寫下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裡面的記載及其詳細各種偏方數不勝數,成為了中國第1部從理論到實際的醫學專著。
而具體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需要有專業的醫生大夫進行解答,在此就沒有必要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但是這僅僅是開始,不久之後,張仲景又寫出了辨傷寒,評病藥方等多種藥方。唯一可惜的是有一些藥方在歷史的發展之下消失了。
-
16 # 文化歷史精神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除夕,是中國人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當代中國人的記憶中,除夕這一天是這麼過的:
早起貼春聯,貼福字,裡裡外外打掃衛生。下午開始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忙活晚上的年夜飯。晚上掛起紅燈籠,一邊享用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在爆竹聲中,迎來新的一年。
這樣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今年卻在武漢新型肺炎的籠罩下,蒙上了一層陰影。
然而你知道嗎,除夕這個節日,原本就記載了中國人與瘟疫(傳染性疾病)鬥爭的漫長曆史。
任正非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以及毛澤東理論與商業實踐相結合,同時吸收西方商業實踐中優秀的部分,走出了一條中西合璧的特色之路。
我們從除夕所掛的“福”字開始講起。
從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福”是雙手虔誠地捧著酒罈(酉)敬神(示)的形象(圖A),是用“手”、“酒”、“示”三個部分組合成的會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備(萬事順遂)的意思。整個字的意思是,雙手捧著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獻,求得神主保佑。
福字的演變
與“福”字相對則是“禍”。意思是神因人的過犯而降下死難。禍由“示”(祖先神)和“咼”(表示旋渦)組成,“示”與“咼”聯合起來表示“祖先神欲陷子孫於漩渦”。
在古人的觀念中,祖先作為鬼神,既能福佑子孫,亦能加害子孫。甲骨文常有“(祖先)它我”的句子,“它我”即“害我”,因為“它”指“蛇”,“它我”指“蛇盤繞纏住我”。蛇的盤繞纏身很像水中的漩渦,是一種不由自主且難以擺脫的危險。古人用豐厚的食品祭祀祖先,目的是賄賂祖先,讓祖先受賄後不再加害子孫。
因此,貼福字和祭祖,就是古人賄賂祖先,不要加害於子孫。而所有加害手段中,最嚴重的就是瘟疫。
古人從遊獵轉入農耕,建立文明,築城聚眾而居。按照當時的畜牧水平以及人居環境,人類經常與野生動物接觸以及捕食野生動物,再加上當時的衛生醫療條件和認識水平,出現傳染病大流行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周禮》載:”四時皆有癘疾“,《左傳》載:”天有菑癘“,《素問》載:“厲大至,民善暴死”。
因此,如何應對傳染病,也成為文明是否能存續的重要問題。
在戰國末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記載,當時的中國人在除夕這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是當時“除夕”節令的最重要的習俗。
今天我們看到的除夕的各種風俗,例如掛燈籠、放鞭炮、掛福字等,主要目的大都與驅逐疫癘之鬼有關,甚至除夕的“除”字,含義也是要將那些瘟疫癘症全部趕走。
中華文化起源於“巫”。巫字從“工”從“人”,“工”的上下兩橫分別代表天和地,中間的“丨”,表示能上通天意,下達地旨;加上“人”,就是通達天地,中合人意的意思。
在中國古人的想象中,人死去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鬼,這些鬼怪聚居在人界與鬼界的邊緣,會在某個時期出現在人間為禍人類。
最出名的主要有所謂魑魅魍魎魃等二十四鬼,就是魑、魅、魍、魎、鬽、魁、魃、魈、鬾、鬿、魀、魆、魊、魋、魌、魎、魐、魒、魓、魕、魖、魆、魋、魖,人世間的一切苦難,什麼生老病死,什麼流離失所,都是這些鬼類作祟。巫的作用就是跟這些鬼類談判,為人族謀求生路。
這些原始巫文化後來傳播到日本,才產生了所謂百鬼夜行的傳說。
其中有個叫做“魌”的,就是所謂的疫癘之鬼,掌管瘟疫,民間俗稱瘟神,多是面目猙獰,經上古以來的各種祭祀儀式,都曾經按照這種鬼怪的模樣做成面具,遂為後世所熟知,每每說到就會心生恐懼。
史書記載,“驅儺之事雖原始於黃帝,而大抵系周之舊制”,至少從西周開始,已經形成驅逐疫癧之鬼的風俗,將其簡稱為“儺”。古人把一切困難、災難、危難,都稱之為“難”,是因為有一種邪氣籠罩。“儺”表示人控制“難”。透過“儺”的巫術將“難”控制、驅趕。因此,便有了驅儺儀式。現在人通常將其理解為擺脫壞運氣,而古人的意圖主要是避免瘟疫的侵襲。
這個驅儺儀式是怎樣的呢?
商朝的時候就有大規模的驅儺儀式,那場面過於血腥,因為要用活人獻祭。商朝人喜歡做生意,算術水平特好,大概他們是這麼想的:鬼神帶走的人命數量是有限額的,我已經殺了這麼多活人祭品,鬼神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就不會再加害我們族人了。
不得不說,商朝人的腦洞開得還是挺奇特,這麼一殺就是幾百年,不知道獻祭了多少人命。
西周進行了一場徹底的宗教改革,驅儺儀式就文明多了:“周官歲終命方相氏率百隸,索室驅疫以逐之”,《周禮·夏官·方相氏》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漢代大儒鄭玄對此註解道:“冒熊皮者,以驚敺疫癘之鬼,如今魌頭也。”章炳麟《訄書·原教下》:“則上天之祭,神怪魌頭之禓祓,自此始矣。”這個儀式大概是祭祀蒙著熊皮作法,驅趕戴著魌頭面具的人,就能把真正的疫癧之鬼“魌”趕走。
後來人們在出喪時,以米麵做“魌頭”撒於道旁,讓人撿食,撿食者可避邪疫。由於魌頭可以俯拾即是,多數時候等同於佔人便宜,不用付出就得到什麼,謂之“佔魌頭”,”吃魌頭“,在四川方言中尤為普遍。
唐朝時,驅逐疫癧之鬼的儀式已經演變為除夕夜裡最熱鬧、最具群眾性的娛樂活動。
有詩為證:
驅儺吹笛又擊鼓,
瘦鬼塗面赤雙足。
桃弧射矢茅鞭打,
鼠竄引得眾歡呼。
在皇宮內,這是一場“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侲子亂驅妖”的盛大祭祀活動。
皇帝往往會率王妃、公主及大臣們一同觀看。表演人數常常上千,挑選十二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的少年列隊,在宮城和皇城各門進行驅鬼和祭祀活動。每人分工各不相同,有穿著紅衣、紅帽,手執麻鞭的執事;有帶著面具,披著熊皮的方相氏;還有手持木棒的唱帥。
與此同時,長安及州、縣各地也會舉行驅儺活動,民間的驅儺活動雖沒有宮廷千人送疫的聲勢浩大,但同樣隆重、熱鬧,且更具娛樂性。
民間的驅儺儀式更像是一場大型的假面舞會,場面類似現代人過萬聖節。人們帶著猙獰的面具扮作各種鬼神狀,在激昂熱烈的鑼鼓伴奏下,跳著表現驅疫趕鬼的舞蹈,跳笑歡叫,一片沸騰。這樣熱鬧的活動自然吸引了大量市民駐足觀賞,以至於“引儺綏旆亂毿毿,戲罷人歸思不堪。”
問題來了,原本出於求生避禍的目的,帶著肅殺和恐懼的祭祀活動,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群眾娛樂活動呢?
首先當然要歸功於中國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中國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已經有對瘟疫的記載。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素問·本能病》篇指出,瘟疫具有傳染性、流行性、臨床表現相似、發病與氣候有關等特點,並認為只要“正氣存內”,就能“避其毒氣”。《黃帝內經》記載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預防原則,既在未發病之前“治療”疾病,這種方法已被現代醫學證明是最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對於瘟疫防治的一大躍進,發生在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
據史書記載,東漢末年疫病流行,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曹植《說疫氣》記載了疫病流行的慘狀:“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
曹植
文中明確指出:“癘氣流行”並非“鬼神所作”,而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說明那時候中國人已經不再認為疫病是鬼神降禍,可以想辦法醫治,而無需“懸符厭之”。
這種客觀理性主義態度,為防止瘟疫開啟了一道門。
三國時期名醫輩出,大家都熟悉名醫華佗。華佗發現用青嫩茵陳蒿草治療流行性“黃膽病”的療法。屠呦呦正是從新鮮青蒿中分離出青蒿素(artemisinin),成為一個治療瘧疾的新藥。
但是華佗更擅長外科,著名的是麻醉藥和開顱手術,華佗也因此被疑心病重的曹操所殺,這可能也是有記載的最早的醫鬧行為……
也正是因為曹操這一著名的“醫鬧分子”影響深遠,後世的中醫再也不敢提開刀,而是透過針灸、藥物等治療方法達到治癒的效果,中醫的外科技術逐漸沒落失傳。
史上最著名的的醫鬧事件
東漢末年真正對瘟疫做出巨大貢獻的名醫,是與華佗並稱為“建安三神醫”的張仲景(另外一位是董奉,中醫又被稱為“杏林”,就是來自他的典故: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只要重病癒者在山中栽杏5株,輕病癒者栽杏1株。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鬱然成林)。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出身名門望族,他官位最高的時候一度坐到了長沙太守的位置,相當於現在一省的省長。
哪怕身居如此高位,他治病救人的初心依然不改。按照漢朝的規定,官員是不應該隨意進入百姓住所的,而當時的醫生卻習慣於上門問診,那身為官員的張仲景,要如何為普通百姓治病呢?
最後的解決辦法也是出人意料,朝廷要求官員不能進民宅,但卻沒有規定百姓不能上辦公的地方找他,於是張仲景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規矩,每逢初一和十五的時候,暫停處理政務,開啟大門讓需要看病的百姓前來問診。這種坐診等患者自行上門求醫的習慣,也被其他醫生承襲下來。
後來人們將坐診稱為“坐堂”,就是為了紀念最初在公堂為百姓診病的張仲景。
即使這樣,張仲景也沒有阻擋瘟疫侵襲長沙郡。幾番疫病下來,原本有兩百多人的張家,在短短十年間,就僅僅剩下五六十人,其中有一百多人死於傷寒。張仲景在悲痛之餘,也深感自己醫術的不足,他又想到自己身為醫生都無法保全家人,那些不認識名醫的平民百姓,面對瘟疫豈不是更無力自保。
張仲景立下了一個改變了中醫格局的志願:辭官不做,潛心研究醫術,他翻遍了自己能夠找到的古書,又多訪尋訪各地名醫,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最終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辯證論治方法,寫下了中醫歷史上第一部臨床治療的專著《傷寒雜病論》。書中論述了對多種傳染性疾病不同時期的治療方法,不但書中的方藥沿用至今,其靈活多變的辯證施治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實踐的基石。張仲景因此被稱為“醫聖”。
鍾南山院士不顧個人安危,前往疫區調查情況,可謂“當代張仲景”
為啥書名叫傷寒而不是瘟疫?因瘟疫多發生於下層民眾及囚犯,為貴族不喜,故改雅號為“傷寒”。《小品方》曰:“雲傷寒,是雅士之辭;雲天行、瘟疫,是由田舍間號耳。”因為歷史久遠,並因連年戰亂,再加上《傷寒雜病論》初成書時受限於傳播途徑,此書流傳並不廣泛,以至如今所見《傷寒論》各版本均有缺失。
隋朝末年,又出了一位名醫“藥王”孫思邈(541年—682年,年齡存在爭議,但最低估計也是百歲以上),在繼承前人防止瘟疫的成果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提倡講求個人衛生,重視運動保健,提出了食療、藥療、養生、養性、保健相結合的防病治病主張。
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非常強調預防為先的觀點,堅持辨證施治,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只要“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並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強調“每日必須調氣、補瀉、按摩、導引為佳,勿以康健便為常然。”
防治瘟疫,是從上到下的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僅是醫療工作者的事情,而是需要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努力,其對其對各種資源的調動以及對組織能力的要求,不亞於打一場戰爭。在古代,只有在經濟發達且中央集權的中國,才能打贏這場戰爭。
到了唐朝,中國已經形成基本完善抗擊瘟疫綜合手段,無愧於當時全球頭號強國的稱號。
1.醫者首當其衝,抗疫名醫輩出
如前文提到的張仲景、華佗、董奉、孫思邈,其實還有很多名醫奮戰在抗擊瘟疫的第一線,比如《黃帝內經》的眾多作者、漢朝的恆景(重陽登高的起源)、費長房,晉朝的葛洪,隋朝的巢元方。這些醫者前赴後繼,戰鬥在抗病的第一線上治病救人。儘管醫鬧分子還是時不時出現,他們還是不計較個人安危和利益,甚至為窮人提供免費服務,成為後世醫生的榜樣。
2、注重預防措施,不治已病治未病
即使到了今天,醫學手段突飛猛進,對於大多數傳染病也沒有什麼好的對策,人類唯一消滅的傳染病是天花,即使是流行性感冒這種常見傳染病,由於病毒變異速度太快,也沒有太好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就成為防治傳染病的重中之重。
先秦時代就已發明了十段錦,幫助人們強身健體,祛病保健,華佗發明了五禽戲,各種導引、練氣、養生的功法層出不窮,增強了人們的抵抗力,有效預防疾病。
中國醫學家最早發明了疫苗防治技術。早在宋朝就發明了人痘接種術,既用天花病人身上痘疹皰裡的痘漿作為“生苗”,經過“養苗”、“選煉”,使之成為“熟苗”以後,去感染未患過天花的人。由於這種感染源的“毒力”較新鮮的病毒弱,接種的人一般只產生輕度的天花,被接種人的體內會對天花產生免疫防禦性反應,獲得對付再次感染天花的免疫力,從而預防重症天花的發生。這種免疫預防法,是牛痘接種術發明以前最有效的預防天花的方法,在中國曾廣泛應用,後來還西進歐洲流行美國,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並促進了現代免疫預防醫學的誕生。伏爾泰在《哲學通訊》中寫道:“我聽說一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有這種習慣(指種人痘)。這是被認為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先例和榜樣。”
3.帝王承擔責任,官方免費抗疫
古代的許多帝王在大疫流行時,曾發出詔書誠坦執政失誤,承擔責任,以安撫眾官吏和平民百姓,並下令各級政府共同抗疫。官方組織的抗疫活動,在歷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西漢的文帝,元帝和成帝,東漢的恆帝等都下過有關瘟疫的自責詔書。漢代帝王還曾下令官員減少吃喝玩樂,削減馬匹坐騎,用於救援染瘟疫的災民。
從漢代起,就有官方為疫區和患者免費提供醫藥的記載,以後各朝各代都如此效仿,幾乎成為官府朝廷抗疫的慣例。宋朝期間,瘟疫發病時政府組織醫生為患者義診,藥費由政府支出。康熙皇帝曾於1682年下令各地種痘預防天花。這是一個政府用行政命令推廣防疫方法的例證。
4.設立隔離病坊,阻止疾病傳播
中國古代醫家很早就認識到瘟疫的傳染性,並發現隔離具有傳染性的病人是必要的預防措施。古代人很早就開使用隔離的方法,切斷瘟疫的傳染源,阻止疾病的傳播。
公元2年青州大疫,漢平帝詔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可見當時是由政府安排宅房作為隔離醫院,用以治療瘟疫患者。軍隊中打仗時,感上瘟疫計程車兵需要同健康人隔離開來以防傳染。
唐朝時,佛教寺廟設立的“病人坊”用於隔離麻風病人,內有僧人為患者治病,相當現代的慈善機構。武則天時期改稱為“悲田養病坊”,由政府出面管理,武帝滅佛後完全收歸國有。
武則天也是防病小能手
5.建立防疫管理,設立邊境檢疫
控制瘟疫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建立完善的國家防疫管理系統,並建立邊境檢疫制度以控制國際間的傳播。湖北出土文物《封診式》竹簡中記載了在戰國時期,就有逐級報告傳染病和對可疑病例調查的制度。宋太祖時規定,所有被派往到邊塞的將官,都要帶隨行醫官負責防疫和健康。元朝設立了民間的醫戶制度,醫戶是政府許可能從事醫療活動的民戶,戶籍由太醫院管理,一旦發生瘟疫,醫戶要參加治療。
6.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個人清潔
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不良容易感染瘟疫,是古人在實踐中得來的經驗。秦漢時期的《漢律》規定“吏五日得以下沐,善休息以洗沐也”。還有記載用佩蘭等草藥洗浴,可以防止疾病,保持健康。提倡注意飲食的衛生,不食用變質的菜飯。
中國人很早就注意,將水燒開了再喝,當茶飲普及之後,喝開水更成了全民普及的習慣,極大降低了傳染病發生的機率。
唐代茶聖陸羽
古人還注意到鼠類和不良食品可以傳染疾病,提出“鼠涉飯中,捐而不食”,勿食生冷食物,不要食生魚等勸告。元代醫家還建議保持口腔清潔,指出:“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齒疾不生”。
中國很多地區至今還保持著古代傳下來的預防保健習慣,如上海人的冬季進補,廣東人的中藥煲湯,南方的端午節飲菖蒲和雄黃酒等習慣,很多都同預防瘟疫有關。
7.改善環境條件,藥物預防消毒
透過環境衛生的改善以減少瘟疫的傳播,很早就受到了人們相當的重視。
秦漢時期就有建立人工湖和飲水池的記載,還認識到患病的動物和牲畜可以傳染疾病,切不可讓其汙染水源。秦國時規定不可隨便放置垃圾,“棄灰於道者”要被處以罰款。當時城市內設有下水通道,管道多為陶製,逐節相連,可以排洩汙水。這種裝置已經接近現代的下水道系統。
在瘟疫流行期間,還用藥物消毒的方法來預防疾病的感染和傳播。據秦代出土的竹簡記載,凡來秦國入城的賓客入城時,其乘車和馬具要經過火燎煙燻以消毒防疫。
漢代時已有專門裝糞便的容器和痰盂及廁所。當時城市裡還設有公共廁所,稱為“都廁”,供大家方便。唐宋時期官方曾大力提倡種樹以綠化環境,並設有嚴格法律“不得使有砍伐,致令死損”。宋代還用艾蒿等藥物驅趕蚊蟲以防止瘟疫。
8.普及醫學知識,加強醫學常識教育
普及疾病知識加強醫學教育是預防瘟疫的重要環節,各朝各代都十分重視。兩千多年前成書的《黃帝內經》,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很多預防疾病的常識和方法。秦朝下令焚書時,醫藥書籍例外,儲存了下來。
唐朝的太醫院相當於國立醫院,設有醫學、針灸、按摩等學科,另外還有地方的醫學教育機構培養醫生和防疫人員。當時還把瘟疫的預防知識和簡單的藥方刻錄在石板上,放置於病坊、村坊和路邊,以示民眾,供緊急情況時使用。南宋時期中國創辦了最早的官立醫科學校,培養各科醫生。此外,各朝代都對以前的醫學藥學書籍進行過整理和研究。
9.官方免稅減租,疫區施財賑災
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實行過在大疫之年免稅減租,減輕民眾負擔,重振生產和經濟發展。
公元前67年,漢宣帝在瘟疫後下詔“其令君國被災甚者,毋出今年租賦”。後來還有官方規定收成不到正常十分之四的家庭,政府予以補貼,中央政府透過地方政府將賑災糧款發到災民手中。各個朝代都有過在發生大疫後,政府官員還到疫區巡視,安撫百姓,或開倉賑濟,或派譴醫生施藥救之。地方官府辦的“蕙民藥局”也在地方抗瘟疫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0.妥善安葬亡者,救濟撫養遺孤
由於瘟疫的傳染性,未經妥善安置的屍體將進一步傳染疾病,危害家人和環境。西漢時期,平帝曾下詔,按每家死於瘟疫的人數賜與不等的安葬費。唐朝時期對瘟疫時期掩埋屍體十分重視,唐太宗曾派使者沿城巡行,發現屍骸迅速掩埋。唐玄宗在大疫其間下令,死者屍體一定要家人掩埋,無人管者,由地方官負責安置。唐文宗時規定,患瘟疫家庭留下來的遺孤,如不滿是十二歲,一定要由親屬負責養育,官府提供兩個月的口糧救濟,孤兒名單要上報官府。這些措施和作法,不但是施行人道,保護生命,還起到了安定民心和社會的作用。
正是由於醫療水平的提高,全民衛生狀況的改善,衛生習慣的養成,歷代中央政府重視對傳染病的防治,切實有效採取隔離防治措施,才使得上古時期帶著嚴肅與淒涼氣氛的除夕,變成了歡樂祥和的家族團聚與娛樂活動。這是中華文明自強不息,不斷奮鬥才取得的豐碩成果。
今年的除夕不幸趕上了新型肺炎,無形中又把除夕數千年曲折的歷史連線起來。人與病魔的千年之戰還將持續下去,我們有信心在政府的領導下,在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下,打贏眼前這場瘟疫
回覆列表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