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法快報
-
2 # 小鬍子書畫
徐渭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影響的是巨大的,無論書法、繪畫、詩詞、文章皆是影響千古的人物,他是承接歷史文脈的一個人,無論是書法創作的理念,還是他的書寫技巧,以及他的思路皆為後人之人所效法。
在明代以前,人們沒有書法裝飾這個概念,之前的書法作品皆為尺牘或者長卷,到了明代書畫作品開始出現裝飾的目的,這個時候的書法從創作上出現了大幅的豎幅作品,徐渭正是在這種需求下進行了一種探索,而且這種探索很成功。
人形容徐渭的字,叫做“亂石鋪街”,徐渭的這種探索打破了前人行與行之間不貫通的桎梏,是對於自晉人之後的創作常規的一種創新,並且這種章法技巧,影響了後世的許多大家
明朝的書法受到了元代書風的影響,變得嫵媚多姿,尤其以趙孟頫為代表的溫潤書風,才促成了後來館閣體的濫觴。這時候書法的特點是缺少一種書法的“自信力”,徐渭的出現正好打破了這個局面。
徐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大草。他的大草氣勢開張,行列之分相互交融,是將自己情感融化於筆墨的最好體現。單從整體的面貌與精神氣質,相信都會給每個人一種視覺上的衝擊。
古人對書法的概念來自於傅山,他為了批判趙孟頫的書風,提出了一個觀念,叫做: 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徐渭的書法是性情的抒發,心到筆到而已。欣賞徐渭的字是欣賞徐渭的取法,其實若是對魏晉草書以及隋唐的大唐有所涉獵的話,你就不難發現,徐渭的字其實法度嚴謹,筆筆皆有出處,這種出處就在晉唐。 徐渭的創新來自於繼承,沒有繼承的創新是毫無意義的,而且這種創新能力恰恰是藝術家對藝術領悟能力的一種衡量,只是徐渭對此達到了極致。這跟現在某些人推崇的醜書是完全不一樣的。
-
3 # 王乃棟說書畫
欣賞徐渭的書法,是和欣賞古代其他名家的精彩書法一樣的,不需要特別的欣賞法,只要按欣賞書法的方法來賞析就可以了。
如果認為徐渭的書法寫得很狂、外形很亂,連認字都很困難,似乎人有點精神分裂字也分裂了,這有什麼好呢?美在何處呢?怎麼來欣賞呢?
這個問題不能怪徐渭,是書法欣賞本身存在的問題,是書法審美中存在的認識深淺的問題,也就是觀眾自己對書法理解的深淺問題。當然,徐渭自己也少不了責任。因為徐渭的書畫太好了,名氣太大了,價錢太貴了。於是,書畫仿品出現了,仿徐渭的偽作肯定只能刷個亂七八糟的外形,仿不到徐渭書畫形亂意佳的境界,有些贗作外形甚至更亂,增添了欣賞徐渭書法的難度。如圖1贗品。
但是這個欣賞徐渭書法的問題怎麼解決?不但現在無法解決,而且從古以來都難解決。因為書法的欣賞,首先牽涉到層次問題,其次牽涉到喜好問題。五代楊凝式的書法就寫得亂七八糟,近似精神分裂,但黃庭堅說是寫得像王羲之《蘭亭》一樣好,其他宋人則嘴上附和,腹中不以為然。見圖2楊凝式書法。
關於書法的欣賞問題就不僅僅是徐渭個人書法的問題了,從古以來都是如此的,高書不入俗眼,常人多喜行楷。對於現代不用毛筆寫字的人來說欣賞書法更難一些,好在印刷發明,好帖多多。只要多看書法,就能理解和接受一些外形不受看的佳作,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不必進入精神分裂狀態的。請看圖3後徐渭書法:
-
4 # 黃環的藝術生活
欣賞徐渭的書法,是不是一定要癲狂狀態?答案顯然不是的。從欣賞角度而言,作為欣賞者,更需要理性判斷,感性理解。對此我作以下幾點分析:
第一,理性認識:創作狀態並不決定成敗。徐渭有很多作品是在癲狂狀態下寫成,但也有很多作品是在正常情況下寫成,並沒有百分百的依據說明癲狂時寫的更好。在欣賞上,並不能就捉住這一個點來作為依據做太多無必要的延伸。
第二,理性認識:創作狀態與欣賞狀態不是一回事。懷素醉酒寫自敘帖,顏真卿悲傷作祭侄文稿,這些都是作業的創作狀態,並不是意味著欣賞者也需要這樣狀態才能與之相通,才能體會到作品之妙處。很多人喝不了酒,難道就看不懂懷素?不悲傷就不能體會顏真卿?理性分析,感性理解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理性分析書法本身。其實作者在什麼狀態下創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質量如何。不論是欣賞還是學習,並不是要求學習者或者欣賞者要達到這個狀態才能與之相通。作為欣賞,更需要認真如體悟分析作品的筆法、章法等樂觀存在的共同規則,這樣也是欣賞一切書法作品的通用手法。
第四,感性理解作品。作者創作狀態並不一定都決定著作品的好壞,要想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態,很多的從作品的內容到書寫上的結構、動作等等細微的地方去觀察體會,才更好的領悟到當時的境況。
-
5 # 中外舊聞說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有狂生徐文長之說,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徐渭在文學,美術和戲曲上都有非常高的造詣,書法上也有其獨特之處。
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難看懂,用筆狼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自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陶望齡曾說過其書法“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袁宏道則稱:“予不能書,而謬謂文長書決在王雅宜、文徵仲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矣!”
徐渭有狂生徐文長之說,是明代紹興的一位文人。從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雖然文學出眾,但是卻在科舉方面屢屢碰壁 ,一連八次考試,皆以失敗告終,再試有司,皆以不合規寸,擯斥於時。徐渭一身都不得志,明代嘉靖倭寇進犯浙閩沿海,平時好閱兵法,先後參加了柯亭、皋埠、龕山等地的戰役,並出謀劃策,初步顯示了軍事才能。引起了浙江巡撫胡宗憲的注意,欲招其入幕府,充當幕僚。徐渭欽佩其抗倭膽略,感念他對自己的信任,遂同意追隨。後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擔憂自己受到迫害,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寫了文辭憤激的《自為墓誌銘》,反覆自殺有九次之多。明神宗時期雖有短暫仕途,但生性放縱,不願受傳統禮法的束縛。平素生活狂放,對權勢不嫵媚,一生命途多舛,遭遇坎坷,晚年悲苦淒涼,形影相弔,他將自己的悲憤和懷才不遇之感融注於筆端。
欣賞者是否要進入精神分裂狀態?我認為作為一個文化人提問者為何有如此之問?提問者覺得在在欣賞其書法時,需要進入該種狀態也是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欣賞境界,或許作為旁人的我無法體會到其中的意味。
徐渭的行書已用“己意”實現了對傳統筆法的改變。以前說“董其昌破壞了墨法”,在這則要說“徐渭破壞了筆法”。實現了作品創作中筆法的改造。用筆姿態各異,不拘程式,線條頗具厚重感,其瀟灑處可以與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的字相比擬。草書用筆狂放,淋漓宕逸,不拘形似而神采殊勝,充滿著豪邁之氣。
晚年徐渭的草書到達了同時代的極致,行筆如排山倒海,線條充滿了奇異縱肆的激情和力量。章法也不拘古法,其狂草作品,有時字與字的間隔幾乎不留。狂草入畫的首要特徵是運筆飛動放縱,另一個特點是筆勢連綿不絕。有些表面上不相連的墨塊點線,卻筆斷意連,真氣貫通。求新意於法度之外的思想,與他自由奔放的個性相符合。代表作有《代應制詠劍草書軸》和《代應制詠墨草書軸》。
巨幅大軸,滿紙密不透風,如萬箭齊發,萬馬奔騰,又如黃河之水自天而來,令人觀之氣不盈息,緊張、戰慄、激動、痛快,若親臨原作,遠觀只覺血脈噴張,竟然手舞足蹈,近察又覺巨大的壯美把你向外推開,那是德國劇作家萊辛所說的悲劇的力量,如暴風驟雨般瞬間把你裹挾。一吐胸中塊壘,何其暢快!
也許徐渭的狂草有此特點提問者才會有此提問也不作為怪了。
書法好為何無人繼續發揚?我認為無怪乎二點。
其一,徐渭的章法就是毫無章法,自成章法,其開合、擒縱、避讓、呼應、穿插、虛實、輕重、大小、方圓……可謂隨心所欲不逾矩,又騰挪輾轉興盡而歸,他沒有像歷代書法家那樣提供一條清晰的規律讓你依循,在巨大的氣勢逼迫下,想找尋他的用筆規律只會讓你手足無措。
其二,徐渭的書法和其的繪畫二者不能分離,無論他的《墨葡萄圖》,該畫以草書筆法作畫,行筆豪邁而不肆野,葉、果用淡墨加膠礬揮灑,墨氣淋漓酣暢,產生了極佳的暈散效果。以草書筆法寫枝蔓,以潑墨法染樹葉,以飽含水分的筆墨點葡萄。還是《牡丹蕉石圖》該畫透過墨的乾溼濃淡和相機積破,筆法來去縱橫,和巧妙的交疊,著力寫出了這三件東西卓立世間而生趣盎然。其淋漓溼潤的墨韻及氣勢奔放的用筆以及筆墨技巧的運用上結合著生紙的效能,運筆汪洋恣肆,暢快淋漓。都使人覺得他的潑墨寫意畫簡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蒼勁書法。
正如張岱所言:“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絕略同。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餘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做到了“書中有畫,畫中有書”的境界。
提問者找不到徐渭的書法美感,也不用慚愧,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個時代的和每個作者的文化作品都有時代和作者的鮮明特徵,還有相應的文化底蘊。作為後世之人不易理解和欣賞也是難免的。
回答有不足之處,請共同探討。
-
6 # 弄墨人3476384831199
徐渭被稱為"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是晚明真正個性鮮明、創出明代書法特色的書法大家。他擅行草,尤以狂草最見本色。其書法方圓兼濟,輕重自如,筆墨縱橫,跳逸飛動。
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陰布衣等。徐渭才華橫溢,詩書畫全能,又多結交文人名士,因此聲名漸遠。後因故獲罪下獄,深受刺激,精神一度失常,晚年以書畫為生,窮困而終。
徐渭的書法和他的個性一樣狂放不羈,主張學書要獨出於己,目的在"寄興",就是表現自己的真面目。他的行草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他的狂草氣勢磅礴,筆墨恣肆縱逸。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自負,"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齊白石在提到徐渭時曾說:"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
-
7 # 縱橫書法
(一)
徐渭書法作品的藝術風格徐渭書法作品是典型的晚明表現主義書風,其藝術主張與西方繪畫的印象派有點類似。即著重主觀情感、意象幻想的表達,出於“內在的需要”。
徐渭書法在比他略早一點的吳門書派所主張的反叛唐法出發,繼而吸取北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追求藝術個性化的積極因素中走來。他對王獻之、張旭、懷素、米莆、黃庭堅等書家的作品都曾認真研習,又取諸北魏碑體、經體,但善於取諸家之神,融匯成自己的風格,尤其是蘇軾求新意於法度之外的思想,與他自由奔放的個性相結合。
徐渭為人豪放不羈,“放浪麴櫱,恣情山水”,其書同其人,也是氣象奇偉,光怪陸離。因此,對徐渭書法的評鑑,不可在點畫得失上斤斤計較,而要觀其整體精神氣質。
徐渭書法以行書、草書為主,其行筆如排山倒海,線條充滿了奇異縱肆的激情和力量,運筆飛動放縱,筆勢連綿不絕,有些表面上不相連的墨塊點線,卻筆斷意連,真氣貫通。可以說徐渭打開了明朝以來的大寫意表現主義書風。
徐渭書法.《女芙館十詠》節選
(二)
徐渭書風形成的背景明朝中期,城市工商業發展與社會財富之增,政治腐敗、奢靡風行,舊有道德體系面臨瓦解之頹勢,與思想界以對人慾的適當認可為道德重建手段的儒學內部調整之時勢相應,書法也開始衝擊明朝初期的復古主義書風。雖然以二王帖學正脈的古典趣味仍在此間呈現藝術個性自覺的多數書法影象中存在,但跳出古法窠臼、自抒情性的價值取向已頗為明顯。徐渭正是在這一語境中橫空出世,開啟真情性書風的大勢。
徐渭書法.《煎茶七類卷》節選
徐渭活躍於嘉靖至萬曆年間,其所處時代,狂禪之風與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了蔑視禮法、放縱恣情的社會風氣。藝術家所受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及思想、性格的關係甚密。徐渭早年操琴習劍,廣涉多門,融通三教,後科考失意,中年幕府生涯及牢獄之災等對其人格發展變化的影響很大,並促成其書法之獨創幷包孕強烈的生命意識與荒誕意蘊,暮年之遊歷與捷戶十年研習內丹則玉成了其書法精神之由反叛走向逍遙。
徐渭書法.草書軸
嘉靖時王陽明心學氾濫天下,思想界異說騰飆,心學承陸象山“尊德性”而來,其間本糅禪學,因其“禪學與聖人之學”二者“相去毫釐”,致研其學而出儒入佛者,如麻似慄。流風所扇,一般文人中談禪者亦多如過江之鯽。他自小即受到家庭薰陶。嘉靖十三年(1534),徐渭嫡母苗氏卒,他遂由醉心丹術的長兄徐淮撫養。淮弱齡即訪道,信之甚篤。耳濡目染,徐渭亦生髮了對道家思想和丹術的濃厚興趣。同時,徐渭就學家塾時還與喜好道禪的同窗蕭女臣朝夕砥礪、拜訪僧道,後又與亦師亦友、由道入禪而歸宗陽明學的錢楩常相切磋。以陽明學傳承譜系論,徐渭系王陽明再傳弟子。嘉靖二十七年(1548),徐渭受業於王陽明大弟子季本,並問道於表兄王畿(龍溪),既汲收季本檢束自我的“龍惕”觀,亦復接受龍溪“良知自然”之主張。
受王陽明心學影響,徐渭認為藝術創作中,“神變”的主導則是“心”。以心為帥,以書法創作出於自然之心者為書法勝境,此與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說和王畿倡言的“自然為宗”相呼應。要之,徐渭書學思想系以心學所倡“真性流行,不涉安排,處處平鋪,方是自然,真規矩”、“真性流行,隨處平滿,天機常活”涵泳而出的“師心縱橫,不傍門戶”一說為其主旨,秉持重情真、尚本色之精神。
徐渭《詠月詞軸》
(三)
徐渭類書風出現的必然性眾所周知,書法大體可以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書法自先秦至唐朝,每經一個大的時代,就成熟一種書體,並催生一種新的書體。先秦時期的大篆發展至小篆達到高度成熟,同時催生出隸書。隸書至東漢末年高度成熟,同時催生出行書、草書、楷書。行、草、楷三種書體在魏晉南北朝幾百年間,各書體在各自地域逐漸達到高度成熟。至隋唐之際,則是對楷、行、草做了全面的完善工作。書法發展到唐朝,所有的書體發展、書法技術及書法藝術形式均以完善。書法在晉唐時期進入古典主義階段。
自宋朝開始,書法的創造必然不可能出現在書體發展、書法技術及書法藝術形式這些屬於書法本體的方向上,書法發展必然進入個人與時代相結合的抒情階段,及全面走進書法的浪漫主義階段。以宋朝的表意書風為鋪墊,結合明朝社會風氣的改變,王陽明心學的大肆風行,大寫意書風必定會在這些因素的催化下產生,再加上徐渭個人的學識思想、人生經歷,徐渭書法應運而生。徐渭書法的產生是書法藝術發展到這個階段的必然產物,就像西方繪畫發展到18世紀,各方面條件都以成熟,印象派必定應運而生,然後大肆風行。徐渭書畫的出現也將中國書畫推向了大寫意的高峰,影響後世數百年而經久不衰。
徐渭《行書錄杜甫七律詩軸》
(四)
藝術的欣賞經由以上陳述,徐渭書法的欣賞斷不只是美術的欣賞,而是綜合性的藝術欣賞。
當然,這種綜合性的藝術欣賞肯定逃離不了作為書法本體方面的欣賞。徐渭在書法上繼承了唐宋以來的表意、浪漫精神,在形態上則不拘於前人所營造的精美圖式。其點畫筆法的呈現不再是我們欣賞魏晉書法時所看到的那樣美輪美奐,帶而呈現的方式是一任自然,服務於自己強烈的情感。其空間佈局也不再斤斤計較、苦心孤詣,而是呈現出一種縱橫錯落、大開大合的狀態。這也是對傳統書法筆法及空間的反叛。這種反叛不是野狐禪式的拋棄、毀滅,而是以服務於自己思想情感表達形式的反叛。
藝術的欣賞,從來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中西方歷史上對藝術欣賞做長篇大論的巨擘數不勝數,他們都從各個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藝術欣賞的諸多問題。比如“直覺說,“表現說”,“距離說”、“移情說”等等。各種學說也恰好說明藝術的欣賞是立體的。
誠然,在徐渭的一生當中,有幾年是癲狂的,而且他的一些書法作品裡也呈現出癲狂的狀態,但也並不是說欣賞者去欣賞他的作品就必須要進入作者所處的“精神分裂”狀態。人類對知識、對感覺的獲得並不需要每一樣都親身經歷,而是可以透過其他方面的事物來替代一部分。欣賞者即使沒處於精神分裂的狀態,面對徐渭的作品也能感同身受到很多與徐渭相關的資訊,並依據這些資訊對藝術作品進行更高層面的欣賞,而這也是欣賞的一部分。
正如提出這個問題的作者,當作者提出是否要處於精神分裂的狀態才能欣賞徐渭的書法時,其實作者就已經欣賞到了徐渭書法作品裡的藝術價值,至少是某一方面價值。
徐渭書法.《草書條幅》
徐渭書法.《草書條幅》
-
8 # 慢慢來
儘管有人把徐渭的書法誇上了天,也許我審美不行,我必須承認我不喜歡徐渭的字,浮,亂,線條肥弱,雜亂並非叢茂。
-
9 # 徐茂生書法
關於徐渭書法,我的感受,分享一下。
1.線條質量。
不能說好與不好,只能說篆籀法運用的比例不大,導致有較多的絲狀線佔據了大幅面。如果痴迷篆籀法,一看徐渭可能會覺得難受。但是不能說不用篆籀法就一定不好,這是書家自己的選擇,也是書家的態度。
2.單字造型。
我覺得單字造型也還是不錯的,但是徐渭側重點也不在這裡,只能說他對單字造型的需要是有理解的,根據他風格的需要來寫,沒有突出與強化。
3.線條排列。
我覺得他線上條排列上頗有心得。尤其縱軸大草作品,筆墨淋漓之中,缺不顯得紛亂,反而氣息通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視覺效果,因為線條不衝突,變化中見均勻,均勻中有變化。這也是藝術審美的需要。
4.氛圍營造與章法需要。
因為排線和墨色的搭配,強烈的流動感,給人以暢快淋漓的感受,又不失法度,那就是好運品。
5.被推崇的原因。
個人覺得如今他被推崇,主要是因為審美多元的需要,尤其是展覽體制下強調展廳效果的今天,在成千上萬的精雕細琢的作品裡看到這麼一件酣暢淋漓的另類作品,很容易讓人眼前一亮。
6.關於欣賞是否要先精神分裂。
大可不必,就像欣賞一位美女,自己是個男的,欣賞的才準確,如果精神分裂了,可能喜歡的就不是書法了,說不定就喜歡打地鼠了。
-
10 # 雲夢齋論藝
徐渭書法賞析,首先是十分困難的,哪怕專業的書法從業者,名家都有不同看法。簡單剖析一下。晚明書畫鼎盛,還是把八大和徐渭放在一起談談。
首先都是受過舊式文人薰陶的,底子都不錯,詩畫書上面都下過功夫。而八大的東西,很理性,屬於經意的東西較多,比較嚴謹,徐渭則隨意一些,導致他的畫比較大膽,書法走向了一個極端。
徐渭的書法,好的很好,一般的也可以看做“一般”,比如大尺幅行草,有點亂法,並不是很準確,裡面問題較多,可能喝多了。有些題畫詩的書法,又極其精到,如墨葡萄,陰陽頓挫,顧盼多姿,很有畫意,也點畫都在法度之中,又不受法的約束。
小尺幅行草寫的比較活潑,字的韌性很強,章法也是比較自然。大尺幅草書比之後來的王鐸,傅山,氣勢不輸,輸在了法度不嚴謹。
總之,徐的字,有好有不好,要善於分辨,整體成就在書法上,要低於八大、王鐸、傅山這些人。一家之言。
-
11 # 子曰詩云的書法藝術
這位網友你好。今天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就是如何欣賞徐渭的書法以及欣賞他的書法是否精神分裂的狀態。首先我要糾正你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徐渭創作書法的時候,並不是精神分裂,這是前提。一個精神分裂者,是不可能創造出不朽的藝術的。你所認為他的精神分裂,也許只是一種感覺。古往今來草書大家不勝列舉,比如唐朝的懷素,張旭。他們的草書,都極具藝術性。尤其是張旭的草書四帖。讓人感覺,仍然是精神極度的奔放。情緒極度的飽滿,這來難道也是精神分裂嗎?顯然不是。其實草書,他本身需要一種情緒。這種瞬間的情緒的醞釀,成就了草書癲狂況味。如果我們處在一種無情緒的狀態,那麼我們所寫的草書,其實就是一種演戲,他不是你內心的真正的狀態,另外,作為明代著名的書法大家徐渭,他的草書也好,行書也好(如說杜甫的《秋興八首》。都極具藝術性,都不乏二王脈絡,沒有任何的不符合審美的筆法和章法。所以我們不能說他的書法是一種精神分裂的狀態下所創作的作品,至於說如何欣賞他的書法。我覺得,一方面要提高你的藝術的素養。首先藝術的素養是不斷提高的。透過你不斷的積累學習。你自然會對審美有你自己的一個成就。另外一方面,也要不斷提高你對藝術的領悟力,這個都很重要。我自己以為,徐渭的草書作品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在章法上,非常的密集。可謂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第二。在墨法上變化極具豐富,彰顯了濃淡乾溼的藝術魅力。第三在用筆上跳躍性非常的強,筆法的變化非常的多,氣韻非常的生動。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書法學會書法的理解。不知您以為然否?
-
12 # 千朝書畫
書法不應該是單純的寫字,書法創作就是透過漢字書寫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賞徐渭書法更要了解其人生軌跡,去感悟他精神性的內容。徐渭多才多藝,在書畫、詩文、戲曲等領域均有很深造詣,且能獨樹一幟,給當世與後代都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但這樣一個天才卻極不得志,仕途、婚姻都充滿坎坷,雖有奇才,而屢試不第;於胡宗憲幕下雖屢獻奇,頗受禮遇,卻終又因胡倒臺自殺而罹禍發狂,以至自戕、殺妻、牢獄。
坎坷的經歷造就了徐渭在藝術方面的卓絕表現及傑出成就。藝術作為徐渭情感宣洩及昇華的載體,其不羈的性格、狂狷的才情及散漫而無所顧忌的人生道路,給了徐渭的最大的自由空間,故其詩、文、書、畫皆匠心獨運,直抒胸臆、追求性靈、表現真情。徐渭學書,曾浸淫於宋黃庭堅、米芾、蘇軾諸家,並上追鍾繇、索靖、二王。對黃庭堅、倪瓚、蘇軾及祝允明等諸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取法。
所以欣賞徐渭書法要做到
一、欣賞者要有較高的書法欣賞水平和書法鑑賞能力
二、瞭解徐渭書法形成的因緣,對其筆勢、結體、墨法及章法的影響。
三、瞭解徐渭的內心世界,欣賞徐渭書法是感悟、觸發、領受的過程,而不能記較其法度,而是取其精神、氣息!
-
13 # 任城一米陽光
怎樣欣賞徐渭先賢的作品?是不是要先進入精神分裂的狀態?
當然不是,欣賞書法當怡情養性、提升審美,更不用說許多大家的書法中是凝聚了其一生的思索與心血,能靜下心來去體會其中的人生況味,也是對自己的一大啟迪。我們要結合他的生平際遇去體會書法中流露出的情感。
徐渭其人,一生跌宕,可謂才華橫溢、壯志報國,卻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到現在民間還有許多他的傳說,講他如何聰明、如何捉弄權臣宦官等。
他是天縱的英才,機敏聰慧、才華橫溢。他又是出世的狂人,滿腔熱血被奸佞所害、滿腹經綸卻從不曾及第登科,少時寄人籬下的家庭環境給他的性格塗上執拗偏激的底色,直到中年,發狂殺妻下獄七載。晚年悽苦,不使人間造孽錢,靠賣字畫度日,終於潦倒而死。可以說他一生所有的力量都在抗爭,抗爭著命運、抗爭著不公,這樣的感情自然而然就體現在他的書畫作品上。哪怕命運只留給他一聲嘆息,他胸中依然有一股不可磨滅之氣。此人詩書畫兼工,他所畫的魚、鳥,皆是“白眼向青天”,不拘泥於形似以神采勝之。書法風格與米芾有共同意趣,皆是書畫同源、用筆同法的完美結合,狂放而跌宕,猶如他的狂放人生一樣大開大合、大起大落,滿紙雲煙、遍壁驚濤,無一筆不是抒發震盪的心緒、激烈的情感、狂放的才情,洗刷胸中之塊壘。“古之人皆善書,唯其賢者傳”,這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的一生,卻處處閃爍著高潔的才情,讓他的書法氣勢磅礴卻狂怪,也讓後人一直津津樂道。
用他自己的一首《題墨葡萄詩》來結尾吧: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
14 # 戴軍書畫
徐渭是明代偉大的書法家、畫家、詩人。徐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大草。他的大草氣勢開張,行列之分相互交融,是將自己情感融化於筆墨的最好體現。徐渭的字其實法度嚴謹,筆筆皆有出處,這種出處就在晉唐。尤其是他的大草作品中的“內厭”和“外拓”筆法的運用,既有二王的風流韻致,也有顏魯公的開張和寬博。
徐渭的創新來自於繼承,沒有繼承的創新是毫無意義的,而且這種創新能力恰恰是藝術家對藝術領悟能力的一種衡量,而徐渭則是對此達到了極致!
徐渭晚年確曾神經錯亂,但是他的作品絕不是神經錯亂的產物。一個神經錯亂的人不會創造出有價值的藝術作品,同樣,一個神經錯亂的人也絕不會欣賞藝術。現在,很多朋友把自己不理解不喜歡的書法歸類於醜書,
關於醜書的爭論由來已久,很多老朋友不懂書法,就喜歡把自己認為不好看的字,統稱為“醜書”!
有的“醜書”是真的醜,因為沒有經過傳統技法的訓練,亂寫一氣。有的字雖然長得“醜”,但是裡面的內涵,卻是沒有書法基礎的人很難看懂的。
這其實牽扯到一個審美層次的問題。馬未都先生說中國人的審美有四個層次,分別為豔俗、含蓄、矯情、病態。
最低層次叫做“豔俗”,如農村的大花布床單、流行歌曲,它簡單明晰,具有最廣大的群眾基礎,是審美的第一個層次。
第二層“含蓄”。唐詩宋詞是最典型的代表,需要慢慢體會它的美,而無法直接理解。比如李白的《送友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它的美很含蓄,是審美的第二個層次。
我覺得前兩個層次還是說得挺準的。我姥姥曾經說過:“布店裡再難看的花布也能賣出去”。就是說的初級審美的群眾基礎多麼廣大。
審美達到第二層次也很難,畢竟現當下文人雅士也少。但這個層次為大多數人所羨慕景仰和追求,追不追得到另說。
我覺得第三層次應該是奇崛,戛戛獨造,遺世獨立。這個層次已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可和接受。
第四層次應該是天真,是不著痕跡的返樸歸真。
我認為徐渭的藝術是達到第三種層次了,不為大多數人所認可和欣賞是必然的。
懂得審美,已經變成這個世界最稀缺的奢侈品。
-
15 # 千年蘭亭
有哲學家認為,人的精神世界中住著兩個主人,一個是天使,一個是魔鬼。
又有人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步之遙。科學研究表明,這二者的右腦活動更多,有著同樣的基因突變。
在徐渭的身上,可以說同時證明了這兩種觀點。
徐渭生性灑脫,狂放不羈,他極力排斥官場的阿諛逢迎。可是,為了追求個人功名,他又寫了大量為自己所不齒的諂媚文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天使與魔鬼的激烈交鋒,讓徐渭發了瘋,他殺死妻子、以鐵釘插入雙耳、以鐵錘砸碎睪丸,但上天沒讓這位天才輕易死去,而是讓他以病殘之軀留下了大量驚世之作。
徐渭的例子是不是說,只有瘋子才可能成為天才呢?哈哈,你可以試一試。
開個玩笑。關於天才與瘋子的問題,以徐渭為例,我覺得應該這樣理解:
徐渭在精神失常之前,已經掌握了較高的書法技能,具備了高超的創作能力。
精神失常後,其反叛思想,讓他的創作理念發生變化,於是他的作品一改前人傳統帖學書風,用筆大膽狂恣,結體欹側跌宕,章法如疾風驟雨,震憾力強烈。
徐渭的書法,對後世的影響非常重大。
一是動搖了帖學一派獨大的地位,衝擊了古典書法傳統所確立起來的秩序裁,對清代碑學書風的崛起有一定啟示作用。
二是促成了晚明變革書風的形成。徐渭推崇的“天成”,得到後來的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人的響應,將晚明求變書風推向高潮。
-
16 # 蜀山墨客
徐渭是一位影響久遠的詩,書,畫,戲曲大師,他才華橫溢,天才縱逸,卻又命運多舛,歷經艱辛。
徐渭生前對自己的藝術有一個基本的評價,他說:“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陶望齡《徐文長傳》),梅國禎說他“病奇於人,人奇於詩,詩奇於字,字奇於文,文奇於畫”(袁宏道《徐文長傳》),說明他書法的成就是最高的,
徐渭生時多落魄,屢試不中,又因牽扯到官場鬥爭而潦倒貧困,精神失常鋃鐺入獄。這樣的人生經歷對他的書畫藝術有很大的影響,他在畫中題詩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笑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即是他人生的寫照。
徐渭是個內心極度矛盾衝突的人,他狂放恣意,孤僻傲物,憤世嫉俗,他的書法不泥古人,有自己的面目,在書法史上獨樹一幟,從形式張力到線條的放肆程度均使作品充滿表現力,瀰漫著一股鬱勃的不平之氣和蒼茫之感。
徐渭對後世書畫的影響十分深遠,其中八大山人,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都是徐文長的鐵桿粉絲。鄭板橋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狗”,齊白石也說“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
一生落寞,在“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的際遇中悽悽慘慘地死去,著實讓人唏噓不已!“放浪曲桑,悠情山水”,“餘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悲夫!”。
藝術作品的欣賞,是以自己的心靈與作品碰撞,激發內在的共鳴,產生思想情感的漣漪,讓我們提升對生活的感悟。“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件作品在不同的人心中投射出不同的影像,我們站在不同角度解析作品的精神內涵,往往會夾雜自己的情感因素,這也就是讀者的再創作過程。書法作為具有抽象意味的藝術,更是容易讓我們產生多維度的解讀。所以,不同精神特質的人,在徐渭作品面前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能與徐渭一生那樣嚴絲合縫精神契合至瘋狂,至今未發現。讀者儘管以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審美趣向來解讀徐渭書法就是了,無須擔心受到影響而瘋狂。
-
17 # 甘肅牧雲齋
【牧雲齋學書筆記 風格】世有永珍,人有萬性,書亦有萬姿。大江東去訴宇宙磅礴之勢,小橋流水含天地纖弱之趣。處世經事,世間有剛勇豪氣之人,亦有綿密慎思之人;有粗礪率性之人,亦有纏綿悱惻之人;有光明正大之人,亦有奸邪之小人。依此理,天地因有永珍而豐富,人有萬性而多趣。凡人凡眼觀書,正襟危坐處處合軌事事入法為美,殊不知僧有濟公,甚有魯智深者,言行皆破規俗,但人性極美。書中徐渭,皆此類也,初讀其書,不修邊幅,點劃狼藉,細品之,則一舉一動,一姿一勢皆合法度,亦孔子言“從心所欲而不愈矩”之理。(圖一二為徐渭作品,圖三四為本人根據徐公筆意的創作)
-
18 # 邨民
我過去釋出過,徐渭,祝允明,傅山他們的草書不符合我的審美欣賞,有說現代書法已經超過了古人,超過了以上這些古人我是贊同的,這些人的書法結體,章法都很隨意,總之不好看。不要說米芾,就看王鐸的書法他的結體,章法,筆法,變形都是符合觀賞的,徐渭就是現在的改革另類,留給後人的,讓後人評說好了
-
19 # 百川2022
徐渭書風,以“汪洋姿肆”四字概之頗為貼切,一眼看去,頓覺如入汪洋大海,波濤粼粼,光怪陸離,濤濤氣象,令人炫目,和其畫頗為神似,有如莊子言道,貌離神合,又如太白醉酒,有酣暢淋漓之美,實乃天才之作,非人力可追。
然此等書作,卻無法可學,一學即俗,大多學他的書家,都只得其狷介,不得其氣勢,就如裝醉與真醉的差別,又如小河與大海的不同,賞者多欣其才氣,而嘆其命途多踹,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吾誰與歸,一人而已。難怪有願作青藤門下狗之嘆。
-
20 # 金尚書畫Johnson
感謝邀請!徐渭的書法和他的畫一樣,恣肆奔放,放蕩不羈!有人把他比作中國的梵高,兩人有相同之處,都是藝術天才,都是特立獨行,一個為藝術割耳自戕,一個為藝術瘋了!徐之書法看似亂麻,實則亂中有法,亂中有度,多是任情恣性的性情之作!藝高人膽大,一個藝術家只有具有極好高天賦,才能遊刃有餘信手拈來!不過書法學習必須踐踏實地,有了堅實基礎後才能學徐瘋子,學他的奔放自然灑脫,特別是大草創作,他更是範本!個人以為他的書法要比王鐸更自然更具靈性!附拙作 交流祈正
回覆列表
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是要了解徐渭這個人,認知徐渭的書法之後,也許可以有所體悟。欣賞徐渭的書法作品,如同喝功夫茶,喝久了,也許或多或少可以品其味。
回答如有不妥,請您批評指正!
徐渭(1521-1593)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和詩人,《榴實圖》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雖寥寥數筆,卻處處有畫意,筆筆見精神。在題畫詩中,徐渭把自己比況成久居深山的石榴,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不被重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淒涼的心情。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傳達出中國獨特的藝術精神。
一是徐渭之書,所以神氣勝,乃在於他能以“運筆”一以貫之。徐渭曾多次論及運筆,《筆玄要旨》書中有《執筆法》,既講執筆,而實重在講運筆,執筆之正確是為了達到更好地運筆,書之形神全在於筆中求得。二是在徐渭看來,書法首在神韻,神韻須有生意,而生意須有骨力,故骨力是書法美的根基。三是徐渭在理論上講天成,學習和研究書法者,若不知重己意之要旨,則其書必不能大進,更難獲天成。觀賞臨摹之作,不可以是否與原本形跡相似為標準,而應看其是否充分流露自己筆意,這是衡量其是否為高手的準則。學習高手名家之書,最重要的是學其意,如能“取諸其意氣”則我書必大有長進。書高尤在乎意高,徐渭作畫重寫意,作書亦是重寫意、重天成。四是徐渭認為作書應當去俗,他在《題自書一枝堂帖》跋中說: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書。然此言亦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為什麼高書不入俗眼呢?這是歷來書家經常提到的問題。究其根本,高書重筆意神氣,俗眼重點畫形跡。點畫形跡可視而容易明白,筆意神氣則非學養所至而不易領會,故入俗眼者非高書。重筆意神氣者追求神意之高逸,重點畫形跡者追求跡之美觀。以神意高逸為宗旨,其筆力必強;以形跡美觀為宗旨,其筆力必弱,甚至浮滑。故此大異其趣。五是徐渭的書法豪爽散逸,他在理論觀點上亦推崇散逸。他崇尚米芾的書法,並不是學其形跡,而是取其“瀟散爽逸”。他有《書米南宮墨跡》跋文雲:閱南宮書多矣,瀟散爽逸,無過此帖闢(譬)之朔漠萬馬,驊騮獨先。米芾書法在北宋諸家中,最以狂放散逸見長,以至風靡南宋整個時代,徐渭比之為“朔漠萬馬,驊騮獨先”,最為恰當,而此八字用來形容徐渭的行草書也是非常相合的。徐渭崇尚散逸,在評論其他書家時也曾表現過這樣的觀點,比如評黃山谷書,“構密是其所長,瀟散是其所短”;評蘇東坡書,“專以老樸勝,不似人之瀟灑,何耶?”這亦是他在宋四家中最推重米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