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步史書

    大清帝國讓我們認識了一個事實,以前一直認為,蘇秦、張儀是屬於同一時代。事實上,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真正和張儀合縱連橫較量不是蘇秦,而是公孫衍。公孫衍有不少的綽號,比如犀首,犀首實際上是一個官名,證明這個人確實有無與倫比的大才。有關公孫衍的為官經歷,是首先在秦國,然後才在魏國。而在秦國之前,公孫衍幾乎毫無名氣,有關他如何進入秦國的情況,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公元前333年,任秦國大良造,並率領大軍進攻魏國,攻佔了河西之地,並迫使魏國割讓陰晉。打完河西之戰以後,有關公孫衍離開秦國,有這麼幾個記載。第一、魏惠王派人賄賂公孫衍,使得公孫衍離開秦國。第二、張儀抹黑公孫衍,使得秦惠王不再信任公孫衍。魏惠王賄賂公孫衍,目的是除了是公孫衍這個人外,還想要做的就是保全魏國,畢竟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損失過大,加上損失了河西之地,如果秦國繼續攻打,魏國很有可能也擋不住。公孫衍因此而遊說秦惠王,放棄攻打魏國,去攻打其他國家。不過由於張儀的出現,使得這個計劃並未獲得成功,張儀認為進攻魏國正是良機,也由此公孫衍沒有得到信任,離開了秦國,回到了魏國。其實從這個過程也能看出,張儀比公孫衍來秦國還要稍晚一些,史書上記載,秦惠王任用張儀是在公元前328年,比河西之戰還稍晚四年。張儀誣告公孫衍,是為了給自己上位提供機會,但是也公孫衍屁股上未必真乾淨。張儀、公孫衍雖然兩人同為魏國人,兩人性格不一樣。張儀本身是為了功名利祿,尤其是在投身秦國前,曾往趙國、楚國,一直受不到重用,在當時各國都被貴族勢力把持,只有秦國才有出路。公孫衍不一樣,他有很深的鄉土情結,這一點和天下大多數人都一樣,雖然他幫助秦國打仗,目的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受到各國,尤其是魏國的重視。況且,秦國雖然透過變法逐漸強大,但六國卑秦的思想並未完全消除,公孫衍也不例外,骨子裡有可能也看不上秦國。公孫衍不是不知道收受賄賂會見惡於秦國,但是他仍然這麼做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打響名氣以後,離開秦國,這樣一旦他到了魏國或者是別的國家,立刻就能受到重用。畢竟即便是天才,也是需要進身的本錢的。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戰國時期與後世的大一統王朝,如秦、漢等,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獨立國家,而更像是諸侯主的私人財產,諸侯國之內的所有卿大夫、士、平民百姓首先效忠的是諸侯主,而不是周天子,所有的諸侯國共同組建立一個鬆散制國家聯盟,共同以周天子為名義上的共主。

    正因為戰國時期這種沒有國家觀念的意識,所以經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斷地在各個諸侯國之間流動,只要人才能在某個國家實現他的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獲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質財富,這個人才就會效忠哪個諸侯主。

    比如吳起,先是以殺妻獲得在魯國效忠的職務,當在魯國因為受到嫉妒待不下去時,白起去了魏國,為魏國奉獻20多年,後來由於受到同僚的陷害和魏武侯的猜忌,在魏國待不下去時,又去了楚國效忠,吳起並不是不忠,效忠不同的諸侯也只是因為在原來的諸侯國待不下去了,吳起輾轉多個諸侯主也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同時獲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物質財富。

    同樣的道理,也能放在公孫衍身上,公孫衍是魏國人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人,這個地方就是戰國時期的河西之地,是秦國東進的戰略要地,是秦、魏兩國爭奪的焦點地區,魏國強大時陰晉屬於魏國,秦國強大時陰晉屬於秦國,所以這個地方的人更回沒有歸屬感。

    公孫衍之所以來到秦國,是秦國對於外來人才的重視和重用,在一個唯出身論的貴族政治社會中,普通人或者下層社會的人,想要獲得上升的通道,秦國是最好的機會,公孫衍憑藉才能逐漸成為秦國的大良造,大良造這個官職在秦惠文王之前相當於相國,屬於主管一國軍政大權的高官,公孫衍能做到這個位置憑藉的就是自身的才能,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公孫衍為秦國做出何等貢獻才被封為大良造,但在以軍功爵位製為主的秦國,公孫衍以一個外來人員做到大良造這樣的高官,在沒有背景的情況下,能力與貢獻絕對不低。

    公孫衍成為大良造之後為秦國立下的重大功勞就是率領秦軍奪取他的家鄉陰晉,將陰晉之地併入秦國版圖,並佔據了整個河西之地,而在50多年前,魏國大將吳起以5萬魏武卒在河西大破秦國50萬軍隊,而在8年前,商鞅則率領秦國新軍在河西誘捕魏國公子卬,大敗魏軍。

    公孫衍在秦國居高位原本一帆風順,直到另一個魏國人張儀的到來,公孫衍才徹底地失去了他在秦國的高位,也失去了實現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的平臺,張儀比公孫衍能力更強,更加能說會道,因此得到了秦惠文王的寵信,公孫衍則被排斥。

    關於公孫衍在秦國被排斥的原因有一種說法是公孫衍接受了魏國的重金受賄,向秦惠文王提出攻打西南的遊牧民族,而張儀的觀點是繼續攻打魏國,不能讓魏國緩過勁來,因為魏國是戰國首霸,現在看來,已經很難說得清是公孫衍的觀點正確還是張儀的觀點正確,因為無法瞭解當時的秦國邊境局勢,而只正在於公孫衍和張儀誰說得更有道理而已。

    從後來的情況看,公孫衍五國伐秦時,秦國西邊的義渠趁機攻打秦國,大敗秦軍,差一點就滅亡秦國來看,公孫衍的觀點並不是沒有道理,而當時的魏國正處於魏武侯的統治之下,魏國經過數次齊魏之戰和河西之戰,國力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國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魏國失去了和秦國爭霸的實力。

    所以秦惠文王重用張儀而捨棄公孫衍的原因,在於張儀能力更強,更加能說會道,而不是公孫衍提出了錯誤的戰略計策,公孫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還是稍弱於張儀。

    在秦國被排斥後,公孫衍失去一切,包括官職,地位,權力,財富,只能離開秦國,來到魏國,公孫衍在秦國的失勢,如同當年吳起在魏國的失勢一樣,換了誰也知道應該離開,去尋找新的上升機會。

    那為何從公孫衍離開秦國回到魏國之後的時間裡都在與秦國為敵,都在反秦、抗秦?難道公孫衍是為了報仇,報復秦國不用他?報復張儀詆譭他嗎?

    公孫衍與秦國為敵,是有報復秦國的心態,報復張儀的仇恨,但更多的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獲得政治地位與物質財富。

    不要用道德水準去衡量當時的人物,尤其是公孫衍、張儀這樣的縱橫家,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效忠自己的主公,從而實現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獲得政治地位與物質財富,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但並不能判定公孫衍就是報復心重的小人,要說道德,張儀比公孫衍更差,張儀以秦國相國身份數次出爾反爾戲弄楚懷王於股掌之間,欺騙對於張儀來說如同家常便飯,張儀即使對秦國來說,也是褒貶不一。

    公孫衍終身與秦國為敵還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1、魏國對秦國的國策是敵對關係。

    魏國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地理上,必然維持與秦國敵對的關係,就算是魏國的前身晉國也是一樣,是封堵秦國東進的主要國家,秦國一旦東進,魏國首當其中,魏國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堵住秦國東進的道路,兩國就得維持敵對關係。

    兩國都是敵對關係,公孫衍能對秦國友善嗎?再說了,公孫衍原本就效忠秦國,現在來到新效忠國家魏國還對老東家秦國維持友好的態度,那不是讓魏王起疑心這是否秦國的反間計呢?

    公孫衍在魏國為官,就必然要與秦國打交道,秦魏兩國多戰少和,如果魏國對秦國親善,公孫衍就必須要與張儀和秦惠文王合作,公孫衍和張儀就像現在的職業經理人一樣,被原公司開除了,還能與原公司合作嗎?

    所以於公於私公孫衍必須對秦國敵視,才能在新東家魏國更好地發展下去,以示自己效忠魏國的忠心。

    2、公孫衍是戰國時期為數不多認為只有東方五國或六國聯合起來才能抵抗秦國的人。

    正因為公孫衍在秦國為官多年,所以對秦國非常瞭解,離開秦國效忠魏國後,公孫衍同樣認識到秦國的強大,認為只有東方五國或六國聯合起來才能對付秦國,公孫衍也就成為合縱的代表人物之一。

    合縱就是將東方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如果東方六國單獨與秦國爭霸,無一例外全部要失敗,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抗秦,這是公孫衍一生的追求的理想,可是合縱的難度遠遠大於連橫的難度,要把五六個有著不同利益訴求點的諸侯國聯合起來,攻打一個最強大的國家秦國,是多麼的艱難,而張儀的連橫只需要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去挑撥離間就行了,相對來說,連橫容易多了。

    說白了,東方六國的魏國、韓國、趙國、楚國、齊國、燕國都是各懷鬼胎的,真正的聯合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共同聯合出兵攻秦,恐怕誰也不會真正的賣力又賣命,如同公孫衍在公元前318年組織的魏國、韓國、趙國、楚國、燕國五國伐秦一樣,誰也不賣力打仗,被秦國阻在函谷關不得前進,不過由於義渠部落在西邊攻打秦國,才最終導致了秦國兩線作戰,而全面潰敗,如果東方五國齊心的話,秦國基本上就要滅國了,這次秦國不得不割地求和,才免去滅亡的命運,這也是歷史上對秦國最有威脅的一次合縱,就發生在公孫衍身上,可見公孫衍也是相當有能力的了。

    正是因為公孫衍意識到東方六國聯合起來才能對抗秦國這個正確的戰略,所以公孫衍終身聯合六國對抗秦國以實現正確政治抱負和理想,也就顯得有可能,同時正是因為六國合縱攻秦才能產生巨大的震憾效應,讓公孫衍個人的威望更崇高,事實上公孫衍不僅在魏國擔任過相國,也在韓國擔任過相國。

    公孫衍所創的合縱比蘇秦早了幾十年,同時合縱抗秦也是戰國時期唯一有效抵禦秦國崛起的政治手段,合縱的失敗並非公孫衍的失敗,而是六國國君的失敗,東方六國國君短淺的目光沒有意識到這是抗秦唯一正確的方法,因而公孫衍終身在反秦和抗秦,很大意義上不是仇恨,而是一種政治抱負和政治理想的實現。

  • 3 # 九州錚史

    公孫衍曾在秦國任大良造,還率軍大敗魏國助秦國奪回了河西之地,後來離秦之後先後在魏、韓等國為相,致力於合縱抗秦,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有私心而遭秦惠文王排斥,憤而離秦就魏。

    公孫衍是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因在魏國之時任犀首之職,故得名“犀首”。在早期的時候,公孫衍在秦國入仕,待商鞅死後,他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被任命為大良造。

    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積極謀劃,率領秦軍向魏國發起猛烈進攻。彼時的魏國缺兵少將,無力抵擋秦軍的凌厲攻勢,只好割地求和。此次魏國割讓的地方便是公孫衍的家鄉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位於魏國與秦國的交界之處。五十多年前,魏國名將吳起曾經在此以五萬魏武卒打敗了秦國的幾十萬大軍,從而長期佔據河西之地。此次從新佔領陰晉,算是報了當年之仇。秦惠文王喜不自勝,便將“陰晉”這個帶有魏國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

    (公孫衍率秦軍奪取河西之地)

    沒過多久,公孫衍再度率領秦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了魏國主將龍賈,斬首魏軍八萬人。經此一戰,魏國被打的喘不過氣,只好秦國將整個河西之地拱手割讓,以向秦國求和。自此,秦國佔領了通往中原的門戶。

    魏惠王在喪權辱國、旦夕存亡之際,便派人潛入秦國用重金賄賂公孫衍。所謂收人錢財,替人消災,公孫衍於是便向秦惠文王建議,趁秦魏和好之機,調轉兵鋒進攻義渠等西部義渠、第戎等周邊政權。

    當此時,張儀來到秦國見了秦惠文王,他指出:當前魏國四面受敵,無力抗衡,此乃繼續伐魏之最佳時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面的遊牧民族,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聽到此言,秦惠文王如夢初醒,立即起用張儀為客卿。

    此後,公孫衍失去秦惠文王的信任而遭到了排斥,最後憤而離秦就魏。魏惠王如獲至寶,並委其為將。公元前319年,公孫衍被委以魏國相國。就魏後的多年裡,公孫衍一直致力於合縱攻秦。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就是,公元前318年,在公孫衍的四處遊說之下,魏、趙、韓、燕、齊、楚等山東六國終於組成了合縱聯軍,並由楚懷王為合縱長。聯軍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不過,由於聯軍組織不嚴密,且各國各懷鬼胎,故而被秦軍擊敗。次年,秦派庶長樗裡疾在修魚(今河南原陽縣西),把參加聯軍的韓、趙、魏3國軍隊打得大敗,斬首8萬餘人。至此,“合縱”攻秦的計劃正式宣告失敗。

    綜上,公孫衍正因為自己的私心收受賄賂,而致秦國利益不顧的行為讓秦惠文王對其失去信任,最後憤而離秦。可以想見,在公孫衍的心裡,一定是對秦國有所怨恨的,畢竟是他幫助秦國成功收復了河西之地,打通秦國東出的重要咽喉,結果就因為收了點錢財便被棄之如敝履,想想必然心裡很是不爽。

    二是,與張儀之間的連橫和合縱的較量。

    歷史關於蘇秦,一直有人質疑其存在的真實性,倒是這個公孫衍倒是卻有其人,而其一直致力的合縱事業,與張儀所致力的連橫事業,是當世的一把矛與盾的較量。

    (公孫衍影視劇照)

    公孫衍在秦國的位置被張儀取代之後,必然會與其一較高低的想法。這也是他在東方六國間不斷周旋以合縱攻秦的一個重要目的所在。

    三是,戰國時期士階層的文化造成的各為其主。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於出仕之國即君國的認同感比較強,而對於自己的鄉國的概念並不深。周王室雖然不強,但是畢竟還在,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諸侯國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省份而已,都是一個國家、一個天下。因此他們心中的“忠君愛國”便表現為:在哪裡能夠施展抱負,就在哪裡落地生根,既而為其國甘願赴死。例如吳起為讓楚國變法順利延續伏屍而亡,伍子胥挖雙眼以待亡國,百里奚七十而入秦輔佐秦穆公,蘇秦更是為了燕國而去齊國做間諜以至身死,商鞅為了不破壞自己開創的秦法而甘願伏死,如此等等,皆是那個時期仕人的主流思想。

    因此,公孫衍離開秦國之後,先後在魏國和韓國為相,擺在他面前的唯一可以與秦國抗衡的辦法就是合六國之力以達到一種均勢平衡,這樣才能讓六國繼續抱團存國而不被各個擊破。這是公孫衍在他國就相之後必然要採取的策略。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

  • 4 # 文字拾荒人

    商鞅死後,公孫衍被秦惠文王任命為大良造,也即公孫衍接替了商鞅的官職,成為秦國重臣。公孫衍(生卒年不詳),名衍,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人。

    雖然是魏國人,但是,公孫衍一開始卻選擇為秦國效力,並獲得了秦惠文王的重用。作為秦國大良造,公孫衍多次率軍秦軍攻打魏國。最終,公孫衍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經過公孫衍的努力,秦國終於從魏國手中奪回了河西之地。那麼,為什麼秦國奪回河西之地的公孫衍,卻被張儀取代?

    公孫衍曾被認為是具有左右天下能力的合縱派鉅子,起初在秦國任職,這時的他是為秦國力爭中原的重要外交官。改變源自張儀的到來,憑著更犀利的口舌和對秦王心理更準確的把握,張儀成功排擠公孫衍,取代了他在秦國的地位。後來公孫衍畢生推行合縱政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秦國和張儀的雙重怨恨。

    在戰國中期的社會政治舞臺上,縱橫家張 儀是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和張儀同時的人景春說: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 哉?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 子·滕文公》下 )足可見張儀和其它縱橫家叱 吒風雲的氣概。儘管孟子不稱許這些縱橫 家為大丈夫,但他們在當時國際政局中的巨大影響還是不容忽視的。

    經過多年努力,公孫衍終於以魏國為根據地,發起了一場五國聯合攻秦的行動,這是戰國中期以後的一個多世紀裡東方諸侯們的一次壯舉。雖然因為軍事上的配合不力,五國軍隊最終為秦所敗,但此番行動的威懾力,得以使秦國東進的速度暫時減緩。而對公孫衍個人來說,在此期間,他一人攜五國相印,聲威震動天下。

    在戰國初期,魏國因為率先變法,得以稱霸中原,並透過吳起等人奪走秦國的河西之地。現在,到了戰國中期,商鞅變法後的秦國終於奪回了河西之地。可是,為秦國奪走河西之地的公孫衍,卻被張儀所取代了。張儀來到秦國後,秦惠文王選擇重用張儀,起用張儀為客卿,並排斥公孫衍,導致後者回到了魏國。

  • 5 # 阿飛見解

    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先梳理一下公孫衍的個人履歷:出生在魏國-任魏國“犀首”-被秦惠文王挖去秦國任秦國大良造,為秦國奪取河西之地-受猜忌和排擠,去魏國任魏相,開始合縱攻秦-五國攻秦失敗,去韓國任韓相,再次謀劃合縱攻秦,惹怒秦國出兵韓國,韓國大敗-逃回魏國,受奸臣排擠被魏王所殺。可以看到,公孫衍的一生夠坎坷,也夠精彩,兜兜轉轉最後悲劇落幕,但這不是公孫衍的失敗,而是時勢的無奈。

    對於公孫衍的頻繁跳槽,一點也不要驚訝,這在戰國時期很正常,那時候的人才們,為了實現自己的主張和抱負,可以效力任何國家,頻繁跳槽再正常不過了,所以像屈原那樣一顆赤忱之心全在自己的母國的人才顯得彌足珍貴。

    公孫衍去秦國,成為秦國大良造,為秦國奪取河西之地

    最開始,公孫衍在自己的母國魏國擔任犀首一職,後來懷才不遇的公孫衍被愛惜人才的秦惠文王挖走,跳槽去了秦國。由於公孫衍是個大才,很快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任秦國的大良造。這是秦孝公為商鞅特設的秦國最高官職,可見公孫衍深受寵愛。受寵的公孫衍肯定是感激涕零的,於是他發誓要為知遇之恩的明主奪回秦國丟失已久的戰略要地-河西之地。

    公孫衍確實是個大才,他首次率軍就輕鬆的為秦國奪取了魏國的陰晉之地,這也是他的家鄉。之後,公孫衍繼續向東,大敗魏軍,俘虜魏軍統帥,斬殺八萬餘人,為秦國奪取了丟失了近百年的河西之地,拔取了魏國懸在秦國喉嚨的利劍,打開了秦國東進的大門。

    秦國生涯的巔峰時期,離秦去魏,開始了反秦之路

    就在公孫衍為秦國立下不世之功的時候,公孫衍犯了一個看似小錯的錯誤,但在多重因素之下,最終導致自己不得不離開秦國,開始了後半生的反秦之路

    奪下河西之地後,秦軍只要繼續向東,一鼓作氣,有可能會滅了魏國,這個時候,魏惠王派人用重金賄賂公孫衍,勸說他不要繼續攻打魏國,公孫衍居然答應了。

    公孫衍為什麼會答應?第一個是因為不忍心,魏國畢竟是自己的母國,自己剛剛斬殺了魏軍八萬餘人,對母國下手已然過重,現在如果要趕盡殺絕,未免太過無情。

    第二個則是因為自己的私心,也許是覺得滅了魏國對自己沒有太大好處,作為敵國的人,現在秦國能給自己的已經夠多了,滅了魏國也不會得到太大的恩賜,不如留著魏國,自己也有用武之地,對自己的地位和優待更有保障。公孫衍明白,如果真的要繼續攻打楚國,以自己的能力必定得讓魏國付出慘痛代價,才能顯得合乎情理,才能滿足秦王的期許。

    這就容易造成魚死網破的鬥爭,魏國真的拼起命來,秦國得付出什麼代價,很難預料,自己會不會成為背鍋俠,也很難預料。畢竟兩國僵持不下,主攻大將成為談判的犧牲品這種事一點也不稀奇。魏國被打狠了把怨恨全集中在公孫衍身上是絕對跑不了的,兩國為了不同歸於盡展開談判,公孫衍肯定是談判要拿來交換的重要內容之一。

    也許有人會說,秦惠文王那樣的明君是不會的,但公孫衍深知秦惠文王是一個聰明,務實,雄才大略的君王,但凡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大局觀都是非常強的,為了大局,該犧牲的他都會捨棄掉。所以秦惠文王才會幹出在繼位之初就車裂了商鞅,但是對於商鞅之法全部保留這樣看起來矛盾的事情:我知道你是對的,無辜的,但是為了大局,你還是得犧牲一下。基於這個,公孫衍想:不如留個順水人情,也好給自己留條後路。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公孫衍出於自己的私心,放棄了攻打魏國。這種將自己的私利放在秦國的利益之上的做法,秦王很生氣。恰好這個時候來了一個巧舌如簧的張儀,一句話說到秦王心裡,公孫衍就被擼了,不得不去魏國反秦去了。

    公孫衍離開秦國的根本原因是他與秦惠文王政見的不同,張儀是更和秦惠文王心意的“國王之手"

    “賄賂事件"之後,同是魏國人的張儀來到秦國,給秦王提了這樣一個建議:

    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面的遊牧民族,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

    這句話已經觸及到秦惠文王的靈魂了,他猛然驚醒:之前一直壓著秦國打的老霸主魏國,好不容易被打趴下了,可不能放過他,否則等他緩過來了,對秦國來說可能是滅頂之災。所以堪稱誤國的公孫衍必須給擼了,為什麼不給他個改過的機會呢?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公孫衍並不是秦惠文王心中最理想的“國王之手",張儀才是。

    秦惠文王更喜歡的是策士而不是戰士。在公孫衍大破魏國,奪取河西之地,一直到公孫衍因受賄被猜忌的時候,秦國已經是傲視天下的第一強國了。我們回頭看整個戰國時期各國的戰略無非就是:強國以實力強悍的拳頭說話,弱國以外交周旋夾縫中求生存。

    而這個時候掌舵天下第一強國又一直想東出的秦惠文王,有感於戰國初期霸主魏國衰落的教訓,他既不想保守的無所作為,又不想以武力蠻橫奪取,樹敵太多。所以秦惠文王確定了更務實,更靈活的國策,簡單來說就是胡蘿蔔加大棒,軍事行動配合外交周旋,無所不用其極,步步蠶食,削弱六國,為秦國爭取最大的利益才是王道。

    所以,秦惠文王眼裡更需要的就是張儀那樣的策士,而不是公孫衍那樣的戰士。張儀巧舌如簧,善於周旋,是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而且,張儀務實,有大局觀,又對秦國忠心耿耿,所以張儀是秦惠文王心中完美的“國王之手"。張儀主政秦國期間,秦國對待東方六國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兵法用於外交,“兵不厭詐",“兵者詭道也",這些兵法思想,被張儀完美地挪用了。

    在此期間,秦國用欺騙,訛詐,恐嚇,利誘等手段,玩弄東方六國於口舌之上。事實證明,秦國在惠文王和張儀這對絕配手裡確實賺的盆滿缽滿。張儀對秦國崛起的貢獻毋庸置疑,所以張儀成了秦國的首任相國。“大良造"與相國的區別,就是公孫衍與張儀的區別。

    所以,不是最符合秦王需求的公孫衍,在更適合的張儀到來之後,必須離開秦國。

    離秦之後的公孫衍,成了堅定的反秦鬥士,是當時的天下形勢決定的,也有公孫衍個人的因素

    離開秦國後,像公孫衍這樣的大才,到哪裡都是吃香的,而公孫衍最想去的當然是自己的母國魏國。這個時候的天下形勢有兩個特點:一是秦國已經有了傲視群雄的實力,秦國與東方六國已經形成了戰略上的對峙,東方六國也有了組團對抗秦國的意圖,所以這個時候的人才格局是:不助秦則反秦。第二個特點是:河西之戰後,魏國與秦國已成死敵,兩國鬥爭數百年,現在吃了大虧的大魏王鐵了心的要滅秦。在這種情況下,回到魏國的公孫衍必定是要反秦的。

    另外,即使拋開國際形勢不談,公孫衍個人也是鐵了心的要反秦的。為什麼?

    第一,公孫衍是縱橫家的鼻祖,他跟張儀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有野心的投機分子,都想要在這個亂世中,實現自己的主張,功成名就,秦國已待不下去了,那就只有反秦了。

    第二,公孫衍的滿腔憤懣轉化為對秦國的仇恨。無奈離開秦國的公孫衍應該是非常憤懣的,自己為秦國立下這麼大的功勞,結果因為一個耍嘴皮溜的人,自己這麼快就被拋棄了,被排擠了。眼見與自己持不同政見的張儀這麼受寵,取代自己已成定局,自己已無任何機會了,內心隱秘的角落裡,仇恨已經紮根心底。所以,公孫衍那種被拋棄的憤懣,很快轉化為對秦國的仇視,也就促成他成了堅定的反秦鬥士。

    第三,公孫衍的惱羞成怒轉化為對張儀的敵視,促成了他對秦國的敵視,拋開公孫衍的大才不說,單從一個人的角度來說,公孫衍在面對張儀的排擠和打擊,必定是惱羞成怒的,因為張儀這種奸詐的人竟然把自己從位極人臣的秦國排擠掉,一個你看不上的人,把你按在地上摩擦了,你必定是惱羞成怒的,所以公孫衍一定是想打敗張儀的,你搞連橫強秦,我就搞合縱反秦,一較高下。

    所以,不得不離開秦國的公孫衍自然而然的成了反秦鬥士。後來他與魏國相國惠施創立合縱攻秦,搞五國相王,組織五國攻秦,聯合義渠攻秦國後方,著實為秦國找了很多麻煩。後來,他創立的合縱在蘇秦手裡走向高峰。

    雖然合縱失敗,但這不是公孫衍個人的失敗,而是時勢的無奈,後世因為敬佩他的大才,尊他為“犀首",大致可以理解為獨一無二的稀世大才。

  • 6 # 碧宇藏龍

    自己的合縱主張,再秦國不適用,只能跑到其他國家來實驗自己的合縱戰法,而秦國作為日益強大起來的國家正好作為物件進行征伐。

  • 7 # 呆小啾

    作為秦國大良造,公孫衍曾助秦國奪得河西,為何後來“脫粉回踩”一生都在反秦

    公孫衍,提到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戰國時期合縱計謀的創始人,可以說他在戰國局勢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他雖然做過秦國的大良造,但他因為秦國的不待見、對實現抱負的慾望、對天下局勢的判斷,才讓他一生都在反秦、抗秦。

    要具體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了解這位雖不出名但成就很大的公孫衍。

    秦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得以強大,是因為秦國擔任大良造的商鞅進行的變法革新,讓弱小的秦國逐漸強盛,有著足夠實力能夠左右時代的發展。

    公孫衍一戰成名,為秦國收復河西之地

    當秦惠文王上位之後,將變法的商鞅給幹掉了,所以秦國缺少了一個空缺。而此時,本是魏國人的公孫衍看到了這個機會,所以去到秦國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

    當然公孫衍作為當時很厲害的縱橫家,他憑藉自己的口才征服了秦惠文王,讓他自己能夠擔任秦國當時最高的官職大良造。

    公孫衍成為大良造之後,接到了第一個任務就是率領軍隊攻打自己的家鄉祖國,要奪回以前魏國佔據的河西之地。

    公孫衍帶著大秦鐵騎直驅北上,因為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公孫衍想要以此戰來證明自己,所以在秦軍中喊出只要斬敵一個就能加官進爵,這讓參戰的將士們都十分奮勇作戰,簡直銳不可當。

    因為公孫衍是突然進攻,魏國大將龍賈沒有任何準備,只能倉促迴應,最後在雕陰城下大敗。因為當時魏國已經在馬陵之戰損失了十萬精銳,此時被公孫衍率領的大秦鐵騎突然襲擊,自然無法阻擋。

    此戰結束之後,魏國元氣大傷,已經不足以能夠跟秦國抗衡了,所以把河西之地全部還給秦國,從此秦國打開了進軍中原的通道,為秦國以後的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公孫衍被張儀取代,迫不得已被驅逐

    河西一戰之後,公孫衍可以說是名聲大噪,但可惜的是秦國並沒有留住公孫衍。

    歷史上對於公孫衍被排斥的說法有很多,其中影響最廣的就是公孫衍接受了魏惠王的重金賄賂,畢竟公孫衍是魏國人,為了家鄉他自然不想秦魏撕破臉,所以他向秦惠文王建議跟魏國交好,先進攻西南的義渠國。

    這同為魏國人的張儀還納悶怎麼讓秦王重視自己,這公孫衍居然給了這個破綻,張儀自然不能放過。

    所以張儀向秦王進諫,說公孫衍顧私利而忘了公義,秦國應該趁著勢頭正旺趕緊一舉打敗魏國。因為魏國可是第一霸主,畢竟有著很強的根基,如果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就很難受了。

    秦惠文王被張儀說服了,立刻就任命了張儀作為自己的客卿,開始排斥公孫衍,最後還直接將公孫衍驅逐出國。

    公孫衍其實並沒有謀私的心思,所以他眼看著自己的連橫大計不能受到秦王重視,自己還被張儀這個二五仔給取代了,他極為氣憤,所以開始使用合縱之計來對付秦國。

    其實我們從後來的歷史來回看當初公孫衍的主張,公孫衍聯合五國討伐秦國,義渠部落趁機偷襲秦國,差點將秦國給滅了,從這裡上來看,公孫衍先解決義渠再對付魏國的觀點是有道理的。

    畢竟魏國經歷了齊魏大戰和河西之戰之後,國力早就不如以往,對於日漸磅礴的秦國來說,魏國根本不足以能夠跟秦國爭霸。

    只可惜,公孫衍敗在了心計不夠張儀強,才會被秦王誤會甚至猜忌驅逐。

    公孫衍聯合五國合縱反秦

    因為秦國採取了張儀的計謀開始大舉往中原進發,東方各國開始害怕,所以都支援公孫衍的合縱計謀。公孫衍擔任魏國宰相之後,聯合韓、趙、燕、楚一起跟魏國組成聯盟一起攻打秦國。

    不僅如此,公孫衍還面見了處於秦國腹地的義渠國的國君,指點了義渠可以趁著秦國面對五國攻勢的時候,從腹地攻打秦國,秦國自然無暇顧及,這樣義渠可以收回一些被秦國佔據的土地。

    雖然公孫衍的排篇佈局得很好,但是他並沒有考慮到各國的小算盤。雖然組成了聯合一起攻秦,但五國並不能做到同一條心,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所以實際出兵打秦國的只有韓趙魏。

    而這出兵的三國可能是因為畏懼秦國,並不能很好地貫徹公孫衍的佈局,也可能是張儀早就看穿了公孫衍的計謀,三國聯合依舊被強大的秦國打敗了。

    從此,五國伐秦失敗,魏國全面倒向秦國,公孫衍的合縱主張再也沒得到強國的重視。

    公孫衍脫離秦國反秦的原因

    很多人以為公孫衍之所以脫離秦國一生都在反秦是為了報復張儀,其實這個看法有些片面了,公孫衍終身與秦國為敵其實有著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魏國對秦國的政策態度一直都是敵對

    無論從歷史因素還是地理因素,魏國都肯定要跟秦國站在對立面,因為魏國佔據了秦國想要東進中原的戰略要道,哪怕魏國不想敵對,秦國都會刀刃相見。

    既然魏國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切斷秦國東進的道路,不得不跟秦國保持敵對關係。既然兩國都是敵對關係了,重新回到魏國的公孫衍能對秦國友好嗎?

    他要想在魏國發揮出自己的抱負,肯定要表示自己對魏國的忠誠。所以一定要敵視秦國,一定要讓魏國跟秦國狠打一頓。

    所以,公孫衍必須敵視秦國,才能更好地在新東家魏國發展,才能顯示自己對魏國的忠誠。

    公孫衍為了實現凝聚了他所有心血創造的合縱抗秦的策略

    因為公孫衍在秦國當了這麼多年官,自然對秦國非常瞭解,他知道秦國的強大是其他國家遠遠無法比的。

    他認為只有東方各國都聯合起來,才有機會對付秦國,這是公孫衍一生追求的夢想。但是合縱的難度要遠遠大於連橫。

    因為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是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的,要將這些不同心的諸侯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最強大的秦國,這是何等艱難?

    而張儀的連橫呢?就簡單太多,他只需要將東方各國挑破離間就得了,就像第一次合縱失敗後,挑破齊國攻打趙國一樣,很輕易就打破了五國的聯盟。

    小呆說

    總而言之,公孫衍雖然合縱失敗了,但他的策略其實是正確的,他所擁有的戰略眼光除了張儀以外無人能及。

    他聯合了東方各國,還把秦國腹地的義渠都拉近合縱反秦當中。如果聯合的五國能夠完全按照他提出的策略來共同抗秦。等義渠部落在西部對抗秦國成功,秦國自然無法雙面作戰。

    義渠國的偷襲讓秦國差點滅國,只能靠割地給義渠這樣才求得一時的和平,有空去反擊東方的合縱聯盟,這可以說是歷史上對秦國威脅最大的一次,而這就是公孫衍所佈局的。

    戰國正因為有他存在,局勢才能變得壯闊波瀾,合縱大業也是因為他的原因才深入人心,所以說,公孫衍雖然在歷史上名氣沒有張儀和蘇秦大,但他的歷史功績是無法磨滅的,我們不應該忘卻歷史上這一如此重要的人物!

  • 8 # 君山話史

    戰國縱橫家就跟現在的職業經理人一樣,職業就是搞縱橫,到哪個國家,就為哪個大老闆效力。他們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博取政治權力,享受非一般的人生經歷。他們是一群十分特殊的人,沒有什麼愛國主義信仰,只有投機主義。

    公孫衍是與張儀/蘇秦齊名的戰國縱橫家,倘若細細分析史料,他的事蹟比蘇秦要可靠得多,是真正的合縱大師。

    他是魏國陰晉人,早年生平不可考。陰晉位於河西,是秦魏兩國爭取的重點區域,在歷史上有時屬於秦國,有時屬於魏國,故而這裡的居民國家歸屬感很不強烈,公孫衍也是如此,頭腦裡並沒有什麼祖國的概念。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後,國力大振,東方諸華人才紛紛前來,公孫衍也在這時從魏國跑到秦國,混了幾年後,在軍界、政界聲名鵲起。公元前333年,公孫衍攻略魏國河西的雕陰城,魏師敗績,秦惠王將他提拔為大良造,成為秦國的頭號權臣。

    張儀到秦國後,與公孫衍明爭暗鬥,最終擠掉公孫衍。氣急敗壞的公孫衍離開秦國,跑回魏國,魏惠王任用他為將軍。這位縱橫家能量不小,到了魏國之後依然能夠翻江倒海。為了抗衡崛起中的秦國與齊國,公孫衍主導“五國相王”,即魏、韓、趙、燕、中山五個國家聯合起來,互相承認對方的王號,這也是東方合縱運動的開始。

    “合縱”成了東方諸侯抵抗秦國的不二法寶。在公孫衍的努力下,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達成協議,組建一支多國部隊,共同出兵,討伐秦國。五國聯軍抵達函谷關後,秦軍出兵迎戰,聯軍誰也不賣力打仗,戰爭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多國聯軍輕而易舉地被擊敗了。

    但是,公孫衍並不是一無所獲。“東方不亮西方亮”,東方五國聯合伐秦失敗,公孫衍仍舊導演了一出傑作,策反義渠部落。在函谷關戰役的同時,義渠突然發難,出兵進攻秦國。義渠王宣佈獨立,率軍隊襲擊秦國。此時秦國的主力兵團都彙集到了函谷關,狗急跳牆的秦惠王臨時拼湊了一支軍隊迎戰義渠軍,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還。在未來數十年裡,秦國一直未能消滅義渠,直到宣太后色誘義渠王,才消滅義渠。因此,總的來說,公孫衍的合縱戰略仍然給秦國予沉重的壓力。

    說到縱橫家,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蘇秦與張儀。張儀的歷史是比較可靠的,但蘇秦的事蹟則是雲遮霧罩,戰國策記錄他的事蹟,經不起史實的推敲。公孫衍的名氣不如蘇秦大,但他的史實是比較可靠的,他的成就雖然不及張儀,但仍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 9 # 秦皇漢武

    原因一:跟縱橫家主張有關。

    春秋戰國時期,人才流動頻繁,楚才晉用、魏才秦用,都是很常見的事。由於諸侯林立,互相牽制,所以縱橫家就有了發揮的空間,公孫衍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縱橫家,顧名思義就是主張合縱連橫戰略,聽起來高大上是吧?但如果深扒他們的主張,其實有點無恥:即以謀略干預各國政治、外交,以達到立足亂世,揚名天下的目的,所以縱橫之學又被叫做亂世之學。

    簡單理解就是,縱橫家目的既不是為了天下一統,也不是為了百姓安定,而是在利用亂世為自己揚名立萬,所以他們眼中只有利益。公孫衍於公元前333年任秦國大良造,統領秦軍猛攻母國魏國。被魏惠王重金拉攏後,加之受到張儀排擠,公孫衍又回到魏國,走上了反秦之路。

    原因二:跟當時諸侯強弱形勢有關。

    公孫衍的主張是合縱,即合眾弱以抗強,在秦國尚未形成對東方六國的壓倒性優勢前,公孫衍的主張在秦國還有發揮的空間,但隨著秦、齊強而趙魏韓弱的格局形成,張儀的連橫策略更加適合此時的秦國東出,因此,公孫衍在秦國受到了張儀的排擠。此時,魏國受到秦國的衝擊最大,因此公孫衍合眾弱抗秦的戰略非常適合魏國。

    所以,公孫衍離秦後,始終主張五國攻秦(實際出兵最積極的只有韓趙魏),有被秦國排擠的些許怨恨在其中,但更主要的還是跟當時的諸侯形勢有關,畢竟秦國過於強大。而當形勢再次發生改變時,縱橫家的境況也會隨之改變,如攻秦失敗後,魏國轉而加入秦國連橫,聘張儀為相,公孫衍則出走南韓。此後公孫衍又根據需要,再次回到魏國,但最終死於權力爭鬥。

    公孫衍離秦後,為什麼再也沒回到秦國呢?

    既然戰國時期風雲變幻,公孫衍可以多次離魏回魏,為什麼唯獨離開秦國後就始終與秦為敵呢?其實痛恨秦國倒是談不上,因為公孫衍的目標是聯合趙魏韓燕對抗東西兩強:秦、齊。但因秦國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所以,已經沒有了公孫衍合縱發揮的空間。

  • 10 # 鑑史馬後炮

    公孫衍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和名將,先是在秦國為秦將收復河西 ,助秦破魏,後來又以五國之相率合縱聯軍抗秦與張儀的“橫強”對抗。公孫衍一開始就事秦,而後來又離秦事魏的根本原因其實很簡單不過了,就是秦國當時的“家底”實在是太薄了,根本支撐不起公孫衍為秦國提出的純軍事戰略。有道是,“君主有鵾鵬之志,征伐頻頻;將士有口腹之慾,捉襟見肘”。

    秦惠文王初即位,秦國雖值商鞅變法二十載,不論是土地、人口還是財力,遠不如山東六國。雖然河西一戰斬首魏八萬獲勝,可“殺敵一萬,自損八幹”。長期征伐,以當時秦國的國力,根本支撐不住東出長年累月因征戰帶來鉅額消耗。

    時值張儀來秦,提出“東出不惟秦劍,須橫強”的方略,正是基於當時秦國的國情所考慮的。張儀認為,結盟有兩種,結果也有兩種:為止刀兵而盟,今日止明日復,終無善果;為橫強而盟,遠可以取勢壓制強國侵犯,近可削弱鄰敵而取地。

    並在橫強的基礎上,以邦交為主握旋於強國,避免與強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以征戰為輔,打痛那些本來就弱,卻不斷糾纏自己不放的弱國,使之斷了不過分糾纏念想,以免長期損耗國力。

    張儀提出的方略,正是基於對當時秦國國情正確判斷。也說到了秦惠文王的心坎上去了。可以說,張儀的方略既考慮到秦國“東出”成效,又考慮到了如何節約“東出”的成本。以最小的成本去辦最大、效率最高的事,正是那時尚處於上升階段的秦國所急需的方略。

    相比公孫衍的純軍事方略,動則千軍萬馬,死傷則論萬計。這每次動一下都是一筆天文數字的國家“臺賬”,那時尚未得巴蜀、漢中且後有義渠之患的秦國,根本消耗不了幾回合。

    基於這些,大約是秦惠文王改用有外交才能的張儀而棄用具有軍事大才的公孫衍的根本原因。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作為具有號稱“犀首”美譽的當世軍事大才公孫衍,雖然基於國情不被秦王所用,但必為它國君主所向往。由於“犀首”名氣實在太大,所以不管去到哪國都被君主所重視。魏惠王也是基於領教過犀首河西大破魏軍的本領,才重用公孫衍為相。既為魏臣,必為魏謀。魏與秦為敵,魏臣必以秦為敵。這是人之常情,後來公孫衍發揮自身才能以合縱的方式與秦抗衡也是正常之情,並無任何反常之處。

  • 11 # 煮酒君

    在我看來公孫衍之所以後來一生的政治生涯都在反秦、抗秦,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就像古語說的那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既然公孫衍後來沒有當秦國的大良造了,本身就不是秦華人的公孫衍更沒有義務為秦國效力了。更何況離開秦國的公孫衍投奔的國家,此時都面臨著秦國的威脅,公孫衍既然“拿人錢財”就要“與人消災”。所以離開秦國的公孫衍反秦、抗秦也無可厚非。

    愛有多深恨就有深,秦國負我我必復秦

    公孫衍本是魏國陰晉之人,由於在魏國不受重用,恰巧碰到了剛剛繼位的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此時也剛剛經歷誅殺商鞅不久,手中沒有賢臣相輔,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初到秦國的公孫衍就擔任秦國大良造,率領著秦軍奪取了魏國的陰晉之地,之後又率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徹底佔領了河西之地。此時的公孫衍在秦國可謂風光無限,但是畢竟不是秦華人,面對魏惠王的重金賄賂,公孫衍向秦惠文王建議與魏國休戰進攻其他國家。

    恰逢此時張儀也來到了秦國,張儀向秦惠文王分析了此時魏國四面樹敵,正是削弱它的好時機,如果現在不及時對付魏國,等它緩過來秦國就再也沒有機會對付它了。秦惠文王如夢初醒,決定重用張儀,對公孫衍也日漸疏遠。在秦國鬱郁不得志的公孫衍只能離開秦國,前往他國效力。秦國給了公孫衍至高無上的地位,又因為張儀的出現,使得公孫衍在秦國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公孫衍在情感上也“因愛生恨”,自此之後一生抗秦、反秦。

    縱橫家的本性,一切皆為己利

    對於縱橫家而言,情感必須讓位於利益。從一開始身為魏人的公孫衍為了利益,率領秦軍進攻自己的家鄉陰晉,就不難看出在縱橫家眼裡利益是有多麼重要。既然秦國已經沒有給公孫衍利益了,那公孫衍自然要為給自己利益的國家效率。離開了秦國的公孫衍先後到魏國、南韓效命,而此時魏韓兩國都受到了秦國的威脅,所以正如前文所說“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此時效命於韓魏兩國的公孫衍自然要反秦、抗秦。

    信仰決定了離開秦國的公孫衍必定反秦、抗秦

    對於公孫衍這樣的人而言,信仰比利益、感情更重要。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縱橫家有兩大流派,一個是弱國合縱抵抗強國,另一個則是強國連橫瓦解弱國的聯盟。

    作為合縱流派的代表人物公孫衍在離開秦國之後,對於自己的信仰更加堅定。為了實踐自己的信仰,公孫衍先後組織了多次合縱聯盟抗秦,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公元前318年爆發“五國伐秦”,可惜最終因為五國國君各懷鬼胎而以失敗告終。

    在這之後,公孫衍又陸陸續續組織了幾次合縱抗秦,但是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心灰意冷的公孫衍最終從歷史的舞臺中謝幕了。

    合縱雖然失敗,但是公孫衍的威名卻載入史冊。《孟子·滕文公下》記景春的諸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12 # 尚宮女史

    公孫衍很倒黴,生前和張儀是死對頭,政治主張得不到實現,死後功勞又大部分歸了蘇秦。

    其實,公孫衍是合縱創始人,張儀是連橫創始人。兩人的影響力用當時人的話來評價最合適: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我們先來看看公孫衍都做了什麼?

    為秦國收復河西之地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迅速強大起來,秦惠文王繼位後,為了立威也為了給貴族們一個交代,商鞅被處以五馬分屍。後來,秦惠文王找到了魏國的公孫衍做大良造。

    公孫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後,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自己的祖國魏國,為秦國奪取河西之地,河西之地對秦國和魏國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歷來都成為兩國的必爭之地,今天成了秦國的,明天又被魏國奪取。

    公元前409年,在吳起的帶領下,魏國奪取了河西之地,並設西河郡。以後秦國再攻,一直沒有攻下來,到了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為秦國大良造,率軍攻打魏國,誓要奪取河西之地。

    公孫衍第一次攻打魏國,很順利的就贏了,魏國割讓陰晉之地,秦國向東的門戶開始開啟,之後,公孫衍繼續東進,進攻河西要塞,斬殺八萬魏軍,魏軍將領龍賈被俘,魏惠王不得不把整個河西之地都割給了秦國。

    公孫衍為秦國立了一大功。

    合縱攻秦

    倘若秦國乘勝繼續東進,魏國危已,魏惠王派人用重金賄賂公孫衍,希望秦國不要再攻打魏國,於是公孫衍就勸說秦惠文王攻打西戎。

    公孫衍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這使得公孫衍後來走上了與以前截然相反的道路。

    公孫衍生命裡註定的對手出現了,他就是張儀,張儀對秦惠文王說現在正是攻打魏國的好時機,公孫衍收受賄賂想放過魏國,魏國一旦獲得喘息的機會,肯定又是秦國的一大勁敵。

    秦惠文王一尋思確實如此,就重用了張儀,疏遠了公孫衍。

    公孫衍不得不離開了秦國,回到魏國做了將軍,面對強秦,公孫衍首創合眾弱以攻強秦的策略,聯合齊國攻打趙國,然後欲促成齊楚魏結盟,但張儀知道後,進行破壞,先攻打魏國,又積極拉攏齊楚,致使公孫衍的合縱三國的目的失敗。

    五國相王

    公元前323年,在張儀連橫策略下,秦齊楚相會欲商量結盟以攻打魏國。為了達到合縱目的對抗連橫,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即魏國、趙國、南韓、燕國和中山國五國互相承認對方稱王,此舉抬高了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的地位(魏韓早已稱王),但這次事件遭到了秦齊楚等大國的一致反對。

    齊楚秦分別出手阻撓五國結盟,最後五國不歡而散。

    五國伐秦

    這次合縱的失敗,直接導致張儀成了魏國的宰相,但公孫衍不甘心失敗,終於在319年,魏國驅逐張儀,公孫衍成為魏國宰相,舉起了合縱大旗,這次的五國為:韓、趙、魏、燕、楚。五國組成五國聯軍攻打秦國。

    但五國並不同心,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小算盤,實際出兵攻打秦國的只有韓趙魏,即便這三個國家,到了函谷關,一面對秦軍,便瞬間潰散,根本就是不堪一擊,魏國再次依附秦國,五國伐秦徹底失敗。而在遙遠的秦國的西北部,義渠國卻取得了對秦作戰的勝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安慰了公孫衍飽經滄桑的心。

    指點義渠

    義渠國位於秦國的西北部,雖不算強大,卻一直沒有被秦國滅掉,並時不時跑出來騷擾一下秦國,秦國深以為患。

    義渠君有次去了魏國,公孫衍請求面見義渠君,對他說:“如果秦國和東方各國有戰事,秦國就會籠絡義渠;如果秦國和東方沒有戰事,就會掠奪義渠。”

    義渠君將公孫衍的話記在了心裡,後來秦國面對東方五國的攻打,害怕腹背受敵,就給義渠送去了大量的綢緞、美女。義渠君會意,直到攻打秦國的機會來了,就領兵攻打秦國,果然收服了部分土地。

    五國伐秦的失敗,使得公孫衍被排擠出魏國。又去了南韓做相,繼續他的合縱抗秦,然而東方六國,目光短淺,始終做不到真正的貫徹公孫衍的主張。公孫衍註定會失敗。公孫衍曾在秦國做大良造,為秦國奪下河西之地,卻又收受魏國賄賂,斷了在秦國的政治生涯,後來到了魏國,致力於合縱抗秦。

    他抗秦並非出於報私仇,而是出於政治考量: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合縱抗秦的策略凝聚力他的心血。出人頭地,功成名就。

    戰國時期崛起計程車之一族,沒有祖國的概念,他們只是要發揮自己的才能,爭得一方君主的信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從而功成名就。

  • 13 # 平沙趣說歷史

    公孫衍是比較悲催的,長期都被人們認為是個小角色,事蹟不為人知,因為《史記》和《戰國策》等史書都記載蘇秦和張儀互為政敵,分別是合縱、連橫的倡始者,彼此關係相熟,卻相互攻擊,是同時代的棋逢對手。

    直到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了《戰國縱橫家書》帛書,其中16章不見於任何史書,是失傳已久的古佚書,根據其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張儀在秦國為相時,蘇秦還是個沒有登上政壇的年輕人,張儀的對手應該是公孫衍。

    仕秦攻魏

    公孫衍的職業是縱橫家,並且是主張合縱抗秦的縱橫家,張儀則是主張連橫親秦的縱橫家,而縱橫家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博取政治權力,這就註定兩人將激烈對立,然而在張儀入秦之前,公孫衍反而是秦國的頂級智囊。

    公孫衍和張儀一樣都是魏人,但縱橫家一般都是沒什麼家國情懷,只信奉投機主義,哪國能夠施展抱負,他們就去哪國,公孫衍和張儀都是如此。

    公孫衍是魏國陰晉人,陰晉位於河西,正是秦魏兩國爭取的重點區域,在歷史上有時屬於秦國,有時屬於魏國,所以生長在這裡的人對國家歸屬感不是很強烈,畢竟指不定哪天就換了。

    公孫衍頭腦裡也沒有什麼祖國的概念,沒有任何資料記載他的生平,他第一次出現在史冊是在秦惠文王殺商鞅之後,可以推測公孫衍是在商鞅變法時期看到秦國國力大振,繼而西行,意欲一展抱負。

    秦惠文王繼位後很快就誅殺了商鞅,公孫衍應該在之前幾年就在軍界、政界聲名鵲起,所以被任命為大良造,積極謀劃進攻魏國。

    由於商鞅變法,秦國正日益強大,反而是曾經強大的魏國東敗於齊、西喪地於秦、南辱於楚,實力大為衰弱。年輕的秦惠文王志在奪回被魏國佔據數十年的河西之地。

    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率秦向魏國發起了進攻,攻佔河西雕陰城,並有繼續進兵的意圖,魏國無奈求和,割讓陰晉等地與秦國修好。

    陰晉到手,秦國進入中原的通道開了一角,秦惠文王興奮莫名,立即把"陰晉"這個帶有魏國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

    之後,公孫衍還曾進攻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佔據整個河西之地,魏惠王便把河西地區割讓給秦國,向秦國求和。

    合縱仕魏

    魏惠王割讓河西之後,重金賄賂公孫衍,公孫衍拿人的手短,就建議秦惠文王與魏和好,先進攻西戎。

    這個把柄很適時地被公孫衍的死敵張儀抓住了,這個時候張儀剛剛來到秦國,就向秦惠文王建議不能讓魏國緩過這個四面受敵的危急時刻,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實屬誤國之舉。

    秦惠文王如夢初醒,立即起用張儀為客卿,公孫衍則遭到排斥,不得不離開秦國,到魏國做了將軍。

    在張儀的建議下,秦國接連打擊魏國,魏國已經千瘡百孔,國力嚴重衰退,無力獨抗秦國,公孫衍於是開創了合縱之法,尋求列國聯盟合縱。

    公孫衍首先找齊國合縱打趙國,結果趙國被聯軍打得大敗,合縱首嘗勝果。

    合縱的出現也引起了秦國的注意,張儀為此制定了連橫的策略,極力破壞公孫衍的合縱,最為主要的就是防止齊楚魏,尤其是齊楚兩個大國,對秦國是巨大的威脅,絕對不能讓他們走到一起。

    張儀親自率兵攻打魏國,迫使魏國依附秦國,又與齊楚兩國大臣相會,拉攏齊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國合縱。

    公孫衍繼位轉向拉攏韓、趙、燕、中山四國,發起了“五國相王”,五國互相承認對方稱王。不料卻遭到了齊、楚國等國的反對,秦國更是極力破壞,“五國相王”以失敗而告終。

    合縱再次失敗後,魏國開始全面倒向秦國,罷免了支援合縱的惠施,以張儀為相。

    秦國雖然在名義上免去了張儀的相職,但這只是名義上,身為魏相的張儀替秦國謀劃,使得秦軍可以直指中原,直接威脅各國。

    秦惠文王躍躍欲試,很快派軍跟齊國一教高下,結果大敗,魏國內部親齊勢力抬頭,齊楚要求驅逐張儀,連橫遭受挫折。

    前319年,張儀被逐回秦國,公孫衍成為魏相,再次拉攏合縱聯軍。

    前318年,公孫衍說服諸侯,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國聯軍,出兵攻打秦國。五國聯軍抵達函谷關後,秦軍出兵迎戰,聯軍誰也不賣力打仗,戰爭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多國聯軍輕而易舉地被擊敗了。

    秦軍隨後追擊,魏國損失很大,向秦國講和,而沒有講和的趙國成了秦國的下一個目標,齊國也落井下石進攻趙國,趙國慘敗,五國攻秦以失敗告終。

    不過公孫衍也不是一無所獲,在戰前他曾策反義渠部落,在函谷關戰役的同時,義渠突然發難,出兵進攻秦國。

    此時秦國的主力兵團都彙集到了函谷關,秦惠文王臨時拼湊了一支軍隊迎戰義渠軍,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還。在未來數十年裡,秦國一直未能消滅義渠,直到宣太后色誘義渠王,才消滅義渠。

    仕韓隱退

    五國攻秦失敗後,公孫衍不再受到信任,只得離開魏國,到南韓為相。

    公孫衍在南韓又掀起合縱浪潮,此時魏相田文就是公孫衍推薦的,齊相田嬰又是田文他老爹,合縱形勢大好。

    秦惠文王為此感到不安,發兵攻打南韓,南韓自然不是對手,其他盟國卻也作壁上觀,南韓慘敗,公孫衍罷相,從此離開波瀾壯闊的列國舞臺。

    總的來說,公孫衍的合縱戰略仍然給秦國予沉重的壓力,他的名氣不如張儀和蘇秦大,成就也不及張儀,但仍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 1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之中有一派人物被稱為縱橫家——這派人物在列國之間奔走遊說,根據各國的實際政治需求制訂伐交思路。這些人並不效忠於某個特定的國家,甚至可能也沒特定的外交主張,而是根據遊說物件的實際需求制訂外交主張。儘管當時列國之間伐交頻繁,一時間各種外交主張層出不窮,但隨著戰國中後期秦國的日漸崛起就使列國的外交路線逐漸集中於合縱與連橫兩種不同的路線方針——所謂合縱就是東方六國南北聯合為一體對抗西方的秦國,由於這種聯盟體系在地圖上所呈現的是一條豎線,所以稱之為合縱;而連橫則是指秦國利用六國之間的彼此矛盾用遠交近攻之策拉攏距離秦國較遠的齊、燕等國瓦解三晉與楚國的合縱聯盟,由於這種結盟體系在地圖上所呈現的是一條橫線,因此稱之為連橫。很顯然合縱與連橫從一開始就是相互競爭的兩種外交主張。

    過去一提起連橫大家首先就想到張儀,一提到合縱首先想到的就是蘇秦。直到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了《戰國縱橫家書》帛書,這其中16章不見於任何史書,是失傳已久的古佚書,而根據其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張儀在秦國為相時蘇秦還是個沒有登上政壇的年輕人。那麼張儀在秦國推行連橫之策時的對手就不會是蘇秦,事實上在張儀推行連橫戰略時與之針鋒相對提倡合縱戰略的是公孫衍。那麼公孫衍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公孫衍為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人。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時公孫衍在秦國被任命為大良造,深得秦惠文王的信任和器重,幫助秦國攻魏並謀劃收復河西。由於商鞅變法,秦國正日益強大。在此之前齊國經過馬陵之戰,全殲魏國10萬大軍;秦國透過進攻河西,誘俘魏國主將公子昂。魏國屢戰屢敗,主力盡失。秦惠文王繼位後雖然殺了商鞅,重用公孫衍,但商鞅制訂法令仍在繼續施行。公孫衍很快率領秦軍向魏國發起了進攻。此時的魏國既缺精兵,又缺良將,根本抵擋不住秦國的強大攻勢,只好割地求和。他們所割讓的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位於魏國與秦國的交界之處,也是公孫衍的家鄉。50多年前魏國名將吳起正是在這裡以區區5萬武卒打敗了秦國的50萬大軍,從而長期佔據河西之地。河西是秦國通向中原的門戶。戰國時期,各個國家對糧食的控制都很嚴,經常利用糧食問題來卡對方的脖子。魏國佔據河西之地,死死地壓制著秦國,卡死了秦國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國只能與魏國作生意。秦國不甘心受到魏國的盤剝,多次進攻河西,但都沒有能夠打通中原通道。公孫衍當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戰略地位。中原是當時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著各國的糧食命脈。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擁有充足的糧食補給,才能在戰略上處於主動。但對於秦國來說:只有佔據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魏國被迫割陰晉與秦國修好,秦國東進中原的一顆釘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立即把“陰晉”這個魏國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此後公孫衍再度率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經此一役,秦國已實際佔據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順水推舟,把河西地區割讓給秦國,向秦國求和。

    看到這兒也許大家會疑惑:既然公孫衍被秦國所重用,又為秦國立下如此大的軍功,那麼為何後來又轉而推行針對秦國的合縱戰略呢?首先我們從公孫衍的生平經歷中可以看出:他來自於河西陰晉(今陝西華陰東),這裡一直處於秦、魏兩國的爭奪之下,因此當地人對兩國的歸屬感其實都並不強,因為說不定今天的魏華人就變成了明天的秦華人。在這裡出生成長起來的公孫衍其實對秦、魏兩國都談不上有多少歸屬感。公孫衍首次登上歷史舞臺就是在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被任命為秦國大良造並開始謀劃攻魏,這時正值秦惠文王車裂商鞅之後秦國政局初步完成重新洗牌的時期,由此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公孫衍可能是在商鞅變法時期看到秦國國力大振,於是西行入秦意欲一展抱負。公孫衍被任命的這個大良造職位是秦國在設立丞相之前的最高官職,掌握全國軍政大權,在此之前商鞅就曾擔任過大良造一職,由此可見公孫衍在秦國不可謂不受重用。魏惠王在割讓河西之後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於是公孫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暫時和好之機進攻別的國家,秦惠文王接納了這一建議而轉攻西戎。然而恰逢此時張儀入秦——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秦國政壇同樣容不下兩位經天緯地的曠世奇才,這意味著張儀要成功上位就必須扳倒公孫衍。而公孫衍接受魏國賄賂的把柄不知如何偏偏就被張儀掌握了,於是張儀告訴秦惠文王:如今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戎,這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如夢初醒的秦惠文王立即起用張儀為客卿,而公孫衍則日漸遭到排斥。公孫衍和張儀其實就本質上而言都是縱橫家——僅憑口舌就能縱橫遊說天下諸侯何其厲害,但需要注意的是:縱橫家並沒什麼固定的政治主張——他們的奮鬥目標從來都不是為了天下一統,也不是為了百姓安定,更不為效忠於某個特定的國家;他們所追求的其實是自己的利益。當然縱橫家所追求的利益並不是單純的物質享受,他們所追求的是在亂世之中成就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從而使自己揚名立萬、青史留名。從客觀上看:縱橫家的外交主張的確對後世有借鑑意義,而合縱與連橫的博弈最終還是在客觀上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程序,但這並不是縱橫家所追求的初衷,他們所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建功立業。那麼既然秦國已不能再為公孫衍提供能讓他建功立業的平臺,那麼公孫衍就有必要為自己謀劃出路了。

    公孫衍在離開秦國之後先是去魏國做了將軍。在魏國公孫衍碰到了正在魏國訪問的楚國使者陳軫,後者向其獻計說:“魏相田需約諸侯縱親,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請於魏王,說您與燕趙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來邀請相見。魏王如答應了您,給您車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輛乘就可以了。您把車子陳列在庭中,公開宣稱要到燕國和趙國去。”公孫衍照辦了,燕趙之王派使者迎公孫衍到他們的國中,楚王聽說,大怒,以為田需欺負他,就全不聽從田需的話了。齊國聽說公孫衍要到燕趙去,也派人以國事相托。於是公孫衍行三國相事,有了相當大的權力。公孫衍主張合縱,張儀宣揚連橫,他們在政治上和私人關係上都是對手。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張儀相魏,實際上張儀這次到魏國當相國其實是為秦國的連橫戰略服務的——他身兼秦、魏兩國相國其實就是要推動魏秦結盟,使魏國附屬於秦。公孫衍則設法取得了南韓的支援,破壞了張儀聯合秦魏的政策。公元前319年張儀被迫去魏,公孫衍代張儀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合縱攻秦。這次進攻沒有取勝,五國聯軍至函谷關而還。但這次進攻還是一次有名的對秦的進攻。合縱攻秦未能奏效並沒使公孫衍心灰意冷,恰恰相反他進一步將自己合縱結盟的物件進行擴張:不只是東方六國,這次他想到了在秦國的背後插上一刀——原來秦國西部生活著眾多的西戎部落,經過秦穆公時代的開疆拓土絕大部分西戎部落被秦國兼併,但有一個名叫義渠的西戎部族依然頑強生存了下來。公孫衍向義渠國丟擲了橄欖枝:有一次義渠君朝魏。公孫衍就趁這個機會,勸告義渠君加強對秦的警惕。他說:如中原無事,秦就要對你們燒殺掠奪;如果中原有事,秦將輕使重幣去同你們交好。後來五國攻秦。恰巧這個時候秦以文繡千純,美女百人,遺義渠君。義渠君集合群臣議論這件事。義渠君說:這就是公孫衍當年所說的那話了。於是起兵襲秦,大敗秦人。然而公孫衍雖然組織了多次對秦國的進攻,卻幾乎均以失敗而告終。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的策略是錯誤的,而說明各國離心離德,根本沒有很好地貫徹他的合縱策略。縱觀戰國局勢:實力雄厚的向來靠拳頭說話;實力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孫衍首創的合縱策略是當時弱小國家對抗強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辦法。如果各國能夠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團結起來,共同抗秦,那麼天下局勢就會發生改變,歷史也會改寫。合縱的失敗並非公孫衍的失敗,而是各國君主的失敗。當時已經無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淺、形形色色的君主們凝聚到一起,他們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即使公孫衍傾盡心血,也是無力迴天。

  • 15 # 漩渦鳴人yy

    說起縱橫家,一個縱一個橫,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二者之間最大的不同。

    什麼是合縱?其實合縱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大家聯合,而在於保護弱小,聯合弱小之國,共同組建防線,共同抗擊一個強悍的國家,這種人大家都認為是仁慈之人,但是實則不然,合縱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保證縱橫家能夠繼續的存在下去,只有國家之間的紛爭不止,才會造成縱橫家能夠一直存在,讓這些諸侯王族需要縱橫家替他們制定一條國策,去聯合其他的國家一起去搞定強勢的國家。

    天下分分合合。受苦受難的還是老百姓,一直保持這樣的軍事,總有一天百姓的血會流乾,大家也在不斷的戰爭之中崩潰。

    所以才出現了橫,連橫真正策略,並不是說借他國之勢力,幫助自己對付強悍的敵人,而是選擇用外交軍事的方法,強悍自己的國家實力不斷的向外擴張,越多他人之國力,加持於一身,最後統一天下,連橫死的人會更多,但是卻為了後世之和平,只有一家之言,才能夠保證大家不會刀光血影,不會兵戎相向。

    這是兩種思想。這兩種思想的最終體現,就是公孫衍和張儀之間之爭。縱橫家的由來就來自於這兩個人。

    這其中大家比較懷疑的就是這個公孫衍,公孫衍一開始是秦國的大良造,幫助秦國奪回了河西之地,但是之後又幫助魏國打呀,剛剛崛起的秦國,有人就會問了,這個人究竟是要幹什麼?

    其實簡單,他就是想營造一個能夠讓縱橫家活下去的世界,國家太強,對不起,這樣的國家必須消滅國家太弱,對不起,這樣的國家必須要幫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七個國家同時存在,各國與各國之間的紛爭,才會保證縱橫家能夠一直的存在下去。這樣的話,作為縱橫家的一員,公孫衍才能夠一直保住自己的飯碗。

    合縱的目的,便在於此。你要說公孫衍,他一開始的時候打算青史留名,那幫秦國奪回河西之地,這一點足夠為政天下,你要說他要幫助魏國,能夠使自己的國家繁榮富強,那為什麼一開始要幫助秦國打魏國呢?良心發現,這一點根本就不可能。

    從道理上來講,他是害怕自己的思想,沒有人能夠流傳下去自己的能力,以後沒有人去歌頌歌頌的反而是儒家,法家,道家沒家等等其他珠子擺下的思想,而自己作為縱橫家的一員,因為國家的統一,因為沒有任何的分針使用它縱橫家的思想,所以自己的思想沒落了下去。正式進入到一個思想,大家階段會要考慮的問題,為什麼這些孔子,墨子,老子會選擇遺留下書籍來宣揚自己的學識和思想的,就是希望自己不是單純的影響一個時代,而是能夠做為一個思想,能夠繼續的在群眾裡面流傳下去。

    這是我自己的一個想法,同時我也覺得這也是唯一能夠解釋公孫衍會前後出現如此大的反差的一個問題。

  • 16 # AUTUYG

    大良造是個工程監理,

    秦國大良造是製造兵器,軍事工程的官,

    這種人類似卡拉什尼科夫,對秦國的軍力有巨大幫助,

  • 17 # 剛日讀史

    在回答這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秦國的“大良造”是個什麼官職。

    大良造是秦國國內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也就是後來的宰相。直到秦國設立相國一職後,大良造才成為一種封爵的爵位。

    秦國以軍功而封的爵位一共有二十等,大良造是其中的第十六等。直到漢朝後才退出歷史舞臺。

    公孫衍是戰國縱橫家,他有個外號叫“犀首”,是形容他用兵如鬼,征戰如電,奔襲如火。

    秦惠文王殺了商鞅後,公孫衍接任大良造。 當時的秦國,兵強馬壯,加上秦惠文王也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一直想吞併六國。而東進第一個面臨的對手是魏國。

    公孫衍生於魏國,但在那個年代,人才流動很頻繁,很多人才因為因為各種原因在別國為官,各為其主,不會手下留情。

    魏國弱小,根本不是秦國的對手,只能把河西一片戰略要地割給秦國。

    秦國退兵後,魏國使者帶來很多禮物,請他在秦王面前多說好話,以後不要打我們了。

    公孫衍是個很貪財的人,收了禮物後,他建議秦王攻打西邊的西戎,不要再打魏國了。 這個建議遭到了張儀的堅決反對,他說公孫衍誤國,定是收了魏國的賄賂,才會出這種主意。

    張儀:

    眼下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機,要是讓魏國緩過勁來,再和其他國家結盟,那秦國的霸業就要落空了。公孫衍這種做法簡直就是禍國殃民。

    秦王如夢方醒,就起用張儀,冷落了公孫衍。 失寵的公孫衍跳槽當上了魏國將軍,發誓要與張儀分個高低。

    可是當時魏國底子實在太薄了,單憑魏國一已之力,根本不是秦國的對手,只能聯合其他國家。 公孫衍很快就說服了齊王,與齊國聯盟出兵攻打趙國,取得了大勝。

    為了秦國的安全,張儀全力以赴,破壞公孫衍的合縱策略。如果讓山東六國聯合起來,秦國危矣。 秦軍率先進攻魏國,取得了大勝,張儀接著又施展計謀,說服了山東六國中最大的齊國和楚國,讓他們放棄了和魏國結盟。

    公孫衍領軍:

    公孫衍見拉攏齊楚不成,就和燕、韓、趙和中山四國,搞了個“五國相王”的把戲,讓五國互相承認對方稱王,但在張儀的破壞下,加上齊楚兩國的干涉,這個把戲最終失敗了。

    這時的魏王,已對合縱完全喪失了信心,只想著依附強大的秦國,避免捱打,所以魏王罷免了合縱派宰相惠施,任命張儀為魏相。

    身兼秦、魏兩國宰相的張儀,更有了施展連橫之術的舞臺。但他步子邁得太大,沒有做好準備就率秦軍去攻打齊國,結果被齊軍打得大敗。

    看到秦國吃了敗仗,魏王又動搖了。在國內合縱勢力的運作下,公孫衍復出擔任魏相,張儀被逐。

    前318年,公孫衍透過努力,組織魏、趙、韓、燕、楚五國聯軍,進攻秦國。但聯軍心不齊,都指望別人出力死戰,沒有多少戰鬥力,被秦軍殺得丟盔棄甲。

    由於魏國是首犯,所以被打得最狠。 這次失敗的鍋,只能讓公孫衍來背。公孫衍只能辭職,去了南韓。 在南韓,公孫衍又策劃新一輪的合縱,準備再次進攻秦國。

    秦國也認為如果不將合縱勢力打服,這些人是不會罷休的。 南韓是山東六國中最弱的一個,哪裡是秦國的對手,被打得找不著北。

    原先說好有難同當的齊、魏等國,沒有一個幫忙的,都在看熱鬧。 這次戰鬥後,公孫衍深知六華人心不齊,根本聯合不起來,他放棄了合縱的想法,從此消失在歷史舞臺深處。

    六國攻秦:

    公孫衍的失敗,不是他個人能力的問題。他主張的合縱也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合縱最終沒能成功,首要的原因當各國利益不一,各懷鬼胎,無法真正做到團結一致。

    其次,則是秦國的地勢險要,戰略縱深廣闊,合縱攻秦即使能取得一時的成功,但是卻難以有長久的效果。

    第三,齊國是能和秦相提並論的大國,合縱抗秦還是抗齊,諸國意見也不統一。這也導致合縱運動的力量分散。

    所以公孫衍註定是一個失敗的悲劇人物,但他仍是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

  • 18 # 呆萌小索隆

    公孫衍一生致力於統一,但他曾在秦國發家致富,並被秦王任命為大良造。“大良早”是秦軍20個軍銜中的第16個,被認為是高階軍官。白起曾經擔任過這樣的軍官。然而,帶兵攻趙的王陵是九層的伍大夫,王賀是十層的左書領袖。可見,公孫衍這樣的頭銜不小。

      此外,公孫衍作為商鞅變法的繼承者,存在於秦國。

      因此,公孫衍成了秦國的高階官員和商鞅變法的繼承者。他為什麼背叛秦國,畢生致力於反秦和反秦?

      讓我們先看看公孫衍對秦朝做了什麼。

      公孫衍做的第一件著名的反秦事是“五國之王”。那時,魏國已經是國王,南韓已經是國王。公孫衍讓魏國拉攏南韓和趙、燕、中山四國一起成為國王。這也提高了趙、燕、中山的地位。最後,秦國、楚國和齊國反對這一事件,儘管他們最終失敗了。然而,公孫衍建立了自己的國際聲譽,這為他倡導東吳統一奠定了基礎。

      當時,為了實現聯恆,張儀回到魏國任總理,

        同時又擔任秦總理。當他成為魏國的總理時,秦國想利用魏國和南韓來攻擊齊國。然而,秦軍最終被齊威王軍隊打敗了。結果,公孫冉彥又敦促東方國家驅逐張毅。最終,魏國驅逐了張毅,公孫衍成為魏國的宰相。

      公孫衍成為魏國的宰相後,他讓魏國與趙、韓、燕、楚聯合起來,組成五個國家與秦朝作戰。然而,由於當時的國家對統一的概念沒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南韓、趙、魏三實際上參加了反秦運動,最終被打敗。

      由於在魏國戰敗,公孫衍不得不逃到南韓擔任南韓總理。

       他仍然積極與魏國和楚國結盟,在北韓與秦國作戰。

      當時,秦國已經發現公孫衍主張的危險,因此攻擊了南韓。雖然楚王前來救援,但在秦國的強大進攻下,南韓戰敗了。公孫衍的政敵主張割讓領土以換取和平,最終北韓國王同意了。公孫衍不能留在南韓,只好逃跑。

      雖然公孫衍甚至不能成為南韓的首相,但他仍然沒有放棄他的反秦政策。他還鼓勵秦國西部的一個小國義渠在秦國與東方國家作戰時,從背後攻擊秦國。由於秦國的空虛,義渠打敗了秦國。

      公孫衍未能逃離北韓,回到魏國。最後,魏國總理田亮想陷害他,並被殺了。

      那麼,公孫衍為什麼要和秦國打到底呢?

      直接原因是公孫衍在秦國時,幫助秦國打敗了魏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100元以下,遮瑕效果好的粉底液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