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洋蔥圈之體
-
2 # 蓋世神算
宇宙大爆炸理論的這宇宙如果是真,宇宙必有邊。這宇宙邊外緣“浸泡”在控制人類意識的塵埃汪洋裡。這種塵埃做極速絲狀功力進入這宇宙內,操控生命物意識、思維。所以說宇宙外面是極速執行接近透明的塵海。只要大爆炸宇宙事實存在,塵海必然存在。
-
3 # 忒孤雅
“在那遙遠地方,有一位好姑娘”。不過這位姑娘離你實在太遠了,她住在距地球460億光年的地方,這個地方叫做宇宙的邊緣,那裡的風光和我們這兒不一樣。
首先,我們永遠都到不了那兒,不光是人到不了,連看一眼都不行,你用任何手段都無法觀測那兒,你只能憑腦袋想像,也就是說如果你眷戀那位姑娘,你將永遠單相思。
為什麼呢?因為宇宙是在膨脹著,膨脹的速率是每增加300萬光年的距離,膨脹的速度就增加每秒67.8公里,如此算來在距離我們137.8億光年的地方,那裡的空間連同所有的星系離開我們的速度就要超過光速了,從那兒以遠的星光就再也無法到達地球。所以在這個宇宙我們所能觀測的最大範圍就是137.8億光年,這個範圍叫做宇宙的可視半徑,也叫做哈勃半徑。
超過哈勃半徑以外的地方我們雖然看不到,但並不意味著不存在,那兒實實在在的還有很多星系,一直延伸到離開我們460億光年的地方。
好了,現在我們回到開頭,想像一下我們心中的女神她居住的地方——宇宙的邊緣究竟是個什麼光景。
我們這個宇宙在137億年前創生,由大爆炸起始,無中生有地產生了時間和空間,還有各種基本粒子:夸克、費米子、玻色子、強子、光子…,這一切粒子經過一種叫做希格斯場的過濾或者是洗禮,獲得了質量和能量,組成了我們眼前繁花似景的萬千世界。
而這一切,都在離我們460億光年處嘎然而止!在宇宙邊緣以外,他LL的什麼都沒有!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沒有能量,沒有光…,甚至可能連真空都沒有,總之那裡不屬於我們這個宇宙,我們宇宙的一切東西在那兒全都毫無意義!
但是沒有我們所知道的東西並不意味著沒有其它東西,那裡完全有可能存在著與我們的宇宙截然不同的其他東西,比如說倒流的時間(先果後因)?負空間?負時間?…腦洞有限,進化尚未到位,實在想像不出了…
-
4 # 蜈蚣百足1
宇宙沒有邊,也沒有外面,它是一個扭曲的時空,將它的三維降為二維來理解,比如放到地球表面來看,東南西北各方都沒邊,最後都繞回來了,因此可以說在宇宙的任何一點,你都是宇宙的中心,同時也是宇宙的邊緣。
-
5 # 微基因衍光子
既然萬事萬物皆有邊緣,那麼一個宇宙一定有邊緣,就算是一群宇宙也一定有邊緣。
從易經的理論出發,宇宙有兩個,一個叫陽宇宙,一個叫陰宇宙。但陽宇宙和陰宇宙的地位是平等的,這樣就出現了平行宇宙的客觀現實。陽宇宙和陰宇宙同在一個鐵餅形狀的空間互相旋轉,不但不會湮滅,還互相吸引,陰陽交流,陰陽互通。這個太極圖圓環的外面是虛無物質的黑虛空,是具備反引力暗能量的真正黑洞!而這個具備反引力的黑虛空間是無限的,但這個太極圖圓環內的兩個陰陽平行宇宙是物質宇宙,是物質就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站在黑虛空間向太極內看,啊!這就是宇宙的彼岸!如果我們向太極圖外面看,這是黑暗的無限,無限的黑暗!
我們把物質的宇宙簡稱為"宙",把具備反引力的、無物質的或粒空比率趨於零的漆黑虛空間簡稱為"宇"。也就是說宙的外面是宇,宙是有限的,宇是無限的。無限同有限,不但不相勃,而且是對立統一,有限的膨脹永遠也鬥不過無限的黑虛空間。就算宇宙有很多個,那麼每兩個大宇宙之間也是存在黑虛空間的。同理可知,所有宇宙的外面一定是無限的黑虛空間!空間必須分別從實三維空間和虛三維空間進行理解。
有限的物質宇宙大概是圓盤型鐵餅狀態的,宇宙之外的黑虛空洞空間一定是變態的,具有反引力的,依賴物質空間能量來變形的無限黑虛空間。宇宙是一個摻透形式的反真空模型。也就是說,黑虛空洞可以摻透到物質空間來,部分物質和能量也可以摻雜到黑虛空洞中去。相對地說,宇宙是有層次的,如果按質量分類來說,第一類是黑洞形態,第二類是星系形態,第三類是恆星形態,第四類是行星形態,第五類是微粒子質空形態,第六類是粒空比率趨於零的黑虛空形態。但這些形態常常是混合式或是漸變式分佈的。所以宇宙是既有形態,又無常態的怪物。
-
6 # 我的猥瑣妳學不來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有問過!最後發現一個驚人事實。。。
自己生活都過不好,去操心這些事。不要想太多了!好好過好眼下才是重點!
-
7 # 王軍禮
提這個問題說明你也動腦筋思考了。關於宇宙有無邊界的問題的研究,哲學家們和物理學家們的討論也一直沒有休止。如果宇宙有邊界,那它的形狀是什麼樣的?它的外面是什麼?在牛頓時代,人們對宇宙的理解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宇宙與處在其中的物質無關,宇宙獨立於物質之外而存在。宇為時間,宙為空間,時間單向流逝,一去不復返,空間沒有邊際。它像個無限大的盒子,裡面可以存放無限多的物質,不管有沒有物質,宇宙都是存在的,我們將牛頓時代的這種主流宇宙觀稱之為“絕對時空”。假如有一個極其微小的蟲子生活在二維空間中,它不會飛,只會爬,在它的世界裡,只有前後左右,沒有上下的概念,那麼它就會認為世界就是這樣一張無限大、平鋪的如同紙面般的世界,無論向哪個方向都筆直地通向無限遠。
而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中,可以居高臨下地俯視這隻蟲子,我們實際上看到,這隻蟲子不過在一個大西瓜一樣的物體上爬行,在它眼界中平鋪的世界,實際上是彎曲的,是球形的,但蟲子太小,看不出來這是彎曲的。到了二十世紀,以相對論的提出為代表,物理學觀念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革,人們對於宇宙時空的認識由絕對時空觀變成相對論時空觀,相對論認為時空是彎曲的,由於物質的存在使得其周圍的時間變慢、空間彎曲,以及平行宇宙理論、暴漲理論等的出現和發展,確立了以愛因斯坦、霍金等人為代表的主流宇宙模型——有界無邊模型。所謂宇宙有界指的是存在宇宙之外的空間,能讓宇宙以一個獨立系統體現,符合平行宇宙論。所謂宇宙無邊指的是沒有準確的引數能夠給予宇宙一個確定的形態,符合宇宙的暴漲理論。
-
8 # 帖木兒
物理學裡的觀點是宇宙有限,但無邊界。這個大家乍一聽覺得矛盾,其實很簡單。舉個一維的例子,圓周,有限,無界,二維的例子,球面,有限,無界,根據廣義相對論,我們的宇宙也大致如此,我們的三維宇宙(先只討論空間)是一個四維球的三維表面,有限,無界。注意那個四維球並不是宇宙的一部分,是用來描述宇宙幾何特性的一個數學概念。大爆炸,宇宙膨脹,這些概念都可以用這個模型來理解,就像吹氣球,表面(宇宙)越來越大。
-
9 # 神的哲學思想家
如果宇宙有邊界,那宇宙之外是什麼?宇宙是神創造的那神又是誰創造的?神是宇宙的本原(靈)創造的。宇宙的本原因為祂是宇宙的第一因必須必定有著無限的智慧與能(力)量,否則這個世界(宇宙萬物)怎麼來?現代的科學家們認為宇宙是大爆炸來的,行呀可以那麼玩呀。宇宙本原第一因祂是“靈”確切的說是一個意識思想,那有人會問這個“靈”是怎麼來的又是誰創造的?這個“靈”是自有永有的意識,先天意識怎麼創造誰能創造?只能說沒有這個“靈”這個世界什麼也沒有,一切空空如也。這個“靈”既是宇宙之意識思想又可說是眾生之意識都來自這個“靈”。靈生神,神生道佛,神道佛三生萬物,神道佛三合一等於“靈”。好比道家的“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太極與陰陽三生萬物,太極與陰陽三合一等於“道”。。。再來說我們這個宇宙是不是無限大或星球無限多,應該來說不是無限的,因為宇宙大到或星球多到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讓人覺得特別大特別大特別多特別多所以讓人感覺上是無限的,宇宙再大星球再多也沒數字大數字多,也就是說這個“靈”想讓宇宙多大就多大,只要不讓人類把這個世界透徹就夠了。那麼你又會問宇宙外面是什麼?宇宙之外什麼也都沒有。假如你是神你會去造些個多餘的宇宙幹什麼?造了不管做些無用功幹什麼?造了宇宙不創造高智的生命(人類)宇宙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神又有什麼意義,創造了人類但離開了神 人類的道德維持與發展進步又玩不轉。。。靈與神可以統稱神,詳細具體的說靈與神不能混淆。要把靈與神解釋的清清楚楚需要長遍大論,又要你的智慧來理解。總而一句話就是神在玩這個世界,否則什麼也沒有。
-
10 # GP丫黃大俠
這確實是不可想象的,還不如把一切都說成虛幻的好解釋!如果無邊那是什麼形狀呢?無邊應該怎麼理解?怎麼描述呢?想不出來。如果有邊,肯定就形狀,什麼形狀呢?球形?桶形?搞不懂?而且外邊又是啥呢?又是另一個宇宙嗎?如果是,那無數個宇宙又存在於什麼空間呢?它又邊嗎?這就產生悖論了!唉呀!頭大了!
-
11 # 春風得意4339663
宇宙有邊際,是球形,直徑十億光年,邊際外有高度三千萬光年的亞光層,如同地球的大氣層,在亞光層內,向球心方向只能看見部分宇宙,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下,電磁場不再各向同性,光速在切向方向大於光速,物質的慣性變小,熱力學定律失效,當衝出亞光層,還有三千萬光年的的次光層,在次光層內,向球心方向看宇宙只是一個光點,物體慣性為零,光速無限大,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下任意低,能量不再守恆。再衝出次光層,將一遍死寂,一切物理定律失效,可稱為無光空間,無光空間無限大,宇宙就是一個一個的泡泡飄蕩其中。
-
12 # 劉驃
有很多的科學家堅持認為宇宙只有一個,所有一切都已經包括在宇宙之中了,哪怕時間也是如此。可是有很多的人就是忍不住想象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雖然人類目前的科學水平還遠遠不能發現更多秘密,但還是不能阻止人類向天文領域的探索步伐。也許有一天,透過科學家的努力,我們真的可以發現真相!
-
13 # 使用者56904876589
浩瀚無垠的宇宙永遠是人類痴迷嚮往的地方。1999年4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一個天文研究小組,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巨大威力。經過2年多時間的周密觀測,並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科學處理,剔除了分佈在該方向上交迭在一起的400多個天體影象,終於"請"出了一個最古老星系,從它退行膨脹的速度高達光速的96.66%推算,它應處於137億光年的宇宙邊緣!
137億光年的距離實在難以比喻,連最快的光也要疾行137億年才能到達。 由此可見,這個最遠的星系也是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天體,是極其珍貴的最古老的"宇宙化石",因為在探索宇宙起源、演化,宇宙早期歷史將有無可估量的意義。
宇宙不是無限的,或者說,我們所居住的這個狹義的宇宙並不是無限的。它的邊界在哪裡、以何形式存在現在尚在爭論,但“我們的宇宙”不是無限的,這個觀點基本已經得到了認同。
現在一個觀點認為,在宇宙的邊緣時空是扭曲的,就是說你能無限接近它,但無法到達它。
至於廣義的宇宙,即“我們的宇宙”之外的宇宙是否無限,這個就說不清了,正如無法對夏蟲語冰,現在的人類科技對此還毫無認識,現在的研究尚未突破我們的宇宙這個範圍。
“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目前尚無定論。值得一提的是史蒂芬·霍金的觀點比較讓人容易接受:宇宙有限而無界,只不過比地球多了幾維。比如,我們的地球就是有限而無界的。在地球上,無論從南極走到北極,還是從北極走到南極,你始終不可能找到地球的邊界,但你不能由此認為地球是無限的。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有限的。地球如此,宇宙亦是如此。怎麼理解宇宙比地球多了幾維呢?舉個例子:一個小球沿地面滾動並掉進了一個小洞中,在我們看來,小球是存在的,它還在洞裡面,因為我們人類是“三維”的;而對於一個動物來說,它得出的結論就會是:小球已經不存在了!它消失了。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因為它生活在“二維”世界裡,對“三維”事件是無法清楚理解的。同樣的道理,我們人類生活在“三維”世界裡,對於比我們多幾維的宇宙,也是很難理解清楚的。這也正是對於“宇宙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無法解釋清楚的原因。1、均勻的宇宙長期以來,人們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把這個觀點顛倒了過來,他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著太陽轉動,恆星則鑲嵌在天球的最外層上。布魯諾進一步認為,宇宙沒有中心,恆星都是遙遠的太陽。無論是托勒密的地心說還是哥白尼的日心說,都認為宇宙是有限的。教會支援宇宙有限的論點。但是,布魯諾居然敢說宇宙.是無限的,從而挑起了宇宙究竟有限還是無限的長期論戰。這場論戰並沒有因為教會燒死布魯諾而停止下來。主張宇宙有限的人說:“宇宙怎麼可能是無限的呢?”這個問題確實不容易說清楚。主張宇宙無限的人則反問:“宇宙怎麼可能是有限的呢?”這個問題同樣也不好回答。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看到,確實像布魯諾所說的那樣,恆星是遙遠的太陽。人們還進一步認識到,銀河是由無數個太陽系組成的大星系,我們的太陽系處在銀河系的邊緣,圍繞著
銀河系的中心
旋轉,轉速大約每秒250千米,圍繞銀心轉一圈約需2.5億年。太陽系的直徑充其量約1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則高達10萬光年。銀河系由1000多億顆恆星組成,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地位,真像一粒砂子處在北京城中。後來又發現,我們的銀河系還與其他銀河系組成更大的星系團,星系團的直徑約為107光年(1000萬光年)。目前,望遠鏡觀測距離
已達100億光年以上,在所見的範圍內,有無數的星系團存在,這些星系團不再組成更大的團,而是均勻各向同性地分佈著。這就是說,在10的7次方光年的尺度以下,物質是成團分佈的。衛星繞著行星轉動,行星、彗星則繞著恆星轉動,形成一個個太陽系。這些太陽系分別由一個、兩個、三個或更多個太陽以及它們的行星組成。有兩個太陽的稱為雙星系,有三個以上太陽的稱為聚星系。成千億個太陽系聚集在一起,形成銀河系,組成銀河系的恆星(太陽系)都圍繞著共同的重心——銀心轉動。無數的銀河系組成星系團,團中的各銀河系同樣也圍繞它們共同的重心轉動。但是,星系團之間,不再有成團結構。各個星系團均勻地分佈著,無規則地運動著。從我們地球上往四面八方看,情況都差不多。粗略地說,星系固有點像容器中的氣體分子,均勻分佈著,做著無規則運動。這就是說,在10的8次方光年(一億光年)的尺度以上,宇宙中物質的分佈不再是成團的,而是均勻分佈的。由於光的傳播需要時間,我們看到的距離我們一億光年的星系,實際上是那個星系一億年以前的樣子。所以,我們用望遠鏡看
到的,不僅是空間距離遙遠的星系,而且是它們的過去。從望遠鏡看
來,不管多遠距離的星系團,都均勻各向同性地分佈著。因而我們可以認為,宇觀尺度上(10的5次方光年以上)物質分佈的均勻狀態,不是現在才有的,而是早已如此。於是,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一條規律,即所謂宇宙學原理。這條原理說,在宇觀尺度上,三維空間在任何時刻都是均勻各向同性的。現在看來,宇宙學原理是對的。所有的星系都差不多,都有相似的演化歷程。因此我們用望遠鏡看
到的遙遠星系,既是它們過去的形象,也是我們星系過去的形象。望遠鏡不僅在看空間,而且在看時間,在看我們的歷史。2、有限而無邊的宇宙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後,考慮到萬有引力比電磁力弱得多,不可能在分子、原子、原子核等研究中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天體物理上。他認為,宇宙才是廣義相對論大有用武之地的領域。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1917年就提出一個建立在廣義相對論基礎上的宇宙模型。這是一個人們完全意想不到的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宇宙的三維空間是有限無邊的,而且不隨時間變化。以往人們認為,有限就是有邊,無限就是無邊。愛因斯坦把有限和有邊這兩個概念區分開來。一個長方形的桌面,有確定的長和寬,也有確定的面積,因而大小是有限的。同時它有明顯的四條邊,因此是有邊的。如果有一個小甲蟲在它上面爬,無論朝哪個方向爬,都會很快到達桌面的邊緣。所以桌面是有限有邊的二維空間。如果桌面向四面八方無限伸展,成為歐氏幾何中的平面,那麼,這個歐氏平面是無限無邊的二維空間。我們再看一個籃球的表面,如果籃球的半徑為r,那麼球面的面積是4πr的2次方,大小是有限的。但是,這個二維球面是無邊的。假如有一個小甲蟲在它上面爬,永遠也不會走到盡頭。所以,籃球面是一個有限無邊的二維空間。按照宇宙學原理,在宇觀尺度上,三維空間是均勻各向同性的。愛因斯坦認為,這樣的三維空間必定是常曲率空間,也就是說空間各點的彎曲程度應該相同,即應該有相同的曲率。由於有物質存在,四維時空
應該是彎曲的。三維空間也應是彎的而不應是平的。愛因斯坦覺得,這樣的宇宙很可能是三維超球面。三維超球面不是通常的球體,而是二維球面的推廣。通常的球體是有限有邊的,體積是4/3πr的3次方,它的邊就是二維球面。三維超球面是有限無邊的,生活在其中的三維生物(例如我們人類就是有長、寬、高的三維生物),無論朝哪個方向前進均碰不到邊。假如它一直朝北走,最終會從南邊走回來。宇宙學原理還認為,三維空間的均勻各向同性是在任何時刻都保持的。愛因斯坦覺得其中最簡單階情況就是靜態宇宙,也就是說,不隨時間變化的宇宙。這樣的宇宙只要在某一時刻均勻各向同性,就永遠保持均勻各向同性。愛因斯坦試圖在三維空間均勻各向同性、且不隨時間變化的假定下,救解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場方程非常複雜,而且需要知道初始條件(宇宙最初的情況)和邊界條件(宇宙邊緣處的情況)才能求解。本來,解這樣的方程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愛因斯坦非常聰明,他設想宇宙是有限無邊的,沒有邊自然就不需要邊界條件。他又設想宇宙是靜態的,現在和過去都一樣,初始條件也就不需要了。再加上對稱性的限制(要求三維空間均勻各向同性),場方程就變得好解多了。但還是得不出結果。反覆思考後,愛因斯坦終於明白了求不出解的原因:廣義相對論可以看作萬有引力定律的推廣,只包含“吸引效應”不包含“排斥效應”。而維持一個不隨時間變化的宇宙,必須有排斥效應與吸引效應相平衡才行。這就是說,從廣義相對論場方程不可能得出“靜態”宇宙。要想得出靜態宇宙,必須修改場方程。於是他在方程中增加了一個“排斥項”,叫做宇宙項。這樣,愛因斯坦終於計算出了一個靜態的、均勻各向同性的、有限無邊的宇宙模型。一時間大家非常興奮,科學終於告訴我們,宇宙是不隨時間變化的、是有限無邊的。看來,關於宇宙有限還是無限的爭論似乎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從宗教角度來說說,佛教認為外界萬物都是幻像,是沒有一個實質性的本質存在的,提出向內求證終極真理,不要向外求證,現代科學也認為物質繼續分解下去,最後可能就是能量波的形態。好像有點類似。由於構成人的原子等微粒都是和宇宙差不多壽命的,只要原子等微粒不滅,按理說人應該是長生不死的,而人為什麼不能永生,再討論下去就要討論意識是什麼了。
-
14 # 點評網
宇宙不能被進行任何解釋或定義。如果宇宙能夠被人們所認識或解釋,那麼,該宇宙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宇宙。因此,“宇宙”這個概念,只是人類用以表達人類所不能或無法表達的那個“終極真理”。故一切能夠被描述、被定義、被解釋的“宇宙”,都不是真正的宇宙,只能說是無限逼近或接近宇宙而已。那種動不動就對“宇宙”進行肢解、進行邊界、進行起源或始終的探索、或幻想宇宙之外的宇宙,等等遊戲,都不過是忘卻了祖先的初心,故不能得“始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為何說忘卻了初心了呢?因為,祖先創造“宇宙”這個概念或詞語,就是告誡自己:“宇宙,本質屬性就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其實,就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無所謂有所謂無所謂無所謂……我們作為人、人類、生命的一種、生命本身、思想者、認識者……我們不是萬能的,儘管我們可以無所不能!”忘卻了初心,就是忘卻了宇宙的本質屬性。其實,宇宙,就是“人自身”,換句話說,宇宙和人本自一體!!!
總而言之,若問宇宙之外是什麼,答案是“宇宙”。前一個“宇宙”和後一個“宇宙”雖然名稱一樣,但含義不同!類似於無限迴圈。正如0.111111111……雖然都是“1”但是“此1”非彼“1”。以此類推,人.宇宙宇宙宇宙宇宙宇宙……每一個“宇宙”與前一個“宇宙”的含義都不同!
-
15 # 深空電報
從目前看,宇宙沒有邊界,就像地球一樣,你說地球有邊界嗎?顯然是沒有的,如果連三維空間都沒有邊界,那麼高維空間如何有邊界?邊界這個說法僅在二維面上存在,如果沿著一個方向飛行,那麼肯定能夠返回原點。這種說法不是沒有根據,在三維空間中能做到的事,在高維空間中也一定可以實現,甚至還有不同的捷徑出現。天文學家認為,宇宙是一切物質、空間、時間的總和。
時間和空間均開始於宇宙誕生的那一刻,即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因此並不存在“宇宙之外”的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說,宇宙應該是不存在邊界的。研究表明,大爆炸產生於一個緻密的奇點(體積無窮小),大爆炸後的宇宙處於不斷膨脹的狀態,且正在加速膨脹。粗略估計,宇宙的直徑可能達到900億光年以上。但宇宙膨脹的表現是星系之間的互相遠離,而並非我們所理解的有界物體的膨脹。
宇宙作為高維時空的緊緻化產物,一個先進的文明能夠將剩餘的維度開啟,形成進入遙遠空間的捷徑,這就像我們在星際超越中所看到的那樣,別以為那是科幻片毫無根據,其製作得到了加州理工的技術支援,也是目前最新天文理論的螢幕化實踐成果。目前天文學界對宇宙的認識依然淺顯,我們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分別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問題,如果兩者能夠搞清楚,或許宇宙的終極問題就可以被解答了。
-
16 # 都城歲月
根據絕對時空觀,確實難以想象宇宙邊界之外是什麼,因為會陷入悖論。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回答,數字1,2,3,4,5……一直下去有沒有頭?如果有那數到頭的數字加上1,不就可以反證它不是頭了嗎?
現在在我們知道如何理解宇宙的邊界此類問題了。
-
17 # 軒轅凌霄
宇宙本太一所生,沒有邊際!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覆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凔熱。凔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溼燥。溼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
天一生水的說法與三個東西有關聯,它們是《周易》、《河圖》和《洛書》,我個人傾向於《洛書》。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尚書大傳·五行傳》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周易·繫辭》
變化,謂一變生水而六化成之。《周易本義》
這是“天一生水”的幾個來歷,我查出來註明了一下。
太一生水的這一段,我發了個完整的章節,就是為了讓大家加深理解,看看它們之間的區別。
天一生水,我們認為的上限是“天”或者說“天一”在《老子說常清淨經》中:“天得一以清。”有這句原文,那麼我們只從文字中揣摩就會覺得:這個天一生水的“水”不是普通的水,但它是天生的,“天”或者說“天一”就是“水”的父母或曰源頭。
那麼早郭店書簡的《太一生水》校訂版中,老子給了我們一個更大的空間,他提升了“水”的輩分,給了這個水一個更明確的定義。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
太一生水,這個太一(我理解為混沌狀態,這是開天闢地前的事),在沒有生成天地的時候,先“生”出了“水”。太一是這個“水”的父母或曰源頭。
然後呢?
水反輔太一
從這幾個字我們可以看出,太一生出了水以後,水就單獨脫離了太一,自己成了一個獨立的物質——水,這才是對的,然後才能出現上文的這五個字——水反輔太一
水單獨分離出去後,又“反”(此處這個字在現代文應該通返)過頭來輔佐太一,它們又在一起了。
結果是什麼呢?
是以成天
太一+水(輔佐),共同生了“天”。
太一+水(輔佐)比天大一輩,它們兩個是天的父母或稱源頭。
再然後(不知多少萬年或一剎那吧)
天反輔太一
天作為獨立的個體又“反”回來“輔佐”太一
太一+天,生成地
再然後
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
然後的然後
神明覆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凔熱。凔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溼燥。溼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
這篇文章,完整的講述了宇宙從混沌或者說“太一”的狀態,生成天地四時到成歲的公式。
我們現代人知道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都沒講的這麼清楚,要知道這可是距今2400多年前的文物郭店楚簡上篆刻的知識,那時候可能很多外國國家的“法人”或者說“酋長”,腰上還沒有圍腰的布條呢!
這是宇宙生成及衍化的來歷過程
-
18 # Czm心中有夢
人是宇宙產生的一種有智慧,情感思維的生命體。(宇宙一詞也是我們人類自己認命的一詞句)。作為我們人類的智慧必然有限,思維可以無限。但宇宙太寬廣,目前已是我們這類生命體無法去下肯定的結論…
-
19 # 賢者ws
我曾經看過佛家修煉的書,佛家說宇宙三千大千世界裡的一粒沙子裡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裡的,一粒沙子裡面也存在著三千大千世界,往下到微觀世界無窮無盡,無邊無際。
-
20 # 看松讀畫軒
宇宙有邊緣嗎?如果有,邊緣之外是什麼?
這是古希臘數學家、數學力學奠基人亞基塔(Archytas)最早提出來的。亞基塔不僅是一個數學家,還是一個哲學家。他的貢獻之一是建立了音樂的數學理論,但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這個關於宇宙空間邊緣的難題。
一、宇宙空間到底是否有邊緣?如果宇宙學原理是正確的,那麼宇宙空間是各向同性的,空間的彎曲程度在宇宙尺度上就該是處處相同的。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顯示,宇宙中包含的物質與宇宙的空間彎曲有關聯。或者更精確地說,宇宙中的質能總量決定了宇宙的幾何形狀(曲率)。
廣義相對論允許存在一個宇宙的臨界密度,這個密度和宇宙的膨脹速率有關。如果宇宙中的質量能量密度恰好等於臨界密度,那麼宇宙的三維空間部分是平坦的;如果宇宙的密度大於臨界密度,那麼宇宙就會是處處正向彎曲的,這種宇宙被稱為閉合的宇宙;如果宇宙的密度小於臨界密度,那麼空間就會是反向彎曲的,這種宇宙又被稱為開放的宇宙。
我們雖是三維世界中的生物,卻很難想象一個三維空間是如何彎曲的。現在讓我們任意去掉三維空間的一個維度(因三個維度的地位相同,去掉一個維度沒有關係),藉助二維曲面在三維空間的情況來觀察。數學上用曲率來描述曲面的彎曲程度,那麼空間幾何就有3種可能:處處正向彎曲、處處反向彎曲,或者平坦。
我們可以看到,處處正曲率的曲面就是一個類球面。處處負曲率的曲面,就是一個像馬鞍面的反向彎曲的曲面,處處零曲率的曲面,就是一個平面。其中,平直的宇宙和反向彎曲的宇宙都是無限延伸的,而閉合的宇宙則是有限無界的。
根據最新宇宙學的觀測資料,在宇宙的曲率測量到千分之六的精度下,宇宙似乎是平坦的。但平坦是一個臨界值,存在觀測誤差,因此我們永遠無法嚴格證明宇宙是否平坦。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推斷,不管宇宙的幾何形狀是哪一種型別,它始終沒有邊緣。
由於受到技術、光速和三維的侷限,我們不能“看”到多維空間的存在。宇宙空間的形狀或許不是我們認為的三維概念,而是超出想象的沒有邊緣的四維連續空間,如同一個四維的“麵包圈”。我們看到的光線軌跡或許只能繞著麵包圈轉的圈而已,永遠不會到達一個邊緣。因此,宇宙的邊緣或許只能以想象的方式存在。
二、如果非要假定宇宙存在邊緣,那麼邊緣之外是什麼?亞基塔(Archytas)對此難題的回答是:如果我們的身體不能越過任何假定的邊緣,那顯然是荒謬的。從邏輯上講,如果有邊緣,前提是邊緣之外沒有任何東西,那麼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我們越過邊緣,這樣反過來又排除了最初有邊緣存在的假定。因此,如果我們可以越過邊緣,那就表明邊緣之外還有容納我們身體的空間。所以,我們最初假定的空間邊緣實際上並非是真正的邊緣。
現在設想,移動我們的身體所到的那一點,並再次實驗,重複上述問題再問我們是否能夠再次越過這個點......等等類推。既然這個方法可以無限繼續下去,那麼就可以推出宇宙空間沒有邊緣,因而是無限延伸或有限無界的。
長久以來,眾多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涉宇宙空間的邊緣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數學家龐加萊(Henri Poincare)曾提出假想的三維或多維宇宙空間的拓撲學問題。有趣的是,他認為,即使假設空間有個邊界,但當物體接近邊界時,物體的大小會以它們實際永遠到達不了邊界的方式而發生變化。物體會受空間性質的影響,如果空間的曲率足夠大,物體大小的變化可能很明顯,就像它在邊界時一樣。所以,對亞基塔的難題——“物體在宇宙空間的邊緣上的行為如何”的回答是:取決於空間在那裡的性質。
三、關於宇宙邊緣的說明很遺憾,這個宇宙邊緣的難題其實不可能有確切的答案。學者們傾向於兩個思想是等價的(或者至少不作區分)——宇宙空間沒有邊緣和空間可以無限延伸,而一個閉合空間或許是有限而無界的。
實際上,宇宙邊緣問題只能是一個哲學問題,而非科學問題。因為對於可觀測宇宙之外,我們是無法進行觀測的,由此也就無法以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判斷宇宙邊緣是否存在。
科學只能以實驗或觀測證據為基礎,加上建立在辯證思維和邏輯推理之上的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總結概括、凝練昇華過程來得到任何一個堪稱科學的結論。換句話說,關於這個望遠鏡完全看不到的遙遠宇宙深處的空間邊緣,除了各種假設之外科學家也“一無所知”。宇宙的邊緣問題,顯然屬於哲學家們縱橫馳騁的天地。
回覆列表
宇宙外面應該是無,我們的空間是有,對應的就是無,任何事物都有相對立的一面,當然這只是猜測,其實最難解釋的是,這個世界為什麼會存在,這所有的一切一切的規律是誰訂的,為什麼?或許這個問題永遠沒有答案,又或許這就是我們一生所追尋的問題,然而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我們還沒弄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之間肯定有聯絡,有天機,但我們用邏輯思維來探尋世界真的太乏力了,我們需要以新的思維來探討世界,大刀闊斧的前進,到那時我們的文明才有意義,才贏屬於宇宙文明,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人們太迷失了,人活一世真正的意義難道在那些花花綠綠的物慾嗎,讓我們覺醒吧,其他真的不重要,不要迷茫,不要迷失,我們要站在宇宙的角度對待唯物和唯心的所有問題,或許這樣我們才能參透一些什麼,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