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扁舟142180652
-
2 # 家庭醫生名醫線上
在心臟出現不適的時候,除了做心電圖、CT,還可以透過心臟造影來檢查冠狀動脈以及心臟周圍的情況,而由於心臟造影屬於有創手術,所以在檢查後需要足夠的休息時間,但有些人比較疑惑,心臟造影檢查後具體的休息時間是多久,其實在做完心臟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是視情況而定的。
心臟造影檢查後要休息多久?心臟造影主要是將一根軟管透過動脈血管送到心臟的血管開口,再注入一些造影劑透過X線的照射,讓心臟血管以及心臟的情況顯現出來。而在做心臟造影后需要休息多長時間是因人而異的,如果只是單純的心臟造影,並且是從手腕的橈動脈完成的,在檢查後患者手腕只要包紮加壓6個小時以上防止出血即可,不需要額外休息時間。
而如果是從大腿部做穿刺,在造影檢查後需要休息兩天左右才能下地活動,因為在檢查後,大腿部位的動脈容易有出血的現象,需要做詳細的觀察並且休息才能防止出血。而且如果是從大腿部位進行穿刺檢查,在檢查後不能馬上下地,需要家屬直接將床推回病房。
心臟造影檢查後要注意什麼?一、觀察自己的身體
不管是透過手腕或者是大腿穿刺,在檢查後都需要對自己穿刺的部位進行觀察,一旦有出血的現象要及時就醫,並且讓醫生採取措施,避免引發意外。
二、多喝水
由於造影劑在進入身體後需要透過腎臟排洩,而在做心臟造影后想要讓造影劑排洩得更快,可以多喝水,幫助減輕腎臟負擔,促進尿液生成,讓造影劑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三、避免劇烈的運動
在進行造影檢查後,要注意避免劇烈的運動,劇烈的運動會讓血管血流速度加快,這樣很容易讓血壓上升導致穿刺部位出現出血,所以在檢查後要多休息,避免劇烈的運動。
溫馨提示:心臟造影在目前比較常見,也是很多冠心病患者選擇的一項檢查專案和治療方法,因此對於心臟造影的一些注意事項要了解,這樣在進行後才能避免自己護理不妥當而導致意外和傷害發生。同時還要知道一些對碘劑過敏或者是腎功能不全的人都要避免做心臟造影,因為造影劑容易誘發過敏也會導致腎臟負擔加重,會加速腎臟衰竭。
-
3 # 馬寶琳中醫治房顫
心臟造影本身不需要什麼休息。
早些年做造影是從股動脈穿刺插管,如果馬上活動,有可能引起出血,所以要適當休息。現在都是從胳膊上、從橈動脈插管,做完拔出管來,休息幾分鐘沒事走就行。
有的對造影劑過敏,要及時的處理。
極少數的可能性下,會引起腎功能損害,也要做相應的處理。
再就是看患者本身的身體狀態,如果原來天天有氣無力,走一步喘三喘,做了造影雖然沒有事兒,但是也是被折騰了一下兒,也累,那就適當的休息休息。
我在這裡強調一點。
冠脈造影畢竟是個有創的檢查,而且還吃射線,還有造影劑的影響。不應該作為一個常規檢查。
20多年前我也給患者做造影,要麼就是明確的急性心梗的要做,要麼就是不穩定心絞痛的,當然也有個別明確的冠心病、是穩定心絞痛、活動的耐力比較低的。那時候沒見到一個胸疼就做造影。
近些年來,冠脈造影越來越演變成一種常規檢查。一個不典型的胸疼,年齡才20多歲,也沒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就給做造影。這是不應該的。
醫生看病,要根據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不良生活習慣,具體的症狀表現,加上適當的輔助檢查來進行判斷。而不是上來就用輔助檢查。
輔助檢查永遠都是輔助檢查,代替不了人腦。科技再發達,不可能用機器人來看病。
對於絕大多數患者,我還是認為做造冠脈造影之前先做一個平板運動實驗。看看運動到多劇烈的程度就會引起缺血,這對指導患者的日常生活非常有意義。也能從整體上評估心臟的缺血情況。
雖然這並不能明確的看出哪根血管狹窄了百分之多少,但是從整體上可以判斷心臟的缺血情況,夠不夠身體的應用,有實際的應用意義。
當然在各種強有力的教育下,現在好多患者,你不讓他做,他還著急,自己願意做。你跟他說,你這個不像冠心病,沒必要做冠脈造影,他會反問“肯定不是嘛”,作為醫生,反正我是不會說〝肯定”這個詞的。那患者就會說,我還是做一個,做了放心。
那就做吧。
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馬寶琳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臟病,房顫、早搏、室上速等20餘年,所有觀點來自於臨床實戰和獨立思考,和書上的有很大不同。
-
4 # 全科醫療張醫生
眾所周知,心臟是我們最重要的器官,當大家感到心慌胸悶甚至胸痛的時候就會去醫院檢查,而心臟造影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檢查手段。隨著技術的發展,心臟造影早已成熟,很多縣級醫院都已經可以單獨做這項檢查了。伴隨著它的普及,人們對它也是充滿了未知,擔心心臟造影對身體造成創傷。今天,我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心臟造影技術。
什麼是“心臟造影”所謂心臟造影,也就是冠狀動脈造影。心臟血管造影屬於介入治療的範疇,用股動脈或橈動脈的空心管沿動脈進入心臟的冠狀動脈,然後注射造影劑進行心臟造影。該造影劑可在X射線下顯影。透過X光機,我們可以看到冠狀動脈是否變形,阻塞與否,以及阻塞區域,即動脈,是否被直接阻塞。直徑、再通的可能性等,也可以在當時植入支架,以增加血管的管徑,減少心絞痛的症狀。
心臟造影術後需要休息多久呢?雖然心臟造影對患者的傷害非常小,但是畢竟是一種創傷性的檢查,所以在做了心臟造影后,最少還要臥床休息一天。尤其是穿刺的肢體12小時內都要禁止活動,有利於創傷面的儘快恢復。一般經橈動脈的24小時候可摘掉止血帶,2-3天后可出院,正常生活。但是,回家後也要至少休息半個月,上班一族可以暫停上班,避免因為活動量太大,過於勞累影響身體恢復。還要注意一個月以內不可以同房,也不可以進行劇烈的運動,以免引起心臟不適。
心臟造影術後還需要注意哪些?由於這種檢查方法是一種創傷性檢查,所以在做了心臟造影術後,除了要注意多休息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 1.多喝水 在做了心臟造影之後,要注意多喝水,可以讓身體中殘留的造影劑儘可能多的排出體外,防止因為造影劑的殘留堆積影響到腎功能。 2.清淡飲食 在做了心臟造影術後要注意清淡飲食,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儘量少吃肉類等高脂食物,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臟不適,一般每天所吃的肉類最好不能超過100克。 3.注意穩定情緒 做了心臟造影手術後要注意情緒的穩定,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不要大悲大喜,讓情緒的波動太大,否則會影響心臟,對於造影后心臟創傷處的恢復不利。
最後總結:心臟造影一般適用於心前區痛、胸悶和心慌的患者,這是一種在檢查的同時也是可以治療放入支架治療心肌梗死。今天大家初步瞭解了心臟造影技術,相信也解決了大家心中的一些疑惑。 -
5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眾所周知,心臟冠脈造影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的一種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種較為安全可靠的診斷技術,廣泛應用於臨床,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心臟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才好?冠狀動脈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在輕度病變的時候, 患者沒有症狀,或者出現心絞痛。嚴重病變的時候會有形成心肌梗死的風險。
目前臨床常用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有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CTA)和介入冠狀動脈造影兩種,都是評價動脈是否存在病變以及指導治療的重要手段。
簡單的說就是醫生透過導管給患者心臟血管注射造影劑,在X線照射下成像,透過顯示器可見清晰的看到人體心臟的血管是否正常,進而判斷是否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不穩定型心絞痛,首先採取內科積極強化治療,積極行冠狀動脈造影;內科藥物治療無效,一般需緊急造影。對於高危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以自發性為主,伴有明顯心電圖的ST段改變及梗死後心絞痛,也可直接行冠狀動脈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介入再灌注治療;對於高度懷疑AMI而不能確診,特別是伴有左束支傳導阻滯、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診斷。
冠脈造影術後必須注意哪些事項?1、注意喝水
喝水的目的是加快排洩體內的造影劑,喝水能夠促進造影劑順利透過腎臟排洩,減少造影劑的副作用,保護身體機能。
2、多休息
保持休息狀態,讓一切機能都慢慢恢復。
3、觀察穿刺點
術後2小時就可以放鬆止血器減壓,以後每隔2h減壓,6小時後可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拆除橈動脈止血器。
4、定期複查
術後要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徵,心率、心律、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定期複查,不復查造影,不代表不復查。一般第一個月,第3-6個月,以後每半年到一年都需要複查:血常規、肝腎功、電解質、血脂四項、血糖、肌酸激酶、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
6 # 未然康養
心臟造影術後一般要一週左右的時間才可以恢復脈搏的正常,通常心臟造影術後脈搏出現微弱就是動脈出現損傷需要修復,但是如果穿刺的導管在動脈中造成了血管內膜的損傷,甚至是血管壁的撕裂就需要更長時間的修復,大概是在半年左右,患者作為心臟造影術後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用力運動。
-
7 # 高波濤
心臟造影后要休息多久?
心臟造影即心導管檢查是心血管內外科中一種常見的有創性檢查,透過心臟造影可以提供許多有用的資料和資料,為手術方案的制定和選擇提供重要指導。
心臟造影可以明確冠脈病變,可以測量各個心腔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可以評估是否存在肺動脈高壓,可以評估心臟功能,可以證實心臟與大動脈的連線是否異常,甚至可以行活檢證實是否存在心肌病,等等。
心臟造影檢查有兩種路徑,一種是橈動脈,成人科常見,另外一種是股動脈,兒科中常見。
經橈動脈行心臟造影,術後區域性壓迫止血需要6~8小時,24小時後患者即可下床活動。
經股動脈行心臟造影,術後區域性壓迫止血需12小時,絕對臥床24小時,2~3天后可逐步下床活動。
無論是那種動脈穿刺路徑,在壓迫止血期間,患者或家長均需嚴密觀察患者指(肢)端顏色,患者有無指端疼痛、麻木等症狀;觀察區域性有無血腫形成;同時患者需要多飲水,以促進造影劑的排出。
通常,心臟造影穿刺點癒合需要1周左右,如果有血腫形成,血腫的完全吸收可能需要數月的時間。
綜上所述,心臟造影后通常需要臥床休息1~2天。
-
8 # 醫學小偵探
心電圖、心動圖以及心臟造影是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會經常遇到的三項檢查,而具體做哪一項,當然應該需要我們醫生根據患者情況來進行指導和選擇。但是不管做哪一個,大家要注意了,這三項檢查都是不可替代的,也就是是說你做了心電圖,不代表你就不需要做心動圖、心臟造影了,因為這三項檢查都有自己各自檢查的優勢和特點。
比如心電圖主要是檢查心臟的電生理活動,看有沒有竇性心律不齊、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者是早博、停跳等等,可以說是心臟方面最基礎的檢查,有時候可以發現我們一些心臟潛在疾病;
而超聲心動圖,重點是看我們的心臟結構、內部的血液,血流動力學情況,看是否存在血流的速度,壓差以及方向方面的異常分流。
最後我們說心臟造影能幹嘛?心臟造影即為心臟冠狀動脈造影,它雖然看不到我們心臟軟組織,但是它可以透過一種特殊顯影方式,異常的造影訊號,來診斷一些心臟疾病,來評估一些我們心臟腔室和動脈之間的壓力變化,最常見就是用於我們的冠心病的診斷,可以說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進行一個完整的心臟檢查,絕對不是做哪一項檢查就是可以完全解決的,每個檢查都有它的優勢特點,檢查的主要方向,具體就要看患者是什麼情況,他有什麼症狀,需要排除哪些疾病,最好還是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來選擇。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來聊一聊心臟造影檢查,很多人對這個造影檢查是又愛又恨,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心臟造影不像之前我們說的心電圖、超聲心電圖屬於無創檢查,心臟造影是有創的,所謂有創就是它是一種心臟血管的侵入性檢查方式!
如何侵入?
因為造影,肯定是要往我們心臟冠脈血管注入一定的造影劑,然後才能在我們的X線照射下觀察到我們心臟腔室以及血管等情況,那麼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找到一個能往心臟冠脈打造影劑的口子,這個開啟口子過程就是屬於有創操作!
現在95%以上的病人都是從手腕上橈動脈去做的,從這個橈動脈開口插入一個軟管送到我們的心臟冠脈血管開口,然後開啟造影劑,用X線照射,心臟血管就能清楚被看到,我們醫生透過觀察顯影情況,就能判斷心臟的動脈血管是否狹窄、有沒有堵,如果堵了,堵了多少?從而判斷是否得了冠心病或者其他心臟疾病!
但是假如我們醫生透過你的心臟其他檢查或者臨床症狀,覺得你病情,病變比較複雜,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從從病人的大腿股動脈去做這個插入式血管開口。
而這種就需要病人在做檢查之前,要先練習在床上躺著去大小便,因為這個心臟造影檢查,尤其是像透過大腿動脈血管來做的,都屬於一種小手術,需要在術後臥床躺幾天,尤其是剛剛結束幾天是不能下地走路的,因為動脈出血可不比我們平時靜脈血出血,一旦像股動脈等大動脈出血,還是比較麻煩的,動脈出血屬於那種壓力大,噴射狀的!
因此,同樣,透過手上的橈動脈血管來做動脈造影,雖然不需要像我們股動脈做的時候那樣臥床,但是同樣也要住院才能做,需要在做完之後觀察血管會不會出血,等確定不會出血時候,才可以正常活動。當然,這時候也不影響你做其他事情。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做心臟造影需要休息多久才好?
這雖然沒有誇張到像我們平時做手術都要修養一段時間地步。但是還是要具體看病情,症狀表現,具體選擇哪一根動脈而選擇做的心臟造影,這術後的注意事項還是有的!因為我剛剛提到了,心臟造影是一種有創檢查,不是你說你想做心臟造影就做的,得符合冠心病症狀,有必須要做這個情況,我們醫生才會建議的,而做的方式目前有兩種,一種是透過橈動脈,創傷比較小,基本上沒有特別需要臥床休息的,而另一種透過股動脈穿刺做的心臟造影,則需要臥床平躺兩天天,防止大動脈出血。
而正因為這點,實際上我們醫生在給病人講述心臟造影的檢查過程時候,有些病人就會覺得這樣把一根管子直接插在我們的血管裡面,想想有點恐怖,會不會很疼;還有的人會覺得那這個是不是有點像做支架手術,會有一些害怕做冠脈造影。
實際上這都是對心臟冠脈造影檢查的一些細節不太瞭解。
第一,從檢查時間來看,一般從管子插進去到做完檢查,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快的十幾二十分鐘,完全沒有大家想的那樣,跟平時大家瞭解的做手術差不多;
第二,用於冠脈造影的軟管是非常細的,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手術血管,想想就知道這管得多細才能進去;
第三,還有的病人做完以後害怕出血,然後整個上肢都不敢動,甚至不下地,出現肢體僵硬疼痛等。這是萬萬沒有必要的,相反,還可能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心臟造影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檢查,大家沒必要過於擔心,對於達到檢查指症是有必要做的,因為它不僅僅可以確診我們是否有冠心病,還可以對假的進行排除,而對疑似冠心病進行明確!
-
9 # 知心藍醫生
關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冠脈造影這些名詞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對於冠脈造影有什麼作用,是怎麼做的,有什麼危險,要注意什麼,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今天就來統一講講,希望對您有幫助。
1、冠脈造影有什麼作用?
(1)什麼是冠心病:常常會有患者說自己胸部哪哪不舒服,或者拿著心電圖報告提示st段改變,問這是不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因為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粥樣斑塊逐漸變大,管腔逐漸變小,當管腔狹窄超過50%時,在活動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心臟供血不足,從而出現心絞痛的症狀,心電圖可以表現為st段改變。透過分析患者典型的臨床症狀以及性別、年齡,還有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吸菸、糖尿病、肥胖等,就可以初步給患者診斷冠心病。但是醫生並沒有辦法告訴你是哪一支冠狀動脈被堵塞,堵塞了百分之多少,是堵塞了50%,還是90%。如果需要進一步確定堵塞程度或者解決嚴重狹窄,那就要做冠脈造影了。
(2)診斷冠心病:對於有經驗的心血管科醫生來說,透過上述方法診斷冠心病,準確率十之八九。冠脈造影能夠清楚的看到冠脈堵塞情況,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當然,對於一些患者來說,也可以用冠脈CTA來替代。
(3)治療冠心病:對於嚴重的冠心病型別,比如說前降支狹窄超過75%的患者,或者突發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做冠脈造影的同時,可以給予必要的治療措施,比如就能擴張或支架植入,治療或者預防心梗。
2、冠脈造影是怎麼做的?
(1)做的部位:大多數情況下,冠脈造影選擇的血管是橈動脈(手腕處),當手腕處血管條件不好,無法操作時,也可選擇股動脈(大腿根部)。
(2)具體步驟:患者平躺在心導管室的手術床上,操作的部位消毒(手或者大腿部),在這個部位打區域性麻醉藥,用針在動脈血管上戳個洞,送去細細的導絲、導管,在X光的監視下,導絲導管順著血管可以到達冠狀動脈,然後在這個細細的導管裡頭注射一種藥物(造影劑),這樣就可以使血管在X下面顯示出來,多角度的看,血管大小、怎麼走的、堵塞沒有,一目瞭然,左、右冠狀動脈,各個分支等。如果問題不嚴重,那這樣就結束了,拔出導管,手腕穿刺的地方用壓迫器壓著,防止出血。整個過程熟練的話10~30分鐘。如果問題嚴重,那就可能繼續做治療(球囊擴張、支架等),時間會更長。
3、冠脈造影有什麼危險?
有些患者一上來就說我要做冠脈造影,當然他肯定是知道冠脈造影可以診斷冠心病的。但是我更要提醒的是,冠脈造影是有創檢查、有風險的,別看我上面寫的檢查過程,簡簡單單,行雲流水,風險在哪呢?把我們所碰到過的或者其他醫生報道的情況告訴您:
(1)血管損傷:剛才上面講到的血管穿刺,導絲導管在血管裡面走,冠脈裡面造影,都有可能損傷血管,比如出血、感染、動脈夾層、動靜脈瘻、動脈閉塞等。
(2)過敏:上面提到注射造影劑,造影劑是有人過敏的,輕微的起皮疹、面板瘙癢,嚴重的可以出現過敏性休克,這很少見。
(3)腎損害:造影劑是要透過腎臟排洩的,有可能損傷腎臟,甚至出現腎衰竭的,尤其是本身有腎疾病的,當然這是極少數,但作為醫生必須如實告訴您。
(4)輻射:造影的過程就是X光拍照的過程,是要接受電離輻射的,所以孕婦、未婚男女更要謹慎。
4、要注意什麼?
(1)對於醫生而言:嚴格選擇適應症,病情有需要的患者才做造影,別亂用造影。熟練操作技術,每一步都小心,可以減少時間、減少風險。風險的預估、預防和積極治療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2)對患者而言:
單純的冠脈造影並不像外科手術一樣,有多大的口子,有多大的創傷,短短的操作時間,其實對患者的創傷是很小的。
正常情況下,做完就可以下床走路了(大腿穿刺不能走路)。手上壓迫器需要壓迫6小時,大腿壓迫時間要長點12小時,造影后兩個小時壓迫器就可以稍微松一點,壓太緊手很痛,會腫起來,手發紫,要觀察穿刺口會不會滲血。沒有特殊情況,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了,該上班上班。如果問題嚴重那就另當別論了。
要多喝水,增加排尿,讓造影劑排洩快一點,當然心衰和腎衰或者就不能多喝水了,排不出去,會加重心臟負擔。
解除壓迫帶後手臂活動不要太大、太用力,短期內(2周),穿刺那隻手不要提重物。
總之,冠脈造影在診斷和治療冠心病方面有非常大、無可替代的作用,雖然現在技術已經很成熟,上面提到的這些風險發生率很低,但它畢竟是有創檢查,風險是存在的。原則就是,病情需要的患者,沒什麼好顧慮的,該做就做,利大於弊,尤其是發生心梗的時候,猶猶豫豫錯失搶救時機;病情沒需要的患者,別隨便就做,浪費錢、擔風險、還受罪,弊大於利。
-
10 # 張之瀛大夫
心臟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才好?說到心臟造影后休息多長時間這個問題,不同的醫生也有不同的建議。有的人說做完了就是正常人,沒有必要休息,有些人說要休息很長時間。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認識這個問題呢?我把一些個人的看法給大家說一下。
應該說對於所有冠心病患者以及疑似冠心病患者,他們做完冠脈造影后,不知道應該休息多長時間。其實,這種情況也是要看具體情況。比如說這個患者是一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冠脈造影以及介入治療後,可能需要休息更長時間,不一定做完手術就能活動,可能需要休息1-2周。而對於一些冠脈造影提示冠脈狹窄不重,甚至沒有冠脈病變的患者來說,患者術後的確不需要進一步休息。但是,說歸說,我個人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冠脈造影穿刺處,術後不要急著使用冠脈造影穿刺處進行活動,比如說現在透過橈動脈穿刺做冠脈造影的多了,一旦在這個地方做了冠脈造影,術後無論是誰,都應該注意少活動這個地方,尤其過度的拉伸這個地方更是不應該,要注意讓這個地方恢復1-2周再活動。
這麼說是有教訓的,我自己曾經有一個患者,總是胸悶,做冠脈造影發現冠脈血管只有一點輕度病變,不嚴重。患者在術後第3天就出院了,出院後橈動脈穿刺處恢復的也挺好,但是在出院後的第5天使用冠脈造影的穿刺胳膊拎著一個重物,結果導致穿刺的橈動脈處撕裂,橈動脈出血嚴重,再次住院處理。雖然後來也算是恢復了,但是還是覺得這種事情只要多休息幾天還是有可能避免的,何必這麼著急用冠脈造影穿刺的胳膊使勁活動呢。
其實,心臟冠脈造影后休息多久沒有什麼固定的答案,這個問題也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這涉及到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對於冠脈造影的穿刺處,大家儘量避免術後過早使勁拉伸活動,儘量讓他恢復的牢靠一點在活動,您說呢?
-
11 # 不尷尬哈哈
這個心臟造影我是親身經歷過的,因為頭暈,心慌去了腦血管醫院檢查,腦血管醫院的給我查了很多專案,心電圖很正常,然後做了心臟彩超,發現左心室偏大,心臟搏起功能稍有點退化,其他尚好,血壓透過藥物控制也還行,接著做了二十四小時的長程心電圖和長程血壓計,也沒多大問題,當然還做了肺部CT,血常規好幾項檢查,血常規倒是發現鉀元素降低,還是乙肝攜帶者(這個以前沒檢查過)。還做了糞檢、尿檢,又做了腦部CT,核磁共振等等,幾乎把所有該醫院的檢查做完了,也沒查出啥問題,醫生說懷疑是不是動脈有問題,於是力薦我做個心臟造影,既然在醫院裡,就只能聽醫生的了,聽說很貴,也只有做了。
原來做這個是非常痛的,那個東西扎進動脈的時候痛得要命,雖然打了半麻,還是很脹痛,他們用管子把照影劑灌進動脈,然後就有個屏可以看血管和心臟。醫生看完造影后說我血管還好,稍有些斑塊和動脈粥樣硬化。
推回住院病房後,上了一種儀器,全程監測血氧、血壓等指標的,而且傷口用鉗子扎得很緊,怕出血,因為動脈被紮了個眼,出血就完蛋了,幾個小時內要喝2500CC的水,因為要排出造影劑,喝完之後要尿尿,沒法只有用壺在床上尿,醫生過半小時就會來檢查資料情況和幫傷口鬆鬆綁,我是到了第二天才幫我拿走夾子,傷口會一直脹,脹了好幾天。
在醫院觀察二天後出院了,花了一萬多總共,自費了六千。所以說一進醫院就由不得自己了,其實我這個造影完全可以不做。但不好拒絕醫生,怕得罪他們,病人很難。
-
12 # 肛腸科林醫生
大家好,林醫生雖然是一名肛腸科醫生,但是我管過的一位手術病人因為病情需要也做過心臟造影,所以對造影術後的情況還是略知一二,不過林醫生認為這位家屬對心臟造影還是有點過於擔心,覺得凡是有關於心臟的檢查或者手術都是高風險的,其實不然,一般來說只要沒有對造影劑過敏,造影中沒有出血,術後只要聽醫囑,基本不會有太大的風險。那麼患者在造影術有什麼危害,術後要注意什麼呢?聽聽林醫生怎麼說:
心臟造影是什麼?心臟造影檢查就是將一根細如髮絲的導管從橈動脈(手腕處)或股動脈(大腿處)插入到你的主動脈裡,然後透過導管小口向冠狀主動脈打造影劑,然後再透過CT或者X射線將沿血管流動的造影劑在顯示屏中顯示出來血管及心臟的形態來。其實心臟造影就和我們做的增強CT一樣都會在血管中打入造影劑,只是心臟造影的血管只能選冠狀動脈,只要術中配合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因為導管的放置長度是有嚴格限制的,不會傷及心臟,所以也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如果發現冠脈狹窄達到75%以上,醫生就會建議放心臟支架,因為支架屬於異物,而且是永久的放置冠脈中,所以無論是術中還是術後都會有風險,這種風險比造影大的多得多。
那些情況需要心臟造影呢?心臟造影一般是用來確診“冠心病”和“心肌缺血”的,還有急性心梗、突發左束支阻滯、支架術後再發心絞痛等。但是林醫生那位患者因為入院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複查後還是提示,所以請心血管科會診後建議再作24小時心電圖和運動平板實驗,透過運動來觀察,如果心臟血管狹窄或者有缺血情況那麼在運動狀態就會出現供血不足導致胸悶氣促,但是我這個病人確是例外,一圈檢查下來都只是可疑陽性,只能算高度懷疑但是要想確診還是隻能行“冠脈造影”,因為只有它才是確診的“金標準。”
心臟造影后的注意事項:我們要明確的是心臟造影只是一個檢查,並不是心臟支架那種高風險的治療手術,所以我們首要的是讓患者術後大量飲水,至少1000毫升,讓體內的造影劑儘快透過尿液排出,防止在體內蓄積損傷腎臟;第二就是讓患者平臥6小時,因為導管穿刺的是動脈,血運豐富,防止運動將穿刺處的敷料鬆動,造成大出血;最後就是讓患者術後24內不要洗澡,因為怕面板感染,而且創面未完全癒合,細菌病毒容易直接進入動脈,逆行感染。
如果檢查正常,術後三天後基本就可以出院,但是要注意休息,不要提重物,不要做用力的活動,儘量避免情緒波動,對穿刺部位的癒合和減少出血都有好處,術後一週內飲食要以清淡為主。所以一般三天後基本就能和以前一樣,只是注意不要大幅度、高強度運動即可。一週後基本就可以完全放心休息和運動。
如果檢查異常,那麼可以還需要行支架手術,支架的數量和位置要等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會和家屬以及患者詳談。患者可能還需要臥床休息,因為冠脈狹窄的病人隨時有猝死的可能,一定要臥床休息,並且還避免情緒激動。
總結:心臟造影只是一項檢查,它和肺部的增強CT方式大致一樣,如果我們作為家屬一定要安慰患者,放鬆心情,告訴他們靜待檢查即可。關於心臟造影,大家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下方留言。
-
13 # 生活有道
心臟造影指的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如果是單純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一般休息一天就可以恢復正常,這種情況不需要做特殊的處理。如果是做了冠狀動脈造影證實冠動脈血管狹窄非常重,但是沒有做支架,這種情況就非常的危險,不是單純休息的問題,應該是需要做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或者冠狀動脈搭橋才能夠解決問題,否則隨時有可能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
14 # 石佛山下小醫生
冠脈造影是微創的手術,目前開展的很普遍,安全性也很高。因為是微創手術,所以不存在像外科手術那樣要休息幾天恢復,做完幾乎就可以下地走路。
一、關於造影手術的入徑目前造影的入徑主要有橈動脈(手上)和股動脈(大腿根部)兩種。現在用的多的主要是從手上進入。除非手上的血管有問題,有的血管天生狹窄;有的造影做多了,動脈變得很狹窄。
橈動脈入徑的好處是術後壓迫止血比較方便,通常手上的壓迫器6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止住血而拿掉。
股動脈入徑因為大腿根部血管比較粗,而且不容易壓迫止血,因此通常要在床上躺個12小時左右。
二、冠脈造影的時間
如果只是單純的造影,速度也很快,從進入手術室到出來,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如果需要裝支架,那時間就無法判斷了。
三、關於造影劑的排洩
冠脈造影是需要打造影劑,造影劑也是很容易排洩的。只要腎功能沒有什麼問題,術後多喝些水,很快就能排出體外。
-
15 # 健康常識小搬運
一般我們所說的心臟造影,是指的冠狀動脈造影!
冠狀動脈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當這個血管或者它的分支出現病變,我們就會患上冠心病。在輕病變的時候, 會沒有症狀,或者出現心絞痛。在嚴重病變的時候會有形成心肌梗死的風險。
所謂的冠狀動脈造影是指透過介入技術,從患者的股動脈或橈動脈到冠狀動脈建立一個通路, 向冠狀動脈內注射造影劑,使心臟冠狀動脈的主要分支顯影,以判斷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範圍等。
一般選擇的是經橈動脈途徑,術後患者可下床活動;而穿刺股動脈後則需平臥24小時,且出現血腫、假性動脈瘤等併發症也多於橈動脈入路。
同時術後需多飲水以加快造影劑的排出,這樣可減少造影劑所致急性腎損傷的發生。
很多人都會問,是不是做了造影就需要安支架??
肯定不是的!不是所有的冠脈造影的人都需要安支架,一般來說只有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5%時,或病變血管斑塊非常不穩定才需要安支架,其他的一般都不會安的!
-
16 # 全科掃地僧
心臟造影準確說應該是冠脈造影,是診斷和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是透過外周橈動脈或股動脈,在導引鋼絲的引導下,將支架放入到冠狀動脈最狹窄處,進而起到擴張血管,解除缺血、缺氧和壞死的作用。
由於心臟支架是在動脈進行的操作,術後需要對穿刺部位進行加壓包紮,以預防術後出血。如果是進行的橈動脈穿刺,術後需注意至少6小時,避免穿刺手活動,以免引起出血。而如果進行股動脈穿刺,由於股動脈屬於大動脈,血管內壓力大,所以術後需要臥床休息12~24小時,避免下床運動。當然,我們在去除壓迫器後,可以進行適當的活動,當在術後的一月內,仍需避免大幅度體力活動,應以休息為主,以利於病情恢復。如果術中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小於50%,考慮為冠狀動脈硬化;而如果大於50%,則可診斷為冠心病;如果狹窄程度超過75%,則是安置心臟支架的指徵之一。支架植入的指徵為冠脈狹窄程度超過75%或頻繁心絞痛發作或出現急性心肌梗死,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綜合評估病情後絕對是否安置,支架一經植入,需堅持改善生活方式,並規律服藥,同時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必要時需再次植入支架或行冠脈搭橋手術治療,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
-
17 # 腎病追蹤
心臟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冠心病”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確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雖然,近年的冠狀動脈內超聲顯像技術和光學干涉斷層成像技術。也逐步在進入臨床應用。並且發現部分在冠狀動脈造影中,顯示正常的血管段存在內膜增厚或斑塊,對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的金標準提出了一些挑戰。但由於冠狀動脈內超聲顯像技術及光學干涉斷層成像技術的檢查費用昂貴,操作複雜,現在並沒有在臨床普及。
冠狀動脈造影,簡單的說,就是用心導管經皮穿刺人體表淺動脈。往往是透過橈動脈或者股動脈刺入,沿動脈逆行上升,進入左或右冠狀動脈口入口,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
透過上述操作,可以清楚地將左或右冠狀動脈的主幹及其分支的血管腔顯示出來,以瞭解冠脈系統血管有沒有狹窄病灶存在,以及狹窄的程度。從而決定治療方案。比如是介入治療,還是手術搭橋或者內科保守治療。甚至是完全不需要治療。
當冠狀動脈造影時,如果發現冠脈狹窄達到75%以上,醫生就會根據病人年齡情況、臨床症狀、狹窄程度等等。給予放置支架及支架的數量。
所以,心臟冠狀動脈造影包含著診斷,以及隨之而來的治療。
冠狀動脈造影一方面用於診斷。其適應症有許多,比如不明原因的胸痛,不明原因的心功能不全,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也有無明顯症狀,但疑有冠心病。另外在高危職業如飛行員、運動員等有可能需要排出冠心病的。
冠狀動脈造影另一方面用於以治療為目的。往往是臨床上,冠心病人需要進一步明確冠狀動脈病變的範圍、程度,而選擇治療方案。比如穩定型心絞痛或陳舊心肌梗死,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比如不穩定型心絞痛,在採取內科積極強化治療後,一旦病情穩定,立即行冠狀動脈造影,或者內科藥物治療無效時,需緊急造影;比如發作6小時以內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或在6小時以上仍有持續性胸痛;比如對於心肌梗死無併發症的患者,應考慮梗死後1周左右擇期行冠狀動脈造影;比如無症狀性冠心病,其中對運動試驗陽性、伴有明顯的危險因素的患者;比如透過CT等影像學檢查,發現或高度懷疑冠狀動脈中度以上狹窄或存在不穩定性斑塊等等。這些都需要透過冠狀動脈造影,以放置適當的支架。
一般來說,冠狀動脈造影術後,正常情況下,常規給予監測患者心電監護及生命體徵等。透過橈動脈穿刺入路的,在拔除鞘管後,對穿刺點區域性壓迫4-6小時,就可以拆除加壓繃帶。而透過股動脈入路,進行冠狀動脈造影的。造影后可即刻拔管,常規壓迫穿刺點20分鐘後,若穿刺點無活動性出血,則制動並加壓包紮18-24小時後,可以拆除繃帶,開始輕度活動。如果使用封堵器,患者可以在平臥制動後6小時開始床上活動。
當然,醫生會注意穿刺點有無滲血、紅腫及雜音,穿刺的肢體動脈搏動情況、面板顏色、張力、溫度及活動有無異常。如果有異常,會相應處理,如果沒有異常,患者3天后就可以考慮出院。
-
18 # 心健康
隨著冠心病的發病的增加,以及心內科醫生對冠狀動脈造影技術掌握的嫻熟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心臟造影的檢查。即便如此,大家對冠狀動脈造影仍然是一知半解,甚至有很多人壓根對他就沒有了解。所以才會有提問者提到的這樣的問題,心臟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才好?咱們今天一起走進神秘的冠狀動脈造影,一起來回答提問者的這個問題。
一、什麼是心臟造影?
準確的來說,心臟造影叫冠狀動脈造影,主要是因為心臟的供血血管被稱為冠狀動脈。冠狀動脈造影是一種有創性的檢查,它是指使用導管沿著我們的外周動脈,主要是繞動脈進入以後,透過一定的方式把造影導管送入到冠狀動脈開口,再透過造影導管推入一定量的造影劑,使得心臟的冠狀動脈顯影,從而判斷冠狀動脈是否存在問題以及指導冠狀動脈如何進一步治療的一個重要檢查,這就是傳說中的冠脈造影檢查。
二、心臟造影檢查複雜嗎?
隨著技術的進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及的檢查專案。做的比較嫻熟的術者可以在10分鐘以內完成造影,由此可見,心臟的冠狀動脈造影並不是非常的複雜。但即便如此,仍然會有個別例外比較複雜的冠狀動脈造影,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但絕大多數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都比較簡單,而且風險很小,傷害不大。
三、心臟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才能好?
冠狀動脈造影在很多地方,都是一個比較普遍、常用、簡單的檢查,甚至在有些醫院,被當做日間手術的一部分。在我們醫院有很多患者都是日間手術,不用辦理住院,檢查完以後如果沒有問題直接走的。所以如果一切正常沒有複雜的情況發生,沒有併發症出現冠狀動脈造影做完以後,絕大多數患者第2天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模一樣。但如果患者的造影有問題需要進一步處理那麼可能需要病情進行合理的休息以及服用藥物、繼續治療等。
-
19 # 健康之初百科
心臟造影目前被認為是檢查心血管狹窄程度,確診冠心病的最準確的方法之一,或者有人也稱之為金標準,也就是最準確的。
這項檢查是如何操作的呢?簡單說就是從我們的胳膊或大腿的動脈血管,插一個軟管送到心臟的動脈血管開口,接著從這個管子打一些造影劑,也就是顯影劑,同時在X線照射下,心臟血管就能顯影,我們就能在顯示器上看清楚心臟的動脈血管,有沒有狹窄,有沒有堵塞,從而判斷有沒有冠心病。
一般來說,狹窄小於50%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大於50%的狹窄叫冠心病。心臟造影整個操作過程,患者完全清醒,也不需要開刀,只需要用一個針,在大腿或胳膊的動脈上穿個小眼,就能完成操作,造影過程一般只需要十分鐘左右,但如果需要進一步支架,那就需要更多時間,但整個途徑是一樣的。
那麼造影后需要休息嗎?為什麼我朋友做完造影還能走回病房?單純的心臟造影,如果是從手腕的橈動脈完成,患者血管也沒有大問題的話,那麼就可以排除冠心病,做完造影,包紮手腕動脈,其都不受影響,自然可以走回病房。但手腕需要加壓包砸六個小時以上,這期間要防止出血,畢竟是動脈血管。
但如果是從腿部也就是股動脈穿刺,那麼造影結束後,就不能下地,必須躺平,只能坐平車回病房,最主要是擔心股動脈這個大血管出血,回到病房需要躺12-24小時,才能下地活動。
當然如果造影后放了支架,或嚴重的血管病變,那也得坐輪椅回病房。或急性心肌梗死做了造影,也只能坐平車回病房,因為病情危重,需要平躺幾天左右。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
20 # 醫療工作者張
現今社會很多人心臟血管都有問題,新聞頻頻發出某某人士猝死或者發生心梗的報道,心臟疾病與我們生活中的習慣息息相關,為什麼心臟疾病如此高發,和我們生活改變是離不開關係的。然而對於心臟的檢查,我們可以從心電圖,心肌酶,心臟彩超這些無創檢查中觀察,然而再進一步則是心臟造影這種有創檢查了。現在很多人都需要做冠脈造影,但是聽到醫生的描述大眾又覺得很害怕,到底能不能做?危險性大不大呢?
我們先看看什麼是心臟造影?心臟造影檢查就是將一根很細的導管插入到你的主動脈裡,然後透過導管前面的小口向主動脈血液注入造影劑,使X射線可以將沿血管流動的造影劑在顯示屏中顯示出來的血管及心臟的形態來。
心臟造影手術的作用心臟造影有冠狀動脈造影和心臟(心房、心室)造影。 冠脈造影就是用一根細如髮絲的導管沿著橈動脈( 手腕處)或股動脈(大腿處)的人為入口延行到心臟的冠狀動脈開口處,然後把造影劑(在X光下顯影)注入冠狀動脈,這樣冠狀動脈內部的形態就可以顯示出來,例如看冠脈有沒有狹窄、斑塊等,但基本上不能透過這個檢查來了解心臟形態的,主要還是瞭解冠脈的內部形態及冠脈內的血流速度。
心臟造影適應症臨床冠心病診斷明確,行冠狀動脈造影可進一步明確冠狀動脈病變的範圍、 程度,選擇治療方案。
1、穩定型心絞痛或陳舊心肌梗死,內科治療效果不佳。
2、不穩定型心絞痛,首先採取內科積極強化治療,一旦病情穩定,積極行冠狀動脈造影;內科藥物治療無效,一般需緊急造影。對於高危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以自發性為主,伴有明顯心電圖的ST段改變及梗死後心絞痛,也可直接行冠狀動脈造影。
3、發作6小時以內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 )或發病在6小時以上仍有持續性胸痛, 擬行急診PCI手術;AMI後靜脈溶栓未再通的患者,應適時爭取補救性PCI、對於AMI無併發症的患者,應考慮梗死後1周左右擇期行冠狀動脈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間隔穿孔等併發症應儘早在輔助迴圈的幫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療。對於高度懷疑AMI而不能確診,特別是伴有左束支傳導阻滯、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診斷。
4、無症狀性冠心病,其中對運動試驗陽性、伴有明顯的危險因素的患者,應行冠狀動脈造影。
5、CT等影像學檢查發現或高度懷疑冠狀動脈中度以上狹窄或存在不穩定斑塊。
6、原發性心臟驟停復甦成功、左主幹病變或前降支近段病變的可能性較大的均屬高危人群,應早期進行血管病變干預治療,需要評價冠狀動脈。
7、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或PCI術後,心絞痛復發,往往需要再行冠狀動脈病變評價。
心臟造影危險大嗎?到三甲的醫院一般都沒有什麼問題。冠脈造影現在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國內每年大概要有100萬左右例數。單純造影危險性很低,如果需要放支架的話就要看冠脈病變的程度了,如果病變複雜,操作時間長,相應的風險也會增加,最嚴重的風險就是術中急性血栓形成或穿孔,都有可能造成急性心梗,心衰或猝死,但是總的發生率不高。比較常見的( 其實也不是很多)併發症是區域性穿刺部位的血腫,但是一段時間後都能吸收。造影本身沒有危險,但是從股動脈插管進心臟的過程就會有危險,有可能加重房顫的發生,手術後傷口有可能出血。
脈造影術在局麻下進行,而血管及心臟內均無感覺神經,病人只在局麻時感到輕微疼痛,其餘過程無明顯不適。術後需平臥18-24小時,某些病人可能會感覺腰背痠痛不適,起床活動後症狀即可消失。任何手術均有發生併發症的可能,因此術前要求病人履行簽字手續。冠脈造影併發症發生率0.2%~0.9%,主要為:(1) 心律失常。(2) 穿刺區域性出血、 血腫,假性動脈瘤及動靜脈痿等。(3) 急性心肌梗死。(4) 造影劑過敏。上述絕大多數不會構成嚴重後果,熟練操作者併發症發生率極低。
結語:冠脈造影是一項風險極小、相對安全、幾乎無痛苦的手術。現在很多醫院都可以經橈動脈造影,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治療手術的患者術後立即拔除動脈鞘管,橈動脈壓迫4-10分鐘,加壓固定3-6小時即可。患者術後即刻均可隨意下地活動,在國外如果沒有放支架的這類病人就可以不住院,中國要求住院觀察。
回覆列表
我去年做了一個心臟照影,可以跟你們說一說。
我是不時滴心絞痛,長期吃丹參片丹參滴丸啥的,有十多年了。所以上醫院看看,這回想一定要搞清楚是怎麼回事。
在醫院住的是心內科,主治醫生給開的心臟彩超、心電圖,檢查出來只是說心率較慢,瓣膜有點關閉不嚴,其他也沒看出什麼毛病來。後來她說不行再做個心臟照影吧,這個是檢查心臟血管有沒有堵塞的一個比較先進比較清楚的儀器,就是有點貴。為了能找出心絞痛的原因,我就同意了。
排了好幾天終於輪上了,叫從昨晚就開始就禁水禁食,一直到下午才做。給我渴夠嗆。
我之前是一個老太太,做了老半天。她血管堵了好幾處,當時就給老太太的子女在顯示屏上看了,他們研究了片刻下了支架。
然後叫我把羽絨服脫了,上身只剩下醫院早上發的病號服。進了屋又讓把病號服也脫掉。光著上身躺在圍滿儀器的一個床上。好像我的主治醫生也在,但她們都戴著口罩,也分不清。給我的頭上戴了一個帽子,把我的右胳膊消了毒。一會在手腕上打了點麻藥,好像把我的腕動脈給割開了。突然聽見有一位大夫連聲說,捏住捏住,不然血就出來了。好像有東西順著我的血管有點扎有點麻的就上來了,感覺到了我的胳膊根處,醫生叫我難受吱聲,又叫忍耐一下。好像注入了造影劑,突然我感覺心跳冒汗呼吸沉重,聽見一個大夫急聲說,趕緊注射阿托品!哎,只一會就又好了。
之後一個大夫說,中國的男性體質都不如女性。看看,這一個大小夥子要休克了。而那些女的甚至老太太一般都沒事。
等到完事,我下床的時候,一個護士攙著。我還覺得多餘,表示不用。等到站起來一下子就有些暈,我媳婦說我臉色蒼白,而且有氣無力的。最後還是媳婦用輪椅推回病房的。
手腕出戴上了一個充氣的腕帶,好像這東西還挺貴。一晚上還放了好幾回氣。右手上還有不少殘留的血跡,感覺出了不少血啊。醫生告訴這隻胳膊兩三個月內不能拎重東西。
虛弱的我回去喝了好幾瓶奶和水,一會好多了。
不過最後也沒檢查出什麼病因來。
大夫的結論是,大血管沒堵塞。可能只是一些細小的血管堵塞引起的心絞痛。
有一個臨床的老頭說,別急,心臟病不好查。他說我的心臟這位女大夫給查了三回,才查出來,心臟有一根血管痙攣。他說,這位女大夫水平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