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知乎從最早的精英群體到向普通使用者開放,使用者流量急速增長的背後知乎的水準開始被稀釋。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一些行為....你會逃離知乎嗎?
5
回覆列表
  • 1 # 生活好看很重要

    純精英群體大眾化不了,大眾不了怎麼牛逼得了。再稀釋知乎的答案也相對其它網路社群也優質很多,不過也不乏一些隨口一說打醬油的回答。所以上去找答案的人,自己要有鑑別能力咯。另外,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彙集,對官方的運營能力考驗就更大了,如何讓優質的回答更容易被人看見,如何讓打醬油的回答沉到湖底。。。ps,就是因為知乎以前那種“我是精英我逼格很高”的調調少了很多,本人最近才開始經常看知乎。

  • 2 # 欣頔

    其實,知乎一直存在著遭人詬病的地方。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看一看《為什麼我死都不會用知乎》這篇文章。

    ​知乎曾經被諷刺是一個充斥著985畢業、世界五百強企業背景、熱愛做美食、國內外無不旅行、沒事兒去跑個全馬半馬的平臺。

    也曾經有人說,做論壇,做好了是知乎,做不好是百度貼吧。

    但隨著知乎放開註冊限制、將平衡點往使用者量上傾斜,這個高大上的平臺遭到了大眾化帶來的挑戰。提問、回答魚龍混雜,抖機靈的答案反而更受贊同,多方因素導致一大波大V出走。

    所以,我對於現在的知乎還處於觀望的態度,沒事上上這個,上上那個,再看看知乎、看看同類問題知乎上的人是怎麼回答的,綜合綜合多方觀點,也不是件壞事。

  • 3 # 嗝屁鏟屎官

    網際網路自1993年開始民用化以來,最最開始改變的是人們獲取資訊的傳媒行業,在那之後,搜尋引擎的發生和發展徹底顛覆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

    但是一直以來有一個侷限在於,雖然網路上的資訊經過了十數年的發展已經是星海一般,但是在知識的獲取和經驗的傳播方面,網路上的資訊相比之於人們大腦裡面的資訊還始終是極其微小的一個比重,搜尋引擎所能檢索的不過是網路上的那一極小部分的知識資訊。

    最早的入口網站將傳統的資訊搬到了網上,電子商務將海量的商貿資訊搬到了網上,社交網路將海量的社交資訊搬到了網上,而從Quora,知乎開始,以及當下火熱的所謂線上教育,當然我們更可以追溯到維基百科,個人部落格,則透過網際網路將人們的知識、經驗,源源不斷地搬到了網上。

    網際網路在過去這二十幾年的發展中,真正在知識上的傑出的應用屈指可數。開天闢地的還是要追溯到維基百科,直到今天,無論是部落格,論壇,線上教育,也沒有一個知識類的網際網路產品可以出維基百科之右。

    而知乎這一類的問答社群,在維基百科之後進行了一次看上去很來勁的創新和探索。

    知乎的圍城

    知乎作為一個典型的UGC社群,從開放註冊以來,真正有能力生產高質量內容的U們就開始從未間斷地,分批次、分時段地向外逃離

    或者換個溫和點的詞,叫作“遺棄”。

    這些主動遺棄知乎的人,從知識水準上,或者知乎所定義的社群影響力上,是呈現著一種明顯的由高向低走的趨勢。

    知乎最早內測的時候,話題聚焦在網際網路跟創業相關領域。最早的一批U也基本是網際網路這個行當裡最Top的一些從業大咖。

    作為知乎最早的投資方,開復老師所代表的創新工場體系以及這個體系所能夠影響到的許多網際網路和創投圈的老闆+高管級人物,以及知乎創始團隊的幾位成員,成為了知乎最早的一批極高質量的U,是為知乎名副其實的最早的一批原住民。

    這其中有不少大咖確是在早期內測時產生了不少很有價值的內容,像開復老師很多早期的回答,像徐小平老師,包括知乎創始團隊的幾位核心成員。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大佬也僅僅是進來站個臺了事,像這位:

    不管是像周老闆這樣高冷的,還是像開復老師那樣熱忱的,這些知乎最早的一批原住民很堅實地給知乎奠定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基調:一個IT圈、創投圈的,精英階層的知識社交社群。

    這個基調在很快速的時間裡幫助知乎獲取到了TA的第二批精英User,進而也創造了大量的圍繞網際網路相關話題的高質量內容。

    這第二批精英User,也理所當然地從第一批原住民那裡將高質量內容生產的重任接力下來。

    如此這般,良性迴圈,尤其在封閉測試的情況下,這些精英User更是在這裡獲得了一種在任何其他社群、論壇、社交網路都得不到的優越感和逼格感。

    如此這般,一環一環,每一個走進來的精英都在各自影響著自己的那個精英圈子,圈子在不斷外延,圈圈相接,層級在不斷遞減,但總體還算臭味相投。

    直到波及到像我這樣初入網際網路的邊緣人,大概在2012年。

    於是,知乎發展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批精英User的逃離。

    商業模式與產品模式的悖論

    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隨著知乎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不斷刷爆科技媒體,一方面人們看到的,或者說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完全嶄新的網際網路產品模式的成功實踐,一次繼維基百科之後,網際網路在促進人們知識獲取與分享方式革新的又一個經典案例,但另一方面,在資本和媒體輿論的壓力下,知乎也在苦苦地一次又一次地探索著商業化的嘗試。

    猶如京東在2007年從3C電商迅速向全品類電商平臺的轉型一般,知乎也在極短的時間裡開放了一個又一個話題領域,直到除了違禁話題的全部領域。知乎的使用者資料以及全球網站排名也由此得到了飛速攀升,在全球網站排名甚至已經超越了TA在美國的鼻祖,Quora。

    話題領域的以及註冊許可權的放開,使得知乎再不可能保持那個最開始的封閉高冷的精英知識社群氣質。但卻不得不承認,後來的數以百萬千萬計的新使用者,大多還是因為這個最初的基調氣質慕名前來。

    所以為了保持這個氣質,不讓後來的新使用者乘興而來,失望而歸,知乎不得不透過抑制自己的商業化來保持這種高冷的精英氣質。

    跟京東這類電商模式最大的區別在於,人家一開始就是出來賣的。所以在保證口碑、質量的前提下,貨越多,人家只會賣的更好。

    而知乎從一開始就不是出來賣的。而且,在相當相當一大片的知友那裡是這樣的印象。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一個大唐時的青樓才女(需要普及一下,那會兒的青樓可不是各位看官印象裡的大清北京城的八大胡同),本來只是與各路詩文才子吟詩唱曲,不是誰想見就見得到的,但忽地一日穿越到八大胡同,雖然來來往往也大多是達官貴人,但面對的訴求卻大不相同。

    如此這般,一環一環。

    當社群的使用者數和訪問量都得到了飛速發展的時候,知乎再無法保持最開始的純粹。

    一批又一批的精英和次級精英相繼離去,同時一批一批又一批的次級精英又在不斷湧進,知乎整體的內容質量越來越寬泛,資訊的獲取變得越來越低效。

    抖機靈,寫軟文,做營銷,更有甚者直接各處灌水硬廣。

    這位曾經優雅的純粹的青樓才女,終歸淪落風塵。

    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雖在不同的產品上有著各自不同的實踐,但目前來講,無非兩大類:

    一類是對產品提供的服務本身進行收費,比如電子商務,比如各類會員制產品。再一類就是產品的服務本身不收錢,靠免費的服務獲取的大量的流量之後,產品再透過投放廣告的方式向廣告商賺取收益。

    後者可謂由Yahoo!始創併發揚光大。也正是因為Yahoo!在網際網路商業化的早期透過這樣的模式迅速謀取了商業成功的引導作用,面向使用者的服務免費模式得到了大量後進者的效仿,進而使得網際網路獲得了飛速的普及和發展。

    我將這種商業模式稱為門戶模式。

    而知乎,從商業模式上來講,至少目前來看,仍然屬於門戶模式的範疇。

    門戶模式大多對產品本身有著非常高的流量要求。而知乎的悖論在於,TA從一開始的產品定位就是提供高質量的知識共享的社群服務。內容雖然免費,但為了保證社群氣質,卻不能透過大範圍的投放商業廣告獲取收益。

    經過了近四年多的探索,尤其在前不久拿到鵝廠鉅額注資之後(據說鵝廠生態在很短的時間裡便向知乎湧入了了數以千萬計的新使用者),知乎開始更加積極的在商業模式創新上進行新的嘗試。

    就在半個多月前,知乎在首頁上連續兩天掛了一個逼格高得不得了的廣告,點進去一看才知道,原來並非外部投放的商業廣告,而是知乎內部推出的一個[一小時]讀書系列,跟之前曾隱約推進的“鹽”系列基本一致,透過對高質量知友的包裝,經由短平快的電子出版模式,向知乎使用者推出付費閱讀服務。

    至於效果怎麼樣,額,各位看官自行移步親鑑為好

  • 4 # 韶華空負

    不會,因為知乎到目前為止,回答的質量和同型別比也是比較不錯的。

    不得不說有些問題只有在知乎上才能找到答案。

    另外,自己要有主見,要學會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特別是有些東西因人而異。有些回答把它作為參考就行了。

  • 5 # 使用者3830755735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知乎變差了並不代表其他論壇變強了,至少在知乎可以和有主見講道理的人談笑風生,比那些一言不合就問候你媽的暴發戶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 6 # 情感種甜

    知乎沒有註冊使用過,以前瀏覽知乎確實能收穫一些不錯的東西,但是後來發現知乎裡充滿了公知,逼格高的越來越多,各種推廣也越來越多了,內容也不如以前了,而且準確性很值得懷疑。

    我有個同學就是喜歡用知乎,不知道從哪裡看到別人關於馬克思哲學的言論,就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問他馬克思是哪華人,怎麼樣的環境下做出的成果,卻不知道。而且還有有一些很極端的回答,也不知道怎麼過的稽核。

    知乎火一段時間,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的,比如行業競爭。

    第一這是個全新的平臺,發展前景很好,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發掘自己的過程。

  • 7 # 我叫大晨chen1

    我不會逃離,畢竟我自己本身也不是什麼精英。所謂知乎看似高大上但也要明白一個問題世界上所有的人有人在你能力之上有人在你能力之下。很少有人和有同樣的心態。

    精英畢竟是少數,我們都是普通人為什麼不能接受知乎普通人話。我覺得這樣也許會更加接地氣,聽了精英的話似乎讓你對待人生更加充滿了可能性,更有了選擇的餘地。但很多時候都是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沒有什麼原因因為有些事情是需要自己去慢慢的領悟的。

    況且知乎一直這麼盛行,一定有他存在的道理。畢竟如果你想看精英的話那些精英還是存在的,你可以取其精華,從中挑取那些比較好的。畢竟人都是要有自己的主見的,不要人云亦云,這也只是一種媒介。所有事情的掌握權還是在你自己手中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

  • 8 # Trichite

    知乎還是那個知乎,仍然還有不少乾貨,只要用心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只是開放註冊之後湧進來一群腦殘拉低了整體水平而已。

  • 9 # 機智的阿蒲

    從以前三分之一用手機的時間都花在知乎上,到現在很少上知乎了,知乎變了,滿滿都是抖機靈,大眾點評和十萬個為什麼。

  • 10 # claptrap

    說實話,這幾年下來的感受就是,專業知識的水平知乎是有下降的,特別不少涉及技術行業類的問題,大多答案質量都很一般。涉及生活類的問題,雖然專業性很欠缺,但是也能給你一些很有用的建議,這也是我現在還看知乎的動力了。

    知乎的問題我覺得就是開放註冊制後大量並沒有高水平的網友的湧入,我自己也辛辛苦苦寫過答案,還蒐集了不少資料,也做過圖表,但是點贊和評論很少,也就是說我付出的勞動網友並沒有看見,這就很打擊作答的積極性。但是往往高票答案抖機靈和講段子的非常多,根本沒有營養,這種答案當然也包括那種言簡意賅非常精妙的答案,但是絕大多數都不是這樣,只會搞笑,這就喪失了來知乎的初衷。還有就是大量低水平的問題,比如情感類問題就是很大一大塊,其實我覺得這類問題對自身的感情之路幫助有限,但是這些情感類問題特別喜歡講故事,這些故事一來會浪費大量時間,二是故事會讓網友的思維趨於感性,不利於理性的思考分析,所以這類問題少看。

    知乎最讓我討厭的就是媚日風氣太嚴重,基本上誇獎日本就是政治正確,只要說一點點日本的不好,就會有無數網友群起而攻之,彷彿批評日本如同殺了他們全家一樣。

    我個人一直覺得最遺憾的就是知乎一直缺少在軍事方面權威的答主,因為我本人對軍事很感興趣。但是軍事類問題本身就很少,而且質量普遍不高,而且答主很多偏感性,對武器裝備的看法往往走極端,對客觀事實尊重不夠,比如最經典的日本一天之內造出原子彈。哎,知乎未來也不會出現軍事類的優秀答主。

    知乎對開闊人的眼界還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也有利於培養辯證意識和全方位思考的意識。所以我還是建議可以沒事去知乎上逛逛,但是絕對不要陷入和網友吵架撕逼,一定要堅持理性當頭。知乎上還是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學習掌握的東西,知乎上的噴子也算是這些社交網站中比較少的了,希望與大家共勉。

  • 11 # 徐從心

    我現在大二,接觸知乎也就一個月前,以前知道知乎這個平臺,聽別人講的聽玄乎的但是自己也沒有上心。上個月,我關注到了幾個做自媒體的作家、影評人什麼的,就一時興起去下載了知乎,一口氣關注了他們七個人。剛開始覺得就是在上面發表自己的看法觀點,有吐槽的,有撕逼的,也有提供乾貨的,有時候覺得知乎是一個網紅聚集地,並沒有其他很反感的感覺。慢慢的,時而不時開啟知乎看看,結果很多的裝逼文,撕逼文,更多的撕逼,慢慢的,我也耳濡目染,情緒變得很不穩定,脾氣很暴躁,也開始喜歡按著自己的三觀去吐槽,去噴別人。前幾天,一位學長直接指出來說我智商停機欠費甚至已經銷戶了,當時反思了很久,確實自己前段時間自以為在很犀利的點評,其實就是斷章取義,瞎噴。現在對於知乎偶爾也去看看,但是多半都不看什麼帶有煽情性的文章,自己的三觀需要不斷的完善,但是不能被莫名其妙的引導。

  • 12 # 半卷

    這個問題,問得好,怎麼說呢,知乎現在有點販夫走卒都能玩的節奏,越來越多的人玩,知乎的乾貨越來越少了。

    下面窩發一張圖片,之前回答知乎上面一個問題。

    就一個直觀感覺,以前乾貨特別多,現在抖機靈的段子手比較多。多倒是不怕,只不過有些人表達自己看法觀點寫了一句話或者幾句話排名比較考前,反而有人寫了一堆專業的觀點與看法無人問津。這樣真心不好,我有幾個聽贊同的回答,有很多人就是靠抖機靈,粉絲比較多然後寫東西總是排名靠前。知乎有點窩在百度貼吧呆的感覺了。表達自己觀點沒問題,有些人只是用巧妙的語言說了自己觀點,都沒有說清楚自己發表觀點的具體看法以及一些細節,那些給他點贊是先有立場再同意別人觀點的吧!知乎上常說:“先問是不是,再問有沒有”。不去看別人怎麼想的,什麼樣的思路,給別人點贊,這樣確實不夠理性。

    但是,我覺得知乎別人評價有兩個極端,一個吹知乎上天了,一個就打壓嘲諷知乎。

    吹知乎的估計覺得知乎就是什麼都能學到,特別牛逼。那麼多學者一輩子都在研究,如果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夠幾句話,幾篇文章概括的話,那樣他們一輩子都在浪費時間嗎?知乎上面很多人確實厲害,把複雜的概念通俗化。他們也許會搞一下比較科學的理論,概念。我只想說,你會在這種氛圍之下覺得知識爆棚,學了很多東西。其實不然,碎片化的閱讀不利於真正的掌握知識,培養能力。說不定,你看了那麼多東西,你也只是某些方面入門罷了,也許連入門都沒有達到。

    第二種人嘲諷知乎,比如之前的海賊-王路飛事件,很多媒體對知乎冷嘲熱諷,說那麼多人都看不出來他編故事。我就想笑笑,那麼多人關注他,只不過想看他說段子罷了。你關注一個人每次說自己經歷不一樣,你看不出來?大家關注他不過是圖一樂罷了,不必較真,永久封號也有點小題大做。

    我個人覺得知乎不是智者集中地,也不是一群裝逼者和神棍聚集區。有好有壞,目前還算質量上佳,至於以後怎麼樣窩持觀望態度。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 13 # 遊戲消消樂

    首先,知乎從未高階。

    知乎只是一款專業性質更強的論壇類app,眾多大牛在上面分享知識。但是,他的受眾本身就是普通的網民朋友,眾多的吃瓜群眾。何來高階一說。

    其次,知乎依然理性。

    儘管知乎從精英式的內容開放到了平民化的內容。但是民間也有高手,民間還有段子手,現在看知乎,除了看專業性很強的知識,一些段子手蓋的樓也很引人注目。一些內容,笑笑就好,自己長點腦子分辨不好麼?

    最後,我只是在使用知乎,不存在逃離。

    知乎是什麼?只是一款app,我需要就用,不需要就不用,如果有一天我不需要它了,解除安裝就是了,為什麼叫逃離呢?

    覺得有道理,賞個讚唄!

  • 14 # 嶽詩瘋吟

    知乎從最早的精英群體到向普通使用者開放,使用者流量急速增長的背後知乎的水準開始被稀釋。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一些行為....你會逃離知乎嗎?

    `

  • 15 # 子曰辰

    會,以前大多都是985,211,常青藤名校遍地走,不是好大學就是loser,現在嘛,我可以在裡面混的風生水起

  • 16 # 聽見風聲

    還用著呢,說實話知乎好多答主文筆比晉江都好,而且知乎雖然跟貼吧一樣什麼人都有,但直接罵生殖器的還是少一點的,很適合我這種玻璃心

  • 17 # 體育時空

    你曾讓我看到光明,以至於我看不了你的黯淡無光了

    看著滿屏的app,點開知乎,嗯,記不起上次開啟是什麼時候了,但昨天肯定沒開啟,是的,一款曾經每天都會開啟的app又消失了……

    在那個UI設計還很粗糙的前知乎年代,我每次翻頁都會很慢,因為優質內容的密度很高,我只需要認真看就好了,而現在基本看下標題就知道里面要幹嘛,大部分答案都流露出大寫的"快來點我","有驚喜奧","我要曬胸和腿了"。

    產品和商業化之間的平衡,總是很難拿捏。豆瓣和知乎,我覺得很像,一開始誠意滿滿的產品,起碼我是願意相信他們在做一個有情懷的事情,面臨如潮的好評,使用者的瘋狂增長,投資人的各種期許,無疑要開始商業化了,這是很正常也都能理解的事情,但團隊應該始終明確我們要給使用者帶來什麼預期,由此延伸出哪些錢應該賺,哪些錢要考慮考慮再賺,哪些錢不應該賺。

    產品發展過程,本身就可能會自我進化,重點是這種轉化是否是有利於產品發展的,新浪微博就是典型的成功例子,現在誰還會覺得微博是社交產品呢?既然社交的預期不能讓使用者覺得好,轉型成為媒體後反而大獲成功,那就讓使用者的預期是開啟微博就可以看明星大V的喊話吧!那知乎呢?這種使用者預期的改變真的是有利於知乎發展的嘛?

    嗯,截止目前為止,微信帶給我的預期還是和朋友聊天,雖然也會開啟微信看朋友圈動態,但本質預期還沒變,因為和朋友聊天多數是被微信推送的,我並不需要主動開啟,衡量產品帶給你的預期,我想你只需要問自己如果只能有一個不刪除某個app的理由,你的答案是什麼就行了。

  • 18 # 豆子人民藝術家

    知乎從來就沒高階過,你看Kaiser和唐缺,一個天天喊麥,一個天天發圖,不也照樣成大v麼?隨著豆子這樣各種髒話和故作幽默的答主的出現,還有那麼多捧臭腳的,知乎的沉淪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至於說後來來的編尷尬段子的還能屢屢收穫數千贊,而乾貨得贊很少,那隻能說明知乎註冊者急速增長,導致這個網站接近了社會的本來面目。社會本來就這樣,小鮮肉們千萬粉,學者大家幾萬粉,搞笑影片數百萬播放,網路公開課只有幾萬播放,可你能逃離社會麼?逃離網路麼?好東西一直有,只是人們只會看自己關心的東西,於是形成了這個局面。還不如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為什麼會被賣片的盯上。

  • 19 # GOFORIT7

    知乎從不高階。都是免費APP何來高階一說?你首先要把心態擺正,什麼985211 一百萬 還有各種遭遇,你可以以相信的態度或者看故事會的態度去理解,這個其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表達的觀點是不是正確的,跟你的想法差了多少,如果你認可,那說明這個答案對於你來說還是不錯的。要是不認可就換下一個。

  • 20 # 想不出來名字隨便起

    我之前在網頁上看過一個很好的回答 所以就下了知乎 雖然明知道那個回答是四五年前的 下完以後有幾天一直在看 一直想學習一下 結果我看到了好幾個人跟說故事一樣 講的太假了 具體就不說是誰了 問被騙進傳銷怎麼辦

    那個人回答自己好朋友a就進去過 而且什麼都會 然後他a朋友跑出來了 這樣一個故事 我看完以後去看評論許多人在稱讚他的朋友 這個故事太假了 可能是篇幅太長忘了編 當初有個他朋友a的朋友 b , b為了救a不但打了一筆錢 還潛入了傳銷組織 結果最後a自己跑出來了 也沒有關於b的事情 最後說什麼人心險惡 我靠b做了那麼多 你跟我說人心險惡 看完之後我就不想說話了 現在好多回答都跟瞎編的一樣 說自己朋友的事情 說的就跟自己親眼看到的一樣 總之太多這種得了 這幾天沒怎麼看了 現在回想起來 也感覺很無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月後NBA直接以目前排名進行季後賽,那麼局勢會是怎樣的?對誰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