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主案設計師李志鑫
-
2 # 伊寧玄雪
我覺得做父母的首先就不要用成績來判斷自己的孩子。首先要看這段時間孩子是否努力,如果孩子考的差也不要打罵。成績是表面的,要看孩子是否對於學習有興趣,對所學的內容是否有認識。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比催著孩子去學習更重要吧。多給孩子學習的動力而不是讓孩子揹負學習的壓力。
-
3 # 車德莉
成績的好壞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考試成績只能說明孩子對目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父母不能因為成績不理想就給孩子貼上“差生”“壞孩子”這類標籤,這種行為只會把孩子毀掉。
-
4 # 事在人為之
小學及初中階段買點教學輔導材料,成績自然不會差,如果再進培訓班,成績會好,但是可能會培養出書呆子。高中階段,智力是成績拉開差距的第一因素,而智力的差距會突出體現在高二高三階段,所以打好小學初中階段的基礎,對助力高考還是很有必要的!
-
5 # 海棠言語
首先孩童階段,興趣為先,喜歡什麼,即使不是大眾的,也應該引導,詩詞歌賦,體育運動等等都是可以引導的。
這些看起來和日後學習關係不大,但是確實是可以培養孩子認真,獨立鑽研的精神的,這是學習必不可少的特質。
小學階段的學習都是培養基礎,興趣危為先,鼓勵為先,真正需要方法的是中學階段!
中學階段,一般來說,聰明的小孩成績都還不錯,但是成績不錯的並不一定都是最聰明的小孩,甚至以後取得成就的人都是那些刻苦努力的人,而不是學神。
結合自身經歷,來講講。
我中小學算是個學霸吧。小學還好,大家都是學霸,成績也差不多,中學,主要是靠自己,多練習,獲得好成績的成就感。
所以前面所說的,在孩童時期,培養一個興趣,使得他能獲得成就感,對以後得學習都是有鼓勵的
-
6 # 小王子愛上狐狸
面對考試分數,我一直都是理性對待,沒有用分數來衡量他的一切,這是我從他上小學開始,一直到現在都堅持的理念,當然,未來也一樣。雖然老師會非常強調這個分數的重要性,但是我不會再給他額外的壓力。我在意的是他有沒有掌握牢固這些知識點,考滿分是那個態度,考90分也是如此。分數在我們家就是一個數字,看過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
7 # 丟媽合一正面管教
昨天下午,丟丟放學回家,告訴我她們語文第一單元測試了,告訴我說這次她作文特別好,只減了一分(上次語文單元評價卷她作文錯了8個字,減了4分)。我回答,“不錯啊!進步很多!”
然後她拿給我試卷,要簽字,我看到了一個紅紅的81.5的分數。(說實話,我當時瞬間感覺情緒就不好了,因為我小的時候,印象裡面語文數學考試都是雙百啊!不是雙百就是一個100,一個98。80多分我感覺自己小時候就沒有這種分數!)我把試卷拿過來,問她,“丟丟,你覺得這次語文考試考的怎麼樣啊?”她回答,“媽媽,我感覺挺不好的”。我繼續問,那我們看看,你到底是什麼地方錯的比較多好麼?她說“好啊!”
然後,我一題一題的跟她看,有幾個地方都是寫了錯別字(因為她平時特別不喜歡寫字,所以這部分不紮實),我問她,你覺得這幾個地方是什麼原因?”平常字練習的不夠多,忘記了“,我繼續問:”那我們應該怎麼調整呢?她說,其實這幾個我覺得都不應該錯,都是基本的字詞,我多練習一下應該就能做對了!(她說出這段話的時候,我其實是有些吃驚的,看來孩子心裡實際上清楚地很,應該怎麼做!)
之後看了閱讀,她減了近10分,丟丟之前的閱讀一直是還不錯的,從來沒有這麼差過,老師在QQ上說這次閱讀有些難度,我大概看了一下,應該就是她理解的不太夠。繼續問她“丟丟,你覺得這個閱讀難麼?她回答,“還好,我就是做的時候感覺腦子不是太清楚,狀態不好,所以沒做好”。我繼續“那你覺得如何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 “我覺得可以多做做那個黑馬閱讀!”(黑馬閱讀是給她買的一本關於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課外書,她平時都不是太熱衷做,沒有想到她會這麼說!)
我繼續問她,“丟丟,你們三年級開始,考試可能多了,也開始有分數了,也可能會有成績的排名,你怎麼看待這件事兒?她問我,”什麼是排名?”(這個我真是想不到,孩子原來根本不理解排名是什麼意思!),然後我開始給她解釋什麼是班級排名。我問她,你覺得考試考多少分數,你是滿意的?班級排名,你覺得你排多少名你是滿意的?然後,她告訴我說:”我覺得考90分吧,排名我覺得15名差不多。”
好吧,我說,那你現在距離你的滿意結果,還有距離,你打算怎麼辦?她回答:”我努力唄!“(溝通結束)
作為三年級小學生的媽媽,現在開始要面對孩子的成績、分數和排名了(一二年級都沒有這些),如何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是我們面臨的很大問題。按照我以前的模式,看到這些分數以後,一定很是焦慮,然後一堆說教:”分數這麼低,你要多努力些,90分以上肯定是要的等等“,再就是後面天天盯著她,是不是要多練習。可是我現在知道,成績、排名那是否真的是孩子內心想要的?如果她”不要“我強加給她又會有什麼結果?
當然透過啟發式提問,丟丟在語文成績面前自己在面對,在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那是因為我對她非常瞭解,她是一個內心很想要,向上的孩子,她需要的是我的認可與鼓勵!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個性,用同樣的方法也可能無效,這才是為什麼每個媽媽其實都是自己的育兒專家,因為只有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最瞭解。
81.5的分數,已經是個結果了,所有的抱怨、責罵、批評、說教都是無濟於事的,如何從面對解決問題的角度,引導孩子正向面對,既不會因為考試壓力大的要死,睡不著覺,也不會面對成績毫無所謂。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她們還有很多機會去調整,同樣的媽媽成長的路也很長,我們也是有很多機會去調整自己的!
-
8 # 峻熙圖書館
我和爸爸到學校接兒子,
兒子把中考的紅榜給我們看,然後他問我們:“媽媽,你對我的成績滿意嗎?”我和爸爸異口同聲地說:“滿意呀!”兒子高興極了。爸爸接著說:“兒子,我找了好久才看到你的名字,下次你考前面些,爸爸就容易找些。”兒子笑著說:“那我下次前進五個名字,好不好啊?”我們答應了。
就這樣,我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回家囉,今晚爸爸親自下廚做排骨火鍋,哈哈!真開心!
-
9 # 閒居齋主人
考試成績是檢驗學生階段性學習的量化指標,也是透過考試調整學習方法和學習狀態最佳途徑。
在功利化教育中,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為考量老師教學成果的重要途徑,甚至與老師的工資利益有著某種聯絡;孩子的學習成績從某種意義來說也成為家長面子的顯示屏;於是乎,孩子的成績變成了焦點,引起學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視,對不諳世事階段的孩子,好像也覺得學習成績好成了一件“榮幸”的事,從而對孩子正確對待成績產生誤導。
學習的關鍵,在於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孩子不斷探索的精神。考試,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因為考試,它不僅僅是為了得到一個成績,很大程度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檢測,包括抉擇努力,表達能力 ,思維方式等等各方面全方位評價。
學生單次成績好壞,家長和老師完全沒必要看的太重,面對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結合平時的學習習慣和方式進行微調,讓學習慢慢進入佳境,這才是考試的真正內涵和實質。
-
10 # 蘇州行知教育
“你們家兒子這次考試怎麼樣啊?”
“甭提了!那點分說出來都嫌丟人,我告訴他,暑假一天也別想玩了,到輔導班老老實實補課去!你兒子呢?”
“我兒子倒是挺爭氣的,每科都在95分以上,班上前三名,這不剛剛去給她買了一部手機當獎勵!”
最近幾天,經常能聽到類似的談話。隨著期末成績的公佈,孩子的分數、排名又一次牽動著家長的神經。
在中國,不重視孩子分數的家長几乎沒有,但絕大部分家長,在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問題上卻有失偏頗。無論考得好考得差,怎樣處理才能給孩子積極的迴應,幫助他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好地發展?
今天,和各位家長一起探討一下:
中國家長為什麼這麼重視分數?
家長狂熱追求好成績的背後,隱含著兩個推理:
成績好→上好大學→好工作→好前途
成績差→上差大學(或考不上大學)→差工作(或失業)→沒前途
為了證明這是個偽命題,我們不免俗套又要舉例一番:
一個小孩6歲才會說話,10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你能說他是差生嗎?他叫愛因斯坦。
一個孩子高考考了3年,第一次英語只有33分,後來他開了家名叫“新東方”的英語培訓學校。他叫俞敏洪。
一個孩子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數學考了1分,第二次數學考了19分,第三次數學才考了79分。他叫馬雲。
當然以上只是針對性舉例,並不代表低分的人有前途。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確實是存在差異的。
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的孩子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有的孩子對花花草草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如果孩子確實盡力了,在自己年齡段裡應該知曉的知識也都具備了,家長再過分苛求孩子的分數,比如孩子最好的成績也只能考到班級第15名,卻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就不可避免會對孩子造成過剩的壓力。
試問,你想要一個次次考第一,但沒有周末、沒有朋友、沒有興趣愛好、沉默寡言的孩子;還是一個成績中等、身體健康、活潑開朗的孩子呢?
在身體健康、心理Sunny的前提下,家長再幫助和引導孩子爭取更優秀的成績,這才是對待分數的合理態度。
家長法則第一條:成績與成長相比,成長永遠是第一位的。
分數背後的資訊,你分析透了嗎?
一項調查資料顯示: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85%的老師和家長對問題原因也沒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麼怎樣解讀期末考試分數,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間,幫助他進步呢?
第一步,分析試卷,找出丟分原因、擬定對策。
原因1:對基礎知識、基礎概念、基礎原理的掌握不廣、不深、不透。
對策1:對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點認真複習鞏固,真正理解透徹。
原因2:對運用基礎知識、基礎概念解決綜合問題的技巧不會、不熟。
對策2:從一道題上升到一類題,多做練習,熟練掌握這一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和答題要領,真正融會貫通。
原因3:審題不仔細、計算失誤、考慮不周、碰到大題產生緊張畏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對策3:有意識鍛鍊自己應試技巧和應試心理素質,保持平常心,養成答題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第二步,分析分數漲跌趨勢。
單科成績:
要把前後幾次成績縱向比較,還要與其他同學成績橫向比較,分析這門學科成績的發展趨勢:上升、下降還是振盪不定?
如果孩子單科成績下降幅度較大,家長要適時與孩子溝通,找到內在原因(有較大面積薄弱知識點、技能點)和外在原因(對該學科缺乏興趣?臨場發揮適當?和該科老師的關係?)適時激勵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總體成績:
把多次總體成績進行比較,找到優勢學科、弱勢學科,制定保優強弱的策略,才會有提升的空間。
當孩子的總體成績劇烈下降時,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訊號,這表明孩子學習不在狀態,早戀、網癮、痴迷武俠言情小說、結識一些貪玩的朋友等,都會令孩子分心,這時家長要沉著冷靜,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隱私,與孩子耐心、真誠交流,讓孩子主動說出心理困惑,和他們共同面對成長的苦惱。
第三步,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有的孩子成績老是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
孩子智力的幾個基本因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
有的孩子記憶力強而思維力弱,有的觀察力強而記憶力弱。從孩子實際出發,找出短板,進行專項訓練(如孩子空間想象力差可以多玩拼圖、積木等遊戲,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就讓孩子多多大聲朗誦)。在少年時期及早發現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未來智力全面發展。
如何迴應孩子考得好與不好?
A:孩子考得好——
1、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物質獎勵(如給孩子買一套她很久就喜歡的圖畫書)和精神獎勵(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吻)。
雖然孩子是為自己學習,但好成績意味著付出了努力,這種努力值得獎勵。同時獎勵要在合理範圍內,不宜用物質刺激來誘導孩子養成利益驅動的心理。
2、幫助孩子進一步最佳化學習方法。問問看:同樣的分數,和別的孩子相比,你的孩子是否犧牲了更多的課外時間呢?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小剛和小明期末考試英語都考了100分,但小剛每天需要花1小時複習,小明每天只需要花30分鐘,雖然最後成績是一樣的,但從投入與回報的比率上看,小明的學習效率明顯更高。因為小剛每天集中一小時複習,小明則早中晚各花10分鐘複習,英語作為一門記憶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多次重複利於記憶,所以採用零碎時間分散複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孩子考得“差”,忌嘮叨、諷刺、挖苦
有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分數不理想,怎麼解氣怎麼說:“榆木疙瘩腦袋!”“一樣的腦袋,你怎麼就這麼笨!”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聽到這些諷刺,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時間久了,就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媽總罵我笨,我是夠笨的。”表面上看他們對父母的諷刺、挖苦無動於衷,其實這種內傷很難醫治,兒童心理醫生觀察就發現,那些看起來無精打采、自卑內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環境中長大的。
長此以往,孩子還會產生“抗藥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說“我說什麼他都不聽”的原因。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接納和幫助。回到最初那句話:不要因為追求成績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長了,成績的提高才不再是難事。
更何況,
孩子早期成績具有虛假性和欺騙性
特別是小學的成績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實在是不重要,家長千萬不可過分的重視這個分數的高低。
從理論上講:
0-6歲階段,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複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閱讀能力”!
但是閱讀能力,需要兩種條件才能發展起來:第一是持續性和連貫性,即閱讀習慣的培養: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第二是閱讀量的累計,一般幼兒一年的閱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才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
6-12歲階段,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遊戲方式!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裡去了,那麼這個孩子的天付聰明就被餓死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級孩子每年閱讀量不能低於100萬字(正常是100-200萬字之間),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於200萬字(正常是200-300萬字之間),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於300萬字的閱讀量(正常是300-500萬字之間,有的閱讀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達到1000萬字以上)。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裡,是因為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孩子本已經全天在學校跟著老師聽課、做題,晚上還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業,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撈針,實在得不償失。不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讀名著如同滿山種樹,最後收穫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遠高於入海撈針,即便撈到了也只是一根針。
之所以說,小學階段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是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裡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這種損失到了初中就開始顯現出來,很多中學老師都知道一種奇怪現象:那些小學階段單單靠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奪來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後成績下降神速,這些孩子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們成績上升力量強大、後發制人、潛力無窮!高中這種情況更為嚴重!進入社會後,當需要工作能力而並非成績單來評定一個人的發展時,這種分化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程度了!
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績,甚至有時候會被一些老師每天都在強調的分數所迷惑,不捨的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和玩,認為是浪費時間!
可是,當孩子如同小苗一般營養不良而缺乏成長力量,到了中學階段前進乏力時,家長只會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卻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營養不良“。
小學階段的成績一定要平靜一些,不要追求分數的高低,要更看重為孩子後面的成長做好充足的準備!
小學階段是植株成長剛打花苞(打基礎)
初中是含苞待放(努力發展)
高中才是怒放的階段(衝刺高考)大學卻是新的更高一輪迴的成長過程:更多的博覽群書和廣泛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打下進入社會的基礎),
20-30歲走向社會後,植株拔節成長、剛打花苞(做社會的學生),
30-50歲是含苞怒放(經驗豐富、精力旺盛、創造社會價值,把燦爛和芳香綻放出來!),
50-70歲是結子階段(人生的收穫季節)!
希望當期末分數公佈了,家長們都能夠更正確地看待成績!不管怎樣,請鼓勵孩子們再接再厲,在人生的長跑旅途下,永遠保持信心和努力,這才最重要!
-
11 # 九鬥學生心理
每次考試成績公佈,用“幾家歡喜幾家愁”來形容再合適不過,考試成績好的孩子獲得老師的肯定和讚美,收穫家長的笑臉,沒取得好成績的孩子大部分收穫的都是壓力(包括自己給自己的壓力+父母和老師給的壓力)和不安(被訓斥+被揍+各種形式的幫助)。
考試成績是一個孩子某一學習階段的量化評估,對孩子學習態度、掌握知識是否紮實、應試能力和技巧是否有提升的直觀表現。理智告訴我們,不管孩子的成績如何,對孩子最有效的管教是幫他們分析考試的“成敗”,分析為什麼取得好成績,在取得好成績的背後還有哪些值得提高的地方。
對考試失利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如果家長只停留在孩子獲得的成績和分數的表面,因為孩子的分數不高,就透過自己家長的權威對孩子實施打擊報復,這樣孩子在下一次的考試當中依然很難取得好的成績,孩子需要的是幫助,因為對每個孩子來說他們都想取得好成績,取得好成績帶來的成就感是每個孩子保持學習熱情和動力的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想孩子獲得這種動力家長就需要在孩子考試失利之後給他們更為準確的幫助。和孩子一起分析試卷是很有必要,如果家長沒有能力幫孩子分析也要鼓勵孩子自己分析試卷,分析的方向包括。
1.依然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是哪些。孩子需要羅列出來把沒有掌握的知識點並弄清楚。
2.試卷中主要的失分點在哪,也需要弄清楚這是對孩子應試能力的綜合評估。
3.下一階段的學習規劃是什麼?如何才能保證不再犯錯?在考試的成績上有相對突出的表現的孩子同樣需要。
4.需要家長或者老師幫助的內容是什麼?對於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來說,不僅僅來自於孩子在課堂認真聽課,還來自於很多非課堂的因素。孩子是否有需要家長和老師幫助的地方,這也是家長要耐心的聽孩子表述的內容。
我家長能夠理智冷靜地和孩子一起分析上面的四點,那麼下一次孩子的成績就有可能出現質的飛躍,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冷靜更和諧,這不正是我們家長想要的嗎?
-
12 # 新希望文化傳媒
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只要平時學習很努力,孩子盡力了,偶爾的一次成績不好,也不要責怪孩子,畢竟我們大人也有失誤的時候。本身成績沒考好,孩子已經很難過了,這時候的責罵只能加重孩子的壓力,反過來如果安慰鼓勵孩子,讓他用正確的心態迎接下次的考試,我想會事半功倍的。
-
13 # 愛跳舞的淘淘
首先我想問到底成績對於孩子的意義在哪裡?對父母及老師的意義在哪裡?可能很多家長都答不了這個意義何在.以前的我是非常非常排斥考試的,因為小時候的老師總是用成績來評斷學生的好壞。
家長又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別人,被老師認為是不會念書的學生,開始幫孩子加強每天補習考試補習考試,卻忘了去發掘孩子的興趣及長處。最後導致孩子被成績被作業壓垮,害怕學習、害怕學校。
我們可以重新思考下考試的意義,嘗試以下幾種方法正確看待考試成績。
1.不要把考試當作是區分孩子的一種方式,而是要把他當作是一種學習測試。
每一階段的小考,是為了要了解孩子們這段時間上課學習吸收了多少。
老師沒辦法一個一個地去觀察去詢問,有時候孩子感覺上課很認真但實際很多卻沒有聽懂,所以透過考試 可以明顯的知道孩子瞭解多少。
所以我常常和孩子說:老師會考試是想知道,你們學習了多少?不是考100分就特別的棒,也不是考76分就真的很差。
所以不用去太在意,我們只要考出來了,把不會的學起來就好啦!這才是重要的!
2.不用分數去鼓勵或獎勵小孩子
不是說孩子考100分就可以得到什麼禮物,其實我們擔心的是孩子會用分數和父母談條件,想想去上課學習是孩子的本份,本來就應該做的事,不應該用分數去和父母要東西,那是你的本分!
沒有人應該有義務給你什麼,我們學習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得到禮物。品格比成績還要來的重要!我真的不希望孩子因為成績而變的得失心太重,也不希望孩子為了成績好得到禮物而失去學習的意義。
3.別把自己害怕考試的壓力加註在孩子身上!(就是在說我自己啦)
因為過去的壓力讓我害怕不自覺的因為考試很緊張,做父母的緊張孩子也會緊張,孩子最最最親密的人就是我們,我們的每一個表情都會影響到他心情。
別忘了考試不是孩子的全部,我們要用不同角度去看待考試,孩子的心理、品格,還有興趣健康快樂比成績還要重要。
成績只是一個呈現他學習狀況的方式之一,成績也不能區分孩子的品格、好與壞,不要用成績給孩子壓力讓孩子逃避學習,希望我們都可以一起陪伴著孩子快樂學習這條路,我還在學習,我們一起努力吧!
-
14 # 膠捲兒刺身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考試是檢驗孩子學習情況的一種手段,是一項比較單一的檢測,這基本上是對孩子學到的書本知識的抽查。分數永遠只是個形式和手段。它不能證明孩子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也不能證明一個孩子的品格與才能如何。它不是衡量孩子聰明與否的唯一標準。
首先,過於看重分數,會讓孩子懼怕考試。有的父母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在考前給孩子施加壓力,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惡性迴圈,從而影響了孩子的面對考試的正常心理。
其次,過於看重分數,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心裡都有積極向上的願望。即使學習差的孩子的內心深處也有考第一的願望。其實,一些平時成績相當不錯的孩子,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考高分。即使是平常學得很好的功課,如果發揮不佳或者因為某種因素,也可能會考得一塌糊塗。這時如果父母只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會使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傷害。長此以往,會使孩子自暴自棄,造成孩子厭學。
過於看重分數,容易造成孩子與家長的對立。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注重分數是讓他好好學習,出發點是好的,他只知道自己沒有考高分,會被爸爸媽媽訓罵;而得了高分,則會受到父母的表揚和獎勵。他也不會覺得父母是愛他,而是容易認為父母喜歡他的高分。這就容易造成父母與孩子間的感情對立。
當然,我們並不一概反對看重分數,因為分數在一定意義上也能反映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反映出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考試分數高的學生並不表示他們將來走上社會也一定會成才,而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更不表明他們將來會一事無成。我們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全面發展。除了分數,孩子的品德修養、性情習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未來的社會越來越需要有能力的人才,父母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作為父母,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只盯著孩子的考試分數,更應該看孩子實際的學習效果。不能僅以分數作為評價孩子學業水平的唯一標準,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的考試分數,孩子考好了,不妨進行精神鼓勵;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要幫助孩子認真分析,找出失誤的原因,並鼓勵孩子繼續努力,這樣孩子才會情緒穩定,自信心增強,身心各方面才會健康發展。孩子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知識,還要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這些都需要父母配合老師對孩子加以積極的引導。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5 # 小字生香
身為家長,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成績,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儘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考試分數雖能反映孩子的一些情況,但也不能僅僅依靠學校考試成績去衡量學生的優劣。
但是,在目前國內的教育過程中,不少家長是缺乏正確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態度的,盲目的依靠考試成績去衡量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
過於注重孩子的考試成績,往往會帶來許多不良的後果。
首先:家長、老師過於看重考試成績,則會令孩子懼怕學習,從而躲避學習。
其次:家長過於看重考試成績 ,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信心。
第三:家長過於看重考試成績,還會拉大家長、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不易於學生與家長、老師溝通。
對於家長遇到的這類問題,在教育過程中還是比較普遍的。
那家長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學生的成績呢?
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兩點去看待:
1.不要片面誇大分數的作用,不能以分數高低作為判斷孩子優劣的唯一標準,而是要用一顆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家長要善於從考試成績的分析中,發現孩子的進步,並及時給予恰當的表揚,以充分發揮分數的激勵功能。當孩子學習成績進步時,家長的肯定與表揚能使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悅,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2.我認為,明智的家長應該適當的提醒孩子不要驕傲,不要輕浮,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迎接更艱鉅的挑戰。當孩子學習成績後退時,更需要家長的鼓勵與幫助。
這時,家長幫助他分析失利的原因,從孩子的諸多不足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和優點,找到孩子的長處,優勢的地方,這樣才能體現家長更關愛孩子,更會教育孩子。
-
16 # 綠意悟
當然是要理性的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因為每一次考試成績都記錄著孩子這一段時間的心理變化和孩子在這段時間知識的接受能力。看到成績無論好與壞都要淡定,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並且一一指出使之改正,而不是一味地去責罵,那樣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嚴重會放棄努力,後果不堪設想,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關心,理解孩子的心情,其實他們的壓力也很大,他們也很累。
-
17 # 苗山風物視角
我的孩子上初一 ,在私立學校重點班就讀,願意分享我們夫婦在這方面的做法。
孩子在縣城重點小學畢業,以年級前10的成績考上了縣裡的重點初中,但最後透過選拔考試選擇了中心城市一所寄宿制私立名校,順利進入重點班。
開始時他對自己很自信,但第一次月考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年級排名300+,班級排名倒數後10名。孩子知恥而後勇,每天早上五點多鐘就起床,爬窗進入教室自學(因為拿鑰匙的同學還沒來);第二次是段考,有所進步,年級排名250+,第三次200+,在期末考試時則進入了70+,班級前20。
我感覺他在用生命讀書。這樣的孩子,我們除了每個週末前去陪伴他、鼓勵他、安慰他,還能苛責他不夠用功嗎?他的同學來自全廣西各縣市,裡面全是非常變態的存在,我們的孩子如果放在縣裡面,還可以勉強稱之為精英學生,但和他的同學們相比就不夠看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的學習壓力很大,時刻提防因為成績太差而被滾動調整出尖子班;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能自我加壓,勤奮進取,硬是激發了自己的潛能,已經難能可貴了。
看到他無時不刻在拼命學習,我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兒子,按照你自己的節奏走,別受別人影響,我們的目標是三年以後的中考,不是現在,千萬別受別人的節奏影響了。所以,當他的期考成績出來時,我們壓制住了自己的興奮之情,繼續鼓勵和開導他。之前他考得不算理想的時候,我們一起幫助他分析不足,為每科定一個上升若干分的小目標。然後他做到了。
他們學校曾經有個悲劇,有個學姐一直年級前五,但有次考試降到前10,就被家長嚴厲責罵,結果第二天就精神失常休學回家了。所以,千萬不能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我想,如果家長有預見的話,絕對不會呵斥孩子。
給孩子鼓勵和自信,即使他暫時處於低谷的時候,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
當然,如果孩子根本就不是讀書的料,那就沒必要逼他考出好成績了。提前該幹嘛幹嘛去。
-
18 # 沙漠風暴一滴水
分數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家長應該隨時瞭解孩子學習情況,及時跟進。
無論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很重要。否則,學校就沒必要學測,考試。
成績好,家長給予鼓勵及勉進。成績差,應立即糾漏補錯,以勉越來越差!
孩子的學業路很長,成績只代表過去,正確面對現在的學習,才能讓理想變為現實。
-
19 # 有書教育
只要孩子上學,都會有各種考試在等著他們,有考試,就會有不同的考試分數。
孩子在沒有上學之前,學習輕鬆毫無壓力,但是自從上了小學,開始有了考試,分數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很多還都非常好強。尤其是現在的孩子,他們格外重視自己的表現。成績是他們感到最驕傲,也是最害怕面對的現實。
孩子考試分數,一直是家長們考量孩子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
有很多家長,孩子剛入學時,就對孩子考試的分數格外重視。
因為家長們過度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讓孩子的心理產生了焦慮感、恐懼感。
1、孩子入學考,不妄下定義
孩子剛一入學,剛參加頭幾次考試時,幾乎都不適應。有的孩子寫字慢,不會掌握考試節奏,所以考試時,經常達不到滿分;有的孩子不會讀題,不理解題意,所以回答問題時,總是出錯,成績不會理想。
如果孩子成績出來後,家長就對孩子感到失望,然後指責孩子。或者害怕孩子落後,馬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每天盯緊孩子的學習,好讓孩子下次取得好成績。結果,讓孩子感到考試是可怕的,成績好父母才高興。不好會受到批評。孩子每次考試前,就會產生焦慮不安感。
我班的一個男生就是這樣,平時上學都開開心心的,一到考試前,他就開始焦躁,脾氣也不好。
每次考完試,他都特別害怕成績不好,甚至因為過於緊張,而尿褲子。這就是家長過度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給孩子造成了無影壓力。
現在孩子有考試綜合徵現象很多,有的開始有厭學情緒。
建議:
1.在孩子剛入學時,首先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緊盯著孩子的考試成績。
如果家長有時間,多注重孩子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要讓孩子平時寫作業時學會讀題、審題、不丟頭落尾。家長不要對分數加以過度關心,如果孩子平時都會,考試時出錯,導致分數低,就不要擔心,及時找出犯錯原因加以糾正,以後會改過來。
如果孩子平時就馬虎,考試成績忽高忽低,家長就從細節著手,讓孩子注意就好了。不要因為孩子不會答題,考試成績不好而批評指責孩子,也不要堅持認為孩子太討厭,當著孩子面說孩子“笨”,說孩子“馬虎”這樣的字眼。
因為孩子剛參加考試,家長所說的話,孩子都會往心裡去。這就等於家長給孩子貼標籤了,他們就會覺得我就是“笨”,我就是“馬虎”,對以後的學習和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2、成績好不要沾沾自喜,切忌用金錢獎勵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在低年級時,學習成績好,而沾沾自喜,對孩子大加讚賞。甚至,會給孩子各種獎勵。
尤其是有的家長,還用金錢進行刺激。例如:一科考100分就給100塊錢,兩科就給200塊錢。
孩子覺得考試可以掙錢,因此很努力爭取再考100分。
孩子如果沒有考到100分,就不會得到家長的物質獎勵,慢慢地,孩子就會失去對學習目標的期待,甚至覺得學習不好,是因為家長不給錢。
3、不拿孩子攀比,不跟別人對比
孩子是自己的,他是唯一的,獨一無二的個體。很多家長都喜歡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孩子做對比。
總是放著孩子的面說:“你看他學習如何如何好;你看她成績如何如何高……”
孩子即使努力了,也可能學習還是不如別人好,成績還是不如別人高。
這樣孩子會有深深地挫敗感、自卑感,他們的學習熱情一點點低地被家長給“比”沒了。
很多孩子的心靈都是從一次次對比中,受到的傷害。有的孩子即使能夠從對比中奮發圖強,心理也是有各種陰影。
4、成不驕,敗不餒
很多孩子在低年級時,學習成績特別好,但是到了高年級卻逐漸下滑。那是因為低年級以基礎學習為主,思維拓展少,到了高年級,數學思維題多了,語文開始寫作文了。
自學方式不同,孩子的思維能力不同,孩子們就會出現這種忽高忽低,甚至是一蹶不振的情況。
家長不要著急,學習是個循序漸進地過程。只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不要放鬆自己就可以。
至於學習成績的高低,不要放在心上。孩子找到學習方法,思維活躍了,成績也就逐漸上來了。
即使孩子學習成績一直沒有起色,也不要著急。
學習成績只是考量孩子一個階段的學習情況,小學學習主要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男孩,可能小學學習不好,到了中學,找到了學習方法,反而成為後起之秀呢。
5、調動他學習的積極性
家長不是不重視孩子的分數,要講究方法。
首先,讓孩子學會跟自己進行比較,這次考試成績為什麼比上次高,高在哪裡;為什麼比上次低,低在哪裡。
讓孩子學會自己找不足之處,同時給他設立個夠得著的小目標,告訴他只要努力,他能行!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小太陽”,無論孩子學習成績如何,只要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愛,他們每天都會“發光發熱”,溫暖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
文 / 於千原
-
20 # 祥雲瑞璟166
若不是升學考,那麼考試只不過是對孩子某一階段的學習進行檢測,而分數就是孩子學習情況的展示和說明。知道了自己孩子的不足,就能從那個方面去幫助他,讓他更好的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分數,就是告訴老師和家長這個孩子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家長要合理對待,讓分數成為自己怎麼做,從哪裡下手的指導,而不是因為分數的高低,對孩子打罵一通或者去吃頓大餐慶祝;讓孩子從第一次考試就明白,在學習階段讀好書,完成好自己的學業,是他必須要去做的,考試就是對學習情況的檢測,要認真對待。
若是升學考,以目前的教育資源來說,對於擇校的孩子,考試分數將是孩子能就讀哪所學校的重要依據,分數不高就只能與自己心目中的學校說再見,高的分數能讓孩子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尤其是高考,分數就是最高學府的敲門磚,所以高的分數真的能決定很多很多…………
作為家長:高考,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理想的分數,因為分數能左右很多…………甚至是孩子的未來;若不是太理想,就坦然面對,尊重孩子的決定,也讓孩子知道,人世間的路千萬條,和孩子一起探討一下將來,根據孩子的意願,幫孩子找到新的起點,樹立他想去實現的奮鬥目標。
回覆列表
一、要重視自學。由於現代社會的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舊知識和舊技術的老化週期日趨縮短,“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提高自學能力,不僅有助於學好中學課程,而且將來能更好地適應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 二、要重視思考。俗話說:“多想出智慧”,“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說明我們要勤于思考。學習是複雜的腦力勞動,只要在學習上勤於動腦,具有“鍥而不捨”精神,才能學得深,學得紮實。三、要重視質疑。讀書要有疑,疑是探究知識的起點,所以要學會質疑,提出問題。學問學問,連學帶問。一個人要博學多才,既靠學又靠問。大膽地向老師提出疑問,不是愚笨的反映,而是追求真知、積極向上的表現。 四、要重視循序漸進。循序漸進是掌握知識的規律,也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捷徑。在學習中,要像攀登臺階一樣,步步穩重拾階而上,不斷地藉助“舊知”去獲得“新知”,溫故而知新,慢中求快,穩中求好。如盲目追求速度和數量,其結果必須是“欲速而不達”,多學而不獲,事倍功半。 五、要先預習,後聽講。對自感困難的學科進行課前預習是被動變主動的重要選擇。透過預習,對自己能看懂學會的內容,可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對已感生疏的有關舊知識,複習之後,可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對個人看不懂的難點、疑點,心中有數,便於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破難解錯。對基礎較差的學科長期堅持預習,就會逐步變被動為主動。六、要先複習,後做作業。知識是形成技巧的基礎,只有知識掌握得正確,才能形成正確的技能技巧。保證作業不出錯誤或少出錯誤,迅速完成作業,作業前必須先讀書,將知識很好地消化理解。很多同學不懂這個道理,也沒養成這個良好習慣,總是急於完成作業。由於對知識理解不深,記憶不準,常常發生錯誤,從而降低了作業的質量。雖然增加了作業的時間,卻沒有達到複習鞏固知識的效果。 七、要先自己用腦,後請教別人。實踐證明,透過自己用腦學到的知識,印象深,記憶牢;即使有些問題自己用腦解決不也,仍須請教別人,然而一旦弄懂,其記憶效果仍然是深刻的。“信心比天才更重要”。自己用腦解決問題,可以堅定信心,鍛鍊意志,這就是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重要品質。 八、要養成自我總結的習慣。每做完一個習題,要總結本習題有哪幾種類型,每種型別的一般解法或證法是什麼,在運用基礎知識方面有哪些重要技巧,透過練習對基礎知識有哪些新的認識等等,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九、要學會繪製知識網。在學完一章或一單元后,應會根據教科書的內容,以某一原理或某一概念為線索,繪製知識網(也叫知識結構網),從而使自己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學的知識。 十、要編制複習提綱。每學完一單元,要在認真看書的基礎上,對本單元基礎知識總結出簡單的複習提綱,然後離開課本順題綱默想或重點默寫,力求把課本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融會貫通、準確熟練。對重要思路和推理方法及運用技巧等,要歸類對比,轉變為自己的實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