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量子財經LS
-
2 # 龍湖風雲榜
我上週二的時候就在群裡說過了,現在是被動減產,原油的儲存裝置快要用完了,需求沒有改善,只能被動減產。要是主動減產,那減產幅度應該是2000萬桶以上。所以市場反應就是這個不算啥大利好,結果比預期要差。
但是從宏觀層面分析,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全球量化寬鬆,放水出來的錢一時半會是收不回去的,疫情影響也會逐步減少,商品會有一個上漲的預期。原油作為大宗商品之王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後續的操作就是以逢回撥買為主旋律。
-
3 # 螞蟻聊股市
OPEC組織12日宣佈,OPEC與非OPEC產油國當天達成石油減產協議。
OPEC+將削減970萬桶/日原油產出,雖略低於最初計劃的每日1000萬桶減產規模,但這也是OPEC+成立以來達成的最大規模減產協議。此外,OPEC+表示,預計全球原油減產行動自5月1日起生效,2020年原油減產量將超過2000萬桶/日。
歐佩克+減產協議後,油價曲線反而更陡峭,顯示市場對於需求萎縮造成供給過剩的擔憂沒有解除。到底是為什麼呢?第一是需求問題,第二是執行問題,分別闡述:
歐佩克+表示:將自2020.05.01起減產970萬桶/日,為期兩個月;自2020.07.01至12月減產770萬桶/日;自2021.01至2022.04減產580萬桶/日。將在2018.10的1100萬桶/日的基準上減產。需求問題:
1)全球每天原油需求1億桶,疫情前供需大致平衡;
2)因新冠病毒疫情,每天需求減少20%,也就是多餘2000萬桶(中國疫情期間需求減少25%+)減產前18天多餘了3.6億桶;
3)五月減產後每天多餘1000萬桶,同時假設七月後疫情好轉,需求稍微回暖的預期反映在減產縮量的數字裡;那麼每天仍然多餘1000萬桶,並持續90天,那麼五月後多餘9億桶;
4)補充:加上美墨加減產370萬桶,五月後每天多餘約600萬桶,90天多餘近6億桶;
4)這期間一共多餘12.6億桶;如加上美墨加減產則多餘約10億桶。全球石油庫存過去十年平均約30億桶。
執行問題:
有兩點值得注意:美並沒有明確表態要減產多少;墨西哥是不情不願的同意減產。那麼問題就來了,誰來保證大家都能齊心協力,有什麼法律條款嗎?如果是靠自覺,那麼就不必談了,因為在利益面前,有什麼自覺不自覺?現在是疫情期間,誰不希望多賣幾桶石油來提高GDP呢?所以執行起來是個大問題。
大家認為呢?
-
4 # 中年老劉聊財經
備受關注的原油減產協議終於在12日晚達成,OPEC12日晚宣佈,OPEC與非OPEC產油國已經達成減產協議,減產協議從5月1日起日均減產970萬桶,為期2個月,而7月之後一直到2020年底的減產規模是770萬通/天,2021年1月起至同年4月,減產規模降到580萬桶/天。
受此利好訊息的影響,截至今天上午10點半,WTI原油連漲超過5.27%,布油漲超4.4%。
由以上協議的主要內容來看,從5月起之次年4月正好12個月的時間裡被化成了3段,每段的日均減產呈現下行趨勢,從側面反映出未來全球經濟受疫情的影響將逐步趨緩,原油需求量和消耗量將呈現上行趨勢。
減產協議達成,未來油價何去何從?首先,可以確定一點的是,新的減產協議達成了,油價未來肯定會呈現平穩上升的趨勢,但是短期內看不到油價大幅漲價的跡象。
第一點,限產原油確實是拉昇油價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全球受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原油需求量和消耗量均處在較低的水平,所以即使原油限產也不會造成需求端“瘋搶”的現象發生,未來一段時間,至少是上半年時間,主導油價漲跌的還是原油需求量而非日漸萎縮的石油產量。
第二點,原油需求會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而有所增加。未來兩個月,全球經濟會逐步開始復甦,這時原油需求量才會明顯提升,未來油價才會大幅度上漲。
結語在此前原油價格暴跌的時段裡,各國原油儲量已經嚴重爆倉,所以前期供應端減產並不會給油價上漲帶來多麼大的支撐。
未來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步結束和原油儲量的逐步消耗,這時才是油價真正反彈的時候。
-
5 # 股票間諜
油價將逐步恢復上調,因為國內消費逐漸推動展開,基礎設施建設也開始復工,原油需求量將逐步回升,加上國際聯合減產石油,進一步推動油價回升,因此,原油價格不會一直維持在低位,上漲是必然的過程。
-
6 # 不在乎啊
之前炒作減產協議已經有兩週了,協議終於艱難達成,目前需求下降30%左右,協議減產10%左右,複合市場預期,既然協議已經達成了,利多出盡就是利空,我預計衝高之後馬上就會回落,再來一次下跌才會企穩。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協議達成了就認為油價已經要上漲了,就要抄底了,今天抄底的一定會輸掉內褲,請待主力洗掉抄底單後再入場。
-
7 # 樂先生阿樂
那都減產了怎麼還沒上去,因為達不到預期,預期是2000萬,現在才減產1000萬,意味各個油國,還不想一次性大範圍承受油企的經濟損失。但這個動作已經提醒了,他們試一試減產先頂住油價不要繼續往下走,所以就看這周能不能衝上去,衝不上去,迎接了就是再一次減產。
在合理倉位的情況,中長線繼續看多沒問題。
行情來自美原油行情報價。只要是原油產品,走勢是一樣的,根據自己所做的找到價格
-
8 # 阿朱論金
目前看是利好油價,但是目前大環境下市場需求不高,所以油價短期走勢可能會比較反覆,不過長期來看油價肯定會反彈走高,如果在下探到是可以考慮長線持有一下了。
-
9 # 水煮飛羽
原油減產協議可以說是預料中的事情,原油幾大巨頭都不會去損害自己的利益來給別的國家加速發展!後期原油肯定會晃晃悠悠偶爾來個加速回到50美元附近!不過這個過程會持續多久就比較難說了……
受疫情影響,國內外對原油需求必然大幅度減少,原油庫存會進一步加大,從而對油價形成打壓!這個情況短期內無法改變,除非疫苗提前研發出來!美國的態度也至關重要,美國頁岩油公司已經開始有倒閉的了,很可能美國會走偏招,找個由頭髮動一下區域性衝突,打打某國的原油庫存,那油價就會漲了!等減產協議真的起效,產油國都相繼減產,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生產經營活動有續恢復,可能會在某個時間形成一個短期緊缺!油價短期受疫情影響肯定會低位震盪,但疫情肯定會被控制住的,生產經營也會恢復正常,原油價格也肯定會恢復到各國都可以接受的價位。所以無論現在產油國怎麼鬧,油價最終歸宿都是50美元附近!
-
10 # 楓8199
原油,一週行情走完,又回到了夢想最初的地方,可能很多朋友已經按耐不住了,不是說好的要減產,行情將會大漲,可是目前價格仍下跌至了23關口,事實在週四晚歐佩克+產油國已經初步構成減產協議,每日減產1000萬桶,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衰退的事實更嚴重,目前全球的需求量減少了2000-2500萬桶,供大於求,價格自然而然上不去,再者,墨西哥只減產25萬桶,並且表示還完成不了,將與美國共同完成,而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輸出國,可目前它不表態,不行動,油價如何回暖,換句話說,美國提出要減產,可自身卻不想參與,想漁翁得利,其它國家會同意?
從當前基本面來看,短期原油繼續下跌機率較大,從週四美盤行情走勢就可以看出,買預期賣事實,預期是減產,先上漲一波,然後減產協議的構成達不到事實效果,那行情必然下跌,這麼看來之前抄底的說法是不是要推翻?當然不是,要知道原油的開採需要成本,雖然各個國家成本不同,但就目前價格已經是處於絕對的低價,再跌下去,“某些國家”將承受不起,必然會採取措施,那大家可能會想,再跌可能會到10關口,對於這個我先保留觀點,我們先來做個假設,如果拿1萬美金來投資,目前23價格做多0.1手,如果下跌至10位置,那麼是虧損1300美金,哪怕跌至0美金/桶,最多虧2300美金,當然,這種可能性絕對沒有,也就是說哪怕再怎麼跌都不可怕,相反,還是以同樣的資金目前23先做多0.1手,如果下跌至10附近再補0.1手,這樣的話也就是均價在15做了0.2手,可以肯定的是,下跌空間有限,上漲空間無限,哪怕你只看到30,0.2手也有3000美金的利潤,已經說的這麼清楚了,相信大家都知道該如何取捨,至於日內交易,短期價格還會維持低位震盪,而且目前更偏向弱勢,但操作上只建議去短空,一定要注意利潤的把握,而我個人會更偏向低多佈局,下方支撐先關注21.6一線,其次20.5位置,這也是中線首次建倉較為理想點位;日內走勢,原油20.5-21.6區域做多!
-
11 # 小河說
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受國際經濟與國際政治的雙重影響,原油價格不健康波動的背後既有總體供求關係的失衡更有大國間的博弈,油價暴跌的直接導火索是俄羅斯退出歐佩克與非歐佩克(OPEC+)減產協議,進而沙特報復性增產,打起石油價格戰,企圖以低價搶佔俄羅斯市場份額的同時以低油價拖垮美國頁岩油市場,石油價格一度從年初的65美元/桶斷崖暴跌至24美元每桶。
雖然4月12日全球主要石油生產國組成的“歐佩克+”石油聯盟宣佈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以期結束慘烈的價格大戰,但是市場反應平淡,國際油價小幅拉昇後又進入下行通道,主要是原因是新冠肺炎全球範圍的蔓延進一步打擊了世界生產,全球產業鏈遭到較大沖擊,國際石油消費能力下降,減產規模不足以抵消疫情造成的大幅下滑的石油需求量,目前產油國“油滿為患”,許多商業儲油設施已經不勝負荷,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瑞銀表示,預計布倫特及WTI油價在6月底保持在20美元每桶,隨著疫情的消退以及經濟的復甦,國際油價將回升至40美元每桶或以上,預計全年均價在30美元每桶上下。
-
12 # 金投網
這段時間,原油市場可謂波詭雲譎,歐佩克+會議、價格戰、疫情影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過山車行情時時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
今日凌晨原油減產協議達成,國際油價將何去何從?是不是已經見底了?
本波原油下跌的主要是供需兩端合力造成的,供應端是無法達成減產協議並且展開增產競賽,需求端是疫情的不確定性加劇了經濟前景的憂慮,影響了原油未來需求。
目前的情況呢?
需求端看預期,是全球貨幣政策寬鬆,這對油價有整體託底作用;但是,這些錢,能不能對經濟有推動作用,現在是看不出來的,只能說是預期在。
供應端,協議達成後,整體開始減產,從市場的預期來看,想要讓油價上升,減產的這些力度應該是不夠的,但起碼是減產了。
總體來說,經過這一個月的努力,不管是需求端和供給端,對油價來說都是利好。
不過,從08年金融危機以來,原油市場整體還是看需求端,這是整體經濟環境決定的,所以這裡有兩點:
第一、經濟整體預期衰退下,油價會長期處於相對低位,想要再上70左右的位置,難度有點大;
第二、貨幣政策的預期並不能夠使得油價會產生反轉向上,只能改變短期的走勢;這和依靠貨幣政策去扭轉全球經濟是一個道理;貨幣政策並不能夠使得全球經濟直接由弱轉強,這不符合經濟規律,特別是在貨幣政策愈加寬鬆的情況之下。簡單來說,寬鬆的貨幣政策給市場的反饋,指的是由於經濟變得很差,所以需要寬鬆。
我們再回到短期油價,此前跌至20以下後反彈,反彈的邏輯在於貨幣政策緩和市場緊張情緒形成託底,以及OPEC+會議的預期,現在,這個會議結束,並沒有超預期的利好,靴子落地之後,行情迴歸低位弱勢格局。
總結一下:
目前油價處於低位,短期利空因素(增產)暫時剝離,長期利空因素(經濟前景黯淡)仍然存在,而市場此前已經有過反彈,這個反彈是貨幣政策和技術超跌以及會議預期引起的,目前這三個原因已經被市場所消化。
綜合來看,原油後面的漲跌將和技術超跌、貨幣政策短期影響以及會議無關。
長期看,油價受需求端影響仍將處於低位,但往下的空間已經很小,短期看仍不排除創新低的可能,即跌破19.27的機會,但從中長期投資來看,萬一出現跌破新低,則是買進的機會。
-
13 # 鐵坤飛翔
國際油價會慢慢上漲的,因為各國的壓力太大,不可能一直低位。目前價格產油國是虧損的,長期價格戰,必是多敗俱傷,對哪個國家都沒有好處。
-
14 # 熙研君
預計2020年國際油價將在30-40美元之間徘徊:原油減產協議(號稱“世紀減產協議”)雖已達成,但後市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市場信心仍然不足,對各方有效執行協議仍深存擔憂。1.經歷了4天的震盪和迷離,世紀減產協議終於艱難達成。
臺北時間4月9日晚上10點開始時到4月13日凌晨,OPEC+G20原油減產談判拉鋸戰終於結束,即:施行兩年期分三個階段的原油減產計劃:第一階段,OPEC+自2020年5月1日至6月30日,每天減產970萬桶;第二階段,2020年7月至12月,每天減產770萬桶;第三階段,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每天減產580萬桶。該計劃將於2020年4月30日生效。計劃2020年6月10日,再次召開影片會議,決定下一步行動。另外,2021年12月,召開會議回顧評估原油市場。
據報道,在第一階段的每天減產970萬桶計劃中,沙特與俄羅斯將每天分別減產250萬桶,合計為每天500萬桶,其他OPEC+成員國則將共同承擔每天470萬桶。這與此前市場樂觀預期的每天減產2000萬桶相去甚遠。歐佩克希望G20國家承擔每天減產500萬桶,目前僅確定的是美國、加拿大、巴西將共同減產370萬桶,另外,美國將代替墨西哥承擔減產任務的30萬桶,因為墨西哥始終不同意OPEC提出的減產40萬桶的任務,只同意減產10萬桶;為了打破僵局,美國出面協調墨西哥,算是“借給”墨西哥30萬桶,以後要“還給”美國。
儘管上述世紀減產協議終於達成,但是市場反應並不強烈,主要原因是對減產的有效執行仍然存在深深的憂慮。4月13日開市後,盤中在臺北時間4月13日晚上8點,紐約原油2020年5月期貨結算價每桶22.55美元,環比下跌0.22美元,跌幅達0.91%;布倫特原油2020年6月期貨結算價每桶31.13美元,環比下跌0.34美元,跌幅達1.07%;預計該日油價將不會有大的波動,總體環比將微幅下跌。
2.目前美國主張的是由市場調節來減產,而非主動減產,這將給後續減產計劃實施效果蒙上一層陰影。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國將由市場調節來進行原油減產。市場普遍認為,受反壟斷法的限制,美國直接要求企業減產可能性不大。減產的壓力將牽扯一些大型油公司與小型油企之間的博弈,比如埃克森美孚、康菲等能源巨頭,由於其具備上中下游產業鏈,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強,因此可能借機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4月初,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小型油企——懷丁石油宣佈申請破產。
在這種自由選擇的市場調節減產的不確定性太大,如果減產效果不好,俄羅斯將可能不會如約大幅度減產,或可邊適量減產邊觀望形勢發展。如果其他國家未按計劃減產,俄羅斯也將有理由少減產。
目前,美國、俄羅斯、沙特是全球前三大原油生產國,美國和沙特日產量均約為1300萬桶左右,俄羅斯日產量約為1100萬桶左右。
3.受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全球經濟必將下行,原油需求大幅下降,該“世紀減產”規模仍未能衝減需求下降和產能過剩的規模。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2020年經濟出現大蕭條以來的最嚴重衰退;預計今年將有超過170個國家GDP出現負增長。
因此,在上述三大背景下,後市國際油價將不會明顯提升,雖有可能較大幅度上漲,那可能也是階段性的,總體上預計2020年原油均價不會超過40美元/桶。
-
15 # 交易者的自我修養
原油減產協議雖然達成,但油價還是下跌的機率要大一些。
協議內容與之前的市場預期基本相當,甚至於還遜於預期。在需求下降2000萬桶/天的情況下,減產1000萬桶/天是不夠的,只是延緩了庫存累積的速度。在全球庫容緊張的情況下,按照現在的累積速度,預計到6月底或7月,又要脹庫了。
非歐佩克+產油國雖然有減產意向,但沒有具體協議。美國雖然被動減產了120萬桶/天,但沒有協議的約束,一旦價格起漲,產能將快速恢復。加拿大也是這樣的情況。想讓他們真正有效減產,只能是透過市場手段,逼迫繼續削減產量。
全球原油需求還是要看疫情的發展,如果主要經濟體繼續維持現在的封城措施,需求很難有效恢復,不排除2000萬桶/天的需求減量還要維持一段時間,而真實的需求下降可能還不止2000萬桶/天。
綜上所述,雖然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不足以改變當前供大於求的局面,因此,原油價格下跌的機率仍大。
-
16 # 舊時代的一些人和事
感謝邀請,目前全球的形勢造成的需求減少與減產協議達成的目標不成正比,說句最簡單的現在是產量遠大於市場需求量,透過量大市場油價就看到減產協議達成市場並沒有給予應有的反應,所以現在原油價格依舊在低位徘徊,長期來看原油走勢肯定是一個上升的態勢,但是肯定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畢竟目前的價格已經是低於開採成本了,現在的價格不能形成一個長期的態勢,畢竟不符合各大產油國的利益,油價低迷是產油國各方政治上的博弈遇到了疫情的雙重重壓下形成的,所以年底之前應該油價回到40-45美元之間。
-
17 # 老K啊
近日,雖然各方達成了歷史性減產協議達,但是仍不足以抵消由於疫情所帶來的石油需求減少,過剩的產能依然存在,因此,目前的油價或將繼續低位徘徊於35至45美元之間。
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石油需求的緩慢恢復,料油價會在半年左右恢復至45美元上方。
-
18 # 順勢而為
雖然原油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原有走勢還是比較疲弱,而且有繼續盤整下跌的趨勢,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減產協議達成,每天減產1000萬桶,但是由於經濟衰退,國際上疫情的爆發,每天的消耗量減少2000萬桶,第二,庫存量持續增加,很多國家儲油設施已經飽和,第三,這波疫情和經濟衰退,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如果疫情能夠在近期得到有效控制,那麼在未來的6到12個月,石油價格在探底後繼續回升的同時,應該會上摸45到50美元每桶
-
19 # 金承浩說金融
人人都說看漲原油,但油價看漲原因經得起推敲嗎?
萬眾期待的OPEC+會議已暫告一段落,訊息相當混亂。一會兒訊息人士說要減產兩千萬桶,一會兒訊息人士說達成協議。結果出來只減產1000萬桶,而且還只是兩個月。週末的G20能源部長會議也沒出個像樣的減產公告,說明想要達成協議還是任重道遠。所以大家預期真的不能太高了,V型反轉沒那麼容易。
二次探底
翻開原油的歷史價格圖表,從周線級別看,原油見底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次探底是經常出現的特徵。而當前很明顯,會議公佈出來的結果是不如預期的,所以只要後續繼續減產以及不和諧聲音,價格將會繼續探底,促使各產油國決心減產。
這會兒只能看疫情的情況,隨著歐美目前逐步進入平臺期,只是對油價在遠月的支撐,近月還是辣麼回事。如果疫情不用加重,減緩速度變慢,或者疫苗那邊時間延長這些都是短期利空原油,我預計2021年前油價很難恢復到60水平,印度,南美,非洲都是不檢查就沒有患者的狀態,預計那邊可能會在近期繼續拖累油價,多多少少也是進口國,所以油價想直接坐火箭上漲是不大可能了。
在探底過程中,略創新低是常有的事,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恐慌,相反這是歷史性的投資機會,無論長期還是短期投資都應該好好把握(這個低點出現後,今年的低點就是它了)。目前價格離新低也就5-6美元的範圍,也即原油1周的波動幅度。
最近原油波動好像很大,其實只是幅度計算變大了。實際上原油的波動率一直都是每週5-6美元的波幅,無論是100美元區間、60美元區間也是如此,現在處於20美元區間,當然算起來幅度更大,所以看單價波動比看價格幅度要靠譜些。
應對策略
1、如果沒進場的朋友,策略就很簡單了,Wait & Buy 。啥時候見低點就買,然後價值投資、長持短炒,怎麼來都行。2、如果是已經進場做多的朋友,那麼就要注意原油的探底過程,您是否能扛得過去,如果扛不過去,堅決對沖,或者將倉位移倉到遠月合約。很多人做原油有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喜歡做近月合約(因為成交量大),但是如果想長期穩定持倉的話,最好是持有遠期合約,一來減少移倉損失,二來也不會損失多少上漲幅度。
學習正確交易思路,提前捕捉市場動向!
-
20 # 無聲要闖
預計2020年的國際油價收受全球疫情肆虐、經濟嚴重嚴重萎縮影響低位徘徊,美原油徘徊在15~35美元區間的可能性比較大。
回覆列表
雖然達成減產協議但受全球疫情擴散蔓延影響需求端萎縮才是影響油價根本,原油下階段段將保持在30美元-40美元震盪,除非全球疫情得到控制,需要上升才會發生基本面的穩定,或趨勢反轉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