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殿風來暗香滿
-
2 # 姜華遠
帛書老子甲乙兩版本都沒有“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而是“善者不多,多者不善”,據此推斷,八十一章節老子篡改了李耳的原文。“善者不多,多者不善"此句本意為;善於道者不會有太多的個人財富,而擁有太多個人財富者是不善於道者。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發卑作有關書頁供參考。
-
3 # 蓋天宣夜說
“善者不辯(論),辯(論)者不善”?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
4 # 文刀沐子
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哪個不需要能言善辯呀?
中國的先哲們哪個不是為辯而著書立說啊。人是語言表意動物,善辯者善,理不辯不明,遇事不辯,用牙齒和爪子解決問題的,那是畜牲!
所提問題帶有儒家傾向:我是流氓,從來不講人理,理屈詞窮時把你的嘴堵上,於是說一一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矣!你辯,所以是惡人!
於是精神大勝!
-
5 # 一蘊o
對的,善者,一個覺悟了的人,他胸懷廣大,能容萬物。辯為何?己對彼錯,為教訓人乎?徒增惡己,怎配為善者。為名利乎,名利於我如浮雲。善者慈悲世人,不敢為天下先。正己而不求於人,為而不爭,對不明人因勢利導,領人明白道理,則勸。
-
6 # 水煮周易
第一,這句話出自哪裡。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其所在段落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二,這句話為什麼讓人覺得說得很絕對。
我們從這句話的前後句,可以看出它們是用了一種類似排比的手法,而取意的方式為兩相對舉。如信言、美言對舉,知者、博者對舉,善者、辯者對舉。
對舉,使二者的內容特徵都得到突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顯得十分突出。就給以說得很絕對的感覺。
根源上,這是作者用事物的對立性來表達思想。《道德經》類似的說法還有。
第三,這句話不是絕對的。
正如信言可以很美,美言也可以有信。善者也可能辯,辯者也可能善。信言、美言,善者、辯者是可以互相統一的。對立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正如陰與陽的關係。既各有特性互相對立,又陰中含陽、陽中含陰,互相統一。陰極陽生、陽極陰生,互相轉化。
第四,這句話在不同語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傾向,因此褒貶取義輕重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會有差異,需要分辨。
-
7 # 鳳凰讀書號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這句話源自中國道教鼻祖老子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在我看來,這句話的意思是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屑於跟別人爭辯是非,每天都跟別人爭辯是非的人並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它體現了老子“無為不爭”的思想。但要說到這句話是否是絕對的,我個人認為這句話並非絕對,其原因有二,容我一一道來。
1.前半句:善者不辯。大概是說做善事做好事的人不會誇耀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多麼光輝的榮譽和成就。他們往往只知道埋頭苦幹,像魯迅筆下的“老馬”一樣任勞任怨。這類善良的人具有實幹家的精神,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也不去顯露頭角不去邀功。但這半句話放在現今社會並不對,很多官員、職員等等既知道自己努力向上爬,也知道為自己的前途鋪路,各個能言善辯,並不是善者不辯。
2.後半句:辯者不善。大概意思是說每天跟別人爭辯是非的人,自己並無太大能力,並不善於做好事做善事。有點趙括紙上談兵的意思,也用來形容那些只有理論辯解而無實踐精神的人。但事實上,辯者不善就一定對嗎?我覺得善辯者一定有辯論的技巧及才華,所謂見多識廣,也會按照辯論的經驗去指導自己做善良而又能力的人。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要客觀辯證地看待這句話,並非絕對。善者離不開辯,辯者離不開善,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慧眼識人,用實際行動和能言善辯的技巧做成大事!
-
8 # 臭皮匠588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並非絕對,而是要分析場合、狀況而定。
從字面理解,善者及好人、講理的人、高尚的有道德的人,他們不會去爭,而辨者就就恰恰相反了,這也是人們常說的“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但是為什麼並非絕對呢,當有些事情涉及到你的利益(這樣說有點物質了),涉及你的尊嚴的時候,善者很看中尊嚴的啊,他們也會成之為辨著,而維護維護某些很重要的東西。
-
9 # 雲水公子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善者不辯》。意思是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不巧言善辯,巧言善辯的人不善良。
現實中有些忠厚老實的人確實不善言辭,有些巧言善辯的人不是那麼老實實在。但凡事無絕對。現代社會,每個人社會經歷不同,價值觀念也不同,很難對一個人下絕對的好與壞的定論。
-
10 # 陳廣逵
此話出自《道德經》最後一章。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好人不靠巧嘴利舌,靠巧嘴利舌的不是好人。
這話是原則性的,可以說是一定的。
善者,好人,有德之人。辯,辯解,有口才,會說話。
善者不會用花言巧語美飾自己,不會強詞奪理為自己開脫。好人不會憑藉言辭去博取別人歡心,不會憑藉言辭表現自己;憑藉言辭去博取別人歡心,憑藉言辭去表現自己的人不是有德之人。巧口利舌的善辯者無理也能辯出三分,巧口利舌可以把不好的事物說得天花亂墜,但它與事實不符一一善者能這樣做嗎?
-
11 # 無痕姑姑
世界本來就是個矛盾體,沒有絕對一說。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有壞,有美有醜,有高有低。因此判斷這句話是不正確的。
-
12 # 心燈與人
這句話不絕對。善是什麼?利於他人和社會,不計個人得失,不計名利。善包括善心善行。善行就包括了言行。言也包括了辯,辯論才能確定真理。
最起碼,不管怎麼樣,不說話對不起長的這張嘴。上善若水,水不說話,但是水流動的時候也出聲。和尚還要論禪呢!所以不絕對!
-
13 # 使用者95544931772
不是絕對的。這兩句話怎麼看著都有老實人吃虧的成分。。不辯,有可能是善者不善言辭或不願辯解,這裡涉及到語言表達;也有可能是不善者故意為之靜觀其變。辯者,只要是合理的為自己的觀點辯解,這本身是自我維護的過程,不存在善不善的問題。
回覆列表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把修成功人生的三大原則“說真話、不爭論、勿賣弄”告知了人類。
首先,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這是老子教誨世人修自然天成的成功人生,要從三種語言現象入手。因為言為心聲,生命旅途中的危機莫過於危於語言,禍莫大於禍言於人非。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1]”
所以,要特別注意把握住言語關。管住嘴就是管住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涉世做人,以慎言為先。喜時,忌輕言失信;怒時,忌惡言失體。言到快意時須打住,事到快意處須轉彎。
人多時守口,獨坐時防心。靜時常思己之過,閒談莫論他人非。平時要存誠待人,口不妄言。言時以簡要真切為第一,無長言,無累言,戒盡言——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修口德三原則”,即:
一是要言而有信,真誠不妄,不用華美之詞奉承人;二是要心懷良善,大辯若訥,不用花言巧語欺哄人;三是要真知灼見,藏於內心,不用賣弄淵博忽悠人。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真”、“善”、“美”概念的人,並主張把“美”的表象、“善”的動機和“真”的本質統一起來,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其次,老子列舉這種種語言現象之後再講“信言不美”,這所謂的“信言”,就是信實可靠的引人入道之言,必以“真”為本。
有道者言語以質樸簡約為本。虛華美言,也能傳世以揚名,邀寵以獲利,誘惑人心,但不能啟人之本性,不能救人之真命。所謂“善者不辯”,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此處的“善”,不指狹義的“仁善”,而是有道之上善。有道者的理論風格是徹底的實事求是,必合於“大道至簡至易”,其宗旨是知行合一,方有效驗。
所謂“知者不博”,這裡的“知”是指覺悟了宇宙生命真相方可稱“真知”,即深知宇宙大真理者。真知者從不顯露,含光內斂,厚德貴藏。
所謂“不博”,即修守道抱一、專心致靜的功夫,就是不刻意追求後天知識的廣博,惟修一顆先天真心,求知大道。待到功成性圓,大智慧已就,則能一知百知,一通百通,深明宇宙真理,廣知萬物之性。“博”也指博學,即書本學問的廣泛,也包括修煉理法的博雜。修道是化繁為簡、萬法歸一的實修實證,而非求博學,因此最忌理障雜陳,使心不專。
再次,本章提出了修口德的三對範疇,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這三對範疇實際上是真假、美醜、善惡的問題,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如按照信言、善行、真知的三條原則來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諧,就是重歸於“樸”,回到沒有受到偽詐、智巧、爭鬥等世俗汙染之本性。
這些“真善美”的人、埋頭做事的人、吃苦耐勞的人、默默奉獻的人、總是感恩法喜和諧的人,必定有著一顆與世無爭的心,也必定會得到人生的厚重回饋。這個世界總是公平的,您付出多少,您就收穫多少,人在做,天在看。善良而求真的人不需要去與別人辯論什麼,即使面對誹謗或人身攻擊,也能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無辜和高尚。
但社會現象畢竟紛繁複雜,世間萬物多種多樣,所以也不能說真、善、美的事物永遠不能統一,而只能互相排斥——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也不能單單認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
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的話聽起來總是不好聽、不美,可細細品味,這不美的另一面則是大美。因為真實,所以心底坦蕩,就沒有了那麼多華麗辭藻的修飾;因為真誠,所以直言相告,就沒有了那麼多拐彎抹角的婉轉;因為求真、求善、求美,所以一針見血,就沒有了那麼多“小我”的一己私利,而只有“大我”之境界。
或許,“信言”多少有些刺耳,但刺耳的話卻往往能擊中事情的要害,從而防患於未然,以此避免更多更大的損失,正所謂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難道不是信言不美中蘊含的“大美”境界嗎?有時“信言不美”可以作為一面鏡子正衣冠、知興衰、明得失,演繹出大時代大生命的“大美”。而一個人一旦違背了“信言不美”的原則,一味沉醉於花言巧語、貪圖享受,則必然會違背自己的天命而遭到因果的懲罰。
僅供各位老師參考,敬請指正!
[1] 弘一法師:“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意即人生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偶爾失言卻沒有帶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