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便有時候幹,有的時候又特別稀,有時候成型有時候成水樣,這是怎麼回事?大便能看出哪些疾病來?
57
回覆列表
  • 1 # 生命召集令

    健康的正常人每天1次大便,大概重有100-300克,正常糞便的形狀呈圓柱形軟便,顏色多為黃褐色,嬰幼兒則呈現為糊狀便,顏色是黃色亦或是金黃色的。細心地朋友會每天觀察自己的大便,大便從馬桶裡沖走前多看一眼,就會發現大便的形狀顏色每天都在變化,如果看到以下幾種大便就要提高警覺,有可能是這些疾病在作祟。

    如果發現大便呈稀糊狀甚至為水樣便,多是源於腹瀉。小兒腸炎一般是綠色糊狀;偽膜性腸炎患者的大便可見綠色稀汁樣等。一旦發現大便呈淘米水樣,而且量比較大時,考慮霍亂。若排便後出現肛門部滴血,血不與大便混合,有可能是痔瘡的原因;如果大便與血液混合一起,考慮腸息肉、炎症性腸病以及大腸癌等。發現大便像柏油路那樣漆黑髮光時,就要當心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發生。這種大便很多是由於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導致的,這需要和口服碳類藥物、鉍劑、食用動物血以及部分中藥時大便呈黑色相鑑別,這使得黑便無關緊要,糞便潛血試驗抑或是限制進食相關食物就可與上消出血區分鑑別。

    發現大便時白陶土樣時,可能時由於膽汁排洩受阻導致,不同疾病:黃疸、結石、腫瘤等疾病阻塞膽道。粘液膿血便可提示腸炎以及結直腸癌等。膿和血的多少不同代表不同疾病,大便血中有膿,味道極臭,顏色是暗紅色,呈果醬樣,考慮阿米巴痢疾;大便中黏液膿為主時,且膿裡帶血,則有可能為菌痢。

    本期答主:任翔宇,醫學碩士

  • 2 # 震言

    排便是人體一種生理現象,食物的殘渣堆積在大腸中,到達一定程度時就會刺激到大腦皮層,產生便意。

    因為糞便的形成和排洩過程需要多種臟腑器官參與,所以大便的形狀很多時候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問題。

    透過大便形狀簡單辨別健康問題:

    (1)乾結柱狀或羊糞狀

    原因:這是由於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糞便中的水分被吸收掉,導致大便乾結,引起便秘。

    健康問題:便秘持續2個月以上,可能是體內有實火、內分泌失調、用藥原因等。

    (2)細如鉛筆

    原因:結腸部位出現腫瘤或病變,擠壓大便,致使其形狀細長,類似鉛筆。

    健康問題:大便形狀如鉛筆持續2周以上,可能是結腸腫瘤,

    (3)扁形帶狀

    原因:大便在透過肛門和附近直腸的時候受到不合理擠壓,形狀扁平如帶。

    健康問題:長時間大便扁形入帶,可能是肛門狹窄或肛門附近直腸腫瘤。

    (4)糊狀粘黏馬桶

    原因:體內溼氣重,形成溼熱,大便粘滯不暢。

    健康問題:長期大便黏膩,可能是脾虛溼氣重。

    (5)便稀如水

    原因:腸道菌群發生聚變,導致運動頻繁,腹痛難忍。

    健康問題:可能是食物中毒、受涼。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健康非常道,每天聽三甲營養主任醫師道健康,致力成為您身邊最貼心的健康養生專家。

  • 3 # 醫露

    人生很精彩,但健康的便便只有一種狀態:

    1、香蕉狀,排到便器中仍然保持固定形態;

    2、顏色為黃色至黃褐色

    3、正常的糞便臭味,無明顯惡臭

    另外,排便時無明顯費力感,排便次數為每週3次至每天3次,每天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200克左右,都是正常現象。

    很多疾病,我們都可以從便便的顏色和形狀中來加以識別:

    1、便便像羊屎蛋,且排便費力

    結論:明顯的便秘,慢性便秘。

    2、細長便便,量少

    壓力過大,節食減肥,食物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少,久坐不動,精神壓力大,腹部贅肉

    3、不規則便便不結塊、如粥狀、湯狀

    脾胃虛弱,食量少,食慾不振。本有的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

    4、粗硬便便

    飲食速度快,導致腸道內食物來不及消化而大量堆積,在消化過程中腸道不斷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導致便便粗硬。

    5、顆粒乾燥便便

    熬夜、生活不規律、飲食習慣不佳,身體所需水分、營養成分不足,導致腸道內乾燥,使得便便變成一顆顆的,熬夜、生活不規律者更易加重腸道水分缺失的情況。

  • 4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每天如廁的時候,你會回頭看看自己的大便是怎樣的嗎?

    雖然會覺得很噁心,但大便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緊密的聯絡,是我們健康最真實的“警報器”,也是我們健康的晴雨表。因此,上完廁所,先不要急著沖水走人,應該回過頭看看大便一眼,也相當於完成一次小小的體檢。

    正常大便是怎麼樣的?

    正常健康人的大便應該是中等深度的棕色或者淺棕色,香蕉形態,軟硬度正好,易於排出,在便池內不黏連,能浮在水面上,水衝即淨,帶有微臭。每天的排便量約為150~300克,每日應排出1~2次。每次能在1~2分鐘內自然、通暢排出,整個事件不超過5分鐘,便後覺得輕鬆,不留便意。

    大便形狀發生改變預示著什麼疾病?

    1、一粒粒羊屎狀

    這就是便秘的表現,表明平常飲食中的纖維素和水分不夠,無法給腸道形成足夠的刺激,致使腸道蠕動緩慢,食物殘雜在腸內滯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從而引起大便乾結。如果出現這種羊屎狀豆粒大小的便便,就提示我們應多喝水、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2、海參狀表面有裂紋

    這種形狀的大便還勉強算健康,但提示我們要及時補充水分。應多食用西紅柿、草莓、柑橘、檸檬等富含水分的水果。

    3、香蕉狀

    如果大便呈長條狀,質地像牙膏一樣光滑柔軟,說明身體很健康,無須擔心 。

    4、柔軟的小塊狀

    如果大便呈柔軟的小塊狀,且邊緣分隔清晰,容易排出,請不要過於擔心,一般沒有什麼大問題,大多為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所致。此時,應該注意控制飲食了,要是再管不住嘴,就有可能會拉肚子了。

    5、軟稠黏糊狀

    如果大便呈軟稠黏糊狀,常見於過度飲食後身體沒有好好吸取脂肪,出現消化不良;還有可能是胰腺炎的疾病導致。平時應注意多吃水果蔬菜、按時休息,若症狀持續未能得到改善,應及時就醫。

    6、一灘灘的液狀

    如果大便呈液狀,是拉肚子的表現,這種情況需要引起重視,因為這很可能是細菌感染的表現。常見於食物中毒性腹瀉及其他急性腸炎。此時應注意飲食,忌辛辣刺激食慾的攝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多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同時注意及時補充水份,防止脫水現象,情況嚴重時要及時尋求醫生得幫助。

    大便其實蘊含著疾病的資訊,我們平常要養成觀察自己大便的習慣,及時發現異常,今早治療疾病。

  • 5 # 普外科曾醫生

    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吃喝拉撒睡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其中大便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大便次數太多,大便不成形,屬於腹瀉;好幾天不大便,大便乾燥,屬於便秘。

    正常的大便是什麼樣的?

    正常的大便,應該是軟的,香蕉狀的,顏色是黃褐色的,當然,大便的顏色與進食的食物有非常大的關係。下圖中的第四種大便,是最正常的大便。

    大便的形狀主要取決於大便中水分的多少,水分過多和過少,都代表著不同的疾病:

    便秘患者的大便形狀

    隨著大便中水分的減少,大便變得越來越硬,最後變成硬邦邦的小塊狀,就像羊糞一樣,一小粒一小粒的。很多便秘的患者,大便就是這樣的,因為喝水太少或者大便長時間停留在大腸裡面,導致大便中的水分被吸收,最後變成了硬硬的糞球。

    所以,治療便秘,需要多喝水,多進食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以吸收水分,軟化大便。

    腹瀉患者的大便

    如果大便中的水分不斷增加,大便會越來越軟,變成沒有形狀的大便,最後可能變成水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腹瀉。引起腹瀉的原因非常多,大致可以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等。非感染性腹瀉的原因也很多,例如腸易激綜合徵,藥物副作用,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等。

    腹瀉與便秘相交替

    有的患者可出現腹瀉與便秘相交替,有時候表現為腹瀉,有時候又出現便秘,往往是由於腸道收到刺激,神經功能發生紊亂,可以見於腸易激綜合徵,大腸癌,腸結核等等,這種排便習慣的改變,需要引起重視,因為有可能是大腸癌的臨床表現,一定要儘早去醫院檢查,明確診斷。

    大便變細是危險的訊號

    除了大便中的水分變少,還有一種可能,是大便變細了,也屬於大便形狀改變。每個然的腸道大小有一定區別,所以粑粑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的大便突然比較細,需要警惕一些疾病,例如大腸癌和痔瘡。

    大腸癌特別是直腸癌,腫瘤往腸道里面生長,可造成腸道狹窄,大便透過的時候,會對大便造成擠壓,引起大便變細,可伴有排便困難,腹脹,便血,黑便等症狀。

    類似的,痔瘡也是一樣的,內痔的痔核往腸內生長,可造成腸管狹窄,引起大便變細。痔瘡還可伴有內痔脫出,便血,肛周瘙癢,潮溼等臨床表現。

    希望大家每次大便之後,回頭看看自己的大便,如果出現了腹瀉,便秘,大便變細等大便形狀的改變,需要去醫院接受檢查,明確診斷,接受治療。

  • 6 # 康愛多中醫養生

    我們每天一日三餐吃五穀雜糧,進入人體後,會被消化吸收,剩下的垃圾則透過大便小便排洩出體外。一個人的大便性狀,可以反映出他的身體狀況。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大便有好多形狀,都代表著哪些疾病?接著讀下去,讓小康在這篇文章裡面告訴你答案吧!

    大便有好多形狀,都代表著哪些疾病?

    1、大便呈現顆粒狀——便秘

    正常情況下,大便的稀軟適度,排便時也不會非常困難,如果在大便時感覺十分艱難,並且大便的形狀看起來就像是一顆一顆的小豆子,那麼就應該警惕便秘這種問題了。

    便秘是一種無論任何年齡的人都會發生的問題,主要與平時喝水比較少或者攝入的纖維素不夠、長時間憋大便等因素有關係。在出現便秘時可以用手掌適當的按揉一下肚皮,以促進腸胃蠕動,同時還要注意合理安排飲食,多補充水分,多吃含有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

    2、大便呈現出油亮黑色——溶血性疾病

    生活當中,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大便顏色是油亮漆黑的,又或者大便的顏色比較深。那麼你就要當心可能是某些寄生蟲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消化道慢性出血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溶血性疾病所引起的。

    當然也不能排除可能是你最近攝入了一定的動物血液製品食物。

    3、大便黏稠——腸易激綜合徵

    像泥巴一樣,接近腹瀉。這可能是由於腸蠕動過快,來不及吸收食物中的水分所致。如伴有腹部不適,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徵,要調理飲食,放鬆心態。如伴有便常規異常,多見於慢性腸道炎症,要及時就醫,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帶鮮紅色,則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多發於中老年人。

    4、溝槽狀大便——大腸息肉

    多見於靠近肛門的大腸息肉或者直腸腫瘤,有時息肉或腫瘤壓迫糞便,導致便條側面有一溝槽。大腸息肉越靠近肛門,此現象出現率越高。大腸息肉可以誘發癌變。所以一旦確診有息肉,最好立即手術清除。

    5、扁形帶狀大便——直腸癌

    可能由於肛門狹窄或者肛門直腸附近有腫瘤擠壓所致,常見於直腸癌患者。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要注意三點:一是便血,常常呈暗紅色果醬狀。二是排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三是大便形狀改變,可出現扁形帶狀大便。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近期持續性腹部不適、隱痛、氣脹,原因不明的貧血或者體重減輕、腹部硬塊等。

    看完以後,如果發現自己的大便長期是上面形狀中的一種,就趕緊去醫院就診吧。

  • 7 # 醫學小偵探

    這問題看起來就很有味道,看了總能毀壞我們心目中某一些食物的形象!

    我們一個人一生可能平均都會經歷4-5種不同的大便形狀,比如正常的大便形狀——香蕉屎

    還有不小心吃錯東西了腹瀉——水樣便

    便秘最記憶猶新的——羊拉屎

    當然,還有像我們雞蛋餅式的——糊狀便

    但這些大便形狀在我們正常人身上是非常常見的,並不一定它就代表我們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很多時候可能只是急性腸胃炎引起的腹瀉,或者是痙攣性便秘導致的羊糞樣便。

    在我們醫學上對於大便的形狀也有一個專門的分類法,叫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它將我們大便分為七類(如圖),大家平時可以根據這個進行簡單的便秘和腹瀉的判斷,尤其是家裡有小孩的,透過小孩的大便形狀來判斷其最近飲食情況,健康狀況,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不過如果大家朋友以下幾種特殊的便便,那就要多注意了,提示疾病的風險要相對比較高,是建議進一步檢查。

    第一種:最近飲食習慣正常,沒有特殊的飲食結構改變,大便變細時間較長,呈細條狀或扁平狀,要注意排查良性的痔瘡或者良惡性腫瘤引起的直腸狹窄,因為大便之所以會變細或者扁了,其實很簡單道理跟腫瘤擠壓是有可能有關的。

    第二種:大便表面有明顯的凹槽。這其實也可以理解,像如果有痔瘡或者腸癌,會壓迫我們的大便的表面形成凹陷處。

    第三種:大便一側有血跡,而且是鮮紅的,除了可能痔瘡壓迫出血以外,很可能就是直腸癌的表現,因為我們人體的直腸是靠近肛門的,所以血跡往往是鮮紅的。

    第四種:黏液膿血便,多見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侷限性腸炎、結直腸癌等

    第五種:米泔樣便伴有大量腸粘膜脫落,在霍亂、副霍亂病人身上多見。

  • 8 # 汪醫生小課堂

    大便是由人體消化食物的殘渣和腸道一些分泌物組成的。可以說大便可以間接的反應腸道的健康狀態。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大便是成形、呈現條狀、黃色。如果腸道本身發生病變或者全身性疾病都會導致大便出現異常。

    大便有很多形狀,都代表著哪些疾病?

    如果長期出現大便異常(包括性狀、顏色等),一定要警惕可能提示機體罹患某些疾病。

    ①.大便不成形:長期的稀便,多數由於腸道粘膜受損導致腸道吸收功能障礙,多見於急慢性腸炎;

    ②.大便有血:許多疾病都能導致大便有血,一般痔瘡、腸道息肉出血為鮮紅色;食管胃出血後大便呈現黑色;大腸出現一般為暗紅色;此外其它疾病也能導致大便中含血(一般便常規能夠查到大便中是否有血);

    ④.陶土色大便:多數由於膽道系統出現梗阻(如膽道結石、腫瘤等)導致膽紅素排洩障礙。

    如果長期出現異常建議到三甲醫院消化科諮詢並接受治療。

    平常生活中如何呵護腸道健康?

    如果大便出現異常表現多數是由於腸道受到了損傷。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呵護我們的腸道健康:①.飲食均衡,做到葷素搭配,應該避免高脂肪飲食習慣;②.避免長期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③.如果消化不良,可以喝點含有益生菌的酸奶;④.每週定期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於腸道功能的恢復;⑤.如果患有腸道疾病,一定要積極治療。

  • 9 # 左撇子說醫

    我們往往說小便是我們人體健康的晴雨表,其實大便也是我們人體健康的情況表,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健康問題,也會在大便中有所體現。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們看中醫的時候,中醫大夫往往會問我們的大小便情況。因為通過了解大小便情況,可以間接瞭解身體的健康情況。 那麼我們是如何透過大便的情況來了解我們身體的健康情況呢?大便的性狀出現哪些異常改變,又代表著哪些疾病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正常人大便的性狀

    我們正常人的大便是成型的,呈條帶狀,就像熟了的香蕉一樣,軟軟的比較成型的,不會太乾,像沒熟的香蕉;也不會太稀,像香蕉果汁一樣。

    但是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那麼大便的正常性狀就會發生改變,比如出現便秘的時候,大便就會變得又乾又硬,而且往往會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但是出現腹瀉的時候,那麼大便就會變稀,不成形,甚至變成水樣便。這些改變都是不正常的。

    那麼,大便的哪些形狀改變又與哪些疾病有關呢?現在我們就一一來列舉分析:

    1、細條狀、扁平狀的大便

    這個主要是在排大便的時候,大便受到擠壓所致,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改變往往由於直腸和肛門狹窄或者有腫物所導致的,比如有痔瘡或者直腸腫瘤。另外,也可能是結腸緊張亢進說致。

    2、粗棒狀或者球狀便

    出現這種情況多與便秘有關,主要是因為糞便在腸道里停留的時間過長,造成大便水分嚴重缺失,從而變成又乾又硬的大便,這種情況往往會出現排便困難。另外,除了便秘之外,小兒發生巨結腸症也可嫩會出現這種形狀的改變。

    3、白色黏液便

    在這種大便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白色的黏液,這些黏液有在大便的表面,也有夾雜在大便裡面。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於腸道炎症所致,比如直腸炎。另外,當腸壁受到刺激或者腸痙攣時,也會出現白色黏液便。

    4、膿血便

    就是指大便中有膿血,這個時候往往是由於腸道出現炎症或者腫瘤所引起的。比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質痢疾、急性血吸蟲病、結腸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

    5、鮮血便

    就是大便中含有鮮血,這個鮮血一般都是在大便表面,說明出血的部位離肛門較近,一般是由結腸癌、直腸息肉、肛裂或者痔瘡等引起的。

    6、溏便

    這個溏便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水樣便、拉肚子,往往是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引起。平時如果我們食入了不衛生的食物,也容易引起腹瀉拉肚子的情況。

    7、腖狀便

    看上去就像果凍一樣的大便,這往往是由於過敏性腸炎或者慢性菌痢引起的。

    8、米泔樣便

    就是像淘米水樣的大便,這個主要是由霍亂或副許霍亂引起的。

    9、乳凝塊便

    這個常見於嬰幼兒的身上,這往往是由於嬰兒消化不良、嬰兒腹瀉、脂肪或者酪蛋白消化不全造成的。

    10、柏油樣便

    出現柏油樣大便,又黑又亮的大便,這就提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

  • 10 # 一簇金銀花

    大便的形狀關係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各種形狀的大便都隱藏著哪些健康密碼:此外大便的顏色也有很多的資訊可以傳遞出來呢

  • 11 # 老丁說健康路

    大便是人體內正常分泌物,一般來說一個人的大便正常與否也關係著人體健康狀態,所以很多人會透過大便的性狀來判斷身體內是否出現問題。而排便情況也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便便反映人的健康狀況,這六種狀態的便便,都是大病來襲的訊號!

    大病來襲的六種狀態的便便:

    1、大便呈現出顆粒狀-當心可能是便秘。

    通常來說,我們的大便形態主要跟我們日常飲食有著很重要的關係。當你在排便時,出現十分艱難的感覺,並且大便就像是一顆一顆的小豆子似的,那麼這就是便秘問題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日常飲水過少或者是運動量不夠,日常身體攝入的纖維素不夠而引起的。當你出現便秘的情況,每天在睡覺之前,可以按照上下左右輕柔的按摩肚皮,這樣能夠幫助我們的腸胃進行蠕動,另外多吃一些含有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充足的水分補給。

    2、大便呈現出油亮黑色-當心可能是溶血性疾病。

    生活當中,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大便顏色是油亮漆黑的,又或者大便的顏色比較深。那麼你就要當心可能是某些寄生蟲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消化道慢性出血所引起的,也有額肯呢個是溶血性疾病所引起的,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可能是你最近攝入了一定的動物血液製品食物。

    3、大便當中不像食物的碎片-當心可能是寄生蟲感染。

    生活中,倘若你在大便裡發現,看起來並不像是食物的殘渣,更像是碎片,甚至是一小片、一小段白色的東西,甚至有的時候,它會自己動起來。那麼這種情況下,你就要當心可能是寄生蟲的感染問題了。

    4、大便呈現出水狀-當心可能是急性腸胃炎。

    生活當中,對於腹瀉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如果你排便是拉稀的狀態,並且日常排出來的都是水狀,並且次數較多,而且排便次數較為頻繁,在排便之後肛門會出現不適感,甚至感覺沒有排解乾淨,甚至下腹部伴隨有疼痛感。那麼,這種情況下,你就需要警惕可能是急性腸胃炎所引起的身體不適,通常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於飲食不潔所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的飲用適量的淡鹽水,然後去醫院進行就診。

    5、大便臭、有粘液、有血液-當心可能是腸道感染。

    倘若,你發現自己的大便有血液出現,並且排出的大便甚至伴隨有粘液性的東西,而且大便聞起來異常的臭。那麼,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是由於腸道感染所引起的,也極有我坑你是寄生蟲或者是致病菌所引起的出血症狀表現。

    6、大便呈現出灰白色-當心可能是膽道結石。

    倘若,你發現自己的大便顏色發白,有點類似於陶土色或者是牆面上的那種灰白色。那麼,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是由於膽道結石、肝臟疾病等所引起的,儘量去醫院進行就診排查。

    不同便便顏色所代表的含義:

    1、金黃色

    健康的便便呈金黃色,表示消化系統很通暢。大便顏色的改變可能與吃的食物、藥物有關,排除了食物及藥物的影響,出現以下顏色的便便可能是疾病的訊號,需及時就醫。

    2、紅色

    指大便中帶有紅色的血塊,說明下消化道出現了問題,也就是大腸、直腸、肛門有創傷口(通常習慣性便秘或者痔瘡患者),而且創傷面還總是受到大便的汙染,總是這樣很危險,特別容易出現大腸癌,直腸癌,肛門癌!

    3、黑色

    說明上消化道系統出現了問題,也就是胃和十二指腸出現了問題,有內出血的情況,內出血排到體外就成黑色的了。

    4、灰白色

    大便呈灰白色,可能是肝臟或膽囊的警報,包括病毒性肝炎、膽結石或酒精肝等。

    2、獼猴桃

    獼猴桃不能多吃,因為獼猴桃同樣是性寒,而且“燒心”,吃得多了的話會造成腸胃陽氣受損,從而引發腹瀉、胃疼等疾病。

    3、山楂

    山楂因為有消食化積的作用,增進食慾的功效,很容易被人們認為是腸胃疾病患者的救星,但是腸胃不好的人不可以多吃。因為山楂裡含有較高含量的果膠和單寧酸,容易與胃酸形成凝塊,不溶於水,而且會和食物碎塊混合在一塊形成胃結石。

    4、番茄

    我一直都很喜歡番茄炒蛋,但是後來得了胃病,醫生讓我不要經常吃番茄炒蛋。這主要是因為番茄的酸性較強,容易刺激我們的胃產生更多的胃酸,造成泛酸和燒心,也會給腸胃造成很大的負擔。

    保護腸胃,避免腸胃生病,該如何做?

    1、一旦患有胃腸疾病,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服用一些抗生素的藥物,來進行治療,這些藥物能降低胃酸的濃度,有效調節胃功能紊亂的問題,患者服用之後見效快,但是這類藥物不能長時間的服用,否則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2、除了服用藥物來治療胃腸炎之外,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而言,飲食調理也是不錯的治療方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飲食合理,不要經常暴飲暴食,要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在疾病沒有好之前最好多喝一些小米粥或吃雞蛋羹一類的半流質食物。

    3、多喝熱茶水

    茶療,在調理胃病方面,都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以理氣、活血、和胃、止痛,達到治根的目的。

    因此,胃不好的人,多飲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仰味靈!紅!茶,泡水喝,可消炎殺菌,養胃止痛。

    丁香,在春季發芽,是一種野菜,也是草藥。

    中醫認為,丁香,入肝、胃二經,擅長清胃熱,治胃痛。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丁香,還可殺滅幽門螺桿菌,減少胃潰瘍的發病機率,對於各種型別胃脘痛,也有改善之效。

    巖桂,味辛、苦,入脾肺二經,可理氣健脾,調中和胃,擅長治療脾胃氣滯證。

    此外,巖桂所含的揮發油,可刺激胃腸道平滑肌,促進消化,排腸道積氣,增強食慾。

    二者配搭在一起,泡水喝,養胃殺菌,消炎止痛,健脾和胃,效果尤佳。

  • 12 # 佳園道

    大便有好多形狀,都代表著那些疾病?

    正常成年人的大便排出來的時候是香蕉形狀類似於圓柱形狀,表面光滑,而且不硬不稀。

    大便是人們進食的食物透過胃腸道消化吸收之後剩餘的食物殘渣在大腸形成的。

    透過觀察大便的形狀、顏色、性質以及對大便進行化驗,可以瞭解和判斷胃腸道、肝膽胰腺等消化器官功能的好壞以及有無病變。

    那大便可能出現那些形狀,又預示著什麼疾病?

    大便變細如細條形狀樣或者大便變扁,多見於直腸癌等能夠導致直腸腸腔變狹窄的疾病。

    水樣大便或者稀糊狀大便,或者大便帶有未消化的食物,這個不用說,人們都知道,這個是拉肚子導致的唄,引起腹瀉的原因有飲食不潔、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腸易激綜合徵、腸道腫瘤、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膽以及胰腺腫瘤、糖尿病或者尿毒症等引起的胃腸道病變。

    血便或者大便帶血,提示痔瘡、直腸息肉、腸道腫瘤、下消化道出血。

    黑便或者柏油馬路樣大便,大便漆黑髮亮粘稠而稀薄非常像柏油而得名,多見於消化道出血,而出現沒有光澤的黑便可能是進食較多動物肝臟、動物血或者口服活性炭、鐵劑或者果膠鉍等導致的。

    黏液大便,主要見於各種原因導致腸炎、細菌性痢疾或者阿米巴痢疾。

    膿性大便或者黏液膿血便,菌痢以膿和黏液為主,膿中帶血,而腸炎或者大腸癌多表現為膿性大便或者膿血便或者黏液膿血便,而阿米巴痢疾則以大便帶血為主,血中帶有膿液。

    嬰兒腹瀉可以出現蛋花樣大便或者大便中帶有黃白色乳凝塊,而出現白色淘米水樣大便,則需要警惕霍亂的可能。

    膽道阻塞的患者可以出現白陶土樣大便。

    大便乾結,而有的時候排出形如羊糞圪塔硬邦邦樣大便,則多是便秘的表現。

    大便可能會出現的常見形狀如上,可能是疾病導致的,可能是不潔飲食導致,還有可能是精神心理因素等功能性腸道病變導致的,大便形狀、大便性質或者大便變形、規律大便的時間段變得不規律,均需要引起重視,排除飲食、精神心理因素等因素的干擾,則需要警惕疾病導致的大便變形。

  • 13 # 心血管黃醫生

    大便有好多形狀,都代表著哪些疾病?

    大便就像是我們消化道的一面鏡子,大便性狀的改變可以直接反映出身體的變化,所以注意觀察大便性狀,可以有效預防和及時發現身體疾病。

    觀察大便顏色和形狀

    1. 大便顏色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排洩物呈黃色或是黃褐色,而嬰兒的糞便呈金黃色或是淺黃色。如果出現與上述不同的顏色則可能預示胃腸出現問題。比如,灰白色的糞便與蛔蟲、結石、腫瘤等引發的膽道堵塞有關;黑色或是柏油樣的糞便則與上消化道出血以及食用過多動物肝血有關;紅色糞便則與痔瘡、息肉、肛裂、癌症等有關;如大便呈陶土色,可能是阻塞性黃疸;如大便呈黃綠色,可能是偽膜性腸炎。

    2. 大便形狀

    正常情況下糞便的形狀為圓柱形,而且較為柔軟;異常情況的糞便包括黏液狀、水狀、稀爛狀及過硬等。一般來講,長期便秘的人糞便呈硬性,而習慣性便秘的人糞便呈羊糞樣;黏液狀、稀爛狀糞便多在腸壁發炎或是受到刺激的情況下出現,比如急性血吸蟲病、腸炎等;黏液膿性血便主要由細菌痢疾引發;而醬色黏液便多見於阿米巴痢疾;水狀便一般由急性腸胃炎所引發。

    下面舉幾個大便性狀異常的例子

    粘液性、膿樣或粘液膿血便

    出現於腸道下段有炎症時,常見於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或直腸癌等則以粘液和膿為主,可混有新鮮血液。粘液和膿血的多少,取決於炎症的種類和程度。

    柏油樣糞便

    大便呈黑色,質軟富有光澤,如公路上鋪的柏油,多見於上消化道出血。服用活性碳、豬血、鐵劑以及中草藥等,也會出現灰黑色便,但無光澤。

    粉紅色大便

    大便呈粉紅色多見於腸道腫瘤。

    鮮紅色大便

    見於結腸及直腸出血的疾病,例如腸癌、痔瘡出血等,糞便外周有鮮紅色血液。

    白陶土樣便

    多見於膽道疾病,例如膽管癌、膽道結石、胰腺癌等各種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黃疸,導致膽汗減少或缺乏,以致糞中尿膽原減少,所以糞便呈灰白色。

    綠色稀便

    見於乳兒消化不良時,由於腸蠕動過快,膽綠素隨大便排出。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觀察大便性狀的習慣,對大便的形狀顏色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旦大便有異常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千萬不要麻痺大意造成不良後果。

  • 14 # 慢話生活

    對應下圖:

    一類和第二類略硬形態可以得出,這樣的糞便表示身體有便秘情況,第三、四類是理想形態,第六、七類表示身體有腹瀉情況。

  • 15 # 健康科普魯大夫

    大便有好多種樣子,區別呢就在於外形,顏色,長短等等的不同,在這些不同的特點裡面其實反映了大便成分的不同,在這些不同成分的背後其實是反映了這個人的腸道問題,體質問題和飲食問題。首先一個人正常的大便是長條的,柔軟的,像香蕉一樣的黃色的外形。

    如果大便過稀,不成形,叫溏便,這個往往是小腸蠕動功能亢進,甚至在大便裡面可以看到沒有消化掉的食物,這種就是吃的食物沒有完全消化吸收,部分營養浪費掉了,中醫叫“完谷不化”,這種體質往往是脾陽虛,平時愛吃寒涼的食物,比如冰淇淋,水果,生的蔬菜。所以提示我們的飲食習慣需要糾正了。

    如果大便過於乾燥,拉不下,或者拉出來有的時候像羊糞蛋子,幾天不拉,肚子脹,不舒服,這個也是不正常的,我們叫這種情況為便秘。這個說明大便在大腸裡面待的時間過長,大腸把水分吸收過度造成的。這種往往和飲食結構有關,愛吃麻辣,肉食之類的食物。當然還和其他習慣有關係,比如便意來了的時候因為其他要緊的事耽誤了,長期如此從而耽誤形成便秘。所以有便秘的症狀也是提示我們需要改變生活習慣。

    正常大便的顏色是黃色的,如果是其他顏色就需要引起我們注意了,比如黑便,可能會是上消化道出血,這種病可以是急性胃炎(胃粘膜糜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胃良性腫瘤的破潰出血,小腸潰瘍等等,但也可以是吃的食物的問題,比如炒血塊,豬血,羊血等等都可以引起黑便,也可以是某些藥物引起黑便等等,所以有黑便,不要緊張,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分析,辨別。如果是大便帶血,新鮮血絲,就要考慮下消化道的問題,比如有沒結腸癌,直腸癌,或者痔瘡等。如果大便帶膿,就要考慮有沒結腸炎等。如果是大便是白色的,這種情況少見,但不是沒有,比如到醫院做檢檢視是否做了消化道鋇餐。

    所以說大便可以反應一個人的體質和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習慣,知微見著,以小見大,從而早點糾正不合理的生活習慣,不至於到最後不可收拾。見過最年輕的胃癌病人19歲的姑娘,見過26歲的直腸癌男病人。雖然不常見,但也要引起我們大家的注意。

  • 16 # 肛腸醫生蔣春光

    咳咳,讓一讓,麻煩都讓一讓,這題我可太會了。上完廁所低頭看一看,肛腸疾病早發現。不做廁所“菊外人”,大家爭取都成為自己的“屎學家”

    那麼,迴歸問題,看大便怎麼樣才顯得快速準確又不失優雅呢?按照顏色、形狀來看看吧。

    顏色方面:正常大便的顏色是黃色棕黃色,這是因為大便中含有膽道排下來的膽黃素。而如果你拉出了其他顏色的便便,那可要多留意啦。

    黑色大便:這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在腸腔內停留的時間較長,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鐵,從而使大便變黑了。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有胃十二指腸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糜爛性胃炎胃癌。不過這也只是可能,並不一定。因為你吃了鐵劑藥物、動物內臟也會讓便便變黑。

    紅色大便:第一反應“是不是吃火龍果了?”除了食物的影響,紅色便便一般來說是下消化道出血。當然也要分情況討論:如果是便中混血,常見的原因有腸息肉、結腸癌、炎症性腸病、腸套疊等;如果是便外有血,則可能是痔瘡肛裂

    灰色大便:這種便便呈灰白色,較鬆散,形狀像白陶土。這是由於膽道的內腔受阻或外壁受壓,膽黃素不能透過膽道進入腸腔,無法將糞便染黃形成的。常見的疾病有膽道結石膽道內腫瘤、壺腹周圍癌等。

    綠色大便:或許你只是菠菜吃多了。如果不是,那也可能是消化不良、腸道功能失調、菌痢。

    形狀方面:看圖就完全OK。

    其實瞭解了這麼多,也不必太擔心,只要在吃夠量的基礎上注意營養搭配,肉蛋奶和蔬菜水果均衡攝入,保證充足的睡眠和愉悅的心情,大便就不會隨便搗亂的。

  • 17 # 中醫有奧妙

    正常大便一般為黃色或黃褐色,呈圓柱狀或條狀成形。排便的頻度一般為一天1-2次或1-2天一次。通過了解大便的形色和頻度,可以辨別疾病的寒熱虛實。

    1、頻度異常:大便秘結數日不解,伴有腹滿硬痛,潮熱口渴,舌苔黃燥的多為熱盛傷津的實熱證;病後氣血未復或老年人血燥津枯及婦女產後等引起的便秘,多為陰血虧損或津液不足的虛證;便秘伴有畏寒喜暖、神疲乏力、脈來沉遲多為陰寒內結的冷秘;便次增多伴有腹痛隱隱、食少腹脹者多為脾虛洩瀉;腹痛即瀉多由肝邪乘脾所致;每天在天亮前便瀉,日久不止的叫五更洩,是屬腎虛。

    2、形狀異常:便如羊屎的多是津液枯涸;大便洩瀉夾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且有腐臭味為傷食洩瀉;瀉下黃水,肛門有灼熱感者為溼熱洩瀉;大便時干時稀,多為肝鬱脾虛;大便先幹後溏,多為脾胃虛弱。

    3、顏色異常:大便色黑一般是內有淤血;大便下血多因熱迫血行或脾不統血;大便膿血,多為痢疾,赤痢多熱,多是邪傷血分,白痢多寒,多為邪傷氣分,赤白相兼,多為溼熱。

    4、便感異常:大便洩下如噴射狀,瀉時肛門有灼熱感,糞便腐臭難聞的為實熱證;大便稀薄,腹痛綿綿,喜按喜暖,畏寒肢冷的為虛寒證;排便時肛門下墜甚至脫肛多為中氣下陷;大便失禁多為久病年老的脾腎陽虛證;肛癢多是蟯蟲或溼熱下注;肛痛多是痔瘡或腸熱下迫紅腫所致。

    大便正常與否反映了體質變化特別是消化系統的病變,大便異常應引起人們高度重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什麼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