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嶽劍

    如果諸葛亮選擇不進攻魏國,而是養精蓄銳,蜀漢依然沒有機會統一天下,諸葛亮可以也不會受後世那麼多讚美之詞。

    如果諸葛亮在蜀漢養精蓄銳,那麼曹魏也會休養生息。因為曹丕在南征失敗之後,魏國基本上沒有對蜀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反倒蜀國頻繁的進行北伐。雖然當時魏蜀吳三分天下,但曹魏控制著中原富庶之地,而蜀國雖然佔著成都平原和漢中盆地,但這兩地當時開發程度遠不如中原地區,兩地多山易守難攻,對曹魏是個難題,但對蜀漢同樣是個難題。

    如果蜀國經過諸葛亮的休養生息恢復到百分之百,那麼魏國在同樣的時間內也會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也就是說隨著時間流逝,除非曹魏一直內亂,否則蜀漢與曹魏距離,會拉得更大,蜀漢也就徹底失去了恢復漢室的希望。

  • 2 # 四平

    首先我要肯定地回答,這個轉機的可能性很小。

    蜀國到劉備夷陵兵敗後,形勢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按諸葛亮的說法就是“存亡之秋”。

    “人倒黴,鹽罐子也會生蛆。”在蜀國走上坡路時,南方的少數民族也很臣服,可是劉備死後,少數民族不斷反叛。這就是國力出了問題。雖然,最終在諸葛亮的親征中,取得了勝利,但是,這又進一步削弱了蜀國的實力。

    如果諸葛亮選擇養精蓄銳,可以說,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還是實力。

    魏佔有華北平原,國土面積大,人口多,人才多。

    東吳以長江為界,面積也很大,半壁江山,但人口相對魏要少,生產力相比較北方,也都落後。特別在今非常富庶的沿海地帶,那時還是少數民族居住地,尚未開發,地廣人稀。

    而蜀國雖然沃野千里,但人口少,要養活一支十幾萬的軍隊和官員,老百姓的負擔非常沉重。而裁減軍隊,減輕百姓負擔,無疑和自動投降沒有區別,顯然這樣更不行!

    所以,即使諸葛亮想休養生息,養精蓄銳都難。

  • 3 # 王朝陽2019

    可能性不大,諸葛亮之所以沒有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他用人不善吧!

    第一,街亭失守,揮淚斬馬謖,劉備以前交代過孔明,馬謖不可以擔當重任,諸葛亮不聽,結果造成嚴重的後果。

    第二,就是孔明一直防備著魏延,不但很少委以重任,還一直懷疑魏延會造反。死了還不忘設計收拾了魏延。

    第三,蜀中無大將,說明什麼,做為相父的孔明,沒有及時的選拔人才,培養人才,難道蜀國沒有人才,是誰之過。

    所以在養精蓄銳,沒有伯樂一樣的眼光,不能精準的用人還是不行的。

  • 4 # 說走難走

    機會不大。蜀國地方不大,人口最少,兵力不到十萬,國力跟魏國差距巨大,只要魏國內部不出大亂,蜀國最終是要失敗的。蜀國內部勢力鬥爭,諸葛亮為了轉移內鬥,出兵北伐,就能加強統治,聚集蜀國力量,維持劉系統治。

  • 5 # 少荃經史屋

    靠“興復漢室”這一最高使命團結起各方勢力的西蜀,如果將“伐魏復漢”的最高指示轉變為“養精蓄銳”,那麼蜀國能否實現復漢的宏圖霸業呢?

    很不幸,蜀國一旦停止北伐,不僅不能實現復漢使命,甚至立馬會有土崩瓦解的危險。

    為什麼會得出這樣一種結論,且聽少荃細細道來。

    複雜的西蜀

    不同於曹操、孫權這樣出身優越的地方勢力權貴,劉備是一個以“織蓆販履的民間草根創業者”的身份起步的,無論是財富資源還是名聲威望都不及當時的任何一方諸侯。而劉備最大的資本就是“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在當時是同天下人的興漢思潮相吻合的,因此劉備所做的也符合一個“初創型公司”的路數——先組建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創業團隊,然後大打“興復漢室”的旗幟開始尋求“融資”。

    當然,劉備集團內部呈現“多元化”也是由“融資”造成的。

    劉備第一次擁有所屬的根據地是徐州,在陶謙病逝後,徐州糜氏家族加入劉備集團;之後劉備奔往荊州,得到了荊州本地集團的擁附,同時招募到頂級經理人諸葛亮,以及黃忠、魏延這樣的武將,實力進一步壯大;之後西進川蜀奪得益州之地,承接了以李巖為代表的劉璋舊部集團和原先益州的“土著”士紳集團。至此,劉備集團的“融資”計劃宣告完成。

    儘管劉備集團從外表上看實力雄厚上下統一,但這是建立在最高使命——興復漢室的基礎上。畢竟各方勢力加入其根本原因,就是想依靠劉備“興復漢室”的大旗以及“漢室正統”的標籤來獲得自己的“投資利益”。如果最高使命發生偏離或標籤屬性動搖,劉備集團將很難凝聚住這多方勢力,根基也將開始動搖。

    “漢室正統”開始弱化

    事情發生在220年漢獻帝讓位曹丕這件事上。

    儘管天下人都知道漢獻帝讓位是迫不得已,但劉備緊接著在第二年221年稱帝繼位大漢。這在表面上看來是劉備作為漢室正統同北魏勢不兩立,但從漢獻帝的角度出發,劉備此舉是將其放棄的做法,是徹底同中原漢室政權切斷,在西蜀地區另立新政的做法。這在漢獻帝並未死去的情況下改朝開元,是同自己當初“興復漢室”的大旗相背離的。

    劉備從最開始的興復中原漢室,轉變為一個地方性的政治集團。操之過急的稱帝,開始讓蜀漢集團內部產生裂隙。而劉備的去世,更加弱化了蜀漢的正統性,反而讓“禪位”的曹丕,北魏集團開始掌握正統。

    加固蜀漢集團的唯一方法:伐魏

    為何劉備一死,南邊的部族便開始反叛?根本原因就是劉備集團喪失了合法性。而諸葛亮為何採用“七擒孟獲”這樣的懷柔政策來解決?就是想將內部的矛盾轉移到外部來,證明自己的復漢方針仍舊是堅持執行的,建立西蜀政權並不是最終目的。

    當初各方勢力之所以“投資”劉備,就是看中了“漢室正統”的標籤,此時劉備的稱帝和漢獻帝禪讓,從名義上徹底喪失了合法性和優勢性。因此諸葛亮執掌的蜀漢,必須要從實際行動中回報這些投資人,因此必須將“伐魏”上升到蜀漢集團最高指示。

    諸葛亮為何要六出祁山,不斷北伐?從表面上看來是遵照劉備復漢的遺願,但從實際問題中出發看:以謹慎不冒險著稱的諸葛亮為何在人力、物力、財力都不具優勢的情況下“冒然”進攻北魏?根本原因是要透過戰爭的緊張狀態來壓制蜀漢內部各方勢力的冒頭。

    總結

    蜀漢同北魏長期進行戰爭,一來能將蜀漢內部調動團結,二來能將蜀漢的政治目標付諸實踐,三來能傳達給東吳一個訊號——西蜀的目標仍舊是北魏,而不是東吳,因此仍舊能實際性的維持吳蜀聯盟。

    所以諸葛亮選擇持續性的北伐,根本上是一種“被動地維護三國局勢”的做法。因為一旦選擇休養生息,劉備集團必將從內部開始瓦解!三國鼎立的時間也將提前結束。

  • 6 # 始終先生

    以前玩三國志的時候,總喜歡選擇劉備,因為劉備有諸葛亮,有關張趙馬黃,作弊也要讓劉備統一全國。後來長大了,讀的書多了,才明白,要想讓劉備大一統是有多難。

    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如果劉備死後,諸葛亮養精蓄銳,會有機會實現劉備的願望嗎?

    蜀國國運的轉折點,要從襄樊之戰說起。(為了理清時間線,後面統一用公元時間)

    公元219年,劉備軍團剛剛完成了長達兩年的漢中拉鋸戰,幾乎以傾國之力打敗了曹操的兩大軍團(夏侯淵控制的雍涼軍團和曹休控制的中央軍),此時的蜀國版圖是史上最大的,囊括川蜀、漢中、荊州大部分地區。蜀中人士,上到劉備諸葛亮,下到貧民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士氣大振。

    然而,這一切,被一個敗家子葬送了,這就是關羽。關羽性格高傲,剛愎自用,眼見五虎將其他四人都在漢中立了軍工,他有些坐不住了,有些手癢難耐了。又鑑於曹操漢中新敗,士氣低落,於是,關羽在他認為最好的時機舉兵進攻襄陽、樊城,史稱襄樊之戰。

    沒想到,這一站不但沒有拿下襄樊,反而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使得蜀國丟了荊州富庶的三郡。

    剛剛打通的國運,從此一蹶不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關羽即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蜀國頂樑柱般的人物,又是武聖,神一樣的存在。他的死,給蜀國,特別是劉備、張飛帶來的打擊太大了。

    兩年後,即221年,劉備不顧諸葛亮和趙雲的勸阻(攔也攔不住),聚全國之力,向東吳發動了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夷陵之戰,戰前,酗酒成性,又因關羽的死導致脾氣更加暴躁的張飛,被人割了首級。

    這場戰爭註定就是失敗的,劉備“以怒興兵,持強冒進”,犯了兵家大忌。諸葛亮又不在身邊,結果被陸遜抓住戰機,燒了七百里連營,全軍覆沒。

    從襄樊之戰到夷陵之戰,短短兩年時間,蜀國國主以及兩員開國元勳接連戰死,對蜀國上上下下的打擊不可謂不大。就好比創業公司的原始創業者沒了,就剩下一堆打工的,你說這公司還有多少機會繼續走下去?還能走多遠呢?

    諸葛亮北伐是在公元228年,也就是夷陵之戰7年後開始的。

    諸葛亮當時北伐是有重要原因的。

    1.地勢因素。

    隴右東與秦川相接,依絲路古道(即關隴大道)、渭河一線相通。素稱秦隴一線唇齒相連,天水南可自陰平古道,江漢之線,雙道直通川蜀江漢。漢中、隴右是當時蜀漢北鐃曹魏的雙大門。漢中已有,再取隴右,則蜀漢進攻查雙管齊則,形成鉗形之勢。若是防守,可雙門緊閉,拒曹兵於門外,萬無一失。曹魏也難以實現得隴望蜀之美夢。

    2.經濟因素。

    三國時期,隴右人口雖少,但糧產豐盈,是天然的屯兵軍糧的糧庫,諸葛亮也曾說“隴上劉麥”。另外,天水繁息戰馬的豐盈寶地,自然是諸葛亮伐魏前線所需戰馬的良種場。

    所以隴右,天水等圍繞祁山行程的戰略圈,是兵家必爭之地。早一天握在自己手中,就給自己早增添一份力量。

    3.政治因素。

    諸葛亮北伐的決策,是貫徹落實《隆中對》策,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以成霸業的正確軍事舉措和重要戰略方針,也是對僱主劉備“白帝託孤”的重要交代。

    那麼,如果諸葛亮再晚幾年實行北伐,會有勝算嗎?

    1.手下無人。

    說實話,蜀國人才從一開始就不如魏國的人才多,到後期,青黃不接,連吳國也比不上了。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五虎上將只剩下趙雲一個(趙雲也並沒有全程參與,229年就去世了,諸葛亮北伐持續是從228年持續到234年),半吊子魏延,王平等,謀士算來算去就一個鄧芝,一個二百五馬謖有點名氣吧。(後面來了姜維,算是給諸葛亮打了一針強心劑)

    而魏國呢,司馬懿,曹真,張郃三大將才,率領三路曹軍,在祁山和諸葛亮抗衡,手下人才郭淮,王雙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所以說在人才上,諸葛亮就落了下風。

    2.人口基數

    根據復旦大學出版的《中國人口史.第一卷》的資料得知,公元220年(北伐之前),三國總人口約為2300萬。我們姑且猜測一下,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都沿河而居,所以曹操佔領的黃河流域,也就是中原地區,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當時曹操佔領大漢江山:涼州 青州 荊州(部分) 徐州 兗州 冀州 幽州 幷州 司州 揚州(部分)十個州,人口基數應該遠超於蜀國。斗膽估算1400萬。

    而諸葛亮輔佐的劉禪,只佔領益州,且益州多山,所以人口基數甚少。斗膽估算500萬。

    夷陵之戰時,劉備全軍覆沒。就算7年後,主力軍團數量補齊,也都不是當初隨同劉備東征西討的百戰之師了,而是一個沒有什麼作戰經驗的部隊。

    所以人口基數落了下風,再養幾年,魏國的人比蜀國還多,更多,壓倒性的,諸葛亮又該如何?

    3.糧食問題。

    北伐過程中,有兩此關鍵的失誤,延誤了戰機,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一次是著名的馬謖失街亭,另一次就是李嚴誤軍糧。有人說是因為李嚴有私心,所以不配合諸葛亮;有人說是因為“蜀道難”,不方便糧草運輸,所以李嚴延誤了軍糧運送。

    可我們反過來想這兩個問題,諸葛亮當時是劉禪的相父,可謂權傾朝野。李嚴真的有膽量在北伐這麼大的事情上,因為存私心而延誤戰機嗎?他不怕諸葛亮事後算賬嗎?諸葛亮號稱鬼神之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麼重要的事情,諸葛亮會漏算嗎?會不考慮運送的時間問題,而造成李嚴耽誤了送糧時間嗎?

    我猜測,最可能的事情,也是最可悲的事情,是蜀中無糧。這麼多的人馬在前線曠日持久的消耗,再算上戰爭過程中的損失,糧草問題是蜀國最大的障礙。當諸葛亮一遍遍催問李嚴糧草之事的時候,可能蜀國宮中已經開始計劃用糧了,可能李嚴求遍了蜀中名仕,大戶,才湊齊了運送的數量,所以耽誤了時間。

    如果說諸葛亮休養生息幾年,糧食問題可能會解決,但和魏國比?呵呵,還是家底太薄啊。

    4.身體問題

    手下無人,自然事事親力親為。後人評價諸葛亮,最愛用的一句詞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主政期間,事事親力親為,勤勉有加,諸葛亮為啥死在北伐的途中?不就是累死的嗎。

    如果說休養生息幾年,諸葛亮究竟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或者說培養出幾個能幫他處理內政和軍事的人才,我覺得以諸葛亮的事事不撒手的性格,難!

    5.曹魏軍團。

    最大的問題,魏國。“趁你病,要你命”,如果沒有北伐之事,魏國會放任蜀國慢慢恢復國力,在一旁對自己虎視眈眈嗎?肯定不會。以魏國的人口和經濟基數,遠超吳蜀是指日可待的。魏國一定會在諸葛亮生病,或者死後率先對蜀國動手。

    諸葛亮正是因為認識到這個嚴重的問題,才在當時條件不是最完美的時機,踏上了北伐的不歸路。因為他深深的知道,如果他死了,光復漢室就再也沒有希望了。

    所以我認為,即便再給諸葛亮幾年的時間,諸葛亮也沒有打敗魏國,光復漢室,一統江山的機會。(咱還一直沒提吳國呢,吳國還一直在旁邊虎視眈眈呢)

  • 7 # 海賊說歷史

    如果坐以待斃,滅亡只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原因有三點

    1、蜀國地盤最小,且都是貧瘠之地,論持久戰是比不上魏國和吳國的,等待是最錯誤的決定。

    2、從諸葛亮的角度來考慮,只有先攻打魏國才有轉機。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諸葛亮的《隆中對》中的規劃就是,在擁有荊州和益州兩塊地方的時候,再等到天下有變,就可以去攻打魏國,奪取天下。這所謂的天下有變,在諸葛亮看來就是魏國內部混亂的時候,比如曹丕剛死,曹睿繼位,政局不穩,這就是最佳時機。如果再等,諸葛亮也知道,失去這個機會,自己這條命也許等不到了。

    3、諸葛亮知道,蜀國人才匱乏,自己去世以後,再難有人能扛起伐魏的大旗。只是他不知道,自己也扛不動。

    所以,對於蜀國來說伐魏才是唯一出路,諸葛亮的選擇是正確的。

  • 8 # 歷史的腳步

    如果這樣的話,說不準真會有轉機。諸葛亮的幾次北伐給蜀國的人力物力財力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使得本來就弱於魏國的蜀國變得更加疲憊不堪。別說幾次了,單單一次這樣長距離的行軍所要攜帶的糧草就是一筆鉅額的開支。每北伐一次,全蜀國的老百姓平均每人就要少吃一些糧食。

    在行軍過程中,糧草問題一直困擾著諸葛亮。俗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那裡的地勢極為險峻,交通極為不便,導致後方的糧草補給十分困難,再加上劉禪昏庸,受到身邊一些小人的影響,刻意排擠諸葛亮,有時會拖延不發糧草。諸葛亮有幾次北伐就是因為糧草問題而撤軍,即便是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諸葛亮依然靠自己的智慧,在第五次北伐時多次戰勝司馬懿,逼近渭水。

    蜀軍兵力雖然沒有魏軍多,但畢竟有諸葛亮這個神人在,只要把糧草問題解決了,蜀軍還是有機會翻盤的。要想解決這個難題,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要養精蓄銳幾年,將糧草攢的足足的一次性帶夠,這樣兵精糧足,沒準北伐會一舉成功。

    ‌ 養精蓄銳幾年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夠安內,平衡一下各個派系的爭鬥,約束或是除掉一些小人,穩定一下朝內局勢,同時大力發展一下國內的農業畜牧業等,先將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了,等條件成熟了,就可以大舉進軍了。以諸葛亮的智慧,處理這些問題並不是什麼難事,況且蜀國具有先天的地理優勢,極有利於抵禦他國入侵,這樣就可以為本國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機。

    ‌ 諸葛亮還是太心急了,急於完成劉備的願望,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真應該靜下心來好好蓄力幾年,這樣等羽翼豐滿了沒準真能一擊致勝。

  • 9 # 歷史湮滅的足跡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蜀國不北伐而是休養生息,可能在諸葛亮有生之年可以勉強保持短暫的和平,但一旦諸葛亮去世蜀國很快就會分崩離析!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這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先帝劉備的承諾從外部條件看蜀國是最差的

    蜀國本來根基就薄弱,在建國之初,在諸葛亮和關羽、張飛等有名的將領下,才擁有荊州與益州與東吳和曹軍有了抗衡的資本,尤其是荊州 地裡位置非常重要,魯肅曾對孫權形容荊州:“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矣”。足見荊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但從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蜀國擁有的領土已經是三國中最少的了。可以說劉備實在是給諸葛亮留了一個爛攤子!

    從國家內部矛盾看

    不管是魏國、蜀國還是東吳都存在內部矛盾,這是每個國家不可避免的。

    但不管是魏國的曹丕還是東吳的孫權都是有些才能的,尚能制衡控制局面。但蜀國可是“付不起的阿斗”,當時蜀國內部也有好幾派,劉備在時上能仁義震之,但劉嬋是沒有能力的。而劉備將所有事託付給諸葛亮實則更加深了內部矛盾。

    所以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也發生了讓人大跌眼鏡的事件,本來諸葛亮北伐很順利 卻因為劉嬋誤信小人李嚴的讒言 劉嬋以為諸葛亮出事了 下旨停止北伐召了諸葛亮。然而皇帝的命令不能不從,諸葛亮無奈班師,當劉嬋得知真像後為時已晚 已經失去了北伐最好的時機。可見有一位英明的領導是多重要!

    從人才上看

    夷陵之戰,張飛在大戰前夕殞命,黃忠、陳到、馬良、馮習、張南、黃權、沙摩坷等有名的指揮官和猛將在戰爭中相繼盡失,蜀國根基已損,元氣大傷,再難恢復。雖然還有五虎上將的優秀將領,但除此之外再無可以與魏國抗行之人才。

    不管從哪方面看蜀國都不佔優勢,最大的優勢可能就是有諸葛亮,在諸葛亮的威懾下,魏國或許還有些忌憚,一旦諸葛亮不在蜀國立刻就被被吞併。這是毫無懸念的。

    諸葛亮是蜀國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發明家。再加上諸葛亮經常事必躬親的愛操心的性格,導致他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所以他必須在有生之年盡全力 速戰速決才能完成對劉備的承諾

  • 10 # 新志途

    一個戰略的制定往往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才能決定。既然問到諸葛亮選擇不進攻會不會有轉機,那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諸葛亮選擇進攻的策略。

    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蜀漢建立。蜀漢建立之初,只擁有東西兩川之地,在三個政權中佔領的土地最少。由於關羽戰敗被殺,荊州失守,蜀漢基業遭受重創。劉備為了在東吳立足荊州未穩之時重新奪回荊州,在登基後不久便大起川軍殺奔荊州。據估計劉備當時帶領的軍隊大概是五萬左右,而孫權方面作為守方派出的守軍大概也有五萬左右。雖然吳軍在山川陸地作戰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吳軍的後援很充足,而劉備在幾番勝仗又發生了戰略失誤。錯誤的部署導致吳軍有機可乘,最終兵敗將亡,導致蜀漢在立國之初便損失了大量戰鬥力,國力陷入困境。

    公元223年,劉禪繼位,諸葛亮在平定魏國五路大軍後,率領大軍又平定了南中之地,使蜀漢政權得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由於國力不足,蜀漢再次同孫吳結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家東線上的軍事壓力。在三國鼎立的形式下,蜀漢獨守一州之地,可謂益州疲弊。一方面為了以攻代守,一方面為國家搶奪資源,諸葛亮率領大軍多次北伐,而北伐的短期戰略目標就是割據隴西之地,給蜀漢擴大戰略縱深和補充兵馬。祁山扼守隴西、關中和通往漢中的道路,所以孔明北伐多次都以爭奪祁山為第一任務,祁山不守就有可能遭受曹魏東西兩面大軍的包圍,而一旦佔據祁山就有可能一步步吞食隴西之地。

    魏國地域廣大,人口最多,拼內耗蜀吳都拼不過他一個。吳國久立江東,根深蒂固,且居魚米之鄉,自然不輸蜀漢。所以縱覽三國,如果各自和平發展數十載,誰會積累的最多?誰會積累的最強悍?無疑是魏國,所以時間的推遲只會壯大魏國的實力,如放任魏國發展,屆時即便蜀吳聯合也恐於事無補。所以蜀吳必須不讓魏國安寧,自己才可能安寧,而蜀吳兩國最緊迫的又屬蜀漢。先天不足導致後天畸形,所以蜀漢必須想方設法擴充土地、人口。但往那個方向擴充呢。往南是南中,貧瘠之地,除了叛亂沒有什麼用。往東是吳國,作為聯盟一時還不能動他的。那只有北邊的魏國了,可是魏國實力雄厚,不可能吃掉他很多,所以蜀漢就只能選擇魏國邊地但靠近蜀漢的隴西之地。一方面隴西之地自古兵強馬壯,可以為蜀漢提供兵馬。一方面隴西位於關中平原西面,由隴西向東可直接進入關中平原,一馬平川利於行軍。先前馬超率領隴西人馬迅速攻破潼關就是表現了隴西人馬及地理上的優勢。

    蜀漢國力透過自身的提升空間很小,只能透過開疆擴土的方式增強國力。如果蜀漢長期不作為,困守益州一州之地,恐怕會更早的亡國而不可能支撐四十多年。

  • 11 # 酆都太守

    亮明觀點:諸葛亮北伐這事無可厚非,對於收復中原,不停騷擾魏國會有很好的效果。

    首先,蜀國和魏國的國力不對等。經史料研究,諸葛亮北伐期間,蜀國有人口約80-90萬,魏國約500萬,且魏國人才也多於蜀國。如果兩個國家都是鼓勵農耕,勸課農桑的一步步發展,那無疑魏國耕地更多,人口增長量要遠大於蜀國,只要魏國不出大亂子,那復興漢室便是夢了。

    再者,諸葛亮嚴格貫徹聯吳伐魏的外交政策。蜀國一國不行,那我邀人,倆總行了吧!事實證明,還真可能行。但是不巧的是,吳蜀兩國基本上打不到一個點上,導致蜀國北伐沒有什麼成果,吳國伐魏也沒有什麼成果。當然了,魏國早期伐蜀和伐吳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歷史就是這樣,已經註定了的就算假設也沒有用了,或許諸葛亮養兵蓄銳,等待魏國生變也有機會,但話又說回來了,魏國之變的主因司馬懿能上臺,還多虧了諸葛亮~所以,歷史很有趣,不容假設。

  • 12 # 西府趙王爺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許多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導致蜀漢滅亡的一個伏筆,因為這完全就是一場無用功,巨大的國力差距,讓北伐成為了一場奢侈的夢。而連年的戰爭,幾乎是耗光了蜀國的戰爭潛力,窮兵黷武,涸澤而漁。

    有人認為,當時諸葛亮就該選擇休養生息,伺機而動,待到曹魏出現問題再出手。但事實上,我覺得北伐並沒有錯,以魏、蜀、吳三國所佔據的地理位置、與諸葛亮所處的政治環境來看,“北伐魏國”無異於是諸葛亮最好的選擇。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將蜀國的戰略發展道路,敘述的極為清晰。

    第一、西和諸戎——奪四川(條件達成 ),第二、南撫夷越——徵孟獲(條件達成) 第三、外結好孫權——劉備死後,蜀國與吳國重歸舊好(條件達成) 第四、“待天下有變”——曹操統治的中原地區長治久安、君嚴臣恭、百姓和睦、庫富民豐(未達成條件)

    諸葛亮口中的“天下”,所指的是曹操政權。曹操控制著物產豐富、人丁興旺、地勢尚佳的中原地區。天下十三州,曹操獨佔其九,可謂一家獨大。

    反觀蜀漢,正所謂“巴山楚水淒涼地”。蜀漢自古以來便是“荒涼之地”。當然了,益州天府之國,雖然偏了點兒,比之孫權的交州這些地方絕對是好上太多。而且其遠離中原,並沒有受到黃巾之亂以及群雄逐鹿時代的太大沖擊,保全良好。這也是為何諸葛亮當年 建議劉備選擇益州的原因。但是畢竟僅一州之地,且南中等大部分地方都是屬於未開發地帶。

    特別是荊州丟了以後,蜀漢失去了荊州這個“出海口” ,基本上就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可能性,等於是被曹魏再漢中給把守住了咽喉。眾所周知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天險之便利使得蜀漢相對安全。但這也有弊端,別人雖然進不來,你自己也不是那麼容易出去。出不去就等於被困死在這裡面,小小的益州根本無法幫助蜀漢爭奪天下。

    更何況魏國的疆土遼闊,地域甚廣,北至遼東、中踞華北、南鄰高麗、東及黃海。在地理位置上居高臨下,而且中原地區文化興旺、商貿繁榮,曹操可謂佔盡了天時、地立。 因此,在曹操政權不被顛覆的情況下,任你蜀國再怎麼發展、再怎麼養精蓄銳,在經濟、軍事方面,也不可能超越先天條件極佳的魏國。

    所以,諸葛亮才在《隆中對》中提出了最重要的條件:“待天下有變,我主方可取宛、洛…” 諸葛亮一直在等待,等待著魏國內亂,或者等待著曹家出一個昏君、暴君。 因為只有中原大亂之時,諸葛亮才有機會揮師北上,一舉攻滅魏國。

    但是蒼天厚待曹魏,卻薄情於蜀漢。 隨著曹魏政權越來越鞏固,蜀國一統天下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

    一旦中原地區恢復了亂世之前的生產力、發展力,魏國將會屯器屯糧,招兵買馬,南下西進,一統六合。

    諸葛亮必須在有生之年,為他所忠於的蜀漢政權 製造一個討伐曹魏的機會。於是乎,北伐戰爭開始了。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麼呢? 並不是一舉消滅魏國。而是要騷擾魏國,打消耗戰,消耗魏國的經濟、人力,消耗魏國的精力。總之就是不讓你安心發展。而且如果運氣好,像第一次北伐那樣,如果成功了,關中也就拿下來了。屆時蜀漢便可複製當年劉邦韓信的奇蹟,一路向東了。

    大家都認為當年劉邦是靠著在四川的資本搞定了項羽,其實不然。劉邦真正具備和項羽爭奪天下的資格是在暗度陳倉之後,還定三秦,拿下了原本就該屬於他的關中。當時項羽因為需要平定齊國,無暇顧及,最終讓劉邦得逞,並建立起了反攻的大本營。否則哪有那麼容易?

    當然,即使沒法奪取關中,諸葛亮依然可以採用“打不過就跑”的戰略方針,不打硬仗、死仗。諸葛亮在漢中地區屯軍田、紮營寨,最大限度減少蜀國內部的經濟消耗。軍食吃完就跑,絕不拖垮蜀國的經濟。而曹魏在抵抗蜀漢北伐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來在關隴地區設重兵、建軍營、儲軍糧。

    如果手握幾十萬大軍的關隴地區的軍事長官昏庸無能或者背叛曹魏,中原地區將會陷入一片混亂。屆時,吳蜀聯手揮師北上,魏國將無力抵抗。

    很明顯的一點,諸葛亮活著的時候,曹睿連行宮都不敢建,諸葛亮一死,曹睿立刻修建大型宮殿,可見曹睿被諸葛亮逼的有多慘。

    綜上,蜀國北伐是一場目的性、策略性極強的軍事行動。

    雖然北伐的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是北伐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魏國的國力,製造了魏國內亂的可能性,延緩了魏國的發展。

    蜀國若追求修生養息、閉門發展的戰略政策,只能說被魏國越拉越遠,最終等待諸葛亮和蜀國結局的只有死路一條,因為蜀國建國比較晚、先天條件比較差,放手一搏或許有一線生機,既然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為何不奮力一搏呢?

    當然,其實這裡還有一點,就是如果不用北伐來造勢,蜀國內部很可能會分崩離析。很簡單,戰爭時期,大家有共同目標和敵人,一致對外。

    和平時期,那就得開始玩兒政治了。這個是很明顯的,比如諸葛亮死後,雖然蜀國在休養生息,但前景堪憂,權力的鬥爭開始不斷上演,費禕被刺,連姜維也被嚇得不敢回朝,朝堂之混亂可見一斑。

    這樣的蜀國,拿什麼去和人家鬥?

  • 13 # 乾坤讀書堂

    如果不以打仗轉移國內注意力,那蜀國會從內部瓦解,蜀國內部派系林立,互相對立的人較多,勾心鬥角厲害,諸葛亮北伐在這個層面上是不得已而為之

  • 14 # 老實人62

    要說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劉備集團在益州的處境。

    首先,劉備的荊益兩州是怎麼來的。

    荊州是借來的,本原是漢朝劉家的,是吳蜀兩家合夥搶來的。無論誰佔著都是反賊性質的,半斤八兩。

    益州是劉備自己搶來的,也是搶的漢朝皇家劉姓的地盤。所以劉備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而一直是直接和間接的侵佔漢室地盤,是政治上的反動。

    其次進入益州之後,沒有進行清洗,其基礎還是劉璋的土著勢力,所以,有權無力!

    在經濟上,劉璋在時還沃野千里,民附國強。而劉備治下沒幾年便益州疲弊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要不孔明放棄北伐,而致力於養精畜銳,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這從他北伐過程中,後方的各種狀況可見一斑。後來姜維的處境更加明顯。

    因此,劉備集團在益州,從政治上經濟上,甚至民意基礎上都是有缺陷的。所以,孔明不停的北伐,姜維邊遠到沓中,最後,劉禪的荒淫投降,樂不思蜀,都是不得己而為之的。

    綜其上述,孔明最後己獨立難支,除了北伐以養忠勇,舍此實無他計!

  • 15 # 爬到井口看天下

    蜀漢的定位與其所處的大環境,決定了諸葛亮必須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如果他稍有懈怠,蜀漢隨時會滅亡,雖然它在三國中仍是最先亡國的。主要依據有三:

    蜀漢是小國,只有表現的強硬,才能給自己爭取生存空間

    蜀漢在三國當中畢竟是最小的。在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越是弱小,就越要圖強。《後出師表》說:“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這話無論是不是諸葛亮所說(《後出師表》疑為偽作),道理都是對的。的確,“以弱為強,猶可自保”(《華陽國志·後主志》)。如果不主動進攻,那就只有坐以待斃。更何況在進攻的過程中,也未必沒有可乘之機。所以王夫之的讀通鑑論》就說,諸葛亮的北伐是“以攻為守”。一方面,透過戰爭來儲存自己(鞏固以存);另一方面,透過戰爭來尋求機會(待時以進)。王夫之說,諸葛亮的深謀遠慮就在這裡(公之定算在此矣)。

    劉備帶進川蜀的荊州、東州集團凋零殆盡,而益州集團與諸葛亮互不信任

    實際上,只要看看反對蜀漢的都是些什麼人,就不難明白這一點。周舒,巴西間中人;杜瓊,蜀郡成都人;譙周,巴西西充人。這是散佈“反動言論”的。此外,還有圖謀不軌被諸葛亮所殺的彭羕,廣漢人;斷言東漢將亡、劉備將失荊州,後來被劉備所殺的張裕,蜀郡人;劉備時期裝聾作啞“閉門不出”,好不容易被諸葛亮請出山來又“乞老病求歸”的杜微,梓潼涪縣人。很清楚,清一色都是益州人。

    再看劉備、諸葛亮信任重用的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不算,其他的如龐統,荊州襄陽人;法正,扶風郿縣人;許靖,汝南平輿人;糜竺,東海朐縣人;董和,南郡枝江人;魏延,荊州義陽人;楊儀,荊州襄陽人;馬謖,襄陽宜城人;蔣琬,零陵湘鄉人;費禕,江夏酈縣人;姜維,天水冀縣人。這些人有的屬於荊州集團,有的屬於東州集團,但都不是益州人。當然,益州土著也有受信任的,比如費詩,鍵為南安人;黃權,巴西間中人;王平,巴西宕渠人。不過他們的受信任都要打折扣,或者先不受信任(如王平),或者後不受信任(如黃權),或者中間出問題(如費詩)。

    劉備既定的組織路線是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所以無論諸葛亮做什麼努力,都無法消除益州集團的顧慮。他們的賬算得很清楚:蛋糕就這麼大,吃的人多了,到嘴的就少了。何況“分利不均”?劉璋的時代,他們是“二等臣民”。劉備一來,他們變成“三等”了,怎麼會願意?還不如讓曹魏來統治。 那麼,曹魏來了,益州集團就不會變成“四等臣民”嗎?不會。因為曹魏要奪取的是天下,不是在益州佔山為王。何況曹丕接班以後,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由各地名流擔任本郡“中正官”,負責推薦本籍士人。這對益州士族是有利的。

    果然,司馬昭滅蜀後,就將原屬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的官員都調回中原,實施“蜀人治蜀”。這就更讓益州集團覺得,他們反蜀漢是反對了。

    所以說,諸葛亮只要停止伐魏,蜀漢內部立即分崩離析。

    蜀漢不伐魏,則其政權存在的法理將不復存在

    很多電視劇、電影(如劉德華主演的《見龍卸甲》),蜀漢的將領都自稱蜀國、蜀國,其實這是錯誤的,劉備登基,國號是“漢”,因為曹丕逼著漢獻帝禪讓,北方的漢政權滅亡了,劉備作為漢室貴胄,一定要打起漢家的旗子,怎麼會自稱“蜀國”呢?

    既然自稱漢帝(漢昭烈帝),劉備擺出的姿態就必須是討伐篡漢的曹魏,諸葛亮繼承的劉備遺志也一定是伐魏、討逆。

    因為如果不伐魏,蜀漢的正統性、合法性危機立即就會爆發,不用曹魏進犯,自己就自我崩潰了。

    對於諸葛亮,後來人只能仰其才、惜其志、哀其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問一下被婆婆傷心過的女同胞,現在婆婆老了,你真不照顧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