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老師xixi
-
2 # 南宮雁門說史
那是因為司馬懿的後人所建立的晉朝對中國產生了深重的災難!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成者為王敗者賊,英雄不問出處的朝代,不管你之前是幹什麼的,幹過什麼!只要你能為社會做貢獻就會被稱讚!像樊噲之前是個殺狗的,張飛開始是個殺豬的!曹操也挾天子以令諸侯,篡漢自立!但是歷史上並沒有很多人罵他,雖然他被定義為了一個亂臣賊子!司馬懿也是一樣!如果他篡奪了曹魏政權之後能為社會做出一番貢獻,後人也就不說他們什麼了!可他的後代是一代不如一代!他的孫子司馬炎消滅了東吳,統一了天下!之後他把東吳的三千嬪妃和蜀國的三千嬪妃都接到了宮裡來,加上晉國的三千嬪妃,他的後宮一共一萬多人!他每天也不知道去哪個妃子那裡過夜就用一個羊車拉著他到處走!走到哪裡停下他就在哪兒過夜!還有她統一了天下之後就不怎麼管朝政了!西晉便開始慢慢的衰落了!司馬炎死後,他的後代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最後竟然是一個傻子當了皇帝!皇帝傻這個國家豈能不亂??然後就爆發的八王之亂!之後胡人藉機南侵!造成了五胡亂華!漢族遭遇了空前去生存危機!差點就滅族了!經過了三百多年的戰亂到了隋朝天下才再次統一!中華大地才又重新迎來了和平!
正是因為他的後人的所作所為給中華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所以他才會被世人唾罵!同樣是篡權,曹操的名聲比他好的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有人說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把司馬家的才智都用光了!也許是那樣吧!反正他的後代很弱,對中華禍害很大!再加上他得國不正,雖然後來的事也是她不能左右的,但是後人還是不能原諒他!所以他也就被人唾罵了!
-
3 # 西門不帶刀
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
只有晉朝和清朝被很多後人唾棄和鄙視。
有人說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所以被罵。那元朝也是少數人建立的,為什麼很少有人去罵?
有人說晉朝是逼迫別人禪讓的,所以被罵。那隋唐宋朝都是逼迫禪讓的,怎麼很少有人去罵?
一.王朝更替過程中手段不重要,結果才重要。秦始皇嬴政用武力征服六國,建立了秦朝;
漢高祖劉邦武力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
晉武帝司馬炎逼著曹奐禪讓,建立了晉朝;
隋文帝楊堅逼著宇文闡禪讓,建立了隋朝;
唐高宗李淵逼著隋恭帝禪讓,建立了唐朝;
宋太祖趙匡胤逼周恭帝禪讓,建立了宋朝;
元世祖忽必烈武力滅掉南宋,統一了元朝;
明太祖朱元璋武力滅掉元朝,建立了明朝;
清太宗皇太極武力滅掉明朝,建立了清朝。
從上述資料來看,九個大一統王朝,透過武力建立新王朝的有5個,透過逼迫禪讓建立新王朝的有4個。所以說無論哪種手段建立新王朝不重要,這不是罵晉朝的理由。
二,為什麼晉朝和清朝會被罵?說這兩個王朝的共同點:發生在晉朝後期的五胡亂華和發生在清朝末期的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華夏族被人打了,被異族人打了,而且是哪個想打哪個就打。而在其他7個封建王朝中,都是華夏族想打哪個就打哪個!
中國人敬祖宗,因為祖宗帶給我們的是榮譽,這個榮譽是:華夏人才是最強的!這個榮譽就是我們想打誰就打誰;而晉朝和清朝末期卻成了:誰想打我們就打我們,怎麼能不被後人罵?!
三,華夏族的特性:我們不是戰鬥民族,我們是戰爭民族!現在有人說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因為他們強悍,因為他們不服就幹。
華夏族給人的印象就是謙虛,勤奮,好學,忍讓,這就成了很多異族人都想欺負華夏族的理由。
但所有的異族人都忽略了華夏族骨子裡的一種特性——堅韌與鐵血。這是戰爭民族才擁有的東西:
大秦的銳士征服了漠北,統一了百越。
大漢的鐵騎讓匈奴人幾百年不敢南下牧馬;
大隋的百萬精兵大破突厥,遠征高句麗。
大唐的龍武衛,陌刀軍,羽林軍,神策軍海外揚名
元朝的騎兵,一直打到歐洲
宋朝的重甲步兵,更是年年月月與遼人與金人打。
大明的神機營,成建制的使用火器。
這時的華夏族是想打哪個就打哪個。
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夸父追日。從上古到現在,華夏族一直在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老祖宗告訴我們:好戰必亡,但忘戰必危。
-
4 # 曹城少年
大家都有個通病,就是隻在乎結果,從來不會注意過程。畢竟結果只不過是一瞬的,過程卻讓人失去了解的耐心。
在說司馬家的隋朝的時候,我們先說一下唐朝,這個令人神往的朝代。
唐朝代替隋朝是隋恭帝“禪讓”的,其實,也沒有辦法,隋恭帝也是李淵扶持的傀儡罷了。“禪讓”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手段而已。後來的李世民謀殺太子李建成,威逼李淵篡位,李世民終於透過自己的手段登上了九五至尊,這一切的過往都是黑暗的,卑鄙的,而後來的人們並不認為李世民是個暴君或者昏君,而是繼往開來的明君。
李世民有哪些成就?
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
在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在軍事上,李世民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被周邊的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這是大唐的自信。李世民所在的貞觀年間的時光,被後世稱為“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看看這樣一個帝王的成就,誰還會在乎他怎樣得到的皇位。
而司馬家建立的晉朝,讓人想到了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代,“五胡亂華”。這是一個不敢讓人直視的時代。所有的罪惡,在陽光下也不能看到光亮。
司馬懿以隱忍的方式,抓住時機,顯霹靂手段。把整個曹氏家族的政權攔在自己的懷中,司馬師、司馬昭更是大權獨攬,讓司馬家成為名副其實的掌權者。司馬炎也是個聰慧過人的君主,能在有生之年把整個分裂的國家重新融合在一起,也是有些功勞的,但是這點功勞讓他輕飄飄了。卻不知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而司馬炎在得到天下之後,不是勵精圖治,而是安於享樂。後來的,司馬家的人更是貪圖享樂,子孫們的智商也是被司馬懿父子嚴重透支了,一代不如一代,後面的司馬家的子孫愚蠢至極。
後來的爭權更是高調的讓人髮指,“八王之亂”擾亂了整個的國家的安寧,最後,造成的結果是中原的好兒郎都在“八王之亂”中死傷慘重,而五湖卻坐山觀虎鬥,找到最好的時機,在中原大地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讓整個中華血流不止,從此,中國進入了最為黑暗的時代,“五胡亂華”。這是太可悲的時代。差點讓漢族亡族滅種,這所有的罪惡都是司馬家的無能造成的。這就是後來的人唾棄和鄙視司馬懿家族的原因。
-
5 # 世界人文通史
司馬懿家族能夠取得天下實屬運氣,其中雖然跟司馬懿、司馬昭父子的能力和才幹有很大的關係,但更多的還是靠運氣。
公元265年,司馬懿之孫司馬炎廢魏國末代皇帝魏元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
這個西晉王朝原本是繼秦朝、兩漢以後第四個統一中國的封建王朝,可是卻給華夏民族帶來了滅頂之災。
第一、司馬家給華夏民族帶來的巨大的災難,為後人所怨恨西晉建立後不久就陷入了“主昏臣庸”、“諸侯爭霸”的亂局中,先後發生了八王之亂、五胡入侵等重大事件。
由於司馬家的後人碌碌無為,沉溺享受,只知內鬥,所以很快就丟掉了天下。公元316年,西晉王朝被匈奴人劉聰所滅。晉朝的皇室大多被匈奴人所殺,晉惠帝羊皇后被匈奴人劉曜霸佔,而晉懷帝、晉愍帝均被匈奴人所殺。
整個華北淪陷,作為皇室旁宗的琅琊王司馬睿逃到南京才勉強保住了半壁江山,從此就進入了長達300多年的分裂戰亂局面。此時距離司馬炎篡奪曹魏的江山,僅僅才過去了51年而已。
第二、司馬家欺負孤兒寡母,為後人所不齒司馬家的江山本來就是篡奪而來的,名不正且言不順,這是後人非常看不起司馬家的一個原因。魏國曹氏有恩於司馬家,但司馬家卻反噬其主,這違背了封建綱常倫理。
就像石勒評價司馬懿所說的那樣,司馬家族是靠欺負孤兒寡母才得到的江山,這一點歷來被後人瞧不起。石勒是五胡十六國時代中戰功顯赫的羯族皇帝,先後擊敗了王彌、劉曜、段氏鮮卑、東晉王朝等眾多敵人,才當上了皇帝。
他是非常看不起司馬家族的篡位手段的。
朕(石勒)若逢高皇(漢高祖劉邦),當北面而事之,與韓(信)、彭(越)競鞭而爭先耳。
脫遇光武(漢光武帝劉秀),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晉書•石勒傳》原文節選)
再加上,王莽、曹操父子、劉裕、趙匡胤等人雖然也都是透過篡位所得到的江山,但均沒有像司馬家一樣留下無窮的禍害。
司馬家族建立的西晉王朝在三國歸一統的大好基礎上,不僅沒能重現兩漢王朝的輝煌,反而陷入貴族鬥富、皇族內鬥、八王之亂的荒唐鬧劇中,導致天下被胡人奪走,這恐怕也是司馬懿本人都沒有料到的。
五胡亂華帶來了長達300多年的戰亂局面,影響深遠,這也是後人怨恨司馬家族的重要原因之一。
-
6 # 子曰讀歷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王朝更迭,都是靠陰謀詭計,爾虞我詐,原本無可厚非,為何司馬家族的晉朝為後人所唾棄和鄙視呢?原因有四:
得位太容易不懂得珍惜歷朝歷代的政權更迭都會經歷腥風血雨,豪傑輩出。為了獲得民心,開國之君都很明智,政治清明。除了宋朝的黃袍加身,還有就是西晉司馬家族。司馬家族之所以能成功篡位完全歸功於司馬懿和司馬昭兄弟,他們在三國時代一再蟄伏待機,隱忍不發,終於等到三國時代英雄豪傑一一退出歷史舞臺,才順勢奪得政權,得位過程太容易,所以開國君主絲毫不珍惜。
開國皇帝怠惰政事,荒淫無度整個封建王朝,也只有晉朝是這種現象,開國皇帝怠惰政事,荒淫無度,開局就是崩盤,走下坡路。滅亡吳國後,晉武帝司馬炎怠惰政事,荒淫無度,逐漸民心流失。
開歷史倒車,重新啟用分封制鑑於三國時期各個郡縣各自為政,司馬炎重新啟用了周代的分封制,大封司馬家族,使得司馬家族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最終釀成了“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而且晉朝還大肆鼓勵近親結婚,使得朝廷皇族裡多出很多智障兒,比如司馬衷,險些亡我華夏一脈。
被少數民族欺壓,險些亡國滅種秦有蒙恬兄弟鎮守長城,抵禦匈奴;漢有衛青霍去病燕然勒石,直搗黃龍;三國有曹操北征烏丸,抵禦少數民族。只有晉朝被少數民族肆意凌辱,漢人被稱為兩腳羊,毫無尊嚴,險些亡國滅種。
-
7 # 甲申十七年
司馬家得國不正的原因是他們在獲得權力之初採用欺騙的手段矇蔽了所有人,又在其後以臣子身份做下了“廢君”、“弒君”的行為,更因為其靠陰謀上位,所以對世家多加傾向,導致了針對自身家族的八王之亂和對所有漢族人民的五胡亂華。
249年高平陵之變,是司馬家獲得權力的開始。在此之前,在當時人的文字中,司馬懿是可以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的正面人物,這一點讓現代的人很難想象。而在曹爽當政時期,司馬懿是四世老臣,先帝託孤的,面對曹爽的瞎搞,魏國上下都盼著司馬懿能撥亂反正。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指著渭水發誓,自己只要兵權,無意曹爽的性命;另一位四世老臣蔣濟在旁邊作保,由不得曹爽不信,由不得天下不信。
但司馬懿就是把他們全坑了,用自己70多年的隱忍,給自己家族換了一個江山。
254年曹芳謀求政變,被司馬師廢掉,而同時殺死了包括國丈、皇后、自己的哥們兼小舅子在內的數十人,用血腥來威懾朝堂。
260念司馬昭更是命手下成濟當街殺死皇帝曹髦,這是歷史上非常罕見的臣子當眾謀害皇帝的行為,請注意,是當眾。
至於五胡亂華則更是全民族的悲劇,120年的時間長江以北的漢族人民幾乎被滅族。
東晉第二位皇帝司馬紹,有一天和大臣聊天,讓王導給他講講晉朝建立的經過。
王導從高平陵開始說起,蜀國司馬懿怎麼騙國曹爽,蔣濟怎麼慚愧自殺,到司馬師廢掉曹芳,再到司馬昭派人殺掉曹髦。司馬紹聽完汗流浹背,捂著臉躺在床上長嘆——
WOC,祖宗這麼混蛋,這國運怎麼會久長。
-
8 # 瘋哥哥l
都是讀書人搞的事,慢慢說來
魏晉時期是門閥家族之間的戰爭漢朝歷時407年,是一個相當長的王朝,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各種勢力逐漸形成了一種動態的平衡。於是,到漢末,形成了很多的大家族(這些大家族直接影響到隋唐時期)。
這些家族有幾個特點:要麼是世代為官的職業官僚家族,要麼是幾代人擔任中央和地方高官的高門大族,如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汝南袁氏;又或是研究經典的儒學世家,如盧植、蔡邕。
三國時期,國家一分為三,其實就是這種家族勢力的重新整合。曹、劉、孫,只是這些大家族裡的領頭羊而已。
依然有正統觀念,篡位的都沒有好人曹操一生都沒有稱帝,如果曹操把世子之位給曹植,曹植也不會稱帝。但,曹操把世子之位傳給了曹丕,曹丕瞬即便稱帝了。
曹操和曹植是典型計程車大夫心態,而其他計程車大夫們,依然是對漢家正統有敬畏的。所以,這個時候誰稱帝,都會被稱為邪佞。
曹丕稱帝了,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好,雖然曹植任性狂傲,但卻被稱讚更多。
曹魏建國46年,期間政治、軍事、經濟都被司馬家族掌握。司馬家族的野心昭然若揭。
士大夫對這種有篡位之心的人是不滿的,所以才會有“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說法。
最後司馬炎滅魏建晉,也自然是逃不掉曹丕的命運,被口誅筆伐,並被讀書人記了下來。
都是因為士大夫(讀書人)的筆前面說,魏晉時期的門閥制度很嚴重,而各家的勢力都很大,即便是曹魏和晉朝時期,皇家的實力也不能完全掌握全國的情況,並不能完全地中央集權。那這些門閥裡計程車大夫們,便有很大餘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魏晉時期是思想比較開放,大家自由發展的事情,什麼竹林七賢啊,什麼陶淵明啊,什麼二謝啊,有很多自由撰稿人,這些讀書人並不十分看得起朝廷,反而有些鄙視,對於篡奪天下的司馬家自然是沒有什麼好印象,在書裡記載的也就不會有什麼好話了,久而久之,就如此了。
所以,千萬別得罪文化人(手動滑稽)
-
9 # 煮酒聽史
我國自秦始皇開創帝制以來,已經出現過許多位皇帝。這些皇帝有的是名正言順透過戰爭得來的,但是有的卻是權臣透過欺負幼主,篡位得來的。在這些篡位的朝代中,又以司馬懿家族建立的晉朝最為後人所不齒。
那麼,同樣是篡位,為什麼司馬懿家族的篡位就這麼讓人看不起呢?我認為原因有二:
一、司馬懿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得了魏國的大權三國之中,魏國的國力最強,最有可能實現統一。事實也的確如此,魏國在最後確實統一了全國,只不過勝利果實被司馬懿給篡奪了。
而司馬懿之所以能夠如此輕易地篡奪曹魏的江山,都是因為曹魏的皇帝太短命了。反過來也可以說,是司馬懿太長命了。
時間來到魏國的第三位皇帝曹芳身上。此時,魏國的前一位皇帝曹叡英年早逝,甚至沒有留下嫡子,只能扶持自己的養子曹芳登基。
曹芳年幼登基,曹叡為其留下了兩位顧命大臣,分別是司馬懿和曹爽。曹爽憑藉著自己的宗室身份,不斷地擠壓司馬懿的生存空間。最終,司馬懿被曹爽趕離魏國權力中心,曹爽一家獨大。
獨攬大權的曹爽開始囂張跋扈,不講他人放在眼裡。司馬懿利用他的這一特點,趁曹爽攜天子去高平陵祭拜之際,發動兵變,控制住了洛陽城。
隨後,司馬懿更是以只要兵權不威脅曹爽姓名為由,勸曹爽投降。結果當曹爽投降以後,司馬懿卻出爾反爾,不僅誅殺了曹爽,還滅其三族。而司馬懿也因此備受指責。
可以這麼說,司馬懿能夠掌握魏國大權,純粹是用欺騙的不正當手段換來的。否則,曹爽只要以天子之名要求各地誅殺司馬懿勤王,司馬家族萬萬沒有獨攬大權的機會。
二、司馬家族內部為了權力四處爭鬥,沒有讓晉朝的人民過上一天的好日子按理來說,作為開國皇帝,作為新興大一統朝代,應該會有一個上升期。可是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出道即巔峰,一直在走下坡路。
司馬炎作為西晉的開國皇帝,一開始還算勤勉朝政,但是漸漸地就沉醉在享樂之中無法自拔,完全沒有開國明君的樣子。
這也就罷了,因為他不明是非,立了一個智商有問題的太子司馬衷,以至於在司馬衷稱帝以後,爆發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爆發,使得整個中原地區的百姓苦不堪言。本來按照道理,司馬家族結束三國鼎立之勢以後,應該休養生息,恢復民生。因為整個中原地區在三國時期早就已經苦不堪言了。
可司馬家族倒好,司馬炎建立晉朝,只是勵精圖治了一小會,就不幹了。隨後更是立了個痴兒為太子,間接地引發了“八王之亂”,使得整個中原地區遭受了比三國鼎立之時更為慘痛的代價。
可以這麼說,司馬家族建立西晉以後,不僅沒有緩解自三國以來就存在的民生問題,反而加重了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不肯將晉朝當作一個統一王朝的原因,因為他只有統一王朝之形,卻沒有統一王朝之能。
總之,正是因為司馬家族大大地消耗了中原百姓的實力,才給了後面的“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而“五胡亂華”的事件,更是使得整個北方地區的漢人遭受了極大的苦難。
結束語司馬家族透過欺騙的手段,篡位成功,卻不知道珍惜這份成果,反而使得整個中原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熱的境地之中,也難怪後人對司馬家族沒有什麼好感。
-
10 # 唐代丹藥
司馬懿在嘉平元年(249年)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掌控了曹魏的朝政大權,又歷經了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的多年經營,司馬炎才在鹹熙二年(265年)輕鬆完成了篡魏。
簡單的算一下,就是集合了三代之力,耗費了十六年的時間。如果再算上司馬懿初次成為輔政大臣的時間,那要更長,足足有四十年的時間。
耗費這麼大氣力,建立了以司馬氏為皇室的晉朝,司馬氏之前的準備自然十分充足。僅從還有魏國皇帝名份的曹髦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刺殺,就可見司馬氏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管控之力。
同樣是篡位,獨獨司馬氏受到如此待遇。
防微杜漸
司馬氏能夠篡位,打下堅實基礎自然是司馬八達之首的司馬懿。
司馬懿在太和元年(227年)西襲孟達,在景初二年(238年)東征公孫淵,期間又兩次逼退諸葛亮的進攻。
這些軍功奠定了,司馬懿在曹魏之中政治地位,樹立了他軍中的聲望。
而在曹操在世時,又兩次獻策,一勸曹操進據漢中,幾乎使劉備無立足之地;二勸曹操不遷都。僅是一句話,使得關羽命喪黃泉,劉備失去荊州,不能施行兩路齊進的策略,致使諸葛亮奔波勞碌一生而一無所得。
可見,司馬懿的本事是非同小可,其大局觀和心思縝密程度令人不寒而慄。
高平陵之變後,曾經深受曹丕和曹叡父子二人信任並委以輔政重任的司馬懿,依然沒有篡位,而是還在繼續執行著滅除支援曹魏皇室的一干文臣武將的策略,他根本沒有顧忌會帶來什麼後果,只為達到夯實篡位所需的基礎。
這樣做帶來的後果是,本該是可以一盡君臣之誼的上下關係,因為司馬懿的所作所為,不得不在委任官吏時,尤其是權勢極大的重臣時,一再斟酌,謹防司馬懿事件重複上演,甚至為了防微杜漸,僅是一言之失便會招來疑慮,進而人頭落地,滿門問斬。只留下趨炎附勢之輩,禍亂天下。
爭權奪利 不擇手段
司馬炎繼位後,為了糾正曹丕圈禁宗室子弟,無人幫扶皇權的教訓,大肆分封藩王。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生出分封子嗣為王,冊立功臣為刺史,坐鎮一方,後遭到大臣的一再勸諫,最終放棄。
李百藥:漢、魏微賤,拒之而不能卻。今使勳戚子孫皆有民有社,易世之後,將驕淫自恣,攻戰相殘,害民尤深,不若守令之迭居也。
于志寧:堯、舜之父,猶有朱、均之子。儻有孩童嗣職,萬一驕愚,兆庶被其殃而國家受其敗。
長孫無忌:兩漢罷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協事宜。今因臣等,復有變更,恐紊聖朝綱紀;且後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憲,自取誅夷,更因延世之賞,致成剿絕之禍,良可哀愍。願停渙汗之旨,賜其性命之恩。
重新分封子嗣和群臣,不僅危害國家,而且群臣也是備受禍亂。
司馬炎死前,雖然對司馬衷的智力有所懷疑,終因無法抗拒既得利益者一再反對,最終堅持讓司馬衷繼位,就此引發了著名的八王之亂。
為了在這場爭搶之中勝出,各藩王不斷的向周邊的遊牧民族徵調人馬,促使五胡亂華。
這場曠日持久的亂戰,持續了近三百年,直到楊堅滅掉陳朝才算結束。死於這場禍亂的人各個階層的都有,怎麼不讓後世的人痛罵整個事件的引發者?
總之,一個在王朝開始前就將人心的險惡表露無遺,一個在王朝結束前種下禍根,如何不被人厭惡鄙視。
-
11 # 小鬧家642
就這樣說吧 漢族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就是司馬懿一手造成的。曹睿讓他平叛遼東,他直接屠城並放棄遼東讓國門大開,漢族差點滅種你說他是不是最大的惡人。
-
12 # 混跡於網路的胖子
很簡單,大一統王朝需要的是什麼?考慮到這個,就能知道司馬家族為什麼評價不好了。
其他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多少裡面都有一部分自己真槍實戰打出來的。即使是曹魏,雖然也有篡漢之嫌,但土地、人口是曹操自己帶人打出來的,真跟漢獻帝沒啥關係。而司馬家族呢?純靠陰謀詭計起家,特別是奠定西晉基礎的司馬懿,可以說是世受皇恩,四朝元老,先是挾持太后,後欺騙曹爽給富家翁,結果呢?哪怕是其他朝代,最多也就是一尺白綾或者一杯毒酒,然後對外宣佈是病死,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但司馬懿直接就是開刑場殺,後面更是多次欺騙其他人不追究,然後轉臉還是開刑場殺全族。這種行為真沒幾個幹出來。
可以說後世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都要拿司馬家族做靶子,不斷的批鬥,堅決杜絕這種風氣,再加上大一統王朝的存在時間又長,那久而久之,司馬家族自然評價不好了。
別的人就不說了,就是司馬家的後代晉明帝知道自己家天下是怎麼得來的後,甚至羞愧的捂著臉說活晉朝天下活該國祚不長。
-
13 # 端木建
前沿, 寫在文首, 有影視劇給司馬懿進行洗白和美化,覺得不可取,關乎歷史觀的東西請我們的編劇慎重進行改編和再創作。
秦始皇開創帝制以來,已經出現過許多位皇帝。皇帝們有的是透過戰爭得來的,有的是權臣透過欺負幼主,篡位得來的。但這些篡位的朝代中,又以司馬懿家族建立的晉朝最為後人所不齒。
同樣是篡位,為什麼司馬懿家族的篡位就這麼讓人看不起呢?
一、司馬懿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得了魏國的大權
三國之中,魏國的國力最強,最有可能實現統一。事實也的確如此,魏國在最後確實統一了全國,只不過勝利果實被司馬懿給篡奪了。
而司馬懿之所以能夠如此輕易地篡奪曹魏的江山,都是因為曹魏的皇帝太短命了。反過來也可以說,是司馬懿太長命了。
時間來到魏國的第三位皇帝曹芳身上。此時,魏國的前一位皇帝曹叡英年早逝,甚至沒有留下嫡子,只能扶持自己的養子曹芳登基。
曹芳年幼登基,曹叡為其留下了兩位顧命大臣,分別是司馬懿和曹爽。曹爽憑藉著自己的宗室身份,不斷地擠壓司馬懿的生存空間。最終,司馬懿被曹爽趕離魏國權力中心,曹爽一家獨大。
獨攬大權的曹爽開始囂張跋扈,不講他人放在眼裡。司馬懿利用他的這一特點,趁曹爽攜天子去高平陵祭拜之際,發動兵變,控制住了洛陽城。
隨後,司馬懿更是以只要兵權不威脅曹爽姓名為由,勸曹爽投降。結果當曹爽投降以後,司馬懿卻出爾反爾,不僅誅殺了曹爽,還滅其三族。而司馬懿也因此備受指責。
可以這麼說,司馬懿能夠掌握魏國大權,純粹是用欺騙的不正當手段換來的。否則,曹爽只要以天子之名要求各地誅殺司馬懿勤王,司馬家族萬萬沒有獨攬大權的機會。
二、司馬家族內部為了權力四處爭鬥,沒有讓晉朝的人民過上一天的好日子
按理來說,作為開國皇帝,作為新興大一統朝代,應該會有一個上升期。可是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出道即巔峰,一直在走下坡路。
司馬炎作為西晉的開國皇帝,一開始還算勤勉朝政,但是漸漸地就沉醉在享樂之中無法自拔,完全沒有開國明君的樣子。
這也就罷了,因為他不明是非,立了一個智商有問題的太子司馬衷,以至於在司馬衷稱帝以後,爆發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爆發,使得整個中原地區的百姓苦不堪言。本來按照道理,司馬家族結束三國鼎立之勢以後,應該休養生息,恢復民生。因為整個中原地區在三國時期早就已經苦不堪言了。
可司馬家族倒好,司馬炎建立晉朝,只是勵精圖治了一小會,就不幹了。隨後更是立了個痴兒為太子,間接地引發了“八王之亂”,使得整個中原地區遭受了比三國鼎立之時更為慘痛的代價。
可以這麼說,司馬家族建立西晉以後,不僅沒有緩解自三國以來就存在的民生問題,反而加重了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不肯將晉朝當作一個統一王朝的原因,因為他只有統一王朝之形,卻沒有統一王朝之能。
總之,正是因為司馬家族大大地消耗了中原百姓的實力,才給了後面的“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而“五胡亂華”的事件,更是使得整個北方地區的漢人遭受了極大的苦難。
司馬家族透過欺騙的手段,篡位成功,卻不知道珍惜這份成果,反而使得整個中原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熱的境地之中,也難怪後人對司馬家族沒有什麼好感。
功過都由後人評說,司馬氏只是為了滿足其家族的私利,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窮奢極欲是其被詬病的主因。
-
14 # 荒野墨客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三分歸晉,司馬氏統一華夏,所做貢獻僅此而止了!!!
“何不食肉糜”?這就是晉朝第二個皇帝的名言!此後的八王之亂,嚴重內耗,致使北方被外族佔據,西晉滅亡,東晉偏安一偶,這才過了幾十年!!!“五胡亂華”,“五代十國”自晉開始,至隋而止,長達數百年,華夏文明險被湮滅。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大一統帝國,晉朝有名無實、糜爛至極,所以歷來被文人墨客所不屑,至今還一直被鄙視!!!
-
15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西晉滅亡的太過窩囊——假如司馬家族統一三國以後能夠實現漢唐時代一樣的盛世。那麼司馬家族的篡位不但不會被詬病嘲諷,反而會成為一個時代的佳話。
即便西晉敗亡後,能有其他的政治軍事強人接替司馬家族的政權穩定中國,實現一個漢唐一樣的盛世,那麼司馬家族篡位自立的事情也會被洗白不少。
具體的例子比如隋朝的隋文帝和隋煬帝父子,隋文帝楊堅以北周外戚的身份篡位自立,幾乎殺光了北周皇族宇文氏。隋煬帝則窮兵黷武橫徵暴斂,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暴君。
但就是這樣的父子,隋文帝獲得了不錯的政治聲望,而隋煬帝到近代以來也有不少人為他洗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後來的唐朝尤其是李世民,用他的文治武功重新統一了中國,並且開創了一個大盛世。後人多將隋唐盛世一併來說,於是隋朝這個“生於不義,死於恥辱”存在很短的王朝竟然成了一個被後人推崇的時代。
假如司馬家族的後人能夠出現李世民那樣的軍政強人,又或者在西晉滅亡後立刻有新的強力人物接管政權重新統一中國,塑造出一個“貞觀之治”,那麼想必西晉王朝司馬家族的風評會好不少。
但遺憾的是,西晉統治者自司馬炎以後立刻陷入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先是八王之亂,緊接著引來了五胡亂華。整個中國陷入了大亂,使得秦漢文明因此斷絕。這個巨大的鍋,必須要司馬家族來承擔,所以他們的風評自然好不了。
另一方面,司馬家族代表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而世家大族窮奢極欲比富鬥闊,整個西晉王朝政治黑暗,社會風氣奢靡,百姓幾乎沒有地位。這也是後世的普通人對於西晉不感興趣甚至反感的重要原因。
如果從感性上講,三國時代的著名人物如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都是大家比較喜愛的人物,擁有粉絲無數。司馬懿抵擋諸葛亮,篡奪曹魏政權,從這個角度看很多曹魏和蜀漢粉絲自然難以對司馬家族產生好感。
司馬家族以曹魏臣子身份篡位自立,並弒殺了曹魏君主高貴鄉公曹髦。這段歷史在東晉時代被晉明帝司馬紹聽說了,司馬紹聽完後也覺得沒臉見人,他說自己的祖先如此缺德,我們司馬家的天下又怎麼坐得穩呢?
可見即便是司馬家族的後人也對自己祖先那段不光彩的歷史看不過去,又何況是我們這些局外人了。
-
16 # 海中巖haha
主要的原因是滅亡的太快,王莽還不如司馬家呢,王莽篡位時還是眾望所歸真的是大家一致同意的。只要年頭不夠多,來不及篡改史書的名聲都不夠好,不光是這兩家,北周北齊還有五代那些政權都一樣,執政年頭不夠多,史書上就沒人寫好話。年頭夠多了,黑的也能說成白的。司馬家主要是一代就傳給一個傻子把國家搞亂亡國,沒人給講好話了,史書記得全是罵他們的話,要是能出幾個有為點的皇帝,多管些年,能把史書整理一下,罵的話刪掉,只留好話,過個200年名聲就好了,宋朝就是這樣,年數多了就控制了發言權。
回覆列表
因為人家憑的是個實力,司馬氏則憑的是狡詐,人家得權後是紮紮實實,積極向上,而司馬氏得權後昏庸無道,貪圖享樂。
曹氏篡漢,曹操是靠實力,陳留起兵,討董卓,滅呂布,伐張繡,平袁術,戰袁紹,降公孫,下荊州,徵漢中,擊西涼,一統中原,消滅天下大部分的軍閥,把“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百姓現實生活恢復成天下穩定,人民安康的局面,又經歷了曹丕曹睿兩代明君的治理,中原在經濟,教育,農業等多方面全面提升,又收復了漢末脫離中央的西域地區,功在千秋。
再看司馬氏,靠的是什麼?司馬懿被吹神了,除了會演戲還會幹啥,諸葛亮六出祁山,正史裡前四次都是曹真抵禦的,和司馬懿有什麼關係,後來曹真病重回洛陽,推司馬懿任大都督,上來折了大將張郃,最後龜縮戰術耗死的諸葛亮,然後回洛陽開始演戲,騙皇帝,騙曹爽,騙蔣濟,最終騙得了天下大權,而此時蜀吳已是強弩之末,統一天下沒什麼驕傲的,這個局面換成劉禪都能統一,而統一後呢?人家開國皇帝都是勵精圖治,而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呢?荒淫無度,貪圖享樂,被晉大臣王經評價為“堪比桓靈(漢末兩代昏君)”,竟然發明了貽笑大方的“羊車巡幸”,上行下效,民間嗑藥鬥富貪汙腐敗比比皆是,還美曰“魏晉風骨”,最重要的是整個司馬氏腦子都不好,曹魏開創了一代基業,被家敗的司馬氏玩成了天下大亂,五胡入華,造成了近400年更加混亂的民不聊生。
同樣的陰謀詭計沒有關係,人家唐太宗李世民獲得皇位不也一樣嗎?弒兄逼父卑鄙無恥,但人家開創了貞觀之治大唐盛世,再對比對比司馬氏,開創的是歷史上最垃圾的王朝,被唾棄被鄙視,他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