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天更美好8
-
2 # 閒雲湖影日悠悠
我認為別說年薪60萬,就是年薪20萬,都有一大堆人爭著搶著去偏遠山區當老師支教,因為現在普遍認為老師的工資太低了,與此同時,20萬的年薪真的算是高薪了。
01我的一位同學,重點一本畢業。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在鎮裡面的一所小學裡教書,現在每月工資2000多。他經常跟我說,這個工資真的太低了,但源於對教育行業的熱愛,所以才堅持下來。2000多的工資真的太低了,能養活自己都已經很艱難。
02我的另外一位同學,同樣重點一本畢業。畢業後選擇進入了一家民營企業。現在每月工資9000多,也是上5休2。他說這個工資說高不高,說低不低能養活自己,但每月所剩的錢也並不多。感覺壓力還是很大,還要繼續努力賺錢,因為有著龐大的車貸房貸在等著他。
月薪9000多的人都感覺到生活的重擔壓的喘不過氣來,那月薪2000多的從事教育行業的老師,他們怎麼辦呢?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下社會處於溫飽線,人們能知足嗎?因此,別說年薪60萬去偏遠山區支教,就是年薪20萬15萬,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政策,相信很多人擠破頭也會去爭取。同時也間接的說明了我們的教育、我門的老師待遇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提高。對此你怎麼看待呢?
-
3 # 東愛雨小公
如果給普通教師60萬年薪,讓他們去偏遠地區支教,肯定更會有很多教師願意去。按照目前教育實踐、教師待遇的現狀來看,不用給這麼高的年薪,只要年薪超過10萬元,可能就會有很多的教師願意到偏遠地區去支教,雖然這樣講,顯得教師們為了錢而選擇支教,但是這畢竟也是當前教師待遇所面臨的困境。
以目前支教的發展現狀來看,國內教師到偏遠地區支教基本上都是公益性質的,並不存在什麼年薪,也就是說當前教師選擇到偏遠地區支教,其工資待遇要麼跟隨當地的財政發放,要麼由支教組織方提供相應的工資待遇,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年薪或者更高的待遇。畢竟,支教的性質決定了其不會擁有更高的工資待遇。
農村偏遠地區的學校,教學環境差、工資待遇低、職業生涯發展緩慢等,使得多數教師都不願到農村偏遠地區的學校任教,即使有年輕教師、優秀教師願意到農村偏遠地區學校任教,一般也不會待太長時間,就會因為無法忍受這裡的環境,而選擇透過考試離開或者直接辭職,這也造成了教師極度匱乏的尷尬困境。
如果說真的給教師年薪60萬,吸引教師到農村偏遠地區學校支教,筆者認為肯定會有不少人願意前往,在當今年薪幾萬元的教師待遇下,若能領取到年薪60萬元,要知道這樣在偏遠地區支教一年所能得到的薪水待遇,差不多需要自己在當前的崗位上工作十多年才能獲取的待遇。
在差距如此之大的待遇下,相信會有不少教師迫於生活的壓力,而選擇到偏遠地區支教,與其在原單位面對低水平的工資待遇、看不到希望的職稱競聘、不可能獲得提拔機會等尷尬的職業生涯,不如直接選擇高薪的“支教”,在偏遠地區雖然會經歷比較差的教學環境、生活處境等,但至少不用承受如此大的心理壓力或者職場的不公,能夠享受到作為教師的真正快樂。
面對年薪60萬的偏遠地區支教選擇,部分普通教師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教師A:至今工作已經有20年,現在也就是縣城小學的中年油膩普通教師,如今需要面對來自學校、家庭、領導、家長等一系列的要求與壓力,可以說,我們對自己的教師生活並不算滿意,需要面對或者不順心的事情,實在太多,整天弄得自己焦頭爛額,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教師B:如果給我年薪60萬,肯定果斷選擇到偏遠地區支教。我本身就在農村小學教學,雖然處於東部經濟發達城市的農村小學,但是教學環境、工資待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截至今日,已經工作十年了,連中級職稱都還沒有機會參與競聘,每月拿著4000元左右的工資,真心沒有從這份被譽為“鐵飯碗”的工作中找到自豪感、滿足感。
教師C:已經參加過五六次高階職稱競聘了,但每次都是因為各種理由而失去競聘的機會。每次職稱競聘的時候,校領導都會找我單獨談話,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告訴我這次由於各種關係、獎勵等因素,使得我要為其他人“讓路”,在這樣屢屢受挫的職稱競聘中,我真心不想再繼續留在這樣的學校受氣。如果給我60萬年薪,我會果斷地離開這所令人傷心的學校。
-
4 # 萬苗苗wm
大齡編外臨聘教師一枚,已婚沒育,工資2200,沒有五險一金,寒暑假沒工資,幹了兩年多了,房貸每月一千六左右[淚奔]
-
5 # 教育有未來
我想說的有以下幾點:
1.支教是光榮德
支教,目前主要是幾部分組成:在職教師由政府統一組成,支教老師,三支一扶老師,其他人員
可以說,能夠參加支教的老師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他們不管什麼原因都為我們的邊疆,鄉村教育事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山區,邊遠地區的支教老師他們遠離人群,甘守寂寞,為了當地孩子的成長而奉獻自己的青春。
2.工資不在多,我們老師沒有要求的那麼多
題主把我們老師當什麼人?我們雖然爭取不低於公務員的工資標準,但是絕沒有無理取鬧的目的啊。我們要求的僅僅是合理的要求。60萬,不好意思,即使是10萬,8萬,5萬都有人會去的。還有很多支教老師沒有工資都去的啊。
我是90後地理老師,願與您探討教育。
-
6 # 良心老師
別說是年薪60萬,就是年薪16萬,估計報名去偏遠山區去支教的老師會非常多。為什麼願意去偏遠山區支教呢?我覺得老師們會有以下考慮。
一、收入增加了很多。不管是年薪60萬,還是年薪16萬,對中部地區的普通老師來說,收入就已經在2倍以上,對於收入翻倍的工作還是有較大吸引力的。國家公佈的老師平均收入8.2萬,那年薪16萬就已經是2倍平均收入了。更何況中部地區的老師收入根本達不到8.2萬,對剛畢業的年輕老師來說,一年不過四萬元,收入16萬就已經是四倍收入了。要是真有年薪60萬,那就是超高薪了,十倍以上的收入,能不動心?支教兩年回來可以買房娶媳婦了。
二、支教經歷會給評職稱創造條件。現在中小學評職稱有一硬性規定,必須有到薄弱學校或者是農村學校支教一年以上的經歷。反正也需要支教,更何況還給這麼高的經濟待遇,何樂而不為呢?有了這樣的支教經歷,也滿足了評聘職稱的這項條件,為將來評職稱打下基礎。要知道評上職稱也是巨大的榮譽和可以提高個人工資待遇,所以去支教還是有動力的。三、去支教是因為自己的教育情懷。可能對一般人來說,去艱苦環境的偏遠山區去支教是一件不太划算的事,因為國家不可能為支教老師支付很高的薪水的。而我們確實看到有不少熱血青年和老師義無反顧地去支教,把知識傳授給那裡的孩子,組織經濟條件好的為孩子們捐款捐物,去改變那裡落後的面貌。這些人是值得大家敬佩的,用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去做貢獻。四、去支教也必須做好相應的思想和身體準備。既然國家肯給16萬的年薪讓你去支教,肯定這裡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會比較艱苦,交通閉塞,有可能連網路都沒有,你會遠離親人,照顧不了家人,會感到孤獨。還有就是自然條件也可能不好,吃飯、買東西都不是很方便。比如到西藏、新疆等地,也著實需要你做好心理準備,也要有一副好身體才行。 -
7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這個問題提得有點好笑,這個年薪60萬肯定是您隨口說的,現實中根本不可能。事實上,很多支教的人不一定是老師。
我有幾個朋友都去偏遠山區支教過一年的時間,只有很少的生活補助。也就是說,支教更多屬於公益性質。當然,支教可以為自己積累一項非常好的經歷。一般回到工作崗位後,支教的經歷都能給自己帶來不少的幫助。
從根本上說,支教這件事,確實會比較艱苦。有些人是有這個意願,有這樣的理想;有部分人是需要支教作為一個加分項,讓自己的職業有更好的提升。
如果有年薪60萬的支教工作,那肯定會被搶破頭的。偏遠山區怎麼啦?60萬在當地那絕對是超高收入水平。偏遠山區的人均年收入也就是2萬左右,你拿著60萬的年薪是什麼收入水平?一方面拿著超高的工資,一方面沒有業績壓力。每天還可以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這樣的工作給我來一打都不嫌多啊。
還是回到現實吧!支教不能用金錢來過分激勵,否則就喪失了初心。如果年薪給到10萬,鄉村就不會再缺老師了,也不需要支教了。所以年薪60萬是不可能的!
-
8 # 1983春曉
我房東的女兒,現在就在新疆支教,一個月一萬元工資,管吃管住。
回來說,不是為了一萬元錢,他真的是一刻都不想在新疆呆。
但是為了錢,他還要還自己的助學貸款,二十歲的女娃啊,很厲害了。
-
9 # 樹木也要樹人
60萬,想錢想瘋了?別說60萬,開出15萬以上,年限在五年以內,自己身體條件允許(有些高海拔地區對身體有要求),想去的應該有一片吧?
首先,說一些高大上一點的,支教是一種愛心,一種對教育不發達偏遠地區的教育援助。這一點,很能體現一個人人格的。而且,你要想,現在多少快遞寫著新疆,西藏,青海不包郵,對於生活水平,和二線城市比較,那就是雲泥之別,不確定你能不能接受這種差距。
第二,說一點欣慰的。支教終於不會有人逼著你要成績了,教育算是迴歸到比較純粹的地步。而且,越是讀書不易的地方,對知識渴求越強烈。我同學去過貴州支教過小半年,這是他回來的最大體驗。
第三,支教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先要有教育部門發函和檔案,然後遞交申請,然後稽核,然後體檢。這裡面應該是有職稱要求的,一般要中級職稱。然後你曉得,支教算一種優秀經歷,這一點我放在第五點,你就會知道,有時候真的是搶名額。
第四,支教這種經歷在評優,評職稱,入黨,提幹具有優勢。有些人一支教回來就變成高階職稱 或者入黨,提幹,這些不在少數。
第五,支教確實有補助,但是沒60萬這麼恐怖吧。我看到貴州那邊好像是近2k多一月,廣西有3k,西藏據說有5k,不知道真假。
-
10 # Mark英語課堂
這個題目肯定就是假設,支教,怎麼會有那麼高年薪?
如果有真的年薪60萬,我肯定禁不住誘惑的,而且我想和我一樣的老師不會少。
其實就是沒有這60萬年薪,想去支教的老師也是大把大把的。我們這裡每年都有到新疆和西藏的支教名額,條件是任務結束就晉高階職稱。有的老師覺得在原單位晉職稱壓力大,就選擇了支教;有的老師選擇支教,是因為長時間在學校工作覺得單調、枯燥,想換一下環境。不過邊遠地區支教也真不容易,我們去西藏支教的男同事,撇下父母、妻子、女兒,飲食不習慣半年回家一次,滿臉的“高原紅”。
支教的名額有限,很少有老師能去上。如果我能有這機會,我不會猶豫的。
-
11 # 贏在高三
既然這是一個假設,當然是一個不可能存在的假設,既然是假設,我想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站著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這裡沒有什麼對錯之分,也不需要道德綁架。我想我也可以表達一下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我不會去支教!
一、年薪60萬到偏遠山區支教,到底值不值?
對於年薪只有6萬的老師來說,這個60萬的年薪確實是一個天文數字,肯定會有非常多的老師會選擇去,但是也不能保證所有人都會爭著頭皮去,比如我就不會去。
大家有沒有這麼一個感覺:有時候我們花了上百萬買了一套房子,但是心裡很高興,因為我們覺著自己買的很值;但是,有時候,我們買個十幾元的商品,卻非常氣憤,因為我們覺著被騙了,比如你花20元在網上買了幾斤芒果,回家一看,都是爛的,或者花幾十元去買一斤香椿,對於很多人老師,都是不值的。
所以,人人心中都有這麼一杆秤。其實,對於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不愁吃、不愁穿,有房子,有穩定的工作,60萬和6萬差距真雖然很大,但是當夫妻雙方的收入接近20萬時,我真的沒覺著這60萬能改變什麼?我有個親戚,資產上億元,每天也就是過著普通的生活,對他來說,錢就是一個數目而已,生活的品質,未必比那些錢少的好。而且每當生意不好的時候,都感覺他非常犯愁,愁得睡不著覺,用他的話說自己就是“錢的奴隸”。
二、對於人來說,什麼最重要?
有句話叫“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錢達到多少才算有錢或者沒有錢呢?這都是相當的數量。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有比錢更重要的。
1、家庭和子女:我有同事去西藏支教過一年,這一年他算了一下可以多收入10萬元左右,而且回到原單位,是可以提拔或者提前晉級的,這些待遇都是非常不錯的。但是,當初學校接到這個任務時,卻很少有老師想去,為什麼?這一年的單獨生活,確實太孤獨了,尤其對於孩子還小的家庭,拋家舍業的去支教,耽誤了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這到底值不值?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2、身體:如果去一般的山區,當然沒有問題,那裡可能山清水秀,但是如果去生活環境惡劣的山區呢?去年的時候,我去過稻城亞丁,還沒進藏,就已經適應不了那種高原生活了,如果在這種地方生活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給你錢你去嗎?
3、生活環境:如果不是把錢拿回城裡話,讓你一直生活在偏遠山區,給你60萬的年薪,你怎麼花?去哪裡花?如果花不出去,錢又會是什麼?
三、山區支教,靠的是什麼?
那些為了錢去支教的老師,我覺著未必能真正給山區帶來什麼改變。我們聽過很多山區支教的感人故事,其實支撐支教動力的,應該是一種教育情懷吧。
曾經有位老教師曾經給我探討過這個問題,說如果退休了,不需要看孫子的時候,真的很想去貴州或者某個山區去支教去,擺脫功利性教育的束縛,真正給孩子們帶去點什麼。但是,當她退休了,她依然還是選擇了看孫子,理想總是還要向現實低頭。
如果給你60萬年薪,你願意去山區支教一年嗎?如果是十年呢?如果是一輩子呢?
-
12 # 月中的玉兔
你知道你這是拿窮老師開涮嗎?!現在我在農村教學24年了,還拿不到6萬,何談60萬?!真是畫個月亮餅, 讓老師發羨慕嫉妒恨的言論,你好捂住嘴偷偷笑!!!
-
13 # 知識47
我願意去,你會要我嗎?如果真的你要我去,我會把這些錢分為兩部分,至少拿出十萬或二十萬支援貧困學子,餘下的作生活費,如果生活費中有剩餘,再拿一部分支援貧困農民。你說呢?
-
14 # 微雨潤苗
年薪60萬,去偏遠山區支教你會去嗎?
別說年薪60萬,就是打五折——年薪30萬我都會連夜趕過去!因為,我就是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雖然不在傳說中的山區,但條件比山區其實好不了多少。
其實,別說是我,就是其他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對這份年薪60萬的工作都趨之若鶩。有了年薪60萬,別說去偏遠山區支教,就是去非洲或者戰亂中的伊拉克去支教,估計也會有人去的。因為在大學極速擴招的當下,年薪60萬(相當於月薪5萬)的工作真的非常稀少,哪怕是絕大多數985博士生的年薪都很少有這麼高。但據我所知,別說偏遠山區,就是不怎麼偏遠的我們地區,從教15-20年左右的教師,其工資也在3千元左右,也就是年薪三萬六左右。那麼在偏遠地區幹一年如果有60萬的話,那麼一年的收入相當於我們這邊16-17年的收入,這樣的待遇又有誰不會垂涎欲滴呢?按照題主的意思,支教差不多沒幾個人願意去吧?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很多老師都把“支教”當成一種“鍍金”的手段:支教一年回來之後,別說年薪多少,就是可以擁有優先評聘高一級職稱的機會,或者職稱“直聘”,那種酸爽就讓人有一種三伏天吃了冰鎮西瓜的感覺。我一個同行前兩年去寧夏那邊支教,非常受那邊家長的歡迎,一方面那邊確實非常缺老師,另一方面他兼職網上賣貨,在我們本地賣得不怎麼樣,到了支教所在地之後賣得非常好,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意外之喜。一年之後,這哥們還獲得一筆不菲的支教補助,可以說這一年他過得相當充實。
-
15 # 秋城夏微涼
提這問題的人是不是井底蛙?不知道有很多年薪才幾萬的老師在偏遠山區工作嗎?
這麼差的條件都堅持了,真的年薪60萬,還有什麼不能的?
提問題的時候還是動動腦子吧!
-
16 # 師範生活
年薪60萬,去偏遠山區支教,絕大多數人的選擇是肯定會去的,畢竟這個收入是我們現在工資收入的8倍!不過,如果是國家發工資,從來就沒有60萬的支教!所以這只是一個假設而已。
實際上去不去偏遠山區拿60萬年薪的支教,還取決於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個人事業發展前途,婚姻家庭因素,要不要接送小孩上學放學,要不要照顧老人等等因素。
我講一個實際的案例大家就知道有人的選擇總是會讓我們意外。
我們學校旁邊有一個私立學校叫做厚德外國語學校,從2018年開始招收了120個優秀學生打造4個高中精品班,開出了年薪32.5萬、安家費35萬從全國招聘優秀教師的政策,很多優秀老師都去了應聘。但是也有例外,我有一個朋友就放棄了這樣的機會,我實在不解,問他才明白原因——高薪未必長久。
而實際上,許多公立學校的中層領導都去了厚外簽約,高中精品班也在“轟轟烈烈”中辦起來了。但我這個朋友不為所動,他為厚外算了一筆帳:如果每屆都招120人辦四個精品班,那麼三個年級老師要56人左右,每年的工資與日常開支就要約2500萬,而這個費用在這樣的辦學模式下是不可能贏利的,他判斷學校只是一次辦學的嘗試而已,老闆最終會因為不贏利放棄這種“精品班”的辦學。
聽了他的話,我也不明白到底他說得對不對,但是可以理解他為什麼不選擇那個高薪的教師工作。
-
17 # 落櫻的舊花裙
年薪能給到60萬,我想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偏遠山區啊?聽起來真荒唐。
拋開這一點來說,如果有機會去偏遠山區支教(比如是在青海、西藏、雲南)這幾個地方,我一定會去的。
有這樣一部電影叫《快樂的大腳》。我非常喜歡的女演員袁泉扮演了一位從大城市來支教的年輕老師,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我曾經有一位朋友從英國留學回來後,來到青海的一所女子學校支教一年多的時間,她還號召和帶動城市裡的朋友們,一起為學校做了很多公益援助的事,有一次我們來到青海的這所學校看她,感覺她已經完全融入到當地生活中,嫻熟地給我們做糌粑、奶茶,渾身都洋溢著快樂與內心的富足!
我現在的工作也是一週有兩個半天的時間,可以和學生們在一起,我非常喜歡和學生們在一起的時光,如果去支教,我想暫時地吃一些苦,都是可以扛過來的。這個時候,你還會在乎年薪嗎?
-
18 # 使用者9116031560814
去啊!我們這兒不支教不讓評職稱,乾的再好也不行,但學校不放你去,說沒有名額。有的為了支教名額去找關係。這個年薪60萬,正好補補差額。
-
19 # 汶萊千
不知道提這樣的問題有什麼意義!年薪六十萬?山區?可能嗎!我在江西一所農村初級中學教書,二十年了,副校長,高階教師,擔任班主任,一年到頭加上年終績效工資加上行政補貼加上班主任補貼加邊遠補貼差不多六萬。有60萬年薪的工作,別說什麼山區了,就是山溝我也去啊!!!!
-
20 # 江南煙雨220667845
年薪60萬,看到這個話題我油然而生疑惑:這麼誘惑的條件,會讓你去支教嗎?你有能力去支教嗎?憑啥讓你去?
我們算算一筆賬,中西部的教師工資待遇不是很高,剛出來的教師一年的收入只有四五萬,一年的工資60萬,支教一年需要你十多年才拿到這筆錢,有誰不願意去支教,有誰那麼傻不幹?除非該老師視金錢如糞土,他是富二代。
筆者所在地方也有支教,當然沒有這麼優厚的條件。每年有少數的支教名額,主要去西部省份新疆的,一年的年薪十幾萬,自己的工資照常發放,服務一年後回來。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很有誘惑力,想去的不一定去得了,沒有一定的人際關係輪不到你。支教一年後,在職稱評定上給足優惠,所以這樣的支教名額成為香餑餑。
支教真正的意義是在於奉獻,把自己的教學經驗理念帶到新的學校,同時也能學習別人的東西。在實際生活中,大家把支教當作利益的換取,辛苦一年的時間,一舉多得名利雙收,而不是出於奉獻。看到這60萬的年薪,去偏遠山區支教,我想大多數都為之心動。
回覆列表
操你妹的,這是誰提的問題?別說60萬了,就年薪10萬,大把的本科生樂意去。考山區特崗教師大部分是二本、三本的大學生,少量的一本和研究生,工資才二千多,工作幾年了年收入也才三、四萬,還需要考呢,操你妹的,還年薪60萬,純粹是操你妹的無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