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洛伊伊
-
2 # 老劉談胃腸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發生在腸道因此常會有一些先兆表現。
大腸癌的大便徵兆:1.便血:便血是大腸癌最常見的症狀:90%以上的直腸癌有便血史,大便帶血及滴血是常發的第一個症狀,多表現在大便的外邊附有新鮮血痕,只有少數人排便後出大量鮮血。上不少患者出現便血都會自以為是小小痔瘡引起,不予重視,實際上直腸癌 80%都會出現便血情況,嚴重的會出現粘血便,但因其普遍極易被患者忽視。
2.大便習慣改變:包括突然便秘、腹瀉或兩者交替,以及大便次數明顯增多等都是直腸癌部分症狀的表現。排便感覺異常,排便不盡,便幹稀和便次變化等,也是大腸癌的早期表現。
3.腹痛:發病初期腹部不適或隱痛,與排便相關。當出現陣發性腹痛,是因為腸腔狹窄糞便透過受阻,見於晚期病人,此時可能摸到腹部包塊或可見腸形,多有腸梗阻表現。
如何早期發現大腸癌1.直腸指診:醫生可以透過最簡單直接的觸控和觀察來判斷肛腸疾病,因為超過半數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而70%的直腸癌,尤其是低位直腸癌可以透過肛門指診檢查被發現。另外,透過直腸指診檢查還可明確癌腫的形狀、質地和移動度等特性。
2.糞便隱血試驗:糞便隱血試驗對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有重要價值,常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一個篩選指標。其實不止大腸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腫瘤在腫瘤發生的早期,會侵蝕黏膜及黏膜下血管導致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這種極少量的出血用肉眼是難以判斷的,這時可以透過糞便隱血試驗發現是否有隱匿的消化道出血。
3.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大腸癌最有效的手段。腸鏡檢查不僅可以清晰地觀察腸道,並可在直視下鉗取可疑病變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利於早期及微小結直腸癌的發現與確診。
-
3 # 佳園道
腸道發生癌變,在早期的時候一般不會出現什麼異常改變,但伴隨腸道腫瘤的不斷長大,最早出現的改變可以發生在大便,大便是會出現一些徵兆,尤其是大腸癌,主要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那究竟有那些改變?
1、大便帶血,大便帶有黏液,或者排便的時候出現黏液膿血便,主要腸癌腫塊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發生破潰,甚至併發感染導致的。嚴重患者可以出現消化道大出血。部分患者可以出現不容易被察覺的長期慢性大便帶血,患者主要表現為貧血。
2、之前每天規律的大便習慣發生改變,腸道沒有發生癌變之前可能是每天早上起床之後大便一次,腸道發生病變之後這個規律被打破了,每天大便次數增多,每天大便的時間不固定了,大便少則每天四五次,多則每天十多次,大便之前肛門會出現墜脹之感,大便的時候比較急迫,可以出現肛門疼痛,大便之後又會出現大便不盡感,還想排大便。
3、由於腸道腫瘤長大逐漸侵佔腸腔,引起腸道狹窄,可以引起大便變形,大便變細,甚至大便變扁變薄,患者可以因此而出現大便困難,甚至出現頑固性的便秘,有的人出現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除了大便改變,患者還可以出現腹部不舒服、腹部隱痛、腹部脹痛,併發腸梗阻或者腸穿孔可以引起陣發性絞痛或者持續的劇烈疼痛。另外還可以出現體重下降、進行性的消瘦。
其實大家不用擔心,沒有那麼多腸癌的,大便出現以上的這些改變,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但對於長期喜歡進食肥肉等高脂肪飲食、而進食蔬菜水果以及粗糧不足的人群、家族聚集發生腸癌、或者長期反覆發生慢性腹瀉、長期出現腸道菌群失調紊亂或者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群,超過40歲,出現以上的這些大便習慣、大便性質和形狀的改變,則需要進一步就診,明確診斷。 -
4 # 蝸牛兒愛吃肉
腸道癌變的發生與很多原因有關,像飲食習慣(吸菸、飲酒、長期吃辛辣刺激食物、醃製食物、黴變食物等)、慢性炎症、遺傳、環境等,患者會出現大便習慣的改變,便秘、腹瀉,大便形狀的改變,大便不成型,大便帶血等,患者有可能會出現腹部包塊,梗阻時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後期會出現消瘦、腹水等,轉移到其他系統會引起其他系統的症狀(呼吸困難、胸痛等)。
-
5 # 放飛心霊
1、便血,便血與出血量有關,如果出血少,只能查大便常規才能發現。
2、腹瀉,因炎症的刺激就會引起腹瀉,並且腸道功能紊亂,導致食物不能充分吸收也會引起,所以很多人出現腹瀉都以為是吃壞了東西或腸炎。
3、大便性狀改變,出現改變時可能已經很嚴重了。
4、腹痛腹脹,初期可能症狀較輕,隨著腫瘤增大,這種症狀會增強。
所以,如果長期出現腹瀉、腹痛、腹脹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特別是年齡較大者。
-
6 # 醫者良言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接觸一些有腸道疾病的患者,他們常常都說自己可能是患上了腸道癌,總是大驚小怪懷疑自己。有時碰上一個非常焦慮懷疑的患者在纏著自己問半天也無法用解釋讓患者相信的病患者,就會遭到下面正在等待候診的患者的不理解或遭遇辱罵。
究竟腸道癌發生後到底有什麼症狀嗎?都有些什麼呢?我們來聊聊這種疾病的知識吧,讓更多的人對腸道癌有認識,後不會在這樣糾纏醫生問個不停,甚至讓有些人對醫生的誤解而產生醫鬧可怕的事情發生。 腸道容易得腸道癌,民間就有一種說法,吃得越好就越容易得腸道癌,簡稱為腸癌,是胃腸道中最常見的惡性癌症。
腸道癌變時有哪些症狀呢?這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瞭解這些知識,對自己都會有幫助,能讓自己可以初步判斷腸道疾病症狀,能夠及時發現及時就醫。就能及時救寶貴生命。
早期腸道最主要的症狀為便血和排便習慣的改變 ,是最早的症狀之一。
如果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排便出現排便不盡、頻繁有便意感、裡急後重等刺激徵。這些大都是腸道癌最早症狀,但是往往被很多人忽視。
如果患者出現食慾減退、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提示是腸道癌的可能。腸道癌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如膀胱、前列腺等,會引起尿頻、尿急、和排尿困難。腫瘤侵及骶前神經叢,會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癌症還會轉移到肝臟後引起肝臟腫大、肝腹水、黃疸,甚至出現惡病症。
腸癌容易被誤診,因為早期的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有粘液和膿血時,往往被醫生誤診為痢疾、腸炎或痔瘡。當出現以上的症狀的時候,應該自己要注意提高警惕,如果一旦被誤診,就會失去最佳的治療時間,會縮短患者的生命。
腸癌還要根據病變部位有不同的症狀1)右半結腸癌 如果右半結腸出現腫瘤,患者的腹部出現腫塊、呈貧血面容、腹痛、全身無力、消瘦。其中腹痛是右半結腸癌的主要症狀之一。便血、貧血是右半結腸癌最常見的症狀。
2)左半結腸癌 便血是左右半結腸癌最常見的症狀。便血表面呈帶有暗紅色血,或粘液便、膿血便。
3) 直腸癌 直腸癌最主要的症狀就是便血和排便習慣的改變。便血呈鮮紅色血或暗紅色血液,與大便不混合。排便習慣的改變也是直腸癌主要臨床症狀,患者大便次數增多達10次以上,但每次僅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同時伴有肛門墜脹感及排便不乾淨感。大便常變細、變形、甚至排便困難及便秘。 總結: 腸道癌早期一般沒有症狀,但是隨著癌體積增大和繼發病變,就會出現一些症狀,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食慾減退、腹脹、飽脹、便秘、腹瀉、便血等症狀。
您瞭解了腸道癌的症狀了嗎?還會糾纏醫生的解釋嗎?門診醫生有大量的工作,而且患者也多,給出的答案知識簡單的解釋,應該多點學習知識,也許您就會不再糾纏工作繁忙的醫生吧。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
7 # 波波醫生說健康
腸道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最主要的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因腸道外附著有許多淋巴結,因此腸道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若腸道功能下降,則會導致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排毒功能不暢,易於誘發人體各種疾病以及導致腸道疾病發生。在所有的腸道疾病中,對大家而言,最嚴重的莫過於腸癌。
中國前五位腫瘤中,結直腸癌排名第四位,在腫瘤死亡率中,結直腸癌排名第五位。
那麼腸癌發生時,大便會出現哪些徵兆呢?首先,大便型狀發生改變!正常的大便成圓柱形條狀,若腸道內有腫瘤,則腫瘤會壓迫大便,致使大便的性狀發生改變,成細條狀或扁圓狀。
第二,出現便血。結直腸癌早期,便血量很少,不易察覺,多數在大便條上會沾染新鮮血液。但便血經過腸道菌群的作用,可是大便顏色發生明顯改變,成絳紫色或黑色。
第三,排便習慣改變。一般來說,正常人排便的次數和時間都相對較固定。若排便的時間、次數發生改變,以及不明原因的便秘或腹瀉等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結直腸癌的誘因有哪些?一,飲食習慣。現在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多肉少素”為主,導致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嚴重不足。在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物質中,膳食纖維是不被人體吸收的,但是可以增加飽腹感,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導致腸道蠕動功能不夠,使排洩廢物在腸道內堆積時間過長,誘發癌變。
二,憋大便。由於現在人們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很多人忙於工作,在出現排便意識後,沒有時間,都會習慣性的憋著,等工作忙完了後才”解決“,這導致排洩廢物在腸道內的堆積。
三,長期久坐不運動。長期久坐不運動的人一般都有腹型肥胖,致使脂肪在腹部堆積,導致腸道的蠕動減弱,影響排便。
怎麼預防結直腸癌?為了不生病,最好的辦法是預防疾病。
首先,應堅持規律運動,運動可以減少肥胖的發生,運動可以有效的減少腫瘤的發生。
第二,健康飲食。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人們每日至少攝入25g膳食纖維,但現在好多人一半都達不到。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避免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
第三,戒菸限酒。長期吸菸及大量飲酒會加重對腸道的刺激。
第四,出現排便意識後,儘快解決,避免憋。
-
8 # 全科馬醫生
腸癌之所以難纏,主要是因為難治療,因為腸道就那麼長而且主要作用是消化吸收,如果腫瘤較大切除一點,肯定對於腸道影響很大,結腸癌還好一點但是直腸癌治療後就是萬年髒,所以說腸癌最好提前預防,早發現早治療。腸癌主要是由於長期進食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進食一些精米精面,進食一些肉食等因素導致腸道缺乏纖維素類物質,所以缺乏對於腸道的刺激作用因此蠕動不夠,所以大便不及時排除會導致長期集聚腸道內,使得一些有害物質被腸粘膜吸收後容易導致癌變。腸癌其餘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是大便異常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症狀,下邊帶大家瞭解一下腸癌會導致大便出現哪些異常症狀?
1、大便不成型,正常人體大便是呈香蕉型的,而且沒有任何擠壓的痕跡,但是腸癌出現後會不斷壓迫透過腸道的糞便,所以容易導致出現大便變細條狀、槽溝狀及模糊狀。2、大便次數異常,正常大便次數是1~2次每天,但是由於腸道腫瘤刺激使得腸道蠕動不規律,所以容易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而且便意頻繁,有時還會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的症狀。3、大便顏色異常,正常人體大便是呈現淡黃色而且質稍軟,但是由於腫瘤影響導致腸粘膜血管破裂出血,還有就是腫瘤表面破潰,導致出現血便、黑便及粘液膿血便的症狀。
-
9 # 全科掃地僧
大便是我們人體代謝廢物排出的主要途徑,而大便習慣和性狀的改變,常常也可提示我們機體存在健康問題,對於腸癌患者來說,大便的改變,常常是最常見或者最早出現的改變,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當大便出現以下改變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①大便習慣改變:主要表現為原有規律的排便變得不規律,出現大便次數增加或減少,發生便秘或腹瀉等;②大便性狀改變:如出現大便變細、變窄或者出現便血、解血便、解黏液膿血便等。除了大便的改變,腸癌患者也還可以出現一系列其他改變,如腹脹、腹痛、肛門停止排便排氣、噁心、嘔吐等不適。中晚期腸癌可出現消瘦、發熱、納差等全身症狀。而當腸癌浸潤周圍組織或器官,可造成相應的臨床症狀,如腰骶部持續疼痛、血尿、尿頻、尿急等,而隨著腫瘤轉移,可導致肝功能受損、黃疸、呼吸困難、頭暈、頭痛等。腸癌的患病人數正逐年增加,但早期常常缺乏特異性表現,易被大家忽略,進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所以大家要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注意定期體檢,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
10 # 汪醫生小課堂
腸道是大便排出的通道,因此在腸道癌變時確實會出現相應的大便異常,主要包括大便性狀異常和排便習慣改變。要注意的是,在腸癌早期,也就是腫瘤很小還侷限在黏膜內的時候,是幾乎沒有什麼症狀的,隨著腫瘤的增大,各種症狀也就出現了。
腸癌最典型最常的表現就是大便帶血,包括膿血便和鮮血便,膿血便一般有結腸癌引起,腫瘤增大表面破潰出血感染溶於糞便形成膿血便,而直腸癌由於離肛門近,出的血來不及和大便混合,有時候表現為鮮血便,容易和肛裂、痔瘡等肛腸疾病相混淆。
除了大便出血外,腸癌患者隨著腫瘤增大,還會出現大便變細,大便次數增多和裡急後重感,這是由於腸腔變窄和腫瘤刺激排便反射引起的。除了大便的異常,腸癌還可能出現腹痛、腹部包塊、貧血、消瘦、腸梗阻等症狀。
-
11 # 小克大夫
首先大便是腸道病變及功能好壞的化驗指標之一,以為大便是在腸道內成型排除的,而且大部分營養物質也是在腸道吸收的,所以腸道一旦出現病變,最先出現的就是大便異常,而腸癌則是腸道病變中最嚴重的一種,所以很多症狀和一些普通腸病略有相似,所以早期不易被發現。下邊小克為大家普及一下腸道癌變時大便會有哪些異常?
1、首先是大便次數的異常,正常人體大便一天1~2次,而腫瘤出現後會影響腸道蠕動和腸液的分泌,所以會容易導致大便次數增多,而且有時候無大便但是便意頻繁,甚至有時候會出現頑固性的便秘症狀。2、大便性狀異常,正常人體大便一般是外形呈香蕉型而且是淡黃色的,但是由於腫瘤刺激破壞腸道功能和腸道正常菌群,所以會容易導致大便呈模糊狀、大便受腫瘤擠壓呈現扁平狀、細條狀等表現。3、大便呈現黑便及血便,這是腸癌到了中晚期主要的症狀,因為早期腫瘤小所以不易破潰出血,但是隨著腫瘤生長過大容易導致表面破潰,大便摩擦破潰,所以會出血,導致血便,長期的出血會容易導致貧血。
因此腸癌早期不易被發現,但是需要大家早期注意飲食習慣及運動,平常多吃一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飯後注意運動,多喝水,有利於刺激腸道蠕動,有利於大便的及時排洩增強腸道功能,避免出現腸癌。
-
12 # 營養醫師小麥姐
我們的腸道從胃以下至肛門都屬於腸道,在肚子彎彎繞繞,總長度是我們身高的5倍,包括小腸和大腸。小腸包括十二指腸和空、迴腸,小腸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營養物質,小腸發生癌變極少見。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以及儲存、轉運和排出大便。大腸癌發病率很高,是目前國內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的癌症。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我們老百姓通常所說的腸癌指的就是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有一項主要功能是儲存、轉運和排出大便,如果發生了癌症,當然會在排便時出現徵兆,並且是最早出現的症狀。
1.排便習慣出現改變是腸癌最早症狀。自己一貫以來的排便習慣改變了,就要提高警覺。可以出現排便次數增多即腹瀉,也可以出現相反的症狀即便秘,甚至可以出現腹瀉與便秘相交替現象。如原來每天一次大便變成4~5天一次大便了,或3~4天一次大便變成一天4~5次大便,或者一段時間便秘一段時間腹瀉等等諸如此類與以往習慣迥異的現象。 直腸癌還會出現直腸刺激症狀,老想上廁所,排便前肛門有下墜感,裡急後重,排便不盡感,出現這些情況需要警惕直腸癌。
2.大便表面帶血及黏液,甚至膿血便。腸道癌腫組織比較脆,容易出現破潰出血,就會出現便中帶血或大便表面帶血。癌腫破潰引起細菌或病毒感染,出現炎症反應可出現膿血便。臨床上需要與痢疾相鑑別。
3.大便形狀出現改變。正常大便長條狀,表面光滑。如果長期出現表面凹凸不平、或者稀爛不成形甚至水樣便,不是正常現象需要警惕腸癌。如果是直腸癌,還可能出現大便進行性變細,也就是說越來越細。
4.停止排便排氣。在腸癌中晚期,癌腫增大阻塞腸腔會出現腸梗阻現象,如果出現完全性腸梗阻的話,就會出現不排便不打屁。臨床上,左側結腸癌有時就以急性完全性腸梗阻為首發症狀。
5.定期體檢,尤其是定期作腸鏡撿查是發現早期大腸癌最好手段。定期體檢是發現早期腸癌最有效的手段,如果等到大便出現徵兆往往已經是晚期了。而早期大腸癌治療可大大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甚至完全治癒。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腸癌的最好手段 。醫學界建議50歲以上最好每年做一次腸鏡。如果是高危人群,年齡下調至40歲。高危人群包括:凡40歲以上有下列症狀: ①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一級親屬大腸癌病史。 ②有癌症史或腸道絨毛狀腺瘤或息肉病史者。 ③大便潛血(十)者。 ④有以下兩項以上者:黏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闌尾炎史、精神創傷史;接受過盆腔放療病史。
小結:作為糞便儲存和排洩的器官,腸道發生癌變時排便會出現一些徵兆,但等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是晩期,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定期體檢是發現早期癌症的最好方法。發生腸癌時,可能會出現排便習慣明顯改變,大便形狀不正常,大便帶血等徵兆,應及早到醫院行腸鏡檢查。 -
13 # 左撇子說醫
腸道癌就是我們常說的腸癌,包括大腸癌及直腸癌,它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死亡率比較高的惡性腫瘤。
腸道是我們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地方,當腸道發生病變甚至癌變的時候,那麼腸道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而一些影響就會在大便中體現出來。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大便出現的一些徵兆,從而懷疑時候有腸道癌變。當腸道癌變時,大便會有以下幾個徵兆。
1、大便持續便血
在臨床的大便常規檢查中,腸癌患者九成以上會出現便血,而且這種便血是持續性的,這些血液會與大便混合在一起。當腫瘤在腸道中不斷生長,傷口經久不愈就容易出血,而且當腫瘤組織脫落時亦會引起出血,所以,在腸腔裡血液就會與大便混合在一起,顏色方面有時候會比較稀,有時候會比較深呈現果醬色。
許多人有時候分不清那便血到底是癌症引起的還是痔瘡引起的。其實這是比較容易區分的,一般來說,如果是痔瘡引起的便血,大便和血液相對是分離的,就是說血液一般在大便之上,而且用紙巾擦拭時,紙巾上會帶有鮮血。從這些我們就可以將便血的成因區分開來。當然,最好去醫院做個腸鏡檢查就更加容易確定了。
2、腹瀉或者便秘
因為腸道發生癌變,從而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從中醫來說,就是運化功能失調,水液不能被吸收;從西醫來說,就是腸道中的腫瘤不斷增殖、壞死、脫落,會干擾整個腸道的內環境,引起腸道菌落失調,從而使排便次數增多,導致腹瀉。可以表現為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者溏稀便,而且會有裡急後重的感覺。
另外,隨著腫瘤的不斷增長,就會堵塞腸道,從而產生排便不暢,容易引起便秘。
3、大便形狀異常
正常的大便呈圓柱形,就像香蕉的形狀一樣。如果腸癌發生在直腸內,排便時因為腫瘤壓迫糞便,從而使排出的糞便變細,形狀也發生改變,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糞便也會附有血痕。
4、排便習慣改變
可以說大便的排便習慣改變是我們比較容易發現的一個腸癌表現。一般來說,我們正常人排便是一天一次、一天兩次或者2天一次。但是如果排便習慣突然變為一天三次或以上,又或者三天一次、幾天一次。那麼,這樣的排便習慣改變就要考慮是否大腸出現了問題甚至發生癌變。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大便出現以上的改變時,就要當心是不是腸癌來襲,就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當然,當腸道發生癌變時,除了以上幾個可以大便的徵兆之外,許多腸癌患者還會貧血、腹痛、腹脹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我們也要引起重視,明確病因,及時診斷與治療。
-
14 # 腫瘤科王醫生
什麼是腸道癌?它是發生在腸道的惡性腫瘤的統稱,發病率在我國頗高,並且與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還有一個特點,在中國與飲食習慣有關的癌症發病率都比較高一點。與大多數癌症相同,腸道癌也是發病,大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
腸道癌的預防需要在飲食方面做注意。有一句諺語也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不僅如此,在晚飯方面需要注意的還有幾點:晚餐不能過甜、不能太過葷腥,吃的不能過飽。腸癌病人也應該多喝一點脫脂牛奶,記住是脫脂的。日常蔬菜水果新鮮的也應該食用一些。
那在腸道癌變前,“大便”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最顯著的症狀就是便血,但是便血並不一定是腸癌,其他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導致便血的發生。所以在這裡提醒各位人士,如果有便血的現象,請一定要去醫院詳細治療。排除患癌的風險。
在腸癌的治療方面,要根據腸癌患者的分期進行治療。Ⅰ期腸癌患者主要是透過手術切除的方式來治療,術後可能需要其他輔助治療。而對於Ⅱ期患者,主要是透過手術切除治療的方式,治癒率也可以達到60%以上。在術後觀察中,如果沒有其他高危因素的出現,也可以選擇放棄輔助治療。
而對於Ⅲ期的治療患者,手術切除後患者的存活率也可以達到40%到50左右。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手術治療的,如果在手術治療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採用中醫保守治療也是可以治療腸癌的。在中醫中有帶瘤生存之說。就是指透過中醫治療達到人瘤共生的方法,中醫經穴埋植術便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在手術治療無法使用或者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中醫保守治療也是可以達到延長壽命的作用的。
-
15 # 醫療工作者張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結直腸癌已成為惡性腫瘤的“老三”,且年輕人的發病率大幅上升。
結直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痛,而大便也會出現一些徵兆。一般來說,健康人的排便次數為每日1~2次,或1~2日1次,多為成形便或軟便;少數人的排便次數可達3日1次,糞便多為半成形或臘腸樣硬便。
1、腹瀉 結直腸癌病人,如果腫瘤剌激腸黏膜導致體液滲出,滲液在腸腔內積存過多而刺激腸道蠕動增加,就會出現腹瀉。
2、便秘 若腫瘤伴發炎症、壞死並引起腸腔阻塞,則會延長糞便的透過時間,引發便秘。
3、腹瀉與便秘交替 腹部右半側結腸(包括盲腸、升結腸、部分橫結腸) ,早期癌症多表現為腹瀉(約20%),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腹部左半側結腸(包括部分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多出現頑固性便秘,也可有便頻,容易發生慢性進行性腸梗阻。
4、便頻 腫瘤出現在直腸( 直腸癌)時,腫瘤表面的潰瘍繼發感染刺激直腸,會導致便頻,每日總想排便,可達十餘次,且所排出的糞便變細,帶黏液,量也甚少。病人常有排便不盡感。
引起大腸癌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環境因素 經研究證明,在各種環境因素中,以飲食因素最重要,引起大腸癌的原因與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關係。 另外,也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2、遺傳因素 如果某人的一級親屬比如說父母得過結大腸癌,他患此病危險性要比常人高八倍。大約四分之一的新發病人有腸癌家族史,家族性結腸息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引起腸癌的原因在家族中患病率可達百分之五十,如不治療,十歲歲以後均有患結腸癌的可能。
3、大腸腺瘤 大腸腺瘤的發病情況與大腸癌基本一致。據統計,單個腺瘤的病人其大腸癌的發生率比無腺瘤者高5倍,多個腺瘤者比單個腺瘤患者高出1倍。絨毛樣腺瘤樣息肉易發展成癌,惡變率約為百分之二十五,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百分五。
4、飲食及生活因素 據調查發現,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菸酒攝入過多,以及長期沒有注意運動、久坐,這些都很有可能會導致結腸癌的發生。
6、慢性腸道炎症 另外,腸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變的可能,如克隆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三十倍。
那麼如何預防大腸癌呢?1、每年一次腸道體檢,對付癌症的好辦法就是預防,30 歲後每年做一次大腸癌篩查很有必要。尤其是三類高危人群:肥胖、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飲食人群;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結腸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2、每天三種高纖維果蔬:很多大腸癌患者的飲食結構都不合理,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吃的太細,容易產生便秘,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其中的毒索就更容易被腸道吸收,從而引起病變。因此,預防大腸癌要減少精細食物的攝入,多吃粗纖維食物。堅持每天至少吃三種高纖維果蔬,如芹菜、西蘭花、韭菜、菌菇類、紅薯、玉米、蘋果等。
3、每天運動三十分鐘:大腸癌在白領中的發病率上升很快,和久坐、運動少有很大關係。運動少,胃腸蠕動慢,會增加腸道癌變的風險,每天至少進行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鍛鍊,可以降低腸癌風險。
結語:大便出現一些症狀,亦常受到飲食質量及種類、多種常用藥物、致病微生物感染乃至精神情緒的影響。但排除這些因素而發生持續性、頑固性腹瀉( 含便頻)或便秘者,尤其是那些以前沒有腸道症狀的人,以及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應引起足夠重視。 -
16 # 小夏養生說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
可以說,腸道好,才能健康長壽。
然而近些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的改變,
越來越多人的腸道出現各種問題。尤其是腸癌逐漸變得高發。
而大腸主要濃縮食物殘渣,形成糞便,再透過直腸經肛門排出體外。
所以腸道癌變時,“大便”是會出現一些徵兆的,要注意!
腸道癌變時,“大便”會出現4種徵兆,一旦出現要重視!便中帶血
排便次數增多
排便困難
腹痛
4種壞習慣容易導致腸癌,為了健康儘快改掉!1、久坐
久坐,成為了現代人的“通病”,嚴重危害健康,其中,也會在增加腸道癌變機率。長時間靜坐,會導致腸蠕動減弱,腸道代謝產物,易在腸內滯留,久而久之,刺激結腸粘膜和腸壁,損害腸道健康。此外,還會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內臟調節神經功能降低,對胃腸道的調節失常,使腸壁蠕動減慢,危害腸道健康。
2、吃加工肉類
火腿、醃肉、肉乾、罐頭肉或肉類醬汁等,加工肉製品,吃的多,會增加腸道癌變機率。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因此,生活中,加工肉製品,要少吃為好。
3、好菸酒
抽菸喝酒,十分常見,然而,會加速腸道癌變。研究表明: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死於結腸癌的風險性要高34%,吸菸的年頭越長,結腸直腸癌的死亡率越高;而在女性中,風險性大約要高43%。國外研究發現,每天飲酒男性的乙狀結腸癌死亡率,為不飲酒者的5倍。戒菸酒酒,可減少腸道癌變機率。
4、偏愛重口味
像重口味的麻辣、油炸、燒烤、醃製、煙燻等重口味食物受到很多人的青睞。但是,這些重口味食用過多,或者是長期食用,就會給腸胃帶來巨大的負擔,不易於消化,同時,也不易於身體健康。據調查顯示,喜歡食用重口味的食物,患大腸癌的概約為1/1000。
預防腸癌,一定重視篩查普通人群篩查
建議40歲後,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試驗,每5-10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50歲後,每5年查一次乙狀結腸鏡、結腸造影、CT結腸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檢查。
高危人群篩查
腸癌高危人群(有腸癌家族史、腸息肉家族史者):建議每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預防腸癌,除了篩查,還需要這樣做1、勤喝水
預防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因為腸道沒有毒素,就會便秘的發生。便秘少了,腸道就健康了。而喝水是排出腸道毒素的好方法。
2、蕪菁雜糧粉
蕪菁雜糧粉主要是由蕪菁、猴頭菇、姬松茸、灰樹花、鷹嘴豆等食材一起打磨成的粉,尤其是主食材蕪菁,其中富含纖維素,而且蕪菁中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皂甙、類黃銅物質、多糖都具有顯著的抗癌作用,蕪菁適用於腸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等各類癌症。
3、運動
運動,可給腸道新增動力,促進腸道排毒,減少病變機率。尤其是有氧運動,對於腸道健康,大有益處。跑步,能夠降低人們患結腸癌高達31%的機率。即使,每天跑10-15分鐘,也能夠幫助消化系統運作。此外,走路,是預防腸癌,最簡單方便的運動,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回覆列表
腸癌,也叫大腸癌,是放生在腸道的惡性腫瘤。腸道很長,每個部位都可能發生癌變,但根據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
腸癌本來是一種老年癌症,多是年紀大的人得,男性多於女性,但最近幾年,腸癌發病率不斷增高,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那麼,“腸癌”為何越來越多?
答案可能和我們的飲食有關。不得不說,許多腸癌都是“吃”出來的。
三樣東西總往嘴裡塞,腸癌遲早會找上你!
1、紅肉
代表食物:牛肉、羊肉、豬肉等
紅肉是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腸癌發病主要與高脂肪和低纖維素飲食有關,而紅肉中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
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白肉。這些都與腸癌的發病相關。
2、加工肉
代表食物:香腸、火腿、培根、熱狗等
所謂加工肉製品,指的是紅肉、禽類肉、動物內臟、血等經過醃製、發酵、煙燻等以增強口味或方便存放的產品,是比紅肉本身更容易誘發腸癌的食物。
每日食用100克紅肉可增加17%的結直腸癌風險。而每日只要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就可增加18%的結直腸癌風險。
3、燒烤肉
代表食物:燒烤、烤肉等
燒烤是一種很不健康的食物製作方式,本來吃肉多就會增加腸癌機率,而在燒烤過程中,又增添了新的促癌風險,讓腸癌更容易發生。
肉類燒烤的過程中,可產生兩種已知的致癌物質——雜環胺(HCAs)和多環芳香烴(PAHs)。這兩種物質都可讓腸癌發生的機率翻上幾倍!
“大便”出現這種徵兆,最好去檢查一下,腸道可能“癌變”了!
1,大便性狀異常
正常的大便呈圓柱形條狀,若腸道內腫物有可能會壓迫糞便,使排出的大便條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等,有時,變形的大便條上還有一絲絲血痕。
2,出現便血
直腸癌的便血早期量很少,多數在大便條上附有新鮮血痕,乙狀結腸的便血與直腸癌類似,其便血顏色會偏暗。
便血是所有結直腸癌早期的症狀之一,可能會排出絳紫色、或黑紫色大便。
3,排便習慣改變
排便的時間、次數,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等發生改變,要警惕。
當大便次數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沒有糞便,只有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可能是腸道癌變了。
還有可能便秘後出現腹瀉,或大便開始時乾燥而末端變稀,或反覆交替出現便秘與腹瀉,都可能是腸道癌變訊號。
腸癌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且呈年輕化。臨床上,20-30歲年輕腸癌患者越來越常見。
養護腸道,預防腸癌,四件事一定要做好
一、注重補水
多喝水,可以幫助身體排毒,尤其是幫助腸道排毒,起到清腸、維持腸道健康的作用。為了更好的排腸毒,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特殊的茶飲:
咖啡草根茶:將咖啡草根切段,泡水代茶飲,可以幫助排腸毒,平衡腸道菌群,維持腸道健康,對消腸炎、防腸癌都有幫助。
咖啡草根味苦、性涼,具有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等功效。它原本是維族的習用藥材之一,主要防治的就是腸道疾病。
現代研究發現,咖啡草根中富含菊苣低聚果糖,這種物質可以改善體內菌群,排毒清腸、調節機體免疫系統。身體攝入這種物質後,會引起雙歧桿菌數量的增殖,具有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抑制細菌毒素的產生等生理功能。
所以,經常用咖啡草根泡水代茶飲,可以減少腸道內有害物質的產生與積累,對防腸癌、消腸炎、排腸毒都有益處。
二、少吃肉、多吃菜
愛吃肉是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牛肉賣得好的地區,大腸癌發病機率也就越高。
肉被細菌分解後,產生許多的致癌物質,再加上這些物質不是可溶性纖維素,大便腸溶性不夠,導致大腸蠕動慢並積壓在腸中,刺激腸粘膜,產生癌變。
平時少吃肉、多吃菜對腸道更有益。很多蔬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利於腸道蠕動,如芹菜就富含膳食纖維,平時多吃點,可促進腸道健康。
花椰菜含有維生素C、硒、吲哚衍生物、胡蘿蔔素等,能夠阻止癌前病變細胞的形成,抑制癌細胞生長,加速腸道內致癌物質的排出,還能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三、不久坐、多運動
長期的坐立是誘發結腸癌的一大因素,長期坐著,腸蠕動就會減弱,腸道代謝產物易在腸內滯留,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可較長時間刺激結腸粘膜和腸壁,從而增加腸道癌變的機率。
運動是治療腸胃病有效的輔助療法,腸胃病患者或者普通人都可以參加的運動包括氣功、太極拳、步行、慢跑、騎腳踏車等,這些運動都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
四、積極檢查排風險
平時要注意檢查,一旦出現腸道不適症狀,要第一時間就醫,及早發現腸癌,可提高存活率。
比較常見的腸道檢查包括腸鏡和直腸指檢等。
腸鏡是藉助一條纖細可以彎曲的管子透過肛門進入腸道,讓醫生可以透過電視螢幕看到腸道內部情況來進行腸道黏膜的檢查,是目前診斷下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直腸指檢是在外科體檢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對於肛腸疾病的診斷率達90%,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對於直腸癌的排查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