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只有一代就斷基因了,種子農技站都喜歡推新品。
26
回覆列表
  • 1 # 襲馬呦

    自留種不僅產量低,而且抗性差,容易遭受病蟲害侵害!所以農民現在種植莊稼,一般都會選擇在農資店裡買種子,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用自己留的種子!老馬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自留種有什麼缺點?

    以前的農民種植莊稼,都會用自己留的種子或者是和村裡其他人換的種子,這些自留種的缺點就是產量比較少,抗性差,在遭遇惡劣天氣或病蟲害時往往不是減產就是絕收!

    二、新的種子有什麼好處?

    新種子的好處就在於它經歷過一定的培育和加工處理,抗性強,抗病蟲害和自然災害的能力要優於自己留的種子!

    其次,現在的一些農作物種子都是經過雜交的,如果留種種植,也會導致種子效能下降,造成減產等後果!

  • 2 # 洞察三農永珍

    問題:為什麼現在有些農作物都不留種子,而是每年種新的種子?

    在農村,種過莊稼的老人都知道,在以前農作物的種子也都是自己家留著的,比如小麥、玉米、大豆等,但那個時候自己留的種子畝產不是特別好,隨著我國在種子技術研發方面的進步,後來慢慢的每年都購買種子公司生產的種子,就拿玉米來說吧,自己家以前種植的老式玉米,玉米棒子小,而現在的新式玉米,顆粒大、玉米棒子也大、畝產比以前好太多了!

    那今年種的種子收成這麼好,為什麼自己不能留著種子來年繼續種呢?這主要因為購買的種子是有由雜交培育而來的,雜交培育的種子往往具有雙親的優良性狀,但這種優良性狀不穩定,如果自己留種,就成了雜交種子的二代品種,其收成往往就沒有雜交一袋代的好。

    因此,廣大農戶在每年農作物播種的時候,千萬別為了省種子錢,而播種去年收穫的種子,特別像玉米、土豆、小麥、水稻等這些常種的農作物,已經要選擇好的種子,才能保證畝產!

  • 3 # 火爆農化招商網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的三十多畝自留地總是在種大豆和玉米,秋天收穫的時候,我母親就會用篩子選出大粒、飽滿、沒蟲害的種子,留著來年種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不留種而直接買種子了,後來我知道了為什麼?一是自留種產量低。為了追求高產,多收穫,大家都去買新種。二是新種一般都是雜交種。優點是抗病害、產量高,但是收穫的糧食不能再留種,再次種植種子就會退化,產量減少。打個比方。大豆種子基本都是雜交種,由父本與母本雜交生產的。 而自留種不是雜交種,第二年種出來性狀表現差,產量和抗病效能也會降低。就像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結婚,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是黃面板的,但這個黃面板並不能穩定遺傳。 所以要想有穩定的收成,農民只能購買企業生產的雜交種。

  • 4 # 農科小孫說

    雜種優勢

    有個說法叫雜種優勢,名詞解釋一下就是F1代的一個或者多個性狀都比親本優越的情況。

    通俗點舉個例子,以甜瓜為例,父親的含糖量8%,母親的含糖量10%,他們兩個雜交的一代種子種出來的甜瓜含糖量可能13%。

    也就是說我們選兩個親本,進行雜交,產出生產用的F1代良種給農民,從抗病行、產量、品質以及純度等方面都非常好,農民種出來的作物經濟效益好。

    F1代留種會產生分離

    這個涉及到孟德爾分離規律,不解釋,也就是說我們買到的種子,種子袋上都會寫F1代種子,不可留種,因為一旦你留了種,再種下去長出來的東西會非常亂,亂七八糟,很大一部分沒有商品性,也就是我們專業上講的分離了。

    常規種留種退化

    所謂常規種是可以自己留種的,比如部分薄皮甜瓜、豇豆、小麥、水稻等是常規種,可以自交留種,但是留種是有年限的,自交幾年以後會產生退化現象。

    此外,不斷自交,也會導致越來越不純,出現很多雜株。

    自交留種的小麥雜株叢生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國家規定禁止近親結婚,會有遺傳病,作物不見遺傳病,叫自交退化,也就是留種幾年以後會發現作物產量、品質等等越來越差。

    種子其實在農業生產上佔的錢很少很少,不要捨不得種子投資,購買良種,是一年希望的開始。

  • 5 # 長江三農

    做為老農民我不請自答,闡述一下我的心得。

    農作物受外來花粉影響,種子自然狀態下,進行了雜交,使農作物不能留種。

    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各家各戶種植品種不一樣,花粉相互交叉授粉,造成自然雜交,改變了種子屬性和基因,形成種子不純,產量不高,沒有種植價值。記得我們農場以前種植棉花品種岱字15號,第一年畝產量300籽棉,到第十年頭畝產量60斤籽棉,都是自留種子,最後岱字15號棉花在我們當地失去種植價值了,後來,我們每年購買中棉所繫列棉花品種種植,不留棉花種了,每年棉花畝產量500斤以上。

    種子都有退化現象。種子在種植過程中,受環境和氣候及種子不穩定影響,出現退化。

    種子在種植過程中,逐年退化,到最後無法種植,不僅不出苗,不長個,不分蘗,不抽穗、不揚花,不授粉,不結實。當年,我們當地水稻都是自留種子,畝產量逐年下降,只得用我們的水稻種子到外地換新品種回來種植,但也只能種植幾年就失去種植價值了。後來,採用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雜交水稻汕育、協育系列品種,水稻產品翻了幾番!種子退化現象農民都有體會,都寧可花錢買新種子種植!

    雜交種子和不育系種子不能留種。

    現在種子都採用雜交技術,基因遺傳不穩定,會影響種子種植價值,另外,不育系種子是不能留種子的,必須購買新種子種植。種子公司培育的種子,遺傳性、穩產性,以及其它特性,都缺乏穩定性,為了增產增收,農民必須購買新品種種植!

    因此,農民在購買農作物種子時,必須認真閱讀說明書,選擇當地適合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環境條件的品種,對“不能留種”的品種,堅決不能留種!

  • 6 # 昕瑞生態

    為什麼現在有些農作物都不留種子,那是每年種新的種子。

    現在農村的自留種子越來越少,前段時間也剛好去農村找一點辣椒茄子自留種子來種植,卻發現很少有人自留種子。當時也特意問了一下為什麼現在自留種子越來越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1.村民1:自留種子產量低,抗病蟲害能力差。

    以前都是自留種子,而現在幾乎很少自留種子了。從雜交水稻普及開始人們漸漸地不再自留種子。就拿雜交水稻和本地水稻相比,雜交水稻的產量明顯更高而且抗病能力也更好。以前自留種的水稻一畝才產六七百斤,現在的雜交水稻普遍產量在每畝1000斤以上。村民就說同樣是水稻種子同樣的一塊地為什麼要選擇產量低的,抗病害能力差的種子呢?

    2.村民2:留種很麻煩,很費時費力,浪費土地。

    留種沒有這麼簡簡單單的,都是需要成熟的,健壯的農作物的種子發芽率才高。以白菜種子為例,白菜的生長週期一般就是四五個月,農村露地種植的白菜一般在九月底十月初開始播種到第二年的一二月份就有得吃,但留白菜種子,從白菜的開花到結果差不多要一個月才能留種。這留種的這一個月就浪費了,還不如在種點其他蔬菜。

    3.村民3:自留種的口感較差,新種子口感更好一些

    前段時間剛好去找了一些玉米種子,找了十幾戶人都沒有玉米的自留種。像農村的玉米種子都是那種黃玉米口感比較差,以前玉米主要用來餵豬餵雞,但現在的玉米主要用來自己吃。現在的糯玉米就是非常好比較口感比較好的玉米,比較適合食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留種的原因。

    4.村民4:自留種發芽率很低

    前段時間就有人種了一些自己種了自留種的種子但是種了很多長出來的卻很少。發芽率普遍比較低,發芽率低的因素很多。自留種的種子如果沒有完全成熟的種子,有蟲害的種子,還種子有儲存不當等等原因都會影響種子發芽率。

    5.村民5:現在都用雜交種子,新種子都是無法留種

    雜交種子新種子的普遍使用對新種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而這些種子幾乎都不能留種。因為不能留種那隻能買年年買新種子,以至於自留種子農作物在農村越來越少。

    反思:新種子雜交種子產量高抗病能力較強但安全性有待考證

    今年自己在家裡種了一些蔬菜,但自留種的蔬菜很少。那天和村民聊起這個事情我就問他新種子產量高但是安全性呢?特別是玉米大豆轉基因的品種很多,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在農村找自留種子的原因。但很無奈很難找到自留種子的玉米大豆,村民在很多年前就開始不再自留種子了。

  • 7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現在的作物很多都不能自己留種了,需要購進新的種子。這是育種科技的發展和種子公司的利益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現在不只只是異交作物需要購新種,一些自交作物也需要購新種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現在都種子型別。育種科技發展到今天,一直在研究利用雜種優勢的優點來研究雜交種子,既種子是由父本和母本或者多個父本、母本雜交後產生的果實或者籽粒。這樣的果實或者籽粒叫做雜種F1代。而F1代的種子可能是單交種、可能是雙交種、也可能是三交種。父本和母本的數量越多,雜交種的產量優勢越明顯。

    而作為父本和母本的F0代,都是純合體。可能有顯性純合體,也可能有陰影純合體;當純合體自交時,產生的下一代仍是純合體;但是當父本和母本雜交之後產生的F1代裡,就可能出現一部分純合基因,也可能出現一部分雜合基因。這就是為什麼F1代的種子繼續種植會出現產量降低、高矮不齊等情況,因為性狀發生分離了。

    目前,異交作物比如玉米及大部分的蔬菜都不能自己留種;而自交作物中的粳稻、大豆這一類可以自己留種,成熟度好的話可以留種3代左右。但是南方的雜交秈稻必須購新種。而且現在的物種中添加了轉基因技術,一些自交作物的F1代種子產生的果實和籽粒都是不育的,繼續種植會出現絕產的情況。

  • 8 #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農作物並不是說不能留種,可以留種的一般都是自交作物,雜交的一些作物就不能留種子,因為雜交的不能夠穩定遺傳,例如黃豆就會有性狀分離,這樣往往會影響產量和我們的收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農作物都不能留種。

    定位選種

    定位選中:一般我們選擇種子就是採用定位選中的方法,就是可以把優良品種的性,能傳遞給下一代,下面我們看一看農作物一般的留種方法。

    ①玉米:具有最佳的遺傳部位是在玉米棒子的中下部位,一般我們都是選擇這個部位的地方做種子。但是大田裡的玉米不可以留種,因為玉米可以透過風力還有昆蟲來授粉雜交(其他地裡面的玉米給他傳粉)。如果想要留種,我們需要選地,剔除弱苗,水肥管理等很嚴格。

    ②水稻留種:水稻一般屬於頂部優勢作物,我們可以選擇水稻中上部分的稻米來作為種子,這樣下一年的生命力才會強,千粒才會種。

    選擇的種子還要控制他的水分以便於儲藏,一般我們是不自己留種的,因為出現性狀分離或者衰退的現象就會造成減產,因此我們最好還是買種子。

  • 9 # 農村生活媒體人

    當前農作物的種子為一代種子,雜交而成,產量高,抗病蟲害,而自己留的種子產量低,退化程度高,病蟲害多發,產量有明顯的對比。

  • 10 # 60後大叔散養棲樹雞

    一是基因過度改良;二是種養方式的過度催肥。總之,一句話,急功近利所致!當然眼下合理成份在於,解決7%耕地養20%人口這一最大不平衡矛盾,只有走工業化道路,城鎮化的發展需要高產便宜的糧食!

    爛尾樓散養流浪瘦身雞……

  • 11 # 青山遮不住W

    一種子產業化

    二優培優種

    三基因過度改良,切貌似不能遺傳?

    總之一說到種子,我就會聯想到轉基因。各種理論、各種報到道、各色人等,我很迷惑,平常有涉及轉基因的都儘量避開。

  • 12 # 三農菏澤

    因為現在的種子都是商品種,追求種子的性狀穩定性,不管是雜交還是轉基因的種子,如果留種就會出現下一代作物性狀的不穩定,變異等等,最後的產量就不盡人意了。

  • 13 # 人已醉夢難醒

    其實不是這樣的,大多數常規農作物都是可以留種子的(雜交種除外),不過需要提純復壯,只有做到不斷最佳化才能保持高產穩產。

    如果是雜交品種則不能留種,因為留下來的種子已經失去了雜交優勢,再種產量,品質等各方面都會受影響。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雜交品種不是轉基因品種,跟轉基因品種沒有半點關係,轉基因種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並用於農業生產的種子,對原始的野生農作物具有滅絕作用,都是絕育產品,所以更不能留種子。

  • 14 # 自產東北五常稻花香

    現在的種子大多數都是雜交育種,產量高,抗病能力強,要是用它生產出來的糧食在留做種子,它的產量和抗病能力都不如原種,會給農民帶來經濟上的損失

  • 15 # 大海lzd

    有的種子利用的是雜種一代。你不能留。有的是農民不明白。不敢留。像水稻,大豆就是自花授粉。哪個科學家都不站出來說可以自己留籽, 蒙社員也是為了賣籽掙錢。再找不出來第2種解釋了。

  • 16 # 松鼠雲無心

    看到好多胡說八道的答案……

    所謂“只有一代就斷基因了”純屬憑空臆想,不是造謠就是傳謠。至於許多扯什麼“轉基因不能留種子”的,只是把經典謠言反覆傳播而已。

    下面來正經回答:

    中國並沒有什麼法律禁止農民自己留種子,也沒有任何一種種子能夠“只要一代就斷基因了”。所以,在法律上、在實際操作上,任何農作物都可以留種子。

    現實是:農民不會自己留種子,而是選擇每年買種子。

    對於農民來說,買種子的錢是開銷之一,獲得多少收成是成果。農民追求的是最大化產出,即“收成減去開銷的差值”,而不是“減少開銷”。

    買來的種子,發芽率高,發芽之後能夠保障長得好,因而收成好。

    自己留的種子,發芽率低,發芽之後後期發育也不是那麼好,收成會受到影響。

    對於雜交種子,這種差別極為明顯,對自留種子的收成會低得多。即便對於非雜交種子,往往用買來的種子也要好得多。

    所以,不是“不能留”,而是“留種子無助於農民受益”,所以他們選擇不留。

    再說幾句關於“轉基因種子不能留種”,除了上述的原因,還有智慧財產權約束。實際上,當年阿根廷和加拿大都有農民種植孟山都的轉基因農作物,不買種子而是自己留種。當時的種子價格很高,農民留種對增收有利,而孟山都毫無辦法,只能透過起訴解決。在加拿大,孟山都贏了官司;而在阿根廷,政府用阿根廷法律打敗了孟山都,孟山都無可奈何。不談孟山都的是非,這些官司正說明轉基因種子可以留種。

    此外,如果你拿糧倉裡出來的糧食來作種子(不管是不是轉基因的),真有可能不發芽。因為在糧倉中,為了減少糧食發芽變壞,會做一些藥燻之類的儲存處理,破壞了糧食的發芽能力。

  • 17 # 梁安樵夫

    轉基因品種是不能自留種子的,因為其不能自主發芽,它已失去自主繁殖功能,也就不配稱為“種子”目前現在市場上的“種子”大多是轉基因品種都不能自留,這己嚴重影響到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一旦我國某年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或區域性戰爭的話,造成大面積絕收的情況下,轉基因品種的“種子”(包括一些分子、雜交品種)而這些一般都是被國外或合資企業所控制的,假如此時某些國外的反華勢力利用種子問題與政治掛釣的話,無疑將掐住我們的咽喉 。到時將會使我國在大災大荒之年,農民將無法生產自救。所以,建議國家將一些能夠自主發芽的優良非轉基因種子藏種於民間,這樣假如在發生了上述情況下,即可自主的生產自救,又可以使我國的下一代優秀的農業工作者得以研究,這樣不僅可使我國自主的農業現代化得以傳承,又可以達到備戰備荒的目的。

  • 18 # 秋色正傑

    說到轉基因,美國人最終的目的不是是不是裡面帶毒,而是種子安全。當全世界只有美國一家還有種子時,世界就是美國的一塊肉了,這就是基辛格說的,抓住了糧食,就是抓住了世界命脈的原因。

  • 19 # 田園創客1

    為什麼現在很多農作物不能留種子了?

    請問題主,你自己試過沒有?有沒有自己留過農作物種子,播種後後果怎麼樣?建議不要聽別人亂說,自己先試試再來發言。

    農作物都是可以留種子的,跟基因沒半毛錢關係,即使現在轉基因農作物也是可以留種的。那有人就會問,為啥賣種子的地方為啥說不能留種,要每年都重新購買種子呢?這是因為你購買的是雜交種子。

    種子按照制種方式,一般分為雜交種子和常規種子。在雜交種子出現以前,農民基本都是用的常規種子種植,常規種子就是種植後自然繁育的種子,常規種子一般後代性狀較穩定,不會發生分離,並且透過選育、提純,可以保持品種的特徵特性穩定不變。

    而雜交種子是現代農業研究的結果,雜交種子一般是選取同一作物的兩個不同品種作為親本(父本×母本),這兩個品種分別在某一方面具有較強優勢,進行雜交,所產生後代裡面第一代F1(形象比喻就是兒女輩)具有較強的雜交優勢,它在生長勢、抗逆性、產量和品質上比具有父母本的優點,綜合性能比父母本都要高。我們通常所購買的雜交種子就是雜交第一代種子F1。

    但是這種雜交優勢性狀通常只能保持在F1代中。如果將F1代種植後繼續留種,就相當於F2代(形象比喻就是孫子輩),但F2代不穩定,會出現性狀分離,通常表現農作物高矮不齊,果實大小不一致,成熟早晚也不一致,抗性差,產量也較低。

    通俗點講,雜交一代留種的話,就好比我們人類的兄弟姐妹近親結婚,生育的小孩就是F2代,但近親結婚產生的不健康後代比例會非常高。

    因此,一般我們所說的雜交種子,就是指具有雜交優勢的雜交第一代,而不用第二代及以後的種子,並不是因為轉基因、不能發芽等原因,而是因為性狀分離,會造成較大損失。

  • 20 # 農科有道

    雜交品種不能留種,常規品種是可以留種,但為什麼不用原來的老品種(自留種)?因為透過種業公司繁育的品種,品種更純,抗病能力更強,產量和品質更高,當然也有部分優秀的老品種在繁育過程中仍可繼續使用。在生產時,若連續使用自留種,品種的抗病能力下降,導致產量和品種都降低。

    為什麼要推廣雜交品種?因為產量更高,抗病抗倒伏能力更強。

    若想自留種,可以掌握提純復壯的方法,每年都可以用好種,但工作較為繁雜,可能對於小農戶是不值得的!

    最後,更正部分回答說轉基因不能留種,是不會發芽的問題。轉基因育種,品種可以是雜交品種也可能常規品種,若是常規品種一樣是可以留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塞爾與威金斯互換東家,為何有人說勇士森林狼雙贏?勇士有哪些更可怕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