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影音
-
2 # 朱朗欲
英倫四島最早的住民凱爾特人,也就是今天的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人,後來羅馬帝國強大了,入侵了不列顛,把凱爾特人趕到了北方,為此凱爾特人和羅馬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民族抗爭,亞瑟王就是凱兒特人的典型代表,後來羅馬帝國解體了,羅馬人撤出了不列顛,盎格魯.撒克遜人,古日耳曼人的一支又來了,又把凱兒特人趕到了北方,至此經過了民族的融合和抗爭,形成了今天的英國,中間愛爾蘭分離出去了,留了一部分還在英國,就是北愛,所以說所謂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其實是英格蘭人,而如威爾士,蘇格蘭,愛爾蘭都不是,所以他們的文化語言都有區別,合併是高層貴族妥協的結果!
-
3 # 李飛宏
英格蘭和蘇格蘭同屬於英國,還有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都是英國的一部分,但英國的政治中心位於英格蘭,所以英格蘭彷彿嫡出一樣,而蘇格蘭如庶出,雖說同源,但蘇格蘭和英格蘭卻不是同一民族,有一部電影叫《勇敢的心》講述的就是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恩恩怨怨,現在蘇格蘭還想脫離英國自治,在蘇格蘭人眼中,愛丁堡才是首都!
-
4 # 世界真的很大
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歷史複雜而糾結。蘇格蘭原本是一個和英格蘭一樣,處於不列顛島但完全獨立的王國。兩國的領土爭端、民族衝突,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卻也有聯姻、聯盟,有各種分分合合。那時,無論是英格蘭還是蘇格蘭,想完全滅掉對方,力量均不夠。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戰爭,總是英格蘭贏得多。被稱為蘇格蘭民族英雄的華萊士,就曾經大規模打敗英軍,在蘇英邊境蠶食英格蘭的領土多年。但最後,華萊士被英格蘭人抓住,五馬分屍後,將頭顱懸掛在倫敦橋頭,將身體送往四面八方,以震懾試圖與英格蘭為敵的蘇格蘭人。蘇格蘭人的英勇善戰,英格蘭人對蘇格蘭人的忌憚,也是由此可見。
歐洲大陸國家,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也總在這兩個國家之間插上一腳,聯合這個打那個,或者聯合那個打這個,這使得不列顛島上的情況,更為複雜。直到1603年,因為兩國的聯姻和繼位法,出現了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共一君的情況,這為以後的徹底聯合打下了基礎。1707年,兩個國家正式合併,成為大不列顛王國。但是,以後多年裡,除了外交和國防事務。蘇格蘭仍然有各自獨立的議會,有獨立的部司法體系、銀行體系、教育體系。
比如,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婚姻法,就大不相同。古時英格蘭和威爾士男女的法定婚齡是21歲,而且婚禮只能在教堂舉行,雙方父母必須在場,由神父或者牧師充當證婚人。所以古代英格蘭人的婚姻記錄都在教堂裡,而不在什麼市政機構。
而蘇格蘭於1754年頒佈的婚姻法,則要寬鬆得多。男子年滿16歲,女子年滿14歲,無論父母是否在場,只要雙方當著兩個以上的證人宣誓願意娶對方或嫁對方,這婚姻就算有效。因此,蘇格蘭的任意兩個人,都可以見證別人的婚姻,都可以向別人開出結婚證明。蘇格蘭這一婚姻法的基礎,來自凱爾特人的習俗,而非宗教教規。這一社會習俗,極大地有助於私奔結婚。所以當時不少得不到家庭支援的英格蘭或威爾士年輕人,都私奔到蘇格蘭結婚。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中,就有這一幕。
1939年,蘇格蘭頒佈了新的婚姻法。新婚姻法廢除了倆人見證即算結婚的規定,法定婚齡雖男女同為16歲,但只有專門的婚姻登記機構簽發的結婚證書,才有法律效力。
而同時,英格蘭也修訂了婚姻法,規定只要男女年滿21歲即可申請結婚,而不必非得父母同意和在場。但由於蘇格蘭婚姻法的法定婚齡,仍然比英格蘭的法定婚齡,要早得多,因此還是有許多急於結婚的英格蘭年輕人,專門跑到蘇格蘭去結婚。
-
5 # 遼東豕
如果你願意舉一反三的話,那麼簡單的從足球方面就可以說清楚。在國際足球賽事上,英國有四個足協組織,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再就是英國全稱是 大不列顛家底愛爾蘭聯合王國啊,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愛爾蘭共和軍,一度被視為恐怖組織,其宗旨就是爭取愛爾蘭獨立。這麼粗略的說了,大概知道了它們的關係了吧。套用中國的話說,就是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
6 # 國家人文歷史
蘇格蘭王國最早出現在公元843年左右,接下來的時間裡,它與英格蘭一直糾紛不斷。1284年,野心勃勃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完成了對威爾士的征服,從那時起,英王嗣君開始循例敕封為威爾士親王。1292年,約翰·巴里奧繼承蘇格蘭王位,是為約翰一世。約翰一世軟弱無能,讓蘇格蘭的獨立面臨著嚴重威脅,於是蘇格蘭國內的貴族們架空約翰一世的權力,同時積極向外尋找盟友。
此後不久,英格蘭出兵蘇格蘭,兩國之間的戰爭全面爆發。英軍節節勝利蘇格蘭幾乎成為英格蘭王國領土的一部分。1603年,終身未嫁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士因血緣關係繼承王位,成為英格蘭國王。自這時起,蘇格蘭和英格蘭表面上共有一個國王,而實際上蘇格蘭完全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從議會到教會都自成體系,不受英格蘭的左右。
18世紀初,安妮女王的子女都先後夭折。這意味著一旦安妮女王駕崩,斯圖亞特王朝就會滅絕,以往把英格蘭和蘇格蘭聯絡在一起的紐帶就會消失。在各種利益的驅動下,兩國貴族們開始積極行動,希望促成兩國合併。蘇格蘭民眾當然是強烈反對。
為了制伏“不服管束”的蘇格蘭人,英格蘭議會在1705年決議通過了《外國人法案》(Alien Act),該法案規定,英國女王指派委員和蘇格蘭商討聯盟事宜,如果蘇格蘭不同意派代表進行聯盟談判,那麼英格蘭將會對其進行一系列的貿易懲罰,包括禁止進口蘇格蘭產的牛和其他牲口、煤和亞麻布等產品。蘇格蘭原本就千瘡百孔的經濟,根本經不起這種折騰。所以,儘管《外國人法案》在蘇格蘭民間引起了非常強烈的不滿,但是迫於經濟利益的需要,蘇格蘭人最後不得不接受加入英聯邦的建議。1707年,蘇格蘭正式“被合併”了,兩個地區的國旗合為“米字旗”,稱為“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
7 # 高尚濤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個聯合王國有四個行政主體: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蘇格蘭是其中之一。
蘇格蘭作為整個聯合王國的行政主體之一,具有較大的自主性。
-
8 # 孟浩然的表哥
英格蘭與蘇格蘭是兩個擁有共同君主的獨立國家,於18世紀初透過條約合併在一起的。蘇格蘭選舉議員加入大英議會,本土也於近年成立了自治政府,蘇格蘭民族黨執政,多次推動獨立公投。若將來公投透過,可能建立蘇格蘭共和國,也有可能像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紐西蘭那樣建立以英王為元首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
9 # 夜樂禾
首先兩地方都操英語但是口音不同,蘇格蘭英語也有一些自己的用法。另外蘇格蘭有自己的兩種語言:低地蘇格蘭語和蘇格蘭蓋爾語。前者和英語很像很像通行於低地,後者是高地人得語言。
民族方面,其實蘇格蘭低地人和英格蘭人其實是一樣的血統(雖然他們不願意承認,其實他們自己都知道),都是所謂的盎格魯撒克遜混血。蘇格蘭原來有皮科特人、有凱爾特人。現在蘇格蘭高地都是凱爾特人。另外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教會不一樣,英格蘭主要是聖公會,蘇格蘭低地是長老派,高地是天主教。當然蘇格蘭穿裙子這個是人都知道。蘇格蘭人極端的不喜歡英格蘭人。
他們關係很差,他們擁有不一樣的歷史。歷史上英格蘭曾經打過蘇格蘭,而且佔領了很久,後來又獨立,然後又聯合。蘇格蘭人很少很少,全蘇格蘭所有人加在一起不過全英國8%,所以始終打不過英格蘭。當然蘇格蘭人什麼都喜歡和英格蘭比,稍微有點比得過英格蘭,媒體就到處宣傳“我們把英格蘭佬打敗了“。所以一定要把蘇格蘭、英格蘭看做獨立國家,聯合王國人只是護照一樣而已。
-
10 # 三隻腳的大烏鴉
兩個國家,分別名叫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
兩國以前是一對冤家,經常打仗,也經常聯姻。
1603年,英格蘭國王伊麗莎白一世病逝,死後無嗣,血緣最近的繼承人是她的外甥蘇格蘭王國國王詹姆士六世。同年,英格蘭王國議會從蘇格蘭迎來詹姆士六世繼承王位,英格蘭王國稱之為詹姆士一世。
從此,兩個王國出現共用一個國王的局面,這種情形歷史上稱之為二元君主國。後來,因為國王為治理兩個國家得兩邊跑,很不方便,於是兩國在光榮革命之後簽訂條約,組成了一個聯合王國,就是今天的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
但在法律上,這兩個王國還是獨立的,只不過將主權授予了聯合王國行使而已。蘇格蘭王國有自己的首都、議會,參加很多國際比賽也是以蘇格蘭的名義參加。
因為兩個王國仍然有獨立性,所以還經常為了法律上的小事發生爭執,比如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因為英格蘭王國曆史上有伊麗莎白一世,而蘇格蘭王國曆史上並沒有叫伊麗莎白的女王,因此女王即位的時候英格蘭稱之為伊麗莎白二世,蘇格蘭稱之為伊麗莎白一世,為了女王怎麼稱呼的問題大家差點打起來,後來英國議會專門立了個法,全聯合王國統一稱呼女王為伊麗莎白二世。
-
11 # 以斯拉6
啥關糸都沒有,是英國體中兩個自治的區域的名稱,你看英國的國名就知到了(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聯合的王國,大不列顛島上有三個各自為政的王國,英格蘭最大,蘇格蘭次之,威爾士最小,前年蘇格蘭獨立公投就是想擺脫聯合王國政體,因為過去蘇格蘭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後被英格蘭王國佔領,但是有高度的自治權力。英格蘭的的首府是倫敦,蘇格蘭的首府是愛丁堡。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種族都不一樣,蘇格蘭建王國在先,英格蘭在後幾百年。蘇格蘭人的祖先是凱爾特人,英格蘭人的祖先是盎格魯人,所以說啥關係都沒有。
-
12 # 鐵男說經濟
羅馬時期,不列顛島南部是羅馬的行省。邊界修築的哈德良長城,就把蘇格蘭與英格蘭區分開。小說《冰與火之歌》(HBO劇《權力的遊戲》)中的冰牆,就是以此為原型設計的。
羅馬衰弱後,駐紮在不列顛的羅馬兵團被召回,英格蘭隨後被盎格魯-薩克森人佔了,原來的不列顛人被趕到威爾士。再後來,維京人來了,所有人都捱打受欺負。阿爾弗雷德大帝好不容易抵禦住了維京人的入侵,但也接受了維京人定居不列顛島的事實。蘇格蘭也在此壓力下,形成了王國。
英格蘭政權後來被來自諾曼底的征服者威廉打敗,英格蘭王室易主。在征服者威廉的勤勉治理下,英格蘭國力蒸蒸日上。畢竟南方的土地肥沃,人口也多。後來的金雀花王朝還坐擁法國的大片土地。憑著強橫的軍事實力,英格蘭的國王經常插足蘇格蘭事務,特別是蘇格蘭繼承權不確定的時期。愛德華一世就憑極強的軍事實力,企圖強力征服蘇格蘭。
蘇格蘭也不閒著。自己國力弱,就聯合英國的天敵法國,和英格蘭對著幹。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蘇格蘭就不斷找機會給英格蘭下絆。玫瑰戰爭時期,蘇格蘭就多次庇護Lancaster家族戰敗的王后,導致玫瑰戰爭一打再打,總也結束不了。到了都鐸王朝,亨利八世宗教改革,英格蘭改為英國國教,而蘇格蘭繼續保持天主教信仰。宗教狂熱加劇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對立。英格蘭本土的天主教徒,也不斷尋求蘇格蘭的支援,企圖顛覆王室。
宗教對立,再加上英格蘭蘇格蘭對立,造成了從亨利八世,到血腥瑪麗,再到伊麗莎白一世時的社會不安。然而事情出現了戲劇化的轉變。都鐸王朝最後一任伊麗莎白一世無子,她決定把王位傳給親戚——當時的蘇格蘭國王,也就是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作為條件,詹姆士改奉英國國教。英格蘭和蘇格蘭合到一個王冠之下。但這個時候,英格蘭和蘇格蘭還是獨立的國家,沒有聯合王國這一說。
斯圖亞特王朝的天主教傾向引起日益強大的英格蘭議會的不安。後來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被護國公克倫威爾砍了頭。企圖反抗的蘇格蘭也被克倫威爾踏平。後來,詹姆斯二世雖然復辟,但還是由於宗教問題和議會發生爭執。光榮革命爆發,詹姆斯二世下臺。隨後的漢諾威王朝建立後,有一些蘇格蘭人同情斯圖亞特王朝,企圖再次復辟,結果不敵英格蘭軍隊。
與此同時,英國經濟迅速發展,而蘇格蘭陷入停滯,負債累累。在這樣的大潮下,蘇格蘭開始在經濟上依附於英格蘭。另一方面,議會權力加強,取代封建王室,成為英國的權力核心。蘇格蘭的意志可以透過議會議員表達,矛盾也相當程度的緩和。根據1707年的合併法案,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併為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但蘇格蘭始終於英格蘭存在文化方面的差異,基本上每任的政府都要面對這一問題。
-
13 # 侃熙
我去過蘇格蘭也去過英格蘭,對英國曆史也較為了解,以上就我自己的經驗做一些簡單的看法。
我會把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的關係歸類為在一定程度的他們會相互尊重,在必要時會互相支援相互妥協。
但是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蘇格蘭人覺得用白話來說,英格蘭正在“改變現狀”。儘管英國政府處在非常“謹慎”的狀態,但威斯敏斯特(倫敦)正在設法無視蘇格蘭的政客,奪回蘇格蘭作為下放政府的權力,並把蘇格蘭當成是發脾氣的頑皮孩子而放任蘇格蘭。在舉行獨立公投之前,威斯敏斯特向蘇格蘭許下諾言,乞求,欺負,哄哄並懇求蘇格蘭留下。同時,很多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做出的承諾?就跟特朗普說的話一樣。
從歷史上看,英格蘭一直將蘇格蘭視為附庸國。目前,感覺就像是在以一個權力下放的政府的想法出出賣了蘇格蘭,雖然至少擁有少量的自治權,但英格蘭還是想再次征服蘇格蘭人。
蘇格蘭不討厭英格蘭人。他們相互之間是對手也是朋友。但是蘇格蘭人們所討厭的是,經常被拋在一邊,被忽視,並且感到我們的國家的需求遠遠低於威斯敏斯特(倫敦)的優先事項。顯然,讓威斯敏斯特當前的重中之重是,讓英格蘭精英階層的錢包裝滿錢,確保超級富豪公司繳納儘可能少的稅,比如用強硬的手段退歐。
現在退歐之後關係就很微妙,以前可能還算是鄰居,甚至是經貿上的夥伴,現在一切都變了。
-
14 # 澹奕
英國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英格蘭人自稱英格蘭人,蘇格蘭人自稱蘇格蘭人,他們並不願意自稱英國人,也很不喜歡別人說自己是英國人。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與北愛爾蘭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前三個的地位屬於邦,也就是類似於“國家”,北愛爾蘭屬於“地區”,英格蘭與蘇格蘭雖然實力相差懸殊,但是兩者在英國內部的地位相同,誰也不低於誰。
英格蘭與蘇格蘭曾是上千年的對頭雖然英格蘭與蘇格蘭同處大不列顛島,但是在歷史上,兩者之間長期都處於敵對狀態。
蘇格蘭地區的原住民屬於凱爾特人後裔,從血緣上來說與愛爾蘭人更加相近,而英格蘭人的祖先則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兩者無論是血緣、文化和風俗傳統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如今的英格蘭的確是更加強大,可歷史上,蘇格蘭地區出現文明的確定時間要比英格蘭更早。
由於文化上的差異隔閡,使得上千年歲月之中,蘇格蘭與英格蘭地區之間都不斷殺伐。
從11世紀開始,英格蘭被法國北部維京人後裔諾曼人所征服,建立了著名的諾曼王朝,而蘇格蘭依舊存在,此事的英格蘭實力開始超過蘇格蘭,並且屢屢出兵進犯,不過,蘇格蘭人並沒有因此而消散。
透過武力抵禦以及聯姻等方式,蘇格蘭王室與英格蘭王室之間的聯絡也越來越緊密,而這也為後來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奠定了基礎。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聯合,是因為英格蘭的絕嗣公元1542年,蘇格蘭的詹姆斯五世駕崩,其唯一的女兒瑪麗一世登基,不過當時的瑪麗一世才出生六天,所以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打算讓其與自己的幼子結親,以監護人的身份執掌蘇格蘭王國,達到吞併的目的。
沒想到瑪麗一世的母親提前將其送回了法國的孃家,並且嫁給了法國的太子,使得瑪麗成為了法國的王后,但之後由於瑪麗的丈夫弗朗索瓦一世駕崩,瑪麗不得不回到蘇格蘭做女王。
才18歲的瑪麗當然不可能以寡婦的身份生活,所以改嫁了一個叫達恩利的貴族,生下一子即詹姆斯。不過長久生活在法國而信奉天主的瑪麗,在當時新教壯大的蘇格蘭並未穩坐女王寶座多久,就因宮變而失去王位,逃往英格蘭後被伊麗莎白一世囚禁了18年後處決。
而英格蘭的伊麗莎白一世,是位童貞女王,她是都鐸王朝的末代君王,由於她終身未嫁沒有子嗣,所以只能按照血緣關係來找其他的親戚繼位,沒想到最終找到的竟然是瑪麗一世的兒子詹姆斯六世,因為當年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的聯姻,事實上瑪麗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女。
此時的詹姆斯六世已經成為了蘇格蘭國王,在伊麗莎白一世傳位給他之後,他同時繼承了英格蘭的王位,在英格蘭則稱作詹姆斯一世,如此,英格蘭進入斯圖亞特王朝時期,而這時候的英格蘭與蘇格蘭因為共用同一個國王而成為共主聯邦。
實力相差懸殊,蘇格蘭淪為英格蘭的實際附屬詹姆斯六世身上流淌的蘇格蘭人血統自然更多,而且其原本也是蘇格蘭的王,表面看來蘇格蘭人繼承了英格蘭的王位,是蘇格蘭沾光,實則不然,畢竟這是英格蘭人通過幾百年的聯姻同化之策才最終達到的效果,換句話說是英格蘭合併了蘇格蘭。
雖然名義上的蘇格蘭與英格蘭,都是共主聯邦之內平等的實體,可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各方面實力相差實在太大,久而久之,蘇格蘭對英格蘭產生了極大的依賴。
1707年,由於蘇格蘭在美洲的殖民地巴拿馬被西班牙所攻陷,蘇格蘭之前的鉅額投資血本無歸,經濟陷入危機之中,無奈之下同意與英格蘭合併,後簽署《聯合法案》,二者形成真正的聯合王國,蘇格蘭成為了以英格蘭為主導的英國的一部分。
蘇格蘭與英格蘭都是英國,但英國並非蘇格蘭與英格蘭在名義上,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四個實體構成,即實力最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英格蘭,還有北部的蘇格蘭、最早加入英格蘭的威爾士,以及英國殖民愛爾蘭的殘留北愛爾蘭構成,可四者名義上是均等的,實則不然。
英格蘭君王同時也是英國與蘇格蘭的君王,而威爾士的君主則由英國曆代的儲君也就是威爾士親王擔任,而北愛爾蘭也在名義上奉英國君主為尊。
在英國,England與English並非等同關係,而是包含關係,兩者之間決不能混淆,至於蘇格蘭就更加不行,英國四大地區的人群對自身的族群認同,遠遠高於對“英國人”身份的認同。
英格蘭是大哥,蘇格蘭很不服氣當年明明是蘇格蘭人繼承了英格蘭的王位,換句話說應該是英格蘭納入蘇格蘭才對,然而事情發展到如今,卻完全反了過來,蘇格蘭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王室,成為了英格蘭的附屬一般。
由於實力強大,英格蘭在大多數場合之下都能夠代表整個英國的利益,即便是蘇格蘭等有什麼不滿也因為聲音太小而無人理會。
蘇格蘭與英格蘭在三百年前合併的時候,蘇格蘭一定程度上還保留著極大的自身文化特色與傳統,同時也擁有很大的自治之權,所以蘇格蘭人經常也不覺得自己是英國人,尤其不喜歡外人將自己視作是英國人,因為脫歐等風波,蘇格蘭也大有脫英單飛的意思,成為真正與英格蘭乃至英國對等的國家。
-
15 # 果樹旁的阿杜
英格蘭和蘇格蘭有著太多的恩怨情仇,不是一句兩句就可以說清楚的!咱們得從歷史上從遠到近慢慢地說:
一、蘇格蘭的遠祖。
1、英倫島上原本是少量野人皮克特人的地盤,後來有一批在歐陸遷移過來的人佔領了英倫島。他們勇武彪悍,很能打仗,而他們自稱凱爾特人。他們的標誌很明顯,就是紅頭髮,現如今的威爾士、愛爾蘭、蘇格蘭都是其後裔。
凱爾特人強盛時期曾經佔據歐洲大陸很大一片地盤,在羅馬人眼裡,他們跟日耳曼人一樣是蠻族部落。在公元前385年,凱爾特人洗劫了羅馬城,這段慘痛歷史一直被羅馬人銘記,公元前59~49年尤利烏斯·愷撒大帝大敗高盧的凱爾特人才得以一雪前恥,一戰消滅了凱特特人最厲害的分部落。
此後,凱爾特大部分人要麼被殺,要麼被奴役,要麼不斷向邊緣潰退,最後退守英倫,而羅馬人在英倫島不斷的進攻凱爾特人,凱爾特人只有在英倫島上很小的地盤苟延殘喘。這個地方叫做威爾士、蘇格蘭、愛爾蘭、北愛爾蘭!
2、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的矛盾
直到公元407年,因羅馬帝國內外交困,佔領英格蘭的400年的羅馬軍團隨著國力的極速衰退,灰飛煙滅。盤踞在英倫島上的凱爾特人趁機反攻,重新佔據了英倫島!
然而不到40年後,羅馬被日耳曼人攻滅,隨後日耳曼人開始大擴張,日耳曼人其中一個分支,盎格魯.撒克遜人登陸英倫島,打的凱爾特人招架無力,又回到了邊緣地帶!
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英格蘭人的祖先!
3、蘇格蘭王國的建立
此後愛爾蘭的凱爾特人興起,他們在擊敗維京人(如今的丹麥人祖先後)強力進入如今的蘇格蘭地區,並且用自己部落的名字命名佔領地區,即蘇格蘭!他們不斷的在英倫島擴張,收納了以前凱爾特人以及皮克特人,正式的蘇格蘭王國建立!此後長期與英格蘭對立!
英格蘭國王長腿愛德華不斷地入侵蘇格蘭,公元1296年,在蘇格蘭貴族的妥協下,蘇格蘭全境被吞併。這時候威廉·華萊士領導蘇格蘭人反擊,蘇格蘭又取得了獨立。此後蘇格蘭與英格蘭開始了拉鋸戰,蘇格蘭在公元1314年的班諾克本戰役中大獲全勝,把英格蘭軍隊從蘇格蘭國土上全部驅逐出去。公元1328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被迫承認了蘇格蘭的獨立地位。
4、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矛盾。
1328年,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雙方簽署“愛丁堡-北安普頓協議”。此後雙方偃旗息鼓了300年。
英國著名女王伊麗莎白有個同父異母妹妹,嫁給蘇格蘭國王,留有子嗣。
到了1603年,伊麗莎白去世時,蘇格蘭國王叫做詹姆士六世,也就是她的外侄孫。
伊麗莎白女王,一生未婚,沒有子嗣,於是這個詹姆士六世被大臣們擁立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長期敵對的英格蘭與蘇格蘭兩國突然成為共主聯邦!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開始了聯邦時代。而由於詹姆斯一世出自斯圖亞特王朝,所以這時期,英國曆史上叫做斯圖亞特王朝時期。
這段歷史我們比較熟悉了,在蘇格蘭生長的詹姆斯一世與英格蘭議會和貴族的關係並不親密,他想在繼位之初改稱自己“不列顛國王”,但是並未得到認可。
其後其子查理一世是個乖張的人物,不得已,英國議會制定《大憲章》來約束他,最後他逃到蘇格蘭,拉起蘇格蘭人對抗英格蘭人,而後克倫威爾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被推出來挑大樑,擊敗蘇格蘭軍隊,並且處死查理一世。隨後佔領全部蘇格蘭,並且計劃合併蘇格蘭、英格蘭、愛爾蘭,但是他不久就去世,隨後被清算。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二世和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被大臣如法炮製,又被請回來,先後成為了英蘇兩國的君主,又經歷了瑪麗夫婦和安妮女王。
5、英格蘭正式合併蘇格蘭。
蘇格蘭雖然與英格蘭共主,但是事實上蘇格蘭保持相當的獨立。蘇格蘭看到英格蘭在海外殖民獲利不少,也想去海外殖民,甚至一度要在加勒比海站穩腳跟。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派出的船隊幾乎全軍覆沒,殖民者也損失大半。
由此,蘇格蘭貴族認識到,必須要依靠英格蘭還能海外殖民成功,才能緩和財富告罄的窘境,於是答應英格蘭提出的條件!
1707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共同簽署透過《聯合法案》,蘇格蘭議會與英格蘭議會合併為大不列顛議會,改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存在了幾百年的蘇格蘭王國從此消失。
雖然蘇格蘭民間層面有大量反對聯合的呼聲,不過不影響英蘇兩國的殖民者共同創造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共同推動了工業革命和思想文化的發展。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後裔想要奪回王位的企圖也反覆失敗。
6、蘇格蘭分離運動!
蘇格蘭人認為,《聯合法案》之後自己並未獲得和英格蘭人平等的地位,在對工業化和對外殖民的利益分配,感到不公,這是最初的蘇格蘭分離動機!
而後隨著英國在二戰後,實力和國際地位大幅度下降,蘇格蘭分離運動勢力越做越大!終於在1997年自治公投成功獲得了內政自治權,重新組織了蘇格蘭人自己的議會。
在2011年的蘇格蘭議會大選中,代表分離運動的蘇格蘭民族黨最終成為執政黨,開始推動蘇格蘭獨立公投。
蘇格蘭分離運動有著歷史、情感、利益、恩怨的全面糾纏。
蘇格蘭分離勢力要求維護自己最大的利益,不願意老是為了大不列顛犧牲小我,也想自己參與國際貿易中,分得一杯羹,也想讓世界聽到自己的聲音。
但是目前來看,歐洲其他國家都給予抵制,因為它們怕自己不穩定地區紛紛效仿。蘇格蘭公投之路,前景並不明朗!
7、總結
我們回顧蘇格蘭歷史,其實它與英格蘭的分分合合都是上層貴族之間的交易,並未體諒普通民眾的情感,也未能給予普通蘇格蘭人該有的權益。
於是出現了,都聯合三百年了,雙方各項事務糾纏不清時,還有相當一部分蘇格蘭人抱有分離傾向!
-
16 # 張心不二
以前是兩個國家。看過勇敢的心吧,蘇格蘭是被侵略的。而且是兩個種族英格蘭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屬於日耳曼人。而蘇格蘭是凱爾特人。我知道的就這麼多。要是有不對的。希望有人能改正和補充!
打了半天字才看到有位仁兄說的比我這個明白多了。呵呵。
-
17 # 薩瑞娜綠城播報
英格蘭和蘇格蘭歷史恩怨頗多,現在同屬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另外還有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共四個政治實體組成,“聯合王國”也是其唯一的官方稱謂。“英國”實際上是“英格蘭”的別稱,但在聯合王國內部,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地位相等,並無高低貴賤之分。說是這麼說,但實際上二者的地位還是有差別的。
-
18 # 梨城雅士
這二者再加上威爾士,
就是西歐的英倫三島。
即英國的不列顛群島。
英國的歷史告訴人們:
英格蘭憑藉強大軍隊,
征服了蘇格蘭,威爾士,
最終統一佈列顛群島。
英格蘭成英國代名詞。
但蘇格蘭一直想獨立,
嘗試過全民公投,武力。
還有北愛爾蘭的問題,
考驗英國政府的能力!
-
19 # 隱心思念
英格蘭是英國,蘇格蘭是和英國作對了幾百年最後被英格蘭控制吞併的一個國家,和蘇格蘭類似,只不過後來蘇格蘭大部脫離了英格蘭的控制,而蘇格蘭仍然完全屈服於英格蘭。
整個殖民地都是英格蘭的,印度也是英格蘭的,美國獨立也是和英格蘭打的,因為英格蘭就是英國。缺少了蘇格蘭英國還是英國,缺少了英格蘭就沒有英國了。
曾經英格蘭也是蘇格蘭人的地盤,後來英國人去了,蘇格蘭人就被趕走了。
一個島被英蘇瓜分,兩國一南一北。兩個民族經常打仗,在長時間的競爭後蘇格蘭被英格蘭徹底控制,英國衰落後蘇格蘭或許還有機會獨立
-
20 # 有話真心說關鍵
關係複雜,是對手,也是朋友,後來是兄弟,有時候還是夫妻。
蘇格蘭在大不列顛島的北部,公元9世紀時候就有蘇格蘭王國。這個時候的王國比英格蘭強大,所以就向南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像中國古代的匈奴(韃子、胡人)不斷向南擴充勢力範圍一樣。
英格蘭怎麼辦?只有被動防禦了。所以,在英格蘭北部,也有一條長城,就像在東方大國北部的長城一樣,主要目的是為了抵禦來自北方的侵略。
後來,後來不斷聯姻,就像中國的和親政策一樣,英格蘭和蘇格蘭關係緩和了不少。王昭君為什麼去匈奴?就是透過和親,緩和敵對雙方關係。
再後來,英格蘭國王伊麗莎白一世因為終生未婚,要找繼承人的話,只能找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找來找去,竟然找到了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頭上,於是,詹姆斯六世就成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共同的國王。
既然兩個國家一個國王,那好吧,合併算了。於是,在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兩個王國共同簽署了《聯合條約》。從此之後,兩個王國形成了共主聯邦--大不列顛王國。
要說明的是,威爾士也是一個王國,位於大不列顛島東南部,於1536年與英格蘭合併。所以,1707年的聯合條約簽訂後,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其實是三個王國的聯合。
至於北愛爾蘭,只是聯合王國的一個地區,並不是聯合王國中的一個國家。
說起北愛爾蘭這個,再次證明了英格蘭的霸道:
1169年英國入侵愛爾蘭島。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確立對愛的統治權。經過多年鬥爭,1541年愛爾蘭成為一個王國,但英王是愛爾蘭國王。1800年愛爾蘭王國和大不列顛王國簽訂愛英同盟條約,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被英國完全吞併。1916年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隨著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英國政府同愛爾蘭於1921年12月簽訂了英愛條約,允許愛南部26個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權。北部6郡(現北愛爾蘭)仍歸英國。1937年,愛爾蘭憲法宣佈“自由邦”為共和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1948年12月21日,愛爾蘭議會透過法律,宣佈脫離英聯邦。1949年4月18日,英承認愛獨立,但拒絕歸還北部6郡。愛爾蘭獨立後,愛爾蘭歷屆政府均把實現南北愛爾蘭統一作為既定政策。
所以愛爾蘭當初併入是在1171年,到1541年才從法律上併入(稱愛爾蘭國王)。
回覆列表
英國劃分為四個部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英格蘭被劃分為9個行政區:東北英格蘭、西北英格蘭、
約克郡
和恆伯、東密德蘭、西密德蘭、東英格蘭、大倫敦、東南英格蘭、西南英格蘭。除了大倫敦地區
下設32個自治市(Borough Council)之外,各個區域下設郡或特別管轄區。蘇格蘭包括了32個自治市。威爾斯有22個自治市、北愛爾蘭有24個自治市、2個市以及6個郡。英國還擁有幾個不同性質的殖民地:英國領地英國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y)英國的君主同時還是其他15個國家的象徵性國家元首,雖然英國對這些國家的政治影響力十分有限1,愛爾蘭是一個獨立的國家2,北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英格蘭屬於英國的四個不同地區,都是英國的領土。3,我們平時所說的英國全稱是: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4,蘇格蘭、威爾士、英格蘭屬於不列顛島,北愛爾蘭、愛爾蘭屬於愛爾蘭島
。5,至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為何分開,請參考下面資料:公元前3000年歐洲大陸移民
開始定居愛爾蘭島
。公元432年,聖帕特里克到此傳播基督教及羅馬文化。12世紀進入封建社會。1169年遭英國入侵。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確立對愛的統治權。1541年起英王成為愛爾蘭國
王。1800年簽訂愛英同盟條約,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被英國完全吞併。1916年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隨著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英國政府同愛爾蘭於1921年12月簽訂了英愛條約,允許愛南部26個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權。北部6郡(現北愛爾蘭)仍歸英國。1937年,愛爾蘭憲法宣佈“自由邦”為共和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1948年12月21日,愛爾蘭議會透過法律,宣佈脫離英聯邦。1949年4月18日,英承認愛獨立,但拒絕歸還北部6郡。愛爾蘭獨立後,愛爾蘭歷屆政府均把實現南北愛爾蘭統一作為既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