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撩139260475

    肝癌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肝癌是惡性的疾病,其發病率是很高的,並且要注意的是肝癌對患者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很多的患者因為肝癌而丟了性命,因此,對於肝癌要做好針對性的、相關的防治工作,為此瞭解肝癌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是很有必要的,肝癌的原因如下:

    1、黃麴黴素病毒:黃麴黴素病毒也是常見的肝癌的致病原因之一,我國部分地區這裡氣候潮溼、多雨等,容易導致黃麴黴菌的生成,因而這種環境下肝癌的發生率是很高的。因此,大家要注意自身的生活環境,避免不良的因素引發該病的發生,遠離疾病的傷害。

    2、肝炎病毒:該病的主要的發病因素是肝炎病毒,生活中多數的肝癌患者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因此大家對於該病要以你重視。若有肝病的時候,要及早的就醫,明確診斷並積極的接受正規的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導致嚴重的後果,此外要注意肝癌的病發人群,其中肝炎的患者比較的多見,患肝炎的人群患肝癌的危險性是很大的,要遠遠的高於沒有肝炎的人,肝癌的高危人群要特別的注意疾病的預防。

    3、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對於肝癌也不例外。肝癌疾病的發生與患者在日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其中飲用水是很重要的因素,飲用溝塘水者比飲用深井水的人患有肝癌的可能性大的多。因此建議大家儘可能的飲用深井水。降低該病的病發的機率。

    以上的因素是常見的因素,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因此大家應該在平時生活中透過一些途徑對肝癌疾病多加了解,日常也多吃一些養肝護肝的是食物。可以將黃花郎作為日常茶飲飲用,黃花郎含有豐富的蛋黃素,可以預防肝硬化,增強肝和膽的功能。

  • 2 # 康愛線上

    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惡性腫瘤, 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 人們日常說的肝癌指的多是原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完全闡明, 但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1)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 乙肝流行的地區也是肝癌的高發地區,患過乙肝的人比沒有患過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機會要高 10 倍之多。 長期的臨床觀察中發現,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斷演進的三部曲。 乙型肝炎( HBV) 約 10%發展成慢性活動性肝炎,而“ 慢活肝” 中有 50%可發展為肝硬化, 而肝硬化中 20%~50%可發展為肝癌。 近來來研究表明, 與肝癌有關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BCV) , 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為常見。

    (2) 酒精

    俗話說“ 飲酒傷肝” , 雖然飲酒並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 但它的作用類似於催化劑, 能夠促進肝癌的發生和進展。 長期酗酒者容易患肝癌, 這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 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 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 引起肝內脂肪沉積而造成脂肪肝。 飲酒越多, 脂肪肝也就越嚴重, 進而引發肝纖維化、 肝硬化、 肝癌。 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 會大大加快肝硬化的形成和發展, 促進肝癌的發生。

    (3) 飲食相關因素

    肝癌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長期進食黴變食物, 含亞硝酸鹽食物, 以及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發肝癌的重要因素。 黃麴黴毒素 B1 是目前已被證明有明確致癌作用的物質, 主要存在於黴變的糧食中, 如玉米、 花生、 大米等。 另外當攝入大量的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 亞硝酸鹽在體內蓄積不能及時排出, 可以轉變成亞硝胺類物質, 具有明確的致癌作用。 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食物有煙燻或鹽醃的肉製品等。同時肝癌的發生也與遺傳因素、寄生蟲感染等因素相關。

    綜合上述, 肝癌雖然不會傳染, 但它可能的病因之一的肝炎卻具有相當強的傳染性。 另外,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發病率比正常人高與遺傳也有關係。

  • 3 # 華樂多

    肝是我們身體排毒代謝的重要器官。導致肝癌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三點:

    1,酗酒,酒精性肝炎

    2,肥胖,脂肪肝

    3,B/C型病毒性肝炎

    4,水源的汙染

    5,遺傳原因

    因此,我們最好能夠,戒菸,戒酒,控制飲酒量;合理飲食,預防過重和肥胖;避免食用發黴的花生

  • 4 # 201150317730荊郭居士

    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脂肪肝,酒精肝,藥物性肝損傷,都可引起肝硬化,肝癌。喝不潔淨的水,黃麴黴毒素,壞花生,壞豆子,燒烤,醃菜,生吃海產品(如啟東,寧波,餘姚,舟山,嵊泗群島,福建沿海等地。),熬夜,酗酒,抽菸,等都可導致肝癌。

  • 5 # 小仲醫

    所有的肝癌都是由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進化而來的,再經過5-10年的發展惡化最終成為肝癌。有以上兩種肝炎的病者,建議每6個月做一次B超,可以及時的發現癌症大小,肝癌初期的B超顯示猶如黃豆粒大小,發現早,肝癌早期是可以治癒而恢復成健康的正常人。如今就是非常多的患者,不定期做檢查,等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就已經是肝癌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階段,最後面臨死亡。有肝炎病毒的患者,一定要自己當回事,不然最後受苦的不只是自己,家人也會跟著一起遭罪。

  • 6 # 腫瘤專科醫生

    什麼事情會導致肝癌?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問:哪些原因會導致肝癌?或者說哪些因素增加肝癌的風險?這裡說的肝癌,專指原發性肝癌,也就是原發生肝細胞的肝細胞癌,而不包括轉移性肝癌(由其他部位的癌症轉移到肝,本質上屬於原發部位的癌,比如肺癌轉移到肝,這種轉移性肝癌,仍屬於肺癌的一部分,不算肝癌)。

    有哪些因素會增加肝癌的風險?或者說肝癌有哪些發病危險因素?

    1、感染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病毒性肝炎是原發性肝癌最重要的病因,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是亞洲(日本除外)和非洲肝細胞肝癌主要危險因素,這些國家地區的乙肝病毒感染率非常高,而慢性丙型肝炎是歐美國家和日本肝細胞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正是因為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因此預防肝炎病毒感染和抗病毒治療是肝癌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2、嗜好菸酒。吸菸,嗜酒,也增加肝癌風險,吸菸又嗜酒,則是錯上又加錯。菸酒也是歐美國家和日本肝細胞肝癌除丙型肝炎之外另一個主要的危險因素,但中國作為酒消費大國,由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引發的肝癌也不在少數,值得重視。戒酒是預防酒精性肝硬化發生最有效的手段。

    3、食用黴變食品和不潔飲水。化學致癌物,飲用水汙染也是肝癌重要的危險因素,黴變食品是產生致癌化學物,而某些存在飲用水源汙染的地區,肝癌高發,正是有力的證明。因此,避免食用黴變食品,也有助於降低肝癌風險;而改善飲用水衛生也起到積極作用。

    4、肝癌家族史。遺傳因素也與肝癌有關,具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也是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因此,具有肝癌家族史的人,要更重視避免以上高危因素。

  • 7 # 愛護120

    肝癌一直維持在十大癌症中的前一、二名,雖然是這麼嚴重的癌症問題,但大部分人卻對肝癌的危險因子並不瞭解。一想到肝癌,大家可能會先想到“爆肝”、熬夜等等的問題。

    肝癌是因為熬夜造成?

    都說熬夜容易傷害肝臟,導致身體早衰。不少年輕人因為工作長期熬夜,身體壞的快,肝臟也易出現問題。

    但比起熬夜,更容易造成肝癌的危險因子其實是肝炎。

    據統計,因肝癌死亡的患者中,有50%是乙肝感染引起,40%是丙肝感染引起,二者加起來就佔了九成肝癌的危險因子,而乙肝、丙肝不只容易誘發肝癌,也讓肝癌的預後變得非常不好。

    而乙肝、丙肝的患者中,有四成不知道自己患病,換算下來有70、80萬人的感染源就在我們旁邊,比起生活習慣,更需要預防篩檢。

    除了乙肝、丙肝這些肝炎導致的肝硬化、肝癌機率大。同時,有另外一個危險因子逐年上升,那就是脂肪肝。

    雖然脂肪肝的名稱中有脂肪二字,但其實脂肪肝不是油或脂肪吃太多才會有,愛喝酒、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酒精、糖分生成的三酸甘油脂容易囤積在內臟,尤其是負責身體代謝的肝臟位置,形成脂肪肝。還有減肥不當的人,也會使得身體營養不良、不均衡,讓脂肪在肝臟堆積。

    肝臟身為人體的解毒器官,天長日久,難免受到有毒物質的侵害。但肝臟十分“沉默”,即使發生病變,也很可能沒有明顯症狀,直到晚期才顯現出來。

    但其實只要我們做好防護,平時多注意飲食習慣,營養均衡,生活規律,就不怕疾病的困擾。

  • 8 # 程東峰談腫瘤

    肝癌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對患者的生活和精神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儘早預防,為什麼會發生肝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肝癌呢?

    1)黃麴黴毒素(AFT)

    黃麴黴素B為致癌物質,一般在高溫和高溼的環境下生長,特別是氣候熱時一些黴變食物,一定要儘量不要食用。

    2)水源汙染

    水是大家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水質如果受到汙染,對人們的健康危害很大。

    3)化學性的致癌物質

    比如酒精、農藥、黃樟素等化學物質,都可能導致肝癌發生。

    4)病毒性肝炎

    肝癌的發病會從乙肝、肝硬化、肝癌這樣演變,因此肝炎患者一定要儘早治療,同時定期複查,以免發生惡變。

    5)經常吃燻烤、醃製等食物

    醃製的食物裡含有亞硝胺,而燻烤類的食物裡含有苯並芘,都屬於致癌物質,應該儘量避免食用。

    6)經常飲酒

    嗜酒如命的人,一般是拿酒當飯,三餐不離酒,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肝臟血管收縮、血流減少等等。

    7)其他因素

    可能因為營養缺乏、過剩、寄生蟲感染、遺傳等。

    平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情,並且定期做檢查

  • 9 # 馬院長談肝病

    是什麼導致了肝癌?大致有5個因素:

    1、肝炎,目前臨床比較常見的肝炎型別是乙肝和丙肝。預防肝炎病毒感染和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避免肝癌的發生,也是對肝炎患者來說,比較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

    2、對於吸菸喝酒的人來說,患癌風險會高一些,若是又吸菸又嗜酒,那麼機率可能就要翻倍,不管是健康的人還是本身肝臟就不好的人,戒菸戒酒很關鍵。

    3、黴變食品、不潔飲食。很多食物,美味的背後是化學致癌物含量超標,飲用水汙染也是肝癌重要的危險因素,像是花生、黃豆等穀物,發黴後會產生黃麴黴素,也是致癌物質。大家日常生活中還是儘量吃一些健康的食物,不喝汙染的水。

    4、肝癌家族史。遺傳因素也與肝癌有關,對於具有乙肝、肝癌家族史的人,應該更加重視檢查和治療。

    5、長期服用合成類固醇激素,尤其是健身的人,為了快速達到健美的效果,會走“捷徑”,若是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肝癌的發病機率,同時還會傷腎。

  • 10 # 微創外科雙5槍

    哪些人容易得肝癌:肝炎與喝酒最危險!!!

    1、酒精:俗話說“喝酒傷肝”,喝酒並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效果類似於催化劑,能夠推進肝癌的發作和開展。有長時間酗酒嗜好者簡單誘發肝癌。這是由於酒精進入人體後,首要在肝臟進行分化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化和代謝發生障礙,致使肝內脂肪堆積而構成脂肪肝。喝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嚴重,進而致使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發作。假如肝炎病人又有酗酒的行為,會大大加速加劇肝硬化發展,推進肝癌的發作。

    2、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表明,乙肝流行的區域也是肝癌的高發區域,患過乙肝的人比沒有患過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機會要高10倍之多。長時間的臨床觀察中發現,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斷搬遷演化的三部曲。與肝癌有關的病毒性肝炎首要包含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間又以乙型肝炎最為多見。

    3、飲食有關要素:肝癌的發作與日子習慣息息有關。長時間進食黴變食物、含亞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少也是促發肝癌的重要要素。黃麴黴毒B1是現在已被證實是明確致癌效果的物質,首要存在於黴變的糧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別的當攝食很多的富含亞硝酸鹽的食物,亞硝酸鹽在體內蓄積不能及時排出,能夠在體內轉變成亞硝胺類物質,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食物以煙燻或鹽醃的肉製品為著,具有致癌效果。一期肝癌的發作也與遺傳要素、寄生蟲傳染等要素有關。

    4、肝硬化:50%~90%原發性肝癌患者常合併肝硬化,病理檢查發現肝癌合併肝硬化多為乙型肝炎後的大結節肝硬化。丙型病毒性肝炎發展成肝硬化的比例並不低於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歐美國家中,肝癌常發生在酒精所致的肝硬化基礎上。肝細胞癌變可能在肝細胞損害後引起再生或不典型增生過程中發生。

    5、黃麴黴毒素:動物實驗證明,黃麴黴素的代謝產物黃麴黴毒素B,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糧油、食品黃油黴毒素B1汙染嚴重的地區,肝癌發病率也較高,因此認為黃麴黴毒素B1可能是某些地區肝癌高發的因素。

    6、水源汙染:一些飲用水常被多氯聯苯、氯仿等汙染,近年來發現池塘中生長的藍綠藻是強烈的致癌植物,可汙染水源。寄生蟲病如華支睪吸蟲感染可刺激膽管上皮增生,可導致原發性膽管癌。

    7、化學致癌物質:能引起肝癌的化學物質以N-亞硝基化合物為主,如亞硝胺和亞硝醯胺等。此外,農藥、酒精、黃樟素等亦均能誘發肝癌。

  • 11 # 臨床營養科譚濤峰主任

    肝是人體最重要的五臟之一,以代謝功能為主,並在身體裡面充分扮演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功能。一般重約1200~1600g,約佔成人體重的1/50,肝臟對人體的發生發育和再生修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疾病發生髮展以及在康復之中,再生修復的機制是很重要的。而肝癌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在我國,肝癌發病率居世界第一,每年大約有20萬例肝癌患者發病,約佔全世界肝癌發病人數的一半左右。肝癌發病率如此之高,我們所熟知的人不乏因肝癌而離開我們的,如沈殿霞、傅彪、羅文因、汪國真等。我們該如何認識癌症,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嗎?我們總結了以下三類肝癌易感人群,做到相應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

    1.慢性病毒性肝炎攜帶者。

    我國原發性肝癌病人中約90%有乙型肝炎病毒(HBV)背景,日本的肝癌則以丙型肝炎病毒(HCV)為主,前蘇聯則丁型肝炎病毒(HDV)甚多。慢性肝炎和肝硬變常常是肝癌發病的基礎。現在醫學上已經有了治療、預防的疫苗,只要預先打上疫苗,使人體產生相應的足夠的抗體,這樣才會起到預防的作用。

    2.長期進食黴變食物者

    糧食發黴了,或者花生米發黴了,就不要再吃了,儘快扔掉。因為腐敗發黴的食物裡含有一種叫做黃麴黴素的致癌物,進入人體後會誘發肝癌。平時飲食最好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吃多少,就買多少做多少。儘量避免隔夜菜的存放食用。

    3.長期酗酒者

    酗酒與肝癌關係密切,酒精被人體吸收以後,95%是由肝臟進行代謝。長期大量飲酒甚至會引起肝硬化,酒精損害肝臟時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酒精透過損害肝細胞,還能降低肝的解毒能力包括對致癌物的解毒能力,促成肝癌的發生。另外酒精與其他致癌因素有協同作用,導致肝癌的發生。因此戒酒有利於減少肝癌的發生。

  • 12 # 腫瘤科王醫生

    肝癌是一種始於肝臟細胞的癌症。肝臟是人體中的一個器官,大小與足球相似,位於腹部右上方,橫膈膜下方和胃部上方。肝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和肝母細胞瘤。肝細胞癌作為一種發病率最高的肝癌型別,它開始於肝細胞,又稱肝癌,是最常見的肝癌型別,佔所有肝癌的75%。這種情況發生在肝細胞中。它可以從肝臟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胰腺、腸道和胃。更容易發生在因酗酒而導致嚴重肝損害的人群中,而其他型別的肝癌相對來說就不是那麼常見了。

    如果癌症開始於身體的另一個部位,比如結腸癌、肺癌或乳腺癌,然後擴散到肝臟,這被稱為轉移性癌症,而不是肝癌。在醫學界,這種型別的癌症是以它的起源器官命名的。

    當肝細胞的DNA發生變化時,肝癌就會發生。細胞的DNA是人體內的每一個化學過程提供指令的物質。有時肝癌的病因是已知的,如慢性肝炎感染,但有時肝癌發生在沒有潛在疾病的人身上。

    出現肝癌可能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體重突然下降;

    2.食慾不振;

    3.上腹部疼痛;

    4.噁心和嘔吐;

    5.全身虛弱乏力;

    6.腹部腫脹;

    7.面板和眼白的黃斑(黃疸);

    增加原發性肝癌風險的因素包括:

    1.乙型肝炎病毒或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

    2.肝硬化。這種進行性和不可逆性的情況會導致肝臟形成疤痕組織,增加患肝癌的機率;

    3.某些遺傳性肝病。可能增加肝癌風險的肝臟疾病包括血色素沉著症和威爾遜病;

    4.糖尿病。透過總結過去的已有病例,未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有肝癌的機率更小一些;

    5.非酒精性脂肪肝;

    6.黃麴黴毒素;

    癌症患者進行手術或者放化療之後,同時還會存在著再復發的風險,但是如果採用中醫療法的話,就極大地降低了這種險。對於癌症患者而言,效果比較顯著的兩種中醫療法分別是“中醫經穴埋植術”和“中醫三位一體療法”。將這兩種中醫方法和手術放化療等結合在一起搭配使用,再加上病人的積極配合,就可以將癌症再復發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使用這兩種中醫療法對於患者的恢復也是很有好處的,可以很快的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患者的防護能力等。這兩種中醫療法,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都是顯而易見的。

  • 13 # 醫知伴

    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2017版國家癌症中心發表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肝癌新發36.2萬人,發病率位居全國第三;因肝癌死亡的人數達到了31.6萬人,位居第二。

    根據以往病例,我們發現,肝癌更青睞以下幾類人群。

    1、感染了乙型或/和丙型性肝炎病毒的人群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發性肝癌的最主要病因,有研究顯示:原發性肝癌患者中約90%有慢性肝炎病史。導致肝癌的病毒性肝炎為乙型(HBV)和丙型(HCV)病毒性肝炎。

    這是因為,部分慢性乙肝或者丙肝病人,隨著病情的加深,會從肝炎轉到肝硬化最後到肝癌。這些病毒可以引起機體免疫紊亂,發生反覆的肝臟炎症。這個過程中,肝臟不停地產生炎症、壞死、增生,肝臟逐漸加重纖維化,最終導致肝硬化。肝硬化時可以表現部分肝細胞生長失控惡變,同時炎症引起的氧化應激反應產生的活性氧也可促使肝癌的發生,這是肝硬化後發生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怕的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使發生肝癌的危險性增高200倍。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

    這種疾病會導致被稱為甘油三酯的脂肪聚集在肝臟中,過多的脂肪會影響肝臟的正常使用,從而導致肝臟損傷,引起肝硬化(肝臟纖維化)和肝衰竭。

    它通常發生在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中,或2型糖尿病患者或以高血糖、腰部過量脂肪和異常膽固醇水平為特徵的代謝綜合徵患者中。

    肥胖、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徵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發病機制中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將成為肝癌的獨立病因。 隨著我國肥胖率的上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越來越成為肝癌的危險因素。

    3、長期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

    黃麴黴菌適宜於高溫、高溼的氣候環境中生長繁殖。夏季的食物及穀物、飼料,如大米、麥子、大豆、花生、玉米、菜籽油等都容易透過黴變產生黃麴黴菌進而釋放出黃麴黴毒素B1(AFB1)對肝臟有強烈的毒性。大量調查研究發現,黃麴黴菌汙染分佈圖與肝癌高發區地理分佈幾乎一致。

    有實驗證實,AFB1的攝入量與肝癌的死亡率呈正相關。用我國肝癌高發區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糧食喂飼實驗動物,6個月後肝癌誘發率可達80%。AFB1對老鼠致肝癌作用比二甲基亞硝胺強75倍。含AFB1的食物被人類攝取後,經吸收到肝臟,會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繼而誘發肝癌。此外,AFB1與乙肝病毒還有協同致肝癌作用,在HBV-DNA整合的肝細胞中,可以發現黃麴黴素堆積。

    4、長期大量食用醃、燻、烤食物

    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環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例如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平均含量大約為4mg/kg,肉類約是3mg/kg,蛋類約為5mg/kg。某些食品裡含量更高,比如豆粉平均含量可達10mg/kg,鹹菜裡的平均含量也在7mg/kg以上。亞硝酸鹽很容易與胺化合,生成為亞硝胺。在人體胃的酸性環境裡,絕大部分亞硝酸鹽在人體中像“過客”一樣隨尿排出體外,只是在特定條件裡才轉化成亞硝胺。

    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在特定的烹調手段如煙、燻、烤或其他條件下,它就能與氨基酸發生降解反應,生成強致癌性的亞硝胺。

    亞硝胺是強致癌物,是最重要的化學致癌物之一,是四大食品汙染物之一。食物、化妝品、啤酒、香菸中都含有亞硝胺。在燻臘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胺類物質,某些消化系統腫瘤,如食管癌的發病率與膳食中攝入的亞硝胺數量相關。當燻臘食品與酒共同攝入時,亞硝胺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就會成倍增加。

    在所試驗的動物中,沒有一種能耐受亞硝胺不致癌的。不但長期小劑量可以使動物或人致癌,而且只要一次較高劑量的“衝擊”就可引起癌症發生。大量的動物實驗還表明,亞硝胺能透過胎盤和乳汁引發實驗動物後代發生腫瘤。

    5、長期飲用汙染水源

    隨著生活及工業性汙染日益加重,一些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日益明顯,導致了藻類異常繁殖,尤其是綠藍藻的生長。綠藍藻是強烈的致癌植物,飲用綠藻類汙染嚴重的塘水或宅溝水者肝癌的發生率、死亡率均比較高。

    當然,除綠藍藻類毒素的致肝癌因素外,飲用水的汙染可能還包括了諸多其他致癌、促癌物質。

    目前已發現汙染的水中有百餘種致癌或促癌物質。如有機致癌物(如六氯苯、苯丙芘、多氯聯苯等)汙染。在肝癌高發區江蘇啟東,飲溝塘水的居民與飲井水的居民肝癌發病率有明顯差別,飲用溝塘水居民肝癌發病率為60~100/10萬,飲用井水或深井水者則低於20/10萬。

    6、有肝癌家族史人群

    肝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其本質是由遺傳因素和肝癌致病因素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是機體在環境因素下顯示出來的,也就是說存在著遺傳易感性(容易致病基因)在一定的環境因素下容易發生癌症。

    7、酗酒與吸菸人群

    吸菸導致肝癌的風險和肝癌的死亡率,隨著吸菸數量增加而增加。15%肝癌與飲酒有關,約12%與吸菸有關,如果既抽菸又喝酒,那麼協同致肝癌的機會就更大。

    吸菸是透過香菸中的一些化學物質(如含有多環芳烴、亞硝胺、尼古丁和可卡因等致癌物質)直接損害肝臟。

    飲酒透過以下3種途徑誘發肝癌:

    ① 酒精引起肝硬化;

    ② 酒精與其他因素的協同作用;

    飲酒可大大增加乙肝或丙肝患者的肝癌發生風險,因此,如果患有病毒性肝炎,請避免飲酒。

    8、各種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血色素沉著症:這是美國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之一。該病會讓人身體從食物中吸收太多的鐵。由於鐵質沉積造成腎上腺皮質損害,糖皮質激素分泌降低,垂體分泌過量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使黑素細胞分泌過多的黑素,導致面板、粘膜色素沉著。由於鐵質沉積於肝、胰腺等部位,損害其功能,所以除面板粘膜色漬異常外,還有肝功能異常及糖尿病的臨床表現。血色素沉著症最常見於愛爾蘭血統的人群。

    威爾遜氏症(Wilson"s Disease):也稱為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少見的進行性遺傳疾病,大多為隱性遺傳,患者會從父母身上各遺傳到一條帶有缺陷基因的染色體,也有些患者是自己的基因突變,導致無法正常代謝體內的銅元素,進而堆積在肝臟和其他器官,產生毒性。以肝臟和大腦基底節受病影響最為嚴重,但若能及早治療,使用排銅藥物,即可減少損害,可惜這種病常被忽略而延誤診斷、治療。由於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遺傳疾病,目前並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此症。其發生率為三萬分之一,多在青春期過後18至21歲間的青少年中起病,其中男性病患者略多於女性,最常患此症的種族為拉丁美洲人。

    銅沉積在角膜上,形成角膜環

    糖尿病:患有這種血糖紊亂的人比不患糖尿病的人患肝癌的風險更大。

    暴露於砷:這種天然存在的物質有時在飲用水中發現。它也是氯乙烯的一部分,氯乙烯是用於製造某些塑膠的化學品,可以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男性激素或合成代謝類固醇過多攝入:這些激素可幫助形成肌肉,但被認為是一種肝癌危險因素。

    這些危險因素的存在,其實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好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養生知識,可以讓我們防微杜漸,遠離疾病。

    另外肝癌幾乎沒有特異症狀,難以自我察覺,主要靠體檢發現。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是早期篩查的主要手段,建議高危人群每隔 6 個月進行至少一次檢查。 定時的篩查,有助於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參考資料:

    【1】陳謙明.口腔粘膜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00

    【2】 趙二勞,王曉妮,張海容等. 山楂清除亞硝酸鹽及阻斷亞硝胺合成的研究. 《 食品與發酵工業 》 , 2006

    【3】Other Risk Factors for Liver Cancer https://www.mskcc.org/cancer-care/types/liver/risk-factors-prevention

  • 14 # 養生名錄

    26歲女子肝癌離世,醫生直言:再想減肥也不能把“它”當飯吃

    但是最近小蘭總是感覺渾身無力,腹部還會隱隱作痛,小蘭以為是最近這幾天著涼了,才出現的腹部隱隱作痛,由於小蘭也就不以為然。不料,在下班以後在等公交車的時候,小蘭腹部劇烈疼痛,竟然暈倒在地上。

    她的同事發現後立馬打了緊急電話,送往醫院,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小蘭竟然被查出是肝功能異常佔位,甲胎蛋白超標,確診肝癌,由於小蘭的疏忽,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僅僅五個月,便病逝而去。

    根據同事們的闡述:小蘭為了追求苗條的身材,一天只吃兩頓飯,早餐與晚餐,除了銀耳粥,其它東西都不吃。

    由於工作原因,小蘭為了節約時間,經常是提前泡好銀耳,晚上睡前泡好第二天早上的,早上泡好晚上的,醫生聽後,搖頭嘆息,病因找到了。

    醫生提醒:切不可將“它”當飯吃啊!

    小蘭之所以患肝癌,正是出現這久泡的銀耳上面,一般而言,正常情況下,用熱水泡銀耳,泡水的時間應該在半個小時之內,而用冷水泡發銀耳的時間最好是3-4個小時,因為菌類食物泡發時間過久,就會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這種毒素毒性極強,一經攝入,後果不堪設想。

    黃麴黴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它的毒素比砒霜高60倍,人體一旦攝入這種毒素,肝細胞會大量死亡,損害肝臟,如果攝入的量大於1mg, 很有誘發肝癌的可能性。

    一旦發現食物黴變,為了你的身體安危,也請及時丟棄,切記不要因小失大。

    肝癌患者典型三大症狀,佔一個也要引起重視

    1、肝區疼痛

    很多肝癌患者會出現內臟疼痛的症狀,大多數會感覺身體出現一陣一陣的疼痛,當感覺到有此症狀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也有人的感覺是一直都在疼痛,但同時伴隨著右上腹不適感,疼痛可能會在短期內自行緩解,不要認為這只是偶然現象,不引起重視,因為它很可能是腫瘤迅速增大,進而壓迫到了肝臟的包膜導致的。

    值要特別注意,肝癌患者疼痛部位不是特定的,它們會隨著癌症的部位發生變化,當肝區發生不適,無論是否為肝癌,都要及時就診。

    2、黃疸

    黃疸是膽紅素超標的表現,膽紅素的超標與肝臟代謝能力下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黃疸主要表現的症狀有:鞏膜發黃、面板蠟黃、尿液發黃。

    肝細胞癌變後,代謝能力會嚴重下降,從而導致體內膽紅素含量飆升,經過血液迴圈膽紅素會存在體內各個部位,身體部位出現的共同特點就是泛黃。

    3、消瘦乏力

    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消化功能出現異常,影響對吃的食物進行吸收,同時還會使肝功能降低,影響人體正常代謝,消瘦是肝癌患者常出現的症狀,並且會伴隨著病情的加重顯得更加嚴重,因此,如果出現突然消瘦的狀況,要引起注意。

    乏力感來臨後,渾身伴有無力感,並且不能透過補充睡眠來改善,因此,若發現自己經常感覺到無力,建議及時就醫。

    日常養肝護肝,做好2件事,肝臟或許更健康

    1、多喝水

    在平時生活中多飲用茶水,能使肝臟保持溼潤,增強肝臟各種功能。藏須人參搭配清水黃芪泡茶,在對於我們養肝護肝方面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常喝“養肝茶”——清肝“小能手”

    藏須人參在護肝方面主要修復肝組織,對於肝組織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夠修復受損的肝組織,促進肝細胞的產生,恢復肝臟功能。還能加強自身免疫體系,啟用白細胞和T細胞的活性,控制肝病毒複製,修復受損肝臟。

    經常泡水喝,可提高肝功能,降低肝硬化、肝癌發作風險。每天一杯,養肝護肝,效果看得見。

    2、常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可以說運動是養護肝臟最好的方法之一。

    多鍛鍊,可以加快血液迴圈,加速排毒解毒,燃燒肝臟堆積脂肪,減輕肝臟負擔。

    運動方式有很多,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儘量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每天堅持30分鐘,長期堅持,有養肝護肝的功效。

    健康小知識:多體檢

    肝臟是個“無痛”器官,當你發現疼痛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一定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建議40歲以上、長期喝酒的,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年都到醫院體檢。

  • 15 # 科普達人阿源醫生

    上來先說結論,就是不知道!

    癌細胞是發生了基因突變的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具有無限繁殖能力。

    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了癌細胞的發生,目前我們尚且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一些因素是肝癌的高危因素:

    1、乙肝/丙肝患者。慢性感染會增加患癌風險

    2、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臟的傷疤,這種不斷加重的不可逆的疾病會增加患肝癌風險

    3、糖尿病

    4、接觸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是黴菌產生的有毒物質,黴菌生長在儲存不良的農作物上。穀物和堅果等農作物可能被黃麴黴毒素汙染,黃麴黴毒素最終會存在於由這些產品製成的食品中。

    5、酗酒。酗酒會導致不可逆轉的肝損害並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 16 # 老翁56

    這是我們迷信西醫,不信中醫的結果,多數人都以為西醫治療好得快,服藥也方便,卻不知道西藥是透支我們的肝腎功能來抵病,加上熬夜消耗肝功能,又不用中藥清養肝臟,使肝的正氣戰勝不了邪氣,肝是排毒的器官,肝臟的排毒功能下降以後將會怎麼樣?別怨環境和食物,先檢討一下自己,生活規律好嗎?有沒有中藥清養肝臟?如果有,肝病肝癌就不找你。

  • 17 # 陳培毅註冊營養技師

    在中國肝癌的發生,幾乎都是由慢性肝損傷導致肝硬化而引起的,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慢性乙肝,或者是丙肝,逐漸轉為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的過程,截止到2013年為止,中國有乙肝病毒攜帶者9000萬人,慢性乙肝患者達到了2000萬人,乙肝被感染的可能性比較高,病程也比較複雜,難以治癒,乙肝病毒DNA還能啟用癌症基因,被乙肝病毒破壞而壞死的肝細胞,會受到各種致瘤因素的影響,引起分化突變,導致癌變。

    化學性肝損傷,除了濫用藥物以外,大部分是由長期酗酒造成的,近四成的肝癌患者,是因為酗酒導致脂肪肝,慢性肝細胞損傷,這樣的肝癌是喝出來的。

    還有一種因素與肝癌的發生率也是正相關的,就是飲用生水,飲用生水當中含有黃麴黴素,還有的黃麴黴毒素毒性很大,同樣也會導致癌變,要想預防肝癌,首先要,積極注射疫苗,控制乙肝,不吃黴變食物,如飲酒應限量,每天堅持吃足量的蔬菜和水果。

  • 18 # 微生物大元素

    這5個是引發肝癌的高危因素,如果你有,請注意!

    人的肝臟是一個球形的器官,位於腹部的右上部分,膈下胃上。在肝癌當中,比較常見的是肝細胞癌,其他型別的肝癌,比如肝內膽管癌,肝母細胞瘤相對來說人數較少。

    肝癌人數逐年升高,除了遺傳因素外,肝癌的發病和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下面這5個是肝癌的高危因素,如果有你,一定要注意!

    高危因素一:乙肝。中國是乙肝大國,不論是乙肝還是丙肝都會增加患癌風險。所以如果被確診了乙肝,千萬要記得及時救治,不要等待疾病惡化。

    乙肝育苗是一個預防乙肝的好方法,乙肝疫苗對於90%的人都有保護作用,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種這種疫苗。多瞭解乙肝的傳播途徑,平時多瞭解愛人家人的健康狀況,即使的採取保護措施。

    高危因素二:肝硬化。臨床發現肝硬化轉變為肝癌的患者不再少數,肝硬化會導致肝臟形成瘢痕組織,從而增加患癌風險。

    高危因素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提防,糖尿病會導致血糖紊亂,進而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高危因素四:飲酒。喝大酒容易傷肝,這是很多人的共識,多度的飲酒會導致肝臟的損傷,而且是不可逆的,所以建議大家儘量戒酒。

    高危因素五:黴變食物。黴變的食物當中容易被黃麴黴毒素汙染,很多人為了節儉,食物發黴了還篩篩繼續食用,這是非常危險的。

    肝病研究所:硒元素的補充可有效預防肝癌的發生

    肝病研究所自2005年9月起對1600名乙肝病毒感染者進行補硒跟蹤隨訪,發現補硒使肝炎病人減少35%,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患癌風險減低60%。還觀察到補硒元素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阻擋人群中病毒性肝炎的傳播。

    另外,體內硒含量不足是肝炎、肝硬化發生癌變的一個促發因素;對低硒的肝炎患者,適量補硒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改善病情、預防肝癌發生,是一條可行的防治途徑。

    研究發現,天然有機硒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非常高,而硒含量高的植物均生長於硒含量高的土壤中。像被譽為“中國硒谷”陝西紫陽產的蒿稀綠茶,天然有機硒元素高達150ug/1000g,是一般食物的10倍還多,每天在喝水的時候放上一些蒿稀綠茶,就能有效補充人體微量硒元素,對你的肝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特別是有攜帶肝炎病毒的人,多喝像蒿稀綠茶這種硒含量高的綠茶,能將肝炎病毒殺死,有效控制乙肝病情,預防肝癌的發生。一般人補充硒元素可增強身體免疫能力,提高抵抗肝炎病毒的能力。

  • 19 # 波波醫生說健康

    導致肝癌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一下幾類1、抽菸酗酒,2、吃黴變食物,特別是黃麴黴素,黃麴黴素是最強的致肝癌物質,3、乙型和丙型等病毒性肝炎,4、脂肪肝,5、肝癌家族史!因此預防肝癌,一定不能抽菸喝酒,減肥避免脂肪肝,積極治療病毒性肝炎,不要吃黴變的食物,要積極鍛鍊,增加自己的抵抗力!

  • 20 # 問上醫
    1.肝癌有什麼風險因素?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這些慢性感染會增加肝癌風險。

    過度飲酒:持續多年攝入過多酒精會導致肝臟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傷,增加肝癌風險。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在肝臟中積累會增加肝癌風險。

    接觸飲用水中的砷:天然存在的砷會汙染飲用水並影響肝臟。

    肝硬化:這種逐漸發展且不可逆轉的疾病會導致肝臟形成疤痕組織。

    某些遺傳性肝病:可能增加肝癌風險的肝病包括血色素沉著症和威爾遜病。

    合成代謝類固醇的使用。

    II型糖尿病。

    肝癌家族史。

    菸草使用。

    肥胖。

    2.如何預防肝癌?

    ①預防肝硬化

    肝硬化會增加肝癌風險,以下措施可以幫助減少肝硬化風險。

    限制飲酒量: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男性每日飲酒不要超過2杯,女性不要超過1杯。1杯即340ml啤酒、113ml葡萄酒、42ml白酒(40度)。

    保持健康體重:透過健康飲食和鍛鍊來達到或保持健康體重,每週減重1-2斤,循序漸進。

    避免有毒物質:使用時化學品要小心,按照說明使用。

    ②預防乙肝

    接種乙肝疫苗可以幫助保護成人和兒童,減少乙型肝炎的風險。

    安全性行為:瞭解性伴侶的健康狀況,性交時使用避孕套。

    謹慎扎耳洞或紋身:尋找正規有資質的店鋪,一定要使用消毒殺菌過的裝置。

    使用乾淨的針頭:醫療用具受到汙染是丙肝的常見原因,請確保使用無菌針頭,不與他人共享針頭。

    3.哪些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肝癌高危人群可以考慮進行肝癌篩查,包括:

    乙肝患者;

    丙肝患者;

    肝硬化患者;

    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

    其他原因造成肝硬化的患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症。

    小貼士:請及時預防或治療肝癌風險因素,如果風險較高,可以考慮諮詢醫生如何進行肝癌篩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萵筍怎麼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