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雲中史記

    威爾士,人口只有英國的5%左右,面積只有英國的十分之一不到,人均GDP才2萬美元左右,還不到英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總之,實力不允許,就它這點體量去搞獨立,英國政府分分鐘就能消滅它。

    威爾士和蘇格蘭一樣,在被英格蘭侵略和吞併的初期都反抗過,蘇格蘭贏得過幾百年的獨立地位,因為蘇格蘭的體量遠比威爾士大的多,具備一定反抗的實力,而威爾士實在太弱小了,自從1284年被英王愛德華一世征服後,就再也沒有獨立過。

    1404年,在被征服100多年後,一幫威爾士貴族在伯厄斯親王歐文·格蘭道爾的帶領下,發動威爾士人反抗英格蘭人的統治,兩邊打了幾十年的戰爭,最終,弱小的威爾士還是失敗了,親王最後下落不明,所有的反抗者基本上都被英國軍隊殺死了。

    經過這一場戰爭之後,威爾士就再也沒有發動過像樣的反抗,從此幾百年,定定心心地做了英格蘭的順民。

    為了加強對威爾士的統治,英格蘭國王對威爾士恩威並用,一方面,英國國王制定《聯合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將英格蘭和威爾士合併起來,同時,英國強行在威爾士推行英格蘭的語言、文化和習俗,採用英格蘭的法律,當然,英王比較重視籠絡當地貴族,為了爭取威爾士人的認同感,英王規定,英國的王儲一出生就被任命為“威爾士親王”。

    從組成整個英國的幾個政治實體的地位來說,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法定地位是“王國”,而威爾士只是一個“公國”,公國親王由英格蘭王儲擔任。

    如果威爾士非要選擇獨立,那威爾士作為一個“窮”國家,一沒什麼資源,二也沒什麼有競爭力的產業,倒是“威士忌”比較有名氣,且經濟高度依附於英國,獨立後的國家生存和發展是個很大的問題。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威爾士人經過700多年英格蘭的統治,不管是經濟上、文化上還是政治上,都已經完全成為英格蘭的一部分,根本就沒有獨立的可能性。

    當然,威爾士人不用鬧獨立,不過他們可以幫著北愛地區和蘇格蘭的獨立運動搖旗吶喊,幫著發發聲,做一些表態和行動,讓英國中央政府鬧心一下,也可以趁此向中央政府索取更多的權益和好處,這倒是個很不錯的方式。

  • 2 # 大正看世界

    【英國的四大主體之一的威爾士為何不鬧獨立?】

    我們都知道英國的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其中大不列顛島中包括三個行政主體,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

    威爾士是位於大不列顛島西南部,東鄰英格蘭、西鄰聖喬治海峽,北靠愛爾蘭海;面積2.08萬平方公里,人口309萬人。威爾士和英格蘭一樣,都是有王室的,威爾士的王室是威爾士親王,但也和整體英國一樣,是威爾士的象徵性君主,根本不具有實際的政治權利。

    其實威爾士作為英國領土的一部分非常早,公元1277年,英格蘭國王愛的華胥引出兵攻打威爾士,直至1284年征服威爾士全境,至今有800多年的歷史。

    而威爾士在英國的存在感不強,不如蘇格蘭人一樣,喜歡鬧獨立,其實這是錯誤的。威爾士如今也開始鬧獨立了,只不過聲勢比起蘇格蘭來,很小罷了!

    這些抗議者表示,他們一直是威爾士獨立的終生支持者,具體是因為英國脫歐和緊縮財政政策導致的轉變態度。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威爾士中有12%的人支援威爾士自治。

    威爾士的抗議者還表示,數十年來,英國政府忽視導致貧困和投資不足,我們有1/3的孩子生活在相對貧困的環境中,只要看英國脫歐引發的混亂,就會發現英國政府不再適合治理威爾士。

    威爾士人在2019年5月份的遊行示威事件並不大,甚至說根本無法動搖英國政府的統治,但是這是個引子,以後的威爾士人可能會像蘇格蘭人一樣越鬧越大,最終走向分離也不是不可能。同時也說明,威爾士人從來不鬧獨立在2019年5月份之前成立,之後就不成立了。

  • 3 # Ilove343

    支援獨立的人不多,更加多的是要求留在聯合王國之內爭取權益。

    民調:對威爾士獨立支援率降至歷史最低

    BBC在威爾士進行的民調顯示,在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束之後,對威爾士獨立的支援率下降到歷史最低點。

    這項調查是在蘇格蘭公投中反對獨立陣營獲勝幾天之後進行的。調查發現只有3%被訪者主張威爾士獨立。

    但是,有49%被訪者支援將更多權力下放給威爾士地方議會的構想。

    BBC委託民意調查公司ICM在威爾士透過電話隨機採訪了1006人。

    調查發現,僅有12%的被訪者希望看到威爾士地方議會被取消。

    調查還發現,在明年大選前,在威爾士有越來越多的選民支援英國獨立黨(UKIP)。

    英國獨立黨領袖奈傑爾·法拉奇(Nigel Farage)的支援率從BBC3月在當地民調結果上升了7個百分點,達到14%。

    同時,對工黨的支援率下降至38%,減少4個百分點;對保守黨的支援率下降至23%(減少1個百分點);對威爾士民族黨的支援率下降至13%(減少1個百分點);對自由民主黨的支援率下降至7%(減少2個百分點)。

    卡迪夫大學政府管治研究中心的羅傑·斯卡利教授(Roger Scully )說:“對於威爾士獨立的支援率,這是我所見過的最低比例。 ”

    “人們是在爭取更多權利,這個趨勢很明顯。那些爭取“獨立”的選民其實是希望向這個方向發展。”

    “人們希望改革走得更遠,這些人正在成為大多數。同時,對取消威爾士地方議會的支援率也很低。這種極端立場正在失去民意支援”

  • 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我們通常所說的英國其實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事實上這個國家的正式國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部分共同組成的。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其主體部分是位於大不列顛島南部的英格蘭,所以我們一般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為英國。英格蘭北部是蘇格蘭,英格蘭西南部是威爾士,北愛爾蘭則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英國各組成部分均存在相對的半獨立性現象:世界盃上並沒一支統一的英國隊,組成聯合王國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都有各自的球隊。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存在獨立運動。其實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獨立運動早就存在:可能很多人瞭解蘇格蘭獨立運動是透過梅爾·吉布森主演的電影《勇敢的心》,從那時起蘇格蘭與英格蘭就始終存在隔閡。現代蘇格蘭獨立運動的歷史序幕是以1853年全蘇格蘭人民權利保護協會所發起的蘇格蘭議會的“自治”運動為標誌揭開的。2014年9月19日蘇格蘭獨立公投機票結果公佈:55.8%、共1877252名選民對獨立說”不“,蘇格蘭因此得以留在英國。北愛爾蘭的問題則是由於愛爾蘭獨立引起的:曾幾何時英國的正式國名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1年12月6日愛爾蘭南部26郡脫離英國的直接統治成立愛爾蘭自由邦(如今愛爾蘭共和國的前身),愛爾蘭東北部的6個郡由於歷史上受英國文化影響皈依了新教,這就使其與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南部地區表現出不同的文化特徵,所以在愛爾蘭獨立後東北部這6個郡仍留在英國版圖內。不過並不是所有北愛爾蘭人都願意留在英國版圖,於是就為日後的北愛爾蘭問題埋下了伏筆。

    相比之下同樣作為英國組成部分之一的威爾士卻似乎顯得平靜得多。為什麼當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獨立運動吸引世界的目光時威爾士卻相對平靜呢?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威爾士的歷史。大約從公元前500年開始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島並逐漸分佈到整個島嶼上。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率四萬大軍入侵不列顛,最終羅馬人用三年時間征服了不列顛島中部和南部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英格蘭和威爾士,而在不列顛島北部今天蘇格蘭人的祖先頑強地抵抗了羅馬的入侵併維持了自己的獨立地位。羅馬不得不在不列顛修築了哈德良長城以抵禦北方凱爾特人對不列顛中部和南部地區的侵襲,此後以哈德良長城為界形成了不列顛島的南北兩種不同文明。公元407年羅馬帝國已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內外交困中的羅馬帝國不得不撤出不列顛的駐軍,於是凱爾特人開始南下進入今天的英格蘭地區。然而這些南下的凱爾特人並未能在英格蘭站穩腳跟,因為沒多久來自歐洲大陸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三支日耳曼部族進入不列顛,後來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逐漸融合形成英格蘭人,而他們所統治的地區從此也就被稱為英格蘭(意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在英格蘭人的壓迫下凱爾特人被迫返回北方——也就是今天的蘇格蘭地區,而這些凱爾特人也就成為了今天蘇格蘭人的祖先。那麼威爾士又是如何誕生的呢?“威爾士”之名出自古盎格魯薩克遜語中的“瓦勒斯”(意為外國人)。事實上威爾士人的祖先和蘇格蘭人一樣是凱爾特人,當蘇格蘭人的祖先被英格蘭人壓迫退回北方後實際上還有一部分凱爾特人逃到了今天不列顛島西南部地區。

    作為凱爾特後裔的威爾士人本來是不列顛島的原住民,然而就像美洲印第安人被歐洲白人征服一樣: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征服不列顛島西南部的凱爾特人後就將其稱為外國人(威爾士人)。威爾士人自己流傳著一個建國神話:在抵禦盎格魯薩克遜人的侵略過程中一位名叫沃蒂格恩的凱爾特英雄在斯諾多尼亞山頂修建堡壘並定居於此。他在與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戰鬥中屢戰屢敗,以致於開始感覺前途黑暗。在瀕臨絕望之際他叫來巫師占卜未來。巫師讓他去找一個無父而生的男孩,說是用此人的血祭神就能轉危為安。沃蒂格恩還真找著一個名叫墨林·安布羅修的男孩,他的母親寧死不承認自己曾與男人發生過關係,堅持說孩子的父親是一個非人的精靈。巫師得到這個男孩後就引領沃蒂格恩來到一個池塘邊,只見池塘裡有一紅一白兩條大蛇(一說是蜥蜴)正在激烈搏鬥。巫師解釋說:它們都是龍。白龍象徵盎格魯撒克遜人,紅龍象徵凱爾特人。二龍搏鬥的結果是:白龍首先佔據上風,但後來絕地反擊的紅龍轉敗為勝。巫師據此預言:盎格魯撒克遜人人無法消滅凱爾特人,凱爾特人必將在未來迎來複興。沃蒂格恩聞言長嘆一聲,隨即吐血倒地身亡。臨終前的沃蒂格恩請求巫師放過墨林·安布羅修一命,巫師欣然應允。從此紅龍便成為威爾士的標誌,至今仍被繪製在威爾士國旗上。

    桀驁不馴的蘇格蘭人長期以來一直與英格蘭或多或少有些對立情結,然而相比之下威爾士被英格蘭征服較早、同化較深,因此離心傾向相對較弱。早在11世紀初的諾曼底王朝時期威廉一世就將威爾士變為英格蘭的附庸地。到了1216年威爾士又進一步從王國降為英格蘭的公國。1284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發兵徹底征服整個威爾士並於同年頒行《威爾士法》,此後英格蘭不斷增強對威爾士的統治。也就是從這時起英國曆代王儲均有一個“威爾士親王”的頭銜。此後威爾士有過幾次鬧獨立的起義,但都被鎮壓下去。從1284年至今這700多年的歷史裡威爾士基本上是始終處於英格蘭較為穩固的統治之下。如今威爾士人作為英國的少數族群得以保留自己的民族語言,同時威爾士也擁有自己的議會。威爾士相比蘇格蘭、北愛爾蘭在地緣上也更加親近英格蘭:威爾士與英格蘭利益分配衝突較小,反而經濟一體化程度很高。況且威爾士自身實力也相對有限:威爾士國土面積20779 平方公里,相當於蘇格蘭的27%左右;威爾士人口309萬左右,相當於蘇格蘭的57%左右。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面積只有14139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685000的北愛爾蘭更小,但北愛爾蘭在地緣上與英格蘭疏離且距離愛爾蘭較近,因此比較容易得到來自愛爾蘭方面的支援,相比之下威爾士如果要獨立則難以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援。

    威爾士人儘管沒什麼獨立意識,但還是有自己的民族意識的:儘管威爾士人並不主張脫離聯合王國,但對民族自治以及維護自身的獨特民族文化還是比較在意的。1955年威爾士25萬人請願要求威爾士要有自己的議會。威爾士民族自治開始成為威爾士一些政黨、族群最主要的政治主張。威爾士民族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黨派。和蘇格蘭、北愛爾蘭相比而言:威爾士人的確沒多少想要脫離聯合王國的獨立意識。威爾士歷次民意調查表明:只有11-25%的受調查者認為威爾士應該獨立,以致於威爾士民族主義政黨都只在民族文化方面加強活動,而不敢發起與獨立有關的全民公投活動。然而近些年來贊成獨立的威爾士人在數量上有上升趨勢。2017年贊成獨立的威爾士人佔威爾士總人口的比例為27%,2018年這個數字超過了38%。尤其是在西部和北部威爾士已有超過52%的人強烈希望威爾士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2017年的一項調查表明:年齡在18歲至49歲之間的威爾士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贊成獨立。因此有人預測:雖然現在威爾士獨立的條件還不成熟,但隨著贊成獨立的新一代年輕人進入政黨領域可能會引發局勢的新變化。

    2016年後蘇格蘭、北愛爾蘭的獨立運動中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因素——英國脫歐。多數蘇格蘭公民主張留在歐盟,這就使得蘇格蘭獨立運動與英國脫歐攪在了一起。在蘇格蘭獨立運動看來:由於在2016年英國脫歐的獨立公投中多數蘇格蘭人選擇了留在歐盟,這與英國其他地方的選擇是不同的。如果英國硬要脫歐,那就是違背了蘇格蘭人民的意願,“強行”將本就不願意脫歐的蘇格蘭帶出歐盟。事實上脫歐對包括英格蘭和蘇格蘭在內的整個英國都是一把雙刃劍:英格蘭人認為脫歐的好處大於壞處,所以選擇脫歐並原為此放棄以前因加入歐盟而享有的一些利益,然而蘇格蘭人卻並不願意放棄這些利益。北愛爾蘭也同樣存在類似問題:北愛爾蘭和愛爾蘭本就是同宗同源,而英國為緩和北愛爾蘭地區的獨立意識就試圖刻意弱化兩國之間的民族矛盾:英國在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的邊境是開放的,並沒建設鋼筋水凝土式的硬邊界。這種刻意弱化兩國之間民族矛盾的做法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但英國脫歐後有個問題就逐漸顯現出來:英國脫歐意味著英國與其他歐盟經濟體交易都要經過嚴格的出入境檢查。愛爾蘭是歐盟成員國,而北愛爾蘭目前是英國領土,因此從愛爾蘭進入北愛爾蘭的商品必須經過出入境檢查。如果不在兩國之間設立硬邊界又怎麼對來自北愛爾蘭的商品進行出入境檢查呢?而設立硬邊境勢必會遭到北愛爾蘭人的反對,這會激化北愛爾蘭人的民族矛盾。

    你以為由英國脫歐所導致的國家內部分裂只存在於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嗎?其實脫歐對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在內的整個英國都是一把雙刃劍。長期以來英國國內的政治勢力中就一直存在脫歐派和親歐派的博弈。事實上脫歐已造成了英國社會分裂,脫歐派與親歐派已重新劃分了英國的政治版圖。多年來威爾士比起蘇格蘭、北愛爾蘭一直是相對平靜的,然而就在英國宣佈脫歐的2016年以獨立為政治綱領的“威爾士獨立黨”宣告成立。在此之前所有威爾士政黨都只著力於爭取民族自主以及民族文化的保護,還從沒任何一個威爾士政黨敢公開喊出獨立口號。2016年威爾士獨立黨的成立算是開了先例。當然我們不能說因為出現了威爾士獨立黨就證明威爾士的主流民意已傾向於爭取獨立了,但這至少證明已出現了一些新的苗頭。甚至有人認為這標誌著威爾士人從來不鬧獨立的歷史的終結,現在說這話也許還言之過早,但的確可以說威爾士局勢已出現了一些新動態。2019年5月11日英國《衛報》報道:威爾士當地時間11日數千人在威爾士首府加的夫遊行,呼籲威爾士脫離英國獨立。組織者聲稱這是威爾士歷史上第一次舉行這樣的獨立遊行。抗議者表示促使他們支援獨立的具體原因是英國脫歐和緊縮財政政策。抗議者還表示:數十年來英國政府的忽視導致貧困和投資不足,我們有1/3的孩子生活在相對貧困的環境中,只要看英國脫歐引發的混亂就會發現英國政府不再適合治理威爾士。這次遊行示威事件並不大,根本不可能對英國在當地的統治構成任何實質性影響,但這是否會是一個開啟後續事態的引子呢?威爾士以後究竟會不會變得和蘇格蘭、北愛爾蘭一樣呢?這些都只能拭目以待了。

  • 5 # 大國布衣

    威爾士全稱“威爾士公國”,與北愛爾蘭、蘇格蘭和英格蘭共同組成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政治實體。與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長期以來鬧獨立不同,威爾士的政局相對穩定,從來沒有鬧過獨立。

    威爾士是英國面積最小的一級行政區,東臨英格蘭,南臨布里斯托海峽,南與西瀕臨愛爾蘭海,總面積20779平方公里,人口僅309萬。

    威爾士公國的歷史要早於英格蘭,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有凱爾特人從歐洲中部渡過海峽來到這裡。英格蘭島在很長的時間裡王國林立,混戰不斷,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征服英格蘭,建立了在英格蘭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諾曼底王朝,威爾士土地上大小諸侯審時度勢最終選擇依附於諾曼底公國。

    1216年成立了威爾士公國,1282年起,威爾士被置於英格蘭的支配之下。1536年,威爾士和英格蘭簽署《聯合方案》,威爾士正式與英格蘭合併,英語成為威爾士官方語言之一。

    威爾士從1536年與英格蘭統合,至今已經過去了近五百年的時間,為什麼至今甘於成為英國的一部分,不像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那麼吵著鬧獨立呢?

    首先,威爾士早期也試圖爭取獨立,那是在英威統合後的1404年,以伯厄斯親王歐文.格蘭道爾為首的一班獨立派吵吵嚷嚷拉起一支隊伍向英格蘭挑戰,要求恢復自己的“威爾士公國”,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十幾年,英格蘭自然對不聽話的“小弟”是毫不留情,給予了殘酷的鎮壓,1421年徹底平息了這一場變亂,威爾士的反抗力量和主要獨立人士被消滅殆盡。至此自知實力不濟的威爾士算是被徹底打服了,再也不敢輕易鬧獨立了。

    其次,威爾士雖然與蘇格蘭同屬凱特爾人,但威爾士在與蘇格蘭長達數百年的統合過程中,早已從方方面面融入英格蘭,可以說從情感上威爾士人更傾向於英格蘭,更何況威爾士在陸地上與英格蘭直接接壤,卻與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隔著愛爾蘭海。威爾士在語言文化風俗上與英格蘭更有認同感,這是長久的融合形成的。

    最後,威爾士是英格蘭最親密無間的夥伴。雖然威爾士在英國四大一級行政區面積最小人口最少,但英國從不厚此薄彼,給予了威爾士崇高的地位和經濟支援,威爾士不僅是英國王儲的直屬領地(如現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頭銜就是威爾士親王),還得到英國的各種經濟支援,威爾士是英國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富裕程度要強於蘇格蘭,在這種情況下,百姓生活富足,日子過的樂滋滋,誰還有心思鬧獨立呢。

    不過威爾士雖然與英格蘭統合近五百年,但威爾士人始終有很強的自國認同感,在維持一個英國的大政方針下,威爾士人也在積極爭取內部自治。1997年,威爾士透過國民投票決定設立自己的議會。

  • 6 # 慰問官

    你要麼加個誰誰誰愛鬧獨立的前提,要麼就把那個“卻”字去掉,一句話的問題都有語病,如此馬虎根本就值不得回答。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正所謂“內憂大於外患”。從古至今以來,一個國家要想強大,內部的穩定和團結是基礎。否則,即使實力再強,也會每況愈下,逐漸走上衰落之路。哪怕是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也不例外。

    作為老牌的殖民帝國,英國的統治範圍,巔峰時期多達33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1/4,是本土面積的近百倍。殖民地人口近4億,等於本國人口的9倍,成為當年實至名歸的世界霸主。

    一戰二戰之後,英國實力大損,不僅各殖民地紛紛獨立,連內部也鬧起了分裂。先是凱爾特人為主的愛爾蘭,成功脫離英國的管轄。接著,發現油田的蘇格蘭也不斷公投,鬧著分家,妄想獨享黑金財富。

    到了今天,連英格蘭人居多,當年愛爾蘭獨立時分割出來緊跟英國的北愛爾蘭,也開始搞起了獨立,為此還成立了一個北愛爾蘭軍。

    不過,相對於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早在500年前,被欽定為英格蘭王儲直屬領地的威爾士,卻老實得像個乖孩子一樣,一直緊跟英格蘭,從未有獨立訴求,這是為什麼呢?

    (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

    一、歷史上威爾士也曾鬧過獨立。

    說起威爾士公國的歷史,相比英格蘭而言,要更加古老。早在公元前1000年時,就有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來到這裡,此後,這裡成為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

    羅馬人退走後,英格蘭由盎格魯-撒克遜人主導,開始 “七國割據”的歷史階段,而威爾士同樣群雄並立,相互攻伐。

    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統一英格蘭,威爾士各諸侯自知不敵,紛紛歸降依附於英格蘭治下。

    直到公元1400年9月16日,波厄斯親王歐文·格蘭道爾自封親王,帶領威爾人反抗英國人的統治,意圖脫離英格蘭國王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但經過12年游擊戰,他被英格蘭軍隊徹底擊潰。

    隨後,威爾士的反抗分子基本被處決,歐文·格蘭道爾也下落不明,此次血腥鎮壓,對威爾士威懾很大,再也沒有人敢有反抗之心,因為無論是從體量,人口,經濟,軍事各個方面,威爾士對抗英格蘭,無異於雞蛋碰石頭。

    而且,經過這次事件後,英格蘭開始對威爾士實行直接管理,想造反也難有機會。到了1536年,威爾士和英格蘭出臺聯合法案,兩地正式併為一個國家。

    (網路配圖)

    二、英格蘭對威爾士的滲透同化。

    愛爾蘭之所以早早脫離英國,以及蘇格蘭現在也天天鬧著獨立,歸根結底,是這兩個地區在合併入英聯合王國後,仍然保持著民族和文化的相對獨立性,而且兩地在地域上也保持著相對獨立,尤其是愛爾蘭,和英格蘭隔海相望,地域上互不相連,島上的居民也多為凱爾特人種的後裔,因此,英格蘭很難將其同化。

    威爾士則不一樣,地域上和英格蘭唇齒相依,同屬大不列顛島。兩地居民來往方便,慢慢融合為一體。特別是當年那次叛亂之後,英格蘭王室加強對威爾士同化,強行推廣英語和文化習俗,使得歷經600年後,威爾士自有的民族屬性逐漸褪化,成為英倫四島中,唯一一個被英格蘭滲透同化成功的地區。當地人已視自己為英格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會再鬧獨立。

    (網路配圖)

    三、地位尊崇的王室領地。

    在英格蘭納入的三個地區中,威爾士的面積最小,人口最少,但是在當初合併時簽訂的聯合法案中,明確威爾士為英國王室的直屬領地,相當於咱們的直轄市之類。所以我們看到,每一代王儲長子,都被任命為威爾士親王,在王室眾多親王中身份最為尊貴。

    既然地位尊貴,威爾士所享受的各項待遇,自然比其它兩個地區要高得多,英國政府對於它的投入建設力度,也要有所傾斜,在中央政府支援下,當地有著先進發達的工農業和畜牧業,民眾們生活富裕,福利健全,生活美好的前提之下,誰還會想著鬧獨立呢。

    所以我們看到,雖然隔海相望的愛爾蘭早已獨立,蘇格蘭也天天搞全民公投,嚷著要分家單幹,但威爾士人依舊談定,過著自己的幸福生活。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英國雖然曾經強大,但正是由於它沒有注重加強本國領土的擴張,一昧搞殖民地建設和掠奪,再加上其忽視合併諸島的滲透和同化,一旦自身實力衰落,不僅殖民地丟失殆盡,連蘇格蘭和愛爾蘭的本土諸島,也紛紛搞起了獨立。最終造成了今天的悲劇。

    (參考資料:《試論威爾士與英格蘭的關係》)

  • 8 # 指尖侃球

    誰說的威爾士從來不鬧獨立?以威爾士黨為首的人一直想要讓威爾士獨立建國,而且在2019年5月,威爾士還搞過數千人的獨立遊行。

    雖然威爾士一直有人再尋求獨立,但相對於常常鬧獨立的蘇格蘭、北愛爾蘭來說,威爾士沒那麼多資本、沒那個動機、沒那個必要去轟轟烈烈鬧獨立,為何這麼說,我認為無非有如下幾個因素:

    1、沒有利益能驅使威爾士鬧獨立

    英國類似於聯邦式國家,它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四個政治實體聯合組成,其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是地盤最小、人口最少、經濟最不好的。

    蘇格蘭之所以總鬧獨立,而且想獨立的人數還不少,甚至還組織過脫英公投,根本原因不外乎如下三點:

    a、蘇格蘭和英格蘭在1707年聯合之前是兩個敵對了近千年的民族,而且當時蘇格蘭之所以會與英格蘭簽署《聯合法案》,完全是因為英格蘭逼迫的;b、蘇格蘭境內542萬人中,蘇格蘭族佔90%,並且蘇格蘭一直以來都保留著自己獨立的宗教、文化和社會習俗;c、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蘇格蘭在北海發現大型油田,光憑這個油氣資源,蘇格蘭就能實現持續的繁榮富強,然後又因為蘇格蘭捨不得每年都要給英國政府鉅額稅款,所以他們想獨立,然後自己吞下北海的所有油氣資源。

    北愛爾蘭為何要鬧獨立,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想與愛爾蘭島上的愛爾蘭王國合併,畢竟兩者同根同源。

    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有自己尋求獨立的根本利益推動,但威爾士,我真想不出他們有什麼理由、利益會去推動他們獨立,威爾士與蘇格拉也沒有什麼到至今也無法化解的矛盾、仇怨。

    2、威爾士早被蘇格蘭給同化了

    跟蘇格蘭、北愛爾蘭加入英國的方式不同,威爾士是最早與蘇格拉進行合併的,而且還是因為蘇格蘭的戰爭強制佔領。

    當年蘇格拉透過戰爭擊敗威爾士後,英格拉就不斷的在威爾士輸出自己的文化與語言,而當威爾士人民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英格拉文化、語言洗禮之後,威爾士人不知不覺間就完全接納了英格拉文化,一旦被同化了,自然就談不上分家了。

    哪怕威爾士目前還是有人想分家,但這部分人太少了,根本無法動搖英國政府的統治。據英國2019年6月(當時威爾士有人鬧獨立)的民調顯示,威爾士只有12%的人支援威爾士獨立。

    3、威爾士族在威爾士算少數民族

    威爾士目前的常住人口約310萬人,但其中威爾士族最多也就一百萬多點 ,因為在1978年統計人口時,威爾士族的總人數為70萬,如今四十多年過去,最多也就增長個幾十萬吧。

    三百萬人,威爾士族只有一百來萬,甚至連一半都機率沒有佔到,你說這搞起獨立公投起來,怎麼可能會成功嘛,而且這獨立公投也搞不起來,除了威爾士近兩百萬人是蘇格蘭人之外,其餘的一百多萬威爾士人中還有很多是親蘇格蘭、親英的。

    4、英國對威爾士的統治最徹底——威爾士親王

    當年威爾士征服威爾士後,愛德華一世原本是想將威爾士徹底併入蘇格蘭,然而威爾士人並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於是威爾士的貴族們向愛德華一世提出了一個建議要求:

    由一位出生的威爾士、不會講英語、生下來第一句話是說威爾士語的親王來管理威爾士人——如今英國威爾士親王的由來

    考慮到要減輕英格蘭對威爾士的統治難度,所以愛德華一世就同意了威爾士貴族們的這個建議要求,於是立馬將自己已經懷孕,馬上就要就要生產的媳婦接到了威爾士,於是,英國第一位威爾士親王誕生了,而在此之後,英國王室的王位繼承人都會被先冊封為威爾士親王。

    當威爾士看到自己的王就是英國的王或王位繼承人時,他們怎麼可能還會去鬧獨立?一旦鬧獨立,按我們的傳統習俗來看,這就等同於造反。

    除了政治上的徹底統治,威爾士的經濟也非常依賴於蘇格蘭、英國,一旦沒有了英國的支援,他們的經濟就差不多完了。

    結語

    當一個民族、地區想要獨立時,它起碼得有自己一直以來都奉行認同的宗教、文化,然後還要經濟也要能夠去作支撐,如果連這些最基本、最根本的東西都沒有,那何談獨立。

    蘇格蘭鬧獨立是因為它有自己區別獨立於蘇格蘭之外的文化習俗,然後還有強大的經濟,北愛爾蘭那部分想獨立的也是想與愛爾蘭合併,可你看看威爾士,它有什麼可依仗的資本去獨立。

    當威爾士有威爾士親王的那一刻,當蘇格拉開始對威爾士進行文化同化的那一刻,威爾士人就失去了獨立的先天資格。

  • 9 # 逆流的魚L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一共由四個實體組成,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

    英國並不是鐵板一塊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和英格蘭長年不和總想分家另過,而威爾士卻十分低調甚至於默默無聞,毫無存在感,為什麼威爾士如此低調?

    威爾士雖然是一個地理實體,但是在很早的時候就被英格蘭征服,從十一世紀開始威爾士就成為了英格蘭管轄的地區,幾百年來威爾士已經把自己視為英國的一份子,英國王儲的正式名稱就是威爾士親王。

    而且威爾士地小民少,經濟一般,同時和英國政府關係融洽,沒有獨立的慾望和實力。

  • 10 # 歷史文武君

    很多人都說,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在鬧獨立,為什麼威爾士就老老實實的呢?

    其實並不是,威爾士也鬧過,不過都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英國脫歐這件事影響其實很大,英國脫歐中支援率為52%,不支援的也高達48%,可以看出英國脫歐這件事也遭到了英國民眾的很大反對,即便是支援脫歐的英格蘭地區,也有人反對脫歐,威爾士也是這樣,在2019年就有反對脫歐的威爾士人也出來遊行,甚至要求威爾士獨立出去,但這些與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鬧獨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威爾士這麼老實,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

    地小人少

    整個英國的主體是由四大領土組成,分別是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國土面積為24萬平方公里,除去隔岸的北愛爾蘭,威爾士是最小的,面積僅為2.08萬平方公里,連整個英國面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相比蘇格蘭佔據英國領土三分之一來講,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說人口,整個英國的人高達6679萬人口,可威爾士人口數僅為310萬人口,人口占比連5%都達不到,這比起蘇格蘭來說要少的多。

    歷史淵源

    說起威爾士,它與英格蘭相接壤,促成威爾士與英格蘭歷史上交流比較多,有一點要說明,就是威爾士的歷史要比英格蘭還要古老,只不過沒有英格蘭發展的好而已。

    在公元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英格蘭,並在此建立了諾曼底王朝,而威爾士的諸侯開始附庸英格蘭王國,之後雙方雖然有一定的摩擦,整體還是比較平穩,直到1536年,雙方簽訂的《聯合法案》正式透過,確定雙方正式聯合,英語也成為了威爾士的官方語言。

    從雙方簽訂的《聯合法案》可以看出,威爾士是最早與英格蘭聯合的,至今已經將近500多年的歷史,從而開始附屬英格蘭至今將近1000年的歷史。

    威爾士地位

    威爾士與英格蘭簽訂的《聯合法案》中,威爾士被賦予了崇高的榮譽,所以在英國中威爾士地位是比較高的,從威爾士親王由英格蘭愛德華一世的王子擔任開始,雙方便開始規定,英格蘭國王和後來的大不列顛國王將“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賜予長子,久而久之,威爾士親王的頭銜也成為了英國王儲的代表之一。

    威爾士在英國的地位高,自然會得到相應的青睞,從而有利於威爾士在英國的整體發展前途,這是威爾士沾光之處。

    威爾士實力不濟

    在剛開始打交道的時候,威爾士實力還是可以的,甚至在1136年的時候,威爾士王公歐文•格溫內德在卡迪根之戰中率領9000威爾士軍隊迎擊羅伯特-菲茨率領的一萬諾曼王朝(英格蘭)入侵軍隊,獲得勝利,殺死了3000敵軍,這個數字在古代歐洲是比較可怕的,還不算受傷計程車兵,可見此時的威爾士軍隊戰鬥還是不錯的。

    可是僅僅過去一百多年,愛德華一世率軍出兵威爾士,一口氣就征服了整個威爾士全境,從而誕生了“威爾士法”(威爾士親王開始由英格蘭王子擔任),致使威爾士逐漸被英格蘭控制。

    等到1400年時,威爾士的波厄斯親王歐文•格蘭道爾不滿英格蘭的統治,公開叛亂,並在1404年自封為威爾士親王,雙方火藥味不斷加重,1412年波厄斯親王被英格蘭軍隊擊敗,他本人戰敗失蹤,不知去向,此事過後,英格蘭加強了對威爾士的管理。

    不過,從此之後威爾士再無叛亂,可謂是被徹底打服了,並開始全面接受英格蘭,逐漸被英格蘭同化。

    總結:看似現在叫英格蘭和威爾士,其實他們之間有很多的相同之處,比起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來講,英格蘭和威爾士更像是一家人,威爾士在英國的大家庭之下過的也比較舒服,自然不會選擇獨立。

  • 11 # 老李來說股

    出於現實利益來說,威爾士對獨立興趣不大,畢竟威爾士可不像蘇格蘭那個體積,威爾士面積很小,而且沒有石油資源,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後的生存問題不得不考慮。

  • 12 # 黃日涵副教授

    一般而言,我們還將英國或者不列顛島稱之為“英倫三島”,“三島”指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在英文中,並沒有和“英倫三島”相對應的概念或者詞彙。這是由於此前清朝時期對英國缺少了解,形成了錯誤的理解,並沿用至今。

    英倫三島中並沒有提到威爾士。或者說,華人已經在潛意識裡將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二為一。雖然是誤解,卻反映出部分現實。

    英國的四個構成部分中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有尋求獨立的訴求。北愛爾蘭要求獨立,更多是基於宗教因素,北愛爾蘭中大多數是天主教徒,他們在情感上更加親近信仰同一宗教的愛爾蘭。蘇格蘭在語言、文化和風俗上都自稱一體。近年來蘇格蘭內部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支援與反對獨立的聲音幾乎相差無幾。隨著英國脫歐,蘇格蘭要求脫離英國的浪潮進一步高漲。

    然而,和蘇格蘭享有相同地位的威爾士卻沒有要求獨立,但威爾士和蘇格蘭在歷史發展和憲政安排方面的情況十分相似。據BBC此前做的調查顯示,威爾遜人支援獨立的只有3%。

    威爾士不尋求獨立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威爾士人口只有300萬,和蘇格蘭的530相比,人口較少。

    第三,威爾遜人對自身既是英華人,又是威爾遜人的身份相對滿意。威爾遜有享有高度自治的政府,同時,威爾遜也是一個雙語地區,據估計20%的人口講威爾遜語。

    第四,更為重要的是威爾遜和英格蘭保持著密切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絡。威爾遜人更喜歡和英格蘭人聊天,威爾遜也為自己的政治家能為英國做出貢獻感到自豪。威爾遜人也更容易接受英格蘭人在其政府中擔任要職。

    綜上,不難看出,威爾遜由於和英格蘭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和往來,更加認同作為英國的一部分。因此,不會像蘇格蘭那樣有強烈的獨立訴求。

  • 13 # 海山武俠世界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個聯合王國是由契約和聯盟聯結在一起的,它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個部分。現在北愛和蘇格蘭都在鬧獨立,如果威爾士也鬧,那英格蘭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北愛和蘇格蘭鬧矛盾是有各自原因的。北愛是因為它不在不列顛大島上,它南邊就是愛爾蘭,居民以愛爾蘭人居多,以民族傾向來說,北愛鬧獨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北愛人態度也很堅決,一度鬧得很兇的恐怖襲擊就是他們表達態度的一種方式,雖然這種方式不理性、不人道。但所謂捆綁不成夫妻,隨著英帝國進一步的衰落,北愛獨立成功是很可能的。

    蘇格蘭鬧獨立主要是經濟原因。蘇格蘭有很豐富的資源,卻因為經濟制度和沉重的賦稅,導致蘇格蘭人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益,所有他們很不滿,蘇格蘭獨立公投就是這種情緒的集中反映。可以預見,這種情緒有可能再爆發,再組織一次公投的話,後果就難說了。

    威爾士相對來說比較小,又是元老,比較親英格蘭吧,這可能是威爾士沒有鬧獨立的原因。

  • 14 # Beepbug

    現在倫敦蔫了,歐盟多次催它脫歐,它總是裝聾作啞。我早就說過,英國千萬不能鬧脫歐,你在歐洲鬧獨立,蘇格蘭們就在國內鬧獨立,讓你英格蘭一獨到底。

  • 15 # 老王談兵

    幾個方面,首先威爾士為英格蘭統治比蘇格蘭早幾百年,當地人被英格蘭同化較深,其次威爾士經濟對英格蘭依賴較強,不像蘇格蘭有更強的獨立性,第三威爾士歷史上和英格蘭關係比較融洽,不像蘇格蘭和英格蘭矛盾重重,最後從法理上看,威爾士是英格蘭的附庸,而不像蘇格蘭和英格蘭是平等的王國。

  • 16 # ruixuezhaofeng

    英國全國面積24.4萬平方公里,人口6563萬(2016)。

    全境四大地區各有其特點。英格蘭典雅秀麗,面積13萬平方公里;蘇格蘭蒼勁豪邁,面積7.8萬多;北愛爾蘭神秘滄桑,面積1.4萬。

    全華人口在四個地區的大致分佈為英格蘭佔84%,蘇格蘭佔8.3%,威爾士佔4.8%,北愛爾蘭佔2.9%。

    英格蘭西部的威爾士古樸自然,面積2萬平方公里,地勢崎嶇,以山脈為主,北部丘陵原野,中部是海拔600米的臺地。

    威爾士人是公元前3世紀定居該地的凱爾特人後裔,以威爾士語為母語,現大多數人講英語,主要居住在威爾士和英格蘭,屬新教派系。威爾士從13世紀起受英格蘭人控制(1277—1288年,英格蘭征服威爾士,1536年威爾士被正式併入英格蘭),16世紀前曾有多次起義以爭取獨立,20世紀以來民族主義者以復興語言和文學為己任。威爾士傳統上是鄉村社會,後來南部煤炭業和東部工業得到長足發展。其他英華人視威爾士人酷愛音樂,喜歡開玩笑,缺乏責任心。在英格蘭人看來,威爾士人熱情奔放,感情外露,熱心友好,但也相當狡猾,非常饒舌。

    相對於蘇格蘭人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威爾士人偏安一隅,經濟地位不輸英格蘭人,他們與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沒有利害衝突。人少勢寡,相安於“大家庭”,又不失自身特色。

  • 17 # 三隻腳的大烏鴉

    威爾士也有鬧獨立的啊,但影響不大。

    威爾士本來就是英格蘭王國下屬的公國,國家元首是威爾士親王,一直都是由英格蘭王儲擔任的。這和蘇格蘭不一樣,蘇格蘭是王國,和英格蘭王國是並列關係的獨立主權國家,不爽了自己獨立英國也攔不住。

    再者,蘇格蘭有北海油田,如果獨立了獨享石油收入,還是很可觀的。威爾士除了羊之外什麼都沒有,獨不獨立能有什麼區別?還不如跟著英格蘭後邊吃肉呢。

  • 18 # 澹奕

    威爾士既沒那個實力,也沒那個動機。如今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併已久,早就沒了那個興致。

    地處英格蘭西部的威爾士屬於凱爾特人的居住地,其歷史甚至比英格蘭還要悠久。相對於蘇格蘭與北愛爾蘭,威爾士加入英國的歷史要久遠得多。早在11世紀初諾曼底王朝時期,這裡就成為了英格蘭的附庸之地,1216年,威爾士從王國被英格蘭降等為公國。

    1284年,英格蘭君王愛德華一世征服了整個威爾士,此後英格蘭在威爾士的管理不斷強化,與1536年正式透過《聯合法案》英格蘭威爾士合為一體。

    威爾士長久以來依附於英格蘭生存,如今威爾士象徵性君主就是英國王儲查爾斯。在英國,“威爾士親王”的爵位是儲君特有的,久而久之,就成為了英國儲君的代名詞。

    雖然威爾士人屬於凱爾特人後裔,血緣上與蘇格蘭、愛爾蘭更加親近,不過如今人口不到70萬,在威爾士也不具備主位之優。作為英國的少數族群,威爾士人的語言被保留,同時威爾士也擁有自身的議會,有很大的自治權。

    相對於北愛爾蘭,威爾士加入英國已久,且地緣上也更加親近英格蘭;相對於蘇格蘭,威爾士與英格蘭不存在利益分配問題(蘇格蘭鬧騰很大的原因來自於北海石油),反而兩者經濟一體化程度很高。

    可以說,威爾士在英國內部過得挺開心,沒折騰的那個實力卻也沒那個必要。

  • 19 # 千里巖

    要說威爾士為什麼不鬧獨立還真的必須得把蘇格蘭為什麼鬧拽來對比一下。

    有的回答也提到了威爾士地小人少,更重要的是,當年羅馬人進入英國這個島子的時候,一部分凱爾特人退往威爾士的山區,另一部分人退往了北部蘇格蘭。威爾士雖然是山地,可是地形也並不是很險峻,反而很貧瘠容納不了多少人口,鬧不出大事兒了。因此羅馬人對這裡的征服也就是馬馬虎虎的,而北部蘇格蘭雖然氣候寒冷一些,但是地域卻寬廣得多,能夠容納的人口也多,羅馬人沒辦法打得過就只好修了一道長城。

    等著羅馬完蛋了,日耳曼族系的安格魯薩克森人跑來了,基本上也就只能接手羅馬的格局。這樣一來,因為地小人少在經濟上必須依靠著羅馬在英格蘭中心區的威爾士,就只能繼續與安格魯薩克森人打交道。 英格蘭實現統一之後,就利用威爾士內部的繼承權爭奪問題扶植一派打一派,最後在長腿愛的華使其實現了實現了徹底控制威爾士的目的。

    不過長腿愛德華的主要目標還是蘇格蘭。因為那裡地盤大人口多,搶一把成功了油水大,就算是搶不成功也得把他的力量消耗下來,免得有朝一日殺進英格蘭來。既然威爾士地區不是重點,那麼長腿愛德華對威爾士人的態度就寬鬆得多,讓威爾士貴族在自己的領地裡有很大的自治權。不過為了名正言順的控制住威爾士,他就玩了個花招,把自己的兒子封為威爾士的親王。

    經濟上要依靠英格蘭,政治上也不吃虧。威爾士當然沒有理由鬧了。

    前面說過蘇格蘭地盤大人口多,對於英格蘭來說,最少也是一個戰略競爭對手。所以雙方打得會比較認真。到了後來麻煩更大,亨利八世在英格蘭搞宗教改革,英格蘭成了新教國家,可是蘇格蘭依然故我還是個天主教國家。

    等著因為通婚的原因,蘇格蘭國王成了英格蘭國王,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很快這個統治就因為宗教矛盾以及查理一世的亂來,最後英格蘭起來造反,把查理一世的腦袋砍了。雖然後來斯圖亞特王朝又復辟了,可還是因為宗教矛盾又把詹姆斯二世攆出去。

    丟了英格蘭王位的詹姆斯二世怎麼能甘心?所以他就利用宗教感情去找蘇格蘭來幫忙。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矛盾關鍵就出在這一次戰爭上。

    雖然詹姆斯二世最終沒能復辟,可是她的兒子和她的孫子都始終利用宗教問題在蘇格蘭保持了相當的影響力,甚至還發動了一次復國戰爭。當然沒什麼懸念這次戰爭還是英格蘭勝利了。

    而這兩個人在英格蘭就沒啥市場,還被英格蘭叫做大小王位覬覦者。

    打贏了內戰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實在是對蘇格蘭不放心,因為參加斯圖亞特家族復辟戰爭的很多蘇格蘭軍隊實際上是蘇格蘭貴族的氏族武裝。所以英國國王一邊非常嚴厲的鎮壓兩個王位覬覦者在蘇格蘭的追隨群體,另一邊兒更是徹底拆散蘇格蘭社會中非常有影響力的氏族。

    就是這個拆散蘇格蘭氏族的行為和嚴酷的鎮壓以及宗教教派上的糾紛。讓蘇格蘭和英格蘭這兩個民族之間埋下了歷史不和的種子。英國軍隊在蘇格蘭胡作非為激起更大的反抗,這種鎮壓直到工業革命大爆發之後,大批的蘇格蘭人因為謀生流向了美洲殖民地,隨後因為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蘇格蘭人在世界上也能跟著分到一定的好處,最後才慢慢的逐漸消失了。

    有的回答也提到,事情起了變化,是上個世紀70年代,蘇格蘭沿海周圍發現了大量的石油,這一下子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重新刺激了蘇格蘭人心中沉睡已久的獨立想法。

    說到這裡就很明顯了,威爾士是沒有資本鬧獨立,而且在歷史上不管有什麼新仇舊恨,都已經過去了快上千年。蘇格蘭則是現在因為石油而膽氣壯,更重要的是新仇舊恨本來就多,而且這還不過就是兩百年左右的事情。

  • 20 # 羽格倫

    作為英國生活過的朋友說句大實話吧……威爾士除了南部卡迪夫 斯旺西外……基本沒什麼城市……翻看威爾士地圖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區都被劃歸國家公園,保護區,森林公園…同時又不像蘇格蘭 北愛離倫敦那麼遠…那還鬧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茄子褐紋病有什麼症狀?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