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影片

    主要講的是作家羅裡·詹森想成為美國文學的代言人,可是在創作過程中遇到了瓶頸,為了尋找靈感和減輕生活負擔他和女友搬到了鄉下,在一次和女友去巴黎的旅行中,他去了一家古董店,選中了一件古老的公文包,包裡有一份手稿,看了這份手稿的他覺得特別完美,於是將手稿的內容當成自己創作的小說發表了。然後這篇小說讓他大美國小說界放異彩,可是麻煩也隨之而來,這篇小說的內容都是別人真實的故事。於是和這些故事有關的人,都紛紛來找主人公的事。

  • 2 # 小陽看影視

    我之前看過這部電影。The words, 故事本身講述了一個故事中的故事,總的來說有三個故事,故事裡的人也在講故事,抱歉,有點繞。

    確實是非常不錯的劇本,非常不錯,從這個電影我真切的明白了什麼叫驚悚型別片,沒有恐怖的鏡頭,但讓人不寒而慄。

    也許我作為一個曾經研究自然科學的人,發表一個文章也無法引起什麼轟動,但如果我是研究文字,的人,如果我可以創作偉大的小說,不朽的傑作,那麼剽竊一整本將是無法磨滅的噩夢,絕對會是的,如影片中所說,people make choices in life, the hard part is living with them, 我也曾為自己的人生作過幾次關乎命運的決定,有些需要努力勤奮死磕,有些需要當機立斷立竿見影。。。現在回想起來,在悠長的歲月中,好像心中一直放了一座鐘一樣,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緩慢,但從來沒有停下來過,從來沒有,我默默的跟著這座鐘一直走,也從來沒有停下來過,我和我的決定相處的意外的非常好,即使有時候看上去很糟。

    The hard part is living with them, 既然如此,就不要作錯誤的決定,什麼叫錯誤的決定?就是內心裡猶豫的那一瞬間。不要問我明天出門要不要戴口罩,我說的是足以左右人命運的選擇,沒有站在過那樣的風口,就不知道風來的有多大,所以,be true, be honest, anywhere, anytime, 就沒有人有能力迫使你作出違背意願的選擇。

    否則,將需要用一生去緬懷那個猶豫的瞬間,那才是人間悲劇。

    對於活生生的人來說,有些錯誤無法糾正,只能忘記。接受這個現實,遠比驗證它更明智。

  • 3 # 優質影片段

    電影開頭男主海門參加讀書分享會,輪到海門分享時,他向聽眾解讀了自己的新書—世界,開始講述書上的故事。故事主人名為羅裡,他是一名作家,雖然寫過幾本書,但都無人問津。

    直到一本新書的出現,讓他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產銷書作家,但是在外界光鮮之內有著一段不為認知的秘密。原來羅裡大學畢業之後帶著女友來到紐約一個小城市內生活,白天自由自在,晚上的羅裡就坐在電腦前寫作,雖然生活挺幸福,但是收入根本就不夠兩人的開銷,甚至要靠著羅裡父親的救濟。

    羅裡一直相信自己有一個故事在等著自己,不久後他確實寫成了一本書,拿到各個出版社,卻沒有人願意出版這本書。沒過多久,羅裡和女友結婚了,他們一同來到法國巴黎準備度蜜月,在閒逛時買了一個破舊的牛皮包,起初羅裡並沒有在意,誰知道他在其中發現了一箇舊的發黃的書稿,裡面講述的故事很快就將羅裡吸引,為了成名,羅裡經過思想鬥爭之後,決定將書稿錄入到電腦之中,妻子看到羅裡的這本書之後要求他一定要公佈出去,因為實在是太棒了,此時妻子並不知道其中的真相。

    羅裡找到了星探卡特,卡特同意出版了這部書,憑藉著這本書,羅裡一躍成為美國暢銷書作家,成為人們的關注點,成名之後的羅裡這天在公園裡面閒坐,卻來了一位老人,他向羅裡講述那本書中的故事。

    遠在一九九四年,一名青年當兵來到巴黎,悠閒時間總在寫作,他遇到了酒吧女招待員西莉亞,兩人很快就墜入愛河,但不久後他因為觸犯軍規被遣送回家,在家鄉的青年開始將自己在巴黎的所見所聞和自己的愛情寫下來,最後他又回到了巴黎,和西莉亞結為夫妻,並以作家寫作為生。

    但是西莉亞生下的孩子夭折,西莉亞也被父母叫回老家,青年有感而發,在兩個周內,將這一切寫成了書稿,然後裝入牛皮包中,交給了西莉亞讓她保管,但是西莉亞卻不小心將其弄丟,生氣的青年離開了西莉亞,在今後的日子裡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故事講完了,老人並沒有索要什麼,羅裡開始思考自己到底該怎麼辦,他將事情真相告訴了妻子,妻子讓他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但是老人突然去世,羅裡將這本書著作權佔為己有。分享完了,海門在聚會最後給自己的一個學生講了故事的最後,原來他就是書中的羅裡,妻子因自己的決定離開自己,而自己在寫不出更好的書。

    好像海門抄襲之後的後果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嚴重,但是在他的心裡有著一份深深的愧疚,是因為自己沒有按照老人最後的要求?還是因為自己在老人去世後霸佔了著作權?我們不難想象在今後的生活中,海門該如何處理這些東西,妻子因為這件事離自己而去,得到的名譽也開始消散,最終海門不也是因為忍受不住,將這一切寫成了這本書,或許講出來對海門來說愧疚就減少,他不害怕人們明白這本書的真相,害怕的是自己將這個秘密一直隱藏下去。

  • 4 # 辣條推好劇

    故事概括起來比較複雜,是許多導演和編劇都喜歡用的劇中劇模式,可以說是一個男人的奮鬥史,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偷的自我麻痺。

    為什麼說是小偷呢?聽我慢慢來說。

    男主羅裡和歡喜幾乎可以說太像,都是畢業時為了堅持所想,不願將就,把自己幾乎陷入一個無可奈何的境地,但是羅裡還是比歡喜要聰明得多,知道拆東牆補西牆。

    跟隨內心固然重要,但是活著更重要。

    羅裡是個作家,寫得很好。但是完全和市場不關聯,缺乏深度和厚度,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就和歡喜女士不太一樣了……

    他抄襲了無意中得到的,屬於別人的舊書文稿。

    但是故事卻直擊人心。

    寫故事的人幾乎可以說是上一輩的人。

    他年輕時很帥,愛讀書愛學習,他還有一個很美的女朋友,一段過程很完美、結局卻很淒涼的愛情。而那本舊小說文稿,記錄的就是這個只屬於他自己的故事。

    無法否認,一個成功的作家,大多數都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其實這個時候,羅裡和許多人的內心一樣掙扎:明知這個東西很好很完美,佔為己有後,自己就能名利雙收,可是這個東西講到底也不屬於自己。

    To be or no to be,莎士比亞很早之前就對選擇下了一個最困難的定義。

    但是生活中,抉擇哪有這麼難呢?就算是抄襲,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羅裡最終還是抵不過誘惑,將文稿署上自己的名字,走向人生巔峰。

    直到原作者出現在自己面前。

    當然,歡喜女士和羅裡最大的不同也在於此,歡喜女士就是再對成功心切,也不會去竊取他人成果,且不說被抄襲的人是什麼感覺,光是自己的良心就過不去。

    那麼被抄襲的人到底是什麼感覺呢?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我之前說過這是個劇中劇的故事,所謂劇中劇,就是在一部影片中有兩條以上平行的主線,而這些劇情線又是相互交融的。

    第二個故事,就是羅裡佔為己有的這部作品的,原作者的經歷與寫作背景:一個很帥的小夥子排除萬難迎娶了他美麗的新娘。

    世界上唯一無法被抄襲的,是愛情。

    是不是聽上去很俗?可是生活不就是這樣俗不可耐的嗎?

    正是因為我們在不斷地經歷這些事情,司空見慣了,才變得俗了。

    而我們其實都喜歡這樣爛俗的生活。

    就像“我愛你”三個字,多俗氣啊,還是不依不饒地要讓別人對自己說。

    在紐約的中央公園,曾經的帥小夥撐著年邁的身軀,一邊喂鴿子一邊向羅裡講了他的故事,看上去沒有太多波動,卻讓聞者為之動容。

    他說,真相往往能讓人解脫,也同樣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懲罰。

    但有些過錯不能糾正,只能彌補,因而內心經受的折磨是無法逃避的,即使知道永遠得不到原諒與救贖。

    羅裡終究還是熬不過良心,想盡一切辦法彌補這位老人,甚至找到了老人所在的花圃。

    看到這裡,突然想起時不時會被翻出來說的文學界的大咖,唐七女士和大風女士。

    唐七當年因為抄襲大風的《桃花債》一舉成名,真名利雙收無誤,沒多久便被指出抄襲,但沒有道歉,反倒反咬一口。

    至今不明白,一個人的內心要“堅強”到什麼程度,才能對原作者說出“你不過就是眼紅我罷了”這樣的話?

    相比之下羅裡真是心存善良。

    那麼老人最終原諒他了嗎?一千個觀眾就會有一千種說法。

    但是在羅裡說出“我真的喜歡你的書”這句話時,老人轉身瞬間的欣慰,恐怕就是最真切的情感。

    他當初寫完它,興高采烈地拿到妻子面前,卻因為種種,他自己成了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閱讀過的人。

    因為對成功的渴望,這份遲來50年的肯定,對他來說,等得太久了。

    都說等待是最痛苦的事情,更別提經歷過絕望的漫無邊際的等待。在這段日子裡,不可能沒有後悔和自責。

    他甚至說了一句和歡喜女士幾乎一模一樣的話:

    只是時光一過不再有。

    生活中總是抉擇容易,難的是承擔抉擇的後果。

    這個你只能靠你自己。

    那麼故事的全部,難道就是在講一個犯了錯,又主動承認錯誤的小夥的故事了嗎?

    那真是太天真了……

    關於羅裡最終會活成什麼樣,他的愛情是否最後會落得跟歡喜女士一樣的收場,影片都給了觀影者一個最好的答案——同樣讓人細思極恐。

    最後,想擷取一段電影裡的話送給歡喜女士,同時也送給自己和所有的人共勉:

    You have to choose between life and fiction,the two are very close, but they"re never the actually touch.

    你必須在現實和小說之間作出選擇,它們可以無限接近,但永遠不會重合。

  • 5 # 拾捌小劇場

    影片主要講的是羅裡(布萊德利·庫珀 飾)雖然一直在努力寫作,卻從未得到出版社的青睞,時不時還要靠父親的接濟度日。和新婚妻子多拉(佐伊·索爾達娜 飾)去巴黎度 蜜月時在二手店買了一個書稿包。羅裡偶然發現了裡面的一份舊小說手稿,內容深深吸引了他。最後他把小說佔為己有並出版,終於讓他一舉成名,成為文學界的新銳。而一個神秘的老人(傑瑞米·艾恩斯 飾)突然出現,告訴羅裡自己才是小說的作者,並給他講述了一個小說中發生在巴黎的真實愛情故事。面對這一切,羅裡有了無法逃遁的負罪感。他不知道應該把成功當做理所當然,還是對他的一場道德考驗!但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對他最有利的一面!

  • 6 # 視界先鋒

    電影《妙筆生花》表面上它是一個驚悚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偷手稿”的作家被原作者的過去夢魘纏繞的故事,可是在編劇和導演的眼中,這部電影講述的卻是一個因為一部書稿而聯絡起來的三段愛情故事。此片“有著巨大的時間跨度,從1940年的歐洲,到現在的美國。從戰爭到新晉的作家。這些人物被聯絡在一起,完全是因為那個本來不該被發現、被出版的手稿。故事就是圍繞著這部手稿而展開的。以這部手稿為出發點,講述了三段愛情故事。分別發生在1940年代的戰後的巴黎,現在以及過去的美國。涉及了五到六個人物。所以,從某角度上來說,這並不是一部什麼驚悚片,它是一部愛情片。”

    《妙筆生花》在拍攝手法上運用了戲中戲的的敘事手段。而它優美的背景音樂,卻起到了一個音樂蒙太奇的作用---那就是當戲中的故事從現實講述到小說,小說回到現實,音樂恰到好處地讓橋段表現得更順暢自然,讓觀眾更能瞭解本片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妙筆生花》劇本中精采絕倫的臺詞發人深思:是歡樂和苦痛使那些文字得以降生。你拿走了那些文字,便要承擔相應的痛苦。

    本片志在讓觀眾評判道德良心。同時,它還觸及了一個底線:那就是要不要戴著面具去面對生活。

    出於個人愛好,我更喜歡此片的另一個譯名《千言萬語》 。

  • 7 # 小悅悅娛視

    海報看起來像是因為文字而產生的愛情,然而並不是。

    故事概括起來比較複雜,是許多導演和編劇都喜歡用的劇中劇模式,可以說是一個男人的奮鬥史,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偷的自我麻痺。

    為什麼說是小偷呢?聽我慢慢來說。

    男主羅裡和歡喜幾乎可以說太像,都是畢業時為了堅持所想,不願將就,把自己幾乎陷入一個無可奈何的境地,但是羅裡還是比歡喜要聰明得多,知道拆東牆補西牆

    因為他偷走了那些文字,那麼他就應當承受相應的苦痛。諷刺的是,因為這本書的大賣,連他的另一部小說也有了銷路(寫了三年,雖然賣的不如這本好),可就像那位年長的出版人說的那樣,一個白手起家的作者,無人知曉,就算你寫了三年,藝術性文學性都很高,卻不適合市場。這讓出版商也很無奈,為什麼要冒這樣的風險推銷你的作品呢?然而,當他“盜”得這份幾十年前的文稿後,他在一番糾結過後還是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方式

  • 8 # 吉李大比

    電影《妙筆生花》講述了少許幾個巢狀故事。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幾個故事,不過不是按照影片的播放順序介紹

    故事1:作家a想發表自己的作品卻碰壁,限於窘境時,看見了妻子為自己買的古董包中,有一部遺失的手稿。他將這部手稿敲進自己的電腦後,恰巧被妻子讀到,以為這是作家a的寫作稿,並大力鼓勵作家a把這部作品發表。作家a把這部作品交到出版社那裡,最終順利發表,並獲得轟動。作家a因此在寫作圈裡展露頭角。

    故事2:遺失手稿的即將去世的作家b找到作家a,在和作家a的互動中,告訴自己就是那個遺失手稿的人,作家a十分震驚。

    故事3:作家b向作家a講述了另一個故事,關於這部手稿的誕生背景,手稿中的男主人公如何在法國遇到讓他感到幸福的妻子,如何失去兒子,如何寫下這部手稿又遺失這部手稿,最後如何離開她的妻子。並在交談中透露出,這部手稿其實就是關於他自己生活的真實情況。

    故事4:作家a感到內疚,並想對作家b做些補救,打算把自己的名字從已發表的作品署名中去掉。妻子在知道了真相後,也傷心地離開作家a。不過作家b和出版社都不同意他的這個想法。不久後,作家b離世,而作家a,也一直把這個手稿真實作者的秘密保留了下去。

    故事5:已離異多年、不再年輕且功成名就的資深作家c,在一個頒獎典禮上,向大家介紹故事1、2. 一個美少女在頒獎典禮的過程中出現了,並設法吸引了作家c的注意。美少女對作家非常地瞭解,並想辦法和作家c回到他家裡的工作室,想辦法讓c講出故事3、4。不過,美少女對故事4這個結尾不認同,,她似乎在執著的求證另外一個作家沒交代的結尾,認為作家c對她撒謊了,編出了這樣一個不真實的結尾,並和作家c為此發生爭執。兩人之前還顯得很美好曖昧的關係就此被爭論替代。作家c對此美少女的這種態度轉變很生氣,甚至因此對她產生了身體衝突。就在兩人對結尾的不同態度中,影片很快結束,沒有告訴觀眾這個結尾是否真實。

    我大膽猜測,作家給出的那個結尾是編造的。而美少女那裡,很可能對真實的結局有所瞭解。

    首先,從影片對美少女和作家兩人的形象塑造上來看,美少女呈現出更多的美好一面:美好、聰明、漂亮、勇敢、對真相的尋找與質疑。而作家呢,疲憊、憔悴、躲閃、略帶陰暗。似乎要呈現出一種,光明與真理是站在美少女這邊的氛圍。

    其次,美少女的身份,也是一個影片沒有直接交代的迷。影片交代的,是美少女在學校時和便獲得過一個獎,這個獎作家也獲得過。而且,從美少女的舉止來看,其應當是受過很好的教養,並有著很好的修為的那類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在兩人對結尾有了不同觀點後,並且作家在熱吻這個美少女時,影片忽然閃過故事4中一個片段,妻子知道真相後,作家a安慰並親吻妻子的畫面。然後作家像被什麼擊中了似的,不再對美少女繼續熱烈的吻,而是明顯要躲開什麼。而女孩兒對此有所察覺,彷彿要報復或者威脅什麼的樣子,一改起初對作家c熱吻的迴避,繼續向作家c索吻。這似乎暗示著,美少女的吻讓作家c想起了作家a妻子的吻,似乎也在暗示美少女和作家c的妻子有某種關聯。

    對影片結尾的一個解釋是:作家c就是作家a,但是他把故事4的真實結尾部分給做了修改。而美少女恰恰是作家c(也是作家a)妻子的女兒,甚至有可能就是他自己的孩子。這個女孩兒從自己母親那裡聽說了這個故事,甚至是部分故事的結尾,並對這段歷史做了自己的調查,對故事結尾可能也有自己的猜測,然後來找他的父親,希望他能印證這個故事的結尾。只是很遺憾,她沒能得到真實的答案。

    電影卻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料理文字才有可能出好作品,你要不就才華橫溢,像片中的準作家Clay Hammond,要不就嘔心瀝血用畢生揮灑一部作品,像那位潦倒半生的無名老人。但我們都知道,這世上大多數作家還只是詹森那樣的,文筆與才氣比普通人略高一些,也很勤奮,可就是缺乏“讀者緣”。但是,肯這樣直面自己的作者又有幾人。

  • 9 # 雪芒經典片場

    說起來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面臨人生困境的年輕作家,無人賞識,作品無人問津,生存都是困頓,遑論出人頭地。這時,機緣巧合下,他遇到了一部精彩的作品,沒有作者姓名。他充滿糾結和無措,大概是因為受到的可以冒名的誘惑,面對誘惑的掙扎,又或者是因為自己不具備這樣才情的失落……最後,他用電腦全文抄錄了一遍。

    愛人以為這是他的作品,讀過之後大為感動,建議他一定要去投稿。後來……他因為這部作品一舉成名,暢銷書榜第一名,名利雙收。

    再然後,一個午後,一位老者在中心公園與他相遇,原作者來了……。

    這是一個精巧的故事,整個電影中有三個場景和故事的穿插,分別是老者和作品的故事,這個想要功成名就的年輕人的故事以及這個年輕人多年之後的故事。三個故事的穿插絲毫不亂,情感流暢自然。無論是老者年輕時在法國的愛情故事,還是主場景中年輕作家的困頓、渴望與掙扎,節奏都很棒。尤其是老者年輕時的故事,著墨不是很多,但是驚喜、深情、無奈與痛苦,都讓人嘆惋。

    這是一個關於誘惑與代價的故事,與我們常見的電影思路不同,故事裡沒有大奸大惡,沒有喪心病狂,(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國內的電影,到原作者找來之後,大抵快變成兇殺事件了。)只是普通人面對誘惑的掙扎與妥協和代價。有一些細節來說明這個年輕人的為人,他是個有底線的人,當自己的書有可能,但是需要以別人的名義出版時,他拒絕了;當他知道老人是原作者時,他也想過彌補,去掉自己的署名,公佈事實等等。同時,他又是脆弱的,誘惑來臨時,他妥協了;真相來臨時,他需要靠喝醉才能告訴妻子真相,甚至責怪妻子在看到作品時就應該知道不是他寫的。所以,他是一個普通人。

    與常見的套路不同,老者並沒有要求他補償、彌補,讓他公佈真相,身敗名裂,都沒有。放過了他,他可以繼續他的人生。甚至幾周後,老人就離開了人世,真相再也沒有被揭露的危險。

    但是,這樣是不是就沒有代價呢?——當然不是的,年輕人後來出版的書用故事的方式道出了真相,或許為解脫,或許為救贖。妻子呢,他們早就分開了……,有些事情就矗立在那裡,無法繞過,無法忽略……。

    你是誰?You are what you did;You are what you choose;You are what you read。每一個脆弱、每一個妥協、每一個誘惑,都是要還的……人要活在當下,不管好壞,都是一份美好。

  • 10 # V陽泉小夥

    影片主要講的是羅裡(布萊德利·庫珀 飾)雖然一直在努力寫作,卻從未得到出版社的青睞,時不時還要靠父親的接濟度日。和新婚妻子多拉(佐伊·索爾達娜 飾)去巴黎度 蜜月時在二手店買了一個書稿包。羅裡偶然發現了裡面的一份舊小說手稿,內容深深吸引了他。最後他把小說佔為己有並出版,終於讓他一舉成名,成為文學界的新銳。而一個神秘的老人(傑瑞米·艾恩斯 飾)突然出現,告訴羅裡自己才是小說的作者,並給他講述了一個小說中發生在巴黎的真實愛情故事。面對這一切,羅裡有了無法逃遁的負罪感。他不知道應該把成功當做理所當然,還是對他的一場道德考驗!但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對他最有利的一面!

  • 11 # 夢幻飄雪仙

    “We all make our choices, The hardpart is living with them. ”

    (人的一生要做出很多選擇,但最困難的,是帶著自己的選擇生活下去。)

    這是電影《妙筆生花》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臺詞。

    電影《妙筆生花》是《創:戰紀》兩位編劇布萊恩·克魯格曼和李·斯特恩斯奧的導演處女作,由布萊德利·庫珀、佐伊·索爾達娜和奧利維亞·王爾德等聯袂出演的愛情電影。影片於2012年9月7日在美國上映。影片透過一個作家向觀眾介紹他的新書《the words》(中譯名:《妙筆生花》)中的故事的方式,講述了羅裡·詹森,一個正在經歷創作瓶頸的作家,一次偶然機會拾得一部遺失的傑作,他佔有了它並由此成為美國文學界的寵兒。然而,隨著名與利的雙重豐收,他隨後發現,他要面對的是道德的困境以及更慘重的代價。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給觀眾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供大家去思考,我卻認為,作者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交待了結局。影片看似一個作家在講述他的新書,其實,卻是這個作家透過他的新書在做的另一種心靈贖罪。對多年前自己曾經犯下的一個錯誤、虧欠的一位老人的贖罪。這種贖罪方式將伴隨他度過人生最後一段時光。

    故事從作家那雙深邃的眼睛逐漸拉開序幕,淡入的音樂和滴答的雨聲是故事的轉場點。在羅里人生中最輝煌的那個夜晚,天公卻並不作美,下起了大雨。頒獎晚宴上,羅裡走上臺接受獎狀,他那斷斷續續、極不自信的獲獎感言似乎在向人們暗示:這部佳作真的出自他之手麼?雨夜中默默注視羅裡和妻子的老人給出了答案:“Rory Jamsen had everything he had ever dreamed of. But somewhere, theold man was waiting. And he would change everything.(羅裡.詹森擁有了夢想的一切,但在某個角落,一位老人還在等待著,他將改變一切。)”片中,But somewhere, the old man was waiting.這句話貫穿了兩個鏡頭,一個是滿腹心事的羅裡若有所思地透過飄雨的車窗望向車外,妻子多拉幸福地依偎在羅裡身邊睡著了;下一個鏡頭是一位老人雙手捧著羅裡的新書,眼神凝重地讀著上面的每一個字。導演用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將羅裡和老人第一次很巧妙地聯絡在一起。接下來那句:the old man was waiting.則預示著羅裡在獲得名利雙收後接下來將要面對一場道德的審判,併為此付上慘重的代價。特別值得一提地是電影原聲音樂《The Old man》在這裡的運用。隨著音樂的漸入,羅裡和老人兩條看似平行的線交疊在一起,隱隱地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逐漸推向高潮的音樂則將羅裡、多拉和老人的情緒渲染得恰到好處,同時為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做了進一步地鋪墊。

    和所有崇尚文學藝術的人一樣,羅裡和多拉結婚後,將蜜月地點選在了藝術之都巴黎,這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的宿命所在。在這裡,他拜訪了偶像海明威生活舊址。羅裡駐足於海明威的紀念碑前,久久不願離去。羅裡熱愛文字勝過一切,他渴望透過文字取得成功,就像他的偶像海明威一樣。在一間古玩店他意外得到了一個殘舊的公文包,一股莫名的力量驅使他將這個公文包帶回家,也從此揭開了他人生的另一頁:公文包裡有一本從未發表過的小說,小說甚至連書名、作者署名都沒有。這是他想要的故事,故事中,他彷彿看見了另一個自己,多拉也是這樣告訴他的:小說中的男主角就像羅裡一樣,是一個熱愛文字,一直在為藝術作品而奮鬥,渴望像他崇拜的作家們一樣去生活的人。羅裡和多拉興高采烈地帶著公文包回到紐約,結束了他們的蜜月之旅。

    命運之繩第二次將羅裡和老人緊緊地系在了一起。

    羅裡和大多數有著文學夢的青年人一樣,憧憬著他和文字的未來,卻一次次被殘酷的現實打敗。一通電話、一次和出版社編輯的會面,將羅裡徹底打入谷底,羅裡的作家夢幻滅了,他陷入了迷惘和痛苦中。這時,他意外地發現了公文包中的小說稿。一口氣讀完小說,羅裡被小說中精美的文字震懾住了,他似乎開始明白了什麼,他的父親、出版社的編輯曾經在他面前說過的話在他的腦海中迴旋。一次與友人的聚餐,朋友在他面前炫耀成功讓他感到羞愧、嫉恨。小說中的那些文字縈繞在羅裡的心頭,羅裡的心開始動搖。他渴望成功,渴望成為他心中所期望的那個樣子,而不是看到別人在那高談闊論自己的事業有多麼成功時,臉上流露出的羨慕和嫉妒。“這種書,一個沒有名氣的作家,根本沒有市場。任何一個作家,在任何情況下,沒有出書記錄都很難出書。”出版社編輯的話再次迴盪在他的腦海中。那本不知名的小說讓他看到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也讓他明白,這是上天給他的一次機會,他可以透過這本小說實現自己的作家夢。只要這本小說能發表,他曾經付出了三年心血去寫的小說也會有出版社願意幫他發表。他決心鋌而走險,佔有這本小說稿。一切如他所期望的那般,透過這本書稿,他終於得到了他夢想的一切:金錢、榮譽、地位,周圍人無不對他投來景仰的目光……可是,他沒有想到,在這些景仰目光的背後,還有一雙眼睛在悄悄注視著他。

    這本名為《窗之淚》的小說(羅裡在送出版社之前給它取名‘窗之淚’)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這個愛情故事與羅裡、多拉的愛情故事穿插在一起,形成了另一條命運之繩。

    命運之繩第三次將羅裡和老人緊緊地系在了一起。

    書中的男主角Jack是一個像羅裡一樣有著一份浪漫的愛情、熱愛文字的年青人,他和妻子相遇在富有浪漫氣息的藝術之都巴黎。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快樂的一段時光,直到他們唯一的女兒被病魔奪走了幼小的生命……這個熱愛文字的年青人,用他最愛的文字喚回了妻子,卻意外地遺失了文稿,他將所有的過錯都歸結於妻子身上,妻子憤然離去。從那以後,Jack沒有再寫作。The oldman said,“My tragedywas that I loved words more than I loved the woman, who inspired me to writethem.” 失去了愛與靈感的Jack,再無任何力氣去創作。

    羅裡和Jack兩個人,同樣地喜歡作家海明威;同樣地熱愛文字勝過一切,在選擇文字與愛人之間,他們毫無猶疑地選擇了前者,等到失去愛情後,才恍悟,人生中最寶貴的,最值得他們珍惜的,並不是那些文字,也不是那些由文字所帶來的金錢、榮譽、地位,而是曾經屬於他們卻從未珍惜過的愛情;同樣地,他們還虧欠他們的愛人一句真誠地道歉。而羅裡呢?在被老人發現自己是竊取了他的作品一舉成名時,並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像Jack一樣,羅裡將一切的過錯歸結於妻子多拉,兩人不歡而散。除了虧欠他的妻子多拉,同時還虧欠老人一句真誠的道歉。當他對老人說,自己已將竊取佔用之事告訴他的妻子和出版社編輯後,老人說,“你比我想象得蠢得多。”老人之所以選擇讓羅裡知道真相,並非要去責備羅裡,從他身上拿回那些本應屬於他的虛無縹緲的名與利,名與利對他而言,根本不算什麼,就像他曾經瘋狂熱愛的文字,所有的一切與他的妻子和孩子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老人告訴羅裡,多年後的一天他曾在去上班的路上遇到過妻子,當時他坐在車上,妻子就在車下,他幾欲起身奔向妻子;可當他看到妻子滿臉幸福地與愛人、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他釋懷了,停下了腳步,帶著一臉地愧疚與妻子無聲話別,妻子亦朝著他露出了一記會心的微笑。那一刻,他徹底放下了過去一直背在身上的包袱,走出了一度深深困擾自己的陰影。老人要羅裡拿走那些虛無的東西,他只是希望羅裡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坦誠地對他說一句“對不起”,然後正視和珍惜他的家人。如果他一天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他將承擔那些痛苦,並永遠活在痛苦的陰影之下。可是,直到老人去世,羅裡也沒有意識到這點,那句“對不起”他至始至終未對老人說出來。隨著老人的離世,他同時也永遠失去了真誠道歉的機會。即便他將書稿還給老人,他也將在自己的後半生永遠揹負著這個陰影一直存活下去。如果每個人都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坦誠面對彼此,說出心底最真實的話,也許這個世界上不會有那麼的悔恨,也許人們能夠更加坦蕩地生存下去,沒有那些遺憾。

    故事到這,也許很多人都覺得應該結束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部電影沒有讓人驚豔的高科技特效鏡頭,也沒有演員聲嘶力竭的吶喊、氣動山搖的賣力演出,只有緩緩流淌的音樂、演員樸實自然的演出,那一句句看似平淡、簡單,卻真實有力的臺詞,讓人真切感受到文字的精妙,並深深震撼著每一個觀影者的心靈。就像它的名字:妙筆生花……

  • 12 # 曉飛影片

    《妙筆生花》的故事介於劇情與驚悚片之間。雖然演員的表演很到位、敘事也頗為豐富,但卻沒法讓人產生感情上的親近。從這個角度來講,本片的預告片也是如此,雖然作家的生活和他筆下的故事交叉剪輯、對比,很有趣,但卻沒有產生什麼真正的戲劇效果 。

  • 13 # 夜行人甲

    電影《妙筆生花》表面上它是一個驚悚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偷手稿”的作家被原作者的過去夢魘纏繞的故事,可是在編劇和導演的眼中,這部電影講述的卻是一個因為一部書稿而聯絡起來的三段愛情故事。此片“有著巨大的時間跨度,從1940年的歐洲,到現在的美國。從戰爭到新晉的作家。這些人物被聯絡在一起,完全是因為那個本來不該被發現、被出版的手稿。故事就是圍繞著這部手稿而展開的。以這部手稿為出發點,講述了三段愛情故事。分別發生在1940年代的戰後的巴黎,現在以及過去的美國。涉及了五到六個人物。所以,從某角度上來說,這並不是一部什麼驚悚片,它是一部愛情片。”

    《妙筆生花》在拍攝手法上運用了戲中戲的的敘事手段。而它優美的背景音樂,卻起到了一個音樂蒙太奇的作用---那就是當戲中的故事從現實講述到小說,小說回到現實,音樂恰到好處地讓橋段表現得更順暢自然,讓觀眾更能瞭解本片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妙筆生花》劇本中精采絕倫的臺詞發人深思:是歡樂和苦痛使那些文字得以降生。你拿走了那些文字,便要承擔相應的痛苦。

    本片志在讓觀眾評判道德良心。同時,它還觸及了一個底線:那就是要不要戴著面具去面對生活。

  • 14 # 十五秒影視

    電影開頭男主海門參加讀書分享會,輪到海門分享時,他向聽眾解讀了自己的新書—世界,開始講述書上的故事。故事主人名為羅裡,他是一名作家,雖然寫過幾本書,但都無人問津。

    故事以三個作家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其中現實中的作家為總的敘事者,由他講自己的書的形式將主人公的傳奇經歷講述出來,同時他也是電影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書中的主人公和巴黎老人都是他內心的投射。

    我猜想,他也犯過錯誤,因為對妻子心懷愧疚所以即使離婚了也還帶著結婚戒指,而書中主人公和巴黎老人也同樣因為犯錯誤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他在最後拒絕女學生的瞬間也是想起了自己的妻子,自己犯過的錯誤,想起了這部電影的主題,犯錯是可以的,但任何後果都要自己承擔。

    敘事者同樣也是主人公之一使這部電影敘事者的設定是有特色及有創意的,但這樣的設定同樣對電影的製作造成了巨大的挑戰,由於演員和臺詞的缺陷,這種對商業性犧牲的做法並沒有換來藝術性的過多提高,反而讓這部電影的地位趨於尷尬。

    但這部電影的亮點還是很多的,例如情節總是不落俗套,給人一種耳目一新同時也引人深思的感覺,這種設定在影片多處都有所體現。比如巴黎的老人碰到了曾經深愛也傷害過的妻子,但妻子已經擁有的新的幸福生活,那月臺上意味深長的一招手彷彿給了追悔莫及的他一個耳光,是的,犯錯是允許的,但苦果必須自己承擔。

    老人去找偷了自己作品的羅瑞,告訴他這部小說背後的故事,但不要羅瑞的補償,那他為什麼要去找羅瑞呢?除了向他展示做人的道理之外,他的內心怕是也有一絲的不甘和不平衡吧。羅瑞在抄襲被拆穿之後積極提出要補償老人,向妻子和出版商坦白,這一系列行為的背後除了良心發現也是有自私的成分,他其實也是為了尋求良心的安寧,這一點從他在受到妻子的譴責後反而將責任推到妻子頭上就可以看出來。影片中沒有狗血的橋段但情節的變化起伏總能讓人眼前一亮,創作者並沒有創造出一個典型的人物設定鮮明的形象,但是透過三個主人公的人生歷程和內心掙扎展現了人性的不完美,而這也種不完美,不鮮明但意味深長的設定也更能引起觀眾更深層次的共鳴和思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裸辭之後你後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