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維美問答資訊—小川
-
2 # 燃燒的燃
抑鬱症的根源在家庭,家庭教育觀念和認知提高不了,治療抑鬱症只能靠運氣,要麼有運氣碰到好醫生,要麼有運氣遇到好書或者好導師。
家庭教育為啥重要,不同的教育會造就不同的性格,自然適應社會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不同!
“爸媽,我有抑鬱症了”
A:什麼抑鬱症,遇到事堅強面對,做什麼事樂觀一點,別拿抑鬱症這種話當做不努力的藉口
B:孩子,你能把這事認真對待告訴我們,我們很欣慰,你能不能說一下你遇到什麼事了,是怎麼知道自己得抑鬱症了?
兩種開頭,結果天壤之別
-
3 # 心理諮詢師苗保平
抑鬱症(抑鬱障礙)是以心境顯著而持久的低落為突出症狀的一種精神疾病,也是一種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病,以心境低落和厭世表現尤為突出並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異常。據資料顯示,美國成年人抑鬱症年患病率及終生患病率為10.4%、20.6%,抑鬱症位列2017年傷殘損失壽命年病因第三位。
通俗的說,抑鬱症會對人的身體、精神和行為產生嚴重影響,差不多的病人會時時刻刻覺得心情非常低落,生活中只有痛苦的磨難,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也找不到幸福感,身體逐漸失去活力,及時最為簡單的事情,如掃地、鋪床疊被等似乎都不能完成,睡眠和食慾也受到嚴重困擾。病人的頭腦充滿的都是負面想法,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社會功能也會退縮,竭力避免與人接觸。所以對抑鬱症的治療一定要引起重視。
輕度抑鬱症的預後還是不錯的,關鍵是第一次要治療徹底,避免多次復發。我認為要治癒輕度抑鬱症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樹立信心,正規治療。病人一定要樹立信心,及時治療。要打破傳統觀念,不敢就醫或不願就醫的不良習慣。要到治療抑鬱症的正規醫院治療,在醫生指導下服藥,堅持療程,不要半途而廢。2.出院後要及時在心理諮詢師指導下進行心理治療和康復治療,認知行為療法有很好療效,定期到醫院複診。3.堅持進行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散步、跑步都是簡單行之有效的運動方式,關鍵是持之以恆。3.戰勝自己的自卑,堅持工作,在與社會接觸中恢復自己的自信,恢復工作能力,避免社會功能退縮。4.改善飲食,注意睡眠,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5.抑鬱症病人家屬要與病人進行有效溝通,鼓勵病人支援病人的康復行為,並認真監督督促病人,共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希望抑鬱症病人都能儘快走出抑鬱,迴歸幸福生活,不負新時代的時光!
-
4 # 那些年的有趣的事
重度的都能,你說輕度的能嗎?
你的輕度只是自己心裡消極情緒大於積極一面。
一,多想開心的事,少想消極的事。
二,沒事多看書,讓自己的腦子裡的東西豐富起來,就沒時間想亂七八糟的事了。
三,多出去走走,不要總把自己關在屋裡,看看外面的世界,心裡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不知道幹嘛的時候,空虛,寂寞的時候,把自己關在屋裡很容易引起悲傷情緒 。
四,運動,強身健體,也有助於精神煥發。
五,沒事就找我聊天,免費治癒,哈哈
-
5 # 白夜行
雖然沒有得過抑鬱症,但是我很清楚這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長久的壓抑和某一時刻的崩潰,會使人失去對生的所有希望。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有過自殺想法和自殺行為的人,一開始很難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這世界這麼美好,有酒有肉有朋友有遊戲,為什麼要去自殺呢。死亡是多麼令人恐懼的一件事,再也無法感受到什麼,一個人孤零零被埋在土地下面,多麼無趣。
最初,我甚至會認為自殺的想法是可笑的,我在和一個人談到他為什麼想要自殺時,他說“因為我的貓走丟了。”
我認為這個說法是有些可笑的,因為一隻貓走丟了就想要自殺,很多人都會認為這個人的心理實在是太脆弱了吧。但是,我通常會習慣性的思考我看到的是真相嗎,所以我並沒有拘泥貓走丟這件事本身,而是去問他,“你為什麼會認為貓不要你了呢。”
隨著漸漸深入的交談,我才發現問題並不在於貓走丟了這件事本身,而是他的成長經歷使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從小就被母親拋棄,父親也因此責怪於他,他說他從小就沒有感受到過什麼是愛,也不願意去和他人交朋友,他害怕得到了卻又失去的感覺。
很多時候,事情的發生的原因並不在於我們所看到的那些,每一次的放棄背後,通常都會有著漫長壓抑的伏筆。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這使我開始理解了,抑鬱的原因並不是我們所看到那些,而使我真正理解自殺者的內心想法的,是因為我自己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抑鬱狀態中。
那是我的一個瓶頸期,除了外界給我的壓力之外,還有我給我自己的壓力,我被壓的喘不過氣來,我發現,我對於外界的認知和以前變得不一樣了。
整個世界在我眼前變得灰暗,就像從看彩色電視變成了看黑白電視一般,以前那些我感興趣的事物對於我來說毫無感覺,也不願意去別人交流了,有時發呆就能夠耗費一個小時的時間。
在壓力最大的時候寫出了“以至於要思考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脫”這樣的句子,在朋友的建議下,我決定先放下我給自己的期望,去解決自身的問題,在那段時間,我理解了自殺者的內心想法,也理解了向死而生這個詞的含義。
透過在那段時間我對自己的反省,我發現人們之所以想要抑鬱是因為信念產生了扭曲。
例如很多時候,發生的是同樣一件事情,但是你們的看法卻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會傾向於使用一種消極的評價以及認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這個人本身來評價自己。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我和一個朋友都是因為工作沒有完成而留下來加班,我的內心獨白是一系列的負面想法,“該死,今天的任務又沒有完成,這樣的話我的獎金肯定就沒有了;我做事情的效率為什麼會這麼低,難道是因為我生來就是一個失敗的人嗎;也許我不該活在這世上的;我做什麼都沒有辦法成功;”而我朋友的內心獨白則是,“快點把這些工作做完然後回家吃飯。”
我的想法使我產生了一種負罪感,並且不斷的惡性迴圈下去,最後猶如深陷泥澤,使勁也只會使自己越陷越深。
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之後,我會在我感到不開心的時候問自己三個問題。(1)發生了什麼(2)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3)我能不能用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在使用了這個方法之後,我發現我可以慢慢平靜下來了,但是我還無法完全脫離抑鬱的狀態。
使我真正脫離抑鬱狀態的契機是真正感受到了絕望,和希望並存。
那段時間我習慣在傍晚做一次冥想,緩解自己的壓力,可有一天,我突發奇想想去看看我的內心是怎樣的,最初我只看到了一片沙漠,但我不認為我的內心這麼荒蕪,繼續往前走,卻發現越往前走越虛無,最初還有沙丘,然後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沙子,最後連沙子都沒有了,只有一望無際的黑暗。
我開始感到絕望了,我想要後退,卻發現背後也是一片黑暗,最後我彷彿在黑暗走了很久,發現盡頭有一片光幕,穿過光幕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意識到,我好像回到了以前的那個自己,那個沒有陷入抑鬱狀態的自己。
講到這,我才敢於回答這個問題,每個人遇到的挫折不同,是不會有一個通用的自殺心態的。有的人是因為絕望,有的人是因為一時衝動。
最後,我希望,我們能夠多給他人一些理解,生存在這世上,誰不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呢。
祝好。
—————————————————————————
也許我可以幫到你們。
-
6 # 夜末O
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我先介紹一下抑鬱症,抑鬱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自我評價降低,甚至悲觀厭世,從而出現自殺企圖或者行為;有的患者可能會發生木僵;部分病例也可有焦慮或者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
輕度的抑鬱症是可以透過心理治療而治癒的,而且抑鬱症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是可以自愈的。
如何改善抑鬱?
那就是透過正規科學的治療,積極向上的心態,輔助運動療法,抑鬱症會被治好的。
-
7 # 今天也是追番的一天呢
你能容許我叫你朋友嗎?
我沒有朋友,因為他們都認為我性格孤僻,也很愛哭,膽小懦弱。我曾開玩笑似的告訴他們我得了抑鬱症,他們就笑著回答我
——你怎麼還不去死啊?
說實話,他們認為抑鬱是矯情,我也很努力地想忘掉抑鬱。但我不能。
別人面朝陽臺和天空,想著世界真美好
而我
面朝陽臺和天空,想的卻是怎樣從這裡跳下去……
我知道,你可能會接受不了,但在我得知我有抑鬱症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偽裝不了了。我好累,真的好累。
而幫助我逐步褪去抑鬱的陰影的,是讀書。讀書,書不會因為你性格孤僻而嘲笑你,也不會因為你有抑鬱症而遠離你。書給予了我第二次生命
因此,你可以嘗試著讀書 聽聽音樂,散散步,因為
——世界很美好,Sunny很燦爛。
-
8 # 論膽識氣魄當今第一人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如果是不嚴重的抑鬱,可以通過幾種方式適當調整,注意要保持愉悅的情緒,思緒放鬆,不可過於緊張或者憂傷。平時可適當進行體育運動,或者可培養自身的愛好。另外在飲食上,注意飲食均衡與食品衛生,多吃香蕉、瘦肉、堅果、綠色蔬菜等,多攝入雞蛋、深綠色蔬菜、牛奶、芝麻等,忌辛辣油膩食物。
-
9 # 自由自在0856
現在有的年輕人,工作上碰到一點挫折,就自動辭職回家,整天關在屋裡,躺在床上,糊思亂想,給自己帶上一頂我抑鬱的帽子不去上班,不按時吃飯,白天睡覺,晚上熬夜玩手機。其實我說,你就是驕情,如果真得是重度抑鬱症,一定要去正規專業醫院治療,聽從專業醫生建議。輕微的抑鬱,多聽些歡快的音樂,多走出家門去鍛鍊,或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把自己忙起來,不要整天關在屋裡頭,封閉自己自尋煩惱。不要談虎色變,不要給自己貼標籤,其實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侯以前我壓力大,去醫院醫生也給我開抑鬱症焦慮症我沒吃過,只是逼自己忙起來,逼自己動起來,現在我過很充實,這些症狀也消失了
-
10 # 真的快樂726
現代人就是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的壞習慣,晚上九點為亥時,必須睡覺,過了九點再睡覺就會傷了肝膽,所以現在抑鬱症患者很多。
-
11 # 幸運葉子花
輕度抑鬱是可以自己調節的,曾經有一段時間,是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光,每天都很壓抑,沒有精神,沒有動力。以前喜歡的突然就不喜歡了,上班無法集中注意力,不愛說話,鬱鬱寡歡,每天都覺得沒意思,甚至可以一整天不說話,下班了就宅著,然後胡思亂想,感覺莫名難過,想哭,脾氣差,甚至想到了死,甚至有一個多月沒笑過,失眠,心煩,自卑,厭世,我自殘過,想過怎樣死會好一點,我怕疼啊!全世界都是黑暗的,這樣一個人過了三個多月,除了上班沒和任何人有交集。哪怕上班我都不說一句話,感覺每天都過到迷迷糊糊的,感覺好累,我在百度查各種抑鬱症,我都有,想過去醫院,可是又怕真的是抑鬱症,沒和任何人說過,一個人熬了三個多月,現在已經過去好久了,我很慶幸我活過來了,抑鬱症沒人能救得了你,必須自救,改變心態很重要。當然也離不開身邊的人,如果我沒遇到她們,我可能也死了吧!她們給了我愛,讓我感覺這世界還是有溫暖的。突然生命中就有了Sunny,你想活過來必須走出去,去認識一些正能量的人,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自己忙起來,。如果你正陷入這種困境,那就走出去看看吧!也許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糕。我懂!加油!陌生人,你一定可以。
-
12 # 茶酬知音
你好!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潛伏著抑鬱症的,生活節奏太快,大家不懂得如何適當調整心態,就會活在情緒裡出不來。恐懼,自卑,焦慮,情緒低落等等,這些可以說都是輕度抑鬱。
改善抑鬱首先從自我認可開始,全然接納自己,至少不自我對抗,找到自己的中心點,可以先從自己的愛好開始,很多人沒有愛好,這是最麻煩的事情。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拼命賺錢上。
從你發現自己抑鬱這刻開始,其實是不是應該考慮重新開始你的人生了?賺錢沒有什麼不對,其實人生哪有什麼對錯,只有選擇,只是需要考慮的是你賺錢為了什麼呢?都不能品嚐勝利的果實,一直拼命的開花,肯定會枯萎的。
先從最簡單的跑步,旅行,看書,瑜伽,游泳,發呆這些開始。
二:調整作息時間,生活有規律,保證睡眠質量,走出去交朋友,現代社會有個詞叫“宅”,人是群居動物,沒有朋友的人太可憐。
三:如果能安靜下來最好,若不能那就投身到事兒上去,讓自己忙起來,很多人都是閒的。
四:跳出問題來看它,本來沒啥事,是你太關注這個症狀,被帶著跑了。這一條做到輕度抑鬱不攻自破。
五:抑鬱症患者其實都是因為缺愛,內在小孩沒有被重視,不懂得愛自己,從此刻開始學會愛自己吧!不是給自己買件衣服吃頓好的那麼簡單喔!抑鬱症人群一般都比較敏感,太在乎別人說什麼喜歡仰視他人,而周圍人都又比較冷漠,自己缺乏同理心,總渴望被關注,大家都很忙,別想多了哈!
六:傾訴,找你最信任的人,把心裡話說出來。
-
13 # 心理諮詢師龍騰飛
抑鬱症
抑鬱症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還有其他一些治療手段也是應用頗廣,比如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可分為好幾類,其中最基礎的一類叫做支援性的心理治療,具體來說就是對患者進行傾聽、解釋、指導、疏洩等基本層面上的支援和鼓勵。
更深入一點的心理治療比如透過認知行為上的改變來改善患者的症狀的認知行為治療,這也是一種目前用的比較多的心理治療方式。一般來說,一次認知行為治療需要持續10-20次,治療頻度視情況而定一般患者每週來1-2次,而持續時間大概需要3-4個月。心理治療除了認知行為療法,還有精神分析療法等很多種,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心理治療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治療選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對待心理治療必須要有耐心,要有多次的心理治療的準備而不是指望一兩次心理治療就能讓症狀得到顯著改善。
在哪些情況比較適用心理治療呢?
1、患者自願首選心理治療或堅決排斥藥物治療
2、有些患者不太適合用藥,例如有明顯抗抑鬱藥的使用禁忌:妊娠、哺乳等
3、病人抑鬱的發生有明顯的社會心理因素
4、輕中度患者:無嚴重消極想法的一類人群,(溫馨提示: 重度患者應首要考慮藥物治療或者合併治療。
總結起來,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合用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
14 # 索羅斯二
導語:抑鬱的問題困擾著大約10%的人群,但大部分人只是在默默承受,尋求治療的時候往往病情已經變得很嚴重。這裡面有多方面原因造成,有諱疾忌醫,也有社會對心理問題的偏見,抑或是他認為自己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抑鬱的情緒往往會造成一個人自我評價過低,喪失對生活的幸福感。因為害怕別人把自己看穿,又不得不強顏歡笑。因此抑鬱是一種看不見的傷痛,但它更加會浪費一個人的生命。
第一部分:抑鬱的表現
什麼是抑鬱
要說清楚什麼是抑鬱,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每個陷入抑鬱的人對抑鬱都有著個人化的體會和理解,當然也有著不同的症狀表現。一般而言,抑鬱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對未來的希望、對自己及他人的看法、食慾和睡眠等生理方面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患者還會有強烈的受困感及被隔絕的感覺,並因為無法掙脫而陷入絕望,甚至會想到死。
抑鬱的核心症狀是:缺乏快樂。更確切地說是喪失了體驗快樂的能力。過去可以讓我們開心的事情,現在卻無法激發我們的興趣,生活對患者而言變得異常的艱難。起初,逃避可能會讓我們感覺好些,但最終逃避也成了我們問題的一部分——越逃避,就越被失敗及不快樂的感覺所淹沒。
抑鬱狀態下情緒、思維與情感的變化
思維:情緒的變化,會影響到一個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同理,某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情緒。所以透過改變一個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來改善情緒,當我們不再把自己當成一個失敗者,一個可憐蟲,一個無能的人的時候,抑鬱才能慢慢的離我們而去。
行為:當一個人陷入抑鬱,就很難看到未來的希望,過去的夢想和期待都變成了幻想,現實中的失敗和挫折卻擺在面前,無力擺脫抑鬱,擺脫絕望,還會有什麼積極的行動可言? 要走出抑鬱,就要打破這種因抑鬱而改變了的行為方式,治療抑鬱首先要治療生活,努力從隱藏的地方走出來是戰勝抑鬱的第一步。
想象:抑鬱的時候我們凡事都會往壞處想,而且還會想的特別具體和生動——我們會想象自己是如何失敗的,是如何被別人拒絕的,是如何表現的糟糕。這些悲觀的“情節”,讓我們變得更加不自信,並且也害怕幻想中的情節在現實中上演,雖然我們極力避免,並試圖讓自己往好的地方想,但就是無法做到,也無法真正的放鬆。
抑鬱的診斷
抑鬱症的診斷——情緒低落。
快樂明顯減少 以上兩者至少居其一
食慾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5%。
睡眠障礙。
易激惹或情緒鬱悶。
精力不佳,每天疲憊不堪。
無價值感,缺乏信心,有罪感。
注意力難以集中
常想到死或自殺
第二部分:抑鬱的成因
一個小孩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長大,只要沒有智力上的缺陷,他自會學著如何待人,也將會學到某些技能。但也有他無法得到甚至於無法由學習中獲得並發展成的能力:人無需(事實上也不可能)硬教橡籽成長成橡樹,但只要一有機會,它的內在潛能就會發展出來。同樣,一個人只要給予機會,他也會發展出他獨特的潛能。然後,他就能發展出他的自我的獨一無二的活力來:包括思想的明晰,情感的深度,思想、願望與興趣;以及開發他自己機智的能力,意志力的強度;他所具有的才能及天賦;表達自我的能力,以及用自發的情感與他人打交道的能力等等。所有這些將使他遲早發現自己的價值和生活的目的。簡而言之,他將從根本上不會誤入歧途,而是沿著自我實現的方向成長。真實的自我是我們的內在的中心力量,這種內在的中心力量是人所共有的,它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各不相同,它乃是成長的根源。
在各種不利的影響下,小孩是無法依其個人需要及機遇而成長的,而此種不利的環境真是不勝列舉。扼要地說乃是:人們過度關懷自己的“神經質”,因此無法愛自己的孩子,甚至於以為自己的孩子十分特殊;他們待孩子的態度,視他們的心理性的需要與反應而定。簡言之,其態度大致可分為管轄、過度保護、威迫、易怒、過嚴、過分縱容、怪癖、偏愛(其他的孩子)、矯飾、漠不關心……等等。它不只是單一因素的問題,而且是許多因素的集合,這些因素對小孩的成長造成了種種不利的影響。
結果是使得小孩缺乏“歸依感”與“同在感”,而代之以不安全感與莫名其妙的恐慌,此種現象我稱之為“基本焦慮”,是因處身於自己所認為為敵對的世界中,而產生的一種被孤立或無助的感覺。這種基本焦慮會使小孩無法抒發真正的情感以與人相溝通,並可因而逼他去尋求對付別人的方法。童年經歷、父母教養、基本安全感與信任感的形成,一個人人格是否健康是抑鬱發生的基礎。
——卡倫.霍妮
一個人的童年和父母對他的影響是伴隨一生的。或者說,對他的一生都會有很深刻和持久的影響。而父母對我們的傷害,對我們的不接納,否定和苛責,缺乏真正無條件的愛,那麼我們在內心中也就無法接納那最真實的自我,也就缺少作為一個人真正的自信。這樣就會讓我們的內心分裂出兩個自我——理想中的和現實中的自己。
但恐懼就好像是一個黑洞,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被填滿。因此驅動我們人生的動力就已經不再是對生活與生命的熱愛,而是恐懼。此種恐懼並不是單一的形式,就好像是一股能量體,其中包含了複雜的情感,但大多是負面的,諸如,被傷害、拋棄、恐嚇、否定、控制、弱小、無助一類的混合情感。如此負性的能量體有著強大的力量,它會迫使我們逃避它、順從它、屈服於它、並被其所左右。
這也解釋了一些患者談到,很多道理他都懂得,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此時,他就好像有兩個自己,一個是理智的,一個是非理智的,雖然理智的自己告訴自己沒有什麼可怕的,但在面臨他所恐懼的情景的時候,他無法自控,整個人會陷入到強烈的恐慌與驚恐之中。其實,此種恐懼不完全來自於當下,更多的是來自於過去的傷痕,內心深處的恐懼。雖然過了很多年,我們自以為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軟弱可欺的自己,我們自以為已經足夠成熟和堅強,自以為已經強大到不會被傷害,但內心最深處的自己其實已然沒有變,他那個受傷的孩子。
一個人外在越顯得強大,也許內心就越加的脆弱,越是用成功、權利、地位、尊重、和諧人際、完美品德來維繫自己的優越感,來維繫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崇高的地位,其實越說明他活在一個殼子當中,他透過這個殼子來保護脆弱的內心。似乎這無可厚非,但一個人不能一直成功,一個人不能一直優秀,一個人不能一直完美無缺,一個人也不能一直超越他人。越是躲在殼子當中,就越害怕光環的破碎,就越恐懼直面內心中弱小的自己——他已經傷痕累累,他已經疲憊不堪。
在這種恐懼之下,任何理智的說教和分析都無法走進他的心,就好像一個被惡狗追趕的人一樣,他只有不斷地逃,不斷地逃,不斷地試圖爬上一棵又一顆大樹,才能得以喘息。所以他不得不成功,不得不完美,不得不卓越,不得不證明自己,不得不裝著很強大,這一切成了他人生的夢魘與魔咒,讓他停不下來。
一幅畫的分析
病態父母個性分析:完美、自負、控制、驕縱、冷漠
第三部分:抑鬱的治療
我認為因追求榮譽所引起的心理症過程,其最恰當的象徵,就是“魔鬼協定”此一故事中觀念化的內容。魔鬼或其他邪惡的化身藉著給予無限的權勢,而引誘被精神或物質煩惱所困的人,但這種人只有當他出賣自己的靈魂,或下了地獄時,方能獲得這些權勢。此種誘惑力可發生於精神內涵富有或貧乏的任何人身上,因為它代表了兩種權力願望:對“無限”之渴望會引申出便於脫離煩惱的法子。根據宗教的聖傳,人類最偉大的精神導師──佛陀與基督就曾經驗過此種誘惑,但他們“自我”的根基甚穩,認出那乃是一種誘惑,此種誘惑是能夠加以棄絕的。此外,在與魔鬼的協定上所約定的條件,便恰當地表示出在心理症發展中所該償付的代價;就這些象徵性的詞語而言,通向無限的榮譽的捷徑勢必也通往“自卑”與“自苦”的心獄。個人如果真循此徑出發,最後他必會失去了自己的靈魂──他的真我。
——卡倫.霍妮
一個人會陷入到對榮譽的追求,是來自於內心中的匱乏,因此才會陷入到魔鬼協議丟失真實的自我。而一個人內心中的匱乏往往來自於缺乏真誠的愛。而最初的愛來自於父母,如果我們父母本身具有神經症的人格,本身他們就存在極大的問他,不懂得如何來愛與接納自我,如果他們本人就活在理想化自我的幻象與對自我的種種病態要求之中,那麼他也恨容易如此要求我們。
但要求不是愛——愛來自於深深的理解與接納。當我們從小在家庭中缺乏理解與接納,缺乏真誠的愛,那麼我們也不會愛自己,也會因此繼承父母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觀點。
舉個例子,如果父母總是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來評判自己與他人,那麼無論孩子多麼努力,取得了何種成就,在他們眼中永遠都是不夠好,所以孩子也不會從自己的努力中找到自我價值與成就感。
正如一位女性告訴我,現在他都已經為人母,他才意識到自己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習其實已經很好了。但那時他全然沒有意識,畢竟就算他考了第二名,在他爸爸眼裡都是一種失敗和不夠好。因此,她的內心中存在嫉妒的匱乏,被肯定被認同的需要會慢慢形成的好像黑洞一般,因為他對自己的要求沒有改變,似乎無論他怎麼努力都是不夠好,而越加不夠好就會逼著自己更加努力,結果對失敗的恐懼反倒會影響他心平氣和地做事情。
而他的比較物件往往是在某些方面明顯超過與他的人,所以之後的成長他內心中的匱乏不是因為他的努力而填補,反倒是因為他的努力而更加匱乏——畢竟他的努力並沒有讓他離他的目標越來越近,就算是有的話也是暫時的,大多數時候他依然活在不夠好的陰影之中。
可以讓我們暫時找到虛幻的安全感的東西大致為,權利、名譽、地位,成功、品德、優秀、完美以及被愛。一個人越是在小的時候缺乏肯定,真誠的愛,溫暖,那麼內心中就會形成一個空洞,一種缺失,就會急需填補,基本焦慮的形成。
如此的焦慮與不被愛不被肯定產生的不安全感猶如一股邪惡的能量,如此的負性的能量逼迫我們任何事情來緩解。但如此我們反倒淪為囚徒抑或是精神上的乞丐,我們一味地強迫性地去獲得那些成功和榮譽的光環,畢竟如果停止的話,我們就會死去(落入無底洞黑洞)。
因此,患者對待症狀才如此抓狂,畢竟如果他不能消除餘光,緊張,臉紅及任何會傷害他面子的症狀,都破壞了他的光環,那麼他將落入深淵。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他都要消除症狀,又可以維繫表面的和諧。當然,這也會為日後與治療師產生根本矛盾埋下伏筆——畢竟治療師是幫助他卸下偽裝,解救被禁錮的真我,而患者卻是想繼續自欺來逃避衝突。
對榮譽的追求成了患者自救的方式,卻也因此徹底的迷失。
對權利的正常追求來源於力量,而對權利的病態追求則來源於虛弱。對權利的病態追求,可以被用來作為一種保護性措施,以對抗自覺無足輕重會被人看的無助輕重的危險,神經症患者形成了一種頑固的,非理性的權利理想,這種理想使他相信,他應該能夠駕馭一切,無論是多麼困難的處境,他都應該立刻就對付他,這種理想漸漸與驕傲感聯絡起來,其結果神經症患者不僅視軟弱無力為一種危險,而且視為一種恥辱,他把人分為強者和弱者,崇拜強者而蔑視弱者,他對他視為軟弱無能的一切毫不領情。
——卡倫.霍妮
什麼是真正的治癒?
真正的治癒不僅僅是症狀的消除,而是真我的迴歸。當一個人停止內心中的戰爭,可以活得真實,而不再去追求理想化自我,可以接納真我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得到了真正的治癒。而虛假的治癒,則僅僅是症狀的減輕,而非真我的迴歸。
當一個人可以接納真我的時候,他就不必逼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到完美,也不必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雖然在內心中他依然對成功有渴求,但他已經可以坦然地面對失敗了。
他變得更加堅強了,堅強不是因為他可以戰勝一切,而是他意識到了自己的脆弱;他變得更加明智了,明智不是因為他可以瞭解一切,而是他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他變得更加真誠了,真誠不是因為他絕無謊言,而是他意識到自己也有虛假的一面;他變得更加善良了,善良不是因為他可以普渡眾生,而是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丑惡的一面;他變得更加成功了,成功不是因為他所向披靡,而是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無法逃脫失敗;他變得更加安全了,安全不是因為他可以掌控一切,而在於他意識到自己其實一直活在不確定性之中……總之,他成了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完美的神。
-
15 # 心理諮詢師劉雯
對於輕度抑鬱,透過自己的自我調節是有很大可能會自愈的!
也只是說輕度這個時候,容易自愈,但不是代表我們要放任不管,必須行動才可以提高自愈的機率。
如果處於輕度抑鬱,而置之不理,是不容易達到自愈。
抑鬱症的產生,和負性現現激事件有關,和我們的“內在思維認知錯誤”有直接的聯絡。
內在思維認知錯誤的導致的心理疾病都有:完美主義症,社交恐懼症,焦慮症,強迫症,幻想性焦慮恐懼症等。
在正常的情況抑鬱症往往很少單獨獨立而存在,往往抑鬱症會伴有一到兩項之上的併發心理疾病。
比如完美主義引起的抑鬱症,焦慮引起的抑鬱症,還有社恐引起的抑鬱症等。。
如果我們這些思維不去調整,抑鬱症的自愈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而且只會往深一層次進行發展。
針對具有完美主義的思維:那就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過高自我期待值”,自我要求過高,對什麼事不要抱有“非黑即白”的偏執思維。
對於社交,我們要過過多在意在別的看法,也不要害怕別人發現我們的“不足及缺點”而進行恐懼。
對於幻想性焦慮,則看清”想象之中引起我們焦慮的比例發生機率有多大“,不誇大未來的風險和可能性。。
在“遇到負性刺激事件的時候”不要抱著“悲觀的思維”去看待問題。
因為很多的抑鬱症都是由述的其它心理疾病引起,這些病症的錯誤思維不去改變或者有意調節,改變我們對事物的消極看法,只會讓我們的病情不斷進行加重,談何自愈?
只不過在輕度這個時候容易自愈,但不去改變自己的思維,調節我們的思維,反而很容易加重,希望大家也不要過於樂觀,置之而不理。且記且記!
如果我們能夠在輕度的時候,及時調節錯誤的思維認知,這個時候就可以很容易自愈!
-
16 # 言之默
輕度抑鬱、可自愈!(有條件)
如何改善?往下看:(耐心點)
● 一、認識上:
1.最起碼你首先得搞清楚自己當下的身心情況、以及原因吧?(每個人抑鬱的原因都是不同的:複雜+難受…然後更復雜)
2.要想自愈、離不開一個共同的規律:
身體健康會影響心理,心理健康又會影響身體。 (身心健康:是各個“因素”的迴圈結果。既然這樣,那從看得見的共同點出發,相對來說自愈就容易些。)
3.抑鬱的人多數身體比常人的寒溼重(有例外),特別是女性、而且身心特別容易緊張、對事物敏感,肌肉容易收緊,難放鬆。身體都難受了,心理怎麼好過?
●二、身體方法上:
從心裡認識難的話,那從簡單的身體入手。
常人也可以透過下面方法昇陽驅寒。
問自己三個問題:
1.睡-睡眠咋樣?(建議睡眠階段:21:00至05:00。堅持一週、你再來感謝我,睡眠灰常重要)
若超過23:00睡,加上心情抑鬱…第二天:難受。因為23:00後身體五臟六腑處於排毒階段,早上05:00陽氣回升,身體細胞甦醒,起來配合一下它。身體迴圈和天地迴圈的規律同步,原理複雜,可以先把它簡單理解為:生物鐘。早睡:養陽,早起:昇陽。
(順便提一下:一般寺廟出家人睡眠是:22:00至04:00左右。)
2.吃-食物的分量和質量咋樣?(通用型建議:分量-早中晚分別是“大中小”。質量-少油少主食/多熱多蔬菜)
外面的油多數不那麼健康,不只是難消化,還會吸收很多讓自己難受的物質。自己做菜多用植物油。 別吃冷的,否則會用你身體的熱量去平衡溫度、以及消化食物,你若身體差,做事情就容易變得沒力氣。若溼氣重可以做菜的時候加一下花椒、胡椒等佐料去溼。
3.動-運動質量如何?(通用建議:每天早起後出去走一圈,啟用身體,下午飯後走一圈,儘量多接觸大自然。年輕人的話每週運動三次,每次45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
運動到微微出汗:可昇陽。溼氣重的可多做有氧運動,出汗排溼。(運動後注意保暖、切勿被冷風直吹)
● 三、心理方法:
抑鬱的原理以及原因較為複雜,但多數也有個共同點:
①過去、現在、未來
②看到過去、現在、未來
自愈方式:打坐冥想、靜觀內在。時間:早起後、晚睡前各45分鐘左右。
若不想打坐、也可以把它換成、聽輕柔溫暖的音樂、也可隨音樂舞動。
祝你好運、幸福、溫暖流淌、Sunny明媚!
回覆列表
輕度抑鬱症是可以自愈的,要直面它,瞭解它,給自己一個最強的信心,是可以走出來的,都知道了抑鬱會帶來不可想象的傷害,就要去認真對待,要多走出去,不要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空間裡,有煩惱的時候,可以把煩惱表達出來,比如寫寫日記,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傾訴一下自己的煩惱,都是會有效緩解這種抑鬱狀態的。
其次就是要保證好的睡眠,因為好的睡眠可以讓你的精神充沛,有助於情緒穩定,如果睡眠不好就會使人煩躁,要保證每天有7-8個小時的睡眠,不要熬夜或者工作壓力,其次運動也是最好的自然療法,研究發現,每天如果能運動30分鐘,可以幫助我們趕走壞的情緒。
在者當心情壓抑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不妨試試聽聽音樂,研究發現,聽音樂緩解心情是僅次於運動的,可以多聽一些充滿活力的音樂,讓自己的思緒轉移放鬆,有助於改善抑鬱。不僅如此經過實驗資料表明RSHWHO【渡氧】是抑鬱、焦慮、失眠的有效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由壓力引起的各種不適,可以很好的鎮靜神經,抗焦慮,有助於改善抑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