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呢空空
-
2 # 追風少年已經老去
將印象徵意義很大,實際意義得看具體情況。韓信雖然從屬劉邦,但還是有很大的自治權的,再加上韓信井陘之戰立下的威望,如果韓劉決裂的話,是會有一部分人願意追隨韓信的。
而且劉邦奪取將印其實一點也不難,因為韓信手下很多人以前都是劉邦的人,再本來就是上級,進出營帳根本不會有任何阻攔。
至於需不需要奪將印,我覺得肯定是需要的,每個組織內部人際關係都是十分複雜的,將印在手可以保證劉邦行動的萬無一失,如果沒有將印,可能會出現一些阻礙,甚至是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所以垓下之戰結束以後劉邦又以同樣的方式收繳了韓信的兵權。
-
3 # 5有5
劉邦確實前後兩次拿走韓信的兵符,但是官印估計沒有收回,因為在收回兵符的同時並沒有罷免韓信。
劉邦在取得勝利的慶功宴上曾說:“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在剛開始的時候,劉邦對韓信並不感冒。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時,劉邦在洗腳,所封官職也不理想,直接導致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再次舉薦,劉邦才登臺拜將,正式任用韓信。
滎陽之戰劉項二人在滎陽激戰,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劉邦被困城中,在紀信的掩護下,用金蟬脫殼之計,方才突出重圍,後被項羽緊追不捨。在兵馬不足的情況下,想到了剛剛攻下趙國,離自己最近的韓信。於是劉邦謊稱使者,在韓信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收走了兵符。“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馳宿脩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漢王得韓信軍,則復振。”節選自《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做為漢王,為什麼非要兵符呢?登高一呼不就可以嗎?一方面,此時漢軍已規模化,制度化,用兵符調兵更合理;另一方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劉邦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直接命令韓信,畢竟他現在處於弱勢;第三,身處亂世,韓信攻下趙國,有大量新兵亟待整頓,若軍權都在韓信手中,難免沒有自立之心。
平定齊國劉邦對齊國做了兩手準備:不戰而屈人之兵,派酈食其遊說齊國;武力解決,派韓信出兵征討。在得知酈食其遊說成功以後,韓信為了爭功和既得利益,兵發齊國。攻下齊國後,韓信以齊國形勢混亂為由,要求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雖然不願,無奈自己被項羽圍困,無脫身之計,只得依靠韓信,不得不答應韓信的要求。兩人經過假齊王一事,本來就微妙的關係變得不妙。在以後的戰爭中,韓信多次違拗劉邦,即為開國後埋下了殺身之禍,也增加了劉邦戰後立即收回兵權的必要性。“馳入齊王壁,奪其軍。”節選自高祖本紀
從劉邦的角度來看,收回自己的東西,合情合理。畢竟自己經歷了殘酷的戰爭,勝利的果實只能自己享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以韓信的角度看來,自己為劉邦立下了不世之功,理當分羹一杯。卻不想飛鳥盡,良弓藏;又不見“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見將軍享太平。”,更何況自己作為小弟還經常炸刺,被收回兵權就順利成章了。
-
4 # 臥牛說歷史
我專門寫過文章,來解釋這件事。原文貼過來吧。
《史記·淮陰侯列傳》——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公元前203年六月的一天(漢王五年),正是一年最熱的時候,劉邦不僅要忍受氣候的炎熱,還得剋制內心的煎熬。
近兩年楚漢之爭,劉邦敗了又敗。這一年早些時候,劉邦趁項羽伐齊的時機,一舉攻佔彭城,奪下楚國都城,可還沒高興多久,便被項羽率領的三萬楚軍殺得狼狽而逃。
劉邦向西退去,駐守滎陽,想跟項羽再來幾個回合。結果仍是不盡人意,漢軍依然敵不過楚軍,或者說打不過項羽。
先是滎陽被攻破,劉邦逃到成皋,又被項羽攻破,劉邦的人都逃散了,身邊僅有個夏侯嬰。劉邦只能去趙地找韓信,韓信手裡還有一隻精銳漢軍。
《史記·淮陰侯列傳》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
韓信、張耳手裡的漢軍,先滅魏國,又滅趙國,士氣正值巔峰,可以拿來同項羽一戰,一些烏合之眾怕是敵不過項羽。一想到56萬大軍敗亡於彭城,劉邦一陣陣無奈:不是我無能,是項羽太強大。
劉邦必須去韓信軍營,卻又有些疑慮。他是漢王,漢軍最高統帥,但現在身邊毫無保護力量,又怎麼能保證張耳、韓信沒有異心?於是他停留在傳舍(古代旅店、飯店)內,細思良計。
今年十月(秦國曆法中一年的第一個月份是10月,所以10月要早於6月),韓信、張耳平定趙地,緊接著韓信就替張耳請封趙王。劉邦可不相信他倆沒串通好。
劉邦心目中的漢王朝,要建立郡縣,同秦始皇在世的時候,而不是更早的戰國。經歷始皇帝統一天下後的十年,證明一個統一的政權才能令天下太平,六國分封不可行。
劉邦本想著拒絕韓信的請求,將趙地如同魏地一樣變成漢國的郡縣。最終還是理智壓制情感,劉邦封張耳為趙王。無論如何,封張耳為王這事,利大於弊。
天下仍亂著呢,齊國、彭越、英布,還有最強的項羽,諸人仍不斷大戰。劉邦最大的對手是項羽,但光靠漢軍可不行,他得拉攏除項羽外的任何勢力。張耳便是第一步旗。劉邦告訴其他諸侯:幫我打項羽,你們還是諸侯,甚至比項羽分封的更好。
看著眼前的張耳、韓信大營,劉邦認為自己不能貿然進去,人都是有野心的。張耳雖然是趙王,不過這個趙王卻要聽漢王的話,但漢王沒了呢?
當年楚國反秦,項梁身死,楚軍大權被宋義掌控,項羽透過殺掉宋義,才再次執掌楚軍大權。劉邦不願當宋義,誰敢保證張耳、韓信沒當項羽的想法?劉邦眼珠一轉,有了!
第二天剛矇矇亮,劉邦喬裝打扮後,便動身前往軍營。軍營豈是隨便能進的?否則韓信也不會有連滅魏趙的戰功。劉邦佯稱漢王使者,騙進軍營。
劉邦本是漢王,拿出自己的信物不難。劉邦先找上軍營中自己的絕對親信,讓對方證明漢王的身份,小兵沒多少機會能見到漢王真面目。劉邦為何確定這個親信不會背叛他呢?
劉邦不是擔心韓信會不會反叛,而是擔心韓信看到孤身而來的劉邦產生反叛的心思。韓信的權力來自劉邦,麾下將士、士卒更是來自漢軍,他還沒造反的資格。
假如韓信看到獨自來的劉邦,心中生出不可抑制的想法:殺掉他,我就有爭霸天下的資本了。若劉邦死了,韓信麾下忠於劉邦的人無論怎麼選擇,都不會選個死人。
劉邦不管韓信究竟會不會這麼想,但他知道決不能給韓信這個機會。至於上面提到的“親信”,他殺了劉邦,又不會獲得更好的利益?劉邦早已考慮清楚一切。
劉邦被“親信”領著,來到韓信營帳,拒絕韓信親兵的通傳,一人進入韓信營帳,拿走韓信的印符。印符是古代將領指揮軍隊的關鍵。
戰國有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除了印符起到的作用,還有信陵君個人威望,一個普通人拿著印符也調不動魏國軍隊。換句話說,將軍指揮軍隊一靠威望(或者權力),二靠印符。
劉邦偷偷奪走韓信印符,一為敲打韓信、張耳,二為重新劃分漢軍指揮權。第二才是劉邦根本目的,他需要精銳軍隊抗衡項羽。
劉邦派他人,比如夏侯嬰為使者,也能收回韓信、張耳兵權,卻顯得不夠重視,容易引起韓信、張耳的不滿——我們為你滅魏攻趙,你劉邦隨便派個人就收走我們兵權了?至於倆人不滿後是否反叛,那就不是我們能想到的了。但劉邦需要杜絕這個可能。
劉邦總是先以“人性最惡”為出發點,將人往最壞處想,從而採取應對辦法,堵住一切可能。韓信可能對劉邦不利,劉邦則偷偷進軍營,給倆人一個下馬威。而印符的丟失,劉邦也有懲處韓信、張耳的藉口,趁機收回倆人兵權,一石二鳥。
若劉邦僅以“惡”考慮人,他也不會成為天下之主,還需要安撫諸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一棍子給一個棗。
劉邦令張耳守護趙地,意思是:我承認你趙王的權力。又拜韓信為趙國相國,收攏趙兵攻齊,意思是:我不是要奪你兵權,這不給你自由徵兵的權力麼。恩威並施方位上位者必須之手段。
劉邦的成功絕非偶然,只有令自己處於絕對安全的位置,才能考慮將來如何。我們可以將人往最壞的地方考慮,卻不能做那個最壞的人,這一點還是要分清的。
-
5 # 我有我的世界觀
嗬嗬!這就要看你“怎麼拿”了。結果不重要,方法很重要。君子“愛符”,要“取之有道”。
當然,劉邦這個人是很狡猾的。兩次的情況不同,他從韓信那裡兩次拿走官印和兵符的處境不同,所採取的方法也就不一樣。如果事先劇透的話,第一次是“盜取”,那第二次就是“奪取”了。
第一次,劉邦處於困境,“盜取”韓信兵符劉邦在滎陽被項羽圍困一年多,糧草不繼,便與項羽講和,約定以滎陽為界。項羽沒有答應。後來劉邦採用謀士陳平計謀,先以黃金四萬斤,離間了項羽和范增的關係,范增被迫離開了項羽。
(項羽劇照)
後來劉邦又利用男人的弱點,以二千女子為掩護,並讓紀信假扮自己,而劉邦卻乘著混亂從西直門逃離了滎陽。
漢軍糧絕,乃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將軍紀信乃乘王駕,詐為漢王,……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又經過苑縣、葉縣,到達成皋,又被項羽的追兵包圍,當時只有滕公一個人跟隨。
由於是倉皇出逃,而且沒有將士跟隨。劉邦不可能還帶著官印和兵符,那樣太“惹人現眼”了。劉邦要進入關中,雄心壯志地聚集士兵準備再次東進。但沒有兵符 怎麼辦?只有向韓信“借用”了。假如韓信此時落井下石,不給他兵符怎麼辦?那只有” 偷” 了。
當時韓信和張耳正在趙地助趙抗楚,張耳駐紮在修武。劉邦沒有在張耳軍中駐留,而是直接住進了客館裡。第二天一大早,韓信、張耳還沒有起床,劉邦就徑入他們的臥室,取走兵符、官印,徵用他們的將士。
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和張耳起床後,才發現劉邦來了,且“盜取”了他們的兵符,奪取了他們的部隊。劉邦又令張耳駐守趙地,任命韓信為相國,去攻打齊國。
第二次,防止韓信日後不好控制,必須剝奪韓信兵權!韓信佔領齊國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而在這劉邦處於焦頭爛額之際,韓信以齊地不好管理為由, 讓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當時就一肚子火,這什麼時候了?後經張良勸劉邦暫時按下怒氣,為防止此時內部生亂,劉邦反而封韓信為真齊王。
滎陽對峙,項羽因為糧草不繼,雙方言和,約定以鴻溝為界,兩分天下。於是項羽便撤兵了。劉邦耍賴,毀了約定,又率軍追擊項羽。當追到固陵時,被項羽殺了個回馬槍,大敗。於是劉邦深掘壕溝,等待韓信、彭越前來會合。
此前,劉邦追趕項羽到陽夏時,曾與韓信、彭越約定好了會合日期,齊攻項羽。當劉邦追到固陵時,仍不見韓、彭如約前來。
漢王乃追項王至夏陽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史記·項羽本紀》
如果韓信、彭越不如約會合,那麼,即使劉邦士氣正盛,糧草充足,即使項羽士卒疲憊,糧草告絕,漢軍也絕不是楚軍的對手。
劉邦好心急啊!如果沒有利用這麼好的機會將項羽一舉擊垮,那必定是養虎為患,放虎歸山。為了讓韓、彭前來會合,劉邦對二人“下猛藥”、“出狠招”,丟擲巨大的利益作為“誘餌”:
(劉邦)乃發使者告韓信、彭越曰:“併力擊楚,楚破,自陳以東傅海與齊王,睢陽以北至谷城與彭相國。”——《史記·項羽本紀》
有了劉邦的許諾,韓、彭答應得很爽快:“好!我們馬上進兵” 。於是,韓信從齊地出發,劉賈從壽春出發;楚叛將周殷連同英布,與彭越先後到達垓下。
此時項羽已兵少糧盡,又遭遇幾路大軍的圍困。最終兵敗於垓下,自刎於烏江。
經此一役,劉邦看到了韓信不受控制,不易駕御。在關鍵時刻,韓信有可能因這種性格把劉邦處於危險境地。想到這,劉邦不免冒出一身冷汗。等到垓下決戰一結束,劉邦就驅馬馳入韓信的軍營,奪取了韓信的兵權。
以上兩次奪兵權。第一次是無奈。劉邦僥倖從項羽的圍困中逃了出來,最後身邊只有滕公一個人相隨,並無一兵一卒。要呼叫韓信的軍隊,處於窘境的劉邦只有在沒有告訴韓信的情況下,偷偷地“盜取”他的官印和兵符了。
第二次,垓下決戰,劉邦如果不對韓信、彭越許以封地,韓、彭二人就不會如約前來會合,那歷史就有可能要重寫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劉邦對韓信的態度是:充分利用他的軍事才能攻城拔寨。但一旦戰爭結束,則解除其武裝。
這不就是典型的“狡免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麼?這就是韓信的悲劇!
-
6 # 尋根拜祖
韓信幾乎是劉邦的“造兵機器”,劉邦先後三次抽調韓信的大軍。第一次是攻取代國之後,劉邦派使者一紙調令抽走主力;第二次是劉邦在成皋敗於楚軍後,突然渡過黃河,闖入韓信大營,奪了韓信的兵符;第三次是垓下之戰後,劉邦故技重施,突入韓信大營,奪了他的軍權,將他改封為楚王。
朝廷三大權制約統帥:兵符在手不等於完全掌控軍隊很多人誤解,以為一旦將軍手持兵符,就是無冕之王,為所欲為。尤其是那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讓人覺得得兵權得天下的感覺。倘若真是這樣,天下豈不是永遠處於軍閥混戰的軍人政治時期?
事實上,人們早就認識到軍隊的兩面性,早就創造出了一套科學的管理辦法,把這隻大老虎關進了籠子,在需要的時候放出來,不需要的時候“收監”。有以下幾個措施,足以管控軍隊。
1.調兵權與統兵權分離,將領沒有調兵權
部隊在非戰時狀態,駐紮於行營,由朝廷指定的官員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裁撤或增補兵額、日常補給和訓練、器械營造和大軍調動。統兵權是指部隊到達目的地後,軍事行動的指揮權。
這兩個權力是分開的,也就是說,有調兵權的,到了戰場上沒有指揮權;有指揮權的不能隨意調動軍隊的移動。這兩個權力的分離,讓任何一方都做不到完全控制軍隊。
以陳橋兵變為例,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想到沒有:趙匡胤拿到指揮權後,為何非要把部隊領出去轉一圈,到陳橋才發動兵變?直接在開封立刻兵變不更簡潔嗎?
其中的蹊蹺就在於,趙匡胤只有指揮權,卻不能偏離軍事行動目標調動軍隊,也就是說他想把部隊拉到皇城逼宮,軍隊不聽他的調遣。趙匡胤只有將調兵和指揮兩權合一,才可以為所欲為。他們商定的計劃,就是走到陳橋後,再從有調兵權的人手上奪權。
韓信手上的兵符也是如此,只有戰時指揮權,軍隊的調動不在他手上。這時候,如果劉邦不發出調動指令,韓信的兵符其實是沒有價值的。所以,嚴格來講,所謂劉邦奪權,這個說法就很誇張。
2.補給依賴於大後方,將領受制於朝廷供應
軍隊的後勤補給,一般都需要後方供應,而不是自給自足,除非兩種情況:流寇軍閥和藩鎮勢力。流寇的做法是打到哪兒搶到哪兒,沒辦法,沒人給他們做供應;藩鎮是朝廷賦予了權力,可以兼管財政,自給自足,帶來後果就是不受中央節制。
韓信大軍假如想擺脫劉邦控制,除了將調兵權和統兵權歸一,還必須建立穩定的供應鏈。沒有龐大的文官系統幫他控制趙國,他一時做不到,至少那個時候,他還必須依賴蕭何從關中運送糧餉。
3.部隊輔助系統的制約,將領受到垂直干預
軍隊除了作戰系統外,還有一個不為人關注的輔助系統,包括前面說的後勤保障系統,還有參謀系統、監控系統等文官體系。這些文官在戰時隱身其後,很難看到他們的影子,它跟作戰系統形成既相互支撐,又相互制約的作用,假如戰時指揮官偏離目標,立刻會遭到這個系統的制約。
比如作戰計劃的制定,決定權雖然在指揮官,但是作戰參謀會參與制定計劃,並保持與朝廷軍事機構太尉(兵部)的獨立溝通。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作戰參謀會根據朝廷指示,直接干預軍事指揮。
所以,將領的指揮權也做不到完全獨裁,受多方掣肘,往往決策是多方協商的結果。
以上三點決定了韓信對他的軍隊控制力,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強,它靠一套完整的體系運作,任何人只是系統的一部分,包括韓信。
軍隊管理三大法寶:統帥領兵在外要受到多方節制除了體系上三大權力的制約,韓信還會受到多方位的制度性監控和掣肘。
1.監軍制度
一提到監軍,大家就會想到宋朝和唐朝的軍隊編制,那兩個時期的監軍太生猛,幾乎凌駕於統帥之上,歷史上的多次戰鬥失利都跟監軍有關。最著名的就是楊繼業瓦橋關殉國,就是監軍王詵作祟。安史之亂,監軍程元振、魚朝恩幾次將勝果葬送。
事實上,監軍自古有之,只是那時候監軍的錯位改變了戰局,所以留下臭名。一般情況下,監軍出於隱身狀態,他的職責就是負責監督統帥,按朝廷的既定方針執行任務,不跑偏就行,具體軍事方略不能干預。
請注意,監軍跟作戰參謀不一樣,監軍也會參加軍事會議,但是按規定不能發表意見,不能干預軍事行動。但是如果統帥偏離目標,監軍立刻會露出猙獰面目,他有權代表皇帝臨機處置統帥。
監軍一般由宗室子弟或皇帝親信擔任,地位很重,職位不高,所以,正常的軍事行動中,不見他們的記載。韓信身邊一定會有監軍存在,比如劉交、劉濞等人,他們最早的戰功,應該就來自於監軍。
2.人質保證
統帥出征,家屬必須留在皇帝身邊,這是一條潛規則,列朝開國都是如此,否則絕不可能得到獨自領兵的權力。
名義上家屬留在後方是為了安全,其實就是為了讓皇帝安全,手上掐著人質,才能放心地授予兵權。以歷史上形象最好的皇帝劉秀為例,在定都洛陽之前,所有的將軍們,家屬全部留在劉秀大營。定都洛陽後,將軍們的家屬全部被安置在洛陽。馮異西征四年,劉秀為了表達對馮異的信任,特地把他的家屬送到馮異身邊。
3.暗藏特務
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我們光看到明朝有錦衣衛的無孔不入,沒看到其他朝代的明確記載罷了。這一條我沒有直接證據,信不信由你。
劉邦能闖營收韓信兵權的理由和情景推演根據上文的分析,我們結合實際來分析一下,劉邦和韓信誰對軍隊更具控制力,以及劉邦闖營奪印的幾個關鍵技術。
1.劉邦對軍隊的控制力,其實遠在韓信之上
①休戰狀態下,韓信對軍隊不具備控制力
劉邦第一次闖營,發生在滅趙降燕之後。韓信大軍除了派出部分兵力,抵抗渡過黃河的楚軍,基本處於休戰狀態。由於趙國剛滅,工作重點放在了行政管轄和軍隊整編中。
按上文分析,韓信的這支大軍,基本處於休戰狀態,等待劉邦的下一步指示。在這種狀況下,韓信對軍隊的控制力是最低的時候,甚至連日常管理都未必參與得了。戰時,將軍們唯韓信馬首是瞻,戰後,韓信指揮不了他們。
②韓信的個人實力不足以超越劉邦
理論上來講,調兵權與指揮權分離,就可以避免統帥反叛了,可為何還有那麼多反叛發生呢?這就要看統帥的個人能力了,假如他有收買將領們的本事,就一切皆有可能。
韓信雖然是軍事天才,但是他的情商明顯不夠,也不具備領袖的氣質,更沒有籠絡人心的氣度與手段。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韓信就像企業的總工程師,涉及技術問題非他莫屬,玩人際關係立刻蝦米。
因而韓信在軍營裡其實很孤單,沒有朋友,跟將軍們都是工作關係。後人糾纏於韓信如果自立,會不會天下三分,太幼稚的說法!你見過幾個眼鏡厚得啤酒瓶底似的總工,能取代總經理的?
我們說說韓信大軍中幾個重要人物:張耳、曹參、灌嬰。
張耳是劉邦發跡之前的好友,張耳是大富豪,養了很多門客,劉邦經常跑到張耳家裡一住幾個月,倆人好得穿一條褲子都嫌肥。
張耳被陳餘奪了常山國後,一刀砍了項家子弟項聲,帶領人馬投奔了劉邦。後來劉邦將自己唯一的嫡女魯元公主,嫁給了張耳的兒子張敖。此番伐趙,張耳與韓信共同領兵。史書並未交代二人的分工,估計韓信負責戰時指揮,張耳負責軍隊調動和日常管理。
所以,張耳這個劉邦的鐵桿,對軍隊的控制力不在韓信之下!
曹參以右丞相之職跟隨韓信,主要工作兩項,一是負責後勤保障,二是領兵作戰。也就是說曹參既是韓信帳下最重要的將軍,又是整個大軍的奶媽,十幾萬大軍離開曹參一天都活不下去。
灌嬰只能比較簡單,就是獨領一軍的悍將,齊地的幾場大仗都是他打的。
有張耳、曹參、竇嬰,還有不知名的大大小小將軍們在,你認為韓信是放單飛狀態嗎?如果劉邦願意,一道指令下去,韓信根本指揮不了大軍!
④韓信是個沒心眼的“好孩子”
其實韓信是個聰明的好孩子,他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處境,都是後人瞎操心,根本沒看清韓信的處境。
從韓信後來的經歷來看,韓信有過恃功邀賞的心思,但是要說對抗劉邦,他從來就沒這個膽,也沒這個心思。
司馬遷把劉邦闖營搞得神秘兮兮,對韓信來說吃驚不是劉邦闖進來,而是睡得迷迷糊糊狀態時,領導竟然來開會了,嚇的!
2.劉邦闖營的幾個關鍵點推演
①劉邦如何進得了大營
看了以上分析,劉邦進大營會很困難嗎?恐怕就在韓信呼呼大睡的時候,曹參和灌嬰已經領兵在黃河岸邊靜等劉邦了。
②韓信為何渾然不知
其實劉邦來完全沒必要隱瞞韓信,但是領導做事需要事事打招呼嗎?出其不意讓不下心有餘悸,往往是一招震懾部下的手段。更何況劉邦要帶走大部分軍隊,不會給韓信留出找藉口的時間。
等劉邦把新的部署對將軍們安排完了,韓信才慌慌張張趕到,說明什麼?將軍們還是聽劉邦的,韓信只有作戰的時候才起作用。
司馬遷的描寫過於誇張了,其實劉邦收韓信兵權,無論是理由還是方法,不需要太費周折,韓信既沒資本也沒心思對抗劉邦。比如在攻取代地後,劉邦派了一個使者,正常程式帶走了軍隊,韓信不也老老實實配合了嗎?
《史記》留下的這段描寫,可以做兩個理解:一是劉邦個人出於謹慎小心,用這種出其不意的手段更安全;二是司馬遷刻意塑造一個心機深重的劉邦形象。
結論綜上所述,劉邦闖營奪印,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這是人們對古代軍隊的管理存在誤解,以為統帥就是土皇帝,可以控制一切。其實,韓信根本控制不了軍隊,也阻止不了劉邦隨時拿走他的兵權,更何況韓信本就沒那個心思。
-
7 # 劉一千五
可能
一,劉邦拿走韓信的軍隊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劉邦有權利。韓信再厲害也是漢王手下的大將。
劉邦在漢中時,就看在蕭何的面子上任命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從此就是劉邦軍隊裡面的一個將軍了。他得聽劉邦的招呼。
所以,劉邦在滎陽死死地拖著項羽時,劉邦把沛縣集團的有能力的大將都調給韓信去了。劉邦手下只有一班文臣和二流的將軍,這也是劉邦不能面挑戰項羽的客觀原因。
劉邦自始至終都控制著全域性,包括韓信在內。
即使後來韓信做齊王也要向劉邦請示,而且,還只能是假齊王,還轉不成齊王。
韓信如果膽子大點,有武臣,韓廣在趙,燕的膽子,韓信做了齊王后獨立,才不會有劉邦來奪他的軍隊的可能了,但是,韓信沒有獨立,那他就是劉邦手下的一給大將而已。
二,劉邦拿走韓信的軍隊至少有三次,前二次還給韓信留了一部分,後一次是徹底的把兵權都給奪了。
劉邦與項羽在彭城狠狠地打了一仗,劉邦打敗了,原先的朋友們散夥了。他們看見項羽強大,都到項羽門口打卡去了。劉邦很窩火。這時魏王也不理睬漢王劉邦。劉邦就讓韓信把魏國打下來,然後將就這些兵去開闢北方戰場。劉邦給韓信配了一個參軍張耳,於是,兩個漢將開始了北方征程。
1,韓信張耳打下代國後,劉邦派使者來把韓信訓練計程車兵調走了。
漢王遣張耳與信俱,引兵東,北擊趙、代。後九月,破代兵,禽夏說閼與。信之下魏破代,漢輒使人收其精兵,詣滎陽以距楚。
2,第二次,是韓信打敗陳餘和趙王歇之後,軍隊處於休整時期。當時,劉邦在滎陽被項羽圍困在成皋城無法動身,劉邦聲東擊西地逃出成皋,然後一路向北,到了修武韓信大營,劉邦先奪軍,然後才讓人把韓信張耳叫來分配任務:張耳留守趙地,韓信帶著老弱病殘去打齊國。
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脩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3,韓信與各路大軍消滅項羽後,劉邦迫不及待地又跑到齊王韓信的指揮中心,把韓信的司令職位解除了。軍隊不再由韓信來指揮。
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
三,如果韓信在當齊王時,聽了幾給說客的話,獨立了。那麼,就沒有人敢來奪他的軍隊了。相反,劉邦和項羽都會來拉攏他。但是,韓信沒有搞獨立,所以,他始終是被人調整的角色。他手頭再多的人馬,都是人家的。他沒有權利不使自己“受制於人”。
-
8 # 龔柳輝
兵符可能產生於戰國時期,形狀類似於老虎的兵符,又叫虎符,這個兵符本來就是調動軍隊用的信物,用完後必須歸還國君。
劉邦曾經做過秦國的“亭長”,也知道怎麼用這些東西,其實兵符對領兵的將軍來說,非常類似“一次性筷子”,而對國君來說就是永久性的寶物,必須時常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仔細推敲,劉邦在短期內“兩次拿走韓信的兵符”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兩個方面。
其一、兵符本來就不是永久性的送給韓信事實上,不是劉邦拿走“韓信的兵符”,而是劉邦收回自己的兵符,兵符是劉邦的隨身寶物,韓信僅僅具有暫時使用的權力,兵符的所有權是歸劉邦的,就算今天給你,明天也可以收回。
事實上,虎符作為中國古代君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它通常為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
右符要留在王朝中央,左符在領兵將領之手。君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兵符可以說是最高信物,軍隊可以不執行執有君王其他金符節者的命令,除非君王親臨現場調兵。
其實,劉邦還算是比較放權的諸侯王,只收回了兩三次而已,所以說不是“可能不可能”的問題,收回兵符是非常正常的軍務。
其二、劉邦親自收回兵符,是當時使用兵符的常規方法和規範劉邦親自到韓信軍營,這個是因為軍情緊急,沒有必要假借他人之手,一般來說,兵符都是君臣直接受授,不存在由第三方傳遞的情況。
準確的說,要麼君主當面授兵符給大臣,要麼大臣當面歸還兵符,這個是使用兵符的常規,也是對兵符授受的高度重視。
其實,兵符是很小的物件,中國現存有最早的虎符實物,1973年在西安郊區的北沉村曾經出土過一枚杜虎符。杜虎符長9.5釐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0字,錯金而成。銘文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其實,杜就是地名,在古代秦國杜縣。
可以看出,劉邦拿走韓信的官印和兵符也是合情合理。因為君王必須經常行使權力,以便重新調整軍隊的部署。
只是劉邦的做法確實值得一提,怎麼能偷偷摸摸,跟做賊似的,這個才是比較古怪的事情當時,西線戰事緊急,漢軍被項羽窮追猛打,喘不過氣來,劉邦隻身從成皋逃出,來到韓信和張耳的軍營,是想調他們的軍隊支援成皋的戰場。
那天,劉邦起得很早,帶著夏侯嬰直奔韓、張二人軍營。
劉邦居然謊稱自己是漢王派來的使者,騙過守衛,進入了韓信的大帳。這時韓信還在熟睡之中,於是乎,劉邦悄悄地偷走了韓信的將印和兵符。隨後前往漢軍中軍大帳,傳令召集眾將領。
韓信和張耳開始以為來的是劉邦的使者,沒有太在意,走進大帳卻見劉邦突然駕到,有些不知所措。
其實,劉邦這樣做,有一石二鳥的作用。首先是“微服私訪”,檢視韓信的治軍是否嚴謹,可以藉機監督其治軍的各種毛病。
再則,劉邦可以造成即成事實,先做再說,就可以省去索要兵符的過程,萬一韓信捨不得交出兵符,或者藉故推脫,都是有可能的,比如韓信可能會說一時半會找不到兵符了,所以,劉邦這麼做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回覆列表
劉邦曾承認自己統兵打仗不如韓信,在四年楚漢戰爭中韓信是功不可沒的,但是韓信最後的結局卻十分慘烈,身為將軍的他沒有血染沙場,馬革裹屍,而是被婦人呂后所殺害。
從《史記》中微小細節,透露出了劉邦對韓信的不滿。當時是公元前204年,楚漢兩軍鏖戰滎陽。劉邦被項羽困在城中,兵困糧竭,為了脫身,劉邦抓來兩千婦女穿上士兵的鎧甲做擋箭牌,又讓將軍紀信坐著自己的車駕冒充自己去向項羽投降。然後劉邦自己帶著幾十個隨從藉此機會逃跑,可以說是狼狽不堪。
項羽得知劉邦逃到了宛縣,率軍攻打,這時,多虧了彭越渡過雎水支援劉邦,分散了項羽的兵力,劉邦則趁這個機會逃回成皋。可是項羽擊敗彭越後,又領兵西進,劉邦只能再度逃亡。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馳宿脩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漢王得韓信軍,則復振。
劉邦逃出成皋,冒充使者,闖進了張耳、韓信的軍營,奪取了韓信的軍隊。這是劉邦第一次詐取韓信兵符。韓信、張耳屬劉邦麾下,劉邦為何不正面通知二人迎接而是要謊稱使者入營?
在《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劉邦奪了兵符後,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劉邦盜了兵符後重新分配諸將的職務來看,他是想找個辦法把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堂而皇之通知他們的話,自己掌握軍權的可能性也許不大,所以他才會選擇這種方式。
劉邦奪取二人兵權的分配很明顯,因為他雖拜韓信為相國,但卻讓他組織趙國的新兵去進擊齊國,也就是說,把原來手下的精兵強將全部收回自己手裡。由此可見,劉邦和韓信兩人的關係出現了微小的裂痕,劉邦開始不相信韓信,對他有了防備之心。
劉邦為什麼防備韓信?或許是因為韓信沒有像彭越一樣第一時間趕來救援,也許是懼怕韓信才能在自己之上,也許是劉邦本身高瞻遠矚,覺得手握兵權才比較可靠。總之,兩人的關係已經不像當年“登壇拜將”那樣融洽了。
當項羽敗亡後,《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而《高祖本紀》記載:馳入齊王壁,奪其軍。
項羽一死,劉邦就飛速地進入齊王韓信的營帳,採取了突然襲擊的方式奪了韓信的兵符。這是劉邦第二次詐取韓信兵符,相較於第一次,兩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巨大的裂痕。這是什麼原因呢?
劉邦在第一次奪了韓信兵權後,讓他領兵攻打齊國。可就在韓信打下齊國後,他做了一件錯事“求封齊王”。韓信違反了官場的潛規則,專制政權下的官場,下級只能等上級加封,不能自己要。劉邦勃然大怒,多虧了張良等人的提醒,才沒有指責韓信。
宋朝黃庭堅寫:“城皋日夜望救兵,取齊自重身已輕。躡足封王能早寤,豈恨淮陰食千戶?”意思是劉邦日夜盼韓信救兵來,結果韓信拿了齊地要求封齊王,這次求封后,劉邦從此怨恨韓信。
等到垓下合圍項羽的時候,劉邦讓韓信前來幫忙,可是韓信不來,張良讓劉邦給韓信加封土地。果然韓信得到封地的許諾,率軍來幫忙。這事也惹得劉邦動了殺心。韓信有英雄之才也有市井小人之心,市井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這次,劉邦沒有惱怒韓信,因為他已經將韓信定位在小人位置上了。
所以,當項羽一死,劉邦立刻詐取韓信兵符,改封楚王,建都下邳。後來,劉邦假巡雲夢,將韓信抓捕,押上囚車,這標誌著兩人關係完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