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幹農活雖然很累,但總會有些比較難忘的事情,說說,大家分享一下。好玩
5
回覆列表
  • 1 # 不讓你失望66323558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小時候家裡種的都是果樹,我們姐弟幾個每人一個媽媽縫的小書包挎在脖子上去上到樹上摘蘋果,不知不覺上到高處不敢下來了還得讓老爸抱下來,雖然事情很簡單但是想起來很甜蜜。

  • 2 # 大丫頭囧囧

    最難忘的莫過於早上5點天還沒亮就被老媽子叫起床煮粥,然後再拿著煮好粥去割禾,中午就在地頭喝粥,晚上才回來。現在我老媽子還感嘆,以後要好好教你的子女讀書,不然現在回農村想種田都沒田耕了。

    我也12年沒種過田地了,偶爾回老家農村看看。

  • 3 # 水知道答案是誰

    在這麼多生活往事中,讓我最深刻的還是那天上午。

    我記得是收麥子的季節,當時機械化程度非常低,收麥子完全靠的是人工,割麥子,打麥子,曬麥子,最後儲存麥子。中間的每一個程式都是靠人力完成。那一次我們一家吃過早飯,很早就來到地裡。

    那天天氣比較陰,隨時都有可能來一場傾盆大雨。但是麥子已經基本成熟,如果不進行收割,很可能今年的收穫會一無所有。全家也是齊上陣,守護好最後的豐收,但是就在這緊張時刻,由於我的疏忽,我的手不小心被鐮刀割了一下,當時只感覺略疼,沒有感覺到血在流。但是不一會兒手上全是血,這時候看到手上有個很大的口子,已經隱約能看到手骨。這時候我也送到了醫院,醫生說需要馬上縫傷口,當時撕心裂肺的疼,還好我忍了下來。從此,我手上就多了一道疤痕。每當看見他,收麥子的情形都會歷歷在目。這時候不知不覺感到一絲的幸福。

    隨著時間的推移,收麥子的情形一去不復還,機械化農業走上了舞臺。從前,繁瑣的

    工序現在只需要一刻鐘。社會在不停發展,人們生活越來越好。

    總之,一句話,往事是幸福的,明天是美好的。

  • 4 # 鄉村裡的追夢人

    要說幹農活,感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時候給小麥播種的季節了!大概是九十年代初吧,那會也就是幾歲的樣子,那個年代還沒有機械播種機,全靠人工種植,也就是簡單的人工播種機,我們那叫做“蔞”的一種工具!上面是一個木製的容具,底部有三個洞,分別對應著三條類似鋼管似的腿,前面幾個人分別把繩子綁在這個蔞的前部,後面有個人扶著,把麥種倒進蔞的容具裡,前邊的人拉著繩子往前走,小麥的種子就順著蔞的三條“腿”播到地裡去了。我描述的不太準確,但大概就是這麼一個物件!

    印象最深的人只要到播種的時候都是幾家合作完成!這樣用繩子拉蔞的人就多了,也就沒那麼累了,不管大人小孩都全上陣,說說笑笑的就把活幹完了!

  • 5 # 每日新況

    下地幹農活時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小時候農村窮,每家每戶基本都種田,我家也不例外,可以說我是幹農活長大的,平時除了上學,放學和暑假都有很多農活要做。

    割稻穀

    小時候家裡窮,衣服少,割稻穀的時候穿短袖,割完稻穀後還要挪稻穀,每次勞作下來,手臂上被稻草葉割得到處都是紅色的傷口,手指頭至少被鐮刀割破十多次。

    割豬草

    小時候家家戶戶養豬,田裡的紅薯葉不夠,就去外面割豬草,記得有一次和村裡的小孩去田裡割豬草,突然看到一隻蜥蜴冒了出來,我就上前去抓,而另外一同伴就拿鐮刀躲,結果鐮刀的刀口剛好躲到我兩個手指頭中間,當時只要稍微偏差一點點,我兩根手指頭都會被剁斷,後來兩根手指頭傷口很深,恢復後都有種麻痺的感覺。

    扎菸葉

    我們家鄉以種植菸葉為主,每到七月份就開始摘菸葉,我年齡小負責扎菸葉,一根菸棍有一米五長,扎一根要四五分鐘,我一天不斷的勞作,甚至扎過一百多根,非常累人,然後手上沾滿很多黏糊糊的東西。

    插秧

    家裡每年都要種十多畝田,上半年種菸葉,下半年插秧,種煙的田泥土很硬,田裡甚至還有小石頭,早上要拔煙苗,然後再去插秧,在大太陽下,人曬得黑漆漆的,長時間的工作,有時候手速太快,手指甲裡面進土,甚至插到硬邦邦的泥土或者石頭,疼得要命,休息一會後還得繼續幹活。

    割魚草

    我家還了一個魚塘,每當下午放學後,就去外面割魚草,每次要割一大籃子回來,有時候還割到被打了農業的青草,毒死不少家裡養的魚,另外我現在食指上密密麻麻的各種小傷口都是我割魚草造成的。

    拔草

    因為家裡有種菸葉,當年除草劑不流行,一個就是太貴,農民捨不得花那點錢,另外就是怕除草劑損耗農作物,所以家裡很多田都是我和我妹妹放學後或者週末去拔草,菸葉長時間接觸會粘人,每次幹完活回家頭髮變得黏糊糊的,如果是菸葉水不小心進入眼睛,非常痛。

  • 6 # 領投鳥

    小時候,夏天跟著大人在玉米地澆水,綠盈盈一片片的玉米杆,高過頭,清沏的井水,順地淹流,一片片受旱打卷的玉米葉子遇水舒展,回報幸勤。

  • 7 # 農林苗木

    難忘經歷1

    收麥子的時候,家長不讓去別人家地裡撿麥穗,讓撿乾淨自己家地裡的麥穗。怕長麥芽還得鋤。看著小夥伴們興高采烈,歡樂的撿麥穗,心裡真心急。

    難忘經歷2

    有一年,從壘了好高的裝麥子的車上滾下來了。不疼!

    難忘經歷3

    無論是鋤草、摘棉花、還是施肥、掰玉米,永遠都被大人甩的老遠老遠。望著無邊無際的田野,我想回家寫作業。

    難忘經歷4

    難忘經歷5

    同事說她想摘棉花,我想告訴她說,一點也不好玩。棉花是一波一波的開呀,我得一波一波的摘呀,摘完一波還有一波呀。這還沒完事。摘回去的棉花還得再一波一波的剝呀。以為這樣就完事了?大錯特錯。剝完了還得曬呀,一天曬不幹呀,那我們就曬好幾天呀。收了曬,天黑了收,日復一日啊。我銘記在心呀。

  • 8 # 奔泊在路上的外鄉人

    幹農活總裡來說就是個累,特別是掰玉米時候,剛開始乾的時候挺輕鬆的,慢慢的時間長了玉米葉子象刀子一樣把臉上胳膊上劃的火辣辣的,手上的指甲也被磨的很疼,慢慢最後有經驗了掰玉米的時候拿個大鐵釘,把玉米皮劃開再剝,都不那麼磨手了,一場麥收和一場秋收都象一場戰役,儘管累,但忙了一年總算有收穫了心裡也是高興的。

  • 9 # 曲蛐兒

    最難忘的是收麥子。四點起開下地割麥子,帶好飯,通常是包子,鹹雞蛋,兩壺開水。揮舞著鐮刀,扎的胳膊癢癢的,用麥子打繩,夠一捆就紮起來。割完後曬到場裡,用牛拉著輥子一圈一圈一圈的轉,白天會有騎腳踏車賣冰棒兒的五分錢一支,晚上很多鄰居都在場裡睡,看著自家的麥子。再後來是拖拉機拉輥子,再後來是脫粒機,再後來是聯合收割機直接出麥粒。

    農業在進步,社會再發展,感慨萬千!

  • 10 # 愛書法的農場主

    第一次給野雞喂玉米的時候,有個“帶頭老大”追著我啄,我去到哪裡就跟到哪裡

  • 11 # 阿坤評測

    看看我說的以下幾條,大家都有過幾條經歷?

    1.小時候用鐮刀割麥子,完了歸結到地頭,此時已經把地頭弄乾淨弄平整了。這時用牛車或者拖拉機來回轉圈,把麥子脫皮,完了把麥子用簸箕攘到空中,透過風把麥粒和麥杆分離,最後曬麥子,裝袋。

    2.過去種棉花,當時棉花害蟲特別厲害,打藥都不管用,且收益也一般,最後農民都不種棉花了,也導致棉花站倒閉了,也使我在棉花站工作的父親失業。收棉花時,腰裡要繫上口袋,一遍走一邊拾,很費時間。

  • 12 # 少說空話多做實事

    這件事至今確實不忘,十二歲時牛,農具都是集體的,因為不知道犁底深淺,老是把犁抬著,一鞭子下去牛向前一拉,犁鄢是木質的斷了,七一年公私分明,損壞東西是要賠償的,屋後僅有的一根桑樹就賠給集體了,因為我們家不是大社員,所以一絲不夠地賠了,現在還清楚的記得!

  • 13 # 江西彪子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幾乎每天和農活打交道。農村的農活兒也是非常多的。最難忘的也就是每年的插秧。每到插秧季節,再把田耕好後就要插秧苗了。那是一個讓人十分快樂的過程,少者三五,個多則幾十個。藍藍的天空下,軟軟的泥巴。好像大家都像比賽一樣,看誰插的快。一排一排地栽,歡聲笑語,你追我趕。泥水濺滿了褲腳。黃昏將近,此時,也就是收工的時候了,家裡早已經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此時雖然感覺很累。但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得到豐收的喜悅。

  • 14 # 魯臨國

    我的老家在紅色革命老區沂蒙山,祖輩幾代都是農民,下地幹活自然也是家常便飯,先分享一下小時候下地幹農活的經歷,記得上小學一到收麥子的時候,學校會放麥假,大約是七天左右,這七天我們除了做老師佈置的作業外,剩下的就是跟父母到地裡收麥子!正值初夏,溫度大約在32~34度左右,山區丘陵地帶收麥子可以說全部是人工收割,防止突降大雨或者冰雹,而且必須搶收!!拿著用磨刀石磨的鋒快的鐮刀背上一瓶子涼開水就跟著父母下麥地,剛到地頭還沒開始幹,就已經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外邊真是太熱,熟透的麥子沉壓壓的低著頭一動不動的站在那,火辣辣的太陽曬著都要把它們燒起來,站在那犯愁的功夫,父母都已經割了兩三米遠了,他們頭頂草帽,彎著腰,左手握著麥穗下邊部分,右手拿著鐮刀一下接著一下的往前割!我也照著開始做起來,母親回過頭囑咐我注意鐮刀,不要被鐮刀割著腳脖子,還沒割多少,感覺頭被太陽曬的發暈,手被麥芒也扎破了,胳膊曬的通紅,咬牙堅持割完一茬,最後在我的不斷髮牢騷抱怨下結束了人生第一次割麥子!體驗了真正的面朝黃土背朝天,體會到了作為父母以及農民朋友的不容易,也發過誓言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不做這麼辛苦的事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不斷的認知覺得農民的偉大,凡是不管幹什麼行業人間正道是滄桑),也讓我養成了珍惜糧食的習慣,看不慣餐桌上的浪費!!這是第一次割麥子的經歷,還有種西瓜,種地瓜,收地瓜,種玉米收玉米,種黃煙收棉花,種蘿蔔白菜等等這些經歷都歷歷在目終生難忘!中國是農業大國,國家在不斷的發展農村振興農業!感謝所有的農民朋友,珍惜這所有的來之不易,最後引用習總一句話: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加油!

  • 15 # 西域吳志觀影感

    我出生在漁米之鄉的湖南。十年前在我們家鄉種值最多的就是水稻。每年兩季,等到7月放暑假的時候

    正好是收割稻子的季節。所以,我作為我家的一分子。也去農田裡割稻子去了。在割稻子之前,父親還教了我怎麼割。要注意哪些事項。

    只要你今天不割到手,就算出師了。哪知道話沒說完,我就把小手指尖割了三分之一。鮮血直流當時那個痛。為了面子,爭強好勝。我忍著不說。最後還是媽媽發現了。

    現在回想起來!歷歷在目。小時候您們有過這樣可笑的經歷嗎?

  • 16 # 周口防水線上

    有一次玉米抗旱澆水 記得那年旱情猶其嚴重 澆了三水 每畝收玉米二三百斤 讓我忘不下那些歲月風霜 只有經歷才知不宜 剛會走的兒童吃東西掉地上都想撿起來 所以不要在困難的時候 才想起努力做人

  • 17 # 文化鳴鯢二尺布

    不管你信不信,作為85後的我,小時侯在農村上小學的前三年是有秋收假的,大約就是10月中上旬,那時候還沒實行國慶七天假,老師放假前都回叮囑“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多幫幫家長收收水稻”。我的老家位於冀東沿海平原那時候家家普遍都是水稻,每到了10月份便是秋收時節,那時雖然年齡小,但我們都會下稻田地幹活,其實就是半玩半乾活。

    秋收先從割水稻開始,要知道水稻長熟了,變黃了,水稻的葉子特別割肉,所以大人們會抽空把套袖找出來或做出來,為的是給胳膊多一層保護,同時也免使衣服袖子弄得太髒。當然,給我這個小孩戴的小套袖也是母親抽空趕做出來的,就這樣拿著鐮刀、帶著套袖、拎著一壺水,踩著路邊的露水就和大人下地了,路上經常碰到同村的嬸子大娘的,她們都會笑著說“呦,看看,孩子這小套袖戴的哈,還真是有個小大人下地幹活的樣子”當時的我聽了以後會有一種虛榮心得到滿足的感覺。

    到了地裡,通常都是讓大人先給我割個頭兒,然後我再順著她們的痕跡往下割。好多年沒有體驗過了,但我努力回憶還依稀記得,作為小孩的我,是要按照割四帶秧(即四列水稻)的節奏前進的,右側兩帶同時割,左側兩帶亦是,左手把住水稻,右手用鐮刀從水稻根部割起,把割起來的水稻按堆依次放在身後面。

    當時評斷割水稻的標準除了快以外,還有就是這水稻的根兒儘量留短,所以大人們都是從擦著地面的根部割起,而作為小孩,割折割著,你就看吧,那留在地上的水稻根兒越來越長,這時大人就開始訓斥了,因為水稻穀粒打完後,剩下的稻草是要作為一年的做飯燒火用的柴火,所以這水稻根兒不能留太長。其實除了被大人訓斥,有時候還是能發現驚喜的,要知道,有一些水鳥在稻田地裡利用隱秘的稻秧築巢產卵,有時候可能還沒來得及孵出小鳥就割水稻了,不用想,碰到這種少有的情況我們小孩兒肯定是最高興的了。其實大多都是當我們割水稻的時候,小鳥都已經孵出來並飛走了,只剩下一個巢窩和一些羽毛、蛋皮,但我們看到了還是很開心,小心翼翼地把鳥巢儘可量完整的取下來帶回家慢慢“把玩”。

    割完水稻就要開始捆稻子了,捆水稻是用去年的稻草作為鑰兒,在捆之前,大人都會在家裡提前把稻草放在水裡泡一泡然後再晾曬半乾,原因是用水泡過後稻草柔韌性比較好,捆的時候方便扭曲打結。還記得,當時是要把稻草系在腰後,每次抽出3-4根來捆一堆散落的水稻,有人彎腰捆,有人蹲著往前捆,有人累了甚至直接坐在地上蹭著往前捆。捆的時候打結也是基本固定的,把攬住水稻的稻草鑰兒的兩頭擰在一起, 打個結窩進去,這樣子又結實又方便以後燒火的時候解釦兒,就這樣,成捆的水稻在地裡越來越多。

    割和捆是最累的了,忙完這兩大項活兒,腰痠好一陣,但還沒完,接下來就是要攢水稻了,把躺在地上的成捆水稻要十幾二十幾捆地攢立成一小垛。還記得一般都是大人先打好基礎,攢那麼四五捆確保都立起來不倒,然後我們小孩再在這個基礎上往多里攢。而拾稻穗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開始的,攢完後,發現地裡還有少些零散的沒有被捆起來的稻穗,家裡老人和小孩就開始拾稻穗了,並將拾起來的稻穗紮好一起放在水稻垛上。其實小時候最願意拾稻穗了,一是不累,二是拾起稻穗的瞬間,總覺得是一種額外的驚喜收貨。

    臨近秋收的尾聲便是打稻子(即打稻穀粒),好幾家一起在離家最近的一塊地裡做個場,用石碾子反覆碾壓出一塊平整的地來,再把地裡的水稻用騾子車拉到場裡,還記得我當時趴在用騾子拉的高高的稻子車垛上,手緊緊抓住車上攬水稻的繩子,一路上顛顛簸簸,顫顫悠悠,那種感覺別提多好了,彷彿一年當中就盼望著坐一回拉稻子的車,感覺前期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當時就是這麼單純,現在回想起來看,那時候的感覺大概就相當於城裡小孩去了一趟遊樂園吧!

    打水稻是最熱鬧的了,因為是好幾家一起互相幫忙,婦女們一般都站在脫粒機器的後面負責打水稻脫粒,她們嘴戴口罩、頭蒙紗巾、手戴手套,胳膊戴套袖,全部武裝好,一部機器後面可以同時站下四五個人。她們雙手攥著一捆水稻的根部,讓水稻粒那頭接觸脫粒機,雙手把著這捆水稻來回旋轉,當時我覺得像極了炒菜的動作。待這捆水稻快打完的時候,另一隻手要伸到水稻的前端,並稍微用力摩挲幾下那些沒有被打掉的稻粒,以使稻粒和機器充分接觸,徹底給打下來。

    男勞力們有的負責往婦女的身後抱水稻,有的帶著帽子或頭巾負責給打下來的稻粒揚場,有的負責把已脫粒的稻草往另一頭仍運,而扔過來的這頭就成了我們小孩的樂園了。那些被大人扔過來的稻草雜七雜八地堆在這裡,我們就發揮了無限的想象,有的小孩用稻草開始搭建房子、小窩,甚至是陷阱,我們沒少掉進去;有的小孩把這裡當成了捉迷藏的最佳地點,通常找的那個人一不小心掉進了藏的那個人搭好的藏身窩裡,結果兩個一起遭殃,不是他掉到了他的頭上,要麼就是他瞪著了他的肚子,你就聽吧,先是“啊啊啊”亂叫一頓,然後再是嘻嘻哈哈地一起鑽出來。

    就這樣,我們在勞動和玩耍中度過了秋收假,但後來隨著農村水資源的逐年變少,我們那裡也由水田改為旱田,水稻和稻草的味道再也聞不到,之前的溝渠因為沒有水也逐漸變成了垃圾溝甚至 是填成了平地,雖然現在秋天仍是一派豐收的景象,每年回家這時候正是收玉米的時節,但對兒時先入為主的秋天還是留戀,認為只有那樣的秋天才算是我的秋天。

    自然環境的變化導致了我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倡導環保力度越來越強的當下,不知道我們農村老家是否還會迴歸到水田的農耕方式。因為我是覺得一看到溝裡、河裡的水,便是看到了漂亮的生命,看到了平衡的生態;一看到黃色樹葉落在稻田地裡,便是看到了兒時的豐收,看到了毫無淒涼的秋意;一看到好幾家人在一塊打水稻,便是看到了純粹的人際,看到了和諧的農村!

    天藍、水清、地肥、人美……

    期待著屬於我的秋天早一點回歸!

  • 18 # 誰傻了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山區農村人。對生長在農村的人來說,幹農活十一丶二歲就是農村農家孩子應盡的義務了。

    說到下地幹農活有那些難忘的經歷,使我情不自禁回億起了少年時期,許多的往事記憶猶新,歷歷在目。雖說不能用不堪回首這個詞來形容,那段經歷卻也令人難忘,或許有些難言之隱也在所難免。因此,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已至於有經久難忘的記憶。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農村,農業合作社時期非常的落後,特別是山區農村完全沒有耕種、運輸、排澇等機械可言。一切的農事差不多還是祖輩留下來的原始作業工具,都要用手挑肩扛來完成。

    農村最忙,也是農民最難熬的是夏節的”雙搶“(農業社時期,國家一律提倡種兩節水稻)。在烈日炎炎下要搶收搶插,早晚加班,趕在立秋之前把晚稻秧苗插下去。自然不管你是皇親國戚與何方神聖都要下地幹活,差不多有全民皆兵的味道。學校也下大力支援,給在校學生放農忙假(美其名說是暑假,實際上是回家幫集體幹農活)。那時候的我和同齡人一樣,不到十二歲就要從學校回家幹農活了。

    我們生產隊(農業合作社集體時期以生產隊為最小的作業單位,百十人左右不等)是一個接近一百人的集體作業單位。大體上的分工是:壯勞力和年齡比較大一些的家庭婦女負責搶收,老人(扯秧苗)和學生負責搶插秧苗。

    最讓我難忘的是早晚加班與烈日的煎熬,螞蟥也時不時地偷偷摸摸來咬你一口,直到它吃飽喝足後悠然自得、心滿意足地滾落水中,你的小蹆鮮血淋漓才肯罷休。有時也由於勞動時間過長,手指浸在水裡的時間過久,五個手指爛得像燒火的叉子一樣彎不下來,又腫又痛,非常的難受。無奈你還得接受第二天的繼續勞動,直到"雙搶"期結束為止。

    下地幹農活雖說非常的辛苦,但也養成了每個人的勞動習慣,鍛鍊了自己的身體。拿我來說每天插接近一畝的秧苗不成問題。在農業社生產隊時,每節"雙搶"都被評為模範。發的獎品有斗笠、手巾不等,那是那個時候的我最值得引以為豪的驕傲。

  • 19 # 張成軍65412819730502

    最難忘的是拔亞痳,我們這裡每年七月份開始拔亞痳,一家從小到老全出動男的拔女的捆。然後堆成小垛,第三天開始摔麻子,要在鐵油桷上才能把麻子摔掉,非常幸苦一家全身都是土。想起那日子有高興有害怕,高興是農民馬上就有收入了,害怕是如果這時下雨那就沒有收入了,痳杆一見雨就從金黃色變成褐色了沒有人要了,農民真是可憐,誰會明白農民的感受呢!

  • 20 # 使用者7536824986676

    我生長在西山區,小時候山收山玉米是最喜悅的,有小部分還沒老不管是 水煮還是 用火烤到現在我還認為最好吃也是最綠色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肖戰還有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