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小傻喵
-
2 # 情渡紅塵君
2014年05月,4歲的聚美優品成功赴美掛牌上市,陳歐成為了紐交所222年來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
當天開盤價27.25美元,市值達到38.7億美元,舉著小錘子的陳歐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因為他的身家已經超過13億美元,成功躋身亞洲十大年輕富豪之一。
可惜市值沒有永遠停留在最高價那一天,伴隨著假貨和質疑風波,聚美優品的股價開啟了下跌模式。
2013年3月1日,是聚美優品“三週年”慶典活動,陳歐高舉低價的大旗,讓聚美3天就斬獲10億元銷售額。正在陳歐沾沾自喜之時,有網友質疑聚美優品賣假貨,客服電話被打爆,使用者投訴無門,網上的聲討和謾罵鋪天蓋地。
2014年7月,一個叫禕鵬恆業的供應商被曝透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在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貨,聚美優品位列其中。
雖然聚美優品進行了危機公關,公開道歉並將禕鵬恆業的所有商品下架,還允許無條件退貨,但還是沒能阻止消費者對於聚美優品的信任度一減再減,使用者大量流失。而聚美優品市場份額也是大幅萎縮,從2013年22.1%到2016年只有0.7%。
去年2月17日,陳歐提出以7美元作價,將聚美優品私有,退出美國股市。當初以每股 22 美元赴美 IPO,如今以 7 美元退市,每股15 美元的價差,陳歐低買高賣一進一出就賺了 1.665 億美元,小股東翻盤無望。此訊息一出,立即招來了網上排山倒海的罵聲,陳歐落下了“陳七塊”的綽號。朱嘯虎也在朋友圈直指陳歐是“巨沒有品”,最終聚美優品的私有化失敗,股價也在高管離職、投資人套現的過程中不斷走低。
很多人認識陳歐,都是從一支廣告片開始。
2012年,一句“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讓“陳歐體”成為當時最熱門的廣告語。陳歐一夜爆紅,個人微博粉絲暴漲至4000多萬,這為聚美優品開啟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網站日訪問量從100萬上漲至400萬,陳歐嚐到了粉絲營銷的甜頭。
2016年1月聚美優品年會上,陳歐宣佈正式進軍影視文化產業,整合影視明星、網紅以及內容各種資源,打造出“時尚娛樂電商”的新模式,三年內打造成“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並以籌拍電視劇《溫暖的弦》作為開山之作。
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聚美影業”卻依舊停留在剛確定男女主角人選的階段。
眼看聚美優品業務轉型無望,陳歐可能已經選擇了放棄治療,這一次他選擇轉型。從影視文化拍電視劇到智慧家居空氣清淨機,再到如今以3億元投資共享充電寶,似乎每一次都踩在了行業風口上,但又好像感覺偏到沒找對入口。
陳歐他在錄製宣傳片的第一天曾談到:“我現在只有一個擔憂:在未來的某一天,很多人會分享聚美失敗的案例,意味深長
所以,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在當今社會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很難站穩腳跟,沒有自己的優勢,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就只能成為被時代的淘汰,成為泡沫。當然了,陳歐還年輕,一切皆有可能,很難斷言他和他的團隊無法創造一個新天地。只有拭目以待了~
-
3 # 牛教授
聚美優品屬於典型的被徐小平為首的“瘋投天屎”給捧出來的臭腳,早晚都垮,居然能去上市圈錢?簡直是奇蹟,還好去了美國圈的錢。
聚美他們的幾個創始人,除了陳歐,我接觸過戴雨森和劉惠璞,戴雨森屬於悶騷男,本來一點本事沒有,還想裝裝好人樣,虛偽。劉惠璞屬於玩樂一族,渾身上下透出一股子流氓萎縮氣息,這個是他怎麼包裝自己都掩藏不住,也難怪陳歐給他兩個2萬的月薪了,這個就是他們的工作價值,確實暖用沒有。當然他們都是過億身價,畢竟企業上市了嘛
接著談陳歐這人非常噁心,跪舔大佬就算了,對於一般人非常傲慢,內心鄙視,他老爸是市長這個大家都知道,陳歐就與生俱來的帶有一種小地方官二代小人得志的感覺,虛偽做作,他第一次創業失敗是不是被坑就不知道了,這樣的合作伙伴,不坑才怪,只談人品。“聚美三渣”總之給人感覺很不好,哪怕他是海龜名校畢業。
就憑聚美這三個人,還好已經離職兩個,我就不會相信聚美還有明天,至於說假貨什麼的,太常見了。聚美的薪資待遇算網際網路企業當中較差的,這個沒什麼,關鍵是聚美確實太垃圾了。
-
4 # 火蝠電商資訊
2010年當時的團購風席捲各個領域,團購網站多達上千家,連各大門戶網都參戰其中,但陳歐發現,化妝品行業雖然也有不少電商,卻沒有扛旗的領軍者,且各團購網上看不到足夠的可信度。於是團美網(聚美優品前身)開始以正品、平價的形象口碑相傳,並逐漸脫穎而出站穩腳跟,不到一年聚美優品銷售額突破1.5億元,並獲得紅杉資本千萬美元級別的風險投資。在其他公司還在拿著融資拼命燒錢,支付昂貴的代言費時,聚美優品方面靈機一動,用自家頗有明星氣質的CEO陳歐本人做代言人,於是“為自己代言”的陳歐體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不僅陳歐火了,聚美優品也徹徹底底的火了,以此同時,陳歐乘勝追擊,接連參與《超級女聲》《非你莫屬》等熱門節目,其上鏡率也非常高,網紅CEO就這樣帶著自己的品牌一路開掛。
2013年,聚美優品宣稱與全球各大品牌合作,舉辦“三週年”慶典活動,一時間消費者蜂擁而至,線上點選讓網路癱瘓、庫房爆倉,3天斬獲10億元銷售額,令業界豔羨不已,隨之而來的發貨不及時、物流癱瘓,到消費者發現收到的化妝品有假貨等問題,聚美優品種種弊端開始暴露,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當時嬌蘭、蘭蔻等國際一線大品牌聲稱,從未與聚美優品合作,於是真相浮出水面。
當年那個打著以正品、平價的化妝品扛旗領軍者,如今被消費者口誅筆伐,雖然聚美優品進行了公開道歉,並提供無條件退貨,但並沒能阻止銷量和股價雙雙大跌的命運。消費者對於聚美優品的信任度也一減再減,使用者大量流失,僅2015年,聚美優品就跌去了60%的市值。隨後陳歐做出多次努力和嘗試,效果都不理想,並未挽回曾經的成績。不僅如此,此時的電商環境風雲變幻,聚美優品市場份額大幅萎縮,2013年聚美優品在B2C網路零售市場中佔22.1%的份額,到2016年只有0.7%。聚美優品的股價也持續下滑,在2016年1月跌破10美元。曾經的神話如今在假貨風波和千變萬幻的電商環境中,逐漸褪去光芒,慢慢落幕。
-
5 # 盛景商業評論
當年的“網紅”陳歐,讓很多人感嘆,老闆也能成明星,其帥氣的外表迷倒萬千少女,然而,最近他似乎消停了不少,最近一次上熱搜,還是因為他在搞共享充電寶,王思聰說了一句“共享充電寶能火,我吃翔”。
其實導致他最近出面不多的主要原因是其一手創辦的聚美優品每況愈下,截止2017年7月3日收盤,聚美優品的股價為2.15美元,總市值3.14億美元。
但是2014年聚美優品在紐交所上市時,首日股價高達28.28美元,並於同年8月18日攀升至歷史高點39.45美元,當時市值高達56.5億美元。相比上市時22美元的發行價,聚美優品市值縮水超過了九成。作為中國第一個赴美IPO的垂直電商,一時風光無限的聚美優品,為何從56億美元一落千丈只剩3億美元?
聚美優品從起步到“為自己代言”2010年當時的團購風席捲各個領域,團購網站多達上千家,連各大門戶網都參戰其中,但陳歐發現,化妝品行業雖然也有不少電商,卻沒有扛旗的領軍者,且各團購網上看不到足夠的可信度。於是團美網(聚美優品前身)開始以正品、平價的形象口碑相傳,並逐漸脫穎而出站穩腳跟,不到一年聚美優品銷售額突破1.5億元,並獲得紅杉資本千萬美元級別的風險投資。
在其他公司還在拿著融資拼命燒錢,支付昂貴的代言費時,聚美優品方面靈機一動,用自家頗有明星氣質的CEO陳歐本人做代言人,於是“為自己代言”的陳歐體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不僅陳歐火了,聚美優品也徹徹底底的火了,以此同時,陳歐乘勝追擊,接連參與《超級女聲》《非你莫屬》等熱門節目,其上鏡率也非常高,網紅CEO就這樣帶著自己的品牌一路開掛。
到2014年,聚美優品連續8個季度盈利,並將商品品類擴充套件到服飾、保健品、輕奢品等領域,成為平臺性女性商城,以及行業佼佼者,同年聚美優品成功赴美IPO,當天開盤價27.25美元,市值達到38.7億美元,陳歐以所持股份計算身價超過13億美元。
好景不長 假貨質疑“網紅”落幕2013年,聚美優品宣稱與全球各大品牌合作,舉辦“三週年”慶典活動,一時間消費者蜂擁而至,線上點選讓網路癱瘓、庫房爆倉,3天斬獲10億元銷售額,令業界豔羨不已,隨之而來的發貨不及時、物流癱瘓,到消費者發現收到的化妝品有假貨等問題,聚美優品種種弊端開始暴露,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當時嬌蘭、蘭蔻等國際一線大品牌聲稱,從未與聚美優品合作,於是真相浮出水面。
一石激起千層浪,連二連三的負面訊息頻繁被爆,有內部員工稱公司90%為假貨,更有供應商透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在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冒服裝和手錶,聚美優品名列其中。
當年那個打著以正品、平價的化妝品扛旗領軍者,如今被消費者口誅筆伐,雖然聚美優品進行了公開道歉,並提供無條件退貨,但並沒能阻止銷量和股價雙雙大跌的命運。
消費者對於聚美優品的信任度也一減再減,使用者大量流失,僅2015年,聚美優品就跌去了60%的市值。隨後陳歐做出多次努力和嘗試,效果都不理想,並未挽回曾經的成績。
不僅如此,此時的電商環境風雲變幻,聚美優品市場份額大幅萎縮,2013年聚美優品在B2C網路零售市場中佔22.1%的份額,到2016年只有0.7%。聚美優品的股價也持續下滑,在2016年1月跌破10美元。曾經的神話如今在假貨風波和千變萬幻的電商環境中,逐漸褪去光芒,慢慢落幕。
陳歐從未停歇 頻觸“風口”2013年,聚美優品與光影華視聯合出品勵志迷你劇《女人公敵》,成績出乎意料地好,於是在聚美優品失利之時,2016年1月,陳歐宣佈將進軍影視文化產業,三年內打造成“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整合影視明星、網紅和各種內容資源,結合聚美優品時尚潮流電商的定位,打造出“時尚娛樂+電商”的新模式,藉助眼球經濟,拉動聚美優品流量並變現。
這邊還在籌劃那邊陳歐又打起來智慧家居的主意,做空氣清淨機,打造自主研發的品牌“Reemake睿質”,智慧家居近年來的確很火,這個風口又被陳歐抓住了,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很多大牌網際網路公司都沒有成功的情況下,聚美優品一個靠化妝品發家的公司,去做智慧家居顯然會更吃力。
2017年是“共享經濟”的一年,3月份,聚美優品宣佈以3億元現金,投資主營業務為共享充電寶的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後者60%股份,陳歐將擔任街電科技董事長,共享充電寶橫空出世,在此次共享“風口”中,大多數人認為共享充電寶實則偽需求,陳歐卻自信執拗的將其認為是社會的剛需,當初的天才判斷如何,這顆救命稻草可否抓住,還需時間來證明。
憑藉個人決策和風口躍上370億,又經歷種種風波和失利,到現在不足30億,他只用了3年。如今可以看出,陳歐仍想借助“風口”再現當年輝煌的成就,不斷“跟風”跨行業的他,是否應該沉下心來好好做產品,在一條跑道上跑出好成績才能真正翻身呢
-
6 # 自我修煉
高開低走,用這四個字來形容陳歐和他的聚美優品,似乎很是恰當。當初,那個“我為自己代言”的俊朗小生和他的“陳歐體”紅遍大江南北,如今卻要靠發展其他業務來支撐自己的原有業務。
2014年,隨著京東、阿里巴巴美股上市計劃的推進,整個美股市場的中概股板塊開始升溫。也在此間,聚美優品當年5月上市,22美元的發行價格,陳歐把握住了遠比早兩年登陸紐交所的唯品會更好的市場機會。
掛牌不久,聚美股價就迅速衝高近40美元,大有高開高走的調性。然而,正當二級市場投資者們在聚美優品業績增長的美好預期中,投下自己的身家血汗,希冀押上另一個唯品會時,劇情出現了大反轉。
被“售假”和“做空”這兩個高頻詞縈繞糾纏的聚美優品,股價就如其營銷活動的折扣力度一般,一折到底。在隨後的兩年多時間裡,聚美股價化作一地雞毛。
拿人生做廣告的陳歐,對聚美的廣告投放有著潔癖似的要求,零失敗記錄、要超越對手、要無法被人模擬。“我沒法容忍自己是一個平庸的人,對我來講,平庸就是失敗”,就連自我評價都如此陳歐體。
如此看重營銷的陳歐,偏偏在面對媒體、面對公眾時缺乏公關營銷的能力。售假事件,幾乎在每個電商平臺都曾發生過,如淘寶、京東這樣的大戶,更是被猛烈抨擊過。然而像聚美優品這種只要提及“售假”就被拎出來斗的電商,恐怕沒有哪家能比聚美更悲催的了。
陳歐也自省:由於自己薄弱的媒體關係,以至於聚美“涉嫌知假售假”和“承認售假”被拿來反覆說事,造成了很多消費者誤以為聚美的化妝品存在售假,導致聚美核心業務也受到了重創。正是“悲憤”的陳歐砍掉聚美平臺的第三方賣家、零容忍售假的舉措,為做空聚美者提供了一個看起來有點牽強卻又合理的導火索。
這個能把80、90後消費者的心理認同感把玩很好的水瓶座男人,卻在上市之後,在面對更多年齡層段,更復雜心態的投資人的時候,不斷栽跟頭。
但如今聚美股價的長期低迷已經不完全是業績預期的問題了,美股市場對電商的投資熱情已然大幅度消褪,除了阿里巴巴和京東之外,幾乎其它電商類的中概股都難以穩定估值,尤其是垂直類電商的頹勢更加明顯。
繼續在美股市場徘徊下去,聚美很難放大市值乃至再融資。何況,國內電商企業早已經開始了由平臺進化到生態型組織的階段,聚美也亟需做出改變,找到突破口。而陳歐也的確在近一兩年頻頻發力,試圖塑造一個全新的聚美。
根據財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聚美優品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412億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人民幣2.012億元,同比下滑29.8%;聚美優品本身的業務開始下滑。就毛利率來看,2014年到2016年的毛利率2014-2016年毛利率分別為39.53%、28.83%、27.92%,逐年下降。
聚美優品基於尋求突破。然而共享充電寶真的能夠給聚美優品帶來質的飛躍?
顯然,王思聰並不看好共享充電寶。之所以引起陳歐與他互懟,也是因為他的那句“共享充電寶能成,我就吃翔,立貼為證。”事實上,不看好共享充電寶的人不在少數。著名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表示,目前許多重資也並沒有看清充電寶的模式。
的確,從充電寶的火爆開始就伴隨著一系列的爭議。而爭議最多的,是充電寶究竟是“剛需還是偽剛需”。
在我個人看來,共享充電寶是偽需求,缺乏高頻的使用場景,且重複使用率低,很多人自己都有,充電寶也不貴,沒必要共享,我自己就有兩個充電寶,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
目前共享充電寶面臨的問題是需求的頻次和需求的程度,即使用者在多大程度上需求這個專案,另一方面,共享充電寶的爭議點還在於盈利模式的單一。就算是資本的如意算盤打的再精明,按照目前共享充電寶的模式,0.5或者1小時內免費,其後按照每小時1元錢起租的租賃費,資本還是有利可賺的,但是又有誰會真正使用這麼長時間?
假設,使用者使用時間在1小時以上,但是單純依靠租金能否真正給資本帶來盈利?答案是未知數。眾多充電寶的創始人表示,共享充電寶的故事講到後期,是以廣告投放來盈利。
“廣告是以充電寶的流轉頻次為基礎,只有流轉率達到一定的數字,線下鋪設達到一定的數量才有可能透過廣告盈利,但是目前來看,還是個未知數。
與此同時,共享充電寶還存在著資訊洩露的隱患。有使用者親測,將一塊兒劣質共享充電寶拆開,把其中一塊兒電池換成微型計算機,在使用者充電時,即可獲取使用者的全部資訊。
雖然共享充電寶伴隨著的不同的聲音,陳歐卻對充電寶有著很大的信心,並表示“聚美對該專案的投資無上限”。然而共享充電寶,能否幫助陳歐實現夢想,答案還是未知數。但是陳歐急於尋找新的突破口,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
7 # 蛋炒飯129957245
2016年年度業績出現增長扭虧為盈聚美優品整體穩中有升比前幾年真是好太多太多,但是還是改變不了衰敗。陳歐最大敗筆就是聚美優品首頁沒有搜尋欄,這對消費者造成了極差的購買體驗(找個品牌翻半天還找不到),而且也是假貨很多,公司產品單一。劉強東緊控電器,遊戲裝備點卡,等等大型商品旗下京東物流,京東金融,京東閱讀等等捆綁住使用者消費者。馬雲就更不用說了服裝食品小型商品的絕對掌控支付寶等等眼花繚亂APP 更是牢牢鎖住消費者。本來京東加淘寶就已經吸收了百分之八十的消費者,馬雲又做了個高階品牌天貓,這對聚美優品是毀滅性的打擊,京東618一天成交額就達到1200億,淘寶+天貓雙十一雙十二更是誇張。陳歐最後一把賭在共享充電寶,想瘋狂融資(好比共享單車),如果賭輸了可能會被其他大鱷收購吧。再來說說陳歐這個人,他其實就是80後的標杆(本人對他十分佩服),美國上市意氣風發,股價一度飆升到幾十美金一股,成為百年來上市美股最年輕CEO 。有興趣的可以百度查下陳歐的個人資料,這個人絕對是個天才,可惜玩不過老狐狸,希望他能置之死地而後生吧。
-
8 # NineAshes阿玖
JMYP至少我身邊的朋友沒有一個在用。當時能成功包裝上市最大的原因在於陳歐個人的標籤,產生了非常大的社會話題和影響。可是之後呢,沒有合理利用這個資源的JMYP退市是遲早的事情。
-
9 # 星尚放送
可以說在年輕人的圈子裡面,陳歐是一個“集顏值與才華一身”的大人物。16歲留學新加坡就讀南洋理工大學,大學期間曾成功創辦線上遊戲平臺GG-Game。26歲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MBA學位,27歲創立聚美優品,兩次成為福布斯中文版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
從2010年成立到2014年,聚美優品完成了單月銷售額從10萬到6億元的突破,登上了中國美妝類電商第一站的地位,更是實現了連續八個季度盈利,並用短短4年在紐交所IPO。上市首日股價達到28.28美元,到2014年8月18日,聚美優品股價一度攀升至39.45美元,總市值高達5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6億元)。
當時的陳歐風光無限——談經商,他是聚美優品的創始人;談知名度,他是最早的一批網紅。然而盛極而衰,只用了短短2年。2014年8月18日之後,聚美優品股價迅速由盛而衰,從接近40美元的高點滑坡到了如今的歷史最低股價3.23美元,相比赴美上市時的22美元的發行價,已跌去80%以上。網路上對於聚美優品假貨的呼聲越來越高,網友們都在互相討論:“聚美優品為什麼那麼便宜?是不是假的?”。
由於股價的長期低迷,CEO和創始人們開始坐不住了。2016年2月份,聚美優品宣佈收到來自聚美優品CEO陳歐、戴雨森、紅杉資本等遞交的每份ADS7美元的價格私有化申請。和每一個私有化的公司都會強調自己被市場低估了一樣,陳歐當時表示,聚美優品在美股市場被嚴重低估。
但事與願違,聚美的私有化遭到外界的普遍反對和炮轟。投資過滴滴、餓了麼和摩拜單車的知名VC投資人朱嘯虎當時直接在朋友圈炮轟“陳七塊”,認為這件“巨沒有品”的事將嚴重影響未來中概股赴美上市獲得較高估值。晨興資本合夥人張斐等人也表示,低價私有化實質是大股東利用投票機制缺陷來壓榨小股東,聚美實在是開了個壞頭。2016年4月,負面纏身自然會影響到“軍心”,就在私有化的關鍵時期,聚美優品釋出公告稱公司兩名聯席CFO高孟、鄭雲生已經因“個人原因”離職。
如今,聚美私有化尚未完成,但在這個過程中,聚美股價依舊保持著卻一路直跌的局勢。
根據聚美優品釋出的2016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上半年,聚美優品淨營收為人民幣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淨利潤為人民幣1.412億元,同比下滑29.8%,市值距巔峰蒸發9成!
陳歐和聚美優品為何跌下神壇?雖然有過連續8個季度的盈利,但是這家號稱“中國最大正品化妝品團購網站”從誕生之初,似乎就一直與假貨問題糾纏不清。2013年聚美“三週年”假貨風波,到遭蘭蔻、嬌蘭、DHC等全球知名品牌“撇清”關係,再到遭百麗維權,聚美優品風波不斷。2014年7月,聚美優品被曝其供應商禕鵬恆業透過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冒服裝和手錶,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對異常投訴置若罔聞,並遭到了八家美律所起訴。2015年1月6日,一位自稱聚美優品前員工的網友在天涯社群爆料稱,聚美優品的大牌化妝品出自廣東某山寨專業地,假貨比例高達90%。面對不斷的“假貨”風波,聚美先是拒不承認有假貨,之後又把責任“推卸”到了第三方商家。
在2016年聚美優品的年會上,陳歐宣佈聚美優品進軍影視文化行業。並表示,在未來的佈局中,電商只是聚美的一小塊,它只是屬於服務、價值變現的方式。“聚美會開闢更多的新業務,整合影視、明星、網紅、內容各種資源去創造影響力,靠影響力帶來流量和使用者,三年內打造成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
此前,發力影視的陳歐又用資本方的身份宣佈以3億人民幣收購充電寶租賃企業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街電”科技的董事長。這一舉動也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輿論,其中就包括王思聰的嘲笑。陳歐在微信上表示:“不是每個專案都能做成,本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小機率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
然而共享充電寶,能否幫助陳歐實現夢想,答案還是未知數。但是陳歐急於尋找新的突破,卻是不爭的事實。
不管怎樣,陳歐是真的遇到麻煩了。他曾用4年登上“神壇”卻用2年跌落“谷底”,為自己代言的陳歐,曾經是85後高富帥CEO的代表,他的聚美優品曾用4年給投資人800多倍的回報,而如今卻漸漸遭到投資人的拋棄。
回顧陳歐的經歷,有時候我們覺得成功來得太輕易可能未必是好事。回顧那些在他之後千辛萬苦才走進美國的中概股,以及在國內千辛萬苦踏入資本市場的,反而後來走得更穩健。其實並不是那些公司沒有遇到困難或危機,而是遇到危機後如何處理。相比而言,陳歐似乎少了一份淡定,先是為了假貨的事和網民在微博上大打出手,實在有失風度。再後來盲目進入多個領域,結果並不理想。凡此種種,似乎透露著這位85後還不是太成熟。但是人是會成長的,也希望陳歐儘快成熟起來,保持專注,儘快帶領聚美走出困境。
-
10 # 跑馬圈跑馬
又要正品又要低價,肯定觸動品牌的利益。供貨量少還能保證貨源,供貨量一多,鬼知道哪裡來的貨。有點腦子都不可能直接供貨給他這樣賣,肯定是從其他供應商拿貨。做自營品牌,消費者不一定賣賬,也不是短時間見效的。 爛船三分釘,這就是經營的問題了
-
11 # 我就是文非
聚美優品的成功,和陳歐的個人宣傳是分不開的,當年陳歐憑藉為自己代言而火,一下子就帶動的聚美優品的使用者量以及各種宣傳,不得不說,陳歐是一個很會做PR宣傳的人。
文非君也有點好奇,為什麼聚美優品已經被吐槽到不行,可是陳歐的人氣依然很不錯呢?於是文非君去重新看了一遍陳歐當年的為自己代言,於是文非君終於知道為什麼陳歐如今人氣還是挺不錯的了。
我們可以從陳歐的這段話中來看,陳歐的這麼一段話,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裡話啊,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這是多麼讓人感到共鳴的一句話。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外表光鮮亮麗,可是我們內心的痛苦,誰又知道呢?
陳歐的人氣現在還是這麼好,其實都是因為他的這麼一段話,讓很多的人產生了共鳴,並且形成了絕對的死忠粉,陳歐的微博粉絲已經達到了4000多萬,4000多萬什麼概念?
劉強東的微博粉絲為:366萬。
周鴻禕的微博粉絲為:1183萬。
雷軍的微博粉絲為:1542萬。
而陳歐一個人的微博粉絲就已經達到了劉強東,周鴻禕,雷軍這三個的微博粉絲加起來的總數還要多的多。
陳歐的聚美優品雖然一直被很多人吐槽,但是陳歐依然有一群死忠粉在維護者他,不管外界如何,不管聚美優品如何,至少陳歐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吸引到了一批忠實粉絲。
-
12 # 文非
陳歐能不能挺住,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重點,近日,陳歐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中稱:我作為一名公眾企業家,承擔著公眾和企業的雙重壓力,但他還是面對著壓力,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既然是自己選擇的道路,那應該去享受這種人生”
扯遠了,還是迴歸主題吧,陳歐還在採訪中稱:有可能有一天當我不做企業了的話,我可能閒個三天就覺得自己是廢人了。
說什閒個三天就覺得自己是個廢人了,你有沒有閒過三天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回覆列表
2014年5月16日,隨著紐約交易所的鐘聲響起,31歲的陳歐成了這個交易所222年曆史上最年輕的CEO。
+
手握小錘的那一刻,陳歐一臉幸福,眼裡滿是憧憬,內心湧動著無以言說的自豪。
彼時,老大哥京東還沒上市;凡客誠品紅了半邊天仍在股市外徘徊;一大批垂直電商倒在了燒錢的路上;只有4歲的聚美優品,神話般成了中國第一個赴美IPO的垂直電商。
當初就像一場賭注的聚美優品能創造如此奇蹟,成於風口,勝在營銷。
這個風口就是2010年的團購。能踩上它,陳歐得感謝他在中國第一個創業專案的失敗。
2009年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陳歐與師弟戴雨森回國創辦了一個廣告公司,核心業務是在遊戲中內建廣告。
很快,兩人就被潑了冷水。這種模式在國外很火,在中國卻沒有市場。眼看找來的投資就要花光,他們不得不另尋出路。
在調轉方向時,陳歐要做電商,戴雨森想做社群,兩人甚至發生了爭吵。僵持之際,陳歐注意到團購電商的興起,提議先試試,用最快的模式讓公司先活下來,後續邊走邊看。
+
當時的團購風席捲了各個領域,團購網站多達上千家,號稱“千團大戰”,連各大門戶網都參戰其中。
眼尖的陳歐發現,化妝品行業雖然也有不少電商,卻沒有扛旗的領軍者,且各團購網上都看不到足夠的可信度。
對化妝品行業而言,能否贏得使用者對品質的信任才是關鍵。抓住這一痛點,以正品、限時低價為定位的聚美優品前身——團美網2010年3月上線。
原本這只是他們找來的救命稻草,不曾想,在風口上一吹,變成了搖錢樹。
團美網上線不到5個月,註冊使用者就突破10萬。陳歐藉機為網站取了一個更符合定位、更具個性化的名字——聚美優品。
2011年3月,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總銷售額突破了1.5億。
巨量銷售額的背後,是依靠各種推廣購買流量的鉅額成本,這是當時大部分電商繞不過的坎。這也意味著,誰能省下這些成本,誰就是勝者。
道理簡單,但做到很難。
聚美優品做到了。
美妝電商的消費者大都是年輕女孩,聚美優品曾請偶像派明星做產品代言,代言費價值幾千萬甚至上億。董事會看著頗有明星範兒的陳歐心裡一亮,偶像近在眼前啊!為什麼不能讓陳歐自己代言?
+
起初陳歐挺有顧慮,怕別人罵他得瑟:一個CEO,憑什麼要用全公司的資源來包裝彰顯自己?
但直接對手樂蜂網,憑藉創始人李靜天然主持人的身份,成功吸粉轉化為有效流量,讓陳歐感嘆形勢逼人,他決定放下面子。
當年,陳歐迅速採取行動,在CCTV《創新無限》、天津衛視《非你莫屬》、湖南衛視《快樂女聲》等多個節目中頻繁亮相,每場出鏡率都很高。自稱只做正品美妝的電商聚美優品也因此迅速被公眾熟知。
+
第二年,陳歐還自己主演了一部不到2分鐘的廣告片。
片中他用拳頭將玻璃擊得粉碎,一邊纏裹著流血的手,一邊深沉而自信地表白:“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
因全片風格和內容緊密契合了80、90後心理,陳歐一炮而紅,其個人微博粉絲暴漲至4000多萬,是馬雲的2倍,雷軍的3倍。
這為聚美優品開啟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網站日訪問量從100萬上漲至400萬。陳歐發出一條微博,就能給聚美優品帶來上千萬的銷售。
聚美優品成功實現粉絲營銷。
+
到2014年,“千團大戰”倖存者仍在拼命燒錢,聚美優品已經連續8個季度盈利,並將商品品類擴充套件到服飾、保健品、輕奢品等,成為平臺性女性商城。
而從頭至尾,聚美優品只融資1300萬美元,這在靠鉅額融資才能挺住的電商領域是個神話。
憑著驕人的業績,聚美優品成功赴美IPO,當天開盤價27.25美元,市值達到38.7億美元。陳歐以所持股份計算身價超過13億美元,躋身亞洲十大年輕富豪。
但這個財富值並沒有停留於此,股價短暫上漲至接近40美元后,一連串的風波讓聚美優品進入無法阻止的下跌模式。
跌跌不休 網紅落幕
和眾多電商一樣,聚美優品紅火了一斷時間後,沒能逃脫假貨魔咒。上市前後,其接連遭遇假貨質疑。
但隨後,有消費者反映用完產品後面板過敏,對商品真假提出懷疑。半月後,蘭蔻、嬌蘭等國際一線品牌宣告並未與其合作。
+
不久,又有人自稱是聚美優品前員工在知名論壇發貼,稱聚美優品假貨比例高達90%,還貼出了所謂相關證據。
對此,聚美優品迴應稱是競爭對手所為。
這還沒完。
2014年7月,一個叫禕鵬恆業的供應商被曝透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在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冒服裝和手錶,聚美優品名列其中。
一石擊起千層浪,網民口誅筆伐,向聚美優品和陳歐發出集體聲討。雖然聚美優品進行了公開道歉,並將禕鵬恆業的所有商品從平臺下架,提供無條件退貨,但沒能阻止銷量和股價雙雙大跌的命運。
此後仍不斷有爆料稱聚美優品真假貨摻著賣。
真假難辨間,很多消費者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聚美優品。
受此影響,僅2015年,聚美優品就跌去了60%的市值。
為解決假貨問題,聚美優品壯士斷腕,將佔48%的平臺業務大幅砍去,轉為自營。調整後收效明顯,其2015年自營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16%,達到71.1億元。
隨後,聚美優品還著手打造自有品牌。在陳歐看來,這既可保證質量,又有更可觀的利潤。
但資本市場仍不買賬。一方面,投資者認為培育自有品牌需要漫長的過程,對此並不看好。另一方面,聚美優品改變了上市時的商業模式,失去了原有優勢。
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電商環境今非昔比,聚美優品前景暗淡,網紅CEO帶來的粉絲經濟即將走到盡頭。
過去幾年間,電商的火爆更多仰仗於網購人口紅利。紅利期一過,無論大小電商,線上使用者都增長乏力,流量日漸枯竭,而品類單一的垂直電商原本黏性不足的劣勢更加凸顯,日子難過。
母嬰電商紅孩子賣給了蘇寧;主打運動鞋的樂淘已悄無聲息。聚美優品昔日對頭樂蜂網以不高的價格賣給了唯品會。如今,唯品會的業績也節節敗退,現前景之憂。
聚美優品前有淘寶、京東等幾大綜合電商的滲透圍剿,後有貝貝網、寶貝格子等新起之秀的步步緊逼,加上自身假貨影響,市場份額大幅萎縮。
2013年聚美優品在B2C網路零售市場中佔22.1%的份額,到2016年只有0.7%。
+
這一垂暮之勢體現在了聚美優品2016年的業績中。財報顯示,其2016年上半年自營業務營收同比只有3.6%的增長,上一年116%的增長一去難復返。
在資本市場,如果一隻股票既沒有亮點,又沒有好看的財報,還沒有可觀的預期,就會被判死刑。
三點兼備的聚美優品,毫無懸念地遭到評級機構的拋棄,將其股票降至D級“賣出”級別,其股價繼續下滑,跌破10美元。
這讓陳歐無法接受。聚美優品雖然增長乏力,但依然保持盈利,與國內A股某些同類公司相比,股價明顯被低估。
一怒之下,去年2月17號,陳歐和管理層及投資人提出以7美元作價,將聚美優品私有,退出美國股市。
這個回購價格比前十天均價高27%,但遠低於22美元的發行價,惹來中小股東們強烈反對和不滿。當天股價再次下跌。
最終,聚美優品的私有化落空。
原本寄望私有化後獲得更多價值回報的高管團隊開始離職。沒有更好的故事吸引投資者,聚美優品的股價又在集體失望中繼續下跌,持續新低,到6月22日,已跌至不足2.5美元,總市值不足4億美元。
聚美優品四年時間走上神壇,兩年從神壇跌成一地雞毛。
“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
陳歐還有未來嗎?我看他真的快挺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