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風兒不醉1

    外家拳以剛猛為主,主要練習身體的硬度,比如鐵沙掌,鐵腿功,金剛拳等,總之使身體尤如金剛不壞,而且動作浮度比較大,所以也叫長拳。而內家拳以練氣為主,講究天人合一,以靜制動後法制人,動作短頻快,四兩撥千斤,總之以健身為主,主要代表太極拳。這都是古代門戶之別害了人,實際上練拳要內外兼修,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就是這個道理。

  • 2 # 太極王敏夫

    外家拳和內家拳有何區別?

    我個人反對內外家的說法。傳統武術都是內外兼修的,根本就沒有內外之別。都是以練出來整體勁,最後達到實用制敵為目的。

    所謂的內外家的說法,是在中央國術館分科的時候,弄出來的內外家的陋習,把少林分成外家一科,武當分成內家一科,結果弄得兩家矛盾重重,最後不了了之。但是這一說法,就成了後世的武術騙子用以謀生的手段了。他們大談特談內功,把內功說的玄之又玄,跟人動手,一頓組合拳就能被人KO,內功也不知道哪裡去了。

    傳統武術練的都是整體勁,都是用最小的力發揮其最大的效用,最後以制敵為最終目的,一切拋開實用性大談特談內功的都是耍流氓。內修是作為外練的基礎,外練是在內修之上的增加功力訓練,這兩者相輔相成,偏於一種,都不是完整的傳統武術。正所謂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內外也是一對陰陽。

    被說成外家的少林拳,易經經、洗髓經作為內功訓練,都是很好的練內的功法,少林拳都是以內修作為基礎的,都是很實用的內功拳法,何來外家拳一說呢?現在所見到的所謂武當內家拳,也基本上都是表演化的外家練法了,幾乎看不到內力深厚的拳法,但是不可否認武當的內丹修煉也是很好的內功訓練,作為養生的方式還是比較優秀的功法。

    年輕的傳統武術愛好者,千萬不要被內外家所誤導,也不要被那些大談特談內功之人所迷惑,再有內功的人一樣能被刀槍殺死,沒練過任何內功的現代搏擊,抗擊打能力一樣很強。整天跟你大談特談內功之人,基本上都是別有用心之人。因為內在的東西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容易誇大你還沒發考證,更加容易吸引人。內功再強的人,一把小小的手術刀就能將其廢掉,任何說自己內功很強之人都可以一試便知。

    所以說,武術沒有內外之分,都是內外兼修的拳法,千萬不要被這些不切實際的說法所誤導,本著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傳統武術,千萬不要被那些錯誤的說法所累,實事求是的看待武術,認認真真的,科學化的進行有效的訓練,最後都是實用為目的。

  • 3 # 劍芒

    拳必須有內外,不分內外的所謂兼修是瞎扯!為何現在人練不出真正的內家拳,其原因就是當今習武者沒有一個遵循內家拳的原則來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受力的誘導而走向歧途,從而使自己的拳法內不內、外不外的,不倫不類!武術要不就剛猛以肌肉力見長,要不就是以神意氣宗旨,沒有中間的所謂“內外兼修”!

    武術裡整體勁的階段大致相同的,然而這只不過是低層次的東西(在內家拳裡這個層次很低),達到中高境界才會知道內外之別,否則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什麼叫“意氣君來骨肉臣”,也永遠不會知道何為“用意不用力”的玄妙之所在!

  • 4 # 九天凌霄客

    內家拳和外家拳的根本區別在於內家拳有內功,就是內力能實現太乙循經(太乙循經是指體內的真氣能形成完整的迴圈),正是“百家騰躍,終於環中”外家拳則不然,他們有的是隻練外在的筋骨皮,有的也練有一定的內勁,但是因為層次所限,內力不能形成完整的太乙循經。

    為什麼說只有形成太乙循經才是真正的內家拳呢?因為只有形成了完整的內力迴圈後,功夫才能不斷的提升,不至於元氣流失。

    也許有人會說練有內勁了,為什麼還是外家拳?其實不然,就象我們說的現代博擊:拳擊,散打,泰拳等,他們其中的真正高手,都不是象健美運動員那樣練得一身死勁,也是一身活勁,能把力量靈活應用的。可以說那些光有力量的博擊手是算不上一流選手的。

    同理,真正的外家拳在技擊上也是很厲害的,他們在練習功夫時,也是遵循著科學的訓練方式,循序漸進,由易入難的鍛鍊,只是由於缺少了更好的練功方法,或者說有些是傳承不齊,以致於不能形成內力的太乙循經。

    但是他們也是有整體發力,周身靈活的,甚至在某一些階段,很多練外家拳的比練內家拳技擊還厲害因為他們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技擊鍛鍊上。

    至於那些動作僵硬,死板,靠著鍛鍊身體練出的死力氣,只能欺負沒鍛鍊過的人,以及用笨方法,練鐵沙掌把手練成大沙包的所謂外家功夫 ,純是笑話,不可以言功夫 。

    真正的內家拳,多是先由小煉形,也有的門派叫單操入手,就是先單一的練習某個動作,抻筋拔骨的同時,也在內練一口氣,先把肢體的經脈打通,然後再進入完整的內力鍛鍊。

    現在很多練內家拳的人,多是直接入手練拳,缺少了單操的練習,所以功夫進展緩慢,再加上很多拳法由於學者各方面的原因,有所失真,以致於很多人習練多年,連基本的內力都沒有,相當於練體操了。

    真正的內家功夫是有次第的,不是說我從頭到尾練一樣功夫就能達到高層次。並不是這樣,有些功夫練到一定層次,他必須進行升級鍛鍊,否則只能增加數量,而不能產生質變。

    有些功夫的層次是相同的,但是他們的應用要點不同,比如說社會上流行的太極混元樁,你站了幾年,就一直站下去麼?這樣練不成技擊,你得練“手揮琵琶”樁功啊,還得練“雙鋒貫耳”的樁功啊,以及其他的站樁。

    這些樁功他們的循經是各有不同的,同時有武技上的效果也不同,你不能用四平樁的步法(太極混元樁的馬步)來技擊的,這是主要用來鍛鍊內力的樁功,以使氣機流注均衡。如果一直站這個樁,技擊功夫很難有成就。

    功夫有所成就後,內力充實,氣佈滿周身後。這時必須用獨特的功夫把體內的真氣給壓縮起來,使其產生質變,要不然內力就很難繼續增長了。這才是真正的內家功夫,他們要一步步的修行,不是說學會一樣,你肯努力練就行的,那樣能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是有上限,如果沒有下一步的傳承,功夫到達某個階段就只能停止不前。

    所以說真正的內家拳他跟外家拳的區別在於他有完整的傳承,可以實現內力的太乙循經,能直入丹道修行,是能以武入道,以武演道的功夫。

    武當太乙鐵松派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19代傳人 凌霄客

  • 5 # 福州禪武

    外家拳更傾向攻、強調剛,內家拳傾向防守、養生。

    “外家”和“內家”的武功概念源於黃宗羲的《王徵南墓誌銘》:“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於少林為外家……。”

    然而,少林拳家和一些武術研究者對此說持有不同看法,認為少林拳也是內外兼修的拳術。清代以後,特別是民國以來,民間將以太極、形意(心意、六合、意拳)、八卦、通背(內外兼修)等為代表的武術稱為內家拳,此外的拳種統稱為外家拳。現在普遍的內外家武術之分即是依據此說法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更深層與中國的醫學、哲學、傳統文化有必然的關係,在中醫學術裡面,“氣一元論”、“經絡學說”都是影響了中國武術的重要理論依據,“意氣君來骨肉臣”是太極拳的名言,把意氣拔高到一個很高的境界。而經絡學說更是把治病不是透過藥物,而透過人體的自我調理去醫治,針灸,推拿,調氣等等,而在宗教裡,道教有關行氣、辟穀,服氣更是非常玄學。這有可能直接或是間接影響到了內家拳。拳形態已經努力向“道”的思想靠攏,常以水、太極圖作為創拳套路的出發點。以武當的拳法形態來看,更多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圓潤旋轉,強筋骨、運氣功。強調內功修練,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短勝長,以慢擊快、以意運氣,以氣運身,偏於陰柔。

    而外家拳,也有受到中醫的影響,以少林拳為代表的武術,還是經歷戰場的洗禮,更主張攻為主,剛強有力,其套路大多是直來直去,剛勁有力、勇猛快速、短小精悍、巧妙多變、注重於實戰,有起如舉鼎落如分磚拳打一條線拳打臥牛之地的特點和風格。

  • 6 # 太極仁拳

    《太極拳的來歷——評唐才良“談楊露禪創造了太極拳” 》

    唐才良在《談楊露禪創造了太極拳》中說了半天,並沒有任何依據證明太極拳是楊露禪創造的,跟唐豪毫無依據地認為太極拳是陳家溝陳王廷所創相同。 要研究太極拳的來歷,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太極拳。而要明確什麼是太極拳,又必須明確太極拳的特徵。要明確太極拳的特徵,又必須明確太極拳跟一般武術拳種有什麼根本區別。要明確太極拳跟一般武術拳種有什麼根本區別,就必須明確一般武術拳種有什麼共同特徵。

    一般武術拳種的特徵是主要憑藉力氣大拳腳硬先發攻擊對方要害部位取勝。在太極拳出現以前,武者練武都是下功夫鍛鍊力量,鍛鍊拳腳硬度,鍛鍊抗擊打能力,鍛鍊攻擊速度,鍛鍊先發制人的技巧。誰的力量大,拳腳硬,抗擊打能力強,攻擊速度快,先發制人技巧好,基本誰就是勝者。

    那麼,力量不大的、拳腳不硬的、抗擊打能力不強的弱者有沒有辦法戰勝強者呢?這種柔弱如何才能戰勝剛強的問題自然就成了很多弱者思考研究的方向和課題。於是一種柔弱勝剛強的,即以柔克剛的拳術應運而生並逐漸發展成熟起來。由於這種拳術有別於以剛克剛、以剛克柔的以少林拳為代表的諸多拳種,又柔而不剛,隱於內而不外顯,所以人們把這種拳稱之為內家拳,而把其他諸拳稱之為外家拳。

    內家拳就是太極拳,或者說太極拳就是內家拳。八卦掌和形意拳都不屬於內家拳。之所以這樣說,是依據黃宗羲所寫的《王徵南墓誌銘》和王宗嶽寫的《太極拳論》。

    黃宗羲在《王徵南墓誌銘》中所寫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外。”這段話指出了內家拳的特徵是“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不像外家拳(少林拳)那樣勇猛剛烈。同時指出由於外家拳(少林拳)“主於搏人”,亦即好勇猛先發攻擊對方,這就使得外家拳(少林拳)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容易讓對方“乘之”,亦即容易讓對方得到後發先制順勢而為的機會,使外家拳(少林拳)手“應手即僕”,亦即失去平衡跌仆倒地。這正是王宗嶽在《太極拳論》中所描述的後發先制順勢而為破壞對方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的太極拳技法的特徵。所以說太極拳就是內家拳。 由此可見,太極拳在王徵南那個年代就已經形成了,只不過當時不叫太極拳而被稱之為內家拳。直到王宗嶽寫了《太極拳論》之後,內家拳才被稱為太極拳。

    從黃宗羲《王徵南墓誌銘》可以看出,在王徵南那個年代就常見外家拳手(少林拳手)敗於內家拳手(太極拳手)的“應手即僕”的競技場面。王徵南就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內家拳(太極拳)高手。

    內家拳(太極拳)跟外家拳區別在於:1、外家拳專於致堅,內家拳專於致柔; 2、外家拳專於先發進攻,內家拳專於後發先制;3、外家拳專於以剛克剛、以剛克柔,內家拳專於以柔克剛順勢而為。

    太極拳(內家拳)能夠以柔克剛的事實印證了道家柔弱勝剛強的哲理。所以太極拳界一直流傳著“拳以載道,道以拳顯,拳從道出”的名言。太極拳的產生原因是為了解決以柔克剛的問題。而太極拳能夠以柔克剛又符合了柔弱可以勝剛強的道家哲理,世間又流傳張三丰創太極拳(內家拳)的傳說,道家又隱於世外遊走於世間。我們儘管沒有找到可查的證據,但更找不到太極拳由陳家溝陳王廷所創或由楊露禪所創的證據,不能因為陳王廷一句“閒來造拳”的文字記載就認為是陳王廷創造了太極拳,也不能因為流傳的楊露禪的“楊無敵”綽號而認為是楊露禪創造了太極拳,因而更可信的還是張三丰創造了太極拳。但真正把太極拳特徵表述清楚的卻是王宗嶽。陳王廷所創的陳家拳並不是太極拳,因為流傳至今依然十分注重以剛克剛、以剛克柔。

    無論是張三丰,還是王宗嶽、楊露禪,還是其他太極拳大師,他們都是從陰陽哲理的角度闡述太極拳的道理,而實際上陰陽哲理並不能解釋所有太極拳技擊、推手現象。這使太極拳界流派林立,互不認同,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使廣大群眾不能理解太極拳技擊、推手現象。所以這些太極拳的宗師和大師並不懂得太極拳原理是什麼。

    根據王宗嶽《太極拳論》,太極拳是順勢而為破壞對方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的拳術。平衡問題屬於力學研究範疇。太極拳原理必須透過力學研究才能得到正確的解釋。太極拳力學原理才是真正的太極拳原理。太極拳力學原理能夠系統地全面地解釋太極拳技擊、推手現象。

  • 7 # 阿彌陀佛聊天

    內外家有區別,但是不是少林與武當的簡單分類。少林有內功絕技,武當也有專練開碑碎石的硬氣功的。

    簡單說這個門派是外家,那個門派是內家,這是不對的。應該具體到哪個功法是外家,哪個功法是內家。

    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徒弟,有的擅長輕功,有的擅長硬氣功,有的擅長摔跤,有的擅長拳術等等,這是因材施教,各有所長。

    同樣是一掌致勝,原因可能完全不同,可能是傷了筋骨而獲勝,也可能內傷對方而獲勝,所以內外功法是有區別的,是存在的。

    外家功法也不是絕對的強壯筋骨,練到一定的程度也能做到一掌出去傷內不傷外。

    內外家的區別不是絕對的,只是相對的,有共同之處。外家效果明顯,兩三年張牙舞爪,內家相對有些緩慢,需要有耐心。

    關鍵是要得到真傳,這些都是三口不言六耳不傳的。同樣是一個師傅教的,得到真傳的那個人能打敗任何一個已經有功夫的師兄弟。這有秘法的因素,也有格鬥技巧的因素。

    即使是眾所周知的太極拳也有許多秘法是秘密傳承的,大多數人只會跳舞一樣打太極拳。

  • 8 # 禪道功夫

    內家拳的代表性拳種是太極拳、形意拳和八卦掌。外家拳呢,代表性拳種就是少林拳。內家拳和外家拳的本質區別,就是內家拳以練內勁為主,太極主要靠盤拳架子出功夫、形意拳主要靠站樁如三體式出功夫、八卦掌主要靠走轉出功夫,透過這些基礎功法的練習練出內勁,這是內家拳入門方法。內家拳尤其以太極拳為代表,不以追求速度和力量為根本目的,外家拳剛好相反,外家拳追求力量追求速度,這是內家拳和外家拳的根本區別,當然,不管內家拳還是外家拳,練到後來的大成的時候都是內外兼修的,所以有的觀點主張拳不應該分內外家。

  • 9 # 蕭晗之十二子門

    內家拳與外家拳是有著嚴格的區分的,如太極、八卦、形意統稱為內家拳,因為其是以強身健體為目標的,而不是像外家拳一樣注重技擊,所以內家拳是一種修習的武術,而外家拳諸如少林拳則更多的側重攻防,故注重速度與力量。但你要問到底哪個更厲害,是不是要用氣功將之統一,就不能一概而論了。內外家是其側重點不一樣,側重不一樣,標準就不一樣,那麼其真正的習武之路也就大相徑庭了,外家拳練習時間長了,假如沒有內家拳調理,就會走火入魔,內家拳如果沒有外家拳的遙相呼應,就會元魂出竅,如雲飄霧隱,一個人很可能會癱瘓。所以內外兼修才是習武的正理,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習武才能夠相學互長,延年益壽。攻防的事,一定要外遇強敵才會得以顯現,而只要恆日持久的練習,不僅體質會有成倍的增長,身體也會有異能顯現,而這樣的異能,則是長期習練的結果,故內外兼修之路,在習武道路上是有很遠的路,但是內外兼修時一定要注意健康合理的鍛鍊,以防適得其反!

  • 10 # 太極拳玄機

    武術源起於外,發展到極至後轉而向內,因此,凡外家拳理相同,各派在突破點上有側重而已,而內家拳理與外家拳理截然不同,練法打法更是大相徑庭。

    外家練剛,出剛力,是剛上加剛,越練越剛。內家練柔,出柔勁,是將剛體改造成彈性體、塑性體、粘性體。

    外家用身體爆發力,動作幅度大。內家用內勁,基本無外動。

  • 11 # 文明理性看傳武

    內家拳和外家拳之爭由來已久,到底什麼是內家拳?什麼是外家拳,怎麼定論的呢?有很多種說法。最主要的說法有3種,百分之90以上的人支援這3種說法的其中一個第一種說法是,少林為外家拳,武當為內家拳,少林包括南北少林,所以少林拳,南拳等等都是外家拳,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等都是內家拳第二種說法是內練一口氣的是內家拳,外練筋骨皮的是外家拳。拳法剛猛的是外家拳,剛柔並濟的是內家拳。講究兇狠進攻的是外家拳,講究借力打力防守反擊的是內家拳。第三種說法:內家拳和外家拳就是一種噱頭,為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一種方法,並且具體分析反駁了上面2種說法,天下武功出少林,武當功夫也是來自少林,怎麼少林拳就變成外家拳了?武當功夫就成了內家拳?內家拳和外家拳都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形意拳和外家拳一樣的喜歡進攻,為什麼其他喜歡進攻的拳是外家拳,形意拳卻是內家拳?當然還有說皇宮裡面用的叫內家拳,外面用的叫外家拳,這個更是無稽之談,太極拳是內家拳之首,沒有哪一個說太極拳是皇宮裡面的人創造出來的。我個人覺得,外家拳和內家拳的定義都模糊不清,又怎麼比較,還說什麼分別豈不是可笑至極,

  • 12 # 小太極猴劉永明

    內家拳的修練是先找到人體中心,再把人體中心外的能量慢慢運送到人體中心聚集、養護人體中心,最終讓人體中心鬆柔圓活,讓人變得強壯。這是向心的動作。類似於開塘放水養魚。而外家拳不需要找到人體中心,只跟師父套路練習即可。類似於織網捕魚。

  • 13 # qzuser

    主要區別在於距離人體中線的距離:外家用拳腳多,內家用肩靠比較多。太極拳屬內家,太極五錘實際上不是指用拳打。

  • 14 # 望月如刀

    內家致柔,外家致剛,很好區別,並不是致柔而無剛,是柔中剛,內向外,所以有內家拳之說。但不經過外家拳的鍛鍊,而直接練內家拳,不經過外家的剛的抻拉,很難達到內家境界!

  • 15 # 風麟遇

    有慢動作練習階段的拳就是內家拳,沒有就是外家拳。慢動作是讓你精修內外一切。沒有這個階段永遠達不到高水平。永遠不能靜下心來深入精氣神,永遠只在筋骨皮層次。

  • 16 # 歷史奇聞軼事

    我認為,內家拳和外家拳最根本的區別是,外家拳比較注重的是形體,講究的是手眼身法步,因為動作講究躥蹦跳躍,閃展騰挪,所以要求有很好的體力,這樣就比較適合年輕人練習,它外在的東西比較多。相比內家拳來說它比較好練。

    而外家拳就不同啦,它講究的內在東西比較多,首先講,內家拳練得是內力,要想練出內力,必須有正確的練習方法,意氣力同時練習,缺一不可,正所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不光內有三合,外也要有三合,肩與誇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只有這樣,內三合,外三合同時練習,才能把真正的內家功夫練出來。

    現在的武術愛好者,有相當一部分分不清什麼是內家拳,什麼是外家拳,更別說練習啦!把內家拳外家拳都練的象做操一樣,把我們祖先留下的好東西都給糟蹋啦,想起來真是痛心啊!

  • 17 # 行者天下行

    1、用力不同

    內家拳:內家拳是用後天力打人,其特徵是區域性肌肉用力很小,便可將對手輕易發出。因此,會不會發人是鑑別內家拳、外家拳的最重要的標準。而內家拳功夫愈高,愈可以在任何狀態下,用任何部位將對手發出。

    外家拳:外家拳是用先天力打人,其特徵是區域性肌肉緊張,很少將人打飛。

    2、訓練方法不同

    內家拳:練氣(以意導氣,以氣引領四肢百骸)重於練筋骨皮的拳法叫做內家拳法,它的任何招式都是以用意領先,拳腳隨後,更講究以柔克剛,料敵在先。例如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武當拳就是最典型的內家拳。

    外家拳:練筋骨皮(先強筋壯骨,增加打擊力度和抗擊打能力)重於練氣的拳法叫做外家拳法,它更講究以力量和速度克敵,以招式為先,例如:少林拳、洪家拳法、截拳道都屬於外家拳。

    3、體形不同

    內家拳:有溜肩膀的、有含胸的,即使是身材最好的,也有兩個明顯特徵:一是放鬆時胳膊上的肌肉不帶稜角,好像有一層水膘,這是經常放鬆區域性肌肉所致;二是不管多瘦的內家拳手,腹部總是前凸,不易看到腹肌,這是經常氣沉丹田所致。

    外家拳:練外家拳的拳手大多肌肉發達,稜角分明,特別是有些拳手挺胸收腹時,八塊腹肌如同搓板,煞是健美(當然也有些體形不同的)。

  • 18 # 武穴子鋒

    內家拳和外家拳的根本區別在於內家拳有內功,就是能實現內力的太乙循經(太乙循經是指體內的真氣能形成完整的迴圈),正是“百家騰躍,終於環中”;外家拳則不然,他們有的是隻練外在的筋骨皮,有的也練有一定的內勁,但是因為層次所限,內力不能形成完整的太乙循經而已。

    為什麼說要實現了太乙循經才是真的內功,這是因為大道的規律如此,任何事物都要能形成完整的迴圈才能持繼的發展,要不然就會很快消失,實現了太乙循經才能讓體內的元氣不輕易流失,使功夫得以不斷的提升。

    也許有人會說練有內勁了,為什麼還是外家拳?其實不然,就象我們說的現代博擊:拳擊,散打,泰拳等,他們其中的真正高手,都不是象健美運動員那樣練得一身死勁,也是一身活勁,能把力量靈活應用的。可以說那些光有力量的搏擊手是算不上一流選手的。

    同理,真正的外家拳在技擊上也是很厲害的,他們在練習功夫時,也是遵循著科學的訓練方式,循序漸進,由易入難的鍛鍊,只是由於缺少了更好的練功方法,或者說有些是傳承不齊所致,不能形成內力太乙循經。

    但是他們也是有整體發力,周身靈活的,甚至在某一些階段,很多練外家拳的比練內家拳技擊還厲害。因為他們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技擊鍛鍊上。

    至於那些動作僵硬,死板,靠著鍛鍊身體練出的死力氣,只能欺負沒鍛鍊過的人,以及用笨方法,練鐵沙掌把手練成大沙包的所謂外家功夫 ,純是笑話,不可以言功夫 。

    真正的內家拳,多是先由小煉形,也有的門派叫單操入手,就是先單一的練習某個動作,抻筋拔骨的同時,也在內練一口氣,,先把肢體的經脈打通。然後再進入完整的內力鍛鍊。

    現在很多練內家拳的人,多是直接入手練拳,缺少了單操的練習,所以功夫進展緩慢,再加上很多拳法由於學者各方面的原因,有所失真,以致於很多人習練多年,連基本的內力都沒有,相當於練體操了。

    真正的內家功夫是有次第的,並不是說我從頭到尾練一樣功夫就能達到高層次。不是這樣,有些功夫練到一定層次,他必須進行升級鍛鍊,否則只能增加數量,而不能產生質變。

    有些功夫的層次是相同的,但是他們的應用要點不同,比如說社會上流行的太極混元樁,你站了幾年,就一直站下去麼?這樣練不成技擊,你得練“手揮琵琶”樁功,還得練“雙鋒貫耳”的樁功啊,以及其他的站樁(當然這只是舉例,每個人都會可以根據自己的師承和喜好 ,練習不同的樁功,但是想要武技有進展,龍行虎步的樁功是必須練的)。

    這些樁功他們的循經是各有不同的,同時有武技上的效果也不同,你不能用四平樁的步法(太極混元樁的馬步)來技擊的,這是主要用來鍛鍊內力的樁功,以使氣機流注均衡。如果一直站這個樁,技擊功夫很難有成就。

    當功夫有所成就後,內力充實,氣佈滿周身後。這時必須用獨特的功夫把體內的真氣給壓縮起來,使其產生質變,要不然內力就很難繼續增長了。這才是真正的內家功夫,他們要一步步的修行,不是說學會一樣,你肯努力練就行的,那樣能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是有上限,如果沒有下一步的傳承,功夫到達某個階段就只能停止不前。

    所以說真正的內家拳他跟外家拳的區別在於他有完整的傳承,可以實現內力的太乙循經,能直入丹道修行,是能以武入道,以武演道的功夫。

  • 19 # 午夜的咔啡

    內家練的是一口氣,神氣意力合一集中出擊,軟中帶鋼,滾鑽爭裡是內家拳精化。外家拳,外練筋骨皮,不適應老年養生。

  • 20 # 婁哥象棋

    我們現在都會認為詠春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是內家拳。少林拳,查拳,炮捶等是外家拳。要怎麼區分呢?其實很簡單,內家拳的特點是柔和,放鬆,以柔克剛。外家拳是剛猛有力,虎虎生威,所以我們可以從外在的形象就能夠看得出來內家拳和外家拳的區別。但是這種說法有點似是而非。個人的理解是:拳如果注重外在形象,那已經是外家拳了,如注重內在訓練的,那就是內家拳。

    下面我把外家拳和內家拳做直接的比較,僅供大家參考,說錯勿怪:

    一,外家拳很注重外在的招式;內家拳主要是內在的訓練,有招似無招。外家拳有形而內家拳無形。

    二,內家拳的訓練是要我們如何破初人的反應習慣,而對拳的知覺和控制能力的高低來取勝對手。

    三,外家拳是很注重力量的訓練,體能的訓練,這樣可以更加敏捷;而內家拳則是注重內在的訓練,注重協調訓練,我們人體一旦有了協調性之後,就可以擁有外家拳更具有的破壞力。

    四,外家拳是很重視速度的訓練;內家拳則是訓練放鬆,柔性和靈活性,一旦達到一定的境界之後,也能夠擁有外家拳無法想象的破壞力。

    五,外家拳的力量和速度都是靠肌肉的訓練和反應的訓練,練外家拳的看起來都是很壯實,有力量,勇猛;內家拳的力量主要來自於我們大腦的神經系統的反應的協調的反應,從外形看,練內家拳的看起來是顯得單薄清秀。

    六,外家拳主要講究動作的規範和標準;內家拳主要講究心法的訓練。外家拳講究一招一式的標準,內家拳則是不一樣。在符合拳理的情況下,所有的招式都是對的,無招勝有招。外家拳是一元化的思維,內家拳是多元化的思維,所以內家拳的有很多門派,招式都不一樣,但內勁修煉是大同小異。

    七,外家拳的進步是體能短暫的進步,內家拳則是相反的。外家拳是硬體設施,內家拳是軟體的提升。

    八,外家拳練的是形,內家拳練的是心,外家拳是在外形上下功夫,在招式上求勝負,講究一招剋制某一招,講究技巧和閃移騰挪。內家拳是在內下功夫,講的是如何在內看不見的變化上勝敵。

    什麼是內家拳,在內家拳看來,外家拳的肌肉的僵硬的,不僅攻擊效率低,而且速度也會變慢,這些因素都是相互制約的,也會影響速度和力量的發揮,這樣的訓練方式是對身體的健康也會帶來影響。因此呢,練內家拳的人,都會花功夫放鬆去掉身上的滯力,變成柔勁。在這個過程重我們的人體會慢慢的消瘦下來,把不需要的肌肉力透過訓練內化,在內家拳稱之為去濁氣,然後蓄清氣。內家拳和外家拳的練法是完全相反的。

    最後個人的看法是,我們練拳要內家和外家拳相結合,不能單單偏向內家還是外家拳,在剛開始的時候,武術是不分內外家的。我們訓練的時候,要切記,不要分內家和外家,要一起結合訓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黛玉進府為何兩個舅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