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偉林2020
-
2 # 小姑娘她媽
老百姓沒有得到國家政策允許,和確定疫情確實過去,口罩暫時還不敢摘,而且疫情也沒有真正過去,雖然目前病毒感染率在下降,但是國家花費巨資,單位企業損失嚴重,老百姓目前手裡的錢也很緊張,如果一旦掉以輕心,餐飲業一旦開放,人頭聚集,很難說不發生病毒再次在人群傳播的可能,那時候再來一次事故上演?那損失得多慘重啊!還有那麼多為病毒事件犧牲的醫務工作人員和支離破碎的家庭。
所以耐心等待一下吧,估計最遲在4月份大家才敢摘口罩,飯店老闆應該想辦法自救,或者訂餐,做好成品放在門口賣,或者做做外賣也可以,能儘量減少點損失也是好的。
-
3 # 思之遠方
疫情結束後,餐飲業的有一個恢復期。這個恢復期究竟有多長時間?應該說,同人們對疫情的恐慌心理完全消除密不可分。餐飲業是一種人氣產業,人員的流動聚集是促進餐飲業消費的主要條件。疫情基本結束或者徹底結束與社會恐慌情緒的完全結束有一個滯後的時間差。疫情結束,多數人可以摘下來口罩,但是,對聚集聚餐還是有所顧慮的。而且國家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期也不更多提倡鼓勵更多的人員聚集。時間是最好的療藥,時間的流水將會把疫情的陰影沖刷掉,餐飲業的春天肯定會到來!
-
4 # 流浪者的告白情深
我看前半年生意都不好做了!有賣的但沒人買,透過這次疫情大家都把衛生放在第一位了!能在家吃口飯就熱乎乎的吃點!萬般無耐才會吃外面的!
-
5 # 煩得很21
個人認為對的,因為餐飲要靠人氣,才生意興隆。而人是靠嘴巴接觸食物,當下人人都戴付口罩,使嘴巴和食物之間產生了隔斷,拉開了距離,所以待全民都摘罩了,餐飲業的春天才會重新綻放。
-
6 # 勝者520
疫情不結束,政府也會禁止中大型餐飲企業在經營場所聚眾用餐,餐飲業都會處於低谷,只能堅持到疫情完全結束民用可以不戴口罩上街的那一天吧。
-
7 # 李德才21
餐飲行業現在得缺是舉步維艱,但這也並不是壞事,最起碼,把現在好多年青人,又迴歸到家庭實際生活當中來了,我認為,還是好事一件!
沒有疫情的這兒年,各個行業的年青人,早以養成了張口就來,伸手就到的壞習慣,之所以多數年青人為月光族,多半原因也是這方面因素造成的,勝至,有部分年青人,因為信用超資,被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從中也不難看出,提前消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尤其是當下的外賣,更是時時刻刻,在侵蝕著年青一代!
向現在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他們年青工作時,那個不是從家裡帶飯?而且,當年常下飯館的年青人,是數量很小的,即使是下飯館,也只是幾個好友聚一聚。
但是,現在的年青人,下飯館,吃外賣,以經成了常態,餐飲行業之所以生意興隆,多方面也是這種原因造成的!
過去,人們開憶苦思甜大會,常訴說地主資本家的種種惡劣行徑,說資本家如何如何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實質上,過去的地主資本家有那麼壞麼?人家在自家吃飯穿衣,有何過錯?但現在的年青人,那才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常此以往,究竟把年青人帶往何方?萬一出現個大災大難,年青人的吃飯問題又該何去何存?
好在,今年的一場疫情,把年青人又拉回了家庭,但願,這種情況,變成一種常態!
-
8 # 邯鄲文曲星
老百姓的口罩不摘,餐飲業的春天就很難到來。
我認為老百姓的口罩不摘,也就意味著疫情還沒徹底解除。雖說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多地連續多日無新增病例,湖北十四家方艙醫院己於昨日休艙,疫情己基本控制,但湖北武漢仍有少數新增病和確診病例沒徹底治癒出院,近期由於境外多國疫情嚴重爆發,國內又出現了多例境外輸入病例,至使國內的疫情風險又上升。但總體來說,全國的疫情還是陸續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不過國家為了鞏固前期的全國人民曾付出了不懈努力和生命代價戰疫出來良好局面,仍需加強防控,出門戴口罩是必須的。
前段時間政府根據疫情不斷推出政策推進各地復產復工,就拿餐飲業來說,為了推進餐飲業早日復工和增加收益,根據疫情從最初的復工開業需辦理多種程式通過後才能開門,而現在只需填寫防疫承諾書後具備防疫條就可復工開業。而且從起初不允許堂食,現在可以堂食。
我是做餐飲的,是昨日復工開門的。開門第一天,接待了幾拔客人,但超過了5人以上就不敢接待,因為上邊有規定,堂食
人數不得超過平時的百分乏50,就是說你一桌8個座只允許坐4人,4個座只准坐2人,一般情況下都是5人以上,所以說接待了也不按排,讓人家分開坐肯定不願意,所以說餐飲業復工開門並沒收益,餐飲業的春天還是要熬到全國徹底解除疫情,老百姓都摘掉口罩才能到來。
-
9 # 全國各類金融牌照轉讓
是危更是“機”
一場肆虐全國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讓大多數線下商店一夜之間關門歇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業競爭的加劇和疫情爆發在春節假期的影響,相較於2003年爆發的“非典”,今年“新冠”對餐飲行業乃至中國宏觀經濟的衝擊更深,僅在春節7天就有5000億元的損失,比2003年減少了約15%;這將導致餐飲企業損失全年的三成利潤。
但我們應該看到,民以食為天,放到哪個時間,哪個歷史時期,哪個國家,哪個空間下都是不變的真理!人要生存,就離不開吃!吃穿住行,吃排第一位,這是不會變的!既然人們離不開吃,那必然就離不開餐飲,那麼餐飲就不可能沒有機會!
危機帶來機遇,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疫情過後,有82%的消費者會恢復外出餐飲消費。疫情之後,我們將面對的不僅是餐飲消費報復性增長,更要重新審視餐飲的長期發展和投資趨勢走向。
疫情雖然給2020年的開端帶來了重擊,但餐飲行業從2013年以來已經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資料顯示,中國餐飲行業2018年底已經突破4萬億大關,餐飲規模40年增長近780倍,較2017年增長18.2%,截至2019上半年,中國約有900萬家餐飲店,有望成為排名靠前的世界級規模。
網際網路的加持,讓外賣行業為餐飲提供了新的市場,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上外賣使用者規模達4.06億,保持較高增速,而中國餐飲已經趨向於:品牌化、標準化、零售化、以及智慧化。
疫情期間,因取消堂食的原因,很多門店都開闢了線上外賣模式,但是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新出的《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顯示,春節期間有49%的餐企並未開啟外賣模式,能優先開啟無接觸服務餐飲集中在品牌門店。如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大型連鎖品牌憑藉著品牌優勢和自主配送,保住了疫情期間的熱度。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0 # 經營觀察
很認同你的說法,今年餐飲業可以說慘不忍睹,錯過了春節黃金旺季不說,還要配合政府關門歇業的政策,同時民眾的信心一時間難以恢復,我分析今年上半年應該整個餐飲業生意都不會有大的好轉。
疫情需要得到徹底好轉:
現在國內疫情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包括疫情最嚴重的的湖北控制力度也是非常不錯的,我們也能看到除武漢外湖北省內其他縣市也好幾天無新增病例。說明我們的控制力度和救治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餐飲業因為基本上都是處於封閉的室內,而且有大量人員聚集,吃飯的時候還都得摘下口罩,這樣很容易有感染的風險。所以即使有些地方疫情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但是當地依然還是禁止像餐飲這類行業正常開門營業,是非常有必要的。疫情不得到徹底控制,餐飲業很難恢復到過往的生意狀態。
老百姓信心恢復:
被隔離的三四十天裡面,每天不停的接受各種疫情訊息,各種宣傳號召,不出門,不聚餐。人們認識到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和不戴口罩有很大的感染可能,所以即使現在逐步復工復產,去餐館和那麼多人在同一個空間內吃飯,心中多少有些芥蒂。而且現在國際上疫情也處於爆發趨勢,境外輸入病例增多,也進一步增加了老百姓的心理恐懼。專家預測國際上疫情最終控制可能要到6月份,所以老百姓可能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能也不敢去餐館用餐。
今年對餐飲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一年,餐飲本來都是淨利潤不高的行業,而且人工和房租這些固定開支每個月還要往外掏,幾個月不能開張做生意想著都難受。希望政府在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後不斷的出臺政策幫幫全國餐飲企業。
-
11 # 光芒61
雖然現在國內除湖北和國外輸入的病例之外,國內各省基本上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由於現在是國外疫情高發期,加之國外的疫情防治措施和西方人民的自由價值觀生活方式、還有經濟的需要。可能這個疫情正如鍾南山院士所說:疫情估計六月份才能結束,中國是世界工廠,可以說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經濟發展離不開流通,人的流通就帶了防控的風險增高。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春季人員的流通也就造成此次疫情的大爆發。作為政府主管部門,在現在恢復復工復產的時候,還是會加強聚集性公共場所的管控。疫情的影響在人們心裡的影響還是存在,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都很關注。口罩一時不摘,人們不自覺地就會避免在一起聚餐。在政府沒有放開大型宴請、堂食人數等相關的控制之前。來餐飲業就餐的人就會很少,特別是大型餐飲企業受到的影響較大。一些臨街店鋪的小餐飲,現已經開始在恢復正常營業狀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也很大、大家的經濟收入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公共場所服務行業遲遲不開工,沒得收入或失去工作。還有疫情後期帶來的經濟影響,這些或多或少會影響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水平,減少聚會和聚餐的次數。
-
12 # 雲天219408081
城市活力很難恢復,公交,地鐵,公園,景區,商業,餐飲等短期內很難有起色,就說餐飲,現在是堂內禁食,買飯要登記測體溫,只能打包帶走,這怎麼能行,摘不摘口罩不是主要的,吃飯時摘掉就行了。
-
13 # 華東洋
哪確實!口罩不摘,說明疫情沒有完全清零,病毒感染還有可能傳染,加至餐飲是人員集中之地,總要摘下口罩才能進食不?所以。。。。。。
-
14 # 陳南風
心理因素不是這麼快就能得到緩解的,在外聚餐的因素裡,裹腹的因素佔比只是其一,還有社交屬性比重,而冒著風險聚餐,偏偏與社交的目的背道而馳了,萬一因聚餐而感染,要報備的,和同事吃飯還好說,和利益相關客戶、情人吃飯了,怎麼解釋[機智]
-
15 # 七零後人生回味
這次疫情餐飲業是受打擊最大的一個行業,也是停業時間最長的,修整期最久的,人們沒有摘下口罩說明疫情還沒有徹底的結束,聚集式就餐還沒有到時間。
也許這次疫情也會給餐飲業一次徹底的改變的機遇,傳統的餐飲模式正在十字路口!
-
16 # 山人5819595559
是的,目前來說摘掉口罩為時過早,對於百姓來說還是要謹慎小心,這畢竟不是鬧著玩的,為吃一頓飯,萬一被傳染,確實得不償失。我覺得不要等政府釋出通知,大家養成戴口罩的習慣也是好事,不光是新冠,就是流感也要防止相互感染。
-
17 # 70後的嶽大叔
不大獲全勝,不摘口罩,餐飲業真的還是會受很大影響的,第一,親朋好友聚會,一般不在家裡面,都是去飯店,但是現在飯店不允許堂食,只能打包帶走;第二,現在還不能摘口罩,即便允許在飯店堂食,大家心裡還是有擔心的,所以能不聚還是先不聚,都在等著摘口罩的那一天。
所以說即便餐飲都開始營業了,營業額上不來,但是其他固定開支不會減少,想盈利還是比較困難的。
-
18 # 專滅噴子走芶
現在疫情還沒結束,雖然一些地方的餐廳陸續的營業了,但大多數人不會太輕舉妄動的,畢竟,誰也不想找死,都怕外一,餐飲業要想完全恢復繁榮景象,也就是說報復性消費還需要一段過度時間,當疫情完全結束,大家心理不在有所顧忌的時候,餐飲業的春天就會來了,這幾天家附近的飯店開的也不多,即使開了,很多飯店用餐的人也不多。
-
19 # 行長男朋友
每個行業面對困境就必須變革,人們日常生活消費主要圍繞衣食住行,就餐飲業而言這個是永遠有市場的,只不過這個行業進入門檻很低,所以從業人員多,競爭激烈從高階市場會所酒店到低端市場大排檔路邊攤有無數從業者,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疫情期間整體餐飲業幾乎受到滅頂打擊,但這也是餐飲業變革時候,能夠迅速變革的就順勢做強,不能應對的就淘汰,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餐飲外賣火了,成品、半成品甚至是蔬菜生鮮配送異常火爆,各類社群社團微信群營銷紛紛成立,如果菜品好服務好在網際網路上的口碑傳播是門店營銷口碑傳播速度的幾十幾百倍,認真負責做好自己的餐飲市場總是有的。
-
20 # 鳳Love璐
老百姓口罩不摘,餐飲業的春天就很難來到,就我而言,我覺得並不是絕對,怎麼說呢?首先,民以食為天,暫時的疫情,對餐飲肯定會有影響,但並不是一定要老百姓全部摘到才能有春天,這就要看各位餐飲老闆,在疫情期間,有沒有想過用另一種方式進行改變,比如,線上線下結合,小面可以打生包,火鍋也可以打包,當然,肯定沒有朋友一起在實體店吃出的那種氛圍,但是,在家吃也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只要是企業恢復正常上班,餐飲業也會慢慢恢復的,哪怕以後疫情好啦,也不排除,有的人會依然戴著口罩,也許是一種習慣,也許是一種自我保護,所以這不能一慨而論,總之,餐飲業會越來越好的,但是,也會越來越正規,競爭力會越來越激烈!
現在各地政府開始允許餐飲復工開業,注意是允許,不是提倡。因為疫情還未結束,老百姓心理的恐懼,還有防疫後期的要求,餐飲業不開門比開門要好,因為多數開門掙不出員工工資,房租費用等。
所以,疫情完全解除之前,餐飲業很難迎來好轉。除非口罩摘掉,政府倡導,否則,餐飲業很難看到春天。
回覆列表
認同!最關鍵還在於疫情沒完全消除,人的恐懼心理還在!有一天確診那些清零了,卡點撤銷了,信心會慢慢恢復起來的。我這兩天在外面走看到路邊排擋有人吃飯了。要相信困難總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