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雲47447012

    劉邦打匈奴的時候,韓信沒去。為什麼不讓韓信帶兵,因為劉邦不知道,打完了匈奴,韓信會不會帶兵打自己。劉邦帶兵能力比韓信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 2 # 布穀鳥講歷史

    劉邦橫掃天下不假,有韓信相助不假,但劉邦自身其實是個戰五渣。劉邦擅長用人,讓人替他幹仗,自己帶兵幾乎沒贏過。白登之圍時,韓信已經被他用陳平的陰謀軟禁起來了。劉邦的光輝敗績可不止白登之圍,在之前更多,更出名。

    1、彭城之戰

    韓信被抓了以後,劉邦問韓信,你能帶多少兵,韓信說多多益善。問自己能帶多少,韓信就直白的說,十萬。這不,劉邦帶50萬大軍趁項羽跟齊國幹仗抄了項羽老巢彭城,牛逼的不行。項羽聽說老巢被掏了,跟部下說你們先頂住,帶著3萬人馬就殺回了彭城,把劉邦幾十萬大軍乾的哭爹喊娘,劉邦倉惶逃命。

    2、白登之圍

    韓王信(不是韓信)聯合匈奴叛亂,劉邦御駕親征去討伐。這次帶32萬大軍,帶著陳平、樊噲等出發了,沒有韓信,韓信在軟禁著呢,等劉邦回去韓信已經被殺了。又超了韓信點評的十萬大軍,帶人多驕傲啊,牛逼轟轟的追擊,追擊,追擊,中了全套,被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這就是白登之圍,最後用陳平計謀,靠行賄,才逃回來,回來後就開始跟匈奴和親。

    劉邦是出名的混混皇帝,容易忘乎所以,幾乎每次敗績都因為驕傲放縱造成,這就是劉邦的性格。但好在,劉邦會做人,會用人,雖然一直敗家,但有個好管家蕭何,並且關鍵時刻都能從善如流,並不剛愎自用。被困白登山,是因為身邊既無張良,也無韓信,沒人能約束劉邦的驕縱,失敗也不冤。

  • 3 # 伏羊羅漢

    劉邦帶著韓信出關,跟項羽打了四年,經常被打得屁滾尿流,龜縮在城裡不出!韓信也不是像後人吹噓得如何如何牛逼,真那麼厲害劉邦就讓他跟項羽面對面開幹,何苦費四年功夫?劉邦數次死裡逃生,為何還不用韓信?韓信主要是另一路軍隊,征服趙國因為有張耳,張耳本身就是趙國的相,有一定的人脈與基礎。再收復魏又有彭越這個相支援,基本上都是這些諸侯國先已經內亂,劉邦派韓信去撿漏!而韓信逐漸壯大起來後依然不敢面對項羽,劉邦數次催促他救援都沒來,要不是劉邦命大都不知死幾回了....最後還是在劉邦撕毀協議偷襲項羽後,用大量封地,才把韓信、彭越、英布請過來合圍項羽!面對只有十萬疲憊之師的項羽,劉邦幾乎是集中了所有力量!說明什麼?第一戰神僅項羽耳...第二是劉邦,韓信至於是第三還是第四就不知道了,事實上劉邦眼裡韓信只是個 小人得志的馬前卒,數次玩弄於股掌之上!離開劉邦集團這個平臺,韓信球都不是...所以後來與匈奴打仗劉邦也是親征,帶了樊噲、陳平...更本沒考慮韓信

  • 4 # 蕭湘居士__

    劉邦大風歌時講保明白無誤,計出靠張良,創業靠韓信,後勤靠蕭何,白已實際嘸花頭。他主要是腦子好,會排程,這是他成功之母。再看他的戰跡什麼白登山不登山屢戰屢敗,敗果累累。主因他是頭頭,否則比項羽還先去報刮。

  • 5 # 鋒點1

    一個人覺得一件事可以很容易完成並有重大利好時,大腦會拒絕接受不利的資訊。有本心理學書的解釋是,當客觀現實與主觀願望不符合時,人會生氣。劉邦打之前派了很多人偵查,冒頓單于故意展示出老弱病殘,這些人回來後都向劉邦介紹說匈奴可打,劉邦覺得如意算盤已經到手了,一切順利。這時劉敬提醒他,冒頓單于可能是故意示弱,誘敵深入,激怒了劉邦。他關押了劉敬,說打完仗回來再殺劉敬。他帶著殺老弱病殘的喜悅去的,準備的自然是不很充分,然後就中圈套了。不過他手裡能人多,還是從死亡中逃出來了。然而他的不俗體現在對待劉敬上,回來以後立即釋放了劉敬,而不是遷怒於這個提醒他冷靜的人。人都有喜怒,這點很好掌握,但不以喜怒做決定,這個不容易。

  • 6 # 天柱奇緣

    前200年,剛橫掃全國的漢高祖劉邦起兵北上平叛,卻被匈奴困擾於白爬山,幾乎三軍淹沒。而用兵如神的韓信仍舊活著,他為甚麼沒有制止白登之圍的產生,那時韓信又在幹甚麼呢?韓信,“漢初三傑”之一,人稱“兵仙”。早先投奔項羽,但沒有獲得重用,因而轉而投奔了劉邦,受到重用,為其擊敗項羽,安定全國立下豐功偉績。但是在垓下之圍後,劉邦就順勢排除了韓信的兵權,封他為楚王,都下邳。

    即使這樣劉邦照舊不放心,在白登之圍的前一年,也即是前201年,以謀反為名將其貶為淮陰侯,掌握在洛陽。韓信憤怒的說,劉邦這是“鳥盡弓藏”之舉。可見韓信這時在劉邦這裡已失寵了,能保住人命尚屬不易,哪敢再向劉邦提出發起,乃至領兵作戰呢?況且韓信對劉邦的做法是很不滿的,據《史記》紀錄,韓信以身體不適為由屢次回絕同劉邦出行,並且恥於同樊噲、周勃、夏侯嬰等薪金伍,不滿情感很是彰著。除韓信以外,和他同名同姓的韓王信(受封為韓王,為和韓信差別,大多稱為韓王信)一樣受到劉邦的質疑,把他從韓國故地敷衍到太原以北的苦寒之地去抗衡匈奴。匈奴是活潑在朔方的遊牧民族,秦漢之際其首級冒頓單于同一各部,勢力壯大,時常南下騷擾華夏區域。匈奴人精於騎射,往還如風,作戰體例飄忽未必,讓韓王信吃盡了苦頭。前201年,韓王信被冒頓單于重重困擾,屢次向匈奴乞降未果,劉邦派救兵前來。救兵一到,看他被困繞這麼久還沒啥事,劉邦便質疑其和匈奴有密約,屢次責怪韓王信有二心。韓王信自知受到質疑,死期將至,因而遵從匈奴,一起打擊立國不久的大漢王朝。

    韓王信尊從匈奴,這對劉邦來說是個慘重的襲擊。前200年冬,經由一番籌辦以後,劉邦起雄師北上平叛。韓王信和匈奴聯軍被漢代的戰車和馬隊打得潰不成軍,連續潰退,劉邦乘勢追擊,連續到了平城(現山西大同)。此時天寒地凍,漢軍後勤補給發現了難題,以是劉邦只能兵貴神速,對方則否則。求戰心切的劉邦登上平城東邊的白爬山觀察地貌,勘察匈奴軍情。沒想到被早有籌辦的冒頓單于重重困繞於白爬山上。漢軍衣衫薄弱,很多人的手指和腳趾被凍傷,環境非常危殆。陳平發起劉邦用厚禮行賄閼氏(單于的夫人),劉邦答應。閼氏被漢代的財物衝昏了思維,因而對冒頓說,咱們固然攻佔了漢代的地皮,但臨時半會無法棲身,再說也沒有君主互相困繞的例子,咱們照舊撤圍退軍吧。

    冒頓經不住耳邊風,再加上閼氏的暗裡安排,匈奴放鬆了對劉邦的困繞。而那時天降大霧,劉邦便趁著大霧緩緩撤回了平城。比及冒頓反饋過來的時分,已來不足了,因而白登之圍排除。白登之圍固然排除,但給了劉邦兩個深入的教導。一是漢代初建,百廢待興,國力還未規復,不宜與匈奴正面比武;二是異姓諸侯王不行靠。以是劉邦回朝後登時採納了響應步伐。起首,劉邦認清了實際,轉變了對匈奴的政策,以和親手法來羈縻匈奴,保護疆域悠閒,為漢代規復國力圖取時分,未來方長,後會有期。其次,剪除節餘的異姓諸侯王。韓王信尊從匈奴,讓劉邦對節餘異姓諸侯王完全落空了耐煩,因而連續以謀反之名正法了韓信、盧綰、彭越和英布這四個權勢對照壯大的異姓諸侯王。趙王和長沙王因沒啥實力和才氣,劉邦就饒過了他們。

    而韓信因受到劉邦的質疑和毀謗,確鑿有謀反之心。前197年,陳豨兵變,劉邦前往平叛。而韓信則早早和陳豨黑暗商量,只有他舉兵,韓信就作為內應。這個動靜被呂后得悉,便計劃把韓信騙到長樂宮中安排大鐘場所,將其斬殺。劉邦剪除了異姓諸侯王后,便大封同姓諸侯王拱衛王室,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到漢景帝期間,同姓諸侯王果然策動了“七國之亂”,可見分封制對強化中間集權、拱衛王室來說並沒有甜頭。

  • 7 # 德全不畏

    關於劉邦在白登山被圍的原因,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排除韓信的因素。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戰結束,項羽戰死。劉邦生平的最大對手項羽被除去了,兵仙韓信失去了作用。“狡兔死,”獵狗也就失去存在的必要。伴隨項羽之死而來的是,韓信的歷史使命也宣告結束了。

    公元前201年,韓信被劉邦解除兵權,貶為有職無權的淮陰侯。自此直到五年後被殺,韓信再沒有踏上過戰場一次。

    白登山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00年,失去信任的韓信自然是不會被劉邦任用的。至於劉邦被圍的原因,有這些。

    一,劉邦的驕傲輕敵。劉邦之所以驕傲輕敵,是有原因的。

    首先,漢軍兵力規模大。劉邦帥領的大軍達到了三十二萬。再加上,交戰區域原來的軍隊,兵力規模更大。

    其次,此時的漢軍經歷過秦末漢初的戰爭,都是百戰之師。

    再次。自春秋至戰國,再到秦朝。華夏軍隊與北方諸外族的戰爭,就沒有輸過。不管是燕趙,還是秦,都把外族吊起來打。所以此時,從骨子裡講,劉邦是看不起匈奴的。認為搞定匈奴也沒有什麼難度,不過是浪費一些時間而已。

    二,劉邦的軍事才能不如對手。

    劉邦這人心理素質極高,平生征戰無數,也知人善任。但他的用兵才能並不太好,連他自己都是承認這一點的。而他的對手匈奴的單于冒頓,是韓信這一級別的高手。

    三,匈奴的強大。

    秦末漢初,中原大地上打成了一鍋粥。北方草原上,匈奴卻在崛起。

    能力超群的匈奴王子冒頓,練就了一支強大的騎兵。後來他殺死了父親頭曼單于,自立為單于。從此,匈奴在冒頓的帶領下,迅速強大起來。

    匈奴人東擊東胡,西攻月氏,南攻樓煩,基本統一了蒙古高原。史載,此時冒頓擁有“控弦之士數十萬”。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駐紮在河套地區的秦朝長城軍團奉命南下平亂。冒頓乘機出兵,奪取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區。

    匈奴實力愈發的強大,匈奴上層貴族的野心開始膨脹起來,有了南下進攻中原之意。

    我們再看此戰的過程。

    公元前201年,匈奴騎兵十萬進攻馬邑。守將韓王信多次戰敗,迫於無奈投降匈奴,並與匈奴合力攻下太原郡。

    公元前200年,劉邦率領三十二萬軍隊出擊。漢軍連戰連捷,先消滅了韓王信的判軍。又出動騎兵,擊潰集結在樓煩的一支匈奴騎兵。

    然後,劉邦帥領先頭部隊便與冒頓帥領的匈奴主力遭遇了。冒頓把精銳的主力隱藏起來,只留一些老弱病殘在外面,迷惑對手。

    劉邦派使者出使匈奴,其實就是偵察敵情去了。使者回來後,對劉邦說,冒頓怎麼會只帶少量的老弱病殘來與我們王師交戰呢,其中必然有詐。建議劉邦不要急於進攻,以免中計。

    可是,劉邦此時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信心十足,不把匈奴大軍放在眼裡。在主力沒到時,帶著先頭部隊現行發起進攻。結果,被冒頓的四十萬騎兵包圍,與主力的聯絡也被切斷了。劉邦被圍,苦戰了七日七夜,才得以脫圍而去。

    此戰,冒頓讓劉邦認識到了匈奴的強大。但是,漢軍也表現出來讓人敬佩的勇武。四十萬圍攻七日七夜,竟然拿不下漢軍的先頭部隊。

  • 8 # zhuhh01

    你自己已經回答了一部分問題:韓信沒去啊!另外,劉邦自己與項羽征戰,贏過嗎?開國功高第一的蕭何,管的是後勤,劉邦與匈奴戰於苦寒之地,給養成了問題!匈奴的戰法,又有別於之前諸侯。立國之後,也不會像戰時養那麼多兵的,所以原來的軍隊素質與這時也不能同日而語。凡此種種,被匈奴圍於白登,沒啥奇怪的。

  • 9 # 君山話史

    第一,匈奴冒頓的才能,不在劉邦與項羽之下。劉邦能打敗項羽,不代表他能打敗冒頓單于。劉邦統一中原,冒頓則統一北方大漠,兩人都是當世梟雄。雖然大漢帝國的國力較匈奴要強大,但是在戰場上,冒頓以傾國之兵南侵,共計四十萬大軍,兵力上比起劉邦的三十幾萬大軍,並未居劣勢。

    第二,劉邦麾下的確有許多猛將,但是最厲害的幾個,並沒有參加對匈戰爭,包括韓信、彭越、英布在內。所以,題主有劉邦有韓信相助,這是不對的,韓信都沒去,怎麼助呢?

    第三,劉邦分兵了。劉邦當時兵分兩路,一路由周勃指揮,追擊叛降匈奴的韓王信;另一路由劉邦親自指揮。後來在白登山被圍的部隊,就是劉邦指揮的部隊。由於分兵,劉邦的兵力,遠遠比不上冒頓單于的兵力,所以才有白登之圍。

    第四,劉邦剛愎自用。為了誘使劉邦上當,冒頓單于故意示弱,讓劉邦誤判代谷只有匈奴的老弱殘兵。儘管劉邦派出十批人前往偵察,也未能窺破匈奴的騙局。最後派去的婁敬準確判斷匈奴使詐,但此時劉邦已經不聽勸諫,甚至以“擾亂軍心”罪逮捕婁敬,最終上了冒頓的當。

  • 10 # 歷史與人像

    白登之圍是哪一年,公元前200年。公元前201年韓王信(不是韓信,姬姓,韓氏,名信,為了避免和韓信重名,才叫“韓王信”的 、曾經和韓信、黥布等擁立劉邦稱帝)造反,劉邦率軍圍剿,前200年被圍白登山。

    韓信在幹嘛?

    一、公元前202年

    一月擁立劉邦稱帝,考慮到韓信是楚國人,就被封為楚王。

    五月,韓信回到楚國;

    十二月,圍困項羽,項羽自殺後,劉邦一刻也沒有等的就削了韓信的兵權。

    二、公元前201年

    四月,劉邦收回韓信“楚王”封號、貶其為淮陰侯。

    十月,韓信家臣的弟弟欒說告韓信謀反;

    十二月,劉邦誘捕韓信,被押至洛陽。從此就不再用韓信了。

    所以到了後來的白登山之圍,根本沒有韓信什麼事兒。後來劉邦剛愎自用,不聽使者劉敬的建議,中了匈奴的誘兵之計,導致被圍。

  • 11 # 浮沉於史

    我們知道漢初有八大異姓王,劉邦能夠鼎定天下,這些人功不可沒,劉邦本身的領兵才能是有限的。

    題主說到韓信,劉邦跟匈奴打的時候,韓信已經被軟禁,不僅是韓信,彭越、英布等名將皆未參與。

    其次,這場動亂,劉邦面臨的是韓王信和匈奴雙方,他是分兵而擊,兵力分散,削弱了劉邦的力量。

    這裡的韓王信,跟韓信是兩個人。

    然後劉邦被圍,屬於誘敵深入,劉邦能誅滅項羽,當然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

    他還曾問韓信自己能將多少兵,可見他也不是什麼虛心之人。

    而且白登之圍時,劉邦實際率領的兵力是不如冒頓的。

    數量上不如,戰將凋零,戰鬥力更不用說了,遊牧民族之彪悍,歷史已經證明過了。

    種種因素加起來,劉邦不敗也難,還好劉邦的厚臉皮又發揮了作用,他還知道去賄賂,由此撿回了一條命。

  • 12 # 喧囂平原

    很多人將“白登山之圍”歸咎於劉邦的輕敵冒進,然而一場戰爭的勝負並不是單一某個原因能決定得了的。

    看似簡單的“白登山之圍”,劉邦盲目自信輕敵,率輕騎冒進,被冒頓單于圍困於平城附近的白登山。但如果我們結合當時的歷史、政治環境分析,就會發現此次大漢王朝和匈奴的第一戰必定會以漢朝的失敗而終結。

    (白登山之圍)

    順便說一句,韓信已於公元前201年被劉邦貶為淮陰侯,這場對抗匈奴的戰爭中,劉邦壓根就沒帶韓信。

    劉邦剪除“異姓王”,其實是“白登山之圍”的根本原因。

    “白登山之圍”,有個關鍵性的人物不能不說,就是韓王信。

    大漢建立之初,劉邦封了七個“異姓王”,而韓王信便是其中之一。本來以為可以光宗耀祖,永享榮華富貴,卻不知已是人家砧板上的肉。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其實,韓王信早就察覺劉邦對他的不信任。原本劉邦許諾韓王信的封地在土地肥沃的潁川,功成之後卻讓其戍邊,封地跑到了太原郡。

    (韓王信)

    韓王信一想,戍邊就戍邊,反正你也不待見我,眼不見心不煩,離得遠點也好。

    後來,韓王信為了表忠心,請示劉邦將自己的王都遷到離邊境更近的馬邑,理由是這樣可以更好的防禦匈奴。

    劉邦認為理由充分,就準了。當然,如果韓王信能死在匈奴人手裡就更好了。

    其實,韓王信是怕萬一劉邦要殺他,離匈奴近點便於跑到那裡尋求庇護。

    楚王韓信被貶為淮陰侯,燕王藏荼被逼謀反,這些都深深刺激著韓王信的神經。再加上冒頓單于帶著匈奴騎兵對馬邑圍而不攻,劉邦懷疑韓王信與匈奴串通,寫信斥責韓王信。韓王信怕了,他真的怕劉邦會像對付韓信、藏荼那樣對付他。

    一邊是死,一邊是揹負罵名。韓王信選擇活下去,於是獻出馬邑,投降匈奴。

    至此,匈奴大軍越過長城,入侵中原。

    滅掉暴秦,幹掉霸王,劉邦建立了不世功業。如果再將匈奴擊敗,將塞外草原納入大漢版圖,那麼劉邦將完全超越秦始皇,可為“千古一帝”。

    弟弟想超越哥哥,兒子想超越父親,繼任者想超越前任,人之常情,何況是有雄才大略的漢高祖劉邦。

    估計劉邦聽到這個訊息,心裡還有些許感謝韓王信。於是,劉邦御駕親征,帶了三十幾萬人來跟匈奴 一決雌雄。一是幹掉冒頓單于,二是順手再收拾了韓王信,一舉兩得。

    (冒頓單于)

    冒頓單于是示弱高手

    “白登山之圍”前,劉邦曾派人跟冒頓單于議和。當然,議和是假,偵察敵情是真。

    不得不說,雖然比不上韓信,但劉邦還是很有軍事頭腦的。

    在得知冒頓單于和匈奴主力駐紮在代谷,劉邦很興奮。他知道匈奴做為當時草原上的最優秀的遊牧民族,其騎兵的機動性很強,可以說“來無蹤去無影”,在沒有衛星定位的時代能找到敵軍主力何其之難。好不容易得知匈奴主力的確切位置,真是上天賜給劉邦一舉擊潰匈奴精銳騎兵的大好機會。萬一抓不住機會,就得深入草原追擊匈奴,費時費力。因此一定要穩住冒頓單于,為已方調動軍隊贏得時間。

    劉邦顯然低估了草原人民的智慧,只是“知己”,卻不“知彼”。

    冒頓單于能統一整個北方草原,其軍事才能非一般人可比。曾經為了示弱東胡王,冒頓將自己的老婆都送給了東胡王,最終成功麻痺東胡王,匈奴絕地反擊,一舉滅掉了強盛一時的東胡。可見,示弱是冒頓的強項。

    一路勢如破竹的漢軍怎麼會跑來議和,而且還沒有提出什麼苛刻條件。這不合常理啊,一定有詭計。

    於是冒頓將計就計,將老弱病殘安排在大營之內故意給漢軍使臣看。

    劉邦果然中計,以為匈奴經過前幾次失敗之後已經沒有多少可戰之兵,而且後勤保障不足。

    冒頓的故意示弱,也是劉邦輕敵冒進的直接原因。

    (匈奴騎兵)

    從天時上看,這場戰爭已漸漸不利於漢軍。

    匈奴入侵中原發生在公元前200年的秋天,剛開始氣溫只是稍有些涼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越來越冷,尤其是黃土高坡的冬天,寒風刺骨。

    漢軍由於準備不足,御冬的裝備沒發足,加上連遇風雪天氣,凍死凍傷著很多,行軍速度十分緩慢。

    劉邦很著急,這樣下去還沒等到與匈奴主力決戰,已方計程車氣就得被耗光。到時候,別說將塞外草原納入大漢版圖,就連是否能擊敗眼前這隻匈奴軍隊都成問題。

    於是,劉邦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以速度決勝負。親率所有騎兵(數量不多,估計最多幾萬)先行打前戰,步兵隨後跟上。皇帝當先鋒,“千古第一帝”。

    想法是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之後的事情就不用再多講,劉邦在平城外遭遇30萬匈奴騎兵圍攻,不得已退守白登山,匈奴隨即包圍寶登山。史稱“白登山之圍”。

    (漢高祖劉邦)

    每一件事情的發展都是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而且一環扣一環,緊密不可分。

    如果不是劉邦想要剪除“異姓王”,韓王信就不能當“帶路黨”。如果韓王信不當“帶路黨”,冒頓單于搞不好一輩子都越不過長城。

    如果天氣情況再好些,漢軍的後勤補給能跟上,再加上劉邦不急於求成,或許冒頓的故意示弱之策就不會奏效。相反,漢軍可以穩紮穩打,用自己擅長陣地戰和攻堅戰的優勢慢慢跟匈奴耗。到時,擊殺冒頓也不是不可能的。

  • 13 # 木子的木子

    劉邦橫掃天下,確實有韓信相助;並且沒有韓信相助,或許,劉邦是贏不了的。但是,白登之圍時是不一樣的;此時,韓信並沒有跟隨劉邦去攻打匈奴。

    劉邦沒有帶韓信攻打匈奴主要在於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此時,大漢已經基本統一;雖然分封了異姓王,但是形式上已經統一了,攻打匈奴更多是為了打跑匈奴,解除威脅,這和與項羽爭奪天下是不一樣的,重要性與統一天下相比是小的;第二,劉邦對自己的個人能力是很自信的,他自認為沒有韓信等人幫助,自己依然可以打敗匈奴;第三,此時,韓信等異姓王被分封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地盤,雖然名義上服從大漢,但其實獨立性是很大的;並且,劉邦對他們是很不信任的,劉邦既怕韓信等人不會幫助自己,又怕被韓信等人搶功。基於以上原因,劉邦沒有派韓信參與。

    當然,最後,劉邦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僅失敗,還丟了人。

  • 14 # 阿慶還是阿慶

    劉邦雖然最後當了皇帝,但是打起仗來水平可並不怎麼樣。劉邦大部分在扮演防守皇帝或者逃跑皇帝的角色。仗主要是韓信等人完成的。

    所以漢朝建立,劉邦自然是要分封諸位有功之臣了,韓信功勞大,所以封到了他的老家,封號是楚王,位極人臣。劉邦這個心理啊,始終對韓信是放不下心的,因為韓信曾經犯下一個大錯誤,就是在劉邦最需要他支援的時候,居功請封。所以在劉邦心理,韓信絕對已經排上了必殺名單,只不過一直在等待機會而已。

    後來韓王信等被封的大臣勾結匈奴為禍,並且公然謀反,劉邦那個氣啊,就準備討伐韓王信,但是並沒有帶上自己的開國三員主力——韓信,蕭何和張良。一個都不帶,還好帶上了陳平,後來也是虧了陳平的計謀,劉邦才能活著回到皇宮。

    劉邦為啥放著能打仗的韓信不用呢?一個是本來就懷疑他,哪裡還敢用呢?另一個如果韓信跟自己去了,肯定難免打勝仗,這功勞還怎麼封?不封不能服眾呀。所以糾結之後劉邦毅然沒有帶上韓信。

    要說劉邦帶著的手下有沒有能打仗的了?當然有了,陳平樊噲這些人也都不是一般的勇將,但是漢朝軍隊此前並沒有與匈奴騎兵打交道的經驗呀。盲目自大的劉邦可不這麼認為,覺得天下的仗自己都打過了,沒有什麼難辦的,即便手下有一員將領發現了匈奴的蹤跡,他也不以為意,一意孤行,最後導致了白登之圍。那麼韓信如果知道了訊息能不能去救他呢?當然不能,漢朝法律規定,藩王是不能隨便離開自己的封國的,離開要打報告,不然就是有謀反意圖。不過按著韓信的性格,絕對在封國裡嘲笑劉邦呢,才不會去伸手幫忙,尤其是自己被懷疑的情況下。

  • 15 # 開涮歷史

    劉邦橫掃天下?

    一聽這話我就"噗嗤"一聲笑了。當年他跟項羽打戰,哪一次不是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彭城之戰打敗後,劉邦藉助2000個婦女混淆視聽,才得以僥倖脫身,在逃跑中,幾次把親兒子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踹下車。

    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得益於那份執著,並作對了三件事。

    一是得到張良的輔助,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

    張良是韓國貴族,祖上五代是韓國的宰相,韓國一直臣屬秦國,但嬴政一統天下,最早滅的是韓國。 秦國滅掉韓國之初,其實秉持的還是比較人性的政策,對韓王與韓國貴族都予以優待,後來韓國國內一直有反秦力量暗流湧動,秦王政才把他遷徙,沒想到引起韓國國內更大的反抗,嬴政就乾脆殺了韓王,斷了韓國民眾的念想。

    韓國貴族張良卻從此走上覆仇之路。荊軻和張良成為六國反秦,一武一文的代表。

    劉邦進關中是用了張良的謀略,借趙高來和談平分關中之際,利誘武關守將,之後突然出兵打了個措手不及,這個套路跟後來打項羽是一樣,劉邦和項羽先是簽訂盟約,以鴻溝為界,分南北而治,墨跡未乾,也是張良鼓動劉邦,撕毀盟約,從後面掩殺,打項羽個措手不及,並聯合韓信、英布等,用六十萬兵力圍住楚軍十萬人。即便這樣還讓項羽突圍了。

    二是帶兵進關中,約法三章得了民心。有了後來楚漢之爭,源源不斷的兵力。

    劉邦當年帶著一幫兄弟投靠項梁,項梁聽信范增之言,扶立了楚懷王的孫子牧羊小孩為義帝,這個義帝年紀雖小,卻有雄心,在項梁死後,就想把項家勢力排擠出去。倚重宋義、劉邦,約定誰先進咸陽誰就為關中王,從這看出各路諸侯最初的反秦,其實還是秉承分封制。 項羽帶兵與秦朝主力在鉅鹿死戰,劉邦鑽了個空進了關中。 劉邦進入關中之後,秋毫不犯,約法三章,贏得關中民心,為後來與項羽爭天下,掙了一塊最堅實的根據地。

    三是在寒微之時啟用韓信,得齊趙之地,對項羽形成包圍。

    鴻門宴劉邦死裡逃生,之後封到蜀地為王,如果沒有韓信,劉邦可能也就一輩子被章邯等三秦之王封鎖在蜀地,後來藉助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了關中,滅了三秦,與項羽爭奪天下。韓信帶兵為劉邦開闢齊趙的根據地,對項羽形成了兩面夾擊。迫使項羽四顧不暇。

    但是劉邦帶兵打戰,真的很渣!

    有人說劉邦是將將之才,哈哈,也對,但凡一個人沒有能力就可以讓別人發揮能力,這樣其實也好。劉邦就是這樣,反正我不行,誰有才誰比我做得好,行,我放手讓你來做!

    因此謀略上,他聽張良的;大後方他就交給蕭何來管;韓信能打,我給你大將軍的職位,打敗是你無能,可是你打下的地盤就是我的。

    如果說劉邦有高明的地方,應該就在這點格局上。可是話說回來,他不這樣行嗎?

    他沒有項羽的出生、沒有項羽的軍事才能,但是項羽是貴族,貴族有貴族的風度和修養,可劉邦就是一個混混,混好了,就掙了。混不好反正大不了還是個混混,所以他沒有包袱,做事也沒有顧忌,用人也是一樣,比如陳平就跟劉邦直白地說,漢王你這樣品行高尚的人是不會歸附,但卻總有臭味相投的人,為了名利,為了雄性荷爾蒙迸發的慾望,跟你走到一起。

    但是戰場上是真刀真槍的拼殺,沒點實力,肯定是不行的。

    分析造成白登之圍的原因有幾點。

    一、劉邦軍事能力太LOW。

    劉邦稱帝后,一想自己都能打敗項羽一統天下,著實也輕飄飄了起來,全然忘了當初自己怎樣狼狽不堪的戰績,帶領30萬大軍,試影象當年蒙恬一樣,出擊匈奴,留下一個平定邊疆的千古美名。 誰知狼狽被圍在白登山,剛剛建立的漢朝,差點因為他的冒失而傾覆。之後漢朝幾十年都只能透過和親,卑躬屈膝地下嫁公主,用錢財,用女人的眼淚和心酸,來換得國家喘息的時間。

    二、清洗異姓王,國家喪失將才。

    劉邦稱帝后,原本封了八大異姓王,這些都是當初盟約共同打天下,共享天下的。可是漢朝剛定,就上演“狡兔死,走狗烹”得的悲劇。當是時,劉邦貶了韓信為淮陰侯、逼反了燕王臧荼等。另一位異姓王韓王信看大勢不好,直接獻出馬邑城,讓匈奴長驅直入,兵臨長城下。

    劉邦時刻籌謀著清洗異姓王,他肯定不會放心讓任何一個將領帶這麼大軍隊,尤其韓信。韓信被貶後,不肯上朝,甚至明著揚言,不與樊噲等屠狗之輩為伍,對劉邦也多有怨言。劉邦不可能讓他掌兵權,以防範他傾覆超綱。

    當年咸陽宮慶賀天下大定時,韓信曾直白地說,劉邦也就能帶十萬兵。而韓信而自誇自己帶兵多多益善。

    劉邦估計是想向帝國的大眾證明一下自己的軍事才能,藉以彈壓各地試圖謀反諸侯王,誰知事與願違,結果反倒讓自己、甚至整個國家都蒙了羞。

    三、輕敵冒失,被困白登山。

    劉邦帶領三十萬大軍,自以為在兵力上有壓倒性的優勢,輕視了匈奴騎兵的剽悍,被誘引深入,包圍七天七夜,後採納陳平計策,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解圍。

  • 16 # 蝦蝦愛打小怪獸

    劉邦能一統天下,本身還是有些能力的,據史籍記載劉邦經常打敗仗,甚至於丟盔棄甲,並不是說劉邦的能力不行,劉邦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但是劉邦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很差,同樣劉邦是一個天生的領導者。白登山之戰,起因是韓王信勾結匈奴,並企圖叛亂。初期首戰告捷,但因為輕敵冒進導致步入包圍圈。為什麼韓信沒有參加白登山之戰,是因為楚漢爭霸時期韓信跟劉邦都是分別帶兵,漢王朝建立以後韓信被分封出去,而此時劉邦也步入中年,對於開國功臣的猜忌也大,他不想韓信去鎮壓韓王信的叛亂,擴大地盤。同樣劉邦也步入中年,分封出去的異性王權力日益爭大,讓劉邦感覺 他需要一份勝利的果實,樹立自己的威信,但是可惜事與願違。

  • 17 # 漢史趣聞

    劉邦被圍白登山的時候,已經開始誅殺異性諸侯王了。

    那時候他是要去討伐韓王信,本來劉邦是想讓韓信去和自己一起去平叛的。

    當時的韓信已經被劉邦貶為了淮陰侯,軟禁在了都城長安。因為韓信的生活,受到了限制,他對劉邦不滿。

    所以,當劉邦想讓他給自己一起,去平叛韓王信的時候,他就拒絕了劉邦,說自己的身體有病去不了。

    不得已,劉邦只好自己去了。

    沒想到匈奴單于,也想利用韓王信,開始誘殺劉邦呢。

    本來劉邦是派了幾批探子,去匈奴的腹地,打探一下訊息,看看匈奴的情況怎麼樣?

    當時的韓王信,就是逃到了匈奴那裡。

    結果,劉邦派去的幾個探子,都被匈奴單于用的障眼法,給騙了過去。

    有一個叫婁敬的探子,是最後一個回來的。

    他告訴劉邦,說他看到的匈奴情況不大對勁。本來牧地裡,應該是有人放牧的。

    但是,現在匈奴腹地上,放牧的人,都是一些老弱病殘。

    很顯然,匈奴是在向我們示弱,想誘我們前去,他們好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我覺得我們不易行軍,冒險前進,匈奴在前方肯定有埋伏的。

    劉邦把婁敬給大罵了一頓,說婁敬是被嚇破了膽子。還命令人把婁敬給關了起來,說是把韓王信給滅了,然後在回來收拾婁敬。

    結果劉邦走到白登山的時候,就被人家匈奴的四十萬大軍給包圍住了。

    劉邦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上了匈奴的當,後來是因為陳平,用了一個賄賂人家匈奴單于最喜愛的一個妃子的計策,讓這個妃子,給匈奴單于吹枕頭風,最後匈奴單于才答應放了劉邦一馬的。

    劉邦就是這樣死裡逃生的。

    這一次可把劉邦給嚇壞了,因為匈奴的四十萬大軍,都是騎兵。對比劉邦,他想找六匹一樣毛髮的馬,來天子駕六都做不到。

    可見,當時的漢朝,和匈奴比起來,差的真的不是一星半點。

    劉邦回去後,看到了匈奴的實力。再也不說打匈奴的話了。

    他趕緊把婁敬給放出來,給婁敬賠禮道歉。還賜婁敬姓“劉”,這是婁敬最大的榮幸,和皇帝一個姓了。

    劉邦讓讓婁敬出計策,如何處理和匈奴之間的關係?

    婁敬就給劉邦提的“和親”的建議,劉邦覺得這個計策比較好,從此,漢朝就開始給少數民族開啟了和親的道路。

  • 18 # 沉墨I方之城

    劉邦橫掃天下,是橫“跑”天下吧!劉邦單憑自己幹嬴的仗少之又少,至於他當皇帝后出擊匈奴,被圍在了白登山,此時的韓信正被蕭何往末央宮裡騙,去見呂后呢......

    題主的這個問題分為兩部分,劉邦橫掃天下;韓信助陣劉邦出擊匈奴。很遺憾,這兩部分都不是事實。

    先說劉邦橫掃天下,這句話看怎麼解讀了,如果是純粹的軍事角度來說劉邦有那個能力橫掃天下,打下大漢江山,這就是扯淡了,純扯淡。

    劉邦的軍事能力非常有限,無論是戰術謀略還是勇冠三軍都與劉邦不粘邊,從劉邦在芒芒碭山起事開始,劉邦在前期的作戰中,基本是憑著自己手下一批猛將,周勃,樊噲等猛衝猛打就行了,由於自己勢力有限,用不著大的戰術戰略的,只要大家勇敢,敢衝就行。

    劉邦在沒有拜韓信為大將軍的時期,幾乎都是在到處跑,幸好當時又項羽這股勢力在前面頂著秦國的主力,劉邦又有一幫過命的兄弟幫襯,所以才能在亂世中逐漸壯大。

    劉邦能夠坐大,並且在後來的楚漢之爭中勝出,主要還是靠他手下的漢初三傑,政務後勤靠蕭何,運籌帷幄靠張良,決勝千里靠韓信。而劉邦最大的本事就是混混兒嘴臉,而他這種大混混兒最大的長處是情商高,能籠絡人!

    所以,劉邦並沒有自己橫掃天下,完全是憑藉自己出色的領導力,駕馭幾個傑出的部下打下了大漢江山。

    至於劉邦登基後,親率大軍出擊匈奴,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給圍了7天7夜,整整一個星期,也從側面說明了劉邦自己不具備這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和軍事素養。

    劉邦因為平叛韓王信才出擊北方匈奴的,出征前,劉邦是要求彭越和韓信一同前往,可是這兩個當時最能打仗的異姓王都不答應跟隨劉邦出征。

    如果韓信跟隨劉邦出征,而且劉邦還信任韓信的情況下,他不可能被匈奴圍在白登山的,韓信不可能那麼弱智的中了匈奴誘敵深入之計。

    此時韓信在幹什麼呢,他已經被劉邦貶為淮陰侯暫居在長安,劉邦一出征,呂后就有了收拾韓信的想法,在蕭何的配合下,誘騙韓信入末央宮,被呂后指揮一群宮女用竹竿兒給捅死了。一代兵仙就這樣女人之手。

    綜上,回答題主,劉邦雖然沒有橫掃天下,但是他有一群橫掃天下的能人;如果有韓信相助,劉邦不可能被匈奴圍在白登山一個禮拜,最後靠陳平買通女人逃命,而此時的韓信估計墳頭已經在開始長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NBA能硬剛大鯊魚的都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