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牆哥哥啊

    一、馬鈴薯反季節播前種備

      1、 馬鈴薯反季節大棚栽培選地

      地塊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以禾穀類作物、豆類、蘿蔔、大白菜等為宜,不宜以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番茄等為前茬,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2、馬鈴薯反季節大棚栽培整地

      秋天深翻30cm,耙平,把地整成待播狀態,開春及早耙地保墒。

      3、馬鈴薯反季節大棚栽培種子的準備

      選擇優良早熟高產品種,如紫花白、早大白、早大黃等。播種前15~20d,種薯出窖,然後進行嚴格挑選。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薯塊完整,薯形整齊的健薯作種,淘汰有病、蟲害,各種機械損傷,表皮粗糙老化,芽眼突出,畸形塊薯。

      4、 馬鈴薯播前進行種薯處理:

      馬鈴薯溫室催芽:催芽是保證早熟、苗齊、苗全、苗壯的重要措施。2月初將種薯放在溫室裡進行催芽,溫度控制在10~15℃。前期採取遮光催芽,待芽眼出現小白芽後,後期進行光浴催芽,散放使之均勻見光,3~5天翻動1次,使幼芽萌發整齊,形成短壯芽,色澤正常。

      馬鈴薯切薯:每個薯一般都有3個芽,即1個頂芽,2個副芽,切芽時,一定要沿頂芽切開,1個種薯一般能切20個芽,切成菱形塊,重量約25克。剩餘的薯塊對人體有害,一定要扔掉。667平方米需種薯130公斤。

      二、馬鈴薯大棚整地與施肥:

      馬鈴薯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力高、有灌水條件的地塊,最好選用上茬是瓜茬、豆茬、玉米茬的地塊。早春時(3月5日前)及時細耙地。在整地時,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碳酸氫銨30公斤,硫酸鉀20公斤或667平方米施80公斤馬鈴薯專用肥。

      馬鈴薯施肥方法:將有機肥結合整地平施於地裡做基肥,化肥在播種時做基肥施入溝中,保證馬鈴薯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

      三、馬鈴薯大棚播種與覆膜:

      馬鈴薯3月5日左右扣棚烤地,棚內耕地層地溫達到7℃開始播種。播種方法採用大壟雙行式(即地上畦),畦寬1米,畦面70釐米,地上畦可提高地溫,能促使早出苗,播種時在畦面上開兩行溝,行距40釐米,溝深10釐米,然後將種薯塊按20釐米株距擺放,覆土10釐米,667平方米保苗6000株,整地平畦面後覆膜。

      四、馬鈴薯大棚田間管理:

      溫室內提高地溫是溫室種植馬鈴薯能否成功的關鍵,如遇寒流,應在溫室內採取保溫措施。溫室內溫度白天保持在18~25℃,夜間保持8~12℃。種薯出苗後,及時破膜引苗,以免烤苗。幼苗期至發棵期,土壤水分保持溼潤狀態,如果幹旱,可小水溝灌。同時注意放風、降溫,防止植株徒長,使之形成豐產相。幼苗出土後應及早間補苗,中耕除草,畝用5公斤尿素兌水施肥。

      現馬鈴薯蕾前再中耕除草施草木灰40擔作結薯肥,然後培土20釐米左右,以免薯塊外露,注意合理灌溉,如遇秋旱要及時澆水,若是雨天要清溝排漬,在現蕾期和初花期分別噴灑1000PPMB9或250PPM多效唑,以抑制植株莖葉生長,在馬鈴薯現蕾期摘除花序及莖尖,避免養分消耗,促進養分集中供應塊莖,增加產量。

      馬鈴薯防治病蟲害:可用0.5%波爾多液或500倍退菌特液防治。馬鈴薯主要病蟲害有早疫病、黑脛病、環腐病、病毒病、蔬菜花斑蟲等。

      五、馬鈴薯大棚農業防治

      1、馬鈴薯加強輪作倒茬,嚴禁與茄科作物連作,合理密植,清潔田園,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挖除病株,然後在空穴中撒石灰消毒。

      2、馬鈴薯選用抗病品種和無病種薯。

      3、馬鈴薯做好切刀及種薯的消毒工作。

      六、馬鈴薯物理防治

      馬鈴薯根據害蟲生物特性,採取人工捕捉和抹殺卵塊等方法防治害蟲。

      七、馬鈴薯化學防治

      1、馬鈴薯早疫病:在發病初期,立即噴藥,控制其擴充套件蔓延。選用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或防毒礬可溼性粉劑、或甲霜銅可溼性粉劑,每隔7~10d噴藥1次,連噴2~3次。

      2、馬鈴薯黑脛病(環腐病):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黴素每10d噴一次。

      3、馬鈴薯病毒病:發病初期用病毒a可溼性粉劑或植病靈乳劑噴霧防治。

      4、馬鈴薯蔬菜花斑蟲:用銳勁特、天王星、樂斯本、綠福等交替噴施防治。

      八、馬鈴薯適時收穫

      馬鈴薯收穫可採用一次性全收或按大小薯塊分次收穫。收穫後原地晾曬一天,以增強薯皮的木栓化程度,減少皮傷,提高商品性。

  • 2 # 新農鳴

    馬鈴薯通常是在夏季收穫的,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利用大棚反季節種植馬鈴薯已經獲得大面積的成功,不僅產量高而且經濟效益好,所以越來越多的種植戶加入馬鈴薯反季節種植的行列,下面我就來詳細介紹下馬鈴薯的反季節栽培技術。

    一、選育良種

    反季節栽培的馬鈴薯在生長期間氣溫低,因此對馬鈴薯的品質要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應選擇適宜的品種,如早熟、膨大迅速、耐寒性好、芽眼淺、去皮容易的品種種植,這樣才能實現提前收穫的目的,達到早熟又高產,增產又增收的目標。

    二、前期準備工作

    和露地栽培一樣,在馬鈴薯的反季節栽培前也要做一些準備工作。

    1、地塊的選擇

    馬鈴薯的塊莖生長在土壤中,因此,只有為塊莖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才能保證馬鈴薯的增產增收。反季節栽培馬鈴薯應選擇在向陽、排水條件良好、土質肥沃疏鬆、通透性好、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土壤中種植。選擇的地塊最好前茬未種植過薯芋類和茄科作物。

    2、施肥

    反季節栽培的馬鈴薯生育期較短,需肥量大。因此,施足基肥有利於馬鈴薯幼苗健康生長和前期生長髮育。基肥應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一般每畝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5000千克、45%氮磷鉀複合肥45千克、硫酸鉀15千克。腐熟的農家肥在整地前要均勻的撒施在大棚的土壤上,複合肥和鉀肥在播種時施用。

    3、整地

    馬鈴薯的根系在土壤中發育的越好,植株生長勢就越強,產量就越高,因此,只有土壤疏鬆,才有利於馬鈴薯根系的生長髮育。但是馬鈴薯的鬚根穿透力差,這就要求馬鈴薯在播種前要深耕土壤,一般耕深應不淺於25釐米。耕地後還要打碎土塊,防止在土壤中出現大坷垃。

    三、播種

    反季節栽培可以在9月下旬~10月下旬安排播種,通常採用切塊播種,但是我還是提倡使用整薯播種。因為種薯沒有切口,塊莖內的養分和水分能夠較好的保持,不容易產生病害侵染。而且頂芽的優勢明顯,出苗整齊一致,苗全、苗壯,植株長勢強。更為重要的是整薯播種要比切塊播種增產的效果更為顯著。

    在南方,秋季種植時馬鈴薯已萌芽,而北方的馬鈴薯種薯此時大多還沒有結束休眠,為了使種薯出苗快出苗齊,在北方地區播種前,還應進行催芽處理。

    1、催芽處理

    催芽前要用赤黴素浸種,赤黴素可以起到打破馬鈴薯種薯休眠,促進發芽的作用。先用酒精將其溶解,加水稀釋到百萬分之五至百萬分之八的濃度,將種薯裝入網兜中,在藥液中浸種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然後放在14~16℃的環境中催芽,經過10~15天,當幼芽長到0.5~1釐米左右時就可以播種了。

    2、播種方法

    在播種前先要開出播種溝,溝深5釐米,溝間距控制在60釐米左右,以便於以後的培土操作。開溝後沿溝澆1次水,澆水以溝內土壤溼潤溝外不溼為原則。

    播種時播深5釐米左右,深淺和株距要儘量達到一致,一般株距控制在20~24釐米之間。

    為了防止地下害蟲啃食種薯,造成缺苗斷壟的現象發生,可在複合肥和鉀肥中摻入丁硫克百威顆粒3~4千克/畝。施肥時一定要掌握好化肥和種薯之間的距離,防止燒芽,一般將肥料放於兩個相鄰種薯之間。播下種薯和施肥後要及時覆土,覆土厚度為15釐米左右。覆土後就在原播種溝處形成一個高壟,在兩壟之間形成供澆水和管理人員進出的工作溝。播種後15天左右,順工作溝澆一次水,澆水量不要太大,水面不高過壟面。

    經過20~25天,種薯就能夠破土出芽。在此期間,要注意種薯出芽的情況,遇到土壤板結的地方要將土壤上層板結的土層扣開,幫助種薯出芽。一般經過30天就可出齊芽

    四、生長期管理

    馬鈴薯的苗出齊後,就進入生長期的日常管理階段,這個時期可分為幼苗期、發棵期和結薯期

    1、幼苗期管理

    馬鈴薯從出苗後到團棵,也就是植株長至6~8片葉前為幼苗期。幼苗期的管理主要有溫度管理、追肥、澆水和中耕培土。

    ①、溫度管理

    在馬鈴薯反季節栽培中,溫度的管理是石粉重要的,馬鈴薯解除休眠的塊莖在5℃時便可發芽,但生長極為緩慢。幼芽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0~18℃,馬鈴薯莖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8~21℃。因此,在反季節生產中要經常注意溫度變化,當氣溫低於5℃時就要在大棚上覆蓋塑膠薄膜。馬鈴薯塊莖發育的最適宜溫度為20℃,覆膜後,白天棚內溫度高於20℃時,須及時開啟風道通風。溫度的控制並不十分複雜,只要注意適時通風和蓋簾,稍加調控就能夠滿足馬鈴薯生長的需要。

    ②、肥水管理

    在播種前,如果基肥施入的比較足量,在後期的日常管理中就不需要經常追肥,一般在馬鈴薯的整個生長髮育過程中,追肥2次就可以。齊苗後要施一次以速效氮肥為主的保苗肥,建議每畝施尿素15千克

    在水分管理中藥注意的是幼苗期是馬鈴薯需水由少到多的時期,土壤中保持一般的墒情達到半墒,水分就夠用了,土壤中水分含量達到12%~15%即可。幼苗期水分過多,會抑制馬鈴薯根系的發育。但這個時期如果水分供應不足,又會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長髮育,植株生長就會比較緩慢,這一時期的需水量應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三分之一。澆水的原則是幼苗期不幹不澆,遇土壤乾旱時適當補水就可以了。

    中耕培土是貫穿於整個馬鈴薯生育期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從幼苗期就應及早進行,要想薯塊發育好、產量高,就要創造疏鬆的土壤環境。在日常管理中,澆水等管理措施會使土壤變得板結,不利於地下塊莖生長。因此在馬鈴薯的生長過程中應早中耕、勤中耕就顯得十分重要。

    第一次中耕的深度控制在8~10釐米之間,以後隨著植株的長大,中耕深度可逐漸加深,在馬鈴薯植株封壟前,中耕深度應達到18~25釐米

    馬鈴薯的塊莖生長在土壤中,結薯較淺,在表土7~10釐米處,匍匐莖具有雙重性,竄出地面遇光形成地上莖,埋入土層在黑暗條件下膨大形成塊莖,苗高10釐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可防止匍匐莖外露,使匍匐莖頂端膨大形成塊莖。

    如果不及時培土,伸出地面的匍匐莖就可變成普通的枝條,就無法形成塊莖,必然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在馬鈴薯生長期間,培土要經常進行,一般每隔7~10天,就要進行培土一次,在每次澆水前也應培一次土,防止澆水時,將薯塊衝出。

    2、發棵期管理

    馬鈴薯從團棵到第12葉或第16葉展平這段時間為發棵期。這個時期大約30天左右。

    ①、溫度管理

    白天當棚外溫度高於10℃時,棚內溫度高於20℃時,須及時開啟風道進行通風,在0℃以下的夜晚,要在棚頂覆蓋氈簾或草簾,避免植株因棚內溫度而受到凍害。凍害症狀主要出現在植株頂部葉片,表現為植株頂部的幼嫩葉片開始出現淡黃色,後發展成淡褐色,死亡後變黑褐色。

    ②、水肥管理

    在做好溫度管理的同時也要做好中耕和培土工作。一般情況下,這個時期不用施肥,但發現生長緩慢時,可葉面噴0.2%磷酸二氫鉀,發現土壤乾旱時澆小水一次。

    3、結薯期管理

    馬鈴薯在發棵期結束後,就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

    ①、溫度管理

    在較低溫度條件下,馬鈴薯植株莖葉粗壯,塊莖形成早;而在溫度較高時,馬鈴薯莖葉生長旺盛,塊莖生長慢。在馬鈴薯結薯期,溫度高於27℃時,就會引起塊莖的次生生長,導致薯塊畸形,而且大多數地下莖長出地面,形成地上枝條,嚴重影響馬鈴薯的正常生產。因此,在塊莖膨大期,對溫度的管理不能放鬆。只要是晴天,上午10點應大開風道通風,下午3點關閉風道

    ②、水肥管理

    馬鈴薯結薯期要進行第二次追肥,由於這個時期正是地下晶塊快速膨大時期,因此對於肥料的需求比較大。每畝追施磷酸二銨15~20千克、硫酸鉀15~20千克、尿素18~25千克。這是馬鈴薯反季節栽培種的最後一次追肥。

    結薯期是馬鈴薯需水最敏感的時期,也是馬鈴薯生長過程中需水最多的時期,結薯期馬鈴薯的需水量佔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70%左右。如果結薯期缺水乾旱,塊莖就會停止生長,以後即使供應再充足的水分,植株和塊莖恢復生長後,塊莖也容易出現二次生長,形成串薯等畸形薯塊,降低產品質量。

    因此,在一些地區有“花期缺水瞎地蛋”的諺語,這個時期土壤墒情最理想的狀態時達到“黑墒”,也就是土壤含水量要達到20%~24%。但結薯期的水分也不能過大,如果過大,莖葉就會出現瘋長的現象。不僅會消耗大量的營養,而且會使莖葉細嫩倒伏,為病害的侵染造成有利的條件。

    另外,如果這一時期水分過大,土壤過於潮溼,馬鈴薯塊莖的氣孔會開裂和外翻,從而造成薯皮粗糙,我們這裡把這種現象叫做“起泡”,薯皮容易被病菌侵入,對貯藏不利。如果水分再多,就會影響馬鈴薯塊莖在土壤中缺氧,影響呼吸,最後窒息,把塊莖憋死在地裡,造成田間爛薯,嚴重減產。

    結薯期第一次澆水每畝掌握在澆灌80~100立方米即可,以後每10天澆一次水,每次每畝澆水量應在60立方米左右為宜。另外,在每次澆水時,還要做到使水不能漫過壟面,水的入溝流量也不能過大。

    在結薯後,如果塊莖不用土埋住,塊莖的表皮見光後就會變綠,變綠後的塊莖含有的龍葵素就會增多,食用時就會感到辛辣麻口。如果100克鮮薯中含有25克龍葵素,食用後就會中毒。所以,及時培土也是防止馬鈴薯塊莖外露變綠的有效措施。另外,及時培土還可以使土溫穩定,減少畸形薯的產生。

    ④、除黃葉

    在馬鈴薯植株生長期間,尤其是到了生長的中後期,在植株的中下部會生有一些黃葉,這些黃葉失去了光合作用的能力,除了消耗養分外還會滋生病蟲害,因此,發現植株生有黃葉要及時去除。

    採用大棚反季節栽培的馬鈴薯產量高,而且還可以控制播種時間,使得馬鈴薯提前到元旦、春節期間上市。不但增加了冬季蔬菜供應的品種,價格也高出不少,種植效益顯著,有興趣的農民朋友可以嘗試種植。

  • 3 # 種菜姑娘

    馬鈴薯營養豐富,發熱量高,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既可以作為蔬菜食用,也可以作為糧食食用。馬鈴薯以露地種植為主,只有少量大棚種植,它作為一種新的可以大棚種植的作物,能夠很好的調節大棚土壤,與其他作物輪作倒茬,提高大棚的使用率。大棚馬鈴薯上市時間比露地覆膜還要提前20-30天,經濟效益也不錯。

    目前大棚種植馬鈴薯形成了很多成套的栽培模式,比如大棚馬鈴薯套種油白菜收後複種辣椒間作香菜栽培模式,大棚馬鈴薯-西瓜-延秋蔬菜週年栽培模式,大棚馬鈴薯-生薑高效栽培模式,這些栽培模式極大的提高了設施的複種指數和經濟效益,具有很強的推廣價值。

    馬鈴薯在大棚內主要作為一種調節型的蔬菜種植,需要考慮到下茬作物的茬口安排,所以大棚馬鈴薯對種植時間、品種選擇都有嚴格的要求,在保證馬鈴薯長得好的同時,不能耽誤其他作物的生長。具體栽培管理措施有以下6點。

    1、大棚馬鈴薯的種植時間及品種選擇

    選擇適合當地的抗病性強、品質好、產量高、熟性早的品種,主要是荷蘭15(費烏瑞它、魯引一號)、早大白、東農303或者其他地方品種等。

    大棚馬鈴薯主要種植冬春茬,其他茬口不適宜,比露地覆膜種的早一些。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大棚的保溫效果,一般在11月下旬到元月中旬之間播種。播種後覆膜、搭建小拱棚,地溫不能低於7℃,最好地溫在12-15℃之間利於出苗。

    2、整地施肥及播種

    (1)整地施肥。先將地塊整平,然後施足底肥,每畝需要腐熟雞糞1500公斤、微生物菌肥60公斤,硫酸鉀25公斤,氮磷鉀複合肥120公斤。糞肥和菌肥均勻撒施後進行翻地,再撒施複合肥和硫酸鉀,然後起高壟準備播種,這樣速效化肥集中於種植壟上供給作物生長。

    (2)播種。起小高壟,壟高25cm,壟寬35cm,溝寬35-45cm。等行距種植,行距70-80cm,每壟播種一行。壟上開播種溝,視種薯大小決定播種溝深度,一般為8cm左右。按照20cm的株距把催好芽的種薯按照芽的大小分級播種,播種完成後覆土,覆膜,保溫保溼利於出苗。北方大棚種植馬鈴薯,棚內溫度較低,需要在種植行上搭建小拱棚。

    3、苗期溫度管理

    馬鈴薯播種後,棚室內溫度比較低,苗期生長生長緩慢,要密閉棚室增溫保溫,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溫度不低於15℃。

    馬鈴薯出苗後及時放苗,一般膜下幼苗長至3-5cm時就可以放苗出地膜。放苗前一天先在苗上方破膜放風煉苗,第二天放苗出苗,用細土封住苗孔周圍。

    放苗後可以適當降低棚內溫度3-5℃,如果棚室溫度較高先撤去小拱棚,3月底差不多每天都得開放風口適當通風降低棚內溫度。4月初一直開著風口,使晝夜溫差加大,利於薯塊養分積累和薯塊膨大。

    4、田間管理

    (1)澆水。播種時造足底墒,植株開花前一般不澆水,顯蕾後馬鈴薯進入塊莖膨大期,需要較多的水分。視植株生長情況和天氣情況可以澆水2-3次,收貨前一個星期停止澆水。

    (2)追肥。大棚馬鈴薯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只需要追肥1-2次,顯蕾前促進地上部生長為塊莖生長打下基礎,顯蕾後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地下部生長。可結合澆水進行追肥1-2次,每畝地隨水衝施氮磷鉀複合肥10-15公斤。開花後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次,5-7天噴施一次。

    (3)摘掉花穗。開花期或者蕾期要將花穗摘取,減少光合產物的消耗,利於塊莖膨大和澱粉積累。

    5、病蟲害管理

    大棚馬鈴薯病蟲害很少,蟲害主要受到地老虎的危害,可以在播種時往播種溝裡撒上辛硫磷藥土進行防治。病害主要有晚疫病,在3月份可選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6、收穫

    出苗後50-70天大棚馬鈴薯就可以收穫了,一般在4月份收穫,此時馬鈴薯上市少,效益好。

    總結:馬鈴薯生產還是會以露地生產為主,大棚種植馬鈴薯主要是為了更好的利用設施大棚,部分補充早春馬鈴薯淡季。設施大棚還是要以種植果菜類為主,可以種植馬鈴薯進行倒茬,但是要分清主次。

  • 4 # 醉美雪巖

    馬鈴薯就是我們常說的土豆,再我看來根本就沒有必要採用大棚種植,理由非常簡單:我國各地都有大量種植,而且很多地區還可以種兩季,更重要的是土豆耐儲存,何必花這個大成本來種植土豆呢?一、播前三部曲

    1、精選種薯:馬鈴薯選種除了常規選種要求:外皮有光澤,摸上去光滑,無傷口,無變形,無蟲害以外,我們要求種薯體積大小要適中,以雞蛋大小為宜,要選擇體積適中的種薯。種薯大自然是好,但是成本上並不划算。如果種薯個頭太小。對苗期生長不利,容易引起育苗期延長,種薯的抗性不強。

    2、晾曬種薯:曬種是很多種植戶常忽略的一步,其實這一步也非常關鍵,特別是一作區一年只進行一次種植,經過漫長寒冷環境,馬鈴薯正在休眠期,如不進行晾曬,馬鈴薯後期生長緩慢,而是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病蟲害增多,所以種薯進行晾曬非常關鍵。

    首先是在15度左右室內攤開,經過兩週左右後將種薯進行光照,這樣操作不僅可以喚醒中暑的活力,讓後期生長更好。而且陽光下面晾曬可以有效殺菌,可以降低病害和蟲害。

    3、種薯催芽:決定馬鈴薯後期產量和質量的關鍵環節,用草木灰進行拌種以後再與潮溼的土壤進行混裝,土壤溼度保持在50~60%左右。隨後放在溫暖的室內進行催芽,值得注意的是,在要保持周圍溼潤,當土豆開始冒芽時進行播種。

    二、巧用底肥

    種土豆底肥也非常重要,合理的配比能起到壯苗增產的目的。種植土豆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公頃用肥25噸左右。一般施肥在薯塊上,再撒上少量的過磷酸鉀,最後覆土。如果有條件的最好用草木灰拌種同播,不僅是非常好的鉀肥,更能殺菌滅蟲。

    三、管理重點

    1、中耕培土:中耕鬆土能使土壤疏鬆通氣,利於土豆根系生長,利於匍匐莖伸長,更有利於塊莖膨大。第一次中耕應該在齊苗後,深度控制在8~10CM,結合中耕要及時除草。第二次中耕一般在第一次中耕15天后進行,深度控制在5CM左右。第三次中耕在現蕾期,此時中耕以培土為主,比第二次更淺。

    2、適時追肥:

    土豆出苗時間一般較長,出苗後可用清糞水澆灌,可以適當加入尿素,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現蕾期結合中耕培土重施鉀肥一次,適當配合氮肥,施肥的量一定要結合苗的長勢來頂,不易一次過多。花期以後一般不再追肥,為了避免早衰現象,可葉面噴施磷鉀肥,還可以適當搭配結微量元素進行噴施。

    總的來說,出了常規管理,只要做好以上三點,種出來的土豆不僅產量高,而且特別好吃!

  • 5 # 種植小靈通

    馬鈴薯在我們這裡也叫做土豆子,市場上人們對馬鈴薯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那麼,大棚反季節種植的馬鈴薯為什麼效益好?除了反季節馬鈴薯有龐大的需求市場以外,還有著反季節馬鈴薯種植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大棚反季節馬鈴薯能增量高產的原因,二亮子為啥這麼說?下面二亮子把大棚反季節馬鈴薯的栽培和管理技術介紹一下,大家就能明白了。大棚馬鈴薯的栽培和管理一、選地

    適宜馬鈴薯高產種植的土壤應具備以下這三個基本條件:

    一個是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或壤土。

    二是要保證前茬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

    三是種植地塊要具備旱能灌、澇能排的條件。

    二、 拱棚的搭建

    大拱棚的內徑寬度一般在6~12米,拱高1.8~2.6米。大棚的拱架有鋼結構、水泥結構、竹木質結構多種,可根據當地條件,因地制宜的選用。大拱棚應選擇厚度為0.06~0.12毫米的無滴膜,這種無滴膜現在在大棚種植中非常普遍,能保證棚室的透光性。較薄的棚膜一般用1年, 可保證能有比較好的透光度,並且還能促進馬鈴薯的早熟,提高馬鈴薯的產量;比較厚的棚膜一般情況下能用2~3年, 可以節省種植成本。小拱棚的高度一般是1米左右,寬度大概是2~3米。二層膜高度一般要距離大拱棚頂部30~ 50釐米最好,二層膜一般會選擇厚度是0.02 ~0.03亳米的。

    三、整地施肥

    馬鈴薯的大部分根系會集中分佈在30釐米計程車中,所以入冬前要深耕大概30釐米左右,冬耕曬垈,疏鬆土壤。在深耕前,每畝要撒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雖然馬鈴薯生育期短,但是需肥量大,需要對馬鈴薯集中施肥,化學肥料以底肥為主,播種前15~ 20天進行造墒,結合旋耕可同時撒施硫酸鉀型複合肥50千克/畝~100千克/畝。

    四、種薯準備

    (一)切塊

    1、切塊大小

    一般1塊薯塊應該要切成大小為在30~40克最為適宜。

    2、切塊方法

    切塊最好在不低於10℃的溫度環境條件下進行。切塊時,先將種薯臍部切掉不用。將帶頂芽、50克以下的種薯,自頂部縱切成兩部分。50克以上的大薯,應自基部順螺旋狀芽眼向頂部切塊,到頂部時,縱切成3~4塊,要和基部切塊分開存放,分別播種,就能保證馬鈴薯出苗的整齊。

    3、切塊存放

    及時放在溼潤、陰涼通風處攤晾7~8小時,溫度不低於10°C。等到切口癒合後再進行催芽或播種。

    4、切塊注意事項

    在切掉臍部的同時,觀察種薯健康狀況,淘汰帶病種薯。切刀應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酒精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切好的薯塊要放置在紙箱或竹筐內,避免薯塊直接放在地面或塑膠薄膜上,以免影響切口癒合。

    (二)催芽

    1、催芽的作用

    催芽可以縮短馬鈴薯的出苗時間,同時也可以延長馬鈴薯的生育期。大棚種植時,如果茬口能銜接及時,也可以不催芽直接播種。

    2、催芽時間

    播種前大概20~ 25天就該進行切塊後催芽。

    3、催芽方法

    催芽可以分為室外催芽與室內催芽兩種,催芽溫度15°C~ 20°C為宜,嚴格控制溫度不要超過25°C。

    室外催芽,採用陽畦進行催芽,陽畦底部距地面40釐米。每150千克種薯約需陽畦2平米,切塊的前3天整好陽畦,提前進行土壤升溫。薯塊堆積厚度不能超過20釐米,從陽畦北面倒入薯塊,距陽畦南端40釐米不宜放置薯塊,薯塊上部蓋草簾或沙子,噴灑適量溫水,保持草簾或沙子潮溼即可(注意草簾應在畦外灑水,以防漏水爛種)。草簾的上部蓋薄膜。

    在我們進行催芽過程中,視草簾或沙子潮溼情況可適量噴灑1~2次溫水,以保持適宜的水分。15天后,分揀出芽長1釐米以上的薯塊在陽畦內單獨存放煉芽,不再繼續蓋草簾。達不到標準的可繼續催芽,20天后,揭開草簾見光煉芽。室內催芽,如室內溫度適宜,可在室內散射光的照射下催芽,室內溫度低時,可在塑膠棚內進行催芽,將種薯排到棚內,上蓋2~3釐米潮溼沙子。

    催芽過程中一定要及時檢查,出芽1~ 2釐米後,輕輕的扒出薯塊,播前3~ 5天放於散射光的環境下低溫煉芽。

    4、薯芽保護

    薯塊運輸時我們要使用筐或紙箱來裝運,切忌使用編織袋、麻袋等袋子,避免造成薯芽損傷。

    5、薯芽防病

    為了薯芽防病,薯塊可以用阿米西達、多菌靈等藥劑摻滑石粉進行拌種,也可在播種後、覆土前溝噴阿米西達進行消毒。

    五、播種

    (一)播種時間

    當土壤下5釐米地溫穩定在5°C以上時就可以進行播種了,大拱棚三膜種植時,黃淮海地區一般在12月份至翌年1月初播種為宜。播種深度大概為10~ 12釐米。

    (二)播種密度

    單壟單行種植模式,5200株/畝~ 5500株/畝,大行距70~ 90釐米,小行距20釐米,株距27~33釐米。

    (三)起壟

    平整土地開溝,溝深5釐米;播種時,將催好芽的薯塊按既定種植模式放入溝內,保持芽朝上;溝內施撒氮、磷、鉀含量各15%的硫酸鉀型複合肥50千克/畝。撒除蟲劑,5%辛硫磷顆粒劑3千克/畝~4千克/畝。覆土起壟,壟高20~25釐米(偏黏性土壤壟高應不低於30釐米),單壟單行種植模式壟土肩寬40釐米。單壟雙行種植模式壟上肩寬55釐米。除草劑選擇33%二甲戊靈(施田補)50毫升/畝~60毫升/畝。

    (四)地膜覆蓋

    使用厚度0.006毫米的地膜為宜,蓋膜時一定要拉緊拉實,兩邊用土壓嚴。在播種過程中,我們要及時搭建二膜或小拱棚,用來及時提高土壤溫度。

    六、田間管理

    (一)適時澆水

    在馬鈴薯出苗前可根據土壤墒情,選擇適當的時機澆一次透水,用來促使苗齊、苗壯。澆水時應選擇天氣晴朗時進行,最好選擇天氣晴朗的上午,如一次不能澆透,可間隔1~2天再澆水一次,以達到澆透水的效果。出苗後及時破膜放苗,團棵期及時剔苗,保持苗株叢有一株健壯苗。

    (二)水肥管理

    1、幼苗期、發棵期根據墒情適時澆水,保持土壤見幹見溼。開花期、薯塊膨大期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澆水時一次水量不宜過大,以溝深的2/3為準,切忌大水漫灌過壟面,以免造成土壤板結,土壤透氣性差,影響產量。

    2、澆水應在晴天的中午進行,儘量避開雨天澆水,以防棚內溼度過大。澆水後一定要注意通風排溼,如棚內溼度過大,陰雨天也要通風排溼,晚疫病發生流行期,晚上可在棚內燃放百菌清煙霧劑。注意,遇倒春寒前澆水,可防凍害。收穫前10~ 15天應停止澆水,會利於收穫。

    3、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噴施一些葉面肥。馬鈴薯團棵期可根據生長情況,在澆水過程中每畝衝施氮肥2~3千克,以促進馬鈴薯的莖葉生長。馬鈴薯現蕾後,地下塊莖進入膨大期,要隨澆水每畝衝施鉀肥5~10千克,以滿足馬鈴薯膨大期對鉀元素營養的需求。

    4、棚溫的控制和放風。上午8~10點鐘時,棚內溫度升到18°C就要放風,下午3點鐘左右棚內溫度為14°C~16°C時就要關閉通風口。夜間溫度穩定在10°C以上時,晚間可以不閉棚(注意防風)。棚內溫度一般不能超過25°C。超過30°C棚溫時,容易造成燒苗。

    馬鈴薯在受凍後,除了及時澆水、防病和噴施葉面肥外,最主要的就是控制好棚溫。棚溫達到15°C時要及時通風,使其不要超過25°C。杜絕捂棚提溫的錯誤做法。通風有順風和逆風兩種方式。順風是指在上風頭封閉,下風頭開口。逆風也叫“過堂風”,是指上下風頭都開口通風。前期氣溫低時一般採用順風通風。後期溫度上升、植株逐漸健壯,一般就會採用逆風通風。通風口的大小,要根據棚內氣溫和天氣及時準確的去調節。

    另外,通風時既要注意把沒有透過風的地方輪換通風,又要注意大拱棚和二膜或小拱棚的結合。通風采用側面中部通風為宜,這樣的操作可防止冷風直接吹到馬鈴薯植株上,以減少通風對通風口處馬鈴薯植株的傷害。

    七、收穫

    一般情況下,在5月上旬前就能收穫完畢。收穫時一定要輕拿輕放,採用竹筐或紙箱裝運,以免掉皮破損而影響商品性。

    收穫的馬鈴薯要及時覆蓋,要防止因陽光照射而使馬鈴薯發生青頭,更要避免陽光暴哂、雨淋而影響馬鈴薯的外觀和品質。

    總結

    為什麼大棚反季節種植馬鈴薯效益好?就像開頭所說的,除了市場的需求量大以外,透過上述的大棚反季節種植馬鈴薯的技術可以看出,這種栽培和管理是能提高馬鈴薯的畝產量的,而且所產出的馬鈴薯質量也比較好,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大棚反季節種植馬鈴薯的效益必定好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啥叫駕鶴西去,不叫駕龍西去,鶴有啥說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