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朝文社
-
2 # 世界漁樂資訊
荔枝啊,就是現在十塊錢一斤的荔枝!
在古代,除了嶺南地區的人,妥妥的貴族才能吃得起
你看看咱們蘇軾被貶嶺南後,第一件事情是幹啥呢?
沒錯,就是吃荔枝!還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啊,這個就要從歷史以及地理知識來講起啦!
荔枝這種水果,分佈在中國的廣東和福建南部,味道非常甜美,
但是啊但是,荔枝非常不耐儲存,更別說運輸了,簡直就是非常困難。
歷代王朝,建都都在北方,像什麼北京、西安啥的,統治中心在北方,
因此,雖然荔枝的栽培和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
而且,漢武帝以及歷代君王都是非常喜歡,可以說是荔枝的忠實粉絲,
但是,由於古代的交通條件以及儲存條件,想要吃起來那是相當的困難,
你看看唐玄宗,為了寵一下楊貴妃,給貴妃吃荔枝,把國家都吃垮了,
您要說,嗨呀,別給我說漢唐時候,離咱們太遠啦!
沒有關係,那咱們再談談明清時候?
根據《哈密瓜、蜜荔枝底簿》這本神奇的宮中檔案記載,
看看咱們乾隆以及皇后妃子們分了多少荔枝
看見了嗎?咱們熟悉的甄嬛皇太后只分到了2顆,
皇后、令貴妃、受寵的阿哥們,哪個不是位高權重,受到寵愛?
但是,統統也只被賞了1人1顆,可見荔枝,在古代是多麼金貴!
-
3 # 海哥歷史雜談
什麼東西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吃/用,但在現在是很常見的?
“胡椒”,這玩意現在雖然已淪落成日常的調味品,人人都能吃得到。但是,在古代,胡椒被譽為“香料之王”,通常都是價比黃金,而且還是有價無市,非貴族不可得。一顆胡椒,引起的戰爭都不知繁幾,甚至還推動了歷史的程序。
胡椒,生長在熱帶地區,在古代時主要產地僅有印度、東南亞諸國,其它地方則無法種植,而偏偏這東西他又深受貴族們喜愛。皇帝寵妃們喜歡用胡椒磨成粉,做成的“胡椒麵兒”來粉刷裝修牆面,俗稱“椒房”。為什麼?因為胡椒貴重啊!而且香味好,聽說胡椒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必須要胡滿牆去,既能顯現我的地位,又能給皇帝好好補補。研究“長生術”的高階道士們,則喜歡用胡椒燻著玩,要不就是當零食吃,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助他們延年益壽。而御醫們則需要用胡椒來入藥,大廚們需要用來烹飪高階食物。
大家都需要“胡椒”,可我中原大地又沒長這東西,全靠從絲綢之路千辛萬苦的運過來,又不能一次大批次的販運。執政者們一看,不行啊,胡椒總是不夠用得想辦法!於是絲綢之路這一帶的國家就遭了殃了,執政者們只要國內一穩定些,就會派出大軍去遠征,想找到胡椒的產地,據為己有。但最後往往都因各種原因,以失敗告終。到了明成祖朱棣時代,他反思了前人的經驗,覺得既然走陸路行不通,哪就改走水路吧!於是就有了鄭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中原與東南亞的航路,帶回來了大量的香料,其中胡椒最多。當時,三寶太監在西洋與小國們貿易,用0.01兩銀子一斤的價格收購胡椒、蘇木、降真香等,運回大明則以10兩銀子每斤出售,一轉手就是1000倍的利潤,讓朱棣賺得盆滿體滿的。而有錢了的朱棣,開始著手建造北京城,怎樣輝煌怎樣建,還要往大里建,這才有了後世雄偉恢弘的北京城,殊不知,這是朱棣靠販賣胡椒賺出來的。
到後來,朱棣乾脆用胡椒折價充當銀子給大臣們發工資,讓胡椒都成了跟銀子一樣的硬通貨。
-
4 # 莫負了韶華誤了己
首先說有些東西在古代之所以只有貴族才能食用,原因無非是價格昂貴,而價格昂貴的原因也無非就是物以稀為貴,稀少且運輸困難,保鮮困難,那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水果,而水果首先想到的就是荔枝了,因為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而“臭名昭著”,荔枝盛產南方,在古代價格昂貴,為貢品,一般為達官貴人食用,尤在唐朝最為鼎盛,類似這種情況的還有鳳梨也就是菠蘿。
其次是葡萄,在古代也不是普通人吃的,據史學記載,葡萄是張騫透過西域引進,最開始中原是沒有的,剛引進也是極其稀少,價格昂貴,後來大面積種植以後才傳播開來,其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等詩詞佳句也是對葡萄的讚美,類似的還有石榴、核桃、胡蘿蔔等等。再者就是西瓜了,西瓜在何時如何進入中國存在爭議,但是它在古代為達官貴人所食用的身份,卻是人盡皆知,西瓜也被風雅之士所鍾愛,亦有“東門無此種,雪片簇冰盤”絕佳詩句。
-
5 # 遊歷往事
說起這類今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古代奢侈品”,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一樣“家常菜”:韭菜。
雖然今天的“割韭菜”,還衍生出一些趣味意思。但放在生產條件有限的古代,“吃韭菜”卻曾是標準的財富象徵。雖然從西周年間起,中國人就開始種植韭菜,但產量一直有限。放在祭祀等典禮上,更是必備名貴菜品。“冬天吃韭菜”更曾是權貴專享。比如西晉著名“大富豪”石崇,就在嚴冬裡大吃韭菜“炫富”,沒多久還被人掀了底:他吃的哪是韭菜?明明就是韭菜根拌麥苗。能和西晉皇家“鬥富”的石崇,冬季也只能吃“冒牌韭菜”。
哪怕到了一兩個世紀後的北齊年間,北齊武成帝高湛的嬪妃驕奢淫逸,其“歲費萬金”的奢靡表現,也不過是在“寒月”裡天天吃韭菜。發展到清初,隨著溫室栽培技術的提高,北京等大城市裡的富戶們,也憑著“地窖火炕”培養出新鮮韭黃。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冬天吃口韭菜還是不容易,以清代《燕京雜記》形容“其價亦不賤”。乾隆皇帝也喜歡在冬天把韭菜切成細絲,就著黃酒吃一頓。這天天“韭菜就酒”,就是皇家待遇。
倘若倒退一千來年,做個“吃瓜群眾”絕不是件容易事。宋朝以前,中國的西瓜種植,主要集中在西域地區,想吃瓜就要西出陽關。遼金年間時,西瓜種植才陸續普及到中原地區,但元代時的西瓜,依然屬於宮廷宴會珍品。元朝宮廷每年端午節節慶上,中政院等衙門都要給宮廷進獻“甜瓜、西瓜等”。可見其當時之珍貴。
直到明朝年間時,經過明初朱元璋的鐵腕農業改革,在全國範圍強行推廣瓜果種植與農業技術,西瓜的種植,才遍佈了中國大江南北,甚至“上至禁園,下至鄉圃”,都有大量種植。這個昔日的“宮廷奢侈品”,成了老百姓“夏季消暑必備”。就連明代火爆市井的通俗演義小說裡,“送西瓜”“吃西瓜”的橋段也大量出現。比如《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變成西瓜鑽進黃眉老祖肚子裡,笑噴多少吃瓜群眾。
而發展到明代年間時,螃蟹的“高身價”,也一度沒有變。直到萬曆皇帝剛親政時,以明朝學者謝肇淛的感慨說,當時北京城的集市上,基本只有雞鴨鵝,別說螃蟹,有條魚都是“稀品”。但不到二十年時間,北京集市上卻充斥著大量螃蟹,價格竟比豬肉還便宜。買得起豬肉的老百姓,有點閒錢都能嚐個鮮。
如此奇景,一來是因為明代城市經濟發達,特別是明朝中期起,北京等大城市“副食品消費”也火熱。明朝大學士于慎行就嘆息說,北京城裡賣肉賣醬的小販,都有人坐擁“千萬之資”。比這位“窮閣老”還有錢。螃蟹貿易當然也就更火爆。二來就因明朝發達的交通,單是毗鄰京城的山東省,水路就有“大運河”“大小清河”“膠萊運河”等多條。原本北方罕見的螃蟹,沿著這些線路每年源源不斷運入京城,終於叫螃蟹變成“親民價”。
螃蟹身價變動的背後,恰恰是古代中國生產發展與經濟版圖變動,無比直觀的縮影。
而在食材裡,要論最長期“硬通貨”的,那還要屬胡椒。作為“舶來品”,胡椒在漢代時傳入中國,但一直都是做藥材,唐代時才變成食材,價格卻是無比昂貴。往往只有在“貴人御饌”時,才會用胡椒給“胡食”調味。“胡椒八百石”在長安市井俚語裡,也專用調侃別人有錢。而放在同時期的歐洲,胡椒更是直接當錢用,歐洲商船購買貨物,常直接用胡椒來支付,就連裝胡椒的“胡椒包”,都被叫做錢包。
所以說,今天吃貨們在燒烤攤上那樣“大把灑胡椒麵”的一幕,放在古代,那就是撒錢。
直到明代隆慶開關,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紅紅火火,熱賣國際市場的中國絲綢瓷器,換來大量東南亞胡椒,海南雲南等地也大量種植胡椒,胡椒的價格才漸漸“壓下來”。以李時珍的話說,唐宋年間貴族專享的胡椒,16世紀末時已“今遍中國食品,為日用之物也”。當然那時價格也不低。比如明代小說《金瓶梅》裡的李瓶兒,改嫁西門慶時的陪嫁裡,就有“八十斤胡椒”——實實在在一大筆錢。
說過了幾樣“吃”的東西,再看看“用”的。要論其中的“中國古代奢侈品”,首推就是香皂。
香皂,放中國古代叫“澡豆”,那可不是現代的“化學香皂”。那時的“澡豆”,是用洗乾淨的豬胰臟磨成糊糊,再加上豆粉與各種香料配置而成。看上去像豆子,聞起來香氣撲鼻。不看繁瑣製作過程,單看這幾個材料,就知在古代價格不菲。魏晉南北朝時,“澡豆”就是皇家專用。士族出身的東晉梟雄王敦娶了公主,新婚夜被要求用澡豆洗手,他竟不認識這玩意,誤以為是洞房前的小甜點,當場拿起來吃個精光。
連王敦都不認識,可知這“古代香皂”有多金貴。
到了明清年間時,“澡豆”又被叫做“胰子”,應用也更廣。北京的“合香樓”“花漢衝”等店鋪,都以經營“胰子”出名。可顧客也多是有錢大戶人家。普通老百姓呢?以《本草綱目》等典籍介紹,洗滌基本還是用石鹼。
-
6 # 長公子扶小蘇
古代貴族享用,現在很常見的東西,這大熱天的,我就想到了冰、冰塊。現在的人是真會過啊,夏天,熱啊,躲屋裡吹著空調涼颼颼,吃著冰棒涼絲絲;享受空調、啃冰棒,這對我們來說當然很普遍、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可是,我們的老祖先,他們當年,可真沒這樣的待遇。古代人過夏天,怎麼消暑呢?用冰塊,大冰磚,這在古代可是絕佳的了,物以稀為貴,夏天古人去哪裡搞怎麼多冰塊呢?所以,往往只有上層的貴族們才能享用。夏天消暑利器冰塊,古人也懂得享受。
製作冰塊來消暑,納涼,歷史悠久,據相關考證,東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老祖先就懂得這個方法了。後來的漢、唐、宋、明等各個時期,上層貴族用冰塊納涼避暑的方法,就一直延續著。
為什麼只有貴族甚至王室才能享用冰塊呢?不就是快冰疙瘩嗎?有那麼金貴?還真挺金貴的。
我們來看一下古人的智慧,如何製作冰塊。
(一)東周春秋戰國時代,青銅器仍然比較稀缺,屬於”貴重金屬“,比如史書記載的王者賞賜給諸侯臣子多少多少金,一次就是幾百上千金,闊綽啊!實際上賞賜的這個”金“,其實就是當時的金屬銅,那也相當金貴了,是可以直接流通交換的貴金屬。王者九鼎也是青銅器嘛。
古人最早發明的一種神奇,叫做”冰鑑“,是由青銅打造的器皿,這個東西可以算作是古老的冰箱和空調了。盒子形狀,中空,頂蓋上鑽孔,冰塊放裡面,這樣子。
祭祀供冰鑑——《周禮·天官·凌人》
《周禮》說明了當時就有了”冰鑑“,可以作為冰箱來用,熱天儲存食物。
勾踐之出遊也,休息食宿於冰廚。——《吳越春秋》
《吳越春秋》裡說的”冰廚“,就類似我們今天的空調房,納涼用的;勾踐去外面玩耍嬉戲,到了休息的官邸,就住進放著冰塊的房子裡,真會享受啊,特大型中央空調。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堆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對精美的"冰鑑”青銅實物,高63.2或63.3釐米,長寬為62.8釐米×63.4釐米或62.8釐米×62釐米,可見大致是個大型的正方形青銅器。很笨重,也很貴重,昂貴,這不是誰都用得起、可以用的;曾侯,也有說就是隨國國君隨侯,這個人在當時是很有勢力的一個周王朝時期的諸侯國國君,他有這樣的東西不足為奇。
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周禮·天官·凌人》
《周禮》記載,周王室貴族設有專業的官職“凌人”,來按時挖取和保管冰塊。
(二)漢唐宋明,“冰鑑”發明越來越多,方式、花樣多了。
周以後,漢唐宋明等,“冰鑑”,冰箱空調,這種發明逐漸在改進,取材更加方便,使用越來越輕便。
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好是好,一個太貴重,取材難度大,一個是笨重,不方便挪移使用。古人也很聰明,他們逐漸改良”冰箱空調“,取材一些木質敦厚瓷實的木材,製作成木盒、木箱、木桶等形式,甚至外面包裹上一層薄金屬,鉛、鋁等,裡面貼上一層錫紙。然後把備好的冰塊放進去,蓋上打孔,這樣真是比青銅器方便多了,也容易被相對更多的人享用到了。
(三)冰窖、冰井,腦洞大開的”中央空調。
別看我們現在有中央空調,古人可不比咱差,人家直接搞的是冰窖、冰井,地地道道的自然風大格力空調。
東京上陽宮有“露菊亭”,“宜春、妃嬪、仙好、冰井等院”——《唐兩京盛坊考》
又有:
朝廷又置冰室於斯阜,室內有冰井。《春秋左傳》曰:"日在北陸而藏冰。——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怎麼回事呢?帝王貴族們設計房屋建築的時候,預先叫工匠在房屋中央位置打地洞,從地上打出一口深井。房子好了,天熱了,暑氣逼人,貴族們就會指使僕人把冰塊放入深井中,冷氣就慢慢從井裡冒出來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灑然墮冰井,起粟豎寒毛。——宋 陳師道 《魏衍見過》
有詩為證,冰井裡頭爽歪歪。
這不算什麼,還有更現代化的。在大廳裡造個水排扇,就是水利驅動的風扇(主要功能是排水澆地),然後把冰塊放置到“冰箱冰盒”裡,再放置到風扇跟前。流水驅動著風扇吱吱地轉,小風吹著冰塊,達官顯貴們坐在邊上聊天下棋吟詩作賦。小冷風嗖嗖地,真是神奇的“空調”。在屋子裡搞大型水利工程,那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受用得起的。
冰棒、冰激凌的老祖宗,古人比咱們先爽歪歪的“秘製雪糕”。古人不但用冰塊做冰箱、空調,冰塊也拿來做美味的“冰棒”、“雪糕”。
飲走獸泉英,可以老復壯,曼澤有光。——馬王堆簡帛《十問》
“走獸泉英”,喝這種“飲料”可以延年益壽,養生。這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其實就是西漢時期的貴族們,把動物牛羊的乳汁和蜂蜜、奇珍異果切碎了糅合在一起,製作成的一種飲料,再拌上點冰雪,喝起來一定很不錯,是不是很象我們現在喝的果汁酸奶飲料啊?真是聰明得不得了的古人啊,佩服佩服!超讚!
到了唐代,審美觀提升,人們開始不但追求美味、也追求形態美了。怎麼弄呢?先做好幾個鐵質的細長的盒子,可能就如同我們現在冰棒的形狀;然後把蔗糖水倒進去,放置到存有冰塊的箱盒裡;結冰,成型,出爐,冰糕來了。隔著上千年,都感覺甜甜的,涼涼的,超級棒啊有沒有?
牛乳中取浮凝,熬而為酥……取上等酥油,約重千斤之上者,煎熬,過濾淨,用大磁甕貯之。冬月取甕中心不凍者,謂之醍醐。——忽思慧《飲膳正要》
元人忽必烈吃的一種“冰酪”,牛奶,酥油,精心熬製,然後盛好放入地下,等冬天再挖出來享用,取中間似凍非凍的部分來吃。這就是“冰酪”,冰激凌的祖宗。不過,勿必烈似乎有點不如其他時代的人,只有冬天才能吃到,不夠完美。夏天也可以啊,攪拌點冰水也行啊。
忽必烈喜歡獨享,他規定,禁止王室以外的任何其他人制造這種冰酪。可見,這種美味的冰激凌就是當時的一般貴族也是享用不到的。
古人也很聰明,也很懂享受,“空調”、“冰箱”、“雪糕”樣樣俱全;但是,終究只能是上層的一些有限的人員——王室、貴族才能享受到的。我們今天就不一樣了,尋常人家,大熱天的,在屋裡頭吹著中央空調,啃著各種各樣的冰糕、雪糕、冰激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幸福啊。 -
7 # 指禪
《左傳.魯僖公九年》裡記載了一個齊桓公下拜受胙的故事,齊桓公與各國諸侯在葵丘會盟,諸侯們必須都跪拜在地,一一領取周襄王賞賜的祭肉。能領到這塊肉,味道好不好吃在其次,顯然是身份的象徵。
古代皇帝賜給大臣們吃的胙肉 地位不夠 官職不夠的 都還吃不到的 擱現代這塊肉就相當於沒放酸菜沒放蒜泥的白肉 十有八九還是涼的 酸菜白肉現在估計都是人都不怎麼愛吃了 更可況什麼調料都沒放的胙肉
-
8 # 我是冰娉
韭根或麥苗
魏晉南北朝時,就算以奢靡相尚鬥富的石崇與王愷,到了冬天,也買不到新鮮蔬菜,不得不用韭根或麥苗充當冬季的蔬菜食用。
這兩位大土豪有多富裕?
財產豐積,室宇宏麗。後房百數,皆曳紈繡,珥金翠
但是到了冬天,因為條件所限,兩們土豪在食材上鬥富時,所用的東西,在今天看起來,實在是太常見,史書上有這麼段記載:
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每冬,得韭萍齏。嘗與愷出遊,爭入洛城,崇牛迅若飛禽,愷絕不能及。愷每以此三事為恨,及密貨崇帳下問其所以。答去:豆至難煮,豫作熟末,客來,但作白粥以投之耳。韭萍齏是搗韭根雜以麥苗耳。
當時的洛陽,冬季並沒有蔬菜種植的設施,哪怕你是最有錢的石崇,也買不到其它的蔬菜,那就吃韭根、麥苗混成的白粥吧。
不過韭根,倒是具有溫中,行氣,散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裡寒腹痛,食積腹脹,這麼一來,到了冬天,大土豪們吃得清淡些,倒是無意中達到了養生的效果。
溫室蔬菜其實,溫室種植反季蔬菜,並不是現代化的產物,早在漢代,雖然沒有電力採暖,但是可以採取了爐火加溫;雖然沒保溫膜,但也可以用覆蓋的措施,達到冬季蔬菜不斷的目的。
但那時候,冬季採暖措施還較為單一,有位提倡節儉,造福一方的實幹型官員,當他看到用溫室種植反季節蔬果以供達官貴人享時,認為這些反季節的東西,對人體是有害的,況且,孔子也曾在《論語》中說過:“不時不食”,於是奏請皇帝停止這樣的做法,這樣一來,每年又節省了成千上萬的開支。
此舉記入史書中後,對園藝栽培的技術發展,或多或少產生了些影響。
到了唐朝,隨著經濟的發展,皇新國戚對冬天沒什麼東西可吃的困擾,促進了溫室蔬菜栽培技術的發展。
但也可能僅在宮廷後花園開展。
因為需要把溫泉水引到室內,作為熱源對溫室加溫,而這樣高成本的種植工程,也就皇親國戚能消費得起。
胡椒在中國古代,辛辣調料並不少,除了花椒以外,還有姜、茱萸、扶留藤、桂、芥辣等。在明代以前,花辣、姜、茱萸三者使用最多,被稱為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是為“三香”。
它珍貴到什麼程度呢?
唐代宰相元載是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鉅貪,在抄家時居然發現贓物中有八百石胡椒,換算成今天的計量單位,就是將近六十四噸,三個集裝箱都裝不完。
可見,當時的胡椒,連大貪官都趕著收進藏寶庫裡,它珍貴得可當硬貨換錢。
-
9 # 味哎兒
小說文學文藝看多了,才出此題的。
不論吃穿用,都由工農吃剩下後,才能到貴族家被吃用的,莫弄反了。
山珍海味由山民漁民打撈採集後,不吃才去賣錢,再由貴族家跑腿的買到,再由貴族吃用到的。
綾羅綢緞由養蠶人產出絲,由紡織人織成布,由裁縫製成衣賣售,才由貴族家跑腿的買到,再由貴族穿身上的。
豪屋由泥瓦匠木匠造出,才有房住的。不造沒房住的。
只不過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邊人家吃山珍吃不到,只能吃水產物,山邊人家可吃山貨,海物吃不到。
貴族用錢都可買到吃到。
特別是長江南的果,北方民吃不著,貴族可買可吃著。
夏天大貴族可天天用冰,小貴族在當地有戶家賣可吃到點,離得存冰人家遠的人就吃不到了。現在有冰箱的戶自可做冰了,無冰箱的人隨時可買到冰冰糕的。
更多的是反季蔬果,一般人見不著,大貴族向生產者訂購可吃到的。
冰,南方果,反季果蔬現在誰都可隨便買任意吃了。
-
10 # 樓外斜月
公元702年,武則天改唐為周,登基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武則天雄心勃勃,要幹出一番連男人也幹不出的偉大事業。於是,她派軍擊敗契丹,擊敗後突厥,擊敗吐蕃,重新恢復安西都護府,設定北庭都護府,一時間,大周帝國雄居東亞,睥睨天下。東西南北,四夷紛紛來朝,東到流鬼,西到扶菻,南到爪哇,北到駁馬,皆中國之藩屬,天下之大,唯大周為最大。
某一日,有人從海上來到長安,自言從扶桑國來,給女皇武則天帶來扶桑特產西紅柿、玉米和紅薯。武則天問道:你扶桑國在什麼地方呢?該使者答道:扶桑在大海之東,有兩萬裡,又名墨西哥,昔武王伐紂,殷商東渡太平洋,居於扶桑,後來徐福又帶領三千童男女到扶桑,漢朝未年,漢獻帝劉協率領三萬多人東渡太平洋,也來到扶桑。扶桑者,實中國人也!
武則天大喜,封扶桑使者為左將軍領扶桑都督,賞之甚多。扶桑使者帶來的西紅柿,武則天用雞蛋炒之,甚覺好吃,又把玉米和紅薯用火烤之,其香撲鼻,女皇食之甚喜,乃思東遊扶桑。
公元706年,武則天命狄仁傑率軍八萬,從上海出發,橫渡太平洋,到達扶桑,生擒其首,乃設定扶桑都護府。狄仁傑又派大軍北上,佔領了今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後派軍南下,佔領了今阿根廷和巴西,武則天把這些地區全部劃歸扶桑都護府管轄,納入大周的版圖,任命狄仁傑為第一任扶桑都護府大都護。狄仁傑把美洲的玉米、紅薯、西紅柿、橡膠等移植到黃河流域,產量高,質量好,獲得成功。
武則天命廚師每天變著花樣給自己做西紅柿炒雞蛋,做烤紅薯烤玉米吃,非常喜歡。
公元709年,武則天在狄仁傑的陪同下,乘坐龍舟,東渡太平洋,經過夏威夷群島時,因發現這裡景美宜居,便逗留了二十多天,給該群島命名為狄仁傑群島,以表彰狄仁傑開拓美洲的功績。是年8月13日,武則天到達扶桑,北巡密西西比河,南狩巴西高原,又乘船南下,經德雷克海峽登上南極半島,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登上南極大陸的女皇帝!
西紅柿、玉米、紅薯,這些在武則天時候還是皇帝才能享受的美味,現在早已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了!
-
11 # 漩渦鳴人yy
古)代什麼東西是貴族專用的呢?
首先,第一個東西,油。
沒錯,就是我們普通平常的時候所使用到的食用油,這種油在古代那算得上是奢侈品。為什麼?因為古代的油,它只能夠從一種方向提煉,就是動物的油脂!
這一點在歷史書上也有記載,在周天子時期,每年都會組織大量的人去打獵,打獵,所得的獵物就是拿來用來熬至油脂的!孔子甚至為此曾經特意的上輸給魯國的國君,說他不率領自己的大晨出去打獵,出去獲得油脂,這是一種違反理智的行為!
在古代,這些透過打獵透過狩獵,經過各種各樣的宰殺活動,得到的油脂,這很明顯,這是屬於貴族能夠擁有的東西,否則平民老百姓根本負擔不起這個價格和這個費用!
第二個,那就是糖!中國人對於田這種味覺是深入到骨髓裡的那種喜愛,當然這也源自於古代對於糖這種味覺的那種享受!
第三個東西,冰塊!
古人的冰塊每年都需要從河流裡面。也就是在冬天的時候,河流大規模結冰,從河上面切割出來方塊的冰塊,然後運輸到冰窖裡面,接著等到夏天的時候,會有專門的人從這些冰窖裡面把這些冰塊給他運輸出來,然後進行販售!
這途中的損耗,這裡面所損失的那些冰塊以及耗費的人工這一把,老百姓還真負擔不起來!
第四個東西,皇后麵包!
什麼是皇后麵包呢?請大家現在立刻到商店裡面買到那種最普通的麵包!這個麵包就是被稱為皇后麵包的奢侈品!
由於古代的時候,磨盤以及這個磨麵粉的工具太過於原始,因此磨出來的麵粉呢,都是粗細大小不一的,你如果拿著這個麵粉去做麵包,做出來的麵包能夠活生生打死人。在歐洲以前就有大量的歷史記載,歐洲的婦女拿著這種黑麵包把入侵過來的強盜一個個打死的案例!
是否證明這些麵粉不適合拿來做麵包嘛?倒也不是有一種辦法,能夠弄這些麵粉做出溫暖可口的麵包,就是不停的篩選,個篩選需要的時間可能長達一天之久,也就是說,一個侍女從早上篩選到晚上篩選出來的麵粉才剛好夠做一個麵包!
這個麵包,被稱為皇后麵包,也就是說只有國王才能吃得起的麵包。歐洲曾經爆發過一場戰役,軍隊打了勝仗之後呢,當時的歐洲國王一時頭腦發熱,給每個士兵賞了一個皇后麵包,你猜當時那個皇后心裡面對那國王是怎麼想的!
後來由於這個東西的製作工藝以及它的整個一個打磨工具越來越熟練,那麼這個麵包呢,反而成為了一種平民能夠享用得起的東西。
-
12 # 到深
在今天,託了科技進步的福,咱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時候,能享受到更多升級版的體驗。
比如,在頓頓飽飯的前提下,夏天有冷飲,冬天有熱飲;比如,幾乎所有水果,都能在一年四季任何時候吃到。
但是往前數個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咱們常見的東西放到古代,可不是人人能享受到的。
冰塊現代做冰塊的花樣,簡直多的要命,人們在一整個夏天消耗的冰,可能比冬天看見的都多。
回到古代,冰塊,這個冬天能要了窮人命的東西,在夏天,卻是屬於王侯將相的專屬奢侈品。
冬天,古代帝王會命令奴隸,挖個四五米深的地窖,往裡面搬運巨大的冰塊,並用草包起來,封藏在地窖裡頭。來年夏天,再根據需要運出來,為權貴們解暑。
慢慢的,製冰藏冰甚至成為內務府管轄的機構。唐末時,人們在生產火藥開採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
冰的價值從此開始下降——但歷朝歷代,夏天的冰,對於底層勞動人民來說,始終是奢侈品。
暖氣房上面說道夏天的冰塊,那麼這個,說的就是冬天的暖氣。
現代北方有暖氣片,南方有空調,乃至於地暖,總之,冬天凍不著。
古代有一種類似於今天空調房的設定,在冬天,獨為權貴所好。
方法是,將花椒搗碎了,和泥塗在牆壁上,就成了古老的保暖牆壁。漢武帝時,設有“溫室殿”,殿內“以椒塗壁”,也就是上面說到的花椒和泥,設有壁爐,掛有大雁羽毛做成的帷幔,地上鋪放著來自西域的毛毯。
這可不就是現代的“暖氣房”。
學習機會今天,我們有九年義務教育制,規定了受教育是國民的義務。但是在古代,學習機會永遠和窮人無關。那時候識字的人佔的比例低的嚇人,考出個秀才,都是十里八鄉值得慶賀的事情。
早些年,村裡出個大學生,那都是值得廣播個三天三夜的大喜事。我母親的那個年代,一年學費只要幾塊錢,別看數字小,就這,還有無數人家讀都讀不起。我母親是家裡長女,農活家務自然有很大一部分落到她的肩上,但是她想上學啊,每逢開學,都是又哭又嚷。家裡沒辦法,七拼八湊,咬著牙把她送去。
我母親只有小學文憑。
在曹文軒《青銅葵花》書中,有一段情節。家裡錢不夠,只能送一個孩子去上學,兄妹倆抓鬮,哥哥特意使了個計謀,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妹妹,自己卻偷偷掉眼淚。而在幾十年前,無數家庭都在上演這場抉擇。
更何況古代。
-
13 # 歷史風暴
絲綢,公元前30年,羅馬人政府了古埃及,在那裡,他們獲得了從中國運輸過來的絲綢,從此對這一神奇的布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絲綢從漢帝國的首都長安出發,越過沙漠、高原、高山,最終出現在羅馬境內。幾經轉手之後,在羅馬一磅絲綢約等於一磅黃金。所以能穿的起絲綢的人非富即貴。
肉,在古代很長時間,肉是很少被百姓吃到的,所以肉食者常被用來形容統治階級。如肉食者鄙,肉食者謀之!
完!
-
14 # pku小動物
好像沒有人提到糖?
糖在今天是非常常見了,尤其是白砂糖,幾乎是家家必備的非常廉價,方便易得的調味品。
然而在古代可不是這樣,中國比較早就有了製糖的技術,這在全世界都是很先進的,其實中國的製糖技術是從印度學習的,但後來中國的技術超過了印度,但不管是中國還是印度,製造都是飴糖,不是砂糖。製作砂糖,尤其是白砂糖的技術還是比較難的,因此砂糖一直到元代還都是非常珍貴的東西。
飴糖,我們小時候還會在街上買著吃
關於廉希憲的故事是最有名的。廉希憲是元代有名的監察官員,非常剛正不阿的。有一次他生了病,醫生開的藥方裡面要用到砂糖,他家沒有,也買不起,當時的權臣阿合馬聽說之後就給他兩斤。然而廉希憲拒絕了阿合馬的饋贈,因為阿合馬是一個經常會貪贓枉法的理財大臣,廉希憲如果收了他的珍貴的砂糖,以後再要彈劾他難免就有點困難,忽必烈聽說此事之後非常讚賞廉希憲的風骨,於是賜給他了三斤砂糖。所以這種東西當時就是這麼珍貴。清廉一點的高官重臣都買不起,只有權力極大的貪官和皇帝家裡才有。
關於糖的歷史其實是有專門研究的,季羨林寫過一本糖史,可以參考,裡面講述了製糖和食用糖的歷史。人對甜味的熱愛是刻在基因中的,所以從很早就在追求甜的東西,而且會把甜和美這樣的字聯絡在一起。元代的醫學理念中西交融,西域醫學中會把糖水作為一種藥品,元代流行一種名叫舍而別的飲品,就是各種果子製成的粘稠果汁,元代來自西域的醫師認為這種果汁可以治病,而且它很好喝,所以元朝的日用百科全書《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和《事林廣記》中還記錄了很多舍而別的方子,教大家怎麼用料怎麼熬製,吃不到砂糖的普通小貴族和富裕平民喝點舍而別也可以撫慰自己熱愛甜味的心了。不過中醫就會站出來說舍而別多喝無益,其實是符合現代健康理念的。
-
15 # 談者無語
首先,中世紀的東方香料一度作為黃金白銀的替代品,充當流通貨幣使用。1937年英王對康沃爾郡的郡長收取的租金包括一磅胡椒。查爾斯王子1973年渡過泰馬河去接受象徵意義上的公爵封底時,封地的貢品就包括一磅胡椒。胡椒作為象徵性租金支付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在中世紀,當然就不是象徵性的支付了,而是大家喜愛的硬通貨。10世紀倫巴第王國的帕維亞是重要港口,政府對每名到來貿易的外國商人,徵收的稅金為胡椒、桂皮、高良薑、生薑各一磅。
如果說羅馬帝國極盛時期平民還有機會享受東方香料的話,中世紀多數時期,香料已成了貴族、富人的專享品。據記載,14世紀初法國國王查理四世的遺孀珍妮的廚房中,共有香料——胡椒6磅,13.5磅桂皮,3.5磅丁香,1.25磅番紅花,半磅長鬍椒,此外還有少量肉豆蔻皮和多達23.5磅生薑。在今天的華人看來這些香料普通人也消受得起,然而這可是當年法國前皇后才能擁有的奢侈品。
蜂蜜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物體被當做貨幣來使用。但只有蜂蜜是唯一被當作貨幣使用的食物。
在凱撒大帝時代,蜂蜜可以代替黃金來繳稅。公元1世紀,古羅馬統治時期的西西里人向統治者進貢一定數量的蜂蜜就可以從羅馬軍人手中換取保護。養蜂者攜帶蜂蜜出行,還可用蜂蜜交納過橋費(過路費)當作買路錢而獲得通行。
甚至到了近代,在美洲殖民地,講到獨立戰爭所給人民帶來的破壞時,都會把蜂蜜的損失提到最前,有一份報告説,13個蜂群被毀,價值45美元。對蜂蜜的評價如此之高,蜂蜜的估值如此之高,使二者享有當地硬通貨的地位。1853年,一位美華人在一次蒸汽船爆炸事故中喪生,賠償他的是兩箱蜂蜜,價值200元。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在人類還沒有發現白糖製作方法時,蜂蜜是唯一用來增加甜味的調味劑(當然白糖一度也很珍稀)。
豆腐據悉,豆腐是在公元前2世紀,由中國漢朝的淮南王發明。日本奈良時代(7世紀),由日本遣唐使帶入日本。剛開始時,豆腐只是日本貴族與僧人們的高階食品,並初次記錄於1183年的奈良春日大社的庫錄中。到了18世紀的江戶時代,豆腐才開始成為百姓的日常菜餚。
日式居酒屋最耐人尋味的不是串燒或刺身,而是清清白白、簡簡單單的豆腐。今人尋常可見的豆腐,一度是日本江戶初時貴族、武士階層的奢侈食材,逐漸流行於世後,還有文人為其著書立傳。
京都南禪寺的湯豆腐名氣也很大,豆腐已經成為了昂貴“懷石料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南禪寺在東山腳下,山中水汽氤氳,清泉流瀉,湯豆腐的美味,想來大半也因這水的緣故。
-
16 # 國家人文歷史
在食物方面,最典型的的想必就是水果了。
在古代,由於運輸條件的簡陋,古人很難嚐到其他地方盛產的水果,在一些偏僻的地方,連蘋果、梨子都有可能成為稀罕的食物。舉一個典型的也是眾所周知的例子——荔枝。唐代玄宗時期的楊貴妃喜食荔枝,但荔枝多產於中國四川、廣東等地,與唐都長安相距過遠,而荔枝又只有剛採摘下來的時候新鮮味美,時人為了讓貴妃能夠吃到新鮮的荔枝,就借用驛站更換快馬,日夜兼程的將荔枝運往長安,損耗了不少人馬,故杜牧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可想而知,這樣的美食自然只有貴族才能享用,普通百姓自然是接觸不到。除了荔枝,一些聞名於某地的特產或藥材,品質最好的往往也只能在皇宮或是貴胄之家才能見到,如人參、燕窩等補品,尋常人家自然是吃不起的。而在今天,這些水果和補品雖然有的價高,但都是常見之物,不像過去那樣只在豪門大族之間存在,有錢也很難買到。
在用品上面,最典型的是夏天的用冰和冬天北方地區的地龍。古代貴胄之家往往會在冬季的時候在自家的別院或田莊之中儲存大量冰用於夏天的製冷,這項工作需要儲冰的地方和人力,普通百姓之家難以負擔。
而到了冬天,大家族的地下一般會設有火道,將木炭點燃放入火道口,就會產生熱氣從而提高室內的溫度,除了地龍之外,往往還會設定炭盆,燒上好無煙的銀霜炭取暖,不僅暖和,而且室內沒有異味,這也是貴族才能享受的生活,窮苦百姓之家只能生柴火或點劣質炭取暖。而在今天,暖氣和空調已經成為了家家戶戶的必備品,比起古人來,現代人還是幸福許多。
-
17 # 深藍色的七絃琴
有一樣東西,在幾百年前曾經比黃金還珍貴,現在卻淪為爛大街的東西,那就是鋁。
鋁曾經是地球上最難提煉的物質,價格超出黃金數倍。在歐洲,只有最最土豪的人才用的起鋁。拿破崙的水杯是無比珍貴的鋁做的,而他的大臣只配用金盃。發明元素週期表的門捷列夫,由俄國沙皇親自頒發了一個屌炸天的鋁製獎盃。
時過境遷,人類發明電解鋁後,鋁的價格以自由落體的速度下跌,現在已經滿大街隨處可見了。此時真想時光倒流三百年,我拿一塊鋁合金門窗去歐洲當富豪。
-
18 # 溫伯陵的煙火人間
有種水果的名字叫“獼猴桃”,知道吧?
這種水果在每個水果店裡都有賣,而且也不貴。走親訪友、飯後水果等等都可以用到它,但獼猴桃在2200年前卻是個稀罕東西。
怎麼吃到獼猴桃,可愁壞了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終於滅了六國、當上了皇帝,成就了千古偉業。
他把六國的宮殿都在咸陽附近複製了一遍,並用六國美女填充六國宮殿。再沒有“複製、貼上”功能的秦朝,秦始皇成功的完成了這一壯舉。
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操作,他憧憬長生不老,將眼前的小美好長久的保持下去。於是秦始皇陶醉在尋訪神仙的活動中,並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帶著3000童男童女,還有大批糧食、種子、百工、技師等等,希望他能帶著人間的禮物找到神仙,給他帶回長生不死藥。
數年過去了,徐福並沒有帶著長生不死藥回來見他,甚至再也沒有了蹤影。
而秦始皇要尋找的長生不死藥,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經現代專家查詢資料、對比後得出結論,它就是我們經常吃的“獼猴桃。”
不就是想吃個獼猴桃嘛,得費這麼大的勁。
-
19 # 誰是大英雄22418866
黃瓜!
黃瓜外觀上冰清玉潔口感上溫潤如玉,尤為符合古人的道德觀價值觀,所以倍受愛戴。在古代,黃瓜剛傳到中國的時候是當做貢品的!直到清代,黃瓜依然是十分珍貴的食物,一般人吃不起。光緒《順治天府志》載:“京師正二月,有一小黃瓜,細長如指。凡宴貴客,用以示珍。” 《趣談黃瓜》一文講的一個故事稱:清末北京有個叫潘耀如的人,早年做過州知府,一天在“廣和居”宴請一位新友,並讓客人自行點菜,那位新交心想,蔬菜總比魚肉便宜吧,正好選單上有一味黃瓜,於是點了一道。品嚐之後,覺得愈吃愈好吃,連點了三次黃瓜。潘耀如卻認為這新友知道黃瓜昂貴,卻連點此菜,是有意與自己為難,不覺變了臉色,散席結賬,僅黃瓜就花去銀子六兩。次日潘修書與之斷交,而那位新友並不知是怎麼一回事。此事成為當時的笑談。
-
20 # gq6688
瑪瑙也算,以前開採少,加工條件有限,所以古代的瑪瑙價值很高,現在瑪瑙開採量大,基本上爛大街了,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假貨也不少,染色的特別多)
回覆列表
答:說起這類今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古代奢侈品”,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一樣“家常菜”:韭菜。
雖然今天的“割韭菜”,還衍生出一些趣味意思。但放在生產條件有限的古代,“吃韭菜”卻曾是標準的財富象徵。雖然從西周年間起,中國人就開始種植韭菜,但產量一直有限。放在祭祀等典禮上,更是必備名貴菜品。“冬天吃韭菜”更曾是權貴專享。比如西晉著名“大富豪”石崇,就在嚴冬裡大吃韭菜“炫富”,沒多久還被人掀了底:他吃的哪是韭菜?明明就是韭菜根拌麥苗。能和西晉皇家“鬥富”的石崇,冬季也只能吃“冒牌韭菜”。
哪怕到了一兩個世紀後的北齊年間,北齊武成帝高湛的嬪妃驕奢淫逸,其“歲費萬金”的奢靡表現,也不過是在“寒月”裡天天吃韭菜。發展到清初,隨著溫室栽培技術的提高,北京等大城市裡的富戶們,也憑著“地窖火炕”培養出新鮮韭黃。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冬天吃口韭菜還是不容易,以清代《燕京雜記》形容“其價亦不賤”。乾隆皇帝也喜歡在冬天把韭菜切成細絲,就著黃酒吃一頓。這天天“韭菜就酒”,就是皇家待遇。
倘若倒退一千來年,做個“吃瓜群眾”絕不是件容易事。宋朝以前,中國的西瓜種植,主要集中在西域地區,想吃瓜就要西出陽關。遼金年間時,西瓜種植才陸續普及到中原地區,但元代時的西瓜,依然屬於宮廷宴會珍品。元朝宮廷每年端午節節慶上,中政院等衙門都要給宮廷進獻“甜瓜、西瓜等”。可見其當時之珍貴。
直到明朝年間時,經過明初朱元璋的鐵腕農業改革,在全國範圍強行推廣瓜果種植與農業技術,西瓜的種植,才遍佈了中國大江南北,甚至“上至禁園,下至鄉圃”,都有大量種植。這個昔日的“宮廷奢侈品”,成了老百姓“夏季消暑必備”。就連明代火爆市井的通俗演義小說裡,“送西瓜”“吃西瓜”的橋段也大量出現。比如《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變成西瓜鑽進黃眉老祖肚子裡,笑噴多少吃瓜群眾。
而發展到明代年間時,螃蟹的“高身價”,也一度沒有變。直到萬曆皇帝剛親政時,以明朝學者謝肇淛的感慨說,當時北京城的集市上,基本只有雞鴨鵝,別說螃蟹,有條魚都是“稀品”。但不到二十年時間,北京集市上卻充斥著大量螃蟹,價格竟比豬肉還便宜。買得起豬肉的老百姓,有點閒錢都能嚐個鮮。
如此奇景,一來是因為明代城市經濟發達,特別是明朝中期起,北京等大城市“副食品消費”也火熱。明朝大學士于慎行就嘆息說,北京城裡賣肉賣醬的小販,都有人坐擁“千萬之資”。比這位“窮閣老”還有錢。螃蟹貿易當然也就更火爆。二來就因明朝發達的交通,單是毗鄰京城的山東省,水路就有“大運河”“大小清河”“膠萊運河”等多條。原本北方罕見的螃蟹,沿著這些線路每年源源不斷運入京城,終於叫螃蟹變成“親民價”。
螃蟹身價變動的背後,恰恰是古代中國生產發展與經濟版圖變動,無比直觀的縮影。
而在食材裡,要論最長期“硬通貨”的,那還要屬胡椒。作為“舶來品”,胡椒在漢代時傳入中國,但一直都是做藥材,唐代時才變成食材,價格卻是無比昂貴。往往只有在“貴人御饌”時,才會用胡椒給“胡食”調味。“胡椒八百石”在長安市井俚語裡,也專用調侃別人有錢。而放在同時期的歐洲,胡椒更是直接當錢用,歐洲商船購買貨物,常直接用胡椒來支付,就連裝胡椒的“胡椒包”,都被叫做錢包。
所以說,今天吃貨們在燒烤攤上那樣“大把灑胡椒麵”的一幕,放在古代,那就是撒錢。
直到明代隆慶開關,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紅紅火火,熱賣國際市場的中國絲綢瓷器,換來大量東南亞胡椒,海南雲南等地也大量種植胡椒,胡椒的價格才漸漸“壓下來”。以李時珍的話說,唐宋年間貴族專享的胡椒,16世紀末時已“今遍中國食品,為日用之物也”。當然那時價格也不低。比如明代小說《金瓶梅》裡的李瓶兒,改嫁西門慶時的陪嫁裡,就有“八十斤胡椒”——實實在在一大筆錢。
說過了幾樣“吃”的東西,再看看“用”的。要論其中的“中國古代奢侈品”,首推就是香皂。
香皂,放中國古代叫“澡豆”,那可不是現代的“化學香皂”。那時的“澡豆”,是用洗乾淨的豬胰臟磨成糊糊,再加上豆粉與各種香料配置而成。看上去像豆子,聞起來香氣撲鼻。不看繁瑣製作過程,單看這幾個材料,就知在古代價格不菲。魏晉南北朝時,“澡豆”就是皇家專用。士族出身的東晉梟雄王敦娶了公主,新婚夜被要求用澡豆洗手,他竟不認識這玩意,誤以為是洞房前的小甜點,當場拿起來吃個精光。
連王敦都不認識,可知這“古代香皂”有多金貴。
到了明清年間時,“澡豆”又被叫做“胰子”,應用也更廣。北京的“合香樓”“花漢衝”等店鋪,都以經營“胰子”出名。可顧客也多是有錢大戶人家。普通老百姓呢?以《本草綱目》等典籍介紹,洗滌基本還是用石鹼。
比起這類“誤當甜點”的日用品來,另一件生活用品,放在古代也曾是高門檻:紙。
雖然漢代時,中國就發明了造紙術,紙的出現也降低了書寫的成本。但紙的價格,其實也不便宜。比如在宋代,對於那些享受高工資計程車大夫們來說,“用紙”都是個費錢事兒。愛喝酒的歐陽修就嘆息說:“學書費紙,尤勝飲酒費錢”。宋朝曾有個叫張文正的書法票友,竟把自己三百萬家產變賣了買紙。還有宋朝人寫詩感慨“使紙如使水”。這紙,真用不起。
一直到明初時,用紙都不是便宜事兒: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國子監學生用的課本和習字用紙,每個月都要一張張回收。敢亂扔紙?最輕也是捱打。“仁宣之治”時明朝皇宮放鞭炮,造鞭炮禮花都不許用新紙,舊紙都得省著用——因為太貴了。
但明朝造紙技術的發展,終於令紙的產量質量,從15世紀末起大幅度提升,江西浙江等地都成了造紙重鎮,物美價廉的紙張陸續湧現。明朝的“宮廷禮花”,弘治年間起全用新紙製作,而且從此造多少管夠,每年春節都絢麗無比。精美的紙製賀卡,也成了明朝人往來饋贈時的必備。
這個時候,已經沒人會像明初一樣,因為“亂用紙”捱打:兩千張“臺連紙”的價格在16世紀時,只相當於一匹麻布。五十張“毛邊紙”能換一斤香油。明清年間,如果有哪位讀書人像宋朝人那樣,哀嘆自己“用不起紙”?鐵定會惹來鬨堂大笑。明清年間發達的圖書業與繁榮的文化,這“不斷跌價”的紙,就是默默助力。
甚至,親民的中國紙,也惹來外國人的羨慕。當時的歐洲造紙業,只能生產粗硬的草紙。所以從十六世紀中葉起,西班牙等國就開始進口中國紙,比如“親民價”的中國桌布,就曾在歐洲引發高價哄搶,長期屬於貴族專用。
到18世紀時,法國人腦子更活絡了:買不如造嘛。清朝乾隆年間,法國財政大臣杜爾果,專門給傳教士下任務,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搬運”來中國的造紙術。歐洲造紙業才從此大量造出了精美的白紙。昔日昂貴的中國紙,也終於在歐洲“親民”了。參考接下來歐洲工業革命紅紅火火的景象,看似不起眼的“中國紙”,意義同樣不小。這從“奢侈品”到“中外日用品”的過程,見證了產業革新的意義,又有多少發展回味在其中。
參考資料:朱大渭《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田汝康《鄭和海外航行與胡椒運銷》、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塗丹《東南亞胡椒與明代社會經濟》、李開周《明代的胡椒》、劉紹義《古人祭祖為什麼要用韭菜》、程民生《宋代食品價格與餐費考察》、商傳《走進晚明》、何小顏《中國古代風扇納涼小考》。何端生《古代的洗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