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耿直的寧夏枸杞小哥
-
2 # 潘昶永
如今許多年輕的家長都喜歡帶小朋友出去旅行,而且親子旅遊的市場也日益強大,很多虎爸熊媽都帶著熊孩子出去。當然也有的家長牽著萌娃的手去,甚至一路的揹著。我身邊的一些旅遊達人或者同事,每次出去旅行,也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帶上。
經過這些年我所看到的,我認為帶小孩子出去旅行,是非常好的事情。原因有以下幾點:
孩子在旅途中能學到很多知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大人都知道這一點,很多東西你在書本,在電視網路上只是視覺聽覺上而已,但是如果你親自去實地考察,你會發現其中的奧秘。特別是去異國他鄉,小朋友能看到別的國家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生活習慣,甚至都說什麼語言。有哪些好玩的,好看的地方。可能小朋友不一定一下子全部記住,但是他們的眼界卻不斷的得到提高。
透過旅行,特別是一些戶外旅行,小朋友能走出空調房間,走進大自然。去爬山涉水,在旅途中,小朋友的身體也得到了鍛鍊,呼吸大自然的空氣,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滋養。
如今小朋友的學習壓力也大,或者年輕的爸爸媽媽工作忙,跟孩子的溝通相對少了很多。有時候經常出差,或者加班加點,早出晚歸,與孩子交流甚少,而透過去旅行,能有一段時間的與孩子接觸,透過聊天,互動,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事實證明,經常出去旅行的孩子,在心態和性格上會比較開朗活潑,也願意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智商和情商上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再有就是小朋友得處理事情能力也能有所加強。
但是呢,我還是建議年輕家長們,帶小朋友去旅行,一定好根據自己的寶寶身體狀況和年紀來選擇行程和目的地。儘量不要太趕太累。更多的考慮到小朋友們的感受。同時在旅途中應該要配備好小朋友需要的藥品和兒童用品。在預訂酒店和餐飲的同時也要考慮小朋友的需求。這樣才能在旅途中有所有收穫。
-
3 # 言勸
帶小孩子出去旅行好處多多是毋庸置疑的。一是讓孩子享受不一樣的大自然。現在的孩子成天圍著父母轉,開著電視看,抱著手機玩,就在自家的“三畝地”裡,看見的全是人造山、人造湖什麼的。如果帶他們出去旅行,感受一下爬山的樂趣,聆聽一下大海的濤聲等,使孩子心曠神怡,盡情享受大自然。
二是讓孩子增加更多的見識。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在的孩子從小學習壓力大,只會死讀書、讀死書。帶孩子出去旅行,讓孩子見到的、學到的,都是一些摸得著的“乾貨”,再與書本上知識結合在一起,那將是錦上添花。三是讓孩子享受更多的快樂。在假期裡,帶著孩子去旅行,走進原始森林裡,享受天然氧吧;跳進浩瀚大海里,擁抱驚濤駭浪;踏上茫茫草原,嬉戲在羊群中……吃野味、品海鮮、睡帳篷,全家人其樂融融。
-
4 # 文行客
旅行,就是一次修行,不計較遠近。
我覺得帶著孩子出去旅行,有五個好處
第一,增進親子感情。平時父母工作,孩子放學校,都忙碌在三點一線,人的審美,情感都變得遲鈍麻木。出去旅行,走在路上,突然發現孩子完全屬於自己,父母完全屬於孩子,增加親密和交流機會。如果一家三口出去,也利於增加家庭和諧,創造幸福感知。
第二,配養孩子吃苦能力。旅行,不完全是享受和玩樂。有時候要爬山,有時候要早起,有時候要揹著沉重行李,有時候徒步很長時間,有時候與陌生人起了摩擦需要說對不起,需要毅力,耐力,寬容力。修行就是孩子成長大人修行的方式。
第三,帶孩子走進自然。不用非得是海外或者幾千公里以外,可以在家門口景色宜人處家庭親子相聚,感受自然,問答自然,從自然界配養審美和藝術情操。
第四,培養看淡得失心態。旅途會發生很多事,自己發生,別人發生,好的,不好的,可以培養看淡得失,珍惜擁有的心態。從小學習,遇到問題,可以遊刃有餘去解決問題。
第五,交友。在路上,運氣好的話,孩子能交到朋友,互相學習,勉勵,豐富自己的人際圈子。從而豐富視野,強化知識儲藏。
當然,旅行充滿機遇的同時也潛藏風險。大人帶孩子出去,務必做好功課,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去遠地,一定預先了解目的地情況,路線路況,花費,人情風俗禁忌,季節溫度天氣,住宿食物等等。到達目的地,儘量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野,尤其是七歲以下兒童。
祝旅行愉快!
-
5 # 路燈攝影
先講一件事兒吧!幾年前帶我兒子去三亞參加旅遊圈的一個親子體驗活動,幾個家庭一組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頭一次坐飛機出遠門的兒子和鄰桌的小哥哥興奮的比著看誰去過的地方多。兒子從我們的老家說到省會,說到省內的幾個有限的地方,還一種“看我去過你都沒去過”驕傲神態。鄰桌小哥哥也不示弱,把自己去過的全國的景點一 一列數,兩人聊的不亦樂乎。這時我注意到對面桌上的小姑娘一言不發,在安靜的吃菜,不時與父母有一些交流,偶爾看到兩個比她小不了兩歲的男孩子的“PK”,只是安靜的看著,淡淡的笑著。
我問她,你都去過哪些地方啊?小姑娘很有禮貌的回答:中國基本都走遍了,目前已經去過23個國家,這次三亞之旅結束就要跟爸爸媽媽去非洲了。可想而知我當時的驚訝,我驚訝的並不是這個只有9歲的小姑娘去過那麼多地方,畢竟這最大的功勞要屬於帶她出門的父母。而是驚訝於她的涵養和淡定,她那麼從容,不張揚,恰恰是因為見過世面,見世面,是帶孩子旅行最大的意義所在。
而接下來讓我更吃驚的是,這個小姑娘已經出版過一本關於旅行的書籍,她會游泳、滑雪、騎馬、冰球、攀巖等等很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會的技能,而這些都是在旅行過程中學會的。
所以在這裡我不想說帶孩子旅行能看到更美的風景、能長知識之類的話,我只告訴你,帶孩子旅行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孩子“見世面”,只有見世面,才能真正讓孩子長大後做到“寵辱不驚”。見世面是讓孩子提高心理素質的最佳方式。帶孩子出去旅行的好處是需要體會的。
之後的幾年我帶兒子去過更多更遠的地方,他的懂事、他的成長是讓我吃驚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去過的地方越多,越覺得自己懂的少,所以我要去更多更遠的地方。
-
6 # 成長的半職媽媽
不是有句話說過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小孩子是透過眼睛去觀察和感受世界。也就是形象思維的階段,特別是年紀偏小的孩子。這個我深有體會。兒子是2歲多開始帶著出去玩,老家,居住地周邊的城市,只要有時間就帶出去。孩子可以透過看到更多不同的風景,認識不同的人,拓展自己的思維。我兒子出去了之後,就喜歡畫畫,而且畫的都是他自己看到過的印象深刻的事物。並且在待人接物上有了進步,會打招呼,懂得理解別人的處境。所以,帶孩子出去旅遊可以開闊眼界,拓展思維,我覺得非常好。如果形成安排過程中有一定主題,而不是純玩樂會更有意義。
-
7 # Daily娛樂記
對孩子來說,旅行的經歷對他們人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孩子長大了,渴望走出家門,去到不一樣的地方,體味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旅途的生活,就如百科全書。無論誰,都一定能在旅途中有所收穫。老話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中的自然、社會、人、民俗風情,全都是豐富我們學識的源泉,而為旅行所做的準備和行動,更是豐富了我們的經驗,變成終生受用的行動力。
旅遊中,更融洽更親密的不僅僅是“親子關係”,還有“親密關係”。在家庭教育中,“親密關係”是比“親子關係”更重要。只有父母相親相愛,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有將來對愛情對婚姻的期待和信任。是的,旅行最大的好處,不是能見到多少人,見過多美的風景,而是重新認識了自己。
-
8 # 女童挑款師Linda
我自己是非常喜歡旅遊的,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導遊,因為覺得當導遊可以全世界地去玩,一邊工作一邊玩。我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我渴望瞭解外面的人,我渴望認識更多不同的有趣的人,當你見識多了,你的眼界就更開闊,你的思維會轉變,你的心態會轉變,你會變得更加淡定,更加從容自如。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我們不僅要從書本上去獲取不同的人的不同的生活體驗,我們更需要透過自己的腳步,去丈量這個世界,去親身體會這個世界的精彩。每次旅遊回來之後,我都會覺得還是自己的家最好,外面的世界縱然很美,但是自己的家卻是最溫暖的地方。
因此帶上孩子去旅行,可以讓孩子從小去從他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每個年齡階段去旅行,你的收穫是不一樣的,收穫和體驗是和你的生活經歷相關的。20歲去巴黎旅行和30歲去巴黎,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此有時間有條件就帶寶寶多出去外面看看,在旅途過程中,不僅可以一起領略風光,還可以增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
9 # 巴釐印象
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考慮要不要帶孩子一起旅行,帶著孩子一起去巴厘島旅行,路上一定風景怡人,趣事不斷,親情濃濃,最重要的是父母在旅途中可以做孩子榜樣,培養孩子獨立性格、意志,培養孩子包容的個性,對大自然的熱愛,鼓勵孩子不斷探索的精神,讓教育不再是單調的口頭說教。
一、阿雅娜兒童俱樂部
1996年開業的阿雅娜兒童俱樂部,位於著名的巴厘島阿雅娜度假村,開設了藝術、手工、體育等不同主題體驗,在巴厘島親子定製旅行中非常熱門,工作人員都是數一數二的照顧兒童的專家,俱樂部的最大特色是不一定完全按照活動計劃來度過一天的體驗,活動順序可以根據小朋友的意願量身定製,在巴厘島這個獨特的俱樂部中,孩子跨國語言障礙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小朋友做互動也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二、RIMBA 兒童俱樂部
這是巴厘島中屬於小朋友的秘密基地,坐落在泳池畔多種小屋的最後一間房間,隱秘的路口讓小朋友們有種進入到自己秘密基地的感覺,室內色調色彩繽紛,有迷你影院、PS4和線上遊戲,玩具拼圖以及多種語言的書本等設施提供給小朋友們 。
三、巴厘島遊獵&海洋公園
在巴厘島定製旅行中可以全家體驗的專案,這個主題公園位於巴厘島安吉雅郊外,是面積達50公頃的巨大的主題公園,最精彩的部分是能遇到印度尼西亞本土物種以及非洲動物園的遊獵之旅,能近距離的觀賞獅子、老虎、河馬、斑馬、犀牛等動物,這裡還有水上樂園和小型遊樂場設施,兒童和成人都可以盡情地遊玩。
無論是哪種體驗,這些美好的回憶足夠孩子回味一生。這個夏天,帶著孩子一起去旅行,感受巴厘島靈性之美,體會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快樂,與孩子共同體驗、領悟、成長。
-
10 # 親子講師大小寶媽
我認為,帶孩子出去旅行,有以下 大好處:
一是增加孩子見識。出去旅行,會看到很多書本上講的場景,也會感受到很多不一樣的文化。這些場景和文化勢必會擴大孩子的視野,增加了孩子的知識。
二是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出去旅行,同時也是對孩子的鍛鍊。我們可以從整理隨身物品開始,帶領孩子一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旅途過程中,鼓勵孩子自己背書包,自己照顧自己,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益處。
三是增強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旅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在旅行的過程中,孩子也會同時學會很多技能,包括問路、買票、換乘交通工具等,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自己原來也可以做到。
四是增進家庭感情。也許平時父母都比較忙,全身心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出去旅行,可以放下手中的工作,專注的陪伴孩子,也算是父母和孩子的一次特殊時光。旅行還會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
總之,如果有機會,我們一定要帶孩子出去轉轉,增加見識的同時,得到了鍛鍊,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家庭變得更加美好。
-
11 # 睿媽愛育兒
有人說帶孩子去旅遊,孩子吃不好睡不好,連大人也跟著遭罪。其實帶小孩出去旅行利大於弊。
首先,旅行給孩子探索世界的機會。
孩子腦海中所留下的旅行記憶可能是破碎零散的,可他透過旅行中的所見所聞,認識不一樣的世界。
孩子的想象力豐富,任何新奇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片新大陸。見得多啦,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
每次旅行回來,孩子會興奮地描述他旅途中看到了什麼,無形中,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旅行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旅行,說白了,也就是花錢找罪受。旅途中,孩子的作息習慣會被打亂,但他總能很快適應。
每次出行,我都會給孩子分配一項“工作”,比如:自己背揹包,讓他收拾旅途中需要的東西。讓孩子學會不依賴大人。
最後,旅行讓孩子開闊了眼界,豐盈了生命。
旅行可以培養孩子多元的價值觀。讓孩子明白,原來人可以這樣活。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兩個女僕幻想自己當王后的情景。一個女僕說:“假如我當上王后,我就要一罐白糖,想什麼時候喝就什麼時候喝。”另一個女僕不以為然:“假如我當上王后,我要一罐白糖和一罐紅糖,想喝哪個就喝哪個。想什麼時候喝就什麼時候喝。”
聽起來很好笑,兩個女僕也太狹隘了。因為她們設接觸過貴族的生活,所以無法想象當上王后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旅遊,可以消除“陝隘”,讓孩子眼界開闊、心胸寬廣、學會思考。當一個人,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生活,傾聽自己的內心,思考自己應該怎樣去活。把旅途中所看到的和內心所想的結合起來。思考人生,豐盈生命,這就是旅行最大的意義。
-
12 # 倆娃職場媽的碎碎念
都說讀萬卷書,不去行萬里路,所謂“行萬里路”,是多接觸社會,多生活實踐--這也是一種經歷。“行路”,實際上是在實踐中學習,在感受中感知。尤其是當今大城市的孩子,生活在“象牙塔”裡,生活環境相對簡單,物質條件相對較好,對於知識更多的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對於社會現實更多的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缺乏適應社會能力。“行路”給了孩子接觸社會、感受生活的機會,給了孩子憑自己能力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機會。這一切可以擴大視野、發展智慧、滋養心靈、塑造完美人格,給予孩子以深厚的人文情懷,有助於孩子日後精神世界的發育、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幾乎可以坐在家中看到地球上關於任何地方的描述,看到圖片甚至影片。或許你認為旅行這件事所帶來的感官衝擊已經減弱了。但是,這世界上一切的遊記和遊後感,都無法讓你身臨其境。當你到達一個陌生的、不同的地方,那種驚奇感,那種投入其中的體驗,與坐在家中看圖片影片完全不同。走失已久的好奇心會在一個霎那之間迴歸軀殼,像個新生兒一般,對未知和未來充滿的奇妙的探索慾望。 -
13 # 娛出精彩
我的女兒今年四歲半,性格開朗,見人就叫,店子和家附近的人都特別喜歡她。但是半年之前她都是一個膽怯的孩子。
那時候無論我怎樣教怎樣逼她,見到生人她就是不肯叫,被逼急了還會哭。後來我和她媽帶著她各地玩,看到新鮮的東西她就會問我是什麼,有什麼用,我都一一回答她,偶爾我也會讓她自己去問別人。好奇心之下她會克服心理障礙去問別的叔叔阿姨,多次之後性格變得開朗了許多。
在各地旅行的途中,女兒還會記下一些景點的名字和特點,回到家跟別人有聲有色的說。現在的小孩子是挺聰明的,告訴她一次她就全部記住了,雖然她這個年紀說話還是有點含糊不清,但是也正好可以鍛鍊她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
帶著孩子旅行不僅可以開闊她的視野,增長她的見識,更重要的是可以鍛鍊她的獨立自主意識,不知道的回去請教別人,遇到麻煩也會去找人幫忙,與其透過多媒體或是書本去學一些“死東西”,倒不如到外面走走去多學習一些真東西。
-
14 # 三毛的教育視界
帶孩子旅行的最大好處是開拓視野,增長見聞,其次是開闊胸懷,增強與人友善和團隊作戰的能力提升。
一個總是生活在學校家庭環境中的孩子,未免時間長了會存在一種對生活的依賴、思想守舊,缺乏開拓精神的狀態,而旅行恰恰彌補了這些,能安靜的在一種學校家庭氛圍中,再搭配活動的旅行,動靜結合,久而久之可以提升孩子的情商和團結有愛的能力。
看似小小的一個旅行,確可以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培養孩子統籌安排時間,規劃事情的能力,還能再較短的時間內讓孩子成長,能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學識運用到他短暫的旅行中,繼而形成良性迴圈。
如果你愛孩子,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孩子適當的時機出去旅行。
-
15 # 熊澤
帶娃旅行對於爸媽來說絕對是件“重體力活”,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各種未知狀況都有可能發生。
我家孩子1歲半的時候,第一次帶他坐飛機去玩,本以為年齡小,會有各種困難,但沒想到,娃在外邊表現很好,我們去的千島湖,爬上爬下基本都是他一個人走的,讓我們很驚喜呢。
有句話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確實,帶孩子出去見見大千世界,更容易讓他認識這個世界,所以我覺得旅行可是意義非凡的家教。
旅行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第一,孩子能在豐富環境下激發大腦發育即使資質一樣的孩子,在不一樣的養成環境裡,大腦發育的結果也完全不一樣。旅行,恰恰是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環境!他們可以看到真實的大海,高山,不經意間觀察花草鳥蟲,感受世間的千變萬化。
第二,旅行能擴大孩子的眼見總有人說,孩子小,玩了也不見得真的明白自己在幹嘛,可至少在海邊挖沙子時,能感受到沙子是細軟蓬鬆的;當他爬到山頂俯瞰山下景色時,能感受層山疊嶂的雄偉壯麗;看到花時,可以感受到花朵繽紛的香氣,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敘述給他們的。
第三,旅行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品性鼓勵孩子自己打包行李,自己揹包。在旅行的途中,按時起床趕飛機,在遊樂場排隊,在餐廳不能大聲喧譁,都能借著旅行,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第四,旅行能增加孩子的見識孩子大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旅行的攻略,出發前,事先檢視天氣情況,給孩子講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讓孩子到達目的地後,再去親自感受。親自參與,讓孩子能感受快樂和收穫。
-
16 # 小聰明育兒記
在我還上小學的時候,被一本旅行雜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可惜那時候我們是小縣城的四口之家,那時沒有帶小孩出門旅遊什麼,頂多是一起去市裡公園玩一玩。所以上高中以前我基本沒有出去太多次,好在我父母開明,他們不控制我的零花錢,於是我買過很多關於旅行的雜誌和書,也有三毛的集子。那真的是幫了我很多,一個井底之蛙擁有了在井上的眼睛,所以我雖然成績平平,但比當時的同齡小孩懂的更廣,識字語言功底也強很多。現在如果有條件,把我只能從書裡的知道搬到現實世界裡,我們的小孩比之前的我會更優秀。所以說,在他們還小時候,不要太在乎學習成績,能適應社會,找到一生的愛好才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
17 # 豌豆媽的成長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代人說:“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兩句話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告訴我們讀書和旅行的重要性。但是該不該帶小孩去旅行呢?有些持反面觀點的人認為,帶小孩旅行,不僅小孩自己被折騰,家長也苦不堪言,還不如把孩子丟家裡,自己出去玩。但是我認為帶小孩旅行,絕對是利大於弊的,它有如下幾大好處:
1、 增長見識。俗話說“見多識廣”,見得多,知道的就會廣。帶小孩去不同的地方,見識各種各樣的自然風光,瞭解各種各樣的人情世故,讓他知道除了自己的生活圈,在廣大的土地上,還有很多別的風景,還有很多不同人過著和自己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瞭解得多了以後,知道世界具有千面性,自己也會更具有包容性。
2、 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能力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出門在外,很多事情不像在家那麼方面,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去爬山,小孩爬不動啦,可以鼓勵小孩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或者稍微超出一點能力),多克服一下困難,努力登上山頂,體會山上風景的美妙。比如有的小孩有點認生,但是又想和當地的小朋友進行交流,就可以鼓勵小孩多去說說,多去玩玩,自然就會克服這點小小的恐懼感了。
3、 增進親子關係。在旅行的過程中,小孩和家長會越來越瞭解對方的另外一面,這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很難見到。同時也更加有機會聽聽對方心理的很多想法。所以旅行能增加了解,增進感情。
帶小孩出去旅遊絕對屬於產出大於投入的行為,所以家長應該多帶小孩旅遊。但是前提是:1、做好功課。最好不要去太危險的地方。2、量力而行。小孩平時如果疏於鍛鍊,就不要讓他一口氣上山頂,或者一下子走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像最近樂嘉連哄帶騙讓女兒走那麼遠的路,就是弊大於利了。3、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各種藥物,防蚊液,衣服之類。
-
18 # 撒哈拉的sugar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注意多帶孩子出去旅遊,一方面確實是現在物質方面的條件也基本能滿足一家出門旅遊的費用,太遠的去不了,就選近一點的經濟實惠一些的地方;另一方面,一直有這樣一個方法,讀萬卷書不去行萬里路,帶娃多出門可以開闊娃的眼界。我還是蠻同意這個觀點的,其實不光是孩子在旅行中會有收穫,我們大人也是一樣的。哪怕是我們自己出門旅遊,也會在旅途中收穫很多。就像“爸爸去哪兒”裡一樣,當家長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帶娃出趟門,在旅途中會發生各種大大小小的狀況,有好有壞,但無論那種,都是我們和娃之間最美好的記憶
-
19 # 暖男媽媽育兒手記
古語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帶孩子出去旅行的意義在於:
1、開闊眼界和心胸
孩子離開自己熟悉的長居地,去見識不同的地方,可以認識那裡的風土人情,除了開啟眼界,還能看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對於不同的人事認同和包容,因此心胸開闊。
2、鍛鍊處事能力
出門在外,再怎樣做好準備,也總會遇到突發事件,這時候父母在孩子面前處理突發事件,甚至讓孩子跟著一起面對和處理,能很好地鍛鍊孩子臨危不懼,從容處事的能力。
3、學會與人相處
在外旅行,除了父母和朋友,孩子需要跟陌生人打交道,比如問路、購物、用餐等等,孩子友善待人,對方以禮相待,孩子可以從中獲得認同,認識到自己也是“社會人”,學會與人相處的方式。
-
20 # 米媽育兒手記
如今許多年輕的家長都喜歡帶小朋友出去旅行,而很多老人則說“這麼小什麼也記不住,還折騰孩子”。從我自己的經驗和身邊朋友的經歷看來,我認為帶小孩子出去旅行是一種很不錯的體驗,原因如下:
一、 全新的環境帶來全新的體驗
孩子在旅途中能學到很多知識。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透過旅行既能豐富知識,又能鍛鍊體魄。雖然孩子小,不一定能夠全都記住,但是他們的眼界和感受一定會不斷的豐富和提高,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滋養。
二、旅行是一種很好的親子陪伴方式
和爸爸媽媽一起旅行是絕佳的親子陪伴體驗,沒有了課業學習壓力,爸爸媽媽暫時放手工作,可以專門和孩子進行聊天、溝通、互動,能夠有效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三、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和自理能力
旅行途中一定會遇到一些計劃外的情況,孩子透過看父母處理,有的甚至參與處理,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在心態和性格上會比較開朗活潑,更加自信。
另外在旅途中小主人意識會得到增強,可以主動自己承擔一部分責任,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和組織能力。
最後提醒年輕家長們,帶小朋友去旅行,一定好根據自己的寶寶身體狀況和年紀來選擇行程和目的地,有所玩,有所不玩。尊重並及時疏導孩子因為環境改變或是身體狀況而引發的情緒問題,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在旅途中應該要配備好小朋友需要的藥品和用品。在預訂酒店和餐飲的同時也要考慮小朋友的需求。
祝大家旅途愉快!
回覆列表
首先簡單依據自身說下旅行後的感受:1.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經歷。2.世界觀更大更開闊。3.見識更多知識面更廣。4.鍛鍊了自身更獨立堅強。5.讓空閒無聊的時間多幾分趣味。
那麼帶孩子去旅遊會很麻煩,需要很多精力的情況下,我們為什麼還要帶孩子去旅行呢?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增加親子關係,相處更融洽和諧也學有的人不以為然,但是你和孩子相處經歷的事情,對孩子的教育及後期人生的成長都是很大的影響意義的。上了年紀的和失去過的人一定會懂的那種感受!
塑造孩子的世界觀,增加孩子的見識見聞若孩子小時候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事物,腦海裡的畫面會對孩子的習慣甚至素質有很大的ying影響。一個俯拾過高山的孩子,絕對不會覺得一段上坡路過後就是終點。對於這個世界他會有自己的見聞與更高的追求的。而且面對事及物,不會人云亦云,亦或漸漸培養出自己的思想,成為一個自主,有追求的人。
自身素質及堅毅獨立性格的塑造千萬別拿一個吃過苦的孩子和養尊處優的孩子比。面對困境時的承受能力和心裡素質完全是不同的,而旅行過的人對此一定會有更深的體驗。,孩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