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北小貝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資源與環境的雙重任務,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常常會導致環境的破壞與資源的浪費。

    在所有產業中,農業與資源環境的關係最為密切和特殊,農業生產既可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也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破壞並浪費大量資源。如不當的耕作造成水土流失;過度種植與放牧使土壤地力下降;過量的施用化肥和不當的灌溉破壞了土壤結構,加速了次生鹽漬化,使土壤生產能力日益下降,而為了維持農田眼前的生產,愈益依賴於化肥,如此反覆的惡性迴圈,導致土壤生態環境的惡化;為了防止有害生物的危害,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和除草劑,雖然暫時控制住了病蟲草的危害,保住了產量,但與此同時,殺滅了天敵,破壞了自然界動物區系及昆蟲、微生物與植物之間的生態平衡,有害生物抗藥性逐漸增強,最終會導致病蟲害的暴發,甚至達到難以控制的地步;此外,森林和草原面積的減少使風沙加劇,人類生存環境更加惡化,農業的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理有甚者,農藥、化肥的濫用不僅汙染了大氣、土壤與河流,也直接威脅到我們的食品安全等等等,這些問題使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目前人們已經認識到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為代價,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討既能實現發展目標,又能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途徑,尋求農業持續發展之路,而發展有機農業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

  • 2 # 麒麟日記

    有機食品的風潮在國內外已經颳了不少年了,因被正向關聯了健康、安全、營養等多重價值而受到市場推崇。在這個“有機”橫行的年代,你對有機農業的瞭解有幾分?是不是長期跑偏回不到正路上?今天我們就把大家對有機農業的誤解講清楚,一起為有機正名!

    有機就是不打農藥有機真的健康嗎有機種植是放棄現代科技,是一種倒退有機的就是最好的,營養價值高,味道也更好有機就是用糞尿施肥有機產量低到底,該不該吃有機的啊?哈哈哈哈哈到底,該不該吃有機的啊?到底,該不該吃有機的啊?

    史上最大的誤解:有機農業只是

    不用施肥、噴藥、除草

    當我們擺出“什麼是有機農業”的疑問臉時,往往會收穫一個這樣的答案:“在生產過程中,不用施肥、噴藥、除草,是所謂的“懶漢農業”。不用化肥農藥的確是大多數人對於有機的認識,但這樣的解釋將有機農業的門檻大大降低啦!

    不用化肥農藥是大家對有機產品的普遍認知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能維護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生產體系。不依賴會帶來不利影響的投入物質,是傳統農業、創新思維和科學技術的結合。”

    權威機構---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

    歐盟的定義:“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新增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中國有機農業生產標準(GB/T 19630.1-2011)

    中國的定義:“有機農業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從以上國際國內的定義中不難看出:有機農業是不使用化肥、化學合成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合成物質,而是以有機質肥料、綠肥或無機礦物、生物肥料等來取代化學肥料,再配合輪作、間作等耕作方式,並利用耕作管理、物理防控、生物農藥等生防技術取代化學農藥抗擊病蟲害。

    所以,沒農藥肥料≠有機農業,它是超越“不用農藥化肥”的新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拒絕化肥、化學農藥,

    使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料

    國內外有機農業生產中,已普遍使用來自植物和微生物且具有殺蟲治病活性成分的生物農藥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如使用印楝樹提取物及其製劑,除蟲菊科植物提取液、藜蘆鹼、苦參鹼,真菌及真菌製劑,細菌及細菌製劑,釋放寄生、撲食絕育性的害蟲天敵,病毒及病毒製劑等防控病蟲草害、抵抗災害性天氣,從而實現免除化學農藥、實現高產、優質、 高效、環保無汙染的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使用植物源農藥苦參鹼防治蚜蟲

    有機農業使用有機肥代替化肥,生產中允許使用有機肥料(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和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和餅肥等,透過有機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和氯化鈣等物質)。這些有機肥料不斷最佳化土壤理化生物性質,提高土壤調節機能和生產力,為植物健康生長和高產、優質、安全、營養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有機肥改善土壤環境

    有機農業≠低產、低效的傳統農業,

    是從“產量為王”到“可持續的綜合評估”

    多數人接觸有機農業就會自動腦補傳統農業的畫面,將其與中國傳統農業等同,與低產量、低效益、甚至饑荒相聯絡,這也是對有機農業的認知誤區。有機農業拒絕使用農用化學品,但卻將生態學、生物學、生物防治技術、水土保持技術等現代科學融會貫通,以保證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有機農業是真正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體系,四種花瓣的顏色代表了定義“可持續”的四個維度:生產量(橙色),環境(藍色),經濟效益(紅色)和社會福祉(綠色)

    有機農業帶來的生態價值是“大肥大藥農業”無法比擬的,不會出現因農藥化肥造成的環境惡化、農殘重金屬健康風險、作物品種多樣性消失、生態系統破壞等環境成本。有機農業經濟效益將不再只單一計算畝產,而應從全面的生態體系考慮。

    所以,有機農業是基於傳統的農業生產精髓,尊重自然迴圈規律,真正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體系,是從“產量為王”到“可持續的綜合評估”,而不是復古和倒退。

    ◆ ◆ ◆ ◆ ◆

    有機農業拒絕了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承載著生態涵養的功能,它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向人們提供無汙染、安全環保的食品,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前景大有可期。

  • 3 # 阿飛走鄉村

    現在能吃到有機的綠色食物,真的是太難了。一般來說在農村的話能吃到純天然綠色食品,還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說土雞,土鴨 ,一些天然無公害的蔬菜。我覺得有機食物不管是蔬菜,水稻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農產品,只要不要過多的攝入農藥肥料,但是你要保證農作物健康的成長。這樣就可以了。畢竟現在這個時代來說,農莊物避免不了一些蟲害什麼的。想要不進行人工干預也是不可能的。我們自己在家種幾個菜,可以不噴農藥,不撒化肥。但是如果是說滿足全華人民的胃口需要的話,不進行人工干預估計大家連菜葉子都吃不到了。

  • 4 # 雪域雄鷹永哥

    當我們擺出 “什麼是有機農業”的疑問臉時,往往會收穫一個這樣的答案:在生產過程中,不用施肥、噴藥、除草,是所謂的“懶漢農業”。不用化肥農藥的確是大多數人對於有機的認識,但這樣的解釋將有機農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了。

    不用化肥農藥是大家對有機產品的普遍認知。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能維護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生產體系。不依賴會帶來不利影響的投入物質,是傳統農業、創新思維和科學技術的結合。”

    歐盟的定義:“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新增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中國的定義:“有機農業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從以上國際國內的定義中不難看出:有機農業是不使用化肥、化學合成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合成物質,而是以有機質肥料、綠肥或無機礦物、生物肥料等來取代化學肥料,再配合輪作、間作等耕作方式,並利用耕作管理、物理防控、生物農藥等生防技術取代化學農藥抗擊病蟲害。

    所以,沒農藥肥料≠有機農業,它是超越 “不用農藥化肥”的新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拒絕化肥、化學農藥,倡導使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料,

    在國內外有機農業生產中,已普遍使用來自植物和微生物且具有殺蟲治病活性成分的生物農藥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如使用印楝樹提取物及其製劑,除蟲菊科植物提取液、藜蘆鹼、苦參鹼,真菌及真菌製劑,細菌及細菌製劑,釋放寄生、撲食絕育性的害蟲天敵,病毒及病毒製劑等防控病蟲草害、抵抗災害性天氣,從而實現免除化學農藥,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環保無汙染的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使用有機肥代替化肥,生產中允許使用有機肥料(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和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和餅肥等,透過有機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和氯化鈣等物質)。這些有機肥料不斷最佳化土壤理化生物性質,提高土壤調節機能和生產力,為植物健康生長和高產、優質、安全、營養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 5 # 三省坡種植團隊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綠色消費的興起,消費者對有機食品日趨青睞。順應這一潮流,有機農業在各地迅速發展。發展有機農業還必須消除以下3個認識誤區。

    1、認為有機農業就是不施化肥、不噴農藥的農業。有機農業,是指以生產、加工、銷售有機食品為核心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它是當今世界各國實施可持續發展農業目標時被廣泛接受的模式。有機農業以“有機環境”、“有機技術”、“有機產品”為主體,不是不用化肥和農藥,也不是一味地否定傳統農業模式,而是科學使用化肥和農藥,由過去主要依賴化肥和農藥轉變為主要依靠生物內在機制來取得農業增效。

    2、認為發展有機農業投入高、收益低。中國有機農業主要透過優良品種培育和土壤改良,利用生態機制來求發展,把經濟、社會和生態益統一起來,大大降低對農藥和化肥的依賴,是一種低投入的農業生產方式。“有機消費”方興未艾,人們對消費品最迫切的要求是“無公害”。誰能在“機”字上大做文章,誰就能抓住更多的消費者,取得更高的市場佔有率,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發展有機農業只要捷足先登,就會捕捉創業先機。

    3、認為發展有機農業是農民自己的事。發展有機農業,需要加大有機產品的宣傳力度,加大有機技術的普及力度,加大專案資金的扶持力度,開發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等適用技術,培植有機農業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提高農民有機農業技術水平,這樣才能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從而更有利於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

  • 6 # 守農人高姐

    不是的

    有機農業不僅僅是不施用農藥、化肥

    有機農業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依靠輪作、作物秸稈、家畜糞尿、綠肥、外來的有機廢棄物、機械中耕、含有無機養分的礦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給作物養分,防治病蟲雜草危害。

  • 7 # 鄉村靚坤

    有機農業是說在生產中基本或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家禽飼料新增劑,是採用有機肥料滿足作物、家禽等營養需求的。

  • 8 # 周國賓1

    有機食品的風潮在國內外已經颳了不少年了,因被正向關聯了健康、安全、營養等多重價值而受到市場推崇。

    在這個“有機”橫行的年代,你對有機農業的瞭解有幾分?是不是長期跑偏回不到正路上?今天我們就把大家對有機農業的誤解講清楚,一起為有機正名!

    有機就是不打農藥有機真的健康嗎有機種植是放棄現代科技,是一種倒退有機的就是最好的,營養價值高,味道也更好有機就是用糞尿施肥有機產量低到底,該不該吃有機的啊?哈哈哈哈哈到底,該不該吃有機的啊?到底,該不該吃有機的啊?

    史上最大的誤解:有機農業只是

    不用施肥、噴藥、除草

    當我們擺出“什麼是有機農業”的疑問臉時,往往會收穫一個這樣的答案:“在生產過程中,不用施肥、噴藥、除草,是所謂的“懶漢農業”。

    不用化肥農藥的確是大多數人對於有機的認識,但這樣的解釋將有機農業的門檻大大降低啦!

    不用化肥農藥是大家對有機產品的普遍認知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能維護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生產體系。不依賴會帶來不利影響的投入物質,是傳統農業、創新思維和科學技術的結合。”

    權威機構---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

    歐盟的定義:“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新增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中國有機農業生產標準(GB/T 19630.1-2011)

    中國的定義:“有機農業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從以上國際國內的定義中不難看出:有機農業是不使用化肥、化學合成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合成物質,而是以有機質肥料、綠肥或無機礦物、生物肥料等來取代化學肥料,再配合輪作、間作等耕作方式,並利用耕作管理、物理防控、生物農藥等生防技術取代化學農藥抗擊病蟲害。

    所以,沒農藥肥料≠有機農業,它是超越“不用農藥化肥”的新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拒絕化肥、化學農藥,

    使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料

    國內外有機農業生產中,已普遍使用來自植物和微生物且具有殺蟲治病活性成分的生物農藥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

    如使用印楝樹提取物及其製劑,除蟲菊科植物提取液、藜蘆鹼、苦參鹼,真菌及真菌製劑,細菌及細菌製劑,釋放寄生、撲食絕育性的害蟲天敵,病毒及病毒製劑等防控病蟲草害、抵抗災害性天氣,從而實現免除化學農藥、實現高產、優質、 高效、環保無汙染的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使用植物源農藥苦參鹼防治蚜蟲

    有機農業使用有機肥代替化肥,生產中允許使用有機肥料(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和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和餅肥等,透過有機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和氯化鈣等物質)。這些有機肥料不斷最佳化土壤理化生物性質,提高土壤調節機能和生產力,為植物健康生長和高產、優質、安全、營養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有機肥改善土壤環境

    有機農業≠低產、低效的傳統農業,

    是從“產量為王”到“可持續的綜合評估”

    多數人接觸有機農業就會自動腦補傳統農業的畫面,將其與中國傳統農業等同,與低產量、低效益、甚至饑荒相聯絡,這也是對有機農業的認知誤區。

    有機農業拒絕使用農用化學品,但卻將生態學、生物學、生物防治技術、水土保持技術等現代科學融會貫通,以保證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有機農業是真正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體系,四種花瓣的顏色代表了定義“可持續”的四個維度:生產量(橙色),環境(藍色),經濟效益(紅色)和社會福祉(綠色)

    有機農業帶來的生態價值是“大肥大藥農業”無法比擬的,不會出現因農藥化肥造成的環境惡化、農殘重金屬健康風險、作物品種多樣性消失、生態系統破壞等環境成本。有機農業經濟效益將不再只單一計算畝產,而應從全面的生態體系考慮。同時,有機農產品的價格一般高於常規農產品30%以上,有機種植者能提高20%以上的收入。

    所以,有機農業是基於傳統的農業生產精髓,尊重自然迴圈規律,真正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體系,是從“產量為王”到“可持續的綜合評估”,而不是復古和倒退。

    有機農業拒絕了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承載著生態涵養的功能,它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向人們提供無汙染、安全環保的食品,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前景大有可期。

  • 9 # 筆耕三農

    否!生產地環境(水、土、氣等)、投入品(種子、農藥、化肥等)、產品符合有機農產品標準,不是農藥、化肥等不能用,而是不能超標。比如:有些生產地環境汙染嚴重,既使不用農藥、化肥等仍然達不到有機農產品標準,反之亦然!

  • 10 # 天賜桔園

    當我們擺出“什麼是有機農業”的疑問臉時,往往會收穫一個這樣的答案:“在生產過程中,不用施肥、噴藥、除草,是所謂的“懶漢農業”。不用化肥農藥的確是大多數人對於有機的認識,但這樣的解釋將有機農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了。

    不用化肥農藥是大家對有機產品的普遍認知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能維護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生產體系。不依賴會帶來不利影響的投入物質,是傳統農業、創新思維和科學技術的結合。”

    歐盟的定義:“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新增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中國的定義:“有機農業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從以上國際國內的定義中不難看出:有機農業是不使用化肥、化學合成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合成物質,而是以有機質肥料、綠肥或無機礦物、生物肥料等來取代化學肥料,再配合輪作、間作等耕作方式,並利用耕作管理、物理防控、生物農藥等生防技術取代化學農藥抗擊病蟲害。

    所以,沒農藥肥料≠有機農業,它是超越“不用農藥化肥”的新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拒絕化肥、化學農藥,使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料。

    國內外有機農業生產中,已普遍使用來自植物和微生物且具有殺蟲治病活性成分的生物農藥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如使用印楝樹提取物及其製劑,除蟲菊科植物提取液、藜蘆鹼、苦參鹼,真菌及真菌製劑,細菌及細菌製劑,釋放寄生、撲食絕育性的害蟲天敵,病毒及病毒製劑等防控病蟲草害、抵抗災害性天氣,從而實現免除化學農藥、實現高產、優質、 高效、環保無汙染的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使用有機肥代替化肥,生產中允許使用有機肥料(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和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和餅肥等,透過有機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和氯化鈣等物質)。這些有機肥料不斷最佳化土壤理化生物性質,提高土壤調節機能和生產力,為植物健康生長和高產、優質、安全、營養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有機農業≠低產、低效,是從“產量為王”到“可持續的綜合評估”

    多數人接觸有機農業就會自動腦補傳統農業的畫面,將其與中國傳統農業等同,與低產量、低效益、甚至饑荒相聯絡,這也是對有機農業的認知誤區。有機農業拒絕使用農用化學品,但卻將生態學、生物學、生物防治技術、水土保持技術等現代科學融會貫通,以保證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有機農業帶來的生態價值是“大肥大藥農業”無法比擬的,不會出現因農藥化肥造成的環境惡化、農殘重金屬健康風險、作物品種多樣性消失、生態系統破壞等環境成本。有機農業經濟效益將不再只單一計算畝產,而應從全面的生態體系考慮。同時,有機農產品的價格一般高於常規農產品30%以上,有機種植者能提高20%以上的收入。

    所以,有機農業是基於傳統的農業生產精髓,尊重自然迴圈規律,真正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體系,是從“產量為王”到“可持續的綜合評估”,而不是復古和倒退。

    有機農業拒絕了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承載著生態涵養的功能,它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向人們提供無汙染、安全環保的食品,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前景大有可期。

  • 11 # 超越影片

    當我們擺出“什麼是有機農業”的疑問臉時,往往會收穫一個這樣的答案:“在生產過程中,不用施肥、噴藥、除草,是所謂的“懶漢農業”。不用化肥農藥的確是大多數人對於有機的認識,但這樣的解釋將有機農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了。

    不用化肥農藥是大家對有機產品的普遍認知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能維護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生產體系。不依賴會帶來不利影響的投入物質,是傳統農業、創新思維和科學技術的結合。”

    歐盟的定義:“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新增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中國的定義:“有機農業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從以上國際國內的定義中不難看出:有機農業是不使用化肥、化學合成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合成物質,而是以有機質肥料、綠肥或無機礦物、生物肥料等來取代化學肥料,再配合輪作、間作等耕作方式,並利用耕作管理、物理防控、生物農藥等生防技術取代化學農藥抗擊病蟲害。

    所以,沒農藥肥料≠有機農業,它是超越“不用農藥化肥”的新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拒絕化肥、化學農藥,

    使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料

    國內外有機農業生產中,已普遍使用來自植物和微生物且具有殺蟲治病活性成分的生物農藥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如使用印楝樹提取物及其製劑,除蟲菊科植物提取液、藜蘆鹼、苦參鹼,真菌及真菌製劑,細菌及細菌製劑,釋放寄生、撲食絕育性的害蟲天敵,病毒及病毒製劑等防控病蟲草害、抵抗災害性天氣,從而實現免除化學農藥、實現高產、優質、 高效、環保無汙染的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使用有機肥代替化肥,生產中允許使用有機肥料(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和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和餅肥等,透過有機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和氯化鈣等物質)。這些有機肥料不斷最佳化土壤理化生物性質,提高土壤調節機能和生產力,為植物健康生長和高產、優質、安全、營養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 12 # 小惠日常

    1:作為一種避免使用合成化肥、殺蟲劑及轉基因生物的整體性生產管理系統,有機農業使空氣、土壤和水汙染降至最低,優化了植物、動物和人類相互依賴社群的健康和生產能力。

    2: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是指在特定的自然與生態環境中(要求沒有常規農業、傳統工業、交通及人類生活造成的汙染且遠離汙染源,其大氣、土壤、地表水的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一級環境質量標準),生產和加工過程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如化肥、農藥、畜禽飼料新增劑、生長調節劑)和轉基因方法,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採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養業關係,促進生態平衡、物種多樣性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農業生產體系。

    3:有機種植與傳統種植方式不一樣,農民必須學習管理整個生態系統,使其有利於生產出作物——用生物技術來控制害蟲,用動物糞便給土地供肥,甚至嵌套種植農作物,因此有機農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的種植體系,選擇有機種植的農民需要適時地創造肥沃的土壤環境以滿足作物生長。對於控制害蟲也是一樣的。

  • 13 # 山溪嶺農夫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遵照特定的農業生產原則,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在這個定義中,後半句“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採用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建立一個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是有機農業的關鍵所在。而“不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及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則是表面的硬性要求。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事實上,可持續的迴圈農業生產體系本身就已排除了外來化學投入品,因為化學投入品往往是不可持續和不穩定的,且不能夠達到迴圈。往狹義一點說,有機農業本不需要任何外來的投入品,依靠體系內生物之間的自然迴圈即可。

    當然,目前的有機農業標準是允許使用符合有機生產外來的投入品。比如,一個地方的牧場生產的有機肥,可以被送到另一個地方的有機農場使用,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有機生產體系形成的難度。反過來說,要實現狹義上的有機體系迴圈,必須要同時進行有機養殖和種植才行。

    總之,有機農業體系強調依賴於自然和生物之間的迴圈,即農業中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來實現可持續的投入-產出。因此,做有機農業不用化學投入品,重點是在“建立有機農業體系”,而不是單純的“不使用化肥、農藥”。在得到認證的有農業體系之下生產的農產品,才能夠被稱為“有機農產品”。

  • 14 # 廉興華

    有機食品主要是國際上對無汙染天然食品的統一提法,通常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標準生產加工,主要標誌是幾年不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投入品而生產出的食用產品。

    有機食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採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準,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新增劑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該技術的產物及其衍生物,土壤中3年不能使用化學投入品。這樣生產的產品成本高、產量低、價格貴。

  • 15 # 侯桂珍

    大家好,我是侯姐姐。大學時期有幸在一家有機農產品認證公司服務過,略知皮毛,分享一下有機農產品種植的幾個要點:

    1、認證: 能夠作為商品銷售的有機農產品是必須要透過認證,(認證機構比較權威的有:南京認證和華夏認證)全國聯網,可以監督此產品有機生產的全過程,是符合《有機農產品標準》的商品。

    2、貼標: 認證機構受理後,我們所認證的產品即為轉換期有機農產品,經過三年的轉換期,認證機構監督認證符合標準的,認證機構頒發證書(相當於授權)和標籤之後,我們的有機產品貼標出售。

    3、生產: 有機農業生產,從環境、空氣、水源、土壤、種子、汙染源等等基礎條件檢測符合標準後才能進行認證。

    4、有機農業生產過程: 不能使用任何化學成分物質,包括化學農藥(可用生物農藥)、 化學肥料(可用有機肥和農家肥)、激素、生長調節劑等等;不能使用任何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比如轉基因技術的甜玉米、小番茄;還有基因重組的棉花等等。

    5、有機農產品的採收、運輸、加工、包裝、銷售等整個過程都必須遵循標準裡的規定進行。所以有機農產品的整個過程都是受百家監督,食用放心。因而有機農產品貴有貴的理由!!

    想要做有機產品,最好找當地權威的認證公司幫你代理,不然材料準備提交會讓你焦頭爛額無暇顧及。材料非常多!多!多!

  • 16 # 海南波弟

    有機所以,農家肥,就是有機肥,農家糞類的都是有機肥。

    埋在地裡的有機肥種瓜果蔬菜,

    好感特別好,有機農業是不能打藥的。顆粒肥料是化學元素,就不是有機農業了。

  • 17 # 農村待創業

    先來了解一下何為"有機農業"。有機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的種植。有機農業的發展,可以幫助解決現在農業土地結構,提高土壤質量,使大量的合成肥料,化肥和農藥對土地的破壞和環境的汙染能得以改善。同時,有機肥種植出來的作物和蔬菜沒有使用任何化學肥料,農藥防腐劑,人造色素等新增劑的成分,可以減少許多因激素和農藥殘留而對人體產生的傷害,被稱為綠色健康食品。

    有機肥包括商品有機肥和自制堆漚發酵肥:

    1.商品有機肥是生產廠家經過生物處理過的有機肥,其病蟲害及雜草種子都經過了高溫處理。

    2.自制堆漚發酵有機肥,就是所謂的農家肥。主要是人畜糞便、秸稈等有機物,經過堆漚,高溫發酵,腐熟,這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

    有機作物的種植,以預防為主,使作物在自然條件下生長,依靠作物自身對外界不良環境的自然抵抗能力,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一般都用物理防治方法,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對成蟲進行捕殺,設定粘板,對蚜蟲和潛葉蠅進行誘捕。如出現病害嚴重的作物,必須使用有機認證機構允許使用的低毒農藥進行防治,以減少藥物的殘留。

    基於以上幾點可以得出結論,有機農業是可以使用肥料的,只是所用肥料是有機肥料。因為沒有肥料的供給,農作物是無法正常生長的。而農藥是不提倡使用的,特殊情況下,也必須使用有有機認證機構的低毒農藥。

  • 18 # 種植世界

    有機農業就是不用肥料、不打藥嗎?這個問題的提問者是一位有名的提問官,提問的水平很高。就本問題而言,稍不留意就被這個一句話的提問帶到溝裡去。有機農業對肥料與農藥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與限制,但不是不用肥料,也不是不打藥。無論生產什麼蔬菜、水果,不用肥料,不打藥肯定是不行的,關鍵是看用什麼肥料,打什麼藥。

    一、什麼是有機農業?

    什麼是有機農業?這可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因為農業包括動物、植物兩大領域,透過植物、動物的生長髮育規律,以有機方式進行人工培育而獲得產品的產業。動物養殖中使用有機飼料,不用新增劑;植物種植中使用有機肥料,不用化學肥料、化工合成的農藥等。只有這樣的養殖與種植方式,才能稱之為有機農業。而在習慣中,我們常將有機農業主要泛指農業種植。於是,我今天就主要講有機種植方面的問題。

    二、有機農業不能用什麼肥料?

    在農業生產中,我們常將化學肥料簡稱為化肥,也稱為無機肥料,是用化學方法制成的植物所需營養氧分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之統稱。有機農業不能使用化學肥料,化學肥料包括哪些肥料呢?主要是指氮肥、磷肥、鉀肥、複合肥、稀有元素肥等。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只要不是有機種植,每種化學肥料都起著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有機農業不能使用它們,只能使用有機肥料。

    三、有機農業可以用什麼肥料?

    有機農業原則上只能用有機肥料,有機肥料雖然沒有化學肥料那樣的肥效快速、立竿見影,但卻營養豐富、肥力持久,對改善土壤結構、改良土壤性狀等有著理想的結果。有機農業只能用有機肥料,那麼有機肥料都包括哪些肥料呢?主要是指農家肥,比如雞糞肥、牛糞肥、羊糞肥、豬糞肥等動物糞肥,以及綠肥、廄肥、餅肥、人糞肥、沼氣肥等植物、人類的腐熟肥。

    四、有機農業不能打什麼藥?

    有機農業不是不能打藥,而是不能打化學方法合成的化學制劑。化學品有害,所以化學制劑在有機農業生產中是禁止使用的。在生產實踐中,化學制劑主要用於病害、蟲害的防治,植物生長的調節劑。化學制劑都有哪些產品呢?按照用途劃分,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在中國一般生產中早已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殺芬、敵枯雙、六六六、毒鼠強等18種農藥;被禁止在蔬菜、水果、草藥、茶葉中使用的有:甲拌磷、蠅毒磷、治螟磷、滅線磷等19含磷農藥;被限制使用的有:三氯殺蟎醇、氰戊菊脂等兩種農藥。作為有機農業生產,上面的化學農藥不能使用,其它化學制劑也不能使用。

    五、有機農業可以打什麼藥?

    有機農業生產中能用的農藥是非化學制劑,而是微生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動物提取物、礦物提取物等產品,是無毒無害、促進發育的物質。微生物提取物有殺滅真菌、細菌、病毒中使用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及病毒等藥劑;植物提取物有從苦楝、菊科植物、苦參、印楝、毛魚藤、黃連、大黃等植物中提取物,和從香菜、松樹等植物油中提取物,以及從植物液、蛋白質、膠體物中提取的殺菌劑、殺蟲劑等;礦物提取物有氫氧化鈣、矽藻土、硫酸鹽等礦物提取的殺蟲殺蟎、殺滅真菌細菌。使用時細看說明書,從微生物、植物動物、礦物質中提取的,都可放心購買並使用。

    總結:

    在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是不能用肥料、打農藥,而是要正確使用肥料,正確打噴農藥,只是不能使用化學制劑類的肥料,不能噴施化學農藥。而對於農家肥類有機肥料、生物與礦物中提取物,在使用上是沒有問題的,並且提倡在許可範圍內大量使用,對提高有機農業產品的質量、產量、商品性等大有幫助。

  • 19 # 小農鍋鍋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 )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新增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有機農業生產是一種強調以生物學和生態學為理論基礎並拒絕使用化學品的農業生產模式。有機農業的特點可歸納為三點:

    (1)建立一種多種種養結合的農業生產體系; (2)系統內土壤、植物、動物和人類是相互聯絡的有機整體; (3)採用土地(生態環境)右以承受的方法進行耕作。

    對有機農業的理解,容易產生以下幾方面的誤解:

    第一、有機農業就是指不用化學合成物質的農業。如果把有機農業簡單地說成為 “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新增劑的農業 ”是不正確的。有機農業強調持續生產體系的建立。不採取任何管理措施的農業生產體系是不能持續發展下去的,因此不是有機農業生產。

    第二、有機農業就是傳統農業,發展有機農業是在走回頭路。這一點是絕大多數人初次接觸有機農業概念時最易產生的誤解。有機農業是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生產健康的作物和食品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是大力提倡和發展並超越現代農業思想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它只有在生物學、生態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在人們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只有協調起來才能促進人類進步與發展之後才可能得到認同和推廣。因此可以說有機農業是人們在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基礎上重新審視人與自然關係的結果,而不是復古和倒退。有機農業拒絕使用農用化學品,但決不是拒絕科學,相反它是建立在應用現代生物學、生態學知識,應用現代農業機械,作物品種,現代良好的農業生產管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技術,以及良好的有機廢棄物和作物秸杆和處理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和實踐。

    第三、有機方法種植的作物產量肯定比現代種植的產量低。應該承認,在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建立期間 (有機轉換期間) ,有機作物的產量通常會比常規作物的產量低。但從長遠來看,一旦建立良性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有機生產的作物產量並不一定會比常規作物產量低,整個有機體系的生產力一定高於常規體系的生產力。

    第四、有機食品一定是無汙染,不含化學殘留物質。食品是否有汙染物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不含任何汙染物質的食品。隨著高精密分析儀器的檢測限的提高,自然界中即使再優質的食品,也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汙染物質應該說,有機食品中汙染物質的含量比普通食品低。

    第五、有機農業生產僅僅是簡單地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的使用。為了替代化肥,在有機生產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機肥。 如果不注意有機肥和科學施用方法和用量,例如過量使用或過多使用時間不恰當,其後果不僅要影響作物的生長,還會影響作物的品質,使作物易受病蟲害和危害,也會造成環境汙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裡沒掙到錢可以厚臉皮回家過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