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鬥大黃蜂
-
2 # 太祖趙匡胤
晉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為中國歷史上十個大一統王朝之一,其中東晉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北方陷於混亂,史稱五胡亂華。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宋,東晉滅亡。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兩晉的文化走向多元發展,是一個文化開創、衝突又融合的時代,由於儒教獨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學、文學、藝術、史學及科技紛紛出現革新,有些成為獨立的學問,晉朝的有趣故事也很多:
1、奉旨放糧
傳說,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做右軍將軍時,琅琊郡一帶連年大旱,顆粒無收,窮人把草根樹皮都吃光了,貪官豪紳們卻見死不救。王羲之於是寫了道奏章,騎上快馬,不分晝夜地直奔京城。
皇帝接過奏章,不管上面什麼內容,卻全神貫注地欣賞起王羲之的書法來。特別是奏章的“放糧”二字,飄如浮雲,矯若遊龍。皇帝邊看邊稱讚:“放糧——好,好,好!”話音剛落,只聽王羲之在下面高聲應道:“謝主龍恩!臣今日就去琅琊放糧。”
等皇上明白過來,已是潑水難收了。只好將錯就錯,封王羲之為放糧的欽差。王羲之當天就打著“奉旨放糧”的大旗,急急趕回琅琊郡。
2、王馬共天下
劉聰攻下長安後,南方還在晉朝官員手裡。晉愍帝在被俘前留下詔書,要鎮守在建康(的琅琊王司馬睿繼承皇位。在建康江邊看熱鬧的人本來很多。大家看到這種從來沒見到過的大排場,都轟動了。江南有名計程車族地主顧榮等聽到這個訊息,從門縫裡偷偷張望。
他們一看王導、王敦這些有聲望的人對司馬睿這樣尊敬,大吃一驚,怕自己怠慢了司馬睿,一個接一個地出來排在路旁,拜見司馬睿。
晉元帝登基的那天,王導和文武官員都進宮來朝見。晉元帝見到王導,從御座站了起來,把王導拉住,要他一起坐在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這個意外的舉動,使王導大為吃驚。他說:“這怎麼行。如果太陽跟普通的生物在一起,生物還怎麼能得到Sunny的照耀呢?”
王導這一番吹捧,使晉元帝十分高興。他封王導擔任尚書。王家的子弟中,很多人都封了重要官職。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做“王與馬,共天下”。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馬氏共同掌握了東晉的大權。
王敦掌握軍權,自以為了不起,把晉元帝不放在眼裡。晉元帝也看出了王敦的驕橫,另外重用了大巨劉隗和刁協,對王氏兄弟漸漸疏遠起來。這樣,剛剛建立的東晉王朝內部就出現了裂痕。
3、八王之亂
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內訌,並引發了亡國和近300年的動亂。其最終結局是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對統治造成了嚴重破壞,被認為是導致西晉滅亡的原因之一。這場動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而後引發戰爭,禍及社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
加劇了西晉的統治危機,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4、司馬炎篡魏
自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始,司馬氏掌握魏的大權,至司馬炎手篡魏的機會成熟,司馬炎篡魏,吞併吳、蜀而有天下,國號晉,是為晉武帝,傳至愍帝,為前趙所滅,史稱西晉。司馬炎於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史稱為西晉,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
5、太康之治太康盛世是指晉武帝統一全國,經濟繁榮,在西晉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呈現政治繁榮的局面。西晉政府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史稱“太康盛世”。
和大家講述一個發生在古代的神奇故事。話說在西晉晉武帝司馬炎在位的時候,在嵩山北部有一個巨大的洞穴,這個洞穴深不見底,沒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深。當地的老百姓經常在節日的時候,和親朋好友一起到洞穴附近去遊玩,權當是洞穴探險了。
有一次一個男子和幾個朋友來到洞穴附近賞風景,結果不小心給掉到洞穴裡面了。男子的朋友們從上面往下看,根本看不到男子是生是死,但是他們還是把隨身攜帶的乾糧扔進了洞裡,希望朋友在洞底能撿到糧食,多活一段時間。
你還別說,男子雖然掉入洞底卻並沒有摔死,而且也沒有受傷,也許是洞底有鬆軟的泥土吧。男子掉下後自知沒法爬出洞口,心裡很是絕望,後來他得到了朋友們扔下來的乾糧,就把乾糧帶在了身上,摸著洞穴的石壁往前走。
走累了男子就吃點乾糧,喝點洞穴石壁上的露水,然後繼續趕路,這樣一直走了十多天,終於從昏暗的洞穴裡面走到了光明的地方。洞穴外面很平坦,有一間草屋,草屋裡面有兩個人,正在坐著下棋,棋盤下面放著一杯水。男子正口渴,就乞求兩人說:“你們可以給我喝一杯水嗎?我渴得不行了。”
下棋的人指著那杯水對男子說:“你把它喝了吧。”男子很高興,舉起杯子一飲而盡,喝完之後,頓覺渾身清涼舒坦,力氣似乎增加了十倍。下棋的人笑著問男子:“你願意在我們這裡停留生活嗎?”男子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自然不願意困在這陌生的地方,於是說:“我不願意。”
下棋的人說:“你既然不願意停留在此,那麼我教給你出去的辦法。你從這裡往西走數十步,會發現一口井。井裡面有很多怪異的東西,你千萬不可畏懼,只需要跳入井裡面,你就會回到你想回去的地方。如果你在井裡面餓了,就從井裡面找食物吃。”
男子聽了點頭離開,走了不久果然發現一口井,男子果斷地跳了下去,發現井底有很多蛟龍,這些蛟龍猙獰可惡,不過蛟龍見了男子都紛紛避開,給男子留出了一條通路。男子在井底摸索著前進,餓了就吃井底的青色的泥土一樣的東西,吃了這種青泥,肚子就不再飢餓了。
男子聽了點頭離開,走了不久果然發現一口井,男子果斷地跳了下去,發現井底有很多蛟龍,這些蛟龍猙獰可惡,不過蛟龍見了男子都紛紛避開,給男子留出了一條通路。男子在井底摸索著前進,餓了就吃井底的青色的泥土一樣的東西,吃了這種青泥,肚子就不再飢餓了。就這樣,男子在井底走了大約半年的時間,終於走到了外面,他一打聽自己居然來到了蜀中,也就是現在的四川省。嵩山在河南登封市,他從嵩山洞穴掉下去,居然從四川走了出來,真是夠離奇的。男子後來又回到了洛陽,他回到洛陽之後,找到了洛陽最有學問的人,時任司空一職的大才子張華。
男子對張華講述了自己的離奇經歷,張華聽後告訴男子:“你見到的那一間草屋,其實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你所喝的水,是瓊漿玉液;你跳下去的那口井,是龍的巢穴,你在井底所吃的青泥,是‘龍穴石髓’,你能平安回來,真是個奇蹟。”
-
3 # 陸麒麒
晉朝有商人名曰牛棟,其珠寶生意遍佈全國,身家更是富可敵國。因樂善好施、衿貧恤獨,其聲望更是蓋過王孫貴胄,可謂:平臺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
富商牛棟不僅財力雄厚更是一表人材,故愛慕求親者無數,但他事事要求盡善盡美,尤其是娶親大事上更是寧缺毋濫,娶妻不僅要娶賢、娶才,更要娶美。
但世事哪能盡如人願,縱然將天下美女識了個遍也沒一位入他眼,故年過三十仍孑然一身。
許是德行感動了上天,故三十又二時偶遇臨縣商賈之女慕雲柔嘉。
柔嘉二八年華容姿端麗、才冠群儒、學富五車,德行禮儀更是名門閨秀之典範。故牛棟初見佳人便一見傾心,即見君子美人亦芳心暗許。是年冬牛棟便羅天下之奇珍異寶為聘娶柔嘉過門。
至此牛棟事業騰達又有如花美眷,一時間羨煞多少凡夫俗子。
時日漸久,倆人雖琴瑟和諧但日日看一女子牛棟漸漸覺得疲了,思及夫人日後色衰之貌便覺心有不甘,於是再有人奉承尊夫人貌美牛棟便直言:不知妻美……
牛棟亦常對夫人說:“娘子美則美矣,但日日獨睹一處風采不免疲乏,娘子雖日日珠翠華衣不重樣,但面容依舊,便也不覺得甚美。”
柔嘉心略有涼意:“我嫁相公方五年而已相公便覺得乏了,再幾年春秋一過怕是色衰而愛馳……”
牛棟寬慰道:“娘子多慮,娘子好比那珠寶中的瑪瑙,我愛瑪瑙亦愛翡翠,即便我網羅了天下所有珠寶,瑪瑙亦是我心頭之好。”
善妒便是無德,於是柔嘉開始替丈夫物色更美的皮相為妾,但每每費盡心力尋來的女子都被牛棟一句“不及夫人萬一”打發了。
其實牛棟明白柔嘉本就絕色,能及者寥寥,再想覓得良人簡直痴望,偏偏心有不甘,發誓定要尋到妄念裡的絕色美人。
執念起苦水生,時間久了就成了心病。
牛棟甚至懸賞張榜:尋天下才貌兼備之女子充室,如得我心,舉薦者有重賞。一時間城內貌美者被他物色個遍仍一無所獲。
一日一江湖遊人上府拜訪,說有美人舉薦,牛棟盛情接待卻不見美人何處。
遊士笑道:“我的美人兒在畫上,雖無實物但豔冠天下。”
牛棟覺得被戲耍,待遊士展開畫軸時方覺有豔陽融冰化氣、升上雲霄之感,實在美的不可方物!
那畫上女子云鬢巧髻,螓首蛾眉,靡顏膩理,身量纖纖,夷素得當,真是多一分嫌過少一分患寡。尤其那美目彷彿能沁出秋波,勾人心魂,明明一副筆墨丹青竟生了精氣般讓人慾罷不能,牛棟大喜,高價購下美人圖。
此後牛棟不再尋美人了,日日得空便展畫自賞,故晴時微雨、花前月下,下人常見老爺一手持畫一手持酒閒庭信步,即便撞柱亦不自知。就連去外地經商訪客也必帶上畫卷慰藉相思,漸漸便冷落了夫人。
下人齟齬:“姥爺竟為一副畫裡的假人淡漠夫人,真不知著了什麼魔……”
轉眼到了七月十五,是夜牛棟昏睡起身,便去花園納涼。剛至涼亭忽見園內石几旁盈坐一女子,女子云鬢巧髻,螓首蛾眉,靡顏膩理,身量纖纖,竟是畫上那女子!
女子見了牛棟,緩緩起身,盈盈一拜道:“奴給老爺請安。”靜女其姝,美目流盼,香腮粉面,霞姿月韻,恍若洛神臨世,當真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牛棟痴道:“姑娘是?”
女子顧盼生情,一笑傾城:“老爺日日把玩怎須臾就忘,我就是那畫上人呀,老爺日日凝視供奉,我便有了魂識。”
房牛棟大驚大喜,定是痴心感動天地才讓這尤物成了精。
格格難得的是這精怪不但容貌惑心
才氣更是逼人,吟詩作對音律舞蹈樣樣精通。
於是牛棟對她寵愛有加,更是為她建府修宅,並賜名“畫婉”,人稱二夫人。
牛棟日日沉迷畫婉處,府內上下里外的擔子竟漸漸壓在了柔嘉肩上,日益勞心竟有了衰色,偶爾還犯糊塗,靈氣大不如前,牛棟雖心疼不已也只是言語寬慰。
柔嘉勸誡相公,美人雖好但也不能忘了祖業。牛棟當是夫人吃醋未放心上。
畫婉倒是懂事知禮,從未暨越,而且時日一久愈發貌美逼人。倒是柔嘉愈發憨痴,甚至搞砸了幾筆大生意,府內上下漸漸偏向二夫人。
眼看夫人每況愈下,牛棟遍請名醫不得治。生意困頓夫人重病,正當牛棟急如困獸時,一遊方道士上門求見。
道士撫須眯眼:“老爺家有妖出沒。”
牛棟:“我知道,我那二夫人便是畫精。”
道士:“正是這妖讓大夫人精氣盡失。”
牛棟疑道:“二夫人常與我一處,怎我卻神形俱佳偏偏大夫人有恙?”
道士:“非也,那畫是有巫人施了法,讓畫中美人有了神識,其心智都被幕後那作畫人操控,但畫畢竟是死物,必須吸活人精氣才能養顏益智。你所看到的妖精氣色及才智,都取之於大夫人罷了。那日夫人城外搭棚贈粥我恰好路過,看夫人面相有妖噬之痕。我本不插手俗世,但老爺夫人是德望之人,特前來告知……”
牛棟大駭,謝過了道士忙回府問個究竟,不待他開口畫婉倒自己招了。
畫婉仰首挺身毫無懼色:“老爺既然知道了我也無需狡辯,大夫人本就豔絕天下老爺偏偏不知足才讓人鑽了空子,自食惡果罷了。”
牛棟氣道:“你到底何方妖怪!我從未負人為何要害我!”
畫婉突然變了聲音,正是當初那個賣畫遊士的聲音:“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你的生意對頭那麼多總會有人要害你,你未負他人卻負了你夫人,誰讓你‘不知妻美’。多說無益,若想讓我收手,須將你產業的半壁江山贈予我……”
牛棟哪受過這樣脅迫,定不能讓歹人得了好處,於是衝動之下扯掉牆上的美人圖一把火燒了,畫婉滾地痛苦尖叫不已,其聲淒厲詭異:“牛棟!你會後悔的!”
待那畫燒盡,畫婉化成一股青煙消散不見。
牛棟心下大快,忙跑到夫人房間報喜,卻見那塌上夫人,已是滿頭銀髮,面板鬆弛,身形佝僂,目光呆滯與八十歲老嫗無異……
原來那妖精吸乾了柔嘉的精氣,燒了她便是玉石俱焚。
牛棟痛心悔恨不已,終是明白,皮相萬千,痴心只能賦與一個,迷於皮相便失了真情。
至此牛棟開始尋那奇丹異藥為夫人續氣養顏。
他不知道夫人何時才能神識清明。
但他知道此後身邊只會有她一人……
-
4 # 米格
中國最有名的民間故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發生晉朝的。
晉代會稽郡上虞縣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臺,女扮男裝到會稽城(紹興)遊學,途中遇到一同前來的同學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臺是女兒身。後來祝英臺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臺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兒身,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臺已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鄞當縣令時,因過度鬱悶而過世。祝英臺出嫁時,經過樑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臺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臺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離開了塵世。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愛情所感染,只是人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晉朝罷了。
-
5 # 24k優優
關於晉朝的歷史記載很好記錄,因為晉朝純在的時間就比較短,加上政治方面的影響,所以關於晉朝的一些歷史、傳說、以及民間故事也就很少的記錄下來,但不是沒有,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傳說就是兩晉時期的作品。
民間故事我到時知道一個,也是前些天從網上看到的:周處處三害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東晉時期的,講述的是在一個村莊裡,當地的人們把周處、老虎和蛟龍成為三害,事情曲折就傳到了周處那裡,他聽後自己也反思了好久,覺得羞愧難當,對不起老百姓,後來殺了老虎宰了蛟龍,自己也從軍。後來戰死殺場的故事。
-
6 # 杏林蒲公英
晉代的神話故事和傳奇很多,這裡我只說—位女名醫鮑姑,她的父親做過廣東南海太守,是道教徒,且“稟性清慧,學通經史,通天文河圖洛書”。她的丈夫葛洪是晉代著名的煉丹家,曾著有《肘後備急方》等醫學名著。(屠呦呦發明青蒿素就是受到過《肘後備急方》的啟發)葛洪還是她父親的徒弟。
由於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家庭影響,給她行醫治病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她經常跟隨丈夫在廣東羅浮山煉丹行醫,為民治病,施惠於民,故嶺南—帶民眾對她非常愛戴。她不辭辛苦,經常出沒在崇山峻嶺,溪澗河畔。《西華仙籙》一書說:萍花溪 “常有老姥採萍其間,莫測她所自來,問之,答曰:我叫鮑姑。”
鮑姑行醫採藥,足跡遍及廣州、南海、惠陽、博羅等地。她醫術精良,一絲不苟,擅長針灸,以專治瘤與疣而聞名。她採用越秀山腳下滿山遍野生長的紅腳艾作艾絨進行灸療治疾,因此,後人稱此艾為‘鮑姑艾’。曾有詩讚頌:“越井崗頭雲作嶺,棗花簾子隔嶙峋。我來乞取三年艾,一灼應回萬古春。”
相傳,有一次,鮑姑外出採藥,正當她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時候,她看到了一位年輕的姑娘,獨自一人蹲在河邊,掩面哭泣。鮑姑心中詫異,走上前去詢問緣由。那姑娘把雙手拿開,鮑姑看到一張長滿了黑褐色的贅瘤的臉,非常醜陋。姑娘原來是因為長了這些贅瘤,被鄉親們嘲笑,到了年紀卻依然嫁不出去而哭泣。
鮑姑淡定地對姑娘說,她有辦法醫治臉上的贅瘤。姑娘聽了激動萬分,鮑姑就從背上取下揹簍,從中找出了紅腳艾,搓成艾絨,用火點燃,讓姑娘靠近一點,用這些艾絨燃燒冒出的煙去燻。沒過多久,姑娘臉上黑色的東西脫落蛻皮,可以全部搓下來,面板白晰細膩,竟一絲疤痕也看不到。
鮑姑將這位醜女變成了美少女,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都稱讚鮑姑有一手好醫術。
在《太平廣記》這本書中,還記載了鮑姑的另外一件事。當時人們都說,像鮑姑這樣的得道高人,死後是要變成神仙的。據說在唐貞元中節的時候,鮑姑化身為一個乞丐老婦人,還打破了佛祖廟中貴重的酒甕。廟中的人見鮑姑衣衫襤褸,對她拳腳相加,幸好一個叫崔煒的人路過,用自己的衣服抵償了鮑姑打碎的酒甕,才救下了鮑姑。
剛好,崔煒遇到一個老和尚得了贅疣,崔煒按照鮑姑所說來醫治,果然治好了老和尚的病。老和尚介紹給崔煒一個富貴的病人,崔煒治好他的病後,得到富翁十萬的報酬。
遺憾的是,鮑姑沒有留下什麼著作,後人認為,她的灸法經驗可能滲入到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這本書有針灸醫方109條,其中灸方竟佔90餘條,並對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都有較全面的論述。
據分析,葛洪不擅長灸法,他的精力主要集中於煉丹和養生上。《肘後備急方》中收入如此豐富的灸方,可能就是擅長灸法的鮑姑的經驗和方法。
葛洪在羅浮山逝世後,鮑姑和弟子黃初平到廣州越崗院,一面修道,一面為百姓治病。她繼承了丈夫和父親的醫術,加上自己的鑽研,醫術更加精湛。往往藥到病除,人們稱她為鮑仙姑。
鮑姑死後,嶺南人民為紀念她對醫學事業的貢獻,在廣州越秀山下三元宮內修建了鮑姑祠,以志紀念。
願我們的國家能有更多的鮑姑懸壺濟世為民服務,減輕人民的疾苦,使人民能看的起病看的好病。
-
7 # 杏果野史
這裡說說晉代奇人郭璞的故事。
郭璞,字景純。精通天文曆法、風水卜筮。
西晉末年,郭璞佔了一卦,知道中原將陷於異族統治之下,於是聯絡了親戚朋友數十家,遷居避難東南。果然,很快中原就淪陷了,開始了五胡亂華的歷史。
南下途中,經過安徽廬江,太守胡孟康請他卜卦,郭璞認為呆在此地不安全,勸他南下。但當時江淮一帶安寧無戰事,胡孟康不太相信,更不想離開。郭璞就自己整理行裝準備繼續南下,當時郭璞暫住在一戶人家,喜歡上了他家的一個婢女,卻開不了口。就拿了三鬥小豆,環繞房屋灑了一圈。第二天早上,這家主人起來,隱隱約約就看見數千穿紅衣服的人包圍了他的家,走近細看,卻什麼也沒有。主人心裡就有點害怕,請郭璞為他卜卦。郭璞說:“這個女婢不適合呆在您家,你可把她帶到東南方二十里處賣了她,不必考慮價格的高低,趕緊賣了。這怪異的現象自然即可消除。”屋主聽從他的話,而郭璞暗中讓人幫他把這個婢女買回去。郭璞替屋主畫了一道符紙,投入井中,只見這些紅衣怪都被反綁著,一個個跳進井中,從此再沒有出現過,屋主大喜。郭璞帶著婢女離開後不久,廬江就陷入戰火。
東晉丞相王導曾讓郭璞為他佔一卦,卦成,郭璞說:“您有遭雷劈的兇災。”王導問:“有沒有辦法解救?”郭璞說:“您坐車往西走幾里地,找一棵柏樹,鋸下一段和您身高一樣長的樹幹,放在床上睡覺的位置。”王導照做了,果然沒過幾天,一個雷雨天,一陣電閃雷鳴,把床上的木頭劈得粉碎。
郭璞南下江東後,住在暨陽縣,後來他把自己的母親葬在江邊,距離大江不超過百丈。當時就有人認為離江太近了。郭璞說:“現在看是太近了,但不久那裡就會變成陸地。”果然沒過幾年,郭母的墳墓前方几十里遠的地方都變成農田了。
晉明帝也喜歡風水卜宅,他聽說郭璞替別人找了一塊風水寶地,就微服私行,到實地去觀察。他問墓主:“為什麼要葬在龍角上?這種葬法將會滅族的。”墓主說:“郭璞說了,這不是龍角,是龍耳。不出三年,就會引來天子。”晉明帝大驚,“會出天子?”“不是出天子,是能引來天子來問啊。”
後郭璞任王敦的記室參軍,王敦想謀反,讓郭璞占卦,郭璞明確告訴他不會成功。王敦又對他說:“我昨天晚上做夢,夢見自己在石頭城(南京,東晉的都城)外的江上扶犂耕作。”郭璞說:“江上耕作,這更預示著不能成事。”王敦本來就懷疑郭璞暗中勾結溫嶠、庾亮等人,聽他說不成功後,又繼續問郭璞:“你再算算,我能活多久?”郭璞說:“不用再另卜卦,就剛才的卦象,如果您要起兵,就活不了多久;如果您繼續呆在原地按兵不動,會活得很長久。”王敦聽出這是勸他不要起兵的意思,很生氣:“那你也給自己算算,你能活多久?”郭璞說:“我只能活到今天中午。”王敦就把他推出去,斬了。
臨刑時,郭璞問行刑者,要到那去,行刑者回答:“南岡頭。”郭璞說:“一定是在兩棵大柏樹下,樹枝上還有一個大鵲巢。”到了那裡,果然有兩棵大柏樹,而且他家人早已備好棺材等候在那了。郭璞葬後三天,街上就有很多人看見他,還和人交談。王敦聽說後不相信,找開棺材一看,裡面根本就沒有屍體。有人說,這是尸解,成仙了。
兩百多年後,隋軍伐陳,軍隊行進到長江邊,望著滾滾長江,隋軍的主帥和參謀之間還有這麼一番對話。“這次大軍南下,我們一定可以攻克江東嗎?”“一定會的。聽說晉代的郭璞曾說過,江東分治三百年後,一定會與中原統一。按他說的這個數,三百年快到了。” 果然,隋軍順利渡江,俘虜了陳後主,統一了中國。
郭璞以遊仙詩流行於世,有《葬經》、《爾雅注》、《山海經注》等傳世。
參考文獻:《晉書·郭璞傳》、《世說新語》、《搜神記》
-
8 # 本草百曉生
中年男子惦著腳,雙手扶在木門上,慢慢推開門,只留出一條小縫。只見,房間內水霧瀰漫,潔白的柔背上,附在上面的水珠晶瑩透亮。突然“噗嗤”一聲,男子跌倒在地,臉上的汗不斷地冒,他臉色慘白。
桓溫是東晉時期有名的大權臣,高居大司馬一職,掌管天下兵馬大權。一天,他府上來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尼姑,說是來借宿化緣。桓溫並不是佛教徒,完全有理由拒絕。但面對美麗女子的請求,他終究不忍拒絕。
在桓府一連住了好幾天,久而久之,桓溫發現這尼姑有個怪癖。每天一到中午,必是鎖在房間裡頭,不知道要幹嘛。
出於好奇,桓溫偷偷潛到尼姑住處,只聽裡頭傳來嘩啦水聲。桓溫推開門,透過一條門縫。發現尼姑正在洗澡,正當他看得正起勁。卻見尼姑,拿起一把尖刀,剖開肚子。然後從裡頭依次取出心、肝、脾、胃等內臟。接著依次,將它們放入木桶裡頭,一副一副地仔細清洗。
看到這,桓溫嚇得臉色慘白,跌倒在地上。尼姑聽得到聲音,從容不迫收拾內臟。桓溫拍了拍灰塵,從地上站起來。準備離開,誰知剛一邁開步子,就僵在原地。
尼姑白衣飄飄,身形如常,正擋在桓溫面前。正色說道“你若對君上(指晉明帝司馬紹)有任何逾越之舉,那麼下場就如今天你所看到的那樣。”說完,尼姑便不知所蹤。
此後,桓溫牢記警告終其一生,始終恪守為臣之道,對司馬氏忠心耿耿。
-
9 # 閒雲隨野鶴
幹寶的《搜神記》值得一看,其中有許多優秀的傳奇故事,蒲松齡先生受其影響特別深,他的《聊齋志異》就是最具體的。
-
10 # 大大馬哈哈
晉代幹寶所著的《搜神記·卷十一》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漢武時蒼梧賈雍為豫章太守,有神術。
出界討賊,為賊所殺,失頭,上馬回營中,鹹走來視雍。
雍胸中語曰:“戰不利,為賊所傷。諸君視有頭佳乎?無頭佳乎?”
吏涕泣曰:“有頭佳。”雍曰:“不然。無頭亦佳。”言畢,遂死。
這個頭顱被砍掉卻仍然能用胸腔講話的豫章太守(相當於今天江西省一個地級市的書記)居然對屬下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你們看看我,是當初有腦袋的時候好些呢,還是現在沒有腦袋這個樣子好呢?”
屬下感念賈雍昔日的恩德,哭著回答說:“還是大人您有腦袋的時候好啊。”
而賈雍居然否定了這個答案,坦然赴死了。
這個故事不僅能夠反映東晉時原始道家學派對‘長生不死’的積極追求,也能夠證明當時民間已經隱約開始了一場形而上學的思辨:
死後的世界真的不美好嗎?
死亡一定是一件壞事嗎?
有沒有人體驗過死亡後,可以重新復活,卻仍然選擇了平靜的走向死亡呢?
回覆列表
晉朝的歷史故事-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
西晉時期,除了像王愷、石崇一類窮奢極侈的豪門官員外,還有一批士族官員,吃飽了飯不幹正經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亂吹牛,盡說些脫離實際的荒誕無稽的怪話。這種談話叫作“清談”。這種人,往往名氣很大,地位很高。這也可見當時風氣的腐敗了。
但是在官員中,也有比較正直肯幹實事的人。像西晉初年的周處就是這樣的人。他擔任廣漢(今四川廣漢北)太守的時候,當地原來的官吏腐敗,積下來的案件,有三十年沒有處理的。周處一到任,就把積案都認真處理完了。後來調到京城做御史中丞,不管皇親國戚,凡是違法的,他都能大膽揭發。
周處原是東吳義興(今江蘇宜興縣)人。年青的時候,長得個子高,力氣比一般小夥子大。他的父親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沒人管束,成天在外面遊蕩,不肯讀書;而且脾氣強悍,動不動就拔拳打人,甚至動刀使槍義興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義興鄰近的南山有一隻白額猛虎,經常出來傷害百姓和家畜,當地的獵戶也制服不了它。
當地的長橋下,有一條大蛟(一種鱷魚),出沒無常。義興人把周處和南山白額虎、長橋大蛟聯絡起來,稱為義興“三害”。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頭痛的還是周處。
有一次,周處在外面走,看見人們都悶悶不樂。他找了一個老年人問:“今年年成挺不錯,為什麼大夥那樣愁眉苦臉呢?”
老人沒好氣地回答:“三害還沒有除掉,怎樣高興得起來!”
周處第一次聽到“三害”這個名稱,就問:“你指的是什麼三害。”
老人說:“南山的白額虎,長橋的蛟,加上你,不就是三害嗎?”
周處吃了一驚。他想,原來鄉間百姓都把他當作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沉吟了一會,說:“這樣吧,既然大家都為‘三害’苦惱,我把它們除掉。”
過了一天,周處果然帶著弓箭,揹著利劍,進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處,只聽見一陣虎嘯,從遠處竄出了一隻白額猛虎。周處閃在一邊,躲在大樹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額,結果了它的性命。
周處下山告訴村裡的人,有幾個獵戶上山把死虎扛下山來。大家都挺高興地向周處祝賀,周處說:“別忙,還有長橋的蛟呢。”
又過了一天,周處換了緊身衣,帶了弓箭刀劍跳進水裡去找蛟去了。那條蛟隱藏在水深處,發現有人下水,想跳上來咬。周處早就準備好了,在蛟身上猛刺一刀。那蛟受了重傷,就往江的下游逃竄。
周處一見蛟沒有死,緊緊在後面釘住,蛟往上浮,他就往水面遊;蛟往下沉,他就往水底鑽。這樣一會兒沉,一會兒浮,一直追蹤到幾十裡以外。
三天三夜過去了,周處還沒有回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這下子周處和蛟一定兩敗俱傷,都死在河底裡了。本來,大家以為周處能殺死猛虎、大蛟,已經不錯了;這回“三害”都死,大家喜出望外。街頭巷尾,一提起這件事,都是喜氣洋洋,互相慶賀。
沒想到到了第四天,周處竟安然無恙地回家來了。人們大為驚奇。原來大蛟受傷以後,被周處一路追擊,最後流血過多,動彈不得,終於被周處殺死。
周處回到家裡,知道他離家三天後,人們以為他死去,都挺高興。這件事使他認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被人們痛恨到什麼程度了。
他痛下決心,離開家鄉到吳郡找老師學習。那時候吳郡有兩個很有名望的人,一個叫陸機,一個叫陸雲。周處去找他們,陸機出門去了,只有陸雲在家。
周處見到陸雲,把自己決心改過的想法誠懇地向陸雲談了。他說:“我後悔自己覺悟得太晚,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現在想幹一番事業,只怕太晚了。”
陸雲勉勵他說:“別灰心,您有這樣決心,前途還大有希望呢。一個人只怕沒有堅定的志氣,不怕沒有出息。”
打那以後,周處一面跟陸機、陸雲學習,刻苦讀書;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他的勤奮好學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稱讚。過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徵召他出來做官。到了東吳被晉朝滅掉以後,他就成為晉朝的大臣。
周處的兒子是誰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周處,被後人廣泛引喻為幡然醒悟的浪子回頭的道德典範。所謂“知恥者近乎勇”,“為鄉里所害”的三大害人蟲之一的周處一瞬間良心發現,浪子回頭,改過自新,遂拜訪名師,讀書自省,並投身軍旅,從而建功立業。他出仕為官,因勤政清廉,剛正不阿,官聲極佳。
在他的家庭中,一共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周玘、周靖、周札。
周玘,年輕時剛強堅毅,深沉果斷,有其父周處之風,雖在文學方面有所不及,但生性端謹,從不濫交朋友,深受士林敬憚,因而名重一方。他起初不應州郡徵辟,但因受刺史禮遇,方才應命,出任別駕從事,後又被舉為秀才,授為議郎。
第二個兒子由於早逝,因此並沒有過多的關於他的歷史資料。
第三個兒子周札,周札年少時即以江南豪族子弟自居,州郡的辟命都不應。關於他的性格特徵,歷史上記載說他的性格矜險好利,外方內荏。但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貪財好色的人,只專心經營自己的資產。當王敦誅殺周氏,準備派兵進攻會稽時,周札就知道時已經兵臨城下。於是趕緊倉皇應戰時,因當時武庫之中有精杖,有人建議周札分配給士兵們,但周札在這樣危機的時刻仍然不捨得,不願意將藏品分給將士,只給兵士一些較差的棍杖,因此才導致士兵不肯為他拼命,最終周札戰死。
蛟龍是什麼動物
蛟龍是擁有龍族血脈的水獸(包括魚蛇等水族)在朝龍進化時的其中一個物種,只要再渡過難劫就可以化為真龍,雖然都有強大的力量。龍在漢族傳說中是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龍代表著神聖皇權,統治四海之力;而多數蛟卻代表著興風作浪,澤野千里,因此又被稱為惡蛟。
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多它]龍,小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神話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龍王),在民間是祥瑞象徵,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
蛟,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關於蛟的來歷和形狀,古典文獻中說法不一,有的說“龍無角曰蛟”,有的說“有鱗曰蛟龍”。而《墨客揮犀》卷三則說得更為具體: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於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而回的故事。
蛟龍若遇雷電暴雨,必將扶搖直上騰躍九霄,渡劫後方可化龍。
古籍記載
蛟,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為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中,即蛟去。——《說文》
其中有虎蛟。注:“蛟似蛇四足,龍屬。”
母龍曰蛟。――《抱朴子》
義興水中有蛟。(蛟,這裡指鼉,鱷一類的動物。)――《世說新語·自新》又如:蛟虯(蛟與虯。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角的小龍。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龍。螭:傳說為蛟龍之屬的一種動物);蛟兕(蛟龍與兕牛)
又有古書說是無角龍
蛟,龍屬。無角曰蛟。――《韻會》
乘六蛟兮蜿蟬。―-《九思·守志》
【結束語】神話故事中有說到,龍好淫,蛟龍就是龍與蛇交配出的後代,蛟龍是一種進化中的龍,要渡過雷劫,方可成為真正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