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豹眼看歷史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如果不是蜀國自己作,魏國本來沒打算先滅蜀的。
魏國對伐蜀一直非常謹慎三國時期,魏國一言不合就大舉伐吳,但伐蜀一直非常謹慎。
曹丕組織過三道伐吳,又三次伐吳,曹睿也組織過伐吳,每次都轟轟烈烈。江陵之戰、東興之戰,打得驚心動魄。
魏國伐吳,說打就打,打了就打了,輸了就輸了,一直都是乾脆得狠。
但在伐蜀上,魏國就磨嘰多了。
漢中爭奪戰,曹操磨磨唧唧準備了大半年才出兵,結果進去打了2個月就退兵了。
曹真伐蜀,出兵前陳群、司馬懿、曹真大家磨嘰了很久。最後出兵遇到大雨,蜀國的毛都沒摸到(也可能摸到了幾根毛)就退兵了。
曹爽伐蜀,從準備發兵到退兵,整個過程曹爽一直和司馬懿在磨嘰。最後退兵,曹爽、夏侯玄還成了笑話,為時人所譏。
即便是司馬昭決心伐蜀時,滿朝上下也很磨嘰,連鄧艾都表示反對,只有鍾會一人支援!
所以,魏國一直不太想去打蜀國。既撈不到什麼好處,還容易給自己搞出一身毛病來。
伐吳一直是魏國的優先選擇今天的朋友都知道:要取江南,要先平蜀,平蜀後順流而下,可以平吳!
不過當時的魏國君臣可沒有這樣的歷史經驗可以學習!吳國是歷史上第一個以長江立國與北方長期對峙的勢力!
魏國可以借鑑的,是劉秀平公孫述。
當時,劉秀正是先平定荊州等地,再從隴右、荊州兩個方向夾擊西川。(最後因各種原因,荊州方面變成了主攻)
鄧艾作“濟河論”,就是希望透過屯田強化淮南的糧食供應,以備伐吳。
魏國的核心區在洛陽、鄴一帶,從這裡出發,確實是吳近而蜀遠。
所以,魏國伐蜀,要千里饋糧,勞師動眾,但魏國伐吳,就近發糧,非常便利,即使打不過至有什麼了不起的。
所以,魏國一直優先伐吳,本來沒打算先伐蜀的。直到···
不必再過於防備東吳魏國不敢發起大規模的滅蜀戰爭,諸葛亮、姜維敢於數次北伐,很大程度上與吳國的牽制有分不開的關係。
魏吳的邊界線漫長,魏國始終在荊州、淮南戰場保持著20萬左右的軍事力量。
由於魏國需要在洛陽保持10萬以上的中軍以為預備,並在北境安置10萬以上的軍隊,所以,魏國能用於對蜀作戰的只有10來萬人,並沒有絕對優勢。
淮南三叛,讓魏國明白:不必太擔心吳國了!
當時,孫吳趁機抵達壽春一帶,配合叛軍一起反抗司馬家。
可是,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吳國仍然控制不住局勢,敗逃而出。
這個事情說明:不必太擔心吳國。就算吳軍進入壽春,又怎麼樣呢?
一方面: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即使全力伐吳,自己也沒有機會;
另一方面:即使削弱防吳力量,吳國也沒有機會。
那麼···如果蜀國有機可趁的話,抽調力量伐蜀是天然的選擇!
好巧不巧,蜀國,正好也開了桌賭局,等著魏國去參加。
姜維開的賭局姜維北伐,確實耗費了國力,但即便如此,蜀國自己不作死,魏國仍然沒有可趁之機。常年與蜀軍打交道的鄧艾也知道:蜀軍仍不可小視,伐蜀機會仍然不大!
可是,蜀國自己卻給魏國打開了一扇門!
262年,蜀漢滅亡前1年,姜維作了兩件事。
1、聚兵斂谷。
姜維認為:憑藉秦嶺阻擊,打阻擊戰沒意思,不如把敵人放進來打!
所以,蜀軍改變了魏延、王平時期的防禦策略,撤險要駐軍,屯兵於漢、樂兩城及陽安關,企圖把魏軍放進來打!
2、屯兵沓中。
姜維為了避禍,引軍到沓中屯田。
姜維的意思很明顯:一旦有事,漢中蜀軍把敵人放進來,姜維率蜀軍切斷魏軍補給線,封鎖退路,聚殲魏軍!
姜維開的賭局很不對等:姜維賭勝了,充其量打一場類似於當年陸遜“石亭之戰”這樣的勝利,贏得一些功績,但卻改變不了局面。而姜維一旦賭輸了···蜀國就要滅亡了!
姜維如同一個賭徒,高喊著:比大小,我壓10萬,來賭一把!
賭10萬!但蜀國的全部賭本也就只有10萬,但魏國的賭本有100萬!
司馬昭又不傻,為啥不來賭一把?
司馬昭抓住蜀的命門:一道數學題當年,曹睿想伐蜀時,劉放給曹睿算過一筆賬:魏蜀邊界這樣的地形,攻勢方要3:1的優勢才能作戰!
一直以來,魏國要投入3倍於蜀的優勢兵力還是有些吃力的。
現在,姜維給了司馬昭機會!
司馬昭斷定:蜀軍共計9萬!姜維在沓中帶了5萬,成都及對吳邊界至少1萬,漢中充其量不過3萬人!
於是,司馬昭做出了安排。
1、西線,鄧艾率3萬人牽制姜維,諸葛緒率3萬人切斷姜維進入漢中的通道。
這樣,6萬人對姜維5萬人,殲滅姜維沒有把握,但牽制住姜維還是問題不大的。
2、東線,鍾會12萬大軍進攻3萬漢中蜀軍。
如果用對等兵力把姜維牽制住,那麼,漢中戰場,魏軍將形成4:1的兵力優勢,比劉放當年3:1的假想還要富餘!
司馬昭認為:如此擁兵,漢中可得,而一旦漢中可得,蜀漢就必然滅亡了!
失控的賭局如果司馬昭在賭桌上的對手只是姜維,那麼,姜維未必不能保護蜀國。
姜維再次出乎了司馬昭的預料。
姜維的巧妙用兵,甩開了諸葛緒,回到東線。
可是,姜維並不能控制蜀國在賭桌上的表現。
此前,姜維預感魏國要進攻,為了確保漢中,已經請張翼加強陽安關口,廖化加強陰平橋頭。
可是,由於黃皓阻止,未能如願。
最終,陽安關守將投敵,漢中失守!
姜維退守劍閣,再次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堵住了魏軍。
魏軍一度因糧運困難,考慮在漢中轉取守勢,暫且撤回大軍了。
可是,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在綿竹關全軍覆沒,蜀國士民紛紛躲避不敢阻擊,劉禪不戰而降···
可以說:不管是鄧艾的奇謀,還是諸葛瞻、劉禪乃至蜀中士民的表現,都是姜維控制不了的,也是致命的!
這是一場失控的賭博!
蜀漢滅亡了!
蜀漢國力一直弱於魏國。到了蜀漢末期,隨著北方經濟的恢復,雙方實力更懸殊了。
可是,正如鄧艾所判斷的一樣:如果蜀國繼續依託天險防禦,魏國並沒有可趁之機。
如果姜維不開這桌賭局,魏可能暫時還沒有什麼好機會滅蜀。
姜維組的這場“開放式賭局”是蜀國滅亡的加速器。
這是一場蜀國根本輸不起的“開放式賭局”。
魏蜀國力懸殊,鄧艾等人將略又不在姜維之下,姜維哪有制敵的把握呢?而蜀國經濟疲敝、內部矛盾尖銳,危急關頭,姜維縱然將略傑出,又怎麼能預料國內形勢的發展呢?
蜀國,亡於這場不該開的賭局。
-
3 # 冪冪情感生活
如果不是蜀國自己作,魏國本來沒打算先滅蜀的。
魏國對伐蜀一直非常謹慎
三國時期,魏國一言不合就大舉伐吳,但伐蜀一直非常謹慎。
曹丕組織過三道伐吳,又三次伐吳,曹睿也組織過伐吳,每次都轟轟烈烈。江陵之戰、東興之戰,打得驚心動魄。
魏國伐吳,說打就打,打了就打了,輸了就輸了,一直都是乾脆得狠。
但在伐蜀上,魏國就磨嘰多了。
漢中爭奪戰,曹操磨磨唧唧準備了大半年才出兵,結果進去打了2個月就退兵了。
曹真伐蜀,出兵前陳群、司馬懿、曹真大家磨嘰了很久。最後出兵遇到大雨,蜀國的毛都沒摸到(也可能摸到了幾根毛)就退兵了。
曹爽伐蜀,從準備發兵到退兵,整個過程曹爽一直和司馬懿在磨嘰。最後退兵,曹爽、夏侯玄還成了笑話,為時人所譏。
即便是司馬昭決心伐蜀時,滿朝上下也很磨嘰,連鄧艾都表示反對,只有鍾會一人支援!
所以,魏國一直不太想去打蜀國。既撈不到什麼好處,還容易給自己搞出一身毛病來。
伐吳一直是魏國的優先選擇
今天的朋友都知道:要取江南,要先平蜀,平蜀後順流而下,可以平吳!
不過當時的魏國君臣可沒有這樣的歷史經驗可以學習!吳國是歷史上第一個以長江立國與北方長期對峙的勢力!
魏國可以借鑑的,是劉秀平公孫述。
當時,劉秀正是先平定荊州等地,再從隴右、荊州兩個方向夾擊西川。(最後因各種原因,荊州方面變成了主攻)
鄧艾作“濟河論”,就是希望透過屯田強化淮南的糧食供應,以備伐吳。
魏國的核心區在洛陽、鄴一帶,從這裡出發,確實是吳近而蜀遠。
所以,魏國伐蜀,要千里饋糧,勞師動眾,但魏國伐吳,就近發糧,非常便利,即使打不過至有什麼了不起的。
所以,魏國一直優先伐吳,本來沒打算先伐蜀的。直到···
不必再過於防備東吳
魏國不敢發起大規模的滅蜀戰爭,諸葛亮、姜維敢於數次北伐,很大程度上與吳國的牽制有分不開的關係。
魏吳的邊界線漫長,魏國始終在荊州、淮南戰場保持著20萬左右的軍事力量。
由於魏國需要在洛陽保持10萬以上的中軍以為預備,並在北境安置10萬以上的軍隊,所以,魏國能用於對蜀作戰的只有10來萬人,並沒有絕對優勢。
淮南三叛,讓魏國明白:不必太擔心吳國了!
當時,孫吳趁機抵達壽春一帶,配合叛軍一起反抗司馬家。
可是,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吳國仍然控制不住局勢,敗逃而出。
這個事情說明:不必太擔心吳國。就
-
4 # 減水書生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僅威震了關中,而且威震了魏國。原因無他,就是太突然。
公元215年漢中之戰以後,魏國的西部邊境,一直比較消停。直到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突然搞事情了,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北伐中原。
隴右五郡,有三個郡立即投降。諸葛亮一旦實現全定隴右,然後把軍隊壓到隴山上,那麼,魏國的關中地區將永無寧日。甚至,八百里秦川都可能被諸葛軍師打個對穿。
所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更恰當的表述,應該是偷襲隴右、圖謀關中。而一旦隴右得手,蜀軍就可以從隴山高地俯瞰整個關中平原,然後就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曹魏朝堂震動,但魏明帝卻是個猛人。這傢伙直接御駕關中、坐鎮長安,擺出了一副死磕的架勢。同時,實施關中總動員,全面增援隴右地區,鎮守荊州的名將張郃也被調了過來。街亭之戰,張郃幹趴下了蜀將馬謖,使得魏國軍隊和物資能夠穿越隴山開進隴右。到這個時候,諸葛亮也就沒啥可折騰的了,只能趕緊撤軍。
威震關中和威震魏國的北伐,只有這一次。因為打草驚蛇了,曹魏在關中和隴右地區開始整固防線。司馬懿的關中軍隊正式在這裡紮下了根。於是,其餘的四次北伐就不可能產生什麼實質威脅了。
為什麼不會再有威脅?
化繁就簡的原因就是蜀漢打不過。一個四川加一個漢中,根本就幹不過一個關中加一個隴右。歷史上,四川軍閥就鮮有幹過關中軍閥的先例。
地利形勝的原因是秦嶺大山,蜀漢大曹魏和曹魏打蜀漢,都要穿越秦嶺大山。這不是拼誰的兵更能打,而是拼誰的後秦更抗造。蜀漢的家底根本就支撐不起這種大戰爭。
天下九州曹得其六,蜀漢是以一州之力與曹魏爭鋒。所以,諸葛亮就是再牛,也不可能折騰出什麼大動靜來。
然後,再看當時的天下格局,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但,就是把東吳和蜀漢加到一起,也不是曹魏的對手。所以,曹魏早就擁有了消滅吳蜀、統一天下的能力。
但,有能力,只是具備了物質條件,而要滅國蜀漢還需要主觀的動機條件。也就是,你得給曹魏一個充足的理由,使得它不滅蜀漢就不行。
這個理由在司馬昭時代出現了。
老狐狸司馬懿要比大兒子司馬師更有威望,有他坐鎮,曹魏就亂不了。而司馬師雖然比不上父親,但早被司馬懿當成家族繼承人培養了,所以也是政壇老油條。但,司馬師死得太突然。於是,司馬家的全部重擔就壓到老二司馬昭的肩膀上。
但,這個老二根本就沒被報以什麼期望。因為司馬家不可能一下培養兩個家族繼承人。於是,無論是能力培養還是勢力培植,司馬昭跟司馬師相比都差了一個量級。要能力,能力不顯著;要威望,威望不夠格。所以,司馬昭當政,最缺的就是政治資本。沒有政治資本,司馬昭別說篡位,就是當權臣都費勁。
於是,曹魏內部的當軸家族,司馬家,也就有了對外搞戰爭、撈取政治資本的迫切需要。最大的政治資本,莫過於滅國戰爭。一旦有了這個資本,那司馬昭就能在曹魏橫著走,威望指數都能把老爹司馬懿和大哥司馬師蓋過去。於是,蜀漢和東吳,就得滅一個。
但,為什麼是蜀漢呢?
既然要搞滅國戰爭,就不會太挑食,滅蜀漢和滅東吳都算建功立業。而滅蜀漢最容易,因為蜀漢最弱。所以,柿子肯定先挑軟的捏。到底滅哪個,對司馬昭來說,根本就是想也不用想的問題,直接滅蜀漢。
滅東吳就不行嗎?
滅蜀漢,完全可以依靠步兵和騎兵的軍事碾壓。但,滅東吳就必須水軍作戰,但水軍明顯是東吳最強,所以曹魏無法形成軍事碾壓。而東吳東據建康、西控荊州,幾乎掌控了蜀漢以外的整條長江。所以,滅東吳就得以長江為謀劃,發動渡江戰爭。渡江戰爭,並不是不能打和打不贏。但關鍵是要動用的資源太多,所以需要的決心就得更大。晉滅東吳,光軍隊就動員了20萬,益州王濬部的水陸主力就有7萬多人。搞這麼大動靜去撈政治資本,這就有點兒過分了。
就兩個敵人,一個是東吳、一個是蜀漢,而蜀漢最弱。滅東吳也不是不可以,但動用的資源太多,所以從效率和成本的角度考慮,還是滅蜀漢更合適。
而這時候的蜀漢呢?
諸葛亮以後,依次是蔣琬、費禕輔政,但這兩個人無論是能力還威望,都比諸葛亮差遠了。而費禕之後,是姜維輔政。雖然姜維也是個人才,但畢竟是從隴右投降過來的,所以威望比蔣費二人還差。公元262年侯和戰敗後,姜維連大將軍都當不成了,被閻宇代替。加之與宦官黃皓不和,間接也就難以取信蜀主劉禪,於是只能跑到沓中屯田,連成都也不敢回。這就是當時的蜀漢形勢。內政基本沒人管;北伐敗多勝少;關鍵是主公與將軍之間互不信任。
這就為曹魏攻滅蜀漢提供了機會,司馬昭所謂“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一旦拿下蜀漢,曹魏就可以順長江而下直接搞定東吳了。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
這就是司馬昭的謀算。但名將鄧艾和朝中的很多大臣是反對的,認為滅國蜀漢的時機還不成熟。
雖然蜀漢內政不修,但並不亂,不像東吳,從孫權晚年開始就折騰不止。所以,應該等蜀漢更亂一點兒,再動手。這個意見沒有錯,但司馬昭等不了。鄧艾這些人反對也沒用,這傢伙死活也得把蜀漢幹掉。
有時候你之所以各種抱怨和不滿,不是因為你能力不行,而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鄧艾能力絕對夠,從純軍事的角度來說,曹魏應該再等一等,最好等到姜維跟劉禪劍拔弩張了再動手。但是,司馬昭卻是在玩政治,再不動手滅了蜀漢,我們司馬家得捱到啥時候才能篡位。老壽星司馬懿都被熬死了,大哥司馬師也一命嗚呼了,我這個小字輩最缺的不是機會而是威望和資本。
於是,有了司馬昭的決心,魏滅蜀漢也就不可避免了。至於戰爭過程,也就無需過多分析了。名將和奇謀是一個方面,但關鍵是打不過。曹魏經濟碾壓、軍事碾壓,蜀漢只能躺死。
-
5 # 韶華傾夢
自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後,諸葛亮便一直為蜀漢的事業勞累奔波,兢兢業業,夙興夜寐。在諸葛亮為相期間,努力發展民生,提升士卒的戰鬥力。在平定南方的孟獲後,不久便呈現出師表,決心開始北伐。
諸葛亮前後五次北伐,雖然沒有大勝,但也完成了北伐的初衷——為蜀漢贏得發展的時機,也曾一度威震曹魏關中。而在諸葛亮、蔣琬,以及費禕等人先後去世後,由姜維繼任。那麼,面對如此蜀漢,魏國為何要先滅了蜀國呢?
其實,經過了關羽失荊州,以及劉備大敗於夷陵之後,蜀漢便開始走了“下坡路”。這個時候的蜀漢,曹魏其實是不再把它當作對手的。在曹魏的眼中,真正的對手還是東吳。所以,才有曹丕伐吳,以及周魴賺曹休而引發的石亭之戰。
但和曹魏相比,東吳就是個“憨憨”,沒有開拓之心。就拿石亭之戰來說,此戰由周魴引發的戰機,是東吳唯一一次能夠全面進攻曹魏的大好時機。但是,這一時機沒被抓住,陸遜以風險太大為由拒絕了,而孫權也沒有過多的堅持。
所以說,曹魏不把蜀漢放在眼中,想一度的進攻東吳。而東吳和警惕曹魏,但就是沒有主動性。也因此,在曹魏沒有足夠的戰船和水軍,以及順江而下的地勢時,兩國誰也奈何不了誰。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蜀漢這個“小透明”不甘寂寞,又開始折騰了。姜維在沒有蔣琬和費禕的壓制後,開始前後十一次北伐,不斷地對曹魏發起挑戰。俗話說,泥人也有三分火氣。蜀漢對曹魏邊境的不斷侵擾,終於撓起了曹魏的火氣。所以,曹魏開始對蜀漢進行全面攻略,大有滅國之心。
此外,除了姜維的十一次北伐外,曹魏若是能夠以蜀漢為跳板,完全可以快速進攻江東。因為蜀漢所佔據的是上流,地勢高,只要順江而下,不僅減少了時間,還能夠打江東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佔據蜀漢之後,曹魏就馬上建造船舶,訓練水軍。等待時機一成熟,馬上展開對東吳的攻勢。
總而言之,蜀漢國小且小動作不斷,在時機可趁之下,曹魏當然是挑軟柿子先打,然後再一戰而定乾坤了。
-
6 # 鄭秦雲
我不太贊成減水書生所論的史實,對基本細節作若干補充。
首先,諸葛亮五次伐魏,基於諸葛亮主動發起的進攻的是這個數字。但史學界一般把諸葛亮和姜維對曹魏的主動征伐稱作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八次伐魏。人們把蜀漢節亭兵敗也祘作諸葛亮主動伐魏是不適合的。這是曹魏方面進行了多方準備,向蜀漢首先開刀的戰役。曹魏方面首先打通了從平涼經陳倉過略陽到劍門關的隴右大道,切斷了蜀漢基本盤(成都一一漢中)同蜀漢第三塊疆域西涼地方政權的聯絡,其次派曹魏精銳之師一一司馬懿為統帥張郃為主將對蜀漢進行征討。
諸葛亮並未十分重視這次來自曹魏的軍事進攻,派出一個乳臭未乾、躊躇滿志的的馬謖為主將去迎敵。從培養青年軍事人才的角度應派王平為主將,使馬謖得到學習鍛鍊的機會。結果導致節亭兵敗,諸葛亮操淚斬馬謖。這件事對諸葛亮打擊很大。他認真地判斷了曹魏和蜀漢的軍事形勢。在三國的實力範圍內,曹魏最強大,東吳次之,且有長江天險可作依憑,蜀漢最弱,魏蜀軍力比為五比一。蜀漢雖有秦嶺巴山可資助守,無奈隴右大道之修建實際上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突破了蜀漢軍事屏障。曹魏軍方剿滅其它兩國的決心從未泯滅過,最有可能進攻的當然是隻有山障而無水險的蜀漢。諸葛亮認識到:蜀漢已經到了危機存亡的關頭,不在軍事上主動進攻,必在沉黙和等待中滅亡。而秦嶺以北的八百里秦川是曹魏軍事力量集中守衛和佈防的核心地區,諸葛亮率兵伐魏幾無勝祘可能。那麼他為什麼不遺餘力進行了五次征伐,連他的接班人姜維也以已經丟失的西涼地方為重點實施了八次伐魏?攻城掠地決非他們的目的。他們是要在不停的進攻中打亂曹魏的軍事部署,使敵方疲於應付,被牽著鼻子走,沒有機會形成一個拳頭進行打擊,從而使得蜀漢的基本盤在運動戰中得以儲存。所以我不同意減水小生虛誇諸葛亮北伐威振曹魏的云云之說。
退一步來講,即使諸葛亮率兵伐魏得手,能否擋得住曹魏虎狼之師在其窩邊的啃咬。蜀漢最弱,已被曹魏重重包圍,是屬於攻守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終成曹魏盤中餐,只是個時間問題。曹魏首先選中蜀漢為進攻目標,長江天險成為曹魏政權解決東吳問題的重要考慮,故蜀漢政權先於東吳政權滅亡也在情理之中。
咸陽人
-
7 # 百代千秋史
感謝友友的好問題。如果從史實出發,這裡既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三國之中,魏國先滅蜀國其實有其偶然性。不過,討伐蜀國的戰爭一旦發動,蜀國的滅亡、魏國的得手卻有其必然性。即便是偶然因素疊加,從中仍能感受到某種必然性。
從魏國角度而言,這裡我們就著重分析魏國得手的偶然因素。
(凡事皆有兩面性,分析時得辯證地來看。魏國滅蜀,開始有其偶然性,但結果卻有其必然性。)
專修內政,西守東戰:曹魏的國防戰略
首先明確一點,三國當中地域最廣、人口最眾、兵吏最多的是曹魏,但在軍事最保守的也是曹魏;地域最狹、人口最寡、兵吏最少的是蜀漢,但在軍事最具攻擊性的反而是蜀漢。當然,各有其緣由。從曹魏的角度而言,內部的穩定始終是首要命題。軍事上長期處於防守狀態,其防禦要點在祁山、襄陽和合肥三地。
縱觀曹魏的歷史,在西線對蜀以祁山以支撐點,長期處於防守狀態。曹丕執政的七年幾乎是“西線無戰事”。曹叡執政期間主要是抵擋諸葛亮規模大小不一的五次進犯。公元230年夏至冬季的僅有的一次的主動進攻,還因為天氣原因,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順帶說一句,此次進攻以曹真為主力、司馬懿掩護側翼,曹真兵分兩路,其中曹真本軍走子午谷,可是走到一半就原路折返了,由此可見所謂的“子午谷奇謀”究竟有多少勝算。
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曹魏政權進入晚期,除了抵抗來自姜維的持續進攻,公元244年曹爽來了一次軍事冒險,卻險些全軍覆沒,成就了王平興勢之戰攻勢防禦的大名。
(三國鼎立,魏長時間呈現西守東攻的態勢。)
對於曹魏政權,相比於東線的你來我往,西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防守,可以概括為西守東戰。
力排眾議,偶然累積:司馬昭的滅蜀戰爭
曹魏發動滅蜀戰爭的時候,已經是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為期60年的三國已經進入後半段。當時曹魏的實權早已轉移到了司馬家族,彼時司馬懿和司馬師皆已不在人世。與其說魏國的,但不如說是司馬昭的滅蜀戰爭。
關於這場戰爭的起因,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習鑿齒的《漢晉春秋》都有記載,我們不妨一一回顧一下:
文王以蜀大將姜維屢擾邊陲,料蜀國小民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惟會亦以為蜀可取,豫共籌度地形,考論事勢。景元三年冬,以會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四年秋,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毋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可見,滅蜀之戰從發動就意在完全解決即“圖蜀”,而且是“大舉”。在此決策上支援司馬昭的只有鍾會一人。可見,鍾會是關鍵人。而且他是主帥,一發動就是十餘萬眾,有志在必得之勢。
初,夏侯霸降蜀,姜維問之曰:“司馬懿既得彼政,當復有徵伐之志不?”霸曰:“彼方營立家門,未遑外事。有鍾士季者,其人雖少,終為吳、蜀之憂,然非非常之人亦不能用也。”後十五年,而會果滅蜀。
—《漢晉春秋-後主炎興元年(魏曹奐景元四年,吳孫休永安六年)》
這裡也提到關鍵人物鍾會。
(鍾會的形象。他是三國晚期最耀眼的將星之一,只是他想要的太多了。)
可見,司馬昭滅蜀的第一個偶然性就是關鍵人物鍾會。
可問題是在鍾會伐蜀的過程中,遇到了麻煩,甚至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軍悉屬會,進攻劍閣,不克,引退,蜀軍保險拒守。
司馬昭滅蜀之戰委派了三個將領,除了鍾會以外:
四年秋,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艾趣甘松、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毋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不僅如此,根據其他文獻,無論是鍾會還是鄧艾都遇到了同樣困擾諸葛亮和姜維的難題:糧草不繼。
方鄧艾以萬人入江由之危險,鍾會以二十萬眾留劍閣而不得進,三軍之士已飢,艾雖戰勝克將,使劉禪數日不降,則二將之軍難以反矣。故功業如此之難也。
—袁準《又諸葛公論》
看來之前司馬昭商議伐蜀時眾人的不支援,還真是有原因的。此時鐘會受阻退兵,諸葛緒被鍾會檻送京師。如果另一路鄧艾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恐怕,蜀漢政權還會延壽的。可是,鄧艾偏偏是第二個偶然因素。
(鄧艾偷渡陰平的場景。“既生會,何生艾”,恐怕是鍾會的心聲。畢竟,本來一個承擔牽制任務的卻打成了主角,這能容忍?)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屬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
本來只是起牽制作用的鄧艾偏師,卻成了滅亡蜀漢的一錘定音的力量。鄧艾的主動性、堅韌度和一往無前的氣勢,在任何時代都是非常奇缺的。
即便如此,鄧艾打到成都城下之時,他面對的並不是一座空城。同時,後主劉禪無論是向東投吳,還是向南遷都,都還有迴旋餘地。可是偏偏此時不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讓劉禪去親近的“貞良死節之臣”,卻是譙周的用心良苦。
(譙周的形象。為什麼他勸主降敵成了習慣?只因為他是益州本土勢力的代言人。)
後主使臣群會議,計無所出。或以為蜀之與吳,本為和國,宜可奔吳;或以為南中七郡,阻險斗絕,易以自守,宜可奔南。惟周以為:“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今若入吳,固當臣服。且政理不殊,則大能吞小,此數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則魏能並吳,吳不能並魏明矣。等為小稱臣,孰與為大?再辱之恥,何與一辱? 且若欲奔南則當早為之計然後可果今大敵以近禍敗將及群小之心無一可保恐發足之日其變不測/何至南之有乎!群臣或難周 曰:“今艾以不遠,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東吳未賓,事勢不得不受之, 受之後,不得不禮。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請身詣京都,以古義爭之。” 眾人無以易周之理。
後主猶疑於入南,週上疏曰:“或說陛下以北兵深入,有欲適南之計,臣愚以為不 安。何者?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逼之,窮乃 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今以窮迫,欲往依恃,恐 必復反叛,一也;北兵之來,非但取蜀而已,若奔南方,必因人勢衰,及時赴追,二也; 若至南方,外當拒敵,內供服御,費用張廣,他無所取,耗損諸夷必甚,甚必速叛,三 也;昔王郎以邯鄲僭號,時世祖在信都,畏逼於郎,欲棄還關中。邳肜諫曰:‘明公西 還,則邯鄲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亡叛可必也。’世祖從之,遂破 邯鄲。今北兵至,陛下南行,誠恐邳肜之言覆信於今,四也。願陛下早為之圖,可獲爵 土;若遂適南,勢窮乃服,其禍必深。《易》曰:‘亢之為言,知得而不知喪,知存而 不知亡;知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言聖人知命而不苟必也,故堯,舜 以子不善,知天有授,而求授人;子雖不肖,禍尚未萌,而迎綬於人,況禍以至乎!故 微子以殷王之昆,面縛銜璧而歸武王,豈所樂哉,不得已也。”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
之所以大段引用,只想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譙周為了使劉禪投降費勁了心機,投入了大量精力。嗚呼哀哉!中國自古以來賣主(祖)求榮者有之、臨陣脫逃者有之、出賣祖宗者有之,可向譙周這般費勁心機“勸主降敵”者著實不多見!
其實,對於是否要降魏,劉禪是有猶豫的,開始傾向於南遷。如果此時,諸葛亮筆下的“貞良死節之臣”站出來,局面很可能不一樣。鄧艾在成都城下和城外,譙周在成都城內和宮廷之上,兩股力量推動了劉禪開城投降。這是一個偶然因素。
(用此圖收尾甚合適,對不對?)
總結司馬昭的滅蜀之戰,我們會發現:
第一個偶然因素在於有智謀、有雄心的鐘會。沒有他,滅蜀之戰只會胎死司馬昭的腹中。
第二個偶然因素在於主動性、善於捕捉戰機的鄧艾。沒有他,滅蜀之戰只會半路收兵,甚至會成為“爛尾工程”。
第三個偶然因素在於譙周的苦苦勸降。沒有他,或者說有“貞良死節之臣”挺身而出,鄧艾只會曇花一現。
-
8 # 大話說史
高平陵之變後,曹魏宗親被司馬懿父子連根拔起,自此以後軍政獨攬,乾坤獨斷,統治勢力日益穩固。司馬昭接替司馬師擔任大將軍以後,由於擅權結黨,為魏帝曹髦所惡,曹髦暗中交結大臣,意圖親自討伐司馬昭,但事情洩露,被司馬昭手下所殺。司馬昭雖然專權跋扈,卻堵不住天下士人悠悠之口,為了轉移焦點,司馬昭急需對外戰爭來提升自己的威望。
曹魏政權一直奉行的軍事戰略是“先蜀後吳”,魏文帝曹丕就曾經三次大規模的進攻東吳,曹叡也多次對孫吳用兵,並在淮南地區實行屯田並部署重兵。那麼司馬昭為何會先攻打蜀國呢?這背後有著深刻的歷史地理以及現實因素。
一、蜀多山地,山地作戰便於重點突破從軍事地理的角度來看,蜀漢佔有四川盆地,漢中盆地以及秦嶺山脈,地形險要,確實易守難攻。而正因為地形的因素,蜀國不可能全面設防,阻擋魏國的大軍,只能在險要的關隘重點防禦,拒險而守,等待魏軍主動撤軍。這意味著,如果蜀軍的防禦出現紕漏,或者兵力不足,那麼魏軍便可趁虛而入,只要一點突破,便會像尖刀一樣直插腹心,防禦的蜀軍就會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此外,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先蜀後吳有利於更快統一。歷代軍事將領都認為川蜀是“喉衿之地”,打下蜀漢,便可大制舟楫,大興水師,順流而下,高屋建瓴,荊楚吳越之地便如同探囊取物,正如司馬昭所說: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反過來看,如果魏國先攻打東吳,難度係數便會加大。首先攻打吳國,需要大量的舟楫,而北方領土為主的曹魏並沒有,也沒有合適的造船基地。曹丕三次大規模進攻無功而返,只能留下“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的臨江之嘆。
其次,自古滅江南,一定要先渡過長江,而橫渡長江,從下游進攻的難度很大,還容易被東吳水師切斷補給線。如果“先蜀後吳”,便能佔據長江上游,不僅方便訓練水師,還可以從多個方向進攻江東,江防數千裡,備多力分,很容易被大軍輕易突破。因此,先拿下蜀漢,從地理角度更方便對吳作戰。
二、吳強蜀弱,先弱後強較為容易從蜀國和吳國的國力對比來說,天下十三州,蜀國僅一州之地,三國之中,蜀國最為弱小。在古代,更多的人口意味著更多的兵源以及稅收,而蜀國帶甲將士僅十萬,民眾九十四萬,況且多山地,經濟發展水平低。反觀當時的吳國,隨著北方人口的南遷,江南地區的開發,人口增長很快,城市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士兵二十三萬,民眾二百三十萬,實力遠超蜀漢。
更為重要的是,蜀國國小力弱,諸葛亮在世時還能勉強維持,諸葛亮死後,姜維多次北伐魏國,不僅勝少敗多,還大大的削弱了蜀漢國力,史載“維數出兵,蜀人愁苦”。不僅如此,後主劉禪昏庸無能,宦官黃皓擅權作威作福,政治腐敗,邊備不修,民力困頓,蜀國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正如魏國討蜀詔書所說:
“蜀,蕞爾小國,土狹民寡,而姜維虐用其眾,曾無廢志;往歲破敗之後,猶復耕種沓中,刻剝眾羌,勞役無已,民不堪命。”而當時的吳國,吳景帝在位期間,輕徭薄賦,心憂百姓,名臣陸機評價他“景皇聿興,虔修遺憲,政無大闕,守文之良主也。”孫氏父子三代經營江東,如果魏國興兵來犯,必然會迎來舉國抵抗,再加上東吳有著足夠的戰略縱深,如果對吳戰事陷入膠著,便會給蜀漢以可乘之機,造成隴右以及關中的危局。
三、蜀漢的邊防部署出現漏洞蜀國的地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漢中、四川盆地以及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並且這幾個地區不是橫向分佈,而是縱向漸次,對蜀作戰,方便分兵實行碾壓推進。而最先承受魏軍軍事壓力的便是漢中之地,蜀國太守曾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由此可見,漢中的防禦對於蜀漢至關重要,漢中被突破,益州危在旦夕。
劉備時代,蜀漢在漢中的防禦部署,是實行拒敵於外的戰略,派兵駐守漢中外各關隘要點,堅守不出,魏軍久攻不下,糧草斷絕,便會自行退去。姜維接任大將軍後,認為在漢中外實行重點防禦,雖然不會失敗但是難以大勝,因此姜維改變了漢中的防禦體系,實行誘敵深入擊其惰歸的邊防策略。
敵人進攻時,漢中各外圍要點“斂兵聚谷”,退守漢、樂二城池,放敵人進入漢中盆地,以逸待勞,敵人攻關不克,野無散谷,自然退卻。蜀軍等到魏軍退卻時全軍出擊,協力進攻,魏軍自然大敗。但是這個戰略的核心在於,蜀軍需要抵擋住魏軍的前幾波進攻,不能讓魏軍拔城掠地,因此在漢中防禦,需要配備蜀軍的主力部隊。
可是姜維得罪宦官黃皓後,為了躲避禍患,便藉口準備北伐,主力部隊遷移到沓中屯田,而這就造成了漢中的防禦空虛,對於這一點,司馬昭看得十分清楚:
“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地以襲漢中。以劉禪之閽,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最終,魏國三路大軍攻打蜀國,而司馬昭為了牽制住在沓中的姜維主力,派遣三萬人從狄道截斷姜維歸路,雖然最終姜維得以與蜀漢援軍回合,把守劍閣,卻沒有時間和兵力堵住全部缺口,給了鄧艾鑽空子的機會。
“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城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鄧艾知道蜀軍主力全在劍閣防守,益州空虛,便偷渡陰平,如神兵天降般來到巴蜀平原,長驅直入,擊殺蜀軍將領諸葛瞻,佔領綿竹,劉禪自知退無可退,成都難受守,只能開城投降。蜀漢防備劍閣的軍隊回援成都,在路上得到劉禪投降的訊息,只能留下“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的千古之嘆。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讀史方輿紀要》
3、《三國時期國家關係的地理闡釋》
4、《魏晉南北朝經濟研究》
-
9 # 風嬙遙度天際
一:蜀比吳弱!二:蜀易受難攻,而且屢次北伐嚴重威脅了魏國的國土安全與魏國有很大的領土紛爭!三:從現實來說蜀國雖然弱但是更難於攻破,因為蜀道難於上青天!魏國強大的騎兵根本無法穿越,部兵攻打糧草運輸問題很難解決!四:蜀國從地理位置來說攻破蜀國更容易伐吳!四川位於長江上游!可以順江而下!所以劉備攻吳時只有四萬人(並不是小說中的四十萬七十萬純粹扯)而吳國有六萬還是瞎的不行!後來的朱元璋也是害怕陳友諒!都是因為他們在長江上游!時刻威脅的自己!劉備在上游洗臉孫權就喝洗臉水,在上游洗腳孫權喝洗腳水,在上游撒尿……孫權…
-
10 # 鄭火炎焱燚
諸葛亮五次北伐,威震關中,但是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戰果。雖然如此但諸葛北伐也是不得不做的。至於為何會被魏國先滅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蜀國國力要遠落後於魏國,古代打仗靠的是人力及資源,蜀國以一州之地挑戰魏國九個半州(天下13州魏國九個半,吳國2個半,蜀國一個),各方面資源條件比魏差的太多了。
第二,諸葛亮死後,蜀國再無經國之才。人才儲備嚴重不足,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就是這一局面。要知道劉備之所以能夠創立蜀國靠的是劉備顛沛流離時從四處收攏了一大批將才謀士(諸葛亮,龐統,法正,關,張,趙,馬,黃等),靠著這批優秀人才劉備才艱難的創立了蜀國。可是等到三國鼎立後各方穩定下來蜀國的人才來源明顯不足,後繼無力。
第三,曹操死後,魏國曆代國君並非昏君,都是勵精圖治,治國有方的治國之君。相比蜀國要好的多。在曹操死後北方基本都已經穩定下來了,百姓也都認可了魏國。魏國對於蜀國和吳國基本上是守多攻少。專心的休養生息,因此魏國國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相反蜀國由於常年征戰而民有飢色,國力在不斷的消耗。
魏強而蜀弱,魏國民富國強,蜀國內憂外患。魏國先滅蜀國是情理當中的事。
-
11 # 歷史的讀者
其實有四點,第一點,正統之爭,蜀漢是自認為是漢朝的傳承,認為自己是正統。魏國是有漢獻帝禪讓得來,雖然事實上魏國由司馬氏掌權,但是表面上是還是曹魏的名義,出兵容易找藉口。東吳屬於自立為王沒有正統的。第二點國力,三國中蜀國國力最弱,不滅他滅誰。第三點,地理位置,魏國擅長騎兵和步兵。雖然蜀國易守難攻,但是魏國可以發揮兵力長處 。蜀漢處於國從地理位置來說攻破蜀國更容易伐吳!四川位於長江上游!可以順江而下!第四點,蜀漢皇帝劉禪昏庸,寵信寵宦官,朝內沒有多少治華人才。東吳孫皓在初期施明政,東吳一片盛是景象。
-
12 # 歷史百貨鋪
魏國先滅蜀國是一個趨勢,這也是必然。
首先,最大的原因還是國力的原因,由於諸葛亮常年的北伐,已經把蜀漢的國力消耗殆盡。雖然在三國的後期,蜀漢一直有活躍的軍事活動,外表看似很強大,實際已經是外強中乾,在國力上已經不及吳國,更別說魏國了,當諸葛亮去世以後,國力更加難以支撐龐大的軍力消耗,這也給了魏國最好的機會。
其次就是在三國後期,蜀國和吳國已經失去當初牢固的“孫劉聯盟”,不能和魏國構成鼎力之勢,而後期的吳國只想著依靠長江天險,過著快活的日子,只有蜀漢一直威脅著魏國的西面,這也讓魏國把軍事重心指向的巴蜀大地。當時的魏國也很清醒,只要把蜀國滅了,失去三足鼎立的態勢,吳國自然而然的是囊中之物。
-
13 # 龍之廣
蜀國五次北伐,國家經濟下滑和空虛,在魏國眼裡蜀國就是個窮光蛋,和蜀國的交戰猶如吃了蒼蠅一樣噁心人,必先除蜀國
-
14 # 鴻涵先生
每每讀到蘇軾這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時候,都不禁感慨,時間就如白駒過隙,一時多少豪傑都隨著而去湮滅在歷史的浪潮裡,三國的故事精彩絕倫,千年已過,仍然還是話題中的話題。
諸葛亮是千古名臣,以智者和忠臣的形象在後人心中歌頌了千年,他的名作《出師表》是千百年來仁人志士效仿的典範,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是後人們學習的榜樣。
劉備是三國中蜀漢政權的開創者,他雖是漢室宗親,可惜到了他這一代人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榮光,劉備在“黃巾起義”時舉兵起事,歷經幾十年坎坷,一直過著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他的志向是“興復漢室”,可惜天不遂人願,漢家天下氣數已盡,再也無力迴天,但是即便如此,在他遇到諸葛亮之後,劉備仍然割據了益州,三分了天下,為漢室再延續了42年的壽命,可見諸葛亮對於三國格局的影響是很大很大的。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劉備在四十歲的年紀來到了荊州投奔遠方親戚劉表,劉表把劉備派到了新野駐紮,在新野呆了6年,終遇諸葛亮,此時劉備46歲,諸葛亮26歲,於是便有了“隆中對”的千古美談,在這次談話中,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長期的戰略計劃,詳細地分析了天下局勢,指出了劉備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併為此制定戰術,劉備悉心接受,聯吳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佔據了荊州部分地區,又取得了益州,而後兵出漢中,老將黃忠“定軍山一役”斬了夏侯淵,此時的劉備達到了人生中的最巔峰時期,稱“漢中王”。
劉備佔據了益州、漢中之後,孫權開始不安分了,欲討回荊州,劉備不給,於是便有了東吳襲殺關羽,而後劉備報仇發動“夷陵之戰”的事件,此戰劉備舉全國精兵出動,但以失敗告終,劉備因此大病一場,命殞白帝城,臨終託孤諸葛亮,自此蜀漢政權進入了諸葛亮領導時期。
回到題目,諸葛亮五次北伐,真的威震魏國關中嗎?“從徵張魯,別從散關入討叛氐,收其麥以給軍食。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陳壽.《三國志.魏志.張既傳》
“後襲領丞相長史,隨太祖到漢中討張魯。太祖還,拜襲駙馬都尉,留督漢中軍事。綏懷開導,百姓自樂出徙洛、鄴者,八萬餘口。”——陳壽.《三國志.魏志.杜襲傳》
筆者認為諸葛亮五次北伐並未真的威震關中,因為此時的關中已經是一片荒蕪之地,曾經富庶的關中地區百姓早就讓曹操遷徙到北方充實人口了,關中在此時的地位,除了是北伐進攻的大本營之外,無任何意義。
北伐僅僅是天下欲“恢復漢室”之人心中的一個夢想而已,三國未來的局勢早已經在“關羽失荊州”,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失敗後就已經註定了。
其實諸葛亮自己也很清楚,“興復漢室”的戰略是他自己制定的,具體的方式就是佔據荊益二州作為大本營繼而北圖漢中之地,可是荊州已經沒有了,漢中位置固然重要,實則是諸葛亮的備選路線,因為若要北伐,只有荊州路線才是最優路線。
漢中對於進攻魏國的重要性的前提就是蜀漢政權固有荊州一地,如果沒有了荊州,漢中便只能是防守的重中之重了。
★★漢中位於秦嶺、西安(古長安)、成都(古益州首府)中間的位置,是曹操南下和劉備北進的必經之地,並且漢中之地外有金牛、陽平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可守,內有子午、陳倉等古道可進亦可退,可以說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由漢中向北可奪取關中,威脅到中原地區,如果曹兵關中部署重兵,換條線路從漢中也可以出兵隴右地區,佔據甘肅天水(古上邦地區),然後再東圖長安,同樣,漢中之地是蜀漢北線防禦的最核心的屏障。
所有的設想都因為關羽“丟了荊州”而泡湯,諸葛亮北伐只剩下漢中路線了,而這條路線是最難的路線,難在兩點:一、曹操遷徙了漢中的百姓,漢中地區成了一片荒蕪之地,沒有人煙,只有戰場,一片沃土沒有了農業生產,若要保證戰爭順利的進行,必須要有充足的糧草供應,這些客觀條件蜀國都不具備。
二、難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地理條件,漢中和益州之間的距離有500多公里,但是其中有將近400公里是崎嶇蜀道,益州雖然是天府之國,可是要想把糧草運輸到前線也是很勞累軍民的,平地尚可用車馬輔助,而崎嶇山路就只能靠人力來背。
簡單的計算一下,以十萬大軍駐守漢中一年為算,一個士兵每天消耗一斤糧食,一年就是365斤,按照十萬人算,一年消耗3650萬斤,一個運糧民夫往返漢中和成都需要用20天,去的每天走50裡地,還不能背太沉,就算50斤吧,回來時走80裡,還是不停地走,民夫也要消耗糧食,一天一斤,實際上每個人真正送到軍營的糧食只有30斤,一萬個人去送才僅僅是一次三十萬斤,需要一共送十次才能僅僅滿足需求。這一下就耽誤了200天的時間,還是在不休息的情況下。
所以由此看來,諸葛亮的北伐並不那麼容易,而且諸葛亮北伐終止的原因有三次都是因為糧草問題,所以諸葛亮的北伐並沒有威震關中,雖然勝負有別,可對於魏國而言,即使敗了也不傷筋骨,而蜀國卻勝則傷筋動骨,敗則元氣大傷,國力衰退。
況且漢中乃荒涼之地,勝了又有什麼用呢?無非是勞民傷財罷了。
魏國為什麼先滅蜀國?三國之中,蜀國最弱,也是最先被滅的國家,究其原因三兩點:
一、蜀國常年南征北伐,軍民疲累,經濟發展慢,打仗打的就是經濟,可蜀漢一窮二白,雖然佔據天府之國,可也是無濟於事,而曹魏之地佔據中原富庶地區,兵強馬壯,後勤補給充足。
二、蜀國內政混亂,益州地區自劉焉、劉璋父子以“客籍”統治之後,就從沒安生過,益州本土士族勢力一直在和劉焉父子做鬥爭,劉備入川,再次以“客籍”身份統治蜀地,經過諸葛亮的權衡關係也僅僅是解決了表面的問題,所有的勢力在隨著劉備、諸葛亮能強勢政治人物的去世,再度明爭暗鬥,所以內政不穩也是蜀漢的一大弊病。
三、蜀魏之間數年鬥爭的戰略規劃決定,蜀的戰略目標是出漢中攻魏而後取東吳,魏的目標則是先下蜀而後由蜀擊東吳。
小結:諸葛亮可是稱得上是“三國鼎立”局面的“總設計師”,他作為忠臣的典範千古流芳,他輔助劉備開創事業,輔佐劉禪經營蜀國,他是蜀漢政權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可是筆者認為他也略有瑕疵,如果他能在蜀國勵精圖治,積攢實力,也許蜀亡不會太快,又或者能夠逆轉局面,但是他的連年用兵,使得軍民疲憊,百姓怨聲載道,這也是導致蜀國最先被滅的直接原因。
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只有災難,沒有其他,而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先發展自己,益州的老本是劉焉父子經營多年才獲得的,可是卻因戰爭煙消雲散。
-
15 # 快看動漫
諸葛亮五次北伐,威震魏國關中,魏國為何會先滅蜀國?
每每讀到蘇軾這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時候,都不禁感慨,時間就如白駒過隙,一時多少豪傑都隨著而去湮滅在歷史的浪潮裡,三國的故事精彩絕倫,千年已過,仍然還是話題中的話題。
諸葛亮是千古名臣,以智者和忠臣的形象在後人心中歌頌了千年,他的名作《出師表》是千百年來仁人志士效仿的典範,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是後人們學習的榜樣。
劉備是三國中蜀漢政權的開創者,他雖是漢室宗親,可惜到了他這一代人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榮光,劉備在“黃巾起義”時舉兵起事,歷經幾十年坎坷,一直過著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他的志向是“興復漢室”,可惜天不遂人願,漢家天下氣數已盡,再也無力迴天,但是即便如此,在他遇到諸葛亮之後,劉備仍然割據了益州,三分了天下,為漢室再延續了42年的壽命,可見諸葛亮對於三國格局的影響是很大很大的。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劉備在四十歲的年紀來到了荊州投奔遠方親戚劉表,劉表把劉備派到了新野駐紮,在新野呆了6年,終遇諸葛亮,此時劉備46歲,諸葛亮26歲,於是便有了“隆中對”的千古美談,在這次談話中,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長期的戰略計劃,詳細地分析了天下局勢,指出了劉備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併為此制定戰術,劉備悉心接受,聯吳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佔據了荊州部分地區,又取得了益州,而後兵出漢中,老將黃忠“定軍山一役”斬了夏侯淵,此時的劉備達到了人生中的最巔峰時期,稱“漢中王”。
劉備佔據了益州、漢中之後,孫權開始不安分了,欲討回荊州,劉備不給,於是便有了東吳襲殺關羽,而後劉備報仇發動“夷陵之戰”的事件,此戰劉備舉全國精兵出動,但以失敗告終,劉備因此大病一場,命殞白帝城,臨終託孤諸葛亮,自此蜀漢政權進入了諸葛亮領導時期。
回到題目,諸葛亮五次北伐,真的威震魏國關中嗎?
“從徵張魯,別從散關入討叛氐,收其麥以給軍食。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陳壽.《三國志.魏志.張既傳》“後襲領丞相長史,隨太祖到漢中討張魯。太祖還,拜襲駙馬都尉,留督漢中軍事。綏懷開導,百姓自樂出徙洛、鄴者,八萬餘口。”——陳壽.《三國志.魏志.杜襲傳》筆者認為諸葛亮五次北伐並未真的威震關中,因為此時的關中已經是一片荒蕪之地,曾經富庶的關中地區百姓早就讓曹操遷徙到北方充實人口了,關中在此時的地位,除了是北伐進攻的大本營之外,無任何意義。
北伐僅僅是天下欲“恢復漢室”之人心中的一個夢想而已,三國未來的局勢早已經在“關羽失荊州”,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失敗後就已經註定了。
其實諸葛亮自己也很清楚,“興復漢室”的戰略是他自己制定的,具體的方式就是佔據荊益二州作為大本營繼而北圖漢中之地,可是荊州已經沒有了,漢中位置固然重要,實則是諸葛亮的備選路線,因為若要北伐,只有荊州路線才是最優路線。
漢中對於進攻魏國的重要性的前提就是蜀漢政權固有荊州一地,如果沒有了荊州,漢中便只能是防守的重中之重了。
★★漢中位於秦嶺、西安(古長安)、成都(古益州首府)中間的位置,是曹操南下和劉備北進的必經之地,並且漢中之地外有金牛、陽平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可守,內有子午、陳倉等古道可進亦可退,可以說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由漢中向北可奪取關中,威脅到中原地區,如果曹兵關中部署重兵,換條線路從漢中也可以出兵隴右地區,佔據甘肅天水(古上邦地區),然後再東圖長安,同樣,漢中之地是蜀漢北線防禦的最核心的屏障。
所有的設想都因為關羽“丟了荊州”而泡湯,諸葛亮北伐只剩下漢中路線了,而這條路線是最難的路線,難在兩點:
一、曹操遷徙了漢中的百姓,漢中地區成了一片荒蕪之地,沒有人煙,只有戰場,一片沃土沒有了農業生產,若要保證戰爭順利的進行,必須要有充足的糧草供應,這些客觀條件蜀國都不具備。
二、難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地理條件,漢中和益州之間的距離有500多公里,但是其中有將近400公里是崎嶇蜀道,益州雖然是天府之國,可是要想把糧草運輸到前線也是很勞累軍民的,平地尚可用車馬輔助,而崎嶇山路就只能靠人力來背。
簡單的計算一下,以十萬大軍駐守漢中一年為算,一個士兵每天消耗一斤糧食,一年就是365斤,按照十萬人算,一年消耗3650萬斤,一個運糧民夫往返漢中和成都需要用20天,去的每天走50裡地,還不能背太沉,就算50斤吧,回來時走80裡,還是不停地走,民夫也要消耗糧食,一天一斤,實際上每個人真正送到軍營的糧食只有30斤,一萬個人去送才僅僅是一次三十萬斤,需要一共送十次才能僅僅滿足需求。這一下就耽誤了200天的時間,還是在不休息的情況下。所以由此看來,諸葛亮的北伐並不那麼容易,而且諸葛亮北伐終止的原因有三次都是因為糧草問題,所以諸葛亮的北伐並沒有威震關中,雖然勝負有別,可對於魏國而言,即使敗了也不傷筋骨,而蜀國卻勝則傷筋動骨,敗則元氣大傷,國力衰退。
況且漢中乃荒涼之地,勝了又有什麼用呢?無非是勞民傷財罷了。
魏國為什麼先滅蜀國?
三國之中,蜀國最弱,也是最先被滅的國家,究其原因三兩點:一、蜀國常年南征北伐,軍民疲累,經濟發展慢,打仗打的就是經濟,可蜀漢一窮二白,雖然佔據天府之國,可也是無濟於事,而曹魏之地佔據中原富庶地區,兵強馬壯,後勤補給充足。二、蜀國內政混亂,益州地區自劉焉、劉璋父子以“客籍”統治之後,就從沒安生過,益州本土士族勢力一直在和劉焉父子做鬥爭,劉備入川,再次以“客籍”身份統治蜀地,經過諸葛亮的權衡關係也僅僅是解決了表面的問題,所有的勢力在隨著劉備、諸葛亮能強勢政治人物的去世,再度明爭暗鬥,所以內政不穩也是蜀漢的一大弊病。三、蜀魏之間數年鬥爭的戰略規劃決定,蜀的戰略目標是出漢中攻魏而後取東吳,魏的目標則是先下蜀而後由蜀擊東吳。小結:
諸葛亮可是稱得上是“三國鼎立”局面的“總設計師”,他作為忠臣的典範千古流芳,他輔助劉備開創事業,輔佐劉禪經營蜀國,他是蜀漢政權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可是筆者認為他也略有瑕疵,如果他能在蜀國勵精圖治,積攢實力,也許蜀亡不會太快,又或者能夠逆轉局面,但是他的連年用兵,使得軍民疲憊,百姓怨聲載道,這也是導致蜀國最先被滅的直接原因。
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只有災難,沒有其他,而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先發展自己,益州的老本是劉焉父子經營多年才獲得的,可是卻因戰爭煙消雲散。
-
16 # 碩碩說事兒
諸葛亮的北伐和蜀漢滅亡之間可能有聯絡,但“加劇了蜀漢滅亡”卻有些過重,因為蜀漢並不是註定要滅亡的,蜀漢是有機會成為最後贏家的,當年劉邦不就成功了,可能是蜀漢缺少了一個好時機,缺少了一個韓信那樣的帥才,缺少了一個劉邦那樣接觸的領袖罷。諸葛亮是很有戰略眼光的,劉備死後,他先平後方南蠻之亂,後派鄧芝結好孫權,穩定東南西南之局勢,後屯兵漢中,虎視涼雍,擺出一副要先奪西北再入主中原的架勢。而孔明的弟子姜維卻是曲解了老師的意思,十伐中原幾乎耗光了蜀漢的國力,最後鄧艾、鍾會入蜀幾乎沒遇到太大阻力。窮兵黷武,哀國之將亡。
-
17 # 真正鱷魚不哭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蜀弱吳強。
《三國志》引注:蜀滅時
王隱蜀記曰:禪又遣太常張峻、益州別駕汝超受節度,遣太僕蔣顯有命敕姜維。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吳滅時
晉陽秋曰:濬收其圖籍,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吳的實力差不多是蜀的兩倍。先取弱敵是正常的。
另外吳國有江河阻隔,確實也更難打一些,魏晉水軍力量長期不足,水戰勝率不高。一直到滅吳前夕,受命節制諸軍的賈充都沒有信心,多次反對出兵。直到蜀國滅亡,西晉得以在益州打造一支水軍,才有“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回覆列表
剛剛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何曹丕置蜀國不聞不問,一個勁猛攻孫吳。現在又看到了諸葛亮北伐,威震關中,反而是魏國先滅掉了蜀國。
夷陵之戰後,蜀國已經是可有可無,魏吳基本不把它作為存在了。魏吳眼裡只有對手,彼此對決已經到來。
可由於曹丕伐吳的江陵之戰因為疫疾撤軍,另一次規劃的廣陵之戰也因為天氣嚴寒而作罷。曹丕英年早逝,再也沒有機會討伐孫吳。
令魏吳沒有想到的是,蜀漢利用這個戰略機遇期,鹹魚翻身。經過諸葛亮五年苦心經營,蜀漢緩過來了,還紮紮實實嘚瑟了一把。這大出曹魏意料,打了曹叡一個措手不及。
公元228年,諸葛亮在曹丕病逝兩年後,開始了伐魏。
由於曹魏根本沒有想到蜀漢還膽敢主動進攻,得到蜀漢進攻的訊息,大臣們都很懼怕,可年輕的曹叡卻很開心。說:“正愁蜀漢龜縮在山裡不出來,不好收拾他,現在出來了正是我打敗他的好時機。”
朝中的大臣尚且害怕,就更不用說近十年毫無戰事的西北州郡,疏於防禦,聽說諸葛亮大軍北伐,自然更加懼怕。
諸葛亮屯兵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投降了諸葛亮。諸葛亮初次出兵,可謂是威震關中、隴右。
這跟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一開始水淹于禁七軍,威震華夏;劉備發動伐吳之戰,一開始勢如破竹一樣,在對手毫無防禦的情況下,取得戰役初期勝利,這算不得啥。
常言道,奶胖不算胖。蜀漢所有的戰事包括前期的漢中之戰、襄樊之戰都是突然襲擊。看上去氣勢很雄壯,三板斧之後,也就偃旗息鼓啦。
諸葛亮也一樣,由於安排馬謖守街亭這一重大戰略失誤,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很快就失敗了。之後的歷次北伐,也幾無大的收穫。
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次北伐,屢屢無功而返,充分暴露了蜀漢勢力嚴重不足。
諸葛亮病逝後,蔣琬、費禕主政時期,認識到了蜀漢的不足,幾乎沒有挑起對魏國的戰事。魏國延續曹丕時期的策略,還是把東吳作為主要的對手。
姜維主政時期,又重新拾起了諸葛亮的衣缽,更加頻繁的伐魏,姜維就是典型的“狗不咬用棍搗”的套路。
魏國不討伐你,你惹他幹嘛呢?
等魏國跟吳國決戰的時候,你背後弄他一下。吳國不亡,蜀漢就安全。
但姜維屢屢北伐,把蜀漢的國力徹底拖垮啦。
既然吳國不好對付,那就先把蜀漢滅了吧。蜀漢已經僥倖多生存了四十年,再存在下去,不說魏國,就連劉禪自己也沒情緒啦。
之所以曹丕置蜀漢於不顧,先滅吳國,是因為魏國在實力上有滅掉吳國的可能。只要吳國一滅,蜀漢就會繳槍投降。
但曹丕依然不走運,屢屢遇到意外情況的發生,沒有實現自己的意願。
試想一下,夷陵之戰後,曹丕隨便派遣一員大將,從漢中出兵就會滅掉蜀漢。那時的諸葛亮已經無能為力,再組織像劉備那樣的漢中保衛戰啦。但曹丕過於輕視蜀漢,沒料到諸葛亮沿襲了劉備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居然鹹魚翻身啦,這也是歷史的偶然性。
等司馬昭騰出手來,決意要消滅蜀漢的時候,蜀漢就在劫難逃啦。
曹丕先滅吳再滅蜀,跟司馬昭先滅蜀後滅吳,都是很正確的戰略,只不過司馬昭比曹丕運氣好一些而已。除此之外,沒有根本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