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置身黑白的精彩

    因為這不是一場標準的戰爭——這是一場屠殺!

    英宗朱祁鎮就是去玩一玩的,可以說是旅遊的心態,而真正想要橫刀立馬的是太監王振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結局也是由於王振的錯誤決策導致的,簡單來說就是衣錦還鄉裝一裝

    讓自己家鄉的人看看,當年揮刀自宮的王振,現在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

    當時,為了這次御駕親征,王振忽悠了朱祁鎮,忽悠了群臣

    帶著明朝最為精銳的三大營前往(朱棣留下來的明朝最強部隊)

    戰鬥力應該說是當時極其之強的,但是一個愚蠢的統帥就算給他千軍萬馬,都沒用

    而這個統帥就是王振,只有他說了算,皇帝也聽他的,群臣的苦苦勸諫都是沒有用的

    本來不用打仗的,本來可以回家的,本來是不用損失殆盡的

    就因為王振的私慾,他下令軍隊繞道路過他的家鄉,面子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他忽略了,他並不是來旅遊的,因為對手正虎視眈眈的準備這一場驚天動地的戰爭

    幾乎筋疲力竭的20萬大軍飢渴難耐,即將入城休息的時候

    也先拍馬殺到,並非巧合,是早有預謀!

    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就應該這麼打,就應該在對手精神極度緊張即將放鬆的那一刻

    這個時候,這支部隊必然會崩潰!——也先是對的

    這對於一隻早就已經疲憊不堪的軍隊來說,徹底的崩潰了

    全軍無心戀戰,有的人拼命想入城,有的人只想四散而逃,而作戰之人寥寥無幾

    當然了,一般這時候總會有統帥出來穩定軍心,然後伺機反撲或者儘量降低損失

    可是我們的朱祁鎮同志沒打過仗,也沒見過這場面,直接懵了

    而我們的王振也早就嚇傻了,還沒等自己做出反應,就被怒不可遏的身邊武將給砍了

    就這樣,二十萬精神崩潰且體力不支的精銳軍隊被也先如砍瓜切菜一般,徹底擊敗

    這一役、文臣武將、精銳士卒死傷殆盡;糧草馬匹、衣甲火器盡入敵手

    由於過度疲憊和無人領導,典型的以少勝多由瓦剌首領也先完成

    王振的下場,讓人咬牙切齒,便宜這小子了!

    朱祁鎮的下場,一時間差點讓明朝重蹈宋朝的覆轍

    還好,大明還有棟樑在,力保大明江山(于謙)

    最終的結論,其實很簡單

    土木堡一役,非戰之過,是人之罪!

  • 2 # 木芙蓉28

    這問題無語了,軍事上素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但未嘗不是千將易得一帥難求呢!土木堡之敗首因無帥!無論當時的皇帝還是王振,毫無統帥的才能,(但縱觀被俘虜後及獲釋歸來後的皇帝表現,確實是有些才智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磨難而成長),其次將在敵軍攻來時沒有起到將的作用,全軍一觸即潰,幾乎一點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再次士兵幾如初上戰場的人,一丁點計程車兵素質都沒有,當然也有可能是王振弄權導致士兵喪失作戰的信心!總之這場明中期的失敗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滑稽劇!

  • 3 # 攻防敏控

    首先說皇帝是人不是神,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帶兵作戰的能力!在君主立憲制度中皇帝更只是一個簡單的符號,皇帝的象徵意義要遠遠大於其實際存在的價值!明朝在皇帝親征被俘後,重新立一位皇帝,也就是說皇帝的性命沒有國家利益重要,皇帝的生死都已經不重要了,所以說,在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大明剛烈,明朝後期,君主無論是在官方還是在民方,都被輕視的很嚴重,可以說是由神到人,又由人一下子跌進了廢物行列,連人都不配做了,在發展下去,皇帝連當符號的機會都沒有,直接退出歷史舞臺,明末的反對帝制思想已經誕生,並逐漸被民間所接受,社會轉型期,隨著滿清入關,社會轉型徹底泡湯,因為皇帝由廢物的象徵又重新成神,廣大人民又重新跪地成奴!

  • 4 # 扣毛

    外行指揮內行

    張輔厲害啊?平安南兇啊?我不讓你說話!我太監王振王公公才是主力!于謙遊而不擊!

    張輔完全被王振當成了一個隨軍吉祥物,而且由於年紀大,史書記載:“輔老矣,默默不敢言。”每次讀到這裡就痛心不已。

    王振臨陣微操,讓大軍回他家顯擺,好顯示出我王公公已經不是當初上海灘那個小癟三了,結果軍隊勞累,疲乏不堪,飢渴難耐。到了土木堡第一件事就是奔著去喝水。

    在一個太監(小流氓)成為最高領導人,連個機槍陣地都要微操控制的時候,你再多將軍,再多規劃都是扯淡。

  • 5 # 股票才子

    有句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領導人太兒戲就真的沒法打了。英宗皇帝本來想去玩玩的,結果被人盯上了,也先目標明確,敵暗我明!另外明朝軍隊準備不足,臨時拼湊的軍隊,武器糧食也沒有準備好,打起來就沒什麼戰鬥力。也先軍方面,騎兵為主,機動性強,戰鬥力強!加上目標明確,統帥軍事才能優秀,對比一下,明軍的失敗就正常了!

  • 6 # 老郭雜談

    朱棣後面這些皇帝開始限制武將的權威了。明朝前期依賴的勳貴集團被一步步削弱了。說起來是與國同休。其實和藩王差不多。都被限制權威了。武將也被完全壓制。經常出現一品武將被二品文官壓制。更何況另一股勢力宦官也是不消停。軍隊早就沒有以前的戰鬥力了

  • 7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蒙古在捕魚兒海之敗後,中心化的政權已經解體了,它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原本的草原模式,力量便於恢復,而朱棣的五出漠北三犁虜廷並不具備徹底打擊蒙古勢力的條件,蒙古的力量遠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而且,二十年多年,恰好是一代人的時間,所以那時候蒙古的力量已經恢復了!

    而明這一邊,估計此時蒙古朵顏三衛已經衰落了,明軍的騎兵已經不怎樣了,朱棣當年賴以奪取大位的蒙古兵也不咋地了,相比之下,一升一降,明軍能不敗就很夠意思了,加上明方自己單位問題,陰差陽錯的,才會敗的那麼慘,號稱五十萬精銳全部被幹掉了!

    當然只是號稱五十萬,估計得打個大折,差不多二十萬,算上內地幫助後勤管理的,勉強五十萬!

    明軍對付蒙古和女真,應該是依託於長城防禦,然後不時的派出精幹的騎兵隊去蒙古境內燒殺搶掠,不斷地消耗蒙古,結合以經濟封鎖,最終讓蒙古服從!

  • 8 # 布衣微胖

    名將估計本來想看閹賊笑話的,而且基本沒啥實權,但是沒想到局勢變壞如此之快和嚴重。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閹人紙上談兵朝令夕改熊全軍

  • 9 # 么么龍

    這其實也算是一個經典的反面教材!

    主將無能,下屬再強,兵士再賣命也是無用之功!

    說實話,這簡直是奇恥大辱!皇帝御駕親征,良將在旁,良士猶存,兵力也有數十萬,其中還有世界最強的“火炮部隊”--神機營,竟然還輸了!

    足見實力並非取勝的關鍵,最關鍵的還在於最高領導者的指揮!

    明英宗軍事上完全依賴王振,而王振區區一個太監,阿諛奉承之術,天下無敵,但是真才實學一點都沒有,比著下西洋的鄭和差遠了。

    他的一系列錯誤決策,誤導了英宗,而一幫能臣猛將的建議,全都被忽略。這樣的隊伍,不敗才怪!

    明軍兵敗土木堡,大軍幾乎全部戰死!

    所以說土木之敗,根本原因在於最高指揮者的領導無方,直接原因是明英宗輕信宦官王振,導致戰術失誤!

    真是可惜了,一群能征善戰的猛將,一批百戰不殆的雄兵,全都死的不清不楚,死的太冤枉了!

  • 10 # 長犄角的大尾魚

    制度變了。朱棣時期對付蒙古的方式並不只是單純的武力打壓。在東北建立據點吸納蒙古部落,武力不定期掃蕩蒙古部落誰強打誰。內政上,下西洋賺足了金銀朝廷富裕。吏治上經過朱棣的血腥鎮壓,敢冒頭的貪官微乎其微了。結果過了十幾年,下西洋給停了,關外據點給撤了,武備也不搞了。整體國力的下降是文官勢力的反撲。有傳聞說土木堡之變是文官挖的坑,是一次徹底的打擊宦官勢力和勳爵階級的陰謀。這一次徹底破壞了文武平衡的局面為明朝覆滅埋下伏筆。

  • 11 # 小奔說史

    一 土木堡之戰的背景

    1449年7月,即正統十四年,蒙古軍隊分成四路大舉進犯內地。東路主攻遼東,西路則進攻甘肅張掖; 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其中又分為兩支,一支直接進攻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另一支則由蒙軍統帥也先親自率領進攻大同。

    大同是北京西部至關重要的防線,是蒙軍主攻方向,戰鬥也因此非常激烈。蒙古“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也戰死於前線。

    宣府和大同統稱為宣大,這兩個軍事重鎮緊緊保護著山西、河北的北邊,是明朝九邊重鎮中最為重要的兩處。如果蒙軍順利攻克大同,就可以沿著桑乾河河谷及其支流河谷向東進入河北,輕鬆抵達宣化、懷來一線。

    此時,距離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伐蒙古不過20多年,餘威猶在,正統皇帝於7月16日率領五十萬大軍,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護駕從徵。

    二、流弊的名將張輔

    其中,英國公張輔已經七十五歲,他是名將張玉的長子,曾經為朱棣打敗建文帝立下汗馬功勞。

    1404年,越南內部發生叛亂,張輔率軍予以平定,此後,又連續三次平定越南叛亂,史書上說他“凡三擒偽王,威鎮西南”,在唐朝滅亡四百多年後,再次將越南收歸版圖。

    如此流弊的戰績,幾乎可以與古代霍去病、衛青、馬援、李靖等名將媲美。

    此後,張輔又先後永樂二十年(1422年)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間,參與明成祖朱棣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

    可以說,張輔如此流弊的軍事經驗,加上京師三大營的精銳,皇帝親征的決心,明軍有很大的獲勝把握。

    三、觸目驚心的土木堡之戰結局

    大軍經居庸關出塞後,途徑懷來、宣化,直奔戰火最為激烈的大同而去。

    然而,明英宗的御駕親征並沒有收到預料中的效果。戰鬥的結果居然是:明軍在距離居庸關只有60公里的土木堡被蒙古軍隊全殲,包括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在內的明朝最精銳野戰部隊悉數覆沒,

    根據大臣李賢記載的《順天目錄》:“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

    以至於李賢傷心地說“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此外,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大明王朝共有五十多位文武中樞幾乎被一掃而空!

    皇帝陛下本人也生死未卜!

    這樣的結局簡直讓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

    四、土木堡之戰為何會敗得如此之慘

    歷史上,都把這次慘敗描繪成昏君奸臣的配合所導致,明英宗不聽勸阻強行出征,宦官王振私心自用,還沒接觸到蒙軍就驚慌失措,又在撤退的過程中率領大軍去家鄉抖威風,最後又不肯快速撤退進居庸關,導致全軍覆沒。

    事實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小奔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明軍的全軍覆沒:

    1、一代名將張輔成了吉祥物

    張輔雖然打了一輩子的勝仗,更是在漢王謀反的時候,主動向宣德皇帝請纓上陣:“朱高煦素來軟弱無能,請給臣二萬兵馬,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

    據史料記載,“也先入犯,振導英宗親征,輔從行,不使預軍政。輔老矣,默默不敢言。”也就是說當時張輔並沒有進入明英宗的核心決策圈子,後者只是把張輔當成一個吉祥物隨軍出征而已。

    2、出征過於倉促

    大同的得失牽動北京的防線,明軍大舉出徵無可厚非。然而,大軍出發之前的準備卻過於倉促,據記載,從明英宗宣佈親征到出發,居然只用了兩天,動員、糧草、軍械一系列準備工作真的能準備充分嗎?

    3、撤退路線的選擇不科學

    當時明軍撤退路線有兩個選擇,A是紫荊關回師,B是從大同到宣府再到居庸關。

    明軍最後選擇的路線,先從大同到宣府,直線距離160公里,從宣府再入居庸關,直線距離90公里。直線距離就是250公里。

    而如果是走紫荊關,則距離170公里,不僅距離比前一個方案少了80公里

    而且,走紫荊關返回,每往南走一步,就往內線收縮一分。而走居庸關返回,則基本都是貼著外線行軍,極容易被人突襲。

    4、步兵對陣騎兵的先天不足

    自古以來,步兵對陣騎兵都有著極其明顯的劣勢,尤其是在步兵撤退過程中,騎兵可以反覆騷擾、襲擊,直到拖垮步兵,反過來,步兵卻無法有效反擊。

    8月27日,大軍撤退至宣府,第二天繼續開拔,29日平安無事。

    30日戰局發生變化,當天“遣恭順侯吳克忠為後拒。克忠力戰,敗沒。將晚,報至,又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領官軍四萬赴之,勇綬至鷂兒嶺,冒險而進,遇虜伏發,亦陷焉”。

    僅僅一天,七八萬人的精銳主力被蒙軍包了餃子,勝負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5、水源缺乏的軍隊徹底失去戰鬥力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的街亭之戰,馬謖執意要紮營于山上,失去水源補給,最後軍隊徹底崩潰的故事。

    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卻做不到一天不喝水。倉皇撤退的明軍被蒙軍包圍後,儘管修築起了能滿足十幾萬人作戰的塹壕和工事,和瓦剌軍進行對峙,但是因為缺乏水源,被迫接受蒙軍的假和談。

    結果,明軍因為和談徹底失去戰鬥意識,也先大軍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蒙古軍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殺!”,也先的這一舉動成為壓垮飢渴交加的明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失去了防禦工事的明軍放棄了最後的抵抗。

    土木堡之戰,明軍就此戰敗,明英宗被俘。

    可憐張輔一代名將,在75歲的高齡,既不能發揮自己的智謀,又已經失去自己的武力,最後默默無聞死於亂軍之中。

    實在是可嘆可惜。

  • 12 # 靜夜思160519196

    朱棣親征之前,派五大將率十萬精兵討伐靼韃,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朱棣大怒,親率大軍討伐,打的靼韃屁滾尿流,稱臣服軟。可以說沒有朱棣,這明朝軍隊根本就不夠看。靼韃經過這一次失敗後選擇了避而不戰,遊而不擊,在望山跑死馬的大草原上和朱棣玩躲貓貓,使得朱棣親征成了武裝大遊行。瓦剌那邊吃了一次虧後選擇了臣服,人家既然服軟朱棣也不好打他們,這就埋下了禍患,所謂斬草不除根,以後有罪受。當年李牧是不打則已,一打就犁庭掃穴,滅了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屠匈奴十萬眾,匈奴幾十年不敢來犯。朱棣死後,最能守的和最能打的仁宣二帝也早早掛了,只留下一個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如何是草原豺狼的對手。

  • 13 # 賣女孩的小火

    表面上是明英宗朱祁鎮寵愛宦官王振,失去了撤退的最佳時機,其實是大明王朝內部的不統一,黨派林立,皇帝,宦官,內閣,清流,士大夫,雖有精兵良將,精銳之師,卻被瓦剌也先數萬人馬圍困於土木堡,英宗被俘,良將精兵損失慘重,也是明朝的由盛轉衰的轉折,明王朝積極擁立當時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即後來的景泰帝,有效的穩固了國內的局面,避免了一次王朝的變更,所以說並不是名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帥才。于謙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挽救了大明王朝朱家天下,使明朝延續了二百年。

  • 14 # 孤客生

    在明朝的權力體系中,武將的地位是最低的,一支軍隊中的文官能任意處罰軍中的武將,皇帝派出的太監監軍其權利同樣是超過了武將,會打仗的人不能掌控軍隊,交給一群不會打仗的人管理,最終導致了明朝中後期軍隊的腐敗以及無能,以至於到倭寇入侵的時候,2萬軍隊竟被40名日本浪人追著滿山跑,而土木堡之變的最大根源也同樣如此

    首先,明英宗是很鬆懈、帶著一種君主巡遊國土的心態領兵而去的,不僅如此,他還把全軍上下所有權力都交給了自己的親信太監王振,有時候雖然軍隊厲害很重要,但如果碰到了一個蠢才將領,那這支軍隊也終將要遭受,滅頂之災。事實果然不出所料,最終20萬大軍紛紛被也先俘虜,就連皇帝也成了階下之囚

    此事傳回朝內,頓時引起民聲大躁,一國皇帝都成了階下之囚,引起了一片激奮,史家記為恥辱

  • 15 # 舉個小栗子

    首先想說一個觀點,歷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並存的。封建時期,歷朝歷代由盛到衰這個過程是必然發生的,但導火事件確實偶然發生的。土木堡之變對於明朝來說,是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一次不小的打擊,正是由於名將尚存,所以敗得這麼慘的明朝仍然挺過來了,並又延續了接近二百年。

    第一,集權制度下的惡果。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專制主義比較發達的朝代,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利,這時候,皇帝的素質好惡決定的就太多了,所以說土木堡必須說明英宗,明英宗早期勵精圖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期寵信王振,好大喜功,導致了宦官專政,集權制度下,大臣們也只能聽之任之,不敢怎麼樣,太監就可以代表皇上行駛權利,所以才有王振下令改變行軍路線,最終釀成土木堡之變。

    第二,朱棣北伐並沒有對瓦刺造成毀滅性打擊。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瓦刺作為蒙古後裔,此時距離成吉思汗也不過三百年,距離元朝退出中原也不過百年時間,朱棣的北伐只不過是暫時擊退了蒙古人,為國家發展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再加上當時主旋律的宣傳造勢,北伐的成果並沒有多少,傷筋動骨二百天,瓦刺用了二十年時間重新崛起是有可能。

    不過當時的力量對比可以知道,明朝的實力還是遠在瓦刺之上的,也正是由於一大批名臣良將,明朝得以贏得北京保衛戰,國祚又添了快二百年。

  • 16 # 理性先生

    王振想刷牛逼,立威望,沒成功,坑了一堆人而已,有什麼好探討的。明朝的太監有多牛逼,大家都知,誰敢懟太監,敢懟的都死的很慘。

  • 17 # 寒武紀的寒冷

    土木堡慘敗的原因錯綜複雜。

    戰爭機器的能量逐漸消耗

    “靖難之役”打了四年,戰爭隨著朱棣直取南京戛然而止。戰爭結束了,戰爭機器卻難以停止,戰爭的慣性仍然在發生作用。“靖難之役”的主要軍事力量,由燕府護衛指揮使張玉、丘福、朱能等,及宦官馬兒鄭和、狗兒王彥等統領。“靖難之役”後,永樂期間的重大軍事行為,出兵遼東並巡視黑龍江,是王彥的部隊;下南洋、西洋,是鄭和的部隊;北擊蒙古,是丘福的部隊;平滅安南,是張玉、朱能的部隊。對蒙古的戰爭,同樣是這臺戰爭機器慣性執行的結果。隨著這臺戰爭機器能量的逐漸消耗,“開疆拓土”的戰爭也就逐漸停息。

    蒙古已成“群狼”之勢

    蒙古各部一直是明朝的邊患,朱棣希望一勞永逸地予以解決,不給子孫後代留禍害。但漢唐以來,在北方廣袤草原上生存的遊牧民族,又有哪個是真正被漢族政權滅絕的?從成祖的思維來看,他是把這個時候散佈在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起開平、北至北海的蒙古各部,看成了當年以北京為都城的“元朝”,猶如明太祖當年把處在動盪中的日本視為有一個有強力君主統治的統一國家。如果說當時的元朝是一隻在北京的“虎”,而此時的蒙古各部,則是散佈在各地的群狼。

    明朝前期,蒙古有三大部,從東到西:居住在西遼河、老哈河流域即今黑龍江、吉林西部和內蒙古東部的地區的是兀良哈部,活動在鄂嫩河、克魯倫河流域及貝加爾湖一帶即今蒙古國中、東部和內蒙古北部的是韃靼部,活動在科布多河、額爾齊斯河流域即今內外蒙古西部和新疆北部準噶爾一帶的是瓦剌部,此外還有甘肅西部的赤斤蒙古等部。地域遼闊,而且各部又有多個山頭,攻佔一個山頭,就像打散了一個群狼,還有多群狼在活動,而打散的狼群,不久又匯聚在一起。

    明成祖的五次北伐,對蒙古各部勢力的消長產生重大影響。在這個過程及此後的一些時間裡,韃靼各部的力量在消退,瓦剌各部的力量在聚集、在發展,而兀良哈各部,則是韃靼強盛附韃靼、瓦剌強盛附瓦剌。

    朝貢帶來的面子

    無論是韃靼、瓦剌還是兀良哈,又都是一面時時在明朝的邊境活動,一面又接受明朝的“敕封”。這也是草原民族在和中原“帝國”打交道時的智慧,表示歸順是給你面子並且得到利益,不斷弄出一些事情來,則是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

    以瓦剌部為例,永樂時接受明朝“敕封”的,有“順寧王”馬哈木、“賢義王”太平、“安樂王”把禿孛羅等等,他們死後,分別由兒子們襲封。永樂十六年,馬哈木去世,兒子脫歡襲封為“順寧王”,其後力量漸大,得到各部的擁戴,被明朝封為“太師”。正統四年,脫歡去世,兒子也先不但襲封為“順寧王”,也繼承了“太師”的稱號。勢力一大,新的一輪折騰也就開始了,他們希望從明朝得到更大的利益。

    永樂時代明朝的“面子”,一定程度上是“朝貢”帶來的。而“朝貢”的實質,是用中國的財富,換取周邊各民族及南洋、西洋各國給中國皇帝面子。當然,客觀上也可能保持一段時間邊境的相對安定。但是,這種“厚往薄來”的“朝貢”,也是民眾和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隨著“仁宣”時代的收縮,延續到正統時代,對“朝貢”進行限制,因為畢竟沒有那麼多的財富來支撐面子。開始的時候,瓦剌的馬哈木、脫歡、也先部,每次“貢使”限定為50人,由於“朝貢”是發財的好機會,於是不斷要求增加,由幾十人到幾百人,乃至增加到兩、三千人。這支浩浩蕩蕩的“朝貢”隊伍,成了理直氣壯的索取財物的“丐幫”,一旦明朝的“賞賜”沒有達到期望,則製造事端。

    不切實際的“英主夢”

    當然,不管是否能夠滿足要求,正統十四年(1499)瓦剌的大舉南下,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此時的瓦剌,已經把蒙古“群狼”攏在了一起,大規模地向南覓食。

    此時的明朝正統皇帝朱祁鎮,雖然在位已經十四年,由一個九歲的少年成長為二十三歲的青年,但行政能力並沒有長進。在位的十四年中,開始是太皇太后張氏,特別是內閣楊士奇、楊榮等人,幫助管理國家,後來則依靠司禮監太監王振。但是,雖然治國能力沒有太多的長進,朱祁鎮的夢想還是有的,而且十分強烈。用馬雲的名言:“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什麼夢想?做“英主”的夢想,夢想效法偉大的曾祖父朱棣,親率大軍,北伐蒙古。只是隨著“靖難之役”戰爭機器的停止執行,明軍再要遠涉漠北、北伐蒙古並不現實。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一日,在得知瓦剌也先部逼近大同,並且在沿邊各處分道南下的訊息之後,朱祁鎮當即決定,御駕親征。這個匆匆忙忙的決定,遭到幾乎所有在京官員的反對。但也有人支援,支援他的是老師加監護人、司禮監太監王振。七月十五日,是中國農曆的“中元節”,英宗一面派人祭奠曾祖父太宗朱棣的長陵、祖父仁宗朱高熾的獻陵、父親宣宗朱瞻基的景陵,一面調兵遣將,命皇弟郕王朱祁鈺鎮守北京,武官太師英國公張輔、太保成國公朱勇等,文官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野等,扈從親征,率領京軍三大營,要捕捉也先的主力,擊而敗之,實現自己的“英主夢”。

    首戰失利

    就在這一天,前方明軍遭受慘敗。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等人率部與瓦剌戰於大同東北的陽和,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石亨逃回大同。明朝朝廷後來把這一仗的失利歸罪於監軍太監郭敬,說是由於諸將為其所制、師無紀律所致。但事實是,在“靖難之役”的戰爭機器停止執行之後,明朝軍隊在野戰中已經無法抗擊組織起來的蒙古騎兵的衝擊。即使在“靖難之役”戰爭機器尚在執行期間,丘福率領的明朝最精銳的部隊,也沒有辦法在漠北和蒙古韃靼部“野戰”

    全然沒有實戰經驗的朱祁鎮,卻要效法久經沙場並且多次和蒙古人交手的曾祖朱棣,實現自己的“英主夢”,不啻是彙集著數以十萬計的羊群,給蒙古瓦剌部的群狼送禮。大軍離開北京的第二天晚上,跓蹕龍虎臺,不知從哪個營房傳來蒙古人襲擊的警報,引起全軍的混亂,折騰一個晚上,才知道是訛傳,尚未見敵,銳氣已盡。剛出居庸關,遇上連日大雨,道路泥濘,伍不成列,軍紀蕩然。七月底,軍至陽和,這是宋瑛、朱冕陣亡之地。十多天過去,仍然是伏屍蔽野,眾心為寒。八月初,軍至大同,雨下得更大。從陽和之戰中逃回的石亨,詳細介紹了當時的戰況,極言瓦剌兵鋒之盛,力勸英宗率大軍“迴鑾”。

    目睹了陽和戰場的慘狀,聽取了石亨的現身說法,皇帝朱祁鎮和太監王振決定,從大同退兵。但選擇哪條路線退兵,成了問題。由於是皇帝的“御駕親征”,是要和瓦剌主力決戰,所以離京時的方向選擇了北出居庸關,趨宣府,再到陽和、大同。而回師,則是為了躲避瓦剌主力,所以打算趨向東南,經蔚州即今河北蔚縣、由紫荊關即今河北易縣回京。據《明英宗實錄》記載,這條道路的選擇出自王振,因為蔚州是王振的家鄉,他想帶著皇帝從家鄉透過,向家鄉父老炫耀自己的富貴。但是,即使條路線為王振所定,也是一條比較安全的路線。如果是這樣,後來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但是,王振的家鄉觀念很重,見連日下雨,怕大軍路過時踐踏莊稼,所以臨時決定,由原路返回,這就要趨向東北,經陽和、宣府、居庸關。這條路線比較兇險,正是瓦剌主力活動的地區。

    張輔“廉頗老矣”

    果然,大軍到宣府時,有諜報說瓦剌軍從後跟蹤而來。朱祁鎮命“恭順侯”吳克忠為殿後,阻擊瓦剌軍。但是,吳克忠沒有能夠阻擋瓦剌軍,本人戰死,又是全軍覆沒。於是,再命“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領軍四萬前往阻擊。朱勇是“靖難”名將朱能的兒子,曾經多次隨成祖、宣宗北征,正統時期,又多次領兵在喜峰口等地擊退瓦剌,在當時的明朝將領中,威望、功勳僅次於張輔。但是,朱勇、薛綬的四萬騎兵,在宣府西北的鷂兒嶺中了瓦剌軍的埋伏,再次全軍覆沒、主將陣亡。

    朱勇、薛綬、吳克忠率領的,可以說是扈從朱祁鎮親征的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三位將領,也都是能征慣戰的名將,其中的薛綬、吳克忠,還是蒙古族將領。他們的戰死,明軍士氣全無。大軍匆匆退至離居庸關西北的土木堡,被瓦剌一陣衝殺,傷亡過半,餘部潰散。最可惜的是太師英國公張輔,出征安南時,被當地民眾視為神明,此時以七十五歲的高齡,扈從朱祁鎮,和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野一道,死於亂軍之中。“英主”沒做成的朱祁鎮,被瓦剌俘虜,王振因為被視為禍首,被朱祁鎮的侍衛所殺。

    如此順利地擊潰由皇帝親自統率的明軍、俘虜明朝的皇帝、獲得無數的輜重,對於瓦剌、對於也先來說,倒是意外之喜。因為他們並沒有取代明朝、恢復“大元”的打算,大舉南下,只是為了子女玉帛。於是,以被俘的皇帝朱祁鎮為奇貨,浩浩蕩蕩殺奔京師而來,要索取更多的財富。

  • 18 # 夏目歷史君

    作為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王朝,明朝前期可謂是強大無比,朱元璋的驅逐元人建立明朝,朱棣的五徵蒙古不可謂不宣揚了中原王朝的氣勢。

    然而為什麼距離朱棣北征也才僅僅過去了二十年,張輔等名將也還在世,在朱祁鎮的親征中,這些名將也是參與在內的。但是為什麼會發生明軍慘敗,甚至連御駕親征的皇帝都被俘的土木堡之變這樣的恥辱事件呢?

    這次戰爭的失敗我們簡單點來說,可以總結成為內憂外患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外患自然是瓦剌壯大,內憂則是大明內部出了大問題,在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大明會輸也就不足為奇了。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分析下這兩點。

    其一:前幾任皇帝留下隱患,蒙古勢力逐漸整合統一,瓦剌走向壯大。 (外患)

    我們都知道,早在朱棣的時候,曾經有過五徵蒙古的事例,在史書的記載中,朱棣的這五次親征,都是以蒙古各個部落的聞風而逃而草率結尾,並沒有特別大的斬獲。

    這是因為草原的廣闊無際,難以辨別方向,而那些蒙古人在草原上生活多年,佔據地勢,能夠輕鬆逃竄,不與明軍面對面的硬碰硬。而不熟悉地形的明軍根本不能對這些蒙古人造成優勢的圍剿,只能放任他們的殘兵輕鬆逃跑。

    於是朱棣的親征,雖然讓這些部落聞風而逃,取得了勝利,但並沒有對其造成致命打擊。

    也就是說沒有完全消滅它們。而這就給了它們捲土重來的機會。

    與此同時,隨著朱棣的親征,面對著共同的大敵“大明”,草原上原本鬧的不可開交的蒙古各部落,開始進行整合,一致對外。

    而瓦剌就是在這個相當有優勢的大背景下壯大起來的。

    有人或許會問蒙古正統分明是韃靼,為何會讓瓦剌會壯大呢?

    其實韃靼衰敗就衰敗在它這個正統頭銜上。

    因為它是正統,在早期也是蒙古最為強盛的部落,因此朱棣的親征更多的是對於韃靼部落的打擊。雖然它沒有被明消滅,但也是自此元氣大傷,而正是由於韃靼部的衰落,這就讓消耗更小的瓦剌部落漸漸的勢力得到擴大。

    其實,朱棣對韃靼的打擊,最為得利的不是大明,而是蒙古其他部落,尤其是瓦剌。

    中國自古以來對於草原部落的打擊都是以攻打之後撤軍然後等到草原勢力發展起來之後再次組織進攻為主,至於原因無外乎不熟悉地形,不能長久駐紮。

    所以打擊了韃靼,最為直接勝利果實並不是大明的,而是距離韃靼不遠的瓦剌的,韃靼的剩餘資產全部給瓦剌繼承了。

    而藉助早前面對大敵“一致對外”的這個大背景,瓦剌對於蒙古其他小部落又是軟硬兼施,很快就使得草原上的部落漸漸的得到了統一,成為大明最為強勁的對手。而土木堡之變就是這個部落造成的。

    所以說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當初征戰所留下的隱患,不僅沒有有效的消滅了草原的戰鬥力量,反而給其統一發展了可趁之機。

    但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完全消滅草原力量太難了。

    而在朱棣之後,繼位的朱高熾以及朱瞻基都逐漸的對於軍事有所鬆懈。

    朱高熾的一門心思都在民生上面,軍隊建設得不到重視,軍隊多年沒有進行戰爭,實力已經下降。

    到了朱瞻基時期,甚至主動放棄了可以抑制北方草原勢力的戰略要地開平衛的前線陣地,作為明軍進攻草原的跳板,這樣一塊軍事重地的前線陣地被朱瞻基進行了裁撤。

    可以說,朱祁鎮之前的幾任皇帝都各自留下了隱患,而也正是這些隱患,不僅給了瓦剌壯大之際,還使得大明對外開始採取守勢,使得大明在後來的戰爭中居於下風。其二:內部勢力出現問題,皇帝昏庸,權臣王振肆意妄為,不明智。(內憂)

    不管怎麼看,明朝都不應該會在瓦剌的進攻下全軍覆沒,甚至皇帝被俘。

    但是隻要了解到明朝在這次戰爭中出現的掌權人物的昏庸以及不作為就知道了。

    首先是朱祁鎮這位被俘的皇帝,朱祁鎮的前幾任皇帝中,朱棣,朱高熾,朱瞻基都算的上是明君。繼位的朱祁鎮為了不遜色前人,於是發動了這場戰爭。

    然而這位皇帝卻是好大喜功,親小人卻沒有指揮才能。

    這還不算,由於天氣溫度的降低,後勤沒有及時的送到,沒有被子,眾多計程車兵紛紛凍死。

    可以說後勤工作是戰爭的重中之重,然而單單隻看這次軍隊出征後勤準備工作的進行,就判定了明朝在這次戰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同樣的,朱祁鎮好大喜功沒有遠見,沒有一點軍事指揮才能。在這次的軍隊出征中,雖然是打仗,可是卻像巡遊一樣,鬆鬆垮垮。

    甚至為了滿足王振在家鄉人面前的虛榮心,不惜繞道去王振的家鄉,這樣的繞道行為,使明軍疲憊不堪。

    然而朱祁鎮卻毫不在意。接下來就是王振,仗著朱祁鎮的寵愛,囂張跋扈,為了等待自己搜刮財產的運到,不惜停軍兩日。

    同樣的,王振也沒有一點指揮才能,但是卻偏偏瞎指揮,而朱祁鎮也只信任王振,身邊不少武將功勳進言,朱祁鎮也不聽取意見。

    可以說明軍的慘敗,與朱祁鎮的親近小人瞎聽以及王振的瞎指揮有著巨大的關係。

    然而有說到在這場戰爭中,跟隨的還有張輔這樣的名將——張輔可以說是當時大明的名將,曾經跟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並且收復交趾,跟隨朱棣多次親征蒙古,可以說對於蒙古非常的熟悉。

    並且還是朱瞻基曾經留給朱祁鎮的顧命大臣,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名將,在這場戰爭中幾乎是一言不發。是什麼原因呢?

    主要還是因為此時的張輔並沒有什麼權力,並且這個時候的張輔已經七十多歲的高齡了,已經年老不堪了,在軍中,只是充當一個吉祥物,並不能發揮什麼實際作用。

    而且在這場戰爭中,王振才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見慣了政治鬥爭的張輔明白,自己一旦開口就是得罪王振。

    朱祁鎮那樣的信任王振,估計自己開口也沒有什麼用,於是張輔就選擇了沉默寡言。

    縱使跟隨在朱祁鎮身邊的有許多有用之人,可是在王振的大肆打壓異己的情況下,紛紛與朱祁鎮離心離德,不再勸誡。

    就是這樣一個統帥沒有軍事指揮能力,後勤不穩的明軍,又怎麼能夠是鼎盛瓦剌的對手呢?

    所以說土木堡的慘敗不是沒有原因的。

    儘管明軍中的名將武將數不勝數,可是碰上豬隊友再加上指揮者的昏庸,也只能圖之奈何,無能為力了。

  • 19 # 月下沒有花

    綜合來看,“土木堡之變”並非是雙方實力的真實反映,而更像是一場意外!

    土木堡之殤

    大明王朝在土木堡栽了大跟頭,其損失之慘重絕不是僅僅丟了一個皇帝這麼簡單。

    根據親歷者李賢的日記記載——

    主戰場的20餘萬明軍戰死三分之一,傷者過半,幾乎全軍覆沒西寧侯宋瑛和武進伯朱冕所部在陽和衛之戰慘敗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都督王貴三人所統率四萬人馬被全殲成國公朱勇部約五萬人在鷂兒嶺之戰中全軍覆沒

    總計傷亡約30餘萬人,大明王朝辛辛苦苦幾代人,被一夜坑回了解放前。李賢在朱祁鎮復辟後成了首輔,應該算是自己人,想來不會故意抹黑朱祁鎮。土木堡的實際損失,比起李賢的記載應該只多不少。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李賢《天順日錄》王振,一個死太監而已

    官修歷史認為事變起因大致是這樣——

    太監王振權勢熏天,野心膨脹,不安於太監的本職工作,妄想借著打瓦剌的機會,立下不世之功。然而這貨不懂軍事,又想搞事情,以為打仗就跟流氓打架似的,靠人多就行。

    於是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小盆友年少無知,被豬油蒙了心,不顧群臣反對,親自上陣。結果釀成大敗,幾十萬人打了水漂,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虜。

    王振這個死太監在整個事件中,肯定起了非常壞的作用,這一點毋容置疑。但他畢竟只是個死太監,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明朝太監只是皇帝的一條狗,鬧的再歡,生殺予奪也全在皇帝一念之間。這種級別的軍國大事,如果皇帝不首肯,太監是做不了主的。王振最多是在順應朱祁鎮的過程中夾帶一些私貨而已。朱祁鎮不是傻瓜。從後來的事情看,這哥們很有想法,也很有手腕,不太可能被王振矇蔽甚至掌握。

    個人推測,御駕親征很大可能是朱祁鎮同學自己的想法,王振只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且替朱祁鎮當了背鍋俠。

    朱祁鎮,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

    朱祁鎮不算牛逼皇帝,但絕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從少年天子到階下囚,從太上皇到二次復辟,人生經歷跌宕起伏。

    朱祁鎮也絕不是一個沒有想法的傻白甜,幾起幾落,但凡腦子轉的慢一點,早就一命嗚呼去見朱重八了。但這哥們在行軍打仗方面確實沒什麼天賦。

    世界上的事,坑就坑在有想法沒才華。土木堡之變,很大程度就是栽在既有想法又缺乏軍事才能的朱祁鎮身上。

    土木堡之變中,朱祁鎮犯得最大錯誤就是御駕親征,幹了自己不擅長的事。這也是後世很難理解的一點。因為從戰事本身來看,朱祁鎮根本沒必要這麼幹。

    御駕親征,令人費解的決定

    瓦剌看似來勢洶洶,其實也就5-6萬人。明軍雖有區域性失利,但三大營精銳未動,遠遠不到要君王死社稷的地步。

    更何況朝中並非無人可派。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都是跟朱老四混過的,年紀是稍微大了點,對付瓦剌不敢言必勝,但也不至於不能一戰。平鄉伯陳懷為人差點意思,但打打殺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其餘像是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這些也都是戰場上吃過見過的主。組織個得力的領導班子,搞搞瓦剌還是不難的。

    朱老四(朱棣)經常放著猛人不用,動不動就御駕親征,一來是因為他自己就是天字一號的猛人,二來是這哥們有時候純是拿打仗當個人愛好。朱祁鎮跟其曾祖完全不同,朱祁鎮同學既不善戰,也不好戰,又完全沒有必要,費勁巴拉的親自上陣,圖什麼許的?

    朱祁鎮同學的小煩惱

    身為皇帝,朱祁鎮同學也有自己的小煩惱。

    擺脫不了的父輩陰影繞不過的武官勳貴躲不開的文官集團

    從朱老四到朱瞻基,這爺孫倆都不是什麼等閒之輩。攤上這麼個曾祖和親爹,如果是個沒追求的人,捧著傳下來的家業樂呵樂呵過也沒啥事。但對朱祁鎮這種有點想法的同學,這就是個打一落生就跨不過去的陰影。

    曾祖和親爹幹過太多牛逼事,一個副作用就是留下一堆勳貴。論交情,朱祁鎮跟這些勳貴沒有什麼鮮血契約;論資歷,人都是跟你爹你曾祖一起扛過槍的,對朱祁鎮同學來說,勳貴更多意味著尾大不掉。

    文官集團這事就更好理解。大明朝276年幾乎就是一部皇帝與文官集團的鬥爭史(宦官興風作浪不過是衍生品而已),朱祁鎮同學遇到的情況就更麻煩。九歲登基,主少國疑,前期國事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控,加上“三楊”主政,朱祁鎮同學沒啥能搞得事,文官集團也不太買他的賬。

    朱祁鎮不是沒有搞事情來解決這些小麻煩,比如打壓勳貴。英國公張輔就遭過朱祁鎮同學的小動作,沒有天子拉偏架,一個太監絕無可能敢欺負到勳貴中的勳貴張輔頭上。

    庚午,太監喜寧侵太師英國公張輔田宅,輔不從,寧弟勝及其自淨家奴毀輔佃戶居室,毆輔家人妻墮孕死。輔訴之,寧得宥。法司鞫勝及其家奴俱當杖。上命勝贖罪,謫自淨者戍廣西南丹衛。勝言輔亦擅收自淨奴,上宥輔罪亦謫自淨者於南丹。至是張輔多次為喜寧欺侮,亦稍屈以避禍。——《明英宗睿皇帝實錄》

    要解決這幾個小煩惱,最根本的方法還是樹立威信。樹立威信,最好莫過於立下戰功。正愁沒地方立戰功,瓦剌來了。

    對朱祁鎮同學來說,這是要睡覺,正好有人遞枕頭(他自以為是這樣)。所以在土木堡,朱祁鎮毫不猶豫的All in了。

    意料之外的慘敗

    輸得這麼徹底,從雙方實力對比看,完全是在意料之外。經過朱瞻基十一年的韜光養晦,朱祁鎮接手並不是一個爛攤子,加上“三楊”的苦心經營,大明朝還是有點家底的,至少比瓦剌要強得多。

    因此,土木堡能輸得這麼慘,幾乎把底褲都賠進入了,這是當時人沒有預料到的。朝中的大臣反對朱祁鎮親征,也並不是覺得明朝打不過瓦剌,而是覺得木有必要。

    事實上,反對朱祁鎮親征的聲音並沒有那麼激烈,因為在當時的情況看來:

    天子御駕親征在當時並不是一件很出格的事情。朱祁鎮的高祖朱重八,曾祖朱老四,他爹朱瞻基都領兵上過戰場。老子英雄兒好漢,朱祁鎮就算不是什麼軍事天才,想來也不至於是個軍事白痴。有那麼多經驗豐富的猛將壓陣,即使不能一舉拿下瓦剌,全身而退應該沒問題。朱老四指哪打哪的時代才過去十來年,大明朝對蒙古的心理優勢還是有的。

    朱祁鎮意氣風發踏出北京城的時候,應該沒人想到一年多以後這位天子才能重回京城。

    情理之中的意外

    人算不如天算。縱觀整個土木堡之變,大明朝上下把能犯的錯全犯了,但凡走對一步,都不至於坑的這麼慘。

    瓦剌搞事情,主要原因有幾個,削減馬價、拘留使臣、謊諾婚約等。是非曲直,咱這裡不討論。這中間有斷人財路(削減馬價),有啪啪打臉(謊諾婚約),拿出哪一件都是跟人結死仇。對瓦剌的進攻,朝堂上下居然沒有任何預警,這一點很不應該。有準備打沒準備,起手就輸了一籌。

    朱祁鎮同學從決定御駕親征,到帶領明軍六師出戰,前後總共就40來天。由於戰前準備嚴重不足,甚至於瓦剌主力在哪都沒搞明白。

    朱祁鎮同學以為瓦剌主力在大同塞外,所以率大軍殺奔大同,欲北行出戰。而此時瓦剌的行動範圍,西達東勝,東至陽和,北逾陰山,南抵長城,阿剌知院部則在更偏東一帶活動。正統十四年夏,瓦剌剛剛東征女真歸來,主力應更偏東。土木之變前瓦剌從陽和、獨石兩個方向入侵,就說明瓦剌主力已在大同東北、宣府西北。

    細究起來,這也不能完全怪到朱祁鎮頭上,出征以前朱祁鎮接到了陽和的敗報,而獨石兵潰之事則被隱瞞了,所以對瓦剌的主力位置才會產生誤判,而大軍直趨大同。因為對瓦剌主力的位置出現誤判,所以才會出現大同突然接敵的驚慌失措。

    路線問題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接下來的另一大疑點就是,明軍本打算從紫荊關經蔚州返回,為什麼突然改變撤軍路線,返回大同經宣府入京?這也是兵敗土木堡的直接誘因。

    按照官修歷史的說法,主要是王振搞事情。

    車駕東還。……初議從紫荊關入。王振,蔚州人也,始欲邀駕幸其第,繼而又恐損其鄉土禾稼,復轉從宣府行。——《明英宗睿皇帝實錄》

    從各方面資訊看,王振很可能是替朱祁鎮同學背了黑鍋。

    朱祁鎮顯然不是什麼視死如歸的主,以後面的各種操作來看,還是個挺惜命的人。這種要掉腦袋的時候,別說踩了太監家幾畝莊稼,就是踩了朱重八的墳,應該也在所不惜的。

    而且,經宣府撤退回京,這個路線不能說是完全沒道理。

    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的這條路線,比改道後經宣府入京的線路要近的多,表面看是一個不錯的撤退路線。但也有它的致命風險。

    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的路線利於瓦刺騎兵卻不利於明軍。該路線所經都是空曠無際的平原,適合瓦刺騎兵奔襲,而明軍後勤和輜重太多,速度緩慢,很容易遭遇瓦刺騎兵的追擊。且平原地形適合騎兵衝殺,一旦被瓦刺騎兵追上,五十萬大軍便極有可能被瓦刺騎兵衝擊崩潰。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路線的側翼防禦能力遠不如經宣府回京的路線。明朝九邊地區的城堡,有七成以上都是在正統年以後才逐漸築成的。在正統十四年以前,從大同至蔚州城沿途,只有渾源城和廣靈城兩座城池可以防禦。所以選擇這條線路撤退,等於把側翼完全暴露給瓦剌。而經宣府入京,沿途有很多城堡,如雷家站、鷂兒嶺、獨石、馬營、雲州等地。防禦能力要比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的路線強的多。

    個人推測,比較合乎情理的經過是,朱祁鎮同學下令撤退時,本能反應就是選擇最短逃跑路徑,即自蔚州入紫荊關的路線回京。可是沒走多遠,發現該線路的致命風險,不如經宣府入京的線路安全,因此下令改道。為了維護領導顏面,王振出來背鍋。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明軍撤退到土木堡時,土木堡南邊的水源已被瓦剌佔據。這其實是弔詭的一件事。

    庚申……車駕將發。宣府諜報虜眾襲我軍後,遂駐蹕遣恭順侯吳克忠為後拒,克忠力戰敗沒。將晚報至,又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領官軍四萬赴之。勇、綬至鷂兒嶺,冒險而進,遇虜伏發,亦陷焉。……辛酉車駕次土木,……其南十五里有河,已為虜所據,絕水終日,人馬飢渴,虜分道自土木近旁麻峪口入。守口都指揮郭懋力拒之。終夜,虜兵益增。……壬戌,車駕欲啟行,以虜騎繞營窺伺,復止不行。虜詐退,振矯命抬營就水。虜見我陣動,四面衝突而來,我軍遂大潰。——《明英宗睿皇帝實錄》

    鷂兒嶺位於朱祁鎮當天所在的雷家站西北四十里。郭懋阻瓦剌於麻峪口,則在雷家站的東偏北方向。瓦剌怎麼能夠扼守遠在雷家站東南的桑乾河?

    主要是因為獨石(河北赤城以北獨石口)、馬營(赤城西北)丟了。這是土木堡慘敗的另一個直接誘因。

    今日之事,邊關為急。往者獨石、馬營不棄,則六師何以陷土木?——葉盛建(楊俊)遇達賊臨城,不能效力死守,輒將獨石、馬營歸賊,並倉儲、錢糧盡行捐棄在逃,以致士卒潰散,城池失守,開賊突竄之路,因而辱國喪師,至今令人痛恨。——于謙土木之變根於此路(指宣府東路,即獨石、馬營等處),由於楊俊之失機,故楊氏有餘誅也。——嚴從簡《殊域周咨錄》

    後世有些歷史研究者認為,王振這個死太監為了等搜刮的兩千車民脂民膏,強令大軍在土木堡待命,而錯過了退守懷來城的機會。這裡需要解釋一下,明軍到達土木堡的時候,懷來城實際上已經丟了。

    佔據土木堡以南河流的正是已進至懷來的阿剌知院所部。由於阿剌知院軍截斷明軍歸路,才造成瓦剌軍主力追及併合圍明軍,故葉盛、于謙才會強調獨石、馬營失守的嚴重後果。

    明軍六師出征,行至土木堡,得知懷來等城池全部失守,歸路全部被斷,不得不在土木堡就地紮營,而就在此時,也先的瓦剌兵馬源源趕到,把明軍包圍在土木堡。

    之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慘敗……

  • 20 # 是阿維啊

    土木堡之變稱得上是明朝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歷史了,這一戰皇帝被俘,二十萬大軍被屠,明朝幾十年的積蓄一戰打空。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離朱棣去世僅僅二十多年,怎麼就這麼差了呢?當年成祖朱棣幾次北伐打的蒙古人不敢抬頭,現在怎麼被別人打了全軍覆沒?我個人認為原因有很多,天時地利人和等等,但最重要的還是三條,

    其一,宦官弄權。

    這一戰本來是發生不了的,可就是因為當時朝廷裡面有王振這位千古一見的宦官把持朝政,使得明英宗“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塞了忠諫之路”。當時的皇帝不聞不問,凡事都是由王振說了算,可是一個太監他又知道一些什麼呢?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明朝就已經輸了大半。

    其二,指揮者不懂軍事。

    當時隨軍出行的其實有很多厲害人物,兵部尚書鄺野,英國公張輔等人都是極有軍事韜略的武將,可是明英宗卻不讓他們參與決策,搞得張輔是“輔老矣,默默不敢言。”(《明史·卷一百五十四·張輔傳》)。而王振呢?在他腦袋裡打仗大概就是誰人多,誰就贏,絲毫沒有排兵佈陣,對於軍事策略更是一無所知。

    其三,軍需補給跟不上。

    自古以來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是在這場土木堡之戰中,你會發現軍需補給根本就不夠,王振只知道把人弄到前線上去,卻不知道後勤的重要性,只知道派人催徵,絲毫不考慮天氣等問題,最後明軍補給來不及供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志祥人設崩塌?女友周清揚譴責其多次約美女,還玩“多人運動” !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