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4
回覆列表
  • 1 # 湘村大強

    蘆筍喜陰、耐陰。

    關於蘆筍種植技巧要從選地、選種、整地施肥、定植、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詳細瞭解。

    1、選地

    蘆筍喜溫暖並且通氣良好的環境,高溫、積水容易造成腐爛,因此,蘆筍宜選擇有機質豐富、通透性好、土壤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PH值可以在5.0至7.0之間。

    2、選種

    蘆筍種植栽培應選擇適合種植地的優良品種,蘆筍一般採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在移栽時,應該選擇長勢好的強壯秧苗,長勢弱,有病害的秧苗應該謹慎選擇!

    3、整地施肥

    蘆筍是一種多年生的作物,播種前需要深耕。土壤的pH值不能太酸或太鹼,必須保持在中性,所以當pH值不足時應進行中和。保證田地的土壤肥沃通風,蘆筍的抵抗水澇比較差。所以,必須很好地挖掘溝槽以便於隨後的排水工作。定植前、為使幼苗茁壯生長,根系發育好,應同時施入適量肥料。可用萬贏活菌劑1瓶兌適量水與腐熟好的有機肥混拌均勻後,施入土壤做基肥。可改良土壤、增進肥力,預防土傳病害。

    4、定植

    蘆筍移栽時,定植溝離地面10釐米為宜,每30釐米一株為宜,畝栽1500-1800株。做到邊起苗邊分級,栽植、澆水、覆土等作業一次完成,應做到當天起苗當天栽植。需要注意的是移栽時澆透水,為使定根快、緩苗快,成活率高,可用萬贏活菌劑100—200倍液澆定根水。

    每年春季土壤解凍後,可用菌劑150—200倍液灌根(每棵蘆筍灌稀釋液0.5公斤);具有改良土壤、增進肥力、髮根壯苗,加速土壤養分釋放,提高根系對土壤養分的吸收能力,並且可養根、壯根,使蘆筍生長健壯。

    5、病蟲害的防治

    蘆筍莖枯病、褐斑病是危害蘆筍的主要病害,發病快、危害嚴重。採取以農藝措施為主,輔之以加強藥劑防治的綜合防病蟲策略,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做法是:

    ①適時摘心防倒伏;

    ②清理田園。清理田園降低浸染源,是防治莖枯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④合理施肥。促進蘆筍莖葉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⑤抓住有利時機,合理藥劑防治。

  • 2 # 皖南靈秀大九華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的創作人大九華,希望大家喜歡,

    首先,萵筍喜陰。

    萵筍怎麼種,萵筍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越冬萵筍、春萵筍選用耐寒,適應性強,抽薹遲的品種,如“耐寒白葉實”、“耐寒二白皮”、“若蔓葉”等。夏、秋萵筍,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如“耐寒白葉實”、“耐熱大花葉”等。

    2、播期時間:春萵筍,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3、整地施肥:應 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為宜,深耕曬地,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2-3噸,曬垡7~10天后精細整地,以1.8~1.9米開墒,正季栽培採用平墒,反季栽培採用高墒。

    4、播種育苗:應適時播種,可將種子直接撒播在苗地上(播種前應用新高脂膜拌種),隨即用齒耙輕耙表土,使種子播入土,並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治土壤結板,提高種子發芽率。

    5、苗期管理:苗床地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利於出苗。齊苗後應及時的間苗,應及時防治幼苗不可過密引起的幼苗徒長。並適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護幼苗保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6、移栽定植:應選用表土肥沃,保水力強的地塊移栽,定植前施足底肥、澆透底水;合理密植,密度以20―26釐米見方為宜,定植後澆定根水,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使幼苗健康成長。5、田間管理,移栽成活後應及時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同時應在萵筍團棵期、莖部開始膨大時各追施速效氮肥,微量鉀肥,並配合噴施壯莖靈可使萵筍杆莖粗壯、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濃,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為農藥化肥增效降低殘毒。

    7、採收、採種: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採收嫩株上市。當萵筍頂端最高葉片的相平時為收穫萵筍莖的適期。秋萵筍為了延長上市期,可延遲採收,可採用在晴天用手掐去過長點和花蕾,或蓮座期開始,每隔5~7天噴350~500矮壯素2~3次。

    萵筍採種以越冬的春萵筍留種為好,留種株品種間隔離1000米左右。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徵特性的植株,間拔以後,保持株行距33釐米以上見方,去老葉,增施肥水,培土,促側枝生長,開花時適當摘除部分枝,播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謝後減少灌水,開花後20~25天,種株葉片正常發,種子呈褐色或銀灰色,生白色。

    以上就是萵筍整個種植的步驟技術介紹,供大家學習。

  • 3 # 新疆烏市濤濤哥

    雖然說蘆筍看起來非常的弱小,但是他的關係是特別發達的,所以說其實蘆筍特別容易栽培。而且種植一次之後可以連續採摘10年,並且蘆筍對溫度的適應性也是非常強的,所以說在南方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夠見到蘆筍的身影,即便是冬天它也能夠繼續的生長,所以說如果我們在自家的陽臺上種植一小盆蘆筍的話,就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夠吃到非常鮮嫩美味的蘆筍了。

    首先我們可以找一個泡沫保溫箱,然後放上滿滿的一箱土,這樣我們先將蘆筍的種子進行催芽,催芽的時候只需要將種子浸泡在水當中,而且每天都要換一次水,這樣差不多3~5天的時間就能夠露出白白的小芽了。

    要等到露出小牙之後,我們就可以將這些種子種在土裡邊,然後再澆上一層水,只要溫度適合大約半個多月的時間就能夠長出小小的嫩苗。

    為蘆筍對於水分和溫度的要求都不是特別的嚴格,所以說我們平時只要保持土壤溼潤就可以了,而且夏天的時候溫度比較高,可以一天澆兩次水,如果冬天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澆一次水就可以了,只要放在室內保持常溫就可以了。

    不過第1年的蘆筍一般是不採摘得,等到第2年秋天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採摘啦,而且以後的時候蘆筍是越長越快,個頭也越來越大,這樣我們中上一次之後可以連續吃十幾年都沒有問題。

  • 4 # 黃曉紅果果

    蘆筍是大家對於石刁柏嫩莖的俗稱。20世紀傳入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多個省區引種了蘆筍,新疆和黑龍江有野生種的分佈。蘆筍是每年的春季在地下抽生嫩莖,經過了培土軟化就可以採收了,蘆筍食後是甘香味美。蘆筍被譽為是世界的十大名菜之一。含有多種營養物質,是一種高產的經歷作物,一次播種是可以連續採筍10~15年,投資比較少效益高,並且還具有比較強的野生效能,對於水肥的條件要求不高,省工省力,在北方地區已經被推廣。從蘆筍的生長環境來判斷蘆筍是喜陽還是喜陰

    蘆筍屬於百合科,天門冬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生長期可以達到15年以上,它的採收期在10年左右。蘆筍在早春嫩莖會破土而出形成,它的形似蘆莖,狀如筍,蘆筍是屬於雌雄異株的,不管是寒帶或者是溫帶地區,每年的秋末蘆筍的地上部分枯死,它的地下部分休眠越冬之後還會繼續的生長,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會由地下莖上的鱗芽群生出嫩莖,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蘆筍。

    經過了培土之後軟化的嫩莖顏色潔白,這個是常見的白蘆筍,沒有經過培土軟化的長出地面的嫩莖,在見了光之後變綠,這個是綠蘆筍。還有就是如果不採收嫩莖就可以長成地上的莖葉,是雌株的話可以開花結果。

    蘆筍對於溫度的反應是很敏感的,當土壤的溫度在10℃以下的時候,它的根狀莖和儲藏莖會進入休眠,種子的發芽溫度是25~30℃,適宜蘆筍生長的溫度是20~30℃,如果低於15℃時蘆筍生長比較緩慢,嫩莖發生的也會減少,但是當氣溫高於30℃的時候,蘆筍嫩莖的基部和外皮就容易纖維化,並且導致品質變劣。蘆筍的根系很發達,它耐旱耐澇,適宜種植在排灌良好的,土層比較深厚的,疏鬆肥沃的,保水和保肥能力強的,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上。

    從以上條件可以看出蘆筍是喜陽也喜陰的植物,喜歡Sunny是地上部分要進行光合作用,然後輸送到到根莖,喜陰是的根部適合在土裡成長。

    蘆筍的栽培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進行選地整地

    ◆種植地

    因為蘆筍是屬於多年生的作物,一旦你栽種就要連續的採收10~15年,所以在定植地的選擇上,必須選擇土壤肥沃,地下水位比較低的,保水和保肥能力好的壤土或者是砂紙的壤土。有一點是必須注意,不能在前作是桑園,果園或者是林地的地塊來栽種蘆筍。還有,如果是砂性太大的土壤,它的保水保肥效能比較差,這時蘆筍的嫩莖還沒有長出地面,蘆筍的筍尖顏色就變了,所以說砂性的土壤也是不適合栽種蘆筍的。蘆筍是比較耐旱,不耐澇的,最害怕有積水的現象,所以說地下水位過高和容易積水的地塊也是不適合栽種蘆筍的。

    進行耕翻和整平土地,這時注意,白蘆筍建議按照1.8米的行距,綠蘆筍是按照1.4米的行距,條寬要挖0.4米,深度是0.4~0.5米的定植溝,挖溝的時候必須注意把生熟土分開來放,在回填的時候要先把熟土放在底部,這樣有利於蘆筍根系的發育。建議每畝地要施入3000~5000公斤的土雜肥和氮磷鉀複合肥50公斤,施入到溝內。這時不要把定植溝填平,可以比地面低上個5~7釐米,然後用水把溝灌實,等到定植以後再把溝慢慢填平,把兩個溝之間的壟面整成中間高兩邊低的小拱形,在以後隨著蘆筍幼苗的不斷的生長,再把壟面上的土有逐步的填回到定植溝內,最後是形成高出原地面0.1米左右的土壟,這種整地的方法是有利於在汛期進行排水和防澇的。

    ◆育苗地

    在進行育苗的時候要選擇土質疏鬆肥沃,並且是透氣性好的壤土或者是砂壤土,這個可以避免發生病蟲害,前茬作物最好不是林地或者是蔥蒜等,儘量不要和蘆筍是一個科屬的地塊。同時還要是排灌比較好,這時每畝地建議施入基肥是3000~5000公斤,耕翻的深度是30釐米,要求土肥混合均勻,然後進行整地,整平後做成畦,建議畦長在10~15米,寬度在1.2米,畦高做成0.2米,把畦面耙平準備好播種。

    ②蘆筍繁殖方法

    蘆筍是可以採用成株分株和種子繁殖的兩種方法。如果是採用分株法,它的產量和品質都不如播種繁殖好。蘆筍主要是用種子來進行繁殖,可以育苗移栽,也可以進行直播。而直播也有缺點,那就是植株是不能夠按照栽培技術的要求進行定向生長的,這個方法對以後培壟和採摘蘆筍都會帶來不方便的。

    育苗移栽具有出苗率高,方便管理,它可以進行定向的定植,也方便以後的培壟和蘆筍的採摘。

    蘆筍育苗的方法:

    ◆進行塑膠小拱棚育苗

    ❣蘆筍育苗的時間和方法

    為了可以延長蘆筍的年生長期,建議小拱棚育苗的時間可以在3月的上旬來進行,種植蘆筍每畝地的用種量,白蘆筍是50克,育苗地需要20㎡,綠蘆筍是75克,育苗地是需要30㎡。

    ❣浸種催芽

    因為蘆筍種子的表皮是比較堅硬,播種之前必須要進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先用清水把種子漂洗,漂洗的作用是去掉秕子和有蟲蛀的,然後用50%的多菌靈300倍的液浸泡上12個小時,進行消毒之後把種子用溫水,溫度是30~50℃,浸泡上48個小時,注意在浸泡的時候每天要換水1~2次,等到了種子充分的吸足水分膨脹之後,這時把種子濾出來再放入到盆中,上面用溼布蓋好,然後又放到25~28℃的環境中來進行催芽,注意每天還需要用清水來淘洗2次,觀察到種子有10%左右的胚根露白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播種了。

    ❣播種的方法

    在蘆筍播種前要先把畦面灌足底水,建議你按照株行距是10釐米劃好線,把經過催芽的種子單粒點播在畫好線的方格的中間,播完以後用細篩過土均勻的篩到畦面上,覆土的厚度要求是2~3就可以了。

    播種之後要立即進行搭棚蓋膜,棚的拱高在0.5~0.8米,拱棚內的溫度控制在,白天是25~30℃,夜間的溫度是15~18℃,等到出齊苗之後,如果棚內的溫度超過了32℃的時候選擇在中午的時間要進行通風和煉苗,並且慢慢的去掉薄膜,當蘆筍的幼苗長出了3根以上的地上莖的時候,就可以準備定植了。

    ◆進行露地育苗

    露地育苗比較簡單,而且還省工省料,具體的方法是:把經過催芽的種子直接播種到田畦裡,如果是南方地區,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育苗,如果是北方地區,要防止霜凍,需要在穀雨節氣之後,地溫穩定在15℃以上的時候才可以進行育苗。育苗的方法和苗期的管理是和小拱棚育苗一樣的,露地育苗雖然簡單,但是不能夠做到當年進行定植。

    在早春採用小拱棚培育的幼苗,在地上的莖達到了3根以上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在5月的下旬就可以進行定向定植。如果是採用露地育苗的幼苗,是可以根據苗情在當年的秋季或者是第二年的春季來定植。定植的時候幼苗的地上莖的根數也都要在3根以上,並且還要帶上土塊。這種幼苗在起土時苗比較容易帶土,根受損傷比較輕,它的成活率高,緩苗也是比較快,並且生長勢好。

    在整理好的定植溝中間,建議按照0.3米來挖穴,穴莖的大小是以能夠放進幼苗來作為標準的,要按照蘆筍幼苗地上莖萌生的生長髮育的方向來進行定向定植。如果是採用南北溝向來定植,應該把第1次抽出來的地上莖,就是比較短細的那一條莖,放置在北面,堅決不準放在溝的兩側,如果你是東西溝向來定植,應該把第1次抽出來的地上莖放在溝的東面或者是西面,注意必須做到和定向是一致的,栽完之後覆土4~5釐米,按實在然後澆水,並且是要做到隨挖穴就隨栽,栽種的密度是以每畝地白蘆筍1234株,綠蘆筍是1578株。

    ④田間管理方法

    ◆蘆筍定植的當年

    蘆筍在定植後的1個月內要進行查苗和補苗,注意在補苗的時候要澆足底水,來確保補栽成活,進行補栽以後的幼苗還是要注意進行定向定植。在定植之後及時的進行中耕除草,這時要根據蘆筍的苗情補施適量的尿素。在8月份以後,蘆筍就進入了秋季的旺盛生長季節,這個階段要重施秋肥,一般情況下是在距離植株40釐米處來開溝,每公頃要條施有機肥是30000~45000公斤,複合肥是750公斤,尿素是150公斤,同時還要注意防治病蟲害。蘆筍在入冬以後地上部分就開始枯萎,它的植株內的營養會向地下的根部轉移,到了冬末春初的時候要注意徹底清理地上的植株,這樣是可以減少病源的。

    ◆蘆筍定植2年以及以後採筍年

    這個階段管理的重點是做好科學的運籌三肥,適時的做好摘心的工作。所說的科學運籌,就是必須合理,三肥就是催芽肥,壯筍肥,和秋髮肥,最基本的做法是:在3月份要結合壟田的耕翻,施好催芽肥,建議每公頃施用蘆筍專用肥是750公斤︔在6月的上旬要施好壯筍肥,建議每公頃施入尿素是150~225公斤,這樣可以延長採筍期,並提高中後期採筍的量︔8月份的上中旬在採筍結束之後,要結合填土平壟來重施秋髮肥,以促進蘆筍的健壯和秋髮,這個是為了第二年優質高產來積累營養的,是為了培育多而且壯的鱗芽。

    ◆及時的防澇和排澇

    蘆筍是耐旱不耐澇,最害怕的就是積水,由於夏季是高溫多雨,在蘆筍定植時一定要注意排澇,這樣可以防止在雨後蘆筍種植地有積水而造成根系的腐爛。必須在雨季前把筍壟培高0.1米左右,做成中間低,壟間高的拱形狀,地頭必須提前挖好排水溝,方便隨時都可以進行排水。

    ⑤蘆筍病蟲害防治

    蘆筍的莖枯病,褐斑病是危害蘆筍的主要的病害,在防治上主要還是以農業的措施為主:

    ◆適時進行摘心防倒伏。

    ◆及時的清理田園。

    ◆建議留母莖來採筍,這樣可以延長採筍期。

    ◆合理進行施肥,並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要適當的進行控制氮肥的用量。

    ◆必須抓住機會,合理的進行藥劑的防治。主要就是波爾多液,多菌靈,代森錳鋅,退菌特等進行交替使用,採取噴霧的方式來進行。

    ⑥科學的採收方法

    蘆筍一般情況下在種後的第2年開始採收,每年可以採收2次,注意,第1次是在4~6月份,第2次是在9月份,在採收之前要結合澆水追施磷酸二銨是10~15公斤,選擇在每天上午8~10時來採收,並且還要根據商品品質的要求把伸出了地面20~24釐米的幼莖,在土下2釐米處割下來,要集中分級來出售。注意在採收的初年,蘆筍的採收期不要超過了30天,那麼這樣就可以讓植株能夠充分的把養分積累好,以保證第二年的產量,並且還要隨著蘆筍植株年齡的增加,採收期會逐漸的延長到70天左右。

    溫馨提示,文中提到的公頃,也是單位,是公制地積單位,1公頃=15畝=10000平方米,1畝地=666.67平方米。別稱是平方百米,符號是hm²

  • 5 # 無心睡眠20739016

    蘆筍作為多年生多年生作物,實際為喜陽植物。種植蘆筍注意一下技巧可以得到不錯的收穫。

    種植地的選擇

    定植田土質和土層的優劣是蘆筍生長髮育的關鍵,必須經過精心挑選。根據蘆筍的生長特點,對土壤施加以下要求:

    首先,土壤條件更好。要選擇土壤肥沃,土壤深層,肥料和保水性強,滲透性好的土壤。質地非常適合砂質壤土,壤土和輕質粘壤土也適用,粘性土壤不適合生長蘆筍而無需改良。深層土壤有利於蘆筍根系的生長,根系可以長成深層土壤。土壤肥沃,土層深厚,肥水保水能力強,滲透性好,可促進蘆筍植株的發育,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抗性,延長植物的生長期,提高植株的品質和產量,嫩莖。此外,沿河岸地勢較高的沙壤土的耕地也適合蘆筍種植。

    其次,地形較高,地下水位適宜。要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沒有鄰近水田和水利設施的耕地。蘆筍的根是肉質的根,不耐水漬和缺氧。因此,蘆筍種植區的地下水位要求較低,雨後可以迅速排幹,以防止土壤長時間被汙染。乾旱可以及時澆水,以避免蘆筍乾旱。生長受到影響,可以倒入乾燥的能量。第三,土壤pH值應適當。土壤的pH值應為5.5~7.7,所以不要選擇強酸或強鹼土壤。第四,照明條件更好。充足的光線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降低田間的溼度。此外,固定種植場集中成塊,便於運輸,便於現場管理,便於蘆筍的採集和加工,也是種植土地的條件之一 - 前者是桑園,果園,林地不宜種植蘆筍。

    定植田的抽槽、施肥及土壤改造

    開發了蘆筍根系,對土壤質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有必要在固定的土地上進行土壤改良,以滿足蘆筍的生長要求。

    (1)抽水和施肥。根據地形,根據1.4米的線距,可以在南北方向或東西方向挖掘寬度為0.4至0.5米,深度為0.4至0.5米的種植溝。種植溝可以機械或手動挖掘。挖掘溝渠時,應分別開啟成熟土壤和生土。回填時,將煮熟的土壤放在底部,並在種植溝上施用5000公斤有機肥,100公斤磷酸鈣鎂肥和50公斤蘆筍專用複合肥。內。施用的有機肥應優選使用與腐爛的豬,雞糞和人類排洩物配製的有機肥。回填後,應將種植溝放置一段時間固化,然後種植蘆筍苗,避免因種植後澆水或降雨而下沉,使幼苗下沉。種植後,應從蘆筍左右20釐米沿蘆筍定殖方向挖掘排水溝,挖出的土方應放置在未種植的蘆筍的開放空間,以方便田間排水。灌溉抗旱水。隨著幼苗繼續生長,土壤逐漸回填到種植溝中,形成一個土壤脊,位於原始地平面上方約10釐米處。

    (2)追肥。種植後第一年施肥。種植幼苗後,應及時修補幼苗,以滿足幼苗的養分需求。種植後20天內,可以開始追肥。在早期階段,應少量施用稀糞或少量尿素和氯化鉀,每20至25天應施用少量次數。其次,種植越早,頂部敷料的數量也相應增加。在追肥開始時,你可以追逐1:10的糞肥,或5公斤的尿素,4公斤的氯化鉀和240公斤的水。之後,根據田間植物的生長,可以適當增加濃度和用量,但每次的量不宜過多,一般應控制在8公斤尿素,6公斤氯化鉀,不僅確保化肥的供應不浪費,促進植物群的生長。在8月中下旬施用1種秋季肥料,可用於追肥30公斤蘆筍專用複合肥或8-10公斤尿素,30-40公斤磷酸鈣鎂肥和6-8公斤氯化鉀。 9月中旬,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可適當施用一次。通常,可以施用10kg蘆筍複合肥或5kg尿素,10-15kg磷酸鈣鎂和4kg氯化鉀。 10月底後,噴施2~3次葉面肥,並用葉面肥,噴施寶或尿素,磷酸二氫鉀0.5%溶液,每次噴硼肥1~2次。 0.5千克水是100千克。

    進入收穫期後,蘆筍對肥料的需求逐漸增加,施肥量與上年相比有所增加。施肥應以三個重量進行,即在夏季和秋季之前的枝條選擇階段應該是受精的重點。有必要重新施用三種肥料,並在竹筍中施肥幾次以延長母莖。生活。在第二年的春天,在年輕的莖被抽水之前,在溝渠的中心挖出深溝,並施用堆肥,人類廢物,磷酸鈣鎂和氯化鉀。每畝施肥量為1500~2000千克堆肥,25千克磷酸鈣鎂肥,1200千克人體排洩物或12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鉀,土壤覆蓋土壤,然後覆蓋土壤。

    在嫩莖收穫期間,氮肥和鉀肥每20天施用一次,每次使用量分別為5 kg和4 kg;選擇夏季母莖前,在溝中心每畝堆肥1000-1500公斤,蘆筍25公斤特種複合肥,或1200公斤人體糞便或12公斤尿素,25公斤磷酸鈣鎂肥和15千克氯化鉀。在夏季和秋季,在種植鬆散土壤後,在植物附近施用4至7倍稀薄的人類排洩物或尿素和氯化鉀。秋季清理花園後,需要快速施用秋季施肥量,每年追施量佔40%,每畝施肥4000~5000公斤,蘆筍專用複合肥40公斤,或25公斤磷酸鈣鎂肥。利尿1200千克或尿素12千克,氯化鉀10千克。 9月,適當施用適量的20公斤蘆筍特種複合肥,或1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鈣鎂和6-8公斤氯化鉀,以確保植物生長旺盛。 10月,噴灑葉面肥和硼肥,促進植物健壯和營養迴流。到第三年,施肥量在第二年增加了30%。第四年後使用的肥料量應適當增加。第五年後基本穩定。

    定植

    (1)種植密度。根據竹筍多年的試驗和生產實踐,綠蘆筍種植間距為1.4米,株距為0.25~0.3米,每畝種植1700~1800株更為適宜。

    (2)種植方法。在整個固定種植溝的中間,根據蘆筍幼苗的生長和發育方向,將具有基質或土塊的幼苗定向和定殖。種植時,直植物之間的距離為0.25~0.3米。透過開挖和種植,可以將孔徑的大小作為標準放入幼苗中,使種植苗的深度保持在約12cm。種植時,應對幼苗進行分級,並將幼苗與幼苗分開。不要混合它們以防止幼苗覆蓋幼苗並影響蘆筍的正常生長。

    田間管理

    (1)補充幼苗。種植後約1個月,有必要檢查幼苗並補足幼苗。發現幼苗應及時重新種植,並在補充幼苗時澆注底水,以確保存活。

    (2)給土壤澆水。種植後,要及時根據天氣情況做好水管理工作,以便在雨後及時清理溝渠,及時澆水。隨著植物的生長,有必要進行土壤倒伏防治工作,以確保植物的正常生長。

    (3)栽培和除草。種植後,很容易在田間繁殖雜草。要結合耕作,做除草工作,防止田間的草,影響苗木的生長。

  • 6 # 樂悠悠LQ

    首先呢蘆筍是喜陽植物。

    蘆筍種植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1)育苗。

    ①播種量。白蘆筍每667米2播種50~100克,綠蘆筍為100~150克。

    ②整地施肥。選土質疏鬆,肥水條件好,透氣性強的壤土或沙壤土。深翻30釐米左右,每667米2施基肥2000~3000千克,將肥料翻入土中,整平地面後,做東西畦,畦長10~15米,畦寬1.2米,壟高20釐米,耙平畦面。

    ④種子處理。蘆筍種子皮厚堅硬,外有蠟質吸水困難,故播前必須浸種催芽。方法是:先用涼水漂種,除去癟種和蟲蛀種等。然後用30℃左右溫水浸泡2~3天,每天換水2~3次,種子充分吸水後,將水濾去,盛入盆中,在20~25℃下進行催芽,每天用清水投洗1~2次,以防爛種,當種子有10%左右出芽時即可播種。

    ⑤播種。播種前需灌足底墒水,待水滲下後,按株行距10釐米打好直線,將催好芽的種子單粒點播在植位上,覆過篩細乾土2釐米厚。

    ⑥覆膜。播後立即覆蓋地膜,可提高地溫保持溼度,對出苗有利,但齊苗後應及時撤去。

    ⑦幼苗生長期間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蟲等。

    (2)定植。

    ①栽培地的選擇。對栽培地的要求同育苗地。

    ②整地、挖定植溝、施肥。經清園、深翻平整後,按白蘆筍1.8米,綠蘆筍1.5米的行距打直線,沿線挖定植溝,溝深30~40釐米,寬40~50釐米。溝底施基肥,每667米2施農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上面蓋土至距地面7~10釐米處即可定植。

    ④起苗。蘆筍苗的地上莖達3根以上即可定植,起苗時要帶土坨,防止傷根。按30釐米株距,植於溝中,使苗的根盤低於溝面12~15釐米,把著生鱗芽群的一端,順溝朝同一方向,以利日後培土。後覆土5釐米左右,蓋住根盤稍鎮壓,使根盤與土密接。然後澆水,緩苗後結合中耕,再覆土2次,每次3~5釐米,使根盤埋在土下10~15釐米。

    (3)田間管理。

    ①澆水。蘆筍定植緩苗後,要根據墒情適時澆水。

    ②追肥。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每667米2追施複合肥30千克,追肥後要及時澆水。

    ④培土。白蘆筍須在定植後的第二年春天,幼莖抽生前培土,使嫩莖軟化。培土應在採收開始前10~15天,10釐米土溫達10℃以上時進行。過早,因土溫升得慢而出筍遲;過晚,則部分嫩莖已出土,會見光變色。培土應選擇在晴天土壤乾溼適中時進行,培成的土壟寬度要大,厚度以使地下莖埋在土下25~30釐米處為準。

    綠蘆筍採收前不需要培土,地下莖上面有15釐米土層即可。

    (4)採收。

    ①前一年春天定植的蘆筍,可採收40天左右的春筍,然後每株留3支母莖生長,再發的筍芽繼續採收30天左右的夏筍。

    ②前一年夏天定植的蘆筍,第二年春天每株先留足3~4支母莖,然後開始採筍50~60天。

    ④一般採收結束後,應有約3個月的生長期,以便製造充足的養分,供第二年採筍。在營養生長期間,要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工作。

    ⑤採收方法。白蘆筍每天早晚採割1次,發現土面有裂縫或溼潤圈,即可定位採筍,往下直挖,在17~18釐米處割斷,不可傷及地下莖和鱗莖,收後用土把孔洞填平。產品立即裝箱,蓋上潮溼黑布防止嫩筍見光變綠。

    綠蘆筍一般早上採收,將高達21~24釐米的嫩莖齊土面或於地下1~2釐米處割下。氣溫高時每天採收2次,以防筍頭鬆散,組織老化。

    (5)及時防治病蟲害。蘆筍的常見病害有:莖枯病、根腐病、立枯病、菌核病、褐斑病等。害蟲有:蚜蟲、薊馬、地下害蟲等。

  • 7 # 燕趙農業

    河北省蘆筍種植已經有多年的歷史,農業科研部門還成立了專門的蘆筍學會。蘆筍早春的嫩莖破土而出因為長得外形像蘆莖,嫩尖狀如筍,所以被稱為蘆筍。那麼說起蘆筍喜陰還是喜陽?又有什麼種植技巧呢?下面我就詳細介紹。

    蘆筍是多年生宿根植物,雌雄異株。蘆筍的地上部分由地上莖、葉、擬葉、花、果實組成;地下部分由地下莖、鱗芽群、貯藏根和吸收根組成。在寒、溫帶地區,每年秋末地上部分枯死,地下部分休眠越冬後繼續生長。第二年春天由地下莖上的鱗芽群生出嫩莖,即為食用的蘆筍。經過培土軟化的嫩莖顏色潔白,就是我們常見的白蘆筍;未經培土軟化長出地面的嫩莖,見光後變綠,我們稱之為綠蘆筍。嫩莖若不採收即可長成地上莖葉,如果是雌株則可以開花、結果。

    透過介紹很多人可能覺得蘆筍嫩莖生活在地下,白蘆筍遇到Sunny就變綠,而且嫩莖出土後遇光會迅速發散,就覺得蘆筍屬於喜陰,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按照專家的說法,蘆筍地下根莖的生長髮育都是前一年地上莖葉積累養分產生的,而蘆筍的生長環境必須要有充足的光照,一旦出現連續陰雨天氣,蘆筍很容易發生莖枯病等病害,因此儘管咱們採集的商品筍不喜歡Sunny,但是如果給蘆筍定性喜陰、喜陽,必須屬於喜陽植物。

    種植技巧之精心育苗

    說到蘆筍種植的技巧,我覺得首先要選一個好的品種,根據這麼多年的經驗,過去都是選擇國外F1代品種,價格非常高,最近這些年隨著我們國家育種科技的發展,中國產品種質量也非常好,因此我建議大家選擇由咱們中國產一代雜交種比如魯蘆筍一號等都是不錯的。在種植上需要注意,蘆筍的種子種皮比較厚,播種前一定要先浸種催芽,然後進行育苗一般咱們種植一畝地的白蘆筍需要準備50克的種子,綠蘆筍一畝地則需要準備80克的種子。育苗建議大家採用塑膠地膜育苗。在河北省一般3月初就可以育苗,育苗要選擇透氣性好的沙壤土,另外育苗田最好前茬沒有種植過大蔥、大蒜、花生等作物,否則地下病菌和害蟲較多,容易讓蘆筍幼苗產生病害。育苗田要求施足基肥,然後做畦,為了提高地溫讓蘆筍種子儘快發芽,播種以後,咱們要立刻進行覆膜。大約一週的時間,蘆筍幼苗就露出地面,這時候咱們千萬注意地膜內的溫度,不能過高,白天掌握在26攝氏度左右,晚上控制在16度左右,溫度太高容易把幼苗蒸死,溫度太低容易形成弱苗。等到5月中下旬,幼苗長出三個小杈後,這時候外界氣溫也逐漸升高,咱們就可以準備定植了。

    種植技巧之高壟栽培

    定植是蘆筍種植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因為蘆筍一種下去就要生長5-8年,需要說明的是,理論上蘆筍可以採收10-15年,但是在實際生產中,由於受到病害或者品種問題,一般蘆筍採收期大多在5-8年,時間長以後蘆筍死亡率增加,種植效益就會下降,一般不會超過8年。因此在定植上咱們一定要精心,否則影響以後的收益。在河北省大部分地區,一般到5月中下旬就可以進行蘆筍的定植。定植時咱們需要注意,蘆筍最忌諱低窪地,不能遇到積水,一旦有積水就容易死亡或者鬧病。因此栽植最好採取高壟栽培,栽培密度一般掌握行距1.2米,株距0.3米,畝栽1500棵-1800棵。一般壟高20公分,就能比較好避免出現積水浸泡現象,也方便後期的澆水施肥。定植後及時的澆水覆土,以更好的實現成活率。

    種植技巧之巧追肥促發棵

    當年栽植的蘆筍是不能產生效益的,但是這一年需要咱們精心養護,及時追肥促進蘆筍發棵,為第二年的採收打下良好的基礎。按照我們當地的習慣,一般在蘆筍緩苗後一個月就要對蘆筍進行追一次肥,這次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一般掌握畝溝施尿素20公斤,不要距離蘆筍根部過近,以免產生燒根和肥害。蘆筍耐旱,在這個階段一般雨水相對充沛,不是特別乾旱不用對其進行澆水,等待進入秋季後,再次對蘆筍進行第二次追肥,這次追肥除了促進發棵,更主要的是增加蘆筍地下根芽,為第二年的採收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這次建議施用含有氮磷鉀的複合肥,每畝地以25公斤的量進行追肥就可以了,追肥後可以澆一次水,促進蘆筍對肥的吸收利用。等到初冬蘆筍的地上莖葉全部枯黃,咱們就要齊著地表清除地上莖,對蘆筍田進行清園,然後就可以靜靜等待明年春天的採筍了。

    種植技巧之科學採筍

    第二年的春天,隨著天氣漸漸變暖,看似靜悄悄的蘆筍地裡正孕育著鮮嫩的蘆筍。如果種植的是白筍則需要進行培土軟化栽培。軟化栽培是術語,經常應用於蒜黃、黃韭等蔬菜,通俗說就是透過遮光或者弱光,讓作物在黑暗中長出柔軟的、發黃或者發白的莖或芽。蘆筍的軟化栽培就是透過提前給蘆筍進行培土,讓蘆筍嫩莖往上長的時候見不到光,從而長成白色。河北省中南部地區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對蘆筍進行培土,當然各地氣候不同培土的時間也不同,可以參考蘆筍的發芽或者地表的溫度進行,也就是挖開蘆筍根部發現蘆筍的嫩芽已經開始向上萌發,或者地表溫度連續5天超過10攝氏度,這時候就可以進行培土了。培土的高度可以根據蘆筍年齡不同而高低不同,生長期短的蘆筍培土要少,生長年頭長的蘆筍培土要多。培土高度一般二三十公分即可,注意培土要鬆軟溼潤。

    經過大概10多天的等待,肥大的蘆筍就露出了白嫩白嫩的筍尖,這時候咱們就可以採筍了。採收白筍要輕輕挖開土,大概挖到七八公分的位置就可以用鋒利的刀片快速切下蘆筍,然後採完後再把土進行回填,適當壓實即可。 白筍一般採收期在一個月左右,採收期結束要及時把培土撤掉,防止壟太高影響蘆筍生長。綠筍採收不需要培土,採收時和白筍一樣,一定要齊著地面採割。採筍後注意適當的增加肥水供應,一般畝使用氮磷鉀複合肥50斤就可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蘆筍的採收不要過度,不能殺雞取卵,一般採收一個月到四十天就要注意給蘆筍充足的留莖,讓蘆筍能夠接受Sunny雨露快速生長,為夏季採筍和第二年生長儲備充足的營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銷售是種怎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