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惡龍咆哮虎笑山居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孔子帶著他的學生,從魯國出發,大致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等地,確實沒有去秦國。
(孔子)
先來回答問題的第一層面,孔子為什麼沒去秦國?
其一,孔子沒去秦國,並不是他故意不去,而是秦國太遠,路途不方便。要知道,孔子可不是一個人行走,他是帶著一大幫學生。雖然史上並無記載,有多少學生跟他去了,但是畢竟他有三千學生七十二賢徒,跟著他走的人肯定不少。這麼多學生,要吃飯,要住店,那絕對是一個問題。
其二,孔子開始周遊列國的時候,他已經滿55歲。現在我們可能覺得55歲不算什麼,要知道,春秋戰國時期,人的平均年齡大約也就30來歲,孔子的55歲,絕對是一個老而又老的老人,這樣的老人,在崇山峻嶺中顛簸,那絕對是要命的。
其三,孔子要去的是一些中原地區的禮儀之國,危邦不入。而當時的秦國,以及吳越巴蜀,甚至楚國,都是一些蠻荒之國,禮儀倫常沒有建立起來,孔子怎麼可能去呢?具體到秦國,那時候,秦國正在往西戎擴張,戰亂不定,因此孔子肯定是不會去的。
(孔子周遊列國影視)
再來回答問題的第二層面,孔子的政治主張和一統天下的關係。
孔子的學說及政治主張,跟當時的一統天下是對不上號的。
是不是說,孔子不喜歡統一的天下呢?恰恰相反,孔子非常喜歡統一的天下。他不喜歡戰亂,不喜歡百姓流離失所。但是,他教給諸侯們統一天下的方式不對。他要諸侯們講仁政,講王道,講克己復禮。他認為統一的形式應該是,所有的諸侯都必須像個諸侯的樣子,要尊奉周天子,要遵從周禮,每個諸侯都別想著稱霸,要安分守己。如果天下的諸侯都安分守己了,西周初年的秩序就恢復了,國家就統一了。
但是他的這些政治主張在當時顯然是不為諸侯們所接受的。諸侯們唯一感興趣的一點,是他講的仁政。但是,當一個國家,比如陳、蔡、衛、曹這些國家,當自己經濟力量不雄厚,軍事力量不強大的時候,你講仁政,你做一個好君王,別的強大的國家想來打你,依然找得到理由來打你,想來統一你,依然就來統一你,你講的這些仁政並沒有什麼。
(孔子周遊列國路線圖)
最後一個層面的問題。秦國為什麼一統天下?
回答這個問題的太多了,歸根一點,是秦國經濟發達,軍事強大,政治先進。而作為先進的政治,恰恰是它拋棄了孔子的那一套,不講王道,專講霸道,不講儒家,專講法家、兵家、縱橫家。換句話說,如果孔子去了秦國,秦國君王接受了孔子的那一套學說,最終秦國肯定是不能一統天下的。
-
3 # 亂答題
不要削尖老殼專牛角。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你可能沒有在場,所以你不清楚孔子到底去諮詢些什麼知識,目的是起什麼作用。智慧不一定都出自你們聰明人之口,有時候傻子也有他的獨特學問。比如心靈簡單的人,能夠與世無爭,一生無所謂,過得輕鬆快樂。你們大醒大悟的聰明人比得上麼?過去美國是英國的附屬國。俄羅斯和歐洲十五個國家都是蘇聯的地盤。請你預測有哪一位總統能再次統管天下 ?
-
4 # 過一會該好好幹
亂世法家最靠譜,能夠一統天下的雄主,都是先用法家。能夠最大程度壓榨民眾資源,服務戰爭。
但是治理國家的時候,則儒釋道並用,摒棄法家。因為統治集團既然打下江山,就想開始享有特權和特供,不會想和屁民一樣受到束縛。貪汙腐化什麼的從來不是事,只要站隊正確就ok。錯了的話,上班先邁左腳都可能被列為罪狀,罪名就是“與群眾腳步不一致”。
-
5 # 王朝興替
那時候的秦國屬於西戎,不屬於華夏文明系統,所以沒有諸侯帶他玩,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這都是屬於化外之地,除了地理等因素,從心理上,孔子是不會去的,
這時候屬於戰國時代,打起來更是沒皮沒臉,一下不走心就被團滅了,秦國更是如此,更何況上黨郡被趙國奪去後,秦國的天然屏障就沒了,想什麼時候打你就什麼時候打你,所以商君變法就開始,主要是耕戰,不是種地就是打仗,不想種地就去打仗,以軍功換去資源,不養閒人,你說這樣的國家還怎麼打,整個國家完全是為戰爭服務的,
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樣,戰國時期的滅國就像吃飯一樣,亂世需要的是謀臣,武將,而不是什麼治國道理,國家都快沒了,還治什麼國,
孔子的學說不適合亂世,在中原國家都不怎麼待見,就不要說秦國了,
-
6 # 閒雲絡繹錦霞垂
閣下問的這個問題,歸根究底是要探討孔子思想和秦國一統的關係。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天下,是從秦孝公時商鞅變法開始奠定基礎的,採用法家思想,建立了戰國中最為先進的封建制度,軍功爵制的施行又打造出一流的軍隊。然而僅憑如此,秦國尚不足以強大到能掃六合的地步,秦國變法後,明君賢臣輩出,一代一代地苦心經營,才有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的壯舉,這花了秦國一百三十五年的時間。可見秦國統一是多麼的不易,諸子百家發揮過作用的主要是法家,縱橫家兵家雜家陰陽家也有過貢獻,而儒家墨家道家等則貢獻甚微。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禮”,具體主張是復周禮,行仁政。這樣的政治主張是不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也不可能被亂世中想要強大的諸侯所採用。孔子的確有大才,聲名遠播,門下弟子眾多,當時是受到許多貴族尊敬的,尊稱“夫子”。孔子博學多才,不代表他的政治觀念進步。別說他沒周遊到秦國,他周遊的國家,沒有肯用他的政治觀念的,這是當然的。孔子之後,儒家八派的思想都有是古非今、主張復古的內容。儒家政治思想雖然不夠進步,但也有可取之處,比如孟子主張愛民、“民貴君輕”等,其他思想也很有可取的方面。儒家在戰國是顯學,弟子眾多,但不如法家大一統觀念進步。
所以說秦國統一其實不是儒學的功勞,這樣也就可以回答閣下的問題了。秦始皇統一後,仍然主要用法家思想治國(也有其他思想,比如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儒生是古非今,妄議朝政,惹怒了秦始皇,因此發生“焚書坑儒”的事件,目的就在於統一思想。
閣下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應該是考慮到中國封建社會用儒家治國,長達兩千多年,因此對此產生疑問。其實秦國統一不是儒家的功勞,歷代統一都不是用儒家思想完成的,要想統一,需要有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儒家思想提供不了。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始於漢武帝時的董仲舒。董仲舒改進了儒家思想,創造了一整套適合封建統治者在和平時期治理國家,統一思想的新儒學。舊儒學有很多先進的思想,但不能被統治者採納,新儒學融合了法家陰陽家等的思想,彌補了自身缺陷,適合了統治者需要,因此成為統治思想。由於時代的發展,西漢的儒家思想不可能給幾百年上千年後提供治國之策,所以儒家思想經常在改進,以迎合統治者需要。儒家思想之後的改進主要有魏晉的玄學思想,中唐韓愈等人的思想,兩宋的理學。封建末期儒家思想過於落後,無法再滿足統治的要求因此被拋棄了。
希望這樣比較全面的回答能消除閣下的疑問。
-
7 # 快食
這應該跟時代背景有關係,孔子在的時代雖然周王室名存實亡,最起碼各諸侯國表面功夫還要做的,如果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會招到各諸侯的討伐。到了戰國就不一樣了,百家爭鳴,道德底線也一再降低,由於秦國地處偏選沒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做事風格也就不居一格,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秦國每個君主都願意接受外來戶,只要你有才能,就能在秦國有一席之地
-
8 # 歷史哨聲
孔子去不去秦國和秦國能夠統一有什麼關係呢?難道晉國因為孔子去過了被瓜分了,齊國因為孔子去了被田氏取代?
孔子周遊列國,不過是為了繼續繼續自己的理想,帶著一幫支持者,到處窮遊,騙吃騙喝的同時都賣自己的理想——萬一實現了呢!
孔子是處於春秋末期。春秋末期的特徵是:國君弱勢,權臣當道。齊國的田氏、晉國六卿、宋、衛、魯等都是權臣當道,獨攬國政。就是被視為戎狄的秦國,也有公室王族把持國政。
當時在孔子看來,唯一實現統一的途徑是:尊周,恢復周禮,才能實現天下太平。這個方法,就是讓各諸侯、權臣把吃到嘴裡的肥肉給吐出來,還給那個他們早已不放在眼裡的所謂周天子——這怎麼可能?
因此,進入戰國的早期,紛紛發生變動: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及之後的魏、秦、韓、齊、楚等國紛紛變法。這就是諸侯和權臣留存勝利果實的表現——不但不吐出來,還要天天大魚大肉!
秦國之所以能夠成功變法,除了秦孝公完全信任商鞅並大力支援外,還在於秦國是一個戎狄國家,沒有歷史包袱!和秦國類似,同樣融入戎狄的魏、韓、趙三國也相對成功變法的原因也在此。
齊國的變法不能說不成功,但齊國走的是不同秦國的變法路徑:秦國以殷商的法加上週的重農來變法,齊國是以殷商的商加上週的禮來變法。因此,齊國的變法給人一種不成功的表現,還是周禮的樣子,不是像秦國一點周禮都沒有。秦是外法內農,齊是外禮內商。這就是秦齊二國不同的變法。
最後說下,為什麼孔子不去秦國?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路遠,也不是因為沒錢,更不是因為帶著一幫累贅,或者怕在半路上給誰給幹掉了之類的原因,原因只有一個——你會去一個不懂周禮的蠻夷國家讓他恢復周禮嗎?這不是緣木求魚?
-
9 # 王道正道
統一天下是君王和謀略家的事。
統一天下人心才是孔子的事。
如果孔子真去到了秦國,把秦國的人心統一了,可能也就沒有秦統六國這回事了。儒家思想能統一天下人心,不得不服。
-
10 # 權謀家
孔子周遊列國,和秦國統一天下,風馬牛不相及。我們想理解這個問題,需要搞明白三個方面。
統一天下。首先是需要有武力,也就是自己強大的軍隊。東方六國對軍隊的訓練都沒有達到極高的程度。中國採用的是軍功爵制度與殺人取人首級來獲得爵位的。這種強烈的刺激,使秦軍有極大的戰鬥力。而孔子並不研究軍事,代表的魯國,內鬥不斷。
其次是需要有經濟支撐。打仗打的是錢,打的是後勤。這背後需要極強的糧食制度。而秦國是耕戰制度。力出一孔,必須交納糧食。這種強力的後勤保障,還有因為鄭國渠的開發。促進了西北的水利發展。擁有足夠的經濟發展,才支撐了秦國的統一。
最後是指導思想的問題。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了一個軍國主義體制。透過法家思想強有力的集權。衛勤國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撐。而儒家所提出的仁義禮智信這種思想只能在穩定階段用來洗腦下層人民而不能用在統一階段。
所以說,僅憑孔子周遊列國,推廣自己的學說,是無法統一天下的。但是孔子卻是穩定階層。固話思想的工具,所以說他只能在統一之後使用統一之前還是秦朝的一套有效。
-
11 # 無功用行
戰國時代,西周之時建立的統治文化已經垮塌。
也就是說,禮樂文化已經顯現出了他的致命弱點:
對於上位者的道德要求太高,對於社會各階層自我約束的要求太高。
孔子所提倡的學說就是這個已經沒落的禮樂文化。
這個文化對自我有追求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等一的文化。
但對習慣於追名求利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種要命的約束,絕對是其唾棄的物件。
戰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已經喪失殆盡。
各個諸侯國為了自身的生存空間而努力求索。
然而統治者的傳統思路依舊強大。安於現狀的統治思維是主流。
所以一個個大小的諸侯國就這樣等死,然後死掉了,滅國了。
有些不安分的統治者,明白了不變革是等死的道理,開始嘗試使用各種理論治國。
我們後世常說的XX變法,就是這種嘗試。
然而變革也是有風險的,有些國家倒在了變革的道路上。
戰國早期,儒道法兵各家都作為主政理論的嘗試。
後來法家學說治國效果顯著,獨樹一幟。成為了當時的主流學說。
秦國用商鞅,變法成功,國力強盛,最後終於實現了大一統。
但很快,法家治國的弊端顯現。法家理論基礎是約束、限制。在強敵環側的背景下,約束和限制能讓全國上下一氣,專心對敵。一旦外敵消亡,法家的條條框框就會成為統治者壓榨平民的工具。
大秦皇朝只有短短二世,便即崩塌。為戰國末期時大行於世的法家治國思潮敲響了警鐘。
以至於中國後兩千年的歷史當中,法家思想從未進入統治者的視野當中。最多隻是作為儒家治國思想的輔助。
-
12 # 歷史風暴
因為秦國是受孔子學說影響最少的國家。
(孔子)
孔子周遊列國主要在中原一帶活動。他的學說提倡仁孝治天下,這樣的學說很容易被老百姓所擁護,所以在民間擁躉很多,到戰國初期,儒家就已經居於四大顯學之首。但是,在殘酷的戰國時代,這樣的學說無疑是一種虛無縹緲的理想主義。
(戰國形勢圖)
可惜戰國爭霸拼的是國力、軍力和謀略。所以,受到孔子學說影響的國家結果都不太好。孔子主要在魯國活動,結果魯國經常被齊國欺負,好不容易來個吳起,還被逼走了。孔子去見越王勾踐,結果勾踐開始閉關鎖國,變成了戰國時期的大清。戰國中期,儒家學說在齊國大放異彩,孟子成為齊王重要幕僚,荀子曾在稷下學宮三任祭酒(校長)。結果大家都知道,沒過多少年齊國差一點被燕國滅掉。
可見,儒家學說並不適合治理國家。就像漢宣帝說的那樣:
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再看秦國,孔子沒去過秦國,秦國也沒有受到過儒家的影響。自從商鞅變法後,秦國對法家人物大有好感,除了商鞅外,韓非子、李斯的法家思想都深深的影響了秦國的治國理念。
(韓非子)
法家的治國精髓是中央集權,想盡一切辦法去發展國力,集中一切力量去戰勝對手。在戰國時代,法家思想無疑是具有絕對優勢的。所以,最後秦國統一了天下!
-
13 # 瑞土3
儒:亻,雨,而。亻:一個人。雨:打雷下雨。而:臉頰留長髮長鬍須的臉。說文解字,“儒”:一個臉頰上長著長髮長鬍須神壇前求雨的的巫師。中國墨家最反感這種裝神弄鬼的騙子巫術。
孔去秦,在童關(奏地界)被拒,史曰:孔去秦,至童關,見幾童車路用石砌牆玩耍,孔叫童搬石讓路,童:你是誰?孔子:孔丘。童:你這麼有學問,周遊列國,你見過城牆給馬車讓路的嗎?孔孑答不上來,[大笑][大笑][大笑]良久,孔知秦王使壞!對弟子說,回吧!秦國兒童都這麼厲害,不去也。
-
14 # 陌雨心
孔子周遊列,取一些精華,字文在大無以展現,或無人讀取,互幫互傳,是牛刀小試,但有機會,會朔造文壇新秀也可能,文化之中有種號招力,影響力,
實際文化網際網路,經濟,先進武器,科學技術是四大人類頂柱,缺一不可,象天時,地立,人合,各存領域高手,走在大眾之前說白了是1人心態十智慧(謀略)算心計。利得之時可頂你上天,失地之時,誰乜迴天無術。測量,衡量,是標準,
古云一語驚天下,閒忙之時兩地天,閒時心志自怎亂,忙時工力生最全。(包括,體力,腦力)
-
15 # XY雲666
首先,這個問題很獨特,知道歷史的都知道孔子周遊列國,唯獨沒有去秦國,而恰好是秦國統一了天下,為何呢?因為孔子是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的是復周禮,行仁政,這種主張雖不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但也有可取之處,尤其在戰國後期,亂世之中,人心都希望和平,秦國採用了法家思想來治理國家,法家思想突出的特點是以法治國,定下的法必須無條件服從,公正平等,從歷史趨勢來看,孔子周遊列國代表的是舊制,維護的是周禮,周天子的分封制,推行孔子主張思想的國家都由強大變的落後了,由此可見,孔子的主張不可全取,而在先秦時期,在各國都有不同層次的變法,尤其是以法家變法後的魏國,楚國都先後取得了成功,為此,秦國面對現實,非常敏銳,果斷採用法家思想,迅速強大,最終一統天下!
-
16 # 東風一起千帆動
這種問題本身具有傾向性,是某些人故意引導,造就儒家誤國的假象,引導漢人拋棄自己的優秀文化,選擇亡國亡族的學說!事實上孔子沒有去過秦國,同樣也沒有去過燕國,越國,吳國!趙魏韓當時還沒立國,所以也不可能去趙國魏國韓國!楚國也只是到邊境,並沒到楚國國都。而秦國是否真的就不受儒家影響呢?答案顯然是錯誤的,秦國貴族子弟一直要接受儒家教育,學習《尚書》《詩經》等儒家書籍!另外秦國能統一中國,更多的與關中的地理環境有關!西周就是從關中發源立國,當時法家在哪裡?法家只是加快了秦國統一的步伐!商鞅在變法之初就說了,採用這種方法,秦國能成就霸業統一中國,卻無法達到商周的成就,秦統一之後果然二世而亡,也算應了商鞅的先見之明!
-
17 # 漁耕樵讀
你這問題很有意思哈,孔子也沒去過北朝鮮,結果人家都要稱霸全世界了,孔子也沒去過南朝鮮,結果人家說全宇宙都是它的。
艾瑪,孔子好累啊,多走幾個國家多好,世界就太平了。
一個不正經的問題都懶得正經回答。
-
18 # 悟坑長老
因為孔子代表的是舊貴族,維護的是周禮,周天子的分封制,是在開歷史倒車,而法家治國講求依法治國,公正平等,更有利於促進統一。秦國雖然變法晚,但是有經驗教訓可詢,魯國的奄奄一息就證明了儒家變革的失敗,所以秦國是不會用儒家文化的。而商鞅變法講求的是法家治國,明確表示法家治國務實國家實力增長。
歷史上大凡推崇孔子思想的國家,都是由強盛變衰弱。
歸根一點,秦國經濟發達,軍事強大,政治先進,講法家,講兵家,縱橫家。
-
19 # 肥嘟嘟的小不理
引子——韓愈的輓歌
唐朝的韓愈曾有詩“孔子西行不到秦”的感嘆,可見古人也對孔子不到秦國而惋惜。但實際上是個什麼情況呢?孔子去了當時的秦國有用嗎?繼續劃個重點——秦國國君有用嗎?不廢話,我們先上圖看看孔子的路線圖:
地圖在手,天下我有,這張圖如果太大,我們繼續來:
這圖百度就有,大家都可以查查。
不難看出,孔子不管怎麼走,都是在魯附近,即使到了楚國,也是因為楚國當時的儒學思想流傳很廣泛,今天我們發掘的地下楚簡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
這裡面,為何孔子不去趙呢?不瞭解的查查《家語》等資料就清楚了,不行直接百度,因為趙簡子連當年的恩人——晉國的兩個聞名天下的賢大夫都殺掉了。這麼狠辣的人,怎麼能共事呢?
孔子為何要周遊列國?要想明白孔子為何不去秦國,就要先明白孔子為何離開魯國,要明白孔子離開魯國的原因,就要知道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太史公的記載是:
司空的位置上,孔子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施展和應用,所以僅僅一年時間,四方則之,則就是效法的意思——四方的國家皆來效法。而當大司寇的時期,他制定過魯國的法律,但是因為治理得好,甚至都用不著法律來懲罰壞人。也正是由於這個功勞,孔子才能攝相事。這個相有兩說:一種說法是像季氏那樣掌握實權,另一種說法是像早先三桓之一的孟氏那樣隨魯君出訪他國的禮官。那麼,他具體做了什麼呢?
定公與齊侯會於夾谷,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並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從之.至會所,為壇位土階三等,以遇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酢既畢,齊使萊人以兵鼓謲劫定公.孔子歷階而進,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兩君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心怍,麾而避之.有頃,齊奏宮中之樂,俳優侏儒戲於前.孔子趨進歷階而上,不盡一等,曰:「匹夫熒侮諸侯者,罪應誅,請右司馬速刑焉.」於是斬侏儒,手足異處.齊侯懼,有慚色.將盟,齊人載入書曰:「齊師出境,而不以兵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茲無還對曰:「而不返我汶陽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齊侯將設享禮,孔子謂梁丘據曰:「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享而既具是棄禮,若其不具,是用秕粺,用秕粺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乃不果享.齊侯歸,責其群臣曰:「魯以君子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道教寡人,使得罪.」於是乃歸所侵魯之四邑,及汶陽之田.這幾個地方,本是陽虎叛逃齊國時候送給齊作見面禮的,但魯這個彈丸小地不敢跟強齊要回來。最後還是夾谷會盟中,孔子幫魯國奪回來的,對了,隨同齊君的,還有晏子。看看孔子說了什麼,“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並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這能說只有文而無武?齊人讓軍隊鼓譟時,也是孔子護在魯君身前,這叫不勇敢?最後他透過邏輯上的二難法讓齊國吃了啞巴虧,這能叫不聰明,口才不好?
可能有人以為禮樂沒什麼卵用,但在春秋,禮樂是制定刑罰的前提,有天子、有諸侯,三公六卿,禮樂齊備,才能制定刑罰,三桓之一的孟氏,陪著魯君出訪一圈,別國問禮,他根本回答不上來,以致於成為了當時諸侯國貴族的笑柄,臨死前他還羞愧難當,囑託兩個年少的孩子一定要拜孔子為老師,而當時的孔子才三十多歲,已經被三桓之一的孟氏認為是魯之達者了——用達來稱呼庶人,這在當時簡直就是破天荒的事情。
戰國之所以不重視禮樂,是因為大夫都可以制定刑罰了,還要禮樂幹啥?因為他們連晉君都敢殺!所以晉國鑄刑鼎,孔子說必亡——後三家果然分晉,鑄刑鼎的大夫也被其他大夫爭權奪利而殺掉。
孔子為何會在魯國失敗?首先,問題在於魯國國君太廢了。
這裡就很能看出問題所在了,因為無論如何,三桓才是齊魯夾谷會盟中的標誌性人物,陪同魯君的應該是他們才對。但三桓中沒有一個人敢於承擔這樣的責任——誰知道齊君會不會在盟會上殺個人儘儘興呢?當時的魯國是什麼樣子的?魯君就是個廢柴,三桓不高興了就能殺掉他。這樣一來,就能理解孔子為何要限制大夫的權力了,如此下去,魯國鐵定完蛋啊!這一點上,我們只要拿春秋早期的楚莊王和戰國時候的秦昭襄王作例子,那就一切盡在不言中了——君王像個囚犯一樣,你爭什麼霸?魯定公、魯哀公這都是什麼人?豬隊友,扶不起的阿斗,這些名號最適合他們了。這種君主,你放給楚,楚國就無法稱霸,送給秦,就可以等著被滅了。所以,一定要留意,當時的國家,你得首先看看這個君王的志氣如何,否則蘇秦又如何會碰壁?韓國又何以滅亡?
其次,三桓同意孔子墮三都,是因為受到了威脅。
魯國最強的統治者是季氏,季氏後來被陽虎囚禁,又差點被陽虎在齊魯戰爭裡賣了,最後陽虎更是準備殺掉季桓子,之後,公山不狃(曾想召孔子共商大事的那個家臣)又反叛了季氏,嚇得魯君連同三桓藏在季氏家裡不敢出來,最後,還是孔子指揮軍隊打敗了叛軍。
當陽虎和公山不狃這兩個權勢最大的叛亂者被打退以後,三桓有感於孔子的能力,更是出於對陽虎之流的後怕,便積極推動墮三都的政策(孟氏和孔子還是師徒關係)。結果,孟氏有個很厲害的家臣叫公斂處父的,就勸說孟氏,說自己統治的城邑是守護魯國的大門,這個城牆要是低了,齊國打過來怎麼辦?三桓之所以信任公斂處父,其實有兩個原因:一是家臣們隨著墮三都的行動,權勢都不足為三桓恐懼了;二是這個公斂處父曾看穿了陽虎的心思,救過三桓他們。
兩個條件結合之下,三桓便不想繼續墮三都,也不願把權力還給公室。孔子便只能走向失敗,因為當時貴族制的世襲還很牢固,可不是戰國時候流動性那麼強,所以權力還集中在三桓手中。偏偏這時候,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了:
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孔子執政的效果對齊國而言可說是個災難,尤其是原本實力懸殊穩操勝券的齊國不但丟了臉,還不得不吐出來吞併的魯國土地,於是,齊國的大臣想到了好主意:
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並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請先嚐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於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遊,往觀終日,怠於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師己送,曰:“夫子則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遊哉,維以卒歲!”師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師己以實告。桓子喟然嘆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美女加好馬,魯君直接就廢了,但最厲害的還是季桓子,他說“夫子(孔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看看,他自己都知道魯君在這裡完全可有可無。樂不思蜀的魯君和季桓子,連膰禮都不顧了,孔子怎麼不失望?所以他辭去了自己的職務,離開了魯國,從此,便是他周遊列國的開始。這一年,孔子五十五歲。
總結起來,就是魯國太弱了,在晉、楚、齊的壓迫下投奔哪一個,另兩個國家都會討伐它。悲劇塔,大概可以換成悲劇魯吧。
周遊列國為何不見用?在陳國,陳國大夫們驚懼交加,認為孔子指出了陳國的弊端所在,驚怒之下,他們害怕孔子到楚國會慫恿楚王伐陳——其實陳國真是多慮了,後來楚國不揍它,就是吳國揍他,而陳就是為楚所滅。所以他們要殺掉孔子。在衛、齊、楚,給孔子的俸祿都很高,相當於魯國三桓中中間勢力的孟氏的薪水,但孔子不願尸位素餐——只拿錢不幹事,加上一些權臣因為孔子批評他們而導致他們試圖黨同伐異,便離開了這些國家。楚王甚至還想給孔子一塊封地,結果大臣比較了楚君和大臣們同孔子師生們的資料後,楚王就沉默了:
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王之將率有如子路者乎?”曰:“無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無有。”“且楚之祖封於周,號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裡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於城父。令尹子西最擔心的就是孔子得到土地後必霸,進而威脅楚國,所以他的策略是不要給孔子封地。後來孔子談到過子西,沒做什麼評價,只是說他這個人啊、他這個人啊!
早先孔子過蒲時,正遇到公叔氏叛亂,他們害怕孔子到衛國後讓衛靈公伐衛——其實像陳人一樣,完全是多慮了,因為衛靈公就是個愛愛美人喝喝酒且不求上進但求無過的庸人,雖然強過魯國君主,但沒什麼抱負啊,所以他看到孔子回來,欣喜有加,並且忙問:
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靈公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靈公曰:“善。”然不伐蒲。我玩《帝國全面戰爭》的時候,發現衛靈公這種想法實在是要不得的,一旦你這種前哨或附屬國被敵人佔領了,那就很難打下來,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自己先佔領了,更何況你還只是同盟國?我記得和同學遊戲時,同盟國絕壁會叛變的!
孔子當然不是鼓勵衛靈公打下蒲地,而是要求把叛亂的趕緊滅掉,迅速以實力穩定蒲地,成為自己牢牢掌控的地方,結果衛靈公嘴上說好,就是不行動。遇上這種君王,他可能就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讓他爭霸,他沒這個樂趣。所以,別看衛靈公問軍事於孔子,即使孔子真的答了(孔子弟子有若率領魯軍擊敗強吳,冉有率魯軍擊敗強齊),以衛靈公這尿性,他也未必能有什麼作為。
為什麼不去秦國?齊景公帶領下的齊國仍舊是當時可與吳、楚、晉並稱的大國,兵鋒所向,也是無人敢攖其鋒芒,這時候去打秦國,那能把秦國給打成個渣渣,其實不光是齊國,哪個強過都能吊打秦。尤其是秦國地處偏僻,國土又小,齊景公就問孔子,秦穆公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怎麼就帶領秦國走向強大,甚至成了霸主呢?齊景公這個看法恐怕是當時中原國家的普遍認識,因為齊景公可不是魯國的君主——他並不無能。三十歲的孔子,已經認識到秦穆公稱霸是有理由的: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闢,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闢,行中正。身舉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紲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很多人總以為秦是行了商鞅之法(其實商鞅改法為律)才強大起來的,沒錯,這是一個原因,但別忘了,它的地理位置處在各諸侯國的西面,而中原地區爭霸激烈,根本沒顧到秦國會崛起。一個國家在別國戰爭不斷的年代裡卻能休養生息,就像打中單完全沒有對面壓著一樣——這再發育不起來,可就真的是個廢物了。而且,商鞅這個人自己憑著遊說當了官後,就立即堵塞了這條路——誰敢再走自己這條路他就要弄死誰。秦國以後實行這個法令了沒?完全沒有!後來秦國的招賢令招來的大部分都不是秦國人,這要是商鞅活著,這些人怕不都得給商鞅弄去種地?還統一六國?做夢去吧!所以,孔子稱讚的秦穆公的作風,後來在秦國很有影響力,商鞅死後,繼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而從路線圖上看,孔子本身西行是去晉國的,但趙簡子做的事情讓他心寒——連既是恩人又是晉國聞名天下的兩個大夫都能殺害,孔子去了豈不是千里送人頭?或許,孔子到了晉(趙地),就有可能入秦了,可惜他沒有去到趙地。
不過,當時的秦國厲害嗎?秦穆公死後,後世的幾個秦君那都是醬油,碰上醬油,換誰都沒用!否則,韓國還能被秦揍得屁滾尿流?韓非子不是在韓國嗎?但李斯就能打得韓國屁滾尿流。
秦國沒有諸子百家嗎?答案是否定的,秦國再地處偏僻,也是學習六經的,因為當時的秦國是個國家,跟西戎接壤,卻畢竟不是西戎。我們現在看《呂覽》,大部分都是儒家的東西,這說明了什麼?說明秦國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澱在裡面,否則去哪裡臨時湊一批人編《呂覽》?而且,根據呂覽來看,墨家當時在秦國也有過很受待見的時期,秦君就很尊重當時墨家在秦國的鉅子。所以,說秦國只有法家,那是閉著眼胡說而已。
法家和儒家有關係沒?某乎上有不少人吐槽,說UC瀏覽器上很多使用者竟然說法家出自縱橫家!可見,UC的使用者群文化素養是低到可怕的。來個上過學的,誰不知道早期法家出自儒家?儒家是有自己的法律觀的,不但像前面我們所說,孔子在魯國的時候制定過法律,他的學生子羔還出任過吏,孔子本人則直接出任過公檢法的最高職務——但很多人卻只知道後世的法家是當吏的。
吳起是曾子的學生,李悝、魏文侯、段幹木、田子方、西門豹、范蠡則是儒家西河派子夏的學生,其中李悝寫過《經法》,商鞅則學了《經法》,而且商鞅本身是學過儒家學說的。現在我們所說的慎到、申不害,這些都是儒家演變過來的,《白虎通》說稷下學派都是儒,這基本沒錯,而且現在出土了《慎子》,內容很明顯跟儒家關係密切。
但這裡面差別也很大,畢竟是從儒到法的過程,尤其是商鞅和韓非子,刻薄寡恩,明說了要想國強君王權勢大,就得弱民。老百姓不許再學習詩書禮樂,這樣就可以玩弄於鼓掌之中;若是這個國家的老百姓已經有智慧,那麼就用武力鎮壓他們,酷法恐嚇他們!這些都是兩人的原文之翻譯,很容易查詢。
反倒是也提倡法律的《尉繚子》,不但反對這種嚴刑酷法,還堅持自己是通儒,而非雜學。這個尉繚子很可能就是讓秦始皇即使被罵卻也百般優待的大梁人。
秦國每個時刻都強大嗎?當然不是,秦穆公以後,秦國數代君王都在打醬油。吳起在魏,和魏文侯也算同門,雖然曾子把吳起趕了出去——這師徒倆其實想法很大不同,曾子是那種天子不得臣諸侯不能友的人,是不屑於權貴的,他學生吳起則不然,子夏學生李悝對吳起的評價就是“貪財+好色,軍事無敵”,可見,吳起是不甘於隱居的,進入仕途簡直就是他的夢想,否則何來錢財和美女?
這吳起當時被認命為郡守,所謂郡守,本身是武官,後來在秦國逐漸演變為文官,大概相當於後世的太守和知府,不過吳起跟曾子學過文化知識,還勸過魏侯行德政,所以也算文武雙全。
這官職大嗎?太小了!放今天就是個地級市市委書記的職位,可就是這麼個小官職,卻用五萬人揍得秦國五十萬人稀里嘩啦。秦國這幾代君主都不咋樣,所以,孔子即使真的途徑趙地(不是趙國)至於秦,恐怕也難有太大的作為,因為秦國也一樣面臨著諸侯國弭兵之盟後逐漸出現的陪臣執國命現象——公室不強,這跟後來那些有志向的秦君還是很不一樣的。
-
20 # 凝空000
人類一直在努力的追求文明,有人說戰爭會促進文明的發展,但實際卻剛好相反,歷史證明文明往往被野蠻打敗隨即摧毀。比如秦國摧毀楚國,蒙古人摧毀宋朝,阿拉伯人摧毀波斯人。
回覆列表
因為孔子代表的是舊貴族,維護的是周禮,周天子的分封制,是在開歷史倒車,而法家治國講求依法治國,公正平等,更有利於促進統一,從歷史演進趨勢來看,法家勝利是必然的。在先秦時期,各國都有不同層次的變法,依逢法家變法的魏國楚國都先後取得了成功,而在儒家折騰下的魯國則已經奄奄一息了。秦國變法雖晚,但是有經驗教訓可詢,對於無比務實的秦國來說,魯國的奄奄一息就證明了儒家變革的失敗,秦是不會再用儒家的,別說孔子了,就是儒家弟子來秦國講學,秦都不允許。而衛鞅來秦講述法家治國,開篇便明確表示法家治國務求國家實力增長,正中秦王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