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暴風突擊

    安史之亂爆發的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唐朝的制度出現了問題,其中對於藩鎮管理體制更加是放縱,最終形成了騎兵謀反的局面出現,所以說藩鎮史似乎就是分裂割據的歷史,其中偉大的唐帝國被藩鎮的逐步侵蝕,並且走向了崩潰。所以唐朝經過安史之亂之後,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地方節度使的控制力進行削弱和奪取,使得中央政府管理得以不斷的擴大,這也是唐朝能夠延續150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這也沉重的影響了唐朝的繁榮程度,從此進入“晚唐”時期。總而言之安史之亂加速唐朝的分裂,這也是唐朝分裂的原因之一。

  • 2 # 顯微鏡說歷史

    我認為,安史之亂只是唐朝分崩離析的外因,內因決定外因,唐朝由盛轉衰,問題出在唐朝統治階級上層。

    唐明皇前期勵精圖治,任用賢臣,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此後,唐玄宗驕傲自滿,寵信奸臣,以他為代表的貴族、官僚、地主等過著豪奢淫靡的生活,老百姓飢寒交迫,“路有凍死骨”。

    同時,唐玄宗李隆基寵信楊國忠,嬌縱安祿山,對自己的統治基礎過於自信,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準備,京師空虛,安祿山多次入朝,對長安軍情瞭如指掌,叛亂由此而生。雖然唐室藉助回紇的力量,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戰後為了維護統治,對安、史部下妥協,仍任命他們為河北三鎮(成德、魏博、幽州)節度使。回紇走了,吐蕃大兵又來。

    安史之亂以來,叛亂延續三十年,長安三度淪陷,皇帝三次出逃。唐朝統治從此分崩離析,一蹶不振。

    由盛轉衰是歷史的必然規律,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即使沒有安祿山、史思明,唐朝也會發生其他的重大歷史事件,導致它衰落。因為,統治者失去了民心,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對和痛恨,這樣就失去了統治基礎。因此,安史之亂不是唐朝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

  • 3 # 胡侃文史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說,肯定不是這樣的,畢竟任何人都無法改變歷史發展的程序,但是毫無疑問,安祿山發動的“安史之亂”的確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開始。

    安史之亂的發生有著錯綜複雜的歷史原因,一方面唐朝雖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但是統治階級也越來越腐敗,尤其像唐玄宗這樣的上層天天沉迷於紙醉金迷的生活,上樑不正下樑歪,各級地主階級腐化墮落,土地兼併嚴重,破壞了之前的均田制。

    第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李林甫、楊國忠等人都與地方藩鎮矛盾激化。而李林甫、楊國忠也都是自私自利之人,根本不顧及國家大局,而當時的藩鎮因為僱兵制取代了府兵制,所以藩鎮成為了既有兵,有地,又有地方財政的土皇帝。

    第三,安祿山當時擁有軍隊三十五萬,佔據的地盤也是所有藩鎮中最多的,而且其胡人出生,沒有太多忠君思想。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安祿山的叛亂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結合。安祿山叛亂加速了歷史的發展和唐朝的衰落,但是從前兩個原因也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安祿山,照這樣的歷史邏輯發展,唐朝的衰落也只是時間問題。

  • 4 # 襄陽賈芸

    當然不是。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朝還傳了十多代皇帝,延續了上百年,所以談不上分崩離析。那麼安史之亂是如何被平定,又讓唐朝“離”到什麼程度呢?

    一:安史之亂被平定,是東北邊軍和西北邊軍的角力

    安祿山能發動叛亂,靠的是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的力量,三鎮除了當地漢兵外,還大量招錄遊牧民族士兵,實力強勁,一開始也確實所向無敵。但是隨著朔方、河西、北庭等節度使的兵力的回援,安祿山、史思明的處境也不太妙,比如掌握陌刀隊的李嗣業知名度就比較高,朔方的僕固懷恩那也是鼎鼎大等,朝廷也請回紇兵為外援,所以能打敗安史叛軍。有興趣可以查查香積寺之戰。

    二:沒有分崩離析,只是軍閥擁兵自重的現象無法改變

    唐朝軍隊最終在洛陽附近擊敗了史朝義的主力部隊,叛軍樹倒猢猻散,田承嗣、李懷仙等先後投降,安史之亂算是平定了。可是投降也要講條件的?大唐的皇帝不想再打仗了,只想過幾天太平日子,所以對田、李等投降幾乎沒提條件,反而是給他們升官加爵,讓他們成為合法的軍閥。著名的河北三鎮:范陽、成德、魏博也就此誕生,他們割據時間非常長,除了這三鎮,山南東道節度使、淮西節度使等也相繼叛亂,一度發生“四王事件”,即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四人自立為王。

    對唐朝來說,當時最繁華富足的地方收不到稅,招不來兵,又要防備吐蕃、回紇等的入侵,日子確實挺艱難,好在當朔方、北庭等西北邊兵留下來的老底子還頂用,還能活下來。

    當然,也應該認識到藩鎮與中央朝廷的共生關係。藩鎮名義上支援中央,可以獲得合法身份,而朝廷也需要藩鎮參與平叛,所以還是有一定共生關係的,大部分藩鎮還是不希望唐皇帝倒臺的。

    三、唐朝中興也是有限度的,藩鎮割據的關鍵在於驕兵悍將,

    安史之亂後,唐朝也有中興,比如唐武宗重用李德裕、唐憲宗重用李愬,打掉了部分叛亂的藩鎮,挫敗了吐蕃對大唐的騷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興趣的可以查查李愬雪夜入蔡州等故事。但是也必須明白,這時候唐朝軍隊最大的問題是驕兵悍將,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兵大多是募兵,當兵吃糧,一遇到打仗,首先想到的是待遇問題,一旦待遇不好,就極易發生譁變。而能在群兵中產生引導效應的就是牙兵,牙兵可以理解為節度使的親兵衛隊,他們不僅能保衛節度使的安全,也能殺掉節度使,並推舉新的節度使,這樣的戲碼在安史之亂後不斷上演,演變到最後的高階形式就是趙匡胤黃袍加身。這才是安史之亂之後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直到宋朝才被解決,不過悲劇的是宋朝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總結:

    所以你要問安史之亂是唐朝分崩離析的原因麼?我只能說不是直接原因。安史之亂導致的直接後果是藩鎮和驕兵悍將。中央與藩鎮的博弈、節度使與牙兵的博弈,一次次的發生事變,慢慢消耗掉了中央朝廷的威信,慢慢耗死了唐朝。甚至藩鎮與驕兵悍將問題也導致了宋朝的矯枉過正,重文抑武,從此武力不張,被外族欺負。歷史真是一言難盡。

  • 5 # 小可樂故事

    安史之亂是大唐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標誌性事件,從安史之亂以後,中原漢族王朝再也沒有那種朝氣蓬勃、海納百川的氣象,也沒有那種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豪邁,慢慢走向了自我收縮。讀史的人讀到這段歷史,總是一聲長嘆,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我們中國封建時代的最高峰究竟會抵達哪裡。

    但安史之亂在我看來,很像另一件著名事件——薩拉熱窩槍擊事件,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卻不是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同樣的,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而衰的直接原因,卻不是它的根本原因。社會現象只是表象,其根因是導致這種社會現象的制度構成以及經濟基礎。

    首先我們看一下唐玄宗時代的情況,玄宗皇帝好大喜功,在他的時代,唐朝在邊疆地區同時與北方的契丹、回鶻,西南的吐蕃,西域的河中各族、阿拉伯帝國以及南方的南詔有戰事。邊疆形式的緊張導致需要更多的軍隊戍邊,這樣就導致中央腹地的軍隊數量減少,成為真空地帶。同時唐玄宗更加信任少數民族將領,例如哥舒翰,安祿山及安思順兄弟等,主要是他認為少數民族獎勵不會得到朝臣的支援,對皇權的威脅更小。想要解決這種強枝弱乾的駐軍局面,除了像後面宋朝的方法外,唯一的辦法是徵召更多的軍隊來進行平衡,這就牽扯到了唐朝的軍制。

    唐朝的軍制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府兵制”,也就是政府給士兵分發土地,而士兵家族則世代當兵。這個制度有兩個大好處,第一是政府在徵兵時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只要有土地就可以;第二是徵召出來計程車兵為了保衛所分得的土地,會奮勇作戰。當年北周就是因為這一制度,從關中一地而奮起東出滅掉了擁有整個中原及河北的北齊,後繼者隋朝又發動五十九萬大軍南下滅陳一統全國,重演秦王掃六合的雄姿。但隨著唐朝的建立,天下承平百餘年,整個國家的土地都被權貴集團和大地主們兼併,府兵制賴以生存的土地沒有了,這個制度也就隨之土崩瓦解。到了唐玄宗時期,情況愈演愈烈,他不得不多設節度使,讓各節度使掌握財權軍權來自行募兵。因此邊軍的數量一度達到了近五十萬,四倍於中央禁軍。

    隨著這種局面的形成,叛亂的土壤也就在時刻孕育叛亂了,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危祿山。滿屋的柴薪,只要一點火星就會燃爆開來,而安祿山只是恰巧是那個點火人罷了。他深受唐玄宗信任,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擁兵十五萬,整個河北莫能擋其兵鋒。

    因此,安史之亂只是唐朝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罷了,天下太平導致權貴階層腐化墮落,權貴階層的腐化加速了土地兼併,土地兼併又摧毀了大唐的根基府兵制,府兵制的消亡擴大了邊將手中的權利,這種無制衡的權利最終差一點就顛覆掉大唐王朝。歸根結底,社會的發展導致的制度失衡,才是導致大唐衰落的根本原因。

  • 6 # 書生意氣876

    安史之亂,發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755年—763年)歷時約8年之久,是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導致大量人口喪失,國力銳減,百姓流離失所,經濟衰退。具體來說:

    1.唐朝的中央集權受到極大的削弱,藩鎮割據形成。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節度使之間的矛盾加劇,他們“既有人民和土地,又有軍隊和財富,”,往往聽宣不聽調,形成地方軍閥,作福作威,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中央政權軍隊數量不足,質量太差,節度使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加劇,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2.中央政權放任他們擁兵自重,導致他們野心膨脹。

    加上玄宗寵信安祿山,給他百里之國(指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不聽信高力士之言,讓他野心膨脹,最終走向與中央政權的對立面。

    3.國政由楊國忠,李林甫等把持,杜絕言論,排氣忠良,以致將相不和,只知專權用事,搜刮民財,以致小人當道,朝政日費,腐敗混亂,讓其有機可乘。

    至於安祿山被兒子殺死,是因為他患有組病後,性情突變,脾氣暴躁,殺戮無常,鞭打左右,常以幼子慶恩代替長子慶緒,他時常擔心被廢,惶惶不可終日,於是同嚴莊,李豬兒合謀害了安祿山。

    安史之亂造成黃河流域人口大量銳減,農商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對安定,進而發展起來,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 7 # 春申雨農

    大唐分崩離析的原因為:1.安史之亂!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引爆的安史之亂,是一場嚴重的社會動亂,這場動亂幾乎摧毀了大唐政權,給社會、經濟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安史之亂成為唐代歷史的轉折點,亂前是唐朝的鼎盛時期,亂後的唐朝則進入了衰落階段,並最終走向了滅亡;2.藩鎮割據:由於藩鎮自雄,中央政權變得虛弱無力,幾次企圖削弱藩鎮的努力,不僅沒有達到目的,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致使國家再沒有能力與藩鎮較量;3.宦官秉政:在宦官與官僚士大夫的鬥爭中,極大地消耗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力量,國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4.門閥黨爭:封建士大夫之間的黨爭,是中國古代官場的頑症、痼疾。唐朝也存在著朋黨之爭,唐後期黨爭成為當時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對其衰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8 # 萬古歸川

    安史之亂是標誌著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重要要歷史事件,但絕對不是唐王朝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

    首先從表像看,安史之亂導致中原大亂,國家連年內亂,連首都長安也被攻克。直到數年之後安史之亂平定時,國家雖然明面上重新統一,然藩鎮割據又成為尾大不掉的問題,這到最後唐朝滅亡沒沒能徹底解決。安史之亂對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對外經濟的發展,均產生了極為深遠而又巨大的影響,唐朝就此變得平庸,再無大唐雄風。所以安史之亂被看做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但從深層次來看,安史之亂更是唐王朝

    各種綜合矛盾的爆發。玄宗後期荒廢朝政,上層統治階級的迅速腐朽,還有民族(安祿山就是胡人)融合的矛盾,還有軍事上過度依賴邊關節度使,中央部隊戰鬥力薄弱,以及對農民壓迫過重等原因,這些矛盾就算沒有安史之亂,若不能及時解決終究還是會爆發。所以,不能說安史之亂是大唐分崩離析主要原因,它其實更像是催化劑的作用。

    再者說,安史之亂雖然使唐王朝中央的權利旁落,導致藩振割據成為常態。但唐王朝依舊挺立了100餘年,期間武宗,憲宗更是一度出現中興的局面。所以,即便經歷了安史之亂,唐王朝依舊有翻盤的局面,只是最後天不遂人願罷了。

    綜上不能說安史之亂是導致唐王朝分崩離析的原因。

  • 9 # 藝文雜記

    安史之亂,也叫天寶之亂,安史之亂雖然沒有直接導致唐朝帝國的瓦解,但是也使唐朝的統治由盛轉衰,埋下了唐朝覆滅的禍根。

    當時的唐朝設立了十個多個兵鎮,由節度使管控,安史之亂的故事主角,也是起兵造反的安祿山,最盛的時候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可見權力之大,兵權之集中。

    胡人安祿山

    安祿山,胡人,出身於西域康國,年少喪父,早年間從事買賣居間人的職業,為了做好生意,學會了六國語言。而且低進高出賺取中間商差價的生意,也使他掘到了第一桶金。

    一直不學好,後來因為偷羊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抓獲,憑藉著他混社會的能言善辯和機靈勁,居然得到了張守珪賞識,收他為義子,誤打誤撞地開始了軍旅生涯。

    楊貴妃養子

    走上仕途的安祿山,一路順風順水,攀升很快。依然靠著他混江湖的經驗,賄賂了很多的高階官員,甚至在唐玄宗面前全都是他的美言。

    安祿山很快就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和寵信,還做了貴妃楊玉環的養子。甚至還上演了啼笑皆非的“洗嬰”鬧劇。

    安祿山憑藉著唐玄宗對他的賞識,平步青雲,權力直線上升,並且培養了大批自己的勢力。楊國忠曾經多次對唐玄宗說安祿山會叛亂,唐玄宗拒不相信。

    起兵造反

    直到真的有一天,天寶十四年的一天,安祿山以清君側,誅殺楊國忠的名義起兵造反。唐玄宗起初還是不信的,直到打到京城下,才幡然醒悟,但為時已晚。

    安祿山的部隊一路勢如破竹,唐玄宗倉皇出逃,由於唐玄宗對戰爭形勢的錯誤估計,和用人策略的接連失誤,洛陽、長安二京相繼失守。

    馬嵬驛之變

    唐玄宗餘部逃到了馬嵬坡,將士飢疲,六軍憤怒,陳玄禮等人認為楊國忠作亂導致安祿山謀反,將楊國忠殺死肢解。並請求唐玄宗殺死楊貴妃,唐玄宗忍痛命人於佛堂縊死楊貴妃,殺死了安祿山的養母。

    馬嵬驛兵變後,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北上稱帝,遙奉唐玄宗為太上皇,開始整頓軍制,抗擊安祿山亂兵,小有成效。

    安祿山身死,亂事終結

    安祿山起兵取得一定勢力範圍後,建立了大燕政權,但是因為他自從起兵後就害起了眼疾,一天天地視力逐漸下降,對政權的控制有所不利。

    再加上安祿山獨自寵信幼子慶恩,引起了次嫡子晉王安慶緒不滿,夥同安祿山的近侍李豬兒殺死了安祿山,一代梟雄落幕。

    至此,大燕政權也幾次易主,根基逐漸不穩。大唐朝廷也不斷鼓勵其他藩鎮,下放權力,合力圍剿了亂兵,亂事終於告終。

    但是,安始之亂的過程中,極大地削弱了朝廷的權力,各藩鎮自恃功高,又掌握了兵權,逐漸不受朝廷控制,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為唐朝帝國的最終瓦解埋下了一個大坑。

    綜合原因導致

    然而,安史之亂的發生,其實也不是安祿山一個巴掌能拍的響的。而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大唐朝堂和百姓的矛盾,大唐朝廷內部的矛盾以及大唐朝廷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安祿山也只是審時度勢,順勢而力而已。

    安祿山亂兵所到之處,有些城池開城迎接,可見,雖然當時的長安城繁花似錦,但民間百姓早已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不再信任大唐朝廷,希望有能帶來新的生機的勢力出現。

    而且,安祿山的賊子野心幾乎是人人皆知,但他還是能夠透過賄賂朝廷的官員,在腐敗的朝廷當中謀得高位,可見唐朝的管理制度已經形同虛設,腐敗透頂了。

    安史之亂這樣大的變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安祿山能夠取得一定的勝利,也不是一蹴而就,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而已。

  • 10 # 普通男人學習

    每一個朝代都有叛亂。漢景帝時期的吳楚齊國之叛亂、武則天時間的徐敬業的叛亂等都沒有造成國家的分崩離析,反而使當政者的統治更加鞏固。

    叛亂的本質是地方政權與中央政權為爭奪統治權而進行的較量。而造成這種動亂的原因是體制的僵化和權力的濫用。

    節度使的出現

    唐高宗、武后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定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

    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10鎮,始成為固定軍區。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於是外重內輕,朝庭逐漸失去了對藩鎮的控制。

    說白了,藩鎮的強大和西漢時間諸侯王的強大是一樣的。但是唐玄宗未能意識到。

    高力士曾經對玄宗說過:臣聞雲南數喪師,又邊將擁兵太盛,陛下將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不可復救,何得謂無憂也!

    唐玄宗後期荒淫無道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

    安祿山發動的安史之亂是政治體制和玄宗後期昏庸的結果,即便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其它藩臣作亂。

  • 11 # 隔壁老王談歷史

    一個朝代,如果遭受重創,要麼遷都成為另一個事實上的獨立朝代,像東漢、東晉、南宋那樣,要麼就離滅亡不遠,然而唐既非前者,也非後者,更沒有重新崛起。安史之亂後的唐的狀態就是——拖著。就像現在很多碌碌的人,想往上爬不上去,但又沒到不行的程度。唐代宗一朝安史之亂結束,但並非真正了結,因為唐朝無力完全平叛,不得不妥協退一步,接受叛軍將領的投降,然而卻又不得不接受他們在各自地盤仍然自成一統的局面。代宗雖然剷除了李輔國、魚朝恩、程元振等宦官,但宦官之患並未得到根本清除,因為只要那個制度還在那裡,宦官問題重新出現只是時間問題。德宗總的來說是個碌碌之君,任用過能人,但是又不能任用到底。看起來還是奸臣更合胃口一點。代宗、德宗都有過被趕出長安的經歷,然後又回來繼續統治,也是很神奇的。代宗好容易制住了宦官,德宗因為在奉天之難中一感動,又重新任用起宦官來。其實唐朝要中興,德宗時期我覺得是很好的機會,否則之後積弊越多越深,就越難起作用。軍事上解決不掉藩鎮,以後唐朝的日子可想而知。不過德宗時期確定了兩稅法,解決了均田制崩潰之後的租庸調問題。順宗沒什麼好說,沒有一個好身體,就什麼都談不上。

    憲宗和宣宗是我老王很想吐槽的兩位,幹出了一點成績,然後大家就覺得他們很了不起,是“小太宗”。。。感覺對中興的要求真的太低了。其中憲宗,如果看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的故事比較多的話,他事實上經常扮演的是一個反派的角色。宣宗存在感相形而言較弱。他們的中興都不牢靠,但至少還在努力。

    個人覺得被低估的是武宗。由於會昌法難,得到了一個其實代表武斷的武字。但是他和平處理了甘露之變大殺朝臣的仇士良,比轟轟烈烈幹掉魏忠賢的崇禎手段不知要高多少。但武宗最大的問題就是英年早逝,雖然是服丹藥的問題,但本質上是身體不好,身體好的話誰還服丹呢?

    文宗、穆宗乏善可陳。不過有一篇唐傳奇,寫的是一個唐文宗的白玉枕被偷,後來一個俠客設計抓住了小偷。嗯,比唐文宗本人有意思多了。人雖然是個好人,可是面對甘露之變,面對那些想要幫他奪回皇權威嚴的大臣,他的反應實在太軟弱了些。

    昭宗、僖宗就不用說了吧,王朝末期哪有什麼明君,真明君又怎麼可能走到那種地步。

    總體來說,中晚唐這種半死不活的狀態一直持續著,大概本身也挺神奇了。

  • 12 # 希望星晨58298869

    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此,大唐再也沒有夜不閉戶、萬國來朝、欣欣向榮的王朝氣象了,讀史致此,我往往會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

    1.大唐分崩離析是唐朝各種社會矛盾已發展到不可調和地步的產物。

    不過呢,安史之亂不是大唐分崩離析的原因!大唐衰落主要是唐朝各種社會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這些矛盾主要包括封建地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大唐中央內部的各種矛盾以及大唐中央和邊疆軍事勢力的矛盾等等。

    晚年的玄宗皇一改早期聯手朝臣,勵精圖治,締造“開元盛世”的作派,變得懶政怠政,好大喜功,貪圖享樂,沉溺女色;尤其是,他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奸佞,極大地破壞了政治生態,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而安史之亂只是大唐分崩離析的導火索罷了!

    2.廣大農民階層不再信任大唐統治階層是大唐分崩離析的根本原因。

    真實的歷史中,安祿山叛軍所到之處,有不少城池放棄扺抗、甚至主動開城迎接他,所以安祿山才勢如破竹,迅速挺進中原,佔領了兩京!這說明唐朝統治已經腐朽沒落,百姓早有不滿,社會已經民不聊生了!廣大農民階層不再信任大唐統治階層這是要命的政治因素!

    安史之亂髮生前,皇帝早沒為國計民生考慮了,朝廷大臣為了自己的利益拉幫結派、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相互傾軋,唐朝的各種管理制度已經形同虛設,各級官員已腐敗透頂了;大唐宰相楊國忠與邊關大員安祿山的矛盾已日益凸現出來,所以安史之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爆發絕非偶然,是歷史的安排。

    3.權貴集團和大地主們佔有和兼併了農民的土地是人民不再相信政府的主因。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而已,唐朝建立後,天下承平已百餘年,國家的土地都被權貴集團和大地主們佔有和兼併了,大唐賴之以崛起和生存的“府兵制”沒有生存的土壤了,到了唐玄宗時期,不得不多設節度使,讓各節度來自行募兵,這就是放棄皇權,是自取滅亡!

    沒有安祿山、史思明,也有會有他人來完成叛亂!滿屋乾燥的柴薪,一閃火星就會燃爆開來,安祿山就是這個點火人的罷了。當時,他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擁兵十五萬,誰能擋其兵鋒。

    所以,大唐分崩離析是唐朝社會各種矛盾演化至不可調和時產生的必然結果,權貴階層的腐化墮落,加速了土地兼併,使下層人民沒了好日子過,才讓大唐由盛而衰,終至分崩離析!

  • 13 # 臥牛說歷史

    安史之亂763年左右。

    唐朝亡於907年,期間相差150年。

    而整個南朝不過160年。

    難道南朝被隋滅掉,是因為劉裕篡晉?

    整個曹魏還沒100年,難道曹魏滅亡是因為敗於赤壁之戰?

  • 14 # 小龍女5505

    大唐分崩離析由盛轉衰既有唐玄宗後期的昏庸、李林甫、楊國忠先後專權有不可推卸之原因,慘死於兒子之手的叛將安祿山聯合另一叛將史思明兩大奸雄發動安史之亂更有著直接的原因。

  • 15 # 濤說精彩歷史

    “濤說史”結合唐史界最新研究成果,給您獨家解讀。

    論唐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從“兵驕民困”模型說起

    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導致了“部分化”藩鎮割據;但之後唐朝還持續了150年,何解?

    五代十國著名謀臣,號稱“五代諸葛”的王樸,在《平邊策》中明確指出了唐朝滅亡的原因,所謂“君暗政亂,兵驕民困”。即藩鎮割據+政治昏暗。安祿山導致的部分化藩鎮割據,不足致命。

    (後周名臣,宰相王樸,被譽為郭榮的諸葛亮)

    《平邊策》中還提出了具體的“勤修內政”、“先南後北戰略”。即面對晚唐以來吳、蜀、幽、並四面亂起的複雜局面,政治上應該與唐末懿宗、僖宗反其道行之,軍事上採用先淮北——再淮南——吳地——桂、廣——岷、蜀——幽州——幷州的戰略路線,統一中國!

    此策基本被郭榮、趙匡胤採用,完成了中國的大部分統一,足見《平邊策》模型的有效性。

    1、首先,安史之亂對唐朝的消極影響毋庸置疑,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地緣、思想都有巨大轉變,唐朝成了體弱多症的病人;即“兵驕國弱”。

    先說安史之亂的消極影響。

    軍事上、地緣上:

    安史之亂前,北方最重要的地緣防線是河朔三鎮(“河北-山西-山東”一線)。安史之亂後,唐憲宗等雖有短暫收復,但總體不受控制。像明朝遼東清軍入關一樣是大患,中晚唐河朔三鎮的割據,如同一副慢性毒藥,讓大唐病病殃殃。

    而且安史之亂後唐朝對節度使不再信任,發展起由宦官領導的、工商富族貴族子弟構成的神策軍,與之前的府兵制、募兵制都有極大區別,勉強維持中央權威。唐穆宗以後(824年),神策軍腐化墮落。

    (安史之亂局勢圖)

    經濟上:

    戰亂前的近918萬戶(天寶十三載),降低安史之亂後的130萬餘戶(大曆中),降幅達85%(據華人口史);面對戶口大幅減少,唐朝不得不實行兩稅法等新經濟制度維持財政。好壞姑且不論,但對戶口的掌握肯定不比“租庸調”時期,間接助長了地方藩鎮的財權。

    政治上:

    慢慢由中書門下體制,變成了皇帝-宦官-朝臣的三頭體制,中央集權能力大減;

    文化、思想:

    此處話題太大,略去不談。

    且隨著近年研究深入,以清華大學教授、前唐史學會會長張國剛教授為代表,提出安史之亂後,“大部分藩鎮不割據說法”(他依據杜牧,把藩鎮分為了4類:河朔割據型、中原防禦型、邊疆防禦型、東南財源型)。我總結為“部分化”藩鎮割據,所以藩鎮割據單一因素不足以滅亡唐朝。

    2、“驕兵悍將+政治黑暗”=“兵驕民困”,壓垮大唐帝國的雙重組合。

    如果部分藩鎮割據帶來的“兵驕國弱”讓唐朝生病,那麼政治黑暗,尤其是唐懿宗、唐僖宗時期的政治黑暗,才是壓垮唐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唐朝289年,289/3=96.3,即初唐、中唐、晚唐分三期的話,每期近似100年。唐朝618年建國,那麼大約在晚唐818年前後,竟還出現三次短暫中興:元和中興(805-820)→會昌中興(840年―846年)→宣宗之治(846-859,也叫宣宗暫治)。

    (晚唐的三次短暫中興)

    唐宣宗性格嚴肅寡言,勤於政事,像祖先唐太宗一樣,在凌煙閣上續繪功臣像。因此被稱為“小太宗”,但這也是晚唐最後的政績了。

    而且唐宣宗在立儲上猶豫不覺,死時未決。讓宦官王宗實再度擁立唐懿宗,給了宦官勢力繼續做大的機會,加之唐懿宗任相不明,在位期間任用的令狐綯、白敏中、蕭鄴、夏侯孜等21位宰相多為庸碌之輩,中後期又開始驕奢淫逸、遊宴無度,在位後期就爆發了龐勳起義。

    懿宗死12歲的僖宗即位,是個貪玩遊手好閒的少年。對內宦官問題更加嚴重,對外繼續爆發了席捲大半個中國的王仙芝、黃巢起義,首都長安被攻下,唐朝江南財源被徹底打擊。

    (昏庸的唐懿宗)

    “驕兵悍將+政治黑暗”滅亡唐朝的因素,在懿宗、僖宗時期完全具備。《平邊策》這樣描述唐末的“兵驕民困”模型:

    君主闇弱政治混亂,兵將驕悍百姓困苦。皇帝近臣在中樞耍奸,遠處的藩鎮在外邊叛亂,小問題不管成了大問題,大問題不管便催生了篡位。這樣天下離心,沒人聽從號令。

    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制而至於大,大不制而至於僭。天下離心,人不用命。

    這個時候,唐朝走上了滅亡的不歸路。

    3、結語:

    濤說史率先建立的“兵驕民困”模型,可很好的說明唐朝滅亡原因。安史之亂年導致的部分化藩鎮割據,出現驕兵悍將問題;而唐末的政治昏暗,導致了百姓困苦,雙重壓力下,大唐走上了滅亡之路,國祚289年。

  • 16 # 櫻花下飲茶

    安祿山的反叛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意味著開元盛世的結束,直接導致了大唐的分崩離析。

    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實行“出將入相”的用人制度,給武將和文官之間留下了互通的晉升道路,武將可以入朝堂做宰相,文官可以出外帶兵。但是,宰相李林甫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向李隆基提議大量任用胡人和貧家子弟邊關為將,這些人沒有後臺,也就沒法跟他爭奪宰相的位置。安祿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得到了重用。

    此時的唐朝廢除了一直以來“府兵”制度,改為“募兵”制,士兵定時拿工資,日常進行軍事訓練,戰鬥力大大提升。不過,如果中央直接向地方軍隊直接發放薪水的話,太過於繁瑣,於是唐玄宗讓節度使直接管理地方財政,這就導致地方軍隊對朝廷的忠誠度大大降低,只知道有將軍不知有皇帝。

    各路節度使分地而治,也天然的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而且中央軍一直是保持著比節度使更多的兵力和戰鬥力。因此,大唐一直維持著較穩定的局面。

    可惜,唐玄宗後期,寵幸楊玉環,任用楊國忠為宰相。楊國忠大肆收受賄賂,不斷給安祿山開通便利,導致安祿山成為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兵力達到二十餘萬,甚至比中央軍還強大。

    安祿山原本想要憑藉戰功入朝廷擔任宰相,卻被楊國忠設計拒絕,於是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又此時,楊國忠為了撈一點戰功,率領中央軍進攻南詔,楊國忠的酒難飯袋直接造成軍隊大敗,損失了將近七萬人,中央軍直接就殘了。

    安祿山一聽到這個訊息,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就帶著手下單幹,表示不伺候了。

    大唐的盛世在極短的時間內,如同絢麗的泡泡般,在安祿山的鐵騎下,轟然倒塌。安祿山的反叛是造成唐朝衰弱的結果,但是原因卻是唐玄宗後期對國事的聽之任之,重用奸相,敗壞法紀,造成暗地裡人心湧動的局面。

  • 17 # 逗貨歷史會

    唐朝天寶十四載,作為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等小國組建了15萬人的軍隊,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這場戰鬥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唐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開始銳減,是唐朝由盛而衰的關鍵因素。

    不少人都認為安史之亂是唐朝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其實大唐的衰敗是晚年的唐玄宗一手造成的。唐玄宗早年是一位英明無比的明君。才登基的時候就除掉了野心勃勃的韋后,透過自己的努力將控制著朝廷七分之五勢力的姑母太平公主所把持的集團徹底碾碎,順利做穩了皇帝寶座。那時候的他勵精圖治,大力提拔優秀官員,開創了開元盛世,整個大唐的實力和國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晚年的唐玄宗勞既沒有當初的雄心壯志,也沒了當初節儉清明的生活作風。老年的唐玄宗變得越來越固執,他已經完全聽不進群臣的建議,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奢靡。自從迷戀上楊玉環之後,一直過著荒唐的生活。為了哄楊玉環開心,除了讓他的哥哥楊國忠做了宰相把持著朝政之外,還做了不少勞民傷財的事情。

    提及楊國忠,就要提到他的上一個宰相李林甫,他在位十九年,在位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後建議重用胡將,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伏筆。他的後任繼承者楊國忠,更是一個貪贓枉法,妒賢忌能,囂張跋扈的奸險小人,搞得這個國家怨聲載道,給了安綠山起兵的藉口。

    唐玄宗對於邊塞胡將的放權讓他們有機會靠著大唐的軍費發展屬於自己的部隊,最終“養虎為患”,有了造反的資本。當安祿山與史思明看到皇帝和那些文臣武將迷失在奢靡的生活中時,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最終發動了這場差點顛覆大唐的安史之亂。

  • 18 # 歷史全方位

    公元755年。

    此時的唐朝,就像一座被洪水浸泡久了的土堤,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安史之亂”,就像一陣狂風,催轟著洪水把大堤掘開了一道口子,呼啦啦席捲而下,所到之處一片汪洋大海。

    已進古稀之年的唐玄宗,早就沒了當年的雄心壯志,日日沉於女色,朝政一片混亂。

    此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把持朝政排除異己、打壓賢能,整個上層建築腐敗無能。

    唐初實行的均田制日益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大批農民失去土地,紛紛逃亡,經濟和統治基礎削弱。

    一系列國家政策讓安祿山實力壯大,促使野心膨脹,發動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給原本蕭條的唐朝雪上加霜。唐王朝自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雄起。

    政治上來說,中央已經無力控制地方,安史餘黨各自為政,嚴重削弱了唐朝中央集權制度。

    由於戰爭發生在北方,使黃河中下游的人民遭遇空前浩劫,北方經濟嚴重破壞,南方的經濟日益超過北方,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但是,大傷的元氣直至唐朝滅亡也沒能恢復過來。

    為了平亂,唐玄宗不得不抽調邊境軍隊支援,吐蕃等少數名族趁機奪走安西四鎮及隴右、河西走廊之地。

    由此得出結論,安史之亂不是大唐分崩離析的原因,不過是時勢“造就”了安祿山,給了他起兵反唐的沃土,但它又真真切切加速了大唐的分崩離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越獄》,還有什麼好看的美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