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森短影片
-
2 # Zh上善若水W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 ,但是為什麼這麼一個受評價這麼高的一個朝代,為何會在大家口裡各各不行呢?
事實上在中國二千餘年的封建史上比明朝皇帝差的不說也有著多達二位數,甚至是三位數,比如東西兩晉的皇帝、南北朝的皇帝、五代的皇帝等等。而且明朝的皇帝實際上並不差,甚至可以說是遠遠要超過中國歷史上大多數的皇帝。明朝16位皇帝就算以嚴格的明君的定義來劃分也有多達7位,包括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樂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熾、宣德帝朱瞻基、弘治帝朱佑樘、泰昌帝朱常洛。試問這些皇帝比歷史上的哪些皇帝差呢?
先說朱元璋就單單看他是中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中唯一的乞丐出身的皇帝,就註定他絕不遜色於任何一個皇帝。如果說就這樣一個能從乞丐坐上開國皇帝的主,他的能力要差的話,那中國歷史上就沒有有能力的皇帝啦。實際上可以說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出色的一位皇帝,他最大的功績就是驅逐胡虜,恢復中原,然後帶領著華夏再次走向了興盛。同時朱元璋也是歷史上對於百姓最好的皇帝,我們什麼都不說,就單單看在洪武朝的百姓是歷史上唯一可以名正言順上訪的,也是唯一可以正大光明的前往官衙捉拿貪官汙吏的,我們就可以知曉朱元璋對百姓的好。
再說朱棣,他的功勞更不用說,五徵蒙古打的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叫苦不迭,數十年不敢再侵中原半步,之後更是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哈密衛,西南設宣慰司,可以說正是因為朱棣在這些設立統治機構,中國的版圖才完整,而後朱棣更是開創“永樂盛世”,為中國十大盛世之一。
而之後的朱高熾和朱瞻基,二人是被譽為“功績堪比文景”的明君,他們開創的“仁宣之治”也是被譽為能與唐朝貞觀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匹敵的太平盛世,如果以上的皇帝你們都覺得都或多或少有缺點的話。
那我想這位被譽為“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的明孝宗朱佑樘,你們還不認為他是明君嗎?他是歷史上少有的能做到從登基到去世都能保持著從諫如流,寬厚待人,不沉迷美色,不貪圖享受的聖君,其實明朝的皇帝基本都不是什麼昏君,也不是什麼暴君,他們大多數只是在有些行為上有點不同於其他的皇帝罷了。比如明武宗,這位自封自己為大將軍的奇葩皇帝,他雖然愛玩,但是在大事上卻從未犯過迷糊,這點從他彈指間就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大敗蒙古王子這些事情上就可以看出。
再比如數十年不上朝一心求仙問道的嘉靖皇帝,雖然他幾乎從未上過朝但大明朝卻始終都還是掌控在嘉靖的手中,從未丟掉過,而這就足以看出嘉靖帝是多麼的會做皇帝。所以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說過“明朝的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這句話”,如果真說過,基本就是故意混淆黑白,純粹來吸引眼球了。
-
3 # yy陪你看歷史
在評價最好的皇帝的這個問題上,首先應該排除的是朱元璋,因為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使中華大地再歸於漢人之手同時回覆國家生產與人民的安定生活,其文治武功都是後代所不能及的。
而除了朱元璋之外的最好的皇帝我認為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明朝第九位皇帝,年號:弘治,廟號:孝宗,諡號:敬皇帝,後人多稱他的年號:弘治帝。無論從廟號,還是從諡號,都能看出明孝宗的評價是極好的。很多人關注明孝宗是因為他歷史罕見的施行一夫一妻制度,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實踐男女平等的皇帝。更為重要的是,明孝宗與其皇后張氏的感覺非常之好,如同尋常百姓家的父親一樣,每日同起同居,朝夕與共。而明孝宗與張皇后只有一個孩子長大成人,即明武宗朱厚照,非常符合現在的生活狀況,再次讓人津津樂道。
當年明月給了朱佑樘最高的評價,是一個好人,同時也是一個好皇帝。就一段,查查他的童年,想一想,如果是普通人,比如自己有如此童年,成年後有了權力會這樣?作為一位皇帝,做到被後世評價為明君也是非常不容易。
明孝宗幼年失母,對於孝宗影響深遠,也許孝宗後來的善良、溫和、寬容,除了儒家的教育之外,還源於幼年時弱者的心態。孝宗在處理萬貴妃一事上,最能體現他的寬容。儘管傳說母親紀氏是被萬貴妃害死的,但是,當他即位後一位官員.上疏要求懲辦已死的萬貴妃及其族人的時候,孝宗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違背先帝的意願,不願接受。作為一個皇帝,他這一輩子沒有享過什麼福,卻遭了很多罪,受過無數惡毒的傷害,但最終卻又選擇了無私的寬恕,這就是明君的胸懷與氣度。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說說明君。
明君,作為對帝王評價的專用名詞,出於《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眾克,況明君而善用其眾乎?”,這裡是英明君主的意思。“初 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 在《宿溫城望軍營》中的詩句:“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這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二.說說明朝的建立。
明朝是從公元1368年開始到公元1644年結束的這個歷史朝代, 是中國歷史上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國都在南京,明成祖朱棣時期遷都到北京。由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到亡國之君朱由檢結束,共傳十六帝,前前後後一共經歷了276年的歷史風雨。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 在農民隊伍中漸露頭角,1364年稱吳王。 1368年初稱帝,建都應天府(南京),國號大明 ,這就是我們說的明朝。1421年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遷都至順天府(北京) 。
三.說說明朝的政治概況。
明初歷經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明成祖朱棣的永樂盛世、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父子的仁宣之治等治世 ,國力強盛。中期經明英宗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後國勢由盛轉衰,後經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中興、明神宗朱翊鈞的萬曆中興國勢又開始復振。
明朝進入晚期後,因為政治腐敗、宦官專權,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了國力衰退, 民不聊生, 終於各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
明朝時期,加強了君主專制投師,進一步統一和鞏固了多民族的國家。
四.回答問題,明代哪個皇帝是真正的明君,為什麼?
個人認為是明孝宗朱祐樘。
1.清朝不願意敗壞其名譽。
眾所周知,清朝是推翻明朝以後建立了。清朝統治階級對明朝肯定沒有太多的好感,最低不會主動 為之歌功頌德。對於明朝歷任的十六個皇帝,清朝統治都力盡所能暗淡其歷史功績,甚至惡意篡改其政治作為。
而偏偏對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子朱佑樘卻沒有做過多的貶低,這主要緣於朱祐樘有政績、名聲好,清朝都不願抹黑和敗壞他的名譽。由此可見一斑。
2.朱祐樘人品好 ,不近聲色,勤於政事。
朱祐樘是一夫一妻制的實踐者與倡導者。作為封建帝王,三宮六院,妻妾成群尚屬正常。而他的一生,只有一個老婆,夫妻關係穩定,這贏得了不少讚譽。而且他比較勤政,不圖個人享受,時刻想到國計民生。雖沒有名聲遠揚,但能讓子民獲得了安樂,百姓是感激他的!
3 .寬厚仁慈,躬行節儉。
他也是明代進入中期後,聯手朝臣勵精圖治的帝王。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的寬厚仁慈,又帶頭興起節儉之風,注重社會的公序良俗,不管對誰,他都是誠懇對待,甚至包括他的仇人,都能化敵為友。
《明史》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4.締造了 “弘治中興”。
從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開始 ,朱祐樘兢兢業業 ,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了明朝朝政腐敗的狀況,驅逐奸佞,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開創了“弘治中興”。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總結:朱祐樘在位的時候真的是日夜操勞,他一心撲在國事上面。由於幼年特殊的經歷,他除了重視民生,對於自己手下的臣子以誠相待。躬行了君民共享太平的民生政治。儘管沒有聲名遠播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但,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他的政策都是穩妥的!因而他是大明最為英明的皇帝。
-
5 # 曹老師xixi
明代的明君我認為有四位,分別是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和宣宗朱瞻基。也就是明朝的前四位皇帝,再往後的十二個皇帝,就開始奇葩了起來,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凌駕於國家社稷之上,在政治上沒有突破,反而讓明王朝越來越爛。下面我簡單的說說,歡迎討論。
朱元璋中國大一統王朝當中,除了晉朝司馬炎以外,開國之君都是即將英明的,不然也不會開創偉業,朱元璋在位期間,編修《元史》,加強集權,嚴懲貪官,大搞屯田,為永樂盛世打下的基礎,朱元璋除了擅殺功臣之外,執政一生,並沒有什麼誤點,可謂是明君無疑。
朱棣永樂大帝,毋庸置疑,比起其父朱元璋更加的英明雄武,削藩集權,改革官制,親征蒙古,佔領安南, 收東北設西北,鄭和下西洋,控制南海,文化上,編修《永樂大典》 。讓明朝國土和世界影響力達到巔峰,執政期間,國家經濟繁榮強盛,開創永樂盛世。
朱高熾雖然在位僅十個月,但這十個月也盡顯其明君之態,雖然廢止出洋讓人遺憾,但其執政當中社會開明,與民休息,平反冤獄,廢除苛政。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朱瞻基朱瞻基被評價為頗有朱棣之風,清聖祖康熙最為崇拜的明代皇帝,雖然朱瞻基在位期間放棄了對安南的統治,但是他繼續實行了與民休養生息國策,藏富於民,執政一生勵精圖治,知人善任,開創仁宣之治,可惜英年早逝,子孫不孝。
再往後的明朝皇帝,不僅不是明君,還都是昏君,不僅不理朝政,還玩物喪志,最後還接連出現兩個文盲皇帝,兩個不上朝皇帝,可惜了創業之君。
-
6 # 追風箏的二狗
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古往今來名聲都好主要就是因為脾氣好,性格溫和,不折騰,聽大臣的話,且是專情居家好男人。他有一個比較慘的童年故事,繼位後又心態放得好,勤政、聽話,小日子和睦,只是年紀輕輕就累死在了工作崗位上。從儒家佛家的角度,絕對是仁君和好人,這樣的人放到今天也是要表彰做榜樣的。
-
7 # 一頁笑談
明代從1368年到1644年前前後後共經歷了276年,期間上任皇帝16位,這16位明朝皇帝中有英明神武的帝王如洪武皇帝朱元璋 永樂皇帝朱棣也有昏庸荒唐的昏君如明熹宗朱由校 明英宗朱祁鎮。要是從明朝的16位皇帝當中選一個真正的明君我認為當屬明成祖永樂皇帝 朱棣
永樂大帝朱元璋之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洪武三年朱棣被冊封為燕王,去北平上任,在任期間多次率領軍隊迎戰北元功勳卓著。後來建文帝即位大舉削藩,被逼無奈的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戰,建文四年攻進南京即位大統。
朱棣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並修纂了《永樂大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百科全書。在1403年經過再三考慮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遷都北京,為了能順利遷都,朱棣前前後後精心準備了18年。後來北京城成為了明清兩代的首都並且沿用至今。在朱棣的大力支援下,鄭和開始了他的第一次下西洋,朱棣為了向海外展示大明王朝的強大先後讓鄭和七下西洋同30多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壯舉,永樂大帝多次進攻北元深入大漠取得輝煌戰果,然而在凱旋途中不幸病故享年65歲。這一位英明神武的明君為大明王朝的輝煌立下了不可取代的功勳。
-
8 # 風雅商頌
非明仁宗莫屬!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號洪熙。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難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今北京)。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於朱棣,串通宦寺,陰謀奪嫡;後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變更換太子之意。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終年47歲。廟號仁宗,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
9 # 蝦扯文史
明朝有能力、有才幹的君主不少,但能夠被稱為明君的我認為是明宣宗朱瞻基。這位皇帝在繼位之後,延續了仁宗的治國理念,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國家強大,百姓安定,明朝社會上出現了一派繁榮的景象。
知民生疾苦、興修水利朱瞻基在位的時候,主要施行的是與民休息的政策,他曾說:“其盛也本於休養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
宣德五年,朱瞻基還親自來到田間地頭,嘗試了下用農具耕地,感覺相當勞累,不禁感慨道:“朕小試農具,已是筋骨勞疲,農民常年耕種,其苦若何!”如此能知民生疾苦的皇帝,真是少有。
為了能夠糧食產量增加,朱瞻基修繕了很多水利工程,如濟南運河、眉州新津通濟堰,還修復了四川都江堰,涇陽洪渠堰。由於水利工程的修建,農民種糧方便,糧食產量也是逐年增加,宣德時期的全國糧食儲備很充足,百姓也沒有餓肚子的。改進科舉制朱瞻基比較崇尚儒學,改進了科舉制度。由於當時的社會發展是南方比北方富有,這樣南方的教育程度就比北方要強,這樣一來科舉考試南方人就比北方人更有優勢,錄取的人數也就更多。為了公平起見,朱瞻基規定按照“南六十,北四十”的比例錄取。這一方法直到清朝還在使用。
政治開明、善於納諫朱瞻基在位期間,重用賢臣,也善於納諫,在國家大事上能夠聽從大臣的建議。如在剛即位的時候,漢王叛亂,大學士楊榮就建議朱瞻基御駕親征,迅速平定了叛亂,穩定了民心。
對於安南的叛亂,朝廷數次用兵,都未能平定,並且消耗巨大,勞民傷財。要知道從朱棣發動靖難開始,之後對蒙古又是連連用兵,導致國家財政空虛,百姓賦稅嚴重。於是,朱瞻基即位後就聽從內閣的建議,停止對安南用兵,雖然導致安南獨立, 成為了附屬國,但是對當時明朝的民生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在朱瞻基的治理之下,明朝蒸蒸日上,國家穩定,百姓安定。清朝著名的歷史學家谷應泰,就曾在自己的著作《明朝紀事本末》中評價宣德皇帝:“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將其與歷史上有名的成康之治、文景之治相提並論。這樣的君主也算得上是明君了吧。
-
10 # 鋒在起時
洪武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這倆不必多說。明惠宗不是。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很短,但光仁這一廟號,足以證明好歹也是個明君。
明宣宗:不必說了,仁宣盛世。明英宗有功有過,看你的看法。明代宗(明景宗)也算一個了。
明憲宗不是,明孝宗:中興之主,絕對明君。明武宗:看你觀點。明世宗嘉靖:萬曆爺爺,懶。不算。明穆宗隆慶:還算半個。明神宗萬曆:在位初20年很有作為,後來27年要麼懶,要麼數錢
明光宗:挺可憐的,只當了一個月皇帝,但絕對是明君,收拾萬曆爺孫倆的垃圾攤子。明熹宗:笨蛋皇帝。明思宗:絕對明君,可惜命不好,前幾任折騰的明朝差不多了,他很有雄心壯志,也很有作為,可惜已經無力迴天了。
-
11 # love一歲一枯榮love
在明朝能被視為明君的,我覺得有以下幾位。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歷史功績上,徹底扭轉了自中唐以來漢民族的頹勢,更是一雪崖山海戰漢人國家徹底覆滅的恥辱。正是明太祖的北伐重新確立了漢民族的自信和自尊,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幽燕之地五百年後重歸我手。而且朱元璋勵精圖治,宵衣旰食,將中華帝國立了起來,重農桑,撫卹百姓,懲治貪腐,服膺儒教,重視科舉,蒐羅天下英傑,大明帝國的根基就是在朱元璋手裡打好的基礎。復漢人衣冠,推行儒家名教,輕徭薄賦、克勤克儉、嚴懲貪官、愛惜百姓、不管別人對他是怕是敬、是謗是譽,他的功績註定了要彪炳千秋、名載史冊的,他就是我大明開國洪武大帝朱元璋。
明太宗成祖朱棣
朱棣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幾乎做了所有皇帝做的事情:平定天下,遷都北京,修書,修成永樂大典,大航海,溝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漠北塵清,對百姓關愛有加,執政勤勉,開創永樂盛世。 朱棣是一位個人能力非常強的人,無論是帶兵打仗衝鋒還是治國安邦。他有雄才大略。他在位期間做了很多事,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等等,這些事情如果沒有雄厚財力和強盛的國家都很難辦到,所以他在明朝16帝中絕對的前二,縱使放在封建所有帝王中,其豐功偉績也能進前十,絕對的明君。
明宣宗朱瞻基
其實這裡應該把仁宗也放一起,因為仁宗皇帝命太短,只執政了十個月,而他死後,宣宗皇帝很好的繼承了老爹的政策,把明朝治理的繁榮昌盛,史稱“仁宣之治”。 “仁”,可以說是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朱高熾的在位時間是所有“仁宗”皇帝中最短的,只有十個月,但這並不妨礙到他成為一代明君。《明史》對朱高熾的評價是:在位時間不足一年,用人行政,善不勝書。假使老天能讓他多活幾年,涵濡休養,德化興盛,絕對可以與漢朝“文景”之治相媲美。明仁宗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很好的繼承了老爹的政策,明宣宗即位後迅速平定了漢王叛亂,並延續仁宗的治國理念,實行重農政策,息兵養民,使天下安定,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仁宗和宣宗統治下的明朝,史稱“仁宣之治”。
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千古明君。在位期間任賢用能、剷除奸佞、勵精圖治、寬厚待人等等造就了明中期的“弘治中興”。性格里有著重八和朱棣的鐵血因子,重拳改革不畏難,知人善任敢為先,也是絕對的勤政愛民,他對懷恩的回報也說明他是個懂得感恩的人。明孝宗朱佑樘,既不窮兵黷武,也不偏愛外戚,更不荒淫無度,正統太子出身,從小受儒家培養道德先生,勤政愛民仁慈大度,當然最重要的是,明孝宗對文臣士大夫階層的極度信任和重用。個人極為推崇和喜歡的皇帝。是個好皇帝,也是個好人。縱使滿清統治者任意抹黑大明朝統治以及統治者 ,還是他們對孝宗沒有任何攻擊,足以看出這位好人贏得了對手的尊敬。
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好的意見呢
-
12 # 無月文化館
相對而言,朱棣算一個明君。
只能說是相對而言,因為照絕對的來說,明朝的每一個皇帝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
朱棣相對於明朝其他皇帝,算是一個明君了。
朱元璋開創明朝天下,非常的厲害,但他不能算一個真正的明君,更應該算一個一家之主,嚴厲的君王。
朱元璋的一生都在為老朱家的天下努力,先是打江山,打下江山又忙著排除一切有威脅勢力,鞏固老朱家的江山,不被外人覬覦。
因此朱元璋幾乎殺光了開國功臣,包括藍玉這一類能產生威脅的第二代功臣也被剷除了。
朱元璋又制定了一套嚴苛的統治政策,來約束新的明朝官員。
朱元璋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然後把江山交到了自己的孫子手裡。
結果,外面的枝丫全部被修整了,枝幹也越來越粗大。
最後,家族內部進行了權力整合,叔叔朱棣趕走了侄子朱允炆,上位了。
朱棣的眼光還是比較遠大的。
他在位期間,繼續掃清蒙元的殘餘勢力,維持國家的統一。
同時又派出船隊,進行對外宣傳,主動向外界傳達了明朝的聲音,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在文化上,朱棣也有所建樹,在位期間,編制了多套典籍。
作為一個透過武力手段篡位登基的皇帝,朱棣並不暴虐,相反,從上臺開始,朱棣就表現出了一個成熟的政治統治者的能力。
明朝在朱棣治下,相比於朱允炆治下,要好很多。
相對而言,朱棣算得上一個明君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13 # 老李頭有話說
明君與昏君是對立的,所以明君也可能是仁君,也可能是暴君。對明朝而言,仁或暴當另說,只說哪幾個皇帝稱得上明君。朱元璋:雖然殘暴,倒算得上明君,只是臨死昏了一大招,居然傳位給朱允文,引起了靖難之亂,總體而言,還算得上明君,只是不是很英明。朱允文:昏庸無能,兒皇帝的料。朱棣:暴而明的皇帝。明仁宗:當政時間不長,但也是個昏君,別的不說,只看他想將首都重新遷回南京就可知他有多昏,好在未及實行就死了。明宣宗:昏君,整天玩蛐蛐,放棄交趾土地,太監得勢就是從他開始,好在當時明朝還頗有實力,明宣宗可謂昏而有福。明英宗:廟號為英,實則一點也不英明,將打仗視同遊戲,結果當了一年俘虜,丟盡了明朝的臉,復辟後也未明白,仍然念念不忘土木之謎的禍首王振。明景帝:開始頗有自知之明,後來私慾膨脹,開始發昏,結果兒子未能接位,他自己倒被明英宗指使太監害死,也是一個昏君。明憲宗:迷戀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女人,說好了是多情,說白了是昏庸。明孝宗:此人倒是一個明君,雖然中間也曾犯過糊塗,好在及時醒悟。明世宗:迷信長生不老,寵信嚴嵩,害死諸多忠臣,而且死不認錯,可謂昏到家了。明穆宗:此人從未明白過,當然是昏君,只是他的昏庸成全了高拱、張居正,別人倒是樂得利用其昏庸。明神宗:明白的昏庸,知道自己處理不好國事,乾脆不處理了,大臣罵他也不生氣,昏庸並快樂著。明光宗:一月皇帝,怎麼死得都沒搞明白。明熹宗:典型的昏庸無能,將魏忠賢認做乾爹了。崇禎:一直昏庸,只是到臨死才明白些,還倒打一耙。
-
14 # 雲敘春秋
明代,哪個皇帝是真正的明君,為什麼?
很多人對於明君,印象一向比較好,直接可以追逼堯舜。很多臣子都希望,此生能夠碰到一位明君,能夠施展自己的抱負。對於這個詞彙,如果皇帝想要被稱為明君,要求比較高。首先他的政治能力比較強,另外他的人品要過硬,這些都是最基本條件。
明朝是從公元1368年開始,到公元1664年滅亡,先後經歷276年。這是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特殊的王朝,前後都是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最開始國都定在南京,後來明成祖朱棣將其遷到北京,中間共經歷16個皇帝。一個王朝總會有一些強盛,也會有衰落,也是必然事實。
明朝從朱元璋開始,也誕生了幾個比較厲害的皇帝,國力一度達到非常強盛的地步。中間也經歷過波折,後來又再度衰亡,到了晚年之後,明朝已經國力大不如從前。加上政治腐敗,宦官專權,最終爆發農民起義。等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徹底滅亡。
在明朝哪個皇帝算得上是真正的明君呢?恐怕很多人認為是明孝宗朱佑樘,雖然知名度不是很高,活的時間不長,但是一生無愧“明君”二字。
通常一個新興的王朝,都會對前一個王朝進行大肆毀滅,清朝也是如此。對於明朝這些皇帝當中,唯一一個沒有被詆譭的,就只有他了。主要是因為他有政績,名聲好,基本上挑不出任何錯誤。能夠被對手稱讚,可見明孝宗這個“明君”二字,當之無愧。
另外皇帝有三宮六院,而他可以說是一夫一妻制的實踐者,這可能也與早年他的經歷有關。畢竟自己是庶出,險些被父皇寵愛的妃子害死。作為封建帝王,妻妾成群比較正常,但是他一生只有一個老婆這也讓他獲得了不少讚譽。
而且他為人比較簡樸,不會貪圖個人享受,時時刻刻惦記國計民生。哪怕不能開疆擴土,最起碼能夠保證百姓生活不會出現太大困擾。從明朝中期之後,皇帝大都昏庸無道,而他一直兢兢業業治理國家,這點也是比較難得。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寬厚仁慈,帶動節儉之風,哪怕是昔日害過自己敵人,也是秉持一種仁慈態度。
-
15 # -_-133286751
判斷一個皇帝是否明君可以從皇帝的廟號的使用中體現出來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嚴格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太宗發揚光大;世祖、聖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世宗是守成令主的美譽,但也指世系傳承發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愛孝順的賢主;聖宗是中興之主;哲宗、興宗、成宗、顯宗是守成之君;肅宗有中興意願卻沒有成功,有心無力;憲宗、宣宗、景宗有功有過;寧宗過於懦弱;德宗遭遇動亂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轉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為人好玄虛;文宗文弱無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順宗僅是過渡君主,影響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惠宗治國無方,江山殘破;僖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
從大明朝開過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位君主朱由檢他們的廟號依次為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明惠宗建文皇帝朱允炆
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
明英宗正統/天順皇帝朱祁鎮
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鈺
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
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明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垕
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
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
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
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
在比對大明所有君主的廟號諡法裡面稱得上明君的恐怕只有三位,他們分別是
太祖皇帝朱元璋
推翻元朝統治,除暴亂,平定天下,廢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種族等級及壓迫政策。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注重招賢納士,廣採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強調將領要識、謀、仁、勇兼備。主張寓兵於農,且耕且戰,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一生勤於政事,建樹頗多。特別是創設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業,促成明朝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還影響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漸趨完備。
成祖永樂皇帝朱棣
勵精圖治,延續洪武政策。政治上,繼續實行削藩政策,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官制機構,設定內閣和東廠;軍事上,五次親征蒙古,佔領安南,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定哈密衛,西南設定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還委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中外友好往來 和對南海地區的經營,文化上,編修《永樂大典》 。同時,為了加強對北方地區的控制,疏浚大運河,遷都北京。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
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璁
嘉靖帝力革前朝時弊,勵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闊斧推行了改革,政治上集異納諫,勤於政務,打擊權臣和封建地主貴族勢力,大赦天下,誅殺了錢寧、江彬等佞臣,整頓朝綱,總攬內外大政,推行新政,裁抑司禮監的權力,撤廢鎮守太監,嚴肅監察制度,嚴分廠、衛與法司職權,重視任用張璁、夏言等賢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當權亂政的教訓,對宦官嚴加管束,中央集權得到復興和加強,使朝政為之一新;經濟上嚴革貪贓枉法,勘查皇莊和勳戚莊園,還地於民,鼓勵耕織,重新整頓賦役,賑濟災荒,減輕租銀,體恤民情,治理水災,汰除軍校匠役十萬餘人,極大地緩解了當時激烈的社會經濟矛盾;軍事上整頓軍隊團營,守兵東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文化上改革科舉之弊,改正孔子稱號和典祀,這期間,“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榮,優秀文學作品和傑出人物大量湧現,“天下翕然稱治”
-
16 # 小丞相說史
小丞相認為,要稱得上是明君,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衡量:一是皇帝治下的各項政策是否有利於王朝發展穩定;二是皇帝個人素質是否對朝廷乃至社會發展穩定,起到正面引領作用。
基於這兩點,小丞相認為,明仁宗朱高熾才是明朝真正值得稱頌的明君。理由有三點:
1.他採取了與民休息的正確國策,開創了“仁宣之治”的盛世若從明朝建立開始起算,在朱高熾之前,大明朝始終未停止連年征戰,明太祖朱元璋先後八次北征蒙古,建文帝一上臺又發生“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先後五次北征蒙古。
連年征戰,再加上永樂時期遷都北京,派鄭和下西洋等等,都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民力,導致明朝國力始終無法真正強起來。朱高熾登基後,採取了與民休息的政策,讓大明朝終於得以喘口氣,專注於發展。《明史》記載:
“丁巳,即皇帝位…罷西洋寶船、迤西市馬及雲南、交阯採辦。…乙未,武安侯鄭亨鎮大同,保定侯孟瑛鎮交阯,襄城伯李隆鎮山海,武進伯朱榮鎮遼東。”也就是說,剛登基的朱高熾停止下西洋、交阯採辦、購買戰馬,不再準備北征,對大同、交阯、山海關、遼東等邊地派員鎮守。
這些舉措目的就是要把朝廷精力主要放在與民休息、勸課農桑、發展經濟上來。這些舉措適應了當時的迫切需求,最終開創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2.他緩和了朝廷內部矛盾和社會矛盾朱高熾之所以被尊為“仁宗”,重要原因帶人寬容。“靖難之役”後,明成祖對建文舊臣及其親屬殺的殺、流放的流放,比如著名的“誅十族”的方孝孺,讓朝廷乃至社會產生了很大的矛盾與裂痕。
朱高熾登基後,立即赦免建文舊臣及其親屬,下召說:
“建文諸臣家屬在教坊司、錦衣衛、浣衣局及習匠、功臣家為奴者,悉宥為民,還其田土。”一個月後,又繼續赦免了建文諸臣戍邊的親屬,《明史》記載:
“…十二月癸卯,宥建文諸臣外親全家戍邊者,留一人,餘悉放還。”而對於自己的兄弟,朱棣尚在時,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常常離間朱棣與朱高熾的關係,但是朱高熾卻始終顧及兄弟情誼,沒有記恨,還常常在朱棣面前幫他們辯解,比如大臣黃儼想立朱高燧為太子,東窗事發後,太子還要幫朱高燧講話:
“其後黃儼等謀立高燧,事覺伏誅,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朱高熾當上皇帝后,也沒有加害朱高煦、朱高燧,如果朱高煦在明宣宗時期不造反,也就能和朱高燧一樣,得以善終。
3.他文武兼備在明朝皇帝中最出色朱高熾是一個文武兼備的皇帝,而更突出的是在修文上,可以說朱高熾是明朝歷史上文治最成功的皇帝,《明史》記載他:
“幼端重沉靜,言動有經…好學問,從儒臣講論不綴。”正史因為他文才很好,加上長時間監國,吸引了大批賢臣在其周圍,比如號稱“三楊”的楊士奇、楊榮、楊溥,又比如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等等。可以說,人才濟濟是“仁宣之治”的根本保證。
朱高熾熟讀經典、深諳歷史,成就了他仁君風範,他曾對朝臣說:
“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惡聞直言,臣下相與阿附,以至於敗。朕與卿等當用為戒。”而在武治方面,朱高熾也不是一無是處,雖然沒有跟隨朱棣征戰,但絕對稱得上知兵事。最著名的莫過於靖難之役時,朱高熾以幾萬人的軍隊成功抵禦了李景隆五十萬人隊伍,保住了北平,保全了朱棣的大本營。
自古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打天下只需用武,坐天下則更需要修文。修文之難遠遠高於用武。故而小丞相認為,能修文的皇帝才是明君。
雖然他在位僅一個月,但是卻開啟了明朝“仁宣之治”的步伐。他的兒子朱瞻基,延續了他的政策,最終將明朝發展推向頂峰。
回覆列表
要說明朝真正的明君,那肯定是朱元璋,他的偉大不僅是因為他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重新建立了漢族的統治,還在於其從文化的角度進行了大量“恢復中華”的工作。朱元璋禁止用蒙古名字、留蒙古髮式、著蒙古衣冠、蒙古語和那些蒙古化漢族的書寫方式,把恢復中華文明的漢唐衣冠、束髮、以及唐宋散文體作為國家正式公文的樣式用法律的形式確立起來,重新確立漢族的民族意識。並且透過向全國城鄉普及儒家倫理道德加強了華人的文明認同,明太祖的這種透過政府行為復興中華文明的方式是意義深遠的,其重要性怎樣估計也不過分。從這一點來說,明太祖其實最大的功績遠不是一次簡單的改朝換代,而是將中華文明從死亡的邊緣拯救出來,朱元璋作為個人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可能超過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治家。但現在的歷史上對朱元璋的這些非常重要的措施往往輕描淡寫,一筆帶過,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