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6
回覆列表
  • 1 # 鼠跡

    人類歷史上經過的工業革命有三次,第一次是以瓦特發明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第二次是人類充分運用電力的革命,第三次是網際網路得到普及的革命。這三次工業革命都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做出了極大的改善,也改變了社會的生產方式。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工業逐漸取代了手工業,由於機器的工作效率遠遠比人要高,工廠大量地取代了手工工場同時,也提升了社會的生產效率。以英國為例,在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英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飛躍。在1785年至1850年,英國的棉紡織產量增長了49倍。煤炭產量也在90年中增長了八倍,生鐵產量的增長了1300多倍!這是何等驚人的數字,這使英國工業產量直接佔到世界工業總產量的一半。為建立大英帝國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法拉第發明發電機為代表,這一次是人們充分運用了電的能力,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人類帶來了電燈,電話等各式有助於日常生活的發明,人類邁入了電氣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又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網際網路的普及,我們現在日常用的手機電腦都要感謝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一次革命以原子能、空間技術、計算機等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這一次科技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科學技術快速轉化為生產力,並且加強了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絡。

  • 2 # 佛本無我菩提一心

    工業革命最大的意義是人類從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科技程序,推動了全世界的民主進步,思想解放,如果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全世界的皇權統治階級可能到今天也不會改變,中國現在也許還是封建社會,工業革命之後進步思想席捲世界。

    如果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沒有英國當時的社會制度,世界人民今天也許還生活在一片黑暗中,因為當時全世界其他國家不具備孕育工業革命的制度土壤。

    如果沒有工業革命

    火車和飛機 輪船和汽車 電燈與電話 手機大哥大 電視和電腦 導彈核武器 冰箱與空調 收音機 印表機 碎紙機 麵包機 咖啡機 拖拉機 等等,涵蓋了所有和科技沾邊的一切都不會有。

  • 3 # 書硯觀世

    國家的富強,百姓生活的提高,人類文明的進步,這都是工業革命對人類進步的貢獻,工業革命的出現也代替了,人類的辛苦勞作,工業的出現貢獻了科技,國家的經濟發展,國防軍隊的建設離不開工業的支撐這就是工業革命對人類的貢獻。

  • 4 # 眼鏡哥63808878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時間:18世紀60年代至19時間中期(大概是1760年至1850年)

    特點: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從而開創了以機器代替人工的工業浪潮。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用的機器都是以蒸汽或者水力作為動力驅動,首次用機器代替人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劃時代的意義。

    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織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工廠出現,成為工業化生產的最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807年,美華人富爾頓製成以蒸汽為動力的汽船試航成功。

    1814年,英華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汽車”。

    1825年,史蒂芬孫親自駕駛著一列託有34節小車廂的火車試車成功。從此人類的交通運輸業進入一個以蒸汽為動力的時代。

    1840年,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

    時間: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大概是1870年到1900年)

    特點: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使用蒸汽和水力的機器滿足不了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新的能源動力和機器引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得益於內燃機的發明和電的應用,電器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此時的機器有著足夠的動力,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得到了飛速發展,機器的功能也變得更加多樣化。由於電話機的發展,人類之間的通訊變得簡單快捷,資訊在人類之間的傳播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1866年,德華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19世紀七八十年代,進入電氣時代,三輪汽車、四輪汽車、電燈、自動電報記錄機、電話、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出現。

    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1870年至1900年,作為新能源的石油,產量從80萬噸大幅增長至2000萬噸。

    第三次工業革命:自動化

    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特點:第三次工業革命相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不再侷限於簡單機械,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遺傳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日益精進的發展。以網際網路為資訊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絡了起來,工業中的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侷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並且在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得到了實現。

    (空間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空間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1958年,美國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

    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衛星成為最先把物體送上月球的衛星。

    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飛船率先進入太空。

    1969年,美華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70年代以來,空間活動由近地空間為主轉向飛出太陽系。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宇航空間技術迅速發展,現已躋身於世界宇航大國之列。

    1981年,美國第一個可以連續使用的哥倫比亞太空梭試飛成功,並於2天后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飛船、飛機等3種特性,是宇航事業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5年,美國成功試製原子彈。

    1954年,蘇聯建成第一個原子能電站。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6年,出現第一代計算機為電子管計算機。

    1959年,出現第二代計算機為電晶體計算機。

    1964年,出現第三代計算機為積體電路計算機。

    1970年,發展為第四代計算機為大規模積體電路機。

  • 5 # 比爾吉沃特養爹人

    眾所周知,以前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的機器,商品製造純靠手工,雖然精緻,但速度卻跟不上,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那是什麼改變了手工製造,從而轉向機器製造?那就不得不提歷史上著名的工業革命了,推動了機器文明的發展,改變了世界格局。使得人類世界獲得突飛猛進的進步,那什麼是工業革命呢?

    歷史上的工業革命根據側重點不同,可以分為 第一次工業革命 、 第二次工業革命 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初發生於英國,促進了英國從手工生產到機器生產的轉變,英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一躍成為稱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國“。另外,作為第一次,這場工業革命還只是集中於輕工業機器的發明,第二次就轉向了重工業,第三次是新興工業。看到這兒,大致對什麼是工業革命有了初步的瞭解。

    作為改變世界的革命,工業革命無疑對很多國家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憑藉它率先成為強大的工業國,同時蒸汽機的出現也讓人類擺脫了對水的依賴,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另外,後來發生的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更加加速了世界的一體化,特別是計算機的出現,經濟發展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巔峰。什麼是工業革命,這不僅僅是能用筆來回答的,需要不斷地探索並且繼承,讓這個問題得到傳承。

    工業革命的原因

    眾所周知,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工業革命是歷史上值得銘記的一次偉大革命,最初是發生於英國,促進了英國的崛起。就是這場讓機器生產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的革命,對當時,以及現在都有著不可複製的影響。很多人都聽說過它的名字,也切身地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影響,但對工業革命的原因卻不是很瞭解,它的發生不是偶然,是必然。

    為什麼工業革命最初發生於英國,而不是美國、法國等其他國家呢?因為當時的英國已經進行了政治改革,資產階級開始走上統治舞臺,為工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其次,英國經過圈地運動後,大量的勞動力富餘,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潛在的勞動力。一直向外殖民的英國經過多年的擴 張和 資本積累,擁有了足夠的原料、資金以及市場。看到這兒,工業革命的原因已經介紹了大部分,而且是比較主要的。

    一次革命的發生及發展除了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也是不可或缺,比較穩定的國際環境也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時機。另外,牛頓力學、以及萬有引力定律等自然科學的長足發展也為工業革命提供了科學依據和人才,促進了機器的改進和改良。工業革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記載雖然看似不同,卻也是大同小異,主要是從政治、經濟、勞動力、市場、技術等層面來闡述的。

    工業革命的意義

    工業革命又被稱為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渡階段,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以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織機為起點,工業革命將資本主義生產帶入到機器工業化生產的新領域裡面。工業革命的意義深遠,影響廣泛,為整個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工業革命最早起源於英國,後來傳遍整個歐洲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各個國家。所以,工業革命的意義不僅僅侷限於英國的工業發展,更是蘊含於世界工業發展的水 平當 中。在工業革命發展的早期階段,為了新工作的便利,人們大量地從農村郊外搬到城市居住。急劇膨脹的城市人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城市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如清潔、住房、垃圾處理、犯罪事件等方面的問題。但是,這些負面的影響,絲毫也不能掩蓋工業革命的意義,它之於人類的貢獻。工業革命期間,手工勞動逐漸被動力機器所取代,生產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對於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英國來說,工業革命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因為工業革命的推進,英國在歐洲國家中的地位更加強大起來,經濟也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工業革命之後,被稱為“世界工廠”的英國,位居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工業革命不僅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還將世界各地的關係更加密切地聯絡在一起,同時鞏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地位。

    工業革命的影響

    17世紀,英國工廠還是用手工生產產品,又一個世紀過去後,英國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勞動經驗,然而其生產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了,隨著圈地運動的開展以及珍妮紡織機的發明,第一場機器生產革命爆發,英國社會生產力劇增,給整個英國乃至世界社會帶來了變革性的影響。

    工業革命的影響在生產組織形式上主要表現為手工工廠被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取代。除此以外,工業革命的影響對於社會思想是衝擊性的,尤其是瓦特改良蒸汽機後,人定勝天的思想更加強烈,大工業物質化,並且有大量物質富餘,資本家逐漸獲得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政治說話權,然而這卻拉大了社會的貧富差距,深化了社會矛盾,尤其是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衝突日益激化, 馬克 思主義由此產生,革命思潮也促使英國等歐洲國家實行“民主”體制。對於世界而言,隨著蒸汽火車、汽船以及電報的出現,人類開始縮減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世界各地的聯絡因此愈加密切,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才得以大範圍傳播開來,與此同時,世界市場開始成形。

    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利亦有弊,其弊尤其表現在環境上,工業革命加速了世界上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氟利昂等廢氣的排放量急劇增加,加上用地開發,生態平衡受到不良影響,甚至部分物種因此滅絕。

  • 6 # 松青追夢人

    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家。

    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場手工業最為發達的棉紡織業。飛梭的發明,大大提高了織布速度,棉紗頓時供不應求。紡紗機的發明及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隨著機器生產的增多,原有的畜力、水力和風力等動力已經無法滿足生產需要。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

    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己取代了工廠手工業,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

    工業革命的貢獻:1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2產生了對立的兩大新興階級——工 業資 產 階級和工業 無 產階級。3改變了社會生活,城市化興起。4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也不斷髮展。歐洲爆發了三次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理論逐漸形成發展。5工廠制度形成,自由主義經濟盛行。6把資本主義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傳播到世界各地,使整個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改變了世介面貌。7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 7 # 歷史亂彈

    我認為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有些巨大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

    (2)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

    (3)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工業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係的變革。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4)為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5)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6)帶來了工業汙染。環境問題在19世紀中葉以後逐漸成了嚴重的問題。

    (7)開始了城市化程序。

    (8)使弱小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程序。

  • 8 #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傳統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18世紀時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就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但是,為何工業革命率先發生在了英國而非歐洲大陸國家或是亞洲國家?學者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主要內容如下:

    1.政治前提:英國較早地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更加進步的政治制度為英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國內外環境,進入18世紀以後英國本土沒有出現過較大規模的戰亂。

    2.農業進步:英國在17-18世紀基本完成了農業革命,具體表現為:輪作制的推廣、生產工具的進步、新作物的耕種以及肥料的使用等。透過圈地運動,地主獲得了大量成塊的土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則向城鎮轉移,或是為資本主義農業服務,進而擴大了國內市場。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農奴制度早在中世紀晚期就已基本絕跡,英國農業社會的發展受到封建殘餘的阻礙相比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和地區(西班牙、德意志)更小。英國農業產量提高,農產品價格下降,這也就意味著英華人可以透過較低的消費獲取較多的生活資料。

    3.較高的工資水平:首先,受到14世紀的瘟疫、饑荒的影響,英國的人口在中世紀後期跌至了低谷。在直到18世紀中葉的300多年時間裡,英華人口經歷了長時間的緩慢增長,勞動力數量並不充裕。同時,英國農業社會的基本特徵也進一步限制了手工工人的數量,在新的政治制度建立之前,即使是圈地運動的出現,也並不能改變英國工業勞動力成本高這一現實。英國勞動力成本高決定了英國工人的工資相較歐洲大陸國家更高,在這種情況下,為大規模提高生產率滿足市場,研發先進的生產工具勢在必行。由於前文所述,受到農業革命的影響,勞動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生活成本,進而過上更加體面舒適的生活,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技術研發當中。

    4.工廠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由於英國較早地廢除了行會制度,城鎮手工業的發展不受地方行會勢力的限制,具有更加自由的環境。

    5.資產階級政府對發明創造的支援與獎勵調動了勞動生產者的生產發明積極性,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生與發展。

    6.商業革命使得英國商人更加富裕,同時英國殖民擴張為工商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場和豐富的原料,此外英國殖民地印度不僅擁有豐富的紡織經驗,同時與印度棉布競爭也成為了推動英國紡織業改進生產工具的動力之一。此外英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戰艦來保護海外貿易的安全和市場秩序。

    7.英國本土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使用機器生產所消耗的能源成本低於歐洲大陸國家,使得采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的生產成本更低,有利於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這一條件也是小農經濟根深蒂固的法國所不具備的(勞動力成本低、能源成本高)。

    8.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工場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對大工廠生產的迫切需求。

    於是,一場機器生產革命必然爆發。

    一般認為,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推動人類的現代化程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另外,在西歐國家和美國轟轟烈烈革命時,中國清王朝正做著“天朝大國”的美夢,英國等國是不會放過這塊能掠取財富的土地,這也是誘發鴉片戰爭的一個原因。工業革命開始後,英國對印度、東南亞的侵略加劇,印度、埃及、緬甸相繼落為英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意義

    (1)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

    (2)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

    (3)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工業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係的變革。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4)為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5)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6)帶來了工業汙染。環境問題在19世紀中葉以後逐漸成了嚴重的問題。

    (7)開始了城市化程序。

    (8)使弱小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程序。

  • 9 # 時光永作渡

    不請自來,個人觀點,純屬參考!

    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以下貢獻!

    生產力

    大幅度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產水平,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被稱為“世界工廠”,倫敦成為世界金融和貿易中心。

    城市化

    工業革命加快了城市化程序。工廠逐漸集中,形成了許多工業城市。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城市在國家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時影響社會習俗的變化。

    從人類生產方式看工業革命後,工業文明逐漸取代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的出現,又引發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出現了城市化的浪潮。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比較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不同特點,城市化帶來的效益和問題,進而理解人類社會進步中的代價與陣痛,滲透社會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思想文化

    工業革命促進了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工業革命開始後,需要許多新式人才,如工程設計、機器製造、機器修理、工廠管理等,而這些新人才都需具備科學知識,以及專門的技術訓練等。

    歐美各國逐漸加強科技的研究和教育。法國在1747年設立了一個專門研究建築橋樑的工程專科學校,後來各國紛紛仿效,設立各種工程學校,或在大學裡添設專門的工程課程,進而發展為工學院,科技教育發達起來。

    經濟結構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相對減少,工業逐漸取代農業成為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產業部門,工業資本取代商業資本開始占主導地位。大部分勞動力從農業生產中擺脫出來,轉入工業生產。然後相當多的勞動力又因機器的使用而直接從生產中被排擠出來,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準備了條件。

    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 10 # 大飛的日常生活記

    1、第一次工業革命:工場手工業發展到 機器大生產。它不僅是一場生產技術上的 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會革命,引起了 生產關係上的重大變革。

    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自然科學 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870年前後產生的 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 應用於工業生產,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 展。

    再適當的摘抄材料,比如說,火車運用於 拉貨,九十噸的貨物,相比起過去,大大 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

    1、大幅度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豐富了 人們的物質生活,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 統治。資本主義生產製度最終取得了統治 地位;

    2、促進了新興城市的產生,加快了城市 化的程序;

    3、促進了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科學共 產主義的誕生;

    4、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傳播到世 界各地,猛烈衝擊著舊思想和舊制度,推 動了世界工業化的程序;

    5、引起了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工業資 產階級逐漸成為資產階級的主導部分。無 產階級也正式形成。

    6、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為全球各地 區、各國和各民族的溝通和未來全球一體 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第二次工業革命:

    1、促使生產力迅速發展;

    2、生產關係進一步調整:壟斷與壟斷組 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 階段;

    3、列強加緊瓜分世界,資本主義世界體 系最終形成;殖民侵略進入以資本輸出為 主的時期;東西方差距進一步擴大

    4、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世界力 量對格局發生改變;列強爭奪與衝突加劇

    5、無產階級壯大,工運逐漸走向高。

  • 11 # 埋首故紙堆

    第一次科技革命亦稱“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30年代-18世紀末)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紡織機的改革為起點,以蒸汽機的發明與使用為標誌。第一次科技革命直接導致工業革命(產業革命)。人類從此進入“工廠時代”“機器時代”“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最大的特點是:“它表現在以機器代替人力、以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代替個體工場手工生產,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方面均發生巨大的變革”。它使人類歷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工廠時代的到來,使人類進入生產中的真正的狂飆。

    第二次科技革命亦稱“電力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以電機的發明和電力的應用為標誌,這一“電力革命”推動時代進入“電氣時代”。

    電力革命主要體現在動力傳輸與資訊傳輸兩方面。與動力傳輸相關聯,出現了大型發電機、高壓輸電網、各種各樣的電動機(馬達)和照明電燈。與資訊傳輸相關聯,出現了電報、電話和無線電通訊。這些偉大的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地入了一個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時期。

    第三次科技革命,亦稱“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中期始)

    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發展為主要標誌。它以資訊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為前尚,以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技術、鐳射技術、空間技術、新能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的應用為特徵,把人類社會推進到“資訊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事件。

    第四次科技革命,亦稱“第四次工業革命”(當前開始)

    當前,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向縱深、更高層次發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同時已悄然發軔興起。它以網際網路產業化、工業智慧化等為標誌。具體包括網際網路、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智慧化、感測技術、機器人、虛擬現實等科技進步。這比前三次工業革命有著更加廣泛深刻的影響與意義。

  • 12 # 軫念信箱

    1.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大大提高,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2.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程序,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4.開始了城市化的程序;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衝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5.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 13 # 豪森林

    工業革命貢獻巨大,可以說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最大的進步。

    工業革命前,人類處於農業時代,靠天吃飯,農業技術薄弱,饑荒隨時發生,每次饑荒都大面積餓死人。

    由於整個社會財富總量少,生存鬥爭激烈,人性時常暴露出殘忍的一面,酷刑屢見不鮮,戰爭常常伴隨屠城。認真研讀古代史,可以說毛骨悚然。

    工業時代的財富積累不是農業社會可比,一方面使生存鬥爭的殘酷性降低,人道主義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財富和技術在抵禦饑荒時也更有力量和方法。

    工業革命使我們對自然的探索更深入,也更能製造較精密的實驗儀器,科技進一步爆發,科技的爆發又反過來促進工業的發展,形成良性迴圈,人類發展進入快車道。

    另外,工業革命使交通工具飛躍性進步,各洲各國聯絡大大增強,形成了後來的國際社會,從此,任何殘暴的政權都會遭到國際重力場的有力制約(當然,這是一個過程,在時代交替初期,在叢林法則影響下,弱勢民族命運悲慘,但後期,他們的地位大大改善)。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如今,否則光是幹農活就能讓你崩潰。

  • 14 # WILLSON39

    工業革命對人類進步的貢獻主要是:

    1. 大規模地改善了生產工具,解放了勞動力,促進了生產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2. 促進了社會的精細化分工及其科學、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全面發展。

    3. 解放了思想,提高了創新能力,促進了人類改造自然的步伐。

    4. 使人類在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得以實現機械化、電氣化,使世界逐步變成了一個“地球村”。

    5. 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使更多的人能夠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

  • 15 # 木子愛影史

    這裡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例,第一次工業革命是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是以蒸汽機的誕生與應用為標誌的技術革命,是相對於一萬年前的農業革命來說的。工業革命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

    首先 工業革命誕生了兩個新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以機器大生產取代了以前的手工勞動,改變了僱傭關係,原來的地主和佃農關係逐漸被資本家和無產階級所取代,資產階級最終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其次 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它緊密加上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絡,使得世界各地不再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從此以後世界各地經濟貿易往來日益密切,為全球資本主義擴張奠定了基礎。

    再次 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整體風貌。它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實踐了“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的這一真理,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 16 # 小歷史課堂

    題主好

    工業革命是由英國率先發起的資產階級農業向資產階級工業化轉變的的革命!

    主要是對人類有以下貢獻!

    一.生產力,工業革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將人類的生產能力空前的提高,大幅度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水平和對自然索取資源的能力,工業革命應該是目前除了文藝復興之外,最偉大的革命,透過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不僅在經濟上有所提高,在科技,教育,貿易,文化等方面也有顯著的提升。

    二.促進全球化,由於工業革命的成功,許多西方國家的國家綜合實力有所提高,在國內市場不能滿足本國生產資源的流通下,就自然會將市場放在其他國家,比如英國,透過工業革命,應該擊敗了西班牙,葡萄牙等海洋強哥,成為新一代的“海上馬車伕”,透過強大的武力手段,逐漸的打開了其他國家市場,例如、中國,印度,東南亞等等國家,成為“日不落帝國”,這場革命進一步的促進了全球各個地方的之間的交流。

    三.使全球進入現代文明,目前按照七級文明等級的說法來看待我們的地球,地球目前還處於0.7級或者0.8級之間的文明程度,工業革命講人類帶入了現代文文明之中,世界近代史詩從1600年開始的,而工業革命這一百年的時間加快了人類文明的程序,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

    最後工業革命肯定是有好有壞的,無論後人怎麼評價這場改變世界革命,我認為工業革命是對人類進步最重要的革命之一

  • 17 # 當代曹植

    1.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大大提高,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2.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程序,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4.開始了城市化的程序;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衝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5.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6.工業革命釋放了生產力,科技在穩步前進,人們更深刻地瞭解了自然,利用了自然。

    因此,工業革命貢獻巨大,可以說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最大的進步。

    工業革命前,人類處於農業時代,靠天吃飯,農業技術薄弱,饑荒隨時發生,每次饑荒都大面積餓死人。

    由於整個社會財富總量少,生存鬥爭激烈,人性時常暴露出殘忍的一面,酷刑屢見不鮮,戰爭常常伴隨屠城。認真研讀古代史,可以說毛骨悚然。

    工業時代的財富積累不是農業社會可比,一方面使生存鬥爭的殘酷性降低,人道主義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財富和技術在抵禦饑荒時也更有力量和方法。

    工業革命使我們對自然的探索更深入,也更能製造較精密的實驗儀器,科技進一步爆發,科技的爆發又反過來促進工業的發展,形成良性迴圈,人類發展進入快車道。

    另外,工業革命使交通工具飛躍性進步,各洲各國聯絡大大增強,形成了後來的國際社會,從此,任何殘暴的政權都會遭到國際重力場的有力制約(當然,這是一個過程,在時代交替初期,在叢林法則影響下,弱勢民族命運悲慘,但後期,他們的地位大大改善)。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如今,否則光是幹農活就能讓你崩潰。

  • 18 # 秋葉翁

    工業革命看起似乎只是珍妮機和蒸汽機的發明,但其意義遠不止於此。首先珍妮機的發明宣告了人類機器可以代替人類勞動時代的到來,而蒸汽機的出現預是著人類終於找到了一種利用蘊含在自然界的自然能代替人畜,人可利用的風能,水能。自從蒸汽機發明之後,英國無形中增加了幾十倍的勞動大軍,使得英國國力一下子增強了,一躍而成為日不落超級大國。自工業革命發生以來,人類再不是奴隸的唯一來源,機器成為了人類新的不會說話的奴隸。從此人類過上了自由的生活,人類的勞動強度在下降,人類的閒暇時間越來越長。

  • 19 # 小黑測評

    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告訴大家,什麼是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指的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取代個體手工生產,叫做工業革命。

    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是,現在有四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的標誌是蒸汽機的出現,我們有了火車、汽船,他們取代馬車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七八十年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標誌是內燃機、電氣的運用,我們有了飛機、汽車

    第三次革命(二戰後-20世紀70年代)則是以計算機、航空航天、原子能為代表,我們進入資訊時代

    第四次工業革命(21世紀初至今)以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清潔能源為代表的,全新的綠色工業革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強調第一學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