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er86
-
2 # 魏平子
理由可以總結出來很多,但是真相只有一個。這個真相就是漢初的匈奴相比於戰國末期的匈奴實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而這個質的飛躍的原因在於有一批很多中原的能人,為他們帶去了中原文化的先進經驗,這一點和春秋末年吳國越國的軍事實力有了質的飛躍的原因是一樣的。
我們先看吳國,吳國春秋早期一直是楚國的一個附庸國,卻在春秋末年異軍突起,對楚國形成了蛇吞象之勢力,可以說是把楚國摁在地上打,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得到了來自晉國的幫助。史書記載前597年楚國的大夫巫臣叛跑到了晉國,前584年巫臣出使吳國,為吳國帶去了陣法,帶去了弓箭,帶去了戰車,用以牽制楚國,結果到了前506年的時候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達到戰略目的。
如果說吳國的崛起還不夠迅速,花了七八十年的時間的話,那麼越國的崛起就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了,楚國被攻破首都的時候,越國還默默無聞,直到前474年越國滅掉了吳國,也就花了30多年的時間,可謂神速。毫無疑問他也是得到了楚國的幫助,這一點我在拙《春秋時都是晉楚爭霸,為何末期突然變成吳越爭霸》中有過論述。
他剛即位的時候,東胡在欺負他。一開始欺負他的時候,他忍辱負重,給錢給女人給糧食,但是要土地的時候他卻突然發作把人家給殺了,這點很像左傳裡記載的鄭莊公,鄭伯克段於鄢裡面的,鄭莊公對他的弟弟虛名都滿足,大的城池,高的城牆,物質享受什麼的不管,就是想要的險要的地勢不給,把他胃口養刁了再突然發兵收拾他。
還有就是白登之圍他弄了4匹顏色的馬,放在4個方向包圍了漢軍,有白色的有紅色的有黑色的有青色的。這點也太像之前提到的夫差同志,國語裡面記載夫差在黃池之會的時候給三軍弄了三種顏色的盔甲,白色一邊,紅色一邊,黑色一邊,很有視覺效果,為我們貢獻了如火如荼這個成語,也幫他自己爭到了黃池之會的中原霸主的地位。這些事情在國語左傳上都有記載,冒頓單于的做法和古人暗合,有如下三種可能,
第一冒頓單于確實天縱奇才,有著鄭莊公+夫差的大腦,自己想到了這些方法;
第二冒頓單于認識漢字,他看過左傳和國語;第三有精通左傳和國語的人跑到匈奴去,告訴冒頓單于應該這麼做。大家覺得應該是哪一種?
事實上在中原不得志的人跑到匈奴去。後世是有很多例子的,比如漢武帝的時候,跟匈奴頻繁打仗,很多武將如果在漢武帝這裡不得志或者獲罪了,的他就會投降匈奴,比如中行悅,比如衛律,李陵,比如李廣利。就是回到白登之圍本身也是由中原地區的六朝貴族,韓王信叛變引起的。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在戰國的時候,國家有很多,在一個國家不得志,可以去另外一個國家,比如商鞅在魏國不得志,就跑到秦國去,比如樂毅,在燕國不得志就跑到趙國去,東方不亮西方亮。而到了秦朝漢朝,天下歸於一統,很多人在中原政權裡不得志,沒地方去,就只能去北走胡南走越了。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有沒有六國貴族不願意被秦王統治的,往匈奴逃跑的?
秦始皇死了,趙高,胡亥矯詔殺了扶蘇,蒙恬擁立胡亥即位的時候,有沒有原來扶蘇手下的人覺得前途無望,跑到匈奴去的?
秦末戰爭的時候,有沒有秦朝將領不願意投降楚漢聯軍,跑到匈奴去的?
楚漢戰爭之後有沒有項羽的手下,不願意投降劉邦,跑到匈奴去的?
大批的人才跑去匈奴經過一波一波激烈的競爭,剩下的幾個都是拔尖的。這也能很好的解釋,什麼漢朝初年匈奴能夠實力暴漲,並且對新生的中原政權形成壓倒性優勢的關鍵所在。
-
3 # 凌煙閣論史
為什麼弱燕能打敗匈奴,而西漢大一統王朝卻打得費勁呢?這是因為:燕國面對的是匈奴零星小部落,而西漢面對的是整合之後統一的匈奴汗國。
為何這麼說呢?
這裡的邏輯在於:匈奴草原政權與中原政權是互相塑造的;中原是列國林立的情況,匈奴就是小部落林立;而當中原統一之後,匈奴也就隨之統一成了汗國。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下面展開說一下。
草原與中原的物資需要互補,最經濟的方式就是“交易”。草原上的物資是比較單調的,只有牛羊肉、皮毛,想要吃糧食、想要複雜點的工具等,就需要向中原索取。
自己造不了的物資,最好的辦法就是拿自己的東西與對方進行交換。這樣雙方各取所需。
如果一方必需,另一方又不願意交易,那才可能進入戰爭狀態。
在中原與草原都處於分裂狀態時,交易很容易達成;即使有違規的草原部落,也不是中原諸侯國的對手。草原是小部落林立,中原是列國林立。因此,草原想與中原交易,總能找到交易物件。此時交易雙方都有多個交易主體。中原這邊是諸侯國,而草原那邊只是小部落。
因為市場處於自由競爭狀態,沒有人能壟斷市場,趙國這裡不願意交易,他們可以找秦國,還可以找燕國。
一個草原部落,一般不過100多人(超不過鄧巴數),即使附近幾個小部落結成聯盟,也沒法與戰國時期中原諸侯國的國力相比。
因此,燕國遇到不守規矩的草原交易物件,那就把他們揍一頓唄。雙方不在一個量級。
而一旦中原統一成一個政權之後,形勢就變了。
中原統一之後,在政治上停止與草原交易。這迫使草原只能聯合成大帝國、才能在軍事上與中原對抗,才能用戰爭手段搶到他們需要的物資。當中原統一之後,因為草原部落總有不規矩的,愛搶掠。中原雖然實力強,但是騎兵少,沒法對付來去無蹤的匈奴騎兵。因此,中原就對匈奴採取了隔離(修長城)、不交易的辦法。這就相當於對匈奴實行經濟封鎖、經濟制裁了。
此時的市場,只有一個賣方,處於壟斷地位,並且還不願意交易。
那這中情況下,草原怎麼辦?
只能組織起力量來中原搶了。
但是,單個的草原小部落、小部落聯盟都沒戲,遠不是中原的對手。
因此,他們只能被迫聯合起來,組成強大的汗國,用統一汗國的軍事力量才能與統一的中原對抗。
他們只有結成與中原相當的政權,才能在軍事上與中原相當,才有可能從中原搶到他們所需的物資。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秦漢之前沒有統一的匈奴汗國,而秦漢統一中原之後,就同時冒出了一個強大的匈奴汗國。
因為這兩者就是相互塑造的。
匈奴因為是兵民一體、全是騎兵,因此在漢初對漢朝形成了軍事優勢。匈奴處在部落和部落聯盟階段,他們是兵民一體的制度。平時放牧,戰時立刻上馬成為戰士。騎兵來去如風,漢朝步兵很難捕捉。
而中原這邊,因為從秦統一六國開始,接著就是秦始皇搞各種浩大工程、楚漢相爭等連續不斷的擾動,社會經濟殘破、百姓疲敝,因此漢初時在軍事上不是匈奴的對手。漢朝因此只能採取示弱姿態,給錢給物,還和親。這樣換來了發展機會。
你看,不交易的態度,最後因為軍事上的衰弱,最終中原被逼的還得交易。
漢初隱忍了70年,到漢武帝時期有錢培養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了,才有了反擊匈奴的實力。但是反擊也很艱難,代價不小。
結束語:分裂的中原,能與分裂的草原進行和平交易;而統一的中原不願意與草原交易,這迫使草原也形成了統一政權。
上述邏輯能解釋,為什麼燕國能打敗匈奴,而統一的大漢卻在早期對匈奴沒辦法;就是因為燕國打的是分散的匈奴小部落,而西漢打的是統一的匈奴汗國。
匈奴與西漢,是中原與草原互相塑造過程的開始;後來這一幕在中國歷史上時有發生。
-
4 # 君山話史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被燕國打趴下的是東胡而不是匈奴以《史記》的記載,被燕國打趴下的是東胡而不是匈奴。打敗東胡的燕國名將秦開,以前曾經在東胡當人質,在戰國時代,各國互換人互是很正常的事。秦開入質東胡期間,摸清東胡的底細。後來,秦開回國後,燕與東胡爆發戰爭。秦開率領燕軍擊破東胡,拓地千里,燕國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東胡。秦開這位名將很多人不熟悉,但他的孫子很多人知道,就是與荊軻一起去刺殺秦始皇的秦舞陽。
第二,打趴匈奴的是趙國,不是燕國在戰國時代,把匈奴打趴下的是趙國,而不是燕國。在戰國時代,由於中原戰亂頻頻,北方匈奴、東胡、月氏等乘機興起,其中匈奴的實力最強大。當時趙國主要敵人是西面的秦國,對北方的匈奴主要採取守勢。在長平之戰後,趙國40萬精銳盡喪,實力大衰,北方匈奴乘機頻頻擾邊,成為趙國之一大外患。趙國名將李牧為了打一場殲滅戰,故意示弱於敵,讓匈奴人相信趙國衰落到極點,進而採取誘敵深入之策略,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贏得一場空前的勝利。李牧以殘破趙國之一支偏師,竟殲匈奴十餘萬,即便後世衛、霍以強漢舉國之力,在規模最大的漠北之戰中亦不過殲敵九萬多。
第三,李牧之殲匈奴,非國力勝,而是謀略勝我們不能因為李牧殲滅匈奴十萬,就說西漢之國力弱於趙國。不是這樣的。因為戰事之成敗,固有國力之因素,也不能不考量將領的水平。李牧的勝利,是與他長期實施欺騙戰術分不開的,如果不是敵人被戰略忽悠,兩軍實打實地正面交鋒,李牧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完勝的。其實西漢也有一次絕佳的機會取得李牧般奇幻的勝利,這便是馬邑之謀。當時漢軍以三十萬眾設下埋伏,匈奴十幾萬大軍差一點就進埋伏圈被包餃子了。可是匈奴單于在上鉤前一刻,發現漢軍的陰謀,最終逃之夭夭了。
-
5 # 戰情解碼
燕國主要是對抗東胡部落,並非是直接面對匈奴。趙國倒是長期與匈奴打交道,並且與匈奴產生過戰爭。但是燕趙二國面對匈奴、東胡時也是以守為主,根本不敢輕易深入草原出擊匈奴。以抗匈成名的趙國名將李牧,也是在國門之內利用謀略、地理等優勢才得以擊潰匈奴之軍。
(名將李牧)
僅是這種程度的話,漢朝也能輕鬆做到。比如漢朝建立之初,匈奴單于冒頓便先後策反韓王信、燕王盧綰、趙相陳豨,邊地一時俱反,匈奴大軍得以進入內地,甚至進伐到了太原。但畢竟在國門之內,劉邦組織軍隊反攻,三下五除二便把匈奴逐出了雁門關。雖然劉邦因輕功冒進,落了個“白登之圍”的笑話,但不能否認的是劉邦確實很輕鬆便將匈奴逐出了邊境線。可以說,匈奴在內地與漢朝軍隊作戰就沒怎麼贏過。
(劉邦畫像)
漢軍深入草原作戰就不一樣了,補給線就是個很大的問題,遠征對於漢軍來說極為痛苦。但對匈奴部落不一樣,他們自古逐水草而居,熟悉草原氣候與地理,這些都是漢軍的盲點。何況匈奴是生長在馬背上的民族,不僅善於養育馬匹,還精通騎術、善於製造武器,這些在草原作戰中都是巨大的優勢,同樣是漢朝軍隊所不具備的。
俗話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防守戰爭肯定要比入侵戰爭容易打得多。如果讓燕趙二國大軍深入胡地,他們肯定也落不到什麼好處。所以說,這並非是漢朝弱於戰國時期的燕、趙二國,只是戰爭目的不同罷了。
(匈奴雄主冒頓)
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戰國時期的匈奴與漢朝時期的匈奴已不可同日而語。先秦時期的匈奴還只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內憂外患造成矛盾重重。可是自從冒頓成為匈奴單于後,不斷透過武力擴張匈奴部落,他征服、收降了不少中小型部落。還一舉攻滅東胡,使得東胡成為了匈奴部落的一部分,匈奴由此變得十分強盛。據史書記載,匈奴甚至有控弦之士(即戰士)數十萬。漢朝全國主力軍加起來也不過才數十萬兵馬而已,雙方實力已經達到了比較接近的地步。如果讓燕趙面對這般強盛的草原政權,燕趙二國還會省力麼?恐怕燕趙二國的國力加起來,也湊不出幾萬騎兵吧。
-
6 # 澳古說歷史
燕國並不弱。對於秦楚等大國來說,燕相對而言確是很弱小,可對於韓宋等中小國來說,燕並不弱小。試問,能從春秋百國中殺出一條血路,並抵擋住強齊數十年的進攻,最後還能聯合秦、韓、趙、魏等四國,在5年的時間內,打的齊國只剩下莒、即墨二城的國家,它就算是弱,又能弱到哪裡去呢?
燕國可不弱,戰國七雄就沒有一個是善茬,皆是善戰之國。
與此同時,與燕國處於同時期的匈奴,它也並非如西漢時期那般的強大。“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此時匈奴還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他們名為一體,實際上卻是各自為政,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試想,就是這麼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他豈能打的過貴為七雄之一的燕呢?
而直到秦代,匈奴都還只是一個生存在夾縫中的部落聯盟,“當是之時,東胡彊而月氏盛。匈奴單于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此時匈奴是被北方兩個強大的部落左右夾擊著,東面是強大的東胡,西面是強悍的月氏,隨時都有被吞併的危險。而後,再加上更為強大的秦代的虎視眈眈,最後匈奴單于被逼的都只能是帶著一家老小遠遁北方。
總得說,在秦代之前,匈奴並不強大,只能算是一個北方不弱不強的中小部落,基於“中原強,匈奴弱”的事實,這時匈奴頂多就是隻能襲擾下中原,對中原地區造成不了多大威脅。
但是,到了秦末,隨著冒頓單于這位北方雄主的橫空出世,匈奴逐漸步入極盛時期。此時,匈奴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是“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悉復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膚施”,曾經夾擊在匈奴左右的東胡、月氏先後被擊潰,而後匈奴又相繼吞併樓煩、白羊河南王等部落,及收復了秦代所奪的河南等匈奴地,同時佔據了原屬於中原的朝那、膚施等郡縣。自此,匈奴成為了北方唯一的霸主。
而與匈奴走向極盛所不同的是,這時中原卻是處於最為虛弱的時刻,此時中原剛剛經歷秦末農民起義、楚漢爭霸等幾場波及全國的動亂,因此在西漢建立時,中原是“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想想看,此時連天子出行都湊不齊四匹一樣顏色的馬,開國將相連馬車都沒有,只能坐牛車。從以上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西漢初期,中原地區是處於何等虛弱的狀態。
基於以上事實,在此消彼長下,漢與匈之間的關係開始有了些許微妙的變化。
此時,匈奴仗著“控弦之士三十餘萬”的實力,是一改往日“不勝秦,北徙”的狼狽模樣,不但是經常性的襲擾中原地區,甚至還插手中原事務,時常支援漢朝內部反叛勢力,陰謀分裂中原。而反觀漢軍,雖然此時漢軍是一支剛從秦末農民起義、楚漢爭霸等一路殺出來的百戰之師,且是文有蕭何、張良,武有樊噲、韓信,但,漢初因騎兵的缺失(別說是組建騎兵,連開國將相乘坐的馬匹都湊不齊),漢對匈奴的襲擾幾乎是沒有任何辦法的,多數時候只能是眼睜睜看著他們來去自如。
而為了讓匈奴不襲擾中原,漢初,漢廷只能是被迫的採取“和親”、“納貢”等屈辱式的求和政策,來讓匈奴不要經常性的襲擾中原邊疆地區,以此來獲得與匈奴的短暫和平。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漢朝雖然是採取近乎是屈辱式的政策來求取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可這並非是因為漢朝打不過匈奴,實際上,以“白登之圍”漢匈之間的表現來看,漢軍並非是打不過匈奴,如若打不過,漢軍怎可靠著數萬的兵力就抵擋住匈奴數十萬大軍七天七夜的論番進攻呢?而從中我們亦可看出,匈奴人一旦離開了馬匹,他的戰鬥力起碼降了三分之二,對於漢軍是造成不了任何威脅的。
簡而言之,漢初,漢廷之所以收拾不了匈奴,主要是因為缺少騎兵這支機動部隊,試想一支全步兵組成的部隊,他如何追得上由全騎兵組成的匈奴軍呢?人家打不過你就跑,打得過你就追,你是跑也跑不掉,追也追不上,你說這戰還怎麼打呢?因此,對於漢朝來說,雖然此時漢軍未必就打不過匈奴,但若真是要收拾匈奴,這還真是很費力氣。
不過,這種缺少騎兵的局面,在文景時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自漢文帝開始,隨著漢朝的經濟開始得到穩步的提升,及其統治也趨於穩固,漢廷開始注重發展騎兵部隊。此時,為了改變建立騎兵部隊所必需的馬匹的缺少問題,文帝頒佈了“馬復令”:“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就是說民眾飼養一匹能夠駕車或者乘騎的馬,就可以免除三口人的兵役。隨著這條政策的釋出,民間的養馬業開始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此時只要稍微有點經濟實力的人家,都會飼養一匹馬。
而隨著民間養馬業的興旺,此時漢朝再不復往日“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的窘迫,漢軍的騎兵部隊開始與日俱增,直至漢文帝十四年,此時漢文帝已經是能調動十萬規模的騎兵部隊前往抵禦匈奴的入侵。
此後,再經過景帝的繼往開來,漢景帝又在邊境地區設定國家養馬苑,壯大國有養馬業的發展。如此,在民間和國有養馬業的雙雙加持下,至漢武帝初年,漢朝已是“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乘牸牝者擯而不得聚會”,此時漢軍已經是有足夠的實力去組建數量龐大的騎兵部隊。
而隨著漢軍擁有了與匈奴數量相當的騎兵部隊,漢匈之間積壓了七十餘年的恩怨,也在此時徹底爆發了,一場長達百年的漢匈戰爭自此開啟。此時,藉助著龐大的騎兵部隊,漢軍收拾匈奴變得不再那麼的費力,武帝經過“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三場決定性的戰役,不但佔據了河南、河西等匈奴最為核心的區域,還將匈奴趕出了漠北、漠南這世居之地,自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廷”。
總得說,漢初,因缺少騎兵部隊,漢軍收拾匈奴卻是很費力,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可能能徹底消滅掉匈奴的主力部隊。雖憑藉著遠超匈奴的武器裝備,其未嘗就打不過匈奴,但是礙於其騎兵太少,即使漢軍能打得過匈奴,可一旦匈奴一心只想逃,漢軍是絕對追不上的,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逃離自己的視線。
到了武帝時期,隨著漢軍有了與之匈奴匹敵的騎兵部隊,漢軍收拾匈奴也就再也沒有那麼費力了。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依靠著強大的騎兵部隊,及遠超匈奴的武器裝備,武帝僅用十四年的時間,就將匈奴徹底打垮,並佔據了匈奴賴以生存的河南、河北、漠南、漠北等地,逼的匈奴單于只能是遠遁西北,不敢再與漢朝相爭鋒。
-
7 # 李厚何
戰國時匈奴並沒有和燕國直接接壤,燕國對付的外族,主要是鮮虞等東胡民族,以及高句麗等民族,基本上屬於後來的鮮卑-靺鞨系,而不是匈奴等純草原民族,在中國先秦的“外族譜系”中,燕國所對付的主要是“東夷”系的北支,而匈奴和更早的翟,未西遷前的月氏、烏孫、高車等民族,則屬於“北狄”系。
“東夷”系外族在先秦時代擅長弓箭,但騎射卻非所長,面對繼承周王朝的兵車、堅甲,尤其穩定的後勤保障體系,是沒有太多勝算的;當時和善於騎射的“北狄”系、尤其匈奴作戰的,主要是三晉中的趙,一開始趙也是吃虧的,但後來“胡服騎射”,輔以中原兵器尤其鐵器的優勢,加上內線作戰能力強,既可攻又可守,就轉而奪取了優勢。
晉國曾長期和北狄打交道,既做過親戚(晉文公和趙國先祖趙衰都有翟族妻妾,內遷的翟族還曾和晉國聯手對付秦國),也當過仇敵(晉國大將先殄就死在狄人之手),彼此十分熟悉,因此應對起來也比較得心應手。
另一方面,戰國時代的匈奴,接受中原文化中的元素較少,武器和戰術思想都比較原始,且當時的北方和西北方尚未統一,匈奴也無力大舉南下。等到匈奴汲取中原文化中許多精華,並一統北方塞外,“諸控弦之族併為一家”,“北狄”要麼像婁煩那樣被吞併,要麼像月氏那樣遠走西域,甚至東胡許多部落也被吞併,匈奴才真正成為中原的大敵——但這已是冒頓單于,也就是中原的秦二世-漢高祖時代的事了。
簡單說,西漢所面對的匈奴和戰國中前期各國所面對的匈奴,只是名稱相同,並非一個體量——當年以水戰見長的日本,要靠兩場颱風才僥倖戰勝了“蒙古襲來”,您能以今天蒙古海軍的標準,去質問當年的日本幕府“怎麼衰到打個蒙古海軍都這麼費力”麼?
戰國中前期的匈奴並非西漢前期的匈奴那麼可怕
一如“神風”時代的蒙古海軍和今天的蒙古海軍只是名稱差不多同樣的道理
蒙古海軍
-
8 # 襄陽賈芸
大統一王朝與地方割據的對外戰爭能力小談
我看很多朋友回答了燕趙的實力、個別武將的能力、匈奴實力的消長等。這些回答是微觀的,也是隨機的。這些當然有道理,我更想說一個客觀規律。
一、地方割據勢力有很多良好戰績,這是客觀現實很多北方割據政權,對付遊牧民族表現都不錯。比如春秋趙國李牧抵抗匈奴、燕國秦開破東胡,三國末公孫度,五胡時代的慕容氏,都痛擊高勾麗,東擴幾百裡。南北朝的北齊高氏,向西攻擊北周宇文氏,佔不到便宜,但是他們向北掃蕩遊牧民族,獲得相當豐厚的戰利品。甚至五代的劉仁恭,對付當時的契丹都有一定的辦法。
公孫度威震東邊,周邊國家都怕他。
二、燕國可以集中全燕國力和全燕人才與東胡開戰別人的回答已經誇過秦開、李牧的能力了,我在這裡就不誇了。緊扣題目,為什麼燕國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績。
燕國的人才大部分留在了燕國,甚至燕國也可以聘用其它國家的人才,如樂毅。燕國的財力都留在了燕國。大家集思廣議,群策群力,想辦法跟東胡拼命。
其實遊牧部落大部分時間沒那麼強大,他們能出動的兵力也就是幾千騎兵,上萬騎兵的可能性都不大,他們的箭矢並不多,鎧甲也不多,他們草原上沒有那麼多鐵品,也沒有那麼先進的製作工藝,打不起消耗戰。
以燕國的人才,加有燕國的國力,跟遊牧騎兵對砍,也是佔有一定優勢的,畢竟我燕國的鎧甲更多,我燕國的箭矢也更精良。
戰敗一次,還可以再練兵,再造兵器,幾年之後再戰。但遊牧部落一但戰敗,損失一定量的精壯會導致這個部落一代人的衰落。
所以你看燕國對外戰爭,有失敗的時間,比如齊桓公的時候,燕國被山戎攻擊,燕軍不利,幸得齊國救援。也有勝利的時候,比如秦開擊敗東胡,可以保證很長時間內東胡都不敢惹燕國。
三、西漢時期,人才和財力都集中到中央,但中央並不一定積極對外作戰西漢對付匈奴這麼難呢?西漢的優秀人才都到了中央,優秀的部隊也在中央。一個地方官,比如漁陽太守,他是被派到這裡的官員,很可能不是本地人,他能指揮的兵可能只有幾千,騎兵更少。要知道衛青霍去病帶的騎兵估計也只有三到五萬。你一個小小的太守,帶幾萬騎兵,想幹啥?
這樣的設定,給遊牧民族很大的機會。所以遊牧部落會經常入侵搶東西。太守也明白,他們只是搶東西,不會死磕城市的。所以只要守住幾個城市就可以了。
想擊敗遊牧部落,靠的是中央軍。可是全華人才集中到長安,大家吃的好,穿的好,並不想喜歡打仗,大部分人還是樂於參與政治鬥爭。
只有像漢武帝和唐太宗、高宗、玄宗這樣的時期,有特殊政策支援,才有一部分人才投入對遊牧部落的作戰,並取得一定的勝利。政策支援一旦消失,那對付遊牧部落的能力也立馬下跌。
大統一王朝的大部時間,都覺得遊牧部落在苦寒之地,討伐是得不償失,除了第一代、第二代領導外,大部分時間是不願意惹遊牧部落的。
四、割據勢力對付遊部落其實缺點很大,還不如統一王朝在這裡必須要提一個模式,就是唐中後期的藩鎮模式。對這個問題是很好的一個回答。這些藩鎮就如同春秋時代的燕趙,他們為大唐守邊,守了一百多年成果還不錯,原因就如第二段所說。同理的還有春秋戰國時的秦、趙,都是和外族不斷的戰鬥,最終成為軍事強國的。
但割據勢力可能會反抗中央,導致中原王朝的內耗加劇,國力更損,一但某個藩鎮失敗,只怕中央難救援,長期積累,只怕中原政權勢力越來越弱。五代石敬瑭把幽州賣給契丹。趙德鈞自然是敵不過,投降了。從此中原王朝再也沒收回幽州。
但在西漢的模式下,兵力集中在中央,就算遊牧部落攻下一郡之地,也難守,因為中央軍推過來的時候,遊牧部落也未必敵得過,只能退走,這樣可以和遊牧部落保持一種實力的平衡。
這個模式最常見的就是漢代和明代,邊境固守,中央是邊境的後盾。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邊境就算有小敗,但不至於不可收拾。再輔以政治、經濟手段安撫 ,大家能保證相安無事。
-
9 # 歷史小知
偉大革命導師教導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人類歷史上無數的例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涅槃重生僅僅需要十數年光景。
從戰國到西漢數百年間,燕國就能打敗的吳下阿蒙,經過發展到漢朝早已成為一個超級帝國,今非昔比,怎能同日耳語。
縱觀戰國曆史,中原諸侯遭受北方遊牧民族侵擾的記載中東胡、林胡、婁煩等名字,出現頻次和響亮程度都遠超匈奴。
匈奴此時在北方遊牧民族中排在末位,一個燕國便能暴打匈奴並不足為奇。
匈奴在北方草原的戰國時代不斷,吞併其他遊牧民族,不斷壯大自身力量。到秦始皇統一中原時,其東邊老牌強國東胡,西方有實力不弱之月氏,南方秦始皇統一中原氣勢正盛。
三面受敵,即使被打也不妄敢彎弓而南向,太子作人質以求西寧,良馬美妻恭送於東。
人不忘志,國不服弱,蓄勢以待,天命何來?
秦漢之際,匈奴滅東胡,驅月氏運遁萬里,南內亂自敗。匈奴何以能敵?
漢朝建立百廢待興,匈奴正午之陽正當其時。事隨事變,雖同為匈奴之名,其本已變,其時已改,怎能相提並論。
-
10 # 風正輕搖雨自飄
在戰國時期,燕國以北的匈奴被稱為北狄,狄在北方依然是個外患,但這些遊牧政權都是分散的個體,並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的統一政權。
而此時的燕國經過與其他國的連年征戰,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備的軍事體系,對於這些在數量上、裝備上遠遠落後的北狄,具有非常強大的優勢。
但即便如此,戰國時期的燕國主要精力忙於內戰,只是修築長城抵禦北狄入侵。
到了西漢時期,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匈奴從零散的部落,形成一個有組織、有戰鬥力的國家,形成了相對強大的統一政權,對西漢的邊塞構成最大的威脅。
西漢初期,受地理、氣候、軍備、軍事、內憂等各種因素的制約,不能有效打擊匈奴,西漢以和親形式籠絡對方,求得邊界安寧。
在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後,漢武帝時期的國力軍事大增,經過艱苦卓越的數次大戰,才最終將匈奴由盛至衰。
戰國時期為什麼最弱的燕國都能把匈奴打趴下,到了西漢時期那麼費力?就是戰國時期匈奴沒有形成有效的部落聯盟,而到了西漢時期,匈奴已經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統一政權,軍事實力有了質的變化。
-
11 # 侃劇觀歷史
根據史記記載匈奴人是夏朝北逃的一支,在戰國時期雖然匈奴曾大規模南下入侵過趙國、秦國及燕國但此時匈奴各部尚未統一以及在北部仍有東胡部月氏部與之競爭。所以戰國時期匈奴並未成為中原國家的心腹大患,甚至秦始皇派蒙恬佔領了河套地區並修築了長城。
直到一代雄主冒頓單于的出現,冒頓單于用"鳴鏑弒父"取代了頭曼單于的汗位並開始進行大規模擴張,大敗東胡王后奪得了樓煩並收復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漢之朝那(今寧夏固原東南)、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等郡縣。並對漢之燕、代等地進行侵掠。公元201年高祖劉邦北上討伐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後,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以漢室宗女嫁與單于,並贈送一定數量的財物以及開放關市准許雙方人民交易。老上單于繼位後,大敗並殺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遷徙。北方及西北一帶的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後臣服於匈奴。直至伊稚斜單于被漢武帝擊敗後匈奴才走向衰弱。
-
12 # 江湖小曉生
四個觀點可以說明這一切。
第一,你的財富不多的時候,管理起來會輕鬆很多。當你富可敵國的時候,或許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弱燕和西漢的對比正是如此。
第二,弱燕只是相比較於戰國七雄的配置來看待的,燕國好歹也是七雄之一,其實實力跟匈奴比還是強大的多。
第三,雙拳難敵四手,多個幫手出手,總比一個人單打獨鬥強。戰國時期燕國、趙國、秦國對匈奴都有防範打擊,西漢卻只有西漢政權。
第四,固守城池和勞師遠征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燕國屬於固守,而西漢是主動出擊,這兩者難度係數不同。
01弱燕相比較西漢,更加好統籌管理。西漢是大一統王朝,手裡的資源、兵力包括人口,都不是弱燕所能相比較的。可是如此大的國家機器,想要平穩運轉,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西漢廣闊的領土,註定了它也需要承擔更多責任。但凡是它的邊境,都需要派兵把守。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消耗大量的錢。
錢從哪兒來?當然是賦稅中得來。所以說人口多了,賦稅多了,可開銷也相應增加了。反倒是在戰國時期,諸如弱燕這樣的國家,他們的地盤比較小,所需要防範的地方也就相應減少了。
弱燕之所以能夠承擔起對付匈奴的重任,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一小部分領土是直接跟匈奴接壤的。
他們只需要應付這一塊的匈奴,那就可以了。此外還有強秦、強趙等國家也在對抗匈奴,這就是弱燕最大的優勢。
相比較西漢,弱燕的資產比較小,管理起來也就比較輕鬆了。而西漢政權的龐雜性,不是弱燕所能相比的,管理難度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02弱燕並不弱,比匈奴還是強不少的。為什麼我們稱它為弱燕?難道它真的很弱嗎?其實當然不是這麼一回事。弱燕之所以被稱之為弱,那是因為參照物的問題。
跟強大的秦國、趙國、魏國、齊國相比較,燕國的確是太弱小了。畢竟中原大國在諸多方面,都要比燕國強大。
首先就是地理位置偏僻,屬於北方寒疆。其次就是人口稀少,相比較中原大國,弱燕的生存環境更加艱苦,人口自然也就少的多。最後就是生產力低下,人口和環境,決定了燕國的生產力。它是不可能趕超中原大國的。
由此可見,燕國的確弱小。可是跟匈奴比起來燕國又怎樣呢?這個時候的燕國可就顯得相當強大了。燕國是戰國七雄之一,之所以能夠入列,那是因為他們的文化跟中原文化是相同的。
生產力雖然落後,可是生產技術是沒有太大差別的。而匈奴那邊,除了搶掠和放牧,壓根就沒有什麼生產技術可言。
相比較匈奴來說,燕國的生產力那是相當強大了。再說就是軍事實力,燕國在戰國七雄當中,軍事實力墊底。不過他們所有的兵種配置,跟其他六個國家也是相類似的。
至少要比匈奴人的兵種豐富的多。匈奴人離開了馬背,那就沒什麼特長了。這就是燕國比匈奴人強大的地方。
03對付匈奴,可不只是燕國一家人的事情。戰國七雄,有秦國、趙國、燕國這三個國家的邊境是跟匈奴的地盤接壤的。所以說這三個國家都需要著手對付匈奴。
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領土被匈奴人佔領,不希望自己的百姓被匈奴人搶掠,所以他們不斷地修築長城,開始對匈奴人的防禦和進攻。
秦國和趙國那都是非常強大的國家,在戰國七雄當中,排得上前兩名的位置。所以跟著這兩位老大哥混,燕國的優勢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了。
戰國時期,需要對付匈奴的國家有三個。每一個都是獨立的軍事集團,相當於三個集團軍在邊境對抗匈奴,這可比一個集團軍指揮要來的更加機動靈活一些。
而西漢時期,問題就顯著了。只有西漢這一個政權需要對抗匈奴,盤子大了,所要防守的地方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好幾倍。
就算你的軍事實力再強大,也不會有當時三個國家共同對抗匈奴時來得猛烈了。畢竟西漢時期單打獨鬥的情況下,一損俱損。而戰國時期,三方面作戰,就算某一方面吃了虧,另外兩方面力量,還能夠補足。
04燕國屬於防守型對抗,西漢是主動出擊。戰國時期,中原內部混戰不休。誰都想把中原這一塊大蛋糕給吃了,所以沒有人會把太多精力放在對抗匈奴之上。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個非常奇特的景象,秦國、趙國、燕國都相繼建造了長城。長城最初是用來幹什麼呢?這就跟城牆一樣,用來防禦敵人的。
他們所建造的長城,其實所對抗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匈奴人。由此可見,當時這三國對付匈奴的戰略方針,都不是遠征追襲,而是固守防禦。
防禦所需要消耗的軍事力量相對來說要少得多,他們需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爭奪中原地盤上來。
燕國談不上把匈奴打趴下,只是用長城的優勢,讓匈奴人不敢犯境罷了。匈奴人活不下去了,自然還是要犯境的,這是生存規律。
而西漢時期則不同了,長城太長,完全防守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唯一的好辦法,那就是主動出擊。
當時西漢已經把中原給全部收復了,內部矛盾完全解決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是有這個實力和資格去對付匈奴了。
所以出現了漢武帝追擊匈奴,一路把他們打到了貝加爾湖以北的地區。這是因為西漢具備了長途奔襲的實力。
相比較防守而言,西漢的主動出擊,就顯得代價更大了。所以說看起來更加費勁,漢武帝花費了一輩子的精力,都沒能把匈奴給吃乾淨,這就是現實。
總結:強大與弱小,永遠都是相對的。沒有真正的強大,相比較秦國趙國而言,燕國的確是非常弱小的。可相比較那些被吞併的小國家而言,燕國又是無比強大的。
能夠在戰國這個大熔爐中生存下來,足以證明燕國不是等閒之輩。衛國、鄭國、中山國這些春秋時期的諸侯國逐漸消失,其實正是一種優選淘汰的局面出現。
燕國生存了下來,而且生存的還很不錯,這就足以說明,燕國是有它特別之處的國家。當然了,燕國跟西漢是沒得比的。這也就註定了燕國只能防守,而西漢可以主動進攻。
參考資料:《史記》
-
13 # 尋城如幸
不僅費力,漢朝還給匈奴進貢美女和寶物,為什麼呢?因為漢初諸侯紛爭,楚漢爭霸,整個中原地區破壞太大,漢朝初建,連皇帝駟馬車,都不能找齊四匹白馬,而普通的官侯只能騎牛!而匈奴當時很強,處於全盛時期,冒頓單于勵精圖治,匈奴實力大漲,控弦三十萬,還是三十萬自小與馬長大天生騎士。首次面對匈奴,就驚呆了高祖,史有“白登之圍”,高祖劉邦很是狼狽的才得以脫困。後續才經過了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積蓄了渾厚國力,這樣子國家有實力了,將才才有用武之地了,李廣、公孫賀、衛青、霍去病。其中霍去病更是至今為我們所樂道,揚眉吐氣啊,看人家匈奴怎說,“亡我祁連山”!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取得河西之戰勝利,匈奴人悲歌“亡我祁連山”,渾邪王和休屠王畏懼之下,投降了漢朝。前119年霍去病再度北進,轉戰兩千裡,殲敵七萬人,一口氣追殺到狼居胥山,也就是著名的封狼居胥,可惜的是兩年後霍去病去世,一生中六次出擊匈奴,破敵12萬!所以呢,前期國力弱只得委屈了女人,後期韜光養晦;國力強盛,男人就去找回場子了!
-
14 # 津城沐雨
我是津城,我來回答。
其一,戰國時期,燕國不弱。燕國在戰國七雄裡算是比較弱的,但是燕國自身並不是一無是處,如果燕國真的弱的不行,也就不會把曾經多次稱霸的齊國打的差點滅國了。
戰國後期,燕國有河北北部肥沃的耕地,東有遼東地區,北有燕山山脈天險阻隔,對內雖然難以進取,對外卻有一定的實力。
其二,戰國時期,匈奴不強。戰國時期,匈奴雖然時時騷擾邊境,但是匈奴和中原一樣,四分五裂,並不是統一強大的遊牧民族政權,當時的匈奴,西有強大的大月氏,東有實力雄厚的東胡,可以說,那時的匈奴,也是在夾縫中生存。
戰國時期的匈奴,是北部遊牧民族中相對弱小的遊牧民族,對燕國,難有勝算。
其三,西漢時雙方都在增強,西漢初年無力北進。西漢初年,匈奴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走向統一,實力大增,向西擊敗曾經強大的大月氏,使大月氏被迫西遷,向東打敗東胡,向南趁楚漢之爭佔領水草肥美的河套平原,大力擴張,實力大增。此時的匈奴,可謂是兵強馬壯。
而西漢就不同了,因為西漢屬於農耕文明,從戰國到秦朝末年諸侯紛爭,再到楚漢之爭,中原大地已經斷斷續續經歷了幾百年大戰,尤其是楚漢之爭後,國家人口稀少,土地荒蕪,急需休養生息,西漢初年國力相對薄弱。
為什麼匈奴經過戰爭強大,而漢朝卻虛弱呢?這跟文明的差異有關,遊牧民族不需要大規模的建設,逐水草而居,恢復快,而且,在戰爭中往往會透過掠奪獲取更多財富和補充。
西漢是農耕文明,建房子,修水利,任何工程都會勞民傷財,恢復週期長,戰爭造成的人口減少也不能快速得到補充。
所以,西漢初年,正是強大的統一的匈奴遇到了百廢待興剛剛建立的西漢王朝,西漢初年對匈奴難有優勢。
這就是為什麼戰國時期相對弱小的燕國能把匈奴打趴下,而統一的西漢卻如此費勁的重要原因,正所謂“時殊世異”也。
-
15 # 咖歷史
問題這樣問總體上正確,但也有偏頗之處,而且燕國和西漢所面對的北方民族其實不是同一個,也都有勝有負。
讓俺帶大家綜合分析比較一下戰國時期的燕國和漢朝初年的情況。之所以是跟西漢初年比較,是因為漢初的時候才是被匈奴壓制著打的,有白登之圍,有和親等等,中後期的時候局勢反轉,有了勒石燕然那樣的偉業。
一、燕國與北方民族
(一)燕國面對的北方民族
春秋初期燕國北部邊境面對的遊牧民族是稱為鬼方、山戎、孤竹、令支等,戰國初期才開始出現匈奴,但同時見於史籍的還有東胡、月氏、餘夫等。
相信這些北方的不同時期的遊牧民族之間或多或少會有聯絡,但他們基本是不同的民族,在北方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強大政權。
(二)燕國對北方民族的戰爭
並不是如大家所認為的那樣燕國對北方少數民族是一路的碾壓,就如同後來的漢朝一樣,燕國總體來說也是有失敗有勝利。
公元前664年,山戎大舉入侵燕國,當時在位的燕莊公不敵,忙向當時在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求援。齊桓公匯合多個諸侯國的兵力大舉北上,擊退了山戎,消滅了孤竹、令支,幫燕國復國成功,這就是“尊王攘夷”說法的由來。
另外,早在後來的秦朝之前燕國就已經開始修築長城,試圖將自己和北方的遊牧民族隔離開來。
直到公元前284年前後燕昭王時,燕國才在秦開熟悉敵情的情況下,率軍北擊東胡,大破之。
(三)燕國對中原各國的相對優勢
燕國對北方民族相對熟悉。緊鄰北方遊牧民族,地理上接近,人員和物資的交流相對頻繁,有較大數量的北方民族人員居住在境內,熟悉對方的裝備和戰法,也能較容易的獲得馬匹的軍事物資。
燕國能夠出產一定數量的馬匹。燕國的主要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遼寧半島、內蒙古的一部分割槽域,國都就在如今的北京附近,有較大數量的馬匹。
二、漢朝與北方民族
(一)漢初面對的北方民族
西漢初年匈奴出了一個大人物,冒頓單于,他幾乎將整個北方草原統一,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二)漢朝對北方民族的戰爭
漢朝初年,剛成立不久,百業凋敝,版圖和人口數量都處於一個低谷狀態,即使如此漢高祖劉邦仍想趁自己在世解決匈奴問題。這才有了後來的“白登之圍”,透過賄賂的不光彩手段才得以逃脫。
在此之後是持續不斷的和親,主要是漢朝送美女給匈奴,以求得苟安。什麼昭君出塞等等故事就是發生在這一段時期。
直至透過休養生息,經歷了“文景之治”,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漢武帝明白,一直屈膝奉承看人眼色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在盛世階段仍將匈奴問題解決不了,那麼後世子孫就更沒有活路了。
兩個字,開幹。
這才有了衛青、霍去病等人北擊匈奴直至漠北的故事,可以說那個時刻是漢民族的高光時期,有明君,有名將,有武力,至今想來仍讓人熱血沸騰。
(三)漢朝對北方民族的相對劣勢
缺少馬匹,尤其是優良馬匹。漢朝的主要疆域侷限在秦長城以內,雖然也有部分疆域與戰國時期的燕趙重合,但還是以農耕為主,缺少馬匹,相對應的軍隊也是以步兵為主,機動性差,衝擊力差。好在後來武帝另闢蹊徑,從匈奴以外的西域遊牧民族購進馬匹,才緩和了這種局面。
後天的軍事訓練難以逾越貫穿一生的生活習慣。毫無疑問,漢朝是漢民族少有的一個尚武的時期,但畢竟大多數時間要跟田地打交道,學習的都是耕種養殖等等的農業知識。
而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打小就在馬背上長大,再加上塞外自然環境惡劣,與嚴峻的氣候搏鬥,與野獸搏鬥,追蹤,辨別方向等等早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人人都是天生的戰士。
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短板,一是漢朝大規模批次生產弩,這種遠端打擊武器雖然相對遊牧民族的弓箭準確性和射程上大多數時候要差一些,但易操作,覆蓋面大。從各地漢代諸侯王的墓穴裡出土的實物,比如河北滿城漢墓等,就有大批次的規格一致的青銅扳機弩。二是生產車輛,也就是史書上說的武剛車,相當於移動的城牆,敵人的騎兵衝過來的時候將它們橫在前面阻擋對方的衝擊。
綜上,無論是燕國還是漢朝對匈奴的戰爭都是有勝有負,並不是一邊倒的,各自勝利或者失敗的原因也有很大不同。
-
16 # 小楊品史
戰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勢力還比較弱小,還不是中原諸侯的對手,不僅秦國、趙國這些實力強大的國家打得過,甚至連七雄中實力最為弱小的燕國也有過幾次打敗遊牧民族的記錄:燕昭王時期大將秦開卻敵(東胡)千里,戰國後期劇辛也曾經向北方拓地千里(東胡)。
相對於後期匈奴彪悍的戰鬥力,戰國中後期匈奴對中原諸侯還行成不了太大的威脅,主要原因在於:
01:匈奴部落林立,還沒有形成強大的政權。公元前300年前後,北方遊牧民族還有很多,比方說林胡、東胡、樓煩等部落,他們之間並不團結,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不成氣候。一盤散沙的遊牧民族是沒什麼戰鬥力的,對中原諸侯是形成不了威脅的,比方說後來的蒙古部落,雖然單個士兵戰鬥力很強,但在成吉思汗統一之前,還是被契丹、後金蹂躪。
匈奴勢力真正變得強大恐怖起來,還是出自把漢高祖劉邦困守在白登山的莫頓單于,他在位期間打敗了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北方遊牧民族才有了強大的統一力量。
戰國後期,匈奴開始團結起來,實力大增,但主要針對的還是趙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曾經率領大軍殲滅過匈奴近10萬主力,匈奴十多年不敢再次進犯。倘若當時匈奴主力針對的是燕國,以燕國的垃圾戰鬥力,估計很夠嗆。
02:匈奴比較落後,武器、軍隊建制跟不上。戰國時期的武器還很落後,從秦始皇陵墓出土的武器可以看出,絕大部分還是青銅器,鐵製武器非常稀少。匈奴更加落後,青銅武器都不多,很多還是木棍、木棒之類,在與中原諸侯較量中明顯處於弱勢。
戰國時期,作戰方式主要還是戰車,因為武器落後,騎兵的恐怖戰鬥力還沒體現出來。舉個簡單例子,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前,趙國還沒有騎兵;戰國後期,燕國攻打趙國時,曾經出動了2000乘戰車,說明那個時候,戰車作戰還是主流方式,殺傷力也更大。
匈奴比較落後,造不出戰車,自然打不過燕國。
03:馬鞍、馬鐙還沒有大規模普及。騎兵威力有限,除了缺乏先進的金屬武器外,一個主要原因是當時還沒有馬鞍、馬鐙,至少還沒有大規模普及。據史料分析,馬鐙大約是戰國後期才出現的,沒有馬鐙的騎兵,戰鬥力低了很多很多:一方面是坐不穩,雙腿需要緊緊夾住馬腹,這樣的話,上半身用力有限;另一方面,可施展動作少了很多,不像後來那樣,可以半站起來前後左右廝殺。
綜上所述,一個分散的、缺乏先進武器的、沒有馬鐙的匈奴,即便是面對實力做弱的燕國也佔不了多少便宜。
-
17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我們來回顧一下匈奴的發展史,匈奴正式形成獨立政權是在戰國初期,即公元前440年前後,當時匈奴西南與趙國接壤,東南與燕國相臨,同時西面有樓煩,東有山戎、東胡等遊牧部落。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戰國末期。
戰國後期,秦國透過商鞅變法迅速強大起來,並開始了它兼併吞併的步伐,各國和秦之間以及他們彼此之間戰亂不斷,此時的匈奴趁中原亂戰時期,吞併了西部的樓煩、林胡,並繼續向西南前進,佔領河套地區。到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匈奴的領土已對秦國西部和北部呈包圍之勢。
待秦國平定六國統一全國之後,北漠的匈奴成為了秦始皇下一個攻擊目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軍隊北擊匈奴,佔領了河套地區和陰山,並連線趙長城和燕長城,建立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尤其是匈奴的侵襲,為保全中原先進的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當秦始皇死後,秦國後繼者無能再加上亂臣趙高的霍亂朝政,下秦國迅速陷入了混亂。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烽煙四起。匈奴又一次偷得發展的機會,此時匈奴首領冒頓單于趁此機會壯大自己的實力,不僅向北擴張領土,而且重新奪回河套北部地區。同時,在匈奴內部,冒頓單于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治理,使得匈奴的實力不斷增強,地處中原的漢族政權也對此時的匈奴畏懼三分。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當時中原大地經過近十年的戰亂,不僅人口數量銳減,農業生產和經濟都遭到嚴重破壞。此時的西漢朝廷根本無力在軍事上與匈奴抗衡,所以使得西漢在這時期與匈奴的交戰中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經過幾次或大或小的失利,西漢的統治者也深深地瞭解到這一點,經過漢高祖劉邦的穩定基業,之後又經過漢文帝漢景帝的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期,西漢經過六十餘年的恢復和發展,已然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從公元前129年開始,漢武帝開始了長達近四十年的反擊匈奴的連續作戰。這歷經幾十年的戰爭,直接導致了匈奴的衰敗,從此匈奴再無力發動對漢作戰。
興衰交替的匈奴也是中原地區興衰發展史的見證者,它的存在,也刺激了中原王朝的發展,同時也為當時的民族交流和共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
18 # 漩渦鳴人yy
我們必須得提到燕國打的其實不是匈奴,匈奴崛起的時間大至是位於它們頭曼單于的時候,這個時間大致是位於秦始皇那個時候,這個頭曼單于實際上就是冒頓的父親。
燕國對付北方的胡人最具優勢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是燕昭王時期,也就是月亦伐齊之前,當時燕國建造了黃金臺,而且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所以想要向北方發展,因此拓展了千里胡地,想所謂的燕國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可以做到吊打,應該指的就是這段時間,而在這之後燕國建立了長城,從一定方向上來講,也採取了一定防守的態勢。
而且當時匈奴所在的草原之上,可不止匈奴一家政權,比如說著名的月氏人,當時北方的遊牧民族橙色客比較複雜,有的是在北方過著遊牧生活,是有的是南下已經成為了農耕文明的一員,甚至於有的會在某種特定季節的時候選擇成為遊牧民族或者成為農耕民族。
燕昭王打的這一支遊牧民族究竟是誰並不清楚,對付的這個遊牧民族又是什麼樣的成分也不清楚,總之燕昭王時期確實做到了,對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壓制這一點是肯定的。
此時北方的遊牧民族雖然接受了一定南方農耕文明的一些先進的生產製度和政治制度,但是事實上其開化的水平並不高,因為教育南方開個掛一樣的中原證券,此時的遊牧民族只能夠說是按部就班,甚至於被南方的農耕文明牽著鼻子走。
總結起來一句話,實力不夠強,還沒到鼎盛的時候,真正到了鼎盛的時候,是什麼是秦末漢初經過十幾年的諸侯混戰,南方的中原政權其實力大大降低,此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卻由匈奴的帶領之下,統一了起來,所以西漢時期對付的匈奴和燕國所要對付的那個遊牧民族,兩者之間的實力根本就不是同日而語的。
而且燕國對付遊牧民族最具優勢的也就那一段特定時間,其他的就是圍繞著長城進行防禦,這一點和西漢徹底進逼草原滅掉匈奴的志向有著天差地別,二者之間的雄心壯志,作戰風格不可同日而語,所投入的資源也是不能夠相提並論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便是,戰國時期燕國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大家覺得很容易,而西漢的時候對付起來很費勁。
-
19 # 歷史知道點
1、燕國相比於戰國七雄中的其它國家國力確實要弱一點,但即便這樣燕國也曾派樂毅率軍打敗強大的齊國。燕國能夠躋身戰國七雄之列即便弱也是相對來說的,至少比那些沒有成為七雄的國家強大不少。
2、匈奴為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在長期的遊牧過程中使其善於騎射,但並沒有像中原國家的文化積累,在侵擾中原國家時也往往時劫掠一番就迅速撤離了。如遇到中原國家的反抗則是打得贏則打,打不贏則跑,並沒能紮根於一地,因而先秦時期的匈奴侵擾並不能奈何於中原國家,而中原國家也不能對遊牧民族造成多大損失。
3、先秦時期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眾多,各部落聯盟彼此割據一方,並沒有形成統一,相反各部落聯盟中還存在草場牲畜的爭奪,這也就制約著遊牧民族的發制。使得他們即便侵擾中原國家也不可能是全力出擊,同時也要防備草原上的其它部落。
4、春秋戰國時期和匈奴接壤臨近的國家有燕國、趙國、秦國等,這些國家在戰國時期都是國力強盛一時的,他們都先後有和匈奴作戰,雖然不是同時聯合進攻匈奴,但匈奴也相當於經常要和幾個國家作戰,這樣的情況下匈奴的損失就大了。加之這些國家在邊境築有長城,匈奴要越過高大城牆也比較困難,這樣對中原威脅也不會太大了。
5、秦末漢初之際匈奴首領冒頓完成了草原遊牧部族的統一,遊牧民族各部得到了團結,有了強大的軍隊力量進攻中原國家,同時也少了後顧之憂。反觀中原地區,秦末烽煙四起,經濟遭到破壞,百姓流離失所,漢初國家經濟凋敝,在這樣巨大的反差之下,即便漢王朝有心打匈奴也沒有那個實力了。
綜上所述:春秋戰國和漢初之際,匈奴和中原國家攻守之勢易也,其主要原因在於春秋戰國之際匈奴部族尚未統一力量分散,中原各國雖然彼此攻伐但實力卻強於匈奴的。西漢初期中原由於長期動亂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匈奴卻完成了統一,兩者力量相卻甚大。
回覆列表
戰國時代的匈奴與西漢時期的匈奴,本身就不是一個概念。
戰國時代的匈奴只是草原眾多遊牧部落中的一支,綜合實力在草原部落中不拔尖,軍事實力也一般。有時不時騷擾秦、趙、燕的能力,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秦朝統一中原時,匈奴實力所有加強,與東胡和月氏三分漠北。不過此時的匈奴,仍然是實力相對最弱的。
用《史記》的話說,當時匈奴如同弱雞。東邊是強大的東胡,西邊是兇悍的月氏,匈奴人可憐兮兮夾在中間。秦朝大軍一壓境,匈奴頭曼單于乾脆就帶著老婆孩子跑路了。直到名將蒙恬含冤而死,天下大亂,中原顧不上北方,才敢偷偷跑回河南地。(也就是河套地區)
當是之時,東胡彊而月氏盛。匈奴單于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畔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史記·匈奴列傳》不過到了楚漢爭霸時期,匈奴從弱雞瞬間變成了野狼。因為當時匈奴部落出了一個百年難得一見的梟雄——冒頓單于。
冒頓出生於公元前234年,與項羽、韓信是同齡人,並且他與項、韓一樣,是當時罕見的軍事天才和組織天才。
他的父親頭曼單于想殺他,他暗中培養殺人不眨眼的死士,直接就把父親殺了。(早年冒頓在月氏做人質,頭曼發兵打月氏,差點害死冒頓。至這之後父子關係破裂。另外從冒頓做月氏人質也可以看出匈奴當時的實力不如月氏)
東胡想欺負他,先跟他索取寶馬,又跟他索取老婆,冒頓一忍再忍,激發了匈奴人對東胡人的仇恨,最後直接把東胡給滅了。
收拾完東胡,匈奴實力暴增,月氏自然不值一提,冒頓順手狠狠收拾了月氏一通。而在橫掃月氏之時,他順便還橫掃北夷,只用了七年時間便一統漠北草原,使匈奴的軍事力量達到巔峰狀態,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就在匈奴統一漠北時,中原也重新一統。漢廷和匈奴互看不爽,於是雙方在公元前200打了一仗。這一戰就是白登之戰。
關於白登之戰,歷史上有很大爭議,有人認為漢軍是慘敗,被迫和親於匈奴;也有人認為漢軍與匈奴打平——匈奴從草原來,最後又回到草原去。儘管劉邦在白登山吃了虧,但漢軍挫敗了匈奴滅亡漢朝的企圖。
不過,不管漢軍是慘敗,還是平手,劉邦最後被迫求和的結果是一樣的。漢朝上下被匈奴人羞辱了。
當時劉邦不是不想報復,但一方面,漢軍缺乏大規模騎兵,無法深入漠北打擊匈奴;另一方面,漢朝也窮,用《史記》的話說,宰相上朝坐牛車,連皇帝出行都找不到四匹同樣顏色的馬。國力如此虛弱,別說組建騎兵了,就連正常出征都難,這怎麼打?
天子不能均駟,大夫或乘牛車。——《史記》所以在這種大背景下,劉邦也就只能是把一肚子火氣全憋下,韜光養晦,等待中原經濟恢復之後再與匈奴人一決雌雄。
劉邦之後,惠帝、呂后、文帝、景帝,連續五代統治者都遵循這種策略,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用60年時間,給漢武帝攢下了滿倉庫的資源。武帝手裡有了資本,他自然就動了與匈奴開戰的想法。
不過漢朝在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匈奴人也沒有閒著。冒頓單于死後,他兒子老上單于繼續擴張,攻滅大月氏,把月氏人趕到了中亞。而由於被打怕了,月氏人自此也就再也不敢與匈奴人爭鋒(月氏王的腦袋被老上單于砍了做酒杯),西域各國也相繼臣服。所以此時的匈奴也不是漢初時期的匈奴了,而是一個軍力更強大的龐然大物。
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漢朝的北方就只剩下了匈奴。漢軍要反擊,沒有盟友,只能憑一己之力單挑匈奴。
沒有盟友就不能打匈奴人了?這對於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上的漢武帝來說,當然是不存在的。
為此,他籌劃了“馬邑之圍”。想以30萬步兵圍殲10萬匈奴騎兵。
然而馬邑之圍很失敗。這一戰後,漢武帝意識到憑現有漢軍北擊匈奴,難度很大。他必須要從根基開始,讓漢軍脫胎換骨。於是雄才大略的他便組建了漢朝自己的騎兵部隊。
我們知道,匈奴難對付的原因在於塞外面積巨大,匈奴人又居無定所,人口分散,沒有大規模騎兵,根本不可能殲滅匈奴的有生力量。而現在有騎兵了,自然就有了與匈奴人一決雌雄的資本。
不過光有兵也還是不行,因為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漢朝有了騎兵後,卻沒有能統御這些騎兵的大將,這也導致了漢軍騎兵組建後的第一戰,仍然是以吃虧收場。
這一戰發生在於公元前129年,當時匈奴大舉入侵,武帝遣四路漢軍,每路一萬,共四萬騎兵迎戰。結果最後三路都失利,只有衛青一路得勝而歸。
這一戰後,漢武帝進行了反思。他認為漢軍老將受到漢地作戰習慣的影響,戰法戰術都有侷限性,只會攻城拔寨、包抄、伏擊和打援之類的,不善騎兵野戰。繼續重用這些老將領,沒法反擊匈奴。於是武帝果斷的提拔了衛青,在頂著非議的大環境下(司馬遷就很看不慣漢武帝重用衛青這種外戚),把最精銳的漢軍交給了衛青。
公元前127年,風雲再起。匈奴騎兵大舉入侵東北方向的上谷、漁陽、遼西,先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
漢武帝得到訊息後,聲東擊西,揚言要救援上谷,但漢軍在衛青率領下,中途折返,突然偷襲河套,最終殲滅匈奴軍數萬,活捉數千,奪取匈奴人牲畜數百萬之多。
事實證明,武帝的眼光是正確的。衛青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拿下河套地區後,武帝直接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河套定居,並修築要塞,正式把河套列入漢朝的管轄範圍內。自這開始,武帝決心以河套為跳板,大規模反擊匈奴。
不過,漢軍只有衛青,也還是不夠,因為衛青的戰術仍然偏傳統。他每次出征,雖然是騎兵行進,但每到打仗時,卻要設營,然後以大本營為圓心,偵察匈奴主力,然後試圖包抄、誘敵之類,步步為贏、穩紮穩打,打下一個地方後再向另一個地方進攻。而在塞外作戰,沒有城寨,只是一些帳篷或者定居點,且匈奴人又太過分散,跑得快。所以衛青的戰法很難對匈奴有致命性打擊。
漢軍這個時候其實需要一個無後勤保障,能以匈奴人的打法打擊匈奴人的將才,才能徹底打垮匈奴。
看到這裡,你肯定知道誰要出場了。
是的,這個人就是霍去病。
公元前123年,衛青再次出征,霍去病率八百精兵跟隨衛青出戰。
這一戰,霍去病一戰成名。他的無後勤式打法讓人眼前一亮。八百漢軍在他率領下,瘋狂襲擾匈奴人,一路上就是搶劫,殺人,就地補給給養,然後再竄到下一個地方重複這個過程。
霍去病大勝回朝後,漢武帝非常欣慰。公元前121年,武帝決定賭一把,他任命19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讓他領一萬精兵,單獨出擊河西走廊。
這一戰,霍去病殺神附體,以一萬精銳騎兵一路奔,一路殺,抓到俘虜不留,直接就地全部射死;打下的地盤也不要,殺完一個地方就換一個地方;搶到的東西也不要,只要自身的補給夠就行了。匈奴人在他這種極其迅猛的打擊下,死傷數萬人,亦有四萬匈奴軍被打怕,舉旗投降。
霍去病的成功,證明了匈奴人能做到的,中原漢人也能做到。從這個時候開始,漢匈之間的戰爭其實就已經沒有懸念了。在懸殊的國力差距下,儘管武帝后期還有吃虧,被匈奴入侵內地的情況發生。但匈奴人被打垮註定只是時間問題。
總的來說。戰國時代的匈奴與西漢時期的匈奴是兩個概念。前者不值一提,而後者則堪稱是大帝國。西漢之所以打匈奴打得如此吃力,一方面在於匈奴實力不弱,漢朝需要積蓄足夠的資本才能反擊;另一方面就是漢朝之前沒有對付草原民族的成熟戰法,漢軍需要在摸索中找到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