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看閱讀

    而第二次再看時便將諸多感人肺腑之處一一發掘,那些印在正史上的刻板記敘,被當年明月用心血化成了一個個催人淚下的瞬間:馬皇后的善良與寬容,致仕後因清苦貧困在家中獨自粉刷修補屋子的高官;朱棣造反途中的內心煎熬;朱允炆被破城時的內心恍惚;于謙被處死後抄家的人對於他家無餘財的唏噓;朱佑樘五歲前在深宮中被眾人照顧的感動;楊椒山在監獄的碎瓦刮肉的堅韌不屈;崇禎無盡的彷徨與絕望等不勝列舉。

    第三次則看到了許多關於當時政治制度的評價背後的現代聯絡,讓自己可以聯想歷史上相似的地方,這次也是大局觀的養成,我六歲開始讀中國歷史,卻讀了十九年沒有感悟到內在的聯絡,而看完這本書第三次之後,我就可以把以前所有的歷史開始聯絡起來。同時也似乎真正的看懂了許多朝代的衰亡,中國歷史的規律,似乎永遠沒有變過。

    第四遍開始試圖找尋相關資料,將沒有刻畫清晰的地方,透過自己的思維來試圖還原,也開始辯證的分析當時人物的一些思想波動。你是否會自行客觀的想象當年明月沒有去著重描述的那些場景?你是不是也會切身體會到那些人物心中的波瀾?

    第五遍後,不僅僅是明史,也將自己以前嚮往的年代開始重新回顧,試圖將曾經淡淡的古板的幾行文字,還原成千軍萬馬或俠骨柔腸的畫面,是否可以重新去看秦末的亂世,重溫項羽和劉邦以及其他人物的性格和特徵,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斷當時的情景,再結合史記的一些記載,自行分析人物的性格,再透過這些性格在當下的一些行為和反應,反推兩千年前的那一個個逝去的歷史原點。正如同楊慎的那首臨江仙一樣: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第六遍是收尾篇,看的也就自然不是什麼劇情和開心了,這次得到的,其實我自己也沒想到,因為一直不知道第六遍看了些什麼,貌似已經有點食之無味的感覺了。

    直到最後才發現,其實第六遍,收穫的做人的道理和對很多事情的客觀分析能力。想到了孔夫子的那句:“學而不思則罔“,這第六遍邊看邊在反思,似乎每看過一個人物,都會自己去思考TA 的優缺點,再聯絡上自己,每次都會給自己一些或生活,或工作,或為人處事的一些建議,同時也可以也會去辯證的看待所謂的歷史上的忠臣與奸臣。

    這個似乎有點難去解釋。就像你看到 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他靠的不僅僅是元末天下大亂的機會,更是自己內心強大和不懈的努力。 這在現實中,和那句機會不經意到來得時,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有異曲同工之處。

    或者你是否會憤憤不平,那些皇帝為什麼要聽信讒言殺掉那些忠誠或者對他們的話不屑一顧,當你換位思考,你身邊如果有人天天嘮叨你,甚至經常讓你難堪,你就真的會每次都虛心接受而沒有半點怨言嗎,顯然不會,我們自己的父母如果每天嘮叨我們都會覺得煩躁,更別說古代那些刻板死讀書的大臣。想想如果你是皇帝,你真的放心把全國的軍隊交給一個將軍嗎,你真的相信他可以終身效忠於你?加上身邊再來點讒言,誰不能對在外的武將心存忌憚,加上歷朝歷代那麼多的謀反篡權,我想正如作者所說,一旦登上皇位,便是與天下為敵。想想不也是很可悲嗎?

    換言之,那些奸臣難道真的是一無是處?我參考過很多資料,那些歷史上的奸臣,很多在執政上都非常有能力,但是人非草木,豈能毫無私心,更何況是一個手握重權的大臣?

    像王陽明,于謙,海瑞那樣滴水不進至始至終的廉吏在中國歷史上實在太少,我們不能完全去拿這些人去評定一個人的好壞。多數人都是有慾望和私心,我們要去辯證的看待他做出的貢獻,其實誰官位大了不會有自己的班底,作為讀者的我們,在某些位置升高之後,心裡難道不會有波瀾嗎,我想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會有思想變化,能克己的終究是少數,這也註定了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成為聖人。

    尋常人家是遇喜則寬,遇怒則嚴。而聖人內心坦蕩,才可以做到毫無雜念,這些不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嗎?

  • 2 # 五花肉146819470

    最大的價值是科普

    歷史其實不是教科書的灌輸,每個歷史事件和現實新聞一樣,背後都不簡單。

    但是中國的教育一直是灌輸式的,告訴你結論,不讓你自己去找資料探求真相。

    這樣的結果就是培養起來一大批非常容易被洗腦的人,無論你後來成就如何,大學教授也好,商界巨頭也好,認知模式是被灌輸式的,就非常容易被輿論和媒體控制。

    我不知道這種灌輸式教育是不是有意而為,但是我知道這種教育,在媒體完全被資本控制的情況下

    大眾都可以被資本洗腦。

    明朝這些事,用調侃講故事的形式,把歷史普及了,也順便告訴你認識現實的方法,據說他發了一筆財以後,從基層小海關職員被調到海關總署任職了,估計是被領導看上當幕僚了。

    對歷史的深刻認識是可以指導現實的。

    明朝這些事,告訴你,歷史書是靠不住的,看真相至少你不能只看一方的說法,得看多方的記載,得把一個人歷史查清楚,把它祖宗八輩弄明白。

    真相是要尋找的,別人告訴你的,書上寫的都未必是真相,什麼真什麼假,哪些記錄可信是要考證的。

    這本書寫成在吳思先生《潛規則》之後了,潛規則基本就是《明朝這些事》論述時候一個基本的認識態度。有這個原則,很多事情的分析就是靠譜的。

    用《明朝這些事》裡面表現出來的探索態度,去看各種新聞,各種訊息,就會有個理智的態度,

    這新聞是不是真的?或者新聞是真的,背後的事情是不是這麼簡單?

    這條新聞的利益相關者是誰?誰有能力把新聞放在哪個媒體上?這個媒體的負責人是誰?和某人是什麼利益關係?

    如果,一查官員,就查到他的親屬關係,同鄉關係,哪年的進士,什麼學派,人際交往等等,透過綜合資訊,分析出他幹一件事的動機和目的。

    有這個態度,別人就很難給你洗腦了。《明朝這些事》把這個給科普了。

  • 3 # 佛系乙方

    首先,用小說的形式來寫正史,通俗易懂,使大家更容易瞭解。普及了歷史。

    第二,給歷史愛好者信心,以前的歷史愛好者也只是當做業餘愛好而已,現在發現竟然可以靠寫書賺錢,那麼專心研究,寫出有觀點的書也是一種謀生手段,可以更加專心研究自己的愛好。

    第三,非官方的歷史,從另一個角度寫出來。很多歷史大師因為身份原因,不能寫太多非主流的東西,而且隨意寫出來要是錯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大師也會謹言慎行,但是這樣很多好的觀點就不被人知道了。但是民間寫史,光腳不怕穿鞋的,只要是自己對歷史的理解,都可以寫出來。

    第四,糾正了很多人以前單一的觀念,從另一個角度來寫歷史,開闊了人們的眼界。

    同時這部書籍也讓許多中國的年輕人甚至一些長者,懂得了原來歷史書籍可以寫的這麼好看,以前的事情,可以這麼精彩的還原,讓許多人逐漸愛上了讀歷史。看看那些暢銷榜上,有多少是毫無價值的娛樂快餐知識。那些藏在角落裡的經典,又有多少被我們翻開過。

    我們祖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二十四史的嚴謹固然無懈可擊,但是在當下這個快節奏快到你有時候連人生都來不及思考的時代,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和興趣精力去靜心看那古板的歷史,而當年明月用風趣的手法,又不失脫離正史的軌跡,以他自己的筆法,不僅寫的風趣幽默,讓人讀來愛不釋手,而且最重要的是

    明朝歷史裡面的人物一個個都還原的栩栩如生,你在看書的時候,甚至可以感受出幾百年前的拿一個鮮活場景。

    這所有的人物都能讓你在讀書的同時可以聯想起自己的一些性格決定時似乎有那麼共同的地方,是那麼的鮮活,好像就在講述昨天的故事一般。

    不少明史學者覺得作者是在戲說,但是追本溯源,《明事兒》裡的調侃和幽默,都沒有背離真正的歷史,最多隻是在空白處加上了自己的思考。

    而且這個作品的定位也僅僅在普及歷史,普及明朝故事的層面上,是為了引發人們的興趣。並沒有一絲要和明正史去叫板分庭抗禮。

    許多人在追尋答案時總會去刻意搜尋外國的那些哲人的資料,卻殊不知我們國家的五千年曆史長河裡,什麼樣的事情都有發生過,什麼樣的案例都有各種各樣精彩的解答,就像唐太宗說的一樣,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不僅僅是明史,讀多了中國歷史,你看待社會問題便會與許多人不一樣,你能看到背後的根源,能更深入的思考。胸中成長的,是大局觀,會更加全面的去看待與分析事情。

    所謂通而知全域性,是為如此。

  • 4 # 小楊短文

    不同的年代需要不同的歷史書。

    前三十多年來,中國已經發生了鉅變,生活方式,價值觀都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只有樣板戲可看,到曲藝相聲評書在電臺復活,再到流行歌曲,到引進電視劇,火爆春晚,綜藝節目流行,小品幹掉相聲,再到後來網際網路論壇熱,精品電視劇,電影出現,惡搞作品被接受……變化太大了。對於文化作品,人們胃口越來越大。到了此時,很多人的興趣已經轉向較有深度的歷史,哲學方面。百家講壇,袁騰飛,明朝這些事兒……大概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用現代人們普遍能接受的表達方式,重新講述歷史,獲得了成功。因為正在人們需要它的時候,它出現了。

    至於有沒有重塑明朝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我想應該是有的,因為視角不一樣了嘛。以前較少有人用這種方式書寫中國歷史作品。嚴肅內容、學院化內容的通俗化勢頭是勢不可擋的。

  • 5 # 曼徹斯特的紡織機

    這本書我看了能有5,6遍,所以想說一說。我覺得這本書之所以成功有很多原因。比如語言生動幽默,比如通俗易懂有趣。但我覺得最成功的一點,是這本書的描寫手法。採用小說的描寫手法,從形形色色的人物入手。讓我們看到了有血有肉的歷史。寫出了人內心的信念和為了達到一個目標的努力和一個人遭遇坎坷時的迷茫和心裡的掙扎。寫出了各色權利的鬥爭,寫出了為數不多的說人話的歷史。寫出了那個年代的人為了中華文明的不懈努力。你覺得,這樣一本書,能不火嗎?

  • 6 # aruisky

    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從來沒想過一本歷史書能寫那麼好看。不僅僅知道到很多關於歷史的故事,瞭解了很多以前我佩服的歷史名人,更讓我驚喜的是那些文筆犀利而又妙趣橫生的語段,令我百看不厭。

    這本書講的是從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滅亡的三百年間的事,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很是生動,讓我經常想笑起來,這不得不非常佩服當年明月(石悅)的文筆。更沒有想到是一部具備了這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歷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戲說,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稱為小說,因為它幾乎是完全忠實於《明史》的。

    以前看到的歷史書大多千篇一律,羅列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並且列出一二三,說明事件對歷史的影響和意義,說教式的語言,填鴨式的羅列史料,完全是一種學術論文的架勢。而這部小說吸納了敘議結合、伏筆照應、鋪墊懸念等多種手法,並穿插了很多幽默,有時還運用了一些無厘頭的語言,以及流行歌曲的歌詞,將歷史還原得清晰深刻、豐滿圓潤。

    本書給了我們一個關於明朝歷史的一個清晰的脈路,以人物串歷史,文筆幽默詼諧,把複雜的事情寫的簡單明白。把平淡的事情,寫得妙趣橫生。讓人回味不已。同時,作者對於歷史人物的行為有自己的善惡評判,他沒有為自己喜歡的人物潤色修飾張揚其善,也沒有把自己討厭的人物刻意貶低舒展其惡,字裡行間充滿正義,可以說是一部關於怎樣做人的一部教科書,全書都在闡示,人最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要到哪裡去。此書值得一看再看。

  • 7 # 一片雲7737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也是想了很長時間才梳理清楚,希望大家有耐心聽我慢慢道來:

    從影視角度來說,七零後,八零後大概都清楚,由於中國的某些特殊歷史原因,一段時間內,階級論是很重要的政治理論,做什麼都要看階級成分的。在九十年代之前,國內影視劇對於明朝末年的描述,大多站在農民軍或者起義者角度,諷刺鞭撻腐朽統治者和貪官汙吏,歌頌農民軍或者起義者。比如姚雪垠的《李自成》和電影《無名三俠客》等等。這個時期的明朝政府和官吏,是起義者對立面,成了編劇們挖苦諷刺的物件。

    但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大概就是《宰相劉羅鍋》大火之後,國內影視圈就出現了很多清宮戲,當然也不乏精品。如《雍正王朝》三部曲,《李衛當官》等。但也有大量跟風戲說之作,如《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還珠格格》,《太祖秘史》等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應該知道,可以說無論換哪個臺,都是辮子戲,從皇帝阿哥格格到太監下人,都戲說了遍。這些作品在歌頌清朝皇帝阿哥同時,不可避免的要抹黑歪曲明朝歷史,比如《康熙王朝》等等。一定程度上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和不滿,肯定希望看看其他朝代的影視文學作品。

    從歷史學角度來說,其實原因大家也明白,清朝取代明朝,為了顯示自己得國最正和統治老百姓,就拼命的寫書抹黑明朝皇帝,不惜混淆視聽歪曲事實。

    而民國取代清朝之後,由於長期國內戰亂,沒有及時澄清史實,後人對明史就以訛傳訛越抹越黑。如蔡東蕃的《明宮通俗演義》,把明史寫成言情劇,皇帝將相被描述成風流公子王孫,越發可笑。

    最可惡的是四川作家聶作平的《歷史的B面》,聶作家讀了幾篇《萬曆十五年》之類文章,便跳出來,狠狠的下筆抹黑明朝。看聶作家這本書筆下的崇禎張居正戚繼光海瑞,沒有一個是正面形象,甚至連光芒萬丈的優點都被聶作家故意抹殺了。所以,在06年之前,我們看到的明代皇帝形象大多是煙鬼(萬曆),懶鬼道士(嘉靖),殺人惡魔(永樂),變態狂(就是朱祁鎮兒子),貪玩好色(正德),木匠(天啟),情緒狂躁者(崇禎),不理朝政,貪小便宜形象,而南明諸帝更是抹掉聞所未聞~~~

    從文學作品角度來說,九十年代,由於餘秋雨的大歷史散文《行者無疆》等作品火了之後,文學界一直有模仿歷史散文寫作的趨勢,尤其在02年前後網路文學興起之後更甚。我前後就收藏了十幾種這類書籍,如名家王立群的《讀史有學問》,就有一篇對袁崇煥比較早的論述。還有一篇散文叫《小石灣記?》,是寫閻典史的,也比較出名。

    但這個時期的歷史類散文,都是站在清修明史的角度,只是同情明朝的皇帝大臣,而沒有對清修明史進行反思和反駁,僅僅是維繫了傳統明史人物形象特點,沒有突破,不過這已是黎明前的黑暗了~~~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物,赫連勃勃大王。很多網友瞧不起他,可我要說,如果沒有赫連勃勃大王,就不一定有當年明月的神話。如果說當年明月是武俠小說史上的金庸,那麼赫連勃勃大王就是開天闢地的梁羽生。

    其實,在06年之前,在沒有《明朝那些事》之前,我一直都讀赫連勃勃大王的書。從《華麗血時代》到《亡天下》,個人認為,赫連勃勃大王寫明史的那本,寫的很普通,水準一般,相信很多人沒看過,我也不記得名了。寫南北朝史的《華麗血時代》很優秀,優秀得我看完書後就想法從大學圖書館裡偷出了這本書,不過我不會告訴大家我是在哪所大學上學的。當然,赫連勃勃大王最經典的作品還是他的《亡天下》,看的我熱血沸騰血脈噴張~~~

    赫連勃勃大王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利用大編輯的身份攻擊當年明月,害的當年明月的作品不得不搬家。但我看清赫連人品的是他在他的小說《南方-愛》裡,不惜歪曲事實塑造假人物形象汙衊當年明月,這將是赫連勃勃大王一生中最大的汙點~~~

    但我為什麼要提赫連勃勃大王呢?因為他的作品最大的亮點就是:1,史料翔實,但缺點是照搬史料,類似古文翻譯。原因在於赫連讀史太廣,貪多嚼不爛。從秦朝至清朝,煌煌幾千年,貌似博學,實則不精。2,觀點激進偏激,反傳統史學觀念,有自己的想法,但還沒有成自己的系統。就像一名劍客,偶爾悟出幾招新招式,可以嚇一嚇對手,但終究成不了名家!不過就是這幾招新招式,撩開了歷史的真實面紗~~~

    而自從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出版之後,就應該明白,前面的一切都是鋪墊,天亮了,明史劃時代的一天終於到來了!剛開始出版第一本時,赫連還有還手之力,到出版二三本時,大王就沒有招架之力了,畢竟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屬於陳勝吳廣的時代落幕了,這個時代屬於劉邦項羽的了!

    相信,很多人看過《明朝那些事》,內容我就不重複了,我只說說這本書有什麼優缺點:

    1,史料翔實,這一點很重要,當然很多史論者也做過,拿幾本史書,照搬照抄,毫無自己觀點。而當年明月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他能告訴大家哪些史料是真實的,哪些史料是偽造的,如何辨別假的歷史資料等。這就是一個新的高度,必須有大量的史書沉澱,才能有如此鑑別能力!

    2,有自己系統的歷史觀點,別人能從大量的偽造史料中看出一點半星信史都很不容易了,而當年明月能找出系統性的信史更是不容易,比如為正德皇帝的辯白,為袁崇煥的澄清,沒有大量的史實依據是不能說服讀者的,但當年明月做到了。我當年讀袁崇煥那段真是拍案叫絕!

    3,為明朝人物形象重新定位。在《明朝那些事》未出之前,社會上的俗語是:明朝只有一帝(朱元璋),明朝只有一相(張居正),其他人物皆模稜兩可。但讀了《明朝》之後,我們知道朱元璋為什麼那麼牛叉,張居正為什麼是千古名相。其他還有牛叉的明孝宗,于謙,王守仁,三楊,夏言,嚴嵩,徐階。這些人連我這歷史愛好者都很形象模糊,更別說普通人了~~~~

    4,語言詼諧幽默,睿智冷靜,深刻超然。這種詼諧幽默不是段子手式的靈光一閃的幽默,而是那種看遍人情世故的睿智風趣。只有讀書讀到融會貫通的化境才有這樣的冷靜超然。彷彿歷經滄桑的八十歲的老兵講自己的故事,蒼然而又感染力,於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不在陌生,就像是鄰居阿貓阿狗一樣隨意自然,也會打嗝也會放屁也會逗美女。這樣的寫作方式讓很多隻具有中學生水準的朋友都能靜下心來看書。當然,你也可以去看看真正的史學論文是如何晦澀枯燥的,如《萬曆十五年》,《明末三案》,《明史講義》等,我本科生都讀著困難~~

    說了這麼多優點,也來說說缺點,這一點,至少要讀書五遍以上才有感覺。這一點也是赫連勃勃大王攻擊當年明月最厲害的。那就是當年明月的歷史觀有消極的一面。當一個人把歷史把官場都看透的時候,他會覺得生活很無趣很悲哀!當年明月把政治鬥爭失敗歸結於人生的散場落下帷幕,這是有失偏頗的。如楊廷和被嘉靖趕回家,楊廷和本來有實力做鬥爭的,但他選擇了回家,讓同僚和兒子都不明白。作者一句話來概括:楊廷和累了。我看是作者累了吧,看史書人物命運浮沉,作者心也累了!!(週末打字這麼辛苦,望多點贊喲)

  • 8 # 寧劍

    看過一點,當時在兩本書裡選一本,都讀了開頭一些。那些事故事把握不好,就選了另一本書。

    說這書吧,這書易讀,但太主觀了。一個殺人犯總有他的無奈,在家人看來他是無辜。一個小明星演技不好,粉絲就跳出來說‘’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那些事就有這情況,作者想從不同方向去解讀某個時代,這沒什麼,可遇上一波年青的極端漢族主義者。

    那些事易讀年青人讀的進去,但他們沒讀其它的書。然後就很有意思了,什麼錦衣衛是好人只對付貪官不對付百姓;什麼我大萌三權分立;什麼出現了內閣,不是滿清就君主立憲了;這些史學家都不敢講的他們敢講,說的論點老和史界專家相背。

    最後如沒有底子的人,我不推薦先讀那些事。該先有點框架三觀,再糊些史料上去。就算沒有細節的史料,有名家通史做底也算不求甚解了

  • 9 # 我是個教授

    就在這一天明王朝誕生了,他將以獨特的形勢持續276年,他有的榮耀偉大的一面,也有黑暗腐敗的一面,但是經過滿清四庫全書文字獄的洗禮,真正記載明王朝實質性的資料很少了,打個比方如果你想研究萬曆三大徵,清朝編的明史裡也就是兩頁,你得從北韓和日本的古籍裡面找,很多明朝中後期的書籍當時在清朝都是禁書,都是後來清朝快滅亡了從北韓日本越南等地方從新在帶回來的,百家講壇什麼都能講完,唯獨明朝的稀稀拉拉講個虎頭蛇尾,一些滿清餘孽掌握著官方話語權,為什麼不讓你講完,明朝講完的話後面就得講到後金是怎麼屠殺我中原的,這個能讓你講完嗎?明朝那些事兒基本給人還原了一個真正的明朝,儘管寫的很不詳細,但是也給很多人糾正了一下對明朝的態度,讓很多人也算是籠統的瞭解了明朝

  • 10 # Augustosgood

    我認為原因很多,其一,幽默風趣詼諧搞笑的不著痕跡渾然天成,讓人感到舒適柔軟親切,愛讀願讀才能深思熟慮,產生共鳴。其二,產生共鳴源於對史實資料的尊重,源於對人性的理解,源於對生活的感悟,借古諷今意義猶在,小說手法的運用,對人物的設身處地,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作者不強求不逼迫,聲名是個人觀點小說手法,充分尊重讀者的觀點思想,有意識的提醒讀者思考,但恰恰讓人沐浴春風潤物無聲,達到一種共振共享的美妙境界。其三,不破不立,提高境界,我對明朝的理解原本停留在高中課本中錦衣衛特務機構之類的頂峰,片面負面,讀完後,對照一下清朝,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對照一下忠烈黃道周,忠靖史可法的抗清氣節,何等有風骨骨氣傲骨錚錚的民族,何等讓人神往的丹心汗青,看似以卵擊石滑稽可笑的人兒,卻是中華民族鐵骨柔情的脊樑,卻是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因傳承,明朝,正如文官系統,中華民族人性,有陰有陽一樣,真實警世,有瑕疵不完美,但充滿正能量,激勵了我感動了我,讓我對明朝多了滿滿的崇敬,對人性多了更多的理解,對生活多了更多的熱愛。明朝在我面前栩栩如生觸手可及,燃燒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其四,人物刻畫細膩豐富,可信度高,認同感強。胡適先生說過歷史就是小姑娘,作者把這個小姑娘用了別樣的化妝打扮出繽紛的風采。必須一提,歷史我們未能親歷,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作者妙筆生花讓我們相信了我們願意相信的,讓我們感動了我們願意感動的,足矣!是不是對歷史的重現已然不那麼重要,真正的歷史你確定你知道?你確定你穿越了時空掌握了真理?是不足,難道不更是成功嗎?難道還能有一本書讓我再恨我的大明朝嗎?不排除,很期待。天佑大漢,愛我中華!其五,客觀實際又愛憎分明,愛恨交織欲罷不能,回味無窮,對大小人物事蹟命運的著墨,讓人神往傾佩信服,人,真的是人。小皇帝為什麼那麼聽老女人客氏的話,沒有那段生死與共同舟共濟的經歷,沒有戀母情節的發酵,我不會理解。沒有那段分析,我不會理解皇帝為什麼要親近太監,不會理解文官集團的陰陽,不會理解東林黨的是是非.沒有于謙的描寫,我不會獻上我對他死戰不退憂國憂民奮勇殺敵勇氣的敬仰,我不會表露對他讓勤王隊伍自帶糧草加速前行智慧的仰慕,更不會留下對他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崇高境界的淚水和惋惜……還有太多太多,我窮於言辭,囿於形式,無法一一表達,用一句話結尾吧,讀一本好書就像和高尚的人談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手中自有顏如玉,哈哈,古人誠不我欺。來呀,有大把時光,讀明朝哪些事兒吧

  • 11 # 隔壁的戈多

    這部書讀過不下五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覺,好的地方太多,就不多說了,一個小小小小的瑕疵,在描寫人物時過於主觀化和戲劇化,就好像是把歷史嵌在了一部小說裡,當然這也是這種類似小說的寫作方式的必然。一部成功的作品,膜拜作者

  • 12 # 碧桂山林

    最關鍵是重塑了我心中朱文正的形象。

    公元1363年,陳友諒親率60萬大軍從水路進攻朱元璋,面對突如其來的陳友諒大軍,朱元璋急需時間建戰船、備糧草,於是給洪都領將朱文正下命令,誓死保衛洪都,等待大軍來援!

    朱文正接到命令後,面對2萬對60萬的局面,平日裡花天酒地,不務正業的公子似乎變了一個人,他出奇冷靜。他命鄧愈守撫州門,趙德勝、王勝等守官步、士步、橋步三門,薛顯守章江、新城門。陳友諒的60萬大軍不分晝夜的對洪都城發動進攻,屍體堆積如山,河水被血染紅,卻始終只能圍而不破。最終朱文正以少勝多,堅守85天,一戰成名。

  • 13 # _afiniafi_

    我說說《那些事》裡沒寫的內容--

    倭寇起源~日本商船到寧波由市舶司接待,按先後順序,但市舶太監賴恩受賄後打破規矩,使日本兩方產生矛盾並動武,一方出逃並沿途搶掠。太監當然歸咎於日本人,由此市舶司撤銷,貿易從此變成走私。這樣就變成當地富豪鄉紳接待並代理,由此產生欠款。富豪鄉紳賴賬,政府不管,日本商隊就在沿海島嶼坐索。鄉紳買通官員,誣陷為海盜,軍隊進剿。倭寇自此徹底的真正形成。《那些事》不提緣由,明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不利於我們對歷史的認識和反思。

    太監的職責~~明朝有專門稅務機構,但皇帝另設獨立徵稅系統,指派太監負責,稱“某地某礦提督太監”。起初一人,後隨從增至百人,且家眷隨行。礦監開礦之外,時有指認富家地產有礦苗的事情,這些人只有賄賂才能免除被拆遷的厄運。而稅監、採辦太監、織造太監等,毫不遜色。當時四川有諺語~“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指被徵調進山採木的慘況。其間,湖廣稅監陳奉手下的稅吏因強姦婦女,而陳奉令其衛隊三百人(注,這是太監的衛隊,不是官軍!)鎮壓鄉民,引發民變。記載民變人數超二十萬(中國史書的數字向來不準,但能想象規模之大)。明朝是典型的宦官時代,而且是中國歷史上宦官的頂峰(當然,就差弒君另立這一項沒做)。對歷史稍有常識的人,說到宦官時代,你會想到什麼?

    只選取這兩例吧。《那些事》所述史實沒錯,問題在於過於片面,所以才會有了明朝一片祥和的假象。這是高明的寫手!

  • 14 # 元摔摔哥

    明朝能有好名聲,清朝的強力破壞居功至偉。清朝可以看成是一場持續性的文化大革命。中華落後於世界,這兩場人禍佔最大原因。不然看看南方勤勞到變態的百姓,怎麼可能被世界拋棄?當時哪怕是偷渡出去了都能在外面闖出一番天地,自己老家卻寸步難行,真諷刺。周邊國家有多少都被漢族人架空了,當地政府都要看他們的臉色。

  • 15 # hongzhi8

    我換個角度來說作者!當年明月最牛逼的地方在於,他的書你都可以在網上免費看!他主動這樣做!……請問,當今世界,哪個作家可以做到這點?…我買他的書是在網上全部看完後,再買的!當今世界……不愛錢的作家,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 16 # 熙公子

    最恨明朝,叫囂明朝有骨氣,明朝有多好,萬曆多聖明的都是歷史二把刀,半瓶子醋晃的兇,深挖明朝歷史才知道明朝有多慘,朱家有多自私,百姓有多可憐,太監有多可惡,臭知識分子有多噁心。明朝的事兒,不是一部片面又短淺的書能寫完的,作者報喜不報憂的筆鋒導致圍觀群眾以為掌握了歷史的真諦,實則貽笑大方。

  • 17 # 狂心頓歇3

    剛回答了關於明月的問題,簡單說下:明朝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頹勢已經無可挽回了,以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寄希望於新解釋儒學以喚醒大眾準確的說是文化人或者當權者的心經來重新振作,但恰巧是心學的風靡發展使利己主義者更加瘋狂的分解了瀕臨坍塌的文化體系,文化體系的崩塌伴隨國力的迅速下降。直至滿清滅明,意識到宋明文化的致命敗處——空談誤國,文士誤國,內部文化分裂誤國,開始推行文化封鎖政策,所謂文字獄,八股……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開啟了一扇對中華傳統歷史的窗戶,用簡單詼諧的語言做了一次明史的基礎性普及,重塑談不上,最多就是向歷史知識斷代的人們闡釋了一點明朝的影子,而且並不精準,並不高階。

  • 18 # 人生若只如初見31468616

    明朝那些事兒我看過三遍,手不釋卷,很多情節記憶深刻,當年明月,不世奇才!徐階高拱張居正,于謙道衍王陽明,唐寅弘治袁崇煥,一個個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象最深的徐霞客,用自己的方式渡過一生。做了qq簽名好多年。

  • 19 # 楊早講史

    不知道“人們”是指誰。如果是隻知道中學歷史教科書的人,那得承認,《明朝那些事兒》算是重塑了。

    《明朝那些事兒》是從天涯論壇發跡的。有經驗的人都曉得,網路閱讀是多麼飄忽無定,滑鼠移動的急躁程度絕不亞於遙控器按鍵。網文,尤其是講述歷史的網文,要抓住讀者的眼球,殊屬不易。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明朝那些事兒》為什麼要採取如此“現代”的敘述方式,用網民的話形容就是:“雖然一樣是說史,但當年明月用的筆法,卻不是以往那些史書筆法。而是一種充滿了活力和生氣,字字都欲躍然而出的鮮靈筆法,在他筆下,人物不再是一個刻板的名字和符號,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讀來欲罷不能……”

    “鮮靈筆法”並不始自當年明月,黎東方當年講斷代史,用的是通俗白話,但涉及現實的並不多,記憶中比較出新的是柏楊的《華人史綱》和《柏楊版資治通鑑》。小時候讀到“國防部長兼陸軍總司令福康安”這樣的詞語,會覺得新鮮有趣,柏楊在一段史事後的感慨,如“華人太少特立獨行”之類,也會讓人很佩服。但後來就讀到對柏楊史書的一些批評,同時自己多讀些了書,對這種嚼飯哺人的講史方式頗感困惑,因為我那時已充分認識到語境的重要,那種簡約化的對接,固然引人入勝,卻也會示人歧途,讓人忽略歷史演變的細微處。而且我越來越相信,歷史的本相,就在眾多瑣碎而雜亂的細節之中,一以貫之的歷史,過度闡釋的歷史,雖然可驚可嘆,但也予人靠不住的感覺。

    《易中天品三國》是同類著作,但更加不注重思想,更加強調與現實的鉤連。易中天與《百家講壇》的信念,大概與當年明月一致:“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我不反對“好看”,也不反對用自身的經驗去理解歷史人物與事件。可是,如此化約歷史的“度”在哪裡?在《易中天品三國》和《明朝那些事兒》的龐大銷量前面,這仍然是一個問題。

    對於讀者而言,上述兩書提供的是一條偷懶的道路,除了人名、年代和制度之外,歷史基本上可以在自身的經驗範圍內得到一一對應與解釋。沒錯,歷史貌似是在不斷重演,但歷史如同K線圖,已有的走勢並不能預言未來的趨向。我個人的看法,理解歷史的最佳途徑是儘量回到歷史,用翔實的史料、日常的細節與典型的事件,為自己構築一幅當年的幻景,就像進入《金剛》裡面的1930年代,連路人的臉型都截然不同。但是如今的取向不是這樣,有許多人出手幫我們將歷史拉入當下,讓我們在笑謔與刺激之中輕鬆消費歷史。

    這裡的差異,是姿態的差異。好的講史者,應該是“演古人給大家看”,真實是最高的要求,要演得鬚眉畢現,入木三分,又合情合理,就像胡金銓的《龍門客棧》,連風中都帶著明朝的氣味。如今的講史者,則多半是“說古人給大家聽”,完全站在觀眾的立場上,三家村夫子講故事,雖不至於說皇后午覺睡醒叫“拿個柿餅來”,但也差得不遠了。

    我自己也是“改寫歷史”的敘述者,當然知道要保持學理上的嚴肅完整,又要照顧可讀性,是多麼難的事兒。而且大多數讀者依然更關心那些其實與他們無關的史事,深宮爭鬥,政壇風雲,花邊豔聞……這些事蹟更便於投射自我形象,滿足窺視慾望,也可以解釋為何今年“明朝”會成為熱點,大家津津樂道於“宮廷那點事兒”,而不關心去古未遠、卻已經斷裂的老中國生活。

    消費故事,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只莫要將“故事”認作“歷史”。實際上,從宋元“講史”到近代說評書,都取“演古人”的姿態,雖有插科打諢,因為身份分明,不易淆亂,我倒覺得比而今的電視歷史與網路歷史,還強勝些。

  • 20 # 例外狀態

    《明朝那些事兒》據說被稱為是80年代以來發行量最大的一套書,80年代以前集體讀一本書的盛況咱就不提了。《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的確雅俗共賞。

    從嚴肅的角度來說,作者當年明月對《明史》《明通鑑》《明史紀事本末》這些學術界公認的研究明史的第一手材料,運用的十分嫻熟。相比嚴肅的學院派著史,《明朝那些事兒》所講述的歷史都是有出處的,因此,這麼一套寫於天涯論壇的網路連載作品,就連學院派的史學研究者,也讚譽頗多。

    但《明朝那些事兒》最大的特色是,把嚴肅的歷史寫的很好玩,在他筆下,明朝的人物都很鮮活,很有個性,再也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前寫明史的人,一般都會把朱元璋寫成一個農民造反成果的開國者,再就是他殘殺功臣。當年明月就用了很輕鬆但是很符合今天年輕人的筆調,說朱元璋的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非常傳神又入骨三分。

    提起皇帝,在老百姓心中,那就是天子,一個個非同凡人,至少是不接地氣的。但在當年明月筆下,明朝的皇帝都很奇葩,什麼不愛年輕女子愛大媽的,什麼木匠,修道,混世魔王,等等,一個個就像某村某鄉里常見的尋常人,有尋常人的愛恨情仇,有尋常百姓家的兄弟爭端,夫妻不和。

    基本上說,明朝那些事兒把一本正經的歷史,用家常話,平常話,說得妙趣橫生、鮮美多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更喜歡生兒子還是女兒?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