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餘濤博士
-
2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最近接診了一位40歲的腸癌患者:
王先生今年40歲,做了10年的批發生意。工作性質的原因,經常跟生意夥伴出來吃喝應酬。
前不久,王先生與朋友正在一家酒店談合作,當晚他酒足飯飽,回到家倒頭就睡了。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後,王先生突然發現自己開始便血了,他起初以為吃壞了肚子,也沒在意,後來拗不過家人的一再勸說,才過來醫院進行檢查。
瞭解情況之後,門診醫生建議王先生立即做個腸鏡檢查以排除直腸病變。王先生是個執拗的人,說自己平時身體很好,連普通感冒都很少,堅信自己就只是吃壞了肚子,用不著大驚小怪。
門診醫生還是覺得不放心,再三勸說。最後,在醫生和家人的勸說與堅持下,王先生終於同意做了腸鏡檢查。
果然,腸鏡下顯示王先生腸道內發現體積很大、已經充血潰爛的息肉組織,最後經病檢證實為直腸癌。
這對王先生來說無疑就是晴天霹靂,他怎麼也想不通,向來身體強壯的他,怎麼就與腸癌扯上關係了呢?
原來,王先生平時吃東西太過辛辣油膩,又愛喝酒,這些飲食習慣埋下了疾病的種子。目前,王先生正在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小龍蝦啤酒燒烤,已經成為一種流行風尚。特別是年輕人,對燒烤的熱愛可謂是融入到了血液。但千萬不要以為年輕就可以放肆身體,真要遇上重大疾病時就追悔莫及……
腸癌越來越年輕化,很多年輕人確診後都會問:“為什麼我會得癌症”?
腸癌與飲食、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有這些習慣的人,患腸癌的風險會增大。一、飲食高脂高蛋白的人
隨著快餐飲食的進入,很多人喜歡吃炸雞、漢堡等高脂高蛋白的食物,而這些食物缺少膳食纖維,不利於腸道蠕動,導致糞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里,極易產生毒素,時間長了就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此外,胃腸道在消化高脂肪類食物時,需要更多的膽汁,多餘的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後,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常年作用於腸黏膜,容易使腸黏膜發生癌變。
二、長期熬夜的人群
長期熬夜會導致腸道內的毒素堆積,新陳代謝的速度變慢,長期以往,很容易導致大腸癌的病發。
三、精神緊張、鬱鬱寡歡的人
在大腸癌的發生中,“精神刺激”也逃脫不了干係。的確,年輕人既是社會階層中的底層,又在處理情緒問題上欠缺不少經驗,總少不了受負面情緒的影響。
生活中的負面事件容易導致精神緊張或壓抑,而長期的負面效應、對環境的牴觸、難以自我調節的不良情緒、焦慮等負面情緒正是癌症所喜好的。
四、長期久坐缺乏運動的人
長期久坐不動也是導致腸癌的原因之一。
首先,久坐不運動會減少胃腸蠕動,導致腸道代謝產物長時間的停留,從而增加了廢棄物對腸道刺激的時間,增加了腸癌的發病率。
其次,久坐會導致盆腔和腰骶部血液迴圈減慢,容易誘發痤瘡、便秘等疾病,還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增加患腸癌的風險。
既然,以上這些習慣會增大罹患腸癌的風險,那麼預防腸癌的發生也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飲食上,應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以及魚、禽、瘦肉、低脂奶製品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綠色葉類和根類蔬菜、水果的攝入;多吃澱粉和纖維多的食物;多吃新鮮事物,少吃煙燻食物。
其次,要改變久坐不動、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適當鍛鍊,增強抵抗力。
再次,要拋開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情。即使生活中處處是艱險,也請溫柔以待。
最後,平常要注意自身的健康情況,如果出現便血、肛門疼痛、腫物脫出、便秘等症狀,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請務必重視早期篩查,儘快到醫院做個檢查。
-
3 # 全科吳醫生
曾經在健身房認識一個人,這人一看就是大病初癒的樣子,骨瘦如柴、面色晦暗,不過看他的健身動作卻又十分標準,我不由地對他多了幾分好奇。後來從朋友的口中得知,原來這個人以前是這個健身房裡的大神,肌肉特別大塊,誰知道後來查出患有腸癌,手術之後就變成如今這樣了。
腸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這些年來其發病率逐年上升,並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多青壯年也都檢查出患有腸癌。
那麼,腸癌到底是什麼因素所導致的?我在資料庫查詢資料的時候發現一篇名為《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與結直腸癌關係的配對病例對照研究》的文章,研究者對400例經病理學確診的腸癌患者和400例同期未患腸癌的健康體檢者(對照組)進行問卷調查,最後分析結果顯示:每日靜坐時間≥8 小時、食用醃泡菜≥3次/周、食用臘制食品≥2個月/年、經常食用脂肪及糖類食物和腸癌家族史是腸癌的危險因素,而經常飲茶、經常運動、食用豆類及豆製品≥3次/周是腸癌的保護因素。所以說,腸癌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與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以及遺傳因素有關。
一、飲食習慣:蔬菜、水果、粗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維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蠕動、有助於軟化大便,所以多吃青菜、水果、粗糧有助於保護大腸,偏愛肉食等高脂肪食物以及糖類等高熱量食物者更容易患腸癌;另外,醃泡菜和臘制食物不但造成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的丟失,還可能會生成亞硝酸胺這種致癌物質,所以愛吃醃泡菜和臘制食物人群患腸癌風險更高。二、生活方式:運動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胃腸蠕動越快糞便在大腸停留的時間越短,這就減少了糞便中的一些致癌物質與大腸的接觸時間,所以經常運動有助於預防腸癌、經常靜坐缺乏運動人群更容易患腸癌。三、遺傳因素:腸癌跟遺傳因素有關這是公認的事實,如果家族中有腸癌的家族史,特別是父母等直系親屬,那麼其本身患腸癌的風險比沒有家族史者要高很多。如何預防腸癌?1.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飲食要注意葷素搭配,增加蔬菜、水果、粗糧的攝入;前面也提到了,經常喝茶以及豆類食物有助於預防腸癌,大家也可以多喝喝茶、多吃些豆類食物。2.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多運動、少靜坐,規律作息、少熬夜;另外,吸菸、飲酒也被認為與腸癌發病有關,所以預防腸癌也要戒菸、戒酒。3.及早治療腸息肉:90%以上的腸癌都是由腸息肉演變而成,所以如果檢查發生有腸息肉一定要及時處理,該切的要堅決予以切除。最後,對於有腸癌家族史或者有腸息肉病史者,最好每隔1-3年複查一次腸鏡,其他普通人群大於45歲之後如果有條件建議也篩查一次。如果出現便血、大便習慣改變、體重下降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也要做腸鏡篩查腸癌。
-
4 # 康航一生健康醫療
大腸始於右下腹部,並沿順時針方向在腹部轉彎,直至肛門。具體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是對食物殘渣中的水液進行吸收,而食物殘渣自身形成糞便並有毒排出的臟器。長度約1.5至2 m。
大腸吸收水分,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作用很小。進入大腸的食物殘渣,在小腸中消化吸收的其餘營養食物,並在到達肛門時逐漸變成固體糞便。
腸癌是一種在大腸(結腸,直腸,肛門)中發展的癌症,分為兩種型別:腺瘤和良性息肉,這些良性息肉會發展為癌症,而腺瘤是直接從正常的粘膜發展而來的。一般人最容易出現癌得位置是直腸,其次是結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以及橫結腸)。
在大腸粘膜中發展的腸癌逐漸侵入結腸壁,並最終擴散到腸壁外然後轉移腹部,或依靠淋巴和血液在腸壁上流動。它可能擴散到其他器官,例如淋巴結,肝和肺。
導致腸癌得原因
大腸癌的具體病因目前尚未明確,目前認為大腸癌的患病機率與生活方式有關。比如飲食習慣和抽菸。飲食方面:紅肉(牛,豬,綿羊等)和加工肉(培根,火腿,香腸等)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另外:例如過多的脂肪,腹部肥胖和身高過高的人)的人患腸癌的風險很高。
再有與家族病史有關。特別是在家族性腸腺瘤病的家庭中,近親更容易患上腸癌。
腸癌的預防
根據研究,戒菸,適度飲酒,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如慢跑、乒乓球等),可有效預防腸癌症。
另外多攝入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已被證明可有效預防結直腸癌。另外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也有助於預防腸癌。
-
5 # 使用者無名00
早些年我妻子同事,在一起聊天談論每月吃多少食用油,我妻子同事每月食用油是我們的5倍多,她同事還沾沾自喜說什麼她們過上了幸福生活(油吃的多)嘲諷我們過清貧生活(油吃的少)我說你同事不能這樣吃油,太過量會就對身體有傷害的,果然一個月後我妻子同事檢查出直腸癌,術後三個月離開了人間。炒菜放油一定要適量,才有效防止腸癌。
-
6 # AMED
結直腸癌是世界上僅次於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見腫瘤,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處於較高水平。20世紀 70 年代以來,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趨勢,成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給社會經濟造成沉重的負擔,嚴重地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結直腸癌年齡別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現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的趨勢。我國40歲以下人群發病率和死亡率處於較低水平,從40歲開始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發病率在80~85歲年齡組達到高峰,85+歲年齡組有所下降;死亡率在85+歲年齡組達到高峰。
結直腸癌男多於女,但發展趨勢是女性增加速度較快,特別是結腸癌。
雖然結直腸癌的真正病因尚未明確,但是對其發病的危險因素已有較深入的研究,國內20多年的研究認為結直腸癌是由環境、飲食以及生活方式與遺傳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由致癌物作用,結合細胞遺傳因素導致細胞遺傳基因突變而逐漸發展為癌。
一、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
①高脂肪、肉類和動物蛋白
21世紀,世界衛生組織都明確指出,高脂飲食、攝入過多動物蛋白特別是紅肉過多,是結直腸癌致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結直腸癌發生與腸道中次級膽汁酸的濃度有關。膽汁酸在體內經酶轉化為致癌物質——甲基膽蒽。高脂肪膳食的大腸癌危險人群糞膽酸濃度上升,而且大腸癌患者糞膽酸濃度比正常人高,脂肪和固醇類(膽汁酸和鹽)在腸內經代謝生成次級致癌物質(脫氧膽酸和石膽酸),可促使腺瘤生長和演變為浸潤癌,限制脂肪攝入可減少致癌物質的量。膽酸是一種促癌劑,能直接損傷DNA,誘導上皮增生,同時它還可透過細菌促使糞戊烷生成增多。脂肪酸,特別是在離子狀態時,可刺激結腸,引起炎症反應,並可促進腸黏膜上皮DNA合成,誘導並活化鳥氨酸脫羧酶。飲食中的脂肪還可促使初級膽汁酸經結腸細菌轉化生成次級膽汁酸(如脫氧膽酸),引起結腸黏膜非特異性損傷和上皮細胞增生。
②飲食中缺少纖維質
飲食纖維質能抵抗體內消化酶的降解,主要成分為非多糖類,存在於蔬菜、水果、穀物等。纖維質使糞量多而稀釋結腸內致癌劑;纖維質能吸附膽汁酸鹽(結直腸癌促進劑);纖維質被細菌酵解產生短鏈脂肪酸而降低pH,不利於癌細胞生長。攝入高纖維質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助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
家族史是結直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近親中有1人患結直腸癌者,其本身患此癌的危險度約為2倍,更多親屬有此癌則危險度更大。
④疾病因素
a.腸道慢性炎症、息肉、腺瘤
據估計大約3%~5%的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結腸癌,其病史20年癌變率為12.5%,30年時達40%。有人認為,約15%~40%結腸癌起源於結腸多發性息肉,其癌前期病程為5~20年,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 25 歲時腺瘤惡變率為9.4%,30歲時為50%,50歲以前幾乎100%惡變,中位惡變年齡為36歲。腺瘤也會癌變,其癌變率與腺瘤大小、病理型別、有無蒂、不典型增生程度等相關,腺瘤<1 cm,癌變率<2%;腺瘤>3 cm,癌變率超過40%。
b.克羅恩病(Crohn Disease)
此病好發在迴腸末段及回盲部,但整個消化道均發病,結腸的克羅恩病均佔所有病例的 40%。一般認為,克羅恩病癌變率比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低,但遠高於普通人群4~20倍。克羅恩病癌變小腸佔25%,結腸佔70%,其他部位佔5%,克羅恩病癌變約有10%為多發性,因此預後較差。
c.其他治療的影響
有文獻報告宮頸癌區域性放射治療後發生直腸或乙狀結腸癌,癌變潛伏期一般在10年以上,癌變危險隨劑量增加而增加。又有研究顯示接受膽囊切除術者有易患結腸癌傾向,大約比普通人群多1.5倍。
⑤生活方式及其他
a.體力活動
20世紀90年代已注意到,久坐的職業人員與從事高強度體力工作者的結直腸癌發病率有顯著差別。現在WHO又予以肯定,特別是對結腸癌,體育活動有利於降低結腸腸癌發病率。
b.超重和肥胖
近年來認為,超重和肥胖是結腸癌的危險因素。有資料表明,體質量指數(bodymass index, BMI)超過29的人群與BMI小於21的人群相比較,結腸癌的相對危險性增加了近1/2。
二、如何預防?
①合理安排飲食(平衡飲食)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高脂肪、高動物蛋白、高能量攝入和纖維質不足會助長結直腸癌發病。所以,預防結直腸癌應從飲食干預入手,合理安排膳食結構和制度,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至為重要。
②積極治療癌前病變
結直腸癌癌前病變較為明確,主要有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如能在早期去除這些病變,可望大大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
除均衡飲食外,亦應注意限制飲酒和戒菸,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和免疫功能,控制體重防止肥胖。
④定期篩查
憑藉糞便隱血試驗和病史查詢表,加上選擇性腸鏡檢查,可以發現更多的癌前病變,並予以去除。篩查還可以發現早期癌瘤,及時治療會獲得良好效果。
-
7 # 醫心醫意醫路為你
諸多癌症中難得可以預防的一種,別懶,花錢不多得5—10年安心
所說腸癌一般指結直腸癌,目前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高居第三,前面倆是肺癌和乳腺癌。
發病原因自然和飲食有密切關係,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纖維,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飲食,都容易導致結腸癌的發生。
多吃紅肉(豬、牛、羊等四條腿大牲口)也比多吃白肉(雞、鴨、魚等兩條腿或沒腿的)的人更容易導致結腸癌的發生。
並不是說不能吃紅肉,而是要有個“度”,儘量避免過多攝入。
另外還要考慮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有過結直腸癌或息肉,患上結腸癌的風險也會有所提高。
預防的關鍵仍然在於要保持合理的飲食和定期檢查,無論什麼病,預防都永遠大於治療。即中醫常講的“治未病”。
雖然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但相較其它,確實是較為容易預防的癌症90%以上的腸癌的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腸息肉中腺瘤佔了絕大多數,數量可以從一兩個到數百個,直徑超過2釐米的,有半數都會癌變。
不過它病變的時間很長,需要8到10年,及時發現,及時切除,就能阻斷其惡變可能。
所以對於腸息肉的篩查就尤為重要,不去發現,或發現了放任不管,給它足夠時間的話,發展成癌症的可能巨大。
所以,發現了就別拖。
一次腸鏡能管5—10年根據2019年《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每5—10年做一次高質量腸鏡檢查,也就是說你做了一次全面徹底的腸鏡檢查,可以管5到10年,
那麼問題來了,啥樣算“高質量”呢?
記住以下三點:
1.腸道準備一定要“非常的乾淨”,在最後一次排便呈淡黃色,連馬桶裡的水也是清亮的,沒有渣子,可被認為是腸道準備乾淨了。
再有就是看腸鏡攝出的圖片,腸道壁上是否有糞便殘留,也是判斷標準之一。
還有一點是在醫生的腸鏡報告上,有“腸道準備”一項,醫生是否認為滿意,也是判斷檢查質量高低的標準之一。
2.注意醫生的操作。腸鏡必須要做到從大腸的起始部(回盲部)到迴腸末端10公分左右的位置,術語叫“盲腸插鏡率”,說白了就是整個腸子都做到頭兒了,達到這一點才可稱“高質量檢查”。
3.醫生在退鏡觀察腸腔有無病變的時間,不低於6分鐘。
所以建議45歲以上人群,不管有沒有症狀,都做一次腸鏡篩查,就可以獲得5—10 年的安心。
有便血腹痛症狀,半年以上慢性便秘或腹瀉,再有做過闌尾手術、膽囊切除術,或者宮頸癌放療、或直系親屬有腸癌患者的等等,都屬於高危人群,就別非等到45歲了,早發現,早排除或早治療,就早安心。
-
8 # 醫務工作者小賈
直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病,也就是說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此病的禍根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規範飲食。注意避免採用炸、煎等烹飪方式,應以蒸、煮、燉為主。辣椒、大蒜、胡椒等刺激性食物碰都不能碰,以免刺激腸道。也要控制飲酒。動物脂肪以及蛋白質攝入量過大、食物纖維攝入量不足也是引發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營養均衡保健康很多人都認為有病就要補,身體虛弱更要補,所以固執的忽視正餐,強迫自己食用阿膠、蟲草、人參等中藥補品。但直腸癌病人的消化系統是十分脆弱的,過度食用中藥補品不僅無利反而有害,極易增加胃腸道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也有部分病人病急亂投醫,盲目相信保健品的廣告宣傳,不僅用保健品代替藥,甚至用保健品代替飯,錢沒少花,身體狀況反而越來越差。在這裡我們要提醒大家,目前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火眼金睛,無法正確分辨,所以還是應該好好聽醫生的話,按時吃藥,好好吃飯。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人們獲取資訊的途徑也越來越便捷。由於接收到了大量有關“多吃素保健康”、“紅肉會致癌”的資訊,因此部分直腸癌病人直接強迫自己成為素食主義者,下定決心再也不吃肉! 其實我們更應該明白物極必反,過於迷信“素食療法”對身體是沒什麼好處的。直腸癌病人的身體消耗較大,光吃水果、蔬菜根本無法滿足身體所需的能量,只有營養豐富、全面、均衡才是最為科學的飲食原則。
不管醫生還有學者再怎麼闢謠,很多人依然認為雞湯、豬骨湯中的湯水比肉更有價值,所以只喝湯,不吃肉。其實不管是什麼湯,裡面的營養成分都很少,只包含少量的氨基酸、鈣、鉀、鈉等物質,因此絕對不能讓湯食完全取代飯食。
-
9 # 胃腸醫生廖曉彪
大腸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據臨床研究顯示,很可能與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慢性腸道病、精神壓力、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
導致腸癌發生的原因都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經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僅會損傷腸粘膜,而且還可使腸道菌群失調,如此在細菌侵入以後,腸道的抗病能力就會降低,如此情況下就很容易導致腸癌的發生。另外,經常吃剩飯剩菜也容易導致腸癌的發生。
經常吸菸、飲酒也會對腸粘膜造成刺激,特別是吸菸的朋友,尼古丁進入腸道內會導致毒素淤積,長此以往就會對腸粘膜造成傷害,並且會不斷侵襲腸粘膜,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腸癌的發生,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傷害的同時,也會給其家庭經濟造成沉重負擔。
常食高脂高蛋白的人,因為油炸雞腿、肥肉等高脂高蛋白的食物缺少膳食纖維,會影響腸道正常蠕動速度,導致糞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內,易產生毒素,長此以往,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長期熬夜的人,長期熬夜會導致腸道內毒素堆積,減慢新陳代謝的速度,長期下去,也易患大腸癌。
腸癌怎麼預防呢?1、腸癌的預防,可能從平時飲食方面就需要注意,避免吃醃製的、煙燻燒烤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2、要避免吃高脂肪類的食物,這些可能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有可能導致腸癌的發生風險增高。
3、腸癌的發生是一種綜合性作用的結果,並不是哪一類因素導致的,除了與飲食因素有關之外,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基因突變可能都有關係。有的時候沒辦法完全的預防腸癌,但是可以做到定期健康體檢,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
4、有腫瘤家族史的或者是40歲以上的人,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透過腸鏡取病理檢查,可以確診有些早期的腸癌,早做治療效果也是更好一點。
-
10 # 波波醫生說健康
你好,對於“腸癌”這個問題,我有過一定的研究。
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在發生變化。
而飲食的這種變化經常導致一種疾病——腸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結腸癌。
首先,我們認識一下腸癌腸癌,是指大腸粘膜上皮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預後不良,死亡率較高,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其中,由粘膜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統稱為大腸癌,為胃腸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起源於間葉組織者稱為肉瘤,約佔大腸惡性病變的1%。
手術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達40%~60%,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開展規範化的手術治療仍是提高大腸癌療效的關鍵。
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腸癌的發生呢?1、患有慢性大腸炎症
如潰瘍性結腸炎的結腸癌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結腸癌的炎症的增生性病變的發展過程中,常可形成息肉,進一步發展為結腸癌;克隆氏病時,有結腸、直腸受累者可引起結腸癌的癌變。 因此,這是導致結腸癌的病因之一。
2、血吸蟲也是導致結腸癌的病因
有專家認為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因腸壁血吸蟲卵沉積與毒素刺激,導致大腸粘膜慢性潰瘍,炎性息肉等,進而引起結腸癌的癌變。
3、患有結腸息肉
結腸癌發病率是無結腸息肉患者的5倍。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瘤,結腸癌的癌變的發生率更高。這也是屬於結腸癌的病因的重要因素。
4、飲食結構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結直腸癌的發生與經濟狀況、飲食結構有明顯的聯絡。經濟發達地區、飲食中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所佔比例高、纖維素含量低的地域和群體發病率明顯高。
飲食結構與結直腸癌發生之間的關係確切機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動物脂肪的代謝產物、細菌分解產物以及由於低纖維素飲食狀態下,腸蠕動減慢,腸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關。飲食中多動物脂肪飲食嗜好高溫煎炸飲食,運動少肥胖,吸菸、飲酒等。此外,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飲食,纖維蔬菜吃的少容易引起直腸癌,例如油炸食品吃得多,而維生素攝入不足,飲酒也會引發,一般是從息肉開始慢慢發展而來。
那麼,我們要如何預防腸癌呢?第一,如果腸道有炎症,應該及時給予治療
例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應及時治療。腸息肉也應及時治療,以防止息肉的進一步生長和發展,防止某些惡性轉變或形成一些更嚴重的後果。有一些早期的症狀或不適,不能因為害怕而不就醫,要及早診斷來治療。這也是預防結直腸癌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二,要消除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菸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心情應該保持愉快和開放,不要不開心,不快樂,這樣會導致腫瘤的發生。
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第三,注意飲食
飲食宜多樣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飲食,經常吃些含有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可能對預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改掉壞習慣,比如吃一些難消化、太細、少吃蔬菜的習慣,這些習慣都不好,應該放心。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暢。
第四,預防篩查
高度重視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隨時注意自我檢查,提高警惕性,發現“警戒訊號”後,及時進行診治,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提高直腸癌的生存率。
除了以上內容,還可以直接到醫院諮詢專業醫生。
最後,祝你身體健康、遠離疾病。
-
11 # 肛腸科林醫生
這兩天剛收了一個30歲的女性腸癌晚期患者,並且已經出現盆腔、腹股溝等多處轉移,目前正在接受靶向治療和放療。希望我把她以前的“壞習慣”講給大家聽了後都能有所感悟,吸取教訓。
該女生長得非常甜美,每次查房都很客氣,一直面帶微笑。並且也知道自己的病情的,但是很堅強,心態很陽光,雖然已經30歲了,可是都還沒有談過男朋友,林醫生每次查房看到她時心中都十分惋惜,透過聊天得知她是一位金融公司的白領,平時工作壓力也不太大,同事關係也都很融洽,經常一起美團拼單點各種奶茶,每天至少喝一杯,並且冬天也喜歡喝加冰的。然後週末有經常一起吃火鍋吃烤肉,因為長期單身狀態,每個週末都很少吃早餐,睡到中午再點外賣解決。長此以往,直到今年年初發現大便一直帶血,在湘雅醫院被確診為“直腸癌”。
當時聽完她說完這些心理還是有點疑惑,雖然才30歲,而且她又不抽菸又不喝酒可是為什麼是腸癌晚期呢?其實還是她的生活習慣和飲食害了她,喜歡吃辛辣刺激的火鍋烤肉,冬天也喝冰奶茶,長期不吃早飯,又經常熬夜,這種生活狀態就算不被腸癌盯上,也遲早會有胃腸疾病,或者膽囊疾病。
透過該女生的例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習慣可能會引起腸道疾病甚至是腸癌:1.喜食吃辛辣刺激和發物
我們都知道火鍋算是頭號“發物”了,因為其鍋底還有蘸醬都全是辣椒,並且一般煮的都是“肥牛、肥羊”,如果長期吃這些發物,輕者只是和只是長一些“青春美麗痘”和“腹瀉”,每次大便完都覺得“肛門火辣辣的”,嚴重者則會誘發“肛周膿腫和腸息肉”。
“發物可能致病原”原因如下:首先牛羊肉對於人體屬於異體蛋白,這種異體蛋白就可構成過敏源而導致人體發病;“發物”含有豐富的組織胺,而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使身體出現不良反應;而現在的動植物都餵養大量激素,長期食用某些激素,會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以上種種原因就會導致人身體不適,甚至罹患癌症。
2.長期熬夜
早在 2007 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經把「熬夜倒班」定義為 2A 類致癌因素,和大家熟悉的紅肉、滾燙飲品等因素屬於同一個類別。
目前發現,經常熬夜能增加風險的癌症型別包括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幾乎涵蓋了所有癌症型別。
我們都說熬夜傷身體,但是都很難做到不熬夜,就連10點前上床都很難做到。熬夜傷身體的機制應該是睡眠時間短,我們的器官和大腦如果得不到好的休息,我們的內分泌就會紊亂,導致免疫力減弱,因此患癌機率也會增大。
3.長期壓力大,精神緊張
我們都聽說過“腦腸-軸”,從這個理論又有人說“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個大腦”,如果我們長期處於極度焦慮狀態,我們的自主神經就會出現紊亂,慢慢的也會影響腸道的健康,比如“腸易激綜合徵”,它的發病與精神狀態有很大的關係。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我們的腸道內環境也會被破壞,慢慢的腸息肉、腸癌也會被誘發。作為壓力最大年輕人我們更應該學會排解壓力。
4.有腸道疾病未及時治療
臨床上很多出現了腹痛、便血、粘液便的患者一做腸鏡檢查就發現有“腸息肉”,因為無論哪種性質的息肉都會有致癌風險,特別是腺瘤性息肉和絨毛狀息肉致癌率極高。所以一定要及時切除,但是總有人說住院會耽誤工作,說要完幾天住院治療,但是總有些病人看著症狀減輕就沒有及時切除,臨床上最長的是拖了一年才來住院切除息肉。還有讓
潰瘍性結腸炎不及時治療都會有致癌風險,比如某首相就是因為該病辭職,據說已經有癌前病變的症狀。所以有病千萬不能拖。
5.抽菸喝酒者
我們都知道抽菸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卻不知它也容易誘發其他癌症,比如腸癌。
2017年9月,刊登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一篇文章,研究者們估算了2011年美國12種吸菸相關癌症的死亡人數,346000例死亡患者中的48.5%可歸咎於菸草。這十二中癌症中包括大腸癌。該研究還發現,呼吸系統腫瘤導致的死亡與吸菸最具相關性。
而喝酒也不止是酒精肝、肝硬化的幫兇,同樣它也會導致腸癌:
研究發現,在58000萬人中,有420人在隨後的7年中患上了結腸癌,研究小組對這些人按照飲酒、不飲酒和戒酒三類分別計算了患病的相對的比例。最終的資料表明,飲酒男性的患病機率差不多是不飲酒男性的2倍。
如果自己腸道不好,最好及時戒菸酒,因為這些都會加重致癌風險。
總結: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而腸癌很大程度上就是“吃出來的”,所以我們腸道不好的,比如一吃火鍋、冰水就拉肚子,這些人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就是腸道給我們的訊號,提醒你要少吃,而火鍋對於健康飲食來說本來就不適合長期吃。如果有以上壞習慣一定要及時戒掉。
-
12 # 肌肉型男
在國家癌症中心剛剛公佈的《2017最新中國腫瘤現狀和趨勢》中指出:中國目前腫瘤發病居前五位的腫瘤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如果按照總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來計算,中國腸癌患者已經成為世界第一。
這個世界第一併不光彩,腸癌正是一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的疾病。大腸癌是典型的“富癌”,在富裕發達地區高發,貧窮地區相對低發。所以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窮人愛得胃癌,富人愛得腸癌。”遠離腸癌,要從遠離5個錯誤的飲食習慣做起。
1、遠離腸癌:遠離重口味
有調查顯示,武漢人患大腸癌的發病率為萬分之一,這根當地飲食中習慣吃重口味食物有關,當地夜宵中最流行的食物就是麻辣小龍蝦了。
不管是在家裡吃飯,還是在外面就餐,重口味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不僅吃起來美味,還可以促進食物,像重口味的麻辣食物、油炸食物、燒烤食物、醃製食物、煙燻食物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可大家要知道的是,這些重口味食用過多,或者是長期食用,就會給腸胃帶來巨大的負擔,不易於消化,同時,也不易於身體健康。
2、遠離腸癌:遠離不吃菜
科學研究發現,如果大量攝取纖維質,少吃點蛋白質、脂肪,大腸癌風險就會下降。反過來,若吃很多肉、脂肪,纖維質攝取量偏低,大腸癌風險就會在短時間快速增加。
所以每餐中固定攝入一定含有粗纖維的蔬菜,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3、遠離腸癌:遠離只吃肉
過去窮的時候吃不到肉,很多就想著以後有錢了,天天都要吃紅燒肉!但人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吃的肉過多,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了。
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如果長期食用這類的飲食,是發生結腸癌的重要因素。此外,也易造成的就是肥胖,經研究證實,肥胖與二型糖尿病有密切的關係,同時,也與多種疾病有聯絡。
4、遠離腸癌:主食不要太單一
大米白麵是常見的主食,現在大家有錢了,就不喜歡吃各種粗糧,覺得那是農村人才吃的東西。其實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預防便秘,還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對其它食物的攝入,對於減肥的人群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除了多吃藜麥、大麥、小黑麥、高粱、小米、糙米等粗糧外,營養師還建議您每天至少吃150到200克的豆類。
5、遠離腸癌:遠離酒精
很多人覺得喝酒只會傷肝,其實酒精會增加身體十幾種癌症的發病機率,研究表明酒精攝入會增加十幾種癌症的風險。每天攝入30克酒精,相當於3%酒精度的啤酒,1000毫升或39度的白酒,不到100克。都會顯著增加腸癌風險。
遠離腸癌,除了做到遠離上述5種錯誤的飲食習慣之外,還提醒您:如果你有家族史的話,那麼也要注意,也就是說親屬中有大腸癌病人,那麼自己患上大腸癌的機率也會增加。
特別是直系親屬中有大腸癌特別是大腸癌病人時,家族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定期接受相關檢查,才是安全的做法,且也有著相關的研究資料。大腸癌人群的子女患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正常人要高2-4倍。
生活中,預防腸癌,養好腸道,1件事!
少吃紅肉,多補水
紅肉,尤其是加工過的紅肉攝入過多,是誘發腸癌的重要原因。想想以前的人,有多少得腸癌的?現在的人得腸癌的如此之多,你就明白了。
紅肉不是不能吃,但一定要少吃,一天一兩是比較健康的攝入量。
平時要多喝水,水能加速身體代謝,排出更多毒素,如果在喝水時,加入一些可以清腸養腸的花草茶,就能更好的養護腸道健康。
金藍菊根茶,含有一種低聚糖,它在人體內發酵會引起雙歧桿菌數量的增殖,生成益生素原形。
經常飲用金藍菊根茶,具有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增強宿主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減少腸道內有害物質的產生與積累,抑制細菌毒素的產生等生理功能。
還可以飲用白古丁根紅茶,白古丁根紅茶是經過發酵的茶,大大降低了白古丁的寒性,適合更多的人飲用,幫助排腸毒,而不傷脾胃。
白古丁,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小植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譽,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臨床上抗生素;能夠幫助消炎殺菌,防治各類炎症,對改善腸道健康,預防腸炎有很好的作用。
-
13 # 醫學小偵探
作為一個每年新發病例數在40萬左右的腸癌,而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的被打破,因此一提到腸癌,沒有哪一個人不想透過有效得方式去預防這個腸癌的。
我們並沒有在臨床上發現我們醫生提到的那些容易導致大腸癌的習慣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中拋棄,反而越來越多的人走路到這樣的容易誘發腸癌的飲食生活,環境因素中!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很難去避免!
像比如大家都知道這環境和飲食因素是影響腸癌發病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可我們很多人其實再也無法回到那個農村粗茶淡飯的年代了!
我們醫生說這高脂肪飲食容易誘發腸癌,可我們城市中的很多人還是想著在最短時間內去透過這些飲食來獲取高能量,以備於滿足這一天的高強度的工作量!
我們醫生說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容易誘發腸癌,要避免。可是面對高價的房價,家庭子女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有幾個人能不熬夜完成今天的工作量。就好比我們醫生,我們也想休息,也不想多做手術,可以說最知道熬夜對身體的危害,可每天熬夜最多的,終究有一個職業叫做——醫生!
我們醫生也說像長期吃油炸等凡是現在你覺得好吃的,都可能是誘發腸癌不良習慣中重要的因素。可是返觀大家的飲食,有幾個人幾個家庭能做到以前農村高纖維、粗茶淡飯的飲食。
還有我們醫生說服用一些非甾體抗炎藥比如阿司匹林等,也可能長期服用後會導致腸癌。但是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藥物的基石,我們醫生又不得不權衡利弊去選擇服用阿司匹林。
所以,導致腸癌的習慣有很多,大家其實也早已經耳睹目染,可是這些藥物、環境和飲食因素,有些是無法避免的,而也有很多是大家難以或者自己就不想改變的。
因此,提到腸癌的預防,我更想跟大家說的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找醫生,比如40歲以上找一次醫生,50歲找一次醫生等等,透過我們現在的一些腸鏡檢查,來預防是最好的方式!
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更需要比我們一般的人更注重自己的腸道,預防腸癌發生!
患有結直腸腺瘤大便隱血陽性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本人有癌症史長期吸菸者或者肥胖者,特別是年齡>50歲還有患有以下任意兩項的人: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盆腔放療史 -
14 # 順應自然
主要從飲食、坐臥、心態三方面談一下:
1.避免吃粽子等粘性食品;少吃肉食及辛辣;精細少吃,多雜糧;多吃綠葉蔬菜、水果,乾果少量,喝酸奶,晚上少吃,尤其是酒肉之類。
2.避免久坐,多活動,腹常揉;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3.學會調整心態,避免長時間生氣(避免生悶氣,想辦法排解出去)。身體是自己的,氣出病來沒人替!尋找讓自己開心的方法,學會哄自己開心很重要。
-
15 # 小克大夫
腸癌幹發育結腸和直腸部位,而且腸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吸收場所,也是大便形成排除的部位,所以一些飲食習慣、前期病變都會有可能導致出現腸道癌變,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也不會早期發現。 下邊小克為大家普及一下哪些習慣會容易導致腸癌,該如何早期預防?
1、首先最常見的就是不良的飲食習慣,主要是由於長期進食一些辛辣刺激油膩食物、長期進食一些醃製品、燻烤食物等會導致腸道內集聚過多的致癌物質(亞硝酸鹽、苯丙胺),這些物質與人體消化道內蛋白合成強烈致癌物,所以長期會導致癌變,所以儘量進食一些清淡高蛋白食物,注意飲食搭配。2、長期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也是誘發腸癌的主要因素,“胃腸道在消化高脂肪類食物時,需要更多的膽汁,多餘的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後,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常年作用於腸黏膜,容易使腸黏膜發生癌變。3、一些早期腸道疾病(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息肉)不注意治療,這些病變都會不同程度的刺激腸道,破壞腸道正常結構和環境,所以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及腸粘膜上皮化生癌變。
-
16 # 五號醫生吳昊
人們所說的腸癌,一般都泛指的是結直腸癌,是全球男性第三大、女性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死亡率排名第4。人們關注健康主要就是想擺脫疾病的纏繞,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經過研究證實,大腸癌是可以透過一些生活和飲食習慣的調整去預防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腸癌的致病因素是哪些,我們該如何去預防它。
腸癌致病因素一篇發表在《中德臨床腫瘤學》雜誌上的文章對中國近20年的大腸癌流行病學資料進行研究,發現華人腸癌的危險因素為腸息肉史、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粘液血便、精神刺激史、飲不潔水史、闌尾手術史和家族腫瘤史等。而同樣型別的其他研究又將年齡、性別和飲食習慣等列為腸癌的危險因素,這些研究證實了腸癌是一種多種危險因素致病的惡性腫瘤。
透過對這些資訊的歸納彙總發現,腸癌的高危致病因素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患者自身的環境和體質問題,比如其所在地域的飲食習慣、性別、家族遺傳史等。喜食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素的地區大腸癌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域。與此同時,有家族遺傳史、中老年男性、肥胖、好吸菸等,都會讓自身腸癌的發病率高於普通人群;
另一方面,一些慢性腸道疾病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治療將會是大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比如大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都存在著潛在的癌變風險。有資料表明,患有大腸腺瘤的患者患大腸癌的危險將增加3倍,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病後30年伴發大腸癌的絕對危險度超過30%。
以上從兩個層面給大家總結了大腸癌的致病因素,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如何去預防它。
大腸癌的三級預防體系腫瘤的三級預防體系分別從預防、篩查和治療三個層面對人們防癌治癌提出建議,以下是針對大腸癌高危發病因素的的相關預防措施:
一級預防 儘量保持合理的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不抽菸、不酗酒、選擇進食高纖維素食物、少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積極健身、避免肥胖都是有效的大腸癌一級預防措施。
二級預防 一般有消化系統腫瘤家族史、長期不健康飲食或曾經患有腸道息肉的人群,要作為大腸癌高風險群體去進行定期的早癌篩查,最好的篩查手段就是透過腸鏡。
建議35歲前無論有無適都要查一次腸鏡,如果結果正常,保持3~5年複查一次即可;如果有異常如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要根據醫生建議及時處置,並保持“6個月—1年—3年—3~5年”的頻率複查。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留意生活中大腸癌的一些前驅表現,如便血、短時間內消瘦、排便變細、排便習慣的改變等,及時發現,及早治療。
此外,有文獻表明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能有效的遏制腸道息肉的生長,從而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高風險的人群可以遵醫囑服用。
三級預防 一旦發現身體有異樣後,要及時就醫。在確診腸道早癌或癌症後,應積極透過內鏡或開放手術將惡性腫瘤切除,防止發生遠處轉移。大量的試驗和研究證實如果能及時發現癌前病變並且將其切除,大腸癌發生的機率將驟降。
因此積極瞭解大腸癌的來龍去脈,按照三級預防去應對,是我們當下能做到的最好的預防惡性腫瘤的方式。相信這樣去做不僅僅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癌症的發生,更能讓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擺脫“亞健康”的煩擾。
參考文獻劉希永,鄭樹,張蘇展,等。直腸息肉摘除對直腸癌預防的前瞻性評價。中華流行病學雜誌,200021(4):245248鄭樹,蔡善榮,華人大腸癌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德臨床腫瘤學雜誌(英文版),2003,2(2):7275郭天安, 謝麗, 趙江, et al. 中國結直腸癌1988—2009年發病率和死亡率趨勢分析[J].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2018, 21(1):33-40.徐永成[1], 許岸高[1]. 大腸癌的流行病學和病因研究[J]. 醫學綜述, 2005(7). -
17 # 家客同城
主要是便秘。所以有便秘習慣的人,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乾燥的。醃菜,鹽菜,這些少吃,辛辣乾燥堅硬的少吃,比如一些地方的人會經常吃饅頭,這樣就易造成便秘的現像,為了不便秘就會吃鹹菜,因為鹹味能軟堅散結能讓大便通暢一些,但是常長以往就易造成腸癌的現像,一輩子省吃儉用結果,不夠看病用所以沒有必要在生活太太節儉,不浪費就可以了。
也不要說是愛好。其實主要是飲食習慣不好,因為你的愛好是別人從來沒吃過的。所以你也不必老愛好這種過於克已的生活。而是要葷素搭配。健康飲食。健康的起居,不要憋大小便。不要吃辛辣太過有的人口味重,就是愛吃變態辣,有的只是為了炫耀但結果還是自己承受。等患癌症了過去的一切以為過人之處不過是打臉的地方。
注意大便的變化,看有沒有變細。變白。有膿血,有腹痛,有各種症狀都要小心,同時定期檢查,這樣才能長治久安的實現健康維繫。五味均衡,吃飯是吃給自己生存的不是吃給別人看的。節約也要有度,過度了一樣是有害的,節儉一輩子只會湊手術費,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活得有規律一些自由快樂一些會更好。不好的食物不要堅持。良好的習慣不怕買單。
-
18 # 中醫內科續教授
拋開遺傳因素,中國的大腸癌發病率正以每年5%的發病率持續攀升,但早期診斷比例卻不足10%,且發病年齡卻在不斷年輕化。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三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膳食纖維素)的飲食結構和久坐不動這兩個壞習慣,正是刺激大腸癌發病率蹭蹭上升的關鍵。
今天就來說說大腸癌的高危習慣之一“吃得太好,動的太少”。就拿之前的一位39歲的腸癌患者來說,996的工作制、“肉多菜少”的飲食習慣再加上鮮少有時間運動,讓他一經發現已經是腸癌中晚期,癌細胞早已轉移到淋巴結。
腸癌是為數不多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大部分的腸癌是從腸道的良性病變慢慢發展而來,其癌前病變症狀往往是比較明確的。
這就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去預防腸癌。
腸癌是吃出來的病,也是懶出來的病,總結出來就:吃得太好(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吃得太多),動的太少(運動少、膳食纖維攝入少)。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情況預防腸癌:
1.限制紅肉類、飽和脂肪以及各種加工肉類、油炸、煙燻、燒烤等食物的過量攝入;
2.吃更多的新鮮蔬菜、水果以及適量的豆類、堅果、全穀物;
3.持續、規律的鍛鍊,每週固定有中等強度的鍛鍊,維持正常的體重;
4.少喝酒或者不喝酒,酒的攝入量越高,患病風險越大;以及過度刺激腸胃的食物對於人體幾乎沒有好處;
5.40歲以後要有進行規律性的腸鏡檢查,如果有家族史或者屬於高危人群更要定期檢查。
客觀上講,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腹脹、便血,這也往往導致很多人不在意,結果耽誤了治療。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應重視腸癌的篩查。 -
19 # 普外科李家大夫
大腸癌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可以預防的癌症,因此,我還非常樂意告訴大家,哪些習慣會導致大腸癌?如何來預防大腸癌?相信這些醫學科普知識,讓大家領會並貫徹了的話,會大大減少大家得大腸癌的風險。
說起大腸癌,還是要先和大夥科普下,大腸有什麼功能?據目前臨床研究證實,大腸是消化道中起水分、維生素、無機鹽吸收與食物殘渣、腸道細菌與毒素形成糞便排出的重要器官,同時,大腸也是維持人體菌群平衡最重要的細菌庫,也是腸腦軸中腸軸核心。
大腸
總結起來,以下習慣是會大腸癌發生:由於大腸本身的功能特點,導致大腸癌發生,首當其衝的就是病從口入,長期攝入高脂肪、高蛋白質與低纖維素飲食習慣的人,是大腸癌的最重要的高風險人群。
這是因為進食加工肉、紅肉等含高脂肪與高蛋白質的食物後,會讓肝臟過量分泌膽汁,而多餘的膽汁在腸道細菌分解,會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而加上低纖維素飲食導致的腸道蠕動減少,就會導致這種致癌物及有毒細菌本身及其產生的毒素比較長時間作用於腸黏膜,容易促使腸黏膜細胞發生癌變。
不同時期的腸癌
另外一個病從口入,導致大腸癌發病的高風險因素,就是有長期抽菸、酗酒習慣的人。大家也知道,煙、酒本身就是很多癌症的致癌物。而長期接觸煙、酒致癌物的結直腸粘膜細胞,自然也是容易發生癌變。
本人有癌史、腸癌家族史或有腸息肉病、炎症性腸病,並且諱疾就醫習慣的人,也是容易得大腸癌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大腸癌的發生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於有本人有癌史或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來說,由於先天遺傳基因上的缺陷,會比普通人有更高的大腸癌發病率。而腸息肉病、炎症性腸病,據文獻報道表明,它們本身就是大腸癌的癌前疾病。因此,存在這些大腸癌高危因素的人,還諱疾就醫的話,時間一長,自然就容易得大腸癌了。
由正常粘膜到息肉,再到腸癌的過程
還有,就是對便血或大便隱血不當一回事,出現錯把腸癌便血當痔瘡的人。便血或大便隱血是大腸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也是發現早期腸癌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因此,免疫法大便隱血檢查,也成為了目前全球多數國家推薦的早期大腸癌篩查方法之一。
少活動習慣的人,也是容易得大腸癌。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動得少的人,作為人體內臟器之一的大腸自然會蠕動減少,大腸蠕動少,就會導致停留在腸道的致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與有害的食物殘渣長時間停留並不停地刺激正常大腸粘膜,從而增加了大腸粘膜細胞癌變的發病率。另外,動得少,自然會導致大腸血液迴圈減慢,自然單位時間流經大腸粘膜血管的免疫細胞與免疫物質也就少了,相對而言,也降低免疫系統對腸粘膜病變細胞的清除能力。從而增加了腸癌細胞的發病風險。
有導致肥胖、超重飲食習慣的人或長期精神壓抑習慣的人,不但容易導致患大腸癌,它們還是很多疾病的高危因素。
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要注意以下方面:要防癌症,正如病人口入一樣,預防大腸癌,吃是也是最重要的防癌措施。
均衡膳食
首先強調均衡飲食,只有均衡飲食才能讓全身人體組織細胞得到最均衡的營養供給,自然也能人體組織細胞最有活力,強大的人體免疫功能,自然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病。其次,就是不抽菸、少喝酒,這樣就能大大減少菸酒中致癌物導致的腸癌風險。最後,重點強調要減少高脂肪或紅肉的進食量,多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水果,這樣,也就減少了目前最重要的大腸癌致癌風險因素。有病早治,是非常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措施。比如,透過積極治療能夠導致大腸癌的癌前疾病:腸息肉與炎症性腸病。就可預防大部分的大腸癌疾病發生。
息肉切除
大腸癌的早期篩查,非常重要,定期進行大腸癌的早期篩查,不但會大大減少腸癌的發病率,也能顯著提高大腸癌的治癒率,這是歐美國家長期研究得出的經驗。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與生命在於運動。這二句自古名言,說明保持好心情與適度的健康運動,對預防疾病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自然也包括能預防或減少大腸癌的發病。
-
20 # 肛腸醫生蔣春光
目前關於大腸癌的病因還不是特別清楚,不過根據已有的研究至少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得出結論。
1、飲食。近些年中國大腸癌發病率上升,與生活水平上升有密切的關係,大家在平時的飲食中攝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了,蔬菜相對少了。
2、也可能與遺傳有關。根據一些統計資料發現,有不少大腸癌出現家族性遺傳,一些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腸癌,實屬讓人痛心,原因可能是抑癌基因突變和遺傳不穩定性。
3、炎症。如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使腸黏膜不斷重複破壞與修復的過程,從而產生了癌變。
預防方面,我覺得首先要從飲食結構開始改變,少吃紅肉,多吃蔬菜;防止便秘,儘可能保持大便通暢;早發現,早治療,發現大便形狀發生改變或者腹部出現腹痛、腫塊等情況要及時檢查並就醫。
回覆列表
很樂意回答這種問題,因為會幫到很多人。如果您刷到了,並且聽進去了,沒準兒腸癌就會怕你,離你越來越遠了。為了大家看的輕鬆易懂,我就不照抄教科書上的內容,就我自己的認知和臨床經驗談一談。
腸癌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被我們帶壞的。而且發生癌變的初始過程非常漫長,會不斷給人發出訊號,這就相當於給了大家很多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你還不管不問,一意孤行,那就只能後果自負了。正常的腸道發生癌變的第一步是腸道局部發生炎症,進而在炎症的基礎形成息肉,最後發生癌變。所以一切導致腸炎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都是腸癌發生的幫兇,應該堅決拋棄。這裡例舉幾種常見的:第一,愛吃冰的,或者愛吃辛辣的,有很多人常常是先吃辣的,接著再喝冰的,因為這樣很爽。夏天來幾串燒烤,再整一瓶冰啤酒,那簡直……看的你都流口水了吧!第二,露肚子,穿衣服遮不住肚子或者睡覺不蓋被子,長期讓肚子受寒。第三,愛吃藥、保健品,有些人我真的無法理解,就是喜歡吃各種藥,哪怕掉一根頭髮,也趕緊想辦法買藥吃。第四,愛吃肉,無肉不歡,要是讓他吃一片青菜那簡直像要了他的命一樣。第五,不動,吃了就躺著。這類人相信王八和龜的養生理論,說什麼千年王八萬年龜,可我們是人啊……
看到這五點的朋友一定是走運的。如果聽進去了並且能按照這幾點逐一改正,那必將是幸福的,因為不再被腸癌侵擾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