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用
-
2 # 不睡的慕蘇
雖然在武力和智謀方面,宋江都不是拔尖者,但宋江號稱“及時雨” ,總在別人落魄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這樣就收買了很多人心,自然就被推崇為第一把交椅。
宋江坐水泊梁山頭把交椅,靠的不是武功,也不是實力,靠的是他長期積攢下來的“人望”。其實,水泊梁山三任寨主,沒有一個是靠“武藝高強”坐上第一把交椅的。王倫如此,晁蓋如此,宋江更是如此。宋江在晁蓋死後能衝破晁蓋設定的阻礙成功登上第一把交椅,成為山寨之主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也就是“人望”爆棚。
這個人望不是簡單的人氣,人望比人氣要高一個檔次。如果說人氣只是對某人的讚賞的話,那麼人望就是對某人的認可。宋江就是得到了水泊梁山大多數好漢認可的那個“公明哥哥”。宋江的人望究竟是怎麼得到的呢?這就是宋江此人的“過人之處”了。能夠做到成為眾好漢既敬仰又服氣又願意追隨的領導,宋江是很成功的。
宋江在朝廷體制內是一個不起眼的“末吏”連真正的官都算不上,但是他這個末吏在江湖上的名氣卻十分響亮,江湖人稱“及時雨”,江湖對宋江的評價絕對不僅僅是簡單的“樂善好施”而是更高一級的“仁義”。宋江的哲學很清楚:對市井小民施以“利”對江湖好漢予以“義”。這個原則很了不起。
在宋江工作生活的鄆城縣,宋江對那些遇到困難的市井小民的“施捨”,是包含了“仁”的關懷的,這種帶有“仁”的關懷的“施捨”,其影響力十分巨大,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只要有需求,我就必施捨”,同時對市井小民也是“信義當先”——答應的施捨無論實力如何都要想辦法辦到並且不摻雜任何附加條件。
所以在市井小民的眼裡,宋江不僅僅是一個“善人”,更是一個“仁義”之人,他的基礎人望無人能及。和宋江相比,柴進也是廣招天下好漢,並且也是對來自己莊園的好漢算是來者不拒,但是他的施捨,讓人們的注意力更加側重於那個“施捨物”的多少,而柴進的那種“看人下菜碟”的施捨態度,實際上是給自己剪了不少分——就是錢多燒的。而宋江對於江湖好漢的施捨其實是雙重的:既有物質的施捨更有對人的尊重和關懷,好漢們認為宋大哥是把我當做“親兄弟”對待的。
在柴進的莊園,已經來了快一年的武松都快讓柴進煩死了,但是柴進就沒有辦法讓武松滿意,而宋江見了武松,只一個回合就把武松的心徹底拿下。他把武松請到屋裡並請他喝酒儘管酒是柴進的,但是宋江關懷的話一籮筐正是武松缺了很長時間的暖心的話,一件棉袍,錢還是柴進出的但是宋江看到了武松的寒冷和寒酸柴進沒有。所以武松就一個頭磕下去,宋江就成了他的“暖心大哥”。
林沖來到柴進的莊園,柴進的壯丁就像打發要飯的,而柴進看似對林沖很尊重,但是在林沖和洪教頭比武的時候,柴進扔到地上的那五十兩銀子,卻讓他露出了對林沖的蔑視。對李逵,宋江展現出來的收買人心的手段,讓很多人感慨:十兩銀子就買斷了李逵的一生。就是因為宋江的那十兩銀子是帶有“仁義和尊重”的溫暖,李逵終於知道,這個世界還是有人把他當做人看的。這就是本質區別。
對於晁蓋等人的“冒死相助”,充分表現的就是宋江的“義氣”——為朋友不顧安危的捨身相助,讓宋江的“義氣”的人望幾乎覆蓋的整個江湖。這些才是宋江能當大哥能讓那些論武藝論本領論身世都高於宋江的各位好漢心甘情願的跟著他,相信他。
因為在他們眼裡,宋江就是“仁義”的化身,跟著宋江就不會錯。所以,宋江提出接受朝廷招安,帶領眾好漢為朝廷效力,戰場拼殺的時候,所有的人好漢全部跟隨,包括像武松,魯智深等對招安有想法的人。
-
3 # 馬到成功
領導不能以單才而論,宋老黑確實具有梁山集團中其他人不具備的領導才幹,理由如下。
一、深謀遠慮。在統治者和部分群眾眼裡,梁山集團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反叛集團。歷史上反叛集團通常有三個下場:集體被殘殺,推翻現政權,被統治階級招安。宋老黑不是一個得過且過、快活一時的綠林小大王。他想得遠,集團的未來出路被他深思熟慮地規劃了出來:像現在這樣,打家劫舍、摩擦幾個女人、殺幾個小官出出氣,弟兄們遲早有一天要被集體清剿、死無葬身之地;而推翻現政權,目前實力不夠,況且眼下外寇入侵,內患深重(外有惡遼,內有奸蠟),可謂國難當頭,內憂外患,梁山集團再和朝廷這麼內耗下去,真有可能造成亡國滅種的千古悲劇,最終遭殃的是廣大老百姓,自己和梁山集團都要背上千古罵名;相比之下,給統治者點痛楚,讓他們深感頭疼,迫使他們不得不坐到談判桌前談判,然後談好一定條件,梁山團體得以整體改制,每個人由非法身份轉為合法身份,才是最好的出路。從這點看,他比其他山賊小大王、包括梁山集團裡的其他頭目,更有遠見和大局觀。宋老黑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善於把替天行道的大旗高高舉起,到處揮舞得嘩啦啦得響,社會影響力擴大了,道義的制高點也佔領了。
二、凝聚人心。仗義疏財、扶危濟困、為哥們出頭這點上宋老黑是真得做得到,從來沒見過宋老黑為了兩毛五分錢在那裡扣扣索索、猶豫半天的,哥們的困難就是我老黑的困難,沒錢了哥哥給,有困難了就來找哥哥,受委屈了哥哥給兄弟出頭,這及時雨的威名真不是浪出來的。看官,你要是能總是在別人最困難的時候給別人最需要的東西,別人就會把真心交給你,真的。
三、知人善任。加入梁山集團的人在很多人看來確實不少品行不端、能力低下,但宋老黑總是能用其所長,小偷總能適時地偷到東西而讓失主痛不欲生、開黑店的總是能準確地下藥把獵物蒙倒、梁山快遞公司的快遞總是全國送達速度最快的。有人說這是吳秘書長善於用人,但看官們想想,沒有宋老黑整體人才戰略在這兒撐著,吳秘書長想用這個人是不好用起來的。尤其,宋老黑不是嫉賢妒能之輩,有戰功了,不論功勞多大,都是是下邊的。當然,他和晁老大在此的關係則另當別論,裡邊水太深。
四、善於剋制。宋老黑是一個極善於剋制慾望的人,不貪財,不管得了多大的財,都能慷慨分給弟兄;而且不沉溺於女色,關於宋老黑好色的傳聞從未聽說過,真好不好色不好說,但起碼他沒有一般山賊那樣沉溺於女色,他做到了不碰弟兄身邊的女人。在和下屬相處時,沒有架子,總是兄弟相稱,顯出無比真誠的樣子,和下屬能瞬間打成一片,嬉笑怒罵,事該怎麼辦還怎麼辦,這一般人真做不到。
五、手腕高明。宋老黑信誓旦旦地說梁山107個頭領都是自己的弟兄姐妹、親如一家。當然宋老黑不是對所有人都信任的,他也擔心有人不服、有人造反,怎麼辦?排座次!宋老黑高明之處是把權力分配會搞成了英雄會,他說座次不座次的不重要,英雄聚義、結拜生死弟兄才是最重要的。在這一點上不佩服宋老黑不行。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宋老黑把自己的人一勞永逸地安排到了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位置,自己把權柄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當然集團內部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紛爭、內耗。
好了,列位看官,你們說梁山裡哪個能文能武的人能做到以上幾點?沒有吧?所以只能宋老黑做老大。而且他要沒有做老大的本事,很快就會被下屬做掉。宋老黑厲害之處還在於,他能讓下屬跟著他心甘情願地去陪葬,此人真不簡單。
-
4 # 梧桐夜雨
在梁山泊,宋江之所以能穩坐第1把交椅,跟他平時愛仗義疏財、籠絡人心大有關係。
宋江早在鄆城當押司的時候,就喜歡結交那些綠林好漢,誰有難事求他就慷慨解囊,小恩小惠施與人,所以江湖人稱“及時雨”,在山東、河北那些地方非常有名。
但是宋江在公門上班,只是小小的一個官,哪裡有那麼多錢財幫助別人呢? 書中第十九回寫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何謂“吏道”?“吏道”就是指端茶送水、諂媚上司、行賄受賄、揩油水等等。宋江就拿從中得到的一些銀兩去結交江湖好漢,以此博取名聲,為日後能坐上梁山泊的第1把交椅奠定基礎。
話說宋江義放晁蓋、殺了閻婆惜後,並沒有立即逃上梁山,還是行走在江湖上。他在柴進莊上認識了武松;又在白虎山孔太公莊上和孔明、孔亮兄弟結交;然後再去清風寨又結識了花榮、秦明、黃信、呂方、郭盛,之後又認識了李逵。
後來宋江因在潯陽樓上題反詩要被處決,眾好漢義無反顧,雲湧江州捨命劫法場,這些人也成了宋江日後事業發展壯大的最基本的力量。
在梁山泊,幫派眾多,而多數的幫派和宋江都有著那麼一些關係,有些人就是因為宋江才反上梁山的。相比較晁蓋的黃泥崗派人就顯得比較少了。
劫法場後,眾好漢在白龍廟小聚義,這個時候,宋江的領袖地位已經基本奠定了。因此後來晁蓋一死,宋江也就毫無爭議的坐上了梁山泊的第1把交椅。
-
5 # 廣東軍少
《水滸傳》中,梁山之上有著江湖聞名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個個都是身懷絕技。一百零八好漢又分三十六天罡,七十而地煞,入山之前他們也都是有著自己的小團伙,並且也都是稱霸一方。這麼多厲害的人物聚集在梁山之上,為什麼反而是眾人中沒有什麼本事的黑宋江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呢?
宋江本是鄆城縣的一個小押司,就是一個小吏,並沒有什麼本事。宋江在梁山眾人中,文武都不行,但卻依然受到了眾人的擁戴,成為了梁山的大哥,其實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宋江雖然只是一個小押司,但是他有著很遠大的志向,一心想報效朝廷。為此宋江是早都開始做準備了。
宋江只是一個小吏,自然並沒有多少餉銀,但是他不管是誰,只要是有求於他,他都會經歷去幫助,向來不在乎錢財。梁山上有很多人在上山之前都只是一個平民,很多人有時候也會缺錢,會找宋江幫助,宋江也樂於結交這樣的人。也是因為宋江的這個習慣,他被江湖人稱作是及時雨、呼保義,深受天下英雄豪傑的敬仰。後來宋江又給晁蓋等人報信,救了晁蓋七人,而這些人也都成了後來梁山上的元老。
宋江又被稱作是“孝義黑三郎”,足見他對父母也是非常的孝順。自古忠孝都是人們非常推崇的,宋江樂善好施,仗義疏財,給人的感覺就已經是非常的講義氣,再加上古人又都重孝,公孫勝就曾以侍奉老母為由離開梁山,李逵也是因為孝順而回家接母親,並且也是聽見冒充自己的李鬼家中有老母,才放他回家。可見眾好漢也都是非常的孝順,所以同樣孝順的宋江就也是非常的受人敬重了。
再有就是,宋江雖然只是一個小吏,但是他懂得利用人心,同時也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本事,因此在見到武松勇猛的時候就與武松結為兄弟,並且對武松一路好送,還贈與他許多銀兩,也在武松心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後來李逵母親死後,宋江更是說此後自己的父親就是他的父親,哄得李逵把他看成了唯一的親人,可見宋江也是非常懂得如何收服人心。
作為一個山寨老大,這幾點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宋江也正是有了這幾點優勢,才會在最會受到梁山眾人擁護,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
6 # 毛毛家常菜
人怕出名豬怕壯,宋江大哥能夠聚攬起這等豪傑,宋江時常接濟落魄的兄弟,不管認不認識但凡找到他的他都會送錢救急,所以又有外號叫及時雨,長次已往,名聲就傳揚開了。
李奎,戴宗等親信為他出生入死,還有就是宋江還有一個稱號,孝義黑三郎,山東河北聞名,一天梁山首領及一百多弟兄,喬裝打扮潛入縣城救的就是及時雨宋江!
梁山上好多人都是真心地擁護他當老大的,宋江有政治品德。他還力所能及的接眾兄弟的父母上山,是完美的正人君子,頗受人真敬尊,
-
7 # 顏鼎宏
天命在此,三卷天書在此。他就是老大。你看劉邦文不如蕭何,武不如韓信。智不如張良。但是他就是天子,因為他知道怎麼用人
-
8 # 四方美食記
宋江是《水滸傳》中108位好漢的首領,是作品中最重要、最複雜、也是刻畫得比較真實成功的一個形象,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一個形象。在文學史上,同一個文學形象受到大家見仁見智的評價,本也不稀奇,可像宋江這樣讓大家大褒大貶、毀之譽之的人,還是很少見的,這足以說明宋江這一形象的不尋常。
首先,宋江在作品中具有無比的重要性。宋江的一生窮通存亡與梁山事業的興衰直接相關。不管是從他的位置還是從作品的藝術結構上看,他都處於核心地位。研究宋江,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研究《水滸傳》的核心內容。其次,宋江具有性格的複雜性和形象的歧義性。宋江的性格是非常豐富、複雜、深刻的,在不同情況下會有各不相同的表現。讀者如果不從整體上把握他,便會得出差異極大的結論。有人說他是個“大忠大義”之人,有人說他是個“整天哼著‘臣罪當誅兮’的封建主義的奴才”,有人說他是個不可饒恕的“盜魁”,還有人說他是個有著分裂性格的人,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則乾脆表示不喜歡宋江。
我們知道,一個藝術形象的成功與否,並不決定於讀者感情上是否喜愛,而在於“它是否概括了那個歷史時代的某一階層或某一集團的真實生活、性格和真實的精神面貌”,是否具有典型意義。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應站在一個新高度,從歷史的、文化的新視角來分析宋江的精神世界和靈魂,從整體上把握他,從而得出科學的、正確的、富有創新性的結論。
《水滸傳》中的宋江是一個具有複雜性格的人。宋江是帶著他全部複雜矛盾的性格出場的。作者這樣介紹他: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貝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貝賙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的做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這個介紹很全面,又很概括。從這裡我們知道了宋江出身於地主家庭,受著儒家思想的教育,供職於統治階級陣營,為人又仗義豪俠,喜好結交江湖上好漢。這就勾勒出了宋江形象的草圖,定下了他性格的基調,點出了他生命的主
-
9 # 衛茳
為什麼提這個問題?當領導只需要領導力而不是執行力。
宋江在梁山獲得的追隨力,誰也比不了,最能說明的就是李逵是他的超級迷粉。及時雨的名號不是白叫的,有義氣,愛結交,疏錢財,報信救晁蓋,淚撒送武松,……種種事蹟,符合各路好漢的公信標準,當然是首領了。
劉邦,一生無勝仗,卻成了漢高祖,兩漢的開國皇帝。楚漢相爭,他單槍匹馬衝到項羽面前,能走得了一個回合嗎?
馬雲在淘寶上賣東西嗎?但他會開阿里巴巴。會指揮打勝仗的將軍難道個個都是射擊十環嗎?一個蓋幾十層高層的總工程師砌磚肯定比不過大工吧?
領導或者說首領需要強大的精神力,戰略決策力,巨大的溝通能力和整合能力,獲得追隨的能力。
第一把交椅是有一定特殊氣質和才能的,打打殺殺不是主要依據。
-
10 # 落花和我
《水滸傳》中,宋江文武都不太行,為何坐穩第一把交椅?
這個問題不難理解。首先,要先從宋江的外號說起,外號人稱:及時雨。何為及時雨?顧名思義,就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給予對的幫助。正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更何況這些人又是心懷俠義之人,自然以宋江為大哥。同時,那時候的人們,最信忠義二字。而這樣武功高強又忠義的人多了,宋江自然而然穩坐頭把交椅。
像宋江這樣的還有一人,西遊記裡的唐僧。唐僧也是手無縛雞之力,但手下卻是四個威名赫赫的人兒。為何?因為唐僧那時下靠大唐上靠佛祖,這強大的背景關係,大聖他們幾人怎不乖乖。
而時間流到今天,人脈關係同樣如此重要。執行能力強的,作手下;組織能力強的,作領導。
-
11 # 灝看影視劇
《水滸傳》宋江這個人,確實各個方面都不是很突出,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貌黑身矮,出身卑微,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重。可以用手無縛雞之力來形容,身無寸箭之功......“但就是這麼一個被人瞧不起的小吏,卻被擁為梁山之王。那麼宋江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竟然能夠讓這一干英雄臣服於他呢?宋江之所以能坐第一把交椅,靠的就是他的影響力和廣泛的人脈。
1.是樂善好施,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宋江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但是他為人卻十分豪爽、出手大方。不管是認識還是不認識,不管是英雄豪傑還是平頭百姓,只要是別人處在困境當中,宋江都能夠一視同仁,慷慨解囊。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的樂善好施是不求回報的,很多人他都不認識,以後可能彼此不可能碰見,根本不可能希望他們知恩圖報以後會回報自己。宋江的樂善好施形成的名聲,不僅僅讓他能夠化險為夷,同時也贏得了各路豪傑的尊重,所以江湖人才會給宋江一個及時雨的稱號。當年還在山東鄆城做押司的時候。他就聲名在外,提起及時雨宋公明,江湖豪傑就盡人皆知。因為影響力,他在江州問斬時,許多英雄就自發前去劫法場,這就是影響力的威力。 2.恩義相待,贏得了眾人的衷心愛戴。宋江不但樂善,而且有情有義。對待朋友們的事情,不管是大事小事,都會盡心盡力的去做。與兄弟們相處,他都是用心相交,讓人倍感溫暖。無論是要砍頭的大事,還是生活裡的小事,宋江做事是絕對不含糊的。不然宋江遭難的時候,很多人都毀家跟他上梁山了。可以說,在當時整個梁山,只有宋江一個人能夠贏得所有人的尊重和支援,這是他用自己的真心換來的。影響力是不同於權力的一種控制力,儘管他不是強制性的,但是他用潛意識的方法來改變人們的行為。 3.巧借天意,讓自己變得名正言順。在過去,百姓們都相信天意,就像當年劉邦揮劍斬白蛇,正是利用這一點。證明自己的命運跟上天有關,就這樣得到人們的擁護和支援。宋江巧妙的把給他帶來災難的童謠,變成了他上應天命的象徵,讓眾人覺得他確實是命中註定的領導者。
4.戰略眼光,或者說是野心。是王倫、晁蓋比不了的。他被髮配到潯陽江的時候,喝了酒在牆上題了反詩:“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就身份來說他也只是一個鄆城縣的小吏,而王倫和晁蓋都是梁山的統領,他們同樣對自己的現有社會身份不認同。但宋江與兩位“前任”的不同認知在於,宋江對於梁山的未來有更長遠的打算。宋江從一上山,就想著梁山最終的發展目標。總之宋江之所以能成為領導者,是他有謀略,有志向,有影響力,不滿足於現狀。
-
12 # 大亮起飛
宋江會吹啊,就像馬爸爸(馬雲)。
[捂臉]開玩笑。其實是因為宋江知道什麼人好騙,就像馬雲知道女人好騙一樣。[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
13 # 雲遊者說
水滸傳中的宋江,確實文武都不如人,卻為一百單八將的首領,令人不解!其實中國數千年的民族文化就總結出,得人心者,得天下。另外還有帥才於將才之分,因此宋江帶領軍馬當先鋒於敵人打仗,可能敗陣送命,他不是衝鋒陷陣的將才,但宋江能駕馭人,知人善用,俱有統領一支軍馬於敵方陣戰而取胂的帥才。 宋江在梁山泊座第一把交椅為首領,主要他有才能,動用權術,以私人情感,和金錢廣交天下英雄好漢,梁山泊的不少英雄都於宋江有深厚的私交。身為鄆城縣的小吏,當得知要捉捕朝庭要犯晁蓋等七人的公文後,立即偷偷快馬加鞭給晁蓋送信,並出謀劃策讓他們去投奔梁山賊寇,當下自己寫信一封於梁山匪首白衣秀才王倫,自稱於王倫有交情。宋江吃朝庭的俸祿,身為朝庭在鄆城的小吏,而對抗朝庭放走要犯,證明了宋江的不忠,但宋江為人處世,常掛在口頭,不要陷宋江為不忠不孝之人,以忠臣,孝子自居,欺騙大家,所以用虛情假義,金錢權術愚弄大家竊取梁山泊的首領一職,宋江於其它首領不同,他有野心也有遠見,大多數首領苟安於一時的大塊肉大碗酒的安逸快樂,而宋江深知當賊寇絕無有好的下場,就樹其替天行道的大旗,利用各種機會和朝庭高層接觸,圖謀招安,混個一官半職, 宋江的才能超出其它首領個人武藝和技能,他有雄才大略,為他率領的團伙尋找出路,知道推翻朝庭,自已力量不夠,當賊寇又不能善終,累及家庭子孫,因此謀求招安,歸順朝庭,暫不倫此條道路正確於否,總比那些滿足現狀不考慮未來,無有志向遠慮的人強,!
-
14 # 六妙長春
能坐上第一把交椅,並穩穩地控制住在組織中的地位和權力,光是能文能武還不夠,正如《水滸傳》裡的宋江,說實在的,文武都不在行,但他卻成了梁山的頭號首領,這是什麼原因,我認為理由有三點,就是有最終的目標,有忠實的下屬,有顯著的戰績。第一,有最終的目標。宋江的目標是什麼?接受朝廷招安就是他的目標。有了這個目標,他的心腹屬下才能死心塌地的跟他一起幹“事業”,或者說他們知道和宋江保持同一陣線未來才有奔頭,如果只是整日在梁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就算今日能夠打敗官軍,以後就能保證安穩嗎?第二,有忠實的下屬。在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時,梁山的指導思想就發生了根本上的轉變。以前只講義,對兄弟講義就行,而現在不只講義,更要講忠,故此,梁山從單純的佔山為王后搖身一變,成了替天行道,從之前的攻州佔府變為了為朝廷除貪官汙吏的正義之舉。在這樣的指導思想號召下,宋江擁有了一批忠實的下屬,最突出的有李逵、吳用、花榮,再加上之後的盧俊義、呼延灼、董平等人,他們與宋江一起形成了梁山核心集團,並控制了梁山的主要權力。第三,有顯著的戰績。打了勝仗才有威望,常打勝仗方能讓跟隨著看到希望。在這方面也給宋江加分不少,從三打祝家莊,再到攻打曾頭市,一路打下去,直到大敗高太尉,此時宋江在梁山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需要補充的一點,宋江打曾頭市除掉史文恭,也讓一些晁蓋的心腹也轉投到宋江門下。最後,我不得不說宋江還是有自身優勢的,“及時雨”、“呼保義”、“孝義黑三郎”的名號也非浪得虛名,在宋江身上也有義氣、忠誠、孝順的品質體現,這當然可以成為他穩坐梁山第一把交椅的理由。
-
15 # 歲月靜好亦悠悠
水泊梁山,人才濟濟,高手如雲,又矮又黑有沒武功的宋江,武藝不如林沖、楊志、呼廷灼之流,文化水平也在吳用之下,家庭成份更無法與柴進、盧俊義等人相比,怎麼就當上了梁山CEO了呢?
在我看來以下三點頗為重要:出手闊綽,待人以誠;心狠手辣,善用權謀;野心勃勃,志向遠大。
先說第一點:出手闊綽,待人以誠。宋江在江湖上被送外號“及時雨”。但凡有人求他,不論高低貴賤,只要覺得合適只要有能力,沒有推脫不講回報,一力幫扶去。怎麼幫?最主要的就是撒錢。第一次見到薛永,宋江給了五兩銀子;第一次見到閻婆,給了十兩銀子;第一次見到武松,送別時給了十兩銀子;第一次見到李逵,先給了十兩銀子,又給被李逵打傷的賣唱姑娘二十兩銀子——要知道在當時,五兩銀子就相當於三五個月的生活費,換算成現在至少是好幾千,宋江一見面就是幾千幾萬的給錢——可憐閻婆惜只知道花錢,卻從來沒想過宋江為什麼如此大方。光靠撒錢,是還不足以當上大哥的,還得要讓人感受到真誠。更有錢也更有家世背景的柴進,也同樣仗義疏財,但是一旦和那些江湖朋友交往時間長了,漸漸的就怠慢了,洪教頭和武松就都曾經抱怨過。可見柴進的仗義疏財比較形式主義,而宋江就不一樣了,不管對方高低貴賤,都能讓人如沐春風。遇到武松的時候,武二郎在江湖上還沒什麼名氣,宋江與他終日長談,後來兩次分別都是十里相送,千叮萬囑後才灑淚而別;楊雄石秀來投靠梁山,結果差點因為時遷偷雞的事兒被晁蓋斬了,宋江趕緊刀下救人;擒獲了朝廷將領關勝、呼延灼、董平,不僅親自解開繩索還倒頭就拜,甚至情願讓位,給足了面子和臺階;連鄆城縣街頭賣湯藥的王公,宋江都一直還惦記著要給人家買一副棺材。
再說第二點:心狠手辣,善用權謀。有了錢,有了真誠仍然不夠,在江湖上混,最終還是得有手段。舉3個事例,來一起看看宋江哥哥的好手段。
1、凌遲黃文炳,烤肉下酒。江州劫法場之後,宋江不但沒有像一般逃犯一樣惶惶逃跑,反而很冷靜的指揮梁山兄弟們攻打無為軍,誰負責情報、誰負責放火、誰負責殺人,有條有理滴水不漏。捉住黃文炳之後,宋江先是講了一番大道理,然後吩咐李逵動手,把黃文炳一刀一刀凌遲,割一塊,烤一塊,一邊喝酒一邊吃——想當年劉備不小心吃了人肉還知道噁心,相比之下宋江卻很駕輕就熟,足見宋江之狠,以及對看穿了自己面具的黃文炳有多憎惡。
2、屠殺平民,害死秦明全家。宋江為了騙秦明入夥,派燕順王英等人假扮秦明造反,在青州大肆殺害無辜百姓,誘知府殺死了秦明一家老小,最後把秦明逼上梁山——這可不是吳用的計策,而是宋江親自導演!宋江平日裡經常把“莫要傷害百姓”掛在嘴邊,但到了需要犧牲無辜的時刻就露出了可怕的真面目。不僅僅是青州,還有江州、大名府、東平府,哪裡不是沾滿了無辜百姓的鮮血?
3、架空晁蓋,逐步奪權。宋江上山之後,先來一句“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等於把晁蓋派系頭領的舊功勞一筆勾銷;隨後又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為理由,把晁蓋按在山上自己帶兵馬去打祝家莊和高唐州,到了呼延灼來攻打梁山之時,軍事指揮權就已經全歸了宋江,再到魯智深、武松、楊志等人跟隨宋江上山,晁蓋終於坐不住了:“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可惜已經為時晚矣!
以上種種心狠手辣、權謀機變,豈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吏能想得出、做得到的?很難想象宋江從鄆城到了江州之後就瞬間從老實人變成了老謀深算的老江湖,可以推測,宋江早在殺閻婆惜之前,就已經幹過不知道多少這種事情了。
最後再來看第三點:野心勃勃,志向遠大。一般小吏的理想是什麼?無外乎就是繼續升官,科級的希望到處級,最多廳局級也就滿意了。但宋江不是,宋江一開始的想法就是當大官,很大很大的那種。所以宋江不要錢也不近女色,一步步積累自己的名望和資源。江州醉酒,宋江一首《西江月》將其心跡坦露無疑: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仇,血染潯陽江口!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鄆城縣裡那個朝九晚五一團和氣的宋江,暗地裡準備當大哥早已經好多年了。這一點,晁蓋和宋江比起來就差遠了。晁蓋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匪幫老大,說白了他的理想不過就是跟兄弟們一起嘯聚山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什麼時候朝廷征討了就帶領全山兄弟拼死一戰,贏了最好死了拉倒,老子這輩子也夠本了。而宋江則完全不同,他不甘於當一個山寨之主,他還是更希望得到朝廷的認可,進而搏個功名,封妻廕子,所以他必須要招安。宋江上梁山時只是二號首長,可他竟然能夠提出“替天行道”這一偉大的口號。梁山眾好漢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稱分金等生活是很自在,但是眾好漢心裡都似明鏡般地明白,咱們乾的是強盜是土匪,始終不是什麼好的職業。可當宋江提出了“替天行道”以後令大家眼前一亮,雖然打家劫舍繼續幹,可現在是替天在打劫了,既然是代表上天了,那麼所做殺人放火的勾當也就是正義的了,大家在心理上也就沒有什麼負罪感了。畢竟梁山上的好漢們大多都不願一世揹負著強盜的罵名,除了阮家兄弟、李逵等死心眼想當一輩子悍匪以外,大部份的好漢們還是想當個官衣錦還鄉的,所以老宋所提出的招安還是獲各不少支援率。從強盜到當官,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從被迫落草到招安復官,這也是多數人的想法。
-
16 # 高興印象
這個問題挺有趣,聊幾句。
江湖是什麼?就是社會。宋江混社會的能力忒強了!如題所說,他文不能入試,甚至不及黃文炳;武不能壓眾,都幹不過攪鬧寺院的一眾潑皮。又瘦又黑的三郎如果不想被欺負,先安身,再想有所作為,只能廣交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混個好人緣積累人脈。他對於錢財還是不太看重的,這些方面宋江和民國老大杜月笙太像了!他經濟不算富庶,但能做到揮金如土,這種格局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所以“及時雨”就為宋三郎積累了威望。江湖中人多為草莽,義氣為重,落魄時受人恩惠,自然心存感激,加上宋江混跡官場習得的權謀之術,對於心理學研究的比較好,籠絡人心自然不在話下。“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就是宋江最真實的寫照。
上了梁山後,每逢征戰總是主動請纓,收兵降將壯大個人勢力,積累政治威望。“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就是宋江的政治野心,所謂“人不狠,站不穩”,當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競爭力以後,藉著機會,踩著晁蓋屍骨直接上位(可參考美國總統競選)。宋江的勢力已經壯大到一定程度,晁蓋的勢力根本無法撼動。你看那吳用的態度,最明顯了。學究都倒戈了,其它人也就順理成章的歸順了宋江。要不說宋三郎手段高明啊,打著“論功行賞”的旗號,你看那三十六員天罡星排名,排名靠前主要勢力都是自己的嫡系,當然對於晁蓋的舊部也不是一味踩低,舍了幾個好位置給阮氏兄弟,這樣就封了所有人的口。改“聚義廳”為“忠義堂”後,徹底奠定了梁山一哥的地位。從此開啟了追求個人榮華富貴的招安模式,也是梁山其他眾人悲劇的開端……
-
17 # 縱侃天下
領導的能力,是帶領團隊,包括組織、管理團隊,規劃團隊後期發展等,而不是團隊的每個成員對待業務線上,都要必須作為No.1。
更進一步地描述是,在一個領域內有這深入的建樹的,是專家;對每個領域都瞭解一些的,是領導。
宋江就是這個情況,說他武不行,他還真能耍兩下子;說他文不成,他還能寫一些直接開罵的打油詩;而且還懂得一點點的行軍佈陣的能力,又有九天玄女暗中幫助作為bug,宋江的領導位置,還是名至實歸的。
當然,作為領導,宋江為梁山的發展規劃的制定,此刻站在我們讀者的上帝視角,是知道這個規劃出現了問題的。而在故事情節中,這個問題,嚴格來說,是很無奈的。
梁山水泊所謂的浩瀚,在國家機器面前,不值得一提。對其封鎖物資,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梁山的人口。進一步嚴格設定關卡,一點點就可以將梁山困死。在《水滸傳》中,真正對宋朝官方造成威脅的,不是宋江這種佔據了一塊地勢相對險要的山寨組織,而是方臘這種割據州縣的武裝起義力量。
講真,一百零八個江湖大俠、小偷、醫生、術士等雜家領袖,和國家機器對抗?當個故事聽聽就成了。
畢竟,宋朝不是個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的朝代。
梁山隊伍和朝廷之間的衝突,多為個人恩怨,梁山上 ,是沒有因為餓著肚子,為了生計而起義造反的。
站在宋江的角度,為梁山進行的有效規劃,只能是脫離梁山。
一泡水再大,試圖與外界割裂、交惡,而養育內部的一夥獨立的勢力,都不可能是長久之計。
而當時能夠容納梁山隊伍的,在《水滸傳》情節中,也是屈指可數的:
遼國代表的侵略勢力——讓宋江領著梁山好漢去當漢奸?這個人設太顛覆……
方臘代表的農民武裝起義勢力——地方太遠,而且如果進行試圖融合,又會產生以誰為主的問題,融合很可能直接變成兼併戰,結果就是梁山和方臘的直接武裝衝突提前。
因此,投靠朝廷,可以說是梁山隊伍唯一靠譜的選擇。
宋江,其實很無奈。
作為梁山的領導,宋江做到了。儘管客觀的事實使得宋江的領導最終未能有完美的結局,但至少,宋江盡力了。
一起讀書,一起思考,一起探討,一起領略文化的樂趣。
回覆列表
宋江一直都是被世人詬病的一個人物,那麼他究竟何德何能,能夠取代晁蓋成為梁山的老大呢?難道說他真的有過人之處嗎?
我們來看他準備上梁山時發生的事情就可知一二了。
當時宋江帶著花榮、燕順大鬧清風寨後,又收了兩個手下,準備一起上梁山的。結果在最後關頭,宋江接到自己父親去世的書信,讓他趕快回去操辦喪事。
宋江是眾所周知的孝義黑三郎,聽聞此事後,立馬就要趕回去。
這個時候燕順急了,一定堅持要讓宋江帶他們去梁山引薦之後再回去。
燕順為何要這麼做呢?從中我們不難得出兩點:
晁蓋本身不擅長交際。像秦明這樣的優秀人才,放別的地方肯定都是搶著要的,可晁蓋是如果沒有引薦竟然不肯收留。
2、此時的梁山可以說是一個大企業,再優秀的人才,如果沒有關係也是進不去的。就好像燕順他們一行人一樣,沒有宋江的關係,是上不去梁山的。
當然了,第一點也不是說晁蓋一定不會收留他們,只是當時燕順就是這麼想的,不僅燕順這麼想,就連同他們一行人都是這麼想的。
這樣的話問題就來了,那就是晁蓋在大家的心中並不咋地。
雖說我們這群看書的人知道晁蓋的為人,也清楚他喜歡各路好漢的加盟,可他們不知道啊,他們覺得即便有了宋江的推薦,晁蓋也未必會收留他們。因為我們都知道有一次詞語叫做“眾口鑠金”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點,晁蓋其實是個很內斂的人,他並不擅長做推廣和宣傳。
晁蓋當時是非常希望有各路英雄好漢前去加盟梁山的,可為何沒有呢?而宋江時期的梁山為何會有那麼多的人投靠呢?靠的就是宣傳。
當年宋江在潯陽樓題反詩時就說得很明顯了,他敢嘲笑黃巢不算大丈夫,此等抱負其實早就等於昭告天下他要做的是大事情了。事實證明,宋江不僅是嘴上說說,而是真正的去實踐了。
在戴宗的努力之下,慢慢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宣傳網路。
戴宗先是將宋江大肆宣傳給了石秀,石秀又宣傳給了楊雄;同時戴宗又將這種思想宣傳給了楊林,楊林又宣傳給了鄒淵,鄒淵又傳給了孫新,孫新又傳給了孫立,到最後孫立帶著一票人直接就投奔了梁山。
還是那個詞語,眾口鑠金。一百個人,只要九十九個人都說你是英雄,那剩下的一個人就已經無所謂了。
所以說宋江不僅是心計謀略要比晁蓋高一個層次,就連宣傳也不再話下。
這樣的人,沒見面時就覺得是個人才了,見了面之後,還怕人家不跟你發展嗎?